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文词语解释大全1000个

文言文词语解释大全1000个

文言文词语解释

目录

文言文词语解释目录 (1)

(2)

(2)

(2)

(3)

(3)

(3)

(5)

(7)

四、和时间、地点有关的词语。 (8)

(10)

(13)

(13)

(13)

(14)

(14)

(16)

(18)

(19)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察:推荐、荐举

引、进:推荐;进用、任用

拜: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封:赐给官衔或爵位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起家:出来做官

拔:提拔、选拔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升:升官,官职得到提拔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陟:提升

转、调、移、徙:调动官职

改:改任官职

补:补充缺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

贬:降职

谪:流放或降职

(左)迁:贬谪,放逐

夺:削职(权)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放、逐:放逐、流放

废、黜(绌):废黜、放逐

兼、领、行、摄、署、权:兼任,暂任、代理官职

知:主持、掌管。如“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主:掌管。如“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当:掌管,“人君当神器之重”。

典:主管。如“专典机密”,“司马氏世典周史”。牧:治理、统治。“牧民”

掌:掌管、执掌。

制:掌管。

廪锡:俸禄

出仕:做官

解褐、释褐: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致仕、休致:退休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下车:官员初到任

冗官、冗员:泛指闲散的官吏或人员

丁忧、丁艰:官员遭父母之丧

沐、休沐、出沐、归沐、休暇:官吏例行休假检举:推荐、荐举

用事:执掌权力、主持政事

当国:当权

布政:施政

视事:治事、任职

听事:(1)处理政务(2)厅堂,又叫“厅事”处分:处理,处置

部勒:部署

经理:(1)常理(2)治理(3)处理、料理

表地位:贵、贱、尊、卑、细微、寒微、闾左、白衣、寒(士)、庶、官绅、豪、豪右、右姓、豪姓、著姓、望族、高门、郡望、冠冕、冠盖、冠带、冠缨、士

仪表:表率

至性:性情淳朴

行状:品行和事迹

冲虚:淡泊虚静

谦冲:谦虚

慨然:(1)感慨叹息的样子(2)情绪激昂的样子

从容:言行举动适度得体

使气:意气用事

长者:性情谨厚之人

器度、器局:才能和气度

重器:泛指珍宝“多与之重器”

大器:(1)重器、宝物(2)贤才

学行:学问和品行

任侠:行侠仗义、见义勇为

轻侠:为人轻生重义,急人之难(的人)

任气:任性使气

任率:任性率真、不做作

敦睦:敦厚和睦

清慎:清廉谨慎

清素:清廉

谨厚:谨慎忠厚

忠节:忠义守节

才略:才干与谋略

敏慧:聪明睿智

胆气:胆量勇气

节俭:有节操、清廉

乐易:和蔼平易

温如:温和

雅量:宽宏的度量

雅望:美好的名声;庄重的仪容

雅言:正确的言论;高雅(高妙)的言论“察纳雅言”

蚩妄:愚昧无知

翦翦:心胸狭隘

无行:无善行(无德行),行为不正

俨然:(1)庄重的样子(2)形容很像(3)整齐的样子,如“房舍俨然”谠言:正直的言论。谠:正直。

宽仁:宽厚仁爱

敦孝:忠厚孝顺

耿介:光明正大、正直、孤高梗(鲠)、骨鲠、鲠切:正直、刚强

峭:严厉

刻:苛刻

德:道德、品行。(也可解释为“感激”)行:品行

节:气节、节操、贞节

操:操守、品德、品行

清:清高、清廉

廉:正直、廉洁

笃:坚定;忠厚、厚道

淫:邪恶、好色

靡:浪费、奢侈

贪:贪财、贪求、贪恋

墨:贪污

矜:庄重;夸耀;怜悯。

骄:骄横放纵或待人傲慢

讷:说话迟钝、谨慎寡言

佞:有口才、能言善辩;奸伪

谲:欺诈、诡诈

崩、殂:帝王死(诸侯、大夫死叫“薨”)大行:皇帝刚死(也可解释为“普遍推行”) 遗弓:皇帝死

山陵崩:帝王去世

践祚(阼):皇帝即位

神器:帝位、国家

受禅: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

顾命:皇帝临终遗命

逊位:让位

蒙尘:蒙受尘垢,指王公流亡受辱

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幸:皇帝到某处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鸾、鸾舆:皇帝的车

