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表格式教案1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表格式教案1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表格式教案1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表格式教案1

课题:1、找春天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羞”等生字。会写“脱”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

的美,体验投身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会读、写生字。会朗读课文。难点: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准备:春天的录象、音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意图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吗?

2、我们刚刚过完春节,该到什么季节了?对,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就和书中的小朋友一起找一找春天吧!

二、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记记它的读音和字形。

2、这些新朋友你都认识了吗?我们来检查检查。

3、我们全班一起读一读。出示生字卡片。

三、熟读课文。

1、这些生字藏在课文中,你还认识吗?我

们来读读课文吧。同桌互相帮助,一会

我们来一个读书比赛,看看哪一组能获

胜。

2、读书比赛。(不同的组互相指名读,正确、流利者为胜,一人代表一组的成绩。)学生回答:春、夏、秋、冬四个季

节。

学生回答:春季。

学生自学生字。

同桌互相指读生字,说说字形。

学生读生字。(难写的生字说说字

形。)

同桌共同练习读课文。

选出各组的代表。

比赛开始。(每组一个自然段。)

同学评议,胜出的得红旗。

2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

学习兴趣,明确学习

目标。

15分钟

掌握生字的读音和

字形。

10分钟

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13分钟

激发兴趣,熟悉内

容。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指名读难认的生字。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想想:课文中的

小朋友找到春天了吗?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请学生回答:找到春天了吗?

2、同桌互相说说小朋友们都看到什么了。学生读生字。

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思考。

回答:找到了。

同桌互相讨论。(画在书上。)

5分钟

巩固所学的生字。

整体感知内容。

20分钟

理清所写的内容。

3、小组汇报:说说小朋友们都看到什么了,有那些词句没读懂。

板书:小草、野花

树木、小溪、……

4、指导朗读。

问: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小朋友们看到春天来了,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那么,我们怎样读就让人感觉到我们特别喜欢春天了。

1)自己试着读一读。

2)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

3)老师领读课文。

4)练习背诵,配乐读或背诵课文。

三、拓展。

1、同学们,春天就在我们身边,你们发现了吗?谁能说说你看到了身边的景物或人有哪些变化?

2、你愿意用你的画笔把春天的美丽景色画下来或用你的笔把它记录下来吗?

3、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汇报。(1、小草。。。

2、野花。。。

3、树木。。。

4、小溪。。。)

边汇报,边理解难词、难句。

自由回答。

回答:高兴。

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读。(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

学生自由选择读或背。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可画可写。

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

爱之情。并学会通过

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

情。

15分钟

激发情感,培养观察

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

力。

板书:

找春天

小草、野花、树木、小溪……

高兴、热爱春天

课后小结

课题:2、古诗两首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会写会用。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意图

一、回忆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古诗了,谁能给大家背一首?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熟读古诗。

1、请学生自己读读《草》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

2、大家会读这首诗了吗?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3、每个人都会读了吗?同桌互相读一读好吗?如果你的同桌不会,请你帮助他。

4、开火车读古诗。

三、理解内容。

1、我们读了古诗,谁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2、问:你们觉得小草怎么样?

3、我们通过读古诗,知道小草这样坚强(生命力这样顽强),此时你想到了什么?想对小草说些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敬佩之情?请自己试着读一读。

5、我们来个读书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6、试着背一背。

四、拓展。

1、这首诗后面还有四句,你们谁知道?

2、我们一起把后面的诗句读一读。

3、简要介绍后四句的意思。

4、我们学习了古诗,对小草有了一些了解,你可以为古诗配一幅画,也可以为它配上乐,还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请两至三名学生背古诗。

学生自己练习读古诗和生字。

请两名学生读古诗。

同桌互读。

学生指名读古诗。

学生自由发言。(小草)

(生命力顽强。)

(喜欢小草、佩服它们。。。。。。)

学生自己练习。

学生自由读,评议,好的盖红旗。

请学生读“我知道”中的句子。

学生齐读。

学生自由选择

3分钟

激发兴趣,明确学习

目标。

10分钟

给其他学生作示范。

使每个学生都有读的

机会。

12分钟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

力,体会诗人的赞美

之情。

10分钟

丰富知识。

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及动手能力。

第二课时(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一、复习导入:

1、我们新学习了一首古诗,谁能背一背?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熟读古诗。

老师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三、学习内容。

1、问:读了古诗,谁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

(出示图片作为提示。)

2、问: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指名读。

3、问:你们还读懂什么了?

提示:

1)、抓到了吗?读读这一句。

2)、这是在什么季节?读读这一句。

4、提出不懂的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拓展。

问:你们希望不希望自己能象诗中的小孩一样能够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地捉蝴蝶呢?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孩,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给我们编一个故事吗?

五、指导书写生字。请一、两个学生背诵。

学生齐读课题。

1、请学生自己读古诗,不认识的

字看生字表或问同学。

2、同桌共读,互相帮助。

3、开火车读古诗。

4、学生评议,好的盖红旗。

讲的是小孩追黄蝶的事。

学生读第三句。

学生自由发言。(说不上来,老师

提示。)

1、提出问题。

2、共同讨论。

3、学生不会的老师讲解。

同桌互背。

请学生编一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分钟

巩固、激趣

8分钟

熟读,为理解做准备。

15分钟

理解内容。

整体感知内容。

训练学生自读自悟的

能力。

10分钟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

力。

4分钟

板书:

古诗二首

草宿新市徐公店

野火烧不尽,篱落树头

春风吹又生。儿童黄蝶

课题:3、笋芽儿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笋”等14个生字,会写“冈”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够从童话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会读、写生字,会朗读课文。难点:能够从童话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查找春天一些植物生长的资料、有关笋芽生长的录相或图片资料、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意图

一、导入:

1、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你们看,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播放欢快的音乐),你们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是呀,春天来了,大自然里的一切都醒了,有一个小伙伴也从泥土里偷偷地探出脑袋,她就是笋芽。板书课题:笋芽

二、学习生字,熟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或问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

3、请学生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笋芽吗?(出示笋芽的图片)

问:你们知道笋芽长大后是什么吗?

