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浅谈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浅谈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浅谈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浅谈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内容摘要:如今,早期干预是特殊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特殊儿童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早期干预的核心体现在教育和服务两个方面,旨在通过向学龄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康复、医疗、保健、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为特殊儿童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研究和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方式对特殊儿童进行科学有效的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一、早期干预的概念

“早期干预”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针对经济、文化等环境不利儿童采取的一系列补救性措施进行补偿性的教育。在世界特殊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步成为各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早期干预理论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和残障儿童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也是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现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早期干预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和特殊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早期干预的内涵更加丰富,概括而言,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主要集中在教育与服务两个方面展开。广义地说,是一种早期教育,也是一种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各项专业服务,即早期鉴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针对其特殊需要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以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通过这种持续系统的教育、医疗和康复等措施使儿童在身体、认知、行为、情绪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得到改善和提高。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早期干预这项工作性质上属于一种综合性服务。其对象为学前特殊儿童,包括身心障碍儿童、发育迟缓儿童及高危儿童等。时间越早越好,大多数为0-3岁的婴幼儿,有些也包括3-6岁的学前儿童。早期干预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特殊儿童以后能够接受正常教育或尽可能少的接受特殊教育。随着特殊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大众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对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已经逐步形成了从预防、评估、诊断、治疗、教育以及训练等一系列的服务体制,并且越来越重视与家庭的合作。

二、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

研究和实践证明,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具有充分的生物学理论依据和心理学理论依据。

(一)生物学理论

生物学上的器官的用进废退说和功能代偿说证明,器官的发育完全及功能的完善离不开

对其适度的使用,不用则退是器官用进废退说的基本观点,正如拉马克所说:“在不超越其发展界限的每一种动物中,任何器官的比较频繁的持续使用会逐渐增强这个器官,使它发达起来,扩大起来,并且给它一种跟它的使用期成正比的能力;相反的,任何器官的经常不用,会逐渐使它衰弱,能力愈来愈低,最后引起它的消失。”残障儿童大多是由于器官的损伤或功能的丧失所致,但他们大多数器官的功能并没有全部丧失,是让这些残存功能自生自灭或弃之不用面丧失,还是通过早期干预训练这些器官的功能,以使这些残存的功能维持并发展,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二)心理学理论

1.关键期理论

关键期的概念是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过程中的“印刻现象”时提出的。这一概念应用于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说,学前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智力及语言的发展方面。在语音学习方面,2-4岁是关键期;在掌握数概念方面,5-5岁半是关键期;4岁前智力发展最为迅速;4-5岁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等。

2.儿童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自然物质前提的遗传因素和作为心理反映源泉的环境因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的,要想把遗传的作用和环境的作用精确地区分开来是不可能的。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制约。如假定每个儿童都有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智力潜能,这个范围的上下线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智力的实际表现则是被多种多样的内部或外部环境因素以复杂的形成促成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让我们看到了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遗传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些心理学家特别强调早期环境所提供的早期经验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些观点是儿童教育和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

三、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意义

(一)对于特殊儿童自身

对特殊儿童自身而言,早期干预能够治疗或者补偿已经出现的发展障碍,预防可能出现的发展障碍,以促使他们发挥潜能。虽然有些特殊儿童来讲,早期干预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发展性的障碍,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障碍,并且有利于其它技能的掌握,为将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早期干预的特殊儿童在以后的学习中,进入普通学校的可能性要较大于那些未进行早期干预的特殊儿童。并且在干预的过程中,特殊儿童容易与父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也有利于他们情绪社会性的发展,激发其他领域的发展,各方面促进特殊儿童的成长。

(二)对于特殊儿童家庭

家庭是特殊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物质环境以及家庭氛围都是影响特殊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早期干预的过程中,家庭的参与是缺少不了的。家庭在参与早期干预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到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能够学会如何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早期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干预的实施。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纠正家庭在教育特殊儿童上的一些错误的方式,促进特殊儿童更健康的发展,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保障特殊儿童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更重要的一点是,早期干预的实施虽然在当可能会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从长远利益看,正是早期干预减轻了家庭有可能在以后会面临的各种更大的教育投入。从这一点看,这是对家庭最有效的帮助。特殊儿童接受早期干预,最终步入普通教育的行列,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来说,不仅是经济上的收益,也是精神上的受益。

(三)对于社会

一方面,对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可以体现社会平等、民主的主流趋势。特殊儿童是弱势群体之一,他们具有特殊教育的需要,他们的教育和训练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是教育公平、和谐的起点。教育和谐,意味着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协调发展,尤其需要关注教育的薄弱环节和薄弱方面的发展。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来讲,如果一开始就被排斥在教育体系之外,没有接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那么教育也谈不上什么公平和和谐了。早期干预既是教育和谐平等、保障特殊儿童平等权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特殊儿童将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保证。早期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特殊儿童以及特殊儿童家长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困挠,早期干预的儿童也能够在适应社会和独立生活方面做出较好的表现。因此,早期干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模式

