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1]。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由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其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复苏学会制订的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指导和规范在全球范围内的心肺复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来表达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图1)

图1 chain of survival

chain of survival

发病原因

心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2]心源性心搏骤停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疾病分类

心搏骤停时,心脏虽然丧失了有效泵血功能,但并非心电和心脏活动完全停止,根据心电图特征及心脏活动情况心搏骤停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3]:

1、心室颤动:心室肌发生快速而极不规则、不协调的连续颤动。心电图表现为QRS 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连续的室颤波,频率为200-500次/分,这种心搏骤停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图2)。心室颤动如能立刻给予电除颤,则复苏成功率较高。

2、心室静止:心室肌完全丧失了收缩活动,呈静止状态。心电图表现呈一直线或仅有心房波,多在心搏骤停一段时间后(如3~5min)出现。

3、心电-机械分离:此种情况也就是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心室肌可断续出现缓慢而极微弱的不完整的收缩。心电图表现为间断出现并逐步增宽的QRS波群,频率多为20-30次/分以下。由于心脏无有效泵血功能,听诊无心音,周围动脉也触及不到搏动。此型

多为严重心肌损伤的后果,最后以心室静止告终,复苏较困难。

心搏骤停的以上3种心电图类型及其心脏活动情况虽各有特点,但心脏丧失有效泵血功能导致循环骤停是共同的结果。全身组织急性缺血、缺氧时,机体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及相关激素,使外周血管收缩,以保证脑心等重要器官供血;缺氧又导致无氧代谢和乳酸增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急性缺氧对器官的损害,以大脑最为严重,随着脑血流量的急骤下降,脑神经元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迅速降低,细胞不能保持膜内外离子梯度,加上乳酸盐积聚,细胞水肿和酸中毒,进而细胞代谢停止,细胞变性及溶酶体酶释放而导致脑等组织细胞的不可逆损害。缺氧对心脏的影响可由于儿茶酚胺增多和酸中毒使希氏束及浦氏系统自律性增高,室颤阈降低;严重缺氧导致心肌超微结构受损而发生不可逆损伤。持久缺血缺氧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肝小叶中心性坏死等脏器损伤和功能障碍或衰竭等并发症。

室颤

室颤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病人无先兆症状,常突然发病。少数病人在发病前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症状。心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一般心脏停搏3~5秒,病人有头晕和黑朦;停搏5~10秒由于脑部缺氧而引起晕阙,即意识丧失;停搏10~15秒可发生阿-斯综合征,伴有全身性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停搏20~30秒呼吸断续或停止,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或紫绀;停搏60秒出现瞳孔散大;如停搏超过4~5分钟,往往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过久而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辅助检查以心电图最为重要,心搏骤停4分钟内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心室颤动,4分钟后则多为心室静止。

心搏骤停的识别一般并不困难,最可靠且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一般轻拍病人肩膀并大声呼喊以判断意识是否存在,以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如果二者均不存在,就可做出心搏骤停的诊断,并应该立即实施初步急救和复苏。如在心搏骤停5min内争分夺秒给予有效的心肺复苏,病人有可能获得复苏成功且不留下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损害的后遗症;但若延迟至5min以上,则复苏成功率极低,即使心肺复苏成功,亦难免造成病人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性的损害。因此在现场识别和急救时,应分秒必争并充分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性,注意不应要求所有临床表现都具备齐全才肯定诊断,不要等待听心音、测血压和心电图检查而延误识别和抢救时机。

基础生命支持BLS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又称初步急救或现场急救,目的是在心脏骤停后,立即以徒手方法争分夺秒地进行复苏抢救,以使心搏骤停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通常按正规训练的手法可提供正常血供的25%—30%)。BLS的基础包括突发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的识别、紧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早期心肺复苏(CPR)、迅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除颤。对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早起识别和反应也被列为BLS的其中部分。在2010成人BLS指南对于非专业施救者和医务人员都提出了这一要求。BLS步骤由一系列连续评估和动作组成(图3):

图3 成人、儿童和婴儿的关键基础生命支持步骤的总结

基础生命支持步骤

1、评估和现场安全:急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没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立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BLS程序已被简化,已把“看、听和感觉”从程序中删除,实施这些步骤既不合理又很耗时间,基于这个原因,2010心肺复苏指南强调对无反应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的成人,立即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2、启动紧急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并获取AED:

(1)如发现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急救者应启动EMS体系(拨打120),取来AED(如果有条件),对患者实施CPR,如需要时立即进行除颤。

(2)如有多名急救者在现场,其中一名急救者按步骤进行CPR,另一名启动EMS体系(拨打120),取来AED(如果有条件)。

(3)在救助淹溺或窒息性心脏骤停患者时,急救者应先进行5个周期(2min)的CPR,然后拨打120启动EMS系统。

3、脉搏检查: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训练其检查脉搏,只要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心搏骤停处理。对于医务人员,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检查脉搏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0秒,如10秒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4、胸外按压(circulation, C):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图4)。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min,下压深度至少为125px,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对于儿童患者,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水平按压胸骨,对于婴儿,用两手指于紧贴乳头连线下放水平按压胸骨。为了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对于婴儿和儿童,双人CPR时可采用15:2的比率。如双人或多人施救,应每2分钟或5个周期CPR(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并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因为研究表明,在按压开始1~2分钟后,操作者按压的质量就开始下降(表现为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情况均不理想)。

