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
中国的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一、中国广播电视史大致概况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由外国人办一样,最早的广播电台也是外国人创办的。

中国在1905年由袁世凯(清)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买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北京,天津,保定及北洋水师的军舰上。1906年建电政司,规划中国的无线电,电报,电话,邮政等事业。1915年4月袁世凯(中华民国)颁布《电信条例》,也是中国第一部无线电电信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外国人不许在中国境内私设无线电台;无线电器材属于军事用品,未经许可,不得进口。

从1923年至1929年,在中国上海出现了3座广播电台,但这三座电台都是由外商建立起来的。随着外国人在中国办电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传入中国,使中国发展广播事业走出了第一步。这批电台除了经商需要外,另一个目的就是进行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宣传。直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是无线电专家刘瀚。随后,又出现了天津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5月1日)和北京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10月1日),1928年1月1日奉政府成立了沈阳广播电台。这是中国最早的四家无线电广播电台,当时的交通总长叶恭绰(中国早期的文学家,翻译家)强烈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比照日本叫“放送”,同时与许

多文人商讨,对比“Broadcasting”应该称为【广播】——这也是广播一词的历史典故。随后在北洋政府时期有10多座电台,但规模都很小,还没有中央规模的电台,待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电台才慢慢地多了起来可最多不过20多座。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播电台成为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工具。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宣传抗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1940年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成立了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中共的电台是从新华社的无线电通信报务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叫〖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6月5日新华广播电台脱离新华社,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12月5日更名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也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从1956年到1973年5月1日正式开播中间更是几经波折。1978年5月1日中央台对外广播正式更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节目管理和运营机制上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到1996年底,全国拥有收音机、收录机5亿多台,有线广播喇叭8 100多万只,全国广播电台已达1 204台(不含系列台),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6座,全国实现多套广播节目上卫星,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4.2%。随着广播发射功率的扩大,广播专用微波电路的延伸,广播转播台站和地方台站遍布全国,中国广播事业又有了进一步

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的省广播事业建设走在全国之前二、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具体几个时期:

\

??建国前1905-1949年的广播事业

??建国初期 (1949-1976)的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 (1979-1992 )

1.建国前1905-1949年的广播事业

<一>清末、北洋时期无线电活动

1、1905年,袁世凯在天津开办无线电培训班,并购置无线电发报机用于军事。

2、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内设电政司,管理无线电和电话、电报事宜。

3、1915年4月,北洋政府公布《电信条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无线电有关的法令。

<二>外国人在中国的广播活动

1、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成立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英文报纸《大陆报》合作,创

办了“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呼号XRO,于1923年1月23日晚间首次播出节目,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节目以音乐娱乐节目为主,1月26日该台播出孙中山的《和平统一宣言》,4月关闭。

2、1924年5月,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在上海开办开洛电台,并在《申报》刊登节目单,

1929年10月关闭。

<三>早期国人自办的广播电台

1、1924年8月,北洋政府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条例》(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无

线电广播的法规),允许国民使用收音机(缴纳牌照费)。

2、1926年10月1日,刘瀚在奉系军阀的支持下建成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节目有新闻、

信息、音乐、演讲等。这是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3、1927年3月18日,上海新新公司设立商营广播电台正式播出,是中国私营商业广播事

业的开始。

<四>国民政府的广播事业

1、1928年8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在

南京诞生。功率为500瓦,每天播音3小时,节目为新闻和演讲。

2、1932年,国民政府建立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1936年改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规

范地方电台,领导全国广播事业。

<五>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

1、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根据地建立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2月30日正式播出,呼号是XNCR。从属于新华社,1943年春停播,1945年8月恢复播音。

2、1949年6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广播电台与新华社分离。

2.建国初期 (1949-1966)的广播电视

<一>建国初期广播事业的发展

1、建立体系:建成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核心的广播宣传网,形成中央、省、市三个层次的广播电台。

2、开展宣传:

(1)建国初期,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政治、经济运动的宣传;

(2)1950年5月22开办对少数民族广播节目;

(3)1951年5月1日开办对少年儿童广播节目;

(4)1954年8月15开办对台湾广播节目;

(5)1960年增设了一套文艺广播节。

<二>电视的诞生与早期实践

1、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早期电视剧均为现场直播,形式接近舞台剧而不是电影)

2、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问世;1958年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4、中国电视注重思想教育: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和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是其宗旨,寓教于乐是对所有节目的要求。

<三>广播电视大跃进的挫折

1、1958年12月全国电视台基建工作座谈会吹响了“电视大跃进”的号角。

(要求1960年至1962年,电视台要发展到50个)

2、1963年,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低潮时期。

3、1967年1月6日,北京电视台被“文革办”批准停播,2月4日恢复播出,被夺权;

<四>广播电视建设的发展

1、1970年10月1日,除西藏自治区和北京市以外,大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建立了电视台。

2、1971年,全国的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总计已达80座。

3、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8月1日,上海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

4、1973年,全国有线广播网基本普及。

3.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 (1979-1992 )

