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26例临床观察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26例临床观察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26例临床观察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26例临床观察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的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24例。A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B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A组患者与B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失眠、头痛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患者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月经改变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明显临床效果,但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较少,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标签:齐拉西酮;利培酮;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药物治疗可缓解绝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同药物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不同[1]。我院為了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有无不同,特选取我院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4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的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其中A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1.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 2.3年。B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1.8岁,病程0.5~5年,平均病程2.2年。排除因素:有自杀倾向及严重器质性疾病;有严重躯体疾病;哺乳期或妊娠的患者;近1个月服用过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其他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A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口服,起始剂量为40mg/d,tid,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逐渐加量,治疗量增加至80~160mg。B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口服,起始剂量为1mg/d,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逐渐加量,治疗量增加至2~6mg。治疗2个月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判定[2]:在患者治疗2个月后,进行PANSS评分,治愈:PANSS评分减分率≧75%;显著进步:减分率50%~74%;进步:减分率:25%~49%;无效:0.05)。见表1。 2.2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经治疗后,A组患者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失眠、头痛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患者锥

19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

19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 发表时间:2010-04-30T01:08:32.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8期供稿作者:郭朝霞 [导读]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所占比例更高,其攻击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郭朝霞 (新安县精神病医院 471800)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8-0075-02 【摘要】目的探索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问题。方法 19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按有无攻击行为分为有攻击行为的研究组76例,无攻击行为的对照组117例。两组分别从性别、文化程度、家族史、发病年龄、精神症状、诊断类型、脑电图和病前性格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在性别、发病年龄、文化程度、诊断分型、脑电图和病前性格方面差异明显。结论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和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许多不同之处,应多加关注。 【关键词】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首发 【Abstract】 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questions in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s Methods:193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had aggressive behavior. There are 76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 (control group) and 117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non aggressive behavior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bly analyzed in sex、education level、family history、the age of falling ill、psychiatric symptoms、diagnosis type、personality before illness and EEG (Electroencephalogram). 