胸外按压法于1960年提出后曾一直认为胸部按压使位于胸骨和脊柱之间的心脏受到挤压,引起心室内压力的增加和房室瓣的关闭,从而促使血液流向肺动脉和主动脉,按压放松时,心脏则“舒张”而再度充盈,此即为“心泵机制”。但这一概念在1980年以后受到“胸泵机制”的严重挑战,后者认为按压胸部时胸内压增高并平均地传递至胸腔内所有腔室和大血管,由于动脉不萎陷,血液由胸腔内流向周围,而静脉由于萎陷及单向静脉瓣的阻挡,压力不能传向胸腔外静脉,即静脉内并无血液返流;按压放松时,胸内压减少,当胸内压低于静脉压时,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使心室充盈,如此反复。不论“心泵机制”或“胸泵机制”,均可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更强调持续有效胸外按压,快速有力,尽量不间断,因为过多中断按压,会使冠脉和脑血流中断,复苏成功率明显降低。

胸外按压法

5、开放气道(airway, A):在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及ECC指南中有一个重要改变是在通气前就要开始胸外按压。胸外按压能产生血流,在整个复苏过程中,都应该尽量减少延迟和中断胸外按压。而调整头部位置,实现密封以进行口对口呼吸,拿取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等都要花费时间。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开始CPR能使首次按压延迟的时间缩短。有两种方法可以开放气道提供人工呼吸:仰头抬颏法(图5)和推举下颌法。后者仅在怀疑头部或颈部损伤时使用,因为此法可以减少颈部和脊椎的移动。遵循以下步骤实施仰头抬颏:将一只手置于患儿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注意在开放气道同时应该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者应取出假牙。

仰头举颏法

6、人工呼吸(breathing, B):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

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借助急救者吹气的力量,使气体被动吹入肺泡,通过肺的间歇性膨胀,以达到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从而减轻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方法为:将受害者仰卧置于稳定的硬板上,托住颈部并使头后仰,用手指清洁其口腔,以解除气道异物,急救者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用自己的双唇把病人的口完全包绕,然后吹气1秒以上,使胸廓扩张;吹气毕,施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及肺依靠其弹性自主回缩呼气,同时均匀吸气,以上步骤再重复一次。对婴儿及年幼儿童复苏,可将婴儿的头部稍后仰,把口唇封住患儿的嘴和鼻子,轻微吹气入患儿肺部。如患者面部受伤则可妨碍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进行口对鼻通气。深呼吸一次并将嘴封住患者的鼻子,抬高患者的下巴并封住口唇,对患者的鼻子深吹一口气,移开救护者的嘴并用手将受伤者的嘴敞开,这样气体可以出来。在建立了高级气道后,每6-8秒进行一次通气,而不必在两次按压间才同步进行(即呼吸频率8-10次/min)。在通气时不需要停止胸外按压。

7、AED除颤:室颤是成人心脏骤停的最初发生的较为常见而且是较容易治疗的心律。对于VF患者,如果能在意识丧失的3-5min内立即实施CPR及除颤,存活率是最高的。对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或在监护心律的住院患者,迅速除颤是治疗短时间VF的好方法。除颤会在下文作进一步阐述。

高级生命支持ALS

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又称二期复苏或高级生命维护,主要是在BLS基础上应用器械和药物,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循环,识别及控制心律失常,直流电非同步除颤,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及治疗原发疾病。ALS应尽可能早开始。

气道控制

(1)气管内插管:如有条件,应尽早作气管内插管,因气管内插管是进行人工通气的最好办法,它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解剖死腔,保证有效通气量,为输氧、加压人工通气、气管内给药等提供有利条件。当传统气管内插管

因各种原因发生困难时,可使用食管气管联合插管实施盲插,以紧急给病人供氧。

(2)环甲膜穿刺:遇有紧急喉腔阻塞而严重窒息的病人,没有条件立即作气管切开时,可行紧急环甲膜穿刺,方法为用16号粗针头刺入环甲膜,接上“T”型管输氧,即可达到呼吸道通畅、缓解严重缺氧情况。

(3)气管切开:通过气管切开,可保持较长期的呼吸道通畅,防止或迅速解除气道梗阻,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气道阻力和解剖无效腔,增加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加压给氧及气管内滴药等, 气管切开常用于口面颈部创伤而不能行气管内插管者。

呼吸支持

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和呼吸支持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开始一般主张吸入纯氧。吸氧可通过各种面罩及各种人工气道,以气管内插管及机械通气(呼吸机)最为有效。简易呼吸器是最简单的一种人工机械通气方式,它是由一个橡皮囊、三通阀门、连接管和面罩组成。在橡皮囊后面有一单向阀门,可保证橡皮囊舒张时空气能单向进入;其侧方有一氧气入口,可自此输氧10~15L/min,徒手挤压橡皮囊,保持适当的频率、深度和时间,可使吸入气的氧浓度增至60%~80%。