<一>改革的呼声

1、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种全会确立了中国的改革总方针;电视热开始蔓延,受众对电视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

2、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强调广播电视宣传的中心任务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二>服务于大众生活

1、广播电视逐步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生活。例:《为您服务》

2、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兴旺。

1983年春晚

<三>电视剧、新闻、体育、文艺的发展

1、引进电视剧

2、国际新闻的冲击

3、体育之窗:中国观众首次通过国际卫星观看现场直播的体育比赛始于1978年。

4、春节联欢晚会的起伏:

三、中国广播电视现如今的发展道路

1、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

1985年,国家明确把广播电视业列为第三产业。在此政策的鼓舞下,此后的一个时期,非凡是十四大以后,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五”计划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这预示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国家在“十五”期间将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面向市场,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如前所述,广播电视业应属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所以,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应积极利用有利的产业政策,在“十五”期间加快产业化发展。

2、正确处理好“两种属性”和“两种功能”的关系

“两种属性”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广播电视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与之相对应,我国广播电视业就同时

具有“产业功能”和“喉舌功能”。能否正确理解和妥善处理好“两种属性”和“两种功能”的关系,是决定我国广播电视产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在追求效益的时候,必须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其经济效益,这是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

3、明确产权关系,培育自我积累机制和平等竞争机制

我国广播电视产业诞生以来,一直是作为事业单位存在的,其开支全部由国家负担,按预算供给,其产权当然都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国家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处置权。但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广播电视广告业的发展和广播电视机构自身资本经营积累的增多,广播电视业的投资结构由国家一元结构逐渐转化为国家投入、广播电视机构自身资本积累投入和借贷经营的三元结构。广播电视机构越来越关心,三元结构的投资收益如何分配?谁拥有最终的支配权和交易权?法人产权与所有权、经营权到底是何关系?这些产业发展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无论是在国家颁布的现行广播电视法规中、政策中,还是在当今的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中,都找不到确切的答案或解释。如此经营,中国广播电视产业资本何以大规

模积累并积累到足以与国际广播电视集团竞争的规模?而不解决产权问题和资本积累的动力问题,又何以改变这种经营状况呢?

参考资料

[1]. 中国电视风雨50年

[2].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一.填空与选择: 1.1922年12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把第一套无线电设备从美国运到上海。 2.与《大陆报》合作,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这是中国开设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3.时间长,影响大的外商电台—开洛公司广播电台(美国 192 4.05-1929.10) 4.映雪终嫌光太远,照书还喜一灯妍-----郭沫若于1941年题赠绿川英子(佳木斯) 5.独具特色的反法西斯广播电台---苏联呼声华语播音员:乐嘉树桂碧清 6.在中国广播之父刘瀚的积极努力下,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正式播音,呼号XOH,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早期中国官办广播电台还有沈阳广播电台,天津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电台(哈尔滨+沈阳+天津+北京)。 7.三类民营广播电台:教育性、宗教性、商业性 8.1928年8月1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陈果夫 9.我国最早的广播剧《恐怖的回忆》 10.1940年12月30日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43年停播,1945年8月恢复播音(延安西北盐店子村) 11.延安(陕北)台的3次转移:第一次:转移子长县好坪沟村;第二次:河北涉县沙河村,建立新台:第三次:迎接胜利,北上平山。 12.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逐渐成为全国广播事业的中心 中央台早期开办的2个新闻节目《首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以上俩个节目延续至今。) 13.建国初期,初步建立了以中央台为核心的广播宣传网,包括中央、各大行政区、省、市四级广播电台。 14.1953年北京、天津等地的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也相继完成,大陆的广播电台全部由国家经营。 15.最早的有线广播站:1946年哈尔滨齐齐哈尔 16.1952年4月1日,全国第一座以县为区域范围的广播站---九台县广播站正式播音 最早一批电视台诞生: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哈尔滨电视台 17.1950年4月22日,新闻总署发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要求全国普通设置收音员,这是建国后第一个由政府公布的有关无线电广播的政令。 18.开办对少数民族广播节目:1950年5月22日,中央台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藏语广播)开播 19.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10月1日,第2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开播。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上海+哈尔滨+北京) 20.电视新闻片和纪录片是早期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因此这个时代的电视新闻又有“新闻纪录片时代”之称。时效性差,内容以正面报道为主 21. 三次“笑的晚会”(1961 1962)电视剧: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试播。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新华广播电台。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平山县继续播音。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电视台建成,1978年,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这一方针极推动了中国广播电. .

