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文高中常用实虚词整理

文言文高中常用实虚词整理

文言文高中常用实虚词整理
文言文高中常用实虚词整理

文言文常用实虚词整理

1.而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表顺承今译为:就、才。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

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

1>什么。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2>谁、哪一个。例释: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②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时吉”何时凶《左传》

3>何处、哪里。例释:①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2)疑问副词(作状语)

1>怎么、怎么样。例释: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

2>何故、为什么。例释: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3>多么。例释:①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②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3)附动词(通“呵”)喝斥、谴责。例释:(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新唐书·王琚传》

3.乎

(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今译为:吗、呢。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表赞美、感叹今译为:啊、呀。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3>表推测今译为:吧、呢。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4>表祈使今译为:吧。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战国策》

5>表商榷今译为:呢。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

6>表呼告今译为:啊。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论语》

7>表肯定今译为:也。例释: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列子》

(2)助词用在形容词后今译为:地。例释:凌清风,飘摇乎高翔。《战国策》

(3)介词相当“于”今译为:在、对。例释:①生乎吾前,其文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乃

(1)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你们。例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指示代词今译为:如此、这样。例释:①子无乃称《庄子》②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

(2)副词

1>表肯定今译为:是、就是、原来是。例释: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范围今译为:仅仅、只。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3>表时间衔接今译为:就。例释: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4>表两事顺承今译为:才。例释:设九傧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意外今译为:却、反而、竟然。例释: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话源记》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触龙说赵太后》③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汉书吴王刘濞传》

(3)连词

1>表顺承今译为:于是、便。例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

2>表他转今译为:至于。例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4)助词无义不译。例释: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尚书》

5.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今译为:他(它)、他们。例释: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表领属今译为:他的、他们的。例释: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表其中的。例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4>表指示今译为:那、那些。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

5>活用为第一人称今译为:我的、自己的。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

(2)副词

1>表推测、估计今译为:大概、或许。例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祈使今译为:可要、当。例释:①子其勉之《左传》②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表反诘今译为:岂、难道。例释:①国无主,其能久乎《左传》②其孰能讥之乎《石钟山记》

4>表未来今译为:将、将要。例释: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尚书》

(3)连词

1>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汤其无涠,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吕氏春秋》

2>表选择今译为:或者、还是。例释: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祭十二郎文》

3>表让步今译为:尚且。例释:天其弗识,人胡能觉《列子·力命》

(4)助词

1〉附在代词“彼”“何”后,不译。例释:①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世家》

②何其毒也

2〉用在单音节形容词前,加强形容的状态今译为:有多么,非常。例释:①羊肉其鲜乎。

②北风其凉,雨雪其滂páng。《天下春秋》

6.且

(1)副词作状语

1>表将发生的动作今译为:将要。例释:①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战国策》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动作的暂时今译为:姑且、暂且。例释:①民劳,未可,且待之。《伍子胥列传》

②吾今且报府,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3>表时间、数量的接近今译为:几、近。例释: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散引去。《后汉书·刘玄传》

4>表事物的唯一性今译为:只、但。例释: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

(2)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又、与、及。例释:①河水清且涟漪《诗经》一边…一边②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淮阴侯列传》

2>表递进今译为:而且、况且。例释: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表选择今译为:还是。例释: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史记·魏世家》

4>表让步今译为:尚且、还、即使、纵然例释: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狂风横雨且相饶,又恐有彩云迎去。《杜安世·胡捣练》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且静郭君听辨(人名)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

6>表转折今译为:却。例释:王公直虽无杀人之事,且有坑蚕之咎,法或可恕,情在难容,《王公直》

(3)助词用在句首同“夫”,不译。例释: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史记·魏世家》

7.若

(1)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你的。例释: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指示代词今译为:如此、这样、这个、这些。例释:①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②南宫追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2)连词

1>表选择今译为:或、或者。例释: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记》

2>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如。例释: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隐:怜恤)《齐桓晋文之事》

