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

————————————————————————————————作者: ————————————————————————————————日期: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Adversechoice / Adverse Selection)

目录

[隐藏]

? 1 什么是逆向选择

?2为什么说逆向选择是无处不在[1]

? 3 逆向选择案例分析

o3.1 案例一:逆向选择实例[2]

o 3.2 案例二:逆向选择案例分析(补充)[3]

o3.3 案例三:C2C电子商务中逆向选择分析[4]

o3.4案例四:浅论网络交易中的逆向选择问题[5]

o3.5 案例五:关于商业医疗保险中逆向选择问题的探讨[6]?4参考文献

什么是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例如,在产品市场上,特别是在旧货市场上,由于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商品质量的信息,买方由于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只愿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付价,这就使优质品价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交易,结果只有劣质品成交,进而导致交易的停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打假”问题,关键是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舍此可能越打越假。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

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

[编辑]

为什么说逆向选择是无处不在[1]

首先,“完全信息假定”作为主流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是无法成立的。这个论断并不是说这个“完全”二字过于理想化,而是这种假定根本就不是一个科学的简约。在早前的一个帖子里已经提到,在私有制度选择的大前提之下,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有被私有化的倾向,因此,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也是一种被私有化的对象。因此,“完全信息”从根本上否认了信息是一种生产要素,也从根本上和私有化的制度前提相冲突。

关于逆向选择的研究中一个思维误区还在于没有使用中立的2+2思维方式,而是把选择局限在消费者对保险商品的选择方面。用2+2的观点来看,任何交换都是两个选择者+两种商品,选择是双向的,甲乙双方都在对对方的商品进行着价值研判和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存在,双方的选择都是所谓逆向的,并不局限于持有货币商品的一方。买和卖是相互的,只看到持币买方的逆向选择而看不到卖方的逆向选择,不能不说是受到了狭隘的1+1思维方式左右。

因此,从2+2的视角看,所谓逆向,不过是逆交换对方之向,而对于选择者自己来说,趋利避害的原则和理性人特征从来都没有被违逆过。由于逆向选择其实是一种十分正常的选择,因此不值得经济学家大书特书。

其次,“完全信息假定”包含着错误的客观价值论思维。交换之所以可以发生,就是因为价值的主观性造成的价值认知的差异所在,如果双方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认知完全是客观的,那么就是相同的,也就没有了交换的动力所在。理性人是趋利避害之人,等价交换就等于是交换中就没有了所趋之利了。

[编辑]

逆向选择案例分析

[编辑]

案例一:逆向选择实例[2]

随着个人购买家庭轿车的数量逐渐增多,汽车保险业务近年增长得很快。可是由于车多路窄,新手又多,汽车交通事故比原来增加很多。这些购买了汽车保险的人由于有了保险,开起车了跟开坦克似的,横冲直撞,反正汽车坏了有保险公司负责修理。更有人经常酒后开车,把握不住;还有的是开车精力不集中,甚至打瞌睡。结果就是汽车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致使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费不够赔付汽车修理公司的汽车修理费。两年下来,中原保险公司已经在汽车保险项目上赔了几百万。从今年1月开始,曹丕召开公司董事会,讨论汽车保险业务的问题。通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汽车保险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保险费收取得比较低,

结果就造成了收入不抵支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是提高保费的额度,否则会一直亏损下去。最后的决议是提高保险费。

中原保险公司的这一决策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开始出现下降。这是他们的决策者们所始料不及的。他们不知道在经济行为中存在着逆向选择。这种逆向选择告诉我们,愿意购买保险的人常常是最具有风险的人,而收取较高保险价格会阻止具有较低风险的人购买保险。你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得高,我的出险率低,你进一步提高保险价格,我干脆不买保险了。这种逆向选择效应的根源在于保险公司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尽管公司也知道,在它的顾客中有些肯定比其他人具有更低的风险,但它不能确切知道谁是风险低的人。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知道个人之间肯定存在差别,应该努力把他们划分为较好的和较差的风险类别,并征收不同的保险费。但是它做不到,因为它不能知道哪些人是高风险的,哪些人是低风险的。凡是那些积极买保险的人都是容易出险的人,因为他们容易出事故,所以常常渴望购买保险,以便出险之后有保险公司为他们付费。而出险概率较低的人则往往犹豫不决,如果保险价格提高了,反而会把他们首先拒之门外。这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效应。提高保险价格导致那些事故倾向较小的人退出了保险市场,而高风险顾客比例的上升直接影响的是保险赔付的上升。

[编辑]

案例二:逆向选择案例分析(补充)[3]

逆向选择最经典的例子,是二手车市场。

二手车市场,即旧车交易市场。照我们通常的想法,既是市场嘛,一边有卖车的,一边有买车的,大家公平交易,是不会出啥问题的。比如,你这辆二手车使用的年头比较短,性能和质量还不错,就应该也能够卖一个好价钱。反之,性能和质量比较差,就应该也只能卖一个不好的价钱。

是这样吗?不是的。假如有一辆较好的二手车,准备进场交易。这车究竟质量怎样,性能如何?应该说只有卖车人最清楚。但买车人就不同了。他从来没用过这辆车,车子质量究竟如何,他可以说是两眼一摸黑,浑然不知。怎么办呢?为了慎重起见,也为了防止风险,买车人必然要尽量杀价,本来值10万元的,他只出8 万。卖车人呢,明知道我这车完全可以值10万的嘛,偏要我8万元出手,当然不干。

一个坚持要价,一个拼命杀价。僵持的结果,自然是谈不下来。最终,这辆好车只好退出市场,不卖了。

一辆辆好车,陆续退场,剩下的车质量越来越差。而车的质量越差,买车人就越要杀价。就这么着,经过卖车人与买车人一轮又一轮博弈,最终,二手车市场只能是一天天萎缩,甚至倒闭关门。

这就是事与愿违,也就是经济学家说的逆向选择。

二手车市场的经典案例,是美国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在他那篇著名的《次品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中详细介绍的。

说罢二手车市场,我们再来看看贷款市场和保险市场。

大家知道,银行的一大业务是向企业提供风险贷款。但是,向哪些企业提供贷款?提供贷款后,哪些企业能够按期还款?哪些企业不能按期还款甚至永远也还不了这笔账?银行事前并不知道。从贷款方说,对于那些行事风格比较稳健,成功率比较高因而还款能力也较强的企业,当然是优先贷款的对象。然而从借贷方说,这样的企业出于其一向的稳健风格,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花较高利息借款的;恰恰是那些平时比较喜欢冒险,而冒险就有可能失误甚至连老本也赔光因而也就无法还款的企业,更喜欢花较高利息到银行贷款。这就出现了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这大概也是现今商业银行呆坏账高居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保险市场也是这样。身体比较健康,平时不大患病的人,一般是不愿意到保险公司购买健康保险的;恰恰是那些身体不大健康,平时老爱生病的人,更愿意购买健康保险。由于保户的总体健康水平很低,保险公司赔给保户的钱,就会大大高于他们按照正常人平均得病率所收取的保费。这就出现了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的事例,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人才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等,总之,只要有市场,只要进行交易,就可能出现逆向选择。

为什么会出现逆向选择呢?根本原因在信息不对称。即,买方和卖方所掌握的信息不一样。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要么,交易不能做成(如二手车市场);要么,做成了也是不公平交易,掌握信息多的一方占了便宜,不掌握信息的一方吃了亏(如信贷和保险市场)。

怎么办呢?人类要生存,必然有交换。没有市场,谈何市场经济?二手车市场也好,信贷和保险市场也罢,都是要开办下去的。最佳也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使交易双方信息对称,愈是信息传递和沟通得充分,愈是有利交易的达成,也就愈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编辑]

案例三:C2C电子商务中逆向选择分析[4]

近年来,各电子商务企业营收呈快速增长状态,电子商务渗透率也随之保持持续高速增长。许多专家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未来25年内世界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我国电子商务c2c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中国电子商务中逆向选择现象所产生的负作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探讨C2C电子商务中逆向选择现象的现状、成因和采取的对策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视域下的C2C交易研究

C2C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交易风险客观存在且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概念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问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一些人对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多;“逆向选择”的定义是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在全信息条件下,价格由供给与需求的总体水平共同决定,任何生产商擅自提价都会付出失去全部客户的代价。按照经济学常理,降低商品价格其需求量增加;提高商品价格其需求量减少。

在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即市场上只剩下次品,这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价格机制将失去完全竞争所具备的效率性。

C2C电子商务在交易时与传统交易最大的区别是其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不是产品,而是“信息”。经营者通过在网络上发布有效信息吸引买家,消费者在网络上搜寻值得购买的产品信息。由于信息很容易被经营者制造虚假信息、盗用他人图片说明、片面夸大产品功能等手段改变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又因为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基本没有边际成本,因此,市场上将充斥大量低质量信息,由于在网络上销售需要获取消费者的注意力,而消费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按价格排序的更低价位上,因此市场上低质量信息越来越获得消费者关注,而需求量将呈现不升反降的趋势。

