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和装运标准

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和装运标准

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和装运标准
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和装运标准

NFPA 59A

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标准

(翻译稿)

二〇〇二年十二月

翻译:赵保才张秀泉杨华叶勇聂保京连家秀刘兆亮石立敏李晶仝淑月

王修康李真茹李丽萍黄绍岩张辉

李光杨全甫易旭辉王祥惠

校审:赵保才杨华

审定:杨志毅

翻译说明

翻译略去了

——关于本文档的重要通知

——特许政策

——2001 NFPA版权,NFPA 59A的由来和发展

——液化天然气技术委员会

——索引

对原文编辑错误和暂定修正,翻译中进行了更正

——表10.6.2第2列“1.9”,原文编辑错误,改为“3.8”;

——温度单位“。K”,原文编辑错误,改为“K”;

——根据NFPA 59A 暂定修正TIA01-1(NFPA 59A),4.1.3.1(b)中“50%”,改为“150%”;

——根据NFPA 59A 暂定修正TIA02-1(NFPA 59A),删除2.2.3.4,后续条款重新编号;

对照NFPA 59A 出版后LNG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勘误表,翻译进行了完善。

——根据NFPA 59A LNG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勘误表Errata No.:59A-01-1,表2.2.3.5内增加以公制单位表示的公式;

目录

1总则 (1)

1.1*范围 (1)

1.2等同性 (1)

1.3追溯性 (1)

1.4人员培训 (1)

1.5单位制 (1)

1.6参考标准 (1)

1.7定义 (1)

2厂址和平面布置 (4)

2.1工厂选址原则 (4)

2.2溢出和泄漏控制的主要原则 (4)

2.3建筑物和构筑物 (9)

2.4设计者和制造者资格 (11)

2.5*低温设备的土壤保护 (11)

2.6冰雪坠落 (11)

2.7混凝土材料 (11)

3工艺设备 (12)

3.1安装基本要求 (12)

3.2设备基本要求 (12)

3.3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储存 (12)

3.4工艺设备 (12)

4固定式LNG储罐 (13)

4.1基本要求 (13)

4.2金属储罐 (16)

4.3混凝土储罐 (17)

4.4LNG储罐的标记 (19)

4.5LNG储罐的试验 (19)

4.6储罐的置换和冷却 (20)

4.7泄放装置 (20)

5气化设施 (23)

5.1气化器的分类 (23)

5.2设计及施工用材料 (23)

5.3气化器管道、热媒流体管道及储存 (23)

5.4气化器泄放装置 (24)

5.5燃烧的空气供应 (24)

5.6燃烧的产物 (24)

6管道系统和组件 (25)

6.1基本要求 (25)

6.2施工材料 (25)

6.3安装 (26)

6.4管架 (27)

6.5*管道标识 (27)

6.6管道的检查与试验 (27)

6.7管道系统置换 (28)

6.8安全与减压阀 (28)

6.9腐蚀控制 (28)

7仪表及电气设备 (29)

7.1液位计 (29)

7.2压力表 (29)

7.3真空表 (29)

7.4温度指示器 (29)

7.5事故切断 (29)

7.6电气设备 (29)

7.7接地和屏蔽 (32)

8LNG和致冷剂的转运 (33)

8.1基本要求 (33)

8.2管道系统 (33)

8.3泵与压缩机的控制 (33)

8.4船舶装卸 (33)

8.5槽车装卸设施 (33)

8.6管线装卸 (34)

8.7软管和装载臂 (34)

8.8通讯和照明 (34)

9防火、安全和保安 (35)

9.1基本要求 (35)

9.2事故切断系统 (35)

9.3防火和防漏 (35)

9.4消防水系统 (36)

9.5灭火和其它消防设备 (36)

9.6消防设备的维护 (36)

9.7人员安全 (36)

9.8*保安 (36)

9.9其它作业 (37)

10采用固定式ASME储罐的选择要求 (38)

10.1范围 (38)

10.2基本要求 (38)

10.3储罐 (38)

10.4储罐充装 (39)

10.5储罐基础和支座 (39)

10.6储罐安装 (40)

10.7产品保存阀 (41)

10.8LNG溢出的围堵 (41)

10.9检验 (41)

10.10LNG储罐的试验 (41)

10.11管道 (42)

10.12储罐仪表 (42)

10.13防火及安全 (43)

10.14燃气检测器 (43)

10.15操作与维护 (43)

11操作、维护和人员培训 (48)

11.1总则* (48)

11.2基本要求 (48)

11.3操作程序文件 (48)

11.4船舶装卸 (50)

11.5维护 (51)

11.6培训 (53)

12参考文献 (55)

_Toc5354255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 (5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LNG工厂的抗震设计 (61)

附录C (资料性附录)保安 (63)

附录D (资料性附录)培训 (65)

附录E (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 (67)

NFPA 59A

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

2001 版

说明:数字或字母后的星号(*)表示可在附录A中查到该节的说明材料。

有关参考出版物可从12章和附录E中查阅。

注:除注明者外,本标准所用压力均为表压

1总则

1.1*范围

1.1.1本标准适用于

(1)设计

(2)选址

(3)施工

(4)操作

(5)天然气液化和液化天然气(LNG)储存、气化、转运、装卸和卡车运输设施的维护,以及

人员培训。

1.1.2本标准适用于所有LNG储罐,包括真空绝热系统储罐。

1.1.3本标准不适用于冻土地下储罐。

1.2等同性。本标准允许使用等同或超过本标准规定的质量、强度、耐火性、有效性、耐久性、安全性的系统、方法或装置。技术文件应提交主管部门以论证其等同性。有意采纳的系统、方法或装置应由主管部门批准。

1.3追溯性。本标准的规定反映了标准发布时提出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危险的一致意见。

除另有说明外,本标准的规定不适用于本标准生效前已建或已批准设施、设备、结构或装置。有说明的地方,应追溯本标准的规定。

当主管部门确定现有情况有不可接受的风险时,主管部门应追溯认为适合本标准的任何部分。

如果主管部门认为本标准明显不实用的地方,并且明确证实安全合理等级,允许修改本标准的追溯要求。

1.4人员培训。参与LNG生产、装卸和储存的人员应参加LNG特性和危险性方面的培训。

1.5单位制。本标准中的公制单位是依据ASTM E 380,《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用法》。对于净距离的计算,从英制单位换算成公制单位应精确到0.5 m。一个项目不应交替使用英制单位和公制单位以缩小净距离。

1.6参考标准。本标准参考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标准。在使用本标准时,应说明采用美国或加拿大的哪些标准。如不作说明,使用人可以采用所有有效的美国标准,或者采用所有有效的加拿大标准。如采用其它标准,也应进行说明。

1.7定义

1.7.1*批准Approved。主管部门认可。

1.7.2*主管部门Authority Having Jurisdiction。负责审批设备、装置或程序的组织、办公室或个人。

1.7.3桶Barrel体积单位。1桶等于42 gal (美) 或5.615 ft 3 (0.159 m3)。

1.7.4船舶加油Bunkering。向船上的燃料舱或罐加燃料油,供动力设备或辅助设备用。1.7.5槽车(Cargo Tank Vehicle,Tank Vehicle)。用于运送液体货物的槽车或拖车。

1.7.6组件Components。部件或部件系统,功能同LNG工厂的一个单元,包括但不限于管线、工艺设备、储罐、控制装置、拦蓄系统、电气系统、安全设施、防火设备和通信设备。

1.7.7储罐Container。用于储存液化天然气的容器。

1.7.7.1冻土地下储罐Frozen Ground Container。一种储罐,最高液位低于周围自然地坪标高,主要用天然材料如土、石建成,依靠水饱和土石材料的冻结,并采用适当的方法保持密封或自然不渗漏。

1.7.7.2薄膜储罐Membrane Container 。一种储罐,薄膜内罐不能自支撑而通过隔热层由外罐支撑。

1.7.7.3预应力混凝土储罐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ainer。一种混凝土储罐,由不同荷载或荷载组合产生的内应力不超过本标准规定的允许应力。

1.7.8解冻Deriming 。通过加热气化、升华或溶解除去低温工艺设备中积聚的可形成固体物的成分如水、二氧化碳等。

1.7.9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设备、储罐或容器设计中,用于确定最小允许厚度或其部件物理特性的压力。确定任何特殊部件厚度的设计压力包括静压头。

1.7.10防护堤Dike。用来建立拦蓄区的结构。

1.7.11失效保护Failsafe。控制设备误操作或能源中断时,能保持安全运行状态的设计特征。

1.7.12明火设备Fired Equipment。烧燃料的设备,如燃料锅炉,燃烧式加热器,内燃机,某些整体加热气化器,远距离加热气化器的供热装置,燃气式油雾化器,燃烧式再生加热器,和火炬。

1.7.13固定长度液位开口接管Fixed Length Dip Tube。在储罐一定标高处有固定开口指示液位的接管。

1.7.14火焰蔓延等级Flame Spread Rating。材料的火焰蔓延等级按NFPA 255 《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或ULC标准CAN 4-S102《建筑材料和组件表面燃烧特性》1988确定。

1.7.15重力加速度G。在海平面上,G 约等于3

2.2 ft / sec/sec (9.81m /s2)。

1.7.16有害流体Hazardous Fluid。易燃、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液体或气体。