2、春天,笋芽被唤醒了,是什么唤醒了她?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画在书上。

3、问:读了课文里的描述,你们喜欢春雨吗?愿意把这一段背下来吗?我们看谁背得最快。

四、指导书写生字。回答:喜欢。

学生自由回答。

齐读课题。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指名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

1、自读课文。

2、指名读,每人一段。

3、同桌互帮互查。

学生可以看课文,然后再回答:竹

子。

1、学生自己读课文,画书。(第一

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一读。

3、展示给大家听。

4、学生练习背诵。

2分钟

激趣导入新课。

20分钟

掌握生字。

读熟课文,为理解做

准备。

8分钟

让学生对笋芽有一些

了解,以便更好地理

解课文。

积累语言。

10分钟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笋芽被唤醒了,那么后来她又怎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请大家仔细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板书:一个劲地向上钻

看到美丽的世界

长成健壮的竹子

2、在这几个内容中你最喜欢哪部分就学习哪部分,把最喜欢的语句画下来,想想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总结:问,读了课文,你们知道笋芽为什么能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吗?

对,因为有春雨滋润着她,有太阳温暖着她,所以她才能够快乐地成长,最后长成健壮的竹子。

假如你就是笋芽,你想说些什么?

三、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学生自由读课文。

2、组内说说。

3、全班交流。

(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

一个劲地向上钻(2-5自然段。)

看到美丽的世界(6自然段。)

长成健壮的竹子(7自然段。))

1、自己选择内容学习。

2、和学习伙伴交流,一起读一读。

3、全班交流。(读读喜欢的句子,

说说最喜欢它什么。)

学生读所有关于描写笋芽的句子,

剩下的老师读。)

学生自由发言。

可以说学会了哪些词,也可以说懂

得了哪些道理。

7分钟

巩固。

6分钟

了解大致的内容,理

清层次。

10分钟

品词品句,积累语言。

3分钟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

情感。让学生懂得:

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别

人的帮助,从而让学

生学会感谢,学会热

爱,学会报答。

4分钟

让学生逐渐养成不断

总结的好习惯,使他

们在总结中提高。

板书:

笋芽

春姑娘呼唤笋芽

笋芽使劲向上钻

看到美丽的世界

长成健壮的竹子

资料袋:

毛竹通常高达6至10米。毛竹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是理想的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每逢阳春三月,雨后春笋顶岩破土,竞相生长。幼竹在一天之内可生长30厘米以上。在此期间,人们置身于竹林之中可听到竹笋破土和幼竹生长发出的声响,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一根毛竹从出笋到长成10多米高的竹子,只需两个月,再经过6个月加固生长,即成为可供利用的竹材。毛竹浑身是宝,用途广泛。

课后小结:

课题:4、小鹿的玫瑰花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玫”等8个生字,会写:弟等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会读、写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懂得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能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意图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小鹿的玫瑰花》。

二、读熟课文: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看看生字表,记住它的读音。

2、请8个学生读文。

3、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帮助,使每个同学都能读正确。

三、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1、出示生字卡片。

2、请学生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3、指导书写。大家齐读课题。

1、学生自己读文,自学生字词。

2、再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

每人一个自然段。

同桌的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

习任务。

学生读生字,说说可以组什么词。

描红——独立写。

1分钟

14分钟

5分钟

8分钟

将课文读正确,读流

利。

12分钟

掌握生字的音、形、

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画出有关语句。

3、提出不懂的问题。

4、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读字音并组词。

每人一个自然段。

1、自己读文思考。

2、汇报。

1、学生自读画书。

2、汇报。

学生会提出:为什么开始说白栽

了,后来又说没白栽?

学生自愿结合成学习小组

7分钟

巩固。

23分钟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懂得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

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5、全班交流。

6、想象:玫瑰花还给谁带来了欢乐?它们会对小鹿说些什么?

7、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练习用“渐渐地”、“静静地”、

“惋惜地”说话。学生应懂得:因为小鹿种的玫瑰

花给别人带来了欢乐,所以没白

种。

学生自由想象。

(也可以演一演)。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0分钟

学习运用语言

板书:小鹿的玫瑰花

常常去松土、浇水——喜欢

一朵花也看不到——遗憾

玫瑰没白栽(给别人带来欢乐)——高兴课后小结

课题:语文园地1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根据读读认认中的字的特点,使学生掌握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学会独立识字。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事先请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有关春天的音乐或录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意图

一、我的发现: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欢迎同学们来到语文园地的“小小观察台”,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观察联想,发现相似之处:

大家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3、练习用:“我发现什么象什么”的句式表达。

4、拓展:还能怎样说?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发现什么象什么?

5、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导语:走出小小观察台,我们又来到“字词游戏宫”,欢迎同学们来参加“合作闯关”字词游戏,请看游戏提示:

A、组成自学小组。

B、在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比谁读得准,记得牢。互相检查。

C、小组自选汇报方式汇报。

D、生字搬家考考你。

出示儿歌:

笨笨熊,摇渡船,

运食品,运木材。

烈日当头不戴帽,

按时到达心欢笑。

2、读读背背:

祝贺同学们识字闯关成功。让我们到“精美语句园”去采集对联吧!看谁采得多。

1)轻声读对联,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看到了:扇子、剪子、雨伞等。

蘑菇象雨伞。

银杏的叶子象小扇子

。。。。。。

学生自由表达。

小狗的脚印象梅花。

。。。。。。

学生自愿结合成小组。

同组同学互相帮助,将字记准、记

牢。

每组说一个词。

1)轻声读对联,不认识的字借助拼

音多读几遍。

7分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告诉学生要学会观

察,并有意识地去观

察周围的事。

13分钟

调动学习兴趣,培养

观察能力。

10分钟

积累语言

2)将对联大声地读给同桌听。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3、我会说:

1)同学们学习了那么多描写春天的词语,你能用学过的词语赞美春天的景色吗?

2)谁更棒,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春天?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1、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词语

补充完整。

2、互相交流欣赏。

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春天。

10分钟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之情。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春天多美好,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在春天里的新发现吧!

二、展示台:

1、请同学们把春天里的发现写出来,不会写的字查字典。

2、我们也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赞美春天。

三、宽带网:

1、导入: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上网,因为在网上可以了解很多知识。我们书上也有宽带网,我们一起来看看网上给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2、请大家读读上面写的是什么?

