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雷雨_中繁漪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_陈志鹏

_雷雨_中繁漪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_陈志鹏

_雷雨_中繁漪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_陈志鹏
_雷雨_中繁漪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_陈志鹏

2007年1月第4卷第1期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an.2007Vol.4No.1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人类的思

想、文化和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女权主义思想的出现,不仅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使人们在经典文学作品中与现实社会中发现了过去未曾察觉到的许多成分,从而使人们有了与过去大不相同的看法,更主要的是,她改变了自封建社会以来人们对待人类文化、看待万事万物(尤其看待女性本身)所持有的男性视角,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女权主义批评家们看来,传统文学作品尤其是男性作家的作品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多地是男性创作主体性别偏见和自身欲望的产物,因而多是一种“虚假”的形象,是男性自身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因此,她们对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持怀疑态度,主张女性读者采用不同于传统阅读的独特视角分析其作品。笔者将运用女权主义的某些理论观点,对曹禺笔下的繁漪形象进行剖析,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繁漪是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

女权主义者指出,“在父权制社会中,支配群体通过控制言论来控制现实,他们剥夺了妇女的发言权,使她们长期处于沉默的状态。妇女没有自己的话语,因而也没有能力按照自己的体验更新解释这个世界。不能表达自己的经验,实际上就是把经验重新压抑在无意识层次,成者说没有自己的经验。因此,一个沉默的群体必然成为被掩埋的群体”(康正果,1994:12)。

繁漪正是这群体中的一员。在那吃人的封建社会里,繁漪落进了周朴园的魔掌。在这个冷酷、虚伪的周公馆里,她失去了自由,没有自己的爱情,更谈不上幸福,她饱受了精神的折磨,沉重窒息的空气把她闷得气都透不过来,她多么渴望摆脱自己的处境,然而她只能屈从这样的处境,正如作者所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由于古代中国是高度男权制的社会,所以,“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社会调节夫妻关系的伦理规范。“

三从四德”只是对于女性的单方面要求。这一伦理规范,几千年来,一方面约束着中国女性的生活道路,使其遭受到比男性更多、更过分的精神束缚。另一方面,也是古代社会维持家族体制以及家庭稳定的工具之一。而周家正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这个家庭着有明显的封闭性和凝固性。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繁漪是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

二、繁漪追求“爱情”的方式令人同情和理解

综观一些男性作家的作品,他们为妇女事业的解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在描写女性形象时,故意夸大女性的原始情欲。在他们的笔下,这些女性可以通过没有感情的方式而玩弄男性,并且显露出自我的潇洒风姿,这些作家认为,女性人物在没有爱的性中享受欢乐是不成问题的,是符合逻辑的。而从女权主义视角来看,夸大女性形象的原始情欲特征,恰恰是男性创作主体的性爱心理无意识中起作用的结果。这种思想是对女性心灵逻辑的盲视。繁漪与周萍的这种“母亲不象母亲,情妇不象情妇”的关系,正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曹禺笔下的繁漪与周萍关系也属于原始情欲的特征,因为从现代意义上的爱情来看,至少符合两个条件:其一是男女双方互爱;其二是相爱双方心灵上的平等,然而这两个要素在繁漪和周萍之间都不具备。所以说,曹禺笔下的繁漪和周萍的关系,也是一种原始的性爱关系。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描写繁漪,很容易给人一个直接的感觉,那就是繁漪是个坏女人形象。笔者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从传统伦理道德的角度、

从乱伦的角度来看,确实让人不能容忍。但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把繁漪这个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文化和家庭环境中来分析,从而同情理解这个可怜的女人。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女性思想的变革

在中国封建社会,作为女性,她们最高的人生价值、美德规范就是做一个孝妇、贤妻与良母。“男尊女卑”是中国数千年来盘踞在广大国民意识深层的观念。女人只能顺从,对自己遭受的屈辱只能是忍受,对男人不能有半点反抗,对红杏出墙,乱伦等行为,简直是大逆不道。所以当20世纪初中国剧烈的社会变革与思想变革来临时,女性们开始了反封建斗争,为自己的个性自由而摇旗呐喊。繁漪正是那个年代里为数不多的个性派女性的代表,她读过一些书,有自己的思想,敢于做出自己的决定,即使在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之后,仍敢于冲破封建束缚,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繁漪作为一个旧式妇女形象,她身上也有者许多旧式女性形象所没有的值得赞赏的精神品质———不甘禁锢,不甘凌辱,热情大胆,敢于为追求真实的生活而反抗”(李树凯,1984:66)。她代表着"五四"以来女性追求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的最强音,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拼斗的绚丽光彩。她说到“我不是周朴园

《雷雨》

中繁漪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陈志鹏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要:繁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中国话剧史上具有广泛影响,并以强烈艺术力引起人们关注的人物,是著名

剧作家曹禺笔下最精彩、最感人的艺术形象之一。女权主义思想繁漪的出现使人们在文学作品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发现过去未曾察觉到的许多成分。

本文正是运用女权主义的视点,对《雷雨》中繁漪形象作一个新的描述,从而从更深层内涵上呼吁“女性特质”和自然母性的回归,实现女性的真正个性解放.

关键词:女权主义;封建社会;男权;原始情欲

127??

的妻子,我不是周冲的母亲!”,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一个敢于大胆释放自己的女性,比起处在那个时代里,把自己的一生归于命运安排的许多女性来说,她的确勇敢了许多,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她敢于大胆追求。正是这些特别之处,人们才把她与那些默默忍受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一大群妇女区分开来,使繁漪在人们的心目中显出一丝耀眼的锋芒。试想,在一个根本不被当女人看,不被当人看的家庭里,四周都是窒息的空气,没有一点新鲜空气,繁漪为了抓住周萍这一根活命稻草,追求自己的爱情,难道没有她合理性的成分吗?

2.生活环境的逼迫

从繁漪的生活环境看,周朴园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资本家的家庭,具有一种明显的凝固性和封闭性特点,繁漪在里面被禁锢了18年,平日里接触的男人除了专横自私的“活阎王”周朴园和鲁贵那样的奴才之外,寥寥无几。无爱的婚姻渐渐地把繁漪磨成了一个“石头样的人”,但是她并未心如枯木死灰。当周萍在高墙深院的周公馆出现时,繁漪沉睡的灵魂苏醒了,她把自己十几年来郁积在心头的所有苦闷和渴望向周萍倾诉,甚至把自己的“性命、名誉”也交给了周萍。周萍的出现无疑给死水一潭的周公馆带来一股新鲜生气,年轻气盛的周萍与繁漪双双坠入爱河就不足为怪了。在我看来,繁漪的最大魅力不仅是体现了一种“强悍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和她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还在于她能够正视自己的原始情欲,并敢于蔑视和冲击人世间的一切权威与伦理秩序,这对日益衰弱和腐朽的封建文化产生了强有力的破坏作用。

