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浅谈突破高中艺体生的数学“瓶颈”的体会

安远二中邱小宁

摘要:高中艺体生是一群特殊群体,基础差、学习自信心不足等是这个群体最显著的特点。在初中经历了中考的挫折,跨入高中,往往是信心不足,没有要把高中课程学好的强烈愿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枯燥、乏味、抽象、晦涩,如同在听天书,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如何突破艺体生对高中数学的“瓶颈”问题,根据这几年对高中艺体生的教学实践,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浅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艺体生数学“瓶颈”

安远二中是一所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艺体特色学校,在高中部艺体学生占了学生总数的90%左右,“基础薄弱,偏科、偏学”是我校高中艺体生最显著特点。课堂上,学生启而不发,引而不导,让人无奈;考试中,甚至在课堂上或作业中有过类似的题目,他们也没有把握做对,似是而非,望题兴叹。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却成为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许多选择艺体道路的同学,面对高考时跟头往往就栽在数学上,十几分、二十几分的现象时常发生。“如何帮助学生突破数学“瓶颈”?如何让学生不再畏惧高中数学?”是高中数学教师一道难解的“数学题”。而要解决这道“数学题”,结合这几年在艺体班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了解学生现状、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

1、学生现状

高中艺体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基础比别人要差,受到的挫折相对其他学生来说更大,他们背负着双重高考压力:文化成绩+艺术科成绩。在艺体生中,一部分学生在初中的基础应该还可以,可到了高中以后,他们一时很不适应高中数学在思维上的转变和跳跃,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过度的恐惧、过分的担心使得其成绩日渐下降,后来只能居于中等生行列。他们平时的表现:由初中时期的自信转变为自卑,对数学也没以前那么热衷了,成绩由此下降。而另一部分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抵制不了来自同学和社会的不良诱惑,造成了思想、行为上的放纵,导致荒芜了学业。偶有一瞬,噩梦醒来,发誓重新再来可事实上困难重重,于是就出现了常常立志、常常懊悔、又常常破罐破摔。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得过且过,学起来吊尔郎当。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投入过多的热情,致使成绩老是上不了一个新台阶。对于那部分在小学、初中都属于差生的同学,他们更是习以为常了,课堂上的表现是:混日子,作业的表现是:抄,课后的表现是:从不看书,也看不懂。

2、学习心理

艺体生大部分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的惯性运转。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看热闹,不参与思考,听不出“门道”。课后不复习,练

习也不做。

3、学习习惯

课堂上,对要点没有听到或听不全,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是赶作业,乱套题型,解题没有章法,视(其字)而不见(其详),根本就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缺乏自主性、自觉性,不能认真地持之以恒地巩固所学知识,这一点与情绪波动、厌学有关。

二、摸准情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艺体生的特点是思想观念前卫,凡事走在前例,他们喜欢刘翔、姚明、周杰伦、刘亦菲、汤加丽。作为他们的老师,思想必须紧紧跟上他们的节拍,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短信获取现代最快的资讯,思想要与年轻人靠近,做到他们讲的你懂,他们欣赏的你认同,他们热爱的你了解。而不是老气横秋,讲师道尊严,板着面孔吼。只有学生们对你有认同感,从而喜欢你而喜欢你上的数学课。所以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让他们学好数学的一个前提。

2、降低起点分层次教学

由于在专业上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文化学习,特别是用在数学上的时间又非常有限,日积月累到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就显得比较吃力。于是今天在我们数学老师面前就出现了一大批在艺体专业成就上非常优秀的学生,其他文化也还可以,但他数学

基础却又十分薄弱,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更是成了制约许多同学发展的“瓶颈”。基于好多同学基础太差,我每次讲课都降低起点,先把用到的知识引领学生回顾,然后再开始讲授新内容。在学案的编写上分几个层次,明确要求学生哪些题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做完基础题可以再做哪些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有选做题,若还有极个别吃不饱的可以自己看复习资料或找老师要题做。例如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这是中学数学中较复杂的内容之一,并且与解三角形相结合,有的还与复数的三角形式运算相联系,因此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巧:切割化弦、升降幂、和积互化、“1”的妙用、辅助元素法等。

