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法的热点及其新发展

社会法的热点及其新发展

社会法的热点及其新发展
社会法的热点及其新发展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社会法的热点及其新发展

林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一、研究概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我国社会法的理论研究和相关立法得以快速发展。2006年9月,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在京成立,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法学的发展。年初,《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使得劳动合同法成为年度的热点问题;同时,由全国人大法工委牵头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进入了实质阶段。此外,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了社会保障法学界的热点问题。

本年度社会法学界的学术活动频繁。10月13至14日,苏州大学法学院主办了“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社会法理论研讨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劳动基准法研究”,来自海峡两岸的代表近100人就劳动基准法的基本理论、国际劳工标准、海峡两岸劳动基准比较、劳动基准的立法和实施等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外还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例如,8月19日至20日,北京大学法学院主办了“反就业歧视的立法必要性和理论框架:中国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项目成果发布会及研讨会”;8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主办了“飞行员辞职法律问题研讨会”;9月7日至9日,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主办了“北京市第八届劳动人事争议案例研讨会”;10月21至22日,中国政法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主办了“中美矿难法律治理学术研讨会”等。

本年度有许多学术著作和教材问世,主要学术著作有:李炳安著《劳动权论》,周伟等著《中国的劳动就业歧视:法律与现实》,姜颖著《劳动合同法论》,范跃如著《劳动争议诉讼程序研究》,蒋月著《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刘翠霄著《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刘诚著《社会保障法比较研究》,余云霞著《国际劳工标准:演变与争议》等。主要译著有:(日)马渡淳一郎著,田思路译《劳动市场法的改革》,(英)内维尔·哈里斯等著,李西霞、李凌译《社会保障法》等。教材类有:关怀、林嘉主编《劳动法》,黎建飞主编《社会保障法》(第2版),赵蓉主编《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周宝妹著《劳动法要论》等。此外,本年度发表的有关社会法的论文达到新高,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类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五百八十多篇。

二、热点与创新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在劳动合同法的起草过程中,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学者们对《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应当“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还是“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劳动合同法》是劳动者的保护法还是劳资双方的契约自由法发生了分歧,形成了“单保护”与“双保护”之争。有学者从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及《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等方面分析认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应当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1]另外,有学者指出,在劳动合同立法中,应当明确劳动合同立法主要是规定劳动条件,还是调整劳动关系?无论如何,《劳动合同法》始终是“合同法”,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寻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劳动合同法最终要回到社会利益本位下的劳资和谐、平衡规制的轨道上来。 [2]

(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呈现多样化趋势,而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为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提供了一次契机。有学者认为,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应当根据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作出相应的规定。因此,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应当是:除公务员和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之外的其他与用人主体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 [3]有学者认为,劳动法的产生源自于对劳动者倾斜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保护的需求,无论是非法用工组织、民办非企业组织,还是目前被强行划入人事管理体制中的部分组织,均有同样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同样需要法律的倾斜保护,劳动合同法理应将涉及这部分群体的社会关系纳入调整范围。 [4]有学者认为,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劳动——人事”二元分割体制,大量与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被排除在劳动法的调整之外,由人事法规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聘用制度也将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5]有学者认为,《草案》在适用范围方面相对于《劳动法》没有作出实质性的突破,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应当通过关注确立适用范围应采用的立法模式、非正规劳动关系的适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关系的适用、劳动合同主体理论和制度的调整等几方面来调整和扩大《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6]还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劳动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劳资对立”关系,当今社会阶层结构的多元化导致了劳动者阶层的分层化现象。劳动法的宗旨决定了倾斜保护只能是向具体的弱势主体倾斜。因此,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应首先通过从属性界定“劳动者”的身份,再通过“去强扶弱”,从而真正落实劳动法对弱势主体的保护。 [7]

(三)劳动合同期限的设置

目前劳动合同期限呈现短期化趋势,这极大地影响了劳动者职业的稳定和权益的保障,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合同期限如何设计成为劳动合同立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有学者认为,从国外立法来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常态,但不等于固定工。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具有既不利于保护雇员的就业稳定性又限制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选择自主权的弊端,因此,我国《劳动合同法》应当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加以限制。 [8]有学者建议通过重构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经济补偿金制度、劳动者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等制度来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制度的指引和导向功能,最大程度地扭转劳动合同短期化的趋势。 [9]有学者认为,定期劳动合同体现了传统民法理念,不定期劳动合同体现了社会法理念。应从改革我国现行的不定期合同人手,重点去除其福利因素,放宽不定期劳动合同的政策限制,同时逐步限制并适当收紧固定期限合同,让两种合同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可以选择的形式,从而建立定期合同和不定期合同的新平衡。 [10]

