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4课明治维新---学案

第14课明治维新---学案

第14课明治维新---学案
第14课明治维新---学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新课程导学

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幕府统治危机

19世纪,日本是和结成主从关系进行封建统治的国家。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具体表现:

(1)政治上,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社会矛盾尖锐。(2)经济上,土地归所有,农民负担沉重;幕府采取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3)对外关系上,幕府实行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1853年,叩关对日本形成巨大的冲击,使日本面临的危机。

进入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强烈不满,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4)思想方面,出现了由锁国到开国的思想转变。下级武士中的有识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如等人主张对内广开言路、,对外通过开国,向西方学习,实现,最终达到的目的。2.明治新政府建立

(1)改革派

A形成及主张

幕府的高压政策使有志之士觉醒,从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改革派,公开反对幕府。他们对内抨击,主张用取代幕府统治;对外要求废除幕府签订的,驱逐侵略者。

B改革受挫

改革派遭受天皇和保守势力的镇压,再加上外来势力的武装干涉,改革活动失败。失败的教训让他们认识到必须,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新政权,向西方学习。

C倒幕成功

改革派确定了的方针,控制了、萨摩等藩政权,采取的策略,努力增强实力。建立了由和商人子弟组成的武装力量。1868年初,改革派在发动政变,成立了以为中心的新政府。经过一年多的内战,长达年的幕府统治结束。(2)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

颁布作为施政纲领,表示了改革的决心。

3、目的:富国强兵,努力实现国家近代化

二.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

1.政治方面,建立的政治体制。

废除的藩国,设置,将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建立起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统一。

取消等级身份制和的特权,宣布“四民平等”。

2.经济方面,促进。

(1)废除,承认土地私有;

(2)政府推行政策,大力促进。政府把由国家兴办

作为殖产兴业的重点。此外还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通过创办国营“”,大力发展,兴建了大批。19世纪80年代初,政府扶植民间大资本家,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发展。

3.文化教育方面,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大力引进、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文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习俗。

(1)引进、吸收先进的技术文明。殖产兴业过程中,派使节团出访欧美,以的工业文明为榜样推经殖产兴业;政府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利于引进和掌握外国先进技术,同时派遣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2)传播启蒙思想。明治政府成立之初,就把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所在,确定了“”的方针;在政府开放政策下,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其中在日本启蒙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天赋人权出发,抨击和伦理道德观念,宣传平等自由思想,号召向西方学习。

此外,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4.政治体制方面,实行改革,建立了日本近代政治体制。

(1)背景

受的影响,明治政府内部的反动派和知识分子等社会阶层,掀起自由民权运动,他们要求,开设国会,要求选举权,公开批判。1881年,在自由民权运动冲击推动下,政府被迫宣布制定宪法。

(2)颁布《》。规定依据宪法总揽统治权;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只有审议国家预算案的权力;对天皇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承认国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权利,但这些权利随时可能被剥夺和限制;天皇拥有军队的,内阁无权过问。

(3)宪法颁布的影响:

宪法的颁布使日本成为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制政治体制。它采取了的形式,但实际上依然实行统治。以天皇名义掌握政权。

三评价

1.历史作用: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

(1)经济方面,经过,日本掀起工业革命热潮,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

(2)政治方面,倒幕运动结束了,建立起的统一民族国家,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改革措施的颁布和实施。在自由民权运动推动下,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

(3)思想文化方面,传统文化和习俗被打破和的传播,使社会风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总之,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在东方国家中成为成功的典型,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借鉴。

2.局限性:

(1)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明治维新后确立的,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的发展;

(2)明治维新以为动力,工业革命兴起后,取得的目标和相结合,对外军事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

(3)明治宪法颁布后,以天皇名义长期垄断政权,为维持专制统治,向民众灌输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人民实际上没有获得民主权利。

明治维新的这些局限性导致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3.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推动的由沙皇推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明治维新结束了幕藩的封建统治,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也使日本进入了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但明治维新后,日本仍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