车驾:天子的代称

东宫:太子所居之宫

上:君王、帝王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朝、觐、入觐、觐见、朝觐:朝见、拜见天子阙:代指宫殿或朝廷

诣阙、赴阙:到朝廷、到京城

畿、京畿:国都周围地区

四、和时间、地点有关的词语。

旦暮、旦夕:经常;时间短、很快、马上

旋踵:转足之间,形容迅速

诘:第二天

诘晨、诘旦、诘朝:第二天早上

迟旦、迟明:黎明

迟日:日子久(或:春日)

迟暮:暮年

寻、既而、俄而、已而、顷之、未几、少焉、须臾:不久、过了一会儿遽:迅速、立刻;突然

无何、无日、旋:很快、随即

向、曩:从前。

先是:先前、在这之前

竟日:整天、终日

比、比来:近来、最近

比年:连年;近年

逾年:一年多;第二年

期年:满一年

翌年、明年:第二年

朔:农历每月初一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期年:满一年

居、平居:平时

黄昏、人定、漏断、鸡鸣、平明(平旦)

行成:(1)议和,求和。如公乃使鲍叔

行成:(2)德行养成

髡kūn:(1)剪去头发(2)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髡钳:刑罚名

表刑罚的:辟(刑罚,惩办)、大辟(死刑)、髡(剃去头发)、笞(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部)、磔zhé(分裂肢体的酷刑)、刖、族、杖、流、赭衣(囚徒穿的衣服)、械(戴枷锁、镣铐之类的刑具)

墨刑:用刀刺刻人面额,染以黑色

锒铛、缧绁:代指牢狱、犯罪、被捕

坐:(1)因……而获罪,判罪、定罪;(2) 因为

坐法:犯法判罪

文法:法令条文

三尺(法):法律

侦:暗中察看、探察

按:(1)追究、查办(2)审查,审理。

论:判罪、定罪

狱:案件“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断狱:判决案子

听断:判决,判断

诬服:无辜而服罪

购:重赏征求、重金收买、悬赏捉拿

收:拘押、关押、逮捕

构、构陷:设计陷害

构会:(1)结合串通(2)设计陷害

物色:搜寻

款引:从实承认罪过。

检事:核查事实

楚毒:(1)酷刑(2)痛苦

发`tì:(1)揭发、揭露如:“发`奸隐”(2)解说疑难规检:法度

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失

告讦:告发他人的隐私

袭:世袭

庶(出):妾所生子女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

太牢、少牢:三牲齐全、三牲少牛

总角、垂髫:儿童时期

冠、弱冠:男子二十岁、成年礼

笄jī、及笄:女子十五岁、成年礼

九宾:古代宾礼中最隆重的礼仪

稽首:跪拜礼

揖:拱手礼

南面:称帝、帝位

北面:称臣

职方:古代掌管天下地图和四方贡赋的官职。

xcuīdié:丧服(大功服、小功服)

行服:守孝,服丧

服阙:又叫“服除、除服”,守孝期满,除去丧服

孤:幼年丧父

怙:依仗,代指父亲

失怙:失去父亲(有时也指失去母亲,又叫失恃)

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

哀毁:居丧期间,因伤痛过度而伤害身体

寝疾:卧病在床

大渐:病危

宿直:夜间值班

待制:(1)等待诏令(2)官名

修贡:献上贡品

贡献:(1)进贡(2)贡品

礼命:根据礼制和王命确定官员升迁的文书

对策:汉代试士,将问题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为对策坟籍:又称坟典,指古代典籍

典训:典章制度

稍稍:渐渐地、慢慢地

更衣:上厕所

殷勤:关切、问候

结束:整装

口舌:说话、语言

丈人:老人、长辈

逢迎:迎接

初一:刚一开始

于是:在/这(时、地、情况下……);对于/这;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以往:从这里/开始,向/那里

从而:跟随/着;接着/就

因而:趁/此

以为:把……/当作或看作,把……/作为或制成不过:不/超过

即使:于是(就)/叫(令)

