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研究综述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研究综述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研究综述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研究综述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研究综述

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于中国共产党敌后游击战的研究颇多, 而对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则著述甚少。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 随着相关档案资料的公布与利用, 学术界开始了对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争的研究。最早发表文章的是潘荣、肖前, 其《抗日战争中的敌后国民党军》一文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后, 戚厚杰的《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初探》, 韩信夫的《试论国民党抗日游击战场》等文章也相继问世。进入 90 年代后, 一些记载抗战时期历史的著作, 如李隆基、王志祥主编《坚持抗战苦撑待变》等, 都列出了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争的专节, 全面介绍了其形成、发展、特点、作用, 等等。现将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研究论点综述如下:

一、国民党开展敌后游击战的原因

第一种观点认为, 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思想是随着抗战进程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 具有很强的应急性。有学者指出,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全面防守、正面消耗的军事战略, 先后组织了平津、淞沪等大规模会战, 却都以失败告终。这种被动局面迫使国民党不得不调整战略。有学者指出, 接连溃败造成的经济困难是国民党开始敌后游击作战的重要原因。随着沦陷区的扩大, 国民党失去了主要的财政来源。因此国民党派遣大批军队进入敌后, 使之尽可能地筹措物质供养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 国民党决定进行敌后游击作战是中共推动的结果。持论者大体上有三方面的理由: 第一, 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 对国民党高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 八路

军、新四军等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的成功, 给坚持抗战的国民党人以很大的鼓舞;第三, 中共在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建设方面给予国民党以巨大的帮助。

第三种观点认为, 国民党开展敌后游击战是其即定持久消耗战略的体现, 是经

过深思熟虑得出的结论。有学者指出,早在九·一八事变后, 蒋百里、李宗仁等人即提出了运用游击战协助正规战御敌的主张, 并为国民党军事决策机构采纳。1937 年 3 月国民政府军委会拟订的《1937 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明确规定:“作战期间, 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 组织义

勇军并别动队, 采取游击战术, 以牵制敌人, 并扰乱其后方。”有学者专门研究了国民党游击战术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认为在九?一八事变之前, 国民党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就有了游击战术思想, 并部分地付诸了实践。

二、国共两党敌后游击战的关系

对于国共两党敌后游击战的关系, 过去一般都强调国民党为限制中共敌后力量的发展, 不断挑起摩擦, 其敌后游击军队充当“急先锋”的一面。随着这一研究的深入, 出现了一些新

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国共两党敌后游击战的首要关系是合作关系, 既有战略配合, 也有战役战斗的配合。有学者指出, 纵观整个抗战过程,“敌后战场国共两党抗日游击战互相配合、互相协助和互相依存的关系, 始终占着主导地位。而彼此间的矛盾、摩擦和斗争, 则居于次要地位。”有学者指出, 许多国民党敌后爱国将领以团结抗战为重, 与中共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如李家钰。

第二种观点认为, 国共两党敌后游击战的关系在不同时期, 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从时间上看,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在敌后对日作战中合作较好。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 其敌后军队开始不断袭击中共敌后根据地, 双方摩擦渐多, 合作渐少; 从地区上看, 在山西游击区、鄂豫皖边区, 国共两党敌后游击部队合作较好; 而在冀察战区、苏北游击区, 双方一直摩擦不断。

三、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作用

关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作用, 学术界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 并基本达成了共识, 即: 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从积极方面看, 第一种观点认为,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开展, 对配合正面战场, 坚持长期抗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争的存在, 牵制了大量日军, 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 恢复了国民政府在一些地区的统治, 减轻了国民党财政兵源枯竭的压力, 等等。

第二种观点, 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也得到过国民党敌后军队的支持与协助。如中共在开辟五台山、太行山等抗日根据地时就得到了国民党山西敌后游击部队的配合。毛泽东也曾说过: 在八路军敌后游击作战中“,没有同处于敌后之友军的配合, 也不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

从消极方面看, 第一种观点认为, 国民党敌后游击部队遵从蒋介石的防共、反共方针, 不断侵袭中共敌后根据地, 破抗战时期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研究综述坏了全民族的抗日大局。有学者指出, 在抗战时期国民党制造的历次反共事件中, 其敌后部队都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如1941 年的“皖南事变”。