3、重点问题重复强化训练

想让艺体生全面掌握数学是不可能的,基础差时间少是现实,所以就得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的地方,而对于他们来说讲一遍效果很差,所以我就在重点部分多重复多下功夫,直到大部分同学掌握,一点一点突破。例如:求函数的最值是一种重要的题型.要掌握函数最值的求法,特别注意二次函数在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以及有些问题可能隐藏范围,因此范围问题是二次函数最值的关键.另外二次分式函数的最值亦应引起注意,它的基本解法是“

?”法,当然有一部分可以转化为函数)0,()(>+=b a x b

ax x f 的形式,而后与基本不等式相联系,或用函数

的单调性求解。

4、边讲边练分割教学

在讲课时我采取边讲边练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割。先讲一部分,接着进行训练巩固,再讲一部分再进行训练巩固,交叉进行,这样就避免了好多学生上课走神或听的挺明白就是不会做题的问题。例如“直线和平面”这一章的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在复习时我反复梳理知识系统,力求每位学生掌握每个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每个判断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前提条件和结论。

5、调整高中数学作业结构

2004年开始我以主动作业为主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较典型和生动的高中数学作业新模式。

(1).自选作业

做法:教师按教学单元提供大量的数学巩固性作业,教师只提一个每天完成作业的最低量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

特色与优势: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改善了作业效果,学生享受到了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

(2).分层矫正作业

做法:教师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形成性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成“合格”和“需努力”两个层次。教师提供矫正作业,要求“需努力”的学生独立完成后交给“合格”的学生批改讲评。

特色与优势: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会整齐划一

的,教师不在教学单元开始时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而在教学单元结束时划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作业。而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自编“测验”作业

做法:章节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自编学习测验,把自编测验当作作业。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章节知识内容的整理,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可分工合作编制,也可个体独立编制完成。每次编题后要求学生提交章节知识内容整理、测验卷和考查的知识点等成果。教师取样讲评,学生互评、互测。

特色与优势:发挥了以往考试评价未曾发挥的交流作用;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摸拟了知识的运用过程;编题后的自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通过担当评价者的角色,参与了对作业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6、随时查缺补漏

即使进行了强化训练的地方仍会有许多同学遗忘,也有部分同学前面基础太差,我就在后面的复习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我常对学生说:“大家一定不要放弃,我们在讲课中用到什么内容就讲什么内容,即便是初中的内容只要是同学们不会的我们就讲。”针对有些学生自暴自弃要多鼓励,有些同学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做作业,完全放弃了数学。我就多鼓励他们,告诉

他们少学也比不学强,只要肯努力,永远不会太晚,难的学不会可以学简单的,多了学不会可以少学,只要不放弃就会有收获。

面对高中艺体生,我们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走近他们,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培养他们的思维发展为己任,则势必会提高高中艺体生数学教学质量,从而为提高高中艺体生的数学素质作出我们数学教师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国文化报主办《艺术教育》