(三)劳动派遣的法律规制现阶段,我国劳动派遣呈现常态化和普遍化的趋势,法律的缺位导致了派遣行业发展极不规范,派遣机构和要派单位规避法律、派遣劳动者利益受损的现象屡屡发生。因此,在劳动合同立法过程中,学者们纷纷呼吁对劳动派遣进行规制。有学者认为,劳动派遣实际上形成了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派遣机构与要派企业基于“共同雇主”共同对派遣劳动者承担责任。 [11]有学者认为,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和要派单位之间仅存在“一重劳动关系”,立法上必须将派遣机构和要派单位确认为“共同雇主”,共同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对劳动者承担连带责任。 [12]针对《草案》的相关规定,有学者建议:按照各派遣单位的年度派遣计划确定与之对应的年度备用金总额,人均备用金标准由各省级政府制定,由劳动保障部门和开户银行共同监管。对于用人单位之间的责任分担,建议法定方式优于约定方式,除非约定对劳动者更有利。 [13]有学者认为,基于劳动派遣关系的特殊性,劳动派遣法律规制的重点应是通过“雇主”身份的认定,尽量使其恢复传统劳动关系的基本样态,以确保劳动法对其规制获得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劳动派遣的制度建设。 [14]还有学者从派遣劳动者就业权保障的角度检讨了《草案》的相关规定,认为派遣劳动者的就业权包括自由择业权、职业保障权、职业平等权等,劳动派遣的法律制度应当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从而达到促进正规就业的目的。 [15]

(四)竞业禁止的规定

近年来,由于员工“跳槽”引发的商业秘密侵权案件逐渐增多,用人单位纷纷通过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条款来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如何设计竞业禁止条款是劳动合同立法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学者认为,竞业禁止条款的有效条件包括适用主体上的限制、适用客体上的限制、工作性质及竞业禁止的时间限制、约定经济补偿金条款不生效等,并认为当企业滥用解雇权时,竞业禁止条款即失去效力。 [16]有学者指出,对于竞业禁止条款的目的限制,《劳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动合同法》应当对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采取列举式规定。对于地域限制,竞业禁止不仅应当以地域为限,而且必须规定地域的约定不应当不适当地迫使劳动者放弃就业机会。对于期限限制,应当明确竞业禁止期限必须是“为保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所必需”,且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17]还有学者认为《草案》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应限制竞业禁止的职业范围;应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的规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应明确规定新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应对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竞业禁止经济补偿的具体方式和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应对在职竞业禁止作出规定。 [18]

(五)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和立法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对于及时解决劳资纠纷,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制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过程中,争议的焦点主要是对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如何改革的问题。

关于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有学者提出了几点完善的建议:立法上取消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将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合并为劳动委员会;取消劳动行政部门内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代之以在各级政府设立的专门的集体争议调解处;取消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和诉讼调解。 [19]有学者认为,应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劳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动争议调解体制,工会要推动建立企业内部疏导化解矛盾机制即“职工申诉不满程序”,创新基层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处方式。 [20]有学者建议,健全企业内部劳资沟通渠道,配置给雇主释明、沟通义务和相应的举证责任;改造和充实三方机制,以建立区域性、行业性乃至国家层面的调解和指导调解机构。 [21]还有学者认为,调解分为公共调解和社会调解。对于公共调解,应当按照三方原则组建一个公共机构,独立开展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应当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对于社会化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赋予其合同效力,保留仲裁机构或法院对调解过程和协议内容的审查权。有学者不同意设立社会化的调解机构,因为社会化的调解机构面临如何保证公平和公正、由谁来监管以及调解协议的效力无法认定等问题,并认为应当将调解程序作为劳动争议处理的一个前置程序。还有学者认为劳动争议调解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建立调解机构,且调解不能作为前置程序,应当尊重当事人自己的选择。 [22]

关于劳动仲裁和诉讼,有学者认为,现阶段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可以采取并轨制,将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权统一交给法院,由专门的审判庭按照普通程序审理。 [23]有学者认为,应当改变现行的“先裁后审”机制,改为“或裁或审”,由当事人选择。 [24]还有学者认为,应当将现行的先裁后审制改为分类处理制,即将裁、审分离,依仲裁、审判机构各自的争议处理能力,根据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争议,合理划分仲裁机构和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界限,以此为前提,设立只裁不审的法定仲裁制度和或裁或审的选择制度。 [25] 还有些学者对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进行了介绍, [26]对我国劳动争议受案范围、 [27]劳动争议处理法的基本框架设计、 [28]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制度 [29]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六)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学者提出,通过立法为农民工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现实中存在许多困难,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须从维护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等基本权益做起,须从农民工争取平等的公民权开始。 [30]有学者认为,应加快制定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同时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如建立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相适应的一体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制度;制定农民工保险基金省际转移管理办法等。 [31]有学者指出,农民工社会保险,既要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又要切合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具体设计与现有的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制度,分类、逐步地把农民工纳入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 [32]还有学者从国际劳工标准人手,指出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应遵守和执行社会保障国际劳工标准,充分发挥社区社会保障的作用,改革户籍制度,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完善相关法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主动适应全球化时代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新形势。 [33] 注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关怀:《(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5期。

[2]程延园:《劳动合同立法: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谢良敏:《劳动合同立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载《工会论坛》2006年第1期。

[4]郭文龙:《关于劳动合同立法的几点思考》,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2期。

[5]林嘉:《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及其立法完善》,载《中国工运》2006年第7期。

[6]许建宇:《众议劳动合同法草案——关于适用范围》(专家点评),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5期。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7]董保华、邱婕:《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应作去强扶弱的调整》,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9期。姜颖著:《劳动合同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郭文龙:《关于劳动合同立法的几点思考》,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2期。

[8]郑爱青:《限制固定期限合同的应用》,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2期。

[9]李培志:《(劳动合同法)应全力扭转合同短期化趋势》,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2期。

[10]董保华:《建立定期合同和不定期合同的新平衡》,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2期。