3>表他转今译为:至于。例释: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②若臣,则不可入矣。《左传》

(3)副词作状语今译为:乃、才。例释:①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国语》

②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老子》

(4)附动词表比况今译为:像、如同。例释: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所

(1)特指代词

1>所+动词组,今译为:所…的人。例释:①彼所将中国人《赤壁之战》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成名词性结构所…的事③衣食所安,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所+介+动,表今译为:…的地方。例释: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处所、工具、方法…的原因。例释: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因、对象。用来…的。例释:①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近臣礼,所以报也。《左传成公三年》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也解惑也

3>为…所…今译为:被(表被动)。例释: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②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项羽本纪》

(2)附名词处所、位置今译为:地方。例释: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左传》

(3)附数词表约数今译为:许。例释:①从弟子女十人所。《滑稽列传》②彗星出天市,长二尺所《后汉书》

9.为

(1)介词

1>表对象今译为:替、给、对。例释:①为君翻作《琵琶行》。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史记·鸿门宴》”

2>表原因今译为:因为、因此。例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

3>表目的今译为:为了。例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4>表被动今译为:被。例释: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2)助词语助提宾今译为:无实义不译。例释:①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球之为听。《孟子》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

(3)连词表假设今译为:如、如果。例释:①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

②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战国策·楚策四》

(4)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

1>做、作。例释: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

2>治、治理。例释: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国语》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3>担任、充当。例释: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②董卓自为太师《后汉书》

4>变为、变作。例释: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

5>当作、作为。例释: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公输》

6>算作、算是。例释: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公孙丑下》

7>叫做、称为。例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8>是。例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老子·二章》

9>有。例释: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小人焉。《孟子》

10>参与。例释: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1>认为。例释: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10.焉

(1)代词

1>作宾语:相当“之”。例释: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表疑问:哪里、怎么。例释: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2)兼词:兼“于之”(前面的动词没有宾语或需要有介宾短语做状语而没有时)今译为:于是、于此例释: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3)助词

1>表语气:了、呢、啊。例释:①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②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柳毅传》

2>词尾:…地、…的样子。例释:①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信天下之壮观也。《东京赋》②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阿房宫赋》

11.也

助词句中表句读句尾表判断。例释:①有梦也难寻觅《长亭送别》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也”前是名词,表判断)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2.以

(1)介词

1>表原因:因为。例释: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也。《廉蔺列传》

2>表处所:从、在、于。例释: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3>表时间:在…时候。例释: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报任安书》

4>表处置:把、拿、用。例释:①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

②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5>表手段:凭、凭着。例释:亚夫以中尉为太尉。《绛侯周勃世家》

6>表依据:按照、根据例释:①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

(2)连词

1>表并列:并且、而且。例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2>表目的:来、用来。例释: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表结果:因而、以致。例释:①孝公德商君,地以广,兵以强。《韩非子》

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修饰今译为:地。例释: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3)助词

1>表时间、方位相当“之”。例释:殷夏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后汉书》

2>句中句末语气不译。例释:①欢欣踊跃,以歌以舞《韩愈·贺册尊号表》

②君王之事因是以。《战国策》

3>通“已”:停止、已经。例释:①无以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②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后汉书》

太、甚。例释:③四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

(4)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

1>认为。例释:自以寿不得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用、使用。例释: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汉书》

3>率领、带。例释: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

4>连及。例释: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国语》

5>有。例释:农民以鬻子者。《管子》

(5)附名词作宾语今译为:原因。例释: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良:的确)《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13.因

(1)介词

1>表依据译为:按照、利用。例释:①更延英俊,因才授爵。《刘玄传》

②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孙子吴起列传》

2>表条件译为:趁、趁着。例释:①因其无备,卒然击之《三国志》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3>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释: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②伺者因此觉之。《张衡传》

