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2019年第31期(总第355期)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工程的基础,对国民教育体系的打造和教育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21世纪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向幼儿传授必要生活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此,文章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指导,就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意识进行策略分析。

一、幼儿教师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机会

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师需要为幼儿的个人成长创设适合的土壤,为幼儿创造适合开展合作的情景氛围和合作机会。比如在开展积木、过家家等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先让幼儿自主开展这项游戏,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完成这项游戏的不便,从而引导幼儿自觉寻找伙伴来完成这项游戏,并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和同伴合作的乐趣。再比如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剧本,组织全班幼儿开展角色扮演,并在一旁指导幼儿的活动,使得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并懂得彼此合作的乐趣。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级幼儿进行分组,举办小组内部竞赛,如共同整理玩具比赛、共同叠被子比赛等,通过这些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和他人配合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能力

合作的开展需要不同参与主体通过一定的商讨和分工合作来实现。因此,想要提升幼儿合作能力,需要幼儿具备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对待事物的看法不一致,个人主观意识强烈,在和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不懂得协调,由此会引发一系列冲突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培养幼儿人际交流能力的重视。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了解合作前和他人沟通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幼儿教师要亲身示范,让幼儿在不断地模仿中学会使用合作礼貌用语,比如“你能和我一起玩耍么?”“我们一起来商讨商讨吧!”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幼儿懂得了和他人交往的技巧和策略,提升了人际交流能力,改善了合作效果。

三、教师参与合作学习,引导幼儿掌握科学的合作学习方法

受个人能力的限制,幼儿在开展游戏合作学习的时候往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引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协商合作。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为此,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游戏活动,特别是在游戏道具缺乏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协商合作,结合幼儿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游戏方式。首先,改变游戏方法。将单独性的游戏转变为集体性的游戏。比如开始“运粮食”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个游戏改为三人一组自由结合:一个人运粮食,一个人扶,一个人捡粮食。其次,改变游戏方式。教师可以将整合式的体育游戏转变为分散式的体育游戏,并在游戏开展中合理把控游戏时间。

第二,在美术学习中引导幼儿开展合作。美术也是一项幼儿喜爱的活动,因而合作意识的培养也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进行。比如对于美术绘画操作,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来思考绘画构图和色彩选择,集中智慧来创造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第三,通过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体育游戏活动具有很强的规则性,对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以体育游戏为基本切入点,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比如在开展“小刺猬摘果子”游戏的时候,原先是一个小组竞赛游戏,为了促进幼儿的合作,教师用有趣的语言对幼儿说:“一只刺猬背果子多没劲呀,要是能有个伴在路上说说话、帮帮忙,那该多有意思呀!”在教师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直机关幼儿园 田桂萍

【摘要】合作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个体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为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文章结合幼儿教育内容,从多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旨在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中班幼儿分享合作意识的培养

