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师张永和作品-涵碧湾

大师张永和作品-涵碧湾

大师张永和作品-涵碧湾
大师张永和作品-涵碧湾

大师张永和作品-涵碧湾

非常建筑 : 上海涵璧湾花园别墅

设计:大师张永和作品

非常建筑最近完成了一个位于上海青浦区的度假别墅项目,“涵璧湾花园”。整个项目位于园区B岛,一共20栋,43平方公顷的基地原为养鱼塘。在这个设计中,建筑师希望将建筑与周边的自然、人文境融为一体,吸纳了传统江南建筑风格,并与当代建筑语汇有机结合。形态上,山墙加坡屋顶再次运用江南民居的建筑元素,而非传统材料做法——灰色石材,铝合金门窗,铝合金屋面,金属压顶等的运用,有事对其的重新诠释。

拆分重组后的房与房之间,形成多个不同尺度的围合、半围合院,提供给住户可居的室外空间;每一栋建筑,不管其构造如何,都由一系列功能块和体量组成,由此可以使更多的房间前后通透,得到良好的通风、采光质量,适应当地阴湿多雨的气候,同时与室外空间与景观更紧密的咬合。

上海涵璧湾—只为懂的人存在

类别:我的文章评论(0) 浏览(208) 2010-08-23 14:20 标签:涵璧湾

新民晚报评:

近日,位于上海西岑的涵壁湾即将对外公开。令开发商没有想到的是,项目尚未正式亮相,就已迎来了多批客人。首批客人并非客户,而是消息灵通的同行们。“圈内人”为何关注涵璧湾?

地产名企老总扎堆参观

作为千万级以上的高端别墅,涵璧湾在正式亮相前并没有进行铺天盖地地宣传,而是保持了低调。但是从10月开始,陆续有业内人士或是自发前来,或是托关系打招呼,要求参观涵璧湾。

前来参观的“圈内人”中,不乏地产知名企业:包括万科、保利、绿城、富力等行业龙头企业老总,都抢在涵璧湾公开之前,先行进行了参观,部分公司甚至组织了调研团,拉出整个团队前往考察。

据了解,吸引“圈内人”扎堆前往的涵璧湾,位于上海城西靠近淀山湖区域,整个项目坐落在一片原生湖区——白鹭湖之上,湖水与淀山湖相连,所有别墅均建在湖面天然形成的若干个小岛上。整体社区,一半为水,一半为陆,容积率仅为0.2,由中国最顶尖的设计师张永和主持设计,岛上全部建设独栋别墅。

地产业界流行新暗号

被业内参观者津津乐道的并非项目的奢华铺张,而是这样的土地在上海实在太少见了,封闭水系未经污染,天然岛屿适宜高档别墅开发;而开发商在设计规划中,也刻意保留了土地原生的状态,按照岛屿的自然走向,设计别墅;加上东方元素在别墅中的应用,是上海多年来未曾出现的特殊产品。

随着涵璧湾亮相在即,“涵璧湾,看了吗,”也成为业内在闲谈间的新暗号。

面对业内的突袭,涵璧湾方面则表示:“能够在项目亮相之前就得到这么多同

行的关注和认可,是对涵璧湾最大的肯定。目前的项目情况,还达不到我们理想的接待水平,相信在项目亮相后,涵璧湾会以一个更好更完整的形象展现给市场。”

链接

圈内爆料:涵壁湾四大必看之处

绝版土地

涵璧湾离上海市区不远,湖面将社区和城市天然分割,容积率低,生态环境不可再生。

梦幻设计团队

在中国当代建筑师的代表张永和、MIT建筑学院院长SANTOS、景观设计公司SWAGROUP的设计下,涵璧湾的原生状态得以保存。

东方元素回归

涵璧湾选择了将东方元素大规模融入别墅,斜坡屋顶、高窗、马头墙、回廊、内庭等经典元素,都在建筑中得到了传承。

隐世居住理念

涵璧湾复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居住的理解,出世与入世的统一,不强调奢华铺陈,而是内涵深远。

张永和住宅论文

张永和住宅作品解析 班级:建筑1101 学号:111601118 姓名:王玥婷 指导老师:张建新

王玥婷 摘要/通过对张永和山语间住宅的解析,反映现代建 筑设计应走的道路:抛开宏伟的文化抱负,回归对于空间的关注,以一个平常建筑师的心将那些精妙的概念空间通过严谨的建造完整的实现;或是彻底摆脱空间、材料这些建筑师趣味,去关注城市问题,寻找一 种能够真切反映中国城市现状的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操作。 关键词/山语间生态性动词建筑环境 ABSTRACT/ By residential ”hill between wo-rds” designed by Zhang yong he parsing, re-flect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path:gra-nd cultural aspirations aside and return to the att-ention of space, with a n-ormal heart architect those subtle conceptual space through rigorous construction complete implementation;or completely out of space,m-aterials, these architects fun to be concerned with urban problems, to find a way to truly re-flect the status of Chinese cities is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KEY WORDS/hill between hills,ecological, verb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第一部分:概述 对于张永和来说,建筑设计应该从生活的经历 和感受出发,他强调设计的全过程比设计的最终结果要重要的多。”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从非常向平常的转变,发生更多的是一个对建筑动词化理解的过程”。作为一名实验建筑师,张永和的贡献在于其独到的建筑作品是从设计观念、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等诸多方面对传统建筑设计观念及意识造成冲击,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北京怀柔山语间住宅工程正是贯彻张永和的思想的建筑作品之一。从山语间住宅能够看出对张永和重大影响的建筑师的影子——宾纳菲尔特,密斯和萃姆托。在《平常建筑》中有这样的描述:“一个将建造而不是理论作为起点的设计实践,也是一种建筑定义······如果能把一个典型的宾纳菲尔特住宅一拆为二,得到的会是一个严谨的砖结构和一个严谨的玻璃围护钢结构······在我们有限的形态探索中,有用钢梁柱支撑着的构造相对传统的瓦屋顶,有混凝土过梁、圈梁与构造柱暴露的砖混结构。”这里所说的前者就是山语间。[1] 第二部分:设计解析 1.环境分析与场地分析 山语间位于北京的怀柔县境内,基址位于一处坡地上,该山坡位于山谷中,山坡的方向是东高西低。南面为南北向山坡,坡上有数棵白桦树。建筑部分所覆盖的山坡高差有两米。基地原是山脚下废弃的梯田,利用原本高差各一米的三级现有的梯田台地,用一个顺着地势的倾斜的单坡屋顶限定出空间。建筑尽可能不打扰基地,取意依山就势地伏在基地上。屋顶在概念上又形成被改造为梯田的山坡写意的重建。

