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第四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关系。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着矛盾。经济领域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市场等方面的矛盾;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方面的矛盾;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等方面的矛盾;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等方面的矛盾。一切社会领域都充满了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之始终,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社会过程和阶段不同,只是矛盾的类型、性质和具体情形的不同,并非矛盾有无的不同。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存在矛盾。所谓无差

别、无矛盾境界,只是人们的一种唤醒。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说:“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1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既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之始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请一同学回答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什么)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生产力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抓住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2页。

了它就抓住了理解人类社会矛盾全局、解释“历史之迷”的总开关。

(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

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找到矛盾”的说法,是辩证法不彻底的说法。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矛盾,只是同旧社会相比,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罢了。自觉认识和自觉解决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表现,社会主义改革正是以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为前提的。(请一同学回答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社会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指各种社会矛盾的双方处于相互助益而不是相互折损的状态。它不是以排斥矛盾为前提,相反,恰恰是以承认矛盾为前提,以正确解决矛盾为基础。把和谐与矛盾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和谐状态就是无矛盾状态,这样追求和谐,无异于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在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建设和谐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社会矛盾普遍存在,但每一社会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一)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科学的特殊研究对象,例如哲学研究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

方面的矛盾;经济学研究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投入与产出、生产与消费等方面的矛盾。如果不重视研究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特殊领域,也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中经历的几个大的过程,每一过程的根本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它规定了该社会形态的本质。每一社会过程又经历若干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上虽然根本矛盾没有变化,但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大小小的矛盾,有些激化了,有些暂时或局部地解决或缓和了,有些新矛盾又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不重视过程和阶段的特殊性,同样不能正确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各种社会矛盾和的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相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区别。(可请一同学回答相关知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在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起着次要作用,但也会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事物的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研究方法,既要防止“一点论”,也要防止不分主次的“均衡论”。(写文章也是如此)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社会生活中复杂多样的矛盾,按其性质和斗争形式不同,区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一般来说,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表现为激烈的冲突,通常只能采取对抗的斗争形式去解决;而非对抗性矛盾,一般来说,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往往不表现为激烈的冲突,通常是通过非对抗的斗争形式去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种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矛盾主要是通过专政的方法去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则应视具体情况,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民主的方法、利益调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等去解决。

三、利益分析与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追求物质利益,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原始动因。马克思说:“人们为

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3。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是一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和利益矛盾一定程度上的解决。恩格斯指出:“土地占有制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一样,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4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无不表现为具体的利益矛盾。分析研究各种利益矛盾,探求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的途径,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要求人们科学分析各个社会主体思想行为背后的利益动因,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利益关联,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倾向、利益关切和利益诉求,分析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群体)的形成过程、经济地位、政治主张、力量对比以及变化趋势;科学研究建立和完善利益评判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补偿机制,有效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利益问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在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利益矛盾已经不复存在,但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各种局部利益矛盾、暂时利益矛盾仍然存在,利益关系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利益分析方法仍然是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页。

认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二)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

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阶级矛盾。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5利益矛盾是阶级矛盾的根源,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基本方法。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要求科学分析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各阶级由其阶级利益所决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及其思想倾向,分析各阶级的差别、矛盾、斗争以及阶级力量变化的趋势,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阶级实质,揭示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已经不再社会的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阶级分析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7。

(三)阶层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

阶层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同一阶级内部按照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相关标

5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页。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页。

7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准划分成的社会群体。如《共产党宣言》所说,“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8。其二,是指按照某种特定标准如谋生方式、从业范围、社会地位而区分的不同社会群体。

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阶层结构。同一社会阶层的人,由于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谋生方式、从业范围接近,会产生共同的利益诉求、利益关切和利益驱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由于利益诉求、利益关切和利益驱动存在差别,因而也会产生阶层之间的矛盾。因此,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不仅要重视阶级分析,还应当重视阶层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阶层分析方法,要求科学地分析各阶层的形成过程,分析各阶层的经济地位、思想状况、政治主张、利益诉求,分析各阶层的利益矛盾、力量对比及其变动趋势,分析社会阶层的现状、历史及其社会影响,寻求有效化解各阶层间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的途径和方法。