1.7.17拦蓄区Impounding Area。现场用防护堤或利用地形条件圈定的用于防止LNG或易燃致冷剂事故溢出的一个区域。

1.7.18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一种液态的流体,主要组分是甲烷,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或天然气中常见的其他组分。

1.7.19LNG工厂LNG Plant。其组件用来储存液化天然气并处理、液化或气化天然气的工厂。

1.7.20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在设计温度下,整套设备、储罐或容器顶部允许的最大表压。

1.7.21数学模型Model。用于预测物理现象的数学描述。

1.7.22作业公司Operating Company。拥有或操作LNG工厂的个人、合股人、公司、公共机构或其它实体。

1.7.23停运Out-of-Service。组件有目的的停用,包括检修。

1.7.24工艺装置Process Plant。在本标准适用范围的作业区内,用于对天然气进行处理、液化或气化的所有系统。

1.7.25应Shall。表示强制性的要求。

1.7.26宜Should。表示推荐或建议,但不是要求。

1.7.27转运区Transfer Area。LNG工厂中布置有管线系统的部分,在此LNG、易燃液体或易燃致冷剂被加注到设备中或从设备中排出,如装车区或卸船区,或在此管线系统接头定期被连接或断开。转运区不包括产品采样装置或永久性工厂管线系统。

1.7.28过渡接头Transition Joint。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材料制作的接头,用以有效连接两种不同材质、不适用焊接等方法连接的管段。

2厂址和平面布置

2.1工厂选址原则

2.1.1工厂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

(a)应考虑本标准中LNG储罐、易燃致冷剂储罐、易燃液体储罐、构筑物和工厂设备与工厂地界线,及其相互间最小净间距的规定。

(b)除按第9章人身安全和消防规定以外,人员应急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应全天候畅通。

(c)应考虑在实际操作的极限内,工厂抗自然力的程度。

(d)应考虑可能影响工厂人员和周围公众安全涉及具体位置的其它因素。评定这些因素时,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在设计或操作中采取的安全措施作出整体评价。

2.1.2工厂的场地准备应包括防止溢出的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流出厂区措施,地面排水措施。

2.1.3对所有组件应说明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2.1.4*应进行现场土壤调查及普查以确定设备的设计基础数据。

2.2溢出和泄漏控制的主要原则

2.2.1基本要求

2.2.1.1为减少储罐中LNG事故排放危及邻近财产或重要工艺设备和构筑物安全的可能性,或进入排水沟的可能性,应按下列任意一种方法采取措施:

(1)根据2.2.2 和2.2.3 的规定利用自然屏障、防护堤,拦蓄墙或其组合,围绕储罐构成一

个拦蓄区。

(2)根据2.2.2 和2.2.3 的规定利用自然屏障、防护堤、挖沟、拦蓄墙或其组合,围绕储罐

构成一个拦蓄区。并根据2.2.2 和2.2.3 的规定,在储罐的周围修建自然的或人工的排水系统。

(3)如果储罐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根据2.2.2 和2.2.3 的规定利用挖沟方式构成一个拦蓄

区。

2.2.1.2为使事故溢出和泄漏危及重要构筑物、设备或邻近财产或进入排水沟的可能性减至最少,下列区域应予平整、排水或修拦蓄设施:

(1)工艺区

(2)气化区

(3)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转运区

(4)紧靠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储罐周围的区域

如果为满足2.1.2也要求拦蓄区时,应符合2.2.2 和2.2.3 的规定。

2.2.1.3对于某些装置区,2.1.2、2.2.1.1和2.2.1.2中有关邻近财产或排水沟的规定,变更应征得主管部门同意。所作的改变,不得对生命或财产构成明显的危害或不得违背国家、省和地方的规定。

2.2.1.4易燃液体和易燃致冷剂储罐,不应设置在LNG储罐拦蓄区内。

2.2.2拦蓄区容积和排水系统设计

2.2.2.1LNG储罐拦蓄区最小容积V,包括排水区域的有效容积,并为积雪、其它储罐和设备留有裕量,按下列规定确定:

(1)单个储罐的拦蓄区,V等于储罐的总容积。

(2)多个储罐的拦蓄区,对因低温或因拦蓄区内一储罐泄漏着火而引起拦蓄区内其它储罐泄

漏,在采取了防止措施条件下,V等于拦蓄区内最大储罐的总容积。

(3)多个储罐的拦蓄区,在没有采取2.2.2.1(2)措施条件下:V等于拦蓄区内所有储罐的

总容积。

2.2.2.2气化区、工艺区或LNG转运区的拦蓄区,最小容积应等于任一事故泄漏源,在10分钟内或在主管部门认可的证明监视和停车规定的更短时间内,可能排放到该拦蓄区的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的最大体积。

2.2.2.3禁止设置封闭式LNG排放沟。

例外:用于将溢出LNG快速导流出临界区域的储罐泄流管,若其尺寸按预期液体流量和气化速率选定,应允许封闭。

2.2.2.4LNG和易燃致冷剂储罐区的防护堤、拦蓄墙和排水系统,应采用夯实土、混凝土、金属或其它材料建造。这些构筑物允许靠或不靠储罐,也允许与储罐构成一体。这些构筑物和任何贯穿结构的设计,应能承受拦蓄的LNG或易燃致冷剂的全部静水压头,能承受温度骤冷至被封闭液体温度产生的影响,预想火灾和自然力(地震、刮风、下雨等)的影响。如果双壁储罐外壳能满足这些要求,允许将其看作是拦蓄区,以据此确定2.2.3 中定位区域的距离。如果这种外壳的密封性会受到内罐事故的影响,则应按2.2.1.1 的要求,构筑另外的拦蓄区。

图 2.2.2.6 防护堤或拦蓄墙到储罐的距离

说明:·尺寸”x”应等于或大于尺寸”y”加液面上蒸气压力的LNG当量压头。

例外:当防护堤或拦蓄墙的高度达到或超过最高液位时,”x”可为任意值。

尺寸“x”为储罐的内壁到防护堤或拦蓄墙最近砌面的距离。

尺寸“y”为储罐中最高液位到防护堤或拦蓄墙顶部的距离。

2.2.2.5易燃液体储罐区的防护堤、拦蓄墙和排水沟,应符合NFPA 30 《易燃和可燃液体规范》的要求。

2.2.2.6防护堤或拦蓄墙的高度,以及到操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5 psi (100kPa) 储罐的距离,应按图2.2.2.6 确定。

2.2.2.7应制定拦蓄区内雨水和其它水的排水措施。允许使用自动控制排水泵,但所配的自

动停泵装置应避免暴露在LNG温度下运行。管道、阀门和管件,在发生故障时可能使液体流出拦蓄区,应适应在LNG温度条件下持续工作。如果采取自流排水,应采取措施防止LNG 通过排水系统外流。

2.2.2.8用于拦蓄设施表面的隔热系统,安装后应不燃,并应适合所需用途,还要考虑预期的热应力、机械应力和荷载。如果存在飘浮问题,应采取抑制措施。

2.2.3拦蓄区的选址

2.2.

3.1 2.2.3 的规定不适用于海上终端转运区的拦蓄区。

2.2.

3.2应按下列要求采取措施,使火灾蔓延到建筑红线外造成明显危害的可能性最小:

(a)应采取措施,防止在风速0级、温度70℉ (21℃)和相对湿度50%大气条件下超过下列极限的着火热辐射:

(1)在建筑红线上,因设计溢出物(如2.2.3.4的说明)着火的辐射热流1600 Btu/hr/ft2

(5000W/m2)。

(2)在工厂地界线外,定厂址时确定的50人以上户外集合点的最近点,因LNG拦蓄区内

(有按2.2.2.1确定的LNG容积V)燃烧而产生的辐射热流1600 Btu/hr/ft2 (5000W/m2)。

(3)在工厂地界线外,定厂址时确定的按NFPA 101 《人身安全规范》工厂、学校、医院、

拘留所和监狱或居民区建筑物或构筑物最近点,因LNG拦蓄区内(有按2.2.2.1确定的LNG容积V)燃烧而产生的辐射热流3000 Btu/hr/ft2 (9000W/m2)。

(4)在建筑红线上,因LNG拦蓄区内(有按2.2.2.1确定的LNG容积V)燃烧而产生的辐

射热流10000 Btu/hr/ft2 (30000W/m2)。

(b)热辐射距离应按下列方法计算:

(1)气体研究所的报告GRI 0176描述的模型“LNGFIRE:LNG燃烧的热辐射模型”

例外:允许用符合以下准则的模型计算距离:

(a)考虑拦蓄区形状、风速风向、湿度和气温。

(b)适合评价危险规模和条件的试验数据已验证。

(c)主管部门认可。

(2)如拦蓄区的最大和最小尺寸比不超过2,允许使用以下公式:

d

A

F

式中:

d——离LNG拦蓄区边的距离,ft (m)

A——拦蓄LNG的表面积,ft2 (m2)

F——热流相关系数,等于以下值:

3.0 用于1600 Btu / (hr ft 2) (5000W/m2)

2.0 用于3000 Btu / (hr ft 2) (9000W/m2)

0.8 用于10000 Btu / (hr ft 2) (30000W/m2)

2.2.

