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创业就业指导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类别:实践课

学分:1

学时: 32(其中,课堂教学24学时,课外实践8学时,本课程课外实践内容是指学生自行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目的与任务

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

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通过激发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的自

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

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创业和就业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应达成以下目标:

1、态度层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树立职业发展规划自主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积极确立大学学习、创业和就业目标,并愿意为

此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2、知识层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大学生能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

基础理论,深入认知个人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的内涵及其与职业发展

的关系,深入认知职业环境的概况、类别及其发展态势;了解大学生创业和

就业的形势、流程及相关政策法规。

3、技能层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掌握探索自我和职业环境、信息搜索与管理、职业就业决策以及求职面试等技能方法,不断提升大学生

职业发展规划、创业计划、就业实战等综合技能。

二、课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三个模块课程,即“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教育”和“就业指导”,学时数分别为10学时、6学时、8学时,“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教育”模块在学生的第2学期实施,“就业指导”模块在学生的第7学期

实施。

(一)职业生涯规划模块课程(10学时)

第一讲、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生涯、生涯规划与大学学习生活、人生发展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理解影响生涯规划的因素,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方法,从而真正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理解生涯规划的内涵

1、生涯的内涵

2、影响生涯的因素

3、生涯规划的意义

第二节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

1、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2、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3、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第三节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和步骤

1、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2、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第二讲、探索自我——兴趣和性格

教学目标:学生应掌握自我探索技能,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理解职业兴趣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性格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从而选择个人兴趣的职业领域,选择适合个人性格的职业环境。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我探索的方法与途径

第二节探索你的兴趣(内涵、意义、理论基础、探索方法)

第三节了解你的性格(内涵、意义、理论基础、探索方法)

第三讲、探索自我——能力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学生应掌握自我探索技能,评估自己的能力、明确价值取向,理解不同的能力类别对于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性,识别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理解不同的价值观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评估你的能力(内涵、能力分类、探索方法)

第二节明确你的职业价值观(内涵、意义、理论基础、探索方法)

第三节自我探索小结

第四讲、探索工作世界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工作世界概貌,了解与工作相关的职业、行业、组织以及地域的总体状况,掌握工作世界信息探索的方法,获取有效、准确、实时的工作世界信息,从而明晰外部环境对于个人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工作世界概貌

1、工作世界的现况及其发展趋势

2、工作世界中的职业、行业、组织和地域状况

第二节工作世界探索

1、工作世界探索信息清单

2、工作世界信息探索的途径

第五讲、生涯决策与行动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生涯决策的内涵及其流程,提升生涯决策技能,从而确定个人生涯奋斗目标和路线,同时掌握如何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提升行动力,并在行动中保持生涯规划的动态适应。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涯决策过程

1、生涯决策的内涵

2、生涯决策的流程及方法

第二节生涯行动与调整

1、制定行动计划

2、行动执行与动态调整

第三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案例与实践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分享

2、实践报告说明

(二)创业基础教育模块课程(6学时)

第一讲、创业创新素质

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了解创业所需要的各项素质。

学时:2个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

第二节创业能力

第三节创业与人生发展

第二讲、创业政策与资源

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创业有关政策,理解创业资源的作用,提升创业资源的获取、利用及整合的能力。

学时:2个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创业政策介绍

第二节创业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第三节创业资源整合

第三讲、创业计划

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创业计划可行性分析方法、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技能。

学时:2个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创业计划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创业计划书的撰写

(三)就业指导模块课程参考专题(8学时)

本模块课程师资可采取校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各专业学院根据专业特色选择专题、制定授课计划,经由创业学院课程教研室同意后自主实施。

专题1:行业动态与就业态势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的形势,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的动态以及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状况;

(2)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的发展动态;

(3)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专题2: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培养综合素质,打造个人就业竞争力。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

(2)如何打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专题3:就业规划与准备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善于进行就业行动规划,积极做好各项就业准备。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就业行动规划;

(2)做好各项就业准备(态度、定位、策略、资料等)。

专题4:企业选人流程及标准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选人的流程和标准,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就业准备,提高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企业选拔人才的一般流程;

