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简介

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简介

本章内容

?计算机安全简介

?RFID安全隐患

?RFID隐私保护

?位置信息与个人隐私

1

计算机安全——简介

?研究目的:

?安全部门:政府,部队,银行,军工企业等。

?前期投入安全研发,预防未来的X风险。

?职业特点:

?外界看,很神秘,工作内容“有点虚”。

?隐患未暴露, 攻手段没发现,被 攻实体不存在。

?大部分工作比较琐碎,小部分很高级。

?单位要求具备很高的安全级别,工作环境不便利。

?安全行业入行门槛高,垄断性强,利润率高。

2

本章内容

?计算机安全简介

?RFID安全隐患

?RFID隐私保护

?位置信息与个人隐私

3

?RFID标签的安全性

?一般标签成本约0.6元,包含5000-10000个逻辑门。

?计算能力小,不支持复杂的密码学计算。

?实现哈希算法,需要额外3000~4000个逻辑门。

?难以加在RFID上。

?MD5加密网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12455325.html,/Tools/MD5.aspx

?用于网络下载验证4

RFID标签的安全性

哈希(Hash)算法:将任意长度的

二进制值映射为较短的二进制值

(哈希值),单向不可逆,几乎唯一。

Discuz论坛,数据库表

pre_ucenter_members,保存

了”用户名”和” md5(密码) ”

例如

:e10adc3949ba59abbe56e057f20f883e

管理员如何获得用户密码

5

MD5解密

2145f1a5804cdeec35d2883bacae95a9

6

网络营销与个人隐私保护

网络营销与个人隐私保护 要求用户公开个人信息越多,或者是用户关注程度越高的信息,参与的用户将越少,为了获得必要的用户数量,同时又获取有价值的用户信息,需要在对信息量和信息受关注程度进行权衡,尽可能降低涉及用户个人隐私的程度,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信息。 互联网上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最严重的情形,包括信用卡信息被盗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者家庭信息联系被人利用,受到骚扰甚至被骗,造成人身伤害等等。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这么 严重,只是个人信息被企业用于开展各种营销活动,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最近看到国外一个网络营销专栏作家的文章,由于他几乎在每篇文章中都留下了自己的Email地址,以便和读者交流,结果现在每天收到数百封垃圾邮件,2002年7月份每天接收的垃圾邮件是一年前同期的6.5倍!笔者也有同样的感受,在网上营销新观察网页上公布的服务邮箱中每天同样收到大量的垃圾邮件,并且一天比一天多,很显然,这些电子邮件地址被一些非法用户所收集,然后出售或者发送商业广告。这些邮件地址一旦被垃圾邮件数据库收录,必定要影响正常的通信,每天花费在处理垃圾邮件上的时间将越来越多,同时真正有效的信息则可能被淹没或者误删。电子邮箱地址被他人任意使用便是典

型的用户个人信息被侵犯的例子,当然用户关心的个人隐私远不止Email地址一项内容。 个人信息在营销中的作用 .... 网络营销的特点之一是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营销,其前提是对用户信息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姓名、职业、爱好、电子邮件地址等等,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提供详尽的个人信息,对用户信息了解越少,个性化服务的效果也越低。以Email营销为例,我们可以对比两种情况: (1)发信人对收件人信息不了解,邮件的开头可能是是:亲爱的用户:本站新到一批电子商务系列书籍,如果您有兴趣的话…… (2)当发件人明确知道收信人的信息时,邮件内同可能是另一种情形:亲爱的冯先生:感谢你在3个月前惠顾本站并购买《电子商务原理》一书,该书的作者最近又推出了…… 如果你是邮件接收者,对此两种情况,你是不是觉得在邮件中提到你自己的名字会更加亲切和可信呢?大多数情况下,第2种邮件会得到更好的回应,但其前提是用户愿意向该网站提供有关个人信息并愿意接受商品推广邮件。为了制订有效的营销策路,营销人员期望掌握尽可能多的用户信息,但是,商家过多获取用户的个人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策略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策略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策略 周军虎 摘要:大数据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人们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甚至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探析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大数据个人隐私保护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无论是个人出行前的交通路线查询,还是网络平台购物,日常信息沟通,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然而,大数据所引起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大数据时代,我们时刻暴漏在“第三只眼”下,我们访问各类网站所留下的个人数据信息被爬虫技术抓取并保存,用以分析我们的购物习惯、社交关系、个人活动轨迹等,这些一旦信息被非法机构和恶意分子利用,就会对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个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安全问题 (一)用户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强 网络用户具有多重身份,既可能是个人隐私信息的拥有者,又可能是传播者。用户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有些用户随意在手机和电脑上浏览或点击非法网站,扫描商家二维码,通过非正规途径下载安装不正规软件,将病毒带到了个人电子设备中,被黑客攻击。其次是用户在微博、微信、QQ、论坛、推特等社交软件上随意公开个人照片、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和地址、社交朋友圈等信息,将个人信息泄露在了网络上。最后是有些用户随意转发和传播他人隐私信息,有意或无意地泄露了他人隐私信息,并被不发分子窃取、售卖,给他人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麻烦,甚至造成人身安全威胁或财产损失。 (二)互联网企业对个人隐私滥采滥用 就国内来说,互联网企业对个人隐私的滥采滥用主要表现在对个人信息进行过度采集。目前,几乎所有的APP软件都设置了很多访问权限,用户若要安装并使用,就必须对个人相册、邮箱、摄像机、通讯录以及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进行