四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一次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用了不到5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200年左右才完成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原因有:

外因:

(1)良好的国际环境。当时中国等亚洲各族人民反封建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方兴未艾,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美国当时忙于国内的南北战争,德、意处于统一的高潮,俄国也在进行农奴制改革,同时,他们对日本的政策各怀鬼胎,没有达成一致;另外,西方列强同日本封建势力的勾结尚不深。所有这些,使明治维新发生之时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2)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加快了明治维新的步伐。早在幕府末期,日本

一些知识分子通过荷兰人的介绍,学习西方科技,了解世界的政治局势,研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思想,并提出要求模仿荷兰制度在日本实行社会改革的政治主张,这些兰学家的改革主张对后来的明治维新运动起了很大影响。

内因:

(1)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领导的倒幕运动推翻了阻碍社会发展的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2)根本原因是实行了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政策。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保证了明治政府各项措施的顺利实行,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殖产兴业,充分发挥国家干涉经济的作用,将西方工业文明引入日本,使日本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文明开化政策,这是明治维新成功和经济发展较快的重要条件。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所以改革取得了成功。

人教版选修1《明治维新》学案

人教版选修1《明治维新》学案 泰州中学2011届高三历史摸底考试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25答:(1)主动学习、学习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3分) (2)经济:国家大力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分)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2分) (3)启示:要主动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来文明应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3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陈冰《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而超越了别国?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7分) (2)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

岳麓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导学案(无答案)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学习目标】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 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学习流程】 【基础知识梳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 ”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 【达标测评】 1.明治政府成立之初,殖产兴业的重点是 ( ) ①军事工业②重工业③交通运输业④通讯业 A 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 ( )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宜传自由平等④反对对外扩张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4、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 5、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 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6. 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时出现争论。以下是一些同学对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①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②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 ③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④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学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提纲 【课标要求】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倒幕运动的原因 【自学导航】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统治之下。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 手中。德川幕府推行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面对,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一部分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1868年,幕府统治结束,改年号为“”。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二、明治维新 3.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实现;军事上,实行,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为口号,大力发 展;社会生活上,提倡“”,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4.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的道路。 【合作探究】 1、归纳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2、列举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之间的异同点

【当堂检测】 1.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 A.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幕府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天皇要求改革 2.明治维新中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其核心是()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D.大力提倡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3.19世纪后期,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明治维新,其中使天皇政府权力得到加强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文明开化” D.发展近代工业 4.经由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度,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犯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树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例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5.“……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是指() A.武装倒幕B.明治维新C.签订《美日亲善条约》D.迁都东京 6.“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7.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不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其共同的根源是( ) A.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B.都是用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革 C.都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发生 D.都保留了封建残余 8.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D.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9.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A.吸收外来文化 B.摆脱落后状态 C.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D.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0.阅读下列材料: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到日本)的,从此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一位日本官员语为了实现材料中日本官员所说的“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日本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乃至亚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治维新 一轮复习导学案

