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升本教育学整理

专升本教育学整理

专升本教育学整理
专升本教育学整理

学校十六章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空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主体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通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状态、标准和结果。

学校管理构成的要素: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对象、学校管理手段。

谈谈你对教学管理的认识

教学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效率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学校领导必需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管理的首位,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

一、教学组织管理

1、加强教导处的建设

(1)明确教导处的职责

(2)精心挑选教导主任

(3)教导处机构不宜臃肿,人员要精明能干

2、领导好教研组工作

(1)建立与健全教研组

(2)选好教研组长

(3)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3、教学质量管理

(1)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

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分析;对教学质量进行控制

(2)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

坚持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坚持全过程质量管理;坚持全员教学质量管理;坚持全因

素教学质量管理

十五章班主任

1、班主任是般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班集体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他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需要和问题而到那度进行的教育,一般包括个别谈心、个别指导、辅导和帮助等。个别教育三方面(一)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典型(二)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三)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1、了解学生情况观察、谈话、分析书面材料、调查研究

2、教导学生学好功课;注意学习目的和态度的教育;加强学习记录的教育;指导学生方改进学习法

十四章教师

教师的权力与义务

权利:教师依法应当享有的各种权益1独立工作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2、自我发展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的权利。3、参与管理的权利,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学校管理和建设。4、争取合理报酬、享受各种待遇的权利。

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素养;1\高尚师德(热爱教育事业,富有奉献精神和人文精神;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2\宽厚的文化素养3专门的教育素养(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教育研究素养)4健康的心理素质

分析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历史发展总趋势上来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以及最终体现就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有关研究表明,虽然师范教育对专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许多中小学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与才能主要是在实践中主笔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其成长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专业成熟,即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是指能够信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为个人追求目的具有教育与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较强的启发性与创造具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模式进行教学能力等。

十三章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一个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准备阶段的指导

1 指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阶段,“问题即课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识水平、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合理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主题。

2指导学生确定研究子课题活动主题确定后,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对于刚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如何围绕主题提出有意义、有价值、能够深入探讨的问题是个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和深入思考问题。

3指导学生设计、撰写活动计划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活动方案由组内人员共同商议完成。教师指导学生在制定活动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它的可操作性,提醒学生考虑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活动形式如涉及调查、采访,还要指导学生设计好调查

和采访提纲,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设,找到解决的方法。人员分工时,要考虑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客观环境,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人尽其才,优势互补。那么活动方案的书写,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活动名称、目的、实施过程、条件准备、时间安排、预期效果等;在形式表达上,一般可采用填表式、过程记录式、计划书式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时,要注意六个方面:学生之间的搭配、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男女生的搭配、小组的人数、人员的分工、推荐小组组长。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本小组研究的具体内容、本小组达到什么目的、本小组研究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采取什么方法、成员如何分工、如何聘请辅导教师。

实施阶段的指导1指导学生有目的、多渠道收集获取信息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文献调查、实地采访、网上浏览、活动观察、实验探究、查阅书籍。2指导学生有效地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第一步:资料的统计、筛选第二步:资料的分类。资料分类,人们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按照研究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第二种,按照资料表现的形式分类。第三步:资料的汇编。3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及困难①面对学生发生意见分歧时,引导他们寻找最佳途径;②面对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③面对小组研究不平衡时,要组织各个小组及时协助。当各小组活动进程出现较大差异时,教师要组织其他小组成员对他们进行友好支援,培养全局意识和合作精神。

活动总结阶段教师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过程既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如研究报告、小作品、体验日记等)的小结,也是师生、生生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展示,学会倾听,在学会发现自我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综合实践活动交流的形式主要有:幻灯片、作品、叙述、节目、情境再现、现场制作、展牌、反思、照片、声像资料等。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类型:研究报告、小制作、体验日记、实验记录、观察日记、采访手记、调查记录等。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的目的:学会展示、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欣赏。

主题设计方案背景(主题适应性分析)、适用年级、设计者、指导教师小队、活动时长、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分阶段的学生主要活动、时长、教师指导重点等,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而异)、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

