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青藏铁路的开通势必推进西藏经济的发

展"然而,西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影响下,会出现土

52/64

地沙漠化!贫痔化!干旱化!风沙化等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对我国乃至世界

的气候调节功能也会下降"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处理与当地生态

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成了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脆弱的生态环境

尽管西藏的发展破坏生态!破坏植被的力度不比内地严重,但是因其生

态环境的脆弱性与特殊的生态地位,其危害的后果远比内地严重"

(一)地表不稳定性强

在近360万年期间,青藏高原上升幅度达3000一4000米,目前仍处于强

烈隆起时期,地表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西藏自治区南部和东部高山!极高山

区山体陡峻,极易出现坡面物质移动"大部分地区高寒干旱,冻融和物理分

化作用十分强烈,形成大量松散物,为各类侵蚀的发生创造了物质条件" (二)气候高寒多变

西藏地区海拔大于3000米的地区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92.60/0"海拔高

亢!气候寒冷,植物生存环境严酷"气温昼夜变化和大风日变化大,夜雨率高"气候年际变化大,易促发多种气象灾害"

(三)水土流失!沙漠化敏感

所谓的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用来反应产生

生态失衡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西藏地区水土流失敏感!相当敏感和极敏感区的面积总计43.17万平方公里,占35.89%,主要分布在人口较密集!经济较发达的藏东!藏南!和藏中大部分地区"西藏土地沙漠化敏感性

各个等级的面积差异大,不敏感面积为19.0215万平方公里,占15.83q0;较

敏感为34.0835万平方公里,占28.36%;敏感为44.3428万平方公里,占

36.89%;相当敏感为10.5495万平方公里,占8.78%;极敏感为12.1911万

平方公里,占10.14%"5-

西藏地区的半干旱河谷区,陡坡山地区及半干旱!干旱高原区等特殊生

境分布面积大"这些地区土壤浅薄,水分缺乏,植被发育差,生态环境脆弱,

植被生态系统一旦破坏极难恢复"而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使得该区的环境修复与损坏存在两种相悖的倾向:修复的良性过程缓慢,损坏的恶性循环过程加速"原生态环境若被破坏,再度恢复便十分艰难,极易陷入生态环

境急剧恶化的过程中并诱发灾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作者:****** 学号:************** 摘要:我国是个具有5 000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还要大胆的创新,,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不仅如此,还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这些对当前的中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继承 引言:中国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国度,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外来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使我们担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做出改变。 正文: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很显然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一、科学的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 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说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既然是继承传统,就要将传统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将最原始的一面传承下去。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想法虽然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却并不能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意义,这也就使得它不能再发挥更多的价值。如果一种文化已经无法将它的价值发挥出来,,它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因此,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在这种情况下批判的继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继承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而非说教。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抓住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

