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的转换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权益法、金融资产之间核算方法的转换

【提示】共计有6种情况:

假定条件如下:5%(金融资产);20%(权益法);60%(成本法)

(1)5%(金融资产)→20%(权益法)

(2)5%(金融资产)→60%(成本法)【涉及合并报表】

(3)20%(权益法)→60%(成本法)【涉及合并报表】

(4)20%(权益法)→5%(金融资产)

(5)60%(成本法)→20%(权益法)【涉及合并报表】

(6)60%(成本法)→5%(金融资产)【涉及合并报表】

一、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的核算

例如:5%(金融资产)→20%(权益法)

1、转换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转换日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

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

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投资收

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或贷方】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新增投资而应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贷:银行存款等

2、比较上述计算所得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按照追加投资后全新的持股比例计算确定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在追加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的核算(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

个别财务报表

例如:5%(金融资产)→60%(成本法)——原投资系公允价值计量

转换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原投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新增投资成本

【提示】若原投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1)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当将按照该准则确定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银行存款等

投资收益【原投资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2)原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全部转入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当期投资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三、权益法核算转换为成本法的核算(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

个别财务报表

例如:20%(权益法)→60%(成本法)——原投资系权益法核算

转换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原投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新增投资成本

(1)应当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成本】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银行存款等

(2)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者权益,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相应转入处置期间的当期损益。其中,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根据本准则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应按比例结转,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应全部结转。

四、权益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

例如:20%(权益法)→5%(金融资产)

1、确认有关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或借方)

2、由于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将原确认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3、由于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4、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当天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两者的差异应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转换日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剩余投资账面价值)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 (差额)

五、成本法转权益法核算(即处置子公司而丧失控制权)

例如:60%(成本法)→20%(权益法)

个别财务报表

关键点:剩余持股比例部分应从取得投资时点采用权益法核算,即对剩余持股比例投资

追溯调整,将其调整到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1、确认有关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

2、剩余部分追溯调整——调整剩余部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1)、投资时点商誉的追溯

比较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前者大于后者的,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账面价值) VS 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剩余比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提示:若处置日与原投资交易日在同一个会计年度,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2)、投资后的追溯调整

①按照处置投资以后剩余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

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截止至减资当年年初)之间实现的净损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②按照处置投资以后剩余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

处置当期期初至处置日(减资当年初至减资当日)之间实现的净损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③对于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④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外的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

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

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提示】调整留存收益和投资收益时,应自被投资方实现的净损益中扣除已发放或已宣

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被投资方发生亏损时投资方的一般分录同上述分录相反。

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未来期间应当按照准则规定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

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及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份额。

(3)、被投资方分红的追溯

借: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备注:如果追溯的是当年的分红影响,则应借记“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

六、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核算(即处置子公司而丧失控制权)

例如:60%(成本法)→5%(金融资产)

个别财务报表

1、首先应按处置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确认有关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2、剩余股权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在丧失控制权之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剩余部分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剩余部分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联营企业与合营企业 联营企业是指投资者对其有重大影响,但不是投资者的子公司或合营企业的企业。 当某一企业或个人拥有另一企业 20%或以上至50%表决权资本时,通常被认为 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则该被投资企业可视为投资者的 联营企业 合营企业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是指由两个或多个企业或个 人共同投资建立的企业,该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必须由投资双方或若干 方共同决定。 算

合营企业不同于联营企业。投资者对联营企业只具有重大影响,即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只具有参与决策的权利,而不具有控制权;而合营者对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具有控制权,虽然这种控制权是共同控制。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如何做账务处理 问: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如何做账务处理? 答: 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 ①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等同于 购买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②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等同于 接受捐赠,这种情况下,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 本。 会计处理如下所示: 当按照初始成本入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其他货币资金 当初始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2.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 ①实现净损益时,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②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因为当宣告现金股利时,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减少了,所以要调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举例】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2×12年11月6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30 00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3出售给非关联方,取得价款18 000 000元,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80 000 000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甲公司不再对乙公司实施控制,但具有重大影响。 甲公司原取得乙公司60%股权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45 000 000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自甲公司取得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至部分处置投资前,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5 000 000元。其中,自甲公司取得投资日至2×12年年初实现净利润20 000 000元。假定乙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也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甲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18 0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10 000 000 投资收益 8 000 000 (2)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0 000 000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2 000 000元(20 000 000-45 000 000×40%)为商誉,该部分商誉的价值不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处置投资以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之间实现的净损益为8 000 000元(20 000 000×4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处置期初至处置日之间实现的净损益2 000 000元,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 00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800 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 200 000 投资收益 2 000 000 【提示】投资方因其他投资方对其子公司增资而导致本投资方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举例】2×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30 000 000元现金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5 000 000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2×12年10月1日,乙公司向非关联方丙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增资27 000 000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甲公司对乙公司持股比例下降为40%,对乙公司丧失控制权但仍具有重大影响。2×10年1月1日至2×12年10月1日期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5 000 000元;其中,2×10年1月1日至2×11年12月31日期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 000 000元。 假定乙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也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交易或事项。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2×12年10月1日,甲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按比例结转部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确认相关损益 27 000 000×40%-30 000 000×(60%-40%)/60%=800 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六种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六种转 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六种转换 李亚进 财政部2014年3月13日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 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自 2014年 7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提到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所涉及的六种情况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一是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转换模式为:由金融工具转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此时合并方应当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当期损益。 案例1: 2014年7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购入乙公司10%勺股权, 对乙公司无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4年7月8日该笔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10 0万元,当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 6000万元从其他投资者手中购得乙公司60%股份,对乙公司实现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甲公司会计处理: 1、2014年7月1日,对乙公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成本1000万元