张恨水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张恨水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张心远,安徽安庆潜山市人。他是中国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 1911年,张恨水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张恨水凭借九十万言的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此后,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问世让张恨水的声望达到顶峰。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对旧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1967年,张恨水在北京逝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1.1912年底,父亲17岁,在苏州孙中山先生办的蒙藏垦殖学校念书。他那时仍怀着一腔“科学救国”的心愿。这时发生的一件小事,使父亲种下了文字因缘,并决定了他的一生,这就是他的第一次投稿。 ——张恨水 2.当时父亲十分清贫,但每个月总要省下两角钱,买一期《小说月报》。一次,他在杂志封底看到征求稿件的启事,每千字稿酬三元。于是趁着学校因闹风潮停课之机,穷三日之功,写了两则短篇小说。一篇是《旧新娘》,文言的,三千字,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婚姻笑史。另一篇是《桃花劫》,白话的,约四千字,写一个孀妇的自杀。稿子写好了,父亲悄悄地邮寄到《小说月报》编辑部。几天后接到回信,是主编恽铁樵先生亲笔所写,上面说:“稿子很好,意思尤可钦佩,容缓选载。”父亲大喜!后来父亲还和恽先生通过两回信,恽先生都客气地回了信。但是,父亲的那两篇稿子,一年又一年,直到恽铁樵先生离开《小说月报》,整整十个年头,也没能面世。 ——张恨水 3.稿子虽然没能发表,但是恽先生的亲笔信对他的鼓励太大了。可以说,是恽先生引导他走向了文学生涯。恽先生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很多著名的作家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如鲁迅、叶圣陶等,都是在恽先生主编的《小说月报》上首次刊载作品的。但恽先生后来却离开了《小说月报》,索性悬壶挂匾,成了海上名医。 ——张恨水 4.“恨水”的由来 1913年9月,孙中山领导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垦殖学校被迫解散。父亲回到故乡安徽潜山,之后闯到汉口。父亲的远房叔叔张犀草在汉口办了张小报,父亲到他那里写点小稿填空白。这些短文和诗,都是用“恨水”署名。也就是说,从1914年起,“张恨水”便正式诞生了。 ——张恨水 5.父亲的笔名,曾引起很多读者的臆断,种种猜说不胫而走。直到现在,还不断有人对我说起“恨水不成冰”的故事。其实这里既没有香艳的故事,也没有浪漫的情怀。那父亲为什么偏偏要“恨水”呢?这是他对自己的自勉。父亲曾对我讲过,早在苏州读书时,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愁花恨水生”,其典出自南唐后主李煜之词《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从中领悟到光阴的可贵,于是就截取了“恨水”二字作为自己的笔名,可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让光阴像水一样

文献综述 论张恨水小说市民形象

论张恨水小说市民形象 一、课题简介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被誉为“通俗文学大师”和“章回体小说大家”,目前学界将其创作大致划为4个时期:1919年以前为其习作期;1920年到1935年是其成名期;1935年至1949年是他创作的成熟期;1949年至1967年由于张恨水的身体受疾病困扰,其创作开始进入衰退期。通读他每个时期的作品,就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主要是以社会言情小说为主,其中《春明外史》、《啼笑因缘》、《金粉世家》、《欢喜冤家》(又名《天河配》)等均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在成熟期他的作品主要是以爱国抗战为主要题材,但也不乏优秀的社会言情作品,如《如此江山》、《艺术之宫》、《北雁南飞》、《夜深沉》、《秦淮世家》、《丹凤街》、《纸醉金迷》等,其中《纸醉金迷》虽是以抗战期间陪都重庆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但取材依然是以小市民的物欲为主要内容。通读上述社会言情小说,可以看出作者始终是站在小市民的立场上,描写他们的世俗生活,并代表他们表达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看法。市民形象是作者小说中贯穿始终的,因此笔者就从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中的市民形象这一角度入手,去深入分析了张恨水与市民文学的关系、市民形象在其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市民意识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二、相关研究成果 纵观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风格,不难得出其人物有类型化倾向。李洁非在《小说学引论》中分析类型化人物应具有如下特征:1.类型人物有固定的性格、才干、行为方式;2.特定类型的人物即使在不同的作品中,也都有明显的相似性;3.类型人物在作品中经历基本相似;4.读者容易识别并估计到人物的处境及结局。如上节提到市民读者对文本简单书写的选择原因之一就是人物类型化,作者之所以要将人物类化,除迎合读者的阅读能力以及欣赏水平以外,他自身也由于被现实生活所迫,需要批量化的创作文本,在他的回忆录中,他说自己曾同时创作六部小说,这种产量可谓惊人,六部作品里的主要人物,保守累计也不下百人,试想如果每部作品里的不同人物性格各有千秋,再加之故事情节也不尽相同,单是理清人物思路这项工程就足以令人顺舌。将人物类型化这一创作风格,也是张恨水在卷秩浩繁的创作中寻到的一条捷径。在他的社会言情