3、抢答:北京的市花:

。。。。。。

4、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

5、朗读《十二月花》学生自由发言。(可以自己说,

也可以两个人表演对话。)

1、学生自己写。

2、相互交流,写得好的展示。

学生可以合作完成写诗、画画、

唱歌、跳舞抄写句子等。

回答:介绍了一些城市的市花。

回答:月季花。

。。。。。。

12分钟

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并为写春天

的发现做铺垫。

20分钟

运用语言。激发情感。

8分钟

增长知识

板书:

十二月花

正月什么花?正月迎春花。二月什么花?二月绽春兰。

三月什么花?三月桃花艳。四月什么花?四月开杜鹃。

五月什么花?五月石榴红。六月什么花?六月开荷花。

七月什么花?七月栀子俏。八月什么花?八月飘桂花。

九月什么花?九月菊花黄。十月什么花?十月出芙蓉。

冬月什么花?冬月水仙花。腊月什么花?腊月挺梅花

课题:5、泉水

教学目标:

①认识“哦”等8个生字,会写“瓦”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

③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认识“哦”等8个生字,会写“瓦”等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及生字教学课件。

山泉流淌的录像片。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录像。

(播放清泉流淌的录像)

②你从录像中感受到些什么?

③今天,就让我们去和大家喜爱的泉水交朋

友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①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用笔把生字词勾出

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

(注意“缝”“脆”“然”这几个不易读好的字)

③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④课件展示本课生字所扩展的词语,全班齐

读。

⑤认识多音字“结”,学生口头组词理解。

⑥口头扩词练习。

⑦学生标出各段的段落序号,分段指名读课

文,对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及时表扬。

三、小组合作,质疑解惑

①请同学们边读边想,找出自已不理解的问

题。

②分组,由组长组织大家讨论,并把大家无

法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③各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的情况。

④针对各组提出的问题,老师引导全班讨论解决。学生观看录像

齐读课题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学生教读

开火车读

学生齐读词语

学生口头组词

学生标出各段的段落序号,分段

指名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想,找出自已不理解

的问题

分组,由组长组织大家讨论,并

把大家无法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各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的情况

(汇报的内容包括“我们通过讨

论解决了什问题”和“还有什么

问题没有解决”)

学生自由发表看

法,对发言有创造的

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

和激励

注意拓宽学生思维的

广度,培养他们求新

求异,不满足于已有

的答案,喜欢标新立

异的意识

注意指导二年级小学

生怎样合作学习

四、整体感悟,理解课文内容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老师也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课文中的泉水到底流过哪些地方,都做了些什么?

指名学生的回答,学生能说几个就说几个,要给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水池水塔平地镜子果园山谷伴奏)

②体会泉水的精神。

你觉得泉水的精神。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老师给以启发引导) 思维拓展:泉水还可能流到哪里,会给谁带去方便和帮助?

③让学生把写的读给大家听。学生回答问题

(请同学仿造课文编写一个片

段,先说给同桌听,再写下来)

语文教学突出了以读

为本的指导思想,让

学生多读,在读中感

受、感悟、积累、运

一方面尽量挖掘

教材内容中的拓宽

点,把校外、课外的

信息引入课堂,另方

面则把学生的视野和

学习扩展到生活中,

再方面是有机地使各

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实

现整合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泉水说的话。

二、品析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①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段?为什么?

②请同学们把自已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可采

取同桌互背互听、分组练习背诵的方式。

③了解背诵情况。先让学生自主展示自已背

的内容,再指名抽查。

三、书写本课生字

①课件出示要写的字。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想想怎样写才好看,把整个字形看清楚了再动笔)

②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股”“脆”“鹃”三个字中都有“月”,但写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把自已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可采取同桌互背互听、分组练习

背诵的方式

语文教学突出了以读

为本的指导思想,让

学生多读,在读中感

受、感悟、积累、运

汉字的笔顺笔

画、间架结构教学,

在学生一笔一画、工

工整整写字时,既是

让他们掌握这个传递

信息的工具,也同时

渗透了审美价值的教

育,传递了民族的精

法不同,“鹃”中的“月”第一笔要变撇为竖。

“泉”下面是“水”字,不要写成“木”字。

“水”的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结”的右上方是“士”,不要写成“土”字。

“然”四点底的四个点朝向不完全一样,间距

要匀称,上半部左边比“夕”多一点,右边是

“犬”,不是“大”。

③学生书写,老师巡视辅导。(注意提醒写字

学生练习书写

姿势)

四、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识字

①写完生字的同学读一读课后练习中的小韵

文。

②用游戏形式巩固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5、泉水

山上(泉水图)

山腰(水池图)

山尖(平地图)

山坡(果园图)

大海图课后小结:

课题: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的:

①认识“锋”12个生字,会写“冒”等12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③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认识“锋”12个生字,会写“冒”等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具准备:

①学生课前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

②雷锋画像或本课挂图。

③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

一、谈话引入

①谈话引入。

雷锋,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的乐于助

人,他的无私奉献,影响了多少人!今天,我

们就要随着文中的小伙伴,一起去寻找雷锋叔

叔的足迹。

板书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②出示雷锋画像,学生谈自已了解到的雷锋的

生平事迹。

③老师作适当的补充。

二、初读诗歌,认读生字

①老师范读或放课文录音。

②学生自读诗歌,勾出生字,多读几遍。

③老师在大屏幕(小黑板)上出示生字新词,

以抽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领会内容

①老师配乐深情地朗读诗歌,学生边听边看课

文。

②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学生谈自已了解到的雷锋的生

平事迹

学生自读诗歌,勾出生字,多

读几遍

1、学生边听边看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

的词语。

初步了解雷锋叔叔。

课堂上把枯燥的生字

学习的环节设计为各

种有趣的游戏、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

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读为本的指导思

想,让学生多读,在

读中感受、感悟、积

累、运用

③分小组以互助方式理解词语,小组解决不了

的向全班提出。

④全班讨论解答。(注意:老师要引导学生联

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泥泞:形容路上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年迈:年纪大。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可以借助挂图理解)

寻觅:寻找。

四、指导朗读

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检查生字的认记情况。(注意读准“锋”“曾”“泞”“荆”“莹”几个字

观察书上的范字,引导发现规律。(如“迈”“迷”“迹”等是走之旁;“滴”“洒”“泥”“泞”都是三点水旁,结勾都有是左窄右宽等。老师有重点地进行指导,最后让学生在田字格里认真临摹)

作业展示,交流评议。3、分小组以互助方式理解词

语,小组解决不了的向全班提

4、全班交流

朗读课文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识记生字的

方法

练写上体现弹

性,给学生自主选择

的空间,不要提出同

样的要求,写完后让

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

最满意的字向同学、

老师展示,使学生进

一步体验到识字写字

的乐趣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

一、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①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自已读懂了什么?