车联网之信息安全

车联网之信息安全 概述:伴随着车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日渐凸显,已引起学术 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作为在智能交通车载中具有典型性和先进性的车联网,较之传统的互联网,因其应用环境更加特殊、组网更复杂、管理更困难,其安全威胁更突 出。 根据不同的通信节点,可将其通信模式分为车与车(V2V)通信,车与路(V2I)通信,车与其他节点的混合通信(V2X)。车联网的出现让汽车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互联服务带来的便捷,同时也伴生了一系列安全问题:从数据角度出发,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运算、数据传输、数据使用、数据保存提出车联网的安全架构,重点从APP 应用、算法、链路连接、安全存储、车域网、车载自组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安全,7 个方面分析和面临的安全威胁。 重要性:安全可以说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没有安全作为保障,一切都是空谈,车联网也不例外。 车联网可以使我们更容易的在车辆中获取各种信息,可以使我们提前知晓前方路况,同时车联网也是安全自动驾驶实现的重要前提。尽管车联网将给我们未来的汽车生活带来无尽的便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车联网也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新增风险和潜在威胁。如果车联网不安全了,可想而知,后果是很严重的,互联网被黑客攻击,导致大面积电脑瘫痪,如果车联网被黑客攻击了,往小了说,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都塞,整个区域交通瘫痪;往大了说,电影《速度与激情8》里操作整个停车场所有车辆的镜头并非不可能出现。 现状: 近年来,车联网信息安全事件频发,国内外专家、学者与致力于车联网安全邻域的工程师们 不断挖掘安全漏洞,竭尽全力完善漏洞技术。 o 2015 年两位美国黑客远程破解并控制了克莱斯勒的JEEP 汽车,克莱斯勒因此召回了140 万辆汽车,损失巨大;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发表时间:2019-01-07T16:24:44.5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梁潇 [导读] 摘要:现如今大数据蓬勃发展,它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西安 710048 摘要:现如今大数据蓬勃发展,它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我们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伴随着的还有一系列的网络安全和隐私泄露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网略安全与个人隐私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网略安全;隐私保护 1.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的来源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它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为来源,人类在对互联网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视频、图案、文字等;第二类来源于机器,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并且以多媒体、数据库等形式存在;第三类的是源于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比如摄像头的数字信息和其他渠道产生的各方面信息等。 2.大数据面临的网略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尽管大数据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会有问题出现。在大数据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为了方便而忽略了对安全问题的考虑。大数据的工作类型不同,所以保护的方式也不一样,个人认为,大数据在使用中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2.1大数据下的隐私保护问题 如果在大数据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对数据进行一定的保护,那么就会有可能造成工作人员隐私泄露的问题。在数据使用中,人们面临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隐私问题,对于数据的研究、分析,以及对人们状态和行为的检测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工作人员的隐私泄露,从而为以后大数据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除了隐私安全,工作人员状态以及行为也都会有可能对数据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数据使用结束以后,一定要认真做好数据安全的保护,以免造成负面影响。 2.2大数据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在大数据里,人们普遍认为数据是安全的,所以人们就过度的相信大数据给他们带来的便捷性。但是,实际情况证明,如果对数据本身不能进行有效地识别,那么也会被数据的外表所蒙蔽。如果一旦被数据外表所蒙蔽,不法分子就会对数据进行伪造,导致大数据的分析出现错误,错误的数据必然会给工作带来影响。例如:网站中的虚假评论,就会导致顾客去购买虚假产品,再加上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所以虚假信息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一旦虚假信息泛滥,那么对于数据安全技术而言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3.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 大数据在使用结束后,如果不能做好保护措施,就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对大数据的保护当中,隐私保护是首要任务。在对隐私保护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最普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来对大数据采集进行严密的保护工作。个人建议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保护:一方面,是更好地对数据采集进行保护;一方面是对隐私保护方式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3.1数据溯源技术 数据溯源技术原本属于数据库领域的一项应用技术,但是现在大数据也开始使用该技术来保护用户的安全和隐私。数据溯源技术的基本方法是标记法,即记录下数据的原始来源和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标记出数据的来源,方便对分析结论的溯源和检验,能够帮助分析者以最快的速度判断出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于数据溯源技术对文件进行恢复。 3.2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具体是指通过收集用户和其应用设备的行为数据,并进行分析其行为的特征,以这些数据来分析验证用户和设备,最终查明身份信息。目前,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重点在于减少恶意入侵攻击的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一方面帮助用户保护个人信息,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认证体系。 3.3匿名保护技术 在对大数据的隐私保护中,匿名保护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式,这种匿名保护的手段目前还在完善中。当前,数据匿名的保护方式比较复杂,大数据攻击者不仅仅是从单方面来进行数据采集,还能够从多个方面来获取数据信息。因为匿名保护模型是根据所有属性结合来设定的,因此,对其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这也会导致在匿名处理中,出现匿名处理不到位的可能性。因此,应该对匿名数据保护技术进行完善,这样就可以使用多样化的匿名方式,从而将其包含的数据进行均匀化,加大对数据匿名保护的效果,也可以预防数据攻击者对数据进行连环性的攻击,有效保证数据匿名保护的特性。因此,将匿名保护技术进行完善,是当前对大数据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 3.4网络匿名保护技术 大数据的重要来源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互联网,因此,对大数据做好匿名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在网络的平台上,通常都是包含图片、文字、视频等,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数据机构来对数据进行匿名保护,很可能无法满足社交网络对匿名保护的需求。为了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对图片结构应该采取分割点的方式进行聚焦。比如说,基于节点分割的聚焦方案、对基因算法的实现方案,这都是可以进行匿名保护的重点方案。在社交网络进行数据匿名的保护中,关系型预测的使用方式具有较多的优点,其可以准确无误地从社交网络中连接增长密度,使积聚系数增加从而进行有效的匿名保护。因此,对社交网络的匿名保护,也是需要重点加强的主要工作内容。 3.5数据印发保护技术 数据印发保护技术就是将数据内部所包含的信息,利用嵌入的方式嵌入到印发保护技术中,从而确保数据可以安全地使用,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内部存在的无序性。在这一方法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将数据进行结合的方式嵌入到另一个属性当中,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数据攻击者对数据保护技术的破坏。另外,还可以采用数据指纹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保护。最后,独立分析技术还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所以,为了保证数据安全,这些措施都是必要的工作流程,为后期数据的挖掘起到了辅助作用。 3.6把安全与隐私保护全面纳入法制轨道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而言,他们应该努力加快完善我国的网络立法制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法治是解决问题的制胜法宝。并且在