复苏用药

复苏用药的目的在于增加脑、心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纠正酸中毒和提高室颤阈值或心肌张力,以有利于除颤。复苏用药途经以静脉给药为首选,其次是气管滴入法。气管滴入的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纳洛酮及安定等。一般以常规剂量溶于5~10ml注射用水滴入,但药物可被气管内分泌物稀释或因吸收不良而需加大剂量,通常为静脉给药量的2~4倍。心内注射给药目前不主张应用,因操作不当可造成心肌或冠状动脉撕裂、心包积血、血胸或气胸等,如将肾上腺素等药物注入心肌内,可导致顽固性室颤,且用药时要中断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故不宜作为常规途经。复苏常用药物如下:

(1)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通过α受体兴奋作用使外周血管收缩(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除外),有利于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脉灌注和心、脑血流量;其β-肾上腺素能效应尚存争议,因为它可能增加心肌做功和减少心内膜下心肌的灌注。对心搏骤停无论何种类型,肾上腺素常用剂量为每次1m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隔3-5min重复1次。近年来有人主张应用大剂量,认为大剂量对自主循环恢复有利,但新近研究表明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搏骤停出院存活率并无改善,且可出现如心肌抑制损害等复苏后并发症。故复苏时肾上腺素理想用药量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如果IV/IO通道延误或无法建立,肾上腺素可气管内给药,每次2-2.5mg。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也可以用一个剂量的血管加压素40U IV/IO替代第一或第二次剂量的肾上腺素。

(2)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骤停甚至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治疗是控制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对高度阻滞应迅速准备经皮起搏。在等待起搏时给予阿托品0.5mg,IV。阿托品的剂量可重复直至总量达3mg。如

阿托品无效,就开始起搏。在等待起搏器或起搏无效时,可以考虑输注肾上腺素(2-10μg/min)或多巴胺,(2-10μg/kg.min)。胺碘酮可在室颤和无脉性室速对CPR、除颤、血管升压药无反应时应用。首次剂量300mg静脉/骨内注射,可追加一剂150mg。利多卡因可考虑作为胺碘酮的替代药物(未定级)。首次剂量为1-1.5mg/kg,如果室颤和无脉性室速持续存在,间隔5-10min重复给予0.5-0.75mg/kg静推,总剂量3mg/kg。镁剂静推可有效终止尖端扭转型室速,1-2g硫酸镁,用5%GS 10ml稀释5-20min内静脉推入。

心脏电击除颤

电击除颤是终止心室颤动的最有效方法,应早期除颤。有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心搏骤停是由心室颤动所致,75%发生在院外,20%的人没有任何先兆,而除颤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就下降7%~10%。除颤波形包括单相波和双相波两类,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成人发生室颤和无脉性室速,应给予单向波除颤器能量360焦耳一次除颤,双向波除颤器120~200焦耳。如对除颤器不熟悉,推荐用200焦耳作为除颤能量。双相波形电除颤:早期临床试验表明,使用150~200 J即可有效终止院前发生的室颤。低能量的双相波有效,而且终止室颤的效果与高能量单相波除颤相似或更有效。儿童第1次2J/kg,以后按4J/kg计算。电除颤后,一般需要20~30s才能恢复正常窦性节律,因此电击后仍应立刻继续进行CPR,直至能触及颈动脉搏动为止。持续CPR、纠正缺氧和酸中毒、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连续使用)可提高除颤成功率。

电击除颤的操作步骤为:①电极板涂以导电糊或垫上盐水纱布;②接通电源,确定非同步相放电,室颤不需麻醉;③选择能量水平及充电;④按要求正确放置电极板,一块放在胸骨右缘第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第5~6肋间(心尖部)(图6);⑤经再次核对监测心律,明确所有人员均未接触病人(或病床)后,按压放电电钮;⑥电击后即进行心电监测与记录。

除颤器

目前已出现电脑语音提示指导操作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大大方便了非专业急救医务人员的操作,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AED使复苏成功率提高了2~3倍,非专业救护者30分钟就可学会。AED适用于无反应、无呼吸和无循环体征(包括室上速、室速和室颤)的患者。公众启动除颤(PAD)要求受过训练的急救人员(警察、消防员等),在5分钟内使用就近预先准备的AED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电击除颤,可使院前急救生存率明显提高(49%)(图7)。

2010年新指南建议应用AED时,给予1次电击后不要马上检查心跳或脉搏,而应该重新进行胸外按压,循环评估应在实施5个周期CPR(约2分钟)后进行。因为大部分除颤器可