②小组交流各自的心得。

引导想像,交流体会

学生边读边想边体会。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词句想像当时的情景,如:从“蒙蒙的细雨”和“路上的荆棘”,可以看出迷路的孩子和年迈的大娘遇到的困难,而雷锋却不怕这些困难。

“抱”“冒”“背”“踏”“泥泞路上的脚窝”,一路“洒下的汗滴”向我们描绘了雷锋全心全意帮助别人,十分辛苦的情景。

①交流学习体会。

②读最后一节,根据文后学习伙伴提出的问

题,说说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自

已读懂了什么?

小组交流各自的心得

读最后一节,根据文后学

习伙伴提出的问题,说说对最

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师要注意帮助

学生消除畏难情绪,

对难度不同的知识目

标,要分层次设计问

题,分层次让学生参

鼓励学生大胆质

疑,大胆设想,充分

发表意见,道出自己

的独特的见解,会主

动动脑筋思考问题、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①反复朗读,把自已的体会和感受读出来。

②背诵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默读“我知道”

读记课后练习中的短语,倡导学生积累词语。

默读“我知道”中的资料。

寻找身边的雷锋

读文后学习伙伴的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

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读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读。

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小结:

板书设计: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人小路

抱、冒为背、踏

泥泞——足迹乐荆棘——汗滴

参考资料:

雷锋,湖南望城县人。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当汽车兵,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成立时,他把自已积存的100元钱捐献给公社。当他得知辽阳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时,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他还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担任驻地附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同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这个熟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已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必将不断地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课后小结:

课题:7、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目的:

①认识“弱”等14个生字,会写“扑”等12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③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弱”等14个生字,会写“扑”等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问号、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具准备:

①生字教学的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②准备一些铃兰花、野蔷薇花的精美图片。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①同学们,大家都非常熟悉自已的同学,那你

觉得咱们班哪些同学最弱小?为什么?

(学生发言,老师及时纠正学生对“弱小”含义的理解偏差)

②好了,看来同学们对“弱小”这个词有各自

的理解。那么,刚才被同学认为“弱小”的孩子,你们同意自已是弱小的吗?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新课文——

板书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②同桌学生相互检查生字识记情况(读

音、生字连词)。

③抽读生词,集体订正。

④分段接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

况。老师随机指导。

⑤质疑指导.

a.读了这篇文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

么?

b.提出自已不懂的问题。

三、精读自悟,合作学习

①分小组合作学习,先认真读课文,再针对刚

才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求问题的解答。老师巡视,参与其中。

②集体汇报。学生针对刚才小组的讨论情况,

进行汇报。(可以是小组成员一起解答出来的答案。也可以是大家还未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

文内容

分小组合作学习

集体汇报

从学生身边最熟

悉的生活入手,在学

生的认知基础之上适

时地给予概念上的补

充及纠正

初步感知课文内

引导学生精读,

感悟课文内容,指导

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学生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铃兰花、野蔷薇,

老师随即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感知花朵的美

丽,为以后萨沙保护蔷薇花作铺垫。

估计学生可能会提到的问题:

a.萨沙为什么被看作是最弱小的?

b.妈妈和托利亚是怎么对待弱小的萨沙

的?

c.妈妈是怎么解释“最弱小”的含义的?

d.萨沙真的是最弱小的吗?

e.妈妈为什么说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

f.妈妈为什么表扬了萨沙?

(因为萨沙保护了比自已更弱小的蔷

薇花)

三、老师小结:虽然萨沙在他的家庭中是一

个弱小者,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

好多好多比萨沙更弱小的生命。比如像

文章中的蔷薇花,就需要我们人类去世

关心、去善待。如果我们能保护比自已

更弱小的,那我们就是一个强者,一个

勇敢的强者!

表达训练,扩展延伸

①同桌相互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生

命是属于弱小的?

②你以后准备怎样对待他(它)们?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意图及效果分析一、复习巩固

①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

况。

②由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同学读生词和熟字组

成的新词。

二、朗读全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学生自读课文。

②师生分角色朗读萨沙与妈妈的对话。

(着重读好带问号、叹号的句子)

③同桌分角色互读体会带问号、叹号的句子。

三、识记生字

①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创新识

字。学生复习巩固识字

互教互读

学生自读课文

复习巩固识字

朗读全文,体会课文

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汇报识字情况,老师随机归纳:

g.多看书,就能多识字。

h.留心观察周围的标语牌,也是识字的好

方法。

i.把熟悉的字换个偏旁,就成了本课的生

字。

j.用猎字谜的方法识字,真是动了脑筋。

四、指导书写“弱”左右要写匀称。

“夏”和“该”字容易添笔画或少笔画,写的时候要注意。

学生认真书写。老师巡视辅导。

五、完成课后作业

1、完成“我会填”。(巩固生字字形,区别形近字)

2、读课后练习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3、课件出示生字笔顺,学生认真观察。

重点指导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如:

“末“上横长,下横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学生练习书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鼓励学生创新识

不作过多的字形

分析,然后由教师指

导书写。范写在学生

刚开始写字时有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妈妈托利亚萨沙蔷薇花课后小结:

课题: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第一单元本单元由看图学文《马踏飞燕》《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讲读课文《古诗二首》和基础训练1组成。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注意“膘、颈、咒、沮”等字的读音;“龄、祭”字的写法;注意“载、兴、荷”等多音字的不同意义。 2、理解字词。能够辨析“宽广、宽阔”“繁重、沉重”等近义词的意义及用法。 3、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以及字母的大小写。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本单元课文,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会默写《示儿》。 三、教学重点: 1、两篇看图学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古诗二首要让学生弄懂诗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怎样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表现中心,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写作顺序。 看图学文 1、马踏飞燕 一、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马踏飞燕”的特点,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从几个方面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观察能力。 2、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三、教具准备: 1、绘有铜奔马的挂图。 2、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图文对照学习课文1—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组学习内容、要求。 1、默读导读,了解本组学习内容和要求。 2、指名口述。 师强调:在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要重视综合运用学过的