虽然:虽然(即使)/这样

行为:品行(可以)/作为

至于:(达)到/(时间、地点、程度等)

受业:从师学习,传授学业

克日:严格限定日期

谈宴:欢饮畅谈

假道:借道

措置:安排、处理

庶几:(1)差不多“吾王庶几无疾病乎,何以能田猎也?”(2)希望有隙:有矛盾

告诉:申诉,诉说“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丁口:人口

逊位:让位

不虞:意料不到(的事)

陵夷:衰落

相与:一起

私曲:私人的情面和交情

行年:经历过的年岁

恶知:哪里知道,怎么知道

谁何:呵斥、责问

交通:(1) 勾结(2)互相通联

间道:从小路

学者:求学的.人

抗礼:以平等礼节相待

故事:旧例

大抵:大概,大致。

大率:大致,大都。

奸利:用奸诈的手段获取利益

绝伦:无以伦比

略地:(1)巡视边境(2)侵占敌人土地

宿卫:(1)在宫廷中值宿警卫(2)皇帝的警卫人员

攘臂:捋袖露臂,常表示振奋或愤怒

鼓噪:(1)击鼓呐喊(2)喧闹、呐喊

相率:一个接一个

辟易:因受惊吓而后退

悬车:(1)停车(2)指辞官居家(3)黄昏前的一段时间受业:从师学习;传授学业

论难:辩论

报:(1)答复、回信(2)特制皇帝对臣子所奏之事的答复不报:没有答复

报罢:(1)吏民所奏之事不予采纳(2)科举落第

报可:(1)吏民所奏之事予以采纳(2)科举得中

束修:(1)十条干肉,代指礼物(2)教师的酬金(3)借指入学

款:归顺,归附。

权:暂且,“权且”。

谕:告谕、告示;明白、理解;表明

次:停泊(靠);驻扎

课:督促;赋税

阳:假装。“阳狂”:同佯狂,装疯

旌:表扬

简:选拔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枭:斩首示众。

原:推究“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本:推究“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徇:示众“擒贼,斩以徇”

比:等到:“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近来:“比得软脚病”

衔:怀恨。“衔桧之”

怀着:“乃能衔哀致诚”

婴:环绕“而刘素婴疾病”

率:全都“率赂秦也”

存:问候“而公子亲数存之”

短:诋毁“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倾襄王”

延:延请。“延赵使者蔺相如”

省:减免。“省赋税”

折:驳斥,指责。多用于“面折”“廷折”“宪厉色折之曰”

竟:最终。

弑:子杀父,臣杀君。

用:财用,因为(用心一也)。

恨:遗憾“是以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多:称赞反古者不可非,而爬裾卟蛔愣唷

夺:改变,使……改变“舅夺母志”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害:嫉妒“心害其能”

具:准备“远具时羞之奠”

尤:怨恨“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幸:希望“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使:如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熟:仔细“愿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

务:致力于

矜:(1)自夸“不矜名节”(2)怜悯“愿陛下矜悯愚诚”(3)庄重

即:(1)假如“即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患,国胡以相恤”(2)即使“即捕得三两头”假:(1)宽恕“愿大王少假借之”(2)假如“假令仆伏法受诛”

谤:(1)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能谤讥于市朝”(2)毁谤“忠而被谤”

或:(1) 有的(2)有时(3)或许,也许

克:(1) 战胜“攻无不克”(2)能够“克终者盖寡”“如其克谐,天下可定矣”(3)克制

遽:(1) 迅速(2)突然

课:(1) 督促(2)考核(3)赋税(4)征税

逆:(1)抗击“将兵与备并力逆操”(2)叛乱“数吕师孟叔侄为逆”(3)违背“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敝:(1) 破旧(2)困乏(3)损伤“困已敝之民”

狱:(1) 案件“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监狱

按:(1)追究“按诛五人”(2)查看“召有司按图”(3)考察,审查,审理。

执:(1)捉拿、抓住。“或执杀之”(2)坚持。“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喻:(1)开导、晓谕;(2)明白、知道;(3)表达、说明

