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俄罗斯军事战略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军事战略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军事战略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军事战略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军事战略的特点

俄罗斯军事战略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纵观俄罗斯军事战略发展与演变的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俄罗斯军事战略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内外环境明显不同,但其中反映出的某些特点却惊人地相似,即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

一、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基本特征

(一)倚仗军事实力谋求发展是俄国军事战略一脉相承的最基本特征

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俄罗斯一样,几百年来一贯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始终倾其国力保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不惜代价地扩军备战,并主要倚仗军事力量来谋求发展。不论是把"俄国变成一个大兵营"的沙皇俄国,还是历来坚持"国防建设处于一切工作首位"的苏联,抑或是希冀以军事力量来"恢复大国地位和传统势力范围"的俄联邦,都始终把军事的发展视为基本国策。当然这其中也曾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二)强调战略进攻及军事行动的进攻性和突然性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核心内容

一部俄罗斯战争史表明,俄国军事战略是在血与火的对外战争中产生和发展的,俄罗斯军事战略是世界上最具有进攻性的战略。从彼得一世"到敌人土地上去作战"的军事思想和苏沃洛夫"快速和猛攻是战争的真正灵魂"的作战原则,到格列奇科"苏联军

事战略将是坚决的、积极的、进攻的"的论述,在几百年的历史中,"积极进攻"始终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核心;而突然袭击、先发制人、速战速决等信条则是俄罗斯军事战略始终推崇并遵循的作战原则。即使在当前俄罗斯"积极防御战略"的指导下,积极的攻势思想在俄军中仍占重要地位。

(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重视争夺海域和出海口是俄罗斯军事战略显著的特征

从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到1991年苏联解体为止,在400多年的历史中,俄罗斯高度重视争夺海域和出海口,着力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当前,为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俄国逐逝对海域和海军的重要性予以新的认识。普京就多次提出,重建俄联邦军队首先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俄军认为,俄罗斯濒临3大洋、13个海,海岸线长3.8万公里,拥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大陆架,需要一支强大的和有战斗力的海军来保卫其利益。俄罗斯军事战略指出,海军是武装力量在和平时期唯一能离开本土去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即使和平时期,海军也是国家国防和外交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其使命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捍卫海上的利益。

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俄罗斯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国。这点也要与国力相匹敌,俄罗斯从越南撤出军事基地,并不是其战略的改变,而只是军力无法承担,也就是经济上无法支持。

二、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地缘考量

(一)在把战略重点指向欧洲的同时,始终重视东部和南部

方向,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一贯方针

俄罗斯横跨欧亚两洲,领土面积东西横亘1万余公里。故如何选择主要战略方向,协调东西两线军事部署,特别是避免两线作战,始终是俄罗斯军事战略面临的一个重大而棘手的战略课题。在俄军几百年的历史中,俄罗斯始终面临着3个主要战略方向:一是西进、主要战略目标是打通波罗的海,夺取出海口,继而向欧洲中心推进;二是东扩,主要战略目标是夺取太平洋控制权,向亚太地区渗透;三是南下,主要目标是经黑海向印度洋扩展,最终目标是获取南方的不冻港。但俄军的战略重点却始终在西方。正如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所说,"不要漠视东方,但要把最大的注意力放在西方"。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的今天,俄罗斯更是将欧洲视为战略重点,尤其是担心北约向东推进将严重危害俄的国家利益。俄罗斯在把西部方向作为战略重点的同时,始终把东部方向和南部方向视为战略次重点。历史证明,尽管俄罗斯军事战略历来奉行"西重东轻"的原则,其战略重点始终在欧洲,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俄罗斯也极为关注东部局势,甚至动用巨大的军事力量来加强东线军事部署。

即使今天,俄罗斯军事战略依然高度重视东方和南方,何况自9·11"后亚洲的战略格局已被美国在反恐的名义下打乱,这不能不引起俄罗斯的重视。

(二)重视联盟战略,避免两线作战,建立缓冲地带,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主要手段

联盟战略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俄罗斯为分化敌方营垒,避免两线作战,建立缓冲地带,争取喘息时间而采取的一贯做法。在俄罗斯军事战略发展史上曾有过许多纵横捭阖的战例。

当前俄罗斯同样高度重视建立军事联盟和缓冲地带。俄罗斯将独联体国家视为其传统势力范围,一方面普遍与各主权国家签署军事合作协议,积极谋求建立以俄为主导的集体安全体系;另一方面则加强了与重点方向国家的军事合作,谋求长期驻军并建立军事基地。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以俄国为盟主的军事联盟或集体安全体系。一个好汉三个帮,能多拉一个朋友就绝不多树一个敌人。

(三)俄罗斯军事战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权宜性和多变性

俄罗斯军事战略历来从属并服务于国家政治,所谓政治决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不同时期具体的内外政策。国家不同时期的大政方针是决定俄罗斯军事战略的首要因素,它直接决定着军事战略的性质和任务。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就有什么样的军事战略。其次,俄罗斯军事战略与国家经济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国家经济状况决定了军队的编制体制、作战样式和战斗实力。另外,军事技术因素是促使俄罗斯军事战略变化的最活跃的因素。历史证明,俄罗斯军事战略始终是随着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改进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同时,俄罗斯军事战略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某一最高政治领导人的命运甚至影响并决定军事战略的走向。

三、俄罗斯军事战略的运用原则

(一)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在进攻作战中达成突然性,巧妙实施军队的战略机动,以及建立强大的战略预备队等,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