阶层分析,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社会阶层中的利益分析,是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具体运用。阶层分析与阶级分析是互补的关系。在有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只有把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观察和正确认识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和现状,为认识各类社会现象、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提供必要的基础。利益分析、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都是研究社会矛盾的重要方法。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四)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分配关系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和复杂的相应变化。

1、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现状。同改革开放前相比,工人阶级队伍在有所扩大的同时,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乡镇企业职工的数量超过了国有企业职工。1978年,国有经济单位职工为745l万,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为2048万,乡镇企业职工为2827万,分别占当年全社会从业人员(40152万)的比重为1 8.56%、5.1%和5.65%。1994年,乡镇企业职工发展至12017万,国有经济单位职工达到11214万,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为3285万,分别占同年全社会从业人员(61470万)的比重为19.55%、18.24%、5.34%(见《中国统计年鉴1995》)。二是在城乡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职工数量已相当可观。据农业部统计,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职工中有44.84%是个体(含私营)企业雇工(见《1994年农村经济统计提要》)。按此比例计算,1994年个体、私营性质乡镇企业雇工已达5388万。据国家工商局统计,截至1995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为65.5万户,雇工为822万;全国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为2529万户,从业人员为46 14万人。按户均雇0.5人计,个体工商户中的雇工约达1200多万。据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统计,截至1 996年6月底,全国“外资”企业已达27.3万户,其中已开业12万家,“外资"企业职工已达1700万。三是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已开始出现

绝对量减少。城镇集体单位职工1991年达到历史最高峰3628万人后逐年递减,至1994年同1991年相比减少343万人(见《中国统计年鉴1995》)。1995年国有单位职工人数首次出现绝对量减少,据报道,“国有单位职工和集体单位职工1995年比1994年分别减少近100万人”(见《国内动态清样》1996年第1158期)。

农民阶级的分化情况是,农村从业人员的主体仍是第一产业劳动者,但其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1994年的54.3%。相当一部分农民已不同程度地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其中大部分转化为具有不同程度“亦工亦农”特点的乡镇集体企业职工和城乡各类私有企业雇工,部分变成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及其他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部分形成了就业状况极不稳定、在大中城市及城乡之间流动的人口。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最显著的变化是,以各类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成份重新出现,并发展至相当规模。包括与小私有制相联系的个体生产经营者,与国内新生私人资本相联系的城乡私营企业主及其他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如个人炒股大户、民间放高利贷者等),与投资大陆的境外私人资本、外国资本相联系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资本家、外国资本家及其代理人。截至1995年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投资者人数已达133.96万人;私营和“外资”企业注册资本分别达2621.7亿元和3991.2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部分为2686.8亿美元);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中的雇佣劳动者人数(包括农业部

统计的乡镇个体、私营企业)总计已达8—9000万人。上述数字不包括戴个体户“小帽子”、公有企业“红帽子”的私营企业主及其他各种类型资产者的相关人数、资本数和雇工数。而50年代前期的资本家人数仅为16万人;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核定私股计,当时的私人资本总额仅为24亿元;当时的私营(含个体)工商业中的雇佣劳动者人数不到300万人。

伴随上述阶级阶层分化现象的发展,我国社会中的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较为突出的表现,一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包括:部分经营管理者在权力地位、收入待遇、思想感情上同普通职工群众的差距全面拉大,“负盈不负亏”、挥霍、转移、侵吞公有资产问题严重,脱离工人阶级队伍去当私营企业老板或兼营私有企业已非个别偶然现象。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海”经营私有企业,或充当私营、“外资”企业高级职员的现象也较为突出。各级干部队伍中的部分实权人物不同程度地存在索贿、受贿,以权谋私,暗中扶持子女、亲友经商赚钱的现象。而公有制经济中的普通职工群众,尤其是下岗待业、失业半失业和部分离退休职工,则不同程度存在着地位下降的失落感和离心涣散现象。二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资矛盾有所发展,私有企业违法经营现象相当普遍,部分雇主对雇工的剥削压榨十分残酷,劳资纠纷和冲突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三是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百万、千万、亿万富翁的出现,同农村未脱贫人口和城市新贫困人口的大量存在形成强烈反差。少数人靠权钱交易暴富,“大款”畸形消费,以及干部“傍大款"现象引起社会

