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点击高中化学四大定量实验

点击高中化学四大定量实验

点击高中化学四大定量实验
点击高中化学四大定量实验

高中化学定量实验

综观近几年高考,有关定量实验的考题时常出现在高考卷中,命题的方式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题型以填空、简答为主。定量实验题不仅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还考查考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高中化学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有:①、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②、中和滴定;③、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④、中和热的测定等。下面对这四个定量实验作简要的解读。

定量实验之一: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实验仪器]

容量瓶、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药匙。

[实验步骤]

(1)计算:根据要求计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的体积;

(2)称量或量取;

(3)溶解:往小烧杯中放入溶质,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但用98%浓硫酸配制溶液时,一定要把98%浓硫酸沿烧杯壁倒入盛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4)转移:将溶解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玻璃棒和烧杯2~3次,并将每次的洗涤液也倒入容量瓶中;

(6)定容:向上述容量瓶继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厘米,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直到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7)装瓶:将溶液转入试剂瓶,贴好标签放在指定位置存放。

[注意事项]

(1)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2)转移溶液要用玻璃棒引流;(3)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的容积的溶液,溶液温度需与标注温度相仿。(4)配制好的溶液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要及时倒入指定的细口瓶中。(5)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液面会看低,所加水量增大,浓度变小;反之,俯视浓度变大。(6)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时,若液面过了刻度线,就宣布实验失败,重做实验。

[经典习题之一]

医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物质的量浓度是0.154mol/L。现欲配制此溶液1L,请填写下列空白:

(1)配制过程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和。

(2)如果转移过程中,不慎将烧杯中的溶液洒落于容量瓶外或加水超过刻度线,其处理方法为。

(3)在配制过程中,其它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

A、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参考答案:(1)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重新配制;(3)C。

定量实验之二:中和滴定

[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铁架台、滴定管夹。

[实验的关键]

①、准确量取酸液和碱液的体积;②、选择适宜的指示剂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实验步骤]

(1)滴定前的准备工作

①、洗涤滴定管。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净。

②、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操作中活塞转动是否灵活。

③、用待装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以保证装入溶液时不改变原溶液的浓度。

(2)滴定(以已知标准酸液滴定未知碱液为例)

①、准备标准酸溶液:注酸液→赶气泡→调节液面(在“0”或“0”以下)→记录读数。用同样的方法把碱式滴定管准备好并记下读数。

②、量取待碱液:取碱溶液→放入锥形瓶→滴加指示剂。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下,垫一张白纸。

③、操作: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不断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边滴边振荡→滴加速度先快后慢→注意指示剂的变化→判断终点(半分钟不再变化)→记下V(终)读数。

(3)重复滴定2~3次,计算平均值。

[经典习题之2]

某学生用0.1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量取2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的操作步骤。(2)上述B步骤操作目的是。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参考答案:(1)BDCEAF;(2)洗去滴定管内壁附着的水,防止将标准液稀释而带来误差;(3)偏大;(4)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定量实验之三: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研钵、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酒精灯。

[实验步骤]

(1)研磨:在研钵中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2)称量:准确称量坩埚质量和硫酸铜晶体质量。

(3)加热:将盛有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三脚架上面的泥三角上,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同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硫酸铜晶体,直到蓝色硫酸铜晶体完全变成白色粉末,且不再有水蒸气逸出。然后将坩埚放在干燥器里冷却。

(4)称量:冷却后,称量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质量。

(5)再加热称量:把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坩埚再加热,然后放在干燥器里冷却后再称量,记下质量,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

(6)计算。

[注意事项]

(1)硫酸铜晶体必须研细;(2)加热后的固体必须在干燥器中冷却,防止吸水;(3)两次称量间质量差须小于0.1g;(4)不能用试管代替坩埚;(5)加热要充分但不“过头”(否

则CuSO4也会分解)。

[经典习题之三]

根据实验室中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填空:

(1)从下列仪器选出所需仪器。(填代号)

A、托盘天平;

B、研钵;

C、试管夹;

D、酒精灯;

E、蒸发皿;

F、玻璃棒;

G、坩埚;

H、干燥器;

I、石棉网;

J、三角架

除上述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请写出结晶水含量(x%)的计算公式(用W1、W2、W3表示),x%= 。

该生测定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

从下列分析中选出该学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

B、最后两次加热后的质量相差较大;