语文基本功,进步提高阅读能力。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了解生字和易读错的字(如:匀称、仿佛、高亢、膘肥身健、安然无恙、风驰电掣、颈、收缩、卓越)是否读准,相机正音。 2、指名说说铜马主要有哪些特点。(外形美;是一匹奔马;虽然只有右后蹄着地,却能保持平衡。) 3.读读画下来的最感兴趣的句子。 三、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挂图,指导按课文叙述顺序进行观察,口述图意 1、观察、说说铜马的外形,感受铜马的造型美。 2.观察、说说从哪儿看出是一匹奔马,且奔跑的速度很快,感受铜马的动态美。 3.再观察、说说从姿势上看,骏马是怎样保持平衡的。 四、听课文,看挂图,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匹铜奔马的外形、奔跑的姿势以及如何保持平衡的。 五、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从第一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2)理解“东汉时期”(距现在大约有1800年,年代久远)“艺术珍品”(有很高艺术价值、十分宝贵的艺术品)。 (3)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质表格式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质表格式教案(全册) 1观潮 导学案设计 课题观潮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课前准备1.搜集整理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激趣导入,析题解题(用时:3分钟) 1.解析课题。 2.板书课题,设疑引读。 1.交流汇报:观潮就是指观看、观 赏钱塘江大潮。 2.齐读课题,思考:为什么钱塘江 大潮会被称为“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解 读课题,一是从字面入手, 二是从内容入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2分钟)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新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 点考查“震”“霎”“逐”的 读音;指导“贯”“昂”“鼎” 的结构。 3.指导集体交流书写要点: “盼”右上部是“八”,不是 “人”;“堤”和“堵”左边都 是“”,不是“”;“犹”右 边是“尤”,不是“龙”。 4.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交 流。 5.检查朗读情况。 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 容,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生字 新词。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新 词的情况。 3.小组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4.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5.指名逐段朗读,同桌合作读。 1.在理解词语时,引导学生 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师 可让学生造句,加强对词语 的理解。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时,教 师要深入了解学情,便于集 中指导。 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分段。 2.指导学生归纳段落大意。 1.朗读课文:个人读,同桌互读。 2.小组合作: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 后”的顺序来给课文分段。 (2)同桌之间运用“合并相同意思 的自然段”的方法,归纳段落大 意。 概括段落大意要抓住文 章的文路,这一点在指导学 生时要明确。 四、学习课文,感悟特点(用1.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钱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 学生在感受潮来前的特 点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 A案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优点缺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五个手指的故事 “唉!又忙碌了一天,简直把我累死了!”大拇指伸了个懒腰,有气无力地说。 “难道我就不累吗?”大拇指的这句话被不服气的食指给听到了,“我的腰都累弯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小主人玲灵的手指在谈话! 它们的对话,被高个儿的中指,纤细的无名指和瘦弱的小拇指听到了,于是五兄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唉!”大拇指又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数最累的,那这冠军肯定就是我和食指老弟了。小主人上了高中后,学习压力大,作业繁多,每次小主人写作业,我俩都要用力地捏住笔头,跟着小主人不同的作业和要求旋转,有时是中文汉字,有时是英文字母,有时是数学符号,有时是美术风景……把我们俩转得头晕目眩,一工作就是好几个小时。瞧,我俩原先圆凸凸的表面,都被压扁了。” “还不止呢,小主人的握姿又不够正确,总喜欢把你压在我的脸上,害得我都快喘不过气了。”食指气愤地补充道。

语文表格式教案模板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主讲人:2012级赖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自主地划分课文,并归纳出每层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合作、研讨、探究,品析文章中描写紫藤萝的好词佳句,学会运用文中描写景物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读课文,通过品读文章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通过紫藤萝得出的生命感悟,学习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和段落,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深入理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1.写景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2.初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诵,品味文章好词佳句,欣赏美文。 2.自主合作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讨论,多角度思考,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会。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工具、教材、教案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准确理解文章主旨。(二)教学过程 3.介绍作者

6.教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紫藤萝长什么样,了解了作者宗璞,学习到了如何观察和描写一个事物,同时也领悟到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7.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和分析喜欢的句子; 2.查找有关本文的背景资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8.板书设计 花瀑 赏花 花穗 花朵 紫藤萝瀑布 忆花:遭遇不幸,又现生机 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 通过师生合作、研讨、探究,品析文章中描写紫藤萝的好词佳句,学会运用文中描写景物的手法; 2.深读课文,通过品读文章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通过紫藤萝得出的生命感悟,学习作者关注自然、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教学过程

教案设计: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表格式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表格式教案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教师要适应和理解组织化生活的一般方式, 不能因为自己水平高或不负责而无须或不愿撰写教案, 就否定书写教案的普遍意义和教案检查的必要性。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表格式教案, 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表格式教案1 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能理解作业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景色。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 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游园不值》和《绝句》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 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感受诗文的意境,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 学习《游园不值》,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能够背诵。 2. 体会感情, 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 感受诗文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 理解《游园不值》诗句的意思。 三、分课时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 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感受诗文的意境,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盐亭县双碑乡中心小学何胜 2006年秋季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班语文在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中取得了学区同年级第一位的好成绩,实现了我向学生们提出的保住上学年年段过关考试学区同年级第一位的学科奋斗目标。为了继续搞好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争取本学期我班语文成绩在上期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继续保住学区第一位,使大多数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为进入初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特制订本册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从上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试情况来看,由于老师重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学生们学习语文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特别是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较快。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何姝雯、潘文辉、冯良娟、周甜甜、潘志鹏等几位同学。但也有几位同学平时学习态度特别端正,也非常努力,但学习效果不佳,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不够理想,如周小娟、刘国、许锋铭、汪桂苹、刘秋霞、何明娟、李小宜等,这几位同学如果在学习方法上多下功夫,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几位同学平时学习不够努力,但期末考试发挥较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洪杨飞、母娟、母李杰等,这几位同学如果学习态度再端正一些,也能取大更大的进步。 后进生汪琴、潘红、李明、母仕林、梁小虎、何周梅、张洪川、何双全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不够理想,其中母仕林、李明两位同学由于基础较差、智力发展水平低,已经尽到了自己的努力,但汪琴、潘红、梁小虎、何周梅、张洪川、何双全学习成绩不