(2)企业看重什么样的人才。

专题5:求职途径与信息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就业的途径,掌握就业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就业的途径;

(2)就业信息搜索与信息管理;

专题6:求职简历制作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求职简历的制作技能。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求职简历的内容撰写;

(2)求职简历的版面设计;

(3)求职简历的投递及注意事项。

专题7:求职沟通与礼仪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求职中的沟通技能,了解求职过程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求职过程中的沟通互动;

(2)求职过程中的礼仪规范。

专题8:面试模式及应对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求职面试的基本模式、注意事项,掌握各种面试应对技巧。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用人单位选拔人才面试的基本模式;

(2)面试过程中的应对;

(3)面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专题9:就业政策与就业流程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最新就业政策法规,了解就业流程、就业协议、就业派遣及毕业生接收等相关政策,掌握就业资料的填写要求,以顺利完成各种就业手续的办理。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国家、省、市关于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介绍;

(2)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就业资料;

(3)毕业生就业流程与就业派遣政策。

专题10:求职中的心理调适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心理调适的重要作用,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求职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2)心理调适的方法。

专题11:就业权益维护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权益

(2)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规、违法行为;

(3)如何维护个人的就业权益。

专题12:职业适应与发展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转换生涯角色,提升职业适应力,正确对待职业挫折,不盲目跳槽,为日后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转变角色,适应职场环境;

(2)职业挫折与应对;

专题13:就业诚信与职业道德

目标: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提升个人职业道德素养,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议学时:2个学时

建议内容:

(1)就业诚信的重要性;

(2)职业道德规范及其重要性。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课,五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考试方式:《学生训练手册》(双面打印后再填写)以及吉讯系统中的职业规划报告

考试模式:上课学期结课前提交相关报告

考试评定方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0%+吉讯系统中的职业规划报告*20%+实践训练报告考核成绩*70%;总评成绩低于及格的学生,须重修(跟随下一年级的学生修读该课程)。

四、大纲说明

1、课程适用对象:2013级、2014级、2015级学生

2、先修课程:无

3、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和教学需要适度调整教学计划

五、教科书、参考书

1、李绍勋、范建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2、王彤、沈文华.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德明,祁金利.大学生生涯规划与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创新与创业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与创业》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课程号:13215005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1.5 2、学时:24(其中: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3、课程类别:全校公共任意选修课 4、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5、先修课程: 6、后续课程: 7、开课单位: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二、课程介绍 课程基于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介绍,以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檀润华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主介绍创新与创业方法论;以成功创业者(主要是中小信息类企业)案例剖析为主;信息类企业大型创新创业案例剖析,主要以省内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四海、通用,在信息领域的亿阳、新中新、大庆三维,在能源领域的光宇电池,在数码科技领域的烽火科技等优秀创新创业企业为主。在内容上尽量安排通俗易懂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讲起,进而引出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素质研究、市场与创业机会,逐步深入的讲解创业管理、创业计划与资源整合。最后讲述初创期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介绍创新与创业的最新知识。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 知识点:当代中国创业历程,创业教育在中国,中国高校创业和创业教育概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第二节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创业 知识点:当代中国大学生创业概况,创业教育定位,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分析:案例1。 第三节大学生创业的选择与借鉴 知识点:创业产业领域的选择分析,创业项目的选择分析,创业借鉴:案例2。 第四节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思考

浅谈创业与就业教育的论文

浅谈创业与就业教育的论文 篇一 《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 [摘要]当代社会,伴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样人才的竞争就非常激烈,从而就促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一定要做好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教育。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就业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这样高校毕业生就实施了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政策,从而就促使市场人才呈现出了激烈的竞争趋势,也就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教育。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不断的上升,这样就业的概率就在不断的下降,尤其是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其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选择的专业比较冷门,这样使得就业难;二、不是重要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比较困难;三、学历比较低的毕业生就业难;四、没有任何关系的学生就业难等。面对这么严峻的形势,就一定要进行创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和大学生的需要。 三、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机遇与风险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看,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这样就使得人才的竞争在不断的加剧,从而就促使大学毕业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创业也是一样的。同时还要一部分大学生在创业的时候,没有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这样就面临的很大的资金压力。 同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也有很大的好处和优势,例如:他们可以很快的接受新鲜的事物,能够很好的引领潮流、思维比较活跃、精力比较旺盛,认准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好。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例如:没有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没有很强的社会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很多创业的思路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等,这样就造成融资和借贷存在很大的问题。除此之外,现在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差,这样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容易轻易的放弃,所以很多人都不相信青年人,这样对大学生创业具有非常大的阻碍作用。 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引导措施 1、强化就业观、创业观就业引导