GDP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浅析

GDP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浅析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0.01.13 08:29:25 内容提要:在我国国民经济评价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都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各级政府、经济管理和研究部门、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指标。由于核算范畴、计算方法等的不同,导致二者不是简单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定量关系上二者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试图从税收的角度揭示GDP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在宏观层面上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判断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做一些探索,为政府决策和经济管理提供参考。 一、GDP与税收的关系 促进税收增长主要有三个因素,即“自然性增长因素”、“管理性增长因素”、“政策性增长因素”。三个因素中“自然性增长因素”即经济发展和其隐含的效益对税收的支撑是基本的,经济增长因素在税收增长的诸多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由于两者核算范畴、计算方法的不同,导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不是简单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税收与GDP的核算范畴 GDP的核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分配法和支出法。实际上这是从三个经济活动过程或环节核算经济活动总量:生产法是从生产环节计算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总量,分配法是从生产成果的分配环节计算经济活动总量,而支出法是从财富最终使用环节计算经济活动总量。从理论上讲,这三种方法从三个环节核算出来的经济活动总量应该是一致的,但税收却不是只在一个环节征收,复合税制下各个税种分布于上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即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经济活动过程均有相应的税种。 1.生产环节的税收与GDP的关系 目前在生产环节设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生产环节的流转税对三大产业是区别对待的。农业不征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只对烟叶课税;工业和批发和零售业征收增值税,部分产品还征收消费税;其余征收营业税,部分服务项目征收消费税。由于各行业征收的税种不同,因此产业结构会影响税收收入。 2.分配环节的税收与GDP的关系 用分配法计算GDP意味着从生产成果的初次分配角度汇集社会新创造的价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而且韦伯把东西方社会所以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归结到彼此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领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内在要求,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对信息时代世界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敏锐反映和准确把握,是对文化认识上的新概括和新表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十六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文化创新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产品有无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创新;二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大力发展高科技媒体及相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的联姻,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三是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推动文化创新,还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根本之点在于构筑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在我国,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显而易见,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读郎咸平—《谁在谋杀中国经济》作者:朱先刚专业:环境工程学号:099044174 文化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现在已经被很多人重视,不同的经济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呈现出不一样的经济。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留存的一个国家,其文化的深厚可想而知,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也使不容置疑的。五千年的历程,我们从先代那里继承并发展形成现在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有很多地方是有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文化在我们的意识中也形成了一些对当代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的部分,同时这份文化由于根深蒂固性我们的思维很难转变过来。进而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谁在谋杀中国经济》当中很深刻指出了我们的文化中的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的部分。 在郎教授看来我们的文化的有三大劣根性—— ①浮躁②投机取巧的心态③思维方式的僵化 同时我们文化里大爱文化的“潜藏性”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发展。 从古到今,我们这个民族比较浮躁,喜欢投机取巧,人们不喜欢踏踏实实的去干一件事,我们很喜欢期待着奇迹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最典型的就是赤壁之战,且不说它

的真实性,虽然经过了文学家的渲染显得有些夸张,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浮躁心理,因为一个文学著作的灵感是来自于现实的世界,文学著作有时是表达了人们心中的某种向往,我们期待奇迹的发生,就如在冬天里在湖北这个基本不可能没有东风的地区期待东风一样。还有我们有很多的谚语,“四两拨千斤”“杀鸡焉用宰牛刀”等,从中我们都能看出我们的浮躁心理。同时这也反映出我们的不自信的一面,我们很少去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好一件事,在现在的这个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很强烈,产品的更新亦是很快,如果一个公司不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满足市场的需求,那么我们的企业就会被淘汰,我们需要相信自己,我们不可以对顾客说“不”!然而这种不自信是来自于我么的浮躁,我们不喜欢做一件很有把握的事。我们有十拿九稳,但是我们更应该做到十拿十稳,也很需要做到这一点。如果做到这一点,企业在竞争中的风险将大大降低,也就会增大我们的竞争力。 对于浮躁,我们还表现在我们的和多人喜欢跟潮流走,我们很少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们有“一窝蜂”现象,如果市场上出现一个新的产业,大家很容易跟风走。比如说在八十年代后期及九十年代时期,在岭南荔枝的产量比较少,但是市场的需求量确实很大,供不应求,当时就有人发现这一现象,就开始种植,最后成为闻名当地的“荔枝大王”。当“荔枝大王”成功后,当地的老百姓也向他学习,种植荔枝,在几年的时间里,当地荔枝种植面积增加了十几倍。最终导致“荔枝大王”也破产,老百姓也没赚到钱。还有在80年代各地竞相引进彩电、冰箱生产线,导致了大规模的重复建设,由此而引发的彩电大