4>表由来译为:由、从、通过。例释:①如因荣木变为枯木。《灭神论》

②西倾因桓是来。《尚书·禹贡》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蔺列传》

5>表凭借今译为:依靠、凭借。例释: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后汉书邓寇》

(2)副词连接强调译为:于是、就。例释:①项羽即日因留沛公饮。《鸿门宴》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廉蔺列传》

(3)附动词作谓语译为:沿袭、顺着。例释: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批大郤,导大髋,因其固然《庖丁解牛》今译为:如同、犹例释:蔡灵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战国策》

(4)附名词作宾语今译为:机会、机缘。例释: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14.于

(1)介词

1 >表处所在、从、到在…方面。例释: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②鱼

跃于渊。《诗经》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蔺列传》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2>表方向、对象今译为:向、对、对于。例释: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③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3>表比较今译为:比。例释: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4>表被动今译为:被。例释: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蔺列传》

5>表原因今译为:由于。例释: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2)助词句末表疑问相当“乎”。例释: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吕氏春秋》

句中凑音节不译。例释: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15.与

(1)介词

1>表介进对象今译为:跟、和、同、替、为。例释:①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③去时里正与裹头《兵车行》④陈涉少时,

尝与人庸耕《陈涉世家》

2>表方向对象今译为:向、对。例释: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孟子·公孙丑下》

3>表比较跟…相比。例释:①吾与徐公孰美。《邹忌》

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六国论》

4>表处所今译为:于、在。例释: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与上风《吴越春秋·阖闾列传》

(2)连词

1>连接名词结构表并列今译为:和、同。例释: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②功与日月齐光兮《后汉书》

2>表选择今译为:或者、还是。例释: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民遗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晏子春秋》

(3)助词通“欤”今译为:吗、吧、啊。例释: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了吧)

《季氏将伐颛臾》

(4)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

1>亲附、跟随。例释: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2>给予。例释:①与之璧,使行。《左传》②与斗卮酒。《鸿门宴》

3>交往。例释: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

4>对付。例释:一与一,谁能惧我。《淮阴侯列传》

5>允许、赞许。例释: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

6>帮助。例释: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论语》

7>等待。例释: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

8>参加、参与。例释:①蹇叔之子与师。《左传》

②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正事《汉书》(咸与维新)

9>称誉例释: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5)附名词作宾语今译为:党羽、同盟者。例释:约结以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荀子》

16.则

(1)连词

1>表承接今译为:就、便、那么。例释: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周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2>对比并用不译例释: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荀子》

3>表转折然而、反倒、却:①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4>表让步今译为:倒是。例释:①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

②难则难矣,然而未人也。《墨子·鲁问》

5>表意外竟、却。例释: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②公使阳处夫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

6>表假设今译为:假如。例释: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记》

(2)副词

1>加强判断:就是。例释:①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范围今译为:仅、只。例释: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劝学》

(3)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效法。例释: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周本纪》

(4)附名词作宾语今译为:准则、法则。例释:①合散消息,安有常则《汉书·贾谊传》②以身作则

(5)附量词。例释:《论语》二则

17.者

(1)特指代词

1>组成名词短语:的、的人、的事。例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用在数词后今译为:个、样。例释:请君择于斯二者《孟子·梁惠王下》

3>用在时间词后:…的时候。例释: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近士为务。《报任安书》

4>用在否定词后今译为:…的话。例释: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

5>用在主谓短语之后表原因:…的原因。例释: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助词

1>引出判断不译。例释: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

2>定后标志不译。例释: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蔺列传》

18.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今译为:他、她、它。例释: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2>第一人称今译为:我。例释: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蔺列传》

3>表近指今译为:这。例释: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1>表结构:的。例释: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

2>主谓之间取独今译为:来、用来。例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3>宾前标志不译。例释:宋何罪之有《公输》(凡是何…之…均为前置)

4>定后标志不译。例释: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调整音节不译。例释:①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②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3)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到、往。例释:①吾欲之南海《为学》