第十二章体育

体育广义的体育身体文化、身体教育、身体锻炼三个方面。狭义的体育即学校体育而言,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基本技能与技巧、培养道德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学校体育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体育的含义;要求学生坚决上好体

育课;尝到多种形式普及现代体育观念)

二、增强学生的体质(对教育者进行现代体育观念的教育;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

1小时的锻炼时间;建立和完善合理的体质测评指标体系)

三、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习惯(启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从学生实际出

发设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体育教育方法,寓趣味性、愉悦性于体育的教学中;组

织好课外体育活动)

四、发展学生的体育专场(发现好苗子,培养尖子生;上好体育专项提高课;坚持办好

校运动会)

第十一章美育

美育是对一切旨在培养人们美感的教育活动总称,由于美育至少跨越美学、教育

学两个学科并与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和哲学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对审美教育有四种观点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是精神教育。

美育过程教师根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学生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里,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的过程。

一、通过审美感知,形成审美感受,为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

二、通过美的鉴赏活动,理解美的本质特征,发展审美判断力

三、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原则

1形象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美育应当运用现实的或艺术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感知到美的和谐、对称、节奏等形式,受到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情操。(基本特征)

2 情感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美育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现实的和艺术的美的意境中去,

激起情感上共鸣,达到入迷的陶醉状态,使美融化于心灵。(重要特征)

3活动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应该通过审美活动,贯彻以活动教育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受到审美的熏陶。(区别标志)

4差异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美育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审美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使他们对美和艺术的兴趣爱好愚昧的创造才能得到发展。

5创造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美育应当引导学生感知各种形式的美的神韵和规律。启发他们按没得规律来创造美,并塑造和美化自身。

结合学校审美教育实际谈谈美育实施

学校美誉的实施有很多种方法一、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来实施美育1要挖掘科学内在的审美因素,揭示不同学科没害的审美价值。2注意方法的变革和更新。课外展开兴趣小组活动,在班级开展艺术欣赏。

二、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1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增强学

生的审美情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1、欣赏自然美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砥砺品行。3、利用大自然进行美育,还要掌握自然美的特征和学生的审美特点。4要启发学生认识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理解欣赏自然美的“比德”“畅神”的审美观念。

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1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2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活动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应当使学生明了爱美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体现美,要引导学生善于衣着打扮,讲究服饰美。要教育学生讲究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美。

第十章德育

德育也即是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教育。

运用德育过程的规律、原则以及德育途径方法分析的德育问题

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一)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

(二)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三)进行德育活动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一)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二)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德育要有针对性,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三、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一)自我教育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二)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

(三)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德育原则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的原则(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二、疏导性原则(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长善救失原则(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引导学生自觉地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和信赖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五、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引导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教育力量结合起来)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做好衔接工作,使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心理咨询6、班主任工作7校园生活

方法说服(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榜样(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练习(练习,委托任务;组织活动)

修养(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

陶冶(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惩罚(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

制度

第九章教学下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他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的质量所做的测评分析和评定。他是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做的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学生评价

一、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作用教学目标规定了通过教学应当使学生达

到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和发展一定能力、品质的要求,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准二、中小学的考试制度有考试和考察两部分考察(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考试三、试题编制的要求四、积分法和评分标准教师工作评价应遵循客观性、发展性、指导性和计划性原则还要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他的教学水平;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注意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教学水平分为三种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和探索水平

评教方法分析法(对课做定性分析) 记分法

阐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上课前教师必修备好课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备好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懂透熟)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

二、上课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好课外作业

三课后的教导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第八章教学中

教学原则是有效的惊醒教学必修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他既是指导教师的教,也是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学方式狭义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构成教学方法运用的细节或形式,它不能独立的完成某种教学任务。广义的教学方式的外延很广,它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甚至设计教学内容的组合和安排。

教学手段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器具、资料与设施。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与任务,组织与伊奥空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

教学方法的选择,简述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组合

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通过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思想