三、从繁漪的形象的描写可以暴露出男性作品的特征

现代男性作家往往只看到旧阵营男性对女性的奴役、歧视,而对现代男性主体缺乏反思,因而在代表现代女性发言的时候依然不免从现代男性自我需求出发歪曲异性生命逻辑、压制女性生命需求,而不能从女性视野出发设想女性自身的生命逻辑,从而再次陷入男性中心立场,而从《雷雨》作品也可以看出,曹禺也具备这样这样一些特点。在曹禺的作品中,女性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可以不顾自身的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甚至为了自己的爱宁愿付出死的代价。这样的女性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只能是从一个深渊跳进另一个更危险的深渊,虽然她们的反抗精神令人敬佩,但这是一个受压迫女性的愚昧行为。繁漪与周萍的这种畸形关系正是一种愚昧的冲动,继母不能与丈夫之子相恋,这并不是什么封建思想,而是人类社会的“禁忌”,她的处境虽然令人同情,但任何时代的人都不能原谅这种行为,曹禺为什么用这种方式表现女性的反抗精神呢?这与男子的性爱心态有一定关系,因为喜新厌旧这一性爱心态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的理智压制着,却可以通过创造和阅读文学作品,以无意识的形式宣泄出来。作为男性,也许可以欣赏甚至陶醉于繁漪这样女性的穷追不舍,但这样不恰当的追求必然会走向失败。曹禺喜欢的正是像繁漪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他说过“这类的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因为不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为乖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田本相,1988:147)。他曾在《雷雨?序》中这样说:“我最早想出的,并且较觉真切的是周繁漪……,我喜欢看繁漪这样的女人。”“我想她应该能动我的怜悯和尊敬,我会流着泪水哀悼这可怜的女人的。我会原谅她,虽然她做了所谓‘最大恶极’的事情——

—抛弃了神圣的母亲的天责。”可见繁漪在作者的心中是令人同情的,她敢爱敢恨的突出个性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因为如此,曹禺选择了繁漪作为向周朴园进攻的对象。曹禺认为“只有繁漪才能够最全面地揭露周家的罪恶才能够把周朴园的冷酷,自私,专横和伪善的本质最充分地揭示出来”。认为繁漪就是那个家庭和社会的叛逆。由此可见,繁漪在曹禺心中是一位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女英雄。

四、把爱情与生命相提并论不符合女性的思想逻辑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认为,作为具有鲜活生命个体的女性,都有追求爱的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但是她们如果把爱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相提并论的想法却是相当危险的,自身意识上的脆弱与不堪一击的决定了她们孤注一掷的行为取向。从曹禺剧作中女性所追求的爱情本身来看,都在现存的婚姻制度之外的所谓爱,这种爱本身就受到了世俗道德观念、家庭意识的排斥。正因为如此,这种爱的行动之初悲剧已经潜伏在她们身上,也是一种刺激而危险的“游戏”。虽然社会、历史等外在因素是剧中女性悲剧命运不可否认的前提条件,但是四大名剧女性形象经久不衰的魅力,正是在于剧作家捕捉与把握了女性在爱的追求上的偏执与局限,曹禺也合理地表现了这样一个观点,也就是女性自身意识的残缺必然导致悲剧命运的产生。所以,把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全部原因推给社会、历史与他人是不符合现实的。繁漪的悲剧也不例外,她虽有鲜明而坚强的个性和反抗精神,但她缺乏开创性的能力和思想;虽有追求真实的爱情生活的意志和勇气,但没有与旧家庭、旧社会、旧婚姻的尖蜕对立和追求独立人格的理想;她们为了得到真实的爱情生活,大多是以畸形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封建罪恶家庭被暴露的同时揭露她自己,在封建家庭被摧毁的同时自己也被掩埋在废墟里,她们的爱情悲剧也是必然的。因为她们的生活、思想、理想无法把她们引向正确的道路,去冲破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束缚,等待她们的只能是屈辱的、残忍的结局。

综上所述,繁漪的悲剧形象,不仅仅是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形象,也是曹禺以及许多男性作品中所特有的形象。尽管笔者对《雷雨》及作者的思想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作者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还是令人敬佩的。曹禺憎恨黑暗的封建社会,他把深深的同情倾注在受侮辱的女性身上,他同情反抗,又是最集中地把这种反抗精神赋予他崇拜的女性。虽然,《雷雨》作品把女性的爱情和生命等同看待的做法并不符合女性的思维逻辑,但从对待繁漪的态度上,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对旧社会、旧家庭和封建专制统治者的憎恨和反抗,对个性解放、自内、光明和新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序[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2]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李树凯.繁漪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J].甘肃:西北师院学报,1984.[4]刘梦.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述评[J].北京: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3,(3).

[5]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1).

128

??

《雷雨》中人物的主要形象

《雷雨》中人物的主要形象 摘要 《雷雨》集中展现了主人公周朴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人性的麻木、狡诈、凶恶,折射出那个社会的悲哀、黑暗和不公平。周朴园在剧中造就了悲剧,是悲剧的实施者,同时又是悲剧结果的承受者。本文通过分析周朴园与侍萍、鲁大海、繁漪等人的矛盾冲突,进而集中论述他在封建伦理道德、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各种感情纠结下表现出人性的扭曲。因此,在理解和把握《雷雨》人物形象的时候,必须对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以达到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周朴园,繁漪,鲁侍萍,周萍,封建家庭。 一、前言 《雷雨》以周朴园为中心,写了周鲁两家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三十年前,周朴园和侍萍生下了两个儿子,但他们并没有结婚。为了娶一个有钱的小姐,周朴园便把侍萍赶出门,留下了大儿子周萍,让她抱走了才生下三天的二儿子。后来他成为了北方一个煤矿的大资本家,他和蘩漪结婚又生下一个儿子周冲。三十年以后,侍萍已经嫁给了鲁贵,并和鲁贵生了一个女儿名叫四凤,但巧合的是鲁贵父女都在周公馆会做仆人。她带走的小儿子改名为鲁大海,也在周家的煤矿当工人。侍萍和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是周公馆的大少爷,但是他和周朴园现在的妻子蘩漪有着伦乱的关系,同时却和四凤彼此深爱着对方,而周冲又深爱着四凤。侍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周公馆,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于真相大白,结果四凤与周冲在雷雨中触电死亡,周萍持枪自杀,全剧在雷雨交加的氛围中结束了。剧中的人物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其中典型人物周朴园就具有丰富多样的人性。他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自由受封建礼法的约束,长大后又到外国留学,有着新的社会思想。因此他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人物。 二、封建伦理道德下的周朴园 周朴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一员,他必定会和封建阶级有着深厚的血肉关系,在《雷雨》中,作者对周朴园的描写并不算多,他一出场就给人一种行事稳重、世故、伪善的感觉。然而却在他这一个角色上,蕴含着许多潜在的内涵与问题,这些内涵与问题又与全剧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塑造出了周朴园丰富多彩的主人公的形象。他自称他的家庭是“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而实际上是:他自私自利,残酷无情的压制,摧毁了他全家中每个人的性格、尊严,使周公馆成为了能使人窒息的地狱。他的封建性主要是从他对妻子蘩漪、被抛弃的前妻侍萍以及儿子周萍、周冲和鲁大海的态度上体现出来的。 (一)对蘩漪的冷酷 从他被迫听从父母之命把侍萍抛弃,然后又与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小姐结婚我们不难看出,他是生长在一个封建思想非常浓厚的家庭中,他自身必定也有深深的封建意识,而在本剧中他的封建性体现的最明显的也就是他对待第二个妻子繁漪的态度上。他抛弃侍萍之后娶了繁漪为妻,但是他一直并不爱她。繁漪本身个性开放、人格独立,与他深厚的封建思想当然是水火不容的;他不仅不赞同,反而认为她的精神不正常,是个不可理喻的“疯子”。他当然不允许他的家里有这种存在,于是要教训她。又命令她:“你应当再到楼上去休息。”仅仅这句就说明他对妻子的自私、冷淡的态度。在第一幕中,“喝药”这场戏很典型地突出了他的这种封建思想。当他知道繁漪竟然违反他的规矩把药倒掉时,便严厉地叫四凤把剩下的药再端来。繁漪反复说到“不愿喝这种苦东西”,他却毫不搭理;繁漪说等一会儿再喝,他却又不让;又逼着周冲劝他母亲当着他的面把药喝下去,转

