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交易成本理论11

交易成本理论11

交易成本理论11
交易成本理论11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也称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交易成本理论是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它是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H·Coase)1937年在其重要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中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中心,把交易作为分析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用什么样的体制组织来协调。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情况的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

科斯在尝试解释企业何以存在时为经济理论“发现”的就是这种反复发生的交易成本。他的结论是,通过建立一种无限期的、半永久性的层级性关系,或者说通过将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像企业那样的组织,可以减少在市场中转包某些投入的成本。一种多少具有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如一个雇员与企业的关系,对企业来说,能节省每天去市场上招聘雇员的成本;对于雇员来说,能减少每天去市场应聘的成本和失业风险成本。这种“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就是制度,包括契约,也包括政策等。因此,依靠体制组织、契约以及其上的政策等制度,采纳和利用标准化的度量衡,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水平。

交易成本理论中的制度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使许多经济学者重构了制度经济学,并把它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主义理论家的那种注重对制度作描述性分析的研究区分开来,冠之以“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但我们仍然习惯地称之为制度经济学或制度分析学派。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关心的是分析各种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等。制度经济学家也普遍关注公共政策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公共政策意味着通过政治的和集体的手段系统地追求某些目标。公共政策不仅由政府主体(议会、政治家、行政官员)来实施,它还由有组织集团的代表,像工会、行业协会、消费者和福利方面的院外集团、官僚和某些个人来实施。这些集团的代表左右着集体行动。集体行动涉及两个以上伙伴之间的协议,并往往涉及隐含于一共同体内千万人当中的协议。这种“协议”就是规则,而制度被定义为由人制定的规则,那么“这种协议”就是制度。它抑制着人际效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它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由此可知,公共政策也是一种制度。同时,公共政策知识有助根据特定目标在现实世界中形成各种制度。经济学家可以就如何才能在不同制度集的基础上更有效率地追求特定目标提出政策建议。公共政策——在追求某些目标上对政治手段的系统应用——通常是在既定的制度约束中展开的,但它也可以靠努力改变制度的方式来实施。制度变革既可以通过明确的直接方式来实现,也可以表现为公共政策行动的一种副效应。

交易成本理论对于公共政策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告诉我们,政策或制度的产生源于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够协调组织行为,走向公正、秩序和安全,使我们从另一处角度去了解公共政策的特征性及其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制度分析学派,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过分强调“成本”或“制度”概念,往往也使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和价值性受到怀疑。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厂商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厂商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厂商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Coase, 1937)。

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总体而言,简单的分类可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以下几项(Williamson, 1975):

1、搜寻成本: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

2、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对象信息与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

3、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质量讨价还价的成本。

4、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

5、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例如追踪产品、监督、验货等。

6、违约成本: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

Williamson(1985)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区分为事前与事后两大类。

1、事前的交易成本: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

2、事后的交易成本:

(1)、适应性成本─指签约双方对契约不能适应所导致的成本。

(2)、讨价还价的成本─指两方调整适应不良的谈判成本。

(3)、建构及营运的成本─为解决双方的纠纷与争执而必须设置的相关成本。

(4)、约束成本等─为取信于对方所需之成本。

Dahlman(1979)则将交易活动的内容加以类别化处理,认为交易成本包含:搜寻信息的成本、协商与决策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与转换成本,表1 说明了交易成本的型态及基本内涵。简言之,所谓交易成本就是指“当交易行为发生时,所随同产生的信息搜寻、条件谈判与交易实施等的各项成本”。

表1 交易成本之种类及其内涵

产生交易成本的原因

交易成本发生的原因,来自于人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下所产生的市场失灵现象,造成交易困难所致(Williamson, 1975)。Williamson 指出六项交易成本了来源:

1.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指交易进行参与的人,因为身心、智能、情绪等限制,在追求效益极大化时所产生的限制约束。

2. 投机主义(Opportunism):指参与交易进行的各方,为寻求自我利益而采取的欺诈手法,同时增加彼此不信任与怀疑,因而导致交易过程监督成本的增加而降低经济效率。

3. 不确定性与复杂性(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由于环境因素中充满不可预期性和各种变化,交易双方均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纳入契约中,使得交易过程增加不少订定契约时的议价成本,并使交易困难度上升。

4. 少数交易(Small Numbers):某些交易过程过于专属性Proprietary),或因为异质性(Idiosyncratic)信息与资源无法流通,使得交易对象减少及造成市场被少数人把持,使得市场运作失灵。

5.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利行为产生的机会主义,交易双方往往握有不同程度的信息,使得市场的先占者(First Mover)拥有较多的有利信息而获益,并形成少数交易。

6. 气氛(Atmosphere):指交易双方若互不信任,且又处于对立立场,无法赢造一个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将使得交易过程过于重视形式,徒增不必要的交易困难及成本。

而上述交易成本的发生原因,进一步追根究底可发现源自于交易本身的三项特征。这三项特征形成三个构面影响交易成本的高低。(Williamson, 1985)

交易的三项特征

1、交易商品或资产的特殊性(asset specificity)─交易所投资的资产本身不具市场流通性,或者契约一旦终止,投资于资产上的成本难以回收或转换使用用途,称之。

2、交易不确定性(uncertainty)─指交易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发生机率。由于人类有限理性的限制使得面对未来的情况时,人们无法完全事先预测。加上交易过程买卖双方常发生交易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交易双方因此透过契约来保障自身的利益。因此,交易不确定性的升高会伴随着监督成本、议价成本的提升,使交易成本增加。

3、交易的频率(frequency of transaction)─交易的频率越高,相对的管理成本与议价成本也升高。交易频率的升高使得企业会将该交易的经济活动的内部化以节省企业的交易成本。

企业边界

企业边界(Enterprise boundary)

企业边界的内涵

明确的企业边界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概念。企业边界是指企业以其核心能力为基础,在与市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其决定因素是经营效率。企业的经营范围,即企业的纵向边界,确定了企业和市场的界限,决定了哪些经营活动由企业自身来完成,哪些经营活动应该通过市场手段来完成;经营规模是指在经营范围确定的条件下,企业能以多大的规模进行生产经营,等同于企业的横向边界。

企业边界理论观点评述

(1)钱德勒的观点

钱德勒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企业边界的概念,但是他从大量实证材料的研究中发现最终决定企业规模的是效率。当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不能产生效率时,企业应停止扩张活动。

(2)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观点

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将企业构造成一个技术上的生产函数,认为企业是为外部进行生产(包括服务)的专业化生产单位,故也被称为专业化理论。专业化理论立足于企业的生产功能,侧重强调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基本思路是: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与自给自足相比,为他人生产是有效率的,这种效率来自于企业在规模经济、专业化活动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3)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

科斯在解释企业存在问题时使用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他认为如果通过市场安排协调资源的费用(即交易费用)超过了企业内部管理资源的费用,企业内部管理的资源配置就是十分必要的和合理的。可以通过管理协调来减少市场协调成本就是科斯对企业存在的理论解释。对于“企业组织的边界”问题,科斯认为,企业扩张会带来自身的组织成本,这主要是因为对企业家的管理才能(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之一) 来说,收益可能是递减的,或者说“企业家也许不能成功地将生产要素用到它们价格最大的地方,即不能导致生产要素的最佳使用。”因此,由于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组织成本的双重作用, 企业将倾向于扩张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从科斯对企业存在和企业边界问题的回答看来,企业和市场是人们实现同一功能的具有互替性质的制度安排。当企业内交易的边际费用与市场中交易的边际费用相等时,企业与市场之间就

达到了均衡。这个均衡点就是企业的边界。用图1来表示:令代表市场交易的总成本,因为企

业的扩大可以减少交易市场总交易成本,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递减。令代表企业内

部总组织成本,因为管理才能收益递减,所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递增。这样企业的边界就应

确定为于和所形成的总成本的最低点上,即图中点。

科斯对市场和企业两种制度安排做了互替性的比较,并得出结论:企业组织的边界决定于市

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协调成本的比较当中。但是科斯的理论存在很大的缺陷,即事实上企业的生产功能是市场无法取代的。企业最重要的特性在于是一种生产销售物品的管理过程,而市场本身并不能生产任何物品,它只提供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之间联系的纽带。科斯把企业作为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实际上是假定了市场可以先于企业而存在,或者说没有企业时就已经存在市场。而没有企业存在意味着没有任何产品生产出来,因而意味着市场不能执行任何配置功能,即市场根本也不应存在。科斯的解释从而陷入了难以统一的矛盾当中。而这与科斯完全背离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的定义而将企业存在的本质说成仅仅是为了交换而不是为了生产是一致的。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很大影响,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队”生产理论、威廉姆斯的资产专用性理论、张五常的要素市场替代产品市场理论等都是对该理论的补充和改进。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迪屈奇的贡献,他认为企业边界由企业和市场的管理效益与管理成本对比来确定,其分析框架将交易成本分析纳入长期竞争动态的框架内,并吸纳波特价值链与知识经济理论,这是对交易成本经济学仅仅从成本角度出发静态地分析企业边界问题的一种改良。因而对半结合这一复杂经济现象具有较强解释力,该理论认为当企业的交易成本大于管理成本、交易效益大于管理效益时,半结合行为发生。