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x、education level、family history、the age of falling ill、psychiatric symptoms、diagnosis type、personality before illness and EEG . Conclusion: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patients with non aggressive behaviors.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Key words】aggressive behavior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危害严重,难以预料,且发病率较高,攻击行为直接威胁着其他人的人身安全,对社会、家庭造成许多麻烦。近年来受到精神科临床普遍关注[1,2,3]。本文通过19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进行调查,并对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征和相关问题。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3年元月至2003年12月,对前来本院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93例,按有无攻击行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攻击行为者76例为研究组,无攻击行为者117例为对照组,入组病人诊断符合CCMD-3。首发标准为首次发病、未经系统治疗。攻击行为是从病史及临床表现观察到的。男102例,女91例,年龄12~54岁,平均25.35±8.43岁。 1.2资料分析有攻击行为者76例,占39.38%,男48例,女28例,年龄12~46岁,平均2 2.63±5.68岁,对照组117例,男54例,女63例,年龄13~54岁,平均26.12±6.30岁,两组年龄经统计学处理,t = 3.96,P <0.05,有显著差异。 1.3研究方法使用自拟临床资料调查表,项目包括首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族史、临床症状、脑电图检查、病前性格和诊断分型,对两组病人对照分析。其结果采用一般统计学处理,并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组,男48例,女28例;对照组男54例,女63例,两组性别卡方处理 =6.50,P<0.05,存在显著差异。有攻击行为者男性多。 2.2 文化程度本调查以高中文化程度为分界,高中文化程度以上者共68例,研究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例,占15.79%;对照组高中以上者56例,占47.86%,两组文化程度方面经卡方处理 =19.06,P<0.05,差异明显。文化程度低者攻击行为多,文化程度高者攻击行为少。 2.3 家族史两系三代有类似病史者为家族史阳性,共52例,研究组18例,占2 3.68%;对照组34例,占29.06%,两组卡方处理=0.67,P >0.05,无差异。 2.4 精神症状阳性精神症状主要指幻觉、妄想和兴奋状态,共121例,研究组有阳性精神症状者73例,占96.05%,对照组48例,占41.03,卡方处理 =59.65,P<0.05,存在显著差异。有阳性症状者攻击行为多。 2.5 病前性格孤僻、少语、怕羞、敏感等为本研究的内向性格共86例,研究组23例,占30.26%,对照组66例,占56.41%,卡方处理 =12.68,P<0.05,差异显著。病前性格内向者攻击行为少。 2.6 脑电图异常本调查中的脑电图异常多为θ节律轻度异常,共49例,研究组28例,占36.84%,对照组19例,占16.24,两组卡方检验 =10.62,P<0.05,差异显著。有攻击行为者脑电图异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2.7 诊断分型研究组76例中偏执型36例,占42.36%,青春型19例,占26.17%,对照组偏执型38例,占32.48%,青春型1例,占0.85%,两组卡方处理值分别为:4.32和294.76,存在显著差异,有攻击行为者青春型和偏执型多。 3 讨论 3.1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所占比例更高,其攻击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直接威胁着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2 攻击行为[4] 是指伤害或试图伤害另一个体的心理、躯体状态或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国内有关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研究也有不少报道[5],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研究不多。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阐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异常,发病率高,尤其是攻击行为对社会、家庭、医院带来许多麻烦和危害,本调查显示,青春型主要表现为兴奋话多,思维行为紊乱,知、情、意互不协调,本型攻击行为多缺乏目的性,随时随地都有发生的可能。偏执型攻击行为目标明确,常是受幻觉及妄想的支配,本调查也显示以阳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攻击行为多。这些都与既往报道[2,3]相符。 3.3 性别和年龄方面本研究显示发病年龄早者,攻击行为发生率高,在有、无攻击行为方面,两组年龄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年龄越少其自控能力较差有关,性别方面男性攻击行为较女性多,女性发生率低,这与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男女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有关。

《美丽心灵》精神分裂症分析

《美丽心灵》观后感 ——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评分8.8的电影,其艺术含量不言而喻。但是如果要从心理角度来对影片主角纳什进行变态心理分析,就需要剔除该人物作为电影形象的艺术加工成分,将他作为一个精神分裂症天才的独特案例,加以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病。是一种对患者本人和家庭成员的生活产生强烈影响的复杂的综合症。该病症的心理异常表现十分复杂多样,基本特点是病人的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甚至相互分裂。会出现的病症有:思维障碍(其中包括联想障碍、逻辑进程障碍和妄想)、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感知觉障碍和一些其他的异常表现。下面,我就首先从症状表现来分析纳什的精神分裂症。 一、症状表现 1、思维障碍 通过影片的描述,我发现在思维障碍方面,纳什患有妄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显着的症状之一。