3、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数学通讯》

4、陕西师范大学主办《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高中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一个数量积性质的新认识 张广平 【摘 要】:教学活动要遵循内在规律,只有当一切外在事实(知识)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被主体(学生)认识之后,这外在东西才会为主体真正占有,这种转化只有在参与实践中才能体会并重新构建、形成知识体系。我们的教材中的好多知识表面上是孤立的,若我们的的教师在引领学生认知这些内容的同时,有“意识”的揭示这种“知识链”,内化我们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水到渠成”!这不失为一种有效教学的好途径。 【关键词】:数量积 向量 角度 距离 高中数学教材中首次出现“向量和导数”的引入。我认为其目的很明确:为研究函数、空间图形,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即充分体现它们的工具性。但这种“工具性”,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用好,而要想用活,这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开发”新的认识,丰富知识网络,形成较完善的“认知模块”、“知识体系”。例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下B )》P 33中,关于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有这样三条性质: (1)><=?,cos ||,(2)0=??⊥b a b a ,(3)?=2 ||。 作为“工具性”,性质(2)(3)比较明显,会立即得到充分的应用。可是对于性质(1),当时,在上新授课时我总认为:这条性质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用处,有点像“房间里的摆设”——配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发现了她的奥妙之处:在后继的有关空间问题中的“三大角度”和“三大基本距离”的坐标法的研究中有着奇妙无穷的用途,并带来意想不到的“知识链”反应,极大地丰富了关于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这一运算的“认知模块”的内涵。本文便梳理和佐证这一认知,以飨读者。 (一)性质的产生与内含 已知向量=和轴l ,是l 上与l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作点A 在l 上的射影' A ,作点 B 在l 上的射影' B 则'A 叫向量在轴l 上或在方向上的正射影,简称射 影。 可以证明得,B A ?>=<=,cos ||''(证明略, 图如下所示。) 此性质的内含理解有四点: ①结果是一个数量(本身含正负号);②其正负号由向量e a 与所成角的范围决定;③加上绝对值| ||''|e a B A ?=便是一条线段长度(这里|||''| 、B A 刚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④可以推广为求一条线段在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2篇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2篇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一: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引言 数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对学生逻辑、空间等思维的训练,而且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具有条理和规律,但是很多学校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认为这是文科的主要任务,在高中数学中怎能体现出人文精神呢? 二、存在的问题 (一)高考的压力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桎梏 在国内,我们存在着高考制度,我们需要通过高考取得更好教育资源的资格,因此,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都很大,主要原因就是要应付高考.高中的数学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学教育很多时候都是被高考牵着鼻子走,很多地方都是针对高考中数学试题的特点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高考不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没有涉及,因此对于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就意味着自己向着社会的上层迈进了一大步,很多同龄人就被自己甩在身后了,因此高考对于学生的影响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二)一些教师在人文教育方面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多 新出版的高中数学标准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教学内容,其中人文教育也成为了现在高中数学的一部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效适应这种变化,因为需要讲授的知识更多了,涉及面也更广了,然而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师对于人文精神这种文科内容涉及的都不是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这个方面知识结构,同时在这个方面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加大观摩和学习的时间,增强自己在这个方面的认识.只有教师在数学与人文教育结合方面的知识能力有所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数学与人文素养的结合才能更加紧密. (三)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人文知识还是偏少 将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通读一遍之后,发现教材中关于数学历史、人物等方面的知识还是偏少,2001年出版的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只有两个内容.而且很多教师和学生反映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可能过于专业化,教师讲起来没有十分枯燥,学生听起来没有什么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贯穿十分专业的知识,一方面是教材中缺少相应的人文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不是很重视,造成了现在这种数学人文知识的缺乏. 三、建议 (一)教师人文知识的提升 教师的水平高低是现在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主要因素,有了一桶水,才能讲出一碗水的东西,要想加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有效拓展自己的人

中学数学教学论文总结报告五篇

中学数学教学论文总结报告五篇 屮学数学教学论文总结报告五篇 【篇一】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代教师和学生都对教 育有着更高的期望,在探索教育发展屮,深度学习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通过阐述数学深度学习的必要性,剖析高屮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高屮教学策略,旨在促进教师改变以往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促进高屮数学教学领域改革。 关键词:深度学习;数学;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深度学习成为素质教育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数学课程教学中,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深度学习模式逐步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在数学的深度学习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学习本身及知识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l]o因此,文章以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对高中深度学习的现状及影响高屮数学深度学习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提出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高屮教学策略,以期促进深度学习在高屮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数学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一)深度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度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更突岀