第二种观点, 在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中, 投敌叛变现象非常严重, 在冀察战区和鲁苏战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如 1941年 2 月鲁苏战区游击纵队副指挥李长江率部投敌; 1942 年 5月第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孙良诚在定滔、荷泽率部投敌;1943 年 1 月新编第四师师长吴化文在鲁中新泰、莱芜地区投敌, 等等。这些国民党敌后战场上的投敌叛国行为对抗战的民心、士气都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同时, 国民党敌后游击部队成分复杂, 往往有土匪组织混迹其中, 他们或“游安全之区, 击无辜之民”, 或“以游击为名, 抢劫是实”, 导致敌后人民深受其害, 苦不堪言。

四、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争衰败的原因

尽管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取得过一定的成效, 但到抗战后期, 除了少数几个游击区依然存在外, 大部分都已衰败, 有些甚至不复存在。对于其中的原因, 学术界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第一种观点, 国民党由于其阶级本质, 执行了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持论者认为, 这种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存在着很大局限。国民党惧怕群众威胁他的独裁统治, 不敢放手发动群众, 其政治、经济民主的诺言也无一兑现, 军事上主要依靠正规军, 限制甚至压抑人民力量的发展。这就使得国民党敌后游击部队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兵源、财源都严重不足, 自我生存、发展能力极差。

第二种观点, 国民党军队的痼疾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持论者指出, 国民党军队的痼疾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 缺乏必胜的信心, 惧敌心理严重, 士无斗志, 战斗力难以发挥;其次, 技战术素质比较差, 不能熟练运用游击战的战术原则,

往往依靠正规战、阵地战与敌人硬拼, 即使获胜, 也损失惨重;再次, 内部派系林立, 矛盾重重, 缺乏统一指挥与协作, 各自为战, 勾心斗角, 相互掣肘时有发生。更有甚者, 某些高级将领投敌叛变, 搞所谓的“曲线救国”, 对国民党敌后战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第三种观点, 国民党积极推行反共政策, 不断制造反共摩擦, 实力日益受损, 是其失败的又一原因。持论者认为, 频繁的军事摩擦对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 由于遭到八路军、新四军的坚决回击, 国民党军人地两失,势力渐呈下降;另一方面, 国民党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的政策, 也引起了其敌后军队内部进步与顽固势力的斗争, 一部分走向中共, 成为人民军队, 大部分则投降了日军。

综上所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学术界对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研究由点及面, 逐渐深入, 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 特别是相关个案研究尚显不足,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解决。

抗日战争简介

抗日战争简介 双方损失 中国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指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日本投降、中国胜利而告终。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1]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 日本投降的媒体报道 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战争胜利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名称释疑 习惯上,中国人所说的“抗日战争”一般指称“中国抗日战争”。但各地华人习惯上也将各自国家或地区同时期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称为“抗日战争”,并将其和中国抗日战争视为一体,或作为它们的总称。“中国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于7月31日发表《告全体将士书》宣告全面抗战开始算起),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于警钟长鸣,勿忘国耻。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算起)。这场战争在日本被称为“日中战争”。日本也习惯把“珍珠港事变”以前的中国抗日战争称为所谓的“支那事变”或所谓的“日华事变”,原因是当时日本帝国并未和中华民国相互正式宣战,因此“技术上”并非一场战争。“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的中国抗日战争,则被日本视为“大东亚战争”(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和印缅战场)的一部分。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起讫时间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