张恨水作品分析

开往不同方向的火车 --浅析张恨水及其作品 初识张恨水,是我在小学时代看的有董洁、陈坤等主演的《金粉世家》。看着结局,主人公坐着开往不同方向的火车,心里充斥着遗憾。当时虽未读作品,但是从电视剧的情节中,明晰的人物关系,通俗的话语,让我对这部剧很是喜爱,继而促使我找来原著读。渐渐的走进作者张恨水的世界,以及他笔下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作品。 一、作者的故事 作者张恨水,安徽省潜山县人,1895年生人,是我国当代“妇孺皆知”的作家,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虽然出生在晚清,但是他的成书风格没有清朝文人的那般典实丰富,多骈体文。他的书体风格有种平民、通俗之感,老少咸宜。以致于会出现这个情况:张恨水的小说在报纸上连载,读者为了可以尽快的看到接下来的故事,去报社门口等着出新报纸。即使是需要把报纸送到报童手里的,即使从报社到报童只需要一点时间,读者也等不及,迫不及待的买到新报纸,仔细阅读。这就是张恨水小说的影响。 张恨水走向文学之路并非偶然,这与他的家庭是分不开的。张恨水的祖父是自幼习武,历练武职,其父亲也是有的一身好功夫,自然,作为后代的张恨水也是行伍出身,保举五品军功;后来也习得双手打算盘的绝活。祖父是二品顶戴,父亲又为人仗义,所以造就张恨水好品格和为人做事的标准。1901年,6岁的张恨水,被祖父送去蒙学读书。在朦胧中学习的他,渐渐对书结下不解之缘。虽然祖父因病去世,但祖父的高超武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日后创作武侠小说的经验来源。时间的流逝,到张恨水10岁的时候,父亲调任到新城的途中,有三百里的水路,与他们通行的四叔拿着一本《隋唐演义》在船上解闷。很快的,张恨水被吸引了过去,便接过来看下去。这是张恨水读小说之始。在后来的学习期间,先生一直让他做“试律诗”,半填鸭式的教学,让张恨水明白了诗句的平仄。不过,最让张恨水有兴趣的还当属小说:《三国演义》、《七国演义》、《左传》。当时家里还有《西厢记》、《红楼梦》,对于张恨水来说,是不能引起注意的。再长大一些,张恨水借阅同窗家的《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等。在某个暑假,在一个看楼上,张恨水把自己“关”里面两个月。在里面,张恨水读《聊斋》,这本书的批注很多,通过读批注,他明白了很多典故,也学到了很多的形容笔法。后来有用来阅读《红楼梦》,受益很大。在以后的创作中,张恨水可以娴熟的运用古典小说写人状物的笔法创作小说,与此不无关系。 1910年的暑假,张恨水考入甲种农业学校,这是要求“理化生政史地”全面发展的。张恨水值得顾及学业,无暇理会文学。但是假期一来,他又回到小说的世界,在此期间,他读了《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小说,这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讽刺笔法给他很大影响,后来写小说,惯用不动声色的冷峻嘲讽,影响了他对社会的观察与认识,描写社会写实类的文章,也赋予这特点。 辛亥革命的爆发后,父亲去世了。为了生计,放弃求学生涯的张恨水开始写作。他自称为由于穷而“自找出路”。在苏州垦殖学校读书的时候,张恨水鼓起很大的勇气,向当时发行量很大的《小说月报》投稿。一篇《旧新娘》、另外一篇《桃花劫》。即使到最后没有刊登,但给张恨水以很大的鼓舞。后来,学校

《胡同文化》教案

《胡同文化》教案 湖北省麻城市第三中学罗先成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理解作者观点。 2、拓展探究,了解胡同及其文化的变迁,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胡同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筛选、归纳、概括能力。 2、通过关键语句理解作者对胡同的感情。 学习方法:朗读、比较、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境诱导 1、预习阶段印发《〈胡同文化〉补充材料》(主要内容为北京四合院、北京的胡同,张恨水《黑巷行》(节选))。 课前多媒体 2、显示胡同场景、课题《胡同文化》,配以歌曲《北京的胡同》,营造有助于学习的情境。 3、导入语:诗人戴望舒有一首名作《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从此“雨巷”成为现代诗歌中经典的意象。翻开唐诗,刘禹锡的《乌衣巷》大家并不陌生。 4、学生齐背。(多媒体2,展示全诗)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的“巷”就是南方常说的“弄堂”,弄堂在北方被称作“胡同”。这堂课,让我们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二、整体感知 1、胡同文化 问题:请引用作者的一句话回答什么是“胡同文化”。 倒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蒙古有草原文化,江南有水乡文化,“胡同、草原、水乡”构成了文化诞生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来了解孕育北京市民文化的环境——胡同。 2、筛选有关“胡同”及“胡同文化”的信息。 (1)哪几段写胡同? 明确:1-4段。 (2)作者在1-4段向我们介绍了北京胡同的哪些特点? 明确: 第1段方正(“方正”也是皇城建筑格局的特点)。 第2段胡同的取名。 追问:第3段具体写了什么特点?到底是哪一句?