中外广播电视史

第二章广播电视体制 第一节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1、广播电视体制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决定广播电视体制有哪些因素? 广播电视体制是一个国家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恶化结构方式。广播电视体制包括“制度” 和“体系”两个部分,它既包含理念和法规的基础,又包含组织和经营的内容。 决定广播电视体制的,主要是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自然的和社会的先决条件,如幅员、人口、语言、地理、地缘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多种,且相互作用。 2、从实质上说,世界历史上哟那几种主要的广播电视体制?各有什么特点? 从本质上气氛,广播电视体制可以分为商营制(私人商业制)、公法制(公共服务制)、国营制(公有国营制)三种不同的体制。 ㈠、商营制(私营商营制) 特点:①将广播电视经营看着纯粹的市场行为,基本是按商业公司的方法运作; ②经费来源靠广告收入; ③以自由主义的思想理论为基础; ④媒体的频道资源属于公共所以,但媒体的机器设备属于私人财产,媒体以服务公众的义务换取使用 频率的特权; ⑤商营传媒通过服务获取利润,它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向广告主提供大规模的受众,而为了吸引和保持 受众,又要向消费者提供娱乐性强的节目; ⑥商营电视的节目娱乐性强,生动活泼,吸引力大,富有经济效益。 ㈡、公法制(公共服务制) 特点:①经费来源主要是向国名征收使用接收机的税款(视听费); ②一般不受政府直接控制,而是由政府任命或批准一个半独立的传媒机构从事具体的广播活动,并处 于立法机构的常规监督下; ③就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而言,公共广播电视节目是面面俱到的; ④就广播电视传播功能而言,公共广播电视是自治的; ⑤就社会舆论表达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应该具有多样化、普遍性的特点; ⑥就文化角色而言,公共广播电视是民族语言、精神、美学的体现,总体格调偏向高雅; ⑦就社会地位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在政治生活中位置独特; ⑧就经济机制而言,公共广播电视具有非商业主义的传统; ㈢、国营制(公有国营制) 特点:①主要指导思想为集体主义; ②广播电视事业为国家所有,由政府部门经营; ③国家以较严格的意识形态尺度对广播电视事业实行十分严厉的政治控制和行政干预; ④传媒追随它所从属的政治体制,传媒的活动服从于政府控制社会的目标; ⑤传媒财政来自国家拨款; ⑥节目侧重于政治宣传和推行政府政令,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 附:

《上海地方志》——上海广播电视发展史

上海地方志》——上海广播电视发展史 第一节 沿革 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开始设立无线电广播电台,同时, 市场上出现外国的收音机。民国 12 年( 1923 年)1 月,美 商与华商创办了中国无线电公司,自建广播电台,并出售收 音机。其时,全市有 500 多台收音机接收该台的广播。翌年 10 月,苏祖国等 7 人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民族资本的无线电 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001 型矿石收音 机和国内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亚美牌 1651 型五灯中波 到五灯的电子管收音机。民国 25 年,全上海收音机的拥有 量约 10 万台,绝大多数是外国制品。 民国 26 年抗日战争爆 发后,上海收音机制造业受到打击。趋于停滞状态。抗日战 争胜利后,上海收音机制造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并新增了宏 音无线电器材厂、利闻无线电机厂等一批收音机制造厂。民 国 36 年,上海无线电工商企业有 235 家。但由于成套无线 电零件从国外进口,并低价销售组装收音机,使上海收音机 约有 30% 以上工厂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 从事收音机及其 零件制造的企业仅 7 家,从业人员共 100 余人。 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 国家在政策上扶植无线电私营企业, 1952 年 7 工厂 超外差式收音机。此后, 中雍无线电机厂等单位相继生产 制造业处于困境之 中。至民国 37 年,上海无线电制造业中

月,建立了第一家国营无线电整机骨干企业——华东人民广 播器材厂,翌年改名为上海人民广播器材厂。重点发展电子 管收音机、扩音机。这一时期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录音机制 造的钟声电器工业社生产出第一台 101 型钟声牌钢丝录音机 和第一只录、放、抹复合磁头。 1953 年,月产量达 20 台。 1956 年 1 月,上海市电讯电器工业公司成立, 该公司对原有无线电企业进行裁并改组,组成 专业分工生产电子仪器、收音机、扩音机、扬声器、录音机 等产品。 当年生产收音机 6.85 万台、 扩音机 3372 台。1958 年 3 月,国内第一台全国产化晶体管汽车收音机问世。同年 7 月,上海广播器材厂研制成功两台上海牌 101 型 44 厘米 电子管黑白电视机。 1960 年起,在从轻、纺工业系统中划 给仪表电讯系统的 10 家大厂中,结合调整部分工厂,组建 了上海无线电二厂、三厂、四厂等 12 家骨干大厂,为发展 国产化广播电视产品奠定了基础。这些大厂一开始就研制开 发收音机、扩音机等产品。上海无线电三厂于 1960 年试制 成功 663 —2— 6 型六灯三波段收音机, 在全国第一届收音机 评比中获第一名。 1962 年,该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全国 产化晶体管收音机,同时建立了国内第一条晶体管收音机流 水生产线。上海无线电四厂的 593—2 型、 593 — 4 型收音机 获一等奖。 1961 年,上海无线电二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提管理无线电、 有线电、电灯泡、日用电器、胶木、蓄电池等 6 个制造业,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

