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肺癌化疗疗效评估标准

肺癌化疗疗效评估标准

肺癌化疗疗效评估标准

一、肿瘤大小变化

1. 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无新的病灶出现,至少维持4周。

2. 部分缓解(PR):至少一个目标病灶的基线最长径缩小≥30%,至少维持4周,且无新的病灶出现。

3. 疾病进展(PD):至少一个目标病灶的基线最长径增加≥20%,或出现新的病灶。

4. 疾病稳定(SD):至少两个目标病灶的基线最长径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

二、症状改善

通过化疗,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可能得到改善。对于无法耐受咳嗽或咳痰的患者,缓解这些症状对于他们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三、生存期延长

化疗可以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生存期的延长通常是通过与未

接受化疗的患者比较得出的。生存期的长短因个体差异、癌症分期和化疗方案的不同而异。

四、生活质量提高

化疗不仅可以延长生存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通过化疗减轻症状,患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五、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化疗疗效的评估指标。例如,某些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在肺癌患者中可能升高。化疗后,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可能下降,表明化疗对肿瘤有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肺癌化疗疗效评估标准包括肿瘤大小变化、症状改善、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提高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等多个方面。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化疗的效果,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肺癌的放射治疗副作用和效果评估

肺癌的放射治疗副作用和效果评估肺癌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它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大量的疾病和死亡。为了对抗这一威胁,医学界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本文将讨论肺癌的放射治疗,着重探讨其副作用以及如何评估治疗的效果。 ## 放射治疗概述 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于肺癌治疗的方法,它利用高能X射线或其他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或阻止它们的生长。这种治疗通常是通过外部束线放射治疗机器或内部放射源实施的。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和化疗结合使用,具体方案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 尽管放射治疗对于肺癌的治疗非常有效,但它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包括: ### 1. 皮肤反应 放射治疗可能引起肺癌患者皮肤反应,如红肿、脱屑和瘙痒。这些症状通常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出现,但通常在治疗结束后会逐渐减轻。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如何缓解这些不适。 ### 2. 疲劳

放射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感到疲劳,这种疲劳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这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在治疗结束后通常会逐渐减轻。适量的休息和运动可以有助于减轻这种疲劳感。 ### 3. 呼吸困难 在接受肺癌放射治疗时,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呼吸困难。这可能是由于治疗引起的肺部炎症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 ### 4. 气道炎症 放射治疗可能引起气道炎症,导致咳嗽和痰液增多。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通常会在治疗结束后减轻。医生可以开具药物以减轻这些症状。 ## 放射治疗的效果评估 除了了解放射治疗的副作用,评估治疗的效果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评估肺癌放射治疗效果的方法: ### 1. 影像学检查 医生通常会利用X射线、CT扫描或PE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监测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是否有效,肿瘤是否在缩小或消失。 ### 2. 临床症状

2023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病理评估专家共识

2023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病理评估专家共识 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5%。新辅助治疗后的手术切除已经成为局部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新辅助治疗的主要优势在于减轻手术前肿瘤负荷,清除血液内的肿瘤细胞,达到减少术后复发和降低转移的目的,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对于治疗反应的评估,临床常用基于影像学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评分法,而经研究证明,RECIST评分与病理学评估结果存在不一致性,主要表现为部分经RECIST评分为进展或稳定的病例,而经病理学评估为部分缓解甚至完全缓解,这为疗效和预后判断带来困难。病理学评估能够较准确地反映临床疗效,是新辅助治疗后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目前,对于新辅助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尚缺乏较为完善可行的从大体到显微镜下的评估方法。近期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出版的关于“新辅助治疗后肺癌手术标本病理学评估”的多学科推荐方法成为重要的参考标准。本共识在采纳此版推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研究数据及实践经验,由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旨在对新辅助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标本的取材、病理评估及病理诊断报告书写提出规范,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一、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反应评估的临床意义 随着肿瘤治疗方法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可供选择的方案也