专题六日本明治维新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是日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内外交困的产物 (一)幕府统治内部危机四起,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自然经济解体阶级分化加剧,而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大名和武士因经济地位恶化对幕府统治不满,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3)人民不满幕府统治起义反抗和抗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激化,幕府统治摇摇欲坠; (4)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不甘大权旁落意图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幕府统治外部危机 (1)1853年佩里叩关,黑船来航事件使日本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西方先进思想传入日本,中国战败的前车之鉴,部分日本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高涨。 (三)前提: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形成了倒幕派,1868年倒幕运动 的成功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政治前提,是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的关键步骤。 二、日本明治维新重大举措 第一.政治上废藩置县“除旧布新”,建立新体制 除旧布新表现:1871年“废藩置县”、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派人出国考察,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影响:结束了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第二.经济上大力实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用国家政权力量暴力手段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大力扶植和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三.军事上实行富国强兵:实行义务兵役制“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注重军事人才的培养,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 目的:为了防止和抵制外敌入侵,对内加强镇压和对外实行扩张 影响:富国强兵政策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第四.实行文明开化: 在教育、文化生活、生活方式等方面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学习西方文明,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武士道精神,“求知识于世界”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采取“断发”“易服”等措施; 三、日本明治维新重大历史意义和影响 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明开化等方面一系列改革使日本由封建落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消除了国内封建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明治维新使日本保留有大量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很快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典型问题分析: 中日两国门户被打开有哪些相似之处? 背景相似: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为原料和市场殖民扩张;封建统治面临危机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方式相似:都被列强通过武力打开大门,都被迫签了不平等条约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掌握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预习导学: 1、日本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 2、改革的背景: 1、)内忧:哪些人是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哪些人反对幕府统治? 德川幕府封建统治阶级 地方藩国 下级武士、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下层民众 2、)外患:(民族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主阅读课本内容:武装倒幕 4、明治维新: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积极 消极(局限性)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习题精选第一百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明治维新习题精选第一百篇 第1题【单选题】 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A、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模范工厂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工业化“总是与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下列改造社会习俗,促进日本工业化的是 A、尊王攘夷 B、“黑船事件” C、废藩置县 D、文明开化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西南强藩成为日本倒幕运动基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C、幕府统治势力鞭长莫及 D、倒幕派控制了藩政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 ) A、废藩置县,取消对下层人民的限制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在幕府时代,日本的武士阶层( ) ①大多是职业军人②拥有佩刀的特权③主要从农民中选出④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明治维新同戊戌变法在军事方面的不同措施是 A、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 B、建立新式军队 C、改进军事装备 D、增强海军实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 一、明确任务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理解和概述能力;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利用教材上的图片与材料,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思考: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二、自主预习 1、原因: (1)内因: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外因:以的入侵,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2、一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运动。 3、主要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 (2)军事上:实行,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推行,在“”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3)社会生活:提倡“”,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影响: 三、小组合作 1、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2、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倒幕的结果怎样? 3、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四、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成果 1、认识明治维新的性质。 2、认识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和改革成功的原因。 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五、巩固拓展 1.十九世纪中期,最先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打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列强是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2.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世纪60年代”“天皇”“武士”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美国内战 3.20世纪初,大量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干部、理论等迅速传人中国。出现这一现象的 A.大化改新成效显著 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 C.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彻底铲除封建残余 4.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先进退”。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 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 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D.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复习学案

明治维新 早晨诵读必修基础课标梳理 课标点击: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严重阻碍。 2.政治: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的腐朽统治遭到日本社会各阶层的反对,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3.民族危机: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佩里叩关(“黑船来航”)引发了民族危机。 4.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5.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 1.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船事件”。1854年,美国迫使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日本的国门被打开。 2.社会危机的加剧: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尊王攘夷”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引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一些中下级武士掀起“尊王攘夷”运动。后在幕府的镇压下失败。 2.倒幕运动:自1865 年起,倒幕派的代表人物高杉晋作、木户孝允等人逐渐掌握了长州、萨摩、土佐等藩的政权,这些强藩联合起来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1866年,武装倒幕开始。1867年,新天皇登基,倒幕派开始获得京都朝廷的支持,幕府被迫表示把政权“奉还”天皇,史称“大政奉还”。 3.戊辰战争:1868年,倒幕派以天皇的名义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经过一年多的内战,幕府的统治被推翻。不久,新政府宣布改元“明治”,日本历史进入明治时期。 四、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1.1868年《五条誓文》: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封建制度,向西方学习。 2.《政体书》:整顿充实组织机构。 五、明治维新的措施 1.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1871年),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3)派使节团(岩仓具视)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名师教案中华书局版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1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1、明治维新的含义是什么?日本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明治维新的? 2、明治维新的时间、人物、性质各是什么? 4、明治维新有什么历史意义?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理解能力和概述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明治维新取得的的积极成果和带来的不利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 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2学情分析 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学生对明治维新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分析、归纳和概括一般的历史事件,以进一步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本课的学习中,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有意识的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思想,逐步加强学生这一方面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意义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评价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日本明治维新