[11]董保华:《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动力派遣》,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3期。

[12]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3期。

[13]王全兴:《众议劳动合同法草案——关于劳动力派遣》(专家点评),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5期。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14]侯玲玲、曹燕:《劳动派遣关系的法律规制研究》,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

[15]吴文芳、韦袆:《派遣劳工就业权保障的法律分析》,载《江淮论坛》2006年第5期。刘炎白:《浅论劳动派遣中的劳动平等问题》,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4期。

[16]郑爱青:《从英法劳动法判例看劳动法上的忠实义务与竞业限制条款——对我国(劳动合同法)规范竞业限制行为的思考和建议》,载《法学家》2006年第2期。叶静漪、任学敏:《我国竞业限制制度的构建》,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

[17]黎建飞、丁广宇:《竞业禁止义务规范研究——以英国法为比较视角》,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

[18]张霞:《竞业限制:(劳动合同法(草案))中的规定及不足》,载《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第6期。

[19]刘诚:《不同模式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异同分析》.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5期。

[20]康桂珍:《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工作的探讨》,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6期。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21]陈步雷:《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构造分析与改进构想》,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22]王文珍、孙德强、王全兴:《专家纵谈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上),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6期。

[23]李然深:《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缺陷与重构》,载《山东审判》2006年第1期。

[24]孙德强:《专家纵谈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下),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7期。

[25]张宪民、郭文龙:《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调整》,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8期。

[26]欧阳琼:《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6期。

[27]王文珍、黎建飞、王全兴、孙德强:《专家纵谈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下),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7期。

[28]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劳动争议处理法基本框架的初步设计》,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6期。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29]邢颖:《完善劳动争议时效制度的思考》,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8期。

[30]刘远风、张德明:《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困境探析》,载《调研世界》2006年第l期。

[31]罗志先:《关于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思考》,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6期。

[32]何平:《农民工社会保险如何推进》,载《中国劳动》2006年第10期。张波:《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十大问题与出路》,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3]蔡高强、张军莲《从国际劳工标准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3期。

高考作文如何拟个亮眼的题目

高考作文如何拟个亮眼的题目 人们常说: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在考场作文中,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的标题,常常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表达式拟题 所谓“表达式拟题”就是把一些现有的精彩标题适当改动,变为文章的题目。这不仅是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而且常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妙趣横生。常见的标题表达式有: 1. 让……在……的天空中飞翔。示例:2016年全国卷Ⅱ《让社会生活在语文素养的天空中飞翔》、2015年全国卷 Ⅰ《让生命在规则的天空中飞翔》。2. 让……放出迷人的色彩。示例:2016年全国卷Ⅲ《让创新放出迷人的色彩》。 3. 人生之树因……而常绿。示例:2015年全国卷Ⅱ《人生之树因创新而常绿》。 4. ……诚可贵,……价更高。示例:2016年全国卷Ⅰ《分数诚可贵,进取价更高》。 5. 扬起……的风帆,驶向……的彼岸。示例:2015年全国卷 Ⅰ《扬起遵规守范的风帆,驶向幸福生活的彼岸》、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扬起自立的风帆,驶向善良的彼岸》。6. ……助你成功。示例:2016年全国卷Ⅲ《学会合作,助你成功》。7. 人生因……而精彩。示例:2016年全国 卷Ⅲ《人生因学会规范而精彩》。8. 让……的果实挂满……的枝头。示例:2016年全国卷Ⅱ《让课外阅读的果实挂满语文素养的枝头》。9. ……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示例: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自立自强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10. 让……之花在你的心田盛开。示例:2015年全国卷Ⅰ《让人文关怀之花在你的心田盛开》、2014年新课标全 国卷Ⅰ《让规则之花在你的心田盛开》。 【针对训练】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粒沙子,相貌平平,毫不出众。一个偶然的机会,沙子掉进了贝壳里。在黑暗的贝壳里,沙子忍受着孤独、寂寞。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沙子被一只手从贝壳里取了出来,重见天日。它把自己的外表打量了一番,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要求:请根据你对文题的理解,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运用表达式拟题,自拟三个标题。 [审题提示] 一粒沙子变成一颗珍珠,先要进入贝壳,这需要机遇;在贝壳里,沙子要能够承受黑暗的环境,忍受 孤独与寂寞,这需要承受逆境、克服磨难的精神,需要忍受孤独、寂寞的精神;沙子只是在外表上是珍珠,里面仍然是沙子,这表明成功有时需要包装,这里的包装不仅指穿着打扮,更是指言行举止表现出的文明礼貌。因此,本材料切合题意的参考立意如下:①成功有时需要机遇;②成功有时需要经历磨难,需要能承受磨难、克服磨难的精神;③成功有时需要能忍受孤独与寂寞的精神;④成功有时需要成功的“包装”,需要懂得在社会交往中文明礼貌地待人,懂得尊重、理解他人;等等。上述立意都属辩证立意,不可绝对化,否则只能算符合题意,如立意为“只有凭借机遇,才能成功”“经历磨难,才能成功”等。另外,以下立意也只能算符合题意:成功有时取决于一个人的外貌;外貌与成功无关;成功需要具备多个条件;只有经历黑暗,才能走向光明;等等。拟题示例:人生之树因承受磨难而常绿;忍受寂寞,助你成功;扬起经历磨难的风帆,驶向生命闪光的彼岸;战胜磨难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理发店来了一位客人,师傅大胆地让还是学徒的阿信出来接待。客人表示要做“微卷遮耳”发型。阿信仔细观察了她的脸型,觉得这种发型不适合这位客人,于是自作主张,为客人烫了一个波浪卷的新发型。发型做好后,客人大发雷霆,并对着师傅大喊大叫。师傅沉着地应对:“对不起,如果您不满意,我们就不收钱好了。”客人分文未付,扬长而去。师傅温和地对阿信说道:“你不是已经努力去做了吗?不要放在心上。”没过多久,那位客人上门道歉,指名要阿信再为她做头发,因为上次的新发型得到了她朋友的一致赞赏。 要求:请根据你对文题的理解,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运用表达式拟题,自拟三个标题。 [审题提示] 从阿信的角度立意:①敢于创新。正是阿信的创新最终为他带来了客人的肯定和赞赏。②敢于尝试也是一种美丽。只有敢于尝试,就像阿信那样,才会有获得成功的可能。③无愧于心。不管结果如何,只要自己已经努力了,那便可以问心无愧。④做事要讲究方式。⑤相信自己。从师傅的角度立意:①学会包容他人。②信任的力量。③放手也是一种智慧。一旦肯定了他或她的才能,便要及时放手。从顾客的角度立意:①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