近十年来抗日战争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抗日战争研究述评 荣维木 2013-04-17 14:3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抗日战争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评述,主要包括日本侵华政策与侵华罪行、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政治、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时社会经济、战时中国外交和战争遗留问题等方面,并对抗日战争研究的学术进展、学术前沿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抗日战争研究学术前沿述评 作者简介:荣维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抗日战争研究》副主编。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仅有的以中华民族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的民族解放战争。战争期间,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各个政治派别之间、在各个民族之间、在国内人民与海外同胞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表现出中国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同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国家和人民遭受的损失比近代以来任何一次外敌入侵造成的损失都要惨重。另外,受到战争影响,中国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在战争结束时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并且这种变化最后促成了中国近代历史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告结束。所有这些表明,抗日战争历史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它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抗日战争的研究,一方面,由于中国显著加快了实现现代化的步伐,作为促进现代化的系统理论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民族复兴历史的研究成为热点;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右翼掀起了为侵略战争翻案的新的恶浪,以及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声音出现,也促进了人们对抗日战争历史和日本侵华历史研究的深入。本文就近十年来抗日战争研究中的前沿成果做如下评述。 一、日本侵华政策与侵华罪行 关于日本侵华研究,以往多注重实证方面的研究,而近年来开始有人做理论方面的探讨。针对有人认为日本存在军国主义而不存在法西斯主义,有学者明确提出:法西斯主义不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在日本兴起,而且它“不仅改变了日本社会政治,更提出了一系列侵略理论,强化了近代军国主义确立以来的对外政策,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多方面作了社会动员与理论准备”。日本法西斯扩张理论,“既有对传统武士道、日本主义、天皇中心论等思想的兼收并蓄”,也有“一批现代法西斯理论家、活动家针对时局提出各种论述,以及军部各决策机构制定策案纲要所确认的指导思想,表现五花八门,极富于诡辩性、多样性、独特性、应用性与丰富性”。[1] 还有学者提出:“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国内有许多侵略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东亚联盟论、东亚协同论和大东亚共荣圈论。”“这些理论在实现日本独霸东亚、称雄世界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其手段有所不同。东亚联盟论主张以王道为指导,以‘国防共同、经济一体化、政治独立’为条件,建立东亚联盟;东亚协同体论则主张以协同主义为指导,用协同主义代替中国的民族主义;大东亚共荣圈则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名,扩大侵略,以获得更多的资源。”[2] 这些研究,对于人们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以及日

《抗战精神》读后感心得读书笔记

读《抗战精神》有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历经了千辛万苦才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无数名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才换来这平静的生活。那一段历史对于现在绝大多数人而言,只是成为影视作品书籍档案中一段段、一片片的叙说和演绎,而对于现今依旧存世而亲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们来说,那是充满了荣辱、动荡气壮山河中夹杂着血雨腥风的残酷事实。这个代价是巨大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该铭记的一段历史。 翻开《抗战精神》一书,映入我的眼目的是连天的炮火、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打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战术,使骄狂大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同时,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所接受长官的指示。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亲临前线指挥的画面……还有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 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

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了一句句的抗战号角。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则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那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状态啊!国家积贫积弱,民众被污为‘东亚病夫’众多的民众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徘徊挣扎在死亡线上,而我们惟一取得的胜利,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形势。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抗日的烽火。”是啊,你能从全民族抗战中感到一种力量吗?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善良,忍耐是我们传统的美德,每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强大的不屈精神抗战精神便会从他体内迸发出来,发出震天的怒吼,释放出令人眩目的力量,击退一次次的灾难和困苦,使自己经过漫长的岁月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越来越发出耀眼的光芒。 国家,沉甸甸的一个词,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又何以有国,他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精选:铭记抗战精神的世界意义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精选:铭记抗战精神的世界意义高考作文素材:铭记抗战精神的世界意义 正视与铭记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 史贡献,是为了守护历史真相与人类良知,与各国一道捍卫用鲜血和 生命换来的和平。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诚如毛泽东所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 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 20世纪30年代,战争的幽灵在世界各个角落流窜——在非洲,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在欧洲,除支持佛朗哥集团挑起西班牙 内战,德国还吞并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在亚洲,日本在九一八 事变后侵占中国东北,直至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英、法等国采取绥靖政策,签订《慕尼黑协定》后,英国首相张 伯伦甚至高喊:“从今以后,整整一代的和平有了保证”。美国奉行“中立”立场,面对日本称霸野心,美国国务卿赫尔甚至安抚日本, 称美国将“走一半的路去迎合日本政府”。不过,绥靖“中立”非但 没能换来哪怕短暂的和平,反而使法西斯的气焰愈发嚣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在东方,面对悬殊的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 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血肉之躯同日本侵略者展开 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最终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 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作出表率,并直接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进程。中国抗战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2/3以上的总 兵力,消耗了绝绝大部分日军精锐部队,在战略上有力支援了欧洲和 太平洋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不但为自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战,而且为世界和平正 义而战。中华儿女与各国人民同仇敌忾、并肩作战,体现了大国的责