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运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分析教学问题

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和录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逐步培养和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补充必要的乡土材料)3直观性原则(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防止直观的不当滥用;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注重通过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发扬教学民主)5循序渐进原则(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6巩固性原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7发展性原则(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8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七章教学上

教学是在一定教学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的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力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的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 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1 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2生动活泼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才能有效的发展智力3防止单纯的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关系1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来提高思想是现代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2 只有使所学知识激起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真正得到提高3防止单纯的传授知识或脱离知识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偏向

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1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洁有效的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2尊重学生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第六章课程

课程课程是有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学存在。在育人目标的角度来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文件。

课程标准在一定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及纲要形成编制的有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按照教学科目编制的,它反映了一门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课程设计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价与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标准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出来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

如何进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1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课程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知识、学生,课程目标与知识因素有

内在联系,在确定目标时应先考虑社会已有的知识科目。课程目标是直接指向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发展需要是设计课程目标的首要依据。社会因素是制约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因素。

2、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问题(1)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抽象化问题(2)课程目标的层次和结构问题

3、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1)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是什么)

(2)体验性结果的陈述方式(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的达成目标)(3)表现性

目标的陈述方式(明确安排学生各种个性化发展的机会和发展程度)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内容的概念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规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1 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使获得基础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为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曾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理念1倡导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2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

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法律、规则、条例等。

义务教育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社会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类型

双轨制十九世纪产生于西欧一轨为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一轨为从下到上,其结构是小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

单轨制美国原来的双轨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就被短期内迅猛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埋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

分支型学制苏联性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单轨制与双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存在于头脑中对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由国家提出的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培养人的要求。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谈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现实意义

回顾历史,关于人的发展问题是有马克思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第一次这一次做出了群面的科学的解释,并创立了科学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他全部理论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马克思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状态,并从三种状态的更替来考察人的发展历史的进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的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在继承和发展历史上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的新的探索和科学概括,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今天,为我们确立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并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过度这以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通了道路。2要依据我国的特点尽可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的发展也有其连贯性和继承性。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改革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这是因为人是目的,社会的发展是伟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意味着肯定人的自我教育观、自我发展的主体。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时限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白爱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一、国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绩1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2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3对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4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国兴教育所面临的问题1教育公共投入严重不足2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差距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引发的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1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3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含义、特点

人的发展有两种解释一是将他雨雾中的发展是联系起来,将它看成人类在地球的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二是将它与个体的发展联系起来,将它看成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人的发展十分的复杂,是生活与生长并进的过程,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构建”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始发站的各种因素相互连续有较稳定的发展变化。

特点为未完成性;能动性;

运用诸因素分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伟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坏境的能动活动。

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2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3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结底产生于劳动生产。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促进新一代的成长。

分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驾驭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这是主导性的,他是加以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教育基本因素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构的抽象概括与分析,这些因素本身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随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绪论

教育的研究对象

教育规律、教育价值、教育艺术

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精解

考点精解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 考点二: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考点三: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如教育学的概念、教育规律的含义以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体系的关系。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例1(2001年统考试题)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答案】A 【解析】“教学相长”和“及时而教”都出自《学记》,除此之外,还有“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等。 【错误防范】对于《学记》中的这些论述,有两个要求:第一,知道这些话出自《学记》;第二,把这些话与当今的有些教学原则等结合起来,如“不陵节而施”和“学不躐等”,它们都体现了当今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则体现了当今的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例2(2011年统考试题) 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拉伯雷的《巨人传》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答案】A 【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被译成《雄辩术原理》。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1)夸美纽斯 例3(2003年统考试题) 在现代教育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泛智”进步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答案】A 【解析】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是指他提出的把一切知识传给一切人类,这是普及教育的思想,他是外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家。 例4(2006年统考试题)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专升本教育学试题(供参考)