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尤其是逆向选择问题,通常导致信息拥有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为减少或避免这类行为的发生或降低信息搜寻的成本,必须究其成因并予以缓解。

二、C2C电子商务逆向选择现象的形成与表现

C2C模式与传统市场信息传递方式的比较:互联网时代,传统经营方式受到网络的冲击。网络市场有较低的进入障碍、较低的交易费用和容易获取市场信息三方面优势,但仍存在信息不对称及逆向选择问题。C2C电子商务模式一方面具有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另一方面,由于C类卖家作为个人经营者在经营场所、货物储备、拍照水平、在线时长等各方面都不具备规模优势,所以C2C交易中,买家所获得的感知大部分是建立在感性认知基础卜。例如传统交易是现货交易,经营者需先进货再销售;而C2C电子商务中的经营者有很多是期货交易,收到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或购买定金后再进货,甚至很多C2C类经营者根本没有货物,只是在网络上利用他人图片代销。

再有,传统经营有地域限制,消费者通常选择本城市、社区的货物,而在网络上,消费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然而由于C2C类电子商务入门门槛低,每增加一条货物供应所需要的成本几乎为0,我们常常见到很多C类经营者网络店铺中提供的货物数量众多,动辄几千条计,而网络上充斥的信息越多,消费者选择的余地越大,选择的难度也随之增大。

C2G电子商务逆向选择现象的形成:信息技术给C2C电子商务市场带来低成本优势的同时也给制造虚假的产品质量信息提供了方便。由于产品价格和产品质

量对应问题上存在信息不对称,丰富的信息给消费者增加选择的同时,大大加剧f-消费者做出非理性选择的可能性。消费者很难通过网上的描述和c类大多数没有工商注册的卖家的描述来判断产品价值是否和产品价格相符,消费者往往会以行业平均价格来衡量商家的产品,从而导致拥有优质产品的经营者很难使消费者相信其产品物有所值。

因为,容易引发C2C电子商务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现象,传统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难以实现,市场的运作效率越来越低。

三、基于逆向选择的C2G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要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C2C模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市场交易的完全信息是很难办到的,通过减少C2C交易中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影响,如信号发生机制、声誉机制等可以有效地促进交易的进行。

建立有效保证信号传递与信息甄别的信息发布管理机制:电子商务的详细分类在网络出现之初是被强烈指责的,认为其违背了互联网平等自由的原则。但是在电子商务交易发展的现阶段,对信息有效的分类成为消费者快速找到目标的有效且公正的手段之一。各种门户网站、网址站和第三方网站的分类都对这一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我国还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净化互联网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有效的第三方机制:由于网上交易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三方中介概念被引入C2c电子商务中。由于第三方中介有助于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有助于实现传统交易中甄别信用风险的功能、有助于预防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所以在我国目前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中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等都是行业成功的案例。整个交易流程由于引入了第三方中介,可以避免一些网上交易诈骗,降低风险。在发展第三方中介方向上,需要避免一家独大、变某公司规则为整个行业规则。

声誉管理:声誉是人们对企业过去的行为与结果的认知与评价。信息可能是虚假的,但企业或个体经营者的声誉往往是真实的。享有好的声誉的企业或个体经营者,通常有着较好的履约记录,使经营者节约了大量的广告成本。也就是说,声誉具有稳定性,也可以作为有效的识别信息,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企业。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通过顾客对交易满意度的打分以及对所购商品的评价来划分商家的信誉水平,不诚信的商家将被驱逐出市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C2C市场上的声誉虚假现象也非常严重,信用评价制度有漏洞可钻。如何建立我国个人的诚信记录和C2C电子商务模式中经营者的声誉记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逆向选择现象大大影响了我国C2C电子商务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意义深远而重大。电子商务C2C逆向选择的成因是信息不对称和个人诚信记录建立的的缺位,但信息不对称并非我国C2C电子商务逆向选择现象出现的唯一原因,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围绕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进行长期不断地研究。

[编辑]

案例四:浅论网络交易中的逆向选择问题[5]

市场交易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是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Akerlof)提出并引入信息经济学的,它主要是研究由于产品质量信息的非对称性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并由此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阿克洛夫所做的分析是对传统市场或者传统商务而言的。那么,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情形又将如何呢?本文力图对此问题作出探讨。

一、逆向选择与“柠檬”理论

阿克洛夫通过对美国旧车市场的分析于1970年发表了文章《“柠檬”市场:品质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得出了“柠檬”原理(“柠檬”来源于美国口语对“缺陷车”“二手车”的经验称呼),并且开创了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理论。在旧车市场上,既定的卖者和关心旧车质量的买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非对称性,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买者不知道,在他不能确知所购车辆的内在质量的前提下,他愿意接受的价格只能是所有旧车价值按概率加权计算的一个平均值,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值来支付价格,但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值水平的卖者就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的进入市场。也就是说只有低质量旧汽车出售,而没有高质量的旧汽车交易,结果是低质量旧汽车将高质量旧汽车挤出交易市场。由此,阿克洛夫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是只使用过一次的“新”汽车,在柠檬市场上也难以卖到好价钱——它是“逆向选择”的必然结果,即由于消费者所处的信息劣势而被迫做出的反向选择。这一过程不断持续,最后市场上只剩下损坏最严重的旧车,所有好一点的旧车都会从市场上消失。于是,市场上只剩下了劣质商品——“柠檬”。

“柠檬”原理对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它揭示了许多传统市场都存在的信息的非对称现象,深化了我们对真实市场现象的了解。一个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需要买者和卖者之间有足够的共同的信息。如果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就有可能限制市场功能的发挥,引起市场交易的低效率,甚至会导致整个市场的失灵。

在传统市场上由于逆向选择导致了市场失灵或市场运行的低效率,使得市场参加者不得不借助各种各样可能的方法或解决途径来提高市场效率,从而使得由于非对称信息而瘫痪的市场能够重新运转起来。在传统市场上解决“柠檬”问题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根据商品的开价来推测商品的质量

因为“柠檬”原理告诉我们,在非对称信息环境中,商品质量依赖于价格,也就是说高价格意味着高质量。或者更进一步地讲,我们可以将价格作为传递和判断质量高低的信号,这也是市场参加者以价格判断商品质量的信息经济学解释。

②制造与传播信号(signaling)

制造与传播信号是最为重要和最为常用的手段,主要通过品牌、广告或者向客户提供质量保证书、保修、退回等办法,来使消费者把他的产品与“柠檬”区别开,以相信它的产品是高质量的。

③中介。中介利用它的专业知识为买方提供信息,通过它来“撮合”买卖双方,比如券商、经纪人等,当然中介所获收益取决于它提供信息的质量。

④政府、消费者协会等建立的质量合格标准。通过这个标准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⑤搜寻(seeking)。这种方法就是消费者通过自身进行信息搜寻来改变其所处逆向选择地位,比如走访、调查、函寻等。

二、网络交易中的逆向选择

与传统市场比较起来,电子商务市场的优势在于其较低的进入障碍、较低的管理成本和市场信息获取的容易性。之所以说它具有较低的进入障碍,是因为在Intemet所有的市场参加者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在这里大公司并不比小公司具有先天优势。

在实物市场上,大是非常有效的市场信号,但在电子商务市场大和产品质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降低了市场进入的障碍。电子商务市场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全面搜索,以低代价或无代价去获得信息,因为自动搜索和分类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可以借助搜索服务大量地有效地去搜索信息,因此,与传统市场比较起来它获取市场信息的方式更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也就意味着信息获取的完全性更高一些。同时这种网上的信息搜索由于低代价和无代价,因此它还意味着比较低的交易成本。

虽然电子商务市场有着这样的优势,尤其是它有着很高的信息效率,但它并不意味着有很高的市场效率。事实上,与传统市场比较起来电子商务市场所存在的、由于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所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不仅存在,而且更加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

(1)网络产品质量的不易检验性

因为数字产品多为经验产品(experience goods),它们的质量只有在使用之后才能被了解,然而,一旦消费者掌握了数字产品的信息内容以后,消费者就不再愿意购买了。这一特点使得厂家没有一个好的方式来使消费者相信它们产品的质量。同时,因为经验产品只有通过经验通过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来了解其质量,所以即使是大量的广告和产品信息并不足以使消费者相信其质量,消费者也不会购买。如果了解质量有利于将来的购买,顾客可能会冒险一试,但若对某种产品只会使用一次,这种冒险的可能性非常小。

(2)网络厂商身价的不易识别性

在电子化市场上销售商的身份也很难识别。一家网上商店可以在一天内建立起来,也可以在第二天就消失。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市场运作的效率将十分低下,甚至根本就无法运作。由于厂商身份的不易识别性,那么对产品的质量就更难以把握。