论国民党敌后战场与其敌后游击战争

论国民党敌后战场与其敌后游击战争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因民族利益走到一起,期间,国民党在担 负正面战场主要抗敌任务的同时,也派遣了相当数量的正规军到敌后,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抗日游击战,并于一定时期内较好地处理了国共两党的关系,在坚持各自分别领导的基础上实现了比较密切的合作,先后开辟一大批大小不等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扰袭日军后方,牵制、消耗敌人上发挥过积极作用,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但是由于国民党敌后游击队的抗日态度、对游击战重视的程度及军民关系等方面的原因,最终战斗力日益下降,其根据地和游击区除少数几块外基本丧失,敌后游击队大批投敌成为伪军,最终退出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舞台。 关键词:抗日战争;国民党;敌后战场;敌后游击战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广泛进行的敌后游击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战场形式。按照1937年8月南京国防会议的分工,国民党担负正面战场抵抗任务,中共军队负责在敌后侧击日军。实际上,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担负正面战场主要抗敌任务的同时,也派遣了相当数量的正规军到敌后,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游击战。但是,对于敌后游击战场,长期以来只讲中国共产党,教科书里也对国民党敌后游击战没有提及,老师也是没有谈到这方面的内容。本文就国民党敌后战场与游击战争的内容从其提出、发展和衰败,衰败的原因,国共敌后战场的关系及其地位和作用四个方面作一论述。 一、国民党敌后战场的提出、发展和衰败 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内的蒋百里、李宗仁等人均提出了运用游击战协助正规战御敌的主张,并被国民政府军事决策机构采纳,但多为零碎的主张,没有具体方案,游击战主要是以自发为主。 1937年底,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会议,蒋介石采纳了白崇禧“于战略上国军采取消耗持久战,于战术上,应采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的建设,迅速调整了作战部署,拟定了《国军第三期作战计划》,随即通令各战区加强游击战。 武汉会战后,日军随占领区的扩大和兵力消耗,将“速战速决”战略改为“以战养战”。国民党统帅部愈益强调游击战在抗战中的地位,1938年11月25日,蒋介石在南岳军事会议上提出:“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人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并制定第二期抗战之战略指导方针,正式将游击战提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 为满足游击战争发展的需要,南岳军事会议还决定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1939年2月15日,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宣告成立,中共派叶剑英等参加教学工作。国共合办的南岳游干班于1939年2月正式开学,一共办了三期,培养了3000多名游击干部。1939年冬,军训部长白崇禧编成《游击战纲要》,印发至各战区及军事学校作为讲授游击战的教材,标志着国民党游击战思想的形成。 在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倡导下,敌后游击战由自发转为有组织,由零星转为相当规模,全国各个战区出现了游击战蓬勃发展的局面。 南岳军事会议后,根据蒋介石的提议,以三分之一的部队(约60个师兵力)

抗战研究性学习报告

抗战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关于抗日战争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参考选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参考选题 (张红老师提供) 1、从抗日战争看中华民族精神 2、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 3、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4、论中国国民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 5、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6、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奴化教育 7、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8、论桂林(或某地如重庆、昆明、上海??)的抗战文化运动 9、论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和帮助( 可专门研究某人或某团体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和帮助情况) 10、论东北(或其他地区)人民的抗日战争 11、论青年学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12、论妇女在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13、观看电影《南京南京》(或其他有关抗战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有感 14、参观抗战遗址(如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有感 注:本选题仅提供参考,同学们可选择其中之一进行研究,也可自行拟定选题,但选题必须扣紧“抗日战争”这一主题。要求第六周交开题报告。(关于开题报告格式,见另一通知)。 篇二:20140310江桥抗战研究性学习报告

江桥抗战研究性学习报告 (江桥抗战的经过及意义) 江桥蒙古族镇中心学校 2014年3月 江桥抗战的经过及意义 内容摘要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3、研究的方法 4、研究的过程 5、研究的结论 一、问题的提出: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进行武装占领,迈出了独霸中国、争夺亚洲、称霸世界的第一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九一八”事变,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起点,也是中国人民进行曲折的抗日战争的序幕。勇敢的中华儿女,面对异族的入侵,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怀。江桥抗战即是中国人民有组织、成规模的抗