在俄罗斯几百年的历史中,从沙俄军事战略鼻祖的彼得大帝,到苏联军事战略奠基者的列宁,从"百战百胜"的苏沃洛夫,到战功卓著的朱可夫,都无一例外地坚持并提倡以下一些反映了战争规律的作战原则: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在主要方向上坚决集中兵力兵器;作战行动必须达成突然性;及时而巧妙地实施军队的战略机动;对武装力量的战略行动进行全面保障;预先建立战略预备队和武器装备的储备;加强各军兵种的协同作战;以及对武装力量实施不间断的可靠指挥等。不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军事领导如何更迭,作战方式和军队编制如何发生变化。俄罗斯军事战略的这些基本作战原则却几乎不变。另外,斯大林总结的决定战争胜负的5大要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军事战略的某些规律和特点:"后方的巩固,军队的士气,师的数量和质量,军队的装备及军队指挥员的组织能力"。像伟大卫国战争那样的战争模式将永远写进历史书,新军事变革带来了新的军事革新思潮,但可以预见,在未来战争中,上述作战原则仍将是俄罗斯军队所遵循的原则。

(二)优先发展在未来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兵力兵器,同时兼顾各军兵种的协调发展,也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一条重要原则

在俄军建军史上,俄军十分重视发展能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的兵力兵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俄军把骑兵视为主要突击力量,把炮兵视为"战争之神";而随着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大战中的决定性作用,俄军则将坦克兵作为制胜的主要力量;进入核时代,俄军又认为"核武器将首先决定军队发展和建设的方向",故倾其国力发展"国防威力的基础"的战略火箭军:而当前又把机动部队列为军队建设之首,甚至拟将机动部队组建成为新的军种。当"天兵"还只是一些世界顶尖军事家脑中的点点滴滴时,俄罗斯就有意让它成为继陆、海、空之后的第四战役空间、第四军种。而且俄罗斯军事战略在强调优先发展某一种"决定性的兵力兵器"时,往往容易走极端。如在优先发展火箭核武器时,就贬低常规兵力兵器的作用。

关于俄罗斯现代化的若干问题

关于俄罗斯现代化的若干问题 尼·米·阿尔辛季耶夫/季·弗·多连克 【英文标题】Several Issues about Russian Modernization 【作者简介】尼·米·阿尔辛季耶夫,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摩尔多瓦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历史学博士;季·弗·多连克,俄罗斯摩尔多瓦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政治学博士。 【内容提要】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或采取改革,或通过革命的方式。与西方不同,俄罗斯属于外源性的现代化,其发展道路独具特色。21世纪初俄罗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俄罗斯的文明和地缘政治选择,既要接受西方的政治和经济价值观,又要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色。俄罗斯坚持独特的欧亚主义方向,当代俄罗斯的现代化是非古典模式的现代化,是独一无二的特殊历史现象。 【关键词】俄罗斯/现代化道路/民主过渡/俄罗斯文明/地缘政治 一、现代化理论问题 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曾得到过积极的研究,这与认识非殖民化进程和战后时期很多传统社会的民族振兴的必要性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相交之际,西方数度召开关于政治现代化的学术会议。1965-1970年间推出了一系列相关著作:例如:Г.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学》,Д.爱普杰尔的《政治发展观》,Л.帕伊的《政治发展概念》,С.爱森斯坦的《现代化:抗议和变化》,С.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等等。所有这些著作中,尽管在术语上有些不同,但都着眼于政治发展理论和政治现代化理论的概念问题。现代化理论反映了社会政治发展的一个阶段: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前者的特点是:社会结构稳定、不灵活,社会流动性低,生活

俄罗斯的未来发展战略

俄罗斯的未来发展战略 刑广程、王伟 2011-03-11 21:43:47 来源:《学理论》2008年第2期 [ 摘要]普京执政以来, 加强了国家在政治经济中的地位, 巩固了国家主权的外交路线, 恢复了国防和军备实力, 提倡以“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为主题的俄罗斯发展新思路。按照普京的“治国方略”, 未来的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应确立权威地位, 军事装备实现现代化, 经济发展多样化。重点要优先解决好人民生活质量问题和人口健康问题, 实现俄罗斯的强国理想。 [ 关键词]俄罗斯发展战略治国方略 [ 作者简介]刑广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王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博士。 “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 这是普京在2000年任总统时对俄罗斯的评价。当时他为俄罗斯复兴勾画了一个这样的蓝图: 以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重塑俄罗斯价值观, 建立强大的国家, 发展有效的经济。 光阴荏苒, 时近八年, 普京实现强国理想的“治国方略”也逐渐清晰, 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国家在政治经济中的地位, 建立以总统为核心的强大垂直权力体系; 加强法制和社会秩序; 有计划地打击寡头, 加强国家对大资本和大型工业企业的控制; 整顿金融秩序,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二是推行旨在加强俄罗斯国际地位和巩固国家主权的外交路线, 同西方国家接近, 确保俄罗斯在独联体的核心利益, 维护俄罗斯在其他地区的应得利益。三是恢复俄

罗斯的国防和军备实力, 建立强大的职业化军队。四是提倡以“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和社会团结”为主题的俄罗斯新思想。五是发展有限的民主政治、公民权利和自由。 普京认为, 近年来的政策“主要致力于消除国家体制和社会领域内的失衡”。①全俄民意调查中心的长期调查显示, 普京执政以来的政策得到了俄罗斯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可, 按上述顺序排列, 认可度达到了81%~65%。②2008年, 普京将结束其第二任总统任期, 受宪法所限, 普京将不再谋求第三次连任。但是, 目前俄罗斯政治却出现了两个不同寻常的现象: 第一, 普京在俄罗斯政坛影响 力随着离任日期临近而日益巨大, 社会声望愈来愈高, 权力资源充盈丰厚。各种反普京的力量,包括前寡头势力虽然暗流涌动, 但对普京均构不成现实的威胁, 俄政坛没有与普京相竞争的独立政治力量和政治领袖。普京“无法”离任的炽热氛围将导致2008年的“接班人困境”。第二, 普京明确表示不谋求连任, 但从未表示会离开俄罗斯政坛。他表示, 将珍惜社会对他的期待, 并愿意继续为国家服务。这就不排除他对俄罗斯未来发展施加影响力, 这将使下一位总统陷入普京的“权力磁场”。 在苏联历史上, 最高领导人的合理更替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国家最高领袖 更替呈不规则状态。叶利钦作为俄罗斯第一任总统, 表面上遵守了宪法秩序, 但实际上却是一次巧妙地“违规”操作: 以提前离职的方式启动了权力交接的应急程序, 保证总统接力棒传到自己选定的接班人手中, 然后通过一系列人事安 排使实际权力得到延续。 目前来看, 普京为权力顺利交接也进行了缜密的人事安排, 并准备了一套 保障程序。这套程序和俄罗斯的未来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 执行普京战略的人将是权力接班人。“治国方略”的延续, 一方面可以使普京保持对俄