创新创业课程大纲(定稿)

铜仁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创新创业教育 总学时:36 适用专业:各专业 层次:大二 课程归口:就业与创业教研室 制定日期:2013年1月12日《创新创业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创新创业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适用对象:学院全日制各专业大二学生 使用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贵州省教育厅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版。 《创业与创新管理》李时椿、常建坤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 创新创业课是全日制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共 36学时、2学分。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课程要求与教学方法 创新创业课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运用模拟、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2、提供完备的支持条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重点提供创业模拟实验室、模拟教学软件、创业信息资源等。 3、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企业创办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席卷全球的创业浪潮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最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6 授课对象:所有专业总学时:36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以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基础,其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把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此提高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能力,最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在理论、知识方面: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行政策及体系;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开展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知识,包括求职中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掌握大学生就业派遣的基本程序。在能力、技能方面:运用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合理定位;学会了解、筛选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前的简历制作、求职书等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掌握一般的求职应聘、面试技巧;结合自身特点,抓紧时间弥补自身就业能力的不足,为顺利成为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与课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方法。 五、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理性认识大学生活 1、目标: 面临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许多大学生都遇到了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环境,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都需要大学新生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大学新生理性认识大学生活,并对大学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2、内容: ⑴大学生的社会角色; ⑵做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⑶理性规划大学生活; 3、重点: 如何理性认识大学生活 第二章.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1、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我的需要、兴趣、态度、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结合职业特别分析,认识自己的职业适应性。 2、内容: ⑴自我认识的内容; ⑵常用职业测评方法介绍; ⑶自我评价的原则; ⑷自我评价方法; 3、重点 自我评价 第三章. 专业发展与就业分析 1、目标: 2、内容: ⑴专业概况、课程体系; ⑵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需求情况; ⑶专业就业动态和趋势; ⑷职业对所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3、重点: 第四章. 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1、目标: 1.使学生了解职业理想的内涵。

创新与创业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与创业》课程教学大纲 13215005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1.5 2、学时:24 (其中: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3、课程类别:全校公共任意选修课 4、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5、先修课程: 6、后续课程: 7、开课单位: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二、课程介绍 课程基于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介绍,以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檀润华的《发 明问题解决理论》为主介绍创新与创业方法论;以成功创业者(主要是中小信息类企业)案例剖析为主;信息类企业大型创新创业案例剖析,主要以省内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四海、通用,在信息领域的亿阳、新中新、大庆三维,在能源领域的光宇电池,在数码科技领域的烽火科技等优秀创新创业企业为主。在内容上尽量安排通俗易懂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讲起,进而引出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素质研究、市场与创业机会,逐步深入的讲解创业管理、创业计划与资源整合。最后讲述初创期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介绍创新与创业的最新知识。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共2 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知识点:当代中国创业历程,创业教育在中国,中国高校创业和创业教育概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第二节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点:当代中国大学生创业概况,创业教育定位,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分析:案例1。 第三节大学生创业的选择与借鉴知识点:创业产业领域的选择分析,创业项目的选择分析,创业借鉴:案例2。 第四节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思考 知识点:高等院校亟待实施正规的创业教育,树立创业的自信心和强烈的竞争意识,重在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营造全社会浓郁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创业前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强化实践、弥补创业经验的不足。 (二)教学基本要求: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学分:2分 计划学时:30学时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1.前言 课程定位 《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而组合开设的一门体现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内容包括创业基础理论、创业意识、就业相关基本知识。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技巧、增强创业意识和精神、了解国家就业方针和政策。开设这一课程,是深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引导高职学生理性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帮助高职学生了解社会需要及认识自身优势,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激发创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促进高职学生就业为导向,旨在加强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形势进行分析,对当代高职在校生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进行调研,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引领,以引导高职学生理性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为课程主线,以各专业学生应共同具备的就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创业意识与能力为依据,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通过知识讲授、论坛讲座、案例分析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树立自主意识、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确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为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分为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两个教学环节,创业教育教学环节合计18课时,在大一阶段按照文科与工科分别于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统一开课。就业指导教学环节合计12课时,按照课程内容安排分别于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和第五学期开课。其中,穿插创业知识讲座、温商创业论坛与创业计划大赛等教学与实践内容。本课程总课时为30课时。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对高职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理性评估自身特质,确立创业定位;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合理规划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掌握一定的求职择业技能和技巧,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具体目标 1.2.1能力目标 1、能熟悉企业理论和区域商业文化; 2.能撰写创业计划书,掌握创业企业的开办程序和运营知识; 3.能理性选择投资领域,能够分析组织外部环境; 4.能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熟悉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 5.能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形成正确的就业期望;