对于观察者来说,妄想的内容十分古怪,表明患者与现实的脱离。常见的妄想有夸大妄想、被控制感、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和躯体妄想。夸大妄想是由那些对个体而言非常重要的信念构成的。影片中纳什是个数学天才,他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名气,并且在五角大楼成功地破解了密码。可是他并不满足于那些将军不太热情的感谢。于是国防部的帕切尔出现了,将关系到15万人的生命的项目交托与他。纳什觉得自己就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这就是纳什的夸大妄想的表现。除此之外,纳什还有被害妄想。严格来说,从他一开始接受帕切尔的任务时,他就时刻担心事情败露。每次那个荒废的仓库寄密件时,都担心有人跟踪而神情紧张。在一场幻觉的枪战过后,纳什以为自己的为国安局破译间谍密码的工作暴露了,于是他就变得更加紧张,时时刻刻都会注意身边的人是不是来抓自己。直到在一次大学演讲上,几个精神病院的医生真的来“抓”他医院时,他拼了命的逃跑。牵连观念是指某些人或事对个体具有特殊意义。就像纳什,他坚定不移的认为美国的所有报刊杂志里藏着关系到15万人生命的国家机密,并且只有他能够看得出来。那一个个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新闻、广告,在纳什的眼睛里同编排成一连串的密码,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这就是纳什关系妄想的表现。 2、感知觉障碍 在感知觉障碍方面,纳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幻觉。幻觉就是指虚幻的感知觉,即患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 发表时间:2011-08-25T15:08:52.0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杨勇超 [导读] 齐拉西酮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显著效果。 杨勇超(河南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450006) 【中图分类号】R74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026-02 【摘要】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60例患者随机进入齐拉西酮组或利培酮组接受治疗,分别在治疗0、1、2、4、6、8周评定PANSS和TESS量表,在0、4、8周检查心电图和肝功能。结果齐拉西酮与利培酮疗效相当,齐拉西酮能迅速控制精神症状,产生不良反应小。结论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安全有效。【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齐拉西酮利培酮 齐拉西酮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显著效果。为验证齐拉西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1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齐拉西酮或利培酮治疗,并与利培酮相比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首次发病住院病人,入组标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性别不限,年龄18—48岁,病程<1年,入组时PANSS≥60分,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史;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妇女;癫痫、心、肝、肾脏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酒精、药物依赖。符合标准病人共120例,随机分成齐拉西酮和利培酮组。其中齐拉酮组男性4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27.3±7.6)岁,平均病程(10.5±12.0)日;利培酮组男性4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28.5±9.1)岁,平均病程(11.7±13.1)日,两组男女之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给药方法 齐拉西酮(商品名力复君安,重庆圣华曦制药有限公司,20mg/片)入组时即给予40mg/日,分2次服,间隔3天增加40mg/日,如有明显不适则维持原剂量,如无有不适则直至加到120mg/日。利培酮组入组起给予利醅酮2mg/日,分2次服,间隔3天增加2mg/日,如有明显不适,则维持原剂量,如无有不适则直至加至8mg/日。两组若出现副反应可加用安坦、苯二氮革类药物和心得安;禁止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禁止做电休克,疗程8周。 1.3疗效、副反应的评定方法 两组均用PANSS评定疗效,并以8周末PANSS减分率为依据(减分率=疗前与疗后量表分之差/疗前与无症状时量表分水岭之差 ×100%),减分率≥30%有效;减分率≥50%,显效;减分率≥80%临床治愈;减分率<30%无效。以TESS评定副反应,均在0、1、2、4、6、8同时评定。量表由2名专职测评人员评定(事先评估,其量表评定一致性较高,r=0.80~0.85,P<0.01)。 1.4 实验室检测内容 分别在0、4、8同检查ECG、EEG、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脂、空腔血糖。 1.5 统计方法 将所有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做一系列统计分析(包括正态性检验、参数或非参数检验,判断有无统计差异,选用r=0.05水平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PANSS评分及减分率变化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组,各观察时期PANSS评分及其减分率量化见表-1.经Mann-whitney U及wilcoxon w检验,两组的PANSS减分率在第一周末有统计数差异(z=-2.756,p=0.008),其余各观察点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175~0.52)。齐拉西酮或利培酮组中,相邻两观察点间PANSS减分率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00)。齐拉西酮组有5例因副反应退出,利培酮组有7例因副反应而退出。 2.2 疗效 齐拉西酮组中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49例、8例、1例;利培酮组中分别为41例、8例、7例、1例;齐拉西酮组治愈率为77.78%,利培酮组治愈率为71.93%。比较两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1.525,p=0.217)。 2.3 药物副反应 齐拉西酮及利培酮在治疗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较各观察周TESS评分,从治疗第2周末起,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001-0.000),见表-2。