中外广播电视史(二)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科技与事业 1、电子传播主要通过三种重要的方式进行:传导(有线)、感应(无线)、辐射(无线+有线)。 2、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传送技术。 3、1906年,费辛顿的广播产生了回应,成为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广播试验活动。 4、1933年,阿姆斯特朗发明了调频制(FM)方法,其优点是抗静电干扰、避免声音失真。 5、电视的史前时期开始于照相术和电影。 6、在英国,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 7、1923年,佐里金发明了光电显像装置(映像管),这是全电子电视的关键部分。 8、萨尔诺夫被称为“美国电视之父”。 9、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用电报传送了一句话,这个日子被认为是电报的诞生日。 10、KDKA成为历史记载的美国第一家正式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这一天被认为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11、美国商营广播网在世界上是首创,它的出现基于三个主要的原因: 一是广播者的愿望,因为从经济角度考虑,联播节目更为便宜; 二是听众的愿望,因为边远地区缺乏上佳的演员,他们希望由中心城市的明星来改进节目; 三是广告者的愿望,因为联播有利于远距离、大范围的商品推销。 12、1936年11月2日,BBC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这一天被认为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节日。 13、英、美、德、苏、法、意是最先试播电视的国家。? 14、最先发明的声音存储方法是滚筒和唱盘录音法。 15、最初电视中采用的纪录媒介是电影,稍后的视听存储技术方式是电视屏幕纪录设备,然后是磁带录像、激光视盘。

16、美国彩色电视制式NTSC,法国SECAM,德国PAL。 苏联+东欧国家:SECAM制式;西欧+北欧+大洋洲+非洲部分+亚洲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PAL制式;美洲国家+日本+菲律宾+台湾:NTSC制式。 17、苏联是第一个发射国内通讯卫星的国家。加拿大于1973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内卫星传播网。 18、有线电视的优势日益突出: 首先,它不受空中电波的干扰,具有清晰的传播效果; 其次,它的频带宽,频道多,选择范围大; 再次,它可以设计用来进行双向交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服务。 第二章广播电视体制 1、什么是“公共信托者”?广播电视频率为公共资源,是公民人人皆可享有的普遍权利;不过,由于电子资源有限,实施广播电视服务的便只能是被选中从事传播的专门机构,这些机构接受社会的委托,向人民提供广播电视服务,这就是“公共信托者”。 2、1922年第一次华盛顿无线电会议对广播确立了三个基本信条: 第一,频率资源属于大众,属于全体人民; 第二,由于广播频率有限,联邦政府应该在广播频带中建立秩序,管理和约束广播行为; 第三,私人所有的电台也可以为公众利益广播,它们应该而且必须提供公共服务(选择题) 3、广播电视体制:私营商业制(商营制)、公共服务制(公法制)、公有国营制(国营制) 4、英国对世界广播电视体制有两个最大的贡献: 其一是创立了以英国广播公司(BBC)为楷模的公共服务广播体制; 其二是树立了公共服务和商业经营并举的广播电视经营典范。 5、欧洲公共服务广播体制的基础来源于两个明显的传统: 一个传统是电子传播事业的公用事业起源及其政策; 二是对印刷传媒的自由主义政策,亦即“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