3.3LNG储罐拦蓄区到建筑红线的距离,在发生2.2.3.4 描述的LNG溢出时,应保证建筑红线以外,空气中甲烷的平均浓度不超出爆炸下限的50 %,计算使用下列模型之一:

(a)气体研究所的报告GRI 0242描述的模型“用DEGADIS致密气体扩散模型预测LNG蒸气扩散”。

(b)气体研究所的报告GRI 96/0396.5描述的模型“LNG事故泄放的缓解模型评价第5卷;用FEM3A进行LNG事故因果分析”。

(c)综合以下内容的模型:

(1)考虑影响LNG蒸气扩散的物理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重力传播、热传递、湿度、风速风

向、大气稳定度、浮力和地面起伏程度。

(2)适合评价危险规模和条件的试验数据已验证。

(3)主管部门认可。

计算距离应基于下列条件之一计算:

i) 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同时发生且造成最长的下风向扩散距离,超过的距离少于扩散所需时间内的10%。

ii) 帕氏大气稳定度,F 类,风速4.5mph (2 m/s)。

计算距离应以实际液体特性和来自容器的最大蒸气流率(蒸气气化速率加上液体流入的置换速率)为基础。

主管部门认可的计算中,允许考虑阻挡蒸气和降低可燃蒸气危险措施(如:拦蓄表面隔热,加水幕或其它合适方法)的效果。

2.2.

3.4设计溢出应按表2.2.3.4确定

表 2.2.3.4 设计溢出

储罐开口设计溢出设计溢出持续时间

储罐排料口低于液面,无内置切断阀通过一假定开口的流出量,开口的面积与

液位以下能产生最大流量之排料口的面

积相等。

多个储罐拦蓄区,取能产生最大流量的储

用公式

h

d

q2

3

4

=(ft3/min)

??

?

??

?

=h

d

q2

10000

06

.1

(m3/min)

直到开口处压差为零

顶部充装储罐,无低于液面排料口储罐排料泵在满负荷下通过一根管路泵

入拦蓄区的最大流量

储罐排料泵在满负荷下通过一根管路泵

入拦蓄区的最大流量:

(1) 如果监视和停车已证明且主管部门批

准,10分钟。

(2) 如监视和停车未批准,则为储罐排空

所需时间

储罐排料口低于液面,装有符合6.3.3.3的内置切断阀事先装满罐通过一假定开口的流出量,开

口的面积与液位以下能产生最大流量之

排料口的面积相等。

用公式

h

d

q2

3

4

=(ft3/min)

??

?

??

?

=h

d

q2

10000

06

.1

(m3/min)

持续1小时

气化区、工艺区和转运区的拦蓄区任一事故泄漏源的泄漏量10分钟,或主管部门认可的证明监视和停

车规定的更短时间。

注:q--液体流量,[ ft3 /min (m3 /min)],d--低于液面的储罐排料口直径,[in.(mm)],h--满罐时储罐排料口以上液体的高度,[ft (m)]。

2.2.

3.5LNG储罐拦蓄区的位置应选择在当拦蓄区着火时,其热流量不应引起任何LNG船主要结构损坏有碍其航行。

2.2.

3.6总容量等于或小于70 000 gal (265 m3) 的储罐组,允许按表2.2.

4.1在现场安装,储罐按下列要求装配:

(a)所有接头应配备自动失效保护阀。自动阀应设计成在下列任意条件下关闭:

(1)发现着火

(2)由管线压降或其它方法测出LNG从储罐流出过多

(3)发现漏气

(4)就地操作或远程控制

例外1,安全阀和仪表连接阀除外。

例外2,进罐的接头允许配置2个止回阀,以满足2.2.3.6(a)的要求。

(b)附件应尽量靠近储罐安装,以便外应变破坏附件管道端时,保持附件储罐端的阀门和管道完好。检测设备的类型、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第9章的要求。

2.2.

3.7从拦蓄液体的最近边缘到建筑红线或到有关法规界定的航道的最近边缘的距离,决不应小于50 ft (15 m)。

2.2.4储罐间距

2.2.4.1LNG储罐和易燃致冷剂储罐和暴露建筑物,其最小净距离和布置应符合表2.2.4.1。

例外:经主管部门批准,这些设备允许布置在离建筑物或混凝土墙或石墙更近的地方,但离建筑物的门窗、洞至少10 ft (3 m)。

表 2.2.4.1 拦蓄区到建筑物和建筑红线的间距

储罐水容量从拦蓄区或储罐排水系统边缘

到建筑物和建筑红线最小距离

储罐之间最小距离

gal m3 ft m ft m <125 <0.5 0 0 0 0 125~500 0.5~1.9 10 3 3 1 501~2000 1.9~7.6 15 4.6 5 1.5 2001~15000 7.6~56.8 25 7.6 5 1.5 15001~30000 56.8~114 50 15 5 1.5 30001~70000 114~265 75 23

>70000 >265 0.7 倍罐径,但不少于

100ft (30m)

相邻罐径之和的1/4

[至少5ft (1.5m)]

2.2.4.2连接多个储罐的隔断阀,其通道至少应留3ft (0.9m)的净宽。

2.2.4.3容量大于125gal (0.5m3)的LNG储罐不应设在室内。

2.2.5气化器间距气化器分类见第5章。

2.2.5.1除非中间传热介质为不燃流体,气化器和其一次热源距任何火源应至少50 ft (15 m)。在多组气化器情况下,邻近的气化器或一次热源不能视为火源。

在气化器布置方面,工艺加热器或其它明火设备,如果和气化器联锁不应视为火源,当气化器运行或当气化器管线系统冷却或正在冷却时它们不能运行。

2.2.5.2整体式加热气化器到建筑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ft (30 m),见2.2.5.4,与下列设施的距离不应小于50 ft (15 m)。

(1)任何拦蓄的LNG、易燃致冷剂或易燃液体(见2.2.4)或这类流体在其它事故排放源与

拦蓄区之间的运输通道。

(2)LNG、易燃液体、易燃致冷剂或可燃气体储罐,这类流体的无明火工艺设备或用于转

运这类流体的装卸接头。

(3)控制室、办公室、车间和其它有人的或重要工厂设施。

例外:按照2.2.5.4例外,与容量等于或小于70 000gal(265m3)的LNG储罐连在一起使用的气化器。

2.2.5.3远距离加热气化器的加热器或热源,应满足2.2.5.2的规定。

例外:如果中间传热介质为不燃流体,到建筑红线的距离不应执行2.2.5.2(3)的规定。

2.2.5.4远距离加热气化器,环境气化器和工艺气化器到建筑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ft (30 m)。远距离加热气化器和环境气化器可设置在拦蓄区内。

例外:与容量等于或小于70 000gal(265m3)的LNG储罐连在一起使用的气化器,到建筑红线的距离应按表2.2.4.1的规定,将该气化器视为储罐,容量等于与其相连的最大储罐的容量。

2.2.5.5气化器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 ft (1.5m)。

2.2.6工艺设备间距

2.2.6.1LNG、致冷剂、易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工艺设备与火源、建筑红线、控制室、办公室、车间和其它有人的设施的距离,不应小于50 ft (15 m)。

例外:允许将控制室设置在有可燃气体压缩机的建筑物中,建筑物结构符合2.3.1 的要求。

2.2.6.2明火设备和其它火源到任一拦蓄区或储罐排水系统的距离,不应小于50 ft (15 m)。

2.2.7装卸设施间距

2.2.7.1LNG管线转运的码头或停泊处,应使进行装卸的船舶与跨越航道的桥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ft (30 m)。装卸汇管与桥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ft (61 m)。

2.2.7.2LNG和易燃致冷剂的装卸接头到不受控制的火源、工艺区、储罐、控制室、办公室、车间和其它被占用的或重要工厂设施的距离,不应小于50 ft (15 m)。

例外:这一要求不适用于同转运作业有直接联系设施或设备。

2.3建筑物和构筑物

2.3.1供装运LNG、易燃致冷剂和可燃气体的建构筑物,应为用非承重墙的轻型不燃建筑。

2.3.2如果供存放LNG和可燃流体的房屋在不供装运这些流体的建筑物(如控制室,车间等)之内或与其相连,则房屋的公共墙不应超过两个,设计承载静压力不应小于100psi (4.8 kPa),应无门或其它通孔,耐火等级应不低于1小时。

供装卸LNG、易燃致冷剂和可燃气体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按2.3.2.1~2.3.2.3进行通风,最大限度减少可燃气体或蒸气聚集而造成危险。

2.3.2.1允许的通风方式如下:

(1)连续运行的机械通风系统

(2)混合重力式通风系统和备用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由可燃气体检测仪在检测到可

燃气体时予以启动。

(3)双档机械通风系统,其高档由可燃气体检测仪在检测到可燃气体时予以启动。

(4)由墙孔或屋顶通风器组合形成的重力式通风系统。如果有地下室或地下楼层,应提供辅

助机械通风系统。

2.3.2.2通风量,按场地面积计,不应小于1cfm / ft2 (5L / s / m2)。

2.3.2.3如果蒸气比空气重,应低点通风。

2.3.3 2.3.1 和2.3.2所述以外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布置,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燃气体或蒸气进入的可能性(见9.4.1),否则应采取其他措施。

2.3.4对调峰或天然气系统维修更换期间服务保障或其它短期用途,在满足下列条件下,允许临时使用LNG移动式设备:

(a)符合有关规定(见8.5.1.1)的LNG运输车辆,作为供应储罐。

(b)所有LNG移动式设备应至少由一名有经验且经操作安全培训有资质的人员操作。其它人员至少应培训合格。

(c)各作业公司应提供并执行初始培训书面计划,对指定的操作人员和监督员培训:现场使用LNG的特性和危险,包括LNG的低温、LNG与空气混合物的可燃性、无味蒸气、沸腾特性、对水和溅水的反应;作业活动的潜在危险;以及如何执行与人员职责相关的应急程序,并应提供详细的LNG移动式设备操作指南。