浅析《雷雨》中周朴园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

浅析《雷雨》中周朴园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 周朴园是曹禺的剧作《雷雨》中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他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长,伪善、无情、冷酷、自私、专制、残忍、狡诈、懦弱、卑鄙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一、在戏剧情境的巧妙安排中揭示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戏剧家要使各种人物在较短时间之内,就能通过有力的动作充分展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就须为他们安排一种特殊的情境,即戏剧情境。在《雷雨》中,以下三个戏剧情境对展现周朴园的性格特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包括剧中人物动作展开的时间、场所等等,这些因素对人物性格的揭示具有独特作用。在《雷雨》中,作者将整个剧情安排在一个郁闷的夏天,从早晨到午夜,仅一天时间,周朴园出场的时间实际上只在上午、下午和午夜,但就是在这一天之中,周朴园的性格暴露无余。时间高度集中,人物的性格刻画也就相应集中,这种集中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深刻。同时,作者又将与周朴园有关的剧情都安排在周公馆内,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如第一幕的景,周家客厅的摆设,是按三十年前侍萍喜欢的样式摆设的,同时突出了一张旧相片,实际上这是鲁侍萍的相片。鲁侍萍与周朴园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内见面的。可以说,这个场所是曹禺先生的精心设计,使鲁侍萍与周朴园的见面格外扣人心弦,使周朴园伪

善的性格暴露得更为彻底。 (二)突然事件 突然事件的安排对推动剧情具有重要作用,而剧情的展开又不断地揭示人物性格。如鲁侍萍的突然出现,展开了她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这一突然事件打破了周公馆三十年的沉寂,一个三十年前被周朴园抛弃而跳河自尽的女人忽然出现在眼前,使气氛骤然紧张,悬念陡然产生——人们不禁好奇: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在家人面前表现出对侍萍有着深切的怀念,在侍萍真正出现后会如何?在侍萍出现在周朴园面前之前,我们对周朴园的印象是重情重义,他对侍萍的种种“怀念”之举,甚至已使读者为之感动。但随着突发事件的展开,矛盾冲突逐渐激烈,周朴园的伪善面纱遂被揭开。 (三)特定的人物关系 这是构成戏剧情境的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因素。在《雷雨》中,周朴园、鲁侍萍、周蘩漪、周萍、鲁大海、周冲、鲁四凤等人物构成了复杂的关系,有夫妻、父子、母子、母女、兄弟、兄妹等关系,其中,周朴园是众多人物关系的核心和纽带。周朴园与他们的关系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发展对揭示周朴园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周朴园在周公馆是家长,高高在上,专制骄横。为了树立他的家长威严,逼蘩漪喝下一碗苦药,尽管蘩漪并不情愿。周朴园之所以要逼蘩漪喝药,是因为他意识到蘩漪有些反常的行为,危胁到他的家长威严,因此借着喝药这件事来压制蘩漪的“反抗”。周朴园与蘩漪的矛盾冲突由来已久,周朴园对蘩漪的问候只是义务式的关心,而没有夫妻的真情,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修订稿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 析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繁漪是曹禹的成名之作《雷雨》中的一个被凌辱、被摧残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一个阴鸷的女人。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为了爱情,“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的搏斗”。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将“最圆满,最有秋序”的封建家庭劈得粉碎。但她不仅毁灭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的幸福。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一人物的悲剧形象。 关键词: 《雷雨》繁漪封建社会形象悲剧 正文: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该剧是一部多幕剧,它写于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繁漪是曹禺刻画的最具特色和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个从走廊上静静走来的女人,阴鸷而沉郁,穿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的芬芳。她的眼睛大而灰暗,沉静地灼烧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偶尔也会露出依稀的微笑:“红晕的颜色快乐地散布在她的脸上”。①曹禺曾说过,繁漪的性格是最“雷雨”的。在曹禺看来,繁漪是个“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并“敢冲破一切的桎桔,做一次困兽的搏斗”②的女性。 一、繁漪是资产阶级的新女性 繁漪是个受过新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女性,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拼斗

的绚丽光彩。首先,她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当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对于人民的压榨和剥削日益深刻,人民群众没有人身自由,处于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同时,刚刚过去的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光明与希望,要求民主,争取人权,要求自由的新思想、新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这种时代的特点,这种时代里要求个性自由的精神氛围,无疑给繁漪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抗争的精神动力。另外,她上过私塾又受过一点新的教育,这不仅使她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了她的感情,开阔了她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使她具有了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条件,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以后,受到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她们奋起,勇敢地走上了抗争之路,义无反顾地追寻自己被社会、被封建家庭剥夺了的幸福。这种抗争的勇气和行动使她们身上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她们压抑——抗争——再压抑——再抗争(不惜以自毁方式抗争),正是“五四”以来时代新女性精神觉醒的典型性历程。③然而,新时代潮流过于迅疾、过于猛烈,使她们根本来不及从容地吸取新的精神营养,除去存留于灵魂深处的旧时代的种种烙印。于是,她们不得不以“半新”(相对现代新女性而言)的姿态,乃至以传统的、病态的思维方式、斗争方式去寻求个人幸福。但她身上折射出的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解放色彩,是周朴园这个死寂家庭的一场雷雨、一个闪电,她照亮了所有的黑暗与罪恶,当她的灵魂终于勇敢地发出一声强烈呼喊:“我是人,一个要真正活着的女人!”那是时代的觉醒,是“五四”的声音。她一生为这追求,生命为这燃烧。 二、繁漪的反抗精神及反抗的不彻底性