②行不知所之(到…去)《庄子·马蹄》

19.安

(1)副词作状语表疑问:哪里、怎么。例释: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

(2)代词作宾语表疑问

1> 哪里、哪儿。例释:①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

2>什么、什么人。例释:泰山其颓(如果崩塌),则吾将安仰《礼记》

(3)连词不作成分今译为:于是。例释:因(因为)久坐,安从容谈三国之相怨。《战国策·魏策一》

(4)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

1>安抚。例释: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赤壁之战》

2>安置、存。例释: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芙蕖》

(5)形容词

1>安定。例释:①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安全。例释: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

3>安稳。例释: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徐缓、慢慢。例释: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

20.但(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但是”,无转折义。)

副词作状语表范围今译为:

1>只、仅。例释: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辞》

2>只是、只管。例释:①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②此系私室,但坐无妨。《红楼梦》

21.耳

(1)语气词

1>表限定今译为:而已、罢了。例释:白起,小竖子耳。《毛遂自荐》

2>表肯定今译为:了(或不译)。例释: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

3>表感叹今译为:啊。例释: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连词相当“而”。例释: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22.夫

(1)语气词

1>句首提示下文不译。例释: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庄子秋水》

2>句中缓冲语气不译。例释: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3>句尾表示感叹不译。例释: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2)指示代词

1>近指今译为:这、这个。例释: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2>远指今译为:那、哪个、那些。例释: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3)附名词

1>成年男子。例释: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丈夫。例释:昔者,吾舅死于是,吾夫又死焉。《札记》

2>复音词“夫子”译为:老师。例释:夫子何命焉为(老师有什么指教呢)《墨子》23.盖

(1)语气词句首发议论不译。例释:五人者,盖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2)副词作状语表揣测今译为:

1>大概因为。例释: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2>大概一般。例释: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喜欢开头的人确实多,坚持…)

(3)连词表推论原因今译为:因。例释: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4)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

1>覆盖、遮盖、掩盖。例释:万变其情,岂可盖兮。《楚辞九章》

2>压倒、胜过。例释:威盖海内,功彰万里之外。《战国策》

3>崇尚、重视。例释: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纵逸王志。《国语·吴语》

(5)附名词指车盖、伞具等。例释:①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院记》②劳不坐乘,暑不张盖。《商君列传》

24.故

(1)副词作状语

1>仍然、依旧。例释: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附乡党,…累官故不失洲郡也。《赤壁之战》

2>故意。例释: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信陵君窃符救赵》

3>特意。例释: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4>通“固”:本来。例释: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5>必定。例释:吴不亡越,越故亡吴。《战国策》

6>从前。例释: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柳敬亭传》

(2)连词今译为:因此、所以。例释: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伐颛臾》

(3)附名词今译为

1>缘故、原因。例释:凡物之然也,必有故。《吕氏春秋》

2>事故、变故。例释:王室多变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孟子》

3>老朋友、旧交情。例释:①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②故人西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附形容词旧的、衰老。例释:①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②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25.或

(1)无指定代词(代人代物):有人。例释:或百步而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有的人: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有时:其神或岁不至,或

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史记·封禅书》

(2)副词作状语今译为:或许、也许例释。例释: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3)连词

1>与“既”并用今译为:既…又…。例释: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诗经》

2>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或僧有所记录,当作数句留院中。《苏轼·答谢民师》26.即

(1)副词

1>表时间立即。例释:①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②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幕碑记》

2>表强调就是。例释:①欲勿予,即怕秦兵之来《廉蔺列传》②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汉书》

(2)连词

1>表让步即使。例释: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君即不能,愿君坚塞两耳,无听其谈也。《战国策》

(3)介词

1>表时间今译为:当。例释:①项伯许诺,即夜复去。《汉书》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2>表某时某地译为:就在。例释: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斩义头。《汉书》

