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鄂州三江港规划

鄂州三江港规划

鄂州三江港规划
鄂州三江港规划

三江港经济区成立于2009年3月,是武汉新港南岸的核心港区之一,是“青阳鄂”循环经济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鄂州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辖4个乡镇、45个行政村、人口10万人。目前,区内已形成以仓储物流、现代制造、船舶制造、新型建材、日用轻工五大产业,共有63 家企业。

调研中,专家组一行先后深入三和管桩、鄂冈大桥、鄂钢码头、长江岸线和光大船业,实地察看了港口开发保护、港区地理位置、交通及岸线资源等情况,并就三江港区的产业布局、概念性规划建设等提出重要意见。陈小龙说,三江港区是鄂州市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是武汉城市圈集装箱运输的主要港区之一,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资源、岸线资源和腹地资源优势,将成为鄂州产业发展的引擎和发展综合运输的重要节点。下一步,专家组还将对三江港区概念性规划进行深入研究,力求项目设置与配套产品的最佳衔接,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促进鄂州临港经济的发展。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韩进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专家们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我市三江港区概念性规划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全市各相关部门将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吸纳,进一步统一认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充分整合资源,搞好功能布局,分层次、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港区建设,将三江港区打造成为集城市、港口、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临港新城。

武汉新港出台三大专项规划

中外资深专家聚汉论证

2009年2月,交通运输部、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审批的《武汉新港总体规划》,是指导武汉新港未来建设发展纲领性文件。2009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武汉新港建设和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将咸宁区域内赤壁、嘉鱼的部分岸线、锚地、陆域和港区纳入武汉新港的建设范围。

为了做好《武汉新港总体规划》的深化工作,更好地推动武汉新港的建设发展,根据省市领导的要求,武汉新港管委会组织编制了《武汉新港空间发展规划》、《武汉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三个专项规划。

2009年7月27日至29日,来自英国、美国、荷兰、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城市规划、综合交通、运输物流、港口水利等领域的14位资深专家,在对武汉新港主要港区和相关区域进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听取了三大专项规划的汇报,并进行了权威咨询论证。

一带多廊两轴三区打造生态港城

港城分离,港城互动

一带多廊,两轴三区城镇功能相得益彰

武汉新港空间发展涵盖范围广阔,总面积7925(约8000)平方公里,涉及武汉、鄂州、黄冈、咸宁四城市大部分区域,各等级城镇多达57个。长江岸线总长435.3公里(武鄂黄段307.3公里,咸宁段128公里);汉江岸线长112.9公里。

整合港口岸线资源,长江段将形成23个港区,汉江段4个港区。

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规划提出武汉新港建设宜采取港区与城区空间上适当分离、港城互动的模式,区域联动、一体化发展,将该地区打造成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先导区、湖北省重要的临港产业发展集群、中部地区的沿江城镇连绵带。

一带多廊,两轴三区

武汉新港确定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体系为“一带多廊、两轴三区”。以长江航运为依托,以港口城市为空间载体,提高港口扩散效应,形成沿江经济发展带。严格保护山水自然资源,结合城镇、产业发展方向,构筑多条生态景观廊道。以武汉为核心,形成向东部扩展的武鄂黄密集城市连绵带和西南部点轴拓展、簇团推进的城镇集群发展轴。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依托,以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整合各类空间资源形成内涵式发展链条,形成武汉新港核心发展区;以天兴洲长江大桥下游阳逻、白浒山、三江、唐家渡等港口资源为基础,武鄂黄联动,向东拓展至安徽、江西等地,辐射至长江三角洲,形成武鄂黄新港发展区;以军山长江大桥上游金口、纱帽、赤壁、嘉鱼等港口资源为基础,武汉西部、南部及咸宁联动,并向西南辐射至重庆、向南延伸至长株潭区域,形成武咸新港发展区。

城镇功能相得益彰

按照“轻重并举、临港优先,拉开框架、跨越发展”的思路进行城镇功能布局,重点发展物流、钢铁、石化、能源、装备制造、电子、汽车、食品、商贸等九大产业,形成“一条长江产业经济走廊、三大产业聚集板块、五个综合物流中心”的产业空间结构。

一条长江产业经济走廊:依托港区建设,沿长江形成综合产业经济走廊。

三大产业聚集板块:新港核心发展区产业板块(商贸服务及服装加工产业、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食品产业以及临空产业)、武鄂黄新港发展区产业板块(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及武咸新港发展区产业板块(汽车、机电及纺织产业)。

五个综合物流中心:以东西湖保税物流区、阳逻保税物流区为主,北湖、三江和嘉鱼为辅。

专家点评

专家建议

该规划视野开阔、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合理,目标定位准确。规划着眼于区域的协调、港城的互动和各项功能要素的整合,对武汉新港的空间发展进行了战略性安排,具有较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特别是规划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整合区域资源和城镇空间,有

利于发挥武汉新港在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规划基于港城适当分离、产城互动的模式,较为科学地进行了武汉新港的城镇、产业空间的布局、疏港交通系统的组织,并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体系,为未来区域整体发展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空间框架。

1、进一步统筹武汉新港区域内港口、产业和城镇的分工与布局,突出重点,优化城镇布局,加强临港新城的空间整合,减少层次,增加武汉新港区域城镇远景人口规模。

2、进一步做好港口陆域和物流用地的关联控制,预留发展用地,保障港口的发展空间。

3、在空间规划进一步完善过程中,加强与港口规划、集疏运网络规划和产业规划的互动协调,衔接城镇、产业的布局、疏港交通和城市交通。

专家精彩点评回放

(一)武汉新港跨武汉、鄂州、黄冈、咸宁四市,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为整合优势资源、开展跨区域合作、形成港口规模效应提供了坚实基础,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一大创举。

(二)规划突出了集装箱运输,提出了“千万标箱”的宏伟目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武汉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做大做强武汉新港的核心功能,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集聚作用,带动武汉城市圈对外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三)规划“一带多廊、两轴三区”的生态保护布局,体现了超前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四)规划突破了常规的港口概念,把港口、产业、城镇、综合交通融为一体,通盘统筹,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直接成果。

(五)武汉新港应当进一步区分各城市工业化发展阶段,结合经济水平和结构的不同,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在调整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培育发展适合地域特点的新型产业,挖掘支撑武汉新港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六)武汉新港应当进一步预留发展空间,加快建设保税物流港区,统筹垂江、顺江两个方向的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各种要素的互通互融和一体化发展。

公铁水共筑疏港体系

“两江三环四铁九射”