心理失衡和群众极大不满,诱发并加剧了社会生活中的丑恶和失控现象的滋长。

对上述阶级阶层分化及其伴随现象的发展,人们的评价和反应很不一致。有些学者把这种变化称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大分化新组合”,说由此形成的“比较重要的阶层”包括娼妓、游民、食利者、知识分子、企业家和官员等等,达“十八个之多”。他们认为发生这种变化“是一次巨大的历史进步”,正在推动我国“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化,造就“国家直接控制之外”的“市民社会”,促成“以党政机构、党政官员为核心,企业家(包括公有制企业的管理干部,也包括私营企业主)和‘明星知识分子’开始共同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力结构”。并称其中的企业家“这个阶层最大的特点是,他们掌握或有权在一定范围内支配相当一部分社会财富,并由此形成他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发言权”(见《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一大分化新组合》)。有些人并据此认为,今后不应当再提“工人是企业的主人”,“判断社会主义企业主人的标准与资本主义企业应当是同一的,即谁拥有企业所有权,谁就是企业的主人”(见19 94年4月12日《亚太经济时报》)。还有人强调,“在一个合理的社会体系中,工人是(社会)分层的自然结果。沦落到低收人,他不会有不公平感,他照样对工作尽职尽责”(《中华工商时报》1995年3月18日)。

不赞成上述观点的同志则强调,在肯定改革开放以来阶级阶层结构变动具有合理性和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注意其复杂性和潜在的危险眭。他们针对随阶级阶层结构变动而出现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指出,必须“深入研究这种发展

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制定政策措施,“防止公有制主体地位丧失”,“防止新的资产阶级形成”,“防止按劳分配原则失灵”,“防止党的队伍分化”(见《求是杂志内部文稿》1995年第10期)。

2、关于是否形成了一个新资产阶级。此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争议主要发生在如何分析和认定各类新产生的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主要是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主要不同观点包括:

一是认为不能说已经形成了一个新资产阶级。持这类观点的人或认为私营企业主只是一个“非基本的社会阶层”(《中国的私营经济与私营企业主》),或认为它只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尚未形成一个阶层”(国家工商局调研组1995年撰写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有些人认为私营企业主“既是资产私有者,又是劳动者”(《中国的私营经济与私营企业主》),也有些人明确主张应“从总体上确认他们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新时期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这类观点提出“私营企业主构不成一个新资产阶级”的理由包括:“他们产生和形成的时间短,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还没有彻底割断同原来社会身份联系的脐带”;“还没有组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更没有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有组织的阶级力量”;“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阶级意识”,等等(见《中国的私营经济与私营企业主》)。但主要依据是,“现代的私营企业经营者或投资

者是党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拥护者、忠实执行者和受益者”(《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社会主义制度的‘普照之光’,使得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阶层资产私有、雇佣劳动等特点‘变了样’”(《中国的私营经济与私营企业主》)。还有人强调,因为“对这些人的致富途径,社会上颇多微词”,如果再简单地给他们“戴上一顶‘中产阶级’的帽子,必然引起全社会更加强烈的不满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对立情绪”(《记者写天下》1996年第4期)。

二是不赞成上述“私营企业主是一个阶层而非一个阶级”的说法,但认为目前对私营企业主的阶级归属加以定位有些“为时过早”。此种观点认为,从“社会分层”而非“阶级分层”的意义上讲,我国目前的私营企业主已经构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但是“社会分层”不能取代“阶级分层”即阶级归属的判定。不能以是否具备稳定的经济基础,是否割断与原有社会身份的联系,以及是否形成有组织的阶级力量和独立的阶级意识等理由说明目前私营企业主“是一个阶层而非一个阶级”。然而,由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扩展过程受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政治及其具体方针、政策的制约”,私营企业主的阶级归属,“相当程度上在于它今后的实践发展,在于它自身以及制约其自身发展的外在条件的作用”,目前是一个“尚未确定的问题”,因而主张“暂且搁置”。(见《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年第4期)

三是反对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分析有关问题,但认为应明确承认“新的有资本者阶层的崛起”,说有资本者阶层是“私营企业、私人