(一)家庭方式

家庭方式是早期干预中最主要的方式,它以家庭为基地,专业人员定期到家里来,利用家庭的一些现有条件,结合特殊儿童的实际生活来开展训练,并且辅导家长。在家庭方式中,特殊儿童可以在最自然的环境中接受训练,避免了环境的频繁变化引起的困扰,也可以节省来往的时间。专业人员对家长定期的辅导能够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早期干预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能够更好的促进他们积极得开展早期干预。另外在对家长的辅导中,多利用的是家庭的实物进行讲解演示,家长容易掌握,也比较实用。在家庭中进行训练,从经济上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也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促进特殊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

(二)机构中心模式

机构中心模式是以专业机构为基地来举办训练中心,特殊儿童和家长定期到中心接受训练,中心根据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和发展阶段设计训练课程,安排训练内容。机构中心集中了有经验的老师和具备各种技能的专家,在一个由专门人员精心安排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对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效果要更显著一些。中心里齐全的设备和装置在早期干预中也能够发挥

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和儿童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指导和训练。在中心集体的气氛下,特殊儿童可以与同伴建立一定的良好关系,增加了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依靠这种中心模式,家长能够投入较多的时间工作,减轻生活压力。另外也增加了家长们相互交流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解决特殊儿童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家长的心理健康。

(三)家庭和中心结合的早期干预方式

这种结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二者在单独存在上的弊端。例如,可以避免在家庭模式中,特殊儿童的社会互动过少;在机构中心模式中家长参与不够等等。在这种结合的过程中,家长能够直接介入机构对特殊儿童干预的过程,通过观摩学习能够了解到对自己孩子的干预的方法和计划,成为第二个专业老师,更利于家长在家庭中对特殊儿童进行干预的巩固和进一步的干预。另外,家庭和机构的结合,可以做到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家长与专业人员互相沟通、互相交流,对提高干预的效果起到推进作用。在这种干预方式下,家庭与中心的进度必须保持一致,对家庭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如果家庭在实施干预计划中出现问题的话,在机构中心中的早期干预方案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从而降低干预效果。

当今,由于不少学前特殊儿童患有多重残疾,所以应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干预。通过向学龄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康复、医疗、保健、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来满足特殊儿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特殊儿童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探析》王雁,中国特殊教育,2000.

[2]《儿童智力全接触》茅于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特殊教育概论》汤盛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张福娟.杨福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特殊教育历年试题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近年来学前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是(C.把特殊需要儿童安置到特殊学校) 2.对特殊儿童做出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有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不包括(C.全部课程)的回归主流。 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 D.0.05~0.3)之间为低视力。 5.( A.语言)是听力受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 6.“身体病弱儿童”是指(C.身患慢性疾病和体质非常虚弱)的儿童。 7.智力落后儿童的概念为我们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三项指标,这些指标不包括(A.情商) 8.智力落后儿童的测查与鉴别,要由(C.专业人员)进行。 9.在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干预中,在教育训练内容上应融认知教育、自理能力培养、沟通能力训练于一体,反映( B.整合性)原则。 10. (A.发声)异常是指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 11.学习行为理论认为,口吃源于 (B.环境压力) 12. (B.心因论)认为儿童孤独症 产生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 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 失调及生化因素。 13.行为的刻板性和破坏性是儿童(A.多动症)的一个核心特征。 14.准确地说,家庭不完整、冷漠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长本身的情绪行为问题是造成儿童(D.情绪行为障碍)的家庭原因。 15.错误的观点认为,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C.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6.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是 (B.创造)型超常儿童的思维特点。 17.游戏与游戏治疗在活动情绪体验上的区别是(A.前者是快乐与娱乐,后者是释放问题和放松) 18. (D.让儿童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及焦虑)不符合精神分析学派 的游戏治疗观点。 19.学前教育机构中,语言障碍儿 童的教育不应(A.从普通幼儿教 育活动中分离出来) 20.语言矫治工作中贯彻(C.可行 性)原则,就是要考虑教学设 备是否能够满足、矫治时间能 否保证等。 23. (A.设立特殊学前教育机构) 的安置形态不是学前特殊儿童 一体化教育的主要安置形态。 25.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人 员的协调中,(A.学前教育机构教 师)起关键作用。 26.超常儿童教育模式中目前用 得最多的是(B.加强班) 1.简述视觉障碍对儿童心理行为 的影响。P29 2.何为儿童的多动症?P132 3.对儿童语言的两种主要观察和 评估方法各有何利弊?P228 4.简述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表 现。P148 1.试从整合教育趋向看特殊儿童 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方向。 2.如何诊断与矫治儿童的构音异 常?P106 3.试论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 中人员的不同作用。P296 学前超常儿童的幼儿园教育应 采取哪些策略?P181 1.学前阶段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 儿童即是学前(C.特殊儿童) 2.发达国家已有(C.20% )的儿童 属于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P20 3.视觉障碍儿童(D.听觉和触觉 敏锐) 5.在智力落后儿童早期干预教育 中,在教育者方面要把教师与 家长结合起来,在教育环境上 要把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结合 起来,体现教育的(B.整合性) 原则。 6.在概念上,“智力落后儿童”是 指在(B.发育期内0-18岁)一般 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 正常水平,并有明显的社会适 应障碍的儿童。 7.(A.强调智障儿童的共同特征) 不符合“智力落后儿童”个别化 教育原则。 8.在所有学前儿童中,说话流畅 度异常约有5%,其中大多( A. 形成于2~3岁,2-7岁) 9.( C.语言发展异常)是指患者语 言发展的速度、程度等低于正常 儿童。 10.构音异常形成的原因中,感知 运动因素包括( A.舌头或其他口 腔构造异常及动作协调不良) 11.( D.对人感兴趣)不是儿童孤 独症的特征。 12.( B.品德不良)不是多动症儿 童的特征。 13.从心理结构看,用(D.超常儿 童)一词更能全面表达我们对这 类儿童的认识。 14.发散的新颖成分、罕见程度是 指发散性思维的(C.独创性) 15.陈帼眉主持编制的一套幼儿 非智力个性特征测验中,“找 星星”和“走迷津”是有关(A. 坚持性)的两项实验。 16.游戏治疗中,把游戏作为一种 直接的语言替代物,其目的不是 让儿童通过游戏(“玩”出其问题) 17.( B.治疗者应以适当方式指导 儿童的言行)观点,不符合人本主 义游戏治疗理论。 18.有的语言障碍因听力损伤引 起,有的有孤独症伴随,有的 因环境改变引起,语言矫治工 作应贯彻(个别化指导)原则。 19.语言矫治工作中常采用(A.全 面交流法),既注意语言符号 系统的发展,也注意绘画、舞 蹈、音乐符码、文化符码、动 作符号等方面的学习。 20.语言矫治的(.自然情境)法着 眼于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让 儿童通过真实的生活经验来 学习语言。 21.幼儿园教师(.极少注意精神 的、心理的健康),不说明其心理 科学知识欠缺。 23.(示范)法是指“一种用来形成 某个人目前还没有的行为的 程序,以便使个体从不会到一 步步学会一个新的行为”。 24.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 (D.个别辅导的形式)是主要的教 学组织形式。 25.在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 中,(D.普通学前教育)课程是正 常儿童和特殊儿童共同学习的 1/7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您的姓名: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我们一般所说的“口吃”是指() [单选题] * A.构音异常 B.流畅度异常(正确答案) C.发声异常 D.停顿异常 2. 音质异常是指() [单选题] * A.通过鼻腔的气流过大或者过小 B.整体性语音不清 C.常见的声音嘶哑、刺耳或者声音夹杂着沉重的气息声(正确答案) D.音量不够集中,妨碍交流的进行 3. 美国儿童语言学家西瑞布格研究发现,影响儿童构音障碍形成的首要社会心理因素是() [单选题] * A.同伴关系 B.社区因素 C.家庭与父母因素(正确答案) D.当地方言 4. 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言语障碍的主要表现为() [单选题] * A.音质、音色和清晰度方面的障碍 B.音质、流利和清晰度方面的障碍(正确答案)