中班幼儿合作分享意识的培养 合作是时代的要求,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适应、立足社会所必须的素质。《幼儿园教育纲要》也指出:“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现就这一问题谈些初步的认识和做法。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尝试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能力 一:合作分享的培养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一):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使幼儿建立自信心,对今后合作分享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家庭现状往往重视知识教育及智力的开发,而无视了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认为“树大自然直”,长大了不教这些,他们也会使得孩子养成依赖心理,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说与人合作了。因此,培养孩子间的合作分享能力,首先要让家长了解其深远意义,可以利用家长会引起家长的重视。让家长放手不再包办,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依赖成人。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验自理带来的成功感,快乐感,提高独立做事的能力。 (二)培养幼儿关爱,互助,分享的良好品德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大学,父母是孩子出生以来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家里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关心帮助别人,尊重老人,好东西应该大家一起分享,做好孩子的领航者。 孩子的独立、自信、关爱、互助、分享是促进孩子主动合作的前提条件。为他们以后进入集体、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制定幼儿合作分享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目前,幼儿的合作已经引起了幼儿园的重视,但合作与分享是密不可分的。所谓的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的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而分享包涵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是能与他人共享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快乐,也与他人分享忧愁。分享是一种互利,而不是一种失去。合作与分享是相辅相成的,光有合作,没有分享,孩子感觉不到合作的成功感,光有分享,没有合作,使孩子养成懒惰,静等结果。因此,我们将幼儿合作分享的培养作为目标着手研究,其内容,途径和方法如下: 1:能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有自信、坚强、乐观的合作感,关爱、互助、谦让有责任感,能与其他幼儿交流,分享和合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体验与人合作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为幼儿提供合作的环境。让幼儿自由去交流,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共同提高。 三:创设美丽宽松的环境,促进幼儿合作分享能力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环境,环境本身就是重要教育资源,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幼儿创设美丽宽松,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环境,为幼儿合作分享奠定基础,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动手能力较小班幼儿强很多,他们更喜欢动手亲自去体验,每次更换教室的布置时,孩子们都在旁边围着看,用小手摸摸。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我们应势利导,在环境布置中,根据内容要求,结合合作培养目标,让幼儿集体参与。例如:四季的装饰、布置、内容,让幼儿进行讨论设计。他们用印、画、撕、粘、贴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眼中的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两个或几个幼儿在一起并不一定意味着合作,这在游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两个幼儿在一起游戏,但并不一定是共同完成一项主题,他们有可能相互模仿对方或互借玩具,然后各玩各的,这是平行游戏或协作游戏而不是合作游戏。 目前,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我们曾对北京市1000余名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 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幼儿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10%的幼儿选择与同伴合作。这种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 1、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一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教师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保育员搞卫生时,教师帮着擦玻璃、抬桌子,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相反,教师间的某些不合作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幼儿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2、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跳皮筋、玩娃娃家等。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体育活动中的小组竞赛,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互叠被子,还有大带小的交往活动,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作为教师,既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合作的机会。 3、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如,搭积木或玩商店游戏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

浅谈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摘要: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学年中,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为其进入小学打好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善于与他人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成员存在和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幼儿的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 关键词:幼儿一日指引合作能力培养 在《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中,根据幼儿活动的属性,把幼儿一日活动分为四种类型:生活活动,体育活动,自主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而大班幼儿合作的能力也是紧扣着这四个活动而进行的。 一、在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贯彻"合作"的精神 生活活动是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如“在饮水、盥洗、如厕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排队,谦让。“在进餐、午睡”时请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到别人。这些也都是合作交往的重要表现。在幼儿生活活动中,我们可采用多种的教育手段,给幼儿提供合作交往的机会,随时关注幼儿的交往合作行为。提醒幼儿要有文明正确的交往行为,使每个孩子都喜欢与人交往,掌握与人合作交往的正确方法,减少幼儿之间的争吵与纠纷。 二、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精神

体育游戏活动,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使幼儿充分发挥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也满足了幼儿好动贪玩的天性,深得幼儿喜爱。同时,体育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交往机会,有利于幼儿互相协作、互相配合的良好交往技能。如“接力运球、两人三足、同心协力等”游戏中,让幼儿讨论,怎样友好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胜利。又如“螃蟹走”游戏中,与同伴讨论要背靠背,侧步并横着走,而且还要有同步的节奏,“一二、一二······”才能顺利到达终点。这样就能让幼儿体会到不能只顾自己一个人玩,而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项任务,也只有这样游戏才能进行下去。因此,教师要提供更多幼儿合作的机会。 三、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游戏情景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和游戏角色。这样能在活动中促进幼儿自发、自主、自由。同时也能更好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的能力。如:在区角活动中“水果店、医院、银行等”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合作布置游戏场景,并能交换角色,在活动中产生的矛盾能自行解决等等,最终达到合作的目的。游戏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遵守规则,讲文明,有礼貌。引导幼儿大胆地模仿、想象,及选择可用的代替品。同时教师也应适时地鼓励,给予肯定的表扬,使幼儿获有成就感,这样幼儿就能够更积极与同伴合作,并且对与同伴合作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