投资合法化以后,逐渐形成的独立的社会阶层”。称“中国社会的阶层变化在1978年以后,最主要的特征是新的有资本者阶层的崛起”,这“是社会结构变化的自然结果”,“不是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或意识形态标准来衡量的”。(《中国国情国力》1996年第5期)

四是认为“中国正需要培养一个中产阶级”,因为“在发达国家,中产阶级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稳定力量”,所以,目前“过分地强调收入差距过大,不平均问题严重、社会分配不公都是不恰当的”。(1995年9月7日《亚太经济时报》)此论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但不回避使用“阶级”概念,要求承认“中国正在形成阶级,处在一个阶级和阶层分化和重组的过程之中”。(1995年4月18日《岭南文化时报》)

持此论者说,“许多事实是现实存在的,不必否认。例如贫富分化,资产阶级出现等等。问题是如何办?”他们主张“勇敢地面对现实”,理直气壮地讲“剥削有功”,“在共产党领导下主动搞阶级协调、阶级合作”(《再论<告别革命>之一、之二》)。但也有人直言不讳地宣称:“工人阶级不是社会获得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领导力量”,“有产阶级中最有能力弥合社会基本冲突的阶级即为符合全民族利益的社会领导阶层”,它应该“把建设资产阶级国家作为自己的任务”,“对工人农民实行一定程度的剥夺,以使社会生产资本得以合理积聚”,并应准备在“不得不对工人阶层摊牌时”,“还这个阶层以应有的位置”。(《第四只眼睛看中国》)

五是认为按马克思主义观点,现在应得出新资产阶级“已初步形成”的结论。理由是,目前私营经济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私营企业主占有生产资料,掌握生产经营的支配权,使用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经营成果主要靠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目前私营企业主无疑是资本家,而且其实力、规模人数已超过1956年公私合营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根据这些事实,“应该说现在我国的私营企业主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资本家阶级”。但在政策和策略上,可以有灵活的考虑。(《真理的追求》1991年第4期)还有同志指出,我国私营企业主同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资产阶级是有区别的,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资产阶级”,因而其活动范围、发生作用的场所,要受到许多限制,不能让其无限膨胀,或无限发展。(《真理的追求》l991年第1l 期)

3、关于是否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关于“阶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定义是:“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伟大的创举》)

关于“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定义是:“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现代资本家阶级。”(《马恩选集》第1卷第250页)马

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还曾特别指出,资本家“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目前在阶级。阶层问题上出现的不同观点和主张,说明对上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着三种不同立场和态度:

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关基本原理已经过时了。其半遮半掩的典型说法是:“以阶级分析方法作为分析社会分化、社会成员构成、社会利益矛盾的唯一方法已是不适宜的了”。其主要理由为,“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以和解的愿望来对待社会矛盾”。因而,在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问题时,他们以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为思想武器,采用“与外国同行对接”、“包括阶层分析、利益群体分析在内的目前我们较少采用的方法”(《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大分新组合》)。运用此类理论方法登峰造极的典型例子,是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划分为三个阶层:“有权者阶层”、“有资本者阶层”、“无权、无资本者阶层”;改革开放前则只存在“有权者和无权者两个阶层”。(《中国国情国力》1996年第5期)显然,错误的理论方法只能导致荒谬有害的认识结论。

二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名行反马克思主义之实。其典型论调是:在当今中国,“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基础,承认阶级、阶级矛盾以及剥削的存在,这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改阶级斗争为共产党领导下

的阶级合作和谐调以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正是当今中国道路的特色所在,这就是修正、改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再论<告别革命>之一》)此论包含的更深层次思想内核,用论者自己的话说即:“推动历史进步的倒是掌握经济的剥削阶级;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到封建制到资本主义制度,起推动的作用的不是奴隶革命、农民革命,而是努力发展经济的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和资本家”(《告别革命》)。换句话说即,为求经济发展,中国工人阶级应该把领导权和政权交给“努力发展经济的”资本家阶级,这一权力转换最好由共产党通过改良即“阶级合作和谐调”的办法实现。但“如果统治者连最起码、最平和的改良要求都加以拒绝的话,那么,人们使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是否就是合理的了”(《再论<告别革命>之一》)。显然,这类论调代表什么阶级的什么利益要求,论者自己已经讲明白了。