C.音质、流利和音高方面的障碍 D.音高、音色和清晰度方面的障碍 5. 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单选题] * A.口吃、共鸣异常 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正确答案) C.共鸣异常、音调异常 D.音调异常、口吃 6. 下列各项属于流畅度异常的是() [单选题] * A.首音难发,语音连续重复(正确答案) B.咬字不清,模仿发音时不够准确 C.咬字不清,发音短促,影响句子结构,愈说愈快 D.拖长语音,说话时不适当的语音中断,模仿发音时不够准确 7. 发音时出现首音难发、语音连续重复和拖长语音等现象,这是指() [单选题] * A.构音异常 B.语言发展迟缓 C.发声异常 D.口吃(正确答案) 8. 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言语障碍不包括() [单选题] * A.发声异常 B.流畅度异常 C.语义障碍(正确答案) D.音质障碍 9. 常见的声音嘶哑、刺耳或者声音夹杂着沉重的气息声,这是指() [单选题] *

早期干预模拟试卷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模拟试卷(A)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患有疾病或体质差的儿童被称为。 2、盖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数是和。 3、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将小动物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称为。 4、智障儿童运动领域训练包括和。 5、早期干预的模式可分为三种:、 和。 6、定向行走训练要注意、、 。 7、学龄前期多动症儿童主要表现为时间极为短暂,多不足10分钟;在学龄期,主要表现为。 8、在听障儿童语言训练机构中,每天训练时间应不少于,以分钟为训练的基本单位。 9、自闭症儿童流行率表明:男孩显著女孩,女孩一旦患上自闭症往往。 10、失语症表现为儿童虽然言语正常,且可自由运动,但。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听力障碍(残疾) 2、脑瘫 3、地板时光法 4、多动症 5、视力障碍(残疾)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智力残疾。 2、简述维果斯基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点及其对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意义。