雷雨人物分析

周朴园 就像众多中国悲剧那样,一个风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佣,这样的结合自古至今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倘若那个男的有情有义,大不了两人私奔,背离父母,远走高飞作对苦命鸳鸯,然而刺骨始终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朴园这个风流少爷虽被她的青春美丽与温柔打动,但他那颗只懂爱自己的心又怎会与她厮守一生?他为了自己的前途最终放弃了侍萍。孤苦无依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的离开,原一味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造化弄人,命运又将他们牵扯在一起。错综复杂的关系又上演了,简直就是一团糟,最终导致了同母异父的兄妹相爱。身为他们的母亲,侍萍只能接受命运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给孩子带来的命运,似乎一切该终结了,偏偏当年的风流少年周朴园在误会下道出了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这件事害死了3个人…… 梅侍萍: 她不是曹禹最钟爱的人物,不具有最“雷雨”的性格,所能唤起的阅读共鸣也不会是最“雷雨”的。然而,侍萍的沉默却让我们不敢同样沉默地漠视命运。意义恰好相反,侍萍的人生经历最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侍萍作为一个旧时代的下层妇女,她的人生已被分成两部分:一半属于丈夫;一半属于儿女。她希冀在默默无私地为他人奉献中得到对方的关爱与理解,从而确证自己存在的价值。然而侍萍命运的悲剧性却让这汪纯净的生命之泉慢慢干涸,直至枯竭。 周冲和四凤: 周冲和四凤是整出戏中最让人不忍心的受害者,他们俩个同样的单纯、清澈,对甜蜜的爱情那么憧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他们明亮的眼睛无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涛汹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轮廓,当他们的幼稚在残忍的现实面前被得头破血流的那一刹那,老钟就已经鸣起,其实周冲化比四凤更加无辜,雷雨过后,我们不得不扼腕叹息:多么年轻的生命啊。如果真的要揪出这无奈的悲剧的“罪魁祸首”不知算是周朴园和鲁侍萍呢,还是已故的周家老太太,少年和丫环偷情似乎自古以来就没有几个落得圆满的下场,这几乎成了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在等级森严的制度下,这本

《雷雨》中人物性格的分析

《雷雨》中人物性格的分析 ——从周朴园如何对待生命中的两个女人看人性的复杂 一、教材分析: 《雷雨》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戏剧单元的第一篇。作为戏剧,戏剧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刻画艺术两方面。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者上,我将人物形象分析和人物评论写作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的基础上,高二年级的学生应进一步发展理性思维,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经过观察,高二(6)和高二(17)班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缺乏条理性。理性思维的质量有待通过表达训练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目标: 1、把握剧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理解周朴园复杂的内心世界,了解周朴园与侍萍、繁漪之间复杂的关系。 2、掌握人物性格分析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周朴园对侍萍感情的复杂性,以及从他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国资本家特有的性格上的两重性。 五、教学难点:对周朴园复杂的内心感情世界的体会和把握。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八、教学过程设计: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歌曲《当爱已成往事》导入。 歌词中:往事不要再提

人生已多风雨 纵然记忆抹不去 爱与恨都还在心里 你就不要再苦苦追问我的消息…… 《雷雨》中:三十年了周朴园都在打探梅侍萍的消息, 当他们再次重逢时, 又有多少往事被重提, 又有多少爱恨还在心里? (二)、人物感情分析 1、周朴园对梅侍萍三十年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1)保留着旧的家具和陈设 (2)记得侍萍的生日 (3)保留着关窗的习惯 (4)雨衣、衬衣都喜欢旧的,记得绣着“萍”字的旧衬衣 (5)熟悉侍萍关窗的动作 (1)(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2)谁指使你来的? (3)(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4)“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5)“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 (6)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2、两个对比,你怎么看?怎么理解? 答案:(1)、对侍萍怀念的前提是,对他不再有什么威胁、不利。这时候他就更容易想到她的种种好处而不胜怀念起来。 (2)、周朴园年轻时的确喜欢过侍萍。他曾经到德国留学,有着年轻人的热情和上进。而侍萍当时是周家的侍女,漂亮伶俐,而且对周朴园服侍得很周到。 (3)、周朴园的后妻繁漪傲慢不驯,不吃他一套,于是周朴园就自然而然地从她身上联想到温顺多情的侍萍,引起对她的怀念。 (4)、曹禺后来解释道:“因为两次婚姻的不如意,周朴园对侍萍的思恋、怀念变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曹禺谈《雷雨》) (三)、从周朴园对蘩漪的态度看周朴园作为中国第一代资本家的代表,身上所特有的双重性格特征。 1、观看《喝药》片段的影片 2、 “喝药”一段要她做出服从的榜样。病的好坏为次要,维护他的权威是主要。 3、 血腥的原始积累

《雷雨》中繁漪的形象分析

《雷雨》中繁漪的形象分析谢谢咯 本文主要通过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对白、行为举止、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来具体分析介绍繁漪复杂而隐秘性格的各方面原因,并加以分析评价。通过繁漪一系列的典型事例来揭示社会造就了繁漪的悲剧。繁漪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色彩与现实黑暗、罪恶的社会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她叛逆、挣扎,有力的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并撕毁了自己所在罪 恶家庭虚伪的面纱。繁漪是一场突发的“雷雨”性格,揭示了在中国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与个性自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个性解放人性扭曲封建专制民主自由 话剧《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剧作者曹禺曾以说自己写剧本“醉心于人物的塑造”,写戏主要是写人.本着对艺术的这一追求,他笔下诞生了无数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艺术形象,而成名作《雷雨》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成为广为人知的性格典型。剧中塑造了周朴园的虚伪与冷酷;周冲的纯真与虚幻;鲁大海的冲动与莽撞;鲁四凤的单纯与善良;鲁贵的贪婪与势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繁漪个性中的不屈不挠、无拘无束、敢爱敢恨的倔强性格也正是曹禺作品人物众生相中最闪亮的一个,从而成为戏剧《雷雨》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的最耀眼的形象之一。但繁漪这一人物是可悲的,其结局是凄惨的,繁漪的悲剧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下面就对《雷雨》中繁漪的现象作一番分析和探讨。 一、人性的扭曲,心灵的窒息 首先,《雷雨》剧中的繁漪作为名门之女,正值花样年华的繁漪,十八岁那年便被迫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周朴园,一个足以做她父亲的男人,被周朴园续娶为妻。繁漪与周朴园的结合,实际上却是貌合神离,无论在年龄上还是在思想上,他们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物质方面,繁漪可以得到一切用来满足女人虚荣心的东西,但在精神方面,繁漪却一生的空虚。自己非但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还要被封建专制主义铐上精神枷锁。俗话说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如果对繁漪所处的时代、自身教养、家庭属性等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繁漪有着资产阶级女性和旧式女人两个方面的因素。对繁漪性格上的两重性,曹禺先生也曾经这样说:“繁漪是五四以后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雷雨》序)。”在繁漪的舞台指示中他又说:“她是一个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而在新版《雷雨》中他综合了以上两种说法:“她是一个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显然,在繁漪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人身上还带有非常浓厚的封建色彩。繁漪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同时她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三个时期都在她的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繁漪具有旧式女人的“文弱”、“明慧”,以及在仆人面前那种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这主要通过繁漪对侍萍貌、四凤深重的阶级偏见(旧式女人的表现)。 例如:繁漪明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四凤,却对周冲的选择大加阻挠,提醒周冲说:“她始终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下等人”。并决然地说:“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雷雨》序)。在周冲面前,繁漪对四凤的偏见显然不是出于对四凤的嫉妒,因为四凤与周冲的相爱对她有利,这恰恰反应了繁漪真实的封建贵族意识、等级观念、门第思想和家长意识。