广播电视史

一、名词解释 KDKA 世界首家广播电台。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试验电台广播了关于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为最早的广播新闻。10月27日,美商务部向匹兹堡KDKA电台颁发营业执照。11月2日晚8点,KDKA电台播音。播出了共和党候选人哈定击败了民主党人考克斯,正式当选总统。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播日,为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 是世界首家电台的原因: 1、KDKA电台是第一家持续向公众播出节目的电台,其它电台是以试验目的仅向业余爱好者播出的。KDKA电台开播前,就在公众中推动购买无线电接收器,且保证公众中的一部分可收听它的广播(仅有100人)。电台所有者,匹斯堡的威斯汀豪斯电器公司为其员工、行政人员和其朋友购买了接收器,且在匹斯堡的两家大报《邮报》和《太阳报》上刊登节目时间表。 2、KDKA电台取得了广播电台的多项“第一”:第一个进行了教会远程服务广播,第一次定期报告棒球的分数,第一个播出国家政治人物——商务部部长胡佛(Herbert Hoover)1月15日的演讲,第一次进行了国会议员(Alice Robertson)的讲话广播,第一个广播报时。 澳斯邦广播电台 1.重要背景:一战后美国向中国倾向战争物质 1922年12月,[美]E.G.奥斯邦以日本张姓华侨资本在上海成立中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China) 。为推销其无线电器材,与英文《大陆报》(The China Press)馆合作,租用外滩广东路三号大来洋行的屋顶,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1923年1月23日晚首次正式播出广播新闻和音乐节目,《申报》等予以报道,为中国境内开设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内容参照美国模式,每晚播出1小时,以音乐娱乐节目为主,有《大陆报》的新闻,大量娱乐节目,星期日设有《布道》、《祈祷》等宗教节目。举办无线电基本常识讲座。 3.影响:在上海租界引起一阵“无线电热”,上海地区收音机由500多台增加到1千多台。开播当天,租界内500多架接收机和远至天津的许多接收机能清楚收听该台节目。“一时上海居民为之耳目一新,影响所至,宁、杭、甬各地均有人购去私装收听。” 4.停办:因私运无线电设备触犯了中国电政。3月14日,交通部通过外交部饬知江苏特派交涉员取缔,约在4月间停止播音。 5.主要特点:为推销收音机开办。存续时间短,播音时间少,节目比较固定,有新闻、商情、娱乐及无线电知识,也偶涉政治。功率多为50瓦到几百瓦,影响局限在上海、天津等地区。 6.评价: ●侵犯中国无线电主权,政治渗透较少。 ●将无线电广播引进中国,开阔部分国人的视野,传播了无线电知识,揭开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客观的进步意义,值得肯定。 ●对中国社会影响不如在华外报,不应高估境内外台的历史地位。对国人办广播仅有刺激作用,未如在华外 报,输入了技术、观念,培养了一批人才。 英国广播公司 1922年11月,六家厂商集资创建第一家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BBC )。 1.诞生:29年BBC采用贝尔德系统试播电视(无声图像)。 30年播出首部电视剧:花言巧语的男人,屏幕上只出现某个人的脸。 35年建立电视节目机构。 36.11.2,BBC于亚历山大宫正式播出电视节目(讲话、歌舞、新闻影片、演出)。当时安排整周节目的拨款是1000英镑;伦敦有400台电视机。37.2,BBC停止使用贝尔德的电视系统,采用电子电视系统。(29,BBC与贝尔德签订协议) 2.发展:36-39年,BBC播出326部电视剧,38年售出5000台,收视区域限于伦敦。38.9.30,BBC的伦敦台直播“我们时代的和平”节目(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谈判归来的事件),直播由三架摄像机拍摄,用电缆传回亚历山大宫实时播出。为世界上第一次实况转播的新闻报道。 3.停播:39.9.1,BBC未告知观众即中断“米老鼠”动画片封机停播。因担心电视天线会吸引德军炮火。 4.恢复:46.6.7.BBC在7年前“米老鼠”动画片停止处恢复播音。伴随着曼托瓦尼乐队的音乐和舞蹈。一个声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一、中国广播电视史大致概况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由外国人办一样,最早的广播电台也是外国人创办的。 中国在1905年由袁世凯(清)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买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北京,天津,保定及北洋水师的军舰上。1906年建电政司,规划中国的无线电,电报,电话,邮政等事业。1915年4月袁世凯(中华民国)颁布《电信条例》,也是中国第一部无线电电信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外国人不许在中国境内私设无线电台;无线电器材属于军事用品,未经许可,不得进口。 从1923年至1929年,在中国上海出现了3座广播电台,但这三座电台都是由外商建立起来的。随着外国人在中国办电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传入中国,使中国发展广播事业走出了第一步。这批电台除了经商需要外,另一个目的就是进行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宣传。直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是无线电专家刘瀚。随后,又出现了天津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5月1日)和北京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10月1日),1928年1月1日奉政府成立了沈阳广播电台。这是中国最早的四家无线电广播电台,当时的交通总长叶恭绰(中国早期的文学家,翻译家)强烈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比照日本叫“放送”,同时与许多

文人商讨,对比“Broadcasting”应该称为【广播】——这也是广播一词的历史典故。随后在北洋政府时期有10多座电台,但规模都很小,还没有中央规模的电台,待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电台才慢慢地多了起来可最多不过20多座。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播电台成为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工具。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宣传抗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40年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成立了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中共的电台是从新华社的无线电通信报务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叫〖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6月5日新华广播电台脱离新华社,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12月5日更名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也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从1956年到1973年5月1日正式开播中间更是几经波折。1978年5月1日中央台对外广播正式更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节目管理和运营机制上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到1996年底,全国拥有收音机、收录机5亿多台,有线广播喇叭8 100多万只,全国广播电台已达1 204台(不含系列台),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6座,全国实现多套广播节目上卫星,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4.2%。随着广播发射功率的扩大,广播专用微波电路的延伸,广播转播台站和地方台站遍布全国,中国广播事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试播。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新华广播电台。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平山县继续播音。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电视台建成,1978年,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这一方针极推动了中国广播电