土地和赋税制度

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是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赋税不但是维持公共权力的经济基础,对于经济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政府通过对税种和税率的调整,可以有效地控制或鼓励某一经济行为或其他行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比如减免田赋,加重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和发展农业生产,以达到其重农抑商的目的;严格控制盐、铁和茶税,以增加财政收入;多次进行大幅度的税制改革,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和经济情势等等。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 ②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③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 ④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赋役:在古代赋税和徭役的合称 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 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贡赋制,先秦赋税多以“贡赋”的形式存在。商代臣民向国君进献的财物称为“土贡”。西周土贡有皮帛、宗庙之器、绣帛、木材、珍宝、祭服、羽毛等九类,称作“九贡”。此外,还有军赋。 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赋税制度。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履亩而税”,即是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前590年作丘甲,按土地征收军赋。战国时,各国赋税制度不一,不能一概而论。 秦朝:秦代赋税分为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田租是按土地征粮,租率约为十分之一。口赋是按人头征钱,每人约缴120钱。杂赋一般是临时性的征调。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对封建地主有利,但也有利用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汉朝:编户齐民:①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等②特点:田租轻而人头税重③影响:赋役制度正式形成 汉代的赋税主要是人头税和田租,此外还有一定的徭役。人头税分算赋和口赋两种。汉初规定,15至56岁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每人纳赋120钱,叫算赋。7至14岁的小孩,每人每年纳赋20钱,叫口赋。田租按产量征收,一般三十税一。徭役分为劳役和兵役。成年男子一生要服两年兵役,每年服一个月劳役。 曹魏时期: 实行新的赋税制——租调制,“收田租亩四升,户生绢两匹,绵三斤”。以定额田租代替汉代的订率田租,以户税代替汉代的人头税。租调制的田租租额较低,而且租额固定,增产不增租;户调以户为单位,增人不增调。 西晋: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新常态下,需要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观,基于现状的反思及正确的行动指南。【关键词】对立与统一共识到共生现状与出路方法与措施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发展动力从要素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各类风险在不同国家和市场快速传递,交叉蔓延。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对立与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从哲学高度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且在不同形势下对立与统一的结构是变化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两者矛盾稍小一些,因为在早期阶段经济规模小、环境容量大,在后期阶段经济实力强、治理力度大,这两种情况下,环境与经济都容易相处,统一性大于对立性。而在这两个阶段之间的中间阶段,环境压力大而经济实力没有达到足够强,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最为突出,两者处在相持或双双受阻的困境之中,对立性大于统一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这种困境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对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稀缺性认识严重不足。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定范围,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经济发展,轻资源环境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等思想依然顽固地存在于部分国人头脑中。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以GDP 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无疑加速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越发严重,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后果出现。 二、共识到共生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我国,近年来,包括中东部地区以及华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并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趋势。这些都是长期以来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发的灾难。 全球化的发展诱使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方面日益趋同,实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每一个国家在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领土安全方面必须以其它国家的安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一种具有内在紧密关联、彼此具有相互构成性因素的理念——即相互依存的“共生”。共生是不同生物和人类的共生单元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彼此互惠、相互依赖的关系;共生双方或多方通过这种关系获得发展,

浅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一、文化与经济的基点和内涵 1.文化与经济学的含义 文化,广义地说,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包括日常用品、交通工具、装饰品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言谈举止优雅,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精神的属性,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广义地说,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表现为商品化。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肌饿不同于用手、指甲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 当前,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经济与环境的辨证关系 1.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它通过一系列的劳动加工,从自然界获取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和生活资料,经过分配、流通以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生产模式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扩大再生产较之简单再生产要求较多的把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无论是扩大再生产还是简单再生产,都是把环境作为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没有环境资源这个基础,无论是哪一种生产都将无法进行。保护好环境资源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遭受污染与破坏的环境必定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次,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总有一定数量的废物排入环境,而环境具有扩散、贮存、同化废物的机能,利用环境这种机能可以减少人工处理设施的投资与费用。如果保持环境的这种机能,就要危害人类健康,要付出昂贵的处理废物和恢复环境机能的费用,影响经济的发展。 因此,不论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获取资源,进行经济再生产,还