无缝对接集疏运

公路连起四地港区“工”字铁路穿港区依托两江连四海

武汉新港的集疏运网络主要依靠已建、在建和规划的“两江、三环(武汉市三环线、武汉绕城高速、城市圈大外环)、四铁(汉丹、京九、武九、京广铁路)、九射(京港澳南北段、福银、沪蓉东西段、沪渝东西段、武监、武英)”构成的对外交通疏港系统组成第三层次的主要骨架,配以由武监高速公路、江北快速路(由江北快速路、平江路、江北一级路组成)以及江北铁路构成江北沿江快速通道,由武嘉、武鄂高速公路以及江南铁路构成江南沿江快速通道及局部港外公路、铁路连接线组成的第二层次主要疏港道路,再加上港内交通体系自成的第一层次的港内交通,共同组成武汉新港的集疏运网络系统。

公路连起四地港区

武汉新港公路集疏运量预测2030年为24449万t,占总集疏运量的32.9%。以适应2030年港区集疏运量需求为规划目标,充分利用武汉、黄冈、鄂州、咸宁四地综合运输规划,合理规划港区专用集疏道路,实现无缝对接、货流其畅的运输效能。

“工”字铁路穿港区

武汉新港铁路集疏运量预测2030年为7709万t,占总集疏运量的10.4%。根据港区集疏运网络规划原则,港区铁路集疏运量通过利用现有的铁路专用线或新建港区铁路专用线与地方铁路网或国家铁路干线衔接。从各港区的铁路集疏运量来看,铁路集疏运量为天兴洲大桥以下为主,本次重点进行“工”字形规划。

“工”上横为江北沿江铁路,“工”一竖为跨江铁路,“工”下横为江南沿江铁路。

根据相关规划,随着客货运增长需求,黄冈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满足不了长江南北两岸的交流,须另开辟过江通道,在鄂州燕矶西规划另一条铁路过江通道,在黄州与鄂州两市形成一个铁路环线,以满足运量增长需求。

另外,天兴洲大桥以上的金口港区正在开展铁路专用线的研究工作,规划从南车集团修建1条铁路专用线至金口港区。

依托两江连四海

武汉新港水运集疏运主要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汉江进行集散。根据武汉新港分港区集疏运量预测,武汉新港水运集疏运量(含内河和外贸)2030年为37148万t,占总集疏运量的50%,其中武汉新港(汉江港区)集疏运量为1700万t,武汉新港(长江港区)集疏运量为35448万t。

专家点评

专家建议

1、武汉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依据《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武汉新港总体规划》、《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根据各港区集疏运量预测,研究了各港区公路、铁路、水路

等各种不同集疏运方式的需求,提出了各港区的公路、铁路、水路集疏运规划,并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的建议。

2、规划思路清晰、方法正确、内容全面,对武汉新港总体规划集疏运规划进行了深化,规划新增的公路、铁路方案基本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集疏运网络规划与空间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有机衔接,基本适应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要求。

1、进一步研究不同货种的集疏运特点,组织相应的集疏运系统。

2、进一步统筹港口集疏运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协调城镇内部交通、出入口交通和过境交通,深化集装箱港区尤其是阳逻港区集疏运系统规划,保障集装箱运输的顺畅。

3、在规划进一步完善过程中,加强与港口规划、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协调。

九大产业支撑亿吨大港

三期目标展现产业前景

重点发展9大产业集群

(到2012年)

近期目标(2012年):2012年,区域所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9000亿元,成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导区,成为“两型”社会建设产业发展典型示范区,成为长江流域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港口。

中期目标(2020年):在港口吞吐量水平有较大提高的前提下,力争到2020年,武汉新港经济总量再翻一番,成为推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远期目标(2030年):到2030年,武汉新港建立起完善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全省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排头兵,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

现代物流业:基本建成以武汉新港为中心,西连巴蜀、南通湘粤、东接江浙、北抵陕豫,辐射华中、连接全国、面向国际的高效物流服务圈。

钢铁及深加工产业:形成30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钢材深加工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

石油化工产业:形成产业链较完备的3个石化产业集群,石化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污水、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减少6%以上。

汽车产业:形成整车100万辆生产能力,其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10%左右。

装备制造产业:建成我国最大的重型、超重型机床研发制造基地、中西部特种船舶、冶金成套设备和环保设备等制造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00亿元,形成3-5家产值过百亿元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

食品加工业:年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商贸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建设4个国家级大型专业批发市场、12个工业品销售市场(或基地)、2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其他现代服务业:新港腹地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以上;支持3个金融聚集区的设立;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

专家点评

专家建议

1、《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立足于本地优势,着眼长远,突出近期,具有特色。规划思路较清晰,层次分明,基本达到了专项规划要求。

2、《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充分考虑了国家及湖北省的产业政策,体现了国家、省、市相关规划,紧密结合武汉新港区域经济特色和临港产业发展的态势,提出了不同产业的发展战略设想及相关保障措施。同时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

1、补充完善规划编制依据,加强与《武汉新港总体规划》、《武汉新港空间发展规划》、《武汉新港集疏运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

2、深入分析产业规划同全国、湖北省、各市已有规划的衔接,产业布局应合理划分,分析竞争比较优势,分析各城市经济发展阶段采取不同产业政策,突出各地特色,利用现有产业支柱和基础,注意发挥优势,进行合理分工。重视重点产业关联与集聚并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确定优化升级方向。

3、细化保障措施,特别是组织保障,探索跨行政区域的管理机制,研究市场化运作模式,投融资的体制创新,以保障武汉新港建设的顺利进行。

2008年5月,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提出突破狭隘的区域概念,建设武汉新港,将其作为实施湖北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突破口。

7月,湖北省成立武汉新港规划建设筹备领导小组,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市委书记杨松担任组长,并召开第一次会议,敲定了武汉新港建设的10个作业区规划和未来两年启动的12个项目。

2009年2月10日,交通运输部和湖北省政府联合发文批复了《武汉新港总体规划》。

根据《武汉新港总体规划》,武汉新港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中游,由原武汉港和黄冈市、鄂州市的部分港区组成,规划港口岸线173.722公里,划分为纱帽、军山、沌口、杨泗、谌家矶、阳逻、林四房、团风、唐家渡、金口、青菱、青山、白浒山、葛店、三江、客运、青锋、舵落口、蔡甸、永安堂、张家塆、杨叶22个港区。武汉新港建设完工后,预计2020年,武汉新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80万标准集装箱;到2030年,武汉新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标准集装箱,成为以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商品汽车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港口。

继2008年启动了包括阳逻集装箱二期工程、80万吨乙烯配套码头、黄冈唐家渡综合码头在内的第一批16个项目,2009年2月18日,武汉新港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2009年武汉新港将再开工建设18个项目,其中包括总投资高达93亿元的唐家渡公铁大桥项目和17个码头项目,总投资额近124亿元,以推进阳逻、林四房为重点的“北港”、白浒山港区为重点的“南港”,及唐家渡、三江港区为重点的鄂黄港区建设。

众所周知,因“内河经济”得势的湖北省,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无奈地跌入水运低迷的阴影。