C、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D、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溅失;

参考答案:(1)A、B、D、F、G、H、J;坩埚钳、泥三角、药匙;(2)(W2-W3)/(W2-W1)×100%,偏高。(3)A、D。

定量实验之四: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2个量筒(50mL)、泡沫塑料或硬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mol.L-1盐酸、0.55mol.L-1NaOH溶液。

[实验原理]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实验中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H+(aq)+OH-(aq)=H2O(l);△H=-57.3kJ.mol-1。

[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在两大小烧杯间隙填满泡沫或纸条,烧杯上用泡沫塑料作盖板,盖板孔上插入温度计和玻璃搅拌棒。

2、用量筒量取50ml HCl(aq)倒入小烧杯中并测定HCl(aq)温度,记入下表。

3、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NaOH(aq),并用温度计测定NaOH(aq)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带有硬纸板(泡沫塑料板)的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器放入小烧杯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aq)一次性倒入小烧杯(注意:防止溅出)搅动,准确读取最高温度。记入下表

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的平均值,做计算的依据

6、数据处理(两个近似)

(1)0.5mol/L HCl(aq)和0.55mol/L NaOH(aq)因为是稀溶液溶液;密度近似于水的密度故 m(HCl)=ρHCl·V HCl= 1g/ml×50ml = 50g

m(NaOH)=ρNaOH·V NaOH= 1g/ml×50ml = 50g

(2)中和后生成溶液为稀溶液,其比热近似于水的比热C = 4.18J/g·0C ,由此可以计算出50ml HCl(aq)和50ml NaOH(aq)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Q放=(m1+m2)·C·(t终—t始)

Q放= 100g·4.18J/g·0C·(t终—t始)0C

即Q放= 0.418(t终—t始) KJ

(3)中和热为生成1mol H2O(l)时的反应热,现在生成0.025mol H2O(l),所以

△H =-

025

.0)

(

418

.0始

终t

t

(KJ/mol)

实验数据记录:

[注意事项]

(1)为了保证50mL0.50mol.L-1盐酸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采用50mL 0.55mol.L-1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2)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隔热保温,减少误差。(3)必须使用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

[经典习题之四]

试回答下列中和热测定的有关问题:

(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板、环形玻璃搅拌棒、0.5mol/L HCl(aq)和0.55mol/L NaOH(aq),尚缺少的实验用品是。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答。原因。

(3)实验时所用盐酸及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各溶液密度均为1g/cm3,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0.418J/(g.℃),实验起始温度为t1℃,终止温度为t2℃。试推断中和热的计算式:△H =。

参考答案:(1)温度计、量筒(两个)。(2)不能;铜丝易导热,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大。(3)△H = -[0.418(t2-t1)]/0.025kJ/mol或△H = -16.72(t2-t1)kJ/mol。

上海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

上海高中生物教材第一 册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生物第一册书 细胞水平: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 细胞学说:德国施莱登、施旺提出。 进化论: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描述法与比较法(生命科学发展早期),实验法后逐渐成为主要研究手段。 分子水平: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 后基因组学:解读并深入探索人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破译重要微生物和植物的基因组,启动环境基因组的研究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等。 脑科学:“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是各国科学家提出的三大目标,“了解大脑、认识自身”是21世纪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结论、新的疑问。 结合水:小部分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称为结合水。 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绝大多数)。 水的基本作用:1·溶剂 2·运输营养物质、代谢 3·参与生物体内化学反应 4·体温调节 5·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无机盐的作用:1·细胞的重要组分 2·调节生命活动 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4·维持血液酸碱度

糖类:人们将符合化学通式(CH2O)n的物质称为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 单糖:不能谁接的最简单的糖,eg:G、果糖核糖。 双糖:由两个单糖经脱水缩合连在一起的糖类,eg: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多糖:由许多G分子经脱水缩合连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复杂的糖类,eg:淀粉、纤维素、肝糖原、肌糖原。 淀粉:植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 糖原:存在于动物体内,不溶于水,是动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储存形式。纤维素: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结构糖 脂质:俗称脂类物质,其共同特性是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基本单位。脂肪酸主要是由碳和氧组成的长链。如果长链中碳和碳之间是以单键(C—C)相连,我们称其为饱和脂肪酸;若碳原子之间存在双建(C=C)连接,则称为不饱和脂肪酸。 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结构大分子。 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也是机体合成某些激素(eg:雄激素、雌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维生素D等物质的原料。 动脉粥样性硬化:多余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沉积在动脉的内壁上,使其管腔狭窄,血流减慢,血流量减少,造成机体各种组织器官供血不足。