最新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史 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 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早期(1958~1966), “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1967~1976),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1992), 走进大市场(1993年至今)。 这是史学家们习惯使用的从事业发展角度出发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一种纯理论上的分析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局外人”对电视的看法。假如,我们把中国电视的一开始就作为竞争格局下的媒体形式,或者说,从中国电视的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把之作为一个必须要面对竞争的媒体形式。那么,这46年5个月17天,就有了另外一种分析的角度和方法,这就是我今天所要说的主题:中国电视的频道化进程。 我更愿意从竞争的角度将中国电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台”时代:缺乏竞争的阶段:(1958年——9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视业几乎是没有竞争的,这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958年至1983年: 这一阶段在现在的中国电视史上几乎很少会浓墨重彩的进行叙述,原因也很简单,那个时期电视还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众媒介,还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 1983年——90年代初期 一九八三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可说对之后十多年的电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和覆盖」的方针,一改以往「两级办电视」的发展格局,使中国电视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区除了分别拥有一个电台、一个无线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台外,还有一个教育台或经济台(其中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及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 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是一个兼行政、事业和产业为一体的混合体,既不是行政单位,也不是事业单位。事业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新闻媒体不能像其他企业那样自由地出入市场,不能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企业管理意味着经济上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这种模糊的体制长期影响制约了广播电视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通过改革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促进广播电视生产力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一、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与体制任何一个社会机构的体制都是由其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体就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属性,即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因此,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阵地,它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又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这也同时决定了宣传和引导舆论是我国广播电视的首要任务。经济上由政府全额拨款,以政治宣传为中心任务,发展规模、办台宗旨都是由上级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决定。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完全采用的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片面强调广播电视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属性,忽视了广播电视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商品属性。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经过以“广播电视事业”为基本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和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探索发展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大整合、大汇流的全新产业化发展时期,并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具体体现:1、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市场与政府展开广播电视资源配置权的争夺。2、广播电视局(台)已经形成拥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个体,渴望拥有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呼吁政事(政企)分开。3、政府传统的管理体制与广播电视改革实践发生摩擦与冲撞。 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政府应转变其管理广播电视的职能和角色。实现两个转变:1、由传统型行政管理体制向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2、由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向成熟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设想:党委、政府经营综合频道,对分众化频道实行商业经营。综合频道保证了对主流思想方向的把握,商业分众化频道保证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有利于频道专业化的形成,又能对综合频道形成竞争而促进其不断发展。而广告上也可以根据产品的特征和频道受众的特征选择投放点,从而促进电视业的良性循环。所有的改革措施都不能违背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性质,即坚持社会主义路线不变,坚持党管媒体不变,坚持喉舌功能不变。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的国家产业政策,在完善的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政府才能实施对广播电视业变革的宏观调控和有效主导,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也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广播电视产业化的现状与困境关于“产业化” 一、关于“产业化”的概念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解释,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一个产业可以由多个企业的同类经济活动组成,一个企业也可以不只是从事单一经济类型活动,可能从事多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即从事多产业经营(跨行业经营)。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说,

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史

中国史上的广播事业 发展需要新事物,而新事物的存在必然造就发展。自然,中国的新闻事业也不例外。 广播电视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19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理论,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亨利希·赫兹关于电磁波理论的确证,以及1895年俄国的亚历山大、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的无线电接收装置的试验成功,为无限电传播奠定了理论和实证的基础。1 站在今天的时间点上回望:从天才的设想到活生生的现实;从实验室的阳春白雪到百姓家的寻常物件,在中国新闻历史的进程中,留下的是前辈们一串串凝重而坚实的足迹。随着新闻事业最早的表现形态——报刊出现后,中国的新闻事业便开始萌芽。邸报的诞生,外报的出现,这一切都增加了中国新闻史的阅读空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新闻史上已经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产物:《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史无前例;邵飘萍无限雄壮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民报》的在革命时代的空前意义等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但社会始终在发展,新闻以纸为媒介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外界事物的需求。信息来的那么迅猛,无论是社会改革、国家革命还是经济发展,无一不时刻有着新信息的出现。而报纸,虽然有日报的每天出新,有大容量的可观版面,但毕竟需要撰稿、编辑、印刷、出售等一系列繁琐的流程。在这种情况下,时代迫使人们接受一种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媒介,而广播则是这个时期欣欣向荣的产物。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运用无线电通讯的国家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秋天,当时的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无线电训练班,聘请意大利海军教官葛拉斯培养无线电报务人员。同时购置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北洋海军的舰艇上,我国开始使用无线电报。不久,这些军用设备就推广到了商务活动领域,但是无线电广播则是20世纪初北洋政府期间才出现并主播得以运用的。2 1922年12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电台主要报道美国、欧洲等国际新闻,中国内地地方新闻及娱乐。中国人自己的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是1926年10月1日创办的哈尔滨官办无线电台。播出的内容主要是钱粮行市以及新闻、音乐、演艺等。1927年3月18日,我国第一座私营商业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正式播音,主要播送商业行情、时事新闻及中国音乐。以上三个广播电台都可称为是中国的“第一个”,虽然性质有所不同,但从内容上却都是新闻和娱乐。我认为这是所有广播都无法背离的中心。但新闻和娱乐似乎平分秋色,没有任何侧重点。当国人发现外人创办广播电台时,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他们新奇地看着这些变化,熟知后便开始模仿,所以,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无法出新。外国人播什么,他们便播什么,他们不知道人们(也就是听众)的内心想听什么。再让我们来看看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广播:经济大萧条期间,许多家庭卖掉了家具也舍不得卖掉收音机,广播里的娱乐节目是民众在艰难困苦中的一贴良药。3可见广播的娱乐性十分突出。我们从中便可看出,美国人知道根据自己的现况播送听众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陈式化。而那个时代,我们中国需要什么?难道仅仅是千篇一律的新闻、娱乐吗?我觉得更应该是开启人们思想的推动力吧!当然,美国广播的发展先于我们不可否认,这也就更加说明了成熟的广播可以跟随时代的步伐。从以上两个中美同一时期的例子来看,广播内容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同时也可看出这个国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中国在那个年代还是国家动荡、前途无落的状态。当国家有了一些发展,人们不用再去担忧是否有战争,不用担忧衣食住行时,自然会想到娱乐。于是广播的内容便会随着人们的要求而变化。 1摘自《外国广播电视史》P1 2摘自《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P317 3摘自《视听传播史论》P70