(4)契斯的企业能力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契斯认为应该采用一种整体的视角,涵盖与企业能力建立相关的整个过程、整个企业的内部知识和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外部的交易过程。他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塑造和重组内部和外部竞争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环境的整体能力。”,并以企业动态能力为切入点对企业边界进行研究,认为“企业的边界在于能力的适用边界”。

以上理论揭示了企业边界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决定企业边界变化的最终力量是效率,而且在分析企业边界时,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交易成本学派的静态比较方法,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形态相比较,可以确定企业纵向边界变动的方向。但交易成本并不是决定企业边界的唯一因素,因为企业边界差异的决定因素还应包括企业专业化水平。新古典理论从生产角度考察企业边界,侧重于动态、系统分析,适用于与专业化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企业边界问题的分析,包括生产技术的演进对企业组织的发展的巨大影响,这弥补了交易成本理论忽视企业生产职能的缺陷。企业能力理论以整合企业内、外部能力为核心,强调在进行企业边界分析时必须按照企业本身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统一企业的生产功能和交易功能,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健康发展。

知识利用效率对企业边界的决定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管理生产功能的系统,它主要研究了诸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问题。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要素分析框架,将知识要素纳入了资源配置的内容,适应了新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知道,在新经济的环境下,知识已经成为比传统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更为稀缺的一种资源。知识正和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一起成为一项新的基本经济要素,并且在当今科技瞬息万变、技术创新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条件下,由于知识可以实现建立在其自身基础之上的发展,即所谓“内生性发展”,所以它被认为是新形势下的“高级要素”,从而使它也成为决定企业存在和边界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著名的企业理论家德姆塞茨就提出了企业是协调和整合企业成员所拥有的特殊知识的机构这样的观点。即是说,企业要获取与利用知识,就必须对企业内的知识以及拥有不同类型知识的个人进行管理,因为市场不具有管理企业知识的功能,而只有企业才能作为管理组织内成员及其所拥有的知识的机构而存在。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对企业的性质予以新的解释, 这种企业理论关注了企业的异质性以及长期获得超额收益的机制。与前面若干解释不同, 企业能力理论并不强调交易费用,它从企业的“生产”属性出发, 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知识产品库——生产性知识和能力集合。企业能力理论认为, 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不仅取决于组织成员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取决于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 即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企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企业剩余生产和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源。它认为企业能力是难以模仿的、知识的转移是低效率的(高成本), 这是因为知识的创造具有专业性、知识的积累具有长期性、知识的表达具有隐含性、知识的分布具有分散性、知识的运用具有整体性。企业能力理论正是在这些能力(知识)特性的基础上来解释企业的存在。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 知识投入在生产过程中是首要的因素, 知识载体于个体并专业化于某

一特定领域, 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个人的共同协作和努

力。有效的生产要求某一制度安排能起到协调个人知识的功能。然而, 市场并不能承担这种协调功能。因为市场在协调过程中会因知识的隐含性和不可分割性等原因而失效。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作为一种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安排便出现了。它创造了能使得多个个人集中使用各自拥有专业知识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说, 企业是生产活动所需知识的获得、运用和积聚的有效制度, 尤其是它通过提供大规模的增量学习过程使得部分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得以在组织中积聚。由于企业中知识的积聚是拥有各种专业知识的多个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由此形成的有关知识资产便是由企业拥有的而不是主要被个人所拥有的, 即企业具有比其中所有个人拥有的知识之和还要高得多的知识。这些额外的知识体现在企业的成规之中,成规可能被看作是“一个组织的技能的集合”, “它可以是指整个组织中重复的活动方式”, 即一个组织得以构建和在其中得以运营的行事方式、规则、程序、习惯、战略和技术。“在任何时候,一个行业的企业都可以看作是以一套技术和决策规则(惯例)来运行”。企业成规的形成过程实质是能力和知识在企业内部的社会化过程。正是成规的存在决定了企业这一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协调个人知识和组织合作方面具有比市场更高的效率,并决定了企业的成长过程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也正是企业在能力形成、知识积聚以及成长路径上的差异决定了为什么一个企业不同于另外一个企业。而这种不同有可能导致一个企业对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视为一组特殊能力和资源构成的资源集合, 而企业的能力和资源又是以知识和资源为基础的, 所以也把这种理论称为企业的知识理论或企业资源理论。但无论叫什么名称, 这类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均认为: 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 企业的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概念。

企业能力理论从企业内在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企业和市场。企业被看作是一个知识创新体, 在本质上永远是一个能力体系, 这正是企业能够获得长期超额收益、产生长期收益的机制的深层原因。企业的能力特征对解释企业的存在、边界以及企业的异质性和竞争优势都有很强的说服力, 如企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能力和知识难以通过市场来传递; 企业的外延边界在于能力的适用边界, 企业能力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 特别是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企业的异质性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和积聚能力的差异性; 而企业内部决策权配置则取决于企业能力(知识)的分布和相互关系。所以, 从企业性质的经济性来看, 应当以最根本的同质的东西来规定企业的内涵, 这种同质的东西就是能够产生智力资本的“企业能力”,能力直接与各企业不同的效率水平密切相关, 而且具有战略性价值。

如果企业的存在是为了管理企业成员所拥有的特殊知识,那么,由什么决定企业的边界呢?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根据知识利用的相对效率来分析企业的垂直和水平边界。德姆塞茨是这样解释企业的垂直边界的:在市场能有效地转换产品但不能有效地转移知识这一假设前提下,如果在生产阶段B需要使用阶段A所利用的知识,则生产阶段A和B将被垂直整合在同一个企业之中;另一方面,如果阶段B不需要使用阶段A所利用的知识就可完成生产任务,则阶段A和阶段B 就能有效地通过市场交换相联系,换言之,生产阶段A与生产阶段B可分为两个独立的企业。

权力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及其表现

规模经济、交易费用、信息成本、知识效率等经济理论都无法完整地解释企业规模扩张和收缩的问题。由此可以认为,决定企业边界必定存在着新的本质因素。而这种因素正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知识的重要性所带来的权力因素。权力是一种控制和影响他人的能力,具有支使、支配的力量。经济学中的权力是指为了追求特定目标或结果而对个体或群体(组织)所拥有资源的激活和配置力量。影响企业边界的权力主要是所有权和公共权力。在经济学中,所有权既指对某种财产的所有权,也指对企业的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指对给定财产进行处置的完全权力,企业所有权则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公共权力主要存在于政府和社区,通过法律、规章或行政手段来实现。它们对企业规模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所有权的影响

所有者从因财产而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关系中进一步扩大了权力范围,即通过财产关系而控制更多的资产使用和收益权,反映出资产所有者凭借其资产而控制整个企业行为。正是这种行为决定企业资产的选择与配置,“企业边界是在交易各方进行最优权力配置的选择”,其配置水平的高低,是企业成长的限制力量。在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古典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所有者拥有对“人”的控制、支配权。

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在企业的运行中权威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即强制性权威和诱导性权威。强制性权威通过威胁、恫吓等手段在权力接受者中建立起威望和可信性,这种权威虽容易引起接受者的不满和反抗,但在短期内是广延性、综合性和强度上最有效的权力形式;诱导性权威主要依靠劝说或奖励来达到使接受者遵从命令的目的,由于是以“软”约束出现,比较符合雇员的需求心理,容易使权力接受者服从,并能激发其热情和创造性,其努力工作的付出问题远远超出雇佣契约中的规定,直接或间接推动企业边界的扩张。所有者追求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动因,驱动企业边界的扩张。

企业所有权对企业边界的影响,表现为关系企业扩展或收缩的战略决策、投资决策的决策程序、效率、决策能力和对企业控制、协调能力上。

2、公共权力的作用

公共权力具有对企业的强制约束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不应直接干预在公序良俗范围内运作的企业行为,但不能排除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个量调控。这种调控有利于实现政府的宏观设计,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企业既要承受政府的行政手段,也要面对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既要关注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又要注重政府的微观调节政策。企业执行或顺应政府的相关政策,就会得到鼓励,促进发展;不执行或违背相关政策,就会受到惩罚,丧失既得利益甚至失去生存权力。所以说,政府权力是影响企业边界的重要因素。