刚遣长子迟喻贼

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

盍:何不

表告别:辞、别、谢、诀

表暗中、暗暗地:阴、间、密、暗、私、微

表揭发:劾、讦、揭

表嫉恨、怀恨、嫌憎:恶、衔、怨、疾、诅、贬、忿恚、怨怼(毒)、怨恚

表赞扬或尊重:敬、重、尊、恭、多、嘉、称、誉、与、许、叹

表宽容的:容、贷、恕、宽、宥

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表告别、离开:辞、别、谢、诀

表到(往)某地:如、过、诣、往、之、适、赴

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告晓,告示)、喻(晓喻,开导;表明)、晓、辩(纠正;辩论)、问、谢、折(反驳)、诘、诉(诉说,告诉;控告,告状;诽谤,进谗言)、咨(谘)

表诬陷、中伤的:中、诬、谗、毁、诋、谮、诼、

表劝说:说、劝、规、讽、谏

表责备的:过、诟、责、咎、诛(谴责,责问)、讥、谤、诮(也可指讥笑、责备)、让、诘、谴、尤、折(斥责,指责)、刺(指责)、辟(驳斥)

表违背:忤、逆、倍(背)、乖

表社会状态:治、乱、兴、盛、衰、扰、攘、翕然(安定的样子或一致的样子)、帖然(安定的样子)、陵夷(衰落)

与农业生产、粮食有关:粟、黍、禾、谷、稻、菽(大豆,豆类)、稼穑、耕耘、稔(庄稼成熟)、熟、刈、籴、粜、廪、禀(通“廪”)、荒、歉、芜秽

表粮食丰收:丰、饶、赡、足、给

表食物:馔、肴、膳、羞(馐)、蔬、果

表饥饿:饥、饿、馁、馑

表某类人:辈、等、侪、曹、徒、属、伦、族

奈何、若何、如何:(1)怎么办(2)怎么,为什么:“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奈……何、如……何:对(拿)……怎么办(样):“虞兮虞兮奈若何”、“如太行、王屋何?”

何以:拿什么、凭什么、因为什么

何(以)……为:(还)……干什么、为什么(还)要……

何其:多么

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

且……且……:一边……一边。“且斗且行”

……之谓也:说的就是……“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无乃……乎:恐怕……吧;难道不……吗?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孰与、与……孰:与……相比,哪一个(谁)更……

孰若:与其……哪如……

得无……乎(耶):该不会……吧,莫非…吗?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庶几:差不多,或许;希望,但愿