(d)应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罐中LNG事故排放危及邻近财产或重要工艺设备和构筑物或进入地面排水系统的可能性。允许使用活动式或临时围堵工具。

(e)气化器的控制应符合5.3.1,5.3.2 和5.4节。各加热式气化器应有远距离切断燃料源的设备,该设备也应能就地操作。

(f)设备和操作应符合11.4.5 (b),11.4.5.2 (b),8.7,8.8.1,9.1.2,9.2.1,9.2.2,9.2.3,和2.3.4 (c) 。不应执行净距离规定。

(g)应保证表2.2.4.1 规定的LNG设施间距,如果临时占用公共场所或其他场所,表

2.2.4.1的间距无法执行,应满足下列附加要求:

(1)受通行车辆交通影响的设施各边应设置路障。

(2)只要设施内有LNG,应连续监视作业。

(3)如果设施或作业妨碍正常车辆交通,除2.3.4 (g) (2)要求的控制人员外,还应有持旗人

员值班指挥交通。

(h)应采取合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泄漏点燃事故的可能性。

(i)在关键部位应备有制造商推荐的手提式或推车式气体灭火器。灭火器的配备应按NFPA 10,《手提式灭火器标准》。

(j)只要现场留有LNG,应有人值守,并采取措施防止公众进入。

2.3.5如果应急设备需要加臭,2.2.4.1规定将不适用于固定系统中有等于或少于20 gal (7.6L)可燃加臭剂设备的场所。

2.4设计者和制造者资格

2.4.1LNG设施设计者和制造者,应有资格设计或制造LNG储罐、工艺设备、致冷剂储存和装运设备、装卸设施、消防设备和LNG设施其它组件。

2.4.2应对设施组件的制造和验收试验进行监督,保证它们结构完善,并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2.4.3*应对土壤进行全面勘察,以确定设施拟建场地的适应性。

2.4.4LNG设施的设计者、制造者和施工者,应胜任LNG储罐、低温设备、管道系统、消防设备和设施的其它组件的设计、制造和施工。应对设施组件的制造、施工和验收试验进行监督,保证它们结构完善,并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2.5*低温设备的土壤保护。LNG储罐(见4.1.7),冷箱,管道和管架及其它低温装置的设计和施工,应能防止这些设施和设备因土壤冻结或霜冻升沉而受到损坏,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形成破坏力。

2.6冰雪坠落。应采取措施,保护人员和设备免遭堆积在设施高处的冰雪坠落袭击。

2.7混凝土材料

2.7.1用于建造LNG储罐的混凝土,应符合4.3节的要求。

2.7.2与LNG正常或定期接触的混凝土结构,应能承受设计荷载、相应环境荷载和预期温度的影响。这类结构应包括但不限于低温设备的基础。它们应符合下列要求:

(a)结构设计应符合4.3.2的有关规定

(b)材料和施工应符合4.3.3的有关规定

2.7.3管架应符合6.4节的要求。

2.7.4其它混凝土结构,应研究可能与LNG接触时受到的影响。这类结构如果与LNG接触会受到损坏,从而产生危险条件或恶化原有危急条件,对其应加以适当保护,尽可能减少与LNG接触产生的影响,或者它们应符合2.7.2 (a) 或(b)的要求。

2.7.5非结构用混凝土,如护坡和拦蓄区铺面用混凝土,应符合ACI 304R《混凝土测量、搅拌、运输和浇筑指南》的要求。根据ACI 344R-W《配有钢丝和股绞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筑物设计和施工》中2.2.1的规定,裂缝控制混凝土配筋至少应为横截面的0.5 %。

2.7.6对不常与LNG接触而又已经突然和LNG接触过的混凝土,应在其恢复到大气温度后立即进行检查,且如有必要应进行修补。

3工艺设备

3.1安装基本要求。LNG、易燃致冷剂和可燃气体工艺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 室外安装,应便于操作,便于人工灭火和便于疏散事故排放液体和气体。

(2) 室内安装,应安装在符合2.3和2.3.2要求的建筑物内。

3.2设备基本要求。LNG、易燃致冷剂和可燃气体工艺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 室外安装,应便于操作,便于人工灭火和便于疏散事故排放液体和气体。

(2) 室内安装,应安装在符合2.3.2和2.3.3要求的建筑物内。

3.2.1泵和压缩机的材料,应适合可能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3.2.2阀门设置应使各泵或压缩机维修时能隔断。如果泵或离心式压缩机并联安装,各排出管线应设置一个止回阀。

3.2.3泵和压缩机的出口应设置卸压装置以限制压力达到壳体、下游管线和设备的最大安全工作压力,除非壳体、下游管线和设备按泵和压缩机的最大排出压力设计。

3.2.4各泵应设置排放口、安全阀或两个都设,防止最大速度冷却时泵壳体承压过高。

3.3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储存。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储罐的安装,应符合NFPA 30《易燃和可燃液体规范》、NFPA 58《液化石油气规范》、NFPA 59 《公用煤气站中液化石油气储存与处理标准》、API 2510《液化石油气(LPG)装置设计和施工》;或应符合本标准 2.2节的规定。

3.4工艺设备

3.4.1工艺设备的布置应符合2.2节的规定。

3.4.2锅炉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Ⅰ卷,或CSA标准CSA

B 51《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规范》。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Ⅷ卷第1或2篇,或CSA标准CSA B 51《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规范》并应打印上规范号。

3.4.3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管式换热器制造商协会(TEMA) 标准的规定。这些组件属于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范围,所有换热器的壳体和内部构件,应按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Ⅷ卷第1或2篇或CSA B 51的规定进行试压、检验和打印标记。

3.4.4*单机功率不超过7500 HP的内燃机或燃气轮机的安装,应符合NFPA 37《固定式内燃机和燃气轮机安装和使用标准》。

3.4.5应设置与储罐安全阀分开的气化和闪蒸气控制系统,以安全排放工艺设备和LNG储罐中产生的蒸气。气化气和闪蒸气应安全排放到大气或密闭系统中。气化气排放系统应设计成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吸入空气。

3.4.6如果在任何管道、工艺容器、冷箱或其它设备内可能形成真空,与真空有关设施的设计,应能承受真空。或应采取措施,防止设备内产生真空造成危害。如果导入气体来防止真空,则气体的组分或导入方式不应在系统内形成可燃混合物。

4固定式LNG储罐

4.1基本要求

4.1.1检测。最初使用前,应对储罐进行检测,以确保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工程设计和材料、制造、组装与测试。使用单位应负责这种检测。允许使用单位将检测的任何部分工作委托给本单位、监理公司或科研机构、或公共保险或监督公司雇用的检验员。检验员应具备有关储罐规范或标准规定的资格和本标准规定的资格。

例外:ASME储罐

4.1.2基本设计要求

4.1.2.1使用单位应规定(1)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包括正常操作压力以上的范围。(2)最大允许真空度。

4.1.2.2LNG储罐中那些常与LNG接触的零部件和与LNG或低温LNG蒸气[温度低于-20 ℉ (-29 ℃)的蒸气] 接触的所有材料,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应与LNG相适应,并应适宜在–270 ℉ (-168 ℃)使用。

4.1.2.3作为LNG储罐组成部分的所有管道系统,应符合第6章的规定。这些储罐管道系统应包括储罐内、绝热空间内、真空空间内的所有管道,和附着在或连接到储罐上的直到管线第一个环形外接头的外部管线。这一规定不包括整个位于绝热空间内的惰性气体置换系统。如果是ASME储罐,储罐组成部分的所有管道系统,包括内罐和外罐之间的管道,应符合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Ⅷ卷,或ASME B 31.3 《工艺管道》。对标准的符合情况应标明或附在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附录W,“压力容器制造商数据报告”的表格U-1中。

4.1.2.4所有LNG储罐设计应适应顶部和底部灌装,除非有防止分层的其它有效措施(见11.3.7)

4.1.2.5LNG储罐外表面,可能意外接触到因法兰、阀门、密封、或其它非焊接接头处LNG 或低温蒸气泄漏引起的低温,因此应适宜在这种温度下操作或应保护不受这样接触影响。

4.1.2.6一个共用防护堤内布置有两个或多个储罐,储罐基础应能承受与LNG接触,或应保护避免接触积聚的LNG而危及结构整体性。

4.1.2.7液体的密度,应设为最低储存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实际质量,密度大于470 kg /m3(29.3lb/ft 3) 除外。

4.1.2.8应制订储罐从装置上拆除的措施。

4.1.3抗震设计

4.1.3.1LNG储罐及其拦蓄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地震荷载。对除4.1.3.8 之外的所有装置,使用单位应进行现场调查,确定地震动特征和反应谱。进行现场调查时,应收集区域地震和地质资料、预期重现率和已知断层和震源区的最大震级、现场位置及其关系、后源影响、地下条件的特点等。

在调查的基础上,概率最大地震(MCE)的地震动,应是50年期内超越概率2%的地震动(平均复现间隔2475年),属于4.1.3.1(a) 的例外。利用MCE的地震动垂直和水平加速度响应,应建立覆盖预期阻尼因数和自振周期的整个范围的反应谱,包括阻尼因数和装有