20XX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20XX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9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心得体会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2019,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心得体会,2019,弘扬,,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心得体会中查看更多范文。 2019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今年7月7日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2周年纪念日。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纪念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战争胜利,目的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

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4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弘扬抗战精神

弘扬抗战精神,共筑无悔信合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是来自天河支行的杨露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抗战精神,共筑无悔信合梦》。 有一段历史,经过血火的洗礼,镌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记忆深处,历久弥新;有一种精神,经过薪火的相传,照亮了这个古老的民族,传承至今。我们情不自禁的一次次回望已经走过的路,而回望,是为了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多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巍巍中华那段可歌可泣的奋斗史,那段荡气回肠的抗争史,一次次叩开我们记忆的闸门,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深深的写下“勿忘国耻”四个苍凉的大字;在十三万万中国人的心中,镂刻出“自强不息”的时代强音。 七十年前,当中华儿女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抗战精神便成了中华民族永不沉沦的“根”,走向伟大复兴的“魂”。人们也许会把过去遗忘但这片土地不会忘记,它身上留有法西斯铁蹄蹂躏的伤痛,留有不屈的民族浇铸在纪念碑里的无言申诉与呐喊。这记忆,是平型关峰峦下升起的民族自信,是台儿庄沟壑间生长的民族气节,是钉在宛平城石栏上飞溅的碧血,是刻在雨花台丰碑上挺拔的人格。这记忆,喷薄着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豪情,气贯长虹,它的记忆托举着淞沪八百壮士的铮铮铁骨,撼天动地。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是因为时间的河流里沉淀着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理,回首是为了正确地认知,缅怀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精神。七十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国耻勿忘,精神永存,奋发不己,追梦不止。年轻的我们实现梦想同样需要弘扬这伟大的中国精神,将它们树立成我们效仿的榜样,规范自身的度量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铭记国耻,树立“青年服务国家”的高度自觉,用爱岗敬业、努力奋斗去体现理性爱国。扎扎实实立足本职工作,面对困难、不回避,不气馁,我们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当我们将爱岗敬业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当敬业成为一种习惯,忠诚成为一种责任时,我们就不再抱怨,不再推诿,而是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去对待它,也许你我都在平凡的岗位上,犹如大海里的一滴水,而正是这无数水珠聚集在一起才汇集成浩瀚的海洋,形成一股强筋的力量,带领我们走向国富民强。 眼下,秦州合行的快速发展,同样需要每一位员工的敬业奉献,需要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新时期、新阶段,有了新的希望。时代赋予青年责任,作为新时代的主人翁和建设者,我们应当从抗战精神中汲取营养,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勤奋学习,扎实工作,爱岗敬业,勇于奉献。为合行美好的明天增添浓重的一笔!

杨奎松 国军敌后游击战失败的原因

杨奎松  国军敌后游击战失败的原因 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现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 文| 杨奎松 摘自《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国民党人的游击战1939年前后开始,两三年之后即告失败。中共的军队自抗战全面开始的1937年起就将主力开往敌后,一直坚持到抗战结束。为什么同样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国民党会弄到如此落魄的地步,而中共却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杨奎松教授在文中深刻分析了国军游击战失败之原因。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都曾在对日作战当中采取过游击战争的战法。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国民党人的游击战1939年前后才开始,却在两三年之后即告失败,国民党派往敌后的部队,或投降于日军,或为中共军队所消灭,或被迫退出。总之,到抗战结束的1945年,国民党在 敌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真正有实力的武装。与此相反,中共的军队自抗战全面开始的1937年起就将主力开往敌后,一 直坚持到抗战结束。其从最初的两三万人,经过不足8年时间,就发展到近百万之众,所占地区亦从最初的陕北一隅,