(3)网络产品质量评价的主观性

由于数字产品不只是纸上产品的数字版,它还包含了电子媒介的特点,比如,网上的报纸被个性化(personalized)和定制化(customized)了,可以随时更新等,因此质量的评估将越来越主观和个性化,也就更具有不确定性。

(4)网络生产者的多样性。

与实物产品不同,数字产品是由网上的虚拟人来制造和销售的,市场销售者的销售时间短而且数量多。通过今天的个人主页和将来可能在任何一台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Web服务器,每个用户都是生产者和潜在的销售者。所以,传统的质量传递信号,如信誉和品牌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可能不太起作用,因而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更大,逆向选择会更严重。

三、“逆向选择”问题解决途径的比较与评价

不管是传统商务还是电子商务,为了保证和提高网络市场的交易效率,必须设法消除或减少逆向选择以降低网络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但是,由于电子商务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和传统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这也就决定了解决手段和途径会有所不同。一些在传统市场上有效的方法在电子商务市场上将是无效的。下面我们就网络交易中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途径从无效和有效这两个方面作一个分析和评价。

1.无效的解决手段

(1)以价格判断质量

作为传统市场上消除逆向选择的方法之一,消费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产品的价格来判断产品的质量,但是在网络交易中这种方法基本上是无效的。其原因在于网络产品是数字产品,它不像其他物质产品那样出现有形磨损,即它具有不可破坏性。

虽然数字产品最初的产品质量会因为消费者的使用行为而变得明显,但是,无论用得多久或多频繁,数字产品的质量是不会下降的,也就是说,数字产品无耐用和不耐用之分,从厂家那里买到的产品和二手货没有区别。也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导致数字产品的生产商会采取一种蓄意过时和频繁升级的销售策略。由于很多的新版本的质量是否高于旧版本还未可知,这时的质量不确定性问题将更加突出。虽然产品的价格在提高,但价格的提高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高。因此,在网络市场上通过价格显示质量的作用(signaling qualitythrough prices)将会比较弱。如果以价格的高低作为减少逆向选择的方法,它基本上是无效的。

(2)制造与传播信号

在传统市场上,制造与传播的信号主要是厂商通过品牌、广告或者向客户提供质量保证书、保修、退回等办法,使消费者把他的产品与“柠檬”区别开,以相信它的产品是高质量的。然而,在网络市场上这种方法所起的作用会受到限制。其原因在于这些信号大部分都是间接信息,这种方式取得效果的基础是建立在消费者进行重复购买上的,当消费者不会重复购买时,声誉好的公司几乎不占多大的优势。

在传统市场上厂商可能会建立规模和档次都很高的商店和保修店,以便使消费者能从商店的环境优雅外观或卖主的标识判断商品的质量,从而愿意购买该厂商的产品。但是,在电子商务的虚拟市场上,这些间接信号是无法提供的或是变化频繁的。因此,传统市场可用的间接信号在电子商务市场上几乎是毫无意义的。就传统市场上为担保产品质量所采取的担保(warranting)如无条件退货政策,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是很难实现的。这是因为,首先,数字产品很容易复制,实际上“退回”’的产品已没有意义;其次.退款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对于购买低价值物品的情况,其处理花费要比物品的价值高得多。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网络市场上信号就失去地位和作用。目前在网络市场上有许多有品牌和信誉的网站和厂商。但是,与传统市场中制造与传播信号的方法比起来,在网络市场上要通过信号建立信誉(reputation),网络服务商要花费更大的成本,通常情况下,他们必须承担在进入市场初期所蒙受的损失,以免费或低价提供信息产品——因为在他们建立起信誉以前,即使它的信息产品是高质量的,他们也无法为其产品索要高价。因此,就方法本身所具有的可操作性来讲,制造与传播信号的方法在网络交易中其效用是非常有限的。

(3)建立质量合格标准

在传统市场上政府、消费者协会等常常建立产品质量的合格标准,通过这个标准来保证产品的质量。然而,质量合格标准实际上只是对产品提出了最低要求,表明了产品能否使用,而不是一种质量标准,因此,它并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即使设定这个标准,网络产品的质量标准的设定要比物质产品复杂得多。因此,如果以此作为减少逆向选择的方法的话,它的可操作性是非常小的。

2.有效的解决手段

(1)使用网络中介

在网络市场上中介也就是网络中间商,它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为降低网络产品质量不确定性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市场但自己不消费产品。在买卖双方不能充分解决质量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以网络中介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可以比没有中介或规则制度下的市场机制更有效。网络中介可通过提供质量信息解决“柠檬”问题的一个决定性原因是中介可以出售许多厂家的产品。如果单个产品的中介可与生产商勾结以共享利润,不顾消费者的抱怨继续销售,那么当多个产品的中介与某个供应商相勾结,并且继续卖有问题的产品时,消

费者就会同时停止购买这个中介的其他商品。这种“信息溢出”的机制会促使中介停止销售不道德厂商的产品,并对其进行惩罚,从而鼓励生产商维持高质量。因此,在目前网络市场上,中介将是减少逆向选择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虽然在解决“柠檬”问题时中介的参与实际上是提高了交易成本,但更主要的是,它同时增加了市场的交易效率。

(2)网络搜寻

在网络市场上消费者可以利用Intemet网上无比强大的传递和搜索优势,来改变自己的信息劣势,这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避免“柠檬”问题的办法,比如利用搜索引擎(web)、Usenet新闻组等。与传统市场中的搜寻方法比起来它的搜寻成本要比其低得很多,因此,对于电子商务市场来讲它比传统市场更能发挥作用。当然,搜寻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搜索服务或数据库基础需要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

(3)捆绑销售

在网络市场中使用捆绑式(bundling)销售也不失是一种降低质量不确定性的比较好的方法,因为它既可以节约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又可使高质量的销售商以足够低的价格和过去产品的高质量所产生的信号效应来吸引顾客。当然,这时消费者也面临着被锁定(1ock—in)的局面。

(4)注意力销售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超载(ovedoad)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就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因为使用现在的网络技术,注意力的质量可以通过对“点击率”的统计计算出来,因此它可以像产品一样被出售。出售观众的注意力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支持信息提供的方法。当网络厂商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产品时,它愿意首先为吸引注意力而付出高额代价,以此来建立信誉。从这个意义来讲,它也是降低产品质量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

(5)提供不完整合同

所谓不完整合同就是说买卖双方对所签署中某些条款或责任只作粗略或模棱两可的规定,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合同将被永远终止。在这里不完整合同就提供了一钟惩罚与激励机制,它促使供应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换句话说,对高质量产品的回报就是合同的继续。一旦发现了低质量产品的存在,合同就将被终止。虽然这种方法最早出现在传统交易中,它同样作为网络交易中降低逆向选择的方法。

上面只是对消除质量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对减少逆向选择有关的方法进行了一个分析。可以肯定的是,任何方法都有它的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我们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和交易方式等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探索和设计。在传统市场上比较奏效的方法在网络市场中可能并不适用,同样,具有网络交易特色的方法也未必能比传统市场更能消除信息的非对称性。比如具有网络营销特色的价格歧视法(price

discfimination),虽然它的优点在于它将产品的价格可以建立在用户的评价之上,力求达到了价格一质量的最佳点,但他们在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却是很有限的,因为这种方法会造成同样质量下的产品存在着巨大的价格差异——这样反而会加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所面临的信息劣势,也是加剧了消费者所面临的逆向选择。

应该指出,不管是在传统市场上或电子商务市场上,虽然通过一些方法使得由于逆向选择而出现的低效率市场重新获得了市场的效率。但是,方法的失灵又可能使重新获得效率的市场陷入新一轮效率循环当中。当经济体制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由于非对称信息所带来的问题时,人们难以相信能够实现帕累托(pareto)最优效率,只能实现帕累托次优效率。

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在1980年发表的文章《论信息效率市场的不可能性》(On the impossibility ofinformati0nal efficient markets)中提出了被称之为“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悖论”(Grossman—Stiglitz par adox)的一个重要的结论,这个结论是由两个被证明的相互矛盾的命题构成的:①如果市场上价格信息是充分传递的,那么,市场均衡是不存在的;②如果获取信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将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竞争均衡。上述的两个结论所导出的“均衡”悖论,彻底否定了传统经济学中所隐含的信息是充分传递的这样一个前提。它说明完全的信息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市场效率,相反,有可能会阻碍市场效率的发挥。

因此,极高的和极低的信息效率都会妨碍市场效率的提高。当然,究竟信息的效率应保持在什么程度,信息经济学并没有告诉我们。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信息不完全性或非对称性不仅是现实存在的、而且是必然的甚至于是必须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不断地利用网络技术所提供的新方法,尽量减少网络交易中的逆向选择以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这是我们进行经济方案和技术方案设计的基点。