标准物质定义及保存过期处理

标准溶液(物质)的保存及过期处理 一、标准品分类 1. 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采用计量学上有效程序测定的一种或多种规定特的,并附有证书提供规定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和计量溯源性的陈述。制造商须获得ISO GUIDE 34认证或由国家计量或标准机构认可(NIST,IRMM,中国计量院等各国计量院的标准物质属于该类),以及各国厂商按照GUIDE 34导则生产的标准物质。 2.标准物质/标准样品(RM):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注:一种参考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制造商一般获得ISO Guide 34/ISO 17025认证或符合定义要求,市场上流通的多为此类,如o2si,Dr, Accustandard,sigma等。 3.化学对照品(纯物质):由同种已知结构的化合物组成,有明确纯度(purity/assay)和有效期标识,但纯度的测定一般只采用一种或两种粗略的方法,对于杂质的测定不完善,不符合计量学有效程序(Guide35),纯度在理论上存在和真值的偏差可能,一般多用于定性,如果用于定量该纯度为参考值,直接与方法相关。 二、影响标准物质稳定性的因素 1.标准物质本身的性质 2.标准物质加工制备过程的影响 3.标准物质贮存容器的影响 4.外部条件的影响 三、标准品的有效管理 1.长期稳定性是在规定的存储条件下,在较长周期内定期进行稳定性评估。短期稳定性也叫运输稳定性,在模拟运输的高温条件下短期测试稳定性。 2.常见的存储条件有: 1) 常温保存:阴凉干燥处,适用于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产品。 2) +4度冷藏:常温下不是很稳定的物质,保存于冰箱冷藏室。 3) -20度冷冻:化学性质不稳定,常温下容易分解的物质。 4) -80度保存: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等 3.开瓶前,厂家保证,标准物质的有效期开瓶前有效。开瓶后,厂家一般不保证,开瓶后由于不可控因素增加,标准物质有可能会产生不稳定的情况,需要做标准品稳定性监测,即标准品的期间核查 4.一般来说,标准品在密闭的容器中保存时,稳定期限较长,反映了标准物质的保存期限 ,在反复开启容器使用时,其稳定性会缩短,反映了标准物质的使用期限,应在规定的储存或使用条件下,定期对特定特性量值的稳定性测试。标准品首次使用、无法获得可靠有效期的可安排稳定性监测,按照先密后疏的原则,在有效期内,应有多个时间间隔的监测数据来预测有效期。再次使用时,可根据预测有效期进行核查,核查频率可降低至1次。当发现储存不当或怀疑污染时应及时增加核查频次。当标准物质由多个待定特性量值时,应选择那些易变的和有代表性的特定特性量值进行稳定性检测。当标准物质由多个待定特性量值时,应选择那些易变的和有代表性的特定特性量值进行稳定性检测。标准品的使用期,即打开瓶后标准品的稳定期限,由于开瓶后不稳定因素增加,需要使用方对标准品的使用期进行检测核查,以保证数据准确性,被定义为期间核查。经过期间核查的检测后,该期间核查数据可沿

试剂的有效期如何确定

本文通过两个表格和大家分享实验室化学试剂的分类和化学试剂标签 试剂的有效日期是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生产日期来判断化学试剂的有效性,其实这是不对的。 化学试剂不像食品和药品有严格的保质期,化学试剂一般没有保质期的具体要求和界限,这与化学试剂的保质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关;要根据化学性质、保存条件等,再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判断试剂是否出现变质、能否继续使用。 化学试剂的性质对有效期的影响 化学试剂一般没有注明保质期,确定试剂是否变质主要是凭经验和做新旧试剂对比试验。 化学试剂的有效期随着化学品的化学性质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保存有效期就越长,保存条件也简单。 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般原则,不是绝对原则): 无机化合物,只要妥善保管,包装完好无损,理论上可以长期使用。但是容易氧化(如亚硫酸盐、苯酚、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应将其固体或晶体密封保存,不宜长期存放;水溶液亚硫酸、氢硫酸溶液要密封存放;钾、钠、白磷更要采用液封形式)、容易潮解的物质,在避光、阴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 年)内保存,具体要看包装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有机小分子量化合物一般挥发性较强,包装的密闭性要好,可以长时间保存(3~5 年)。但容易氧化、受热分解、容易聚合、光敏性物质等,在避光、阴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 年)内保存,具体要看包装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有机高分子,尤其是油脂、多糖、蛋白、酶、多肽等生命材料,极易受到微生物、温度、光照的影响,而失去活性,或变质腐败,故此,要冷藏(冻)保存,而且时间也较短。 基准物质、标准物质和高纯物质,原则上要严格按照保存规定来保存,确保包装完好无损,避免受到化学环境的影响,而且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基准物质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在常温(15oC~25oC)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超过两个月要重新标定或检查之后再用。 培养基:按规定配制并消毒好培养基,冷至室温,保存在阴暗处(尽可能贮藏在冰箱内),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在1个月内用完。 除另有规定外、试液、缓冲液、指示剂(液)的有效期均为半年。 液相用的流动相、纯化水有效期为15 天。

药品-试剂-标准物质管理制度

实验室药品试剂标准物质管理制度 1 目的 1.1规范实验室药品试剂的管理,遵循既有利于使用,又保证安全的原则,管好用好化学品,加强安全教育。 1.2为确保试验室所需的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的规范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 2 范围 2.1实验室内所用药品试剂及标准物质。 3 职责 3.1 药品试剂保管人员严格执行药品保管制度,做到药品试剂的安全保管和使用领取。 3.2标准物质的购置由化学分析责任人提出申请,经试验室主任审批后,材料员到国家标准物质管理中心购买。 3.3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操作人员药品试剂的安全使用。 3.4实验室操作人员准确掌握试剂药品的安全使用,防止出现误操作。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标准物质购置计划的审核与标准物质报废的

批准。 3.5检验组负责监督对标准物质管理的执行情况,及报废的审核。 4 药品试剂及标准物质的保管 4.1化学试剂应指定专人保管,并有账目。 4.2标准物质购入后,有理化检验工程师与化学分析室负责人共同检查验收。化学分析责任人负责上账登记、标识并设专人保管,填写标准物质管理一览表。 4.3在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及化学性质不同或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化学试剂应分柜存放。 4.4受光照易变质、易燃、易爆、易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试剂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易燃、易爆物应远离火源。 4.5易挥发试剂应贮存在有通风设备的房间内。 4.6剧毒试剂应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 4.7试剂使用应有记录,剧毒试剂的领用需实验室负责人签字。 4.8配制的试剂应贴上标识,注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时间、有效期及配制人。 4.9定期检查试剂是否过期,过期试剂应及时妥善处理。

标准物质剩余后的保存

我一般买2毫升安瓿瓶,取1毫升配成100毫升储备液后,将剩下的装入1毫升自动进样瓶中,旋紧瓶盖,贴上标签;将用后的储备液装入事先洗净烘干的100毫升医用试剂瓶中,盖上20毫升顶空瓶垫(大小刚好),用铝盖封好(专用压盖器),贴好标签,将其一并放入标液展示柜冷藏。 用试剂专用保存瓶,聚四氟乙烯阀门盖的那种,可以使用N次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管理程序 1.0目的: 为使标准物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保持完好,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 2.0范围: 2.2.1标准物质的采购与验收 2.2.2入库与保管 2.2.3验证与使用 2.2.4标识与档案管理 3.0职责: 3.1检验室负责人: 3.1.1列出标准物质的使用目录及等级要求; 3.1.2提出标准物质的验收、保管、使用、降级、报废要求; 3.1.3组织标准物质的验收。 3.2检验员: 3.2.1按照标准物质的保管、使用的要求正确使用标准物质; 3.2.2做好标准物质使用记录。 3.3仪器设备管理员: 3.3.1建立标准物质档案; 3.3.2粘贴管理标识; 3.3.3维护标准物质的贮存环境。 3.4技术主管: 3.4.1批准标准物质的采购、使用、降级和报废; 3.4.2发现标准物质存在缺陷时组织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追溯。 3.5技术主管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 4.1标准物质的采购与验收 4.1.1检验室负责人应列出本部门检测所用标准物质的目录、数量及质量指标并据此提出采购计划。制定的采购计划报技术主管审核批准。 4.1.2采购人员应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标准物质。质量保证的模式通常有: (1) 获得国家标准物质生产许可证; (2) 有计量部门出具证书证明其级别和不确定度; (3) 出厂期不超过一年;(或保质期内的) (4) 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的工程实物标准。 4.1.3到货的标准物质,使用部门应组织逐一验收。验收可采用新购--在用标准物质的比对方式,若新购标准物质与在用标准物质的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则新购标准物质可以被批准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期间核查方法,保证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 适用于本质检站(检验公司)使用的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期间核查工作。 3. 职责 质保部会同测试部制定年度核查计划;质保部负责监督期间核查工作的开展;测试部使用人员负责对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期间核查工作,并做好记录。 4. 程序 4.1 核查前准备 查看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是否在有效期内,本质检站(检验公司)只对在有效期内的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工作。已过有效期的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只能供新方法研究使用。 4.2 核查 4.2.1 测试部检验人员应对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外观、颜色、气味等性状逐一辨识,并加以记录;同时还应该记录此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的保存期,以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澄清、是否有被污染的迹象等。