高中化学实验练习题

高中化学实验题归纳 一.物质的鉴别 如: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Al2(SO4)3、Na2SO4、Ba(NO3)2、AgNO3和CuSO4。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完成表格(对于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写化学式,暂不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填“无”): (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肯定存在的物质肯定不存在的物质理由 (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肯定存在的物质肯定不存在的物质理由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肯定存在的物质肯定不存在的物质理由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二.结晶水、相对原子质量等数据的测定: 如:某学习小组用题27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⑴、A中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硝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 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 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 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 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 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 ,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 (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三.物质的制备: 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氧化铁杂质。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图示,完成下列天空: ⑴明矾石焙烧后用稀氨水浸出。配制500mL稀氨水(每升含有39.20g氨)需要取浓氨水(每升含有250.28g氨)mL,用规格为mL量筒量取。 ⑵氨水浸出后得到固液混合体系,过滤,滤液中除K+、SO42-外,还有大量的NH4+。检验NH4+的方法是 ⑶写出沉淀物中所有物质的化学式。 ⑷滤液I的成分是水和。 ⑸为测定混合肥料K2SO4、(NH4)2SO4中钾的含量,完善下列步骤: ①称取钾氮肥试样并溶于水,加入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③冷却、称重。 ⑹若试样为mg,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试样中K2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高考化学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考点全归纳

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 热点一定量测定数据的方法和过程分析 数据的测定方法 1.沉淀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 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3.测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典例1】(2013·北京理综,11改编)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⑤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在量筒中,读数为b 升 ⑥取a克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酚酞作指示剂,用c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b升 A.②③ B.④⑤⑥ C.③⑤ D.全部 解析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根据差量法可求出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故①正确;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氯化钠,列方程组即可求出,②正确;③中,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H2O,故无法求解;④中由于二者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由Na2CO3→BaCO3、NaHCO3→BaCO3的转化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④正确;⑤中由于少量CO2溶于水,无法测定Na2CO3、NaHCO3产生CO2的总体积,⑤不正确;⑥中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Na2CO3恰好转化为NaHCO3, NaHCO3与盐酸未反应,根据Na2CO3+HCl===NaCl+NaHCO3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⑥正确。 答案 C 【典例2】(2013·福建理综,25)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磨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磨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Ⅰ.磨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上海市高中化学实验专题

化学实验改革后的实验主要内容如下: [备注及猜想] 化工生产: 工业制硫酸 1.接触法制硫酸的生产原理及工业设备

2.尾气的吸收,可用氨水吸收 2NH 3 + H 2O + SO 2 ??→ (NH 4)2SO 3 NH 3 + H 2O + SO 2 ??→ NH 4HSO 3 将生成物用稀硫酸处理后,可制得化肥(NH 4)2SO 4,并回收了SO 2。 3.生产简要流程 侯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实验背景:无水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它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常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 一、实验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是: 总反应为: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 3微小晶体再加热,制得纯碱产品: 答案:化学反应原理: 32243NH CO H O NH HCO ++→

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饱和 总反应 : 32234()NaCl NH CO H O NaHCO NH Cl +++→↓+饱和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 ??→+↑+ 二、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 1.原料: 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 2.步骤: 先把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 32243NH CO H O NH HCO ++→ 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 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饱和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 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 ??→+↑+(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 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 CaO +H 2O → Ca(OH)2, 2NH 4Cl +Ca(OH)2 → CaCl 2+2NH 3↑+2H 2O 其工业流程图为: 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

最新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1.(共9分)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验证产物、探究反应原理。 (1)提出假设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红。 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 实验序号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Ⅱ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 气体点燃 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 火焰 气体成分为___①___ 实验Ⅲ取实验I中的白色不 溶物,洗涤,加入足量 ② ③ 白色不溶物可能含有 MgCO3 实验Ⅳ取实验I中的澄清液, 向其中加入少量CaCl2 稀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存在④ 离子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的产物,设计定量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称取实验Ⅰ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前后装置A增重1.8 g,装置B增重8.8 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 (4)请结合化学用语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Mg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_________。