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隐私至关重要

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隐私至关重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大家无时无刻的使用着互联网,人们在其中留下的痕迹也越来越多。但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这些痕迹足以威胁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的个人安全。到底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私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保护? 一、保护互联网个人隐私至关重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各种数据成井喷状态,今日你在微博上分享生日party心情如何?明日又发表要考试了心里紧张等,这些数据实际上都包括了你的各种信息,这让各种隐私无处可藏。 这些隐私数据看似无关重要,实际上却价值连城。商家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对消费者的喜好进行判断,预估用户的需求,从而提供一些比较独特的个性化服务。但事物总是两面性,以上只是好的一面。在这些人性化的背后,是隐私安全。你在互联网上分享出来的各种信息,很有可能会在明天成为黑客攻击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这些数据都是某个人产生的,而不法分子的目的也是针对这个人的,那这个人的过去以及未来,所有信息都掌握在不法分子手中,这样的结果你想要吗?而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你能预料到吗? 大数据是好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如果免费检测基因的公司拿到了个人的健康隐私数据,就能精准地推销医药产品,建立点对点的商业模式,这对公司是一个黄金时代。但如果大数据被污染了,也就是说,数据被人为操纵或注入虚假信息,据此作出的判断就会误导人们。 二、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周鸿祎指出,大数据时代可以不断采集数据,当看起来是碎片的数据汇总起来,“每个人就变成了透明人,每个人在干什么、想什么,云端全部都知道。” 他据此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隐私的三原则。 第一,这些数据应该是用户的资产,这是必须明确的,就像财产所有权一样,以后个人隐私数据也会有所有权。 第二,利用万物互联技术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司,需要把收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安全存储和传输,这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如果要使用用户的信息,一定要让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所谓“平

(完整版)浅谈大数据时代的客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浅谈大数据时代的客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如何运用好“大数据”这把双刃剑 数据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数据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而言具备了更多的商业价值,但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将愈加复杂,也更难以管理,个人隐私无处遁形。回顾2014年,全球各地用户信息安全事件频出: 2014年3月22日“携程网”出现安全支付日志漏洞,导致大规模用户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类别、银行卡卡号、银行卡CVV等信息泄露。 2014年5月13日,小米论坛用户数据库泄露,涉及约800万使用小米手机、MIUI系统等小米产品的用户,泄露的数据中带有大量用户资料,可被用来访问“小米云服务”并获取更多的私密信息,甚至可通过同步获得通信录、短信、照片、定位、锁定手机及删除信息等。 2014年12月2日乌云漏洞平台公开了一个导致“智联招聘网”86万用户简历信息泄露的漏洞。黑客可通过该漏洞获取包含用户姓名、婚姻状况、出生日期、出生日期、户籍地址、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各种详细的信息。 2014年12月25日,12306网站用户数据信息发生大规模泄露。 2014年8月苹果“iCloud服务”被黑客攻破,造成数百家喻户晓的名人私密照片被盗。 …… 这些信息安全事件让人们开始感受到“数据”原来与我们的生活接触如此紧密,数据泄露可以对个人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大数据时代,如何构建信