4.2.2 对于尚未开封的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一般只进行4.2.1核查即可;对于已经开封、较易保藏(性质稳定)的也只需进行4.2.1的核查;对于水相或甲醇作为溶剂配制的标准溶液的除了进行4.2.1的核查外,还应进行标准物质的技术性核查。 4.2.2.1标准物质(例如金属元素铅、砷、汞等;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能获得有证质控样的核查标物,将核查标物稀释至上机浓度,按现行有效的检测方法的仪器条件上机,用核查标准溶液的校正曲线检测质控样。 4.2.2.2标准物质核查中,不能获得有证质控样的,可以新购标准物质对核查标物进行检测,将新标物、核查标物配制成同一浓度的上机溶液,按现行有效的检测方法的仪器条件上机,比较两种溶液的仪器相应值(色谱峰面积或是吸光度)大小。 4.3 判断 对标准物质、标准(滴定)溶液核查后需对其作出其符合性的判断,确认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例如证书提供浓度、纯度、量值是否依然能够得到维持。 共页第页 SNF/ZD-153-2015 4.3.1使用有证质控样的核查判定,结果数据在质控样证书范围内的被核查标物 判定为符合,继续使用;如结果数据不在证书范围内的,判定为不符合,立即停止使用,并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 4.3.2购买新标物与核查标物溶液比较相应值大小,按标物检测项目使用的现行有效的检测标准的结果允差范围,如新购标准溶液与核查标液的相应值偏差小于允差范围,判定为符合,核查标物继续使用,如偏差大于等于方法的允差范围,则判定为不符合,立即停止使用,并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

天然气的液化及液态储存.docx

天然气的液化及液态储存 甲烷的临界温度为-82.1℃,临界压力为4.49MPa。在 0.055MPa压力下,达到-161℃,甲烷即可液化。使用液化温度取决于储存压力。最常用的是深度冷冻法,将天然气冷却至-162℃,在常压、低温下储存。天然气液态容积为气态的1/600。 一、天然气的液化 天然气的液化属于深度冷冻,靠一段制冷达不到液化的目的。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1. 阶式循环(或称串级循环)制冷 图6-15所示是阶式循环制冷流程。 为使天然气液化并达到-162℃,需经过三段冷却,制冷剂为丙烷(也可用氨)、乙烯(也可用乙烷)和甲烷。在丙烷通过蒸发器7冷却乙烯和甲烷的同时,天然气被冷却到-40℃左右;乙烯通过蒸发器8冷却甲烷的同时,天然气被冷却到-100℃左右;甲烷通过蒸发器9把天然气冷却到-162℃使之液化,经气液分离器10分离后,液态天然气进罐储存。三个被分开的循环过程都包括蒸发、压缩和冷凝三个步骤。此法效率高、设计容易、运行可靠,应用比较普遍。 2. 混合式(或称多组分)制冷 图6-16所示是混合式制冷流程。这种方法的制冷剂是烃的混合物,并有一定数量的氮气。丙烷、乙烯及氮的混合蒸汽经制冷机6压缩和冷却器5冷却后进入丙烷储罐。丙烷呈液态,压力为3MPa,乙烯和氮呈

气态。丙烷在换热器4中蒸发,使天然气冷却到-70℃,同时也冷却了乙烯和氮气,乙烯呈液态进入乙烯储槽,氮气仍呈气态。液态乙烯在换热器中蒸发,冷却了天然气及氮气。氮气进入氮储槽并进行气液分离,液氮在换热器中蒸发,进一步冷却天然气,同时冷却了气态氮气。气态氮气进一步液化并在换热器中蒸发,将天然气冷却到-162℃送入储罐。 此法的优点是设备较少,仅需一台制冷机和一台换热器。其缺点是气液平衡与焓的计算繁琐,换热器结构复杂,制造也困难。 混合式制冷的效率和投资均比阶式循环制冷低。 3. 膨胀法制冷 如图6-17所示,膨胀法制冷流程是充分利用长输干管与用户之间较大的压力梯度作为液化的能源。它不需要从外部供给能量,只是利用了干管剩余的能量。这种方法适用于远程干管压力较高、且液化容量较小的地方。来自长天然气送入管网输干管的天然气,先流经换热器1,然后大部分天然气在膨胀涡轮机中减压到输气管网的压力。没有减压的天然气在换热器2中被冷却,并经节流阀3节流膨胀,降压液化后进入储罐4。储罐上部蒸发的天然气,由膨胀涡轮机带动的压缩机吸出并压缩到输气管网的压力,并与膨胀涡轮机出来的天然气混合作为冷媒,经换热器2及1送入管网。 按此原理所能液化的天然气数量,取决于管网的压力所能提供的能量。

标准物质、标准溶液的管理制度

HYJC-ZD-10衡宇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 第1页共2页 第 1版第0次修订 主题:标准物质、标准溶液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10 日1、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1)标准物质存放环境要符合要求,确保其不变质。 2)标准物质购置由各检验室提出申请,由综合室汇总,经所长批准后,由综合室按供应商评价目录中所选择的供应商处进行购买,不得购 买无许可证或无标识的标准物质。 3)标准物质应按需领取,发放要履行登记手续,必须按其说明书上 规定的期限定期更换,剩余的标准物质不能再倒回原处。 2、标准溶液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1)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标定、使用管理,由检验室设专人负责。 2)标准溶液的制备必须严格按 GB/T601-2002 滴定分析 ( 容量分析 ) 用标准溶液的制备规定进行 , 专人配制和标定 , 且不得少于两人。标定时应 详细记录标定过程。 3)标准溶液实行标志管理,制备好的标准溶液应在标签上注明名称、浓度、基准物质名称、配制人、配制日期、标定人、标定日期、保存时 间,并合理放置,由专人妥善保管。

HYJC-ZD-10衡宇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 第2页共2页 第 1版第0次修订 主题:标准物质、标准溶液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 2010 年 6 月 10 日 4)标准溶液的配制人和标定人要填写“标准溶液的制备与标定原始 记录”。配制好的标准溶液由室主任批准后,方可使用。 5)标准溶液在检验室内应单独放置,并保证室内环境条件符合要求。标定好的标准溶液在常温下的保存时间不得超过两个月。超过期限的标准溶液由配制人员重新标定,作好相应的记录和标签。 6)检验人员使用标准溶液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向室主任反映,做好相应 的处理。

浅谈化学试剂的分类与储存

浅谈化学试剂的分类与储存 摘要:化学试剂管理是化验室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检验结果正确与否和化验室人员安全及健康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化学试剂管理是化验室诸多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 关键词:试剂分类;化学试剂应用储存 Abstract: chemical reagen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laboratory system, is related to the test result is correct or not, and laboratory personnel in safety and health a systematic project. Therefore, the chemical reagent mana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regulatory elements in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Key words: the reagents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storage of chemical reagents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 按安全管理之需,化学试剂传统上分为六类:爆炸品、易燃品、强氧化剂、强腐蚀剂、剧毒品及放射性试剂。此外,随着用途需要的变化,某些本来安全的试剂,会成为一定时

期的管制品,如醋配,本无危险,但成为毒品制造原料后,就成为安全管理中的管制品了。 易燃液体分三个等级: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4℃如汽油、乙醚、丙酮、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在―4℃至21℃之间的液体,如酒精、甲醇、甲苯、二甲苯、正丙醇、异丙醇、丙酸乙酯等:三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1℃至45℃之间的液体,如煤油、柴油、松节油等。上述是易燃液体试剂的传统分类,近年又推出《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简称“GHS”)对分类作了新的规定修正。GHS体系中易燃液体分类的判定要素为闪点和初始沸点两个指标(表1),其中又以闪点为关键点。因为闪点是一个安全指标,用于鉴定油品及其他可燃液体发牛火灾的危险性。 表1GHS体系中易燃液体分类方法 二、化学试剂的简要类述 严格化学试剂的入库管理和规范登记是化学试剂的管 理基础。化学试剂是指用于我国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说是化学工作者的眼睛。所用的化学试剂必须妥善保管,以免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总的来说化学试剂危险品分为九个大类.(氧化剂、毒