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选择题:1~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 A.赞科夫 B.马卡连科 C.夸美纽斯 D.凯洛夫 2.情境教学法所属的教学方法类型是( ) A.以实际训练为主的 B.以直观感知为主的 C.以情感陶冶为主的 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 3.“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布卢姆 B.布鲁纳 C.杜威 D.夸美纽斯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5.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教育的( )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6.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 D.黑板加粉笔 7.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教学 8.班主任在课余和学生聊天以了解学生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访问法 C.问卷法 D.作品分析法 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10.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纪律是( ) A.棍棒纪律 B.饥饿纪律 C.自觉纪律 D.惩罚纪律 11.课外校外教育是指下列哪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 A.课堂教学以外 B.学校以外 C.课堂教学和学校以外 D.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 12.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是( ) A.接受性学习 B.研究性学习 C.合作式学习 D.网络化学习 二、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三、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和答案(一) (一)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l~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A.学校 B.教育考试制度 C.少年宫 D.教材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起() A.促进作用 B.决定作用 C.主导作用 D.阻碍作用 3.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手工操作 B.机器大工业生产 C.消灭旧式分工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5.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分工 B.资本主义制度 C.手工操作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6.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反映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教育法 B.品德评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8.我国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逐步建立以为基础的学前教育网络。() A.社区 B.行政区

C.学区 D.街道 9.德育过程中要处理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的关系,这是因为() A.学生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 B.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 C.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D.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 10.是其他各育的核心的是() 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11.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C.教学、科研并重 D.所有时间用于教学 12.提出“四段教学法”并作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乌申斯基

7全国自考教育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2.“出自于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于( ) A.《教育漫话》 B.《爱弥儿》 C.《大教学论》 D.《学记》 3.强调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就是( ) A.教育生物起源说 B.教育心理起源说 C.教育劳动起源说 D.教育交往起源说 4.中小学学籍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教师的任用、晋升、工资福利、退休、奖惩 B.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 C.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 D.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 5.明确提出儿童“发展的权利”的是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 A.《世界全民教育》 B.《德里宣言》 C.《儿童权利公约》 D.《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6.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这是一种(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7.使每一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 1

受,这体现了德育的( ) A.享用功能 B.社会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发展性功能 8.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最本质的争论点就在于( )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B.分科与综合 C.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D.知识与能力 9.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 ) A.教师系统传授知识 B.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C.问题的解决 D.学生自学 10.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着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得知识,这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发现法 11.学生集体在形成的最初阶段,其主要任务是( ) A.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 B.使集体具有教育功能 C.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 D.组织和团结集体 12.心理咨询的直接目标是( ) A.解除学生心理困扰,顺利度过当前危机 B.使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 C.使学生承担起自己处理自己问题的责任 D.增长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自立自强 13.某个学生语文考试得了90分,这是一种( ) A.测量 B.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4.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立法出现在( ) A.经济法 B.土地法 C.工厂法 D.宗教法 15.《义务教育法》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 )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 2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重点

xx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重点 一 一、心理学概述 要求: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主要研究领域。 2、理解神经系统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来源安通学校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1)神经元与突触 (2)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3)反射与反射弧 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的结构 (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 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反映 (2)感受性 (3)心理 (4)意识 二、感知与注意 要求:

1、了解感觉的含义与种类、知觉的含义与种类、注意的品质。来源安通学校 2、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组织原则、注意的特点与功能、注意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3、根据知觉规律,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正确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 2、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其他感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学前教育学专升本试卷

学前教育学专升本试卷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 B.主体性活动 C.生产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 3.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A.促进经济建设 B.增进社会文明 C.促进社会发展 D.提高人口素质4.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生产 B.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 D.现代农业 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A.先天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 8.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 A.1827年 B.1803年 C.1837年 D.1823年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 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 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C.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0.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 D.辅助性和社会性 1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 B.普通的 C.唯一的 D.少有的 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A.教育材料 B.教育内容 C.教育环境 D.教育信息13.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促进社会进步 B.促进文明进步 C.促进经济建设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4.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社会人口 C.地理环境 D.政治制度15.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 A.父母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16.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 A.家族本位儿童观 B.社会本位儿童观 C.个人本位儿童观 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17.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着作是 A.《夸美纽斯教育论着全集》 B.《理想国》 C.《母育学校》 D.《太阳城》 18.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 A.中心综合法 B.完整教学法 C.分科教学法 D.整个教学法19.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包括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B.促进幼儿智、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C.促进幼儿美、体、智、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D.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20.托儿所(幼儿园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行教育 B.让婴儿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学习C.寓教于养,保教并重 D.保教合一,完整教育 二、名词解释: 1.教育者 2.人的个体社会化 3.儿童发展 4.儿童观 5.教育观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功能。 2.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