(4)附动词作谓语译为

1>接近,靠近。例释: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诚意伯集》

2>登上,舍离。例释:①安釐王即位,公子为信陵君。②文公即世。《左传》27.既

(1)副词

1>表时间已经。例释: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

②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屈原列传》

2>表范围今译为:尽、完全。例释: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

(2)连词

1>顺承今译为:既然。例释:既来之,则安之。《季氏伐颛臾》

2>与“且”并用既…且…。例释:三军既感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3)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完了。例释: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

28.然

(1)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例释:①不然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②鞣使之然也。《劝学》

(2)副词今译为:竟、便。例释: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庄子·天地》

(3)连词表转折今译为:可是、但、却。例释: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汉高祖本记》

(4)助词

1> 用于句尾表示比拟:……一般。例释: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礼记·大学》……似的。例释:其视杀人如艾,草菅然《汉书·贾谊传》

2> 形副词之后表状态译为:……的样子。例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见梁惠王下》

3> 拟声词词尾今译为:地。例释: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5)附动词作谓语表肯定今译为:对的,是的,是。例释:①成然之。《促织》

②虎以为然《战国策》

29.虽

(1)连词

1>表假设让步即使。例释:①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

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

2>表转折今译为:虽然。例释: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无词相答。《与妻书》

(2)副词通“唯”:只、仅。例释:决之则行,塞之则止,虽有明君能决之有能塞之。《管子》

30.遂

(1)副词作状语

1>终于、竟。例释:①遂定从于殿上《毛遂自荐》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三国志》

2>于是、就。例释: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蔺列传》

3>索性。例释: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璧之战》

(2)附动词作谓语:

1>实现、成功。例释:①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②四者无一遂。《报任安书》

2>成长、养育。例释;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老,以遂群生。《论衡》

31.惟维唯(在“思”的意义上“惟”“维”通用;在“只”的意义上“惟”“唯”通用;语气词三字通)

(1)副词

1>只要、只有。例释:贵可以问贱,贤可以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问说》

2>只。例释:①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②惟德是依。《左传》③惟利是图(成语)(2)句首表祈使希望。例释: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议之。《廉蔺列传》

②陛下未有续嗣,子无贵贱,唯留意。《汉书》

高中课内文言文总复习-实词、虚词分册分类整理练习

解释下面加点文言词汇在句中的含义 第一册 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 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 ..。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9、尝为.晋君赐.矣。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之有? 12、既东封.郑,又欲肆西封.。 13、唯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以乱易.整,不武。 16、吾其.还也。亦去.之。 (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 17、秦将王翦破.赵。 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 燕南界。 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 也。 1 / 27

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2、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 计不知所出耳! 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6、然则 ..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 ..之耻除矣。 27、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 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28、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9、请辞.决矣! 30、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31、终已不顾.。 3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3、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 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34、燕王拜送于庭,使使 ..以闻。 35、唯.大王命.之。 36、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 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37、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 38、群臣怪.之。 39、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 2 / 27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120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同上) 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同上)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 第三册: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第四册: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柳毅》 舅姑爱其子,不能御。(同上) 第五册: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 第六册:(无) 2、安: 义项: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

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怎么,哪里。 例句: 第一册: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勾践》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既来之,则安之。(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同上) 项王曰:"沛公安在?" (同上)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 第二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同上)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同上)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 第三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 第四册: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 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柳毅》 第五册:(无) 第六册: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为今年高考复习准备 依据201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需要理解的常见文言虚词是15个(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对常见文言虚词作归纳复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今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⑧会其怒,不敢献。 A 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 ①中的“之”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②中的“之”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③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意思,这里代指“璧”。④中的“其”是表揣测的语气词。⑤中的“之”是人称代词,代指“诸侯”。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⑦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亦即前文中的“师”。⑧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即项羽和亚父。正确答案是C项。 2、下列句中的“则”与“则忧其民”中的”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A.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渚河,则在舟中矣。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项中的“则”处在对举句中,相当于“就”,其意义和用法如题干中的词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则”。B项中的“则”是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可是”。C顶中的“则”相当于表转折意味的“原来已经……”。D项中的“则”可译为“就是”。答案是A项。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题干中的“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而”。D项中的“以”也是因果连词,与题干中的“以”义同,因而选D项。A、B、C三项中的“以”都是“来”的意思,是顺接连词。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若堕业者: A.你对正事怠惰 B.如果对正事怠惰 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虚词“若”。根据文意,全文没有郑善果“堕业”的介绍,倘此处译“若”为“你”,就成了对郑善果“堕业”已成事实的指责,这显然与文意不符。此处的“若”如果解释为“如果”,则是郑善果母亲对儿子的劝诫,且本句并非专指某一人,既可指前文中的“王后、大夫、士妻”,也可指“吾”,因而