一次终止室颤,况且室颤终止后数分钟内,心脏并不能有效泵血,立即实施CPR十分必要。

除颤器

脑复苏

很多心脏停搏患者即使自主循环恢复以后脑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而约80%复苏成功的患者昏迷时间超过1小时。在入院患者中,神经功能转归良好率为本1%~18%,而其他或者死亡或者成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研究表明各种药物在脑复苏领域疗效甚微,而亚低温(32~35OC)对脑具有保护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心脏停搏患者脑复苏的降温技术有多种,如体表降温的冰袋、冰毯、冰帽等,但降温速度缓慢。快速注入大量(30mL/kg)冷却(4OC)液体(如乳酸盐溶液),能显著降低核心温度,但易出现病人输注液体过量。最近出现一种血管内热交换装置,能快速降温和维持病人低温状态,还能准确控制温度。基于一些临床试验的结果,国际复苏学会提出:对于昏迷的成人院外VF性心脏骤停ROSC (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自主循环恢复)患者应该降温到32~34摄氏度,并维持12~24小时。对于任何心律失常所致的成人院内心脏骤停,或具有以下心律失常之一:无脉性点活动或心脏停搏所致的成人院外心脏骤停ROSC后昏迷患者,也要考虑人工低温。ROSC后第一个48小时期间,对于心脏骤停复苏后的自发性轻度亚低温(>32摄氏度)的昏迷患者不要开始复温。

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

非专业急救者应持续CPR直至获得AED和被EMS人员接替,或患者开始有活动,不应为了检查循环或检查反应有无恢复而随意中止CPR。对于医务人员应遵循下述心肺复苏有效指标和终止抢救的标准。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1)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病人心搏已恢复。

(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时,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3)其他:复苏有效时,可出现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甚至有眼球

活动及四肢抽动。

终止抢救的标准

现场CPR应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不可轻易作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如符合下列条件者,现场抢救人员方可考虑终止复苏:

(1)患者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

(2)无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EMS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

(3)有EMS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

心搏骤停

一、心搏骤停的原因 1 .心源性心搏骤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猝死 病人尸解病例报告表明,50%以上病人患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大多数心源性 猝死事件,心搏骤停的直接原因是心室颤动。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急性心肌 梗死患者,约有 2 % ~19 %会发生心室颤动,临床确诊的冠心病病人如 出现频发室早(经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早超过10 次/ 小时)或室早成对出 现或连续三个以上室早(复杂性室早)均属于心搏骤停高危因素。心搏骤停 幸存患者,一年内复发率(再次发生心搏骤停)高于50% ,以往有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病史,有较高的再次发作室速的可能性,室速复发后,病死率高达20 %~40 %。 任何病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或左室射血分数下降<0.3均有猝死危险。 左心室肥厚,尤其肥厚性心肌病(梗阻性或非梗阻性)是猝死病人常见的病理表现。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欠佳或有不明原因昏厥是预测心源性猝死的可靠指标。 QT 间期延长是引起心搏骤停的常见病因。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后者,可导致严重缓慢心律失常,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或室颤而致心搏骤停或猝死。Brugada 综合征,在不明原因猝死患者中开始受到重视,此类患者心肌未见病理改变,心电图表现右束支传导阻滞伴ST V1-V3 抬高,临床有昏厥及猝死倾向。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为纤维及脂肪代替,不很常见,但可致猝死,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2 .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 2.1 呼吸道阻塞 (1 )气道分泌物、食物或各种异物堵塞气道,致呼吸困难、窒息。因严重缺氧导致心搏骤停。 (2 )各种病因所致意识丧失,深度昏迷均可发生病人在仰卧时舌根下坠堵塞气道。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指患者的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急性心肌缺血,电击,急性中毒等,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有可能恢复;否则可导致死亡。 猝死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6小时内死亡。由心血管病变引发的猝死又称心源性猝死。 一、心搏骤停的原因 导致心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①心源性心搏骤停,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②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急性心肌梗死常发生室颤或心室停顿,是成人猝死的主要原因。由冠心病所致的猝死,男女比例为3~4∶1,大多数发生在急性症状发作1小时内。 2.心肌病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心肌病常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易导致心搏骤停。 3.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瘤破裂,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发育异常,如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瓣狭窄。 4.呼吸停止如气管异物,烧伤或烟雾吸入致气道组织水肿,溺水和窒息等所致的气道阻塞,脑卒中,巴比妥类药物过量及头部外伤等均可致呼吸停止。此时气体交换中断,心肌和全身器官组织严重缺氧,可导致心搏骤停。 5.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体内严重缺钾和严重高血钾均可使心搏骤停。血钠和血钙过低可加重高血钾的影响。血钠过高可加重缺钾的表现。严重的高血钙也可致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颤。严重的高血镁也可引起心脏停搏。酸中毒时细胞内钾外移,减弱心肌收缩力,又使血钾增高,也可发生心搏骤停。 6.药物中毒或过敏锑剂,氯喹,洋地黄类,奎尼丁等药物的毒性反应可致严重心律失常而引起心搏骤停。在体内缺钾时,上述药物毒性反应引起心搏骤停常以室颤为多见。静脉内较快注射苯妥英纳,氨茶碱,氯化钙,利多卡因等,也可导致心搏骤停。青霉素,链霉素,某些血清制剂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也可导致心搏骤停。 7.电击,雷击或溺水电击伤可因强电流通过心脏而引起心搏骤停。强电流通过头部,可引起生命中枢功能障碍,导致呼吸和心搏停止。溺水多因氧气不能进入体内进行正常气体交换而发生窒息。淹溺较常引起室颤。 8.麻醉和手术意外如呼吸道管理不当,麻醉剂量过大,硬膜外麻醉药物误入蛛网膜下腔,肌肉松弛剂使用不当,低温麻醉温度过低,心脏手术等,也可能引起心搏骤停。 9.其他某些诊断性操作如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某些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脑血管病变等。 二、心搏骤停的类型 根据心脏活动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心搏骤停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心室颤动又称室颤。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而又不协调的颤动;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 200~400次∕分。若颤动波波幅高并且频率快,较容易复律;若波幅低并且 频率慢,则复律可能性小,多为心脏停顿的先兆。 (二)心脏停搏又称心室静止。心房、心室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波可见,呈一直线,或偶见P波。 (三)心电-机械分离指心肌仍有生物电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断续出现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 (1)心搏骤停的概念。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患者随即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呼吸停止,经过及时与有效的心肺复苏,部分患者可获救。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 h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心搏骤停不治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病因。 (2)心搏骤停的原因。引起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心肌损伤,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结构异常、瓣膜功能不全等。 ②呼吸障碍,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中毒或代谢性脑病等所致通气不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气道异物阻塞、感染、创伤、新生物等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水肿、肺栓塞等所致呼吸衰竭。 ③循环障碍,如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肺栓塞等机械性梗阻,出血、脓毒症、神经源性休克等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④电解质等代谢紊乱。 ⑤药物、毒品、一氧化碳等中毒。 ⑥雷击、触电、低温或高温损伤、淹溺等环境或意外因素。 (3)心搏骤停的表现及判定。 ①心搏骤停的表现。心搏骤停主要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即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大动脉搏动消失。患者的临床表现如下: 突然摔倒,意识丧失,面色迅速变为苍白或青紫。 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不到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 呼吸停止;有叹息样呼吸,继而呼吸停止。 双侧瞳孔散大。 可伴有脑缺氧引起的抽搐和大小便失禁,随即全身松软。 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性电活动。 ②心搏骤停的判定。心搏骤停的判定要点主要为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颈动脉