公共权力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行为上。政府可以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企业行为,从而影响其边界,如政府特许及管理限制了企业的扩展;政府也可以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间接进行调控,达到限制或鼓励企业扩展的目的,如货币供应、税收、利率和价格管制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以及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约束,都可以极大地影响企业边界的伸缩。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授权有关部门制定市场规则来对企业进行制衡。

社区权力对企业边界的约束,主要通过社区文化、行为规范和舆论监督来进行,它表现为一种间接的软约束,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哈佛学派概述

西方产业经济学主要有三个学派: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

哈佛学派(Harvard School)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产业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哈佛大学的梅森(E. Mason)教授和其弟子贝恩(J. Bain)是哈佛学派的代表人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一段期间,哈佛大学的梅森,发展了传统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成果(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简称SCP模式)的模式,使之成为产业经济学内容的框架。他认为,产业经济学或称产业组织理论,既要靠实践经验的研究和经济制度的研究,又须要有一个理论上的分析框架,即结构—行为—成果这个框架。他特别强调市场结构和其他客观的市场条件的重要性,把它作为认识市场上的企业行为的关键。因此,他着重研究市场结构,以此作为产业经济分析的统一基础。

1959年,贝恩所著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正式形成。

哈佛学派的后来学者中最著名的是贝恩,他继续强调市场结构的重要性。特别是他研究了市场经济中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时遇到的障碍,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个“进入障碍”和市场集中性、产品差别性三者,是市场结构的关键要素。

哈佛学派的特点是重视产业经济的实践经验,着重研究市场结构;此外,还强调垄断力量与一定的市场结构相联结的重要性,把它作为产业经济分析中的普遍性问题。

哈佛学派的其方法论

哈佛学派以实证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集中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方式,而后者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的好坏。这便是产业组织理论特有的“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简称SCP)分析范式。按照这一范式,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总是倾向于提高价格、设置障碍,以便谋取垄断利润,阻碍技术进步,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置;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保持市场适度竞争。

哈佛学派建立的SCP分析范式,为早期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套基本的分析框架,使该理论得以沿着一条大体规范的途径发展。然而贝恩最终并没有就SCP范式作出进一步的更为一般化的完整说明,谢勒(Scherer,1970)通过完善SCP范式中各环节的反馈效应,才使得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得到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正如马丁教授(Martin,1993)所指出的, 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因果关系,它需要同时考虑其它因素对结构、行为和

绩效的影响。贝恩的研究成功地开创了持续20年的以跨部门研究为主的经验型产业组织分析时代。

虽然结构-行为-绩效统治了主流产业组织学界近半个世纪,但其本身也有着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SCP范式以静态的实证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以给定的产业结构为前提,将现实企业之间既存的各种差异看成是决定产业竞争状态的外生变量,对特定企业和产业的实际行为进行静态截面观察,然后再将分析结果与企业的市场绩效相联系。首先,SCP范式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不具有严格的理论演绎逻辑的必然性,它是基于大量观察的经验性描述;其次,SCP范式过于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决定作用,并且不能对策略性行为的逻辑作出清楚的解释,因素选择并没有穷举,新的重要因素未被纳入到框架之中,如信息、交易费用等;再次,SCP范式存在着来自数据采集和模型设计方面的天生缺陷;最后,该范式顶多只能反映出某一时期既有行业结构下的行为和绩效间的特定联系,而并不能说明该结构的形成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一、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的比较

(一)哈佛学派的竞争理论

哈佛学派是指自20世纪30-60年代,由一批哈佛大学的学者形成的比较完整的产业

组织理论。其观点最早起源于1938年,梅森在哈佛大学对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及其市场结果进行的经验研究。50年代,贝恩等人继续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并

在1959年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成为产业组

织的集大成者。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业、绩效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简称SCP框架。

其中,市场结构是指一个市场的组织结构特征,主要衡量标志有:(1)市场集中度,可以通过市场上的买者或卖者的数量和大企业所占比例表达出来;(2)产品差别化,是指同一市场不同企业生产同类商品在质量、款式、性能等方面的差异性;(3)新企业的进入壁垒,是指阻止新竞争者进入市场的因素或障碍。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根据市场供求条件并考虑与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为取得竞争优势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它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排挤对手等。市场绩效则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获得的最终成果的总和,反映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包括利润率水平、技术进步、充分就业等。

哈佛学派的竞争理论重点体现在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上,如贝恩认为,竞争是结构问题,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具有竞争性,不能只看市场行为或市场绩效,而应看该行业市场结构是否高度集中,是否实际上由一个或数个寡头所控制,此外还要看进入该行业的壁垒是否很高,以至扼制新厂商进入该行业。由于该学派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又被称为“结构主义学派”。其主要观点包括:

(1)在一个部门内过高的生产集中程度会导致糟糕的市场结果,但规模效益显著的部门

除外;适度集中的寡头市场和带有某些原子市场的市场结构,可以实现按照竞争要求所期

望的市场结果;因此,具有决定性的结构的边界不是位于原子市场和寡头市场之间,而是

位于较高集中度的寡头市场和适度集中的寡头市场以及某些原子式结构的市场之间。

(2)过高的产品差异程度通常并不会带来很好的市场结果,因为消费者常常只有在两个

十分近似的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所以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数量并不会随产品差异程度而

相应地扩大;有效竞争所要求的并不是特别高的产品差异程度,而只是要求适度的产品差

异。

(3)高度的市场进入限制,与中等的和较低的市场进入限制相比,对市场结果具有负面

影响;通过高度市场进入限制得到保护的高度集中的生产部门比带有中等程度市场进入限

制的高度集中生产部门,一般来说会导致更为糟糕的市场结果。因此,要获得有效的市场结果就必须消除市场进入的限制,其中主要是人为的市场进入限制。

基于以上认识,哈佛学派主张,为了保持有效竞争,获得令人满意的市场结果,必须

运用竞争政策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干预、调节。这些主张,曾在战后至70年代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美国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的依据。

(二)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

芝加哥学派在过去是货币主义的同义词,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学派的一些经济学

家和法学家,如施蒂格勒、博克、德姆塞茨、波斯纳等,在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分析和与哈

佛学派的论战中,提出了竞争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竞争政策主张,形成了芝加哥学派的竞争

理论,并逐步取得了主流派地位,其对80年代以来的美国反垄断政策的转变起到了很大

的影响作用。

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的基础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该理论认为:(1)

市场竞争过程是一个没有国家干预条件下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适者生存,不适者死亡”,施蒂格勒把它称之为“生存检验”;(2)从长期看,在没有人为的市场进入限制的条件下,市场竞争过程是有效的,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带来能够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3)因此,国家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把它仅仅限制在市场竞争过程确立制度框架条件上。

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竞争,认为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在芝加哥学派看来,高集中市场长期出现高利润率,只能说明该市场中大企业的高效率经营,因为不是建立在高效率经营基础上的高利润率水平,都会招致其他企业的大量进入,而使利润率很快降至平均水平。正是各个企业通过合理的选择采取最优行为的结果,在适者生存的法则下效率高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才导致高集中市场的出现。由于他们强调市场绩效对市场结构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芝加哥学派又被称为“效率主义学派”。

什么是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又称古诺双寡头模型(Cournot duopoly model),或双寡头模型(Duopoly model),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古诺模型的假设

古诺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出售矿泉水的生产成本为零的寡头厂商的情况。

古诺模型的假定是: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他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

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产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编辑]

古诺模型中厂商的产量选择

A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OQ(1/2―1/8―1/32―……)=1/3 OQ

B厂商的均衡产量为:OQ(1/4+1/16+1/64+……)=1/3 OQ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1/3 OQ+1/3 OQ=2/3 OQ

[编辑]

价格竞争的古诺模型

假定两个寡头分别用40元的固定成本生产可以相互替代并且有差别的产品,并假定不存在可变成本,边际成本为0,两个寡头面临的市场需求数如下:

D1:Q1=24-4P1+2P2

D2:Q2=24-4P2+2P1

π1=P1Q1-40=24P1-4P12+2P1P2-40

dπ1/ dP1=24-8P1+2P2=0

P1=3+1/4P2(寡头1的反应函数)

同理:P 2=3+1/4P1(寡头2的反应函数)