作品金粉世家赏析

《金粉世家》作品赏析 《金粉世家》是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集中展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的儿子金燕西偶遇平民女子冷清秋,不惜一切代价苦苦追求,而学生身份的冷清秋虽内心清高、孤傲,但囿于对金燕西的绝对信任,与他一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于是和金燕西演出了一场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感情悲剧。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最具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的一个典型形象.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冷清秋人物形象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 冷清秋,人如其名,清丽秀雅、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这样一个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的清贫女子,生于书香门第的她,给人一种素雅的美,也许正如她喜欢的百合花一样,给人以纯洁、自然。 一、冷清秋是现代知识女性的典范 冷清秋可以说是20世纪初现代知识女性的代表人物。冷清秋才气逼人,这种现代美不仅体现在人物的外在的物质表现上,而且还体现在颇具现代意识的婚姻上。清秋的才艺、诗情、操守,既有东方式的传统风范,又具有现代女性的气质。在与金燕西的交往中,始终不卑不亢,没有取悦与献媚,追求一种自然而率真的感情。正是他身上散发出的超然与洒脱,战胜了身份和地位都远在她之上的富家小姐,征服了金府。 二、冷清秋是具有悲剧性色彩的女性 冷清秋作为独生女生活在偏僻落花胡同中冷宅,她所具有的悲剧命运在她的婚前就已经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如单亲的家庭环境,在学校接受新式教育,儒学、佛学思想的双重影响等等,只是从冷清秋结婚的那一刻她的悲剧命运更加突显罢了。金燕西毫无节制的腐朽生活又一次次的使得冷清秋倍感失落。吵架成为金燕西与清秋之间的唯一交流,她选择了闭门礼佛,想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自由。一场大火烧毁了阁楼,冷清秋携子出走了,诀别了对金燕西的眷恋。假如他们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相互理解,少一点不必要的猜疑,也不会导致最终的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悲剧不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渗透着作家的人生理想。 三、冷清秋具有对封建思想的反抗意识 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冷清秋走进金府,去见证金府内部一切的腐败衰落。作为一位玉雪聪慧、清新可人、端庄娴静、知书达理的才女,冷清秋的清高注定了她不会屈从于所谓的上流社会。新式的思维和卓越的才华使她有着区别于传统女性的现代意识,当然,也招来了别人的不满与排挤。她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常见的宁折不弯的精神使她最终怀着对婚姻的绝望而离家出走。 那么读《金粉世家》让我们汲取的一点就要超越那个世俗的酒色财气的生活层面,我们不谈每个人做君子,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超越这一层面之上,让我们的生活有点目标,有点精神追求。

本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中田佩芝形象分析

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中田佩芝形象分析 目录 一、田佩芝的性格心理特点1(一)田佩芝好强的个性 1(二)田佩芝的爱慕虚荣 2 (三)田佩芝不知人、不自知、缺乏自省意识 3 二、田佩芝悲剧形象社会原因分析4 三、田佩芝形象的启示和意义 6 注释 8参考文献 8 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中田佩芝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纸醉金迷》是张恨水对国民党统治时“陪都”重庆市民醉生梦死的生活创作的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张恨水后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小说中张恨水描写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个人物都各具特色。田佩芝是张恨水在特殊年代下塑造的悲剧角色,命运的捉弄让田佩芝由一开始有理想、有抱负的女大学生沦为一个交际花。本质善良的她在充满诱惑的年代没有经受住金钱和虚荣的诱惑,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无奈的境遇,一个女人由理想到现实的过程。她对物质生活的渴求和精神世界的迷失是造成悲剧的一部分,残酷的现实世界让田佩芝一步一步走向一条不归路。作者透过田佩芝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揭示了动荡的社会,讽刺社会的黑暗。田佩芝的沉沦形象对当代的女性有着一定的启示和警示意义。 关键词:纸醉金迷;沉沦者;田佩芝;性格心理;社会因素