《中外广播电视史(二)》教案

教案 2010 ~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中外广播电视史(二)系(院、部) 新闻传播 教研室(实验室) 新闻学教研室 授课班级2008级1、2班 主讲教师唐雨晴 职称助教 湖南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二○○年月

教案(首页)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

《中外广播电视史(二)》教案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分析各种不同的广播电视体制对广播电视本质的影响;研究外国典型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重视因特网与广播电视相对接的新型节目,探究其规律及发展特点。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国外广播电视事业的经验,对中国的广播电视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科技与事业 第一节广播电视科技的发明 (2学时) 授课时间:第一周 授课类型:理论课 授课题目:广播电视科技的发明 教学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广播电视科技发明的梗概和技术交流在其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广播的发明;电视的发明 教学难点: 广播电视发明的现实条件和社会背景 教学内容及步骤:

(1)电能的发现及应用 (2)无线电通信的发现与发明 (3)(音频)广播的发明 (4)电视(广播)的发明 课后习题: 1.电子传播媒介特别是广播电视史怎样一步步发明的? 2.对早期广播电视技术发明的历史,你有何见解? 小结 第二节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 (2学时) 授课时间:第二周 授课类型:理论课 授课题目: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 教学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和社会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利益冲突。 教学重点: 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和社会背景 教学难点: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利益冲突 教学内容及步骤: (1)近代电子传播事业的发展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

中外广播电视史重点解析: 考试范围: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科技与事业(第一节)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体制与节目(第一节) 第三章:广播电视的分别历史(第一、二、四、九节)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所有章节) 第五章:广播电视的早期传统(所有章节) 第六章: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所有章节) 第七章:广播电视的转型时期(第一、二章节) 第八章:广播电视的节目演变(所有章节)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科技与事业 1、电子传播的三项基本要素:动力、渠道、编码 2、电子传播的三种重要方式:传导、感应、辐射 3、1864年马克斯韦尔提出重要的电磁波存在理论 4、赫兹测量出电磁波的速度和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参数,为电磁学的发展和无线电广播的 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5、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发明无线电 6、1906年,美国人德佛雷斯特在弗莱明的装置上做了小改动,增加栅极,就产生三极管 7、调频广播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最大的优势是抗静电干扰,声质优美,不失真) 8、电视除了音频广播传递的一切因素之外,还有一项关键的要素----活动图象 9、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到某种物质时,会使它产生电,电力的强弱于光线强弱,它们之 间的关系是正比的。 10、图象传送的关键技术是图像分解与扫描技术。 11、早期的电视实验活动人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他首先向人们展示一台用尼普可夫原理 制造的机械电视机 12、1878年,英国科学家克鲁斯发明了阴极射线管 13、1928年,第一台光电显像管研制成功,佐里金为它命名为显象管 14、为电子电视发明作出贡献的还有美国少年发明家斯沃兹,他发明图象分解仪 15、用电磁波传播文字信息的技术是---无线电 16、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电话 17、加拿大人费辛顿和美国人德佛雷斯特是早期实验广播电台的突出代表,1906年圣诞之 夜,费辛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布兰特罗克镇广播圣诞歌曲和路德圣经被认为是广播时代的开端 18、K DKA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美国第一家正规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被认为是世界广 播事业的诞生日 19、美国商营广播网在世界上是首创,它建立的三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广播者的愿望,因为 从经济角度考虑,联播节目更为便宜,第二是听众的愿望,因为边远地区缺乏上佳演员,他们希望由中心城镇的明星来改进节目,第三是广告者的愿望,因为联播有利于远距离、大范围的商品推销 20、1936年11月2日,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盛大的歌舞开始电视正式播出, 这一天是世界电视事业诞生 21、记录媒介(名词解释):即时传播是广播电视极大的有时,但是,直播又是非常辛苦的