2.(共14分)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 2O 3·CoO 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 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 )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 中采用NaOH 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过程II 中加入稀H 2SO 4酸化后,再加入Na 2S 2O 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 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III 和IV 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 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5)在Na 2CO 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c (Na +) = 2c (CO 32-) B c (Na +) > c (CO 32-) > c (HCO 3-) C c (OH -) > c (HCO 3-) > c (H +) D c (OH -) - c (H +) == c (HCO 3-) + 2c (H 2CO 3) (6)CoO 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 2溶液。CoCl 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 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下图是粉红色的CoCl 2·6H 2O 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 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含铝溶液 废料 Ⅰ 碱溶 钴渣 含Co 2+及 微量Li + Al 3+溶液 粗 CoO 粉 锂铝渣 Ⅲ ①20%Na 2CO 3 调pH=4.5~5 ②加NaF Ⅴ600℃煅烧 滤液 Ⅱ 85~90℃ 加浸出剂 Ⅳ 30%Na 2CO 3 调pH=8~8.5 沉淀 CoCO 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精品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本章概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新教材的安排,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介绍周期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电子云”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实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学生动手推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三节:化学键,以NaCl、HCl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知识,简明扼要,学生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教师照本宣科,给出现成的结论,这样,学生不经过分析、观察,生吞活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学生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 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章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价键。 课时安排 第1节元素周期表2课时 第2节元素周期表3课时 第3节化学键2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四) 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共7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 4+、Ba 2+、NO 3—、CO 32— B .Fe 2+、OH —、SO 42—、MnO 4— C .K +、Mg 2+、NO 3- 、SO 42— D .Na +、Fe 3+、Cl —、AlO 2— 3、在密闭容器里,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 v 、B v 、C v 表示,已知2B v =3A v 、3C v =2B v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 值最小的是 ( ) A .Cl NH 4 B .34HCO NH C .44HSO NH D .424SO )(N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 、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 、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7、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要原因 是 ( )

最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 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 热点一定量测定数据的方法和过程分析 数据的测定方法 1.沉淀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 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3.测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典例1】(2013·北京理综,11改编)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⑤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在量筒中,读数为b 升 ⑥取a克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酚酞作指示剂,用c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b升 A.②③ B.④⑤⑥ C.③⑤ D.全部 解析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根据差量法可求出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故①正确;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氯化钠,列方程组即可求出,②正确;③中,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H2O,故无法求解;④中由于二者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由Na2CO3→BaCO3、NaHCO3→BaCO3的转化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④正确;⑤中由于少量CO2溶于水,无法测定Na2CO3、NaHCO3产生CO2的总体积,⑤不正确;⑥中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Na2CO3恰好转化为NaHCO3, NaHCO3与盐酸未反应,根据Na2CO3+HCl===NaCl+NaHCO3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⑥正确。 答案 C 【典例2】(2013·福建理综,25)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磨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磨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Ⅰ.磨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

无机实验专题 1.为测定石中碳酸钙的纯度(设含杂质SiO 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几个方案: 方案Ⅰ 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开始实验,通过测定装置E 反应前后的质量,计算纯度。 (1)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装置C 中所装的试剂是 ,F 的作用是 ; (3)当样品充分反应完后,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A 中所装的试剂是 ; 方案Ⅱ ①称取碳酸钙样品m g ②将样品充分高温煅烧,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m 1 g (4)该方案中高温煅烧应选用的仪器名称是 ;判断碳酸钙样品完 全分解的方法是 ; “冷却”应如何操作 ,理由是 ; (5)有同学认为方案Ⅱ高温煅烧的过程中会发生CaCO 3+SiO 2=====高温CaSiO 3+CO 2↑, 会导致测定结果有误,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 (填“正确” 或“错误”);请说明自己的理由 。 2.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 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② 粗硅与干燥HCl 气体反应制得SiHCl 3:Si +3HCl=====300℃SiHCl 3+H 2 ③ SiHCl 3与过量H 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HCl 3能与H 2O 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粗硅与HCl 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 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 SiCl 4(沸点57.6℃)和HCl (沸点-84.7℃),提纯SiHCl 3采用的方法为 ; (3)用SiHCl 3与过量H 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图所示(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 常用仪器