毛概社会实践热点分析论文.doc

2017毛概社会实践热点分析论文 2017毛概社会热点分析论文篇一 毛概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7毛概社会热点分析论文摘要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各种政策的实施,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力等等,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我的家乡也不例外,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我的家乡京山县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进一步了解科学发展观与我的家乡建设发展的关系,这次暑假特对此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的对象为本县部分城乡居民。 2017毛概社会热点分析论文内容 正文 我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京山素有鄂中绿宝石之美誉,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东临安陆、应城,西接钟祥,南连天门、沙洋,北倚随州。是大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3520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境内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尤以鄂中第一溶洞空山洞和名扬天下的绿林起义策源地绿林景区最为人景仰。 京山城区鸟瞰 京山城区现设13个社区,152个居民小组。住户规模4.69万户,15.67万人。我县城市建设一是以着力道路桥梁建设,构建城市骨架;二是配套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三是突出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四是打造房地产精品工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五是狠抓园区建设,树立城市形象。近年来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我县连续三届蝉联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连续三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城市称号,被誉为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 1 家乡的新农村建设 我县当前新农村建设主要有五种模式:产业带动模式,即依靠能人创业带动,农户广泛参与,形成产业,富民强村,带动新农村建设;资源开发模式,即依托自然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促进农民增收、村增积累,推动新农村建设;组织主导模式,即发挥村两委班子主导和村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从小处着眼,从小事着手,循序渐进推进新农村建设;村企共建模式,即吸引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大企业、大老板进村办企业、创产业,村企合作共建新农村;项目推

2018届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专项训练21(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答案)

单元排查强化练(十六)(教师用书独有) A组易错排查练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5·江苏卷,28B) 提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2014·广东卷,33C) 提示:×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 (2013·海南卷,17①) 提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也不能超越时代和条件的制约。 4.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2013·浙江卷,27④) 提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 5.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2013·江苏卷,32②) 提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6.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2012·福建卷,34④) 提示:×社会意识作为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 7.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2015·新课标Ⅰ卷,22②) 提示:×认为价值判断没有客观的标准说法错误,客观标准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 8.梦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2015·安徽卷,9A) 提示:×梦想只是目标,不是途径,其实现需靠行动。 9.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2015·山东卷,35A) 提示:×一切工作都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出发,正确的价值观也是主观的。10.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2014·新课标Ⅰ卷,23③)