《教育学原理》自考笔记

《教育学原理》自考笔记 教育原理的学科性质: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理论学科。从研究领域看是研究教育活动的领域;从研究内容看介于普通教育学应用学科与形而上学层次之间;研究方法上更多的从宏观,整体上研究问题,力争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过渡。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应用性为主,兼顾其基础性。 高教研究对象:透过诸多高等教育现象表现出来的特殊矛盾与发展规律。教育遵循两大规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高教的特殊矛盾和基本规律是高教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和高教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两规律反应在两关系上,构成要素:高教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两大研究轨道:注重高教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更加重视高教应用性研究。 高教发展历史:春秋,官学衰私学现,学术活跃;汉设太学,封建教育制度建立;东汉-鸿都门学,世界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科举隋朝建立唐发展;宋现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提举学事司。宋书院是私学演进的形式后官学化。 高校职能: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发展科学技术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直接的社会服务也是高校职能之一。 研究教育理论的意义:学研他可以使我们认清教育现象的本质;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树立正确高教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本质四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志说、本质规定说。本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概念:广义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质和人的体质的活动。狭义的即学校教育。 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遵循既定的教育目的,运用教育影响,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目的。 起源: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人和动物都有;心理起源说(孟禄)原始社会儿童对成年人的模仿;劳动起源说: 历史阶段:原始状态简单;农业社会阶级性与劳动分离;工业社会现代学校,又与劳动结合;信息社会变革国际化本土化终身化全民化。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 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水平(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结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领导权,教育目的,受教育的权力)人口因素(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地域分布)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2017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必备知识点

2017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必备知识点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要求: 1、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等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 2、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 3、运用心理咨询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 1、什么是健康与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标准(15条) 正视现实;接纳自我;言行坦率;热爱事业;独立独处;与环境关系和谐;欣赏日常生活;具有高峰体验;同情关心他人;人际关系深刻;待人民主平等;信守道德标准;富于幽默感;富有创造力;不 随波逐流。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①自我意识正确:②人际关系协调:③性别角色分化:④社会适应良好:⑤情绪积极稳定;⑥人格结构完整。 3、心理健康的促进 (1)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实质 (1)什么是心理咨询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都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所遵循的理论、方法与原则一致。②区别:心理咨询 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咨询所遵循的主要是发展与教育模式,而心理治疗所遵循的主要是医疗模式;心理咨询重在预防和促进,心

理治疗重在补救和矫正。 (3)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②区别:工作目 标和范围不同;工作方法与手段不同;遵循的理论和原则不同;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 2、心理咨询的原则、步骤与形式 (1)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①理解支持原则:②保密性原则;③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④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⑤ 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⑥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2)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①建立关系:热情接待,讲明性质与原则,建立初步信任关系;②了解问题:掌握求助者的意图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③分析诊断:认识求助者的问题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选择帮助方法;④帮助指导:与求助者共商对策,以求解决问题并促进发展;⑤结束咨询:讨论下一步的安排,并