齐拉西酮组中表现为:坐立不安、嗜睡、心动过速;利培酮组出现的副反应有头昏、乏力、坐立不安等,二组在高剂量时静坐不能发生率增加,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2.4 实验室指标 齐拉西酮、利培酮两组血常规、尿常规方面在各观察期均未见异常,齐拉西酮组肝功能7例升高,利培酮组6例升高;齐拉西酮组有17例出现心动过速,利培酮组有15例。两组中均有QTC增加,齐拉西酮组中有1例QTC期大于500毫秒,比基础值增加超过60毫秒。齐拉西酮组观察到血脂、血糖升高的情况;利培酮组有两例血脂升高。 3 讨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国内外的临床证实。齐拉西酮由于在国内上市晚其疗效及安全性还不让人信服。本研究显示齐拉西酮能使PANSS量表总分迅速减少,一周内就能使PANSS减分率达到25%以上,表明齐拉西酮能迅速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愈率达77.78%,与利培酮组患者治愈率71.93%比较,统计学上无有差异(p=0.217),齐拉西酮的疗效与利培酮的疗效相当。 研究中,齐拉西酮和利培酮首日用药均为2片,加药间隔为3-4天,这可能是出现心动过速患者较为明显的原因;静坐不能出现率则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有关报道一致③。分析发现齐拉西酮有效剂量在80~120 mg/日之间。齐拉西酮组中出现困倦的患者比利培酮组多,合并使用阿普唑仑的患者数少;齐拉西酮与利培酮组对心电图QTC均有影响。齐拉西酮组出现QTC间期大于500毫秒,比基础增加大于60毫秒,此患者没有自觉不适感,从安全角度考虑实验者主动让其从实验出。建议使用齐拉西酮要关注QTC的变

首发精神分裂症综合治疗临床研究 朱文明

首发精神分裂症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朱文明 摘要】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利培酮片与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康复 治疗方法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患者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使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将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 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采用利培酮片进行治疗。将两组患 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临床上应用利培酮片与利培酮联合心理 社会康复治疗方法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患者有什么样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的结论,发现治疗过程中影响患者恢复的种种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将治疗的方法和模 式不断地改进,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维思通;综合治疗;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078-02 1.实验内容 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采用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方法对 患者进行治疗是否更有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治疗过程中发现不同的 治疗方式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有着不同的影响的时候,将根据实验的实 际情况不断地改进治疗方式,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治 疗服务。 2.实验对象 本实验选取近期入院的50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 试验的患者都同意接受跟踪调查,并且配合医生治疗。实验研究的患者的年龄段 在24岁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岁,将观察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共50名患者,其中25名患者 采用传统的利培酮片作为主要药物进行治疗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另外的25名患 者采用的是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实验的实验组组。 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之前的PANSS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3.实验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3.1 变量界定 因变量:不同的治疗方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自变量:采用 何种治疗方式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前置变量: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 3.2 实验数据的收集 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的初期注射利培酮初始的时候每天1mg,连续注射三天,在第四天的时候增加到2mg。一星期后加至3mg,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主治医 生应该要根据患者个体的情况调整剂量,以个体最适宜剂量维持治疗为原则,如 果实验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医生可以对患者加用普萘洛尔等药物进行补 救治疗。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实验组除了与利培酮组一 样给药外,加以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功能康复训练和心理治 疗等综合干预治疗,这些综合性的治疗方式每月进行一次,持续六个月。所有入 组患者在治疗第1、3、6个月末以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其副 反应;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其生活质 量和社会功能。

齐拉西酮在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及效果评价