Zhang Hen shui's novel" lead a voluptuous life" in Pei Chi image analysis Abstract:" Lead a voluptuous life" is Zhang Henshui of the Kuomintang" capital" Chongqing citizen befuddled life writing a chapter novels,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of the late Zhang Henshui. In the novel Zhang Henshui describes the society of every hue characters, each character has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ian Peizhi Zhang Henshui in the special age shape 's role in the tragedy, fate let Tian Peizhi started by ideals, aspiri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become a social butterfly. Essential goodness in her seductive time did not stand the temptation of money and, she is also a kind of helpless situation, a woman from ideal to reality in the process. She was living on craving and the spirit world is part of a lost tragedy, the cruel reality of the world to let Tian Peizhi step by step toward a road of no return. Author Tian Peizhi through this typical image reveals the turbulent social satire, the darkness of society. Tian Peizhi sink image of contemporary women have certain enlightenment and warn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Lead a voluptuous life; sink; Tian Peizhi; personality psychology; social factors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论文(设计)题目张恨水小说《纸醉金迷》 中田佩芝形象分析 学科分类 (二级) 题目来源(a.教师拟题;b.学生自拟;c.教师科研课题;d. 其他) b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张永和(1)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 ——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界的海归派元老级人物,张永和在2000年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上的亮相,带领了中国当代建筑正式登上了国际建筑舞台,他和他的非常建筑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拓荒者。但有人认为,非常建筑的设计,在外观上没有那种给人视觉带来冲击的形式,缺少一种应该有的个人风格。对于这个的解释,西方评论家在评论崔健时说过,他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是他在不断地扩展摇滚乐在中国意识形态中的空间。而张永和的非常建筑最大的贡献也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而是他在不断扩展实验建筑在中国建筑产业中的空间。 对于张永和的评价,需要把他纳入到所涉及的多重工作中去把握。他所起步的阶段正好是文革一段荒凉的时代之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全球化,亚太地区经济繁荣加剧,条件促使了新一代的建筑师开启建筑创作的新视野。受到西化思想的熏陶,又对中国的传统及当代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通过实实在在的建筑实验研究,探索着中国当代建筑的道路。 起初的张永和,着眼的是建筑空间的思考,还属于空想阶段。《非常建筑》中讲到自行车与建筑的空间移位,讲到电影与建筑的空间叙事,都是跨领域的发散思考,就好像一个能 有所为的艺术家童年的丰富想象经验。他的这种自 我思维打开的方式,可以让一个建筑设计者逐渐培 养起对自身经历和生活环境的敏锐与洞察力,对生 活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对人们活动每一个细节及其 意义的研究来体察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 都是纯概念。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感知,张永和 的建筑是从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在他的设计中 没有过多抽象的定义。 而后,概念与建造得以实现。席殊书屋的设计中,自行车与 书架拼贴而成的“书车”,是街上车流在书店中的延续,赋予了书 店一定的城市性。书车为背靠背的双层书架,与原建筑的墙体厚 度相同,又成为了活动的书墙,任意转换它们的位置可以获得书 店内空间的变化,这样空间的灵活性就模糊了基地小的局限。这 也是对中国当时平行城市的一种理解。在那个年代,中国的住宅 都是作为社会福利建造的,强调平均,平行城市中没有单体建筑 的个性但有大结构的严整。对历史空间资源的尊重和再生创造也 就在这个时候崭露头角。这里关心的事具体的,现实的生活世界。 在书架和自行车的重叠中,叙述城市中细致的空间历史,建筑不再颂咏空洞而宏大的主题。 建筑的叙事,在基本纯粹的建造关系中展开, 而不是通过外部的、历史的、风格的、装饰的 附加形式,是书车、圆形钢管、玻璃墙、发光 地面、动态的上下前后关系的叙事。 张永和与非常工作室之后关注的核心问 题逐渐转化为建筑与基地,建筑与都市或自然 风景之间的关系。北京山语间怀柔别墅就成功 地建立了地形与建筑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激发的关系。在泉州小当代美术馆的设计中,当地材料和建筑方式与功能主义的线型空间相叠加产生了一种难以归类和定义的建造形式,这种暧昧的,指向不明的空间形式,是对当代中

张恨水散文

冰雪北海 北平的雪,是冬季一种壮观景象。没有到过北方的南方人,不会想像到它的伟大。大概有两个月到三个月,整个北平城市,都笼罩在一片白光下。登高一望,觉得这是个银装玉琢的城市。自然,北方的雪,在北方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堆积不化的,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有北平这个地方,有高大的宫殿,有整齐的街巷,有伟大的城圈,有三海几片湖水,有公园、太庙、天坛几片柏林,有红色的宫墙,有五彩的牌坊,在积雪满眼,白日行天之时,对这些建筑,更觉得壮丽光辉。 要赏鉴令人动人的景致,莫如北海。湖面让厚冰冻结着,变成了一面数百亩的大圆镜。北岸的楼阁树林,全是玉洗的。尤其是五龙亭五座带桥的亭子,和小西天那一幢八角宫殿,更映现得玲珑剔透。若由北岸看南岸,更有趣。琼岛高拥,真是一座琼岛。山上的老柏树,被雪反映成了黑色。黑树林子里那些亭阁上面是白的,下面是阴黯的,活像是水墨画。北海塔涂上了银漆,有一丛丛的黑点绕着飞,是乌鸦在闹雪。岛下那半圆形的长栏,夹着那一个红漆栏杆、雕梁画栋的漪澜堂。又是素绢上画了一个古装美人,颜色是格外鲜明。

五龙亭中间一座亭子,四面装上玻璃窗户,雪光冰光反射进来,那种柔和悦目的光线,也是别处寻找不到的景观。亭子正中,茶社生好了熊熊红火的铁炉,这里并没有一点寒气。游客脱下了臃肿的大衣,摘下罩额的暖帽,身子先轻松了。靠玻璃窗下,要一碟羊膏,来二两白干,再吃几个这里的名产肉末夹烧饼。周身都暖和了,高兴渡海一游,也不必长途跋涉东岸那片老槐雪林,可以坐冰床。冰床是个无轮的平头车子,滑木代了车轮,撑冰床的人,拿了一根短竹竿,站在床后稍一撑,冰床嗤溜一声,向前飞奔了去。人坐在冰床上,风呼呼的由耳鬓吹过去。这玩艺比汽车还快,却又没有一点汽车的响声。这里也有更高兴的游人,却是踏着冰湖走了过去。我们若在稍远的地方,看看那滑冰的人,像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上,飞动了许多黑点,那活是电影上一个远镜头。 走过这整个北海,在琼岛前面,又有一弯湖冰。北国的青年,男女成群结队的,在冰面上溜冰。男子是单薄的西装,女子穿了细条儿的旗袍,各人肩上,搭了一条围脖,风飘飘的吹了多长,他们在冰上歪斜驰骋,做出各种姿势,忘了是在冰点以下的温度过活

浅谈张恨水小说

浅谈张恨水小说《金粉世家》 姓名:张守梅 年级专业:汉语言本科 学号: 所在学校:敦化电大分校

参考文献 1、周晓明;《现代中国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 2、袁瑾;《试论张恨水笔下的市民社会》;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4年1期 3、张恨水;《金粉世家》;中国教育出版社;2001年 4、魏守忠;张恨水研究资料[J];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03期