导入新课: (师导)曾经我们也学过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是什么?它是向哪里学习?而今天 呢? (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 革) (教师过渡)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课件显示各类图片) (一)介绍幕府及统治的危机(课件显示) (指导学生粗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简介幕府和幕府统治) 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 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课件显示) 依据:(1)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课件显示) 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3、前提条件: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和巩固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二)武装倒幕的开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日本在十九世纪中期也难逃被侵略的厄运?从中我们能又一次受到哪些启示?国际: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殖民扩张、掠夺原料 国内: 统治腐朽、矛盾尖锐、闭关锁国、发展缓慢 启示:

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19世纪德川幕府统治危机,明治维新的内容及性质。 分析明治维新社会背景,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作用。 感悟改革自强和“与时俱进”对一个民族的振兴的意义。 重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 重要历史概念:德川幕府、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自主学习: 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国家实权掌握在手中。 2.幕府统治危机: 内部危机:的封建统治阻碍了的的发展。新兴的和 强烈要求改变现状,深受封建剥削的和不断起义。 外来危机:年,国舰队入侵日本,迫使日本签订了,打开了日本大门,日本民族危机加重。 3.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家、商人、新兴地主对社会现状有何要求 4.面对内忧外患,日本的爱国人士一致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挽救这个国家他们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5.明治初年的改革: (1)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一次的改革。(2)明治维新的措施: 经济: 政治: 军事: 思想文化: (3)明治维新的影响: 进步性:

局限性: 合作探究: 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政府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大批工厂,为了“求知与世界”,日本请来了大批外国的专家和技师。 材料二:过去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而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袭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强搬硬套。 (1)材料一反映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 (2)日本政府在对外关系上有何变化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借鉴外来文明时我们该怎么做

【教育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___明治维新教案岳

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 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了解明治维新的四项措施: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 2、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通过分析图表认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 3、正确看待日本的文明开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4、对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进行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 2、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在政治上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经济上动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并同时进行教育改革;军事上新建一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式军队。本课内容丰富,建议学习时注意前后教材的联系,以及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讲故事导入法: 一般国家的纸币上,都是印着开国之父或历史名君的头像,但日本却有些特别,在 1 000日元的纸币上,印着有日本“国民作家”之称的一代文豪夏目漱石(1867—1916年)穿西

装的头像。夏目漱石的成名处女作是《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通过这只猫的眼睛,俯视日本当时的社会与20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并以连珠般的妙语警句极尽嬉笑怒骂,化嘲笑为利刃,直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鲁迅曾以“轻快洒脱,富于机智”评价该作品。日本最大面值的钞票是万元大钞,上面印的头像是穿和服的福泽谕吉(1834—1901年),即日本近代史上维新派的精神领袖,也是“脱亚入欧”论的始作俑者。福泽谕吉为何要提出“脱亚入欧”论呢?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过渡】幕府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废除了旧的封建体制,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明治维新”。 一、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各地藩国依然存在,并且拥有很大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立3府72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这样日本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当然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如大名得到优厚补偿,迁到东京居住),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这样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 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二是明治政府用公债的形式逐步收回了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华族和士族的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其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二、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1871年):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2、土地改革(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作用: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和保护,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地税改革(1873年):以土地价格为标准,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学案)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课标解读】(要求学生阅读)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封建国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对内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外采取“锁国政策”,顽固维持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十九世纪中叶,美、英、法、俄、荷先后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驻扎军队、开设领事馆,这些条约加剧了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广大人民包括下层武士的生活日趋贫困。日本社会各界对将军的不满与日俱增,地方大名率先发起倒幕运动,开始了明治维新。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明治维新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被迫开国(1853年)到明治政权建立(1868年)。本部分要注意维新主力和斗争策略的演变、维新运动从权力之争向学习资本主义的转变。初期斗争的主力是地方大名,后下层武士走上前台,举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主张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对内推翻幕府,以天皇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统治。攘夷失败促使尊攘派调整策略,打出了“王政复古”的旗号,主动吸收西方技术,发展经济。1868年幕府统治终于被推翻,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建立。 第二阶段从明治政府建立到《帝国宪法》颁布。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初期的措施以破旧为特点,通过“奉还版藉”、“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实行新的身份制,废除士族的特权,允许族间通婚(皇族除外),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进行土地改革,废止了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建立起土地私有制。后期改革以“立新”为特点,主要有“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 吸收西方文化和技术,实行全盘欧化;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这些政策虽然是新政权为维护统治而制定的,但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些政策使日本成功的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明治维新的实质有人认为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更替,也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前者主要依据维新运动的领导者,后者则依据改革的措施和实际效果。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更能认清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维新在形式上是权力之争,但实际上使日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第2课明治维新的举措学案人民版选修1