因此,P1=4,P2=4

得:Q1=16,Q2=16;π1=24,π2=24。

寡头间的这种无勾结行为而达到的这种均衡称为古诺均衡.寡头间若存在着勾结,以求得联合的利润最大化,所得到的均衡为共谋均衡。

[编辑]

古诺模型结论的推广

以上双头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推广。令寡头厂商的数量为m,则可以得到一般的结论如下: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m+1)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m/(m+1)

古诺模型的缺陷是假定了厂商以竞争对手不改变产量为条件。

伯特兰德模型

什么是伯特兰德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特兰德(Joseph Bertrand)于1883年建立的。古诺模型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都是把厂商的产量作为竞争手段,是一种产量竞争模型,而伯特兰德模型是价格竞争模型,

伯特兰德模型的假设为:

(1)各寡头厂商通过选择价格进行竞争;

(2)各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

(3)寡头厂商之间也没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编辑]

伯特兰德模型的前提假定

伯特兰德模型假定,当企业制定其价格时,认为其他企业的价格不会因它的决策而改变,并且n个(为简化,取n=2)寡头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A、B两个企业的价格分别为P1、P2 ,边际成本都等于C。

[编辑]

伯特兰德模型的推导和分析

根据模型的假定,由于A、B两个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所以消费者的选择就是价格较低的企业的产品;如果A、B的价格相等,则两个企业平分需求。于是,每一个企业的需求函数为:

因此,两个企业会竞相削价以争取更多的顾客。当价格降到P1=P2=C时,达到均衡,即伯特兰德均衡。

结论:只要有一个竞争对手存在,企业的行为就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一样,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伯特兰德均衡及伯特兰德悖论

根据伯特兰德模型,谁的价格低谁就将赢得整个市场,而谁的价格高谁就将失去整个市场,因此寡头之间会相互削价,直至价格等于各自的边际成本为止,即均衡解为:

根据伯特兰德均衡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寡头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MC;

2.寡头的长期经济利润为0。

这个结论表明只要市场中企业数目不小于2个,无论实际数目多大都会出现完全竞争的结果,这显然与实际经验不符,因此被称为伯川德悖论

伯特兰德模型存在的问题

伯特兰德模型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它的前提假定有关。从模型的假定看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①假定企业没有生产能力的限制。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它就无法供应整个市场,价格也不会降到边际成本的水平上。

②假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完全相同,就可以避免直接的价格竞争。

对伯川德模型的评价

伯川德模型假设价格为策略性变量而更为现实,但是它所推导出的结果却过于极端;但由于与现实不甚相符而遭到了很多学者的批评。这是我们为什么将其称之为伯川德悖论的主要原因。因此,学者们在研究市场中企业的竞争行为时,更多的是采用古诺模型,即用产量作为企业竞争的决策变量。

歧视定价

歧视定价(Pricing Discrimination)

什么是歧视定价

歧视定价就是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方法,对不同寻找成本或支付意愿的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从而最大限度地将统一价格下的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通过价格歧视定价策略服务于整个信息商品市场,可以使供应商获得尽量多的消费者剩余,保证收回成本与实现利润最大化。

对企业而言,最有利的歧视定价莫过于向每个消费者收取一种他们所愿意而且有能力支付的最高价格了,这种价格歧视理论上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当然,在现实情况中,这种价格歧视是难以实现的,毕竟作为消费者,每个人都想以最低的价格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会把自己的支付意愿明明白白地摆在商家面前。

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歧视定价,例如,同一时刻的同样一度电,电力公司向工业用户收高价,而向民用户收取低价。当然,要注意到是同一种物品,像电力公司在用电高峰时和低峰时对同样的一度电收取不同的电费,这就不属于歧视定价。

对于私人企业来说,采用这种定价法可以更好地利用稀缺资源和提高利润潜力。然而,私人企业也要避免将高消费顾客引入低收费计划中去。比如,航空公司通过一些限制以免使商务顾客享受打折收费,好象要求购买打折机票的乘客必须在目的地过一个周末。

信息商品市场中的歧视定价

信息商品市场力量的广泛存在使歧视价格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信息商品高度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又造成信息在买卖双方之问分布得极端不对称,再加之信息商品种类、版本众多,销售渠道分散,使信息商品价格歧视成为可能。另外,与一般商品相比,信息商品的定价中存在更多、更复杂的价格歧视,这是与信息商品的自身特点和成本结构密切相关的。信息商品市场中的歧视定价有三种:

1.个人化定价

当一家垄断厂商能够向每个消费者索取其愿为每单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时,厂商就实现了完全价格歧视或一级价格歧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服务的个性化设计或定制服务越来越容易实现,定制服务使信息商品对消费者具有最大的效用;然后,分析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购买力、累计总额等信息;最后,对价格进行个人化。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成熟和良好的交互性,厂商可以一对一地建立智能定价系统,彻底剥夺消费者剩余。

2.群体定价

群体定价指对不同的顾客群体设置不同的价格。信息商品的供应商鉴于不同的顾客群体对价格的敏感性不同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定价。具体而言,就是愿意购买同一信息商品的许多消费者形成一个购买集体,而厂商则将该信息商品打折出售给该购买集体。价格折扣可固定,也可

根据消费者数量的多少来决定折扣的高低,一般买者越多折扣越大。实际上是厂商设计了一种隐蔽的自我选择机制,实施了三级价格歧视。厂商通过调查将消费者分为有耐心参加集体竞价、对价格敏感者和没有耐心、时间的机会成本较高、不愿参加集体竟价的价格麻痹者两组。信息商品较低的边际成本使厂商在集体竞价中即使以低于市场价格成交仍有利可图。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消费者之间交流信息和搜寻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使愿意购买同一信息商品的消费者形成购买集体成为可能,否则在一般市场中要将许多具有相同购买意愿的消费者集合起来,其成本之高昂难以想象。

3.版本划分定价

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螺迫程度、对信息内容详略的要求以及消费能力等的不同,生产者提供不同版本的信息,每个版本的内容、功能、价格不同,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每位顾客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版本,这样一个完整的商品系列会使信息商品供应商提供的商品的总价值最大化。这种定价方式的优点就是供应商可以不用花费成本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特征,而由消费者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去选择其认为最合适的产品,这样供应商既达到了赚取最大化利润的目标,又可以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了解其需求特征,从而为以后新产品的推出积累了第一手资料。目前,很多信息商品的供应商均采取这种定价方式。

价格歧视定价是信息商品厂商增加销量、收回固定成本、获得更多利润的有效手段,它将是信息商品市场的基本定价策略,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定价策略,敏感而又灵活地把握市场变化,就能及时制定出合适有效的商品价格。这将更加有利于企业实施商品差别战略和低成本。

价格管制

价格管制(Price Regulation)

什么是价格管制

价格管制是指政府对处于自然垄断地位的企业的价格实行管制,以防止它们为牟取暴利而危害公共利益。

在实践中,价格管制能否可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垄断厂商必须能够盈利,否则它将拒绝生产。二是管制成本必须低于社会福利(净损失的消除)。另外,对于价格管制,最困难的事情是确定最优管制价格。如果价格定得过低,垄断者将削减产量。同时,由于价格已经下降,需求量将上升,结果存货会发生枯竭,出现短缺。

现实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政府能够限制价格,但垄断者仍能获得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因而导致人们的不满。再者,某些价格管制可能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和成功的,但在长期内不一定有效和成功。

价格管制的目的

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制主要服务于以下目的:

1、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社会分配效率的提高

根据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特性,在成本劣加性范围内,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比多家企业提供相同数量的产品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这样,在这些行业,就通常由政府特许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经营。但由于处于垄断地位,在缺乏外部有效约束的情况下,垄断企业作为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就可能通过制定垄断价格,把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从而扭曲社会分配结构,降低消费者福利水平。对企业价格进行管制,以保证消费者福利水平,就成为政府进行价格管制的重要目的。

2、促进自然垄断产业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

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管制,实质上是在这种不存在竞争或只存在较弱竞争的产业领域,建立一种类似于竞争性和机制的企业经营体制,既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又刺激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

3、维护企业发展潜力

自然垄断产业具有投资最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需求具有不断增大的趋势,这就需要自然垄断产业的企业不断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保证满足不断增大的社会需求,而面对这些产业生产的内在特征,政府在制定自然垄断产业管制价格时,就要保证有利于使企业具有一定的自我积累能力,能够不断进行大规模投资,不断提高产业供给能力。

价格管制的主要方式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管制的主要方式有:

1、投资回报率管制

从理论上看,按照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来确定管制产业的价格,是一种理想方式,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效率,但这种方法在自然垄断产业难以执行,因为这些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如果按边际成本定价,就会出现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企业面临亏损,从而没有动力提供供给。尽管政府可以运用税收对企业进行财政补贴,但却可能导致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去提高内部效率。若在成本递增行业采取边际成本定价,又无法消除企业的超额利润。因此,对于自然垄断产业通常采取平均成本定价方式,即允许企业在正常运营成本的基础上,获取一个合理的或公正的资本收益率。

在平均成本定价中,关键是确定公正报酬率(Fair Rate of Return)。由于自然垄断企业的资产(V)一般由借贷资本(D)和自有资本(E)构成,因此,资产的公正报酬率(j)需要通过确定借贷资本和自有资本的合理比率,以及确定借贷资本的合理利率(i)和自有资本的合理利润率(r)来决定,即

j=D/V*i+ E/V*r

其中,D/V、E/V属于企业资本结构变量,只要资本市场健全,企业融资行为合理,管制部门不必进行过多干预。这样,确定公正报酬率实际上可简化为选择合理的借贷利率i和利润率r。一般情况下,受管制产业的固定资产比率较高,借入的长期资本在负债资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因而借贷利率i一般以资金的长期借入利率来计算,而自有资本的利润率r则选取长期资金的存款利率。用企业资本总值C乘以公正报酬率j,就可以确定受管制企业合理的资本收益水平,从而也就为制定企业管制价格提供了依据。

2、拉姆士定价(Ramsey Pricing)

拉姆士定价是指当企业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将会出现亏损时,采取的一种次优的定价方式,即在保证企业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的前提下,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考虑一个特定的企业用共同的设备向需求价格弹性各不相同的多个用户提供服务时的情况,假设各个用户的需求相互独立,需求方程记为P

i = P(Q i)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章节导览: 壹、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一、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二、产生交易成本的原因 三、交易的三项特征 四、交易成本分析 壹、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一、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是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它是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H·Coase)1937年在其重要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中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中心,把交易作为分析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用什么样的体制组织来协调。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情况的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 科斯在尝试解释企业何以存在时为经济理论“发现”的就是这种反复发生的交易成本。他的结论是,通过建立一种无限期的、半永久性的层级性关系,或者说通过将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像企业那样的组织,可以减少在市场中转包某些投入的成本。一种多少具有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如一个雇员与企业的关系,对企业来说,能节省每天去市场上招聘雇员的成本;对于雇员来说,能减少每天去市场应聘的成本和失业风险成本。这种“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就是制度,包括契约,也包括政策等。因此,依靠体制组织、契约以及其上的政策等制度,采纳和利用标准化的度量衡,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水平。 交易成本理论中的制度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使许多经济学者重构了制度经济学,并把它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主义理论家的那种注重对制度作描述性分析的研究区分开来,冠之以“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但我们仍然习惯地称之为制度经济学或制度分析学派。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关心的是分析各种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等。制度经济学家也普遍关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CBA)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价值。非公共行业的管理者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对某一大型项目的无形收益(Soft benefits)进行分析。在该方法中,某一项目或决策的所有成本和收益都将被一一列出,并进行量化。 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也称费用效果分析法,是规划与采购工程系统或设备的一种方法。它起源于二次大战后的美国,从60年代后,这种方法广泛流行于各工业部门。为了实现某种经济上的或军事上的目的,可供选择的经济技术方案很多,这些方案在实现目的的效果上和消耗的费用上各不相同。通过效用分析可以从这些方案中找出给定效果,采用费用最低的方案。整个工程系统消耗的费用一般是从研制设计开始到服务期满之间的下列各项费用的折现总合:(1)研制与生产费用,包括建造新的生产线、试验与建造新的原料以及批量生产规模等的影响在内;(2)存储与维修费用,包括建造专门仓库等;(3)现代化改造费用;(4)人员培训,日常运行及意外损失等费用。所有这些费用均在不同时期支付,应根据反映货币价值与时间关系的折现率,把它们折算到同一时间来计算。 由于实际问题中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许多参数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需要对这些参数作出多种假设,通过分析来检验它们对工程系统费用效果的影响程度,从而权衡利弊,选择有利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法是综合利用运筹学、程序设计、经济分析以及有关设备系统设计与使用等的知识和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产品设想筛选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新产品方案选定以后,就应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这种产品的价格定为多少市场可以接受?为此开发、生产成本控制在什么范围内企业才能赢利?这样的一个成本范围企业有没有能力达到?这些问题都属于成本效益分析范围。关于成本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很多,这里只介绍一种粗略的、用于初期分析的指数公式: VI=(Ts*Cs*Q*P*L1/2)/Tc 式中,VI--产品价值指数; Ts--技术成功的机会(0--10的适当等级); Cs--商业成功的机会(0--10的适当等级); Q--年销售量; P--单位产品的利润; L--产品寿命(年); Tc--产品总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利用这样的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只能作为决策时的一种参考,不能完全依赖它。因为这种定量方法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和变量都包括进去。 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定义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为组织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一种平衡法。所有正向项目(如现金流及其他无形收益)放在资产平衡表的一边,而所有负向项目(如成本以及其他开支)放在资产平衡表的另一边。 ? 哪一方在数量上超过另一方,则赢。成本效益分析举例 某公司为了改善经营,打算购买一套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软件,该公司用成本效益分析来判断此举是否正确。在负向方面(成本)有:- 软件的价格成本,- 雇用技术咨询人员安装和运行软件的成本,- 培训软件操作人员的成本,正向方面(效益)有:- 提高了的业务流程(导致年度经营总成本下降),- 由于信息供给更为有效,公司决策更为科学(导致额外的现金流),- 由于使用现代化软件,员工士气得到提升。成本效益分析存在的问题 成本效益分析法常见的一个错误是运用非折现的金额(Non-discounted Amounts)来计算成本和收益。因此,像NPV[净现值]、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值]或CFROI[现金流投资回报]等方法较之CBA 则更值得推荐,因为它们考虑了金钱的Time Value[时间价值]。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另一个问题是,成本项总是的真实的、数量大的、容易计算的,而收益项除了这些以外,还可能是不可衡量的“软”项目。因此一定要注意反对那种“不能量度的项目就不存在”以及“不能量度的项目就没有价值”的观点。 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战略投资项目上,无形效益往往要比财务上衡量出来的效益大得多。在制定决策时还必须把风险考虑进去。成本效益分析的沿革成本效益分析法源于法国工程师Jules Dupuit写于1848年的一篇文章,该文至今仍值得一读。英国的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后来提出了一些正式的概念,奠定了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1936年美国《联邦航海法案》(Federal Navigation Act)的一项要求,为成本效益分析法的首次实际运用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一法案要求海军工程师在计划采用

成本预算的编制

成本预算的编制 1基本要求 1.1成本费用预算是一项综合性预算,它的编制工作一定要在遵循成本效益原 则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从严、从紧,处处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原则。 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应以目标成本费用为依据,并与预算年度内其他各有关专业 紧密衔接,与成本费用计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的口径相一致。 1.2年度生产预算主要指在年度内完工的商品产品产量预算,它是编制商品产 品成本预算的基本依据。人工预算和技术组织措施预算等资料是编制成本费用 预算的重要依据。 1.3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要基础。 1.4为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占有率,成本费用的高低将是企业 能否生存的关键。因此,降低成本费用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降低成 本费用的措施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保证。 1.5预算年度内一切成本费用支出,包括预算期内商品生产(含根据预算安排 和管理上的需要,在预算年度内期初、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数量的增加或 减少)和非商品生产所需的成本费用,都应纳入年度成本费用预算。 1.6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加以选择。在各项消耗 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可按企业成本费用计算的方法,采用直 接计算法编制。在各项消耗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不很齐全的情况下,可以 增产节约措施预算作为调整计算的依据,采用因素测算法编制。 1.7实行一级成本核算,车间不计算成本,也不进行成本指标考核的企业,由 企业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按一级核算的要求直接编制全公司的成本费用预算。实行分级成本费用核算,分车间计算成本的企业,可分两级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由车间、部室分别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后,由企业财务部门汇总编制全公司的成本 费用预算。 2用直接计算法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1集中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即由成本主管部门直接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1.1分项目进行成本预算。 2.1.1.1原材料、自制半成品项目。根据企业制定的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消耗定额,结合计划节约的措施要求,按照年度生产产量预算 计算其消耗定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半成品成本预算表”。 2.1.1.2燃料和动力项目。根据设备动力部门的外购及自制动力计划和产 品生产工艺过程中耗用的燃料和动力消耗定额,结合预算期内所采取的节约措施 要求,计算预算期消耗总量和总金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 半成品成本预算表”和“动力费预算表”。 2.1.1.3工资、应付福利费项目。根据企业制定的产品工时定额和经过劳 动力平衡后计算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一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问题与思考] 一家汽车制造厂自己不生产汽车轮胎,轮胎由另一家厂商专门生产,两个厂发生的交易行为是企业外的市场行为,两家企业会发生订货供货的买卖行为,所遵循的是价格机制或市场供求规律,通过讨价还价最后形成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这种在交易中的成本或费用肯定是存在的。 问题:汽车制造厂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兼并轮胎厂,将其变成自己的一个分厂或车间? 一、交易费用的涵义 交易费用概念是由科斯创立的。他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交易费用范畴的创立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初步形成。之后,该理论迅速发展,其中,威廉姆森的贡献最大。 1、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 (1)亚里士多德对交易的论述 商业交易;贷钱交易;雇佣交易。从事这三种交易活动都可以带来财富或致富。 他提出了交易的概念,并将交易与生产区被开来,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肯定。 (2)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 在1934年出版的《制度经济学》一书中,他以法律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经济关系,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整个社会是由无数种交易组成的一种有机的组织。 康芒斯的交易是在一定的秩序或集体行动中的规则中发生的、在利益彼此冲突的个人之间的所有权的转移。他将交易的具体类型分为三种: 第一,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其一般原则是稀少性。 第二,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其一般的原则是效率。 第三,限额的交易,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市财富或购买力的限额配给。