数学学习内容的联系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兴趣的养成,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逐步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数学自学、乐学的能力,进行数学深度学习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深度学习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具备深度学习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自身对问题的独特思考,形成独特的见解,实现思维习惯的养成。而数学深度学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深度思考和反复实践的过程。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转变以往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注重系统性和逻辑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断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2]。 二、高中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的影响分析 (一)从家庭文化角度分析从目前的家庭教育形式来看,温馨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及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的认知,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集锦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集锦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篇一 一、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1.教学应该注重问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年轻时从事教学的时候,就很注重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去思考,以此达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提问.他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收获自信、喜悦,从而让学生自己可以很有兴趣地去学习数学,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往往会伴随着新知识的出现,并且很多知识在这里很好地联系在一起,能够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个好的问题应该具有必要性和实用性的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展开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参与,从而能够获得主动发现问题的机会. 2.重视例题的选择及变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宜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对数学定理进行深刻的变换和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有教师在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教学中的例题时,要注重进行一道题多种解法的训练,最好能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 3.激发主体意识是创新建设民主氛围的关键 学生对于身心的自控、自主和自知程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由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所决定.主体意识越强,学生就会越自觉地积极参与到自身发展和学习等有关的活动中.高中数学作为研究结果的体现和传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由于其本身抽象的性质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所以,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首先必须要把自己设定在一定的情景氛围内,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探究以前的科学家们的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探索学习活动,诱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激活,自主精神的强化,就成为了能够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任务. 二、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1.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的演算、创新以及数学证明都离不开推理,数学的知识体系实质上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构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推理能力,因为,数学和推理是密切连接在一起的.除了逻辑推理能力在数学学习中非常关键的地位之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推理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直觉推理可以使数学思维更具创造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直觉推理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自己动手、动脑的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自己的推理能力,首先就要逐渐养成推理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 论文摘要:如何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如何提高我们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方法的分析,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思维障碍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根据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课程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一方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任由教师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则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时或者新旧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媒介点"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校正"后吸收。 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其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那么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高中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也都有所区别,所以,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的可以概括为: 1.数学思维的肤浅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而产生的后果:

高中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1、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2、数字危机 3、中学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4、高斯分布的启示 5、a2 b2≧2ab的变形推广及应用 6、网络优化 7、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8、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 9、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 10、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11、论研究性学习 12、浅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13、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 14、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15、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6、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17、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 18、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研究 19、数学课堂差异教学 20、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 21、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 22、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 23、通过逻辑趣题学推理 24、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25、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初等数学题 26、浅谈数学中的变形技巧 27、浅谈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28、浅谈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学习 29、数形结合思想 30、关于连通性的两个习题 31、从赌博和概率到抽奖陷阱中的数学 32、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33、因材施教因性施教 34、关于抽象函数的若干问题 35、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 36、实数基本理论的一些探讨 37、论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环境 38、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 39、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 40、试论数学中的美 41、数学教育与美育 42、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43、略谈创新思维 44、随机变量列的收敛性及其相互关系