《雷雨》人物分析

雷雨中的喷薄火山 ——分析周蘩漪的人物形象 “她一望就知道是个果敢阴鸷的女人”——这是雷雨里对周蘩漪的出场描写。曹禺先生说:“《雷雨》对我是个诱惑。”而我更想说“蘩漪对我是个诱惑”。看着蘩漪,我分明像看到了雷雨中的一座火山,“热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那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烈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是她的人生哲学。——我欣赏蘩漪,我疼惜蘩漪。 “果敢阴鸷”只是表面,在这副令人疏离的面孔之下,是敏感而炽热的灵魂。 蘩漪是美丽的,“静静的长的睫毛”,大眼睛,细瘦,“似乎是一个水晶”。蘩漪也是“明慧”的,有着“对诗文的爱好”。作为一个漂亮而受过教育的“中国旧式女人”,能被“正统”的周朴园娶进家门,想必至少是称得上小家碧玉吧。我不禁想象,做姑娘的蘩漪在深闺里,“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或许轻吟《诗经》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时,也是含羞而热切地幻想过和未来丈夫琴瑟和鸣的婚姻生活的。 然而现实粉碎了她的美梦。她的丈夫是一个封建家长——专治、冷漠。十几年的婚姻生活,蘩漪始终没有得到周朴园平等的爱。看着周朴园拿着侍萍的旧照片,她轻蔑地说“哼,又是那个女人的照片!”而这一个“又”字,谁能说没有一丝醋意和心酸?纵使她不爱他,她到底是不希望他对其他女人心心念念的。而我想,初入周家的蘩漪还有着

少女的纯真,即使眼前的丈夫再不如人意,她多少还是试图过能感化他的,当她第一次发现周朴园保留着侍萍的照片和当年的摆设时,她不是没有愤怒和嫉妒的,一个年轻妻子,对此不会没有抗争。但年复一年,周朴园没有变也不会变,蘩漪知道“他是什么都不肯将就的”,“什么事都要依着他”,她麻木了,是周朴园十几年来的”凶横”,把蘩漪“渐渐地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于是,她的大眼睛“灰暗”,“眼光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和怨望”,“她的嘴角向后略弯,显出一个受压制的女人在管制着自己”。 诚然,蘩漪变得“阴鸷”,“令人觉得有些可怕”。可是这怎么能怪她?她不过是个弱女子——对鲁贵、四凤来说,她是太太,而实际上,她也不过是周朴园的奴隶,在这个封建家庭里讨着生活。当看到第一幕里周朴园强制繁漪喝药时,周朴园的“被要求做冷峻”、蘩漪的“恳求”和最后被逼无奈的屈服,我们怎么能不同情、不愤慨、不震撼?他不是被周朴园当做妻子,而仅仅是“服从被的榜样”!蘩漪是多么的无助啊!曹禺先生说“《雷雨》里,宇宙正像是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在这样的环境里,蘩漪的脸上怎会不是布满阴云呢?可怜的蘩漪,我怜悯她。这样一个孤独无靠的她,纵使她做了多错多恶的事,我都恨不起来。 她不是没有反抗,“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他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然而来的力量”,她诅咒这个“永远是不干净”的、“活活地闷死人”的家庭的“罪恶”。她“想起朴园严厉的脸”,却到底还是“厌恶”着让四凤把药倒掉;她能对

关于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关于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多幕剧。它成功地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是周家的一家之主,也是剧中各种悲剧的制造者。他是一个早年在德国留过学的知识分子,是封建社会刚刚萌芽的资产阶级,后来成为带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巨大阴影不仅吞噬了善良的劳动者,而且吞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格、人性和价值。周朴园身上主要有以下性格特征: 一、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资本家 周朴园的发家史带有野蛮的封建盘剥的血腥味。他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一次就淹死了2200个小工,他从每个小工的性命中扣300块钱。正如鲁大海所说,周朴园“发的是断子绝孙的财”;他对付矿上的罢工,也采取野蛮的手段,开枪打死三十多个工人,毫无任何“文明”可言。 周朴园在重见侍萍后,他的怀念顷刻之间便化为敌视和仇恨,他害怕侍萍损害他的利益。下面不妨用他的带有“好”字的七段台词加以说明: 第一“好”:“那更好了。”这是在稳定了对方情绪之后,没有了各种顾虑,准备“明明白白地谈一谈”;第二“好”:“那双方面都好。”这是在得知最有嫌疑的知情人鲁贵并不知情之后说的;第三“好”:“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这是最能显示周朴园的阶级本质的一句话,在他看来,金钱不仅可以给他带来地位、

身份和享受,而且可以赎买罪恶,以求得心灵的安宁,这正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丑恶灵魂的表现;第四“好”:“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随之他提出了辞退鲁贵父女的计划,显得多么果断、多么周密。第五“好”:“好得很。”那是在得知侍萍表示在大后天就离开此地后说的,他认为已经解决了问题,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第六“好”:“好、好、好。”表示既不要他偿还感情债,又不要他以金钱抵偿,他的最后威胁可以说已完全解除了,对他来说确实再“好”不过了;第七“好”:“很好。”周朴园宣布:“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鲁侍萍也同意说:“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对周朴园来说,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简直再好不过了。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旦他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他便不会 顾念任何感情,完全暴露出资产阶级的真实嘴脸。 二、专横独裁的封建家长 专横独裁的封建家长是周朴园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是周公馆里 的一家之主,最高统治者,家中所有的人,都得对他的言行唯命是从,不能有任何违背。 18年前周朴园娶了蘩漪为妻,但他并不爱她。蘩漪要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与他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他对蘩漪的关心爱护并不是真正出自内心的爱,它的真正意义是对蘩漪的控制、专制,第一幕中“喝药”这场戏很典型地反映了他的专制。 当他得知蘩漪竟敢违反平日的规矩把药倒掉时,便不露声色地叫 四凤把剩下的药再拿来。蘩漪反复声明“不愿喝这种苦东西”,他完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报告

《雷雨》——周朴园 《雷雨》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周朴园作为蛮横专制的封建家长,虚伪矫情的资本家的 角色形象就已经定位。 ——周朴园与繁漪 繁漪,她是出身豪门的大家闺秀,受过良好的教育。虽是在封建社会中长大,但她也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而周朴园却是一个封建思想很浓厚的官僚资本家,绝对权威的统 治者。所以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两个人格格不入,冲突不断。在“喝药”一事中,作者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的地刻画了他的专横性格。还有后来的“看大夫”事件,周朴园专横独断,唯我独尊。 不经繁漪允许,便把他在德国的好友克大夫请来为她医治。而繁漪坚持自己并没有病,拒绝看 大夫,为此两个人前后产生了两次冲突。从表面上看,周朴园关心自己的妻子,为她请大夫,让她喝药。这一切似乎合情合理,好像都是繁漪在任性。但这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封建思想、 资本主义与新文化新思潮之间的抗争。繁漪是一个接受过新思潮的人,在很多事情上她都强烈 的要求着平等和自由,但周朴园的蛮横专制彻底打消了她这一想法。 她虽然在不同程度上的反抗着周朴园,但她微弱的力量还不足以与周朴园抗衡。最后以 失败告终。这也让我们感叹,周朴园以及他所代表的黑暗反动势力,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何等 的强大。 ——周朴园与侍萍 侍萍是周家两代佣人梅妈的女儿,当时也是周朴园的贴身侍女,她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善解人意,让周朴园很是欣赏。但侍萍最终也只是一个下等人的女儿。 况且她自己也只是一个下人,即便她与周朴园有两个儿子(周萍及鲁大海)但周朴园依 然没有给她任何的名分。还在年三十的晚上,将她与二儿子(鲁大海)一起赶出了周公馆,也 许周朴园当时实属无奈,但也因为他的这一个做法,从此让侍萍过上了苦不堪言的生活。虽然 三十年间周朴园不停的搬家,每一次都留着侍萍最喜爱的那套老家具,虽然周朴园把侍萍的照 片摆放在显眼处。但也只不过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情深意重之人。好在别人心中树立 起一个好形象,还有后来他跟侍萍的对话中说道的“这个人跟我们家有点亲戚,我们想把她的墓 修一修。”从这几点上就足可以看出周朴园伪善,肮脏,丑恶的灵魂。 然而,三十年来周朴园对于侍萍的种种怀念又不全是假的。他对侍萍还是有一点感情的。因为个性,总是比较复杂的,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而且还常常盖有各种各样的掩饰物的。周朴园是虚伪的,那是从整个地来看他。但这并不等于完全否认周朴园具有任何真正的感情,也绝不排斥他对侍萍可以有某种程度的真正怀念。但当三十年后,侍萍与周朴园再次相遇,当周朴园得知侍萍并没有死,而且就在眼前时,他立刻换了一副嘴脸。由对鲁妈的陌生和好奇 转变为对待侍萍的提防和小心翼翼。他用质疑的语气问侍萍“你为什么到这里来?谁指使你来 的?”还有后面他对侍萍说的“痛痛快快地,想要多少钱吧?”很显然他是想通过钱来收买侍萍,从而保证他的名誉、地位、形象不受损伤和威胁。 ——周朴园与鲁大海