高考作文之开头怎样拟写新奇醒目的小标题

高考作文之开头 高考作文:怎样拟写新奇醒目的小标题 近几年来,片断组合作文逐渐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它选材典型,内容具体,利于集中笔墨,多侧面地再现精彩画面,全方位地反映生活主题。如果再给这些片断分别配上一个简洁醒目的小标题,文章则显得更加眉目清晰,一目了然。那么,怎样才能拟出新奇醒目的小标题呢? 一、寥寥数语,展示提炼的简洁美。 小标题是文章特殊的凝练的概括形式,需经过反复推敲,精心提炼方能出彩动人。首先,小标题必须提纲挈领,抓住内容要点,让读者一看之下,就能粗知文意。如《追求》一文提炼了“残酷的现实”、“坚强的表现”、“摸出的辉煌”三个对仗工整的小标题,再现了一位失明小姑娘身残志坚,以手代眼,感知世界,最终取得成功的辛酸历程,用语之凝练,扣题之紧密,令人叹赏。其次,小标题必须言简意赅,贴切精警,耐人寻味。如《我在初三》为展现竞争、好胜、欢乐的“我”,小标题仅用了两个字:“明争”、“暗斗”、“同乐”。而《现代科技带来的喜怒哀乐》中每个片断就一个字:“喜”在火车提速,出行方便:“怒”在病毒可恶,侵袭电脑:“哀”在迷恋游戏,成绩下滑:“乐”在电化教学,风趣生动。类似的还有“酸甜苦辣”、“春夏秋冬”、“兴衰荣辱”等字少意深,简短有力的四字短语,充分利用它们常给人以简洁凝练之美。 二、巧联妙引,追求醒目的新奇感。 在紧扣主旨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打开积累的宝库,巧联妙引,创造出一组组新奇灵动的小标题。可选用乐曲,如《宿舍奏鸣曲》一文选择了享受轻松和安宁的“亲切曲”、收听足球比赛的“激动曲”、老师斥责后的“思家曲”、熄灯后仍温习功课的“小夜曲”,好一组洋溢着活力与浪漫的青春舞曲!可利用情境,如《寝室三色》从氛围入手,“红色——兴奋不眠夜”、“灰色——时时心无奈”、“黑色——夜深人静时”三个小标题给人一种井然有序、情境交融的美感;可引用诗词,如《我深深感受到了环境的呼唤》描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个片段,分别揭示了“还老鸦一片美丽的葱绿吧!”、“还小河一片澄清吧!”、“还老马那片乐土吧!”这些洋溢着对绿色的向往,迸发出对环保的呼唤的深远主题;可巧用术语,如《“数学之家”》描述了“我”和爸爸年龄与饭碗之间的“正比例→反比例”、我家三个人互相制约的“循环不等式”、物价上涨购物却多存折数字也增的“直线函数Y=KX”三件趣事,机智地揭示了“新陈代谢,一代接一代”、“不可能绝对自由”、“生活更美好”等现实生活中的深刻主题;还可以借用文中原话、妙用绰号等颇有吸引力的方法,以新奇取胜,以美妙夺人。 三、层次分明,表现内在的逻辑性。 小标题还应表现文章各个部分内在的逻辑关系,使这些相对独立的片断能互为依存,集中服务主题。一般来说,可以构成并列和层进两种关系。在同一个层面上反映事物各个方面的构成并列关系,如《初一生活奏鸣曲》中“玩笑大爆炸”、“足球真疯狂”、“放学猛冲刺”三个小标题变换场地,分别从教室、运动场、回家路上选取一组组细节丰富生动的镜头,让一群淘气可爱、生龙活虎、聪敏好学的男孩子跃然纸上,令人笑口大开;又如《六面魔方》将魔方的六个面比做六位老师,他们或幽默、风趣,或认真、严谨,或严肃、开朗,读之,就好象他们站在面前,与你神侃,给你教诲。以反映事物发展变化来表现中心的小标题构成层进关系,如《寻找失去的世界》一文,“我”在“沉思之春”中和上进的妹妹比较,“隐隐约约意识到失去了一种东西”:“灼热之夏”中耻于捡五分硬币,“脸很烫”,却不知“丢失了什么”:“苦闷之秋”中欺骗母亲,

高考作文巧拟题

高考作文巧拟题 有许多同学常常为作文拟不好一个好标题犯愁,这里为你排难解忧! 活用动词 动词的灵活运用是很多文章作文达人惯用的技巧,好的动词不用多,一个就足以让阅卷官倾倒,其独特魅力不言而喻。如《给心灵松绑》《保鲜诚信》。松绑本来是具体的动作,但用在心灵上就很新鲜,让人形成思想落差,而保鲜本来是用在水果、蔬菜身上的,此时用在抽象名词诚信上,就显得特别出人意料。 借用专业术语 在网络发达时代,一些本该用在行业内部的专业术语被广大网友所熟知,如果能够巧妙地用在作文标题中,不仅能恰当贴切地表达文章主旨,而且这种创意性的拟题方式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如《送去主义》《校园写真》《贫困的反作用力》《催化人生》《生活中的欧姆定律》《真空下的加速度》《拍卖诚信》等等。 借名拟题 用名人、名言、名物、名事,并巧妙翻新,可以使拟出来的题目有种自然的亲切感,也容易被接受和认可。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阿Q新传》《阿Q学做诗》《李白的泪水》《感时花溅泪》《不畏浮云遮望眼》《痛并快乐着》《失落的祝英台》《一花一世界》《科技与人文齐飞》《一千零二夜》《淡妆浓抹总相宜》等。 逆向思维 求同存异不假,求异存同更能刺激读者的小神经,因此把顺理成章的事情进行反向思考,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到班门弄斧》《有志者未必事竟成》《虽贫,岂困?》《前不见古人,后岂无来者?》《享受挫折》《孔融让梨:是耶?非耶?》《忙人闲事》《眼见一定为实吗?》《要敢于走麦城》《痛苦也是一笔精神财富》《诚信过时了吗》《“卖狗肉”何必“挂羊头”》《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等。 巧用修辞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文标题的吸引力,形象传神地表明写作立场,同时会使标题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 比喻:《生命如涛》《攀登路上的烛光》《六盏红灯不能照亮前程》《诚信,交往的桥梁》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因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在这两对矛盾中,前一对矛盾更为根本。 (2)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其运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社会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新的经济基础又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种层层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最终根源、整个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前进上升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一般进程具体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 (二)“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是“生产力标准”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产是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发展的最终根源。 (3)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不断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有一定限度,归根结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要反对历史多元论和历史相对主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等等,都能够在