第2课明治维新的举措 [目标导航]1.概述明治政府建立新体制的主要措施。(重点)2.分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重点)3.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重点)4.探讨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难点)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破除旧政治体制 1.纲领政策 (1)1868年,公布《五条誓文》,要求向四方学习,改革各种封建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 济。 (2)公布《政体书》,整顿充实政府的组织机构。 2.主要内容

细微点拨 [易错提醒] 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而富国强兵的关键又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殖产兴业”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概念阐释] 废藩豊县:1871年8月,日本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政府曾通过奉还版籍、改革藩制,促使幕藩体制解体。 二、殖产兴业 1.创办官营企业 (1)成立工部省和内务省作为领导机关。 (2)创办官营企业,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设立“模范工厂”。 (3)实行“劝业政策”,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等近代企业。 2.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1)开始背景 ①民营近代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 ②自由民权运动反对政府以官营为主的经济方针。 ③官营企业已完成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及培养技术工人等历史使命。 (2)方针:“处理”官营企业,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实施:明治政府于1880年颁布处理官营企业的条例,把除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 官营企业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经营。对资本家免征商业税,为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创造有利条件。 [易错提醒] 日本创办官营企业的目的不是发展国有经济,而是示范、带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这是日本工业化的突出特点。 [思维点拨] 明治政府所实行的扶植和保护大资本家的政策,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是一种制造厂主,剥夺独立劳动者,使国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用集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期的人为手段。

专题8明治维新 教案 (1)

《明治维新》教案 【课程标准】: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课标解读】: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认识社会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理解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战胜落后的、腐朽的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对明治维新改革内容及意义的分析,知道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知道同样面临着被动挨打、被侵略局面的中国的改革却遭到失败,理解改革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性。 进一步理解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道路具有多样性。 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问题式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梳理线索——知识回顾——基础知识掌握——重、难点突破———学以致用——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大国崛起》片段,提出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明治维新的?改革的情况内容和进程如何?改革对日本历史发展的作用?然后明确明治维新的含义,简单回顾上节所学,理清线索。 一、走进历史 梳理线索:内忧外患→→明治维新→→迅速崛起 知识回顾: 明治维新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二)幕府统治出现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内忧: (1)政治:幕藩体制,激化社会矛盾。 (2)经济: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外患:(黑船来航)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三)日本社会的新变化——改革的可能性 (1)政治:下级武士成为领导者;推翻了暮府统治,建立了新政府。(领导条件)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因素产生。(经济条件) (3)思想: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思想条件)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四)武装倒幕,建立明治政府——维新的前提 二、探究明治维新 施政纲领——颁布《五条誓文》。 探究题1.展示图片及《五条誓文》内容,并结合明治维新的背景分析明治维新的目标。 (一)、目标: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