俄罗斯现代化道路的“西方化”情结

第28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1月 Vol. 28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6 ────────── 收稿日期:2005-03-09 作者简介:巩君慧(1980-),女,陕西周至县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俄罗斯现代化道路的“西方化”情结 巩君慧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俄罗斯现代化自彼得大帝开始至今已走过了300多年的历程。在这漫长的现代化进程中,俄罗斯始终处于欧风西雨的浸润下。俄罗斯历史上的数次改革都是向西方学习,按照西方的样板进行的。“西方化”情结在俄罗斯现代化道路中挥之不去的缘由既有地理因素的制约,又有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但是,“西方化”在俄罗斯却一次次地遭到碰壁与失败,它给俄罗斯现代化和俄罗斯社会历史发展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与后果。俄罗斯现代化与西方化值得反思。 关键词:俄罗斯;现代化;西方化 中图分类号:K51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1-0072-04 俄罗斯现代化,从近代算起,即从彼得大帝西化改革揭开俄罗斯现代化的序幕起,至今已走过了三百多年的历程。在这漫长三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俄罗斯始终处在欧风西雨的浸润下。从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之后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开明专制、19世纪60年代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20世纪初斯托雷平改革、十月革命开创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20世纪80-90年代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改革到包括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的执政,俄罗斯现代化道路“西方化”情结均萦萦绕绕、挥之不去。为何呢?它又给俄罗斯现代化与俄罗斯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与后果?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一、“西方化”情结的开端与发展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化”情结的开端,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0世纪基辅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决定皈依拜占庭的东正教(希腊正教),以取代传统斯拉夫人信仰的原始多神教。拜占庭东正教是从东罗马帝国传播来的一个基督教支系,其特点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体制,与游牧民族的民族主义、集权主义、集体主义特点相结合。它带来了源自希腊和希伯莱的文学、艺术以及罗马的法律,从而给这个游牧民族以文明教化的力量。将基督教引入俄国,首开俄国引进西方文化之先河,使俄罗斯处于西方文化的边缘上,从此开启了俄罗斯西方化的曲折历程。 但是,13世纪蒙古统治中断了它与西方的联系,直到15世纪末摆脱鞑靼人的统治,建立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其西方文化倾向更加明显。但由于拜占庭被伊斯兰教徒占领,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陷入孤立,与信仰天主教的西方 之间形成越来越大的文化差异。 给俄国社会和文化深深地打上西方印迹的是18世纪初彼得大帝仿效西方的改革。17世纪末的俄国是一个极其落后、长期与欧洲文化中心隔绝并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的国家。为改变俄国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面貌,彼得一世掌权后,曾化名到西欧各国旅行,考察政治、文化、科技,甚至当过学徒。回国后,他倡导和主持了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改革。政治方面,加强皇权的专制权力和中央集权制;经济方面,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厂制度;军事方面,创建海军,引进征兵制,建立国防工业,设立技术学校,并派人到西方学习,从西方引进了最新的有关武器、轮船、造船、航海管理体制及其他对于提高军事效率必不可少的知识;文化方面,他试图使国民接受文明开化的西方文化的熏陶,倡导欧洲生活方式。首先他明令禁止蓄须,穿长袍,改穿西式短装,戴尖顶帽子,倡导欧洲宫廷礼仪和社会风范。他还创办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所非教会学校、第一座图书馆、第一个博物馆、第一份报纸《新闻报》、第一座公共剧院和第一个印刷所。尽管他没有废除西里尔字母表,但却对它进行了改革和简化,并引进了西方的单词和短语。为了彻底融入西方,成为一个欧洲大国,他还通过战争从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往圣彼得堡。彼得一世的改革是面朝当时先进的西方,取西方经验,建设俄国大帝国。因此,在近代俄国史上,彼得大帝开创了现代化与西方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俄罗斯以东方专制国家的方式,重新归附西方文化。对彼得大帝改革,美国历史学家伯恩斯坦认为:“他并不是赤手空拳地把俄罗斯转化为一