齐拉西酮在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及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5-08-11T10:09:19.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作者:严琦 [导读] 在使用齐拉西酮[1]治疗前,首先对该组43例患者采用碳酸锂药物治疗。 严琦 (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二科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在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3例。观察组情感障碍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药物进行病情治疗,对照组情感障碍患者采用喹硫平药物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两组情感障碍患者的YMRS(杨氏躁狂量表)的分值在逐步下降,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患者(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临床治疗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齐拉西酮药物对情感障碍患者治疗,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不良情感障碍的症状,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齐拉西酮;喹硫平;情感障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226-02 本研究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情感障碍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记录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排除肝病、肾病、心脏病等重症患者,排除相应药物过敏、妊娠、哺乳期等患者,确诊全部患者均为情感障碍患者,将所有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43例,男患者为24例,女患者为19例,男女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52岁,男女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2±2.6)岁,疾病史为0.5~4.2年,平均病史为(2.2±1.6)年;对照组患者为43例,男患者为23例,女患者为20例,男女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6~53岁,男女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2±3.4)岁,疾病史为0.8~4.2年,平均病史为(2.8±1.2)年。 1.2分组治疗 观察组治疗方法:在使用齐拉西酮[1]治疗前,首先对该组43例患者采用碳酸锂药物治疗。根据情感障碍患者实际病情程度,初期对患者的碳酸锂药物服用剂量为500mg/d,并观察患者的具体临床疗效。中期,运用碳酸锂药物对患者治疗5~29天后,对患者的碳酸锂血药浓度进行适当地调整,碳酸锂血药的浓度控制在(1000~1400mg)/d。后期,给予情感障碍患者齐拉西酮胶囊进行病症治疗,患者主要以口服的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口服齐拉西酮胶囊的剂量为20mg,口服次数为2次/d,服用疗程为每4为1个疗程。与此同时,在情感障碍服用齐拉西酮药物的2周后,将患者的服用剂量增加为60~160mg/d,患者的平均用药量为125mg/d。 对照组治疗方法:在使用喹硫平药物治疗前,采用碳酸锂药剂对情感障碍患者病情进行治疗,依据患者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对碳酸锂药剂的剂量进行调整。在运用碳酸锂对患者治疗的首日起,碳酸锂的剂量为500mg/d,观察和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运用碳酸锂对患者治疗的第四天后,将碳酸锂的剂量增加为1000mg/d,药剂量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运用碳酸锂药剂对患者治疗的(5~29)d 后,可将碳酸锂血药浓度调整为1000~2000mg/d。最后,对该组43例情感障碍患者采用喹硫平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初期的用药剂量为50mg/次,用药次数为2次/d。对患者使用喹硫平药物治疗2周后,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治疗效果,将喹硫平药物的剂量增加为(400~800)mg/d。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运用SPSS15.0统计程序,输入各种数据指标,然后进行数据处理,以X2进行计数资料的检测,与此同时以t检验数据的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试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观察组情感障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无法静坐肌张力升高体质量增加发生概率 观察组 43 5(11.6%) 8(18.6%) 3(7%) 16(37.2%) 对照组 43 9(21%) 15(35%) 8(18.6%)32(84.6%) P值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临床诊断上,情感障碍是一种复发率极高的常见性疾病,其临床发病表现主要以单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为主[2]。通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以情感的高涨或情感的低落为主,患者常伴有思维奔逸和思维迟缓、运动性精神兴奋和抑制的临床特征,患者极易出现心情抑郁、兴趣丧失和自我评价低的不良精神障碍,甚至严重时将出现患者的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且患者病情将呈现出昼重夜轻的规律变化特点[3]。 然而,采用齐拉西酮药物对情感障碍患者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喹硫平药物。齐拉西酮是一种临床运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该药属于苯异噻唑哌嗪类衍生物,具有减轻和治疗情感障碍症状的临床效果[4]。采用齐拉西酮治疗情感障碍病症时,主要以高度的抗D2受体与中度的抗H1受体的作用机理,引起腺苷酸环化酶出现抑制性兴奋的反应,从而极大地降低患者胞浆Ca2的浓度,达到改善患者情感障碍临床症状的效果[5]。 因此,对情感障碍患者运用齐拉西酮治疗,能有效地减轻与治疗患者的情感障碍疾病,具有促进患者康复的优越性。【参考文献】 [1]徐淑祝,邢玉栋,翟杰等.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38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47):25.