[编辑]

案例五:关于商业医疗保险中逆向选择问题的探讨[6]

一、商业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1.商业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效应

身体比较健康,平时不大患病的人,一般是不愿意到保险公司购买健康保险的;恰恰是那些身体不很健康,平时经常生病的人,更愿意购买健康保险。凡是那些积极买保险的人都是容易出险的人,因为他们容易得病,所以常常渴望购买健康保险,以便出险之后有保险公司为他们付费。而出险概率较低的人则往往犹豫不决是否买商业保险,如果健康保险价格提高了,反而会把他们首先拒之门外。这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效应。提高健康保险价格导致那些疾病发生率较小的人退出

了健康保险市场,而疾病发生高风险人比例的上升直接影响的是健康保险赔付的上升。

2.商业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1)信息不对称。在医疗保险市场中,不同投保人的风险水平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有与生俱来的高风险,比如他们容易得病,或者有家族病史;而另一些人可能有与生俱来的低风险,比如他们生活有规律,饮食结构合理,或者家族寿命都比较长。由于投保人对自身目前的健康状况和对将来健康状况的预期比保险公司更清楚,拥有更多地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投保人的私人信息,保险公司是无法完全掌握的。

(2)差别医疗保险合同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对不同风险水平的投保人制定不同的保险费用是无法实现的。医疗保险公司只能根据与投保人风险水平相关的一些可获得信息如年龄、疾病种类等,将投保人分为若干类别,对不同类别的投保人采用不同的医疗保险费用,即提供部分差别医疗保险合同。

但这种分类也不足以完全消除逆向选择现象,因为同一类别的投保人中健康状况也是有差别的,到底哪些人是相对高风险的,哪些人是相对低风险的,医疗保险公司没有充分的信息来加以区别,但投保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风险水平。因此在医疗保险公司任何指定的保险费用上,高风险者将购买更多的保险,而低风险者将购买较少的保险,甚至退出保险市场。结果,投保人的实际发病率或死亡率将大大高于其所在类别的整体统计概率,医疗保险公司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如果医疗保险公司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费用,将进一步会使较低风险的投保人逐出市场,而留下的将是更高风险的投保人,从而对医疗保险公司更不利。

在实际操作中,尽管医疗保险公司投入巨大的成本收集投保人的私人信息,对逆向选择程度上只有降低的作用。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无法完全消除,医疗保险市场分担社会风险的有效性也将大大降低。

二、减少商业医疗保险中逆向选择的建议

1.建立健全医疗保险法

我国关于商业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只是散见于各类规范性文件,不利于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推行,为此应尽快出台《医疗保险法》。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何种医疗保险模式的国家,都是立法先行(如德国的《疾病保险法》、《农民医疗保险法》,日本的《健康保险法》、《国民健康保险法》,英国的《疾病与生育保险法》,瑞典的《健康保险法》,美国的《社会保障法》),进而拉开全国性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序幕。我们可以从分析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体制和历史发展的路径中,寻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立法思路。我们可以对不同国家的各种模式医疗保险法律、制度进行选择,进而对其法律进行本土创造性的转化,

这对于规范我国医疗市场中的各方的权利及义务关系,解决现在的医疗方面的法律空白,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2.正确引导居民的医疗保险意识

首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医疗相关的信息,使商业医疗保险的买方了解更多的医疗相关信息,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类,这样可以减少和缓解商业医疗保险买方的逆向选择。再次,通过对国家相关福利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商业医疗保险的买方和卖方都在追求各自效用的最大化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人并不是完全自私的,作为“社会人”,每个人的行为都受他人、社会文化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通过正确引导居民的健康意识,将会使居民正确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健康医疗保险。

3.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应制定更为合理的保险结构

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应主要着力于提供部分差别商业医疗保险合同,即根据不同的人群特征,根据不同人群的风险水平,制定不同的商业医疗保险类型,鼓励和吸引不同类型的人群参加适合自己的商业医疗保险。而不同的商业医疗保险类型将收取不同的医疗保险费用并给予不同的赔偿金。这样,可以使有病的人群治病时得到资金的保证,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4.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可建立健康和疾病的判断指标体系

由于医疗卫生知识专业性强和疾病发展的复杂性,除相关医疗专家可以对疾病和健康有准确定义和判断外,医学专业之外的人员,很难给一种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后果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所以,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可以根据保险的疾病病种分类,咨询相关的医疗专家建立一套某一种或某一类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过程、后果及预防措施的指标体系,以此来确定商业保险种类和保额,这样可以避免卫生资源的过度利用和逆向选择,还可以指导投保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疾病的发生或恶化,也能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

经济学_逆向选择详解

逆向选择 ? 1 什么是逆向选择 ? 2 为什么说逆向选择是无处不在[1] ? 3 逆向选择案例分析 o 3.1 案例一:逆向选择实例[2] o 3.2 案例二:逆向选择案例分析(补充)[3] o 3.3 案例三:C2C电子商务中逆向选择分析[4] o 3.4 案例四:浅论网络交易中的逆向选择问题[5] o 3.5 案例五:关于商业医疗保险中逆向选择问题的探讨[6]?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例如,在产品市场上,特别是在旧货市场上,由于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商品质量的信息,买方由于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只愿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付价,这就使优质品价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交易,结果只有劣质品成交,进而导致交易的停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打假”问题,关键是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舍此可能越打越假。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 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 为什么说逆向选择是无处不在[1] 首先,“完全信息假定”作为主流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是无法成立的。这个论断并不是说这个“完全”二字过于理想化,而是这种假定根本就不是一个科学的简约。在早前的一个帖子里已经提到,在私有制度选择的大前提之下,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有被私有化的倾向,因此,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也是一种被私有化的对象。因此,“完全信息”从根本上否认了信息是一种生产要素,也从根本上和私有化的制度前提相冲突。 关于逆向选择的研究中一个思维误区还在于没有使用中立的2+2思维方式,而是把选择局限在消费者对保险商品的选择方面。用2+2的观点来看,任何交换都是两个选择者+两种商品,选择是双向的,甲乙双方都在对对方的商品进行着价值研判和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存在,双方的选择都是所谓逆向的,并不局限于持有货币商品的一方。买和卖是相互的,只看到持币买方的逆向选择而看不到卖方的逆向选择,不能不说是受到了狭隘的1+1思维方式左右。

逆向选择条件下物流外包最优激励契约设计 契约外包

逆向选择条件下物流外包最优激励契约设计契 约外包 逆向选择条件下物流外包最优激励契约设计契约外包内容摘要本文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物流服务外包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基于委托人(物流需求企业)视角,建立了同时考虑物流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逆向选择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契约,并对契约的相关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契约机制下,任何一种类型的代理人(物流企业)只能选择符合自己的契约类型,从而有效规避逆向选择风险。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逆向选择物流外包契约引言逆向选择是指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在市场交易关系中,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是普遍的特征(DebiPrasadMishra,JanBHeide,AtantonGCort,1998)。当信息不对称发生在签约之前,逆向选择问题就出现了(因内思马可-斯达德勒、J大卫佩雷斯-卡斯特里罗,x)。在物流服务市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的不完全,委托方缺乏代理方物流服务成本及服务质量的相关信息,从而产生"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问题。因此,物流需求企业如何设计合理的契约菜单,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为物流外包的关键环节。