液化天然气的低温特性

液化天然气的低温特性 LNG的低温常压储存是在液化天然气的饱和蒸气压接近常压时的温度进行储存,也即是将LNG作为一种沸腾液体储存在绝热储罐中。常压下LNG的沸点在-162℃左右,因此LNG的储存、运输、利用都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的。低温特性除了表现在对LNG系统的设备、管道的材料要注意防止低温条件下的脆性断裂和冷收缩对设备和管路引起的危害外,也要解决系统保冷、蒸发气处理、泄漏扩散以及低温灼伤等方面的问题。 一、隔热保冷 LNG系统的保冷隔热材料应满足导热系数小、密度低、吸湿率和吸水率小、抗冻性强的要求,并在低温下不开裂、耐火性好、无气味、不易霉烂、对人体无害、机械强度高、经久耐用、价格低廉、方便施工等要求。 二、蒸发特性 LNG是作为沸腾液体储存在绝热储罐中。外界任何传入的热量都会引起一定量液体蒸发成为气体,这就是蒸发气(BOG)。蒸发气的组成与液体组成有关。标准状况下蒸发气密度是空气的60%。 当LNG压力降至沸点压力以下时,将有一定量的液体蒸发而成为气体,同时液体温度也随之降到其在该压力下的沸点,这就是LNG的闪蒸。通过烃类气体的气液平衡计算,可得到闪蒸气的组成及气量。当压力在100~200kPa范围内时,1m3处于沸点下的LNG每降低1kPa 压力时,闪蒸出的气量约为0.4kg。当然,这与LNG的组成有关,以上数据可作估算参考。由于压力、温度变化引起的LNG蒸发产生的蒸发气的处理是液化天然气储存运输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三、泄漏特性 LNG倾倒在地面上时,起初迅速蒸发,然后当从地面和周围大气中吸收的热量与LNG蒸发所需的热量平衡时便降至某一固定的蒸发速度。该蒸发速度的大小取决于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同表面由实验测得的LNG蒸发速度如表2-4[2]所示。 表2-4LNG蒸发速度kg/(m2h) LNG泄漏到水中时产生强烈的对流传热,以致在一定的面积内蒸发速度保持不变。随着LNG流动泄漏面积逐渐增大,直到气体蒸发量等于漏出液体所能产生的气体量为止。 泄漏的LNG开始蒸发时,所产生的气体温度接近液体温度,其密度大于环境空气。冷气体在未大量吸收环境空气中热量之前,沿地面形成一个流动层。当从地面或环境空气中大量吸收热量以后,温度上升时,气体密度小于环境空气。形成的蒸发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在温度继续上升过程中逐渐形成密度小于空气的云团。云团的膨胀和扩散与风速和大气的稳定性有关。LNG泄漏时,由于液体温度很低,大气中的水蒸气也被冷凝而形成雾团,这是可见的,可以作为可燃性云团的示踪物,指示出云团的区域范围。泄漏的LNG以喷射形式进入大气,同时进行膨胀和蒸发,还进行与空气的剧烈混合。大部分LNG包在初始形成的类似溶胶的云团之中,在进一步与空气混合的过程中完全气化。 LNG与外露的皮肤短暂地接触,不会产生什么伤害,可是持续地接触,会引起严重的低温灼伤和组织损坏。 四、储存特性 (一)分层

标准物质使用管理程序模板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确保标准品的保管和使用,对自制工作对照品进行 验证,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无误。 化验室所用标准物质。 化验室检验人员。 化验室所用标准物质分为一级标准品和二级标准 品。一级标准品为购置的药典标准品 ,如USP 标准 品、EP 标准品等;二级标准品为自制已标定的工作 对照品(WRS )。 一级标准品: 化验室部门根据检验需要提出一级标准品的购置计 划,报化验室经理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按要 求采购,采购到货后由专人负责验收 ,检查证书是 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等,验收合格后分别编号, 存放于指定贮存地点。 二级标准品 化验室部门根据检验需要提出二级标准品申请 ,报 化验室科长审核、主管批准后,由化验室科长和主 管部 门执行二级标准品的制备程序 :化验室部门依 据化验室部门提供的样品的检验报告单 ,取该批样 品适量,提供给中试室或车间进行精制,精制的过程 检 验由化验室部门负责实施。 接收标准:工作对照品 含 1.0目的 2.0范围 3.0责任 4.0程序 4.1 4.2 4.3 4.3.1

量应与药典标准品标示量相当

工作对照品的标定 4.3.2 a. 有药典标准品时自制标准品在用药典标准品标定后, 可用作工作对照品。在标定过程之前, 采用药典所规定的 各项测试, 包括红外和紫外光谱测试, 对自制样品与药典 标准品进行直接分析比较。确定该样品已完全符合现有药 典要求。 标定时, 由两个分析员用两套系统在不同时间分别称取 三份样品平行测定, 并计算结果、平均值与 RSD%。以所有的测试结果平均值做为该批号工作对照品 的标定结果。其报告中应包括药典标准品及工作对照品的 批号、称样、详细的实验条件(实验室仪器、条件 及样品准备) , 数值与测试结果, 最终结论(平均含量 结果)。用于定性的工作对照品标定采用药典所规定的 各项测试, 与药典标准品进行直接分析比较, 确定该样 品符合现有药典要求, 即可。 b. 无药典标准品时 自制工作对照品在进行标定前, 必须符合现有各测试指 标的要求。并应有四大光谱和元素分析。 标定时, 由两个分析员用两套系统在不同时间分别称取 五份样品平行测定, 并计算结果、平均值与 RSD%。以所有测试结果平均值作为该批号工作对 照品的纯度值。此方法只在每次重复分析的结果都符合

实验室试剂的有效期如何确定

实验室试剂的有效期如何确定 试剂的有效日期是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生产日期来判断化学试剂的有效性,其实这是不对的。 化学试剂不像食品和药品有严格的保质期,化学试剂一般没有保质期的具体要求和界限,这与化学试剂的保质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关;要根据化学性质、保存条件等,再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判断试剂是否出现变质、能否继续使用。 化学试剂的性质对有效期的影响 化学试剂一般没有注明保质期,确定试剂是否变质主要是凭经验和做新旧试剂对比试验。 化学试剂的有效期随着化学品的化学性质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保存有效期就越长,保存条件也简单。 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般原则,不是绝对原则): 无机化合物,只要妥善保管,包装完好无损,理论上可以长期使用。但是容易氧化(如亚硫酸盐、苯酚、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应将其固体或晶体密封保存,不宜长期存放;水溶液亚硫酸、氢硫酸溶液要密封存放;钾、钠、白磷更要采用液封形式)、容易潮解的物质,在避光、阴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 年)内保存,具体要看包装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有机小分子量化合物一般挥发性较强,包装的密闭性要好,可以长时间保存(3~5 年)。但容易氧化、受热分解、容易聚合、光敏性物质等,在避光、阴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 年)内保存,具体要看包装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有机高分子,尤其是油脂、多糖、蛋白、酶、多肽等生命材料,极易受到微生物、温度、光照的影响,而失去活性,或变质腐败,故此,要冷藏(冻)保存,而且时间也较短。 基准物质、标准物质和高纯物质,原则上要严格按照保存规定来保存,确保包装完好无损,避免受到化学环境的影响,而且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基准物质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在常温(15oC~25oC)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超过两个月要重新标定或检查之后再用。 培养基:按规定配制并消毒好培养基,冷至室温,保存在阴暗处(尽可能贮藏在冰箱内),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在1个月内用完。 除另有规定外、试液、缓冲液、指示剂(液)的有效期均为半年。 液相用的流动相、纯化水有效期为15 天。 除另有规定外,液体试剂开启后一年内有效,固体试剂开启后三年内有效。 化学试剂保存环境对有效期的影响 1.空气的影响:空气中的氧易使还原性试剂氧化而破坏。强碱性试剂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成碳酸盐,水分可以使某些试剂潮解、结块;纤维、灰尘能使某些试剂还原、变色等。 2.温度的影响:试剂变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夏季高温会加快不稳定试剂的分解;冬季严寒则促使甲醛聚合而沉淀变质。 3.光的影响: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加速某些试剂的化学反应而使其变质(例如银盐、汞盐、溴和碘的钾、钠、铵盐和某些酚类试剂)。

标准物质一览表

标准物质一览表 名称标准物质编号样品浓度(mg/L)样品数量(支)有效期 氟化物标液101710 500±2% 4 2013.04--2018.3 二氧化硫标液103511 100±2% 8 2013.10—2018.9 氯化物标液101809 500±1% 5 2012.10—2017.9 磷酸盐标液102812 500±1% 5 2013.10—2018.9 氯化物标液 101809 500±1% 5 2012.10--2017.09 六价铬质控203341 0.604±0.020 2 2012.07--2017.06 203343 0.198±0.010 2 2012.11--2017.10 203345 0.498±0.016 2 2013.05--2018.04 水质PH质控202153 9.12±0.05 2 2013.05--2018.4 202152 7.32±0.06 2 2012.11--2017.10 202151 4.11±0.05 2 2012.11--2017.10 水质氯化物质控201837 77.3±2.5 4 2012.07--2017.6 201836 8.13±0.30 4 2012.07--2017.6 201835 123±4 2 2012.07--2017.6 水质氟化物201735 1.22±0.06 2 2012.07--2017.6 201736 0.625±0.034 2 2013.05--2018.4 201737 1.60±0.07 2 2013.05--2018.4

水质氨氮质控200561 0.391±0.022 1 2013.05--2018.4 200563 2.72±0.10 1 2013.05--2018.4 200568 1.36±0.07 1 2013.11--2018.10 200570 0.385±0.017 1 2014.05--2019.4 水质化学需氧量200186 302±11 1 2014.05--2019.4 200179 122±8 3 2013.05--2018.4 200180 28.9±2.0 3 2013.11--2018.10 200185 39.0±2.9 二氧化硫(甲醛法)质 控206045 0.517±0.043 12 2012.11--2017.10 206046 0.316±0.033 2 2012.11--2017.10 氮氧化物质控206141 0.740±0.034 10 2012.11--2017.10 206142 0.358±0.019 2 2013.05--2018.4 水质氯化物质控201836 8.13±0.30 4 2012.07--2017.6 201837 77.3±2.5 4 2012.07--2017.6 201838 231±6 2 2013.05--2018.4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doc