高中实验专题——1、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反应容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溶解或 反应的仪器,也可收集 少量气体、装配小型气 体发生器 (1)可直接加热,加热时外壁要擦干,用试管夹夹住或用 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2)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固体平铺在管底;(3)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 /3,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切忌管口向着人。装 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烧杯配制、浓缩、稀释、盛 装、加热溶液,也可作 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 水浴加热器 加热时垫石棉网,外壁要擦干,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超过 容积的1/2,不可蒸干,反应时液体不超过2/3,溶解时要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圆底烧瓶平底烧瓶用作加热或不加热条件 下较多液体参加的反应 容器 平底烧瓶一般不做加热仪器,圆底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 或水浴加热。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2。 蒸馏烧瓶作液体混合物的蒸馏或 分馏,也可装配气体发 生器 加热要垫石棉网,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分馏时温度计水 银球宜在支管口处。 启普发生器不溶性块状固体与液体 常温下制取不易溶于水 的气体 控制导气管活塞可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不能加热,不 能用于强烈放热或反应剧烈的气体制备,若产生的气体是 易燃易爆的,在收集或者在导管口点燃前,必须检验气体 的纯度。 锥形瓶滴定中的反应器,也可 收集液体,组装洗气瓶。 同圆底烧瓶。滴定时只振荡,因而液体不能太多,不搅拌。 2、盛放容器

集气瓶收集贮存少量气体,装配洗 气瓶,气体反应器、固体在 气体中燃烧的容器 不能加热,作固体在气体中燃烧的容器时,要在瓶底加少 量水或一层细沙。瓶口磨砂(与广口瓶瓶颈磨砂相区别), 用磨砂玻璃片封口。 试剂瓶(广口瓶、细口瓶)放置试剂用。可分广口瓶和 细口瓶,广口瓶用于盛放固 体药品(粉末或碎块状); 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都是磨口并配有玻璃塞。有无色和棕色两种,见光分解需 避光保存的一般使用棕色瓶。盛放强碱固体和溶液时,不 能用玻璃塞,需用胶塞和软木塞。试剂瓶不能用于配制溶 液,也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加热。瓶塞不可互换。 滴瓶盛放少量液体试剂的容器。 由胶头滴管和滴瓶组成,滴 管置于滴瓶内, 滴瓶口为磨口,不能盛放碱液。有无色和棕色两种,见光 分解需避光保存的(如硝酸银溶液)应盛放在棕色瓶内。 酸和其它能腐蚀橡胶制品的液体(如液溴)不宜长期盛放 在瓶内。滴管用毕应及时放回原瓶,切记!不可“串瓶”。 干燥器用于存放需要保持干燥的 物品的容器。干燥器隔板下 面放置干燥剂,需要干燥的 物品放在适合的容器内,再 将容器放于干燥器的隔板 上。 灼烧后的坩埚内药品需要干燥时,须待冷却后再将坩埚放 入干燥器中。干燥器盖子与磨口边缘处涂一层凡士林,防 止漏气。干燥剂要适时更换。开盖时,要一手扶住干燥器, 一手握住盖柄,稳稳平推。 贮气瓶用做实验中短期内贮备较 多量气体的专用仪器。 贮气瓶等所有容器类玻璃仪器均不能加热,使用时也 切记骤冷骤热。 贮气前要检查气密性。 3、测量仪器 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固体)质量,精 度≥0.1g。 称前调零点,称量时左物右码,精确至0.1克,药品不能 直接放在托盘上( 两盘各放一大小相同的纸片),易潮解、 腐蚀性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如烧杯等)中称量, 温度计测定温度的量具,温度计有 水银的和酒精的两种。常用 的是水银温度计。 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其量程,注意水银球部位玻璃极薄 (传热快)不要碰着器壁,以防碎裂,水银球放置的位置 要合适。如测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置于液体中;做石油 分馏实验时水银球应放在分馏烧瓶的支管处。

高中化学参考书推荐

※基础: 1. 《高考学业水平考试课课通高一化学同步精讲与精炼(朱观华编,上海社会学院出版社) 无论知识点还是题目都特基础,因此推荐大家在自己预习时候配套使用。 2. 《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 这个很基础,基本学校里的配套练习都用这个,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懂的。