45、数字新闻中数学应用 46、微积分学的发展史 47、利用几何知识求函数最值 48、数学评价应用举例 49、数学思维批判性 50、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51、开放式数学教学 52、浅谈中学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 53、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54、思维与智慧的共享——从建构主义到讨论法教学 55、微分方程组中的若干问题 56、由“唯分是举”浅谈考试改革 57、随机变量与可测函数 58、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 59、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 60、积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 对原函数存在条件的试探 分块矩阵的若干初等运算 函数图像中的对称性问题 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一元六次方程的矩阵解法 ‘数学分析’对中学数学的指导作用 “1”的妙用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数学化”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应用《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 《几何画板》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举例 Cauchy中值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一点优化和改进 Hamilton图的一个充分条件 HOLDER不等式的推广与应用 n阶矩阵m次方幂的计算及其应用 R积分和L积分的联系与区别 Schwarz积分不等式的证明与应用 Taylor公式的几种证明及若干应用 Taylor公式的若干应用 Taylor公式的应用 Taylor公式的证明及其应用 Vandermonde行列式的应用及推广 艾滋病传播的微分方程模型 把数学和生活融合起来 伴随矩阵的秩和特殊值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学习的几点建议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逐渐提高逻辑论证能力 立体几何的证明是数学学科中任一分之也替代不了的。因此,历年高考中都有立体几何论证的考察。论证时,首先要保持严密性,对任何一个定义、定理及推论的理解要做到准确 无误。符号表示与定理完全一致,定理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才能推出相关结论。切忌条件不全就下结论。其次,在论证问题时,思考应多用分析法,即逐步地找到结论成立的充 分条件,向已知靠拢,然后用综合法(“推出法”)形式写出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直线和平面这些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的一个捷径就是认真学习定理的证明,尤其是一些很关键的定理的证明。例如:三垂线定理。定理的内容都很简单,就是线 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的阐述。但定理的证明在出学的时候一般都很复杂,甚至很抽象。掌握好定理有以下三点好处: (1)深刻掌握定理的内容,明确定理的作用是什么,多用在那些地方,怎么用。 (2)培养空间想象力。 (3)得出一些解题方面的启示。 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用笔、直尺、书之类的东西搭出一个图形的框架,用以帮助提高空间想象力。对后面的学习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转化”思想的应用 我个人觉得,解立体几何的问题,主要是充分运用“转化”这种数学思想,要明确在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有什么联系,这是非常关键的。例如: 1.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即过空间任意一点引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为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即斜线与斜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 所成的角。 2. 异面直线的距离可以转化为直线和与它平行的平面间的距离,也可以转化为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即异面直线的距离与线面距离、面面距离三者可以相互转化。而面面距离可以转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集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集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篇一 一、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在新课改下的变化 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学方式的指导思想就是教学理念,有什么样的教学理 念就会产生相应的教学方式,因此要想在新课改下掌握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就要对其教学 理念进行研究. 1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相对以往的教学理念更加强调高中数学的基础性. 在新课改下,相应的增加了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高中数学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必 修课和选修课所涉及的内容都是高中的数学中的最基础的内容,而不同点是在选修课程中 增加了圆锥曲线、参数方程、导数等相关内容. 2新课改教学理念更加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理念更加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在以往的数学教学理念下文化价 值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语文教学来达成的,新课改下数学选修课本3或4的课程里,增加了《数学史选讲》、《风险与决策》等新内容.其中《数学史选讲》的内容讲的是数学的来 龙去脉,及其发展轨迹.从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下对数学教学的文化价值更加重视,以期让同学们在数学的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数学观. 3在新课改下对“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程有了相应的调整,分为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就是高中数学 学习必须修学的5个基础知识模块.这体现了对高中数学基础性的重视,在这个模块之外 新增加了选修模块,选修模块可以让同学们凭借个人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举例来说,如果有的同学喜欢数学的文化价值,那么它可以在选修模块,选修数学史的课程,以 便更好地了解数学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如果有人喜欢研究数学,那么可以在选修课程中选 择高中数学的延伸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样的教 学模式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更加关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们会按照教案以及课程安排来进 行教学,教学模式很单一.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们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 学质量倒不是很好.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提出,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们,教师应该根据 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安排课程章节.不仅这些,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增加了选修内容这些课程,要求教师们也得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教师们应该不断地学习有关 数学教学的其他学科,比如教学心理学等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高中数学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教师姓名贾雪青 工作单位长治六中 学科数学

高中数学论文|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长治六中:贾雪青 【摘要】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2篇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2 篇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摘要:数 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要实现创新教学,教师必须注重 在解读教材中培养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以及积极评价中鼓励创新。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创新; 教育现状 一、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现状由于高中学习任务较重,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加之自身学习能力较差,常常在数学学习上力不从心。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课前要准备把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做数学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知心朋友,让这部分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并用有效的方法积极引导他们,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对于课堂生成问题和更多的实际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实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改变 首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积极接受和更新教学理念,树 立全新的教学观和服务观,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改变课堂 教学中单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努力 让学生动起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