《雷雨》中的蘩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的蘩漪人物形象分析 她是一个从走廊上静静走来的女人,阴鸷而沉郁,穿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的芬芳。她的眼睛大而灰暗,沉静地灼烧"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偶尔也会露出依稀的微笑:"红晕的颜色为快乐散布在她的脸上"。这就是蘩漪,《雷雨》中的蘩漪,她敢爱敢恨的突出个性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整个剧本的灵魂,蘩漪是个颇具评论价值的人物,我对蘩漪的恨和爱有着自己的理解。 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周家作为一个束缚人、压迫人的笼子,是蘩漪反抗的对象,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但长期的大家庭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使她的反抗带有被扭曲的痕迹。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 蘩漪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但她却不是一个有开创性的能力和思想的人。 蘩漪的反抗性,主要表现在对周朴园的反叛或恨上。这贯穿在她的许多言行中,而且越来越尖锐,越来越激烈,最后终于完全撕碎了周朴园的“尊严”,彻底破坏了周家的“秩序”,显示出刀子“雷雨”般的性格。 在《雷雨》整部剧中,蘩漪和周朴园的正面冲突就有四处。第一次冲突是周朴园逼蘩漪喝药。这次蘩漪的反抗性是表现出来了,但这属于消极抵御。这可以从她的语言中看出来。如:“我不愿意喝这苦东西”,“我不想喝”,“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她最后还是屈从了,带着极大的愤怒把药喝了。虽然这主要不是为了周朴园。第二次冲突是周朴园催蘩漪去看病。这次蘩漪却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的。周朴园曾经两次派仆人催蘩漪去看病,蘩漪都没有去,周朴园只能自己亲自去催,企图以家长的威严逼她看病,但他没有想到,蘩漪并没有被他吓住,她仍没有去看病,而是径自回楼上去了。这次冲突中蘩漪的态度有所改变,但优势仍在周朴园一方。因为最后他还是让周萍陪着柯大夫上楼替她看了病。第三次冲突是蘩漪雨夜从鲁家归来遇到周朴园。这次蘩漪的反抗性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对周朴园的每一落千丈次问话的回答,都使周朴园感到惊愕骇异最后又只能摆出家长的架势命令蘩漪到楼上去,但他得到的回答却是:“(轻蔑)我不愿意,告诉你,我不愿意。”这可以看出优势转到了蘩漪一方。第四次冲突是在剧尾。这次蘩漪更以一个审判者的姿态,将周朴园叫出来,当着众人的面,撕毁了他庄严的外衣,肃医治了他的道德面具,让周公馆见不得人的黑暗暴露无遗。而周朴园此时完全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每次冲突之后,都使她们的关系发生变化。蘩漪对周朴园的反抗,也由消极到积极,越来越不可遏制。 虽然蘩漪对周朴园的反抗,带有个性解放思想跟封建专制斗争的性质,具有较积极的社会意义,可是蘩漪性格中的封建性,使她的反抗不能不带有旧式女人的痕迹,具有软弱无力的特点。她对周朴园的禁锢和摧残感到痛苦,使出一切力量进行反抗,却从没想到要与周朴园彻底绝裂,到周家以外去呼吸更为自由的社会空气;她虽竭力反抗,但她并没有正确地估计一下自己与对手之间悬殊的力量对比。对她的反抗前途也没有什么更为考虑。所以在传统思想的重压下,她没有也不可能通过个人的力量去挣脱周朴园的控制,这使她的反抗带有某些苍白的病态。 蘩漪不仅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而且还有个性解放的要求,但她却不知如何获得个性解放。 蘩漪在周家过的是蜇居似的生活,没有地位,没有自由,什么都要听周朴园的摆布,这使她“渐渐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但这并没有把她内心的渴望完全浇灭。因此,当五四风暴席卷全国,反对旧礼教,个性解放的呼声象春风般吹进周公馆时,蘩漪便从一个“石头人”

繁漪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对白、行为举止、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来具体分析介绍繁漪复杂而隐秘性格的各方面原因,并加以分析评价。通过繁漪一系列的典型事例来揭示社会造就了繁漪的悲剧。繁漪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色彩与现实黑暗、罪恶的社会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她叛逆、挣扎,有力的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并撕毁了自己所在罪恶家庭虚伪的面纱。繁漪是一场突发的“雷雨”性格,揭示了在中国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与个性自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个性解放人性扭曲封建专制民主自由 话剧《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剧作者曹禺曾以说自己写剧本“醉心于人物的塑造”,写戏主要是写人.本着对艺术的这一追求,他笔下诞生了无数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艺术形象,而成名作《雷雨》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成为广为人知的性格典型。剧中塑造了周朴园的虚伪与冷酷;周冲的纯真与虚幻;鲁大海的冲动与莽撞;鲁四凤的单纯与善良;鲁贵的贪婪与势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繁漪个性中的不屈不挠、无拘无束、敢爱敢恨的倔强性格也正是曹禺作品人物众生相中最闪亮的一个,从而成为戏剧《雷雨》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的最耀眼的形象之一。但繁漪这一人物是可悲的,其结局是凄惨的,繁漪的悲剧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下面就对《雷雨》中繁漪的现象作一番分析和探讨。 一、人性的扭曲,心灵的窒息 首先,《雷雨》剧中的繁漪作为名门之女,正值花样年华的繁漪,十八岁那年便被迫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周朴园,一个足以做她父亲的男人,被周朴园续娶为妻。繁漪与周朴园的结合,实际上却是貌合神离,无论在年龄上还是在思想上,他们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物质方面,繁漪可以得到一切用来满足女人虚荣心的东西,但在精神方面,繁漪却一生的空虚。自己非但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还要被封建专制主义铐上精神枷锁。俗话说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如果对繁漪所处的时代、自身教养、家庭属性等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繁漪有着资产阶级女性和旧式女人两个方面的因素。对繁漪性格上的两重性,曹禺先生也曾经这样说:“繁漪是五四以后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雷雨》序)。”在繁漪的舞台指示中他又说:“她是一个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而在新版《雷雨》中他综合了以上两种说法:“她是一个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显然,在繁漪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人身上还带有非常浓厚的封建色彩。繁漪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同时她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三个时期都在她的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繁漪具有旧式女人的“文弱”、“明慧”,以及在仆人面前那种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这主要通过繁漪对侍萍貌、四凤深重的阶级偏见(旧式女人的表现)。 例如:繁漪明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四凤,却对周冲的选择大加阻挠,提醒周冲说:“她始终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下等人”。并决然地说:“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雷雨》序)。在周冲面前,繁漪对四凤的偏见显然不是出于对四凤的嫉妒,因为四凤与周冲的相爱对她有利,这恰恰反应了繁漪真实的封建贵族意识、等级观念、门第思想和家长意识。