2001年至2004年间,长江干线水运货运量年均递增17%,湖北省地方水运货运量年均仅递增10.4%。2004年,湖北省地方水上运力149.3万吨,而江苏高达1300万吨,安徽1100万吨,浙江800万吨,上游的重庆230万吨。就连并不临江的河南省,在长江上的运力也达到了100万吨。

另一对数字也许更说明问题:湖北省2004年当年新增运力仅25万吨,而安徽同期新增运力200万吨以上。

笼罩在阴影下的水运,2004年后迎来复兴的曙光。当年,交通部正式批准《长江干流航道发展规划》,决定在2020年以前,投资160亿元整治长江航道。

2005年11月,标志着水运发力的“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长江航运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3年来湖北省累计完成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9亿元,是…十五?时期总和的4.3倍。这3年成为湖北省水运有史以来投入最多、成效最大、效益最明显的历史时期。”湖北省交通厅厅长林志慧向记者介绍。

去年5月,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提出,突破狭隘的区域概念,建设武汉新港,将其作为实施湖北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今年2月10日,交通部和河北省政府联合发文批复《武汉新港总体规划》。

接连不断的政策利好,为水运发展带来新机遇。

水运升温激发“聚集效应”

世界航运史发展轨迹显示,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航运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武汉正大步迈入这一阶段。

目前,水运在湖北省铁矿石、电煤、磷矿石、砂石料、石油天然气等大宗物资运输上均担当主力,在全省集装箱运输上占据着龙头地位。2008年,全省完成港口吞吐量1.6亿吨,年均增长5.1%,集装箱吞吐量为58.7万标箱,年均增长33%,居中部六省第一位。

近3年来,湖北省沿江经济高速增长,GDP增长达53%。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湖北省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旅游圈的建设,是水运阔步前行的强劲马达。

从省发改委了解到,在安徽、江西、湖南、重庆等省市范围内比较,湖北水路集装箱吞吐量已居第一位,运力、港口吞吐量及货运量居第二位。水运承担了全省大型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和83%的电煤运输,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日趋完善的湖北省水运体系和快速开发的黄金水道,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临江“筑巢”。

目前,80万吨乙烯、武汉石化、全国稻米交易中心,武钢200余万吨的深加工基地、一冶钢构、亚东水泥、韩国耐火材料、北新建材等一批沿江大项目即将投产,武钢、武石化、神龙汽车等大型企业已形成依托港口大进大出的规模效应。

大量企业沿江布置所形成的沿线重化工业,形成了煤炭、原油、铁矿石、天然气、矿建材料的巨大需求,为内河水运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保障。

武汉:从“内河经济”到“海洋经济”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秦尊文认为,“内河经济时代”的武汉,构建于农耕文明基础之上;随着人口和经济的积聚,武汉成为名闻天下的商贸重镇;进入“大江经济时代”,武汉不仅由此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祥地,也成为现代中国举足轻重的工业重镇。

他认为,在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作为中部崛起领军城市的武汉要成为国际大都市,必将向以物流、金融、高新技术及服务业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商贸金融经济格局发展,其航运主业开始由长江向海洋延伸,并由单一码头(主要是水运)向立体大码头(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及信息港等)转型,这时,也就步入了“海洋经济”。

长江,让湖北连通世界;武汉新港建设,其意正在此。

2008年11月12日,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四大项目在武汉、鄂州、黄冈同时启动,“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武汉新港从蓝图步入实施。

武汉新港,不仅是集聚生产要素、服务中部崛起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中部国际贸易发展的内河国际港,是促进临港经济和城市组群发展的先导区,还是集纳高速公路、航空、铁

路和水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它必将促成武汉从“内河经济”到“海洋经济”转型的奋力一跃。

2008年5月,省委、省政府作出规划建设“亿吨级”武汉新港的重要决策。新港范围为武汉港全部和鄂州港、黄冈港、咸宁港的部分,规划布置港区27个。新港鄂州段自然岸线全长66.1公里,深水岸线长17.7公里,包括葛店港区、三江港区、白浒山港区(主要在武汉市境内)鄂州部分,和预留港区杨叶港区,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可满足腹地未来30年以上发展要求。《武汉新港总体规划》对鄂州段港口功能定位为集装箱、件杂货、散货运输。按照开发长江经济带的要求,我市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加大招商力度,在鄂州港区后方布置产业园区,引导适合水运量大的企业向园区聚集,以港口为平台带动经济整体跨越发展。目前,我市重点布局的冶金建材、钢铁深加工、医药化工、电子信息、轻纺服装、商贸物流等6

大产业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临港已聚集各类大、中、小型企业近百家,具有年产值240

亿元的产业规模,武汉新港鄂州港区规划建设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高标准规划指导沿江开放开发

我市在最新编制的《鄂州市城乡总体规划》中,以将三江港区打造成武汉新港核心港区为目标,围绕构建沿江基础产业带、沿江城镇密集带、集约型开发园区、发达的基础设施网和现代物流网,整体推进,有序开发,全面提升沿江经济带的生产力水平。

三江港区是我市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是武汉城市圈集装箱运输的主要港区之一,是我市引导产业发展的引擎和发展综合运输的重要节点。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略要求,我市委托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抓紧编制《武汉新港三江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详规》以《武汉新港总体规划》为指导,对港区2015年、2020年、2030年三个水平年的吞吐量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在港口岸线利用、港区及陆域纵深平面控制、工业园和物流园布置、集疏运通道和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利用岸线6.681公里,控制陆域面积6.1平方公里,布置5000吨级泊位48个,形成年港口综合通过能力5016万吨(含集装箱361TEU)。

详规》初稿于4月底编制完成,后结合武汉新港三大专项规划和新增的“铁、公、水”和临港工业项目,对规划进行了修编。12月1日,《武汉新港三江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顺利通过专家审查,待修改完善并经批复后将成为三江港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高速度建设构建综合运输网络

按照建立三江港区“铁、公、水”综合运输网络的目标,我市集中力量加快沿江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2015年前完成市域内2条城际铁路线、三江港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鄂州火车站改造;建成“四纵四横”市域交通主骨架和13条主要城市出口公路,形成以高速公路、

国省道为主骨架,市、区域干线为主干线,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实现高速公路连通城区、一级公路贯连城镇、等级公路村村通达,全市公路网络化;建成5000吨级深水泊位20个,新增年港口通过能力1500万吨、集装箱50万TEU,使武汉新港鄂州港区建设初见规模。

目前,汉鄂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完成投资5亿元,中期清表工作即将完成;三江港区重要的疏港公路——光谷大道延伸线葛店至三江段项目已开展前期工作;鄂州至黄冈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我市与黄冈市签署了合作协议;316国道段店至临江段大修已完成,并计划将路段外迁至港区外围,同时316国道鄂州段全线改造为四车道一级公路,目前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发改委批复,设计资料正在进行报批,2010年有望开工建设;连接市区和三江港区的樊口大桥已顺利合龙,年内可通车;武、鄂、黄(石)和武、鄂、黄(冈)2条城际铁路项目实现全线开工;鄂州火车站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6.87亿元的三江港铁路物流中心已列入铁道部建设计划,按照“一场三线”的建设方案,将建设占地面积500亩的货场和总长13.27公里的疏港铁路专线,目前可研报告已通过铁道部专家评审,近期将获得批复。鄂东一级货运站(选址葛店开发区)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完成三通一平和透视围院,待初步设计出来后即可开工建设主体工程。