三是认为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因为只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才能在当前阶级阶层结构的复杂变化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得出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负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结论。持这种立场态度的同志强调,必须正视私营、“外资”经济和私人投资的持续迅猛发展,不仅在发挥积极有益作用,也在产生消极有害作用。目前,国内私营企业主及其他新产生的资产者在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力量和影响均在增强。随着外资的增长,西方和海外资产阶级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展。腐败现象及私有化思潮的蔓延和发展,与此

背景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党有必要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摸清阶级阶层分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是新资产阶级是否形成的问题。有些同志还提出,现在“问题不在于允许不允许资产阶级出现,而在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这个事实,能否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既团结,又斗争,把对这种关系的处理作为党在新时期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若干因素》)。

总之,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已发生十分复杂深刻的变化,围绕新资产阶级是否形成问题已出现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要求的各种不同观点和主张。因而,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认识和制定正确的政策,已成为党的议事日程上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个课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着党能否牢牢把握住改革开放的领导权,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现代化建设能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和方向。

以社会科学方法论为理论基础浅谈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DUFE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学号:2014100988 专业:行政管理 姓名:张馨月

摘要:本文是以社会科学方法论为基础,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探讨关于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主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为复杂的矛盾关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解释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矛盾分析方法行政管理社会矛盾 前言:首先感谢郭老师为我们带来这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课程,让我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并且在写论文阶段通过查阅资料更加详细了解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为我今后在专业学术上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很广泛, 但由于字数有限也不想泛泛罗列每个观点,因此在这篇论文中我结合了行政管理领域中对于各种社会现象所引起的社会问题着重谈下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正文分为三大块,第一部分介绍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第二部分阐述社会矛盾方法的内容,最后一部分则是社会矛盾方法的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科学观和技术观,依据理论体系的不同层次而分出不同层次的方法论,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社会科学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方法体系。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02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一.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我国医患关系正处于紧绷与高危状态,医患冲突不断发;就目前我个人关注新闻和询问亲朋友好友所了解到的情;二.从马克思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社会法制的不完善我国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 一.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 我国医患关系正处于紧绷与高危状态,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院成为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据中国医师协会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影响较大的伤医暴力案件共有16起,其中温岭杀医案、河北馆陶女医生遭患者家属殴打辱骂后坠楼身亡等案件都成为舆论关注焦点。2014年2月17日上午10时左右,齐齐哈尔医生出诊遭患者报复身亡。2014年2月18日15时许,河北易县一外科医生遭患者割颈。2014年2月25日,微博爆料,因为床位问题,南京口腔医院护士被官员夫妇殴打。2014年3月5日中午,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发生潮州“押医游行”事件。由于目前医疗事故处理的机制和法律不健全,患者选择医疗事故鉴定、诉讼途径解决的较少,加上有些媒体对医疗纠纷事件报道的负面倾向,使得医患冲突进一步恶化。 就目前我个人关注新闻和询问亲朋友好友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社会舆论已经很少会站在理性的一面了,更多的人是毫无底线的宣泄,各种谩骂指责全部指向医生和院方,“医生该砍”的言论让即将步上医学道路的我们心惊胆寒,也让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医学生开始质疑自己的职业,担忧今后的道路,甚至重新思考将来的选择。医患矛盾依然恶化到如此境地,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演变为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从马克思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这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我们不应该回避和掩盖这对矛盾的客观存在。本着以矛盾分析法的精神,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医患冲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下面就一些主要因素作一分析:1社会因素 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2011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20.3%,远低于世界国家59.7%的平均水平。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虽然国家在大力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是有患者个人承担的。这种医疗服务付费方式来就医时怀着对医方很高的期望值,一旦治病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病情恶化或死亡时,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难以承受这巨大压力,患者及其家属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从而引发暴力事件,激化医患冲突。