扩展到山西、察哈尔、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南、广东等省份。正是由于中共在敌后游击战中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战前被迫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旗号,屈从于国民党一党政府之下的中共,几年后即一跃而成为敢于公开挑战国民党的重要军事政治力量,到战争结束之际,更是形成与国民党分庭抗礼之势。此后不出三年,即一举用武力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两相对照,抗战期间中共游击战之成功,国民党游击战之失败,显而易见。为什么同样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国民党会弄到如此落魄的地步,而中共却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作战积极与否的问题。无论战争期间,还是战争结束许多年之后,国民党人始终习惯于把中共在抗战期间的壮大,归结为一种阴谋,断言中共在敌后所以能够壮大,纯因“游而不击”所致。但十分明显的是,国民党在敌后的游击队许多即使游而不击也不能生存下来,更谈不上发展了。除了战略战术运用的成功之外,中共在敌后能够与农民打成一片,取得其拥护和支持,至为关键。由于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把全部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了正面防御上,蒋介石和国民党最初对游击战显然不够重视。在开始为各战区制定的作战计划中,除了特别提到八路军应派便衣队前往敌占区袭击敌后方以外,很少在总体战略上考虑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问题。但是,由于日军的推进过于迅速,也还是有一些打着国民党旗号的武装留在了敌后。如河

一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综述

一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综述 2014年03月18日10:15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京)2000年01期作者:《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 内容摘要:抗日战争史研究自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的高潮过后,似乎一直没有什么热点出现,近一二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变,即随着日本国内右翼活动的日益猖獗,研究日军侵华期间的暴行罪行及战争遗留问题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二日本的战争责任问题日本学者藤原彰在他的《日本人的战争认识》一文中,从日本平民的战争责任认识的层面,对战后日本社会出现的关于战争历史的错误认识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探讨了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与当前日本社会政治右倾化的关系。步平、王希亮著《战后50年日本人的战争观》一书,以对比的方法,一面介绍了日本反战和平运动及致力于追究日本战争责任、揭露日本战争罪行,热衷和平反战日本各界人士的言行。 关键词:日本;日军;侵华;抗战时期;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出版;蒋介石;遗留问题;分析 作者简介: 抗日战争史研究自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的高潮过后,似乎一直没有什么热点出现,近一二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变,即随着日本国内右翼活动的日益猖獗,研究日军侵华期间的暴行罪行及战争遗留问题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1999年出版的与抗日战争研究相关的图书,涉及这一课题的占了多数。 其中一类是揭露日军暴行的,主要有《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章开沅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天理难容》)、《东史郎日记》(东史郎日记翻译组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阳光下的罪恶——侵华日军毒气战实录》(步平、高晓燕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战时日本贩毒与“三光作战”研究》(李恩涵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慰安妇研究》(苏智良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3 月出版);第二类是关于战争遗留问题的,主要有《中日间的战争赔偿问题》(袁成毅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花冈事件》(画册)(张国通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日本的战争责任》([日]若槻泰雄著,赵自瑞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9月出版)、《浙江省崇山村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实录——受害索赔,崇山人的正当权利》(张世欣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2 月出版)等。 一年来有关抗战方面的主要学术活动包括:由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在南京召开的“东史郎诉讼案研讨会”、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召开的“中日军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召开的“日中战争时期在华日本人反战运动国际研讨会”、由上海现代史学会主办召开的“日军在华细菌战问题研讨会”、由张学良基金会和辽宁大学等单位主办的“张学良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等单位主办的“海峡两岸华侨与抗日战争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的“日军细菌战问题研讨会”等。 这里就我们能收缉到的有关抗战史方面论著中的学术观点评述于下。 一日军侵华罪行暴行及战争遗留问题 关于日军的暴行,南京大屠杀事件仍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从1999年度发表的论文著作来看,有更多史料使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轮廓更为清晰,对日本右翼南京大屠杀否定论的打击更为有力。其中以《东史郎日记》和《天理难容》的史料价值为高。

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8年前的今天,日本军国政府发动“七七事变”,对中国开始了全面入侵。也正是从这天开始,我国军民奋起反击,进行了长达8年的全面抗战,最终取得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70周年,但作为抗战精神早已留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肉里,薪火相继、代代相传。我们看到为了不让敌人侵占一寸土地,为了保家园平安,无数英雄儿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父母失去了儿女,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母,眼泪还在眼眶中含着,同时,义无反顾接过亲人的枪,冒着敌人炮火前进、前进。正是有着这些有名的、无名的英雄,我们才有今天的生活,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百姓安康,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然而,不知几时侵略者的思想又悄然而生,他们盯着中国的边疆、中国的岛屿,出现本是历史决定的事实,被他们黑白颠倒,胡说一通,甚至还联合周边一些国家共同对华,更有甚者,一些大国披着“和平”的外衣,来参与中国领土之争,不管他们是何种企图、何种目的,作为中华儿女绝不同意,坚决说“不”,在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时,面对中华领土侵犯之刻,我们会毫不犹豫的用血肉筑起不倒的长城来保护我们的改革硕果,保护我们的兄弟姊妹,保护我们的亲人。侵略者如果怀疑中华儿女的毅力和决心,就来试试