目录 一、生活的腐化 (1) 二、官场的腐败 (1) 三、女性的地位 (2) 四、爱情的悲剧 (3)

摘要 张恨水是中国现在“章回体”小说大家,他的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二年创作的了《金粉世家》为他在中国文坛上奠定了文学大家的地位。他的《金粉世家》情节曲折起伏,故事生动有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意识,是其最为轰动的作品之一,。本文试从社会生活的腐化、官场的腐败、女性的地位、爱情的悲剧等四方面来反映上层社会的腐朽。 Abstract Zhang Henshui is a novel now "couplet" Chinese everyone, his literary works is a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literature China. From 1927 to 1932 the creation of the "Jinfenshijia" for him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and lay literature we position. The plot of his "Jinfenshijia" ups and downs, the story vivid taste, reflects the feudal society's consciousness, is one of the most sensational works,. This paper from the social life of corruption, official corruption, the status of women, the tragedy of love in four aspects to reflect the upper social decay.

试论张恨水小说的文化特征与独特价值

试论张恨水小说的文化特征与独特价值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深受鸳鸯蝴蝶派的影响,由于他对旧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文学的边界,因此也堪称为 20世纪的雅俗文学大家。其作品如《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春明外史》、《纸醉金迷》是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张恨水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于传统中融合新知却又不生硬,于现代中贯穿封建却又不牵强,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证明了新旧融合改造的可能性,对章回体小说有现代性的改造,这正是张恨水小说的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弄清张恨水传统的旧的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看他作品中所包含的现代性特征,从而在历史的流变中欣赏他的独特价值。 一、传统文化特征的体现 (一)作者本身的传统文化特征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岭头乡黄岭村人。生于江西广信小官吏家庭,肄业于蒙藏边疆垦殖学堂。后历任《皖江报》总编辑,《世界日报》编辑,北平《世界日报》编辑,上海《立报》主笔,南京人报社社长,北平《新民报》主审兼经理,1949年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1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因其父曾在江西上饶广信税务当职员而在上饶出生,并在上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童年就读于旧式书馆,并沉溺于《西游》、《列国志》一类古典小说中,尤其喜爱《红楼梦》的写作手法,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诗词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情节。 青年时期的张恨水成为一名报人,并开始创作。他自1914年开始使用“恨水”这一笔名,其名取自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到1919年为止,这时期创作的作品,如《青衫泪》、《南国相思谱》等,以描写痴爱缠绵为内容,消遣意味浓重,均可列入鸳鸯蝴蝶派小说中。 1924年4月张恨水开始在《世界晚报·夜光》副刊上连载章回小说《春明外史》,这部长达九十万言的作品在此后的五十七个月里,风靡北方城市,使张恨水一举成名。1926年,张恨水又发表了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但真正把张氏声望推到最高峰的是将言情、谴责、及武侠成分集于一体的长篇《啼笑因缘》,这部小说至今已有二三十个版本,在发表的当时就因各大电影公司争先要将之拍摄为电影而几成新闻,由它改编成的戏剧和曲艺也不在少数,而因《啼笑因缘》而作的续书之多更是民国小说中之最。至此,张恨水的名声如日中天,即使不看小说的人也知道这个作家,

试论张恨水对于小说的贡献

论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理论的贡献 学号;097090101 姓名:XXX 摘要:张恨水的现代通俗小说理论大体上是属于实践型也即经验型的,即在通俗小说创作的基础上,以经验的总结、提升而形成某些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能进一步深化他的小说创作。他对现代通俗小说理论的贡献主要是:在对“五四”新文学的反思中,建立现代通俗小说的文体观;在创作实践的演进中,建立现代通俗小说的艺术观;在追求时代精神中,发展现代通俗小说的功能观。他在“趣味性”与“时代性”的双重变奏中,实现了理论的发展和创作的突进,完成了由俗入雅地向新文学主流意识形态的靠近及转向。 关键词:张恨水通俗小说艺术理论贡献 作为现代通俗小说艺术大师的张恨水,不仅为中国文坛留下了120多部中长篇小说,而且还留下了相当数量的小说理论着述。人们评价张恨水,大都关注他的文学创作,而对他的文学思想尤其是小说理论则很少涉足。其实,张恨水不仅是现代通俗小说家,而且还是现代通俗小说理论家。张恨水说他曾打算写一部《中国小说史大纲》,后来欲改为《中国小说新考》,这部系统的小说理论着作虽未面世,但在他为自己的作品所写的序、《写作生涯回忆》、《谈长篇小说》、《长篇与短篇》、《短篇之起法》、《我的小说过程》、《我写小说的道路》以及《总答谢》等理论文章中,已能够显示其通俗小说理论的系统性、深入性。他的现代通俗小说理论大体上是属于实践型也即经验型的,即在通俗小说创作的基础上,以经验的总结、提升而形成某些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能进一步深化他的小说创作,这就形成了张恨水小说创作与理论的互动共振关系,这种“关系”既发展了张恨水又影响了一代通俗小说理论及其创作。本文拟从通俗小说的文体观、艺术观、功能观三个方面,探讨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理论的贡献。 一、文体观 张恨水走通俗小说创作道路,大都采用章回体,他对章回体小说情有独钟,因而在理论上对章回体的性质以及如何改造旧章回体,作了较深入探讨。联系现代文学发展史可以看到,张恨水是在反思“五四”新文学,雅俗、新旧对峙冲撞中坚持章回体小说创作,建立通俗小说文体观的。当“五四”新文学运动掀起巨大浪潮,以“反传统”面目冲击着旧文学时,张恨水却在旧文学圈子里打转转,固守传统的章回体,发表小说《真假宝玉》、《小说迷魂游地府记》,这便引起人们的不