和股动脉)搏动摸不到。患者有这两项表现即可做出临床判定。此外,临床还可以根据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将面部贴近患者的鼻部,感觉呼吸时气流,听患者是否有呼吸声,看胸廓有无起伏)、瞳孔散大固定(常于停搏后45 s才出现瞳孔散大,1~2 min后才出现瞳孔固定,部分在心搏骤停后无瞳孔散大)、全身发绀、心电图表现等进行判定。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一、定义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病人过去有或无心脏病史,在急性症状开始的l小时内(亦有规定为24小时)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病人如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 一、定义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病人过去有或无心脏病史,在急性症状开始的l小时内(亦有规定为24小时)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病人如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完全停止,如及时抢救,则可能逆转而免于死亡。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持续性室速,较少见为无搏动性电活动(电机械分离)。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生物学功能的不可逆转的停止,而后者通过紧急治疗有逆转的可能性。 二、临床表现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期:前驱期、终末事件开始、心脏骤停和生物学死亡。 1.前驱期病人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出现心绞痛、气促、疲乏及心悸等非特异症状,但亦可无前驱表现。 2.终末事件开始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l小时。 临床表现为长时间的心绞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异位搏动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环衰竭发病,在心脏骤停前已处于不活动状态,甚至已昏迷。

3.心脏骤停期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临床表现为:①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②颈、股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断续,呈叹气样,以至停止;④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⑤心音消失。此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抢救。 4.生物学死亡期从心脏骤停至生物学死亡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原来病变的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如心脏骤停后4~6分钟之内未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则随后过渡到生物学死亡。

试题1心搏骤停时最迅速有效的处理

1. 心搏骤停时最迅速有效的处理是E(1分) A.口对口人工呼吸 B.纯氧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D.胸内心脏按压 E.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 2. 用物理的方法杀灭细菌为C(1分) A.消毒法 B.抗菌术 C.灭菌术 D.无菌术 E.抑菌术 3. 麻醉中应用肌肉松弛药的目的是(C1分) A.便于对循环的管理 B.减少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C.便于术中呼吸管理并减少全麻药用量 D.便于控制患者术中体动 E.避免麻醉中二氧化碳蓄积 5. 用化学方法杀灭细菌称为(1分) A.抗菌术 B.无菌术 C.消毒法 D.灭菌术 E.抑菌术 标准答案:C 7. 破伤风患者静脉滴注大量TAT的目的是(1分) A.控制和解除痉挛 B.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C.减少毒素的产生 D.中和游离的毒素 E.中和血中结合的毒素 标准答案:D 11. 诊断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最可靠的方法是(1分) A.静脉造影术 B.超声检查 C.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D.Pratt试验 E.Perthes试验 标准答案:A 16. 全身麻醉下产生高血压的原因(1分) A.动脉血氧分压过低 B.血容量不足 C.术中的牵拉反应 D.二氧化碳蓄积 E.复合麻醉 标准答案:D 23. 早期胃癌的概念是(1分) A.局限于胃窦内 B.癌瘤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 C.无胃周淋巴结转移 D.Bormann Ⅰ型胃癌 E.局限浸润溃疡型胃癌 标准答案:B 4、最常见的颅内血肿是:( B ) A、急性硬膜外血肿 B、急性硬膜下血肿