论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论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 [摘要]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社会矛盾及其运动,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普遍本质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社会矛盾而提供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矛盾的绝缘体。但是社会矛盾也有其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 1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社会的任何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物质领域的矛盾是社会其他领域一切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领域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政治、文化和广泛的社会领域,物质领域的矛盾的解决必然有助于社会其他领域的矛盾的解决。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每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在任何社会中,区别只是矛盾的性质问题、程度问题,并非矛盾的有无问题。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社会也存在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同时也就是一部矛盾发展史,一部矛盾解决史。 社会主义社会并非矛盾的绝缘体。社会主义“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自觉认识并积极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 2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矛盾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始终遵循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其二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始终遵循着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生产力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总是不可遏制地向前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已经根本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随着构成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运动过程。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也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辩证唯物法作为宇宙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就是把马克思关于矛盾的观点运用于社会研究,通过研究社会矛盾及其运动,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普遍本质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揭示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以及社会矛盾的规律性,从而指导社会生活实践,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社会矛盾也具有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一般特征,即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恩格斯认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毛泽东更是强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有四块,即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其中经济领域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投入与产出、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矛盾等;政治领域的矛盾包括阶级矛盾、利益矛盾、民族矛盾、国家利益矛盾等方面;文化领域内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矛盾、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矛盾等;社会领域内城乡矛盾、区域矛盾、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等。总之,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其次,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中社会矛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其二,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着矛盾,因此,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存在矛盾的有无问题,只存在矛盾的性质、类型的不同和具体情况不同的问题。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第四讲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主要方法。黑格尔也把这一方法当作建构其宏大逻辑学的基本方法,并将其看作是贯穿在逻辑学中的内在灵魂。从根本上讲,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辩证法,重点就是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 一、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乃至在学术研究中,“矛盾”这个概念的使用都很混乱。它有时是指问题、事物、对象,有时是指困难、障碍、危机;有时是错误、谬误、否定,有时是指事物的本质、本性、规律等。因此,研究矛盾分析方法,首先必须把什么是“矛盾”这个问题搞清楚。 “矛盾”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涵义。有形式逻辑的矛盾,也有辩证意义的矛盾。所谓形式逻辑的矛盾,是指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中由于违反了“矛盾律”或“排中律”所产生的矛盾。所谓矛盾律,是指两个相互否定的命题不可能同时是真的,其中一个必然是假的。所谓排中律,是指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可同时是假的,其中一个必然是真的。《韩非子》中那个著名的“矛盾”的故事,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典型,在形式逻辑上,它就违背了“矛盾律”。所以,形式逻辑中的“矛盾”,与“错误”、“谬误”等值,是应该被克服和排除的东西。 所谓辩证意义的矛盾,是指一个事物内部所包含的“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辩证意义的矛盾,是透过事物的表象把握其本质的一种分析的方法。例如,我要把握一个人的本质,我就深入到一个人的心灵里面,考察其“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矛盾,善与恶的矛盾,德与才的矛盾,知、情、意的矛盾。我要考察经济问题,我就要深入到深入到经济活动里面,分析其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等。辩证意义的矛盾无非是告诉我们一种如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分析其内在联系及其结构,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按照中国哲学的说法,就是要通过有形有象的“器”来把握那无形无象的“道”的一种方法。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曾谈到,把握事物的“矛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智慧

社会矛盾研究报告方法

第四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关系。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着矛盾。经济领域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市场等方面的矛盾;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方面的矛盾;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等方面的矛盾;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等方面的矛盾。一切社会领域都充满了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之始终,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社会过程和阶段不同,只是矛盾的类型、性质和具体情形的不同,并非矛盾有无的不同。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存在矛盾。所谓无差别、无矛盾境界,只是人们的一种唤醒。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说:“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 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1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2页。

