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重点归纳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重点归纳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重点归纳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重点归纳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框坚持依宪治国

前言:

1、为什么要保障宪法实施?

如果宪法得充分、有效的实施,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那么,国家行使将会违反法治的要求,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不能真正实现。

2、怎么保障宪法的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一、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

1、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1)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微、首都,共四章143条。

(2)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是1982年12月4日公布实施的新中国第四部宪法。

3、我国宪法的本质: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识记)

4、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5、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6、什么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3)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2、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得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4、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是宪法

5、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必背)或者说: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有哪些特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3)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框加强宪法监督(需要什么?既要靠制度措施,也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一、监督权力行使

★1、为什么要接受监督?(必背)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如何保证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3、监督权的实施?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②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

③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行使职权的法定方式:询问)

★4、如何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二、怎样增强宪法意识?(必背)

1、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的意义是什么?(必背)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努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个人)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必背)

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学习宪法。

②认同宪法。

③践行宪法。

论我国宪法中公民权利保障的不足及完善

论我国宪法中公民权利保障的不足及完善 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指调整国家关系的,以规定国家最重要机关的权力配置和确认公民最基本权利为内容的根本大法。从宪法的内容上看,它主要分为国家权力的正确使用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两部分。然而在宪法中,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应该居于支配地位。列宁曾经说过:“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1)陈独秀也认为:“宪法者,乃全国人民权利之保证书也。”(2)所以说宪法的核心应当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我国有过四部宪法,其中五四宪法是一部比较适合当时国情的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应该是不符合国情的,失败的宪法。而现行宪法即八二宪法应该是四部宪法中最好的一部。在现行宪法中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日趋得到完善,如将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由过去规定在国家机构之后改变为国家机构之前,显示出公民利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权利,如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现行宪法依然在公民权利保障中有着种种不足。 第一.我国宪法中基本权利体系不完整。一些重要的基本权利在我国的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如罢工自由、个人的财产权、新闻自由等。而且宪法对基本权利的规定过于简单空洞,大多为原则性规范,模糊不清,对在哪些方面应当给予最低限度的保障,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规定。而马克思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3) 第二、我国宪法中过于强调国家权力与集体主义,而对公民权利则有很多制约。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国家权力的过于强大势必导致公民权利的苍白无力。如霍布豪斯所说:“国家的职责是为公民(权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依靠本身努力获得充分公民效率的一切。”(4)这也就是说,权力由权利派生,权力应当是服务于权利。现行宪法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而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从中可以窥见国家财产地位是高于公民财产地位的。也可知国家权力实际是凌驾公民权力至上的。

(完整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保障宪法实施》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保障宪法实施》 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保障宪法实施》知识点复习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一.坚持依宪治国 1.宪法包括的内容:(了解)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宪法的地位(重要性):(重点)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我国宪法的本质:(掌握)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5.宪法规定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6..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的表现:(掌握) (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

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7.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重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3)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加强宪法监督 8.权力的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监督的作用/意义:(了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9.如何监督权力行使?(重点) (1)法律方面: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2)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 宪法历来被称为人权保障书,人权的实现和保障离不开宪法和宪政制度。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努力奋斗的崇高目标。保障人权,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1991年以前的一个很长时期里,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和国家干部都曾认为人权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口号。这是很大的误解。其实,社会主义应当是最讲人权的社会。今天,我们把人权写进宪法,有利于消除人们的这种误解,有利于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加强对人权的保护。 一、人权的宪法保障机制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宪法通过宏观上控制国家权力和微观上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形成有机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在宪法中做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 二、宪法人权条款得以有效实现的途径 仅仅在宪法条文中明确规定“人权”,并无法保证这一条款的有效实现。我国宪法的规定往往是原则性、纲领性的,这些规定要落实到人们的实践生活中,还需要一系列的中间桥梁及制度构建来完善和引导这些规定的具体实现,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对人权的保障可以借助以下途径实现: (一)立法保障。 宪法中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性规定,从而确认了公民享有基本人权。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立法,通过普通法律的制定以确定从基本人权中派生出来的具体权利。目前,我国已存在一些关于权利保护的下位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 (二)制度保障。 宪法中虽然规定了“人权”,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宪法规范,并不当然意味着人权就可以得到保障。黑格尔有句名言:“公民必须体会到宪法是自己的权利,可以落实到实处。否则,宪法就只是徒有其表,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知识点归纳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知识点归纳 课 件www.5yk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f18065102.html,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一框)坚持依宪治国 1.宪法的构成: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宪法的重要性: 十九届二中全会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第一,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全体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人民的幸福和安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宪法,坚决维护和实施宪法。 第二,我国宪法规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各项