陈琦、涂传清(x)研究了当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存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私人信息时,物流服务购买方如何设计契约使服务商说真话,从而把低水平物流服务商逐出市场。刘彦平(x)从契约角度,对物流契约的不完全性及其后果进行分析,并指出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设计自动实施物流契约,是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上述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于生产业务的外包,而对于逆向选择风险防范的研究还很少涉及。 本文针对物流服务市场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应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物流外包逆向选择模型,并通过求解得到逆向选择下物流外包的最优契约。在该契约机制下,可以使物流服务商说真话,规避逆向选择风险,实现市场资源的最佳配置。 问题描述及模型假设某物流需求企业(委托人)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代理人)运作。 如果委托人设计契约时并不确定代理人的真实成本信息,这时双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由于该不对称信息在契约签订前就存在,这是典型的"逆向选择"问题。为定量分析整个外包合同的签订过程,先作如下假设假设1物流服务市场存在两种物流服务能力k1和k2,且k1l2;单位物流运作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存在以下关系eijkil2j,i,j1,2,显然k值越小,物流服务能力越强;根据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服务水平可将物流服务企业分为四种类型k1,l1,k2,l1,k2,l2,k1,l2。由于k2,l1类型的物流企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 一、什么是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例如,在产品市场上,特别是在旧货市场上,由于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商品质量的信息,买方由于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只愿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付价,这就使优质品价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交易,结果只有劣质品成交,进而导致交易的停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打假”问题,关键是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舍此可能越打越假。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 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 二、为什么说逆向选择是无处不在 首先,“完全信息假定”作为主流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是无法成立的。这个论断并不是说这个“完全”二字过于理想化,而是这种假定根本就不是一个科学的简约。在早前的一个帖子里已经提到,在私有制度选择的大前提之下,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有被私有化的倾向,因此,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也是一种被私有化的对象。因此,“完全信息”从根本上否认了信息是一种生产要素,也从根本上和私有化的制度前提相冲突。 关于逆向选择的研究中一个思维误区还在于没有使用中立的2+2思维方式,而是把选择局限在消费者对保险商品的选择方面。用2+2的观点来看,任何交换都是两个选择者+两种商品,选择是双向的,甲乙双方都在对对方的商品进行着价值研判和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存在,双方的选择都是所谓逆向的,并不局限于持有货币商品的一方。买和卖是相互的,只看到持币买方的逆向选择而看不到卖方的逆向选择,不能不说是受到了狭隘的1+1思维方式左右。因此,从2+2的视角看,所谓逆向,不过是逆交换对方之向,而对于选择者自己来说,趋利避害的原则和理性人特征从来都没有被违逆过。由于逆向选择其实是一种十分正常的选择,因此不值得经济学家大书特书。 其次,“完全信息假定”包含着错误的客观价值论思维。交换之所以可以发生,就是因为价值的主观性造成的价值认知的差异所在,如果双方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认知完全是客观的,那么就是相同的,也就没有了交换的动力所在。理性人是趋利避害之人,等价交换就等于是交换中就没有了所趋之利了。 三、逆向选择实例 随着个人购买家庭轿车的数量逐渐增多,汽车保险业务近年增长得很快。可是由于车多路窄,新手又多,汽车交通事故比原来增加很多。这些购买了汽车保险的人由于有了保险,开起车了跟开坦克似的,横冲直撞,反正汽车坏了有保险公司负责修理。更有人经常酒后开车,把握不住;还有的是开车精力不集中,甚至打瞌睡。结果就是汽车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致使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费不够赔付汽车修理公司的汽车修理费。两年下来,中原保险公司已经在汽车保险项目上赔了几百万。从今年1月开始,曹丕召开公司董事会,讨论汽车保险业务的问题。通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汽车保险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保险费收取得比较

什么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及相互关系和解决对策

什么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及相互关系和解决对策 一以人才聘用为例分析什么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及相互关系和解决对策(一)什么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1人才招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分析 一般而言,在信息对称情况下,级别不同的企业会招聘到能力不同的人才,优秀的企业容易招聘到能力高的人才;同样能力不同的人才会落户到不同级别的企业,高能力人才容易受聘到优秀企业。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最终会导致逆向选择。 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企业只能通过人才递交的简历表和对人才进行笔试、面试来获取对方的相关信息。但对其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和长期打算却不甚了解,而且已获取信息又面临着虚假成分的威胁。相对而言,人才对自己的学历、业务水平、偏好、信用等信息却十分清楚,而且对所应聘企业及其职位亦认识深刻。企业并不知道应聘人才的真实能力,只知道应聘人才的平均能力及其分布。 而在现实社会中,信息是不对称的,招聘企业并不知道应聘人才的真实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招聘企业只能根据应聘人才的平均能力来确定聘用的人才和给予其待遇。假定人才有两种类型:Q=4000(高能力)和Q=1000(低能力),企业遇到两类人才的概率为1/2。如果信息是对称的,企业代表会在不同的工资水平上雇佣到相应的人才。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就只能按照平均能力2500出资,并希望能雇到高能力人才。但在此工资下,高能力人才将退出应聘过程,招聘市场上只留下能力程度较低的人才。这样人才的平均能力就会下降,理性的招聘企业知道这一情况以后,便会降低给予应聘人才的待遇。结果造成更多的较高能力的应聘人才退出招聘市场,如此循环下去,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低能力人才对高能力人才的驱逐。这便是人才应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的结果,一方面是低能力人才获胜。 根据以上的事例,我们可以分析所谓逆向选择是指,经济活动中,在交易和合约形成前,由于信息不对称,且交易一方获得信息的成本过高,交易可能控制在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使得,降低优质商品的价格,需求也不会增加;提高优质品价格,供给也不会增加,所以劣质品就会挤出优质品,从而导致违背交易者愿望的市场淘汰,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2人才雇用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分析 人才进入企业后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企业与人才订立委托—代理关系后,企业的效益是通过人才能力发挥来实现的。但是人才的能力发挥是无形的,对它的监督和控制是很困难的。企业无法判断出人才现在的努力程度和人才行为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企业的利益等。而且根据“理性人”假设,人才往往倾向于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由此,导致人才雇用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根据以上的事例,我们可以分析所谓道德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中,在交易和合约形成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一方的行为难以被另一方所察知,从而一方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用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 (二)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相互关系 1相互联系: 根源相同:都是源于信息不对称; 本质一样:一方利用信息不对称欺诈另一方;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 在经济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逆向选择”这个概念,当然在其他领域,其他学科中也有,其实现实生活中逆向选择与我们息息相关,它无处不在不在,虽然他在我们生活中它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对它的理解不是很多,为了更好地参与和管理经济我们需要弄清这个概念。 一,什么是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在二手车市场上,假定有若干辆质量不同的二手车要卖。旧车主知道自己要卖的车的质量,质量好的索价高些,质量差的索价低些。但买主不知道每辆旧车的质量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买主只能按好的旧车和差的旧车索价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购买。这样,由于买主无法掌握旧车的准确信息,从而其出价并不区分旧车质量的好坏,质量好的旧车会退出市场,质量差的旧车留在市场上。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质量差的旧车比例增加,买主会进一步降低出价,使质量稍好的旧车也退出市场,如此循环下去,旧车市场就会逐渐萎缩用书面一点的话来说的话,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例如,在产品市场上,特别是在旧货市场上,由于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商品质量的信息,买方由于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只愿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付价,这就使优质品价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交易,结果只有劣质品成交,进而导致交易的停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打假”问题,关键是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舍此可能越打越假。 1.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 2.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 二,为什么说逆向选择是无处不在 首先,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有被私有化的倾向,因此,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也是一种被私有化的对象。因此,“完全信息”从根本上否认了信息是一种生产要素,也从根本上和私有化的制度前提相冲突。 关于逆向选择的研究中一个思维误区还在于没有使用中立的2+2思维方式,而是把选择局限在消费者对保险商品的选择方面。用2+2的观点来看,任何交换都是两个选择者+两种商品,选择是双向的,甲乙双方都在对对方的商品进行着价值研判和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存在,双方的选择都是所谓逆向的,并不局限于持有货币商品的一方。买和卖是相互的,只看到持币买方的逆向选择而看不到卖方的逆向选择,不能不说是受到了狭隘的1+1思维方式左右。 因此,从2+2的视角看,所谓逆向,不过是逆交换对方之向,而对于选择者自己来说,

反应器介绍(操作方式、操作条件)5页

反应器介绍 简介 用于实现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等多相反应过程。器内常设有搅拌(机械搅拌、气流搅拌等)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在反应过程中物料需加热或冷却时,可在反应器壁处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 反应器的应用始于古代,制造陶器的窑炉就是一种原始的反应器。近代工业中的反应器形式多样,例如:冶金工业中的高炉和转炉;生物工程中的发酵罐以及各种燃烧器,都是不同形式的反应器。 类型 常用反应器的类型(见表)有:①管式反应器。由长径比较大的空管或填充管构成,可用于实现气相反应和液相反应。②釜式反应器。由长径比较小的圆筒形容器构成,常装有机械搅拌或气流搅拌装置,可用于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相、气液相、气液固相等多相反应过程。用于气液相反应过程的称为鼓泡搅拌釜(见鼓泡反应器);用于气液固相反应过程的称为搅拌釜式浆态反应器。③有固体颗粒床层的反应器。气体或(和)液体通过固定的或运动的固体颗粒床层以实现多相反应过程,包括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移动床反应器、涓流床反应器等。④塔式反应器。用于实现气液相或液液相反应过程的塔式设备,包括填充塔、板式塔、鼓泡塔等(见彩图)。⑤喷射反应器。利用喷射器进行混合,实现气相或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气液相、液液相等多相反应过程的设备。⑥其他多种非典型反应器。如回转窑、曝气池等。