高质量招商扎实推进港口建设

武汉新港鄂州港区开发前期工作的临港工业项目有4个,分别是武钢集团鄂钢工业港、湖北星丰金属资源加工项目及配套码头、超凡物流公司鄂州物流园及综合码头、湖北三和管桩及综合码头等,总投资约30亿元。其中港口建设投资约6.5亿元,将利用深水岸线2.1公里,新建16个3000—5000吨级泊位,形成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此外,三江港区集装箱作业区码头21个泊位、黄柏山综合码头4个泊位的招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市成立项目服务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政策服务。按照《武汉新港总体规划》港区规划功能对项目港址进行布置,协调联系有资质勘测设计部门,申报港口建设手续。目前,鄂钢工业港2个5000吨级矿石泊位和2个3000吨级钢铁泊位分别通过省发改委项目核准和鄂州市发改委项目投资备案,通过了岸线利用合理性评估,正在进行初步设计;星丰金属资源后方加工基地正在抓紧土地平整,前方5个3000吨级件杂货码头泊位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完成,按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程序已报国家发改委申请项目核准;超凡物流综合码头工程已于近日开工建设;三和管桩后方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码头建设手续正在办理中,有望在春节前后开工建设

2015年度如皋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2015 年度如皋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编研中心部门概况 主要职能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三、2015 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第二部分2015 年度编研中心部门决算表 、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收入决算表 、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八、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九、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 支出决算表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 二、政府采购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2015年度编研中心部门决算情况说明第四部分名称解释 第一部分编研中心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能 负责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与编 制;负责规划成果的跟踪、研究和完善,为城市规划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专业服务;负责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地形图建库管理系统、局域网系统维护;负责如皋规划信息网的建立和维护更新;负责规划管理信息化工作;负责规划馆的日常管理、接待服务工作;承办上级部门交办的事项。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部门决算单位为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本级。 三、2015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规划编制取得突破。先后编制了城市给水、排水防涝、 步行和自行车系统、水环境治理、人口导入等10个专项规 划,开展了奥体中心北侧地块城市设计。积极指导镇总体规划修编或编制。 第二部分2015年度编研中心部门决算表见附件 第三部分2015年度编研中心部门决算情况说明编研中心为2015年2月14日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的相当股级建制的事业单位,没有上年度比较。 一、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本年收入总计140.79 万元、支出总计140.79 万元。 (一)收入总计140.79万元。包括: 1 .财政拨款收入140.79万元,为当年从市级财政取得的一般公共预

鄂州市构建鄂东交通枢纽规划

鄂州市构建鄂东交通枢纽规划(2010-2020) 第一节支撑项目 (一)公路项目: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区域二、三级公路,全长1221.17公里,总投资153.02亿元。 近期实施的项目全长1042.5公里,总投资86.52亿元。其中: 高速公路73.05公里,总投资48.4亿元。包括: 1、鄂州至黄州高速公路。境内长11.4公里,估算投资11.4亿元,计划2013年建成。 2、汉鄂高速公路。54.65公里,估算投资33.8 亿元,争取2012年建成。 3、大广南高速公路鄂州段。在建,全长7公里,投资3.2亿元。 一级公路178.23公里,总投资24.3亿元。包括: 1、316、106、阳枫线等3条国省干线改造为一级公路。全长88.38公里,估算投资11.8亿元,计划陆续在2015年前后完工。 2、疏港公路(高新大道延伸至三江港区)。全长25公里,估算总投资3亿元,建设年限为2013年至2015年。 3、高新6路和高新4路。全长10公里,估算投资1亿元,计划2012年建成。 4、葛湖一级公路。全长24.85公里,估算投资3.5亿元,计划2010年建成。 5、武(汉)阳(新)公路鄂州段。全长30公里,估算投资3亿元,建设年限为2013年至2015年。 区域公路(二、三级)798.22公里,总投资15.82亿元。 远期实施的项目全长171.67公里,总投资66.5亿元。包括: 1、鄂咸高速公路(鄂州至黄冈高速公路向南延伸至咸宁)。全长85公里,估算总投资56亿元,计划2015年动工,2020年建成。 2、六十至大冶公路。全长15公里,估算投资1.5亿元,建设年限为2016年至2017年。 3、省道汽李线、铁贺线改造为一级公路。全长71.67公里,估算投资3亿元,2020年建成。 (二)铁路项目:包括跨江大桥、火车站扩建、城际铁路及专用线项目。全长219.18公里,总投资192.27亿元。 近期实施的项目全长157.18公里,总投资132.27亿元。包括: 跨江大桥1座,即:三江公铁长江大桥。长4公里,估算投资10亿元。建设年限为2010年至2013年。 火车站1 座,即:鄂州火车站扩建。总面积5000平方米,估算投资3.4亿元,计划2010年完工。 城际铁路2 条,即: 1、武汉-鄂州-黄石城际铁路, 全长97公里,鄂州境内长度56公里, 估算投资78亿元,计划2011年完工。 2、武汉-鄂州-黄冈城际铁路, 全长38公里,鄂州境内长度19公里, 估算投资31亿元,2013年完工。 铁路专线2条,即: 1、三江港综合货场及疏港铁路专用线,占地1000亩,共长13.18公里,估算投资6.87亿元,2012年完工。 2、鄂钢西区铁路专用线,长5公里,估算投资3亿元,2011年完工。 远期实施的项目全长62公里,总投资60亿元。包括: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商丘市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16~2020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商丘市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商政办[2017]76号 【发布部门】商丘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5.11 【实施日期】2017.05.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商丘市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商政办〔2017〕7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商丘市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16~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5月11日商丘市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 见》(国发〔2016〕40号),按照《河南省基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编制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的通知》(豫基教办〔2016〕5号)和《河南省基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编制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的补充通知》(豫基教办〔2016〕1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大班额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义务教育学校2283所,在校生894376人,班级23499个。存在大班额的学校共有班级2972个、学生189924人,平均班额63.90人。班额在56~65人之间的班级1311个、65人以上的班级1102个。小学大班额1489个,其中超大班额638个,初中大班额924个,其中超大班额464个。 二、工作目标 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三、总体规划与分年度实施计划 (一)总体规划。 到2020年底,全市要消除大班额共需新建、改扩建学校78所、新增班级1515个、新增学位72302个、新增用地面积1973494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527439平方米、新增教职工3024人,需投入资金92834万元。 (二)分年度实施计划。 2016年改扩建小学6所、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新建小学3所。新增班级213个,新增学位10370个,新增校舍面积59148平方米,新增用地面积86436平方米,新增教职工406名,资金总投入9255.5万元。全市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降至10.27%,66人以上超大班额比例降至4.69%。