语文教案基本格式

教学目的; 1,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本篇课文应把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天下观,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应达到的目标)3,分析题目,解决题目的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4,学习方法(怎样落实“独立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方法上的引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必须解决的题目,难点是学生感到难以解决的题目) 三、教学方法:(首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课时安排:(预备用几个课时) 五、教学媒体:(什物,图片,生字卡,图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CI课件等)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感知性阶段 1,导入新课 2,介绍笔者及期间背景 3,明确学习目标 4,泛读课文 5,团体感知课文内容 6,小结教学内容 7,布置作业或预习内容 附:板书设计图 第二课时 (二)理解性阶段 1,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2,感悟文章的语言

3,理清文章的思路 4.明确文章的结构 5,提取文章的精要 6,概况文章的写法 (三)实践性阶段 1,团体学生训练并加以评讲 2,布置作业及预习内容 附:板书设计图 教案(教学方案)即预设的教学实施计划。编写教案必须以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为基础。教案的构成包括总案(也叫做“总貌”)和分案(分课时教案)两部分。总案是一个课题的总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预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内容;分案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施方案,主要有“教学要点、教学过程和内容、板书设计” 等项目。 按详略程度的不同,教案有详案、简案之分。详案接近于讲稿,不仅写出问题解析的内容要点,还写出讲解、分析部分的表述语言。简案只列明各环节、具体步骤及其内容要点,讲述语言则从略。 教案的写法有基本的格式,但实际工作中的教案可以有种种的便于施教的写法。新教师宜按规范格式写详案。教案的呈现形式有文本式和表格式两种,但内容是一样的。 按照教学规范,不论什么课型,上课前都应编写教案。下面主要介绍阅读课教案的基本项目和写法(作文课教案主要在“教学过程和内容”部分有区别)。 课题(居中书写) ——即所教课文的题目,如“社戏”。一般不须注明课文作者姓名。 教学目标: ——即通过本篇课文教学,期望学生达到的语文知识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具体结果。教学目标要具体,忌浮泛。一般说来,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可省略)、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如某教师拟设的《背影》阅读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抒发的深沉的父子之情。 2、体会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特色。 3、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通常以省略主语的无主句表述。但是,省去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针对不同情况,重、难点可分述亦可合一;与教学目标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但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及教材分析1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及教材分析1 (二)主要特点 1.教材内容——凸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这套教科书中,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在继承人教版教材一贯的典范性标准的前提下,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文从儿童生活出发,从当代儿童的思想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反映信息社会所要求的现代意识。例如:《借生日》,文中的小孩因为妈妈总把生日忘记,就要把自己的生日借给妈妈;《胖乎乎的小手》中,兰兰因为长辈喜欢自己的小手,就想用双手为大家做更多的事情。完全是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想法,与儿童的心理没有丝毫距离。又如:《赞美》中,小刺猬和小松鼠互相赞美,互相从对方的赞美中获得自信,体验快乐;《从现在开始》中,狮子想另选兽中之王接替自己,动物们最欢迎的是让大家“按照每个人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日子”的小猴。这体现了对每一个个体的充分尊重,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感,富有现代意识,彰显时代特征。 这套教科书中的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尊重多元文化,为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干世界、增进相互了解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参加实验的一位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喜欢课文,是我们的教材带给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财富,也是教材给先进的教学理念所提供的

最宽敞的着陆平台。”教材审查意见中也这样写道:“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既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课文文质兼美,较有典范性,语感鲜明,有利于启迪智慧,激发想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材编扫——简化头绪,加强整合。 这套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上避免烦琐,加强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等诸方面进行整合,使孩子初入学就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第三课开始,拼音教材中出现了汉字,在情境图中或情境图下,安排了词、短语或句子。在这一部分,所有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是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出来的。这样编排,不但能及时发挥拼音帮助识字的功能,而且对儿童来说,掌握拼音工具的过程就不再仅仅是拼读能力形成的过程,更是早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初学语文的成就感。以第三课《b、p、m、f》为例,在画面中,“我”和爸爸妈妈正在公园里散步,在相应的位置出现“爸爸”、“妈妈”、“我”这几个词语,并要求学生自己认读“爸”、“妈”、“我”这三个生字。这样,把识字与拼音的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不是把汉字学习孤立于拼音之外,从“爸”、“妈”、“我”这几个最简单的口语常用字学起,充分体现自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学习习惯。 教学预备: 1、学生预习课文,复习巩固以前学习过的良好学习习惯。 2、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学习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1页的三幅插图。 ⑴观察第一幅图。 ①图上的同学看到这些古代的天文仪,会想些什么? ②教师小结。 ⑵观察第二幅图。 ①指名学生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②讨论:同学们应怎样才能揭开宇宙的奥秘呢? ③教师小结。 ⑶观察第三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图上的同学这时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呢? ③你欣赏过哪些碑刻?学到了哪些知识? 2、指导学生观察第2~3页的插图。 ⑴逐幅观察第一行的四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感受? ②同学们会什么收获? 组织讨论,汇报交流。 ⑵观察第二行插图。 ①说说图上海面是什么景象。并指导说话。 ②讨论:同学们游览了这些名胜会说些什么? 组织讨论、交流。 ⑶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结合课外的积累,引导学生说话。 ⑷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北京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体现新课标思想: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并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 《古诗四首》、《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雨点》、练习1 教学目标: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养成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难点: 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通过学习<詹天佑>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和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9课时 1、古诗四首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学会本课8个生字;解释带点的词语;了解每首诗的意思;朗读、背诵课文;默写《示儿》《春望》想象诗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用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动脑,指认真思考,边读边想;动口,指读一读,说一说,不懂的问一问;动手,指圈画词句,写眉批旁注等。要提示学生经常在阅读中运用这一方法,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诵读古诗,培养语感。体会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总备课 教学内容全册教材由“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几个部分组成。 教材分析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新修订教材新增了《日月水火》《天地人》等课文,保留了《四季》、《日月明》、《口耳目》等,从篇目来看,新教材保留和新增的课文,不少是儿童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先识字在学拼音。“现行的语文教材,一年级的目录顺序是:我上学了、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一年级学生先认识一部分常用常见字,能把孩子的生活融入学习中,这样更关注孩子的需求了。” 第一册识字量由400减少到300,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新增“快乐阅读吧”和“和大人一起读”。两个栏目主要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 语文园地新增“书写提示”。写字是有规律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写法,笔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学生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 部分课文被替换,新增儿童诗,例如台湾作家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选入,这些名家名篇都很经典,而且文字少但意境不少,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 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传话游戏” 教学目标(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第一单元 本单元由看图学文《马踏飞燕》《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讲读课文《古诗二首》和基础训练1组成。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注意“膘、颈、咒、沮”等字的读音;“龄、祭”字的写法;注意“载、兴、荷”等多音字的不同意义。 2、理解字词。能够辨析“宽广、宽阔”“繁重、沉重”等近义词的意义及用法。 3、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以及字母的大小写。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本单元课文,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会默写《示儿》。 三、教学重点: 1、两篇看图学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古诗二首要让学生弄懂诗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怎样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表现中心,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写作顺序。 看图学文 1、马踏飞燕 一、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马踏飞燕”的特点,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从几个方面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观察能力。 2、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三、教具准备: 1、绘有铜奔马的挂图。 2、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图文对照学习课文1—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组学习内容、要求。