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一.【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用法18個常見文言 虛詞用法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②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何 ⑴什么。例: 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⑵怎么样。例: 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 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②却看妻子悉何在。 ③豫州今欲何至? ⑷多么。例: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⑸为什么。例: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⑻何:通“呵”,喝问。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若-的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若"的用法 本文是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若"的用法,感谢您的阅读!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蒲松龄《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司马迁《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柳宗元《捕蛇者说》)(若: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司马光《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精选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w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w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高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虚词整理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 古汉语副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它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在句中一般充当状语、补语,偶作谓语。 古汉语副词的数量很多,用法复杂,表义广泛。根据意义和用法,可分: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敬谦副词 一、程度副词 (一)表示程度高、深 殊、良、甚、颇、孔、重、至 可译为“很”、“十分”、“非常”、“特别”、“格外”、“极”等。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四) ②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商君列传) 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贾谊《论积贮疏》) ④王丞相有幸妾姓雷,颇预政事,纳货。(世说新语·惑溺) ⑤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方苞《狱中杂记》) ⑥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经·小雅·鹿鸣) ⑦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下) ⑧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贾谊《论积贮疏》)(二)表程度稍深少、稍、略、微、颇一般可译为“稍微”、“略微”等。 ①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四) ②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容斋逸史·方腊起义》) ③请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汉书·王莽传) ⑤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⑥皆取史籒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 ⑦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汉乐府《陌上桑》)注意 “稍”在先秦主要表示“渐渐”、“逐渐”的意思,唐宋以后才分化出程度副词的用法,表示“稍微”、“略微”的意思。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史记·殷本纪)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愸愸然莫相知。(《黔之驴》) (三)表程度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愈(俞)、益、加、弥、兹(滋) 一般可译为“更加”、“越发”等。 ①主上愈卑,私门益尊。(韩非子·孤愤) ②辞俞卑,礼俞尊。(国语·越语下) ③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汉书·食货志上) 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⑥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 注意:现代汉语中“加”单独只作动词,不作副词。 二、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范围的词。 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数词或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等。 (一)表总括 毕、举、悉、咸、率、尽、俱(具)、并、既、共、凡①列侯毕已受封。(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孟子·梁惠王下) 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⑦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秦始皇本纪) ⑧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⑨凡百三十篇。(司马迁《报任安书》) ⑩共约烧房铺数百间。(广东军务记·三元里抗英)(二)表限止 表示范围仅仅限于某个方面,相当于“仅”、“祇” 但、第(弟)、特、徒、直、唯、止、独、仅 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④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⑤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问孔) 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⑦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⑧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⑨独其为文犹可识,曰“华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⑩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四)注意“独”还可以用作语气副词,表示一种反问语气。 “仅”字先秦、两汉时期,用法和现在一样,极言其少,但汉代以后,尤其是在唐代,是“差不多达到”的意思。它是极言其多,不像近代的“仅”字极言其少。如: ①“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杜甫《泊岳阳城下》) ②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三)表互相“相” 1.一般可译为“互相”,表示主语不是单一的,双方既施行同一动作,又都受对方动作的支配或影响。例如: ①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②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2.“相”还可表示“递相”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一个接着一个实现。例如: ①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②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相”还可以表偏指,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 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②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③稍出近之,愸愸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虚词整理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虚词整理 (教版) 劝学 文言虚词 1.而 ⑴连词,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⑵连词,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⑶连词,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连诃,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⑸连词,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于 (1) 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 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 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 4.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师说 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并列。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 连词,表转折。惑而不从师 (3) 连词,表承接。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 连词,表修饰。则群聚而笑之 (5) 表述语气。如是而已 2.之 (1) 助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词,他。作师说以贻之 (6)代词,这,这一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3.其 (1) 代词,那些。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按按诛五人/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当表奏皆当死/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德⑴赵郡农民德之(感激)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衔乘文度深衔之(怀恨)李侃率之以乘 城/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 (登上) 论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可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⑵帝可其奏(准许)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片神鸦社 鼓。(岂,哪) 方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 易者。(比较)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比方)少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⑵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稍微) 多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视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雅赵高雅得幸于胡亥。(平素) 课⑴劝课农桑。(督促)⑵课敛赋税(征 收)⑶昼课赋,夜课书。(学习)