息安全体系,保护用户隐私,是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安全技术水平的提高、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企业和个人用户正视数据的运用的意识缺一不可。 数据安全技术是保护数据安全的主要措施 在大数据的存储,传输环节对数据进行各种加密技术的处理,是解决信息泄露的主要措施。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后,即使数据被泄漏,数据的盗取者也无法从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尽管对于大数据的加密动作可能会牺牲一部分系统性能,但是与不加密所面临的风险相比,运算性能的损失是值得的。这实际上是企业管理和风险管理间的协调,重要的是企业要有将信息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理念。 目前数据加密保护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发布匿名保护、社交网络匿名保护、数据水印等几种。此外,除了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外,也有许多可以运用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以及发生数据泄露之后的相关保护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1、数据发布匿名保护技术 数据发布匿名保护技术是对大数据中结构化数据实现隐私保护的核心关键与基本技术手段。能够很好地解决静态、一次发布的数据隐私保护问题。 2、社交网络匿名保护技术 社交网络匿名保护技术包括两部分:一是用户标识与属性的匿名,在数据发布时隐藏用户的标志与属性信息;二是用户间关系的匿名,在数据发布时隐藏用户之间的关系。 3、数据水印技术

车联网网络安全与传统网络安全的区别及挑战

车联网网络安全与传统网络安全的区别及挑战 1. 车联网网络安全范畴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基于“云”、“管”、“端”三层架构,车联网主要包括人、车、路、通信、服务平台5 类要素。其中,“人”是道路环境参与者和车联网服务使用者;“车”是车联网的核心,主要涉及车辆联网和智能系统;“路”是车联网业务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主要涉及交通信息化相关设施;“通信”是信息交互的载体,打通车内、车际、车路、车云信息流;“服务平台”是实现车联网服务能力的业务载体、数据载体。车联网网络安全的范畴根据车联网网络安全的防护对象,分为智能汽车安全、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车联网服务平台安全、通信安全,同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贯穿于车联网的各个环节,也是车联网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 2. 车联网网络安全与传统网络安全的关系 1 )安全防护对象 传统网络安全防护的对象往往是具有较强计算能力的计算机或服务器。而车联网以“两端一云”为主体,路基设施为补充,包括智能汽车、移动智能终端、车联网服务平台等对象,涉及车-云通信、车-车通信、车-人通信、车-路通信、车内通信五个通信场景。涉及的保护对象众多,保护面广,任何一环出现安全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非常严

重的后果。大量的车联网终端往往存在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受限等问题,甚至还有可能暴露在户外、野外,为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带来更大的困难与挑战。 2 )攻击手段和防御方法 传统安全和车联网安全常见的攻击手段有篡改、伪造、拒绝服务,但在车联网中,因车辆节点通常快速移动,网络拓扑高速动态变化,且存在错综复杂的V2V,V2I,V2N 等各种传输介质(无线或有线)、协议(TCP/IP 和广播)、结构(分布式和集中式)的网络等,使得车联网攻击一般针对信息的网络架构的安全完整性和时效性。为应对常见的攻击,传统安全和车联网一般采取设置网络防火墙,入侵防御等防火措施,对于车联网安全而言,首先要根据其不同的场景以及功能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形成“检测-保护-响应-恢复”的车联网网络安全体系。 3 )安全后果 传统网络安全事件往往集中在网络服务中断、信息泄露、数据完整性破坏等方面,但对于车联网来说,出现网络安全事件,轻则会造成汽车失窃、数据泄露,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失去汽车的控制权,危害驾驶员及乘客生命安全。 3.车联网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发展 车联网的网络安全防护并非仅指车辆本身信息安全,而是一个包含通信、云平台和外部新兴生态系统的整体生态安全防护,同时安全防护需要长期进行,需要定期对整个生态做安全检测以便发现潜在的风

物联网隐私保护问题

1、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目前人们对于物联网体系结构有一些不同的描述,但涵基本相同。一般来说,可以把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四个部分,如表1所示 a)感知层的任务是全面感知外界信息,通过各种传感器节点获取各类数据,利用传感器网络或射频阅读器等网络和设备实现数据在感知层的汇聚和传输; b)传输层把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到信息处理层,传输层的功能主要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如移动通信网、卫星网、互联网等; c)处理层的任务是对传输层传输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计算与处理,需要研究智能计算、并行计算、云计算和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多种关键技术; d)应用层是对智能处理后的信息的利用,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相应的业务模型,运行相应的应用系统; 表1物联网体系结构 2、物联网隐私威胁 物联网的隐私威胁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 a)基于数据的隐私威胁 数据隐私问题主要是指物联网中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等过程中的秘密信息泄露,从物联网体系结构来看,数据隐私问题主要集中在感知层和处理层,如感

知层数据聚合、数据查询和RFID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隐私泄露问题,处理层中进行各种数据计算时面临的隐私泄露问题数据隐私往往与数据安全密不可分,因此一些数据隐私威胁可以通过数据安全的方法解决,只要保证了数据的性就能解决隐私泄露问题,但有些数据隐私问题则只能通过隐私保护的方法解决。 b)基于位置的隐私威胁 位置隐私是物联网隐私保护的重要容,主要指物联网中各节点的位置隐私以及物联网在提供各种位置服务时面临的位置隐私泄露问题,具体包括RFID阅读器位置隐私RFID用户位置隐私、传感器节点位置隐私以及基于位置服务中的位置隐私问题。 3、物联网隐私威胁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物联网的隐私保护问题主要集中在感知层和处理层,下面将分别分析这两层所面临的隐私安全威胁。 (1)物联网感知层隐私安全分析 感知层的数据一般要经过信息感知、获取、汇聚、融合等处理流程,不仅要考虑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隐私保护问题,还要考虑信息传送汇聚时的隐私安全。感知网络一般由传感器网络RFID技术、条码和二维码等设备组成,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传感器网络和RFID系统。 a)RFID系统的隐私安全问题 RFID 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制造、零售和物流等领域均显示出了强大的实用价值,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RFID的安全与隐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用户信息隐私安全RFID 阅读器与RFID 标签进行通信时,其通信容包