广播电视发展史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提纲 1.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宣告诞生,开始试验广播,当晚播 出的新闻节目有工农业战线代表的座谈会和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试播4个月后,9月2日正式开始广播。P8 2.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试验广播开始。同年10月1日,北京、天津、上海三 大城市进行彩色电视节目微波试传成功。P9 3.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p16-17 1)国营制度型(国家拥有经营型)。广播电视完全由国家控制,从人事调配、传播内 容到经费支持,均由政府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 主要国家有:俄罗斯、罗马尼亚、朝鲜、古巴、越南、法国、新加坡、印尼、印度、土耳其、西班牙等。 2)公共制度型(公共机构经营型)。国家不直接参与管理,电视台既不为政府所有, 也不为商业财团所有,而是由国家特许的非盈利性公司或社会各界的联合体进行管 理。 主要国家有: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典、挪威、芬兰、丹麦、荷兰、比利时、瑞士、以色列等。 3)商业制度型(私有商营型)。电台、电视台(网)由财团(或个人)控制,政府通 过审批营业执照进行宏观管理。 主要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日本、香港、台湾、黎巴 嫩、阿根廷、巴拉圭、尼加拉瓜等。 4.广播电视的数字化。P19-21 5.世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P30-58 -_-||||| 6.中国广播事业发展: 1)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是由美国人奥思邦于1922年底在上海创办的。次年1月 23日播音。P59 2)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是“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于1926年10月1 日开播。P59 3)广播事业从国民党创办的中央广播电台开始。1928年8月1日下午,全称“中国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P60 4)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创始于延安。同年12月第一座人民广 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开播。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标志 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P62 7.中国电视事业发展: 1)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诞生。P76 2)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 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确定了采取广播卫星覆盖全国的方针。P77 3)台湾: a)1962年开播的教育电视台是“中华电视台”的前身。P81 b)1995年6月16日,“民间全民联合无线电台筹备处”获得第四家无线电视台 的筹办许可。民间全民联合无线电视台(简称民视)于1997年6月11日正式 开播运营。至此,三家商业电视台垄断台湾地区无线电视的格局被打破。P83 4)香港:亚洲电视有限公司,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卫星电视台,有线电视台,传讯电

中国广播电视通史笔记整理

中国广播电视通史 赵玉明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中国早期的广播事业 第一节无线电的发明与传入中国 1、中国的广播事业开端。 中国的广播事业的历史是从无线电广播开始的。我国使用无线电报始于清末: ①、1905年,袁世凯在天津开办无线电训练班,培养无线电报务人员。购置无线电收发报机。 ②、1908年,江苏省公款购买无线电收发设备代替上海与崇明岛间回毁损的海底电缆,这是我国民用无 线电报的开始。 ③、1908年,上海英商汇中旅馆私设无线电报机,开外国人在我国私设无线电台先河。 ④、1915年,北洋政府公布《电信条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涉及无线电的法令。 ⑤、1920年,我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会。 第二节北洋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 一、外商在华广播电台的建立 1、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曾播出孙中山的《和平统一宣言》。 2、开洛公司广播电台 1924.4 美商开洛公司广播电台在上海播音,是早期在上海的外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家。 二、无线电广播法令的演变 1、北洋政府交通部电政司在讨论无线电法令的制定中的主要问题: ①、广播电台性质。 ②、接收设备的销售形式。 ③、是否收费。 2、《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 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无线电广播法令。要点: ①、装用接收机须经交通部批准; ②、接收机需安装在指定地点,不能安装在军事海防及政府禁区。 ③、安装需要请有实力的担保人出具证书。 ④、管制内容,不能牟利,不得私自泄漏电信。 ⑤、每年缴纳执照费:真空管6元,非真空管4元。 ⑥、违背调理者的处罚。 二、我国自办广播电台的开端 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播音。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无线电专家刘瀚在奉系军阀支持下主持建立。 1923年,东北无线电监管处在沈阳成立,是我国早期的广播管理机构。 1928年,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 第二章抗战前的广播事业 第一节国民党广播的建立与发展 一、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建立 1928年,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播音,呼号XKM。1932年扩大发射功率,更改呼号为XGOA。

浅谈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浅谈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有了 长足进步,促进了广电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广电行业造成了巨大冲 击,也带来无限潜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发展 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现状;趋势 一、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蓬勃多元的良好势头 广播电视的产生使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深度得 到了空前发展。中国的无线电广播始于 1923 年,虽然较世界同期水平较晚,但自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深入贯彻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共同发展的战略方针,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广播 电视建设的积极性。经过几十年的开拓与发展,我国广播电 视行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了集卫星直播、有线、无线网络为一身的现代电子传播媒介,并深刻影响大众的生 活。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广电行业自身的一些弊端也日益显现,这就要求广播电视 行业不断优化和调整自身,开拓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化广播电视发展道路。 广播电视行业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助力,具

有宣传教育、传递信息、导向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众多功 能。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取得了显著发展,建 设了立体、高覆盖率的广播电视网络。在高清互动电视方面, 先进电视技术的推广使用使电视节目质量和观众体验不断升级。与此同时,我国还形成了有线网络城乡无缝覆盖,确保我国广播电视网络走上高效和高质覆盖的道路。国家为了推动广播电视行业更好更健康发展,还在监测网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财力与技术人员支持,在全国县级以上网络机房安装了“安全播出预警系统” ,构建了全方位的广播电 视监管系统,有力保证了电视网络传输的安全和质量。 (二)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迅猛,但在快速发展的势头之下,许多弊病也日益展现。例如: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规模与技术实力在国际水平中还处于落后位置,广播电视 技术在地区间还存在较大差异;广播电视技术专业人才不足,过于重视传统媒体技术,忽略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受传统媒体观念影响,广播电视行业与新兴的媒体行业融 合不足;政策不完善导致广电行业及网络新媒体行业缺乏有力监管,消极事件时有发 生等等。 二、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多面化发展,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国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