简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选拔) 狱平法断狱,多所全宥。(案件) 聘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招请) 克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约定) 坐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因犯罪) 略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丝毫)⑵攻城略地(夺取) 亟⑴子亟去,勿污我。(赶快)⑵亟请武公,公弗许。(屡次) 干⑴干青云而直上。(冲上)⑵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干预)⑶不鬻智以 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求取) 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督察) 构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摄⑴收摄按问(拘捕)⑵摄敝衣冠(整理) 恤⑴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稍积功稍迁(渐渐) 次⑴非次拔擢(次序)⑵次北固山下/ 师次彭模(停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以: [介词]把;用;拿 ①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②輮以为轮(《劝学》)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④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 ②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虚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识别常见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及固定句式等。尤其是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考察的机率比较高。同学们可以根据各种句式特点,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依据进行归类整理,这样既熟透了课文(所谓拉网式复习),又识别和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句式。 用汉语翻译文言句 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时也考察考生运用现代汉语组织语言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一般要看分数的设置,判断几个给分点,一般一个给分点是1分,然后判断哪几个重点实词必须解释出来,该句子含有哪几个特殊语法现象,必须通过翻译体现出来,一定要成竹在胸,不然,心中无数,乱翻一气,是没有多少胜数的。 能默写文言名篇 高考一般是五句中任选其中四句,4分。课内课外兼顾。散文、诗词兼顾。课内,要注意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就目前而言,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课外,主要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名句。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多字、漏字、改字的现象,一定不能出现错别字,要知道有一个字错了,整个1分就没有了,前功尽弃。文言名篇、名句的默写,主要是考察我们同学扎实积累的态度。 这样,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复习文言文就不是无的放矢了 实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四是通假字。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见的实词的含义有几种方法。 (1)文本迁移法 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 (2)事理检验法 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 (3)语境推断法 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1.以: [介词]把;用;拿 ①輮以为轮(《劝学》)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文案大全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以: [介词]把;用;拿 ①輮以为轮(《劝学》)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代词]表近指,可翻译成“这”“此”“这些”等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文言文中的虚词

[而、、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贪而信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才。 【而况】即“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2.【】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者?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哉?(《楼记》)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要后置。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18个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史上】高考必备 高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总结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六类。 (一)代词: 1、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 2、指示代词——之、其 3、疑问代词——焉、何 (二)副词: 1、范围副词——则、犹 2、时间副词——既、已、且 3、语气副词——其、何、遂 (三)介词:于、以、为、因 (四)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五)助词: 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六)叹词:唉、嘻、呜呼、嗟乎、噫吁嚱 二、词类分析: (一)代词 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 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乃、子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女通“汝”)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 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④复数:属、辈、侪、类、徒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 2、指示代词 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④辅助性代词:所、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疑问代词

高考文言文虚词

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12何以哉?(《曹刿论战》)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高中文言虚词整理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二、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喝斥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三、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四、乃 (一)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 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