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按宪法的原则,我国的立法工作迅速发展,立法质量不断提高,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全民法律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执法和司法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在实施。 第三,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依据宪法,我国将建立包括规范市场主体、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加强宏观调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党对国家的领导,这是宪法的重要原则,同时宪法又规定党必须遵守宪法,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我国宪法颁布以来,党不但坚持了对国家的领导,而且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 3.宪法规定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

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

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 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改过去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的结构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财产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如何从宪法的高度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私人财产保护的法律制度,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必然引发我们对完善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的思考。 我国有关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始于《共同纲领》,但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的真正确立是1954年宪法。五四宪法从第8条到第14条比较集中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及其限制作了规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上来,各项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经济也逐步得到恢复。在此背景下,五届全国人大制定了八二宪法。我国1982年《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人、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1988年通过的《宪法》第1条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通过的《宪法》第7条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9年《宪法》第16条修正案明确规定:“在法律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2条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由此可以看出,现行宪法对私人财产权的保障不再局限或偏重于对公民的合法收人、储蓄、房屋等生活资料的产权维护,而是将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置于同等位置。另一个可见的变化为,现行宪法对财产的维护,不再像以往仅驻足于所有权,通过宣布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实际上实现了以内涵更丰富的“财产权”代替“所有权”,从而扩大了宪法所保护的财产的范围。 从文本上分析,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沿袭以往对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的保护,同时,不断强化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将公民的私有财产纳人宪法的保护范围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现行宪法对私人财产权的保障不再局限或偏重于对公民的合法收人、储蓄、房屋等生活资料的产权维护,而是将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置于同等位置。 本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兼论我国宪法第十二、十三条 摘要:该文从财产权与市场经济主体的人格发展关系入手,分析了财产权对公民个人主体意志的基础性作用,研究了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个人财产权方面的不足及所造成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宪建议。 关键词:个人财产权;宪法保障;人格权;修宪 我国宪法规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确立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制度,已成为势在必行的宪政课题。 公民的财产权意味着:人人有权单独占有或与他人合有财产;任何人之财产不容无理剥夺。[1] 这里财产权的本意无疑是指私有财产权。对这种产权的保障应当怎样体现于一个国家的宪法中?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财产权的规定是否有不完善之处?应当怎样完善那些不够健全的宪法规范?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一 正如本文开头所述,财产权之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具有可以使其免受饥寒,维持生命,进而接受现代文明教化(原注1:那些完全实现了初等教育免费的国家的学龄儿童可免去这种忧虑,但在时下的中国却不是真正的“义务教育”,而家长(监护人)有义务缴纳学费送孩子(被监护人)去接受初等教育。这就更需要个人拥有财产),获得文明社会“俱乐部”的准入资格。但是,能形成今天个人财产权的

概念,在中国,还真得归功于改革开放,包括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开放。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回避使用个人财产权,甚至在1954年宪法中也把财产权分别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土地所有权”、“生活资料的所有权”、“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人们依然不去碰财产权,更不愿多谈“公民个人财产权”,即私有财产权,而用“公共财产”、“合法财产所有权”、“私有财产继承权”,或者只用具有更为广泛含义的“经济权利”(原注2:如徐显明主编的《公民权利义务通论》(群众出版社1991年8月版)第177~180页及532~534页,都采用“经济权利”,而未使用目前通行的个人财产权或私有财产权)。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采用“经济权”或许是一个极为聪明的选择。鲁迅先生讲过:“要求经济权固然是很平凡的事,然而也许比要求高尚的参政权以及博大的女子解放之类更烦难。”[2](第160页)那么,这个所谓“公民(个人)财产权”或曰“经济权”的内涵发展到今天到底应包括些什么? 笔者同意许崇德教授的主张:财产权是指财产上的私权,即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它不仅包括物权,还包括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私法上的权利,同时还包括具有财产权性质的公物使用权(如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的使用权、水利权等公法上的权利)。[3] 需要指出的是:首先,私有财产权最基本的内容是对其拥有和不被无理剥夺。但是说这种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原注3: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人和公民权利宣言》第十七条)是一种资产阶级针对封建王朝不充分承认私有财产权的战斗口号。即使是斗争中的口号,也并非没有任何制约,《人权宣言》发布当时就已有限制“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一七版(20201229180656)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1课时坚持依宪治国 阜阳市颍州区王店中学 2019年6月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根本的活动准则、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宪法简介》 思考:作为中国公民,你对国家了解多少?请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教师总结: (1)两会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宪法的构成 活动一:宪法知识知多少 (看宪法目录,明确宪法构成) 1 I ??* ■?A ? ■? 香氐冒国.■督? ■■ ?■MUR■■盖? ■二嘗?■鼻?■ ?■■II 申毕人悭此和国 ■ QW ■f All亶■吟 ■t. H JknjttfHbkKV V1H ■鼻■ MA.m ■?. ■■ 总结:

目标导学二: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活动二:探究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阅读教材第20页“探究与分享”) 1.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提示: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主昨 材料链接:2017年4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四个 “宪法法律宣传月”,为营造全 社会学法、知法、守法、遵法、信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4月24日,乌苏市林业局在局机关 四楼会议室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 “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此次“宪法法律宣传 月”主题活动以宪法宣传为引领,重点宣传依法维稳以及安全生产、改善民生、扶贫开发有 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忠于宪法、遵守宪法,执法必须公正、准确和依法维护公民权益为内容, 以强化全局机关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目的。 2. 思考:为什么要举办“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 提示: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是国家的根本法。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保障宪法 实施。 活动三:探究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 作为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中国共产党, 和宪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两种不同 的观点。 正方: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政党、团体、组织一样,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反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师指导生分组讨论,整理课前准备的材料,鼓励生积极展开辩论。 师在生辩论后,引导生进行知识点总结。 3. 教师归纳: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宪法既体现了人 民的意志,又体现了党的方针、 政策和主张。中国共产党更应该模范地遵守宪法, 如果不遵 守宪法,就会降低党的威信,削弱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因此,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 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下:保障宪法实施第1框坚持依宪治国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坚持依宪治国知识点梳理 为什么要保障宪法实施? 如果宪法得充分、有效的实施,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那么,国家行使将会违反法治的要求,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不能真正实现。 怎么保障宪法的实施? 保障宪法的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一、根本活动准则 1、宪法的构成:宪法除序言外,设有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微、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我国现行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公布实施的新中国第四部宪法。 3、我国宪法的本质: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4、宪法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5、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6、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7、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8、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法治 9、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10、宪法和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的区别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二、最高法律效力 1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表现 (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13、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1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得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1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规定内容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从法律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16、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以宪法为核心 18、怎样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浅谈我国宪法的人权保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f18065102.html, 浅谈我国宪法的人权保障 作者:吴莲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5期 【摘要】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以人权保障为终极价值追求,并调整国家与公民之 间的关系。宪法是保障人权的根本所在,要保障人权就离不开宪法和宪政制度。 【关键词】宪法;人权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权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因此人权的保障也在随之进步和完善。可以说,宪法就是用来衡量我国人权保障发展的标尺。我国现行宪法进行第四次修改时就已经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就标致了我国以宪法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权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和形成。然而,尽管如此,我国宪法的人权保障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我国宪法的人权保障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国外人权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人权概念的提出。荷兰思想家格老秀斯最早使用“人权”一词,并在名著《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叙述了自然权利。他说:“自然权利乃是正当理性的命令,他依据行为是否与合理的自然相谐和,而断定其为道德上的卑鄙,或道德上的必要,随之也指示该行为是否为创造自然的神所禁止或所命令。”因此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颁布了《权利法案》。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费城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法国通过长达90多年的斗争确立第三共和国,颁布《第三共国和国宪法》。 (二)国外人权保障的实践。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出现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它的标志性文件就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18世纪美国《独立宣言》中出现了权利条款,法国则出现了《人权公民的权利宣言》,据此列宁概括了宪法权利时代的特征,他从宪法的根本目的出发,并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后来这句经典名言就成了宪法学界学者们常常引用的话,深刻地揭示了宪法的核心就是权利。 二、我国人权的发展过程 (一)什么是人权。通俗地来说,人权就是指人之所以为人而享有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性的对待。维护人权、保障人权已经成为如今整个国际大家庭的一项基本的原则。评判一个集体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其是否合乎人权保障的要求。因此我国以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在不同的程度规定了宪法的人权保障。 (二)人权概念的提出。人权这个词的词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的。在80 年代之前,它基本上还是带着贬义的色彩的,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它是和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的,是和国外的敌对势力联系起来的。因此在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中

八年级下册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八下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治国 加强宪法监督 最高的 法律效力 (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3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的构成 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微、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根本的 活动准则 宪法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完整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保障宪法实施》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保障宪法实施》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保障宪法实施》知识点复习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一.坚持依宪治国 1.宪法包括的内容:(了解)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宪法的地位(重要性):(重点)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我国宪法的本质:(掌握)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5.宪法规定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6..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的表现:(掌握) (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7.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重点)(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3)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加强宪法监督 8.权力的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监督的作用/意义:(了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9.如何监督权力行使?(重点) (1)法律方面: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2)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3)公民方面: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 10.公民行使监督权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有何积极意义?(了解)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11.如何全面依法治国?(重点)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