在逐渐增多,目前主要包括新辅助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各种联合治疗方案。依据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治疗反应评估已被证实可以有效预测患者生存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消退、坏死和间质改变(主要包括纤维化和炎性病变)。其中残存活肿瘤细胞百分比被证实是比较可靠的疗效预测因子。Junker等通过对4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局部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病理学评估发现,残存活肿瘤细胞百分比≤10%即达到显著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MPR)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10%的患者。在原始肿瘤区域出现的中心性坏死伴随周围泡沫细胞条带、肉芽组织形成及外周的纤维组织瘢痕等组织病理学特征可作为化疗药物诱导的肿瘤消退的证据。后续多项研究证实了MPR与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高度相关。Hellmann等建议使用MPR作为新辅助治疗临床试验中替代生存的研究终点,这有利于在短期内评价药物疗效。 近年来,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用药方案与传统化疗相比显示出明显优势,多个ⅠB~Ⅱ期临床试验表明,新辅助免疫单药治疗后肿瘤MPR 率可达17%~45%,而免疫+化疗联合方案的MPR率可达83%。由于治疗机制不同,Cottrell等研究发现以大量免疫细胞浸润为主的肿瘤消退是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的组织学特征,也提示免疫治疗亟需建立有别于传统化疗的病理学评估新标准。对于新辅助免疫治疗,因为影像学“假性进展”现象的存在,凸显了病理学评估的重要地位。 总之,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学评估可以详细评估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治疗反

肺癌的分期和预后评估

肺癌的分期和预后评估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的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分期和预后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本文将介绍肺癌的分期以及预后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肺癌的分期 1. TNM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肺癌分期系统,它将肺癌分为不同的阶段,有助于医生对肿瘤的扩散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估。TNM分期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T分期: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进行分期。T分期分为T1、T2、T3和T4四个阶段,其中T1表示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无侵犯胸膜等,而T4则表示肿瘤侵及邻近结构如心脏或食管等。 - N分期: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期。N分期分为N0、N1、N2和N3四个阶段,其中N0表示没有淋巴结转移,N3则表示淋巴结转移到胸骨下等区域。 - M分期:根据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期。M分期分为M0和M1两个阶段,其中M0表示没有远处转移,M1表示有远处转移。 2. 分期的意义

肺癌的分期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指导手术治疗、放 疗和化疗等策略的选择。同时,分期还可以为患者提供预后评估的依据,对于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和病情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肺癌的预后评估 肺癌的预后评估是指对患者的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在临床上,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期 分期是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期越早,治疗越有希望取得较 好的效果。一般来说,分期较早的肺癌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期相对较长,而分期较晚的患者则生存期较短。 2. 组织学类型 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也是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类型的肺癌 对治疗的敏感性和疗效有所差异,例如,小细胞肺癌通常对化疗较为 敏感,而非小细胞肺癌则对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3. 基因突变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基因突变被发现与肺癌的预后相关性较高。一 些特定的基因突变,如EGFR突变、ALK融合基因等,可以作为预后 评估的重要依据,对于指导靶向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4. 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

肺癌化疗患者护理操作流程及评价指标

肺癌化疗患者护理操作流程及评价指标 一、引言 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肺癌治疗过程中常 用的一种手段。然而,化疗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操作流程和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本 文就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操作流程及评价指标进行探讨。 二、肺癌化疗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1. 身体状况评估 在开始化疗前,护理人员应对肺癌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病理类型、疼痛程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 调查,帮助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 预防感染 由于化疗副作用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患者易于感染。护理人员需 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患者个人卫生、洁净的环境、定 期更换床单和衣物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药物管理 护理人员需要负责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对化疗药物的正确使 用和剂量控制。此外,还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 报告给医生。 4. 疼痛管理

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合理的疼痛管理,包括使用镇痛药物、物理疗法等。 5. 护理宣教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其家属提供关于化疗的必要信息,包括化疗的具体流程、注意事项、副作用预防和处理等,以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化疗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对化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三、肺癌化疗患者护理工作评价指标 1. 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了解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沟通能力、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2. 化疗效果 化疗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肿瘤的缩小程度、疼痛程度等,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评价结果可以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结果等方式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3. 副作用处理 化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副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减

肿瘤疗效判断的recist1.1标准

肿瘤疗效判断的recist1.1标准 肿瘤疗效评估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Recist1.1标准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肿瘤疗效判断标准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Recist1.1标准的定义、适用范围、评估指标及具体评估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Recist1.1标准的定义 Recist1.1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肿瘤对治疗反应的医学影像评估标准,旨在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肿瘤治疗后的变化进行客观、量化地评估。该标准适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评估,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常见肿瘤。 二、适用范围 Recist1.1标准适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评估,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该标准主要适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对于早期肿瘤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影像评估标准,如CT、MRI等。 三、评估指标 Recist1.1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肿瘤大小: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测量肿瘤的最大径,计算肿瘤体积变化。根据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变化,可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四个等级。 2.淋巴结状况:评估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和数量变化,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治疗效果。