3、简述家长在早期发现特殊儿童中的职责。 4、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应注意哪些事项? 5、简述脑瘫儿童训练中的引导式教育。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分析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意义。 2、试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内容。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儿童的发音时表现出替代、歪曲、省略和添加等现象,这属于障碍。 2、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创建了理论。 3、是指在分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儿童时,没有贯彻完全随机的原则,两组基线水平不同。 4、判断一个儿童是否智力障碍主要有三个标准,即、 和。 5、多动症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不相称的,以、和 为主要特点的行为障碍。 6、对多动症儿童训练时运用综合干预主要是采用、 和三种方法的结合。 7、按听力发生时间,可分为和。 8、特殊儿童的诊断应是多方位的,包括、和诊断。 9、脑瘫儿童异常行为表现为和。 10、由于遗传、怀孕、分娩或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具有较大风险产生发育迟缓或缺陷的儿童被称为儿童。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早期预防 2、自闭症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重点整理资料 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概述 1. 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对象是学前阶段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学前特殊儿童是为了各种不同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2.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加以区分:特殊需要儿童的类别主要包括生理发展障碍儿童、智力落后发展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超常儿童等。 3. 学前特殊儿童意义:a、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b、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短自已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C、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4. 学前特殊儿童发展趋势:a、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当代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提倡和重视,使得SET出现了突出的“早”之倾向。世界各国都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b、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地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C、整合教育的趋向: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下在进行。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充分注重给每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5. 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6. 学前特殊儿童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7. 识记发展性不利、补偿性发展、支持性教育环境。 8. 如何防止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9. 综合应用;试述学前特殊儿童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 10. 识记:早期干预、回归主流、全纳性教育。 11. 领会: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 12. 简单应用:比较回归主流-体化融合与全纳性一体化融合教育。 13. 综合应用:从UET的整合教育趋向看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方向。 第二章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1.三类生理发展问题儿童:即视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听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身体疾病儿童的教育。 2.视觉障碍根据诊断标准可分为盲与低视力两种,由遗传与先天原因、疾病、意外事故及外伤等因素造成。在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中存在主要是低视力的儿童。 心理行为特点:视觉上失或减弱,但是听觉和触觉可起到补偿作用,听觉注意力好,但兴趣较为狭窄,机械记忆能力强,想像受视觉障碍的影响很大,语言与形象经常脱离,思维时概

最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直接效益,指的是这种教育() A.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意义 B.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的意义 C.对社会的意义 D.对特殊需要儿童所在学校的意义 2.哪种教育哲学理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殊教育的共识与导向?() A.回归主流 B.隔离式教育 C.资源教室模式 D.教育配对模式 3.脑瘫儿童() A.都是智力落后儿童 B.其脑瘫发生在儿童出生时 C.其教育和训练主要由教师来进行 D.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困难 4.听力受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 A.语言发展 B.认知发展 C.思维发展 D.社会化发展 5.反映视觉障碍儿童心理行为特点的一项是() A.听觉注意力好,但兴趣较为狭窄 B.记忆力和想象力强 C.记忆力强,但想象力差 D.性格问题多,但活动能力强 6.判断儿童是否智力落后,除了要从智力方面来判断外,还需进行什么方面的测查?() A.独立生活能力 B.运动能力 C.社会适应能力 D.自我管理能力 7.“在内容上应融认知教育、自理能力培养、沟通能力训练于一体”,这指的是对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训练的() A.反复性原则 B.整合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个别性原则 8.对自然科学、数学等有浓厚兴趣并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这往往是哪种类型超常儿童的特征?() A.语言型 B.智力型 C.创造型 D.领导型 9.发散的新颖成分、罕见程度是指发散思维的()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独立性 10.所有语言障碍中出现率最高的是() A.发声异常 B.流畅度异常 C.语言发展异常 D.构音异常 11.关于儿童口吃,下列哪个观点是错误的?() A.一般的口吃是正常心理现象 B.口吃儿童的家长应对其严格要求,增强其纠正口吃的压力感 C.良好的情绪能缓解口吃症状 D.产生心理障碍使一般的口吃上升到真正的流畅度异常 12.构音异常形成的原因中,感知运动因素包括()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修订版)【新版】