谈《雷雨》 周繁漪的人物形象

谈《雷雨》--- 繁漪的人物形象 【摘要】蘩漪是曹禺先生《雷雨》剧作中最具“雷雨”性格、最丰满的角色。她既渴望 自由的爱情,但又摆脱不了家庭的牢笼,她既具有旧式女性柔弱的性格,同时又有着现 代女性的抗争精神,她企图摆脱周朴园精神和肉体的控制,她紧紧抓住与周萍一种阴鸷 的爱,却又被无情的抛弃,最终导致了她对一切的报复。蘩漪是新旧时低交接的产物, 她的形象充分揭示了在当时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个女人,无力与强大的封建 势力相抗衡而实现自我理想,即使反抗,也将以悲剧告终的悲惨命运。 一、引言 蘩漪是主人公周朴园第三房妻子、周萍的后母,但同时却扮演着周萍地下情人的角色。 在临界于新旧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曹禺塑造了一个这样的蘩漪。她是个活在新社会和旧社 会交叉的性格复杂的女性形象,一个纠结于新旧民主专制的畸形产物。曹禺笔下的蘩漪,是个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于反抗封建道德,敢 于大胆追求自由爱情,集中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和现代女性的自我意识。她拥有 受生命深处的欲望控制的性格,但又有封建落后的思想。虽然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却仍 摆脱不了封建女性依赖性、自贬性。 二、生于“旧时代”的女人 繁漪出场的介绍,繁漪“一望就知道是一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些可怕??她通身是黑色??眼眶略微有点塌进”。这些描写让我们知道繁漪是一个忧郁而深沉的女人,并且也独具中国旧式美人的 风采。可是,繁漪“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川”,使她 的性格逐渐走向极端,她显示出来的是一种深郁的黑,代表着死亡、诱惑,也是控诉。 繁漪身处的社会,妇女的地位非常低,社会要求女人做无条件的牺牲,很少有就业机会 取得经济上的独立。恩格斯曾说,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 家庭私有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的。在那 样的社会,繁漪要么依附男子,要么去富人家当佣女,是没有任何经济独立可言的。所 以出身于封建门第的繁漪,却在十八岁花样年华阴差阳错地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周朴园。当繁漪带着爱的憧憬嫁给周朴园,但是年龄和思想上的巨大差距使这场婚姻令人窒息, 夫妻间没有共同语言,没有情感的交流,没有相互的爱恋,繁漪成了周家一个摆设,像 一只铍关在笼中的小鸟。同时,周朴园也只是把她作为一个名分上的妻子,一个门当户 对的花瓶,她是被排除在周朴园的感情世界之外的。周朴园不仅在内心深深地怀念侍萍,而且还要在家里,当着繁漪的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无论搬家到哪里,都要带上鲁侍 萍喜欢的家具,放上鲁侍萍的照片;鲁侍萍喜欢关窗户的习惯也要保留善;下雨时,还 要穿上鲁侍萍缝过的旧雨衣孤独时经常看侍萍的照片。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弥漫于整个 家庭空间。对繁漪是巨大的伤害。 繁漪不仅要忍受这种伤害,而且还要忍受周朴园的家庭专制。在家里,周朴园的意见就 是法律,任何人不得违抗。他拿着家长的架子,命令繁漪。应当”这样,“不该”那样。吃药这一细节,就是繁漪多年来痛苦生活的缩影。在“阴沟里讨生活”的繁漪不仅享受 不到一个人爱的权利,而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也受到无情的践踏。造成繁漪不满封建专制 的压迫,渴望生活的自由,家庭的温暖。在怨恨中迷失了自我,从而忘记自己的正确位置,进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最终破坏了人伦关系,破坏了周家的尊卑长幼的道德。

《雷雨》繁漪的人物分析

《雷雨》的女主人公——繁漪 初读《雷雨》,复杂交错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我深深为之折服。细细品位后,从剧作的结构分析,感到卷入冲突最深处的人物是繁漪。 《雷雨》这部话剧的主旨是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对人和人性的摧残、虐杀,而繁漪在周公馆的种种挣扎与抗争,正是在精神领域中,以人的个性追求同封建专制展开的生死搏杀,繁漪的悲剧无疑是悲剧题旨的最有力的体现。 门当户对繁漪作为名门之女,被周朴园续娶为妻,无论在年龄上还是在思想上,她和周朴园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物质方面,繁漪可以得到一切用来满足女人的虚荣心的东西,但在精神方面,繁漪却一生空虚。自己非但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还要为封建专制主义铐上精神枷锁。而繁漪本身却是一位具有新思想、透着一股新气息的女性,面对周朴园盛气凌人的“你应该……“以及他强加给繁漪的与外界交往的限制,繁漪再也忍受不了这样年复一年的精神折磨。终于,当周朴园的长子周萍出现的时候,繁漪的心燃起了希望,多年来对自己的默默的压抑使她丢弃了伦理辈分之见,义无反顾的与自己名义上的儿子坠入爱河,但好景不长,没多久,繁漪便发现周萍的悔意滋生,并且逐渐对她冷漠,但这仍不能浇没她心中爱情的火焰,直到她发现周萍深爱的人是四凤,而并非自己时,她痛彻心扉,由挚热的爱转为极大的恨,心中的愤恨促使她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召集全家人道破和周萍的关系,并发出“被周家父子两代人玩弄“这样痛苦的话,当亲眼看到自己的所爱的周萍自杀,儿子周冲也被电死以后,繁漪的精神彻底的崩溃,进而发疯。 《雷雨》这部话剧以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刻画和揭露了一个封建专制性资产阶级家庭中的种种罪恶和它的最终破产。而繁漪作为剧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所遭受的不幸和苦难正是处在黑暗现实中的广大妇女命运的真实再现。繁漪所发出的悲愤的呐喊,着实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追求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同时也使《雷雨》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优秀剧作。 剧中塑造了周朴园的虚伪与冷酷;周冲的纯真与虚幻;鲁大海的冲动与莽撞;鲁四凤的单纯与善良;鲁贵的贪婪与势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繁漪个性中的不屈不挠、无拘无束、敢爱敢恨的倔强性格也正是曹禺作品人物众生相中最闪亮的一个,从而成为戏剧《雷雨》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的最耀眼的形象之一。但繁漪