C、慢性硬膜下血肿 D、脑内血肿 实质性脏器损伤不会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考题项目: A、面色苍白 B、脉搏细弱 C、肝浊音界缩小 D、腹移动性浊音 E、腹肌紧张 答案: C 腹部损伤错误的急救措施是: 考题项目: A、回纳脱出的肠管 B、首先处理威胁病员生命的复合伤 C、防治休克 D、无休克者取半卧位 E、疑有内脏损伤者禁食 答案: A 腹腔空腔脏器与实质性脏器破裂的主要区别点是: 考题项目: A、外伤史 B、腹痛程度 C、有无移动性浊音 D、腹膜刺激征的程度 E、腹腔穿刺液性质 答案: E 腹腔穿刺抽出的血液迅速凝固,应考虑: 考题项目: A、与全身应用止血药有关 B、新鲜出血,血小楹尚未破坏之故 C、抽出腹壁或腹膜后的血管内血液 D、穿刺针过细,动作缓慢之故 E、与以上因素均无关 答案: C 下列哪项不是手术的五项基本技术: 考题项目: A、选择最适宜的手术切口B、要有满意的显露和分离C、要有良好的麻醉 D、正确的缝合或吻合 E、必要的引流与正规的拆线 答案: C 11、考题内容: 伤口内橡皮管引流物放置时间一般为:考题项目: A、8~12小时B、12~18小时C、12~24小时D、24~48小时E、48~72小时答案: E 局麻中毒的原因,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考题项目: A、体质虚弱 B、一次用量超过最大实用剂量 C、对局麻药过敏 D、误将麻药注入血管内 E、注射部位血管丰富,或局麻药中没有加入血管收缩药 答案: C 与低钾血症有病因无直接相关的是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

当在各种报道上看到,意外到底的老年人也好,年轻人也好,如果能在第一时间急救,可以提高生存率,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 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由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其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复苏学会制订的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指导和规范在全球范

围内的心肺复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来表达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心脏停博症状:绝大多数病人无先兆症状,常突然发病。少数病人在发病前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症状。心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一般心脏停搏3~5秒,病人有头晕和黑朦; 停搏5~10秒由于脑部缺氧而引起晕阙,即意识丧失; 停搏10~15秒可发生阿-斯综合征,伴有全身性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 停搏20~30秒呼吸断续或停止,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或紫绀; 停搏60秒出现瞳孔散大; 如停搏超过4~5分钟,往往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过久而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辅助检查以心电图最为重要,

心搏骤停的护理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亦称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有效泵血功能消食,造成全身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是临床常见的急症。若不及时有效地抢救,机体各器官组织尤其是脑、心、肾等将发生一系列不可逆性化和病理改变,最终导致死亡。一般认为,人的心搏暂停3秒钟可发生晕眩,暂停5秒钟可发生晕厥,超过10秒钟则发生抽搐和Adams-Stokes综合症,若心搏骤停5分钟以上,则可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 [健康评估] 一、病史 1、疾病的原因:因心搏骤停的病人病情危急,忽视无法直接从病人处获得信息,故只能通 过向家属询问得到相关信息。 (1)心脏性心搏骤停:冠心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电生理异常、血管性疾病、急性心包填塞、左心房粘液瘤、 克山病、脂肪心、高血压性心脏病、Marfen综合症。 (2)非心脏性心搏骤停: ①严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高血钾、严重低血钾、严重低血镁、严重高血钙 ②药物中毒及过敏: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强心甙、青霉素及血清制品 ③意外事故 ④麻醉及手术意外 2、疾病的诱因 心脏性心搏骤停常见的诱因: (1)外在诱因:过度劳累、精神刺激、情绪异常搏动(如抑郁、悲伤、恐惧、愤怒、 狂喜等)、饱餐、酗酒、过度吸烟、过度饮酒、寒冷等。 (2)内在诱因:严重心功能不全、进行性或不稳定心绞痛,严重低血钾、低血镁症等。 二、疾病的临床表现 心搏骤停导致循环停止,由于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临床上立即表现出神经系 统和循环系统症状,依次出现下列表现: 症状和体征 ①突然晕厥,意识丧失,四肢抽搐 心搏骤停3秒钟可引起头晕,骤停4秒以上病人出现黑蒙,骤停5-10秒,由于急性脑缺氧而引起晕厥;骤停15-20秒,可产生抽搐和昏厥,称Adams-Stokes综合症,这种抽搐为全身性,持续时间长短不定。长者可连续数分钟,骤停30秒,可陷于昏迷状态。 ②心音、脉搏、血压突然消失 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触不到脉搏,血压测不到,心音听不到。 ③呼吸停止、紫绀 心搏骤停时由于中脑尚存有涵养血液,可短时间内刺激呼吸中枢,呼吸呈断续或叹息状态,继之很快呼吸停止。一般多发生在心脏骤停20-30秒内。 紫绀是心脏和呼吸停止的体征。 ④瞳孔散大,反射消失,出现静脉淤滞,二便失禁 心搏骤停35-45秒时,出现瞳孔散大,1-2分钟后瞳孔固定。瞳孔散大固然是心搏骤停的