广水市工作总结

广水市工作总结 篇一:广水市一中XX学年度工作总结 广水市一中XX学年度 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XX学年度,根据学校要求,信息中心认真落实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圆满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圆满完成了学校XX年高考报名、志愿填报工作。 XX年湖北省高考报名,首次实行身份证刷卡识别和报名信息公开。信息中心圆满完成了对1251名高三学生的报名信息审查,信息核对及信息公示等工作。组织完成了我校XX年首次全省联网的志愿信息填报工作,贯彻平行志愿填报,认真理解“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方法,分班级逐一培训,确保学生较准填报志愿。 2、如期完成了XX年湖北省广水市考区英语口语考试工作。信息中心是市教育局指定的广水市湖北省高考英语口语考试中心,XX年四月,信息中心认真按照省考试院,广水市考试中心及校领导的要求,认真组织,积极准备,圆满完成了全市英语口语考试工作。

3、认真上课,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圆满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根据新课改安排,全省每年都要举行高中信息技术统考工作。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因其它工作重而放松,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备、讲、辅、测、评”必须认真开展,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学分。暑期,按照学校通知,认真参加了暑期教育培训工作。下半年,又积极参加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教学大比武活动,承办了广水市高中信息技术课内比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结合 “淘师网”,组织开展了我校的信息技术研训活动。通过观看视频,网上讨论,共同学习,提高大家教学能力和视野。 4、圆满完成期中、期末考试,数据分析、上报工作。 学校自XX年开始,采购了网上阅卷系统,网上阅卷加重了扫描、切割、数据校正的工作量,提高了阅卷,数据分析的效率。也就是减轻了老师们阅卷的任务,节约了时间,提供了数据快速查询,增加了信息中心人员的扫描、切割、数据校正的工作压力。虽然我们累一点,但效率提高了,时间节约了,学生错误减少了,与高考标准化阅卷接轨了。信息中心XX年完成三个年级,12次大型期中期末考试的标准化网上阅卷任务及高三年级的多次调研考试。

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文本

. 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 文本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仙桃市人民政府 仙桃市科学发展规划合作领导小组 张沟镇人民政府

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文本 目录 总则 (1) 第一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规模 (2) 第二章镇域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规划 (3) 第三章镇区规划布局 (7) 第四章镇区用地布局 (8) 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10) 第六章绿地水系景观规划 (11) 第七章镇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2) 第八章防灾减灾规划 (13) 第九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规划 (14) 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15)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16)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17) 附则 (18)

总则 一、编制背景 第一条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设置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全省区域发展的高度出发,做出的战略决策。为了加快仙洪实验区发展,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按照小城市建设规模,在试验区改造建设一批中心集镇”,并选择了仙桃张沟镇、洪湖峰口镇、监利白螺镇为中心镇建设试点镇。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在省建设厅的要求和指导下,制定了《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第二条“十一五”期间,张沟镇的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张沟位于仙洪试验区的“门户”,将承担“先行先试”的发展责任;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特别是武汉至潜江的城际铁路即将建设,将使张沟成为承接和传递武汉经济向外辐射的重要节点区域;仙桃城区实施“南扩战略”,将使张沟融入城区实现“同城化”发展;以“养蟮”为主的特色农业和初具规模的工业、较好的新农村建设基础,将形成工农互动的发展局面,促进张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为张沟跨越式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第三条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仙洪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对接仙桃城区“南扩战略”,按照仙桃市委市政府建设“市域副中心”的总体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升特色农业,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建设江南水乡特色的宜居城镇和“荆楚明珠”。 第四条立足张沟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按照“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促进发展、生态优先、集约节约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本次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促进张沟镇与周边区域城镇和仙洪试验区的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建立区域基础设施共享共建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加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对接仙桃城区“南扩战略”,突出城镇建设重点和方向,实施“战略空间北移”,合理确定发展规模,优化空间布局,与仙桃城区无缝对接,实现“同城化”发展; (4)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按照“市域副中心”的标准培育小城市功能; (5)坚持“工业兴城”,积极承接城南工业园产业辐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6)按照“现代化小城市”标准,完善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过境交通干扰和环卫、污水处理、燃气等设施不足的问题; (7)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彰显江南水乡的城镇特色,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三、规划依据、期限与规划区范围 第五条本次总体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商丘市住房建设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对近期城市住房建设的指导和统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以《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商丘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为依据,按照国家和本市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进行编制。 第三条本规划是对城市近期住房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法定依据,对全市住房建设起综合调控作用。 第四条本规划的规划区为商丘市中心城区,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10年。 第五条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住房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及本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与住房建设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规划协调。 第六条本规划坚持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住房需求为导向,以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为原则,促进住房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住房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配套设施的重要作用。 第七条本规划包括规划文本、附表以及图件。 第二章住房现状 第八条至2005年底,中心城区住房总建筑面积为2513.49万平方米。

其中,通过房地产开发方式建造商品住房659.8万平方米;通过其他方式建造住房(含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原村民个人住宅建设和其他自建住房)1853.69万平方米。共有住房24.05万套,其中商品住房5.6万套,通过其他方式(含集资建房、合作建房、原村民个人住宅建设和其他自建住房)建造住房18.45万套,无廉租住房。 第二章规划方针和目标 第九条住房建设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符合商丘特点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体现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主导、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分类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 第十条住房建设的总体目标:满足中心城区的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规划期末,基本实现常住人口户均拥有或租住一套住房,基本解决低保家庭的住房问题。 第十一条住房建设总量目标:依据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7万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的规划要求,规划期内,我市住房总需求为876万平方米、9.85万套;应建设商品住房683万平方米、7.19万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34平方米、1.67万套;建设廉租住房59万平方米、0.98万套。 第三章住房需求预测

仙桃沙嘴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仙桃市沙嘴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调整完善方案 仙桃市沙嘴街道办事处 二〇一七年十月

目录 一、前言 (1) (一)规划目的 (1) (二)规划任务 (1) (三)规划依据 (1) (四)规划范围 (2) (五)规划期限 (2)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 (一)自然条件及经济基础 (3)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3) (三)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4) 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6) (一)指导思想 (6) (二)规划基本原则 (6) (三)土地利用战略 (7) (四)土地规划目标 (7) 四、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8)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8) (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0) 五、土地利用分区 (12) (一)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12) (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17)

六、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9) (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19) (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19) (三)制定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19) (四)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20) (五)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 (20) 七、重点村镇和建设项目用地 (21) (一)优化配置城镇建设用地 (21) (二)整合规范农村居民点用地 (21) (三)适当控制独立工矿用地 (22) 八、“三线”划定情况 (23) (一)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情况 (23) (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情况 (25) (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情况 (26) 九、规划实施措施 (30) (一)规划实施法律措施 (30) (二)规划实施行政措施 (30) (三)规划实施经济措施 (31) (四)规划实施技术措施 (32) (五)规划实施社会措施 (32) 附表 (34)