中高考作文巧拟小标题

中高考作文巧拟小标题 一、明确写作内容 写作内容是一篇文章的血肉,是论证观点和表现主题的主要元素。但有些考生不懂得处理写作内容,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而拟小标题就能使写作内容明确,让人一目了然。 试看2003年吉林学子高考佳作《血浓于水,理大于情》,在巧置题记,明确主旨后拟了三个凝练的小标题:“戴个有色眼镜”、“太阳也有黑子”、“自摘的果子甜”。这三个小标题明确地交代了文章就是从感情影响判断、美玉也有瑕、偏爱成了当局者迷这三方面分散而集中地佐证了大标题所涉的观点。再看2004年安徽学子高考的佳作《择善而从》,文章开始提出观点后就鲜明地亮出三个小标题:“项羽之死”、“马谡之死”和“桓公之死”,这三个小标题清晰明了地交代了文章利用三则历史故事来演绎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在小标题引领下又讲述了这三个故事中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说明项羽、马谡、齐桓公均是“固执己见”之人,因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而走向末路,从反面来论证“择善而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增大文章张力 写作时,考生会就题目的信息想到许多材料,拟小标题可以使组材更富跳跃性,灵活性,便于跨度大的思维时空转换。在记叙文中更有利于叙述重叠错综的故事和处理纵横交错的文章结构,使行文更简洁。在议论文、散文、杂感等体裁的文章中,可以让作者驰骋想象的空间,纵横捭阖,使文章更荡气回肠。 请看2004年河南考生高考佳作《爹和亲家公的生意》,这是一篇简练明快的记叙文。文章通过贩牛、卖羊、卖驴三则故事含蓄地探讨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一话题的,这三则故事时间跨度较大(夏日中午—春节将至—时值暮春),人物情感变化大。于是作者巧拟了三个小标题:“贩牛记”、“卖羊记”、“咋卖驴”。可贵的是,这三个小标题的运用,免去了过多的不必要的背景交代,免去了拖沓繁冗的叙述,让文章既富跳跃性又简洁明了。再看2006年湖北考生高考佳作《三原色》,这是一篇清新灵活的散文。本文作者博闻强记,引证信手拈来,左右逢源。文章主体部份选取了梵高、李白、鲁迅这三个身份、性情、国籍及所取得的成就各不相同的人物,可谓时空跨度极大,跳跃性极强。于是采用冠以灵活的小标题(“不灭之火——文森特·梵高”、“随性之风——李白”、“宁静之水——鲁迅”)的形式,以便于驰骋想象,拓展思维,增加跳跃和纵深感,让行文洒脱,开合自如,使“红、黄、蓝“这“三原色”各蕴含的深意更展露无遗。 三、增强行文气势 写作中运用排比能起到内容集中,叙事透辟、长于抒情的作用。而在行文中巧拟排比式小标题能让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产生一种不容置疑的说服力,自然会生色不少。 2003年吉林学子高考佳作《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文章主体部份以四个小标题引领:“水——李后主的不尽哀愁”、“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水——闻一多痛恶的丑恶”。这四个小标题,单独成比喻,组合为排比。其行文仿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以时间为序顺势铺开,不仅条分缕析的显示了文章的层次结构,而且层层深入地提示了文章的主题。如此给人以凝练隽永、气势磅礴之美感的小标题,谁看了能不喜欢?这应该是本文被评为一类卷的原因之一吧。2004年广东高考的佳作《语言,人类的骄傲》,文章主体部份以三个小标题引领:“语言,沟通感情”、“语言,沟通文化”、“语言,沟通现在与未来”。这三个小标题展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态势——由人际关系进一步深入到文化层次继而更上升到广阔时空领域去探讨“语言与沟通”的关系。这鞭辟入里、如同剥笋的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意蕴丰富而深远,更让行文节奏明快、有势如破竹之感。 四、增添诗意情韵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评卷老师的眼球、让其打上高分,这是每位考生在高考写作上的追求。要做到这一点文章就一定有特色,有亮点。 请看2005年江苏高考佳作《人生三部曲》,作者借用了三个诗句“滕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作为文章的小标题,分别隐喻人生的三个阶段——凤头、猪肚、豹尾。作者并不刻意哗众取宠,玩弄写作技巧,而是以这三个极富诗意的小标题作为灵感的契机充分调动其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记忆中提取出三个典型人物(王勃、斯宾诺莎、殷雪梅)和他们的典型事迹,而这三个小标题精准的引用既凸显了人物的精髓又为文章增添了不少诗意情韵,读起来意味盎然。再看2006年福建高考佳作《空白中的独舞》,三个小标题“茶:引恬淡上了心间”、“画:一片空白引情来”、“人:空白在心中”诗情画意灵动,从品茶、绘画、人生三个层面,在中西对比中生动而深刻地诠释“留一点空白”的内涵,既有情趣,又有理趣,读来正如品茶,不管是浅尝,还是细品,均令人感觉回味无穷、余韵悠长。 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布局是写作追求的另一种境界,而巧用诗词、雅句作为小标题能增添文章的诗情画