第八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1. 下列哪项是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出现的心电图特征 A 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可为200~400次/分 B 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基本规则,但大动脉没有搏动 C 不同种类或节律的电活动节律,往往测不到脉搏 D 心电图呈一条直线,或偶有P波 E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R-R间期绝对不等 2. 下列哪种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A 室颤 B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C 无脉性电活动 D 室速 E 停搏 3. 下列关于除颤的陈述,正确的是 A 如果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搏骤停应从开始心肺复苏5分钟后除颤 B 对于院内心搏骤停,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可超过3分钟 C 对非目击的心搏骤停,应先进行5个循环30∶2(大约2分钟)的CPR,然后再除颤 D 使用直线双向波型除颤仪首次除颤能量为360J E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时除颤能量为150~200J 4. 当心搏骤停几秒钟时,患者即会出现

A 头晕 B 晕厥、意识丧失 C 血压下降 D 全身抽搐 E 大小便失禁 5. 下列哪项是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要目标 A 迅速准确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 B 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C 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 D 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 E 改善并维持心肺功能 6. 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将患者放置适当体位,下列正确的是 A 患者躺卧在软床上 B 头部位置高于心脏 C 双手放于胸前 D 仰卧位,头、颈部应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面上 E 可采取头高脚低位 7. 有效的胸外按压可产生的收缩期动脉峰压是 A 20~40mmHg B 40~60mmHg C 60~80mmHg D 80~100mmHg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五章心搏骤停及心肺脑复苏教案

教案 单位:护理学院 教研室:临床综合教研室姓名: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急救护理学 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 课程简介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等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的学科,也是护理学专业本科护生的必修课程。其内容涉及范围广,与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各科护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本门课程是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掌握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精通本学科的内容,同时必需熟悉相关课程,教学中做到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分层次分专业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 选用 《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关青主编 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参考书籍: 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

授课章节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授课对象2010级护本1班学时 2 时间第5周 授课地点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基础生命支持的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及注意事项,成人与婴、幼儿基础生命支持的区别,电复律方法及注意事项。 3、心肺复苏的有效标志。 熟悉:1、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氧疗及人工通气方法、常用药物适应症及用法。 2、脑复苏常用药物及护理措施,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了解:1、心脏骤停的原因、类型。 2、心肺脑复苏发展史。 3、开胸挤压、AED、紧急起搏方法。 4、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心脏骤停的临床诊断、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心肺复苏的有效标志。 难点: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气道控制方法、脑复苏的措施、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具多媒体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一、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 (一)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 导致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因素。 1.心源性原因心源性原因是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 (1)冠心病:是造成成人心搏骤停的最主要病因,约80%心脏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有急性心肌梗死。 (2)心肌病:各种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性猝死约占5%-15%,如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致心率失常型心肌病等。 (3)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顿。 2.非心源性原因非心源性原因是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1)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如气管异物、溺水、窒息等引起的气道阻塞,各种休克以及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等,均可导致呼吸停止,引起心肌严重缺氧而发生心搏骤停。 (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严重低血钾、高血钾等电解质紊乱,严重酸中毒等可影响心脏自律性和心肌的收缩性,最终可引发心搏骤停。 (3)突然意外事件:如严重创伤、电击伤等可导致心搏骤停。 (4)其他:低血容量、各种药物中毒(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或过敏反应、诊断性操作如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等均有可能造成心搏骤停。 不论何种原因,最终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电活动和生理功能,或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降低;或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或导致心律失常,成为导致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二)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判断 1.临床表现 (1)意识丧失,或全身短暂性抽搐。 (2)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3)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固定。 (5)面色苍白或发绀。 2.判断标准心搏骤停时,出现较早而最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 二、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脑复苏是心肺功能恢复后,主要针对保护和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其目的是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此过程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 为了挽救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命,需要诸多环节环环相扣,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生存连”概念。根据国际CPR与ECG指南,成人生存连是指对突然发生心搏骤停的成年患者通过遵循一系列规律有序的步骤所采取的规范有效的救护措施,将这些抢救序列以环链形式连接起

心脏骤停_百度文库(精)

[编辑本段] 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或心原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和死亡期。 前驱期 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诸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这些前驱症状并非心原性猝死所特有,而常见于任何心脏病发作之前。有资料显示50%的心原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月内曾求诊过,但其主诉常不一定与心脏有关。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但前驱症状仅提示有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而不能识别那些属发生心原性猝死的亚群。 发病期 亦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原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从心脏猝死者所获得的连续心电图记录中可见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增快和室性早搏的恶化升级为最常见。猝死于心室颤动者,常先有一阵持续的或非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这些以心律失常发病的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清醒并在日常活动中,发病期(自发病到心脏骤停)短。心电图异常大多为心室颤动。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环衰竭发病,在心脏骤停前已处于不活动状态,甚至已昏迷,其发病期长。在临终心血管改变前常已有非心脏性疾病。心电图异常以心室停搏较心室颤动多见。 心脏骤停期 迈克尔·杰克逊死于心脏骤停