创新创业教学大纲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提出的“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要求,我们院将开设《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根据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将“创新创业训练”课程设置为“课堂(必修)+线上自由学习(选修)”,旨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通过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学习创新创业知识,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掌握创新、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的基本知识与要求,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使学生具备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方法以及创新计划的撰写方法,提高创新水平。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使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科学创业观。指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立业创业能力,突出创新能力的应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教学目的 《创新创业训练》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共安排共28(4,24)个学时。遵循先理论后实践、重实践的原则,结合本课程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课程分为十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由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搭配组合,通过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让学生达到最优学习效果。 理论课:理论课程安排4个学时(课堂4学时,线上24),采用专题???讲授法,既可独立成讲,也可组合成讲。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创新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懂得学习创新案例以及创新基础知识的重要意义,掌握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常用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倡导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强化案例分析、小组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零距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就业零距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学时:36学时学分:1 课程类别:文化素质教育考核方式:考查 使用教材:〈《就业零距离》 大纲编写人:宁军胜编写日期:2008.9.1 大纲审定人:慕东周审定日期:2008.11.1 课程性质:必修课 1.性质、任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政府、高校的重要任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了,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我院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内。 (1)开设就业指导课的任务: 1、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毕学业,促进全面发展 2、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 3、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 4、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 (2)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把握理论知识的传授同转变思想观念紧密结合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发挥学生的自为精神紧密结合 3、坚持一般教育同个别教育紧密结合 2.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要求 1)基本要求: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由学院思政部、就业处和教务处统一安排,五年制高职班一般在第八学期结束前完成,高中后专科班一般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总课时为36课时。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 本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各系再安排部分讲座、座谈、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2)基本内容 第一讲:大学生活及职业探索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重视学业和能力的培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认清就业形势,自信、从容面对就业。通过职业和国内外职业发展趋势的学习,帮助同学们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 第一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政策 第1节: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第2节:大学生的就业趋势 第3节: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第二章:职业的基本知识 第1节:职业的概述 第2节:职业的发展趋势 第3节:专业、职业与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讲:规划职业生涯 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规则同择业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科学合理地设计职业生涯,迈好人生道路的关键一步,为实现人生价值打下初步的基础。 第四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1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述 第2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 第3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 第三讲:洞察就业行情做好职业选择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确定职业目标。 第五章: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第1节:职业素质的概述 第2节:职业素质的的构成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计划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教学计划一、教学对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2009学年双带涉农专业课。目的是使学员掌握一定的就业与创业基本常识,养成符合职业需要的职业本质,树立正确而务实的职业理想;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小我私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提高自身全面本质、自主择业、立志创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以“引导中职生追求和创造幸福”为目标思路,而不仅仅是提高就业率。课程目标是:造就学员职业生涯规划及实在施能力,增进学员成人、成才、成功。 1、引导学员以社会发展的最新高度来认识职业,认识人的职业选择与人的生活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前提下对于自身所拥有的各种发展资源进行评估。二、指导学员理清自己的职业生涯期待,能确定适合于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范畴,合理地设计职业目标、职业选择,采取一系列具有较强实际性和操作性的行动计划。 3、在明确理想与目标的前提下,不断加强科学文化本质和思想道德本质,逐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法治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举动习气,身体和精神健康,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增进人格发展。 4、知道职业信息的收集途径,学会编制求职自荐材料;掌握面试的技法,懂得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