车联网安全隐私保护机制及仿真平台研究与开发 王姣

车联网安全隐私保护机制及仿真平台研究与开发王姣 发表时间:2018-03-12T11:21:50.0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作者:王姣1 徐麦2 杨雅2 [导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不断发展,车联网也逐渐的成熟起来。 (1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海淀区 100192;2国网黄石供电公司湖北黄石市 435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不断发展,车联网也逐渐的成熟起来。车辆网的发展是随着社会需求而逐渐形成的,在保障交通安全和提升驾驶体验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车辆网自身规模的庞大和众多无线信道的特点决定了车辆网必须要加强对安全风险上的管理,隐私保护和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是车辆网平台的关键。本文在研究和分析了车辆网安全隐私方面的潜在威胁的基础 上,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车辆网仿真平台。 关键词:车联网;安全架构;隐私保护;仿真平台 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根据国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社会的机动车总体数量已经达到了2.9亿,并且未来还会不断的增强。车辆网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部分,参与到这个系统中的每个驾驶员都可以获取实时的路况信息、并对道路上行驶的其他车辆的速度、距离、方向等信息也可以便捷的了解,在提高交通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车联网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分析 车辆网是在交通领域的一个网络化应用,在学术界、汽车行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以及政府工作中都获得了极大的关注。车联网本身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应用前景佳,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 (一)信息安全需求 不同于一般的网络组织,车联网的规模较大、系统结构组成较为复杂,相互之间的节点陌生,对信息安全的威胁很多。在车辆网中存在着以下几种类型的攻击者: (1)贪婪的驾驶员,这类驾驶员在车联网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在平台中发布一些虚假的信息,误导参与到道路行驶的其他车辆,以方便自己获取更加通常的道路资源。 (2)恶作剧者:社会中一些技术黑客会出于技术上或者自我价值展示方面的目的,会试图研究网络中存在的技术漏洞,并采取一系列的干扰措施。 (3)机构内部人员:有的车辆网平台的企业员工可能在软件升级或者投入应用的过程中,安装一些恶意性的程序或者盗取用户信息。 (4)恶意的攻击者:或者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目的、或者由于个人目的,社会中一些攻击者会恶意攻击系统的正常运行,这类型的攻击者通常拥有专业的设备,给系统造成的破坏力也较强。 (二)隐私需求分析 在车辆参与到车辆网的运行中,车辆需要随时将自己的位置信息、速度信息等在平台上发布,这些信息都属于用户的隐私信息,需要防治被有心的人利用从而追踪到自己的行驶路线和身份,车联网自身强大的开放性造成了它不可避免的隐私泄露风险。 二、车联网仿真平台研究与开发 本文所研究的仿真平台是Itetris开源性项目平台,该平台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其中ICS是中央控制中心,它控制着其他三个模块,分别是ns-3和SUMO分别代表了无线平台和交通平台,自定义模块是Applications,如下图2-1所示: 图2-1 iTETRIS平台主要模块 通过程序指令的发出,无线仿真平台ns-3可以在场景中模拟传输,在接受在相应的信号之后,sumo可以建立相应的场景,并对更新的数据信息随时做出反应。ICS是整个架构的中心,在系统中对来自其他三个模块的数据进行接收、分析和指令传递,接下来对每个单独的模块进行分析、介绍[1]。 (一)交通模型仿真模块 城市道路交通仿真模块,是一个开源性的、多种形式形态的系统,开发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为研究交通组织提供基础支持,为他们的各种方案和计算提供一个可以检测和评估的平台,采用交通仿真平台之后,可以有效的解决现实条件的制约。例如:要建立一种新的交通管理的方式,模型中所有参与交通额车辆都需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在规定的道路中行驶,通过仿真测试,可以对所提出的管理方式效果进行评估。在管理规模较大的交通情况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SUMO模块在运行过程,会先读取预先设定的数据文件,按照仿真测试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场景,研究人员可以在该交通网络条件下进行不同管理模式的测试。 (二)网络通信仿真模块 Ns-3是一个公开性的、免费软件模拟平台,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各种网络技术的研究,随着该平台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几乎已经包含了所有类型的网络技术,NS也是目前研究领域中使用最多的模拟平台,除了应用在研究领域中,在教学过程中NS也是一个极为有力的工具。Ns-3可以应用在不同的IP网络环境中,例如UDP、TCP、FTP、WEB、RED等等,同时也可以应用在局域网仿真环境中[2]。 (三)中央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iTETRIS的核心部件,联系和控制着其他的三个模块,是网络、交通和自定义模块之间的通信桥梁,在整个仿真过程中提供各类信息,对每个模块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分别输出相应的指令。控制系统ICS的研发是由iTETRIS项目组所研发出来的,而其他的两个网络和交通的开源性软件则是为该平台的运行提供辅助,彼此共同构建了车辆网仿真架构体系[3]。 仿真平台中的每一个模块都是独立于其他三个模块的程序,模块之间的通讯方式采用Sochet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的传递。控制中心的仿真启动过程如下图2-2所示:

互联网领域的隐私权保护

互联网领域的隐私权保护 隐私权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人格权,甚至可以说,隐私权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1]因为现代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政府的行为越来越要求公开透明,而对个人的隐私越来越要求强化保护。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要求越来越注重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较之以前更加困难。[2]网络隐私权作为隐私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电子商务所具有的特殊性,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的行为类型复杂、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这就给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信息时代对公民网络隐私的法律保护,不仅需要在现有的民法体系中寻求突破,也需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不仅要对传统的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予以法律禁止,还要对网络条件下产生的新型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加以制约。民族习惯、法系与法律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水平、国际环境等影响隐私权的主要因素已使各国形成了不尽相同的隐私权保护范围。为此,本文从网络隐私权的涵义入手,根据我国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并参照国外有关网络隐私权的立法,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一点自己不成熟的思考。 一、网络隐私权的法律界定 隐私这个词源于英文Privacy ,其原意为“隐退、静居、独处而不受干扰”。隐私,又称私人生活秘密或私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和公开等。而隐私权就是关于隐私的权利,这一权利延伸到网络及网络环境中,便产生了网络隐私权。 网络隐私权并非一种完全新型的隐私权,而是传统隐私权在网络空间环境下的延伸和体现。[3]这一概念是随着互联网这种新型的信息和资料传递手段的出现而产生的,虽然网络隐私权有自己的特点,但它与传统隐私权仍有重叠的部分,它主要是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漏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积极意义上,用户依法享有保护个人的生活安宁,保护个人信息秘密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即不受侵扰;二是在消极意义上,用户能够自由决定个人生活和个人信息的状况和范围,并能够对其进行利用,即个人对于其个人隐私应有主动积极控制支配的权利。具体而言,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应包括如下内容:[4][5][6] ①知悉权,知悉权是网络隐私权的基本权利,是指用户不仅有权知道网站收集了哪些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内容是什么,而且用户还有权知道这些信息将用于什么目的。当网络服务提供者搜集的是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时,用户就有权知道上述事项,否则这种知情权是不完整的,当然也就无法充分、正确地行使其他的隐私权利。 ②选择权,用户的选择权主要体现在个人信息资料的收集和使用。在目前情况下,绝大多数网站所提供的服务都与用户付出的信息资料直接相连。如果用户不提供个人信息,或者不完全提供网站所需的全部个人资料,就无法获得网站的绝大部分服务,甚至拒绝访问。这样不利于用户选择权的充分实现,所以选择权的真正实现尚待时日,尚需各方的共同努力。 ③控制权,也称为支配权,是隐私权的核心。这一权利包括通过合理的途径访问个人资料,并针对错误的个人信息进行修改、补充、删除,以保证个人信息资料的准确、完整。网站向用户收集资料,其目的是要对该信息的利用。网站对个人信息资料合法、合理地利用,有利于网络环境的安定、有序以及公共利益的维护。 ④安全请求权,用户有权要求网站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个人资料信息的安全。不论网站所收集的是何种个人信息,只要涉及到网络隐私权,就必然与信息资料的安全问

物联网隐私保护问题讲课教案

物联网隐私保护问题

1、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目前人们对于物联网体系结构有一些不同的描述,但内涵基本相同。一般来说,可以把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四个部分,如表1所示 a)感知层的任务是全面感知外界信息,通过各种传感器节点获取各类数据,利用传感器网络或射频阅读器等网络和设备实现数据在感知层的汇聚和传输;b)传输层把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到信息处理层,传输层的功能主要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如移动通信网、卫星网、互联网等; c)处理层的任务是对传输层传输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计算与处理,需要研究智能计算、并行计算、云计算和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多种关键技术; d)应用层是对智能处理后的信息的利用,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相应的业务模型,运行相应的应用系统; 表1物联网体系结构 2、物联网隐私威胁 物联网的隐私威胁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 a)基于数据的隐私威胁 数据隐私问题主要是指物联网中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等过程中的秘密信息泄露,从物联网体系结构来看,数据隐私问题主要集中在感知层和处理层,如感知层数据聚合、数据查询和RFID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隐私泄露问题,处理层中进行各种数据计算时面临的隐私泄露问题数据隐私往往与数据安全密不

可分,因此一些数据隐私威胁可以通过数据安全的方法解决,只要保证了数据的机密性就能解决隐私泄露问题,但有些数据隐私问题则只能通过隐私保护的方法解决。 b)基于位置的隐私威胁 位置隐私是物联网隐私保护的重要内容,主要指物联网中各节点的位置隐私以及物联网在提供各种位置服务时面临的位置隐私泄露问题,具体包括RFID 阅读器位置隐私RFID用户位置隐私、传感器节点位置隐私以及基于位置服务中的位置隐私问题。 3、物联网隐私威胁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物联网的隐私保护问题主要集中在感知层和处理层,下面将分别分析这两层所面临的隐私安全威胁。 (1)物联网感知层隐私安全分析 感知层的数据一般要经过信息感知、获取、汇聚、融合等处理流程,不仅要考虑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隐私保护问题,还要考虑信息传送汇聚时的隐私安全。感知网络一般由传感器网络RFID技术、条码和二维码等设备组成,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传感器网络和RFID系统。 a)RFID系统的隐私安全问题 RFID 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制造、零售和物流等领域均显示出了强大的实用价值,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RFID的安全与隐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用户信息隐私安全 RFID 阅读器与 RFID 标签进行通信时,其通信内容包含了标签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当受到安全攻击时会造成用户隐私信息的泄