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教师不但要搞好数学教学活动,把传统的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还要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无数的数学问题,只要学生善于观察,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就能形成数学问题的初步印象。此外,要想法设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大意义,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真正体验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 三、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具备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能力。作为学生的引领者,教师自身要深入研究教材,准确领悟新课程标准精神,并以新课程标准思想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提供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的机会,让学生在解释和理解数学问题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利保障。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在高中阶段,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很强的理解和领会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新旧教材的有效衔接,明白新旧教材的变化的地方,了解教材改革的要求,进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整合和创新教材。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教材,运用教材,提高探索和

(no.1)2013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标例谈情境教育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例谈情境教育 内容提要:情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服务于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数学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从两个定理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达到的教学效果出发,论述情境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情境教育;情境教学;素质教育 一情境教育 情境教育是由情境教学发展而来的。近半个世纪来,中国的教育受凯烙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极深,注重认知,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影响了情感意志及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情境教学则针对我国传统的注入式教学造成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这些弊端是:呆板、繁琐、片面、低效,以及压抑学生兴趣、特长、态度、志向等素质发展。情境教学开辟了一条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人格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情境教育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创设有利于当今素质教育的问题情境。在数学课中加入数学史的讲授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任何一个静止的事物,如果和它的历史联系起来,就会对它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讲授一条定理,如果不仅仅给出推导和证明,还指出它的思考路线,以及学者研究和发现定理的经过,课堂气氛会立刻活跃起来。教师也可以适当介绍和本定理有关的典故和趣事。学生开阔了眼界,知道一个定理的发现过程竟如此曲折,印象会非常深刻。讲述定理的来龙去脉,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多方面去思考问题。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二两个定理的教学 在初二几何的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讲授新课时,照本宣科地将知识程式化地交给学生,学生即使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失去了对知识、技能、方法的领悟过程。不如先给学生讲“勾股定理”的历史及其一些著名的证明方法,把学生带入勾股定理的教学情境。 教师可介绍:《九章算术》记载:今有勾三尺,股四尺,问为弦几何。答曰:五尺[1]。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勾,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2]。又如《周髀算经》称:“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课本表述为: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定理,国外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作为几何学中一条重要的定理,古往今来,有无数人探索它的证明方法。同学们能否猜出有几种证法?怎么证? 这个问题一提出,就让学生倍感新鲜、有趣。当教师告诉学生它的证明方法有500来种,更让他们吃惊。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历史上几种著名的证法。如果学校教学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现代教育媒体,配合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证明的过程,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课件演示) (一)刘徽以割补术论证这一定理(图1) (二)赵君卿注里记载的证法(图2)

高一数学教学论文

高一数学教学论文 导语:高中数学是学生新的转折点,在教学方面应注意平等教育,面对全体高中生。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一数学教学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数学教学论文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继续和延伸。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好学习起点,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调整好学习心态,至关重要。为此,在高一新生入学后,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初步了解了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情况(特别是与高中数学学习密切关联的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预习习惯和能力缺失、解题的随意性大、反思意识薄弱等问题,重点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一、指导预习方法 与初中相比,高中数学知识点更多、知识的抽象程度更强,学习节奏也相应加快,若缺乏有效的预习,课堂学习时就可能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影响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掌握;若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对所学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对重点概念、学习难点等心中有数,课堂上便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有针对性地质疑,更好地内化新知识。正确的预习方法才能保证预习的成效。课前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 (1)粗读,即先把新学内容粗读一遍,了解所要学习的大致内容。 (2)细读,即仔细推敲概念要点,找出例题中的关键条件、解