企业的本质-交易成本理论资料讲解

1.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企业的本质?为什么有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差别?哪些因素决定企业的规模范围? 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组织效率 强调制度 企业(契约)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契约。资本、融资结构。 交易成本理论是关于产权交易的理论。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 长期以来,西方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能够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作用下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观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理论使得人们“既不知道引导市场交易活动的成本,也不知道企业内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成本的影响如何。” 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公司的性质》中认为,“创建公司成为有利可图之事的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存在着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即:发现价格的成本以及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成本。 公司存在的充分条件就是交易成本的差异,也就是在公司内部管理和管理的市场化两者之间寻找一个交易成本更低的方式。当公司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公司就应该产生;而当市场交易成本低于公司内部交易成本时,公司的内部交易就会弱化、消失,甚至会导致公司的灭亡。通常根据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取代市场,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形式,选择只存在于企业和市场二者之间。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1937 年,交易成本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它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由于运用市场机制也有成本是客观现实,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企业家代替市场机制,企业家指挥生产。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物,其运用市场机制的成本包括:(1)发现相对价格的费用;(2)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3)不确定性原因引起的费用,即契约履行的费用;(4)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科斯关于企业内部组织运行同样存在交易成本的论述,对以后相关的企业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斯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零交易成本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是不可能实现或达到的,但是,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可以不断地降低企业内外部的交易成本,使其交易成本不断地逼进零的极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西方各国政府和企业经济组织不断改革社会经济的产权制度和组织机构,改善经济运行机制、运行规则和运行方法。 用交易成本理论进行解释:(1)短期生产经营决策的机会成本是生产组织制度选择的交易成本。在成本管理会计中,短期生产经营决策需要重点考虑机会成本,并在不同生产组织形式方案中决定取舍。(2)长期投资决策中的机会成本是发现相对价格的交易成本。 科斯于1960年发表了著名的《社会成本问题》,对交易成本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界定,科斯把它定义为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我们可以把交易成本理解为“扯皮成本”,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为获取经济收益而与人打交道时发生的一切时间、精力和物质的支出(彭真善,2006)。 科斯用交易成本完满地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和决定企业规模的因素,并用它分析了企业与市场的差别与联系,他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制度。市场的交易由价格机制来协调,而企业的存在将许多原属于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了。在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取代了价格机制成为生产活动的协调机制,企业通过市场“内部化”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办法

XXXX公司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要求,为了提高企业效益,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加强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测算市场竞争条件下合理的成本目标,特制定本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办法。 第二条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实事求是的原则。 1.责任成本预算“零利润”原则。公司为项目的利润中心,项目经理部为项目成本中心,成本中心的预算利润为零。 2.合理节约的原则。责任成本预算应能满足项目经理部正常施工生产和现场管理所需的合理费用。责任成本预算系按照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正常的施工条件编制,要体现公司范围内项目成本管理的平均先进水平,体现成本经营风险和激励机制。 3.公司编制的责任成本预算坚持复核制和集体决定制原则。即公司在编制责任预算时有编制人和复核人,在公司编制责任预算的同时,项目部也可自行按标准编制,互相校正,充分尊重项目经理部意见,编制完成最终定稿需要责任预算领导小组集体做出决定。 第三条组织机构 1.公司成立责任成本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主管项目的副总经理担任,成员为公司预算部、设计部、物流设备

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2.责任成本领导小组负责审查并确定各项目部的责任预算,日常工作由项目管理公司负责,公司项目部部、物流设备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和开发中心等相关部门协助办理。 第二章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 第四条项目经理部的责任成本预算费用主要由正式工程的直接成本预算费用、大临及过渡费用、项目部经费等组成。 1.正式工程的直接成本预算费用指施工过程中消耗在工程实体中的工料机费用以及一些必须发生的其他费用。 2.临时建设按照项目规模、特点及项目周边环境而定。 3.项目部经费主要包括:①生产和生活用的小型临时设施费。②施工辅助费(指工具、用具及仪器、仪表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工程点交、场地清理等费用)。③安全生产费。④文明施工及施工环境保护费。⑤已完工程及设备维护费等。⑥项目管理及服务人员工费,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流动施工津贴、上级规定的补贴、津贴等、辅助工资、劳动保护费⑦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汽车使用费、工程保险费、施工进退场及工地转移费、生活用水用电燃气费、宣传费。⑧业务招待费(大额费用需向总经理汇报)、咨询费、财务费用等其他费用。 4.税金统一由公司代缴。 第五条编制依据 1.与业主签订的工程合同、补充合同、有关的会议纪要,业主的

交易成本理论

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 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 监督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例如追踪产品、监督、验货等。 违约成本: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 Williamson(1985)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区分为事前与事后两大类。 事前的交易成本: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 事后的交易成本:契约不能适应所导致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指两方调整适应不良的谈判成本;建构及营运的成本;为解决双方的纠纷与争执而必须设置的相关成本;约束成本─为取信于对方所需之成本。 Dahlman(1979)则将交易活动的内容加以类别化处理,认为交易成本包含:搜寻信息的成本、协商与决策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与转换成本,说明了交易成本的型态及基本内涵。简言之,所谓交易成本就是指当交易行为发生时,所随同产生的信息搜寻、条件谈判与交易实施等的各项成本。 成本原因 编辑 交易成本发生的原因,来自于人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下所产生的市场失灵现象,造成交易困难所致(Williamson, 1975)。Williamson 指出六项交易成本了来源: 1.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指交易进行参与的人,因为身心、智能、情绪等限制,在追求效益极大化时所产生的限制约束。 2. 投机主义(Opportunism):指参与交易进行的各方,为寻求自我利益而采取的欺诈手法,同时增加彼此不信任与怀疑,因而导致交易过程监督成本的增加而降低经济效率。 3. 不确定性与复杂性(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由于环境因素中充满不可预期性和各种变化,交易双方均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纳入契约中,使得交易过程增加不少订定契约时的议价成本,并使交易困难度上升。 4. 专用性投资(Small Numbers):某些交易过程过于专属性Proprietary),或因为异质性(Idiosyncratic)信息与资源无法流通,使得交易对象减少及造成市场被少数人把持,使得市场运作失灵。 5.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利行为产生的机会主义,交易双方往往握有不同程度的信息,使得市场的先占者(First Mover)拥有较多的有利信息而获益,并形成少数交易。 6. 气氛(Atmosphere):指交易双方若互不信任,且又处于对立立场,无法赢造一个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将使得交易过程过于重视形式,徒增不必要的交易困难及成本。成本特性 编辑 而上述交易成本的发生原因,进一步追根究底可发现源自于交易本身的三项特征。这三项特征形成三个构面影响交易成本的高低。(Williamson, 1985)

第二讲 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一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问题与思考] 一家汽车制造厂自己不生产汽车轮胎,轮胎由另一家厂商专门生产,两个厂发生的交易行为是企业外的市场行为,两家企业会发生订货供货的买卖行为,所遵循的是价格机制或市场供求规律,通过讨价还价最后形成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这种在交易中的成本或费用肯定是存在的。 问题:汽车制造厂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兼并轮胎厂,将其变成自己的一个分厂或车间?