1、默读导读,了解本组学习内容和要求。 2、指名口述。 师强调:在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要重视综合运用学过的语文基本功,进步提高阅读能力。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了解生字和易读错的字(如:匀称、仿佛、高亢、膘肥身健、安然无恙、风驰电掣、颈、收缩、卓越)是否读准,相机正音。 2、指名说说铜马主要有哪些特点。(外形美;是一匹奔马;虽然只有右后蹄着地,却能保持平衡。)3.读读画下来的最感兴趣的句子。 三、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挂图,指导按课文叙述顺序进行观察,口述图意 1、观察、说说铜马的外形,感受铜马的造型美。 2.观察、说说从哪儿看出是一匹奔马,且奔跑的速度很快,感受铜马的动态美。 3.再观察、说说从姿势上看,骏马是怎样保持平衡的。 四、听课文,看挂图,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匹铜奔马的外形、奔跑的姿势以及如何保持平衡的。 五、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从第一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2)理解“东汉时期”(距现在大约有1800年,年代久远)“艺术珍品”(有很高艺术价值、十分宝贵的艺术品)。 (3)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观察骏马图。 (2)具体讲铜马的外形有三句话,每句主要讲的是什么?(第一句概括他讲铜马雄健有力;第二句从头、尾讲它的姿势;第三句从它张开大口,想象骏马嘶鸣。) (3)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从概括到具体,由静到动,句与句联系紧密。) (4)在讲读过程中,着重理解以下词语。 骏马:跑得快的马,好马。 膘肥身健:膘,原指肥肉。这个词是讲铜马肥壮、健美。 匀称:本课指铜马身体各个部分比例和谐。 坚韧:本课指铜马的四只蹄子坚实有韧性。 高亢:本课指马的叫声高而洪亮。 (5)个人练读,齐读。力求能随着朗读浮现出铜奔马的形象。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随着朗读观察奔马。 (2)教师引读,帮助学生理解骏马奔跑速度之快。 师:这是一匹……速度之快呢? 生:作者构思……正在快速奔跑。 师:快到什么程度呢? 生:作者匠心独运……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3)奔马速度快,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2018-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十二册语文全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习惯(十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指导看图,领会内容 (一)指导观察第一页 1、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 2、指明回答,教师补充 第一幅:在天文台,老师和同学参观古代的天文仪器。同学门看到这台仪器,一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第二幅:在天文台的天文展览馆内,墙上贴着宇宙中星体的照片,希望大家长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 第三幅:简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图画,大多出自著名书法家和书画家之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回顾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 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意义? 2、同组相互交流,感受体会 (三)学生交流:观察了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想法? 三、教师小结 四、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乡 1、自由练习 2、台前介绍 3、教师评价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要到学校里学习知识,长大后才能胜任祖国交给我们的工作。因此,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学生齐答:运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二、指导看图 教师带领学生依次观察插图,弄清图中内容。

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是一篇“词串”形式的识字韵文。整篇课文是围绕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来安排词串的。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为学生了解四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教学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将识字、写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想象,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来识字识词。本文词串韵律感强,画面感强,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儿歌导入,初步识字(用时:10分钟)1.播放儿歌《四季》。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教 学生字“春”“冬”。 (1)指导观察。 (2)示范书写。 (3)指导学生书写。 3.指导组词。 1.听儿歌,说说从儿歌里听到了什 么。 2.跟着老师朗读课题。 3.学写生字“春”“冬”。 (1)观察字的结构。 (2)观察老师书写,跟着老师书空, 说笔顺。 (3)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 置,进行描红。 4.联系生活给这两个字组词,交 流自己识记“春”“冬”的方法。 1.猜字谜。 (1)三人看日出。() (2)又戴半边帽,脚蹬两只鞋。 () 二、图文结合,朗读词语(用时:15分钟)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相机出示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词语。读准 “风”和“霜”。 2.出示词组。“春风吹”“夏雨 落”“秋霜降”“冬雪飘”,指导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组。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词 语和词组。 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并 说出图画上有什么。出示词语“青 草”“红花”“游鱼”“飞鸟”和 词组“池草青”“山花红”“鱼出 水”“鸟入林”。 5.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好词语 和词组,读出韵律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和词组,读不 准的字音可以先圈起来,再请教老 师和同学,最后再读几次。 2.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自主练习, 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请 读得好的同学示范,其他同学听一 听怎样读出节奏感。 3.采用不同方法朗读词语和词组。 可以分开读,也可以组合读。 4.观察课文插图,按照顺序说说 图画上有些什么。 5.借助拼音朗读好第三组词语和 第四组词组。 6.说几个像“春风”“夏雨”“春 风吹”“夏雨落”这样的词语。 7.男女生比赛朗读。 2.看图写词语,用上本课词 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多种形式,自主识写(用时:15分钟)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导学生识 记。 2.重点强调“霜”和“雪”,“飘” 1.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识记 “吹、落、降、飘、游、池”这些 字的。 3.写出下面生字的笔顺。 风:__________________ 入: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教案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 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似乎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人物评价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雨巷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钱理群)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把这些词读准确。(出示PPT) 哀思、剥削、炊事员、李鼎铭、精兵简政 点拨: A.“剥削”是个多音字;bāo: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皮。~花生。bō:用于复合词:~夺。~削。~落。~蚀。生吞活~。另一个读音叫“xiao”,组词(削铅笔)齐读。 B.什么是“鼎”?(“鼎”是古代人烹煮东西的器物,一般用青铜或铁制成,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出示古文字及其图片) 鼎这个生字特别难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第六笔是什么?这个鼎的部首是目,第六笔是竖折折,一笔写成。右边相对应的就不是一笔了,那可要分成三笔写,竖,横,竖,最后是横折。 看到这个“鼎”,能说说与它有关的成语吗? (三足鼎立、鼎鼎大名、人声鼎沸、一言九鼎。) 在课文中写一个带“鼎”字的成语。注意把“鼎”的笔画笔顺写正确。