大国军事战略复习资料2013-11 2

《大国军事战略透析》复习2013-11 一、军事战略绪论 1、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什么? 1997年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对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按作战类型和性质,分为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 2、军事战略的构成要素是什么?通常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军事战略目标、军事战略方针和军事实力。 3、国家战略对军事战略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一是军事战略的性质必须符合国家战略和总政策的性质;二是军事战略目标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切实贯彻国家的战略意图,适应国家的战略需要;三是军事战略与国力相适应;四是军事战略的重点、战略步骤也要与国家战略相协调。 4、军事战略的制约因素?包括战略环境、国家战略、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水平、民族文化传统、军事力量、精神因素、地理因素等。 二、美国军事战略 1、美国的战略层次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战区战略等组成。 2、军事战略的制定依据:依据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依据对安全环境的分析;依据国家的物质基础。 3、冷战时代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演变 大致分为五个时期:(1)“遏制战略”时期;(2)“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期;(3)“灵活反应战略”时期;(4)“现实威慑战略”时期;(5)“新的灵活反应战略”时期。 4、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有: 布什“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战略”、小布什“先发制人”战略。 5、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提出的“防务三原则”是什么?预防、威慑和击败。 6、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战略”针对的主要威胁是: 地区性危险、非对称性挑战、跨国危险和“意外情况” 7、小布什“先发制人”军事战略的战略指导是:保护、预防、战胜 8、“先发制人”国防战略的特点是什么? “先发制人”国防战略,主要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在觉察到对手对美国有威胁时,先于其行动之前将其击败。即过去美国主要是通过威慑敌人来达到自身的安全,现在企图通过先发制人战略,迅速击败敌人,从战略上保卫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 9、2006年2月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美国国防战略的重点是: 摧毁恐怖组织;保卫美国本土;影响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的选择;防止敌对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获得或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0、什么是“混合威胁”? 2010年2月美国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报告认为,未来的敌人可能是国家,采取的是持久战,可能利用代理人进行胁迫和恫吓;也可能是非国家行为体,采用的是传统上只有国家才能采用的作战理论和高端能力。因此,未来战争的复杂性将进一步增强,参战的行为体多种多样,传统的冲突分类日趋模糊。 11、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军事战略作了哪些调整? 一是巩固成果采取“收缩战略”;二是从“先发制人”到“柔性战争”;三是重点发展信息作战武器;四是“拨乱反正”重整军事力量;五是实施海外力量调整,重心向亚太转移。 12、评奥巴马政府的“柔性战争”论 “先发制人”战略本质上是共和党新保守派单边主义思想的产物。然而伊战后,美国防务实践很快暴露出“先发制人”的自裂阵营、伤筋动骨、劳民伤财三大败笔。奥巴马政府的军事纲领转向“软实力”论,把战争思想转移到打“柔性战争”上来。“柔性战争”的基本精神是,要想维护美国在伊拉克的既得利益,需要改变传统战争进攻、占领、镇压的刚性逻辑,避免最后不体面撤出的历史悲剧。提出美军要把高技术作战和经济发达的硬实力与美国的外交、文化软实力结合起来,加强对亲美势力的军事训练和武器援助,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2001年1月第28卷 第1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 )Jan.,2001 V ol.28.N o.1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宋瑞芝,宋佳红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 要]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其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虽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却是一个极 为重要的特殊因素。它铸就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及精神的二律背反:美德与缺点;奴性与集体主义精神;极端与包容;肃穆与感伤。 [关键词]地理环境;民族性格;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K 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1)01-0082-04 [收稿日期]1999-12-17 [作者简介]宋瑞芝(1942—  ),女,北京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历史研究。 世界各个民族的性格,都是由其地理环境与 其长期社会历史的原因铸就的。俄罗斯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的特殊性格。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既不同于东方民族,也不同于西方民族,可以说它包容着东、西方民族性格的某些特征,即有着民族性格上的二重性:既是世界上最无国家组织的民族,也是最崇尚专制国家的民族;既是最富有自由、漫游本性的民族,也是最富集体主义的民族;既是勤奋坚强的民族,也是最有依赖性和惰性的民族。这种民族性格上的矛盾性、二律背反,除了社会历史的诸种原因外,地理环境也对它的这种性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一、空间的广延性:利弊双刃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来自喀尔巴阡山以北、维斯杜拉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沼泽地。公元6世纪以后,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伏尔加河上游及德维纳河和伊尔缅湖的广阔土地上,直到16世纪中叶,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仍以伏尔加河以西为其主要的活动舞台。沙皇伊凡四世时期,开始向东征服西伯利亚,到17世纪中叶,不到一个世纪,俄罗斯的疆域迅速扩大到了亚洲的东部。19世纪时,俄罗斯的疆域已北达北冰洋沿岸,西至波罗的海,南到高加索、黑海、里海、中亚,东临太平洋西岸,形成一个东西跨度达15000公里,南北跨度达5000公里的 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第一大国。 辽阔的国土,给了俄罗斯民族一无际涯的空间。这种土地的无界性,给了俄罗斯民族一切美德,同时也给它带来了许多缺点。俄罗斯民族胸怀的宽广性,就来自于这巨大的空间。凡到过俄罗斯的人,都会看到俄罗斯人无论男女,均给人以高大粗壮的感觉,他们的建筑和日用品也像人一样,给人以厚重、宏大的印象。俄罗斯人的温顺与牺牲精神,也是无边的空间造就的。辽阔的大地给俄罗斯人一种安全感。他们身处俄罗斯的中心,周围都是自己的国土,相信俄罗斯大地母亲会帮助他、保护他,不会感到任何的恐惧。他们在俄罗斯妈妈面前,是那么地依赖、那么地温顺,他们像对待圣母那样地对待大地母亲,为她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然而,也正是这个巨大的空间,却又造就了俄罗斯人的惰性,如满不在乎、责任心不强。俄罗斯人生活在这块广袤无垠的沃野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们无需积极进取、努力创造财富,也无需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然而,辽阔的田地,却需要有序机构的管理,需要建立起一个强而有力的集权国家,这无疑对具有天然自由习性的俄罗斯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压抑,从而又造成了俄罗斯人性格上的极其浮躁,个人的、集团的、阶级的首创精神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俄罗斯大地母亲有无限宽广的胸怀,有流淌不尽的乳汁,可以养育和拯救所有的俄罗斯人,因 ? 28?

浅谈现代俄罗斯高等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3760231.html, 浅谈现代俄罗斯高等教育 作者:崔慧颖栗富阳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22期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研究生俄语语言文学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10004) 摘要:俄罗斯联邦宪法规定,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力。拥有大约一亿四千五百万人口的俄 罗斯是世界上国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本文则侧重简要谈谈俄罗斯的高等教育。 关键字:俄罗斯;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005-01 一、高等教育概况 现代俄罗斯高等院校具有发达的高等教育机构网络,大规模地培养专业人员,有548所国立大专院校(1994年),其中大学有141所。 俄罗斯在高等教育方面是个相当发达的教育国家,现在很多中国学生选择俄罗斯留学,目前一些院校在大学阶段设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俄罗斯高等教育在基础理论学科等领域与美国和西欧并驾齐驱,在尖端科技,如航空航天、军事等技术领域属世界一流;在一般民用技术方面也有其特色和长处。诸如艺术、体育、医学等方面这些高等教育也有自己的传统和风格。俄罗斯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分类 俄罗斯于1992年3月13日公布了《俄联邦关于建立高等教育多级结构的暂行条例》,该条例将高等教育分为三级: 第一级——不完全高等教育。这是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学制两年。由高等院校或高等专科学校按照基础专业教育大纲实施。 第二级——基础高等教育。在第一级不完全教育或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对那些接受了不完全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只需要两年时间,对只接受普通中等教育的人则需要四年时间。 第三级——完全高等教育。也就是专门化教育,包括硕士学位奇偶碍于,培养能独立从事创造性职业活动的人才为目的,在学士学位基础上再接受专业培养,学制为两年。