精神分裂症(模板)

精神分裂症(模板)

XXX精神病医院 姓名: XXX性别:女性年龄: 45 岁科别:精神科床号: 12 住院号: 1120 入院记录 姓名:XXX 性别:女性年龄:45 岁婚姻:已婚文化程度:文盲民族:汉族职业:农民职务:无宗教信仰:无籍贯:XXX 邮政编号:- 工作单位:无电话:XXX 供史人:XXX 系病友之丈夫对病史了解,可靠邮政编码: - 供史人地址:XXX电话:XXX 单位联系人无地址无邮编无电话: 无 第2 次发病第2 次住院入院日期:2017-02-23 11:30 门/急诊诊断:精神分裂症 主诉:复发自语、凭空闻语10 余天,总病程3 年。 现病史:患者于2014年3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自言自语、无故哭泣,说经常听到别人说她的坏话,有一次看到别人在聊天就认为别人是在说她的坏话,于是跟别人吵架。在街上看到很多新车子和新房子就说之前没有看到这么多,认为是因为她得病了别人得到了很多钱才买的。也不上班了,整日呆在家里,能做家务,与家人交流减少。家属送至XXX 精神病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具体用药不详,门诊治疗2 个月后未见明显好转,送至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服用“利培酮4mg/日”治疗6 个月后以显进疗效出院,出院后能自行规律服药,2016年8 月吃完家里的药后未再开药,自行停药。10 余天前患者开始出现自言自语、无故哭泣,外走,说别人骂她,大发脾 2

神科床号:12 住院号: 1120 性别:女性年龄:45 岁科别: 3

XXX 精神病医院 4 姓名: XXX 性别: 女性 年龄: 45 岁 科别: 精 神科 床号: 12 住院号: 1120 经济状况:一般 主要经济来源:务工 家庭结构类型:核心型 一家 3 口 成员关系:和睦。 关心患者。 近亲结婚:否 体格 闻及杂音 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肿胀,皮温正常,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无畸形, 无杵壮指、趾,无水肿、外伤、骨折及静脉曲张。 神经系统:十二对颅神经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眼底:未查 家族史: 家庭主要成员情况: 丈夫体健, 有一女,有“双相情感障碍”病史, 家庭史:家系神经、 精神病史: 否认精神病家族病史。 T :37℃ P : 88次/分 R :20次/分 BP :132/70mmHg 发育:正常 养: 中等 神志:清晰 皮肤黏膜:无黄染, 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头部:对称无畸形 颈部:劲软,气管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 胸部:对称无畸形 肺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 律齐,心率 88 次 /分,未 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未触及 脾:未触及 肾:无叩击痛 肛门外阴:未查 脊柱:呈生理性弯曲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目的:评价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将160例精神 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徐州恩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齐拉西酮治疗80例,用西安扬森公司的利培酮(维思通)治疗80例,盘氏量表(PANSS)及太氏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95.0%,显效率为72.5%;利培酮组有效率为95.1%,显效率为75.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齐拉西酮组比利培酮组依从性好。结论: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副作用较轻的治疗精神分裂症新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ziprasidone and its compliance to schizophrenia. Methods: 160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ziprasidone group 80 cases and risperidone group 80 cases randomly, the ziprasidone group was used the schizophrenia made by Xuzhou Enhua Pharmacy Co., Ltd., and the risperidone group was used the risperidone made by Xi’an yangsen Pharmacy Co., Ltd. Used PANSS and TESS to asses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untoward reaction in clinic. Results: The excellence rate of ziprasidone group was 95.0%, the marked improvement rate was 72.5%; while the risperidone group was 95.1%, 75.0%. The two groups had the similar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Ziprasidone had a better compliance than risperidone. Conclusion: Ziprasidone is a new kind of antipsychotic drug which is safe, effective and has less side effects. [Key words] Ziprasidone; Risperidone; Schizophrenia; Comparative study 为探讨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疗效和依从性,本文进行了齐拉西酮和利培酮的开放性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7月~2009年8月在许昌市建安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入组标准为:①年龄17~55岁;②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③PANSS阳性分量表和阴性分量表总分≥60分;④去除有心、肝、肾疾病的和有癫痫、青光眼的患者;⑤入院前4周内未使用过抗精神病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齐拉西酮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17~46岁,平均(26.8±6.5)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9.5±5.5)个月,PANSS总分为(85.67±16.23)分。利培酮组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20~50岁,平均(27.8±6.6)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9.6±7.2)个月,PANSSS总分为(87.63±18.03)分。两组患者在年龄及发病时间上经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