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罕有自发逆转者。 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其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①心音消失;②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秒内,有时伴眼球偏斜;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内;⑤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秒后;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但此期尚未到生物学死亡。如予及时恰当的抢救,有复苏的可能。其复苏成功率取决于:①复苏开始的迟早;②心脏骤停发生的场所;③心电活动失常的类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电机械分离抑心室停顿);④在心脏骤停前病人的临床情况。如心脏骤停发生在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所,则复苏成功率较高。在医院或加强监护病房可立即进行抢救的条件下,复苏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病人在心脏骤停前的临床情况:若为急性心脏情况或暂时性代谢紊乱,则预后较佳;若为慢性心脏病晚期或严重的非心脏情况(如肾功能衰竭、肺炎、败血症、糖尿病或癌肿),则复苏的成功率并不比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高。后者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时心电活动的类型,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最好(成功率达67%),心室颤动其次(25%),心室停顿和电机械分离的预后很差。高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 生物学死亡期 从心脏骤停向生物学死亡的演进,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心电活动的类型和心脏复苏的及时性。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如在头4~6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如在头8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几无存活。从统计资料来 看,目击者的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和尽早除颤,是避免生物学死亡的关键。心脏复苏后住院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缺氧性脑损伤和继发于长期使用呼吸器的感染占死因的60%。低心排血量占死因的30%。而由于心律失常的复发致死者仅占10%。急性心肌梗塞时并发的心脏骤停,其预后取决于为原发性抑或继发性:前者心脏骤停发生时血液动力学并无不稳定;而后者系继发于不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因而,原发性心脏骤停如能立即予以复苏,成功率应可达100%;而继发性心脏骤停的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仅约30%左右。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六)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海姆立克急救法指的下列哪种方法 A.腹部冲击法 B.背部叩击法 C.胸部冲击法 D.胸部按压法 E.背部拍击法 【答案】:A 【解析】: 2.气道异物梗阻患者出现剧烈咳嗽应该 A.阻止其咳嗽 B.鼓励其咳嗽 C.立刻背部叩击 D.立刻腹部冲击 E.立刻胸部冲击 【答案】:B 【解析】: 3.气道异物梗阻行手指清理时错误的做法是 A.婴儿通常不做手指清理 B.看的见的异物可以做手指清理 C.尽可能他将异物用手指移除 D.避免盲目做手指清理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 4.婴儿气道异物梗阻应该立即 A.拨打120 B.抱送医院 C.通知家长 D.头低脚高位叩击背部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 5.引起成人气道异物梗阻最常见的原因

A.进食不当 B.假牙脱落 C.舌根后缀 D.痰液阻塞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 6.儿童气道异物梗阻应该交替行几次背部叩击和腹部冲击解除梗阻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答案】:D 【解析】: 7.儿童不完全窒息时采用的救治方法为 A.背部叩击法 B.立位腹部冲击法 C.卧位腹部冲击法 D.立位胸部冲击法 E.卧位胸部冲击法 【答案】:B 【解析】: 8.窒息急救的注意事项不对的是 A.尽快识别窒息的表现 B.腹部冲击要注意胃反流导致误吸 C.实施胸部冲击时把手放在胸骨剑突上 D.实施腹部冲击时定位要准确 E.连续冲击5次后观察口腔,及时清除口腔异物 【答案】:C 【解析】: 9.腹部冲击法自救不适用于 A.不完全气道梗阻者 B.意识昏迷者

最新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教案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理论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急诊医学授课题目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授课教师姓名马舰 学生 班组 级 临床专业 学 时 2学时 日 期 2016.12.22 职称主治医师 教学目的: 1.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方法。 2.熟悉心脏骤停的表现和常见病因。 3.了解心脏骤停的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方法 难点分析及对策: 难点: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方法 分析:心肺复苏知识不断更新,部分教科书内容的滞后,部分课本内容是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编写,部分学生接受过2010版培训,先入为主的观念,要对2015版心肺复苏有较好掌握,极为不易,心肺脑复苏的流程及操作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学生熟练操作就更不易了。 对策:利用现场模拟操作,徒手心肺复苏演练加讲解,是理论联系实际,电击除颤让学生直观,以更快学习掌握最新版的心肺脑复苏的知识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教学法心脏骤停的表现和常见病因心脏骤停的发病机制. 现场心肺复苏演练,加深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直观认识,利于掌握。 对比法从2005版和2010版心肺复苏的不同,加强对新版心肺复苏的掌握。 通过多媒体、图表、图片、流程图等,使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感受立体的、有层次的知识点,有利于其消化和吸收。 结合常见的、典型的临床病例分层讲解心脏骤停的病因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现场演练,提问的方式加强学生印象,利于记忆。 整个过程有启发、有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科新进展: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新的心肺复苏机及亚低温治疗。 参考资料: 1.王佩燕.急诊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19,130-134. 2.陆再赢,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9-236. 3. 花嵘,李春盛.亚低温对于心脏骤停后脑保护的研究进展。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1109-1111 讲授主要内容教学手段和 方法 时间分配第一学时 一:由图片引入心脏猝死和心脏骤停的概念。 1.心脏骤停的概念。 2.心脏猝死的概念。 二.讲授心脏骤停和心脏猝死的病因,诱发因素 1.心脏骤停的病因 1)心脏原因 2)呼吸系统疾病图片、导 入 分层阐述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