吧,我们保证你有来无回,保证你必输无疑!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并不软弱,他只不过是一只沉睡的狮子,狮子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的确,中国有句古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犯我我必犯人。中国人有着老实、善良的传统本性,但是,这样的老实不代表可以被任意欺负,这样的善良不代表被欺负不会反抗,我们愿与人为善,与人和平相处,但绝不会被强权所屈服,一切想来侵犯中国领土的侵略者望你们能三思而后行,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时间可以匆匆流逝,但坚强不屈、捍卫正义的抗战精神永远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会入脑入心,只有饱受侵略痛苦的中华儿女才能真正懂得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会更加珍惜更加爱护,接过革命先烈的枪,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共同守护家园与和平果实,绝不让邪恶来侵犯,正义不可战胜,中华儿女将会用血肉之躯来捍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

学习抗战精神

学习抗战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在这伟大的日子里,我们车间集体学习抗战事迹,缅怀革命先烈,学习抗战精神,将抗战精神融入我们的工作中,指导我们的工作! 抗战精神就是不畏艰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国才有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想当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大好河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生死危机时,无数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下奋起反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铸就了抵御侵略者的血肉长城,最终赢来了伟大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仍然需要抗战精神去指导我们的工作,目前全国煤炭行业低迷,集团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形势,对于我们煤焦化公司来说,一期经营面临着炭难卖,价难保,款难收,资金紧的严峻态势,二期建设又存在时间紧,标准高,任务重,融资难的现实困境,作为公司的重要车间,面对如此艰难严峻的形势,我们干熄焦车间全体员工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最终会走出困难,赢来辉煌,我们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抗战精神,面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要积极思考,勇于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少一点油气,娇气,暮气,多一点朝气,锐气,豪气,认真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无故障,认真排查隐患,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认真监测各种数据,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安全生产,为企业分忧!我们要把抗战中有国才有家的思想融入企业与我们个人的关系中,要有责任感,要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只有企业好,我们个人才能好,个人价值才能体现,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让我们的企业安全生产,更好的发展,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克服困难,共同度过难关!

评价抗日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评价抗日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活跃着两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世人所熟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也不能被磨灭。在中国的大片国土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进行了一系列大型战役,也涌现出一大批抗日爱国将领。 在1937-----1945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先后动员743余万军队投入战斗,阵亡322万余人,歼灭日军86万余人,基本上牵制了侵华日军的绝大部分兵力;在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进行了大型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型战斗38931次,具有代表性的有: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涌现出郝梦龄,赵登禹,张自忠,戴安谰等一大批爱国将领,300万川军出川作战,近四分之一埋骨异乡。 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是淞沪会战,这是在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日方投入总兵力达300000,伤亡70000;国军投入兵力600000,伤亡200000。淞沪会战可谓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国军队在装备和兵员素质上远不及日本,每小时的伤亡以数千计,一个师的兵力拉上去,几个小时就打光了,足可见战争之惨烈。淞沪会战前,日军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这次会战,中国人虽然在军事上失败了,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但在士气上,中国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它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占领中国的战略企图,让世界清楚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得”将其一块一块征服,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太原会战是又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会战。这是一场国共两党协同作战的战役,八路军在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115师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太原会战历时两个月,是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日军参战兵力共十四万人,伤亡近三万人;中国军队参战兵力二十八万人,伤亡十万人以上。太原会战大量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创造了华北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为华北地区的抗战减轻压力。 总之,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正是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长期陷入战争无法自拔,同时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从整个抗战来看,虽然在后期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但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方针,没有妥协投降,从而保证了抗战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士兵也曾在最前线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切为祖国而战斗的战士都应该得到全民族的尊重与纪念。国民党虽然最后不顾国家,不顾人民的利益挑起内战,但它在抗战中的巨大贡献,不应随时间而流逝。