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 郭春梅司天梅舒良 早在上个世纪初Kraepelin就指出,早发性痴呆的首次入院年龄女性比男性大。之后陆续有研究重复了这个结果。但真正系统严格的对精神分裂症的起病、临床表现、治疗、病程及预后等进行研究还是近十几年的事〔1〕。大量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年龄及起病年龄分布、临床症状、认知功能、治疗反应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性别差异。 一、起病年龄及起病年龄的分布 精神分裂症大多慢性起病,具体的起病时间不易判断,所以多数研究将首次入院年龄作为衡量起病年龄的标准。Angermeyer和Kuhn于1988年回顾了50多篇相关研究报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首次入院年龄男女差异为1~10年不等,但均为男性比女性早〔1〕。Hafner等人为排除精神分裂症首次入院年龄受求医行为影响的可能,利用自编的精神分裂症回顾性评估问卷(IRAOS),调查了首发患者早期病情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出现的年龄,发现:首次出现疾病征象、开始发作阴性或阳性症状及首次发作高峰(定义为阳性症状最严重时)等标志性事件发生的平均年龄男性都比女性早3~4年。可见,精神分裂症起病年龄的性别差异是疾病本身的特点,存在生物学原因。 虽然女性比男性平均起病年龄晚,但女性的起病年龄分布并不是简单的较男性向后推移,而是呈现不同的分布模式。Castle等人在伦敦某地区精神疾病登记病例中,采用精神病操作性诊断目录(OCCPI)作为诊断标准,抽取非情感性精神病患者477名,对其发病年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男性发病呈双峰分布(中数分别为24.4岁、36.6和61.5岁)。对总人口年龄分布、婚姻状况及病前工作适应情况等影响起病年龄的因素进行控制后,性别差异仍然存在。这与之前的几个研究结果相似,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该研究纳入了一些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Hafner等人在研究中将年龄每五年作为一个阶段考究发病率时,发现男性在15-25岁发病率迅速增加,之后随年龄逐渐下降至一个低的水平,而女性存在两个发病高峰,每一个在15-30岁出现,经过一段下降后于45-50岁(绝经期前后)又出现一个较小的发病高峰。因此,虽然男性起病年龄更早,但总的年龄范围内,男女的累积发病率无明显差别。不过,并非所有情况下这种性别差异都存在,Albus在家族性患者中未发现起病年龄的性别差异,且家族性患者的起病年龄较散发病例的起病年龄早。 对造成起病年龄及起病年龄分布模式性别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索时,人们自然而然想到了女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的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See-man等多个学者提出了雌激素假说,认为雌激素对精神分裂症具有保护作用,可推迟女性的起病时间,并减轻临床症状。但随着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一部分潜在的女性患者此时发病。之后大量的研究验证了这个假说。如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雌激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者,月经周期中血浆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与精神分裂症症状量表评分负相关。而雌激素联合治疗比单用抗精神病药物能更好地改善症状。不过,家庭性患者无起病年龄差异的事实提示,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可被遗传方面的致病因素消弱。 二、临床症状 许多关于精神分裂症症状及亚型的性别差异的研究得到类似的结论,即女性患者发生阳性症状和情感症状的几率较大,而男性患者则更多出现阴性症状和隐匿起病。Carpenter等曾经将具备6项阴性症状中的两项定义为“缺损型精神分裂症”。Roy等人根据此定义于2001年对有关症状和性别关系的文献作了荟萃分析,得到男性与缺损型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结论。然而也有研究未发现症状的性别差异。Hafner等人比较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和女性在疾病不同阶段的诊断、分型、症状群及单独症状,未发现二者在临床诊断、症状评分及症状表面上存在明显不同。唯一的差异是女性患者在症状前驱期比男性更容易表现出焦虑,Hafner认为这更可能是女性的特点而疾病的特点。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10-09T15:03:36.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4期供稿作者:伍光辉刘顺发覃艳惠[导读]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广西龙泉山医院 545005) 【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075-02 【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6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91.7%,显效率65.0%,不良反应少。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比较适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用药。