操作方式 反应器按操作方式可分为: ①间歇釜式反应器,或称间歇釜。 操作灵活,易于适应不同操作条件和产品品种,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反应时间较长的产品生产。间歇釜的缺点是:需有装料和卸料等辅助操作,产品质量也不易稳定。但有些反应过程,如一些发酵反应和聚合反应,实现连续生产尚有困难,至今还采用间歇釜。 间歇操作反应器系将原料按一定配比一次加入反应器,待反应达到一定要求后,一次卸出物料。连续操作反应器系连续加入原料,连续排出反应产物。当操作达到定态时,反应器内任何位置上物料的组成、温度等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半连续操作反应器也称为半间歇操作反应器,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通常是将一种反应物一次加入,然后连续加入另一种反应物。反应达到一定要求后,停止操作并卸出物料。 间歇反应器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同一设备可用于生产多种产品,尤其适合于医药、染料等工业部门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另外,间歇反应器中不存在物料的返混,对大多数反应有利。缺点是需要装卸料、清洗等辅助工序,产品质量不易稳定。 ②连续釜式反应器,或称连续釜,可避免间歇釜的缺点,但搅拌作用会造成釜内流体的返混。在搅拌剧烈、液体 粘度较低或平均停留时间较长的场合,釜内物料流型可视作全混流,反应釜相应地称作全混釜。在要求转化率高或有串联副反应的场合,釜式反应器中的返混现象是不利因素。此时可采用多釜串联反应器,以减

逆向选择的含义分析

逆向选择的含义分析 逆向选择在经济学中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于做出尽可能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它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在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1970的论文《柠檬(次货)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中,他考察了一个旧车市场。在旧车市场上,卖方知道自己所卖车的真实质量,好的索价高些,差的索价低些。而买车的人不知道车的质量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买车的人会按照平均质量出一个中等价格。这就意味着其中有些车的价格被低估了,卖方这个时候就会抽出价格高于中等价的旧车,而价格低、质量差的旧车留在了市场上。一旦质量好的旧车退出了市场,买方就会进一步降低价钱,接着卖方再从中抽出一些质量较好的车,买方会再次降低出价,使留下来的旧车质量越来越差。这样在旧车市场上劣车驱逐好车的现象,是逆向选择的表现。 除了在旧车市场上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保险市场、劳动市场和金融市场等都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比如,在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对于投保人的风险水平并不清楚,不能够据此征收不同的保费,只能够按照平均风险水平来制定保险产品的价格。那些积极购买保险的人风险水平比较高,那些犹豫不决的人一般风险水平较低。当保费增加时,后者就不会购买保险产品,即提高保费让那些风险水平小的人退出了保险市场,而风险水平较高的留在了市场上。保险公司的保险赔付会随之上升。这时保险市场上出现了逆向选择问题。 在劳动市场上,雇主一般只知道劳动力能力的总体水平,而不知道具体每个人的能力水平,所以只能按照平均能力水平支付工资。那些能力超过平均水平的劳动力不愿意接受该工资从而退出市场,而留在市场上的是能力较低的劳动力。最终导致劳动力市场上的平均能力水平下降。这时劳动力市场出现了逆向选择问题。 特别的,在劳动市场上,有些用人单位不雇用应届大学毕业生,既因为应届生中一部分人会频繁跳槽给单位发展造成麻烦,也因为现在劳动市场上新供应的

办公软件试题操作要求及题解步骤

办公软件应用(Windows平台)(高级操作员级) 试题及题解步骤 王 毅 2006.6 主要内容 1 操作系统应用 2 文档处理的基本操作 3 文档处理的综合操作 4 数据表格处理的基本操作 5 数据表格处理的综合操作 6 演示文稿的制作 7 办公软件的联合应用 8 桌面信息管理程序应用 9 其他高级应用 第一单元 操作系统应用 操作要求:考生按如下要求进行操作。 1. 开机,进入windows,启动“资源管理器”。 2. 建立考生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考生准考证后七位。 3. C盘中有考试题库“win2004gjw”文件夹,文件夹结构如图: 4. 根据选题单指定题号,将题库中ksml2文件夹内相应的文件复制 到考生文件夹中,将文件分别重命名为A1、A2 、A3 、A4 、 A5 、 A6 、 A7 、 A8,扩展名不变。 5. 系统设置与优化: 1) 用磁盘清理程序对C驱动器进行清理,在进行磁盘清理时将整 个屏幕以图片的形式保存到考和文件夹中,文件命名为A1a。 (不必等待操作执行完毕) 2) 自定义任务栏,设置任务栏中的时钟隐蔽,并且在“开始”菜单 中显示小图标,将设置的效果屏幕以图片的形式保存到考生文 件夹中,文件命名为A1b,图片保存之后,恢复原设置。 解题步骤:

1. 右击“我的电脑”图标→资源管理器。 2. 在资源管理器中单击D:盘→右击右侧空白区域→新建→文件夹 →输入文件夹名(准考证号后七位数字)→回车确定。 3. 根据选题单→把相应文件选定(按Ctrl单击每个文件)→右键菜 单→复制;打开考生文件夹→右键菜单→粘贴→全选→右键菜单 →属性→取消只读→右击文件→重命名→输入相应文件名。 4. 系统设置与优化,并以图片形式保存。方法:按PrtSc/SysRq 键,保存整个桌面,按Alt+P键保存当前活动窗口。或用红蜻蜓 抓图精灵。 a) 开始→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清理程序→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按PrtSc键→启动画图程序→粘贴→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文件名为A1a。 b) 右击任务栏→属性→在对话框中按要求设置→勾选隐藏时钟→ 开始菜单标签→自定义→勾选显示小图标→确定。 第二单元 文档处理的基本操作 操作要求:打开文档A2.doc,按照样文进行如下操作: 1. 设置文档的页面格式: a) 按样文2-1A,设置页眉和页脚,在页眉左侧录入文本“音乐的 魅力”,右侧插入域“第X页共Y页”。 b) 按样文2-1A,将正文前两段设置为三栏格式,加分隔线。 2. 设置文档的编排格式: a) 按样文2-1A,将标题设置为艺术字,式样为艺术字库的第2行 第5列,字体为华文行楷,环绕方式为紧密型。 b) 按样文2-1A,将正文前两段字体设置为楷体、小四,字体颜色 为蓝色。 c) 按样文2-1A,将正文最后一段设置为仿宋,小四。 d) 按样文2-1A,将正文第一段设置为首字下沉格式,下沉行数为 二行,首字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 3. 文档的插入设置: a) 在样文所示位置插入图片,图片为ksml3\tu2-1.bmp,设置图片 大小缩放28%,环绕方式为紧密型。 b) 在最后一段“奋进”文本处添加批注“此处用词不当。” 4. 插入、绘制文档表格:在文档尾部插入一一个3行3列的表格并 合并第3列单元格。 5. 文档的整理、修改和保护:保护的窗体,密码为ks2-1。

操作系统复习题与答案

《操作系统》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1章操作系统概述 1.3.1 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一般用户更喜欢使用的系统是()。 A.手工操作 B.单道批处理 C.多道批处理 D.多用户分时系统 2. 与计算机硬件关系最密切的软件是()。 A.编译程序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游戏程序 D.OS 3. 现代OS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是()的引入导致的。 A.单道程序 B. 磁盘 C. 对象 D.多道程序 4. 早期的OS主要追求的是()。 A.系统的效率 B.用户的方便性 C.可移植 D.可扩充性 5.()不是多道程序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多道批处理系统 C.单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分时系统 6.()是多道操作系统不可缺少的硬件支持。 A.打印机 B.中断机构 C.软盘 D.鼠标 7. 特权指令可以在()执行。 A.目态 B.浏览器中 C.任意的时间 D.进程调度中 8. 没有了()计算机系统就启动不起来。 A.编译器 B.DBMS C.OS D.浏览器 9. 通道能够完成()之间的数据传输。 A.CPU与外设 B.存与外设 C.CPU与主存 D.外设与外设 10.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A.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机管理 B.虚拟存储管理、处理机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 C.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D.进程管理、中断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11. 单处理机计算机系统中,()是并行操作的。 A.处理机的操作与通道的操作是并行的 B.程序与程序 C.主程序与子程序 D.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 12. 处理机的所有指令可以在()执行。 A.目态 B.浏览器中 C.任意的时间 D.系统态 13.()功能不是操作系统直接完成的功能。 A.管理计算机硬盘 B.对程序进行编译 C.实现虚拟存储器 D.删除文件

第十三回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

第十三回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 之一:期望效用函数理论13.0 温故而知新: 1.数学期望 2.方差 13.1 你选择哪个方案? A.投硬币碰运气,正面给你100,反面啥也没有; B.直接给你50元? C.直接给你40元? …… 在上面的事情里,我们有以下概念: 1.期望效用 2.风险的主观态度 3.确定性等值 4.保险金 13.2 期望效用函数 1.如果某个随机变量X以概率P i取值x i,i=1,2,…,n,而某人在确定地得到x i时的效用为u(x i),那么,该随机变量给他的效用便是: U(X)=E[u(X)]=P1u(x1)+ P2u(x2)+ …+P n u (x n) 其中,E[u(X)]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因此U(X)称为期望效用函数,又叫做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VNM函数)。 2.一个例子:李四的财富效用函数为u(x)=x。有人向他兜售彩票,该彩票有50%的可能性中奖4元,问该彩票对他的效用是多少? 3.又一个例子:张三总共有100元钱,他要参加第二天早上的微观经济学考试。按照经验,他有10%的可能性会睡过头,如果这样他会错过考试,则需要交100元以参加重修。他对财富的效用函数为u(x)=x,问他的期望效用函数是多少? 4.期望效用函数是否具有序数性? u和v是两个不同的序数效用函数,若 u(A)=60,u(B)=20, u(C)=0 v(A)=60,v(B)=40, v(C)=0