3.病灶数目:记录治疗前后病灶数目变化,判断肿瘤是否出现新病灶。 4.临床状况: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如疼痛程度、食欲、体力等。 四、评估方法 Recist1.1标准采用客观、量化地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影像学检查:采用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测量肿瘤大小和数量变化。 2.病灶数目记录:记录治疗前后病灶数目变化,判断新病灶的出现情况。 3.临床状况评估:采用疼痛评分表、食欲评分表、体力评分表等工具,对患者的疼痛、食欲、体力等状况进行评估。 4.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一般状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肿瘤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五、结论 Recist1.1标准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肿瘤疗效判断标准之一,具有客观、量化地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优势。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肿瘤类型,选择合适的影像评估标准,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Recist1.1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肿瘤疗效评估依据。

肺癌的化疗药物和疗效评估

肺癌的化疗药物和疗效评估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 药物的选择和疗效评估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从 化疗药物的分类、疗效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疗药物的分类 化疗药物主要分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两类。 1.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是指对细胞周期各个阶段均有杀伤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等。这类药物的杀伤作用不仅限于癌细胞,还会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因此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 呕吐、脱发等。 2.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是指对细胞周期某个特定阶段有杀伤作用的药物,如紫杉醇、顺铂等。这类药物的杀伤作用主要集中在癌细胞的特 定阶段,对正常细胞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二、疗效评估的方法 疗效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查和观察,对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的治 疗效果进行评估。常用的疗效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评估肺癌化疗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CT、MRI、PET-CT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等变化,从而判断化疗的疗效。 2.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来评估肺癌化疗疗 效的一种方法。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EA、CA125、CA199等。通 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化疗的疗效。 3. 临床症状观察 临床症状观察是评估肺癌化疗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患者的体重、食欲、精神状态等。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化 疗的疗效。 三、注意事项 在进行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个体化治疗 肺癌患者的病情各异,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化疗药物的选择和疗 效评估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不良反应的处理 化疗药物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等。需要 及时处理,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定期随访

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前后CT影像学疗效评估

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前后CT影像学疗效评估作者:任艳苓高鹏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第09期 【摘要】目的:研究CT影像学在评价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疗效中的意义。方法:选用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行连续化疗方案治疗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保留并分类患者行化疗方案治疗前的CT影像数据。间隔2个化疗周期行1次CT影像检查,对比前次CT 影像结果分析化疗前后病灶的变化。结果:70例患者化疗后疗效变化,其中15例CR,25例PR,18例SD,12例PD。其中CR、PR、SD可视为治疗有效,故70例患者化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86%;化疗治疗前,有3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表现肺支气管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内呈现不规则的狭窄部分、支气管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其中10例患者伴随发生肺不张现象;另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发现肺内普遍存在软组织肿块影,其边界不规则或有突起,其中12例患者伴淋巴结肿大。2个周期化疗后复查CT,有49例患者肺内肿块较前片明显缩小,7例患者肺不张已打开,8例患者淋巴结肿大较前片减小。结论:CT影像学对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了解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明确评估病情进展。 【关键词】 肺癌化疗前后;CT影像;疗效评估 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发病率的80%,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比小细胞癌慢,且扩散转移发生的相对较晚。肺癌患者采用化疗方案治疗后,临时疗效评价多观察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变化,但长远效果要考虑是否发生病灶改变[1]。本次课题研究CT影像学结果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治疗前后疗效的临床操作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行连续化疗方案治疗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肺鳞癌24例,肺腺癌30例,大细胞癌16例。70例患者中有21例为化疗1~2周期,26例为化疗3~4周期,23例为化疗4周期以上。患者年龄为33~67岁,平均年龄 (52.81±4.62)岁,男性49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性别、肺癌类型、化疗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病例选入标准