※中等: 1.《走进新课程课课练化学》(文汇出版社) 这个是分年级的,和教材同步。题目的设置上是层层递进的。平时可以同步做。 2. 《新教材全解金牌教练》(吉林教育出版社) 上海教材同步,内容递进,全面。

3. 《新标准精编教辅丛书最新版绿面书化学能力训练与提高》(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等难度,配有范例精讲,有题目多种解法,每个范例还有评注提出解题关键和注意点,并且配有训练题、单元测试,和上海教材配套。关键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薄,刷起来比较有成就感。还有解析非常详细。 4. 《高中知识清单》(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全国教材配套,概念配例题,比较详细,讲解清晰。 5. 《公式定理大全高中化学及时查》(机械工业出版社,冯建设主编) 概念,基础,全国教材配套,上海可选用。 6. 《图解基础知识手册高中化学》(刘来刚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全国教材配套,知识点全面,总结归纳教好,疑点难点规律总结较好(基本为易错点、易考点),例题均有详细解析。就是有些图总结的很怪:比如俯视仰视刻度线对于读数的影响,四大基本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哈哈,可能是和我的习惯画法不同吧。特点:除了正常目录(按知识体系分)之外,还有概念和知识点索引,是按拼音首字母排列的,方便查找。 以上4-6都属于真个高中知识点详析的书,建议从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同步的翻翻,做做题,高考复习的时候也可以用。 7. 《课标本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学案》配苏教版(人教版等)高中化学分册分为必修1,必修2等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练习题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氯含有6.02×1023个微粒 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约等于6.02×1023 C.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2.某气体物质的质量为6.4 g,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64 B.32 C.96 D.124 3.与3.2 g 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质量为() A.3.2 g B.4.6 g C.6.4 g D.2.3 g 4.比较1 mol N2和1 mol CO的下列物理量:①质量②分子总数③原子总数,其中相同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5.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3(NH2)3,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6.7% B.三聚氰胺中C、N、H的原子个数比为1∶2∶2 C.三聚氰胺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 D.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 气体摩尔体积 1. 在标准状况下,如果 2.8L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n/8mol-1 B. n/16mol-1 C. 8nmol-1 D. 4nmol-1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是22.4 L B.1 mol任何气体体积均为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0.3 mol N2和0.7 mol O2混合气体总体积约为22.4 L D.通常状况下,1 mol N2的体积约为22.4 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都占有相同的体积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约是22.4 L D.1 mol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该气体所处的状况一定是标准状况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是0.5NA B.标准状况下,18 g水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C.32 g 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22.4 L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5.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2O(气体)和CO2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质量相同②所含碳原子数与氮原子数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人教版高中化学“食醋中总酸类的测定“实验实施及定量测定实验复习建议word精品文档1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食醋中总酸类的测定“实验实施及定量测 定实验复习建议 一、定量实验复习实施背景 1、考纲要求 (1)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2)能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2、试题分析 中学化学课本中的定量实验数目不多,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外,主要的定量实验是中和热的测定、锌和硫酸反应速率的测定、中和滴定。学习这些定量的化学实验,旨在培养宏观与微观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化学思想、化学方法。定量实验应该做到:准确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使实验结果在该实验设备条件下达到相对准确,减少误差;对实验操作引起的误差或失败的原因作出客观的判断与合理的解释;最终的要求是能够将以上定量实验的思想与方法,适当迁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旨在培养配制溶液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中和热的测定、锌和硫酸反应速率的测定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定量测定实验主要以某物质含量的测定为背景,考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主要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物质的检验、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考查

了信息的接受、吸收、整合能力和实验操作经验。这类定量实验综合性最强,学生掌握难度最大。 定量测定实验,在理解每一步操作时总是要坚持一点: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了将待测物质尽可能不损失的收集和转移。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一些步骤中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发现和理解。实验方案的研读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本题所有问题的作答,部分学生的失策值得反思。 3、学生考情分析 学生定量实验试题的作答主要问题有: (1)化学用语的规范性不足。学生在书写化学专用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结构简式、仪器名称、专业术语时,表达不规范,错别字多。 (2)实验经验严重不足。由于动手实验操作少,学生在解答实验问题时缺乏知识迁移的基础,更无法关注实验细节,实验基础知识失分严重。(3)缺乏必要的计算能力。虽然广东化学高考试题不再有单独的计算题,但对于学习理科的学生来说,基本的计算能力还是必须的,但很多学生完全放弃了计算。 (4)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不足。由于阅读能力薄弱,导致不愿看题或看不懂题,更无法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来解决新情境中的具体问题。 二、定量实验复习实施策略 1、重视教材中的定量实验 教材中的定量实验包括:(学案附后)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必修一P16)