俄罗斯人的性格

简要说明俄罗斯人的性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这句中国谚语,去了解和认识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也是恰如其分的。 大自然对俄罗斯人既慷慨又苛刻。慷慨的是无边无际的平原,肥沃的土地,极为富饶的资源。这有助于在俄罗斯人中培养出一种豪放开朗的性格。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民族的历史,并非只在战场和谈判桌上写就,在政治、饮食和卧具上更能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喝酒的习惯与他的性格有关,性格温和的人喝酒时不紧不慢,喜欢精酌细饮;直率、开朗的人喜欢痛饮,一醉方休。俄罗斯人喝伏特加酒总是大口杯或者直接拿着酒瓶喝,一口饮尽,颇有梁山好汉的那份豪爽。俄罗斯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复活节那天,能歌善舞的青年人拉起手风琴,弹起七弦吉他,妇女们唱起古老的俄罗斯民歌,小伙子姑娘们跳起节奏强烈的踢踏舞,大家相互邀请,男女老幼同时登场,展现俄罗斯人豪放的性格。 苛刻的是严寒的气候。一年中有半年多是冰天雪地,90%以上地区整个冬季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80%地区无霜期不到180天。俄罗斯人在这样严酷的气候条件下,生活劳动是艰难辛苦的,但却培养了俄罗斯人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敢的性格。 这一个特点是世界出名的,彼得大帝为了打开通向欧洲的出海口,与瑞典人打了二十年战争,打败了瑞典几十万大军,建立了新的首都-圣彼得堡。1812年,拿破仑率六十万大军入侵俄罗斯,结果一败涂地,被赶出俄国,并损失了大部分军队,导致以后跨台。拿破仑说:他还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的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无论是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还是在列宁格勒被围的900个日日夜夜里,俄罗斯人的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都让世界为之惊叹。俄罗斯人小事马虎,大事不糊涂。平时大大咧咧,粗心大意,但是到了关键时刻,特别是国家存亡和发展的重要关头,都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这个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不被其他民族所压垮,却要压倒敌人。历史上,俄罗斯是一个军事色彩非常强的国家,他们出过彼得大帝、苏沃洛夫、库图佐夫、朱可夫等世界著名统帅。俄罗斯人有很强的男子汉气概,他们对孩子不娇生惯养,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常可以看到很小的孩子跟大人一起步行,而不像我国背着或抱着。 此外,俄罗斯人还有极强的文明礼貌。 俄罗斯人是一个讲究绅士风度的民族,尤其是圣彼得堡人,在各种场合均可以看到,如上剧院看节目,不论男女都穿的整整齐齐。与俄罗斯姑娘结婚的中国人都会在出门时被嘱咐:注意自己的绅士风度。如在九八年金融危机时,俄罗斯卢布面临每天贬值近一半的时候,在银行门口排队的人群,仍然是安静整齐,没有任何人插队。当我们的留学生回到国内时,能很自然的在上电梯、地铁时让女士优先,能注意自己的风度举止。不少家长曾很高兴的说他们孩子在这方面的巨大变化。在圣彼得堡人的家中,那怕是一般家庭,都布置的极有文化修养。 俄罗斯的这方水土,铸造了俄罗斯人豪放、顽强、勇敢、文明礼貌的性格。 参考文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3760231.html,/share/248344300/301298284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3760231.html,/s/blog_4b93de2f010006nw.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3760231.html,/07/0319/17/39VC1PUD00011T1M.html

俄罗斯向东看战略资料

俄罗斯“向东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3760231.html,/hbrb/hbrbsglk/hbrb13/201209/t22194 50.shtml 为期一周的亚太经合组织系列会议,昨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落下帷幕。首次担当东道主的俄罗斯,为主办会议投入高达220亿美元,也借机吹响了“向东看”的号角。 俄罗斯如此看重这次会议,除了希望借主办盛会提升国际影响外,还有着许多深层的考量。 首先是推动“亚洲战略”实施。近年来,受债务危机影响,欧洲一蹶不振,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俄罗斯政治精英普遍认识到,俄要重新崛起必须搭上亚太经济快车。为此,普京重返克宫后立即制定了“亚洲战略”,决心将俄由传统上的“欧洲大国”变为“欧亚大国”、“太平洋大国”。此次会议标志着这一战略正式启动。会议确定的四大议题,即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粮食安全、建立可靠供应链和推动创新增长合作,都紧紧围绕深化俄与亚太国家经济合作这一主题。 其次是促进远东地区开发。开发远东对俄罗斯而言并不是一个新课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总统叶利钦的经济智囊们就曾提出“东西两翼齐飞”设想。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开发课题一直停留在口头上。普京再次当选总统后,明确提出远东大开发战略,并采取

了一系列行政和财政措施。借助举办APEC会议之机,俄罗斯投入数千亿卢布在会址所在地区新建和改建50多项工程,目的就是要顺势改善基础设施,增强远东地区的投资吸引力。 再次,扩展战略空间和回旋余地。由于北约东扩和美国欧洲反导系统的步步紧逼,俄西部战略空间不断缩小。在此背景下,亚太地区成为俄外交突破口与倚重所在。而在亚太,俄罗斯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美国正积极构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推广民主价值观,打造“亚洲版北约”,构成对俄罗斯的新一轮战略压缩。俄唯有变守为攻,融入亚太地区,巩固东部安全,才可能避免陷入“腹背受敌”困境。 由此可见,俄罗斯“向东看”既是客观需要,更是形势所迫。不过,远东地区地广人稀,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流失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把发展规划落到实处,俄政府还需要更强的意志和更多的智慧。 APEC系列会议于2日至9日在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俄罗斯全力主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显示了其提高自身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意愿,也昭示着以此为机遇,俄罗斯将继续推进其“向东看”的亚太战略。