浅谈促进幼儿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促进幼儿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国际教委会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其中“学会共处”就是指要培养幼儿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共处与合作。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合作学习是幼儿在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情感的一种学习方式。随着社会发展,家庭人员结构模式的固定,居住环境的相对封闭,幼儿在家里没有玩伴,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很少,更谈不上合作,久而久之,幼儿变得孤僻、霸道,常出现冲突、争抢甚至打架,形成不愿意或不屑与同伴交往合作现象,所以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我通过以下策略尝试提高幼儿的合作学习。 一、激发合作学习意识 合作意识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幼儿合作意识较差,遇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往往先向成人请求帮助,不会想到与同伴商量、合作来解决,因此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至关重要。 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单纯地说教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应抓住具体活动教育契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如在布置“春天来了”主题墙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幼儿用已有的认知经验表达出“春天来了”应该有什么内容,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然后启发幼儿说说这么多内容应该怎样做才能较快完成,由此引出只有大家分工合作才能较快完成任务。在活动中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实效性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合作意识。还可利用生动、具体的故事情节树立幼儿合作意识。如故事《小羊和狼》,通过看表演、提问等环节让幼儿意识到只要小动物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凶恶的大灰狼,感受合作的力量之大。对合作意识不强的幼儿,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如在角色游戏中,启发当护士的要配合医生帮“病人”挽袖子打针,拿药;洗头妹配合美发师为客人洗头,吹头发等,在合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角色的理解,感受角色之间的必然联系。老师切合时机的引导能较好地激发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愿望。老师对合作的幼儿予以及时地肯定、鼓励和赞赏,能激发幼儿更大的合作欲望,强化幼儿合作意识,从而自愿地作出更多的合作行为。 二、创设合作学习环境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可见良好环境创设的重要性,更是帮助幼儿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平台。 首先应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精神环境。教师在幼儿心中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良好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必然会对幼儿合作学习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激发幼儿的合作学习。教师在与幼儿交流中还应注重互动式语言环境的创设,与幼儿形成和谐默契、相互理解、尊重、信任的师幼关系。在这种氛围中,幼儿就会心情舒畅、愉悦、乐意打开心扉,从而激发幼儿主动与人合作,形成合群性格。当然,幼儿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懂得协商、谦让、团结、互助、幼儿间才有可能开展合作学习。因此,平时一旦发现幼儿有冲突、争执现象,老师要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还可采取一些方式来增进幼儿间的交流,如引导幼儿把家里的玩具、图书、故事歌曲磁带、光盘拿来班级与大家分享。又如外出活动时让幼儿带零食与同伴分享等,促进幼儿间的情感升华。让幼儿学会关心同伴、礼貌问候、互相帮助,形成一个温馨和谐的班集体。 其次要创设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幼儿只有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才能真正体验到探索与交往合作的乐趣。因此老师应尽量创造机会,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便于幼儿观察、交流与沟通,促进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的形成。如:图片暗示效应———活动室的墙面上张贴幼儿合作的图示或照片;结构区张贴幼儿合作建构的照片;语言区张贴两个小朋友共阅一本书图片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合作的氛围,起到很大的提示和效仿作用。又如在主题墙上展示幼儿合作完成的美术成果展,用幼儿作品布置成一个

如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如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第四条中指出:“要做一位现代中国人,必须学会合作。”合作在幼儿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会合作,学会主动寻求合作,能够帮助幼儿在与同龄儿童的交往中找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建立归属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更有勇气面对生活。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各种合作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抓住幼儿合作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在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愈来愈成为家庭的核心、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自私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孩子跨入幼儿园以后,我们发现,当某一游戏需要他们合作进行时,他们就会显得手足无措,也就根本体验不到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孩子不会合作,他们会你争我抢自己喜欢的玩具。在游戏中表现出独自游戏,不与同伴交流。为了让幼儿体验成功与喜悦,获得合作的快乐,我们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会合作、主动合作,以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培养合作意识 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一种轻松和娱乐的心境中完成任务。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地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 ? 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内容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 培养策略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如今大多数城市家庭,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同龄人的相互交流、玩耍、沟通、合作的机会,一般都生活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疼爱中,从而养成了独占、霸道的个性,以至于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不知道如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而人的一生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交往。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中,合作能力已成为一个人走向成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关键词: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大班幼儿是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事实也证明幼儿之间能够合作。从小就加强幼儿群体性与社会性的教育,培养他们主动交往、协同合作的团体意识和与人沟通、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的社会能力很重要,也很有必要。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和探索,我也看到大班幼儿的合作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幼儿在伙伴中人缘好、朋友多,和小伙伴一起玩时能让着别人;有些幼儿骄横跋扈,和伙伴一起玩时爱和他人打架;有些幼儿很“小气”,不肯把自己的东西让别人玩一玩。为了能更好的提高幼儿相互间的合作能力,我尝试了以下的几点做法:

一、树立良好的合作榜样,让幼儿学会合作 幼儿的心目中老师永远是他们的偶像,老师平时的一言一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们老师和老师、老师和保育老师之间也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从中幼儿就会看到三位老师各自分工不同,谁在负责他们的学习,谁在负责他们的生活,他们都会进行仔细的观察。有的还会在一些自发的游戏中表现出来,比如我班的小异、小泳等小朋友在活动后会聚到一起,仔细一看小异正在分工呢:“我来上课,你去准备点心……”其实大班幼儿的心里都知道什么叫“合作”,但由于他们年纪小,不知道怎样用语言来表达,只会用游戏来表达自己对“合作”的理解。另外,在家中父母的合作,也是幼儿学习的好榜样,他们知道在家里妈妈做哪些事情,爸爸做哪些事情,有这样的观察经验,在娃娃家的游戏中他们就会玩的更加投入。另外家长也是幼儿学习合作的好榜样。平时还要鼓励孩子多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学会一些交往语言,懂得与别人合作。如教会孩子熟练地使用一些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请帮帮我,好吗?”等等,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合作交往习惯。 二、提供多元的合作机会,让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 在新《纲要》中也提到:“教师帮助孩子养成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

中班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作者

中班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7-4-11 5:42:54 发布人:lsy1chj2wdh3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指要培养下一代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的品质和能力。 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只有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与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能够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这些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在学习或生活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于家长、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这种现象在幼儿中比较普遍。 我们对我园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30个接受调查的幼儿,只有10%能主动与同伴合作;在老师的提示下,有70%的幼儿能与同伴合作;有20%的幼儿完全不会与同伴合作。这种状况表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学会与人合作,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尝试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一、合理利用活动区的功能 我们根据各活动区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有意识地在不同的活动区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让 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合作的意识。如在“图书区”中,我们要求幼儿不抢书,不撕书,能与同伴一同看书,并相互讲述交流与分享图书中的内容。在“角色游戏区”则要求幼儿能自己选择游戏伙伴,自行分配角色,共同协商处理问题;游戏结束后能分工按类整理材料。在“美工区”,我们帮助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画,要求幼儿能与小伙伴合用材料,如油画棒、纸、橡皮泥等,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分享成功的愉悦。在“结构区”中,我们启发幼儿共同协商搭建主题和方案,要求幼儿在搭建过程中不独(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13924094.html,,请保留此标记。)占、不争抢玩具,友好地与小伙伴共同搭建,遇到困难要与同伴协商解决。在“音乐区”,则要求幼儿能与小伙伴一起唱歌、跳舞,协商分配打击乐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演奏。

中班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指要培养下一代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的品质和能力。 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只有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与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能够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这些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在学习或生活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于家长、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这种现象在幼儿中比较普遍。 我们对我园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30个接受调查的幼儿,只有10%能主动与同伴合作;在老师的提示下,有70%的幼儿能与同伴合作;有20%的幼儿完全不会与同伴合作。这种状况表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学会与人合作,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尝试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一、合理利用活动区的功能 我们根据各活动区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有意识地在不同的活动区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让 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合作的意识。如在“图书区”中,我们要求幼儿不抢书,不撕书,能与同伴一同看书,并相互讲述交流与分享图书中的内容。在“角色游戏区”则要求幼儿能自己选择游戏伙伴,自行分配角色,共同协商处理问题;游戏结束后能分工按类整理材料。在“美工区”,我们帮助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画,要求幼儿能与小伙伴合用材料,如油画棒、纸、橡皮泥等,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分享成功的愉悦。在“结构区”中,我们启发幼儿共同协商搭建主题和方案,要求幼儿在搭建过程中不独占、不争抢玩具,友好地与小伙伴共同搭建,遇到困难要与同伴协商解决。在“音乐区”,则要求幼儿能与小伙伴一起唱歌、跳舞,协商分配打击乐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演奏。 二、充分利用教学活动的机会 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很多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机会,我们充分地利用这些机会,使幼儿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接受了合作意识的培养。如上语言课时,我们让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讲述、续编故事,分组朗诵比赛;计算课的操作活动中,让幼儿相互交换材料,相互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反思及其对策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反思及其对策 三幼李旎 内容摘要: 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班幼儿由于年龄特征影响,在以自我为中心现象、合作机会的缺乏、合作意识的淡薄、合作要求不明确、教育要求不统一几方面存在着问题。针对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从幼儿与教师的合作、幼儿与家长的合作两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反思,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1、合作环境的创设。 2、强化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 3、正式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 4、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5、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6、鼓励为主,惩罚为辅。 7、对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 8、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人来到世上,一个重要的生活和生命课题就是:学会合作。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幼儿期是人生初级阶段,也是培养良好习惯,促进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幼儿合作”既体现出幼儿社会性交往发展的水平,又是人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人的合作性必须从小加以培养。 纵观现幼教界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充分显视出了。如教育内容与要求中,五个领域处处体现出了“合作”的精神,健康领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语言领域:“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社会领域:“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科学领域:“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艺术领域:“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而在一片红红火火的“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研讨声中,我结合实际情况,对自己执教的大班幼儿间的合作现象及问题进行了实实在在地反思,同时也提出了一点自己的拙见。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合作”的意义。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 目前,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大班幼儿由于年龄特征和一二年的