鄂州市城市建设管理条例

鄂州市城市建设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建整洁、优美、安全、和谐、文明的城市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曲靖鄂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鄂州城市规划区。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城市管理是指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市容、城市绿化、市政公用设施、城市环境保护、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第四条鄂州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入,加强城市管理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第五条城市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市民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六条鄂州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城市管理、协

调工作。 发展与改革、国土资源、环保、公安、卫生、工商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鄂州市人民政府应当相对集中城市管理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其实施方案由鄂州市人民政府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鄂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人员应当依法进行城市管理,公开、公正、文明执法;执法时,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当事人对不出示执法证件的,有权拒绝接受检查。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参与城市管理,对城市管理中涉及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利益的重大问题,鄂州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座谈会、登报、网络发布等形式听取意见,保障市民的民主权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劝阻、举报和控告的权利,有遵守本条例的义务。 对在城市管理中作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鄂州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予以表彰奖励。

鄂州市拆迁细则

鄂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维护拆迁办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湖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是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包括各区、建制镇)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 第四条本细则所称拆迁人,是指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 本细则所称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 本细则所称房屋承租人,是指与被拆迁人具有合法租赁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条市房屋拆迁安置管理部门依照本细则对全市城市房屋拆迁安置工作实施监 管理。 各区、乡镇人民政府,葛店开发区、各街道办事处和各级建设、规划、土地、房产、城管、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及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相关单位,应依照本细则规定和各自职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 第二章拆迁管理 第六条拆迁房屋的单位必须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 第七条申请房屋拆迁许可证,应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交下列资料:(一)建设项目批准文件(不需计划部门批准的项目除外);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规划部门出具的拆迁红线图;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在原使用土地范围内实施拆迁的,提交原土 地使用权证) (四)本市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专用存款的资金证明,以及由拆迁人、拆 迁管理部门与该金融机构订立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监管使用协议; (五)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拆迁计划应当包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性质、工程量、占地面积、拆迁范围、拆迁方式、 拆迁期限、拆迁费用概算、工程开工时间、工程竣工时间等。 拆迁方案应当包括被拆迁房屋的性质、用途、面积、权属和拆迁地段区位、还建方式、

基于生活圈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_以仙桃为例_朱查松

基于生活圈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以仙桃为例 朱查松 王德 马力 摘 要: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各地纷纷展开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的试点工作。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理念、配置城乡相对公平的公共服务设施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面对传统规划编制以等级序列来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缺陷,本文提出借鉴日本“生活圈”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经验,以居民出行距离、需求频率和服务半径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划分,构建不同层次的生活圈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并以仙桃城乡总体规划为例阐述生活圈配套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应用。 关键词:生活圈;城乡统筹;公共服务设施;仙桃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发展差距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城乡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乡村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服务、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文化服务设施、教育设施),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远远低于城市公共服务[1]。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试图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自《城乡规划法》实施之后,已有不少城市展开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进行城乡基础设施配置的研究。规划是龙头,如何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理念,在规划编制和管理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对公平成为城乡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既有分析当前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如叶齐茂对京郊百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的调查[2]、李王鸣和杨泽霖对浙江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3];也有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论思考,如周志清对城郊结合区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思考[4]、张大伟和陈伟东对城市规划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的研究[5];同时还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实践的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乡人口流动变化监测技术研究”(批准号2006BAJ11B02)赞助成果

鄂州规划文[2007]99号

鄂州规划文[2007]99号 市规划局2007年工作总结及 2008年工作计划 2007年,我局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决策为指导,以创建“四城”为目标,以规划效能监察和建设为重点,以提升规划服务效率为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2007年主要工作回顾 今年,我局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狠抓“五项建设”,实现“五个加强”,做好“五个服务”,认真履行城市规划管理职责,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为重点,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了各类规划编制和规划咨询服务工作 2007年,依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基础、管长远”

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用规划引导城镇错位发展;坚持用园区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坚持用政策引导城乡一体发展。将科学发展观与“三个坚持”相结合指导规划编制工作。 1、完成城市规划编制任务(重要项目14项):鄂州市城镇村空间布局规划;鄂州市主城区山体保护规划;鄂州城西新区分区规划;鄂州市沿江港区控制分区规划;城南小桥都市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主城区公共设施布局规划;主城区户外广告布点规划;主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城区集贸市场规划;牛头山概念性规划;泽林程潮新村规划;“一主三新”土地出让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赵寨村村域协调发展规划;三山村、丁坳村、三峡村整村推进规划。此外,启动了新一轮鄂州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葛华科技新城总体规划和梁子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管制)规划已在委托编制中。 2、完成市政工程规划设计任务(24项):武昌大道(东段)延伸工程;寿昌大道工程;文苑路工程;学府路工程;滨港路工程;杜山路工程;旭光大道北段延伸工程;武昌大道刷黑工程;凤凰路中段刷黑工程;市政设施维修改造;洋谰湖综合治理等24项市政工程设计任务。 3、完成建筑设计任务:全年完成设计施工图纸300张,设计施工图建筑面积44000平方米。 4、提升规划报建服务水平,实现优质咨询。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关决定,服务于鄂州市的经济发展,我局今年着重抓了规划报建服务水平的提高。全年共完成东江花园、鄂钢雨台山宿舍地块、市化肥厂地块、杨湾花园等项目咨询64项。报建咨询服务工作进一

2018商丘城市进入性报告(终)

商丘城市进入性研究报告 易居企业集团·河南公司 2017.12

01 城市基本面研究目 录 contents 02土地市场研究 03房地产市场研究 04典型企业研究 05企业进驻建议

分目录 01 城市地位 城市交通 产业结构 城市GDP 人均GDP 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文历史 城市人口Sub directory 城市基本面研究

—城市地位— 商丘市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河南省的东大门。 河南省中部战略规划布局中,商丘处于以郑州为中心呈“十”字型规划的最东端; 辖2区6县,辖1个副厅级新区(商丘新区)、16个省级开发区(1个省级综合保税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工业园区、1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下辖25个街道办事处、108个镇、23个乡,总人口586万人

—城市交通— 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十字路口”。 东临沿海,西扼中原,南襟江淮,北接齐鲁 商丘—— ◆河南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 ◆河南省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交通部确定的交通枢纽城市; ◆河南省距出海口最近的省辖市; (距连云港港口300公里、青岛港500公里、上海港700公里) ◆国家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商杭高速公 路、徐兰高铁、连霍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105国道、310国 道在商丘纵横交汇。