非独:不仅仅,不只是

而已: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何况

所谓:所说的

所在:到处;所在之处,处所

且夫:况且、再说

且如:就像

常见文言文词语解释

常见文言文词语解释 一、七年级上 1、说:通“悦”,愉快。 2、愠:生气。(人不知而不愠。) 3、信:真诚,诚实。(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罔:迷惑。(学而不思则罔) 5、殆: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6、是:此,这。(是知也) 7、其:大概,也许。(其恕乎。)8、女:通“汝”,你。9、省:反省。(三省)10、徐:慢慢地。(徐喷以烟)11、方:正。(方出神) 12、恒:经常。(数年恒不一见)13、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顾惊疑)14、无何(未几):不久,不一会儿。15、始:才。(始悟) 16、裁:通“才”。(裁如星点)17、凭:靠着。(或凭或立) 18、逾时:过了一会儿。19、倏忽:突然。20、危:高。(危楼)21、俄而:不久,一会儿。22、拟:相比。(差可拟) 23、期:约定。(期行)(期日中)24、委:丢下、舍弃。(相委而去) 25、去:离开。(相委而去)(舍去)26、引:拉。(下车引之)(引弦而战) 27、顾: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28、乃:才。(乃至) 29、不:通“否”。(尊君在不)30、智:以……为聪明。(其家甚智其子) 31、①果:果然。②亡: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 32、①雨:下雨。②坏:毁坏。(天雨墙坏) 33、亡:逃跑。(马无故亡而入胡)34、居:经过。(居数月) 35、吊:对不幸者表安慰。(人皆吊之) 36、将:带领。(其马将胡骏马而归)37、何遽:怎么就。(此何遽不为福乎) 二、七年级下 1、隶:属于。(世隶耕) 2、尝:曾经。(未尝识书具) 3、异:对……感到诧异。(父异焉) 4、是:这。(自是) 5、就:完成。(立就) 6、奇:对……感到惊奇。(邑人奇之) 7、或:有的人。(或以钱币乞之)8、利:认为……有利。(父利其然也) 9、称:相当。(不能称前时之闻)10、泯然:消失。(泯然众人矣) 11、卒:最终,终于。(卒之为众人)12、固:本来。(固众人) 13、惟:只。(惟闻女叹息)14、市:买。(愿为市鞍马) 15、旦:早晨。(旦辞爷娘去)16、但:只。(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当涉猎) 17、①郭:外城②。扶将:扶持。(出郭相扶将) 18、涉猎:粗略的阅读。(但当涉猎)19、乃:于是,就。(蒙乃始就学) 20、见:了解。(见往事耳) 21、①及:到了……的时候。②过:到。(及鲁肃过寻阳) 22、更: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3、会:适逢,正赶上。(会宾客大宴) 24、施:设置,安放。(施八尺屏障)25、既而(未几):不久。 26、一时:同时。(一时齐发)27、毕:全,都。(众妙毕备) 28、少:稍微。(意少舒)29、中间:其中夹杂着。 30、曳:拉。(曳屋许许声)31、虽:即使。(虽人有百手) 32、名: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33、奋:扬起,举起。(奋袖出臂) 34、股:大腿。(两股战战)35、①几:几乎。②走:跑。(几欲先走)(逐走)36、绝:断。(地维绝)37、止:通“只”。(止有剩骨)(止增笑耳) 38、①并:一起。②故:旧,原来。(两狼之并驱如故) 39、缀:连接,这里指紧跟。(缀行甚远)

文言文词语解释大全

文言文词语解释大全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是汉语的古代形式。在古代文化中,文言文是正式的写作语言,它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和理解文言文的词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文言文词语解释大全。 一、礼仪方面的词语 1. 郑重:表示对事物的重视和庄重态度,常用于描述仪式、典礼等场合。 2. 敬畏:对神圣、权威等具有敬重和畏惧的心情。 3. 谦虚:表示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不放在心上,态度谦逊。 4. 弘扬:广泛宣传,传播推崇。 5. 谨慎:做事小心,不操之过急。 二、政治方面的词语 1. 君臣:君主和臣下的关系,表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身份。 2. 任命:上级指定某人担任某个职务。 3. 才干:指人的才能和能力。 4. 忠诚:对国家、君主或组织忠实和忠心。 5. 忠臣:对君主忠心耿耿的臣子。

三、文学方面的词语 1. 明理:理解道理,有理性思维。 2. 妙绝:极其精巧,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 3. 深情厚意:情感深情,心意厚重。 4. 诗篇:诗歌的一篇,比较长的一首诗。 5.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创新。 四、道德方面的词语 1. 善行:行善的行为,指具有道德品质的行动。 2. 仁义:指人对他人的善意和公正。 3. 担待:肩负起责任,承担使命。 4. 诚信: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5. 正直:言行端正,不偏不倚。 五、人情方面的词语 1. 友谊:朋友之间的情谊和情感。 2. 壮词:用于劝勉、鼓舞士气的语言。 3. 善意:表示友好的心情和态度。 4. 后悔:对过去行为或决策感到懊悔和悔恨。