1: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普通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2:西康可以被看作是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鼻祖。 3:1958年美国教育学家柯尔克制订了第一个早期干预的教育大纲 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概念,朴永馨教授认为在特殊教育领域,早期干预主要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所提供的治疗和教育服务。通过帮助儿童在社会情绪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充分发展,使其能进入正常的教育系统和尽可能少的接受特殊教育。 5: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相关法律: 1: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一九八四年颁布其中规定了特殊教育的实施分为学前教育阶段国民教育阶段和国民教育阶段完成之后的教育,进一步强调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规定身心障碍儿童的教育从三岁开始。 2:台湾地区是《身心障碍报告书》,1995年发表,提出要建立特殊儿童通报系统,并试办学前特殊幼儿评估中心和转介系统,试办三到五岁早期干预中心,两年内办理普及免费的五岁前特殊幼儿教育,并考虑向下延伸至三岁,有力推动了学前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要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卫生保健机构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应当注重对残疾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康复和早期教育,卫生保健机构和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就残疾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和早期教育提供咨询指导 6: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的意义。 (1早期干预对儿童自身发展的影响,能较大程度降低成长对儿童发展的不良影响,促进残障更好的发展,也能及早补偿残障,儿童的障碍缺陷。对超常儿童而言早期干预也是相当重要的能够促进其天赋潜能得到最大发展。 (2)早期干预对儿童家庭的影响。可以减少家庭的烦恼压力和负担,节省家长的时间,对于超常儿童来说一方面有助于其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家长形成良好家庭教养方式为孩子营造积极和谐家庭。 (3)早期干于对社会的意义。 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也有利于前进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压力要更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7:特殊儿童早期干预领域,既往研究的不足。 (1)早期干预的对象范围略见狭窄。主要是视听障儿童和智障儿童,以及一些自闭症儿童。(2)政府的责任意识不够。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和资金的支持,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显的步履维艰。 (3)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专业研究人员和专业师资处于匮乏状态。 (4)家长的责任意识不强。比如说有智力障碍孩子的家长'四处求医问药错过了孩子干预的关键期。 8:拉马克,法国生物学家,器官的用进废退说。 9: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理论。 10:基本内容:(1)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我到六岁前是个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隔离智力发展水平在八岁前基本已确定。 (2):二到三岁是言语习得的的关键期。 (3)学前阶段是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关键期在此阶段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干预方法和处理有助于特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0-1.5岁,大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1.5-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试题答案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D 2.A 3.B 4.D 5.A 6.C 7.D 8.A 9.A 10.B 11.D 12.A 13.B 14.A 15.C 16.A 17.A 18.A 19.C 20.A 二、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 ×;公认的心理理论获得的年龄在4岁。 22. ×;尽管听障儿童“十聋九哑”,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仍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23. ×; 代币制就是用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一种行 为治疗方法。 24. √ 25. √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6.是机体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 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反应的能力。 27.简单地说就是过量服用某种药品。药物成瘾不仅需要达到药物滥用的标准,而且还需要 具有或是耐药性或是戒断反应的附加因素。 28.失语症可分为获得性失语症和发育性失语症,是由器质性脑病变引起的理解和表达语言 符号内容的异常。前者常指年长儿童和成人由于脑损伤或外伤出现的言语或语言丧失,后者常指由于先天原因不能学会说话的儿童。 29.则是对同一个儿童而言,其内在各种特质之间也可能存在差异。 30. 在儿童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语言功能方面的某些异常表现,多与大脑信息处理 过程的问题有关。 五、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31. 一.是有详细的病史。(1.5分) 二.是要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生物化学和实验室检查, 如脑电图、CT等。(2分) 三.是进行心理学诊断,包括发育评估、智力测验和社会能力评定。(2分) 32.第一,个体的智力接近正常、正常或正常以上,其潜能和成就之间有严重的差距形成 低成就现象。(2分) 第二,学习障碍不是由于智力落后、感官障碍、情绪困扰或缺乏学习机会等因素所造成的。(2分) 第三,学习障碍学生无法再正常的教学条件下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必须接受特殊教育服务,才能学习成功。(1.5分) 33.(1)暴露疗法:让儿童面对令他们感到恐惧的情景或事物,并提供除逃离和回避以外 的其它应对方法。(2分) (2)系统脱敏法:在儿童放松得情景下,逐步按照预先评定的恐惧等级对应得刺激,由低到高依次呈现,目的在达到多次暴露后儿童面对曾经感到恐惧的事物逐渐放 松。(2 分) (3)冲击疗法:通过反复、长时间的地实施暴露最终使得儿童能够面对它。(1.5分)34.(1)注意集中困难; (2)活动过度;