互联网时代下的个人信息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12455325.html, 互联网时代下的个人信息保护 作者:李红军 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07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互联网的应用开始在人们的身边出现了,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此类案件已经不胜累述了,怎么能在互联网发展的条件下保护个人信息,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本文从民事、刑事、行政方面提出个人信息的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保护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每个人几乎赤裸裸的面对整个互联网,互联网公司能够轻易的通过各种大数据分析软件等工具收集到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一、个人信息内涵 2009年以前,我国基本上是将公民的个人信息当作隐私权给予保护。个人信息作为一个 法律概念起源于我国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该法案第七条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对于个人信息比较权威的说法是“个人信息是指与一个身份已经被识别或者身份可以被识别的自然人相关的任何信息,包括个人姓名、住址、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医疗记录、人事记录、照片等单独或与其他信息对照可以识别特定的个人的信息①”。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我们要分清一个概念,就是个人信息不一定全部都要保护,如果个人信息全部保护的话,人们交往的成本和费用,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都谈不到。基于个人对自己信息的判断,我们可以粗略的把个人信息分为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 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呈交叉关系,即有的个人隐私属于个人信息,而有的个人隐私则不属于个人信息;有的个人信息特别是涉及个人私生活的敏感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但也有一些个人信息因高度公开而不属于隐私。传统隐私法(或保护隐私权的民法制度)将隐私权作为人格权之一种进行保护,所侧重的是个人的人格利益尤其是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方面的利益。 二、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 (一)个人信息权缺乏基本法层面的立法确权 如前文分析,个人信息权与个人隐私权在权利侧重、权利客体、权利性质、权利救济等方面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虽然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有一定的重合,但在大数据时代,将个人信息作为个人隐私的一种加以保护的传统民法保护方式将面临极大挑战。没有基本

车联网五大关键领域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车联网五大关键领域的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车联网网络安全涉及产业链广、设备众多、体系复杂,因此面临的威胁面较大。本文依据不同的威胁对象,针对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主要从智能汽车安全防护、通信安全防护、车联网服务平台安全防护、移动应用安全防护等方面展开。 一、智能汽车安全防护 针对车端网络安全防护,采用关键组件系统加固、访问控制技术、CAN 总线认证加密技术、OBD 安全接入技术、OTA 安全、车载IDPS 技术等为智能汽车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保证智能汽车车端的安全。 1 )关键组件系统加固 智能汽车车端的关键部件,例如T-BOX、IVI 等,通常既可以与车内的网络进行通信,获取车内网络数据,同时也可以与外界进行通信,将这些信息传输出来。如果这些关键部件的系统被攻击,那么很容易通过这些关键部件将数据信息窃取出来,所以需要对关键部件的系统进行加固。针对智能汽车车端关键部件所面临的安全风险,通常采取安全启动技术,在设备启动的各个阶段对启动过程进行安全校验。采取进程白名单技术,对系统中运行的程序进行检测。 2 )传感器安全防护 针对感知层的防护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从代码层的角度入手,通

过优化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借助一致性判断、异常数据识别、数据融合等技术不断提高自动驾驶系统感知层的鲁棒性。另一方面从传感器本体入手,通过布置冗余的传感器提高感知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针对摄像头的强光攻击,可通过优化镜头材料等方式进行防护;针对中继攻击,可采取信号实时性验证,通信设备认证等方式实现中继设备的识别;针对干扰攻击,可采用匹配滤波器进行高斯噪声信号的过滤。 3 )CAN 总线认证加密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的迅速发展,车内总线网络逐渐接入互联网,车内网络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与外界进行这信息交互。由于CAN 总线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任何安全机制,从而导致现阶段车内总线网络完全暴露在互联网环境下,黑客可以轻松监听总线报文信息,从而逆向破解总线协议,实施恶意攻击。针对CAN 总线的安全风险,采取不同的安全机制进行应对,分别使用对称密码算法防止总线协议破解、使用新鲜值机制防止重放攻击、使用CMAC(加密消息认证码)认证码应对伪造ECU 等问题、使用安全芯片对密钥进行安全存储。 4 )车载入侵检测 车载IDPS 技术支持通过在线升级和离线升级方式,实现对特征库、规则文件和状态机模型的升级,增强引擎的防护能力。通过使用车载IDPS 技术,采用多重检测技术和多种防御手段,实时对车内网络流量进行深度检测。通过使用CAN 帧深度检测、CAN-ID 检测、帧周期异常检测、行为状态机检测、洪泛攻击检测、车载以太协议检