贷:银行存款1000万元 2、2014年 7月8日,确认对乙公司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万元(1100万元-1000万元) 3、2014年7月8日,对乙公司追加投资6000万元,涉及到金融工具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000 万元 贷:银行存款6000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100 万元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成本1000万元 —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 4、转换当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万元(1100万元-1000万元) 贷:投资收益100万元 二是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 控制,转换模式为:由金融工具转为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核算,此时需要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案例2:甲公司于2014年7月1日以银行存款500万元购入乙公司5%的股权, 甲公司将其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4年7月8日该笔投资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当日甲公司又对乙公司追加投资 2000万元,取得乙公司20%股权,至此,甲公司对乙公司持股25%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甲公司会计处理: 1、2014年7月1日,对乙公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成本 500万元 贷:银行存款500万元 2、2014年 7月8日,确认对乙公司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总结

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总结 孙上元 (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本文首先就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作了解析;继而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作了详细阐述,此环节先解析的是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会计处理,后就达到重大影响或以上但未形成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作了解析。在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面,对成本法和权益法作了会计账务处理的案例展示,最后就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与处置则作了详尽的案例解析。为今后类似问题处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案例解析 0引言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为获取另一企业的股权所进行的长期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变现,投资企业作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与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不同,长期股权投资的首要目的并非为了获取近期的投资收益,而是为了强化与其他企业的商业纽带,或者是为了控制、影响其关联公司的经营政策和财务政策。股权代表一种终极的所有权,体现所有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投票表决的权利。通过进行长期股权投资获得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企业能参与被投资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从而影响、控制或迫使被投资企业采取有利于投资企业利益的经营方针和利润分配方案。同时,长期股权投资还是实现多元化经营,减少行业系统风险的一种途径。长期股权投资各业务联系紧密、账务处理复杂,关联交易舞弊是上市公司惯用的虚增利润方式。因此,熟悉长期股权投资各类业务的账务处理流程,理解不同会计资料之间的勾稽关系,是财务管理人员及注册会计师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1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 1.1长期股权投资的特点 长期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的目的是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改善和巩固贸易关系。长期股权投资具有长期持有、收益与风险并存、改善企业经常状况等特点。 1.2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 长期股权投资依据对被投资单位产生的影响,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三种类型。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本企业的子公司。通常,当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或虽然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具有实质控制权时,也说明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投资企业与其他方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转换及合并报表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主要是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进行转换,偶尔也会 由于持股比例的变化导致同一种核算方法(成本法或权益法)前后会计处理的不同。以下介 绍几种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转换的会计处理。 一、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减资后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 投资单位与被投资单位在减资处置股权之前是母子公司关系的,在减资处置股权之后不再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导致对被投资单位只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应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1.处置股权日(丧失控制权日)投资单位个别报表中的处理 (1)处置部分股权后,对于剩余股权对应的投资成本与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原取得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若前者大于后者,视为商誉,不调整投资成本;若前者小于后者,调整处置投资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原取得投资时点与处置投资不在同一年度)或计入处置当期的营业外收入(原取得投资时点与处置投资在同一年度)。 (2)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投资单位对投资成本的调整。①对于原取得投资日至处置投资当年年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和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单位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享有的部分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在此期间实现的除净利润以外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单位按剩余持股比例调整资本公积和长期股权投资。②对于处置投资当年年初至处置投资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以及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单位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份额调整当期投资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对于除净利润以外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单位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享有的部分调整资本公积和长期股权投资。 2.处置股权日(丧失控制权日)投资单位合并报表中的处理 ①丧失控制权日,剩余股权应当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计量。②处置股权所得价款加上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与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子公司自购买日持续计算至丧失控制权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合并报表中的投资收益。③母公司原对该子公司享有的商誉也应一并冲减,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合并报表中的投资收益。④丧失控制权日以前期间,母公司按原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该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后转入合并报表中的投资收益。 合并报表中作如下调整处理: (1)剩余投资成本在处置日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合并报表中的投资收益。这里的账面价值是指剩余投资成本经权益法追溯调整后的金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投资收益”。 (2)该子公司处置前实现的净利润(如果有分派现金股利应调减)中投资单位按处置股权比例享有的份额,应调整丧失控制权当期期初未分配利润,同时冲减当期投资收益。借记“投资收益”,贷记“期初未分配利润”。 (3)该子公司处置前发生的除净利润以外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单位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享有的份额在处置当期转出至投资收益。借记“资本公积”,贷记“投资收益”。 (4)由于丧失控制权的子公司自当年年初至丧失控制权日的利润表仍需纳入合并利润表。还需将子公司当期利润分配与母公司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进行抵销。 例1: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现金60 000万元取得乙公司90%股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0 000万元。2012年全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 000万元,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增值1 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 000万元(按净利润10%提取),分配现金股利2 000万元。2013年6月30日,甲公司处置乙公司60%股权取得价款50 000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 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2.因持股比例下降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1)个别财务报表 持股比例下降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 关键点:剩余持股比例部分应从取得投资时点采用权益法核算,即对剩余持股比例投资追溯调整,将其调整到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①处置部分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 ②剩余部分追溯调整 1>投资时点商誉的追溯 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2>投资后的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留存收益的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投资收益(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日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共6种转换:(跨界)