(完整版)特殊教育试题-含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近年来学前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是(C.把特殊需要儿童安置到特殊学校)P15 A. 重视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 B. 实行一体化融合教育 C. 把特殊需要儿童安置到特殊学校 D. 实行整合教育 2?对特殊儿童做出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有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不包括(C.全部课程)的回归主流。P19 A. 物理空间 B.社会交往活动 C.全部课程 D.教学 3. 教师在癫痫症儿童发病( B .过程中应顺其自然,不阻挠其活动) A. 之前无法发现其发作先兆 B. 过程中应顺其自然,不阻挠其活动 C. 过程中不应让其四肢剧烈收缩和颤动 D. 之后应立刻让他们起来活动活动 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 D.0.05~0.3 )之间为低视力。P26 A. 0.02~0.03 B.0.03~0.05 C.0.05~0.1 D.0.05~0.3 5. ( A.语言)是听力受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 A. 语言 B.认知 C.思维 D.社会化发展 6. “身体病弱儿童”是指(C.身患慢性疾病和体质非常虚弱)的儿童。 A. 生病 B.存在感官性生理限制和障碍 C.身患慢性疾病和体质非常虚弱 D.残疾儿童 7. 智力落后儿童的概念为我们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三项指标,这些指标不包括( A. 情商) A. 情商 B.年龄指标 C.智力指标 D.适应行为指标 8. 智力落后儿童的测查与鉴别,要由(C.专业人员)进行。 A. 教师 B.幼儿园或学校领导 C.专业人员 D.所有这些人员 9. 在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干预中,在教育训练内容上应融认知教育、自理能力培养、沟通能力训练于一体,反映(B.整合性)原则。 A. 反复性 B.整合性 C.量力性 D.个别性 10. ( A. 发声)异常是指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 A.发声 B.构音 C.流畅度 D.语言发展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自闭症练习题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自闭症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美国教育部门认为,自闭症通常在岁前症状已显现,广泛地影响儿童的教育成绩。 2、自闭症儿童的评估工具有、、儿童孤独症筛查表和。 3、广泛性发展障碍主要包括四个亚类型:、艾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及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 4、对于自闭症的成因,现在的诸多研究开始越来越多地指向的探讨。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孤独症的特征?( ) A.言语发展迟缓 B.仪式性行为 C.记忆力低下 D.极度退缩 2、“鹦鹉学舌”是哪一类儿童语言的常见现象?( ) A.多动症 B.孤独症 C.弱智 D.恐惧症 3、一个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之后,受到教师的表扬,以后其类似行为的发生率提高。这反映了以下何种理论?( )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观察学习理论 D.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4、下列属于孤独症儿童特征的是( ) A.鹦鹉学舌、刻板性行为、缺乏交会性注意 B.缺乏交会性注意、超常的意义记忆能力、不拒绝环境变化 C.鹦鹉学舌、刻板性行为、超常的意义记忆能力 D.缺乏交会性注意、不拒绝环境变化、鹦鹉学舌5、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正确的态度是:() A.用药物治疗 B.进行教育训练 C.以药物治疗为主,教育训练为辅;D.以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6、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时即得到一种强化物,如这种强化物满足了行为者需要,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或刺激下这一行为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的现象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7、对榜样的作用十分重视的理论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认知行为矫正理论D.观察学习理论 8、有社会交往功能损害、言语及语言功能损害、重复刻板性的行为兴趣三大核心特征即是() A.孤独症 B.多动症 C.语言发展障碍症 D.智力落后 9、“某一行为过去曾得到强化,若此时这一行为之后并不跟随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景时,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这指的是() A.区别强化 B.正强化 C.消退法 D.间歇强化 10、孤独症儿童的最大问题是( ) A.交流障碍 B.社会化障碍 C.心理障碍 D.刻板行为 11.母亲忙于家务,女儿在哭叫,试图得到母亲的注意,几分钟后孩子停止哭叫并开始与布娃娃玩,这时母亲立即坐下来与女儿一起玩一小会,以后孩子就可能与布娃娃玩而不打搅母亲了,这是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的_________方法的具体运用。( ) A.正强化 B.间歇强化 C.区别强化 D.消退 三、简答题 1、简述孤独症儿童的概念和表现。 2、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方式有哪些?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教学大纲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及代码: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12011304 课程学分与学时:2分/32学时(课堂讲授 20学时,实验实践 12 学时,自主学习 0 学时) 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特殊教育导论、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 适用专业:教育康复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为教育康复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特殊儿童的干预技术是特殊教育和教育康复学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而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是特殊儿童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类别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具体方法。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更进一步理解和深化智力障碍儿童、视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等障碍类别儿童的早期预防、早期鉴别和早期干预,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讲授 第一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概述(4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起源、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方式、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能够灵活运用早期干预的生物学理论基础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提供理论指导。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概念,理解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的指导意义。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概念以及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难点是特殊

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对于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实践的指导意义。 4、教学内容 第一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起源 第二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方式 一、家庭干预 二、学校干预 三、社会干预 第三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一、美国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二、英国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三、日本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四、我国台湾地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五、我国大陆地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第四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一、早期干预的生物学理论基础 二、早期干预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特殊儿童的早期预防和早期鉴别(4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特殊儿童的早期预防、早期鉴别、早期治疗与矫治。掌握特殊儿童的早期预防,各个障碍类别儿童的早期鉴别以及矫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早期预防与早期鉴别的概念,理解如何进行特殊儿童的早期预防、早期鉴别、早期治疗与矫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特殊儿童早期预防与早期鉴别,难点是特殊儿童早期预防与早期鉴别的方法,尤其是如何鉴别不同障碍类别的幼儿。 4、教学内容 第一节特殊儿童的早期预防 一、个体出生前的早期预防 二、出生过程中不利因素的预防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听力损伤儿童如果没有良好的早期教育环境,会产生第二障碍,这意味着() A.听力障碍得到治疗但出现情绪或智能障碍等新问题 B.听力障碍得到治疗但又复发 C.在听力障碍之外,出现情绪或智能障碍等新问题 D.在听力障碍之外,没有出现情绪或智能障碍等新问题 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内比较常见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类型是() A.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认知发展障碍儿童、生理障碍儿童 B.生理障碍儿童、心理发展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儿童 C.生理障碍儿童、认知发展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超常儿童D.听力障碍儿童、视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超常儿童 3.20世纪90年代兴起新的教育观念是() A.回归主流 C.全纳性教育B.终身教育

D.全民教育 4.下列哪种情况能认定为视觉障碍?() A.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高于0.5 B.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 C.中心视力好 D.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为0.3以上 5.对幼儿进行视野检查的方法不包括() ... A.对比检查 C.万国视力检查表B.卡片检查 D.行为观察 6.下列护理脑瘫儿童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让脑瘫儿童远离放有开水的地方 C.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关注脑瘫儿童B.日常生活中教师不要靠近脑瘫孩子D.让脑瘫儿童远离危险的地方 7.学前智力落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是() 1 A.身心发展开始晚而速度快 B.身心发展开始早而速度慢 C.身心发展开始晚、速度慢且达到的水平低