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存在问题及其完善

试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存在问题及其完善宪法监督概述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维护和扞卫公民基本尊严和权利,授予国家权力并严格界定各种权力行使的范围界限。我国现行的1982 年宪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同时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制定得最好的一部宪法。为了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必须对宪法实施实行有效的监督。宪法监督制度是保证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宪行事的一切制度和措施的总和。其实质是对国家机器运转的审查,保证国家公共权力在宪法轨道上运行,从而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对有关涉宪活动实行的全面监督。就监督主体来说,除了的专职机关以外,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政党、、群众组织以及公民。就监督对象来说,既包括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活动、司法活动,也包括公民个人的活动以及政党、群众组织的活动。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依法负有宪法监督职能的机关对立法活动和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宪法监督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保障宪法实施的概念。它比宪法实施和宪法保障的概念要小,因为宪法保障和宪法实施这两个概念至少包括通过立法途征保障宪法实施的内容。宪法监督是通过违宪审查、合宪审查、宪法解释、法规备案审查和宪法诉讼等方式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违宪审查是宪法监督最主要和核心的内容。? 我国的宪法监督是一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俯视性的自上而下的监督,而自己不受约束。监督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主动审查或受理对立法、行政、司法行为可能违宪的投诉,审查撤销违宪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行为及司法的解释和判决。这个宪法监督就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的保障宪法实施的一种具体监督权,而不是象宪法保障制度那样无所不包的不确定的权力。具体来说宪法 监督是指宪法第62 条第2项,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第67条第1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有权撤销同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或决定; 以及立法法第五章适用与备案中的第78条、第88条、第90条和第91 条等有关条款中法律、法规、规章与宪法相冲突时如何适用宪法和撤销违宪的内容。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是最高立法机关,对象是法律、法规、规章和政府行为等的违宪。宪法监督的概念确实大于违宪审查,但是,违宪审查是宪法监督制度的核心。 二、我国宪法的现状我国现行宪法在总结我国宪法监督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同时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宪法监督的有益做法,对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作出了新的规定,使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现行宪法对宪法监督制度的规 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序言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

XX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知识点归纳

XX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课《保障宪 法实施》知识点归纳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治国 宪法的构成: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宪法的重要性: 十九届二中全会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全体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人民的幸福和安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宪法,坚决维护和实施宪法。 第二,我国宪法规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各项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

律的特权。按宪法的原则,我国的立法工作迅速发展,立法质量不断提高,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全民法律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执法和司法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在实施。 第三,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依据宪法,我国将建立包括规范市场主体、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加强宏观调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党对国家的领导,这是宪法的重要原则,同时宪法又规定党必须遵守宪法,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我国宪法颁布以来,党不但坚持了对国家的领导,而且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 宪法规定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

我国言论自由权的宪法保障制度研究 摘要4-5 ABSTRACT5-6 第一章绪论9-14 1.1 研究综述9-11 1.2 研究意义11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11-14 1.3.1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12-13 1.3.2 当代中国的言论自由权13-14 第二章言论自由权及其宪法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14-26 2.1 言论自由权的基本理论14-21 2.1.1 言论自由权的含义14-15 2.1.2 言论自由权的界定15-16 2.1.3 言论自由权的性质16-18 2.1.4 言论自由权的限制18-19 2.1.5 言论自由权的价值19-21 2.2 言论自由权宪法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21-26 2.2.1 宪法权利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21-23 2.2.2 言论自由权的宪法保障制度23-26 第三章域外言论自由权宪法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26-38 3.1 美国言论自由权宪法保障制度简介26-29 3.1.1 美国当今的“自由言论权”26-27 3.1.2 美国言论自由权保障制度27-29 3.2 德国言论自由权宪法保障制度简介29-32 3.2.1 “吕特案”前的言论自由权30 3.2.2 “吕特案”后的言论自由权30-32 3.3 国际公法对言论自由权的规定32-33 3.4 域外各国言论自由权保障制度的比较33-38 3. 4.1 相似之处33-35 3.4.1.1 确立了言论自由权限制原则33-34 3.4.1.2 限制言论自由权应遵循的共同原则34 3.4.1.3 建立违宪审查制度走宪法诉讼之路34-35 3.4.2 差异比较35-38 第四章中国言论自由权宪法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缺陷38-42