权益法30%→公允价值计量5% 成本法70%→权益法30% ①卖掉65%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65%) 投资收益 ②剩余30%(追溯调整) (详情请见第27章第10节)成本法70%→公允价值计量5% ①卖掉65%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65%)

投资收益 ②原剩余5%(跨界)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5%) 投资收益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减资,追溯调整)(详见第27章第10节) (二)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特殊情况(被动稀释)《企业会计章第27(详见第日财政部发布)4月11年2015(号》7准则解释第10节) (三)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个别财务报表内容详见第一节和本节内容,合并财务报表内容详见第27章第10节) 区分为两种情况: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详见第一节)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详见本节补充内容) 【补充内容】★★★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 投资方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或者原持有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即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

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按下列会计处理方法核算(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1.按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原持股5%变更为55%)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当将按照该准则确定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原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转入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当期投资收益等。 (先的金融资产当期损益①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卖后买)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可借可贷) 同时: 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当期损益。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反向 ②新增投资部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2.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六种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六种转换 会计网2014-07-16 17:18 | 分享到: 收藏文章 财政部2014年3月13日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提到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所涉及 的六种情况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 一是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转换模式为:由金融工具转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此时合并方应当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当期损益。 案例1:2014年7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购入乙公司10%的股权,对乙公司无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4年7月8日该笔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当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从其他投资者手中购得乙公司60%股份,对乙公司实现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甲公司会计处理: 1、2014年7月1日,对乙公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0万元 贷:银行存款1000万元 2、2014年7月8日,确认对乙公司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万元(1100万元-1000万元) 3、2014年7月8日,对乙公司追加投资6000万元,涉及到金融工具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000万元 贷:银行存款6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100万元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0万元 —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 二是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或实施共同控制,转换模式为:由金融工具转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可能因持股比例下降或上升而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或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增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1)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 ①属于通过投资作价体现的商誉部分(即原取得投资时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②属于原取得投资时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小于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应同时调整留存收益(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下图所示: (2)新增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新增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其中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于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入取得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注意:两次投资形成的商誉或计入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的金额应综合考虑,以确定与整体投资相关的商誉或应计入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的金额。 (3)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新取得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 ①属于在此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应调整长期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的转换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权益法、金融资产之间核算方法的转换 【提示】共计有6种情况: 假定条件如下:5%(金融资产);20%(权益法);60%(成本法) (1)5%(金融资产)→20%(权益法) (2)5%(金融资产)→60%(成本法)【涉及合并报表】 (3)20%(权益法)→60%(成本法)【涉及合并报表】 (4)20%(权益法)→5%(金融资产) (5)60%(成本法)→20%(权益法)【涉及合并报表】 (6)60%(成本法)→5%(金融资产)【涉及合并报表】 一、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的核算 例如:5%(金融资产)→20%(权益法) 1、转换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转换日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 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 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投资收 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或贷方】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新增投资而应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贷:银行存款等 2、比较上述计算所得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按照追加投资后全新的持股比例计算确定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在追加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的核算(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 个别财务报表 例如:5%(金融资产)→60%(成本法)——原投资系公允价值计量 转换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原投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新增投资成本 【提示】若原投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比较及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比较与分析(1) 我国会计核算规范未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以下称核算方法)作出系统一致的规定,可供选择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其中权益法又包括了非完全权益法和完全权益法。不同的核算方法不仅应用基础、范围、过程不同,而且应用结果也不同。本文试图从理论的角度,结合我国现行的会计实践就此进行初步的比较与分析。 一、应用基础的比较与分析 不同的核算方法不仅对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对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的认识也不相同。 成本法认为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和会计主体。投资企业只有在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以原有资产增减变动为条件的经济业务,或对被投资单位税后利润或现金股利的要求权实现时,才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为实际收到或确定将收到的利润或股利。 权益法认为被投资单位是投资企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被投资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都部分或全部被看作是投资企业的经济活动,投资企业对此均应在活动发生时或年终进行会计结算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则因核算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从财务的角度不难推导出,非完全权益法下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理论上一般应为投资额与市场利率的乘积,与被投资单位个别利率无实质联系;完全权益法下相关投资的持有收益理论上最后则为所享净投资额(所有者权益)与被投资单位个别利率的乘积,体现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的