浅谈我对矛盾研究方法的基本认识

浅谈我对矛盾研究方法的基本认识摘要:“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讲的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研究方法作为我们开展研究工作的指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矛盾研究方法的基本特性和认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工作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课程所学的内容,并结合自身学习的实践,分析了作者对矛盾研究方法的认识。主要是通过社会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社会矛盾主次性、社会矛盾利益性三个特点与意识方面出发阐述对矛盾研究方法的基本认识。 关键词:矛盾研究方法;普遍性;特殊性;主次性 矛盾研究方法是指观察和研究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这是人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矛盾研究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1]。再次研究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 矛盾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研究方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2]。 1、社会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提到矛盾,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不能回避,只能正视它并想办法去解决它。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同样可以看到矛盾的影子,比如研究投资收益问题时,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之间就是一对难以回避的矛盾,我们可以做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引言 说到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有些内容应当包括其中,比如社会科学的意义、范围及其界定等;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及其意义等。本论文将针对以上几个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差异,是由它们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同一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而且应当学习借鉴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差别性则要求社会科学必须具有适合于社会现象的独特研究方法。社会科学主要是在区别于自然科学意义上使用的,包含了人文学科,相应地,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上包含了人文学科的方法论。 当代科学在深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与商会科学方法论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呈现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而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影响最为深远,贡献最为突出的一种社会科学方法论。它从时间的唯物主义观念出发,深刻批判了唯心主义对于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测,认为人们对社会认识的视野应该聚焦在人们的现实生活。社会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的生产与生活构成了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由此而产生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方式,产生了市民社会、国家关系和意识形态等。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009)马克思深刻分析了旧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在自然的认识中尚能坚持唯物主义,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却陷入了唯心主义。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革命的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内容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认识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主要有三大观点:一是实践的观点,二是事物普遍联系的的观点,三是矛盾的观点。 1.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只有尊重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认识和学习符合科学的客观规律。 (二)认识运动的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展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内容、实质和规律,为我们具体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 一个过程的结束,就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 正是这种有限的、无始无终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那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 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那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正如历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人类的认识也不具有最终的性质。 “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一样,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

”恩格斯说: “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 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这一论述,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即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 一。 社会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在量变阶段,社会面貌总的说是稳定的,表现出自身发展的连续性;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便引起质变、飞跃,新质代替旧质,渐进性过程“中断”,表现出发展的非连续性。 发展史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 一。 只有不间断的量的积累,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 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毛泽东说: “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 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哪几种?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2、如何运用实践研究方法搞好学术研究?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其中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三)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事件和科学文化实践中来。(二)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总结经验,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三)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时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 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是否正确,在理论的范围内不能解决。(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与迷信是对立的,坚持科学必须破除迷信。 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题.docx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前提. 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 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要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 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主义标准。2主体型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 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纬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 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精神.要求我们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4,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5,发展性原则.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中发现合理性. 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是人类思想史的结晶,是人民群众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它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正确回答了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主体与客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个人与群众等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的贯彻到了社会历史领域,为人们科学认识社会历史和正确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于该着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满腔热忱地投入生活,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同步进行,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真正了解实践的需要、时代的走向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立足历史潮头,引领时代发展和进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3.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1.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防止主观随意性。是“先验论”和“反映论” 的问题。原则是从人类历史和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只有适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的原则才是正确的,应该是抽象后的结果。原则属于意识的范畴,是一种认识。而研究的出发点要立足实际。所以必然不能以原则这样的意识概念为出发点。同时,以实际为出发点的认识行为的根本任务是得到新的认识。 3.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要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真正的社会科学研究。 如何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第三章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第三章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这回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关系。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经济领域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市场等的矛盾;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的矛盾;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的矛盾;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一切社会领域都充满了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运动。社会过程和阶段的不同,只是矛盾的类型、性质和具体形态的不同,并非矛盾有无的不同。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存在着矛盾。所谓无差别、无矛盾境界,知识人们的一种幻想。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说:“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既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生产力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就要求变革就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抓住了它就抓住了理解人类社会矛盾全局、解释“历史之谜”的总开关。 (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 人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找到矛盾”的说法,是辩证法不彻底的说法。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矛盾。只是同旧社会相比,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罢了。自觉认识和自觉解决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表现,社会主义改革正是以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为前提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指各种社会矛盾的双方处于助益而不是相互折损的状态。它不是以排斥矛盾为前提,相反,恰恰是以承认矛盾为前提,以正确解决矛盾为基础。把和谐与矛盾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和谐状态就是无矛盾状态,这样追求和谐,无异于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在正确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建设和谐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整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许倩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近代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都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前,没有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不仅要探讨各种方法,而且要以对多种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本体基础、基本性质、中介特点、传导功能和运用原则,以提高研究者和运用者的方法论自觉。因此,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 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4)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 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在这里,主观和客观、说明和理解、真理和价值是交融的,很难分开。正像王阳明先生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内容和原则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特点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理论创立于19世纪中期,以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为标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