—产业结构— 商丘市是以能源深加工为主导,复合制造、冶金、医药等产业为一体的工业化农业大市。 第一产业, 2007, 30.6 第一产业, 2008, 27.3第一产业, 2009, 26.2第一产业, 2010, 24.68 第一产业, 2011, 24.1第一产业, 2012, 22.8第一产业, 2013, 22.3第一产业, 2014, 22.4第一产业, 2015, 20.9第一产业, 2016, 19.6第二产业, 2007, 41.2第二产业, 2008, 44.7第二产业, 2009, 44.7第二产业, 2010, 45.69 第二产业, 2011, 49第二产业, 2012, 47.5 第二产业, 2013, 46.8第二产业, 2014, 46.1第二产业, 2015, 42.2 第二产业, 2016, 41.2第三产业, 2007, 28.2 第三产业, 2008, 28第三产业, 2009, 29.1第三产业, 2010, 29.63 第三产业, 2011, 26.9第三产业, 2012, 29.7第三产业, 2013, 30.9第三产业, 2014, 31.5第三产业, 2015, 36.9 第三产业, 2016, 39.22007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商丘市历年来三产结构占比图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16年商丘市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974.0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6.2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14.64亿元,

仙桃沙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国仙桃网

仙桃市杨林尾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调整完善方案 仙桃市杨林尾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十月

目录 一、前言 (1) (一)规划目的 (1) (二)规划任务 (1) (三)规划依据 (1) (四)规划范围 (2) (五)规划期限 (2)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 (一)自然条件及经济基础 (3)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3) (三)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4) (四)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4) 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6) (一)规划指导思想 (6) (二)规划基本原则 (6) (三)土地利用战略 (6) (四)主要规划目标 (6) 四、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8)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8) (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9) 五、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1) (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11) (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11) (三)制定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11)

(四)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12) (五)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 (12) 六、重点村镇和建设项目用地 (13) (一)城镇建设用地 (13)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13) (三)独立工矿用地 (14) (四)基础设施用地 (14) 七、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5) (一)加强湿地保护 (15) (二)水源保护建设 (15) (三)村镇绿化建设 (15) (四)污染治理 (15) 八、土地利用分区管制 (16) (一)土地用途分区 (16) (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19) 九、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 (21) 十、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22) (一)村基本农田保护 (22) (二)村建设用地控制 (22) (三)村生态环境保护 (22) 十一、“三线”划定情况 (23) (一)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情况 (23) (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情况 (25) (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情况 (25) 十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9)

鄂州市规划局关于鄂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鄂州市规划局关于鄂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省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鄂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要要求,积极配合市建委和协调指导规划设计单位,切实做好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和“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的原则,以突出抓好我市纳入全省“百镇千村”试点村镇建设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为重点,扎实开展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村镇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引导和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促进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规划编制任务 1、重点开展村庄整治规划编制 村庄整治规划要以《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为指导,围绕实施“三清”工程(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五改五通”工程(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

通电、通路、通水、通沼气、通电信),“四权”工程(规划参与权、整治决策权、自我管理权、村务知情权)等要求来开展。 (1)今年重点完成31个示范村的村庄整治规划 ①2006年5月底以前确保完成省建设厅确定的我市5个试点示范村:杨叶镇三峡村,葛店镇白浒镇村,华容镇周汤村,太和镇牛石村,沼山镇杨井村。争取再多完成3个示范村:花湖镇华山村、汀祖镇丁坳村、新庙镇将军村。 ②2006年7月底以前完成省建设厅确定的我市16个示范村所剩下的12个村:燕矶镇马元村、池湖村、杜湾村,杜山镇三山村,碧石渡镇虹桥村;葛店镇黄矶村、熊塆村;蒲团乡何桥村、上倪村,庙岭镇脉岭村;沼山镇东井村,东沟镇六十村。另外,根据市 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统一部署,新增加3个示范村:华容镇肖叶村;太和镇谢培村,涂家垴镇徐桥村。 ③2006年12月底以前完成省建设厅确定的我市31个示范村所剩下的11个村:汀祖镇桂花村,碧石渡镇黄咀村,新庙镇茅草村,杨叶镇团山村;华容镇凉亭村、杨巷村,段店镇灯塘村,临江乡临江村;沼山镇王铺村,涂家垴镇涂镇村,梁子岛生态旅游区刘斌村。 (上述31个示范村省建设厅统一要求2-3年内完成)。(2)从2007年开始,积极配合市建委指导全面开展对全市

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解读

2008—2030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是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作为一个在仙桃有着长久的生活经历并时刻关心其发展的仙桃人,尤其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在仙桃规划管理局公布相关规划内容后,我便及时阅读了相应的说明书、规划图纸和总规文本。 区域与城镇体系规划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区域规划的相关知识有了一些了解,而仙桃的发展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综上,基于我对仙桃市了解深度与熟悉度,再结合我这一学期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解读这一套城乡总体规划时,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以下内容是我摘录了总规中我所感兴趣的部分,并相应的阐述自己的见解。不过,毕竟学识粗浅,所以尽管下面所述都是真实想法,但不免会有一些太过肤浅缺乏深度的观点,甚至会存在不少谬误,希望编制总体规划的相关专家原谅,也请老师能够谅解。 第一部分 在解读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前先对仙桃市作简要介绍(仅粗略说明) 1. 仙桃基本情况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是江汉平原中部中心城市,紧靠中国中部特大城市武汉,是武汉“8+1”城市圈入选成员之一。国土面积2538平方公里,辖15个镇、两个原种场和中心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 2006年:市域总人口为147.57万人,市域城镇总人口为66.26万人,城市化水平为44.9%。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32.26万人; 2006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162.48亿元(现行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国内生产总值列湖北省3个省直管县级市中第一位,人均GDP居武汉都市圈诸城市(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中第六位。 仙桃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正处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在未来的20-25年,仙桃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城镇等级结构 表3-1 城镇体系等级表 等级人口数量名称 中心城市65万 1 中心城区 重点镇4-7万 4 毛嘴镇、彭场镇、张沟镇、陈场镇 一般镇<4万11 三伏潭、胡场、郭河、沔城、通海口、长埫口、沙湖,西流河、杨林尾、郑场、剅河 产业 以发展轻型工业和商贸流通为主导产业。全市已初步形成纺织、服装、无纺布卫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五大工业板块。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xxxx-2020).doc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题委托单位: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课题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课题参加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1.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前言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在罗清泉省长、周坚卫、李春明两位副省长的直接过问与指导下进行的。2004 年7 月,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罗清泉省长的批示,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的联合课题组。 《规划》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规划》的集中调研工作从2005 年4 月中旬开始,至5 月底结束。2005 年7月1日,省政府主要领导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并对《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2005 年10 月初,课题组对各单位承担的《规划》初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方案。2005 年11 月~12 月,城市圈办公室

将修改后的《规划》总报告第二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3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2006 年1~2 月,课题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于3 月初再次将修改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2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进一步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6 年4 月进行了第三次较大的修改。2006 年5 月15 日,在湖北省黄冈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罗清泉省长、周坚卫常务副省长、李春明副省长及省政府所属的30 多个厅、委、局负责同志和武汉城市圈所属9 市市长,听取了课题组长所作的《规划》要点汇报。省领导对《规划》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抓紧进一步完善和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及时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2006 年7 月29 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持,邀请由吴良镛院士、吴传钧院士、邹德慈院士、叶大年院士及陆大道院士等15 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进行了评审,最终结论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创新性强,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规划研究成果。为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评审专家们一致通过评审。”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市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并通过整合、协调,以及

大局已定!未来的商丘将全面爆发,商丘人已传疯!