上面都可以得到A优于B,B优于C的结论;而且u 可以通过某种单调变换得到v 。所以u 和v 代表相同的偏好顺序。但考虑下面: 让消费者选择:一是确定地得到B;另一个是赌局,即掷硬币来得到A或C。分别用u 和v 来分析,结论如何? ——结论:期望效用函数失去了保序性。 13.3 风险的主观态度 1. 风险厌恶 4. 期望效用模型靠得住吗?—— Kahneman 和Tversky 的实验 13.4 确定性等值 1. 若某人的财富效用函数为u(x),而一个赌局对某人的效用为u(E(x)),则有一个CE 值能够满足:u(CE)=u(E(x))。称CE 为某人在该赌局中的确定性等值。 2.前面介绍了李四和张三的故事,他们的确定性等值各是多少?对于他们来说,确定性等值各有什么经济含义? 13.5 风险问题的解决——保险 1.保险市场的价格——保险金:若某人的财富数量为w ,其财富效用函数为u(x),而一个赌局对某人的效用为u(E(x)),若有u(w-R)= u(E(x)),则称R 为保险金。 图13.1 风险厌恶 图13.2 风险偏好 u(E(x))>E(u(x)) 风险厌恶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 如图13.1所示。 2. 风险偏好 u(E(x))

操作系统复习题选择题1

二、选择题 1.以下有关操作系统的叙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1) 1.操作系统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良好的界面 1.操作系统就是资源的管理者和仲裁者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应用软件 2.操作系统所占用的系统资源和所需的处理器时间称为 (1) 1.资源利用率 1.系统性能 1.系统吞吐率 1.系统开销 3.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包括:Ⅰ1PU Ⅱ程序Ⅲ数据Ⅳ外部设备 (1) 1.Ⅰ和Ⅱ 1.Ⅱ和Ⅲ 1 Ⅰ、Ⅱ和Ⅲ 1.全部 4.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 1.个人独占机器资源 1.自动控制作业运行 1.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1.多个用户共享主机资源 5.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 (1) 1.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实时性 1.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利用率1.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 1.提高计算机系统的交互性 7.完成中断响应工作的是 (1) 1.系统核心 1.中断处理程序 1.用户程序 1.中断硬件装置

8.如果有多个中断同时发生,系统将根据中断优先级响应优先级高的中断请求,若要调整中断事件的响应次序,可以利用 (1) 1.中断嵌套 1.中断响应 1.中断屏蔽 1.中断向量 9.以下有关强迫性中断事件的叙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1?) 1.输入输出中断来自通道或各种外部设备,用于反映通道或设备的工作情况 1.程序性中断,是正在运行程序有意识安排的而引起的中断 1.硬件故障中断是机器发生错误时产生的中断 1.时钟中断是硬件时钟到时等 10.下列中断中,哪一个不属于强迫性中断 (1) 1.设备出错 1.掉电 1.时间片到时 1.执行print语句 11.下列哪一个中断属于程序性中断 (1) 1.打印机结束工作 1.地址越界 1.时间片到时 1.掉电 12.在中断处理中,输入输出中断是指 (1) Ⅰ.设备出错Ⅱ.数据传输结束 1.只有Ⅰ 1.只有Ⅱ 1.Ⅰ和Ⅱ 1.都不是 14.计算机系统中设置的访管指令 (1) 1.只能在目录下执行 1.只能在管态下执行

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现代经济信息 一、逆向选择 所谓“逆向选择”,是指事前隐藏信息的行为。Akerlof(1970)对旧车市场模型( lemons model) 的研究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 根据Akerlof(1970)的研究,在旧车市场中,与理想状态下的完全竞争市场完全不同。完全竞争市场中,买卖(或者说供需) 双方对于所交易产品的质量有着对称的信息认识,而在旧车市场中,买卖双方对于交易旧车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卖者知道旧车的真实质量,而买者不知道,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最终出现劣质产品淘汰优质产品的结果,这与经典理论不相符,所以Alerlof 称之为“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属于交易事前隐藏信息的行为,旧车市场是卖车人向买车人隐藏车的质量信息,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找工作的人向雇主隐藏自己的工作技能,贷款者向银行隐藏项目风险,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类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保险市场。 二、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 交易双方中一方对于交易可能出现的风险状况比另一方知道的更多时,便会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保险学中的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次品驱逐良品的现象。比如,有一群人想买医疗保险或者人寿保险,其中一些人可能有与生俱来的高风险,比如他们很容易得病,有家族病史,或天生喜欢比较危险的生活方式生活等;而另外一些人具有与生俱来的低风险,例如家族寿命都比较长,或者很注意有规律的生活。这样的风险信息是个人的私有信息,而保险公司无从获知和观察到,因此保险公司将对所有的人以同样的保险费率进行保险。但是,这样运作的保险公司,将很可能由于多数的投保人是高风险类型人士而破产关门。因为如果只有很容易得病的人才投保健康保险,而不容易得病的人不参加保险,那么保险公司需要赔给保户的钱将远远高于他们按照平均得病率计收的保费,从而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这里,私有信息的存在,使得投保人可以就他们本身的身体情况或风险程度说谎。这样一来,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他们得到一大堆“逆向选择”得来的投保人。平常人们说“选择”,都是往好的方面选。保险公司的上述市场活动带来的选择“选”出来的是相对不好的一群。所以这种选择叫做“逆向选择”。 三、逆向选择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一)逆向选择使优良的客户逐渐被排挤出市场 假设市场上只存在两类投保人,一类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较大,属于高危险者;另一类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较小,属于低危险者。如果保险人清楚每一类投保人的状况,他将对两类投保人收取不同的保费。但实际上保险人很难清楚地了解每一个投保人面临的风险情况,无法区分“高危险者”与“低危险者”,那么他将按平均水平收取保费,这一保费水平介于应向“高危险者”收取的高额保费和应向“低危险者”收取的不足额保费之间,实际是“低危险者”补贴了“高危险者”。显然“,高危险者”乐于接受这一水平的保费而“低危险者”将拒绝。于是市场上将只剩下“高危险者”与保险公司进行交易。保险公司在知道了“低危险者”不会投保之后,必然会提高保费。因此逆向选择将导致“低危险者”远离保险,使保险公司的效益受到损失。 (二)逆向选择使保费的确定变为难题 保险费率的厘订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1)公平合理原则。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想达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保险人可能因为追求超额利润而制定高费率,被保险人也有可能为了付出较低的保费而获得较高的赔偿而隐瞒自身的危险情况。因而给保费的确定增加了困难。(2)充分原则。充分原则是指收取的保费在支付赔款及合理的营业费用、税收后,仍应有一部分利润。可见充分原则要求保费的厘订应确保保险人的偿付能力。但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保险人可能会不断降低保费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样就会降低保险人的偿付能力,使保险人的经营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结果导致盲目竞争。(3)相对稳定原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费率的稳定。但由于逆向选择会使得保险费制定的依据——损失概率发生改变,因而使保费的合理水平变得不确定。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及时改变保费水平,将有可能使保险公司受到损失。(4)促进防灾防损原则。指保险费的厘订应有利于促进防灾防损。具体说就是对注重防灾防损的被保险人采取较低的费率。贯彻这一原则有两个好处:第一,减少了保险人的赔付;第二,减少了整个社会财富的损失。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人很难确切知道哪些客户是高风险的,哪些客户是低风险的。因此,在对保户的危险防范态度的确定上是有一定困难的。以上说明,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确实给保险费的确定增加了许多困难,使其成为一大难题。 (三)逆向选择增加保险公司的调查费用 虽然在保险经营中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都有义务遵守最大诚信原则,即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保险合同及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影响对方做出是否缔约及缔约条件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但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被保险人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为了支付较少的保费而获得较高的保险金保障,会尽量隐瞒自己的危险事实。而对于保险公司,在这种情况之下,必然会对投保人进行更加细致的调查,以确保投保人所给出的信息是真实的,而这种调查就会增加保险公司的调查费用,使其利润减少。 (四)逆向选择使保险市场不断萎缩 逆向选择会使可保风险变为不可保风险,造成保费和风险之间的恶性循环。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最终市场上将只有那些相对风险最高的人才会买保险。保险公司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是相当之高。因此,优良的客户不断地被排挤出市场之外,保险市场不断萎缩,甚至使一些业务无法开展。 四、规避保险业中逆向选择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评级制度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既降低了经济交易的成本,但同时也带来了信用风险。信用体系的缺乏,不仅造成了企业的巨大损 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浅析 杨春梅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管理系 摘要:逆向选择是保险市场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由于逆向选择,保险需求受到抑制。保险市场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研究逆向选择的影响和预防措施,对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对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保险业中逆向选择的预防措施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保险业;逆向选择 中图分类号:F8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324-02 324