明治维新导学案

监利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 选修1 第九单元导学案 2014/12/9 编制:周光 审核:张林春 包科领导:谢育武 班级:高二( )班 小组: 姓名: 评价: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的历史地位。 1. 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史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概述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基本内容,探 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 :明治维新的内容 理解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而这样的道路具有日本特色 预习案 阅读教材104页-118页,回答下列问题(重要内容在教材中划出来)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幕府统治危机: 表现:(1)政治: (2)经济: (3)对外政策: (4)阶层: 2.民族危机: 年,美国武力叩关,幕府被迫开国。 3.前提:武装倒幕和明治新政府的建立。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废旧制 (1)废藩置县: (2)土地改革:废除 所有制,承认 。 (3)四民平等: 作用: 2、殖产兴业——促进工业化 (1)措施: (2)作用 (3)特点:政府主导;扶植私人企业 3、文明开化 内容: 意义: 4、1889年宪法(1)背景: (2)内容: (3)意义: 5.军事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常备军。 (三)分析评价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比较。 探究案 探究一: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2011年江苏高考24题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评价等级:

18学年高中历史第八章日本明治维新3明治维新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

第三节 明治维新 教材整理1 废藩置县,改革封建等级制度 1.废藩置县 (1)背景:明治政权建立后,消灭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成为当务之急。 (2)概况 ①1869 年,伊藤博文就提出了废藩置县的建议。 ②1871年,明治政府废除藩国制度,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管理。 (3)作用:封建领主制被废除,实现了真正的集中统一,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改革封建等级制度 (1)取消武士的特权,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 (2)取消公卿、大名称号,除皇族外的全国居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华族、士族、平民。 (3)各等级间可自由通婚。 (4)平民享有选择职业和迁居的自由。 [深度点拨] 如何认识“废藩置县” “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并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维新运动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教材整理2 改革封建土地制度,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1)背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实物地税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缓和矛盾,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概况 ①1872年,明治政府废除不准土地买卖的禁令,确认了土地私有。 ②1873年,明治政府又颁布法令,宣布全国土地一律按地价的3%以货币形式征税。 (4)作用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使广大农民因负担过重而失地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方针:大力推行殖产兴业。 (2)两个阶段:示范阶段和扶植阶段。 (3)意义:使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工业近代化。 [深度点拨] 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1)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表现在: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利用政府力量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本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重工业,这是由日本军国主义传统所致,并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力量。 (3)由于日本政府的扶植,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4)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 教材整理3 文明开化,教育兴国 1.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主管教育行政。 2.1872年,日本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法令——《学制》。 3.1873年,决定振兴实业教育,兴办实业学校。 4.明治政府还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和文化传播事业,积极促进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的西化。 [深度点拨] 如何认识日本的“文明开化”政策 “文明开化”对于吸收西洋文化、清除封建陋习、促进日本社会的近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出现了轻视日本传统文化、一味追求欧化的倾向。 教材整理4 建立新式军队 1.1871年,建立保卫天皇的近卫军——“亲兵”。 2.1872年,发布《征兵诏书》,仿照欧美国家,实行征兵制。 3.军队向官兵灌输武士道思想,成为镇压人民和向外侵略的强大工具。

2019年高三复习专题岳麓版选修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语文

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程标准】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概念阐释】农奴: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尤其在欧洲。在农奴制度下:农奴人身属于地主,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地主可以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农奴租种地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无偿向地主服役并交纳租税。 【背景知识】17世纪末,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一世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欧化改革。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使俄国国力不断壮大,打败瑞典,取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及其沿岸地区。并取得了对欧洲事务的发言权,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不过,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基础知识梳理】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一)军事:在克里木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二)经济: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三)政治: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 (四)思想:19世纪中期,“知识分子”群体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进行抨击和揭露,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五)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六)国际: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化进程加快。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一)“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1.时间: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 2.内容:(1)政治: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2)经济: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外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地主有权保留哪些地块。 (3)组织: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3.影响: (1)历史进步性: ①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并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有利于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②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是俄国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2)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掠夺性:改革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因土地赎金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③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剥削。 【知识拓展】村社:是俄国农民的自治机构。农民的份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占有,按每户人数分配给各户使用。农民向国家和地主交纳租税和负担各种义务,也由村社向各户摊派。村社是页1 第 俄国封建主用来统治和奴役农民的工具。“解放”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