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研究

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研究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有效策略展开了探讨与归纳。 幼儿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对游戏性质的学习方式情有独钟。这就决定了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不能一味死板的将具体体育运动的要领直接以强硬的方式灌输给幼儿,而应当尽量采取“体育游戏教学”的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体育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良好目的。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教师要在体育游戏中为幼儿树立合作的良好榜样。 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期间接触最多、最频繁、来往最密切的群体,其一言一行、行为举止都会对幼儿产生举足轻重的示范性影响,可以这么说,教师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影响力量。为此,要想以体育游戏为载体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教师应当首先在体育游戏中为幼儿树立积极同他人进行团结、合作的良好示范性榜样。 例如,多人跳绳这一体育游戏需要两个人密切配合抡动绳子,其他人需要在绳子的来回翻转中有规律的进行跳跃动作。因此,很显然要想进行跳绳这一体育游戏,至少需要三个人的同时参与。这个时候,笔者就特意邀请另外两名教师共同参与到课堂游戏活动之中,以三人为单位构成一个合作小组进行跳绳这一体育游戏。在结束了一定量的跳绳动作之后,笔者又特意向幼儿点明:“小朋友们要是也想玩多人跳绳的游戏,自己一边抡绳子一边跳显然不合实际,大家可以像老师刚才的那样,邀请其他同伴与自己一起,相信,通过大家的合作,一定能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多人跳绳队伍……”在笔者的动作示范及语言引导下,幼儿们逐渐意识到了:有些事情仅仅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达成,这个时候就需要寻求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而这很显然将为他们在接下来的多人跳绳体育游戏活动中同他人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表明,教师同他人的示范性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团结他人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有利于其以此为基础树立、形成端正的合作精神。 二、教师要在体育游戏中给予幼儿合作的积极肯定与表扬。 幼儿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崇拜感”与“信任感”,总是渴望着来自教师对自身行为的积极、正面肯定与表扬,这将成为促使他们自身朝着教师预期方向更快、更好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鉴于幼儿们的这一主观特征,笔者认为,要想在体育游戏中真正实现发展幼儿合作能力的最终目的,教师必须在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给予他们合作行为的积极肯定与激励。如,在“两人三足”的体育小游戏中,有的幼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X雯 区域活动是一种深受哟而喜欢的游戏形式,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探索利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合作能力,体验与人交往及合作的重要和快乐。 一. 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出任性、霸道等行为,例如:镜头二中的情景,有的孩子不肯去扮演除了小演员之外的其他角色,而帮助孩子们学会分工合作、协调关系是合作游戏的前提。在出现了镜头二的情景后,我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让大家都去当演员,结果大家发现没有了音乐,没有人报幕,只有冷冷清清地表演,孩子们议论了:一起去当演员,不行。接着便商量起来设立了小演员、音响师、化妆师,主持人等几种角色,有了角色,又该如何分配呢?通过孩子们的商量决定,轮流担任各种角色于是小剧场里终于热热闹闹地表演起节目来了,还吸引了不少小观众来观众来观看。因此,提出问题,幼儿讨论,解决争端,帮助孩子们学会解决事情的方法,是促进合作能力发展的一个方面。 幼儿的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佳源泉,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操作中,重视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生成主题并开展相应的区域活动。如我们在带领大一班参观了服装厂后发现:幼儿对服装的制作过程充满了兴趣,同时他们又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在一次语言课“我设计的衣服”中想像出了各种奇妙的服装,如“会发光的衣服”(盲人穿着它晚上出门较安全)、“刺猬衣服”(穿着它到森林里去就不怕野兽攻击)……同时根据新《纲要》充分利用身边废旧物品的要求,生成了主题“环保设计师”,相应开展了区域活动。有角色区的“环保服装店”;美工区的根据废旧物品展开想像并加工制作服装;操作区的用贝壳、小桃核等制作服装配饰;表演区的自编自演“环保时装秀”。 二. 创造机会,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合作的机会很多,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例如:在美工区里我们投放了泥工活动“三个和尚”,这个内容比较复杂,是由许多小部件组合而成,一个幼儿不能独立完成,他们必须一起合作共同完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13924094.html, 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作者:田桂萍 来源:《教育界·高等教育》2019年第08期 【摘要】合作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个体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为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文章结合幼儿教育内容,从多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旨在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幼儿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工程的基础,对国民教育体系的打造和教育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21世纪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向幼儿传授必要生活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还 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此,文章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指导,就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意识进行策略分析。 一、幼儿教师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机会 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师需要为幼儿的个人成长创设适合的土壤,为幼儿創造适合开展合作的情景氛围和合作机会。比如在开展积木、过家家等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先让幼儿自主开展这项游戏,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完成这项游戏的不便,从而引导幼儿自觉寻找伙伴来完成这项游戏,并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和同伴合作的乐趣。再比如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剧本,组织全班幼儿开展角色扮演,并在一旁指导幼儿的活动,使得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并懂得彼此合作的乐趣。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级幼儿进行分组,举办小组内部竞赛,如共同整理玩具比赛、共同叠被子比赛等,通过这些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和他人配合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能力 合作的开展需要不同参与主体通过一定的商讨和分工合作来实现。