5. 感慨:对事物或境遇的深深感叹和触动。 六、哲学方面的词语 1. 知识:有关事物的认识、了解和掌握。 2. 智慧:智慧和知识的结合,指人的聪明才智。 3. 智者:有着卓越才智和深刻见地的人。 4. 自律:自我约束,按照规范和原则行事。 5. 慎独:一个人时要谨慎慎之又慎。 以上是文言文词语解释的大全,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字,通过学习了解文言文的词语,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内涵。对于学习古代文化、文学和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解释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古文字词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得兼: 2.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欲:甚:苟得: 3.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恶:患:辟: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如使:由: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非独:是:心:丧: 6.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呼:与:蹴:不屑: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辩:加: 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得:与:乡: 9.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已:本心: 10.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发/举: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降:大任:苦:劳:饿: 空乏:拂:乱:动:忍:曾: 1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恒:过: 然:衡:作:征:喻: 1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拂:出: 14.子墨子闻之,起于鲁…有侮臣者…吾义固不杀人起:侮:义:固: 15.知而不争…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争:强:知类: 16.吾既已言之王矣…胡不见我于王既已:胡:见: 17.舍其文轩,邻有敝舆…邻有短褐…文轩:敝舆:短褐: 18.荆之地,方五千里…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方:以…为…: 19.虽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然:取: 1.二者不可得兼得兼: 2.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欲:甚:苟得: 3.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恶:患:辟: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如使:由: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非独:是:心:丧: 6.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呼:与:蹴:不屑: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辩:加: 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得:与:乡: 9.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已:本心: 10.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发/举: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降:大任:苦:劳:饿: 空乏:拂:乱:动:忍:曾: 1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恒:过: 然:衡:作:征:喻: 1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拂:出: 14.子墨子闻之,起于鲁…有侮臣者…吾义固不杀人起:侮:义:固: 15.知而不争…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争:强:知类: 16.吾既已言之王矣…胡不见我于王既已:胡:见: 17.舍其文轩,邻有敝舆…邻有短褐…文轩:敝舆:短褐: 18.荆之地,方五千里…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方:以…为…: 19.虽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然:取:

文言文 词语解释大全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1】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文言文词语解释大全1000个

文言文词语解释 目录 文言文词语解释目录 (1) (2) (2) (2) (3) (3) (3) (5) (7) 四、和时间、地点有关的词语。 (8) (10) (13) (13) (13) (14) (14) (16) (18) (19)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察:推荐、荐举 引、进:推荐;进用、任用 拜: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封:赐给官衔或爵位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起家:出来做官 拔:提拔、选拔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升:升官,官职得到提拔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陟:提升 转、调、移、徙:调动官职 改:改任官职 补:补充缺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 贬:降职 谪:流放或降职 (左)迁:贬谪,放逐 夺:削职(权)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放、逐:放逐、流放 废、黜(绌):废黜、放逐 兼、领、行、摄、署、权:兼任,暂任、代理官职 知:主持、掌管。如“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主:掌管。如“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当:掌管,“人君当神器之重”。 典:主管。如“专典机密”,“司马氏世典周史”。牧:治理、统治。“牧民”

掌:掌管、执掌。 制:掌管。 廪锡:俸禄 出仕:做官 解褐、释褐: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致仕、休致:退休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下车:官员初到任 冗官、冗员:泛指闲散的官吏或人员 丁忧、丁艰:官员遭父母之丧 沐、休沐、出沐、归沐、休暇:官吏例行休假检举:推荐、荐举 用事:执掌权力、主持政事 当国:当权 布政:施政 视事:治事、任职 听事:(1)处理政务(2)厅堂,又叫“厅事”处分:处理,处置 部勒:部署 经理:(1)常理(2)治理(3)处理、料理

140个文言文常用词语及完整释义

72、穷①【走完】 欲穷其林。②【贫穷】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③【穷尽】子子孙孙无穷匮。④【深】穷冬烈 74、去①【离开】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②【距离】西140个文言文常用词语及完整释义(下) 67、戚①【忧愁,悲伤】不戚戚于贫贱②【亲,亲 属】亲戚畔之 68、其①【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苦其心志② 【指示代词那、那些】其人视端容寂 ③【指示代词这、这片】欲穷其林④【表揣测、反问等语气】其如土石何? 69、期①【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②【期望】期在必醉。 ③【期限】度已失期。④【满一年】期年之后 70、启【开,打开】启窗而观。 71、且①【况且、尚且】且焉置土石。②【将近】年 且九十。③【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 73、趋【快步走】尝趋百里外 蜀之去南海③【除掉】去死肌,杀三虫 75、入①【进入】出入之迂也。元方入门不顾。②【在国内】入则无法家拂士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③ 【好的、善良的】择其善者而从之以咨诹善道 77、少① 【稍微】宾客意少舒。②【不多】饮少辄醉③【年轻】陈涉少时 78、胜①【能承担,能忍受】高处不胜寒②【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③【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79、市①【买】愿为市鞍马。②【集市】东市买骏马。百里奚举于市 80、食①【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吃】食不饱,力不足。③【食物】百姓孰不箪食壶 浆以迎将军者乎。 81、使①【出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②【派遣】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③【假使,假若】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④【让】不使学 82、适①【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②【到、往】抱而适市 83、书①【书写】乃丹书帛曰。②【书信】家书抵万金。③【字条】得鱼腹中书 84、舒①【展开】柳条将舒未舒。②【放松,松弛】宾客意少舒。 85、孰①【谁,哪个】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百姓孰不 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②【仔细】孰视之。 86、属①【类】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连接】属引凄异。③【类