中国抗战史概述

中国抗战史概述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山东抗战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保护与开发研究

山东抗战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保护与开发研 究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选题背景、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 遗址本属于考古的范畴,是历史上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依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精神文化追求是日益提升。因而,国家开始加大对文化建设的力度和不断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遗址的内涵开始发生变化,其范围在不断扩大。重要的战争遗址被划入保护的范围。抗日战争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而言是不陌生的,从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在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长达14年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见证日本侵略和中国人民英勇抵抗的历史遗址遗物。这些历史遗址和遗物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能够证明日本侵华的证据。由于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的铁蹄践踏了中国20多个省区,侵占过900多座城市,如今,抗日战争的烽火已熄灭,但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包括抗战遗址遗物在内的大量实物形式的历史符号系统,抗战历史遗址遗迹在中国分布广泛,具体数目尚未有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统计。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区的改造,很多抗战遗址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国范围内,成百上千的抗战遗址或被遗弃或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在各地改造旧城修建新城的浪潮中大量的抗战遗址被破坏被摧毁。战争遗址的破坏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这些遗址损失之后是不可再生,那么在其之上所承载历史记忆,会造成历史文化不可逆转的枯竭。 山东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作为重要的战略重地,自1938年来,山东先后成立冀鲁边、湖西、泰西、鲁南抗日根据地,与日本人经历了生死搏斗,在山东存有很多的抗战痕迹。这些就是我们所提到抗战遗址。山东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八年度抗战中,山东人民输送了大量的官兵投身到抗战前线,大批的山东爱国官兵为国捐躯。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于由于韩复榘的不战而逃,致使济南于1937年12月沦陷,到1938年后,山东的主要城市已经被日军占领,先后在山东发生了多次的战役,著名的战役有台儿庄战役、大青山战役等。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山东人民为驱除日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山东军民的抗战,为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抗战史是山东历史上的辉煌篇章,抗战文物资源是山东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数量多、分布广和价值高是山东省抗战资源的优势和特色。这些抗战遗址反应了当时山东军民是如何日军战斗,如何将日军打败情景。这些抗战遗址是最为宝贵的文物资源,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的见证,也是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的历史见证,其所凝聚、反映的人文精神对于激励当代人和后人爱国爱乡、树立崇高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作为民族血脉的文化建设,作为作为人民精神家园的文化建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中国抗日战争心得【精品】

我们不鼓励战争,但是像抗日战争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面是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迪。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感受良多,为此谈谈我的心得体会。本文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从甲午失败到抗战胜利,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中国当年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夺取胜利呢?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我们不会忘记给予中国人民道义和物质等方面支持的国家和国际友人,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

论抗战精神

论抗战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缅怀抗日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伟大斗争中的精神结晶,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抗战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而言,可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伟大的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是一场企图灭亡全中国的战争。生存还是毁灭,独立还是亡国,要自由还是当奴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得不面临的严峻问题。“中国降了,任何人都要做亡国奴。”“在太阳旗下,每个中国人只能当顺民,做牛马。”中华民族岂能接受这样的命运!“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斗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灭。团结起,赴国难,破难关,夺回我河山!”这不只是抗联将士的豪迈誓言,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在民族患难的时代,这种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砥砺着人们“血战到底的气概”,坚定着人们“光复旧物的决心”。 伟大的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是历史的经验;“人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国必自亡而后人亡之”,这是历史的警训。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敢于侵略中国并屡屡得逞,就在于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地广不足以为大,人多不足以为众,给外敌以可乘之机。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抗日高于一切,一切为着抗日’的原则下和衷共济,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奋斗,才是出路。”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化敌为友,实行第二次合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中华民族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用血肉筑成了一座侵略者不可逾越的新的长城。身处海外的1000多万侨胞,慷慨解囊,踊跃捐输,支援祖国抗战,数万侨胞返回祖国,直接奔赴抗日战场。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焕发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燃起了人民战争的熊熊烈火,促成了规模空前的抗日运动和抗日战争,改变了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前途和日本帝国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