整体一致性。 二、应用范围的比较与分析 在我国会计实践中,核算方法的具体应用范围通常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或会计核算制度的明确规定。根据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实质控制权,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用成本法,反之则应用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相关内容还表明,当企业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应使用完全权益法。虽然现行的行业会计制度并未就权益法的具体类型加以说明和限定,但从有关应用举例及说明上看,所用的权益法应是非完全权益法。在核算方法的具体选择上,确定投资企 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实质性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按《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是否具有实质性影响的标准是看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是否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如果存在则为有实质性影响,反之则否。从这一规定及相关说明来看,核算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企业对其在被投资单位可供分配利润中所占份额的可控制程度。当这种可控程度较高,投资企业有权按自己的意愿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取得投资收益、或有权否决一切不利于自己实际取得投资收益的决议时,则倾向于采用权益法,反之,则倾向于选用成本法。 显然,前述规定是不完善的,它并未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在投资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情况。实际上,在这一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即使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难以使其对被投资单位

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一、企业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于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合并报表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由此可见,《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存在控制关系的子公司,母公司报表按照成本法对该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将该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换成权益法再进行后续的合并程序。对于存在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合营联营企业,母公司报表及合并报表对该长期股权投资均按权益法核算。对于上述投资之外的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母公司报表及合并报表中均采用成本法核算。《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和共同控制实体的投资》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告的母公司应该使用权益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及共同控制实体的投资。《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单独财务报告》规定,企业编制单独财务报告,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共同控制实体的投资,应按成本法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资产》的规定核算。《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存在控制关系的子公司,在合并报表及单独报表中,均使用成本法核算。对于联营企业及共同控制实体,在编制单独财务报告时,按成本法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资产》的规定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告时,使用权益法核算。对于除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共同控制实体外的投资,在合并报表及单独报表中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资产》的规定核算。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对合并报表及母公司报表的影响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该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确定是否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第一种情况即 1.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1)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属于通过投资作价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原取得投资时因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

价值份额的差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般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应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再次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应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新增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其中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对于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入取得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上述与原持股比例相对应的商誉或是应计入留存收益的金额与新取得投资过程中体现的商誉与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应综合考虑,在此基础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 转换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共6种转换:(跨界) 权益法30%→公允价值计量5% 成本法70%→权益法30% ①卖掉65%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65%) 投资收益 ②剩余30%(追溯调整) (详情请见第27章第10节) 成本法70%→公允价值计量5%

①卖掉65%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65%) 投资收益 ②原剩余5%(跨界)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5%) 投资收益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减资,追溯调整)(详见第27章第10节)(二)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特殊情况(被动稀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2015年11月4日财政部发布)(详见第27章第10节)(三)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个别财务报表内容详见第一节和本节内容,合并财务报表内容详见第27章第10节) 区分为两种情况: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详见第一节)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详见本节补充内容) 【补充内容】★★★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 投资方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或者原持有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即投