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特论文

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专业学号姓名 [摘要]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历经了从空想 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转变,从萌芽发 展走向成熟。但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了挫折和低谷。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蓬勃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进一步推进尤其是研究科学 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中国;机遇;挑战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历经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转变,从萌芽发展走向成熟。它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了挫折和低谷。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进一步推进尤其是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未来二三十年,世界上各主要国家和各大战略集团的相互合作、竞争、博弈乃至较量的结果还很难说一定是什么结果,各种可能性都有,其中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巍然屹立与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较大复兴,当然也决不排除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遇到新的更大的困难。若如是,世界社会主义就会步入一个新的比苏东剧变之后还要大的一个低谷。新的复兴与新的挫折,无论哪一种结果出现,都可能处于一种激烈动荡甚至跳跃的状态,这是世界各种各类重大矛盾累积冲突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按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旧世界将因自身所准备的条件和积累的矛盾而得到根本的改造,以致在丧失自己的生命力、存活的地理空间和影响的时候,最终由一个能保证社会生产力极高度发展和人的最全面发展的新世界所取代。但是,这一客观规律只会在世界历史的演进中逐渐地发生作用,而在其指向的历史必然结局出现之前的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终将被新世界所取代的旧世界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较大的存活地理空间和影响。 一、来自国际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1.国际方面的挑战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资本主义有两大显著变化,这两大变化及其后果向世界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新课题,造成了不少新困难。首先,是资本及其收益的占有已经不再只属于资本家阶级个人、家庭和纯粹的私人企业,一个工商企业的财产很少能够或根本不能作为某一私人财物予以让渡,因为它的所有权被通过各种基金等投资共同体分散到众多的持股人手里了,即使是属于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许多人也成了股东。与经典的财产由资本家阶级占有不同,“现在占主导地位的产权制度是由一张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网络构成的,构成这张网络的是在社会上分散的财产要素以及众多的对这些财产要素声称拥有所有权的人们,这些人们常分成阶层,并不形成一个单一的统治集团。”这就是由财产权的分散化而出现的资本社会化。它在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何种地位,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将会产生何种影响,这里且不论。问题在于,现今广泛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社会化,尽管没有消除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也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

关于大学生毛概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五篇

关于大学生毛概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五篇 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够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大学生毛概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由为你带来的”大学生毛概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更多内容请访问网。 大学生毛概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一) 一、调查目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i司题,从教育内部分析,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与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币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等诸多方面。大学生就业状况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间题,是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调查时间及地点:xxx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我们的间卷主要4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以后工作情况设间 2.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 3.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间 4.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 三、正文: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

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间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的连续跳楼事件,在人们为那些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时候,也更加关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间题。解决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间题、生活难等间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决这个间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实力发展。 首先,”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虽然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其列,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生活难等间题的日益加剧、形式的更加严峻,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毕业即失业”的言论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也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19年212万、2019年280万、2019年333万、2019年413万、2019年495万、2019年559万、2019年610万、2019年631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八年累计3533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19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5%,加之以往毕业还役有就业的学生,并且不考虑虚假就业信息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就业形势是多么严峻,

浅谈社会发展的动力

浅谈社会发展的动力 摘要: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止,而人类社会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是精神的力量,还是物质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是一个动力系统。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合力 根本动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即从社会发展由哪些力量促成以及怎样促成的角度,对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所作的阐释。所以,该理论不仅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已逝的过去,而且指导着人们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我们应当科学地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的前进和社会的新陈代谢,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它们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同自己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人们便要求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上层建筑和全部社会生活都会相适应地或迟或早发生变革,见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在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中,生产力又是主要的方面,它决定着生产关系 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以,归根结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生产力,亦称“社会生产力”,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因素。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蓬勃凸现。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社会生产中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坚持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生产力标准”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它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的直接表现。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变革旧的制度,只有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通过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制度,才能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在阶级社会中对抗阶级的双方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进步阶级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的作用,而反动阶级则起着消极的、阻碍的作用,在解决社会矛盾、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最基本的力量。 重要动力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社会革命的实质就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并且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作为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改革是在统治阶级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以维护社会的根本制度为前提和目标,依靠现存的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高考作文标题怎么拟及标题范例

高考作文标题怎么拟及标题范例 活用动词 动词的灵活运用是很多文章作文达人惯用的伎俩,好的动词不用多,一个就足以让阅卷官倾倒,其独特魅力不言而喻。 如《给心灵松绑》、《保鲜诚信》,松绑本来是具体的动作,但用在心灵上就很新鲜,让人形成思想落差,而保鲜本来是用在水果、蔬菜身上的, 此时用在抽象名词诚信上,就显得特别出人意料。 借用专业术语 在网络发达时代,一些本该用在行业内部的专业术语被广大网友所熟知,如果能够巧妙地用在作文标题中,不仅能恰当贴切地表达文章主旨,而且这种创意性的拟题方式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如《送去主义》、《校园写真》、《贫困的反作用力》、《催化人生》、 《生活中的欧姆定律》、《真空下的加速度》、《拍卖诚信》等等。 借名拟题 用名人、名言、名物、名事,并巧妙翻新,可以使拟出来的题目有种自然的亲切感,也容易被接受和认可。 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阿Q新传》、《阿Q学做诗》、《李白的泪水》、《感时花溅泪》、《不畏浮云遮望眼》、《痛并快乐着》、《失落的祝英台》、《一花一世界》、《科技与人文齐飞》、《一千零二 夜》、《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 逆向思维 求同存异不假,求异存同更能刺激读者的小神经,因此把顺理成章的事情进行反向思考,往往能收到奇效。 如《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到班门弄斧》、《有志者未必事竟成》、《虽贫,岂困?》、《前不见古人,后岂无来者?》、《享受挫折》、《孔融让梨:是耶?非耶?》、《忙人闲事》、《眼见一定为实吗?》《要敢于走麦城》、《痛苦也是一笔精神财富》、《诚信过时了吗》、《“卖狗肉” 何必“挂羊头”》、《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等等。 巧用修辞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文标题的吸引力,形象传神地表明写作立场,同时会使标题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 例如,比喻:《生命如涛》、《攀登路上的烛光》、《六盏红灯不能照亮前程》、《诚信,交往的桥梁》、《机遇是一条鱼》、《朋友就是生产力》;