1. 目的 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 适用于对本中心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 3. 职责 3.1 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2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参与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3 检测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期间核查的进行。 4. 操作规程 4.1 操作前的检查 4.1.1 检查标准物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1.2 检查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4.2 核查 4.2.1 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对于未开封的,可以免于核查;对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溶液是否澄清,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4.2.2 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核查 4.2.2.1 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标 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 1 4.2.2.2 进行4.2.2.1步骤时,同时用需进行核查的标准储备液稀释并配制 C并与该标一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 2 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4.3 结果判定 4.3.1 1C 与C 相比较,若1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者污染;若1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核查。只有在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比较2C 与C 的值才有意义。 4.3.2 2C 与C 相比较,若2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的示值与实值在允许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判定该储备液合格,可以继续使用;若2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在配制、使用、储存过程中有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重新配制新的储备液。

液化天然气储存及应用技术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液化天然气储存及应用技 术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448-29 液化天然气储存及应用技术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前言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优质能源,近年来,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从今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看,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际上液化天然气(LNG)的生产和应用已有久远的历史。LNG贸易是天然气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近10年来LNG产量以年20%速度增长。LNG工业将是未来天然气工业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最近批准在珠海建设进口LNG接收站。中原油田正筹建一座日处理15万m3天然气的液化工厂。LNG在我国的应用必将开始一个新的阶段。 2、液化天然气的制取与输送

LNG是液化天然气的简称,常压下将天然气冷冻到-162℃左右,可使其变为液体即液化天然气(LNG)。它是天然气经过净化(脱水、脱烃、脱酸性气体)后,采用节流,膨胀和外加冷源制冷的工艺使甲烷变成液体而形成的。LNG的体积约为其气态体积的l/620。 天然气的液化技术包括天然气的预处理,天然气的液化及贮存,液化天然气的气化及其冷量的回收以及安全技术等内容。 LNG利用是一项投资巨大、上下游各环节联系十分紧密的链状系统工程,由天然气开采、天然气液化、LNG运输、LNG接收与气化、天然气外输管线、天然气最终用户等6个环节组成。 由于天然气液化后,体积缩小620倍,因此便于经济可靠的运输。用LNG船代替深海和地下长距离管道,可节省大量风险性管道投资,降低运输成本。从输气经济性推算,陆上管道气在3000km左右运距最为经济,超过3500km后,船运液化天然气就占了优势,具有比管道气更好的经济性。

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配置一览表

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配置一览表 仪器设备配置一览表实验室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金马街30号第 1 页,共4 页序检测产品/号类别1检测项目/参数序号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技术指标标准条款/ 仪器设备名称、检测细则编号型号/规格GB7258-2012 GB7258-2012 GB7258-2012 GB7258-2012 GB7258-2012 GB18285-2005 DB50/344-2010 GB3847-2005 GB3847-2005 DB50/345-2010 GB7258-2012的8: GB7258-2012的GB7258-2012 JJG52-1999 GB7258-2012 GB7258-2012 侧滑检验台ACCH-10 名称测量车速表测量前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测量同轴制动参数测量轴重制动参数测量轴重制动参数测量机动车尾气排放气体测量发

动机转速测量压然式发动机排出污染物光吸收系数测量前照灯发光强度、角度、垂直度、高度测量车辆轴承位移量机动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标定轴重测量车窗玻璃测量轮胎气压测量范围0-200km/h (0-30)kn (0-10)m/km (0-30)kn (0-10)T CO: O?HC:NO: (30-40000)r/min 0-100% 准确度等级/ 不确定度U95=/km 级溯源方式有效截止日期2015-1-1 2015-1-1 备注制动检验台ACZD-3 轮重检验台ACPB-3 平板检验台ACZZ-13 废气分析仪MQW-50A 转速适配器30-40000r/min % 发光强度:(5*103-40*103)cd光辆角:上:10;下:30左/右:20 不透光烟度计MQY-200 前照灯检测仪MQW-6A大量程百分表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BCX-3 0-50mm +/s2 ±120°1′ 20kg 0-99% (- -250)MPa 专用砝码透光率计胎压表)MPa 检定检定左:-%右:-% 检定前左:-%前右:-%后检定左:-%后右:-%

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规范审批稿

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质量,规范药品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根据《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管理办法》,制定本技术规范。 第二条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研究、制备、标定、审核、供应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 第三条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系指供药品质量标准中理化测试及生物方法试验用,具有确定特性,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供试药品定性或赋值的物质。 (一)理化检测用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系指用于药品质量标准中物理和化学测试用,具有确定特性,用以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校准设备的对照品,按用途分为下列四类: 1. 含量测定用化学对照品:系指具有确定的量值,用于测定药品中特定成分含量的标准物质。 2. 鉴别或杂质检查用化学对照品:系指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用于鉴别或确定药品某些特定成分的标准物质。 3. 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系指用于鉴别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某一类成分或组分的对照物质。

4. 校正仪器/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对照品:系指具有特 定化学性质用于校正检测仪器或供系统适用性实验用的标 准物质。 (二)生物检测用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系指用于生物制 品效价、活性、含量测定或其特性鉴别、检查的生物标准 品或生物参考物质,可分为生物标准品和生物参考品。 1.生物标准品系指用国际生物标准品标定的,或由我 国自行研制的(尚无国际生物标准品者)用于定量测定某一 制品效价或毒性的标准物质,其生物学活性以国际单位(IU)或以单位(U)表示。 2.生物参考品系指用国际生物参考品标定的,或由我 国自行研制的(尚无国际生物参考品者)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的定性鉴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或指用于定量检测某些制品的生物效价的参考物质,如用于麻疹活疫苗滴度或类毒素絮状单位测定的参考品,其效价以特定活性单位表示,不以国际单位(IU)表 示。 第二章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制备 第四条在建立新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时,研制部门 应提交研制申请,标准物质管理处负责评估研制的必要

液化天然气(LNG) 生产、储存和装运

液化天然气(LNG) 生产、储存和装运GB/T 20368-2006

2 厂址和平面布置_GB/T20368-2006 2.1 工厂选址原则 2.1.1工厂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 a)应考虑本标准中LNG储罐,易燃致冷剂储罐、易燃液体储罐、构筑物和工厂设备与地界线,及其相互间最小净间距的规定。 b)除按第9章人身安全和消防规定以外,人员应急疏散通道应全天候畅通。 c)应考虑在实际操作的极限内,工厂抗自然力的程度。 d)应考虑可能影响工厂人员和周围公众安全涉及具体位置的其他因素。评定这些因素时,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在设计或操作中采取的安全措施作出整体评价。 2.1.2工厂的场地准备应包括防止溢出的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流出厂区措施及地面排水措施。 2.1.3对所有组件应说明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2.1.4*应进行现场土壤调查及普查以确定设备的设计基础数据。 2.2溢出和泄漏控制的主要原则 2.2.1基本要求 2.2.1.1为减少储罐中LNG事故排放危及邻近财产或重要工艺设备和构物安全的可能性,或进入排水沟的可能性,应按下列任种方法采取措施: a)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利用自然屏障、防护堤、拦蓄墙或其组合,围绕储罐构成一个拦蓄区。 b)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利用自然屏障、防护堤、挖沟、拦蓄墙或其组合,围绕储罐构成一个拦蓄区。并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在储蓄的周围修建自然的或人工的排水系统。

c)如果储罐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利用挖沟方式成一个拦蓄区。 2.2.1.2为使用故溢出和泄漏危及重要构筑物、设备或邻近财产或进入排水沟的可能性减至最少,下列区域应予平整、、排水或修拦蓄设施: a)工艺区 b)气化区 c)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转运区 d)紧靠易燃致冷和易燃液体储罐周围的区域 如果为满足2.1.2也要求拦蓄区时,应符合2.2.2和2.2.3规定。 2.2.1.3对于某些装置区,2.1.2、2.2.1.1和2.2.1.2中有关邻近财产或排水沟的规定,变更应征得主管部门同意。所作的改变,不得对生命或财产构成明显的危害或不得违背国家、省和地方的规定。 2.2.1.4易燃液体和易燃致冷剂储罐,不应设置在LNG储罐拦蓄区内。 2.2.2拦蓄区容积和排水系统设 2.2.2.1LNG储罐拦蓄区最小容积V,包括排水区域的有效容积,并为积雪、其他储罐和设备留有裕量,按下列规定确定: a)单个储罐的拦蓄区,V等于储罐的总容积。 b)多个储罐的拦蓄区,对因低温或因拦蓄区内一储罐泄露着火而引起拦蓄区内其他储罐泄露,在采取了防止措施条件下,V等于拦蓄区内最大储罐的总容积。 C)多个储罐的拦蓄区,在没有采取2.2.2.1b)措施条件下:V等于拦蓄区内所有储罐的总容积。 2.2.2.2气化区、工艺区或LNG转运区拦蓄区,最小容积应等于任一事中故泄露源,在10min内或在主管部门认可的证明监视和停车规定的更短时间内,可能排放该拦蓄区的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的最大体积。 2.2.2.3禁止设置封闭式LNG排放沟。 例外:用于将溢出LNG快速导流出临界区域的储罐泄流管,若其尺寸按预期液体流量和气化速度选定,应允许封闭。 2.2.2.4LNG和易燃致冷剂储罐区的防护堤、拦蓄墙和排水系统,应采用夯实土、混凝土、金属或其他材料建造。这些构筑物允许靠或不靠储罐,也允许与储罐构成一体。这些构筑物和任何贯穿结构的设计,应能承受拦蓄的LNG或易燃致冷剂的全部静水压头,能承受温度骤冷至被拦蓄液体温度产生的影响,还应考虑预防火灾和自然力(地震、刮风、下雨等)的影响。如果双壁储罐外壳能满足这些要求,允许将其看作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