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按下列会计处理方法核算(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1.按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原持股5%变更为55%)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当将按照该准则确定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原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转入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当期投资收益等。 ①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先卖后买)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可借可贷) 同时: 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当期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反向 ②新增投资部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2.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规则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规则 1、长期股权投资相关费用的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的各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始于它的取得,不管是合并还是非合并,也不管是同一控制下还是非同一控制下,只有取得了长期股权投资,准确地确认初始投资成本和各项费用,才谈得上进行正确的后续计量和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企业合并与非企业合并,而企业合并还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都要付出对价,都会发生各种形式的费用。那么,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各种直接、间接的相关费用应该怎么样处理呢 处理的规则还是遵循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初始投资成本的规则,即要区分是否为企业合并,要区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要区分是为取得投资而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还是发行证券等而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间接相关费用。然后,才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处理。 一、以企业合并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方或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二、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

出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三、怎样处理间接费用呢 这里的间接费用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权益性证券、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而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总的来说,这些费用是由于发行证券或承担债务而发生的,直接归属于该证券或债务,所以应计入相关证券的发行成本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 具体地说,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行权益性证券所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综上所述,在处理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各种相关费用时,要考虑所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形式、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的性质等因素,区分情况,分别适用会计准则的不同要求。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概述 私募投资基金按其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证券、资产支持计划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指在我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募集设立的对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增值服务的非证券类投资基金。 (一)类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设立为下列三种形式: 1.公司型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

长期股权投资的7种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的七种转换 (1)、增资:金融资产转长投权益法 1.6%部分:卖可供买长投,差额入投资收益 2.6%部分其他综合收益全部转投资收益 3.6%公允+14%初始代价的合计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方可辨认公允净资产*总持股比例对比:前者大的是商誉,无账;后者大的:借: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贷:营业外收入 (2)、减资:成本法转长投权益法 1.60%部分处置:公允与账面差额入投资收益 2.剩余20%部分:由成本法追溯成权益法 追溯分录(只追剩余股份): a、初始成本: 初始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净资产份额的是商誉,无账 初始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净资产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追当年)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追以前年度) b.盈亏: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追当年)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追以前年度) c、分红: 借:投资收益(追当年)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追以前年度)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d、其他综合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e、其他权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减资:长投权益法转金融资产 1.30%部分处置:卖价与账面的差额入投资收益 2.长投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资本公积全部转入投资收益 3.10%部分公允修正:卖长投买可供,公允与账面的差额入投资收益 (注意:此种转换有四处投资收益) (4)、减资:长投成本法转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与权益法不一样,所以不用追溯) 1.70%部分正常处置:差额入投资收益 2.10%部分:卖长投买可供,差额入投资收益 (注意:此处转换有两处投资收益) (5).多次交易分步完成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不形成投资收益) 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 2.合并长投的初始成本,与达到合并前的长投(或可供)账面价值+合并日取得新股份的账面价值相比,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够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3.合并日之前,如果是长投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用转投资收益(处置时转)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共6种转换:(跨界) 权益法30%→公允价值计量5% 成本法70%→权益法30% ①卖掉65%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65%) 投资收益 ②剩余30%(追溯调整) (详情请见第27章第10节) 成本法70%→公允价值计量5% ①卖掉65%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65%) 投资收益 ②原剩余5%(跨界)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5%) 投资收益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减资,追溯调整)(详见第27章第10节) (二)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特殊情况(被动稀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2015年11月4日财政部发布)(详见第27章第10节) (三)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个别财务报表内容详见第一节和本节内容,合并财务报表内容详见第27章第10节) 区分为两种情况: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详见第一节)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详见本节补充内容) 【补充内容】★★★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 投资方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或者原持有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即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按下列会计处理方法核算(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1.按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原持股5%变更为55%)

【实用文档】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三)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个别财务报表内容详见第一节和本节内容,合并财务报表内容详见合并财务报表章节) 区分为两种情况: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详见第一节)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详见本节补充内容)【补充内容】★★★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 投资方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或者原持有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即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即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按下列会计处理方法核算(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1.按公允价值计量(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转换为成本法(原持股5%变更为55%)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当将按照该准则确定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原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转入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当期投资收益。 (1)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先卖后买)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可借可贷) (2)新增投资部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手写板】 借:银行存款(公允价值)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盈余公积(可借可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可借可贷)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可借可贷)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盈余公积(可借可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可借可贷)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可借可贷) 2.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1)应当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股权+新增投资成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可借可贷) ——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 ——其他权益变动(可借可贷) 银行存款等(新增投资成本) (2)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暂不作处理,处置时再结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