《学前教育学》专升本复习题

第一章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名词解释: 1、教育P1 2、学前教育P2 3、学前教育学P7 4、恩物P18 5、幼儿的完整学习 这是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概念。幼儿的完整学习,即为幼儿提供完整的、多方面的学习环境,及早激发幼儿在七大方面智力的充分发展,达到人类潜能的启发和健康身心的培养之境界。 6、最近发展区(刘焱P50) 7、整个教学法 陈鹤琴根据当时幼稚园各科教学相互孤立、相互脱节而提出了“整个教学法”。“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有系统地教授儿童。 8、六大解放(P26) 9、白板说 “白板说”是洛克提出的。洛克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经验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 简答题: 1、简述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杨力P6) 2、简述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杨力P6) 3、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P25? 4、简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P25? 5、陶行知主张要解放儿童创造力,其主要内容是什么p26 6、简述张雪门的行为课程P26 7、幼儿教育的功能 P6 8、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 P6 9、杜威的教育思想(梁p10) 10、皮亚杰的教育思想(梁p18) 第二章学前教育制度与基本理论 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制度p21 2、发展 3、发展的整体观 P27 4、幼儿园(梁p167) 5、托儿所(梁p119) 问答题: 1、我国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目标)是什么?p22;55 2、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什么?p24 3、简述我国幼儿园的保教目标。P61 4、简述我国托儿所的保教目标。(刘焱p58)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教育理论 本试卷共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早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等教学思想的文献是 ()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2.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体现的教育理论派别属于() A.实验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3.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 A.生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交往起源说 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5.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6.我国现代学制确立和发展中所沿用的基本类型是()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学制 D.多轨学制 7.人们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能做出巧妙、恰当处理的行为称为“教育机智”。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主体性C.广延性D.间接性

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设置的时段为() A.小学一年级到高中阶段 B.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阶段 C.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 D.初中到高中阶段 9.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 A.教学目标 B.课程目标 C.课程计划 D.课程标准 10.王老师在小学语文课上,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了深秋层林尽染、 色彩斑斓的山林风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1.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采用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个人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评价法 12.每个新人职教师都应学会做班主任工作,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14.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明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1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7.我国《教育法》中对学生的义务作了哪些规定?

教育学00429 劳凯声《教育学》整理笔记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识记】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这时,它也称为“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等;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种意义上,是指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的创立 【识记】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领会】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1)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学前教育学专升本试题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 B.主体性活动 C.生产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 3.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A.促进经济建设 B.增进社会文明 C.促进社会发展 D.提高人口素质 4.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生产 B.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 D.现代农业 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A.先天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 8.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 A.1827年 B.1803年 C.1837年 D.1823年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 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 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C.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0.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 D.辅助性和社会性 1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 B.普通的 C.唯一的 D.少有的 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 A.教育材料 B.教育内容 C.教育环境 D.教育信息 13.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促进社会进步 B.促进文明进步 C.促进经济建设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4.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社会人口 C.地理环境 D.政治制度15.英国教育A.父母决定16.在古代社A.家族本位C.个人本位17.夸美纽斯A.《夸美纽C.《母育学18.我国陈鹤A.中心综合19.我国幼儿A.促进幼儿B.促进幼儿C.促进幼儿D.促进幼儿20.托儿所(A.以游戏为C.寓教于养二、名词解释1.教育者2.人的个体社3.儿童发展4.儿童观5.教育观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2.简述儿童3.简述杜威4.试述蒙台四、论述题:1.当前我国2.幼儿园如《学前教育学 一、选择 二、名词 1.凡是对 2.指个体承担的角色,

00429自考教育学笔记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这时,它也称为“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等;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种意义上,是指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十分不开的,凝聚着好几代教育家的心血,最终使教育认识从教育术的阶段上升为教育学的阶段,从前科学转变为科学。 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 实验教育学:世纪末世纪初欧美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定量研究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世纪末德国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陶冶”与“唤醒” 实用主义教育学:世纪末世纪初美国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制度教育学:世纪年代法国代表人物:.乌里、.瓦斯凯、.洛布罗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之间的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 批判教育学:世纪年代之后代表人物:美国: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布厄迪尔 四、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应者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深入的时期,也就是教育学最活跃的时期。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不同的教育学派在相同的教育问题上越来越难以取得共识,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歧有加大的趋势,教育学的科学声誉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 一、心理学概述 要求: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主要研究领域。 2、理解神经系统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来源安通学校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1)神经元与突触 (2)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3)反射与反射弧 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的结构 (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 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反映 (2)感受性 (3)心理 (4)意识 二、感知与注意 要求: 1、了解感觉的含义与种类、知觉的含义与种类、注意的品质。来源安通学校 2、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组织原则、注意的特点与功能、注意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3、根据知觉规律,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正确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一)感觉