高一化学实验专题整理必修一

考点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可加热的仪器 ①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 ②可间接加热(加垫石棉网加热、水浴加热等)但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圆底烧瓶、平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 (2)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①测量物质质量的仪器-------------托盘天平(有砝码镊子与之配套)。 ②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A.粗测量筒、量杯。 B.精测容量瓶(限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③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3)用于物质分离的主要玻璃仪器 ①分液----------分液漏斗、烧杯。 ②过滤----------漏斗、玻璃棒、烧杯。 ③液体分离---------蒸馏烧瓶(必要时要配备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灯。 (4)物质储存仪器①储存气体---------集气瓶、储气瓶。 ②储存固体------广口试剂瓶③储存液体------细口试剂瓶 2.常用试剂的存放 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试剂瓶避光存放(氯水、硝酸银溶液); 钠、钾等活泼金属放煤油中封存;少量液溴、白磷用水封存; 酸碱不能混放且要密封置于凉暗处;易燃物质不与氧化剂、易爆剂混放; 空气中易变质物质不能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碱性物质不用玻璃瓶塞塞盖; 氢氟酸不用玻璃试剂瓶存放。 3.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过滤、蒸发结晶、降温结晶、蒸馏、萃取、分液等方法。(1)、不溶性杂质的去除————过滤、蒸发 A、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 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B、实验用品: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含铁圈、铁夹) C、操作:1、溶解 2 过滤 3.蒸发滤液 (如果要得到不溶性杂质,则步骤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在进行过滤和蒸发时应注意 “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出来 ②当出现大部分晶体时就停止加热(液体接近蒸干时) 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最新高中化学趣味小实验

“可燃冰”的制备 原理 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例混合,醋酸钙却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的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时,饱和溶液的水溶于酒精内,致使醋酸钙溶解速度降低,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形成半固态的凝胶状,酒精充填在胶状内,点燃胶状时,酒精便燃烧起来。 C2H5OH + 3O2 === 2CO2 + 3H2O 制作方法 (1) 量取酒精20ml,倒到小烧杯中 (2) 量取6ml饱和醋酸钙 (3) 把饱和醋酸钙慢慢加入20ml的酒精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变成胶状 (4) 把胶状的“可燃冰”转移到蒸发皿中,点燃 变色溶液 【分子式】CoCl2·6H2O 氯化钴 六水物:红色至深红色单斜结晶;微有潮解性,无水物:浅蓝色粉末。

极易溶于水及乙醇,溶于丙酮、乙醚与甘油。水溶液为桃红色,乙醇溶液为蓝色。 【溶解情况】 六水:易溶于水,也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 无水物:溶于乙醇、丙酮、硝基苯。 【用途】 在工业上:主要用途是制取氧化钴和金属钴作合金材料的电子材料,少量用于制气压计、比重计、隐显墨水等。氯化钴试纸在干燥时是蓝色,潮湿时转变为粉红色。硅胶中加一定量的氯化钴,可指示硅胶的吸湿程度,常用于干燥存储器中。用于电镀、油漆催干剂、氨气吸收等。在医药上: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 【制备或来源】 由碳酸钴或氧化钴与盐酸作用而制得。 【其他】 六水物在空气中易潮解,热至120~140℃则失去结晶水而成无水物。 【特殊的颜色】 CoCl2 呈蓝色, CoCl2·H2O 呈蓝紫色, CoCl2·2H2O 呈紫红色, CoCl2·6H2O 呈粉红色,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作变色水泥