大数据安全以及隐私保护方法分析

大数据安全以及隐私保护方法分析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 经济方式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现今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目前而言大数 据的收集、综合应用技术还不够成熟,使用大数据的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 问题:信息真实性没有保障,用户隐私泄露。文章根据大数据的基本概述,结合 当前发展大数据所面对的安全挑战,对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关键词:大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方法 在目前的生活当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更多在享受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居多的问题。人们在社会当中最敏感的话题就是隐私问题,在近几年中隐私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隐私掌握在了很多商家的手中,包括自己的很多习惯日常等。在 生活中很多实际实例表明,在大数据中我们的很多信息被收集之后,对于个人的隐私也不断 的被暴露出来。而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因为大数据的广泛使用,我们面临的不仅仅只是数据 的泄露,很多还面临着安全的风险因素,所以大数据时代我们的隐私一直在寻求着隐私保护 以及安全需求。但是如果要想实现大数据的安全以及我们的隐私保护需求,面临的问题将会 比较的困难,因为相对于其它问题而言,这种问题在处理方式上更为棘手。因为这种问题的 处理涉及到计算机的知识等其他知识。在云计算中,我们有良好的运行环境,虽然商家对于 存储的数据以及运行的环境进行了控制,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会有自己 的办法对自己的数据进行保护。比如说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密码学等手段从而实现对 于数据的安全存储以及计算的安全性,或者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实现网络的安全运行环 境可以通过可以信任的计算方式来得以实现。在我们的大数据时代,对于一些商家来说,其 实数据的产生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又能对数据实现存储、管理以及对他进行使用。所以说,商家在对用户信息进行使用时如果单纯的想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对此现象进行控制,从而达到 对隐私保护的目的,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一、大数据所面临的安全考验 1.1 用户隐私保护 在最近几年中不断的发生着用户的隐私被泄露的事件,这样的事件发生在一定程度上 对于用户的生活造成着一定的困扰。在对隐私进行分类时根据内容可以将这些隐私分为主要 的三个大类,可以细分为:隐私保护中的未知保护;匿名保护标识符以及匿名保护连接关系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用户隐私事件除开之外,还是存在很多因素对部分企业造成 了很大的困扰,因为在大数中对于用户的各种生活状态以及其他各种行为都能起到一个预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用户的掌握包括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从而按照这些内容来给 用户推荐适合的广告。在目前的多家企业中,仅仅只是用匿名处理的方式来对用户的隐私进 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常常抱有的想法就是保护用户的隐私只要用户表示不包含在公开的用 户信息中,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就在当前的现状来说,在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上他们的处 事原则主要就是依靠企业的自律性,从而在处理问题上相对来说缺少一定的标准参考。用户 对于自己的数据信息其实是有权利知晓的,并且也必须要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用到了哪些 方面。 1.2 大数据的可信度 在大数中,实际上很多数据从本身上来说都带有一定的迷惑性质,或者直观的表述上 来看其具有虚假性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判断那么就会遭到数据的欺骗【1】。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对于数据本身来说就是虚假的, 或者换一个说法有些人会因为各种目的的达成而对数据进行编造有些也是存在空穴来风的现象;第二种原因就是数据存在失真的现象,由于现场的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在对数据收集的 过程当中使得数据出现了些许偏差,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有些原因还可能是因 为是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数据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不能够反映出真实的情况。 比如说,在一个餐厅中先前有过一个订餐电话但是由于很多的原因进行了更换,但是这时就 会发生一种情况,先前的电话号码已经在数据库中被收录,所以有用户在页面进行搜索时就

物联网安全和隐私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物联网安全和隐私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物联网的安全需要一个与以网络为中心的传统IT安全完全不同的方法。 连接更多的事物改变了我们安全的方式。随着人,物,基础设施和物理世界的环境日益变得更加数字化,安全方法需要一个转变,即从IT安全架构向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的转变。企业必须考虑许多根本性的转变,成功地过渡到这种新的架构和思维方式。并需要开始理解为什么物联网的安全性是不同于传统的IT安全,在任何行业所有类型的组织,应该开始考虑三个关键问题: 问题1:我们在试图保护什么? 就其本质而言,物联网不是单一的技术,一个业务单位或一个垂直行业。更确切地说,在企业或消费者环境中部署和连接设备、对象或基础设施,本质上意味着多个端点之间的连接。任何连接的应用,无论是一个在家庭连接的温控器还是用于风力涡轮机的传感器,这其中包括一些配置的设备,应用程序,网络,当然也包括人员。 当面临表面的威胁时(即潜在的脆弱性的景观),组织必须评估风险的物联网安全堆栈,这些领域不只是技术系统组件,而且还包括参与系统的人和组织内部,以及合作伙伴。 虽然设备、应用程序和网络(技术)安全是维护任何连接事物的核心,人员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却往往被忽视。密码安全、BYOD环境、员工流失、缺乏安全培训、简单的人为错误,在任何系统中呈现人员动态也是诸多风险之一。请记住,物联网的系统安全取决于其最薄弱的端点。使人们有助于增强安全性。 物联网安全协议堆栈 要了解在安全保护最充分的情况下,需要采取组织全面清查,不只是其专有的终端点,设备和系统,还有所有相关联的设备,应用,网络,用户和支持者。而我们在保护什么?的出发点是: 1.确定这个生态系统 2.确定传感器和数据如何添加到产品或基础设施中,并将数据收集到一个生态系统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