充分理解职场的基本法则,能够尽量加快从学员角色转换为职业角色。 5、充分理解创业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活动,更是一种人的生活的观念,还是一种生命挑战。树立创业意识、掌握创业常识、造就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本质,了解创业历程的方法与步骤,掌握创业查询拜访、创业计划编制的方法,懂得创业实施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这门学科的目的就是引导学员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精神教育,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造就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形成提高适应社会和职业需要的全面本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自觉性。三、教学要求 1、以马思主义为指导,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的实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本质的要求,结合各行业职业特点和职业学校的造就目标,对于学员进行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和法纪观念等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造就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二、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中间,使学员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具体规范。在注意运用本行业先进人物的较重要的事教育学员,使学员学有榜样。 3、坚持理论教育与职业举动习气的养成训练相结合。使学员不仅掌握职业

《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编号:HZJC02 英文名称: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 学时:16 学分:1 参考书目: 1.李家华:《创业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教育部示范教材 2.张玉利等:《创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3.姜彦福等:《创业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4.葛建新等:《创业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5.李时椿等:《创新与创业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6.吴振阳:《创业经纬》,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7月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的性质、地位 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趋势。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创业教育,而创业教育与创业精神的倡导对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支撑作用。美国的创业教育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也都提出并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也应该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我国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开设创业教育也正成为各高校的热点。目前,全国高等院校普遍都十分重视创业教育,不仅把创业教育看成是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同时上升到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视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社会矛盾和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创业教育也成为各高校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为毕业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有必要在经管、信息、艺术等各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 2010年5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为此,我校把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 2、教学目标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30学分) 一、课程性质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全校毕业学生的一门任选课。 二、教学目的 通过实施系统的就业指导教学训练,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 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 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以讲座为主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 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要求 1、结合需求,全程指导。从新生一入学到毕业,根据市场需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 组织、渗透和强化就业指导,突出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的功能。 2、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当前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合学 生自身特点,介绍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指导学生树立竞争就业和自主创业观念,掌握就业政策,学会依法维护劳 动权益。 3、充分运用现代化训练技术和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就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动员学生全身心地参与。 4、强化整体教学训练效果。注重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结合,保障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课堂训练和课 外指导的结合,保证就业指导的训练时间;注意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有机结合,强调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 5、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训练和指导。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开展就业指导教学训练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探 索新的就业指导形式和方法。 五、课程设置与安排 本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训练方法,各模块具有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根据各模块的特点,由学院领导、职能部门、不同专业教师主讲。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大力支持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充当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落实,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的焦点。当代大学生面临“供需见面,双面选择”的就业环境,受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呈现良性就业择业心理和不良就业择业心理。加强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分析,进而进行有力的引导,无疑会使大学生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就业觅职场中多一分把握,多一分成熟与自信,无疑会使社会相对紧张的人才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作用。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心理上千姿百态,我们对其分析、归纳,总结出9种比较有典型意义的择业心态: (一)功利心理 这种求职心理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或其他知识分子身上常常可以看到。他们求职或择业的动机既有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也有获取高收入、高地位的渴望。 (二)安全心理 所谓安全心理就是指在选择职业时有些人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而选择那些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单位。这种心理在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求职者身上常常遇到。 (三)求“名”心理 在消费者中,有一种求名心理,即追求商品的名牌,以显示