【关键词】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是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有多篇报道认为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均有良好疗效,且患者依从性及耐受性好。为了解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开放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2008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初次发病,未曾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年龄16~60岁;病程≤5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及X线胸透等均正常;排除神经系统及其他精神病、明显的躯体疾病、酒或药物滥用、妊娠、哺乳妇女及药物过敏者。入组对象全部取得知情同意。共入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6~60岁,平均(32.6±12.8)岁;病程1个月~60月,平均(24.7±13.9)月;偏执型36例,其他型24例。 1.2 方法 阿立哌唑初始剂量为5mg/d,此后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最大剂量30mg/d,平均(22.5±7.5)mg/d。疗程8周。如有需要可酌情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及抗胆碱能药。采用PANSS评定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各评定1次;同时用副反应量表(TESS)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疗效评定按PANSS减分率评定,≥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 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治疗8周后痊愈14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16例,无效5例,显效率65.0%,有效率91.7%。 2.2 PANSS评分变化可见,治疗第2周时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分均有明显下降,至第4周时PANSS总分及3个分量表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均P<0.01)。 2.3 安全性及依从性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8周的治疗。有22例现入睡困难,2例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但较轻。其他不良反应有便秘、头昏、嗑睡各4例,直立性低血压2例,坐立不安2例,心电图异常2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轻度升高4例,在46U/L~79U/L之间,但无相关症状和体征,继续治疗又有好转。 2.4 合并用药情况 22例患者因失眠或焦虑合并使用了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地西泮等。2例因锥体外系反应合用了苯海索。2例因坐立不安合并普萘洛尔。 3 讨论 阿立哌唑是一种喹啉类衍生物,具有部分激动多巴胺(D2)和5-羟色胺1A(5-HT1A)受体的活性,被誉为“多巴胺-5-羟色胺系统稳定剂”,国内外文献认为其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2,3]。本研究结果提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显效率为65.0% ,有效率为91.7%,与potkin[4]报道基本相符。本研究结果还发现,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时阳性症状最先改善,阳性症状评分在治疗2周末已显著下降,而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在治疗4周末才显著改善。 本研究结果发现,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安全性好,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4,5]。这可能是阿立哌唑主要对突触前D2受体和5-HT1A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同时对5-HT2A受体起拮抗作用,它可根据内环境中相关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来调节它的激动和拮抗作用,从而达到系统平衡状态,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低毒副作用的基础。对心血管不良反应较少,对血常规和肾功能也无影响。 总之,阿立哌唑是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都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性好,比较适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用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5. [2] Kane TM,Carson WH,Saha AR,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ripiprazole and haloperidol versu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2002,63(9):763-771. [3] 吴仁容,李乐华.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177-179. [4] Potkin SG, Saha AR, Kujawa MJ ,et al..Aripiprazole,an antipsychotic with a novel mechanism of action with psy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J]. Arch Gen psycheiatry,2003,60(7):681-690. [5] 俞东山.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2004,14(5):304-30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