(完整版)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一、法律类 1.古代刑法: 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 徙:做劳役,苦役。 劓:割鼻子 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刖:砍脚跟膑:挖膝盖骨 2.法律名称: 三尺:指法律; 按律:依照法律; 狱:案件; 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 桎:脚镣; 梏:手铐; 枷:枷锁; 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械:笼统之刑具; 索:绳子,捆人; 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 理:秦代法官。 廷尉:汉代中央法官; 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 功曹、议曹:办案人员; 掾吏:牢头,狱卒; 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 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 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 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 6、法律方面的词语: 拘:捉拿; 购:悬赏捉拿。 执:抓住; 株:株连; 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 诛:杀或者批评; 榜、杖:杖责; 讼:告状; 鞫:审问; 摄:统治、治理; 慑:威慑,震慑; 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 讦:揭发别人的隐私; 勘:审查; 赎:罚款。 赎金:罚金; 楚:痛苦; 坐:因……犯罪; 当、论:判决; 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 末减:从轻论罪或减刑。 究:追查; 罔加:受法律制裁; 槛阱、圜墙:牢房; 7.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 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文言文常见词语释义

▪文言文常见词语分类列举 ▪1、狱:官司、案件,监牢 ▪2、讼:官司、打官司 ▪3、囹圄:监狱 ▪案发,诬陷或告发 ▪4、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5、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 ▪6、谮(zèn)、短: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 ▪7、构陷:构成罪名陷害 ▪8、揭:揭发 ▪9、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10、劾:检举揭发罪状 ▪案发后,就要调查: ▪11、按、案:考察,追究,调查,巡视 ▪调查后就要捉拿、逮捕: ▪12、执:捉拿 ▪13、收:逮捕 ▪14、系:拘囚、关押 ▪15、表逃跑:遁、亡、逃、走 ▪16、匿:躲藏 ▪抓不到就要悬赏: ▪17、购:悬赏 ▪抓到后就要审讯: ▪18、鞫:审讯 ▪审讯时犯人招供: ▪19、引:招供、牵连。 ▪有人就会受到牵连: ▪20、坐:因……而犯罪;连坐,因别人获罪而受牵连21、染逮:牵连、连累。《后汉书皇甫规传》:及党事大起,天下名贤多见染逮。 ▪22、当:判罪 ▪23、论:判罪 ▪24:决:判决 ▪25、罪:惩罚,治罪 ▪26.坐:定罪 ▪27、表刑罚的:大辟(死刑)、髡(剃去头发)、笞(鞭打)、磔(把肢体分裂)、刖(砍脚)、族(族灭)、仗(杖打)、流、放(流放)、赭衣、械、黥(在脸上刺记号或文字) ▪28、徙:流放。 ▪有时会赦免: ▪29、容、贷、恕、宽:宽恕,原谅 ▪30、宥:宽恕、赦免 ▪31、原:赦免,原谅 ▪至此案件审结: ▪32、具:具结,定案。具狱(狱具):案件具结

▪如果是冤案,会昭雪: ▪33、雪:洗刷,昭雪 •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4)表兼职、代理的:兼、领、署、权、试、假、代 •4)表恢复的:复、还 •5)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6)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 •7)表辞去的:辞、致仕、告退、退、归故里、乞骸骨 •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 4.表主管的:知、典、主 •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缙绅 •8.表人物个性的:鲠直、耿、(仁)厚、矜、耿介、悫愿、刚毅、宽厚、骨鲠、正直、恺悌、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行、阿谀、献媚、谄谗、谲 •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登第、中第、状元、会元、解元、乡试•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罹、戾、诟、谩•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文言文常用简单词语解释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