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不惜购买假冒商品,以满足其虚荣心。在求职择业者当中也有这种求名心理,不了解职业的内在要求或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某些工作,单纯追求“名望高、名誉好”的单位。 (四)竞争心理 商品生产的竞争是人们竞争心里产生的源泉。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在高等学校实行奖学金和贷款制度、科研单位实际有偿合同制、人才流动以及取消干部终身制等等,都是提倡竞争、保护竞争,从而强化了人们的竞争心理。 (五)求闲心理 求闲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中追求舒适、清闲的心态。在一些大城市里常用一种怪现象,既有些工作无人愿意干,而有些人无工作干,是大批农村“盲流”填补了空白。 (六)求便心理 求便心理就是那些为了离家近或追求生活便利的人的一种求职心态。事业与家庭、工作与生活常常有许多矛盾,造成许多不便。 从而在择业时产生了求便心理。一位家在北京,单身在外地工作的大学讲师,为了全家团聚,竟然屈就当一名更夫。 (七)奉献心力 这种心理常见那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的求职者。 例如,放弃到国外继承万贯家财,立志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 甘当螺丝钉的国家机关干部等等。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考试题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考试题 院系: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 分) 1、职业的特点是() ①专业性②多样性③时代性④技术性⑤稳定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 根据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性,可以把素质划分为( ) ①生理素质②心理素质③社会文化素质④整体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职业素质的构成有() ①思想道德素质②科学文化素质 ③技术技能素质④生理、心理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A、市场 B、国家C劳动者D、家庭 5、以下合同哪些是不平等合同() ①模糊合同②不全合同③卖身合同④生死合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自主就业途径有哪些?()

①在城市自谋职业②在乡镇自谋职业 ③异地就业④他人协助就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书写求职信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①有的放矢②言简意赅③重点突出④谦虚诚恳⑤整洁规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8、通常所讲的创新是指() ①科技创新②制度创新③意识创新④方法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有() ①利用信息网络②利用新闻媒体③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 ④社会调查⑤借助信息服务产业⑥从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收集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二、名词解释(5 分/ 每题,共20 分) 1、职业 2、职业素质 3、劳动合同 4、市场调查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试行) 一、课程性质 就业指导课程是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 通过实施系统的就业指导教学训练,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等方法。 四、教学要求 1、结合需求,全程指导。从新生一入学到毕业,根据市场需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组织、渗透和强化就业指导,突出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的功能。 2、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当前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介绍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指导学生树立竞争就业和自主创业观念,掌握就业政策,学会依法维护劳动权益。 3、充分运用现代化训练技术和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就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动员学生全身心地参与。 4、强化整体教学训练效果。注重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结合,保障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外指导的结合,保证就业指导的训练时间;注意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有机结合,强调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 5、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训练和指导。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开展就业指导教学训练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探索新的就业指导形式和方法。 五、课程设置与安排 本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训练方法,各模块具有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0011132 英文名称: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全院各专业 学时:72学时 学分:2学分 主要教学平台:高校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高校邦是中国最大的高校在线教育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 助力高校互联网时代的育人体系重构与教育模式转型,致力于成为中国高校最值得信赖的在线教育创新合作伙伴。 截至目前,高校邦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开放大学等500多所全国知名高校及地方院校开展了专、本、硕等不同层次的深度合作,覆盖高校大学生200万;并与IBM、亚马逊AWS、阿里云、VMware、百度、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是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旨在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助力大学生创业。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大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三、课程介绍 本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以及实战性都很强,涉及到会计、财务、市场营销、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还可以了解到一个企业从筹建到创办再到运营的基本流程以及一个创业者应具备的知识和素质等。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将优先获得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培训的资格。该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上创业模拟实训这一实践,会使你对创业了解的更加透彻解决你是否适合创业的疑问。 四、课程设置

就业创业教育教学大纲

《创新创业课》教学大纲 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的过程。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新常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人们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创业也因此成为热门的话题。 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因此,创业显得难能可贵。 今天的我们虽然不是先行者,但是,我们是勇敢者.朋友们,你想走下去,做下去,那就去创业吧!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 创新创业课是面向各大中专院校在校生、中小学生、待业人员及社会各行业在职人员的进修课,共20学时。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员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2、使学员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

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使学员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课程要求与教学方法 创新创业课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授课群体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运用模拟、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授课群体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2、提供完备的支持条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重点提供创业模拟实验室、模拟教学软件、创业信息资源等。 3、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企业创办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环境工程创新创业实践大纲