肿瘤化疗疗效评价标准

肿瘤化疗疗效评价标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6医院肿瘤科房艳星初稿 一、肿瘤病灶的分类 1.可测量病灶: (1.)临床或影像学可测双径的病灶。 ✓包括皮肤结节、浅表淋巴结、肺内病灶、肝内占位病灶等 ✓对大小的要求:影像学可测量的肺内病灶: ✓(X-ray至少≥10mm×10mm,或, ✓CT至少≥20mm×10mm ) ✓肝内占位病灶:( CT或BUS(B超)测量的至少≥20mm×10mm) 一、肿瘤病灶的分类 1.可测量病灶: (2.)单径可测病灶,仅可测量一个径者。例如: ✓肺内病灶,仅可测一个径者。 ✓可们及的腹块或软组织块,仅可测一个径者。 一、肿瘤病灶的分类 1.(3.)可评价、不可测量病灶: 微小病灶无法测径者(如肺内粟粒或点片状病灶或溶骨性病灶) 一、肿瘤病灶的分类 1.(4.)不可评价病灶包括 成骨性转移 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腔隙性积液 过去曾经放射的病灶且无进展者,但原放射野内如出现新病灶,可以被认为可测或可评价,但不得作为唯一可测病灶 皮肤或肺内的癌性淋巴管炎 二、WHO疗效测量指标 疗效评价方法 (1.)可测量病灶

CR(完全缓解):所有可见病灶均消失,并在至少4周后复测证实即至少维持4周。 PR(部分缓解):双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两垂直径之乘积之和(取病灶最大径,及与其垂直的径线,两者长度相乘,得到最大垂径乘积,再将各病灶最大垂径乘积相加)(总和)减少50%以上,并在至少4周后复测证实。 单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50 %以上至少维持4周。二、WHO疗效测量指标 ✓单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50%以上,并在至少4周后复测证实。 ✓在多病灶时,PR 的标准以上述“总和”的消退为标准,并不要求所有病灶均缩小50%。 ✓但任何病灶不得增大,也不得出现新病灶,否则不能评为PR。 二、WHO疗效测量指标 可测量病灶 NC(无变化): ✓双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两垂直径乘积之总和增大<25%或减少<50%,并于至少4周后复核证实。 二、WHO疗效测量指标 可测量病灶 NC(无变化): ✓单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直径之和(总和)增大<25%或减少<50%,并于至少4周后复核证实. ✓注意:判定NC,必须无新病灶出现。判定NC,至少须经2周期(6周)治疗。 二、WHO疗效测量指标 可测量病灶 PD(进展): ✓至少有一个病灶,双径乘积或(在单径可测病灶)单径增大25%以上(即一个或多个病灶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 ✓新出现胸、腹水,且细胞呈阳性,亦判定为PD,新出现保病理性骨折或骨折压缩,不一定是PD。

肺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

肺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 药物治疗规范 肺癌的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EGFR-TKI治疗)。化疗分为姑息化疗、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 化疗的适应证为:PS评分≤2,重要脏器功能可耐受化疗,对于SCLC的化疗PS评分可放宽到3。鼓励患者参加临床试验。 1. 晚期NSCLC的药物治疗: (1)一线药物治疗:含铂两药方案为标准的一线治疗;EGFR突变患者,可选择靶向药物的治疗;有条件者,在化疗基础上可联合抗肿瘤血管药物。目前可选用的化疗药物见后。对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CR+PR+SD)的患者,有条件者可选择维持治疗。 (2)二线药物治疗:二线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多西紫杉醇、培美曲塞以及靶向药物EGFR-TKI(特罗凯)。 (3)三线药物治疗:可选择EGFR-TKI或进入临床试验。 2. 不能手术切除的NSCLC的药物治疗: 推荐放疗、化疗联合,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同步治疗推荐化疗药物为足叶乙甙/顺铂或卡铂(EP/EC)与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铂类。序贯治疗化疗药物见一线治疗。 3. NSCLC的围手术期辅助治疗: 完全切除的II-III期NSCLC,推荐含铂两药方案术后辅助化疗3-4个周期。辅助化疗始于患者术后体力状况基本恢复正常,一般在术后3-4周开始。