题突破口、所得结论等,然后自己把例题做一遍,并努力简化解题过程。对不能理解的概念、解题步骤等,做上记号(如果通过课堂学习还不能解惑,则要请教同学或老师)。 (3)试做练习,即分类型与梯度进行练习,一般来说,基本题1道、变式题1道即可。 (4)将预习结果列表归类。比如,学习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第一节“正弦定理”,可列表如下: 当然,预习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应视学习内容而定。 二、严格解题规范 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地解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回顾解题思路,是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的必然要求。而且,规范地解题,可以避免考试中的无谓失分。(数学教学论文)教师应通过亲身示范和明确要求,让学生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解题规范主要包括: (1)审题的规范。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的过程包括明确条件与目标、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三部分。比如,找出题目中明确告诉的已知条件,发现题中隐含的条件并加以揭示;或从条件顺推,或从目标分析,或画出关联的草图并把条件与目标标在图上,找出条件和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解题的实质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数学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素质与教学研究水平,撰写论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下面WTT收集了一些关于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篇一 一、良好学习环境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应用 随着教育的改革,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 中课程的基本理念规定了如下理念: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依据这些理念,可知学习环境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重要性.1.良好学习环境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应用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能使学生对 学习感兴趣而爱上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前提与保障.在这种环境与氛围下,学生学得更轻松愉快,更有效率,教师教得愉快轻松,使得教学更有效率. 2.良好学习环境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师生积极合作、学生参 与主动情形下解决问题应用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良好数学学习 环境是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并合作探究、教师指引并与学生合作交 互的结合.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自然科学,思路对于学习数学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良好学习环境应该是教师巧妙创设情境引

入问题后,学生自主参与并合作探讨给出答案后教师的及时反馈 与引导的完美体现.案例已知集合A={x|x2-1<0},集合 B={x|x2-4<0}.求集合A与B的交集.该问题的提出是在集合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问题探究.教师首先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的思考,激励学生之间合作探讨,依据个性差异,教 师进行及时的指导,此时教师也是新旧知识的引导连接的主要角色.通过一番自主合作、探究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解题.解由集合A我们知集合A={-1 3.良好学习环境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其他应用 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高中数学新课程来说在课堂中有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应用供大家参考:(1)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改善周边的学习环境,带动周边的学习氛围.(2)良好的 学习环境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中教学质量的前提与保障.(3)良好的 学习环境是新课程实施课堂中学习质量与效果的保证,营造良好 的学习环境至关紧要,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数学学习营造了学习氛围,为数学学习课程教学模式打下了基础.这都在解决课堂数学问题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时, sin(2kπ+α)=?sin(π+α)=?cos(2kπ+&alpha ;)=?cos(π+α)=?教师指引学生,通过图形结合使得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结合直角坐标系的四个象限确定三角函数的符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2篇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2篇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摘要:数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要实现创新教学,教师必须注重在解读教材中培养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以及积极评价中鼓励创新。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创新;教育现状 一、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现状 由于高中学习任务较重,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加之自身学习能力较差,常常在数学学习上力不从心。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课前要准备把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做数学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知心朋友,让这部分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并用有效的方法积极引导他们,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对于课堂生成问题和更多的实际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实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改变 首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积极接受和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和服务观,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改变课堂教学中单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动起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教师不但要搞好数学教学活动,把传统的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还要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无数的数学问题,只要学生善于观察,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就能形成数学问题的初步印象。此外,要想法设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大意义,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真正体验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 三、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的要求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具备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能力。作为学生的引领者,教师自身要深入研究教材,准确领悟新课程标准精神,并以新课程标准思想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提供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的机会,让学生在解释和理解数学问题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利保障。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在高中阶段,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很强的理解和领会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新旧教材的有效衔接,明白新旧教材的变化的地方,了解教材改革的要求,进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整合和创新教材。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教材,运用教