00874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程代码:00874 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是为了让自考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学前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掌握其教育方法,培养和检验考生有关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运用有关知识教育学前特殊儿童能力的一门课程。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从广义的特殊教育理念出发,主要包括了各类在学前期常见的特殊儿童及其教育,主要有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的教育和超常儿童的教育以及有关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育方法的问题。 本门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回归主流”的国际化趋势,让考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基本理论、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教育的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与方法,正确、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方法指导。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与《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及《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等课程密切相关,又有所侧重。本门课程侧重于提供学前特殊儿童心理特征与特殊教育需要、教育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与内容。包括特殊儿童感知——运动、语言、能力、智力、社会认知等方面的特殊性及教育内容与方法,特殊教育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当然,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遵循正常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而又表现出差异性,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必须服从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大系统。因此,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学习和研究本门课程。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基本要求是: 1.掌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论,正确看待与认识普通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树立全体儿童共同发展的新教育观念。 2.学习和掌握正确评估儿童特殊需要的方法,树立个别化教育的观念,掌握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

全国自学考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与答案解析

全国2015年10月自学考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关于学前特殊儿童的解释正确的是( A )1-1 A.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B.是指学前期不正常的儿童 C.是指0-6岁期间心理发展远离常态标准的儿童 D.是指学前期出现某种疾病症状的儿童 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特殊教育界兴起的教育运动是( A )1-18 A.回归主流 B.终身教育 C.全纳性教育 D.全民教育 3.超常儿童原本不存在障碍,但是,当他们的需求在学习中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可能出现心理 障碍,这是( A )1-11 A.第二障碍 B.补偿性发展 C.发展性不利 D.支持性教育环境 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当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在之间时,为

( B )2-26 A.低视力 B.盲 C.近视 D.色盲 5.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患者对较大的谈话声、汽车声感觉模糊,这属于( B )2-52 A.二级重听 B.一级重听 C.二级聋 D.一级聋 6.与智力落后儿童的条件不相符的是( C )3-73 A.出现在0-18岁的发育期内 B.伴随适应性行为缺陷 C.没有适应性行为的缺陷 D.智力测验的平均分数低于正常水平两个标准差 7.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特征是( D )3-79 A.感知觉速度缓慢但范围宽 B.感知过程中分辨能力差但恒常性较强 C.感知觉速度缓慢但分辨能力强 D.感知觉的速度缓慢且感知范围窄 8.我们一般所说的“口吃”是指( B )4-107 A.构音异常 B.流畅度异常 C.发声异常 D.停顿异常 9.音质异常是指( C )4-114 A.通过鼻腔的气流过大或者过小 B.整体性语音不清 C.常见的声音嘶哑、刺耳或者声音夹杂着沉重的气息声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脑瘫练习题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脑瘫、视障儿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及是识别小儿脑瘫的标志,也是脑瘫儿童最主要的障碍,此外,小儿脑瘫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以及心理障碍等问题。 2、脑瘫的早期诊断,一般是对出生后个月的诊断,其中月诊断又称为超早期诊断。 3、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视力残疾标准,把视力障碍分为和 两类,共个等级;我国2006年标准,分为个等级。 4、目前针对视障儿童的干预具体涉及基本功能训 练、、、以及学习能力训练等内容。 二、选择题 1、脑瘫儿童属于哪种类型的儿童?() A.肢体障碍儿童 B.弱病儿童 C.自闭症儿童 D.智力落后儿童 2、对脑瘫幼儿护理的正确方法是( ) A.让脑瘫儿童远离危险的地方 B.让脑瘫幼儿帮助倒开水 C.让脑瘫幼儿独自起床 D.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远离脑瘫儿童 3、下列护理脑瘫儿童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让脑瘫儿童远离放有开水的地方 B.日常生活中教师不要靠近脑瘫孩子C.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关注脑瘫儿童 D.让脑瘫儿童远离危险的地方 4、()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难多发生在儿童出生时,但也可能由于出生后脑伤或传染病所致。 A.视觉障碍B.听觉障碍C.癫痫D.脑瘫 5、固定铅笔和手指的执笔器、固定在头上或手腕上的翻书装置等特殊器具,是用来帮助下列哪一类儿童的学习和活动的() A.脑瘫 B.癫痫症 C.哮喘 D.弱智 6、当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在0.05以下以至无光感时,或视野半径小于

10度,即为( ) A.低视力 B.盲 C.近视 D.色盲 7、下列哪种情况不能认定为视觉障碍?() A.两眼中有一只眼的最佳校正视力高于0.3 B.双眼最佳校正视力均低于0.3 C.视力好但视野缩小 D.视野半径小于10度 8、缺乏维生素()和锌元素的母亲,会造成婴幼儿的视力发展障碍。 A.D B.K C.A D.E 9、幼儿视力到()岁时接近正常视力1.0。 A.初生婴儿 B.三个月后 C.5-6岁 D.一周岁 10、过多摄入甜食,使得高糖成分在体内要消耗大量的( )和造成血糖浓度的升高,造成体内铬元素的缺乏,引起屈光度的改变,进而出现视力发育不良。 A.V E B.V A C.V D D.V B1 11.母亲( )机能低下,可能导致胎儿小眼球、眼球震颤等。 A.甲状腺 B.肠胃功能 C.心情不佳 D.偏食 12.视力低下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而( )岁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 A.1岁 B.3岁 C.6岁 D.8岁 13、在听觉障碍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受其障碍影响最大的发展领域是( ) A.认知 B.想象 C.思维 D.语言 14、很多智力落后儿童在遇到较难的事情时常常不愿意努力,很容易放弃。学习过程中问他们问题时,会很干脆地回答“不知道”,根本不去思考。这体现了智力落后儿童在个性上( ) A.缺乏自我尊重意识 B.缺乏交往的需要 C.期望值普遍偏低 D.情绪体验比较简单 15、儿童在大约4岁后发生的听觉障碍,即在自然学会说话之后出现的耳聋叫() A.一级聋 B.一级重听 C.学语前耳聋 D.学语后耳聋 16、在概念上,“智力落后儿童”是指在( )一般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正常水平,并有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的儿童。 A.婴儿时期 B.发育期内 C.婴幼儿时期 D.婴幼儿和少年时期 17、在我国重度智力残疾的智商值定为()。