文言文 词语解释大全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文言文 词语解释大全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初中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文言文常用词语解释

I.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某某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某某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策.〔成语“束手无策"〕9.长:ch e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 di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 e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II.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确实,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如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 〔出如此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某某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 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当:1、承担,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19.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0.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22.敌:1、

文言文常用字词解释

小升初文言文重点词语释义 中国经典文学中有很多都是文言文,我们只有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才能看懂经典,才能理解经典,才能传承经典。我们的小学生也应该具备基本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小升初的考试也是有文言文阅读这一项的。要理解文章,首先要从理解词意开始,在此整理了文言文重点词语释义,希望对大家学习文言文能有一点帮助。 将:统帅、指挥、统领何:怎么、为什么、怎么办、多少尝:曾经、常常、尝试、品尝故:所以、死亡、老朋友、原因、缘故以为:认为自是:从此乃:就、于是此:这遂:就、于是俄而、少顷、须臾:一会儿方:正、刚、方圆耳:罢了诸:各位举:推荐迁:调任且:而且道经:路过颦:皱眉归:回还:回去所以:...的原因皆、咸、俱:都比期年:到了第二年期:满一年昔:从前悦:高兴胡:为什么已:停止患:祸患、灾难向:从前素:白色退:回去释:放下破:漏水下沉安:怎么于是:在这时伐:攻打旦:天亮时、早晨虽:即使可以:可以凭借克:战胜逐:追赶靡:倒下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复:又测:估计伏:埋伏纳:接受修:长、高、有、又服:穿戴窥:偷偷地看、照复:又一次明日:第二天谋:商量杂然:纷纷许:赞同置:安放苦:愁特:只不过诲:教导惟、但:只思:想援:取若:好像扬其目:瞪着眼蒙昧:用袖子遮住眼谏:劝诫亡:逃跑、死了、丢失使:派、让毕:完数:几遽:急忙、马上可:大约辍然:中途停止引:拿少:小时候攫:抢衣冠:穿戴衣帽腰:腰上缠着雨:下雨徒:白白的竞:走佣作:做雇工辛勤劳作资:借偿:报酬邑人:同乡食:吃粮食愿:希望逮:达到操:拿度:量至:到莫:不,没有初:刚开始讴:歌若:假如,如果穷:尽辞:告别余:我啖:吃嗜:喜欢孺子:年轻人学问:好学善问侍:在旁陪着敝:破旧契:刻惑:糊涂笈:书籍亟:急于:在盍:何不狩:打猎轻:轻视蹉跎:光阴虚度黯然:沮丧的样子沃面:洗面孤:失去父亲、孤儿诟:骂示:给......看岁:年苟:如果泊:停赦:免除坐卧:坐立、躺下屏居:隐居即:就尔:你子:您谨之:慎重对待他贻:赠送毋:不虑:担心匮:缺乏无恙:安好吏:公差伺:侦察等候经日:经过一天许:左右、上下云儿:罢了绝:横渡中济:渡到河中央鞭笞:受鞭打俯首:低着头报予:回报我

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文阅读必备一词多义汇总大全

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文阅读必备一词多义汇总大全 顾: ①回头,回头看: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看,视: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归: ①返回:相如既归 ②归还: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过: ①过失,过错: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胜过,超过: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③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④走过,经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行: ①量词: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②动词,经历: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③古诗的一种体:《琵琶行》 ④行军: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诗经·采薇》 ⑤行为,品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⑥行走,走路: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⑦离去,前往: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 ⑧实行,施行: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何: ①代词,什么: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副词,何等: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 ③同“呵”,呵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欢: ①欢心: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交情: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 ①副词,表时间的相连,立即:项伯即入见沛公 ②介词,表时间、地点,当,就在: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③连词,表让步,即使,纵使: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假: ①假期: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②凭借、借助:假舟楫者;善假于物也《劝学》 见: ①代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有所动作: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②会见: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③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徒见欺 ④看见,看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看见的东西: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⑥同“现”,出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⑦召见,接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 ①分开: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 ②解释,解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理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就: ①靠近,接近: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趋,赴: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 居: ①居住: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诗经·采薇》 ②在平时:居则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举:

文言文常用字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