俄罗斯现代作曲家Georgy Vasilyevich Sviridov

乔治·斯维里多夫(Georgy Sviridov,1915-1998) 俄罗斯现代作曲家Georgy Vasilyevich Sviridov(December 16, 1915 – January 5, 1998)创作的小提琴曲《Old Romance》,很好听,据说这是来自他创作的暴风雪组曲第四乐章。因此很想找这一组曲。下面是一些介绍:交响插画《暴风雪》。 斯维里多夫,当代俄罗斯作曲家。他一方面忠实地继承了俄罗斯古典音乐和俄罗斯民间音乐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有创造性地不露痕迹地借鉴了现代音乐技法,使他的创作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富于独特的个性。音乐充满了抒情性、史诗性和画面性,以形象突出、感情真挚、语言清晰而引人入胜。交响插画《暴风雪》就是斯维里多夫代表作之一,写于1974年,是作曲家为普希金的中篇小说《暴风雪》而谱写的音乐,音乐所描绘的画面与普希金原著的格调十分吻合,从而使小说中的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听众面前。乐曲共包括九段: 1.三套雪橇(三套车)——乐曲以急促的节奏和民族风味浓郁的旋律,描写了在俄罗斯冬季一望无际的雪原上三套雪橇疾驶的情景。时强时弱的音响仿佛是电影镜头近景和远景的相互交替。 2.圆舞曲——这种二拍子的社交性舞曲在俄罗斯城市音乐生活和上层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乐曲突出了乐队全奏与弦乐和木管的表现作用,展示了盛大的舞会场景。 3.春与秋——这是两幅小型音画,清新、抒情的音乐令人联想到古老的俄罗斯钱夹上的装饰画。

4.浪漫曲——在钢琴和其他乐器对位声部的衬托下,主旋律先后由小提琴、双簧管、小号和双簧管奏出,音乐再现了俄罗斯19世纪初表达爱情的抒情浪漫曲的风格。 5.田园曲——突出双簧管特殊的音色,营造了典型的田园牧歌氛围。 6.军队进行曲——此曲在配器和力度上与前面的音乐形成鲜明对比,以节庆欢乐的气氛描写了骠骑兵团队入城式阅兵的雄姿。 7.婚礼——乐曲开始,弦乐颤动的音响象征教堂蜡烛燃烧的火焰,随后听到小提琴声部充满深情的旋律,和弦乐模拟教堂合唱的歌声,同时铜管乐器以庄严的音色也编织进来,全曲表现了隆重的婚礼场面。 8.圆舞曲的回响——这是第二段“圆舞曲”的回映,展示了盛大的舞会场景。 9.冬天的路——终曲,描绘出在冰天雪地的雪原上宽阔的大道伸向远方,展示出俄罗斯无限美好的风光。 乔治·斯维里多夫(Georgy Sviridov,1915-1998)当代俄罗斯作曲家。他一方面忠实地继承了俄罗斯古典音乐和俄罗斯民间音乐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并不露痕迹地借鉴了现代音乐技法,使其创作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富于独特的个性。他的音乐充满了抒情性、史诗性和画面性,以形象突出、感情真挚、语言清晰而引人入胜。 斯维里多夫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学生,曾经和其他知识分子一起抗议对《见证》这本书的诋毁。对于这位20世纪俄罗斯(也许应该叫前苏联)