第二课 保障宪法的实施 导学案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学习探讨(一):宪法为什么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rray班别姓名学号 第一框《坚持》 ?知识导航 1、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 和; 2、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呢? (1)从内容上: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 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问题; 【解释: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公民的和、国 家机构的组织和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最的问题,涉及到政治、、 和社会生活等等各个方面】 (2)从效力上:宪法具有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和,其 他法律是根据来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否则就会因为 而。 (3)从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 3、我国宪法是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 4、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为什么: ①正面: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宪法的权威关系、 社会的安定和。 ②反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收到漠视,人民和就 无法保证。 (2)怎么做: ①一切和都必须在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捍卫宪法, 保证宪法。 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 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为根本的。 5、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作为治理国家的战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坚持 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学习探讨(二):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于018年3月审议通过。在这部宪法的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集各地区、各部门、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全国80%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这部宪法凝聚着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 =>宪法的修改为什么要全民讨论。 =>因为在我国,一切属于人民;我国宪法是的集中体现。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重点归纳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框坚持依宪治国 前言: 1、为什么要保障宪法实施? 如果宪法得充分、有效的实施,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那么,国家行使将会违反法治的要求,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不能真正实现。 2、怎么保障宪法的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一、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 1、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1)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微、首都,共四章143条。 (2)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是1982年12月4日公布实施的新中国第四部宪法。 3、我国宪法的本质: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识记) 4、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5、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6、什么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部编版(2016)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习题(3)

保障宪法实施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某校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发现多数同学对宪法的知识懵懵懂懂,还仅仅停留在单薄的教科书话语上,宪法观念也十分淡薄。如果你也存在类似情况,今后的打算是( ) ①认真学习宪法,深入领会宪法知识②把宪法作为主要学习任务 ③自觉参与宪法的普及教育活动④把宪法作为自己的唯一行为准则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如果自己对宪法的知识也不了解,那就要积极认真的学习宪法,还要自觉参与宪法的普及教育活动,提高自己对宪法的认识,①③是正确的。②是错误的,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宪法并不是主要任务,排除。④是错误的,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有很多,宪法不是唯一的,排除。故本题选A。 2.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第一条中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A.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 D. 民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答案】B 3. 宪法至上,法治才有权威和尊严。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

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而且宪法还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宪法是变通法律的总纲,不是总和,排除,故选D。 考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4. 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谜语:法律地位它最高,若论效力也难超;时时都在你身边,敢为普通法撑腰。以下对这一谜语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普通法律依据宪法制定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内容。依据教材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普通法律依据宪法制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②④正确。③错误,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故选C。 5. 我国现行宪法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进行了四次修改。下列对我国宪法的修改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B. 严格修改宪法的程序能使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C. 严格修改宪法的程序能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不用再对宪法进行修改 D. 严格修改宪法的程序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宪法的作用。依据教材内容,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A B D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C。 6.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下列能体现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①规定了诸如国家性质等根本问题 ②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总和 ③宪法规定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④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⑤宪法是法律体系中最严厉的法律 ⑥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最严格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⑥ 【答案】B 7.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课堂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知识点1根本的活动准则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我国的国家性质D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2.“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个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乐团的指 挥。”这是因为宪法( ) 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D.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健康发展 3.在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 A法律B党章C.宪法D.实事求是 知识点2最高的法律效力 4.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 ) A宪法是由各种具体法律组成的B宪法和其他各种法律在内容上是一样的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所有问题 5.为了引进外资发展当地经济,某市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其中有这样一条:“凡是在本市投资50万元以上的外地投资商,第一次交通违章可以免除处罚。”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法有利于引进外资,应该贯彻执行 B、该法规与宪法所提倡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相违背,应该撤销或宣布无效 C.只要该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该法规就可以生效并实施 D.应该修改宪法,以适应某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6.有人认为:“宪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对于这一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正确的,因为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B.正确的,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错误的,因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内容不同D.错误的,因为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7.下列关于宪法、刑法、民法之间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8.某校在学习宣传宪法的海报上出现了以下内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知识点3监督权力行使 9.“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笔头(批示),笔头不如口头(命令)”这是人们讽刺社会上 某些权大于法、违法行政和以权压法的政治现象。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失去监督的权力易滋生腐败②和谐社会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③制约权力的关键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④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只需要法制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10.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保障之一是,宪法规定_________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各民主党派 11.下列做法不利于加强宪法监督工作的是( ) A.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B.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C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D.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不予追究和纠正 知识点4增强宪法意识 12.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的主要目的是( )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