因此,想要提升幼儿合作能力,需要幼儿具备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对待事物的看法不一致,个人主观意识强烈,在和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不懂得协调,由此会引发一系列冲突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培养幼儿人际交流能力的重视。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了解合作前和他人沟通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幼儿教师要亲身示范,让幼儿在不断地模仿中学会使用合作礼貌用语,比如“你能和我一起玩耍 么?”“我们一起来商讨商讨吧!”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幼儿懂得了和他人交往的技巧和策略,提升了人际交流能力,改善了合作效果。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一个人从出生以后,就开始了学习过程。这种学习过程将持续整个一生。对处于心理快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学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智能方面的学习,另一类就是社会能力方面的学习。智能学习主要解决人与自然、与物理世界打交道方面的问题,社会学习则主要解决与周围人打交道方面的问题。智能学习和社会学习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在很多时候同时发生,但二者不一定同步发展。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学前期的学习应该以社会学习为主,人格与社会性发展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a因此,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幼儿教育思想,都特别强调幼儿的社会学习,认为幼儿在这一阶段与成人和伙伴的交往经验,将为他们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打基础。?é社会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儿童了解别人希望他做什么,不希望他做什么,他应该怎样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他应该遵守哪些社会规则,在各种情况下他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他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的爸爸、妈妈、老师和小伙伴,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所做的事情,他怎样与别人一起做事情,什么时候他应该帮助别人,什么时候他可以求助于别人,他应该怎样评价别人和自己,等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社会领域提出如下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纲要》把幼儿与自身的关系(自信、主动、自觉、坚持等)、幼儿与他人的关系(乐群、互助、合作、分享、同情)放在首位。这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做什么、怎样做? 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幼儿,胆怯、沉默、安静、不和群,自己孤单的坐着,不与其他幼儿玩。而在家里确是另一个样子:活泼可爱、能言善辩。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大的转变?原因就是不会与人交往。还有这样的幼儿刚开始与其他小朋友游戏时还玩的好好的,可是一会儿就传来告状的声音。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不会交往、合作的原因。 什么是合作?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语言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 人利益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幼儿 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饿目标,这就是合作。从严格意义上讲,两个或几个幼儿在一起并不一定意味着合作,这在游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有可能相互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反思及其对策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反思及其对策 内容摘要: 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班幼儿由于年龄特征影响,在以自我为中心现象.合作机会的缺乏.合作意识的淡薄.合作要求不明确.教育要求不统一几方面存在着问题。针对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从幼儿与教师的合作.幼儿与家长的合作两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反思,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1.合作环境的创设。 2.强化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 3.正式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 4.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5.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6.鼓励为主,惩罚为辅。 7.对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 8.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人来到世上,一个重要的生活和生命课题就是,学会合作。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其中“学会共同生 活”便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幼儿期是人生初级阶段,也是培养良好习惯,促进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幼儿合作”既体现出幼儿社会性交往发展的水平,又是人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人的合作性必须从小加以培养。 纵观现幼教界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中就充分显视出了。如教育内容与要求中,五个领域处处体现出了“合作”的精神,健康领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 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语言领域,“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 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社会领域,“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科学领域,“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艺术领域,“为幼儿创设 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而在一片红 红火火的“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研讨声中,我结合实际情况,对自己执教的大班幼儿间的合作现象及问题进行了实实在在地反思,同时也提出了一点自己的拙见。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合作”的意义。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 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 目前,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大班幼儿由于年龄特征和一二年的集体生活的影响,在与人合作的方式方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庞丽娟秦旭芳 --------------------------------------------------------------------------------------- http:///”>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两个或几个幼儿在一起并不一定意味着合作,这在游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两个幼儿在一起游戏,但并不一定是共同完成一项主题,他们有可能相互模仿对方或互借玩具,然后各玩各的,这是平行游戏或协作游戏而不是合作游戏。 目前,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我们曾对北京市1000余名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儿合作行