《环境工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81712B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48讲课学时: 24 实践学时:24 学分:3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环境工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在学生了解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目标2、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目标3、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创新创业课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运用模拟、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2、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企业创办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大纲知识讲解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简介 就业指导模块:主要指《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是学院全日制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教育部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本课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应用型的人才,并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引导大学专科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了解、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内容,开展自我探索和职业环境探索,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创业指导课程模块:响应“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将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创业基础》课程与实践,有的放矢的解决大学生未来就业与创业的问题,从而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旨在组织实施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创业实务》教学大纲

根据《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现制定“创业基础”教学大纲,供参考使用。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 “创业基础”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要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应该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课程要求与教学方法 “创业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

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运用模拟软件、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提供完备的支持条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重点提供创业模拟实验室、模拟教学软件、创业信息资源等。 ——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企业创办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点 (一)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通过本部分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关系、创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创业和创业精神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正确认识并理性对待创业。 1.创业与创业精神。 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和类型,认识创业过程的特征,掌握创业与创业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强化学生对创业精神需要培育并可培育的理性认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大纲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教学要求 1.课程描述 本课程通过系统的知识和丰富的案例,对创新思维及创业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创新是创业之本、创新思维训练与实施、大学生创业形势解析、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创业机会的发现与评估、编写《创业计划书》、创业启动资金预测与融资、新创企业的设立与管理和创业风险及防范等内容。 本课程最后一章通过大量的案例综合分析创业成功的项目和经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可以参考的模板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课程不仅知识全面,而且有大量的案例可供大学生学习与参考,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合理规划自己的创业梦想。 本课程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也可供有志于创业的社会人士参考学习。 2.学习本课程可以解决的问题 本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能够帮助大学生完善企业构思并使其学会规避风险,最终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 本课程提出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1)有哪些创新思维和方式?如何从创新的角度看待创业? (2)创业的过程是怎样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创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能力?大学生是否适合创业? (4)如何识别创业机会?大学生应该选择哪个创业项目?怎样对市场进行科学的评估? (5)大学生应该建立什么类型的企业?创办企业的流程是怎样的? (6)怎样编写一份完整、详细的《创业计划书》? (7)创业需要多少启动资金?融资的渠道有哪些? (8)创业有哪些风险?如何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

三.课程知识分布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创新是创业之本):重点介绍了创新与创业的关联及如何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第二章(创新思维训练与实施):主要介绍了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法、水平思考法等,同时介绍了企业创新的实施方法,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第三章(大学生创业形势解析):主要介绍了大学生创业的形势、现状、问题及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创业环境。 第四章(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主要介绍了创业需要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帮助大学生培养创业精神,并评估自己是否适合创业。 第五章(创业机会的发现与评估):主要介绍了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与评估,帮助大学生建立企业构思、评估企业构思。 第六章(编写《创业计划书》):主要介绍了《创业计划书》的价值、内容及编写步骤,帮助大学生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写《创业计划书》。 第七章(创业启动资金预测与融资):主要介绍了创业启动资金预测、大学生创业常见的融资方式、银行贷款的技巧、股权融资和新创企业融资的10大问题等知识。 第八章(新创企业的设立与管理):主要介绍了创办企业的流程、新创企业的团队组建和新创企业的管理。 第九章(创业风险及防范):主要介绍了创办企业与企业运营面临的风险和风险防范等知识。 第十章(大学生创业项目与案例解析):通过各类典型案例的解析,使大学生了解创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为其创业带来启发。 四.课程特色 (1)切合实际。本课程从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心理素质、创业环境、创业能力与创业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2)知识分布合理。本课程涵盖了创业各个环节的知识,第一章和第二章通过丰富且联系紧密的案例介绍创新思维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第三章至第十章侧重介绍了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创业项目、创业计划、创业融资、企业设立等知识,通过系统全面的知识介绍来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意愿,鼓励大学生开拓进取、自立自强。 (3)案例丰富。本课程含有大量的案例,包括大学生创业案例、优秀创业者的创业案例等。这些案例真实有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参考性,大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感悟并吸取经验和教训。 (4)寓教于乐。本课程配有大量生动形象的插图随课本演示,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