是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向环境排放废物,都说明经济发展以环境资料为条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主导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牧童式”的方式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自然界有丰富的资源,人类可以享用,因此,他们对周围的资源索取要求不高,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不大。 当人类逐渐学会经营畜牧业及种植业后,生产方式由游牧生活过渡到耕种土地,实行定居生活时,人类通过各种劳动增加生活资源。这种农业生产活动实际上是在自然再生产遵循环境的生态规律,不但可以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能够使自然再生产实现永续的良性循环,保证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我国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由于人为的长期活动,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使当今的农业生产处于恶性循环中。 工业生产的发展,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采掘工业直接面对自然资源;原料工业是分解和富集自然资源;加工工业是按照社会需要改变自然资源的用途,这些都离不开资源。所以工业生产也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但是,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容量,出现了目前的第二类环境问题,即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要解决这两类环境问题,一是合理开发资源,提高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将其转化为产品;二是废物再生资源化,既可以增加资源,又可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儒家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于东亚崛起的原因分析,就文化领域的分析来看,学术界的探究似乎已陷入程 式化的局面,一般动辄以大量的事实将东亚文化说成是儒家文化,然后通过东亚现代 化的成功这一事实来“验证”儒家文化是能趋向现代化的,换句话说儒家文化中是包 含有丰富的“现代性”的,然后进一步对“韦伯命题”作一番修正。儒家文化到底在 多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东亚的崛起,东亚的崛起在文化方面究竟还受到哪些因素的 作用?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认真研讨的。 儒家文化在东亚的影响实际上是有阶段性、时代性的,并不能代表东亚文化的全 部。就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而言,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儒学确曾极大地影响到42 包括朝鲜、日本等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的历史发展。早在秦汉时期,儒学即已东传朝鲜、日本,但儒学真正对东亚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是在新儒学发展阶段,如朝鲜,从 高丽末年起,随着程朱理学的传播,儒学逐步成为学术界的主导思想并影响到政治等 方面,为李朝的建立和统治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日本也是在13世纪至16世 纪末兴起了传播新儒学的热潮,并将儒学日本化,形成了日本的新儒学流派,直至明 治维新,儒学在日本的文化、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里要 指出的是,儒学东传后对东亚的影响并非自然而然或直接产生,而是通过接受国的主 观改造和加工调适后,才适合接受国国情并发生影响的。朝鲜化和日本化的儒学与中 国儒学是有区别的,如在日本,儒学与神道相结合,适应神道,以“和魂汉才”的形 式实现了儒学的日本化,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可见,朝鲜化和日本化的儒学已不是中 国原来的儒学。 在19世纪东西方文化激烈冲撞的过程中,原以接受儒家文化为主的东亚国家的 文化形态,由于儒文化祖国的颓败而都发生了裂变和重构。日本在德川慕府时期“兰学”作为洋学之一就已兴起,只是在当时对儒文化的影响甚微而已。及至鸦片战争后,屡遭西人叩关的日本,面对儒文化祖国的惨败,其文化取向日益偏向西方文化,由表 及里,从器物形态到制度形态,最后走上了“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的近代化道路。因此,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文化里,儒家文化已随“清风”渐去,西洋文化与日本文 化的结合成为日本文化重构的主流。 进入近代以来,东亚的文化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儒家文化已经不是引导东亚各 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主流文化,即便在某些国家,也有了明显的变异。当然,人们在 当代东亚崛起的现实中还能找出很多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个别事例来,但这并不能成为 在总体上把儒家文化看成主导东亚现代化的文化因素的理由或根据。在东亚的现代化 过程中,作为外来文化的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同其本土文化的整合,构成了东亚现代 化的主要文化背景。历史上曾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其文化形态本来就 是复合型的。进入近代后又遇到了西方文化强有力的挑战,西方文化以其压倒的优势 渗透到这个复合体中来,加浓了东亚文化的多元化色彩。 说到底,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和战后东亚其它国家或地区趋向现代化的过程,是 一个由包括、综合了西方近现代文化资源与本地区、本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东亚 新文化推动的过程。与传统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东亚新文化更注重以现代人本43 身为主体,努力借助于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相互沟通、渗透和各种文化自身的转型、重 构等等,实现人类精神的现代化。这种新文化有一系列新的价值取向,具体说来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崇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人文精神的高扬,促使科 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砺相长。东西方文化接触以后,东亚吸收了西方的科技及管理制 度等方面的知识,将以中国心学为代表的文化流和以古代希腊文化为源头的西方科 技、制度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构成了东亚的新文化。东亚工业化属“后发”范畴,这使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土地税收【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土地税收 一、土地税收概论 1.税收的基本原理 (1)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按预定的标准强制性地从个人和企业向国家财政的资源转移。 (2)税收的特点 ①税收的缴纳具有强制性。 ②税收的征收具有无偿性。 ③税收具有固定性, (3)税法的概念与类型 税法就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由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用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依照税收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税法可以分为税收基本法、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依据税法的渊源与效力,可以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部门规章和地方税收法规;以征税客体为依据,税收实体法又可分为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 (4)税收制度的概念及构成 税收制度可以从税收结构和税收法律制度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税收结构分析,税收制度是指一国各种税收及其要素的构成体系。从法的角度来看,税收制度是一国税收法律、法规、