全国2019年10月自学考试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考试真题

点击这里添加十八万中国自考人为QQ好友…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统计,听觉障碍由遗传因素造成的比例是(C)2-52 A.1%—10% B.10%—25% C.25%—50% D.50%—80% 2.用来测量无法主动做出反应的幼儿的听力,一般在儿童沉睡时使用的方法是(D)2-53 A.纯音测听法 B.言语测听法 C.反射测听法 D.受激反应测听法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A)2-56 A.回归主流运动 B.全纳教育 C.融合教育 D.整合教育 4.幼儿期即显现出严重的智力和行为适应障碍,难以学习最基本的读、写、算技能,需要接受以生活自理和社会技能为主的特殊教育和训练的儿童属于(C)3-73 A.临界智力落后儿童 B.可教育的智力落后儿童 C.可训练的智力落后儿童 D.需要监护的智力落后儿童 5.智力落后是指个体在发育期内有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一般智力,在韦氏智力测验中,智商低于(C)3-86 A.50分 B.60分 C.70分 D.80分 6.在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测验中,我们常采用(A)3-87 A.比奈智力测验 B.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C.“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表” D.《婴儿—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流畅度异常(B)4-108 A.首音难发,语音连续重复 B.咬字不清,模仿发音时不够准确 C.发音短促,影响句子结构,愈说愈快 D.拖长语音,说话时不适当的语音中断 8.构音异常不包括 ...(B)4-104 A.替代音 B.口吃 C.歪曲音 D.省略音 9.在特殊教育对象中,出现率最高的一类是(B)4-101 A.智力落后儿童 B.语言障碍儿童 C.视觉障碍儿童 D.肢体残疾儿童 10.一般来说,构音障碍应当先矫治(B)4-107

浅谈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浅谈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内容摘要:如今,早期干预是特殊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特殊儿童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早期干预的核心体现在教育和服务两个方面,旨在通过向学龄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康复、医疗、保健、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为特殊儿童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研究和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方式对特殊儿童进行科学有效的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一、早期干预的概念 “早期干预”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针对经济、文化等环境不利儿童采取的一系列补救性措施进行补偿性的教育。在世界特殊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步成为各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早期干预理论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和残障儿童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也是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现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早期干预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和特殊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早期干预的内涵更加丰富,概括而言,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主要集中在教育与服务两个方面展开。广义地说,是一种早期教育,也是一种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各项专业服务,即早期鉴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针对其特殊需要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以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通过这种持续系统的教育、医疗和康复等措施使儿童在身体、认知、行为、情绪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得到改善和提高。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早期干预这项工作性质上属于一种综合性服务。其对象为学前特殊儿童,包括身心障碍儿童、发育迟缓儿童及高危儿童等。时间越早越好,大多数为0-3岁的婴幼儿,有些也包括3-6岁的学前儿童。早期干预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特殊儿童以后能够接受正常教育或尽可能少的接受特殊教育。随着特殊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大众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对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已经逐步形成了从预防、评估、诊断、治疗、教育以及训练等一系列的服务体制,并且越来越重视与家庭的合作。 二、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 研究和实践证明,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具有充分的生物学理论依据和心理学理论依据。 (一)生物学理论 生物学上的器官的用进废退说和功能代偿说证明,器官的发育完全及功能的完善离不开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试题5

1. 学前特殊儿童是指( ) A.0-6岁的特殊需要儿童 B.6-8岁的特殊需要儿童 C.0-3岁的特殊需要儿童 D.6-8岁的特殊需要儿童 2. 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3. 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 A.病弱儿童 B.弱智儿童 C.自闭症儿童 D.多动症儿童 4. 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 A.流利障碍 B.语义障碍 C.音质障碍 D.清晰度障碍 5. 当孤独症儿童上下挥动手臂时,教他认识“上”和“下”的概念;当他摆弄玩具时,教他给玩具命名,认识玩具的形状、颜色特征等。教师采用的干预方法是( ) A.行为矫治训练 B.多种感官学习训练 C.体验性认知学习训练 D.感知觉统合训练 6. 近代对特殊才能测验的编制,首推( ) A.瑞文 B.桑代克 C.韦克斯勒 D.西索 7. 关于“游戏治疗中的限制” ,正确的观点是( ) A.在游戏治疗室里,重点在于设立限制本身,而不是限制的过程 B.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 C.允许幼儿从游戏时带走玩具 D.游戏治疗应尽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不应有任何限制 8. 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这种不良行为的再现,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 A.消退法 B.隔离法 C.塑造 D.代币制 9. 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教育配对模式的代表是( ) A.英国 B.丹麦 C.德国 D.法国 复核总分 复核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