《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分析

《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繁漪所处的时代背景、语言对白、行为举止等诸多的方面,来具体分析介绍繁漪复杂的性格形成的各方面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评价。繁漪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女性,周朴园用卑鄙的手段将她骗进了周公馆,周朴园仗着资产阶级的封建制度的权威,在精神上折磨着她,使她在精神上忍受着无比的煎熬。她的性格渐渐地变的烦躁、冷酷无情。而恰恰这个时候,周萍带着年轻人所特有的热情冲动闯进了她烦闷的生活,使得她将要枯死的心,得到了一丝的滋润和抚慰。尤其是当周萍引诱她时,所表达的热情,更是点燃了她生命的火花。在这个时候,她认为周萍是唯一能给她幸福的人。她疯狂的爱上了周萍,并且把自己的生命、名誉都寄托在了周萍身上。繁漪在这种乱伦之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和情感上的满足。但是最后,周萍又去追求年轻、美丽的四凤,抛弃了繁漪。繁漪在这种难以容忍的情况下,开始激烈的报复周萍,想要把她积累了一生的愤怒都爆发出来。繁漪在《雷雨》中是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与个性自由的代表,繁漪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色彩与现实的黑暗、丑陋的社会产生了不可调节的矛盾;她的叛逆、挣扎,有力的抨击了资产阶级封建专制的统治,并撕破了自己所在的罪恶家庭虚伪的面纱。繁漪是一场突发的“雷雨”性格,揭示了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追求资产阶级个性的解放与个性的自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封建社会;性格形象;爱情悲剧;个性解放;个性自由 引言 《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而繁漪却是曹禺这部代表作中一个被凌辱、被摧残的女性,而且还是一个敢于打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者”。然而,曹禺曾说过,繁漪的性格是最“雷雨”①的。在曹禺看来,繁漪是一个“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并“敢于冲破一切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搏斗”的女性形象。最终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将完美有秩序的封建家庭劈得粉碎,不但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的幸福。在《雷雨》中,繁漪是可悲的,她的结局也是凄惨的,悲剧产生的背后总是会有我们深深的思考。下面就是对《雷雨》中繁漪形象的的分析。 一、人性的扭曲,悲惨命运的开始 《雷雨》剧中的繁漪是一位名门之女,正当是花样年华的她,在18岁的时候,被逼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周朴园,一个可以做她父亲的男人。繁漪与周朴园的结合,实际上是貌合神离的,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在思想上,他们两者之间

《雷雨》人物性格分析

一、曹禺戏剧创作概述 曹禺戏剧的四大名著:《雷雨》(1933)、《日出》(1935)、《原野》(1936)、《北京人》(1940)。 二、《雷雨》线索 (一)周朴园、蘩漪、鲁侍萍、鲁贵的多角关系; (二)周萍、蘩漪、四凤、周冲的多角关系; (三)周朴园、鲁大海的劳资关系。 三、《雷雨》人物性格分析 (一)周朴园 1.家庭中专制的家长:(1)对待妻子、对待儿子的权威性;(2)对待儿子的慈爱。 2.残酷剥削工人的资本家:(1)为了利益不惜枪杀工人、收买罢工代表;(2)在德国的时候曾经倾心社会主义。 3.真心怀念鲁侍萍的男人:(1)长久以来一直怀念鲁侍萍,有真心的悔恨;(2)当鲁侍萍 真的出现的时候,他又取防范的态度。 (二)蘩漪 1.反抗家庭专制:吃药和下楼两件事体现她的反抗和无奈。 2.追求爱情:(1)爱情追求是痛苦生命的自我拯救;(2)拒绝妻子与母亲的角色,追求自我;(3)爱情失败既想委曲求全又疯狂报复,但终存善良。 3.在等级秩序和文化教养两方面看不起下等人。

4.外貌上:可爱与可怕两种风格相结合。 这个形象代表作家的反叛愿望,也包含作家对女性的期待。 (三)周萍 1.外貌上体现出他具有理智无法控制热情、欲望的特点。 2.渴望拯救自己,所以真心爱四凤。 3.曾经反叛父权制,但是最终复归于父子伦理。 这个形象代表作家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拯救。 (四)四凤 1.青春纯美:具有拯救周萍精神忧郁的功能。 2.敬重、孝顺母亲:导致爱情与母女亲情的冲突。 3.自尊自爱:鄙夷鲁贵的奴才气。 代表作家对女性的形象期待。 (五)鲁侍萍 1.外貌上:底层人的质朴自爱与上等人的教养相结合。 2.爱情上:一直深爱周朴园,但是又自尊自爱。爱恨交织。 3.亲情上:热爱自己的子女。 4.命运感:害怕自己的女儿走自己的路。这种害怕之中,包含作家对命运的形而上思考,也包含对阶级不平等的批判。 (六)周冲

雷雨中人物分析

讨论题二:选择你熟悉的曹禺名剧,分析其人物形象的复杂内涵及悲剧意义。 我选择的曹禺名剧是雷雨。其展示了一幕人生大悲剧,以及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 周朴园:周公馆的“最高统治者”,《雷雨》中“呼风唤雨”的企业家。他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是个内心较深沉的人,他有着当时社会中资本家都有的一面:阴险,狡诈,虚伪。由鲁大海对于他的控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生命。在周朴园的内心深处权利,名誉,秩序才是最重要的。他只会用金钱来安抚侍萍,心理已经成为人伦亲情淡漠,情感扭曲的了。在序幕和尾声中的老人展现了周朴园天性的回归,在老人身上看不出个性的强硬,眼睛平静而忧虑,绝望地认为自己唯一的儿子已经死了,呆呆地望着火。 蘩漪:她是曹禺先生《雷雨》剧作中最具“雷雨”性格、最丰满的角色。她是一个性格复杂、内涵丰富并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她渴望自由的爱情,但又摆脱不了家庭的牢笼,她既具有旧式女性柔弱的性格,同时又有着现代女性的抗争精神,她紧紧抓住与周萍一种阴鸷的爱,却又被无情的抛弃,最终导致了她对一切的报复。文章揭示了这个时代家庭和社会,犹如一个封闭的黑匣子,是连一点人的自由都不可能的。人性被扭曲异化,美的心灵被扼杀窒息。作家借蘩漪这个形象揭露封建势力的强大压力,反映在当时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个女人,无力与强大的封建势力相抗衡而实现自我理想,即使反抗,也将以悲剧告终的悲剧命运。 周萍:他是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儿子,也是蘩漪的情人,是周家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继承人。在《雷雨》的众多人物里,周萍以其极为矛盾的性格,让他变成了痛苦最为深重的一个个体,同时他也是活得最不光彩的人物。周萍经历了一个从恨周朴园、愿他死到“我自己还承认我是我父亲的儿子”的思想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从精神上逐渐为周朴园所屈服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由个性自由倒退向封建礼教、封建家庭秩序,企图“浪子”回头重新作“健全子弟”的过程。周萍曾经感受到五四运动反封建的时代气息,萌生过个性解放的要求,但这种要求在他思想上扎根不深,由于阶级地位和生活环境的局限,他不可能进一步产生民族解放的要求。他经受不住封建传统思想的压力而屈服,于是陷于痛苦和悔恨之中,背上了精神的十字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