规章的总称。 税收制度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经济体制改革前的税收制度、两步利改税时期的税收制度及1994年改革后形成的分税制体系。 一般来讲,税收制度主要包括下述几个要素: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减免税、征收期限、征收方式和违章处理等。 2.土地税收的概念及特点 (1)土地税收的概念 土地税收是国家以土地为征税对象,凭借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从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手中无偿、强制、固定地取得部分土地收益的一种税收。 土地税收与地租有着本质的区别: 产生的前提不同。 土地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而地租是随着土地私有制度和土地租佃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只要存在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地租就会存在。 ②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同。土地税收存在的基础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地租存在的基础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③分配层次不同。土地税收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而地租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土地税收的特点 ①土地税收是国家税收中最悠久的税种。 ②土地税收以土地制度为基础。 ③土地税税源稳定。 ④土地税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转嫁。

浅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浅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学员姓名入学时 间指导老师试点 学校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绪论 一、宏观经济与税收关系的理论基础 1宏观税负理论 2、税收弹性理论 3、平衡预算原理 二、税收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1税收收入与GDP总量回归 2、税收收入与GDP双对数回归 三、税收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 1?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2?税制变动的影响。 3?税收政策的影响。 四、税收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的若干结论 五、促进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学号讲师

【摘要】税收收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从税收对经济的 影响来看,既可以妨碍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和征管三大要素决定了税收的宏观特征,但在三大要素的关系中,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展开 了激烈讨论。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对税收与经济增长(主要指GDP 的增长)关系进行研 究,试图找出一定的规律,建立适当的模型,以供参考。 【关键词】税收GDP 税收收入协调发展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与经济关系的一般原理。对税收与经济增长进行相关分析,首先要选择能代表“经济”的具体指标。虽然在影响 宏观经济指标中有很多对税收具有明显的甚至决定性的意义,但要找到一个最能代表经济的 规范指标当属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文通过借鉴宏观税负理论和税收弹性理论,通过计量经 济学模型试图对经济增长与税收的关系做一些探讨。 一、宏观经济与税收关系的理论基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今社会,谋求本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宏观经 济政策的共同目标。在西方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颇为丰富,而且不同的学派还建 立了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型。 在这些模型中,很多学者都考虑到了政府的作用,其中政府政策运行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可 估量的影响,这些政策就包括税收政策。所以在衡量经济增长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税收对经济 增长不可或缺的影响。 1、宏观税负理论宏观税负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总额(用T 表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 即T/GDP, 也称宏观税率。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学者阿瑟? 拉弗通过拉弗曲线解释了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税率为0 时,税收收入为0;税率为100%时,将无人选择工作,生产停止,也没有税收收入。如果税率由100% 开始下降,则生产开始恢复,政府有少量税收;当税率继续下降时,生产扩大,政府税收增加。同样道理,如果税率从0 开始上升,政府收入也会增加,但不会影响生产。 C 点右方区域被视为“禁区”因,为在取得等量税收收入的情况下,该区域的税率要比左方区域税率高 得多。可产生最大生产量和税收收入的点是 A 点,超过 A 点,生产和税收都会下降。拉弗曲线 表明,宏观税负与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讲, 税率设计有一个最佳点C,在这个最佳点上,使得宏观税负水平处于最优状态,即能兼顾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如果技术水平出现了进步,C 点会发生向左或向右的移动。从长期来看,C 点最终的运动方向只能是向左,即越来越接近于0。不过在短期内,C 点的运动态势应当结合技术进步对社会公众收入的具体影响来谈,如果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使得低收入人群显著增多社会公众自然会希望采用政府提供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与服务,C 点必然会向右移动,此时得到一个新的拉弗曲线,C'取代C点成为新的税率最佳点,A取代A点成为新的最大税收收入点。如果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使得高收入人群显著增多,社会公众则会希望采用市 场交换方式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与服务,C 点必然向左移动,此时也会得到一个新的拉弗曲线,C"取代C点成为新的最佳税率点,A"取代A点成为新的最大税收收入点。 2、税收弹性理论 研究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离不开对税收弹性的分析。税收弹性反映的是税收收 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其基本表达式为:E=( △ T/T)/( △ GDP/GDP)E为税收弹性,T为