浅析张永和的体验性建筑

浅析张永和的体验性建筑 N133028刘昱娇【摘要】本文通过对体验性建筑的概念以及张永和本人的建筑实践,来试图探寻体验性在张永和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全文围绕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身体体验、自然体验、城市体验来展开,并且对张永和的部分体验性建筑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关键字】体验性张永和空间自然城市 张永和曾多次强调“体验”这个词,从空间到建筑到城市,他的设计都在围绕着“体验”进行。“体验”是张永和一个重要的设计方法,同时建筑的体验性也是他设计的出发点和不断探寻的方向。 一、体验性建筑 在体验性建筑中所谈到的体验,是指参观者以自己的视角再建筑、景观、室内空间的独特体验。不是走马观花的观光感受,而是指以一个参观者的角度去参与、共鸣。从体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体验作为活动,即由外部行为,也由内部行为来实现”。同样,在建筑的空间体验行为中,大多数不仅是观者的内部心理活动也是外部空间环境刺激下的反应。 人对建筑的体验体现在很多方面,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首先体验到的是建筑的外在形式,比如尺度、比例、色彩、光线等,但是当去考虑这个建筑的本质因素,真正对建筑的本体产生的感触并非是单个元素的简单集合,真实的建筑体验是在与建筑的亲身接触中感受到的。这正是在建筑这个外部空间环境下刺激所产生的最直观的感受。在体验中发生的事件和生活感受件构成了建筑空间体验的本质内容。 建筑空间的体验因人而异,建筑师无法让所有人的体验都是一样的,但是建筑师作为建筑空间体验中的主导者,必须担负起把握主题方向的使命。在张永和的建筑设计里,建筑的体验性始终贯穿其中。从体验出发进行设计,最后再回归到体验的使用中,是张永和一直不断使用的设计方法。具体到设计中,就是先验与体验周而复始,相互交叉的一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丰富而又吸引观者与使用者的建筑趣味。 二、张永和的建筑实践 张永和1977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1年赴美自费留学,先后在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士和建筑硕士学位。拥有美国建筑师资格的张永和,1993年回到北京创建了“非常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引言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恨水”这一笔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张恨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通俗文学大师,是二三十年代国内最走红的作家之一,“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这些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小说皆是张恨水的代表作品。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造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以作品多产出名,总字数近三千万言的数字,堪称著作等身。在他大量的小说创作中,各式各样的女性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众多女性当中,有《金粉世家》中的白秀珠及《啼笑因缘》中的何丽娜这样出身于富贵之家的时尚小姐,也有《金粉世家》中冷清秋这样饱读诗书的平民女性,有《啼笑因缘》中关秀姑这样充满侠气的传奇女子,也有《金粉世家》中白莲花姐妹这样出身低微的风月场女子。并且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往往和婚恋联系在一起,或是婚恋的当事人,或是婚恋的旁观者。爱情与婚姻是张恨水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中,他着力塑造各种阶层各种类型各种年龄的女性形象,关注她们的日常生活、婚姻和恋爱,从各个方面或直白或隐晦的描述她们的社会境遇。“张恨水的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独特的男权社会的女性命运图。”我们知道,作家的作品与作家本身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或多或少带着作家自身对女性的认知、期待以及作家自身的婚姻观念、作家身处时代的社会影响。在这里,我以《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为例,浅析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以了解女性的生存状态。 一、张恨水笔下的“红颜”形象 张恨水少年时便熟读《红楼梦》,《红楼梦》对张恨水的创作影响不可谓不深刻。早在40年代,有人就称誉《金粉世家》是“民国红楼梦”。如同《红楼梦》中出场的众多女性人物一样,张恨水很擅长女性的刻画,在《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中塑造了大量身份性格各异的“红颜”。如同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的年轻女孩儿是珍珠,光滑美丽惹人喜爱。张恨水笔下的女子,不论身份背景,不论社会地位,不论性格特征大都是青春的,美丽的,富有生命力的。我称这些美丽的女子为张恨水笔下的“红颜”。 (一)“不新不旧”的雅致女子冷清秋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就是一个集古典淑雅和现代清新于一身的美丽女性。“不新不旧的女性”这是文中金燕西追求冷清秋时对她的一段评价。冷清秋无疑是小说中美丽的女性之一。首先,她的名字就颇具古典诗词美,冷清秋是取自柳永的《雨霖铃》中“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还是李煜的《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呢?我个人偏向后者,清秋婚后并不幸福,她的人和幸福都被锁在了金家的深宅大院里,或者说是锁在了当时那个男权社会的牢笼里。无论是取自那种解释,冷清秋在名字上就被预示了其悲剧的命运。其次,我们再来看她的外貌。人如其名,冷清秋的出场和她的名字一样典雅清致。“只见那女子挽