俄罗斯民族性格浅析

俄罗斯的民族性格浅析 段树伟 20050824033 (海洋学院 05食品) 我的家在黑龙江,可谓是全中国离俄罗斯最近的地方,地域决定文化,文化决定性格,我想我们这里的性格应该有一部分与俄罗斯民族相似。虽然我没去过这个过度,但我父亲在俄罗斯,从和父亲的谈话中,以及和从那里回来的人中,以及再选修课上老师的讲述,应该能看出一些他们民族的特点。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两面性,有时非常懒惰,有时又非常勤奋;有时非常霸道,有时又非常恭顺;有时非常蛮横,有时又非常虔诚;有时非常暴躁,有时又耐性十足。有时正义十足,又有时很迂腐不堪。这就是我总结的他们民族性格特点。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固定的性格,比如人们通常认为中国人委婉含蓄、法国人浪漫多情、英国人绅士、美国人无羁,就是指这个民族的民族个性。而俄罗斯无疑是个例外。是什么原因使得俄民族的性格那么摇摆不定呢?这就要从他们的历史、地理说起了。 在地理方面俄罗斯由于地处欧亚两个大陆之间,既是欧洲又是亚洲,既是东方又是西方。俄罗斯人在面对东方的时候,强调它的西方特性,而当它面对欧洲时强调自己的东方特性。它处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个板块之间,始终摇摆不定于东西文化之问。这种东西兼存的文化色彩深深影响着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个性。所以他们的性格里就有懒惰的一面,这和西方民族的性格是样的,而同时,他们的国土大部分在亚洲,又深受东方民族的影响所以有些方面他们又很勤劳,尤其女性,似乎更受东方的影响。俄的上层社会由于集中在欧洲部分,相对比较发达,西方性格更明显,所以就比较懒,或者说好听一些,更依赖高科技、现代话。而在远东的劳苦大众,他们是很勤劳的。 在历史方面,俄罗斯有悠久的复杂的经历,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摇摆性,矛盾性,仍然加深了俄罗斯精神的双重性。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天性自由、“不能也不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秩序”的民族,由于东方文化的强行介入,使它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由于这个制度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和集体主义精神,俄罗斯人普遍表现出温顺、驯服的性格特征。但是,俄罗斯人又缺乏理性,经常感情用事,极易走极端。“决斗”便是这种性格特征的产物。19世纪以来有相当一批俄罗斯作家都是由于一时激动,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决斗。普希金死于决斗,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与决斗或走到了决斗的边缘。叶利钦时代的激进改革政策更是俄罗斯人走极端的写照。70年前俄罗斯人曾对社会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习题――08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第八章俄罗斯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最早出现的地区经济集团是()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A 2、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 ) A、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后发生的 B、美国战胜苏联的结果 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 D、多极格局已在旧格局中发育成熟 答案:C 3、提出“三和路线”的苏共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B 4、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1990年12月 B、1991年8 C、1991年12月 D、1992年2月 答案:C 5、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所推行的政治路线是() A、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 B、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C、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全面完善社会主义 答案:C 6、俄罗斯与欧盟主要国家发展关系中倡导的是:( ) A、一致抗美 B、逐渐取消北约 C、共建大欧洲 D、领导欧洲 答案:C 7、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是在()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B、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C、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答案:D 8、“八一九事件”爆发的直接动因是() A、车臣武装叛乱分子的分裂活动。 B、签署新联盟条约 C、波罗的海三国宣告独立 D、总统大选 答案:C 9、苏联东欧剧变后初期,东欧中亚国家对外政策的普遍特点是实行了() A、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政策” B、“亲西方一边倒”外交政策 C、全方位外交政策 D、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答案:B 10、俄罗斯、波兰、捷克等多数东欧中亚国家开始经济转型时采用的主要方式是() A、渐进式转型方式 B、激进的“休克疗法”方式 C、混合式转型方式 D、全面私有化的形式 答案:B 11、导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的主要原因是( ) A、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B、1955年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 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1954年越南人民开展抗法战争 答案:B 12、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的态势是( ) A、苏联采取攻势,美国处于守势 B、美苏互有攻守 C、美国采取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D、美苏关系全面缓和 答案:A 13、以下重要事件中直接导致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有( ) A、苏联全面改革 B、两德统一 C、欧洲联盟建立 D、美国提出“超越遏制”战略 答案:B 14、提出“三和路线”的苏共领导人是( )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一、彼得一世改革: 俄罗斯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钦察汗国解体后获得独立,领土不断扩张,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自称沙皇,标志着近代俄国的建立。 1、改革的背景: (1)西欧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尼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2)17世纪的俄国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经济相比西欧还相当落后: (3)彼得一世希望获得良好的出海口,实现扩张的目的:彼得一世即位时的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内陆国,北边虽然后海岸线,但是基本上常年封冻,无法作为港口,彼得一世希望通过向西扩张,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南扩张,获得黑海的出海口。 (4)俄国军队在向克里木的进攻中损失惨重,暴露了俄国军队的弱点: 2、改革的主要内容: 1697年彼得一世组织使团考察西欧国家,自己也化名前往,一年后回国,即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军事上,仿效西欧样式,建立新式海陆军: (2)经济上,鼓励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 (3)政治上,改革和健全国家近代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 (4)社会文化方面,重视教育改革,改变社会习俗: 3、改革的影响:彼得一世改革并没有触动俄国的农奴制,但是经过改革,俄国的国力显著增强。使俄国跟上了世界潮流,开始了其现代化的进程。 (1)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保证了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击败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瑞典,从而使“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以前俄国没有海军,到彼得一世执政末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2)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在俄国开创了近代议政制度。 (3)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彼得一世改革,打破了俄国闭关自守的落后状态,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马克思就认为彼得一世改革“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彼得一世的改革为以后俄国的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废除农奴制改革: 1、1861年改革: (1)改革的背景: ①落后的农奴制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19世纪30年代,俄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落后的农奴制成

俄罗斯新世纪初的军事战略

俄罗斯新世纪初的军事战略

俄罗斯新世纪初的军事战略 杨运忠 2012-8-14 16:14:47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京)2001年03期第64~68页 【专题名称】国际政治 【作者简介】杨运忠,1959年生,济南陆军学校教授。(济南250029) 【内容提要】本文从俄罗斯重振大国地位的战略出发,对新世纪俄罗斯的 军事战略做了较系统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普京执政后,对俄军事战略做了较 大调整,新世纪初俄军事战略已基本确立。如何处理与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关系,维护“军事大国”地位,为重振大国地位提供坚强有力的实力后盾和军力支持,是俄新世纪军事战略的核心问题。重振大国地位的军力需要与各种严峻挑战所 形成的军力差距,将是制约俄今后军力发展的基本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将决定俄军事实力在新世纪的发展。 【关键词】俄罗斯/军事战略/安全战略 冷战结束后,与其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变化相适应,俄罗斯的军事战略 经历了一个摸索和调整的时期。在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有幻想全部破灭”、北约对俄攻势日趋严厉、俄罗斯国力趋于衰落、政治地缘环境趋于恶化 的背景下,普京政府开始大幅度地调整俄罗斯的军事战略,俄罗斯面向新世纪 的基本军事战略已经明晰。

普京自2000年1月1日执掌俄罗斯政权以来,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调整俄罗斯的军事战略。1月10日和4月22日,普京签署了关于批准《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和《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的命令。7月8日,普京首次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新政府的施政方针。7月11日,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发表《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全面阐述了俄罗斯涵盖军事战略的外交政策。9月9日,普京总统批准了《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以上述重要文件为基础,俄罗斯面向新世纪的军事战略已经确立。俄罗斯面向新世纪军事战略的基本点是:以加强军事实力为先导,确立军事力量在保障国家安全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以美国和北约为主要防御对象,立足于准备打一场“大规模战争”;以美国为军事较量的重点对象,推行既谋求发展合作关系又加以严密防范、既避免直接军事冲突又善于同美周旋的双重政策;以加强战略核力量为支撑,维护和巩固“军事大国”的地位;以推进独联体的军事一体化进程为途径,构筑有利的军事地缘环境;以面向亚太,发展同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的军事关系为手段,全面缓和东线军事关系,改善军事环境,集主要力量于西部同北约抗衡,为重振大国地位提供坚强的实力后盾和军力支持。 (一)重新审视俄罗斯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自身的综合实力确立强大军事实力在保障国家安全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抱着一系列对西方国家“美好的幻想”,自以为只要实现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西方就会在经济上慷慨解囊,政治上平等相待。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弱化和控制俄罗斯的严酷现实,使俄罗斯的幻想全部破灭。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俄罗斯虽然开始调整亲西方的外交战略,叶利钦有时也表现出了某种强硬的外交姿态,但由于讨好西方、寻求西方的政治支持,是叶利钦稳定政权、巩固政局的重要政治资本,这就决定了叶