新辅助化疗:对可切除的III期NSCLC可选择含铂两药、2个周期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一般在化疗结束后2-4周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应当根据术前分期及新辅助化疗疗效,有效者延续原方案或根据患者耐受性酌情调整,无效者则应当更换方案。 4. 小细胞肺癌(SCLC)的药物治疗: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II-III期)推荐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方案推荐EP或EC方案。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IV期)推荐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方案推荐EP、EC或顺铂加拓扑替康(IP)或加伊立替康(IC)。 二线方案推荐拓扑替康。鼓励患者参加新药临床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治疗模式: 1.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1)完全切除的IA期肺癌患者不适宜行术后辅助化疗。 (2)完全切除的IB期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术后辅助化疗。 (3)切缘阳性的Ⅰ期肺癌推荐再次手术。其他任何原因无法再次手术的患者,推荐术后化疗加放疗。 2. 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1)完全性切除的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推荐术后辅助化疗。 (2)切缘阳性的Ⅱ期肺癌推荐再次手术,其他任何原因无法再次手术的患者,推荐术后化疗加放疗。 3.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肿瘤疗效评价标准

癌症化疗新的疗效评价标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冯奉仪 一. 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 ) 细胞毒化疗药是通过肿瘤缩小量耒评价其抗肿瘤作用,1979年WHO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确定了实体瘤双径测量的疗效评价标准。20多年来,这个标准被国内外的研究者和研究组普遍采用,但WHO的标准存在如下问题:(1)由WHO确定可评价的和可测量大小病灶的改变混为一体,来判断疗效在各研究组间各不相同。(2)最小病灶的大小及病灶的数量亦无明确的规定。(3)PD 的定义在涉及单个病灶还是全部肿瘤( 可测量肿瘤病灶的总和)不明确。(4)新的诊断病变范围的影像学方法,如CT和MRI己被广泛的应用。因此,多年来造成了对于单个药物、联合化疗方案及治疗方法各研究组之间疗效评价存在差异而难以比较,往往导致不正确的结论。 针对以上问题,1994年EORTC (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美国NCI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 和加拿大NCI 在回顾普遍使用的WHO疗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以后又相继的召开了多次会议,讨论和完成尚未解决的问题,直至1998年10月在包 括学术界、企业、官方当局的会议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在WHO疗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采用简易精确的单径测量代替传统的双径测量方法,保留了WHO标准中的CP、PR、SD、PD。RECIST首次在1999年美国的ASCO会议上介绍,并于同年的JNCI杂志上正式发表。 抗癌药物的疗效评价至少包括三个不同的目的:(1)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客观肿 瘤疗效是试验药物或方案的预期目的,其结果是决定该药物或方案是否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依据,体现在II期临床研究中。(2)在许多临床试验中,对于某一病种的特殊病人群体,是否获益是该试验的预期目的,这些临床试验常常需要随机对照或历史对照。在这种情况下,预期客观肿瘤疗效常用临床获益的其它方法代替最终研究目的( End points ) 如到死亡时间(Time to death、TTD)、到进展时 间( Time to progression、TTP )、生存、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和包括生存质量( Quality of life )的症状控制。由于随机变量和选择的偏差、已知和未知因素的影响、在小样本和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是难而不受影响的,以致提供假阳性的结果。一个新药或方案的最初评价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是在充足样本大规模的III期临床研究前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3)肿瘤疗效是临床医生、病人继续治疗和研究项目是否继续进行的依据。 1. 肿瘤病灶的测量 (1) 肿瘤病灶基线的定义肿瘤病灶基线分为可测量病灶( 至少有一个可测量 病灶):用常规技术,病灶直径长度≥20mm或螺旋CT ≥10mm的可以精确测量的病灶。不可测量病灶:所有其它病变(包括小病灶即常规技术长径<20mm 或螺旋CT <10mm ) 包括骨病灶、脑膜病变、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炎症乳 腺癌、皮肤或肺的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和随诊的腹部肿块和囊性病灶。 (2) 测量方法基线和随诊应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评估病灶。(a) 临床表浅病灶如可扪及的淋巴结或皮肤结节可作为可测量病灶,皮肤病灶应用有标尺大小的彩色照片。(b) 胸部X片:有清晰明确的病灶可作为可测量病灶,但最好用CT 扫描。(c) CT和MRI:对于判断可测量的目标病灶评价疗效,CT和MRI是目 前最好的并可重复随诊的方法。对于胸、腹、和盆腔,CT和MRI用10mm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