张永和

张永和(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国际著名建筑师) 张永和,男,1956年生于北京,1977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81年赴美自费留学,先后在美国波尔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士和建筑硕士学位。他是中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并担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同济大学“千人计划”教授;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5年9月就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2015年,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招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博士生[1] 。 中文名:张永和 国籍:美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6年 职业:艺术家,建筑学家,建筑师,教授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 主要成就: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主要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贡献奖 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入选日本《世界之建筑家581人》 入选《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展开 代表作品:十年大事记馆,《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专集1、2》 学位:硕士 国外经历 张永和于1981年赴美自费留学,先后在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士和建筑硕士学位。在校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和基金会奖金。1984年毕业后曾在美国旧金山几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1985年开始相继在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密执安大学、伯克利加大和莱斯大学教书。其间曾在一系列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如1986年荣获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1988年荣获美国福麦卡公司主办的“从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第一名。1988年荣获美国密执安大学W.桑得斯建筑设计教学研究奖金。1989年成为美国注册建筑师。1991年参加美国建筑师协会旧金山分会/旧金山建筑基金会主办的旧金山/洛杉矶3×3+9设计竞赛,获优胜奖。同年,以“垂直玻璃宅”获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佳作奖。1992年,获得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论坛奖,在纽约举办作品展并发表演讲,同年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史戴得曼建筑旅行研究金大奖。 国内发展 自1993年起,与鲁力佳成立非常建筑工作室并开始在国内的实践。1996年底正式辞去美国莱斯大学教职,回国。自1992年开始,由他设计的洛阳老城幼儿园、郑州小赵寨住宅区及幼儿园、汕头华利迪娱乐城、清溪山地住宅和虎门政府花园式酒店等工程相继发表在国内外杂志上。1994年作为八位中国建筑师之一入选日本《世界上581名建筑家》一书。1995年,在广东清溪的“坡地住宅群”工程荣获美国“进步建筑”1996年度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奖。(进步建筑奖为美国建筑界最权威的建筑年度奖之一,这是首次中国人设计的在中国的工程获得此奖。)1996年完成北京、南昌、武汉的席殊书屋等室内设计工程。1997年完成北京美国康明斯公司“颠倒办公室”工程、深圳润唐山庄住宅小区工程,1998至1999年完成

张恨水简介

作家简介 张恨水,中国现代著名通俗小说家。1895 年 5 月 18 日 生于江西广信县, 1967 年 2 月 15 日病逝于北京。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县。17 岁就以“恨水”的笔名投稿。他的 第一篇短篇小说《真假宝玉》于 1919 年在上海《民国日报》 上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南国相思谱》于同年在芜湖《皖江报》副刊上连载。后到京,在北京《益世报》、北京《朝报》 等编辑部任职。《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创刊后,便身兼 两报的副刊主编。其间发表了成名之作《春明外史》和《金粉 世家》。从 1924 年的《春明外史》起至 1939 年的《八十一梦》止,是其创作的高峰期,约写了 60 部章回小说。 《金粉世家》是他早期作品中结构最严谨的一部。作品通 过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冷清秋和内阁总理的儿子金燕西的恋爱 及婚变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虚伪,具有一 定的社会意义。1929 年问世的《啼笑因缘》是其代表作。小 说将缠绵悱恻的言情和锄强扶弱的武侠传奇熔于一炉,抨击了 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现实,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在当时颇 有影响。抗战期间写成的小说《八十一梦》是他的杰作。作品 虽然表面上讲些荒诞不经的故事,其实是影射真人真事,对当 时重庆政府的腐败给予有力的鞭笞。作品寓意深远,含蓄蕴藉,冲破了旧小说的樊篱,标志着作者的小说创作走上一个新的阶段。 他终身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京、津、沪、渝多家有影响 的报社任编辑、记者或主编。1949 年应邀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被聘为文化部顾问。1959 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 的作品刻画入微,描写生动,文字浅显,口语自然,达到“老 妪都解”的境界。一生共写了百多部小说,约计两千多万字, 堪称现代章回小说大家。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非常建筑”张永和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非常建筑”张永和 目录 一、张永和简介 二、张永和部分作品欣赏 1、运河上的院子别墅区之泰禾俱乐部 2、生态竹院宅 3、拓扑景框——柿子林会馆 三、个人心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非常建筑”张永和)1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一定发展 2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沿用 3中国生态建筑的发展

摘要:张永和是中国知名建筑设计师,其设计思想受到一定程度上外国文化的 影响,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设计作品风格明显,并对未来生态建提出一定理念。本文通过对建筑师张永和的了解,对中国未来建筑发展趋势进行一定建议。 关键词:张永和/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生态建筑 一、张永和简介 张永和,中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家,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 建筑师;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北京 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2002年美国哈佛大 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5年9月就任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 发表作品 1997年出版《非常建筑》作品专集,2000年出版《张 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专集1、2》。在国内的学术刊物上 多次发表学术文章,并先后在法国的《今日建筑》,意大 利的《瞬间艺术》,日本的《新建筑》,《空间设计》,美 国的《进步建筑》及《建筑》,韩国的《空间》,《韩国建 筑师》,英国的《世界建筑》,《AA档案》等杂志及美国的《慢空间》一书中发表作品及文章。 所获荣誉 美国金钥匙荣誉协会终身会员1982 美国建筑师协会/基金会奖学金1983-84 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Bakewell&Brown和Bakewell&Weihe建筑 画奖1984 美国建筑师协会印地安那波利斯分会“纸上建筑”竞赛荣誉奖1986 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1986 美国“从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一等奖1988 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佳作奖1991 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论坛奖1992 作为8名中国建筑家之一入选日本《世界之建筑家581人》1994 主要作品:运河上的院子、长城脚下的公社、唐润山庄集合住宅、玻璃洋葱西餐厅、中国科学院晨兴(MORNINGSIDE)数学中心、西南中试产业化基 地、生态竹院宅、四影室、韩国破周出版社、上海涵碧湾花园、北京 泰禾会所山语间别墅等。 二、张永和部分作品简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