一、交易费用的涵义 交易费用概念是由科斯创立的。他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交易费用范畴的创立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初步形成。之后,该理论迅速发展,其中,威廉姆森的贡献最大。 1、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 (1)亚里士多德对交易的论述 商业交易;贷钱交易;雇佣交易。从事这三种交易活动都可以带来财富或致富。 他提出了交易的概念,并将交易与生产区被开来,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肯定。 (2)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 在1934年出版的《制度经济学》一书中,他以法律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经济关系,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整个社会是由无数种交易组成的一种有机的组织。 康芒斯的交易是在一定的秩序或集体行动中的规则中发生的、在利益彼此冲突的个人之间的所有权的转移。他将交易的具体类型分为三种:第一,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其一般原则是稀少性。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办法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办法 为了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完善内部承包体系,挖潜增效,使集团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责任成本预算是指在工程施工前,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所在地的价格水平,根据相关的定额和费用标准计算的责任单位(项目部或责任中心)完成相应工作量发生的成本支出总和。 它是核定给责任单位(项目部或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支出的最高额度,是对项目部及业务部门绩效考核与衡量的尺度,是目标成本。 第二条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原则 1、可控性原则 在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时,要以各责任单位(项目部或责任中心)对成本的控制能力为前提。凡能够控制的成本项目,均应列为责任单位(项目部或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预算的内容;对于不可控制的成本项目,则应作为另一个或上一级责任单位(项目部或责任中心)成本预算的内容。 2、一致性原则 各责任单位(项目部或责任中心)在编制本层次责任成本预算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目标和本层次的总预算,要使本层次的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持一致。 3、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就是要明确各责任单位(项目部或责任中心)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赋予它们在责任范围内的管理权力,还要根据各责任单位(项目部或责任中心)履行责任的情况兑现经济利益和予以奖罚。 4、及时性原则。 工程中标后,公司立即组织对项目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以确定各自的责任。 5、合理性原则。 预算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力求科学合理,做到公开、公正。 第三条编制体制 责任成本预算编制体制为两级: 1、公司(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对项目部编制责任成本预算。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根据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中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而且又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机制。15与企业通过契约形式完成交易不同,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成交易。企业有时可以依靠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配置资源,将原木属于市场的交易内部化。 而选择用市场方式还是企业方式进行资源配置的关键取决于交易费用的大小。企业通过内化的市场交易来减少交易费用。随着企业的扩大,管理费用随之扩大,当两者相抵时,企业停止增长。企业规模的极限限定了单个企业规模的有限性。因此,面对市场需求的复杂多变,单个企业无能为力,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许多单个企业结成战略联盟。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易费用,而且协同的管理费用相对于单个企业的管理费用为低。这样参与联盟的个业都能获得较同行业同类个业自主生产更大的利润,因此,个业愿意参与协同工作,服从核心企业的任务分配与调控,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创意产业演化过程中,企业与个业之间是一种动态的联盟,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行为动机。为在新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创意产业内的成员企业加强彼此合作,优化白身所在的协同绩效,往往会通过签订有效的契约来激励彼此之间达成更为密切的合作,避免成员企业的投机行为,节省交易成本。 运用交易成木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创意产业的演化。创意产业演化是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亨的基础之

上的。因此,信息共享是实现创意产业演化的基础。创意产业演化中的每个节点企业都需要作出各种决策,这些决策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创意产业演化中节点企业的生产运作相互依赖。获得的信息的多少和质量与决策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创意产业演化中信息的共享对创意产业演化中每一个节点企业的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很多战略都涉及信息的交换与共亨。同样信息共享在给创意户业演化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创意户业成员企业的风险。信息共享的程度是创意产业演化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创意产业的演化与发展,它可以大大地节省时间和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减少在复杂、重复工作中的人为失误,因而减少由于失误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和经济损失,提高创意产业演化的运行效率。

成本费用预算编制方法(DOC 6)

成本费用预算编制方法(DOC 6)

成本费用预算编制方法 1 基本要求 1.1 成本费用预算是一项综合性预算,它的编制工作一定要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从严、从紧,处处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原则。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应以目标成本费用为依据,并与预算年度内其它各有关专业紧密衔接,与成本费用计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的口径相一致。 1.2 年度生产预算主要指在年度内完工的商品产品产量预算,它是编制商品产品成本预算的基本依据。人工预算和技术组织措施预算等资料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要依据。 1.3 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要基础。 1.4 为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占有率,成本费用的高低将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因此,降低成本费用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降低成本费用的措施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保证。 1.5 预算年度内一切成本费用支出,包括预算期内商品生产(含根据预算安排和管理上的需要,在预算年度内期初、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和非商品生产所需的成本费用,都应纳入年度成本费用预算。 1.6 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加以选择。在各项消耗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可按企业成本费用计算的方法,采用直接计算法编制。在各项消耗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不很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增产节约措施预算作为调整计算的依据,采用因素测算法编制。 1.7 实行一级成本核算,车间不计算成本,也不进行成本指标考核的企业,由企业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按一级核算的要求直接编制全公司的成本费用预算。实行分级成本费用核算,分车间计算成本的企业,可分两级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由车间、部室分别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后,由企业财务部门汇总编制全公司的成本费用预算。 2 用直接计算法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1 集中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即由成本主管部门直接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1.1 分项目进行成本预算。 2.1.1.1 原材料、自制半成品项目。根据企业制定的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消耗定额,结合计划节约的措施要求,按照年度生产产量预算计算其消耗定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半成品成本预算表”。 2.1.1.2 燃料和动力项目。根据设备动力部门的外购及自制动力计划和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中耗用的燃料和动力消耗定额,结合预算期内所采取的节约措施要求,计算预算期消耗总量和总金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半成品成本预算表”和“动力费预算表”。

交易成本理论在企业供应链方面的应用

物流0741班曾明金 070700404621 论文题目:交易成本理论在企业供应链方面地应用 论文目录: 一、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看交易成本 <一)交易成本经济学概述与其意义介绍 1、交易成本经济学概述 2、交易成本理论提出地现实意义 <二)交易成本地分类及其相关内容 1搜寻和信息成本 2监督和执行成本 3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 <三)产生交易成本地原因及其相关内容 二、从交易成本理论看供应链地产生、发展与其管理控制 <一)供应链地概述及供应链地产生与发展 1 供应链地概述 2 供应链地产生与发展 <二)影响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交易成本地因素 1 交易地频率 2 交易地不确定性 3 资产地专用性 <三)供应链管理减少节点企业间交易成本地过程分析. 三、香港利丰集团地实践与应用 <一)香港利丰集团地简介 <二)利丰集团地供应链管理与交易成本控制 四、结语 五、参考文献 概述: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随之垄断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商上百年历史地通用宣告破产重组,再到丰田<通用之后地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商)地严重全球召回事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供应链上地企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由此可见如何提高整条供应链地整体质量与整体竞争力是现代企业急需解决地问题.供应链上地各企业除了追求自身利益外,还应不断减少各环节地交易成本包括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和企业外部交易成本一同去追求供应链整体长期地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关键词:交易成本供应链管理交易成本控制利丰集团

一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看交易成本 <一)交易成本经济学概述与其意义介绍 1、交易成本经济学概述 交易成本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当中惟一在实证检验方面成功地领域.交易成本经济学是融法学、经济学和组织学为一体地、新颖地边缘学科. 以威廉姆森为代表地交易成本经济学.他们认为,市场运行及资源配置有效与否,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交易地自由度大小,二是交易成本地高低. 在一定地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地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它与一般地生产成本<人—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交易成本指达成一笔交 易所要花费地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地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包括传播信息、广告、与市场有关地运输以及谈判、协商、签约、合约执行地监督等活动所费地成本.交 易成本理论是由科斯(Coase, R.H., 1937>所提出.他在《企业地性质》一文中认为交 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地,最明显地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地成本”、“市场上发生地每一笔交易地谈判和签约地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地其他方面地成本. 2、交易成本理论提出地现实意义 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地组成部分.社会交易成本越小则社会交易活动就越是活跃,社会商业活动才会越发达.因为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总是面临着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这就使人们不可能在无交易成本地情况下进行决策.为此人们为实现商业交易地扩大而不断寻求交易成本地降低.企业供应链管理就是其中最有效地策略之一.企业在管理上要求紧密合作,共担风险,更要共享利益才能够打造一条强有竞争力地供应链;供应链上地各企业除了追求自身利益外,还应不断减少各环节地交易成本一同去追求供应链整体长期地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技术上要求企业不断地运用新技术成果包括新地通讯工具,发展电子商务以更快更好地发 现交易对象促成交易,要求我国要加快三网合一战略不断完善信息流通平台 <二)交易成本地分类及其相关内容 本处主要分析市场交易成本,其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1搜寻和信息成本: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地搜集及取得交易对象信息与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地成本 2监督和执行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地成本,例如追踪产品、监督、验货等. 3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地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地内部成本. 4违约成本:违约时所需付出地事后成本.