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

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 “发展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在一句句响亮的口号的鼓舞下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富饶的土地建设起自己的国家。30年的改革成果我们有目共睹,30年的经济腾飞我们无比自豪,30年的伟大成就我们欢欣鼓舞。可是,30年过后,富饶的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清澈的河流变成了浑浊的泥浆,蔚蓝的天空变成了灰白的背景…… 环顾全球,如今的发达国家在发展的初期,同样肆意地破坏着自己的环境,用高污染的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直到后来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木糠油事件”等一系列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以后,才开始整治曾经被污染的环境。回首30年,我们也似乎正在重复着发达国家们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 面对这一切,我们不禁疑问,不禁彷徨。难道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竞如此格格不入?难道环境的破坏是经济成长的必然代价?难道我们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就不能同时实现? 最近我在《南方周末》上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保住一江清水,换来贫穷落后?》。其中的主角就是浙江省开化县,该县地处钱塘江的源头,而钱塘江却是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乃至省会杭州的社会用水的主要来源。正因如此,开化的环境问题关系到钱塘江的水质,更关系到整个浙江的社会安全与稳定。因此,2000年,时任浙江省长亲自到开化并提出环境要求:“你们的责任就是要为下游人民送出一江清水。”由此开始了开化县的污染企业关闭潮。 第一个被省长光顾的开化县造纸厂,成了第一个被开刀的牺牲品,上百名职工,一夜成了失业者。一度承担了开化县主要供电任务的华埠镇火力发电厂是第二个被牺牲的对象。因为无法解决污水排放问题,2000年12月,被彻底关停,二百多人因之下岗。一直作为开化县工业支柱的华埠镇,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几个县里最重要的大型工厂都遭到了关闭,造纸厂、化肥厂、药厂、发电厂……无一幸免。此前这些企业每年都能贡献上千万元的利税。曾经的池淮镇,占去全县的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治理过后,这个原本的财政强镇书记,不得不沦落到向时任的县长借来20万元钱,以便周转。 最终的数据显示,企业关闭潮,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8.4亿元,每年减少利税3.67亿元,而2008年这个县城的财政总收入才4.9亿元。“对于欠发达山区县而言,可谓是壮士断腕。” 而今,10年过去了,开化县以超过80%的森林覆盖率,大气水体质量、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率均名列全国前列……这个浙西小城在生态版图上的分量,一天天地加重。 但“经济与生态”的天平,却从未真正平衡过,在生态荣誉背后,却是它从浙江经济版图上的加速退出。 从原隶属的金华地区经济实力的第二名,一直跌到2001年开始,进入浙江省25个欠发达县市行列。现在,它的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甚至排名所隶属的衢州市倒数第一。 今天,开化县的官员们忍不住抱怨“钱江源”这个头衔,他越来越像一道紧箍咒,“我们为下游送出了一江清水,换来的却是贫穷与落后。谁该为我们的牺牲埋单?” 开化的例子似乎再次印证了那个“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定律”:保护环境就无法发展经济。 那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到底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还是并不矛盾且可同时实现的现实目标?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先找出工业革命至今的历史中,环境与经济总是以一对矛盾体共同出现的原因。 工业革命以来的大部分历史进程中,机器的每一次轰鸣都在加快着各个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也在不同程度上加重这个国家环境的负担。究其原因,就在于在工业化刚刚到来的时代里,在资本实力与工业基础都相对薄弱的条件下,快速的经济发展所依靠的只能是对资源的大力开发,对自然环境的无尽索求。加之发展初期的技术相对落后,污水、废气未经处理的

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整体。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大工业建立之前,环境对于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界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着,环境问题只是在大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为人们认识。 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普遍性 从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环境问题。 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在城市中,饮用水也不能免费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开发的十年”的60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于战后5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恢复之后,进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长9.8%。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这一时期的产业技术整体上具有“重、厚、长、大”和高资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后,被称为“富裕中的贫困地区”。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年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样