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课堂教学的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获得了应有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协调发展。我们应着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如何通过有效教学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精心设计科学、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问题,典型习题及其变式、引申与拓展等,创设问题情境, 深刻挖掘知识的内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设计学生活动时,教师应考虑活动的方式和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适合学生的能力,紧扣教学内容,并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使学生乐于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做到学生人人有任务。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方式、任务、时间和角色等。 二、丰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时害怕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将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律性结论和现成的漂亮解法直接奉献给学生,省去了学生探求问题解决的思路的艰辛历程,然而这些最佳的方法学生有时很难想到,甚至无法想到。对此,教师要能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退而结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做问题的探究者, 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在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教师应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数学探究课题的案例和背景材料,然后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组织和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在计算机网络上查找和引证资料的习惯;一方面应 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另一方面应该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用各种方式寻求帮助;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学好数学的前提、保障和手段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作为发展变化主体的学生态度消极、被动——不想学,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充分运用或者不能以正确的方法运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特别是不能或者不想动脑,去认识教师的所教,那么,即使教师"教"的再好,也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的发展。 一、良好的心理素养、痴迷的学习兴趣——学好数学的前提 喜爱也就是做一件事的理由和把事情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良好的心理素养、近乎痴迷的兴趣是高效率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在最后的考试中取胜的必要条件。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繁重的数学学习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遇到一道难解的题,或者期末考试考砸了,更是郁闷至极;也许,此时的我们,都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压抑感——这是由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的竞争氛围,沉重的学习压力造成的;可是,我们能逃避吗?难道就这样被动的忍受吗?不,既然不能逃避,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正视他,化解它!心情不愉快的时候总会有的,怎么办呢?是继续硬着头皮学习吗?不是,而是要迅速让自己摆脱不愉快,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遇到这种情形,可以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把自己的不快倾诉出来,寻求他人的理解,这样,就能很快收回烦恼的心,专心学习,也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怎么样?试试看就知道了!此外,由于学习太紧张,再加上学习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心的事情,我建议,我们每天都要找一个时间,最好是在傍晚的时候,走出教室、走出家门,在安静的地方走一走,放松一下,回顾一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表面上看起来这样做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有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心境,提高了学习效率,那点时间算不得什么,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no.1)2013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改革数学教学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新大纲、新教材培训材料之一 一、与修订大纲的有关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经历几个阶段的简要回顾 2、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沿革 5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大致经历了6个不同发展时期。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制定实施了不尽相同的课程发展政策,对课程的理论建设与实践产生了不同作用。 ?1949年-1956年:改造旧教育、学习苏联经验时期 这段时期的课程政策经历了改造旧课程、学习苏联课程到建设新课程的过程,确定了统一性的课程政策。 ①改造旧课程,学习苏联经验,发展新课程。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借助苏联的经验来建设中国的教育。此后,各地先后开展了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活动,在普通中小学普遍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1951年1月,教育部组织力量编写中小学教科书,参考苏联的教科书,改编了数学、物理、化学等教材。1954-1956年,正处于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的第一个时期,学习苏联达到了高潮。1956年2月,教育部作出决定,要把苏联的经验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根据苏联的教育经验,教育部改革制定了新的学制。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学制作出了新的规定。小学部分,缩短了修业年限,改"四·二"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为7岁;中学部分,也明确了要求。此外,所颁发的中小学几个规程,就是借鉴苏联经验制定的。经过改造旧课程,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为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0-1952年,国家改造制定了第一套教学大纲。1951年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就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选择当时比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改编而成的。 ②课程教材由国家制定,全国推行基本统一的课程教材。 这个时期,新中国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主要标志是: (A)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1950年8月颁发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并通过了《中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以及中学政治等7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草案。1951年8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小学暂行规程》(1952年颁布),并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小学教学计划》。 (B)确定了全国统一供应中小学教材的方针。195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全国出版会议,会上确定了这一方针。 (C)决定成立了国家统一编辑出版中小学教材的专门机构。1950年12月,由出版总署和中央教育部共同组建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承担编辑出版中小学教材的任务。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的《1951年出版工作计划大纲》规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重编中小学课本,并于年内建立全国中小学课本统一供应的基础。" 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教育部于1950-1952年和1956年分别颁发了第一、第二套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2年和1956年出版了第一、第二套教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