高考作文技巧——巧记五个数字,智入壁江山

高考作文技巧——巧记五个数字,智入壁江山 高考作文向来被视为语文高考的“半壁江山”。如何稳住这半壁江山,我们不妨记住并灵活运用“一三五七九”这五个数字。 “一”包括“一个好标题”“一个好中心”“一个好开头”“一个好结尾”和“一手好字”。 (一)一个好标题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眉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就自拟文题的高考作文而言,一个亮丽的题目,往往给人以爽心之乐.给人以悦目之感,给人以击节之叹,给人以回味之思。简洁、清晰、生动、新颖是题目亮丽的要素。一个醒目鲜活的文题.往往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可以总领全文,不但会照亮整篇作文,还会照亮阅卷者的心灵。 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有修辞法、公式法、字母符号法、反弹琵琶法等。而修辞法则是最能使题目异彩飞扬的一种。如《苦咖啡》《至善是杂》《永恒的水晶》《我闻到了阳光》《周庄,那一抹绿》《小心这把双刃剑》《海棠依旧?绿肥红瘦?》《炖好艺术的“腊八粥”》等,看到这

样的文题.阅卷老师的眼睛怎不会为之一亮?心灵怎不会为之一震? (二)一个好中心 “中心明确”是《考试说明》基础等级的基本要求。尤其是议论性文章,一定要“中心明确,论点鲜明”。注意点:第一不宜玩深沉,把观点提得太复杂,也不可太超前,更不要提出个与话题、题目或材料太逆向的观点;第二.明确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第三,文章中心论点应该始终不变,不能提出与中心论点相对立或矛盾的观点;第四,思想健康.积极向上。 (三)一个好开头 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古人还说,文章开头要像凤头。好的开头.要简洁、精美、扣题;要像凤头一样俊美、鲜明、精彩;要具有“新”“奇”“短”“趣”的特点。 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力求做到一简二美三有哲理。简,就是开篇语言简洁,直奔主题.使读者一目了然;美,就是开头的语言能给人以美感,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情趣盎然,使读者心灵产生共振。哲理,是一种深度,一种高度,如果都做到了,那效果肯定错不了。 开头的方法有很多:述趣事,引人人胜;引名句.起点高远;作排比,造势磅礴;巧设问,发人深思;趣拟人,别开生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物质基础政治领域思想领域 ︳\/ /生产力\/ 生产方式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社会形态 (二)社会基础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这会基本矛盾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了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生产和发展。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关系的矛盾的解决。 3.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①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②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 1、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答: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生产力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早已昭示的真理。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的

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每一新的社会形态由初步形成到进一步 完善和发展,以至最后走向灭亡或消亡的过程,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 所决定的。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那就必然会引发调整和变革。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 的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从而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 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作为科学物化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既是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 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分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形态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如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电动机,以及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纳米 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生产力,它们的发展演进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及相应社会形态由低向高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走向。人们在利 用属于先进生产力的生产工具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 变了他自身的自然。从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使人们理论思维和科学素 质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使人们改造客观 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由此可见,先进生产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并具有决定性作用。放眼世界和 未来,现代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纳米技 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为当代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 的广阔前景,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深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所谓先进生产力,应该是指那些现代科技和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的生 产力。谁能掌握先进生产力,谁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谁就能在国际 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谁就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航船胜利 地驶向光辉的彼岸。 2、社会革命与改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都是来源于社会矛盾,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生产力。 不同点:革命比较尖锐化,改革并不尖锐。改革由统治者发动,革命由被 统治者发动;改革自上而下,革命自下而上;改革目的是维护统治,革命目的 是推翻统治;改革是非暴力的,革命是暴力的;改革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多是 局部调整,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多是全面改变;改革的困难在于统治阶层 内部矛盾,革命的困难在于统治阶层外部压迫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现,一些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实现本国的工业化,这些国家琢磨出这样两条道路:一是走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展望世界,这是许多国家都走过的,比如美国、比如欧洲一些国家、日本,而这些国家确实也资本主义道路走通了;另一条是社会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这是苏联走过的,而且也走通了。十月革命,俄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国内的形势并不是很乐观,后来通过摸索,走出这么一条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一举成为欧洲第一强国、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之一。 那么,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落后的国家,要走哪条道路,才是最合适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漫长八十年时间了,很多先进中国人都在尝试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等,中国也尝试着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一方面,三千多年的封建主义束缚着中国人的思想,再者,封建主义并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不愿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为了打开中国这个国门,成为自己统治世界的一部分,他们并不乐意中国变强。而中国的资产阶级并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道路的条件。因此,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中国陷入困境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曙光。为此,中国看到了另一条出路,那便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而在新民主革命胜利后,在政治上,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在经济上,没收了官僚资本并转换为社会资本,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纵观历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说,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性。 而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优越性来看,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1.在理论上,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社会主义经济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次,社会主义制度代表了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