大局已定!未来的商丘将全面爆发,商丘人已传疯! 周五六上午9:00奇妙水粉画;请加微信sqlives888抢 名额啦!豫东名城、天地人和千年古城、历久弥新悠悠黄河,厚厚历史孕育着豫东平原一座独具魅力的城市——商丘!2017年,商丘城建如火如荼,商丘项目建设提速提质、立 体交通助力经济腾飞、大棚改'组合拳'打出快节奏、,'保护古城区、改造旧城区、建设新城区'同步进行... 交通基础设施完善2017年,是'十三五' 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决胜之年,商丘市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78.9亿元。连霍高速公路商丘至豫皖界段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客运场站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抓好长江路跨京九铁路桥、宋城路跨京九立交桥等桥梁建设;沱浍河航运开发项目夏邑段蒋楼桥主桥合拢;商丘机场建设项目正在实质性向前推进…… 【商合杭高铁商丘段木兰大道桥正在施工】商合杭客运专线正线全长770.25公里,其中新建线路长586.87公里,项目总投资960.8亿元。设计速度目标值350公里/小时。2015 年11月30日,商合杭高铁全段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0 年11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京霸高铁改线京雄商】作为'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京霸铁路将改线建设,不再经过霸州,改为连接雄安新区并在新区东部设站。北京

市住建委相关人士透露,这条铁路未来还将规划延长到河南商丘,并更名为'京雄商铁路'。 【沱浍河航运开发建设蒋楼桥主桥合龙】4月25日,沱浍河航运开发建设蒋楼桥主桥合龙,这标志着我市实现通江达海、实现综合交通的进程更进一步。沱浍河航运开发建设项目跨夏邑、永城两地,总长85.5公里。项目完成后,商丘货船可从永城进入安徽境内,从而进入淮河。【商丘到柘城的商柘 快速路S207动工比原来快20分钟】【商丘长江路上跨京九铁路立交桥工程】 工程起于商丘市长江路与星林路交叉口,路线自西向东行进,于K0+506.5处上跨京九铁路,对应京九铁路下行线里程为:DK678+502.02;线路向东与G105国道交叉,向东偏南而行,跨越东沙河后路线下穿济广高速,经张阁镇、牛庄,止步梁园区与虞城县交界处,与虞城县嵩山路相接。【修路架桥,通达商丘】 2017年计划建设的52条市政道路,已经开工建设13条, 包括九州路、迎春路、张巡路、明伦路、开元寺路、汉梁路、紫荆路、南海大道、华夏路、中南一路、中南二路、中南三路等。其他道路的前期手续均已完成,开工在即。商丘实验小学北侧张巡路具备通车条件 神火大道南延工程商丘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豫苑路工 程商丘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紫荆路(忠民河桥-应天路)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 课程主持老师:周鹏 课程参加人员:刘榕 代国准 屠正伟 王滢 龚越

目录 第一章武汉1+8城市圈2012—2015的发展现状 (3) 第一节:GDP发展现状 (3) 第二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4) 第三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 (4) 第二章武汉1+8城市圈发展背景条件与发展战略 (5) 第一节:发展条件 (5) 第二节:发展战略 (5) 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设 (6) 第一节:城镇体系现状与问题 (6) 第二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6) 第三节: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与产业分工 (7) 第四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7) 第四章现代农业发展与一体化布局 (7) 第一节: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7) 第二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8) 第三节:重点发展八大优特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8) 第五章旅游业发展规划 (9)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 (9) 第二节:旅游市场潜力 (10) 第三节:旅游业发展规划 (11) 第六章城市圈交通一体化 (11) 第一节: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现状 (11) 第二节:对武汉城市圈现状交通评价 (12) 第三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2) 第四节:城市圈交通网络结构 (12) 第七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12) 第一节:生态环境现状 (12) 第二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3) 第三节:提高环境承载力的途径与对策 (14) 第四节:生态示范区建设 (14) 第八章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5) 第一节: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5) 第二节: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6) 第三节:推进武汉城市圈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6)

湖北省仙桃市某苯甲醇化工厂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苯甲醇用作药膏的防腐剂,纤维、尼龙丝及塑料薄膜的干燥剂,聚氯乙烯的稳定剂,照相显影剂,醋酸纤维、墨水、涂料、油漆、环氧树脂涂料、染料、酪蛋白、虫胶及明胶等的溶剂,也用于制取香料和调味剂(多数为脂肪酸的苯甲醇酯),以作为肥皂、香水、化妆品和其他产品中的添加剂。由于与石英和羊毛纤维具有几乎相同的折射率,因此用作石英和羊毛纤维的鉴别剂。香料工业中用作定香剂和稀释剂。 苯甲醇有麻醉作用,对眼部、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均对身体有害。摄入后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胃肠道刺激、惊厥、昏迷,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大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230mg/kg。苯甲醇进入人体后,首先被氧化为苯甲酸,然后与肝中的甘氨酸缩合,以马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为了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本项目的可行性,在已经得到建设厂址及周围状况进行现状调查和工程的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由于我的知识有限,这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一定存在一些错误或纰漏,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1 总则 1.1项目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求得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与东荆河之间,江汉平原腹地,1991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1992—2001年连续10年被评为全省综合实力首强县(市),1997年成为全省首批小康县(市)。沔城回族镇位于仙桃市治西南33公里处,2003年征用土地300亩,启动了工业园区建设。2004年,完成了水、电通信及土路基配套工程。该拟建项目为湖北绿色家园化工有限公司建设的年产10000吨苯甲醇生产项目,该项目属新建项目。工程建设主要包括苯甲醇在生产过程中的水解、精馏等生产装置及配电、给排水、通风、环保设施、仓库、办公楼等必要的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设施和生活办公设施。拟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约26668m2,其中绿化面积为1800m2,项目建设期12个月,计划于2006年7月初试生产。 1.2评价原则与目的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贯彻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原则,依照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环保法规和政策的指导思想,在评价过程中突出“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达标排放”、“风险防范”的评述。针对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预测和分析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拟建项目建成后污染防治对策,降低拟建项目造成的环境风险,提出节能降耗和节水措施,为拟建项目的设计运行、环境监督检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上述指导原则下,本次评价主要目的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湖北省保护条例》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一切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扩建或改建工业区域必须实行环评评审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