专升本教育学辨析题(1)

教育学辨析题 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错) 2、上课听讲、师傅带徒弟、母鸡带小鸡都是教育现象。(错) 3、教育从来都是具有而且将永远具有阶级性的特点。(错) 4、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阶段性。(错) 5、19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利托尔诺认为,人类的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活动。(对) 6、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影响(错) 7、教育的本体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它是派生其他功能的源泉(对) 8、在原始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合二为一,人人必须劳动因而人人受教育。但到了古代教育阶段,教育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所以,古代教育不如原始教育。(错) 9、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错) 10、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对) 11、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学校是宫廷学校。(错) 12、教育的多元化是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

育上的反映。(对) 13、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备和信息载体的现代化。(错) 14、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其发展而发展的。(错) 15、教育学的源头是教育实践,因此其内容主要是教育经验汇编。(错) 16、孔子的教育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对) 17、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学记》。(对) 18、“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是夸美纽斯的观点。(对) 19、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对) 20、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是杜威。(对) 21、“教育即生活”并不是要在教育与生活之间画上等号。(对) 第二章 1、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适应的规律。(对) 2、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对) 3、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是: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

专接本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试卷及考试重点

求专接本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试卷,及考试重点 悬赏分:70 |提问时间:2010-10-8 21:03 |提问者:蔓色骑|问题为何被关闭 有相关网址或题都可以,有加分 问题补充: 是专接本,不是专升本,是《儿童发展心理学》 其他回答共1条 《儿童心理学》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经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内容 总要求: 1. 初步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 2. 了解胎儿、新生儿、婴儿和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影响因素。 III、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参加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发展心理学》课程考试的学生。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年龄的划分标准、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2.种系发展的概念、个体心理发展的方面。 3.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历史、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三种命名方式。 4.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特点、原则和基本研究方法。年龄的表示方法。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在发展心理学中年龄阶段划分的几种标准以及代表性的几种划分方法。熟练掌握心理年龄特征的特征。 2.知道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3.了解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和演变的简单历史。 4.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掌握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5.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每种方法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胎儿期与新生儿期的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概念、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阶段、母亲自身对胎儿发育具有影响的因素、影响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2.新生儿的一般特征、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行为、新生儿的感觉能力的发展、新生儿条件反射的建立的特点、新生儿的社会性表现。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胎儿期的概念,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阶段,知道每个阶段主要发育的器官和系统。 2.知道环境和母亲自身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 3.掌握新生儿期的概念,了解新生儿的一般特征。知道新生儿所具有的各种无条件反射。 4.掌握新生儿感知觉和记忆发展的特点,了解新生儿学习能力发展的特点。 5.了解新生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 第三章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模拟及答案

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教育理论试题解析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A.赞可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瓦·根舍因() 【答案】B 【错误防范】易考的内容还有如下三处: (1)赞科夫的五条全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2)布鲁纳倡导“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3)瓦·根舍因首创“范例方式教学理论”。2.20世纪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儿童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A 【错误防范】考生需记住“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3.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教育流派? A.形式教育派 B.实质教育派 C.传统教育派 D.现代教育派() 【答案】C 【解析】传统教育派的观点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间接经验中心)、课堂中心。 现代教育派的观点是:学生中心、直接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等。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等。 【错误防范】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方面存在两大派别:形式教育派和实质教育派。

形式教育派:重视智力,忽视知识。 实质教育派:重视知识,忽视智力。 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只起加速作用 D.只起延缓作用()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的具体表现来看,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只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C和D两个选项都是不完全的。【错误防范】辨析题:“教育救国论”。参考答案:错误。因为它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导致“教育万能论”的错误。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只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起决定作用。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杨贤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