2.同学们,这些词语出自一篇课文:《为人民服务》。翻开第12课。这篇课文,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是议论文。(板书:议论文) 二、整体感知,提纲挈领 1.同学们,《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篇议论文,它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在第1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就清楚地 说明了这个观点,能找出来吗? 2.出示PPT,全班齐读。 3.对比体会:A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B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一句 话在表达上面很特别,哪一句说得更严密? 4.师:加上这两个表示事物达到极致的词,再次强调我们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5.既然提出了观点,毛主席就得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请大家快速浏览第 2到第5自然段,说一说毛主席围绕这个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温馨提示:学好议论文有个规律:议论文的每一段话都有要说的重点、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者结尾。)

小学语文教科版第十二册教案

小学语文教科版第十二册教案 教材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书写工整,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借助字典阅读,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体会各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积累习作素材,学写读书笔记和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 (四)口语交际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在交际中做到语言美。 (五)综合性学习 初步了解寻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精神”为主题,编排了《勇攀高峰》和《苦练》两篇主体课文。在“快乐读书屋”中选编了《马拉松的故事》和《“足球之王贝利》两篇阅读课文,任务设计不同的球星的体育拼搏事例“能说会写”紧扣单元主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习作,明白在交往中应持的态度。习作要求结合主体课文,联系实际写一篇体育赛事,“语文七色光”围绕单元的主体编排,使学习内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目标: 1.重视语文学习的育人功能,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运用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做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品味语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路: 1.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人物的典型事迹进行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品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语文七色光”的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鼓动学生多多阅读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故事和文章,并展开交流活动,提高语文素质。 1.勇攀高峰 时间: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人公是邓亚萍,课文通过典型的事例,记叙了邓亚萍的成长历程。赞颂了她面对挫折不气馁,勇于克服困难,在体育事业上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勇于攀登体育高峰的精神。 学情分析:同学们对邓亚萍并不陌生,但对她的成长历程并不了解,在提前预习时,应布置学生在网上查一查她的事迹,以便加强对其精神品质的了解。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人教版)

1卜算子·咏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释课题,介绍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学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解题。 “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咏梅”是这首词的题目。 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1961年12月读了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在封建统治阶级向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毛主席的这首词用的是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是反其意而用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熟读课文,思考: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三、自学课文 (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可作上记号,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可以简单地作一下批注。) 四、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解决,有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待第二课时解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读一读陆游的《咏梅》词。 3.自主探究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弄懂字词及重点句的含义,体会梅花的品格。 2、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4、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怒放之美。 5、想象词中描绘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并用简笔画画下来。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齐读这首词。 二、合作探究 1.出示学习目标。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学生很容易看出来,但体会梅花的品格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抓

初中语文表格式教案

初中语文表格式教案 【篇一: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1 2 教师引导提升理解,在交流的进程中渗透知识点的学习。老 四、整体感知。师可以带动学生一起朗读全 文。 学生朗读,学生初步了 解这是一首大气磅礴、风流豪壮的作品,并带着这样的认识进入初 步感知阶段,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标出生字读音,弄懂词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展示朗读的成果。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出 理由。 这个环节设计并没有播放录音或范读,主要是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理解,在交流的进程中渗 透知识点的学习。老师这时可以带动学生一起朗读全文。 通过视听感观共同作用,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积累,从主客观方面同 时点燃学生形象思维的火点,使学生形象思维燃起熊熊烈火。 播放录音或范读,用多媒体出示《沁园春雪》相关背景图片,学生 闭眼听读,联想优 美画面,初步感受词的 五、诵读体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形象之美,训练学生形 象思维能力。 六、鉴赏 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拔,力求让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中绽放出思维的 火花,从而解决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品味鉴赏能力, 领会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用《沁园春雪》妙就妙在-----------的句式,从“修辞巧妙、动静结合、用词准确”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思考讨论 交流,谈感受, 5、质疑提升。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 七、质疑提升。习。 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问题要有梯度, 使学生 学生质疑,合作探究,

跳起来能摘到果子 师生共同学习。 。学生对词的理解 也可以是学生当堂提出 和认识大大加深 了,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也基本突破了。 3 4 板书设计: 上阕:北方雪景望惟余、顿失、银蛇、蜡象(具体) (写景抒情)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想象) 引过渡(抒情) 下阕:评古论今惜否定(议论) (议论抒情)数看今朝歌颂(抒情、议论) 板书简洁,思路清晰,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四、效果分析:(1)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词中评说的这几位应该算得上是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历史上的英雄,他们都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委婉批评对后文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作用是教读的难点,学生不能确切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他们疏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甚少,个人的才能也频有欠缺,作者用形象的文学语言对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加以委婉的批判。从而肯定了今天的无产阶级、今天的人民大众,他们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同时,这种批评也是自己开创未来的一种自信、一种自励、一种抱负。(2)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典型错误。诵读的节奏把握不够准确,不能准确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词的上阕诗人写“山”与“原”时写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为什么要赋予静止的“山”和“原”以动态?对此学生可能理解有误。最好引导学生通过诗画结合,发挥联想、想象能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教学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作用。 八、反思和总结 5 【篇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表格式教案】 2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