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幼儿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10%的幼儿选择与同伴合作。这种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 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 1、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一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教师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保育员搞卫生时,教师帮着擦玻璃、抬桌子,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相反,教师间的某些不合作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幼儿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幼儿同伴关系的解读

自主游戏中同伴交往合作行为的分析 我们在撰写幼儿交往合作类的游戏案例时,最常用的几句话是什么?“通过游戏,幼儿的合作能力提高了。”“在游戏中,幼儿能够自主地与同伴交往。”“游戏让幼儿有了自主合作的机会,提高了其社会交往能力。”等等。然而这些话表达的其实是同一层意思,而且是最浅的一层。案例分析共通性太强、挖得不够深,直接导致案例分析不到位。 其实,幼儿交往合作、结伴游戏分几个方面,在分析前,我们可以想想它的侧重点,就某一行为进行有针对的分析。今天的业务学习我们就同伴间结伴游戏行为进行一次学习。 一、儿童需要自己的玩伴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为儿童学习体验、交流情感、宣泄情绪、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提供了充分的机会。是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需要、获得情感支持和安全支持的重要源泉。儿童在亲密的友谊关系中获得满足,体验到自我价值、归属感和包容。 二、儿童结伴过程中拟达成的目标 1、结伴形成 主动结伴:培养儿童的结伴经验、共同活动的意识、同伴平等的意识、责任意识、同伴配合交往的能力、独立寻找玩伴的能力、沟通与选择能力等。 接纳同伴:培养儿童的宽容心、学会理解、学会从同伴的立场协商和共同活动等。

2、任务与分工 任务产生:培养儿童在兴趣基础上提出问题的能力、对结伴的游戏活动目的性的理解与掌握。 分配任务:培养儿童的选择能力、沟通协商能力等。 3、游戏阶段 支持缺乏游戏经验的儿童进入游戏:培养儿童参与活动的自信心及积累工作经验等。 促使游戏从无序到有序:培养儿童的活动计划能力等。 各种问题的解决:培养儿童的意志力、自我管理意识等。 4、合作阶段 共同使用材料: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与能力、能区分公共物品、有私人物品的意识等。 共同推进游戏:培养儿童理解同伴的意识、理解权利与责任的关系、理解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 5、沟通与交流 倾听与表达:培养儿童尊重发言者的意识、倾听别人发言的能力、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等。 6、游戏中的“领袖” 理解什么是“领袖”:培养儿童对“职务”与责任的理解等。 选择“领袖”时出现“一边倒”时的应对:培养儿童不盲目跟从而具有自我认识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集体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要顾全大局等。 争抢“领袖”时的应对:培养儿童民主、公平意识、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意识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