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探析

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探析 发表时间:2019-08-09T17:06:35.2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刘月霞 [导读]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为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责任,迫切要求我国转变土地利用管通的思路与模式。 桂平市金田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广西贵港市桂平市 537200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为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责任,迫切要求我国转变土地利用管通的思路与模式。本文从分析经济新常态与土地利用管理的关系入手剖析了我国目前土地利用管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而阐述了“节约集约”、高效率、高效益的的新常态型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思路,最后着重从产权、制度、市场、技术等角度提出了响应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土地利用管理对策,以及促进土地利用管理和谐融入国家经济新常态。 关键词:新常态;土地利用管理;问题及原因;管理对策 1.前言 作为人类主要社会经济活动空间载体的土地,其利用与管理方式转型与匡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息息相关。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意味这中国已在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的平稳发展阶段,伴随着经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国土资源供需正在出现调整,反映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就要求决策部门根据土地利用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创新土地利用与管理政策措施。 2.经济新常态与土地利用管理的关系 2.1经济新常态对于我国土地利用管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GDP由过去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并存。要求土地资源要从增量扩张转向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从保障数量转向保障数量和提高.质量并重。面临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的严峻挑战,土地资源传统的开发型、粗放型土地利用模式难以为继,靠土地谋发展的模式也是难以为继,土地资源需求刚性上升和供给刚性不足的矛盾会不断加剧,这要求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迫切需要土地利用管理部门转变唯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对当下地方政府崇尚的土地财政经济模式是巨大的冲突和挑战。 2.2土地利用与管理是保证我国经济新常态平稳运行的重要抓手 土地利用与管理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和监督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措施,是政府及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据法律,运用法定职权对全国或某一区域的土地权属、土地利用、土地市场等进行监督。管理和调控的工作。 3.目前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 0 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城镇数目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也面临着很大的破坏,数量骤减、质量下降、生态威胁严重等问题突出,其中土地财政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当下土地利用管理畸形发展的原始推动力,因此,本文重点剖析土地财政问题,以及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管理问题及原因。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获取收益进行的财政收支活动和利益分配关系,包括政府通过土地税收、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融资等方式获得收益来直接或间接增加财政支出能力行为。 3.1土地征用制度不规范,损害农民权益 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时代做法的延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弊端日益凸显,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障碍,尤其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其问题主要包括土地征用过多、过滥,失地问题严重;补偿标准偏低,农民损失严重;补偿方式单一,难以解决农民的长远生计;补偿金发放监管不力,克扣贪污现象严重等。原因主要有畸形政绩观的推动和土地征用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 3.2城市扩张中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根据2018年国土资源统计,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批而未供的土地近46.67h㎡,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为0.3-0.6,工业用地平均产出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许多城市的扩展是平面的蔓延式扩展,这是一种连续的、无秩序、无计划的随机性空间的扩展方式,无一定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分区,占用土地特别是耕地太多。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经济发展模式主导下,采取以资源换发展的思路,城市用地呈现“ 摊大饼” 式扩张,大搞新区、开发区建设,而由于没有结合当地实际,盲目攀比跟风,造成许多圈而未用的工业用地,且扩张用地基本上是以征用城市近郊的土地为主,从而引起大规模的“ 圈地运动”,导致城郊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浪费严重。 3.3土地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配置作用薄弱 我国引入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进行配置已有20多年,但从发展情况来看,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化程度不高,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造成国有土地的大量流失。同时,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实现,但我国主要还是以划拨土地为主且土地的出让价格大部分是政府确定,而不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功能得不到发挥,土地低效利用普遍存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严重、土地流转停滞。 4.建设新常态型土地利用管理的对策 在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迫切需要新常态型土地利用管理模式的孕育。所谓新常态型土地利用管理就是兼顾“ 常态” 与“ 效益”,综合考虑土地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实现土地利用的“ 节约集约、高效率、高效益”,也就是说既要发展节约集约型土地利用管理模式又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这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管理政策措施,通过对土地征用、土地出让及土地市场等有效管控,更合理地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化利用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和污染,用稀缺的土地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目标。 4.1有效稳妥推进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新常态化改革 土地政策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破解驱动土地征用、追求土地财政、造成土地浪费的体制与机制矛盾,推进包括土地产权制度、规划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