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

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 2017-08-07 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 1. 编制费用预算的目的: 2. 费用预算编制的基础 3. 编制费用预算的基本思路: 4. 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 1. 编制费用预算的目的: 编制费用预算就是对各种费用加以控制,降低成本费用率,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经营运作趋向高效合理.在市场竞争里,最敏感的是价格,低价格来源于低成本,只要我们能把成本低下来,我们在促销中就可以给出更低的价格,低价格更容易达成销量.因为我们的成本降低了,所以利润空间并没有降低,这样,销量的增加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利润. [小结],费用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费用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2. 费用预算编制的基础 通常费用预算编制的'基础,应该是企业的收入/回款预算。只有收入/回款预算编制完成以后,才能确定企业费用预算。因为企业大部分费用是随着企业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回款的减少而减少。脱离收入/回款的费用预算,将是没有意义的.尤其对我们这样销售型企业,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收入与费用的关系更密切,更直接. [小结],费用预算的编制基础是收入/回款预算 3. 编制费用预算的基本思路: 编制费用预算的最终目的是对费用进行控制,那么控制的依据是什么呢?一般的原则是企业的费用要一年一年的持续减少,也就是说,明年的费用要比今年的费用少,后年的费用要比明年的少,这里说的不是费用的绝对值,而是相对企业的收入来说的相对值,更明确地说,就是企业的费销比(费用/收入)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持续降低,不断地挤压水分,当然降低或挤压的程度要把握好,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费用预算的编制要以上一年实际发生的费用,为依据进行的,以达到每年的管理都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持续改进的目的。 通常收入预算比过上一年的实际收入要高,而费用预算往往就是去年实际发生额或略有增长,这实际就达到了未来一年的费用相对收入来说,比前一年实际发生的要少,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持续降低,当然也不能年年到这样做费用预算,因为水分总有被挤干的一天。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政府应当如何评估各种支出项目是财政支出决策的最重要的一环,而成本-收益分析则是主要的评估技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由于在市场失灵的领域里,价格机制不起作用,公共决策者面临着揭示社会对这些资源配置的偏好和成本的任务。成本-收益分析是分析和估价公共政策的普遍使用的方法。它不仅是利用福利经济学和财政学基本原理的一种分析框架,而且也是一种思考方法,因为它为公共决策者在研究最符合社会效率和公平目标的资源配置时提供了指导原则。本文重点讨论公共投资的成本-收益评估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 什么是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1936 年的《洪水控制法案》,并于20世纪60年代得到美国国防部的“计划-规划-预算制度” 的系统应用(Nelson,1987,p.49-91; Campen,1986,h.2)。此后,成本-收益分析法被各国广泛应用于公共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逐渐成为财政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成本-收益分析首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任何一个投资项目是公共部门的还是私人部门的,二是投资项目的一些成本和收益是在将来发生的。显然,人们不会把今天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收入与将来数额相同的货币收入看成是一样的。比如,今天获得100元,它的价值要大于一年之后获得的100元,这是因为今天获得的100元可以进行投资,从而赚取某一利率。如果利率是8%,一年之后,如今的这100元值108元。换句话说,一年之后的108 元只值今天的100元。所以,有必要对将来的收益贴现,以使其与今天获得的收益可比。 为了把投资项目发生的将来收益(或成本) 累加在一起,就有必要弄清它们所发生的时间。将来的收益(或成本) 必须要贴现成现值,但首先要弄清这种贴现程序。在上述例子中,明年的108元值现在的100元。换言之,为了找到明年这108元的现值,我们就要利用贴现因子1/(1+r)n。也就是说,该现值等于108元/(1+r)n,其中,r代表利率或贴现率,n代表从现在开始到将来某一年的总年限(在该例中n=1)。如果我们现在有100元,并把它投资,投资年限为两年,利率为8%,那么,两年之后这笔最初总额为100元的将来价值是[100元(1+r)](1+r)=100元(1 +r)2=116. 64元。由此可知,如果把两年之后获得的货币总额转换成现在的价值,就必须用1/(1+r)2来贴现。 假定某一投资项目在其预期寿命内的每一年都会产生收益。如果是私人企业的投资,这些收益也许就会以该项投资所增加的收入来衡量。然而,如果是公共部门的投资,这些收益可能就要予以更广泛的理解。假定某一项目的寿命为n年,每年的社会收益的货币价值(B1,B2,…,B n) 可以估计。每年获得的收益可以转换成现值并加总,这种收益流的现值(PV) 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PV=B1/(1+r)+B2/(1+r)2+… +Bn/(1+r)n (1) 投资的贴现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经济学中很普遍,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投资的收益和成本将出现在不同的时间。项目的成本可以划分为“初始” 投资(资本) 成本(I0) 和“经常” 成本(C1,C2,…,C n),前者是在项目的现在出现的,后者则是在项目的整个寿命期间发生的。因此,在该项目的整个寿命中,每年的净收益(B-C)都必须要贴现以便估价该项目的净现值(NPV),它等于将来净收益流量贴现总额与其初始成本之间的差额: NPV=-I0+(B-C)1/(1+r)+(B-C)2/(1+r)2+…+(B-C)n/(1+r)n (2) 因此,投资的净现值可以写成:

(完整版)成本预算的编制

成本预算的编制 1 基本要求 1.1 成本费用预算是一项综合性预算,它的编制工作一定要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从严、从紧,处处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原则。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应以目标成本费用为依据,并与预算年度内其他各有关专业紧密衔接,与成本费用计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的口径相一致。 1.2 年度生产预算主要指在年度内完工的商品产品产量预算,它是编制商品产品成本预算的基本依据。人工预算和技术组织措施预算等资料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要依据。 1.3 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要基础。 1.4 为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占有率,成本费用的高低将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因此,降低成本费用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降低成本费用的措施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保证。 1.5 预算年度内一切成本费用支出,包括预算期内商品生产(含根据预算安排和管理上的需要,在预算年度内期初、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和非商品生产所需的成本费用,都应纳入年度成本费用预 算。 1.6 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加以选择。在各项消耗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可按企业成本费用计算的方法,采用直接计算法编制。在各项消耗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不很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增产节约措施预算作为调整计算的依据,采用因素测算法编制。 1.7 实行一级成本核算,车间不计算成本,也不进行成本指标考核的企业,由企业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按一级核算的要求直接编制全公司的成本费用预算。实行分级成本费用核算,分车间计算成本的企业,可分两级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由车间、部室分别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后,由企业财务部门汇总编制全公司的成本费用预算。 2 用直接计算法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1 集中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即由成本主管部门直接编制成本费用预 算。 2.1.1 分项目进行成本预算。 2.1.1.1 原材料、自制半成品项目。根据企业制定的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消耗定额,结合计划节约的措施要求,按照年度生产产量预算计算其消耗定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半成品成本预算表”。 2.1.1.2 燃料和动力项目。根据设备动力部门的外购及自制动力计划和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中耗用的燃料和动力消耗定额,结合预算期内所采取的节约措施要求,计算预算期消耗总量和总金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半成品成本预算表”和“动力费预算表”。 2.1.1.3 工资、应付福利费项目。根据企业制定的产品工时定额和经过劳动力平衡后计算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2.1.1.4 制造费用。凡是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标准或定额的,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一、简介 所谓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Coase, R.H., 1937)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罗纳德·科斯教授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它所包含的就是交易成本的内容。科斯写道:“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科斯于1960年发表了著名的《社会成本问题》,对交易成本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界定,科斯把它定义为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我们可以把交易成本理解为“扯皮成本”,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为获取经济收益而与人打交道时发生的一切时间、精力和物质的支出。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系统化的工作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森做的。威廉森最先把新制度经济学定义为交易成本经济学。他广泛考察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各种主要经济制度,包括市场组织、对市场的限制、工作组织、工会、现代公司(包括联合企业与跨国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垄断与反垄断和政府监管等等,并开创性地把交易成本的概念应用到对各种经济制度的比较和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