俄罗斯民族性格分析

俄罗斯民族是世界上伟大而优秀地名族之一,极富爆发力和创造力.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俄罗斯民族涌现出了无数地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 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地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地爱戴和尊敬. 为什么俄罗斯民族能够取得如此荣耀和光辉地成就呢?我认为,这与其民族性格密切相关.那么俄罗斯民族性格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是具有大无畏地气概.俄罗斯民族历来傲视全球,蔑视强敌,曾经战胜了许多称霸一时、不可一世地强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人民以巨大地民族牺牲,战胜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地敌人德国法西斯,横扫欧洲,解放了个国家,同时派出百万大军,以雷霆万钧、摧枯拉朽之势,用十余天地时间消灭了盘据在中国东北地百万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苏联解体以后,面对以超级大国美国为首地西方国家地弱俄削俄与围堵政策,俄罗斯人民无所畏惧,针锋相对,强势崛起,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是具有称雄世界地雄心壮志.享有盛誉地普京总统曾指出:“争强好胜是俄罗斯人民地民族性格.”俄罗斯人民曾经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赢得了世界人民地赞誉,相信俄罗斯人民还会创造出无数更加骄人地业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是具有坚韧不拔地意志.俄罗斯人民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但事实证明,任何困难都吓不倒他们,任何凶恶地敌人也无所畏惧,他们总是愈战愈勇,愈挫愈强,显示出俄罗斯民族无比强大地爆发力、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以上几点在俄罗斯地历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当年,彼得大帝为了打开通向欧洲地出海口,与瑞典人打了二十年地战争,击败了瑞典几十万大军,建立了新首都——圣彼得堡;年,拿破仑率六十万大军入侵俄罗斯,结果一败涂地,被赶出俄国,损失了大部分军队,导致后来地垮台.拿破仑说:他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地军队;在伟大地卫国战争中,列宁格勒围困个日日夜夜、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人民地不屈不挠,顽强战斗地精神让全世界折服.历史上,俄罗斯曾是军事强国,彼得大帝、苏沃洛夫、库图佐夫、朱可夫等世界著名军事统帅至今在俄罗斯脍炙人口.俄罗斯人崇敬英雄,现在年轻人举行婚礼地内容之一,就是到当地一个英雄地纪念碑前献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总之,俄罗斯人在国家存亡和发展地重要关头,都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表现出大无畏地精神.俄罗斯民族具有很强地凝聚力,不易被其他民族所压垮,却要压倒敌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认为俄罗斯整体民族性格地形成与他地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密切相关. 俄罗斯幅员辽阔,气候寒冷.这种自然条件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既奔放又忧郁,既懒散又吃苦耐劳性格特征地形成.俄罗斯有着广阔而肥沃地土地,广大地空间造就了俄罗斯民族豪放地性格.他们嗜酒无度,缺乏纪律;舞蹈奔放粗犷,合唱震天动地.但是俄罗斯漫长而寒冷地冬季却给人们留下了生活地重负与精神地压抑.因此,俄罗斯人总是表情庄严,肃穆,凝重多于微笑;心情忧郁,伤感,沉重多于轻松.此外,肥沃地土地也养成了俄罗斯人懒散地习性.他们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资源,无须勤劳节俭去创造财富.然而恶劣地气候又使俄罗斯人饱尝了生活地艰辛,从而磨练了他们地意志,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地品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俄罗斯地跨亚欧大陆,其独特地地理位置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俄罗斯文化地民族性,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俄罗斯精神地双重性.恰达耶夫在《俄罗斯思想文集?箴言集》中说到:“有一个事实,它凌驾在我们地历史运动之上,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地历史…… 它是我们政治伟大之重要地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之真正地原因,这一事实就是地理地事实.” 地跨欧亚大陆不仅仅是俄罗斯在地理位置上地特点,更是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地特点.俄罗斯民族地历史是一部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东方国家,却深深地受着东西方文化影响地历史.恰达耶夫说:“我们处在世界地两大部分——东方和西方之间.”“东方与西方两股历史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评《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与对外战略选 择》 陈兆德 2011-02-04 10:18:31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6期 苏联在1991年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原来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在国际社会以独立国家的身份成了其合法的继承国,并仍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10多年来,俄罗斯社会经历了激烈的社会动荡和社会转型。现在,俄罗斯已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但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矛盾还很多:俄罗斯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早已确立,但政治转型过程尚未完成,政治民主、政治效率和政治秩序的目标还未实现;俄罗斯务实外交的方略已渐趋形成,但仍有一些制约的因素不利于其大国外交的实施。因此,对俄罗斯的政治发展与对外战略进行跟踪研究就十分必要。加之俄罗斯是地跨欧亚的政治大国,又是我们最大的邻国,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俄两国具有大致类似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政治模式,研究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及其经验教训,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范建中等同志撰写、时事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的《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与对外战略选择》一书(以下简称《当代俄罗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深入的理论分析,阐述了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当代俄罗斯政治走向的好书,值得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国际政治教研工作和外事工作的人们认真读—读。 重点突出显主题。这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当代俄罗斯》一书没有泛泛研究俄罗斯的全貌,而是着重研究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