操作系统选择题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方便性和有效性是操作系统的设计中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1990年后开放性已成为新系统或软件能否被广泛应用的至关重要管的两个目标。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并发性和共享性是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并发性是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 在OS基本特征中,异步性是指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的。 操作系统基本类型: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在操作系统基本类型中,可靠性是实时系统最重要的特征。 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在操作系统接口中,程序接口亦称为系统调用; 目前比较流行的操作系统(实例)Windows;UNIX;Linux; UNIX系统最本质的特征(英文缩写):OSI UNIX系统的内核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进程控制子系统;文件子系统; 进程三种基本状态: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 进程所请求的一次I/O完成后,将是进程状态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操作系统中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时间用完后进程状态将转变为就绪状态。 操作系统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提出I/O请求后,进程状态将转变为阻塞状态; 进程三种基本状态中,就绪状态是指进程已分配到除CPU以外所有必要资源。 进程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空闲让步;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同步机制准则中,让权等待是指当进程不能自己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应立即释放处理机; 进程,文件,线程在系统中存在的唯一标志(英文缩写):PCB;FCB;TCB; 在系统流利用数据结构(英文缩写)PCB描述进程的基本情况和活动过程; 系统将被中断的CPU现场信息保护在该进程的数据结构(英文缩写)PCB中; 在操作系统中,实现进程的同步的机制:信号量机制;管程机制; 1965年,荷兰学者Dijkstra提出的信号量机制是一种卓越有效的进程同步工具;产生进程死锁的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 在死锁的条件中,不剥夺条件是指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只能在使用完时由自己释放。在死锁的条件中,互斥条件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只能被一进程占用。 资源的按序分配法是摒弃死锁条件中的环路等待条件来预防死锁的发生。 现代操作系统产生死锁的条件中,互斥条件是不能被摒弃来预防死锁的发生。 抢占式进程调度方式基于的主要原则:优先权原则;短进程优先原则;时间片原则。 通常采用解除死锁的两种方法:剥夺资源;撤销进程; 产生进程死锁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竞争资源;进程间推进顺序非法; 1928年,Peter J.Denning指出程序执行时显现出:时间局限性,空间局限性 虚拟存储器的理论依据:局部性原理 在局部性原理中,产生时间局限性的典型原因是在程序中存在着大量的循环操作在局部性原理中,产生空间局限性的典型情况是程序的循序执行 请求分页系统的主要硬件支持:请求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地址变换机构 在请求分页系统的硬件支持中,当所要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由缺页中断机制

access 复习题 判断选择填空操作题

1、Access字段名长度最多为____个字符。 答案: 1:64 2、Access中,文本框分为3种类型:结合型、非结合型与____。 答案: 1:计算型 3、OpenForm操作打开____。 答案: 1:窗体 4、操作查询共有4种类型,分别是删除查询、生成表查询、____和更新查询. 答案: 1:追加查询 8、在Access中数据类型主要包括:自动编号、文本、备注、数字、货币、日期/时间、是/否、OLE对象、____和查阅向导等。 答案: 1:超链接 9、纵栏式窗体将窗体中的一个显示记录按____分隔。 答案: 1:列 10、Access2007中,对数据库表的记录进行排序时,数据类型为____、超级链接或OLE对象的字段不能排序 答案: 1:备注型 11、链接是直接将____中的数据使用到Access的表、窗体、查询和报表中。一旦外部数据源发生变化,则所链接的表、查询、窗体和报表中的内容也相应改变。 答案: 1:外部数据源 12、在创建报表的过程中,可以控制数据输出的内容、输出对象的显示或打印格式,还可以在报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数据的____。 答案: 1:统计计算 13、Access提供了两种字段数据类型保存文件或文本和数字组合的数据,这两种数据类型是文本型和____。 答案: 1:备注型 14、操作查询是指仅在一个操作中更改多条____的查询。 答案: 1:记录 16、创建分组统计查询时,总计项应选择____。 答案: 1:Group By 17、纵栏式窗体每次显示____条记录。

18、SQL语言中提供了SELECT语句,用来进行数据库的____。 答案: 1:查询 19、若要获得当前的日期及时间,可使用____函数。 答案: 1:Now() 20、Access数据库的类型是____。 答案: 1:关系数据库 21、在设置查询的"准则"时,可以直接输入表达式,也可以使用表达式____来帮助创建表达式。 答案: 1:生成器 22、在一个宏中运行另一个宏时,使用的宏操作命令是____。 答案: 1:RunMacro 23、____是创建与设计数据访问页的一个可视化的集成接口,在该接口下可以修改数据访问页。 答案: 1:设计视图 24、将活动窗口最小化的宏操作是____。 答案: 1:Minimize 25、选择运算的结果关系同原关系具有____的结构框架,投影运算的结果关系同原关系通常具有工业-的结构框架。 答案: 1:相同 26、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____之间的软件系统。 答案: 1:用户与操作系统 27、窗体有多个部分组成,每部分称做一个____。 答案: 1:节 28、Access用参照完整性来确保表中记录之间____的有效性,并不会因意外而删除或更改相关数据。 答案: 1:关系 29、多字段排序时,排序的优先级是____。 答案: 1:从左到右 30、要确定"库存量"乘以"单价"的平均值是否大于等于Y5001且小于等于¥1000.可输入____ 答案: 1:AVG(库存量*单价)BETWEEN 500 AND 1000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分析报告

第五章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 前面两章讨论了确定性环境中的消费选择问题,即涉及的价格、收入、消费量等变量都具有确定性。然而实际消费选择并非总是在这种确定性环境中进行的,比如人们可以借款进行超支消费,如借款购房或贷款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种超支消费同人们未来收入有关,然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一个人的未来收入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也可能失业而只能享受社会救济。如果未来收益很低,那么当前的超支在未来就无能力偿付。因此,当前是否要超支消费,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消费选择问题。又如择业,是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找一份工作,以求得稳定的(较低)工资收入和安全的社会保障,还是在合资企业求得一个高薪职位但面临很大风险呢?一个人是把他(她)的余款存入银行以求得安全的低利息收入,还是利用余款购买股票进行投资,求得一个高收益但面临较大风险呢?这还是一个带不确定性的选择问题。本章讨论这种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选择问题。 第一节不确定性选择事例 通常的“不确定”一词,是说人们不能确定某种行为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经济学家对这个词的含义进行了严格界定,区分了两个不相同但相联系的概念:不肯定性与风险。

不肯定性(uncertainty)是指人们既不能确定某种经济行为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又不能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出现不肯定性的原因可能是人们行为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因素,或者是人们行为不完全独立,或者是人们缺乏必要的信息等等。 风险(risk)是指人们虽然不能确定某种经济行为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但能够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或者说,经济行为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是客观存在,由客观条件决定。比如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确定出某种经济行为的各种可能结果,并且确定出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这样一来,便可计算这种经济行为的期望值,并利用期望值进行分析。 下面来看不确定性条件下选择的几个事例。 例1. 抽彩(lottery) 设有两种奖品通过抽彩才能获得。第一种抽彩方式(即第一种彩票)是:获得奖品1的概率为p ,获得奖品2的概率为p -1。第二种抽彩方式(即第二种彩票)是:获得奖品1的概率为q ,获得奖品2的概率为q -1。抽彩人得到奖品1后,能获得1U 个单位的效用;获得奖品2后,能获得2U 个单位的效用。问抽彩人喜欢抽哪一种彩票?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计算这两种彩票的预期效用(即效用的期望值)。用1EU 表示第一种彩票的预期效用,2EU 表示第二种彩票的预期效用。根据概率论的有关知识可知, 211)1(U p pU EU -+= , 212)1(U q qU EU -+= 比较一下1EU 和2EU 的大小,如果21EU EU >,说明第一种彩票的效用期望值更大,因此抽彩人更喜欢第一种抽彩方式,选择第一种彩票。同理,当21EU EU <时,抽彩人会选择第二种彩票。当21EU EU =时,两种彩票的效用期望相同,因而对抽彩人来说无差异。 这个例子同时也说明,一种彩票可以用抽彩的中奖概率分布来表示。比如说有一种彩票有n 个等级的奖励:1等奖,2等奖,…,1-n 等奖(末等奖),n 等奖(无奖)。获得i 等奖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