高中化学竞赛用书推荐

高中化学竞赛用书推荐 常规/高考类: 化学岛 用户名: 密码:woaihuaxuedao 以下是另一个公邮 icholand. 密码:huaxuedaogongyou 提供公共邮箱的目的还是方便大家交流,如果遇到超出流量限制的问题,可以直接把邮件转发出去。 尽管以前有XX的Gbaopan。。但是貌似很多人并不清楚密码。。 附上: 部分优秀资料帖索引 《高中化学重难点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后雄老师主编);历年高考试题汇编(任何一种,最好有详细解析的,比如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中化学读本》(很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甲种本化学教材,最近有更新版本);《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龙门书局,施华、盛焕华主编)南师大化科院创办的《化学教与学》每年的十套高考模拟题题型新颖质量比较高,可作为江苏预赛的模拟卷,不少5月份预赛原题就出自本套模拟题。 初赛类: 比较经典的有《化学高考到竞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主编,比较老);《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初级本》(江苏教育出版社,段康宁主编);《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辅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苏建祥主编);《高中化学竞赛热点专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肖鹏飞、苏建祥、周泽宇主编,版本比较老,但编排体系不错);最新奥林匹克竞赛试题评析·高中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马宏佳主编,以历年真题详细解析为主,可作为课外指导);《最新竞赛试题选编及解析高中化学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化学竞赛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三本,王祖浩、邓立新、施华等人编写,适合同步复习),还有一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奥林匹克竞赛同步教材·高中化学》(分高一、高二和综合卷,综合卷由严先生、吴先生、曹先生等参加编写,绝对经典),还有浙江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培优教程》AB教程、《金牌教程·高一/二化学》(邓立新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江苏省化学夏令营使用的讲义是马宏佳主编的《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标准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简明扼要,但由于不同教授编写不同章节,参差不齐;春雨出版的《冲刺金牌·高中化学奥赛辅导》(任学宝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冲刺金牌·高中化学奥赛解题指导》(孙夕礼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赛前集训·高中化学竞赛专题辅导》(施华编著,体现他的竞赛培训思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新颖的包括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林肃浩主编的竞赛系列《高中化学竞赛实战演练》(高一、高二)、《高中化学竞赛解题方法》、《冲刺高中化学竞赛(省级预赛)》、《冲刺高中化学竞赛(省级赛区)》、《高中化学竞赛解题方法》、《决战四月:浙江省高中化学竞赛教程(通向金牌之路)》《金版奥赛化学教程》(高一、高二、·综合)都是近年来体系、选题新颖的竞赛资料,足见浙江省对化学竞赛的重视,端木非常推荐。南京教研室刘江田老师2010年5月份主编的《高中化学竞赛全解题库》(南京大学出版社)选择了近年来省级赛区真题和各地新颖的预赛题,解析详细,适合缺少老师指导的同学参考。 决赛类: 比较经典的有《高中化学奥林匹克高级本》(江苏教育出版社,段康宁主编,完全按照大学的思路);《金牌之路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以及配套解题指导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主编);《高中化学竞赛决赛辅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苏建祥主编);《历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分析》(学苑出版社);《最新国际国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化解题题典》(吉林教育出版社),还有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浙江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培优教程》“专题讲座”,《高中化学奥赛一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练习题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有机实验 A组 1.下列实验中,可以不用温度计的是 A 制乙烯 B 制溴苯 C 制硝基苯 D 石油分馏 2.实验室里做下列实验需要使用温度计,而且温度计的水银泡在实验中不及任何液体接触的是 A 制取硝基苯 B 由乙醇制乙烯 C 石油的分馏 D 由永久硬水制软水 3.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 A 苯的硝化 B 乙酸乙酯的水解 C 乙醇及浓硫酸作用制乙醚 D 测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4.在实验室里进行下列实验,需用水浴加热的是 ①银镜反应②酯的水解③制取硝基苯④制取酚醛树脂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实验室里制取下列有机物时,需要同时采用①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②用水浴加热③用直立玻璃管冷凝回流,所制取的有机物是 A 乙烯 B 硝基苯 C 纤维素硝酸酯 D 酚醛树脂 6.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和物是

A 溴和四氯化碳 B 苯和溴苯 C 汽油和苯 D 硝基苯和水 7.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 A 丙三醇和乙二醇 B 溴苯和水 C 1,1,2,2-四溴乙烷和水 D 甲苯和对二甲苯 8.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乙酸乙醋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B 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 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D 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水 9.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化合物,其中都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 乙酸乙酯和水、甲醇和水、乙醚和水 B 1,2-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 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D 四氯化碳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水 10.今有五种物质:浓硝酸、浓溴水、福尔马林、苛性钠溶液、氯化铁溶液,下列物质中,能在一定条件下及上述五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 A CH2=CH-COOH B CH3COOC2H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