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资料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资料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资料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资料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3~25页,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

学情分析

角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这一

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可以借助

已有的经验来学习。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学生没有形成角的概念,

但能够初步辨认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教学时,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孩子熟悉的动画人物导入,通过指一

指表的指针、三角板、扇子、剪刀等实物先认识实物中的角,对角的形状

有个略微的感知;再通过折一折,摸一摸,动手操作具体感知角的顶点和

边,了解角的组成;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

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角,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教法、学法

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

学具准备:三角板、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的一个好朋友来到了课堂中间,这个好朋友是谁呢?”(生猜测)出示“大耳朵图图”的图片,师说:“图图还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数学朋友,它们的名字叫做角!”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从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人物入手,简单明了的开场,是促使学生会思维热身的开始,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引导发现,探索求新

1、情境指角

师:“虽然它们都叫做角,但长得却不一样,图图把其中的三位朋友请来了,你们想见一见它们吗?它们都藏在一些物体中,看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到。这是一把剪刀,角藏在哪里呢?谁来指一指。这是一个表盘,谁来指一指哪儿是角?这把扇子,角藏在哪里呢?究竟同学们找的对不对呢?在数学王国里,角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大多数学生指出的角都是物品突出的一个尖点,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对角的概念。此时教师顺势强调学生指出的“角”,在黑板上画出这样的“角”,实际上是一个点。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次思考应怎样指才能表示出“角”)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对角的认识情况,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2、动手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桌面上的圆形纸片,它有角吗?那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变出一个角来。看谁的小手最灵巧。

师:你们用几下折出来的?折一下折出来的不是角,为什么呢?我们一会儿再说,现在请你也再折一下,变成角。

3、摸角感知

师:请你们用自己折出的角像这样(示范:用角的顶点扎手心)看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说給大家听!

师:这儿是尖尖的,所以才感到扎手,并且有点疼。(板书:尖尖的)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这个尖尖的地方叫什么?再摸摸角的顶点在哪里?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这边和这边(示范)你有什么感觉?

师:对,这儿是平平的、直直的。(板书:直直的)刚才我们摸到的这两个直直的地方叫做角的边。摸摸角的边在哪里?角的边什么样?那么角在哪里呢?两条边夹着的这一部分才是角。像老师这样指一指。

师:我们看这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顶点是什么样的?这两条边是什么样的?刚才我们有同学折一下,折出来的为什么不是角呢?说得真好,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师:请你再折一下,角有什么变化?说明角有大有小。请你拿这个角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并指一指角在哪里。

师:我们认识了角,现在来看看同学们前面指的对不对。你能重新指一指吗?

师:同学们都能从物体表面找出角,如果脱掉美丽的花外衣留下的图形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你能说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吗?

(课件演示钟面、剪刀、折扇、三角板等实物图形,并让实物消失,只留下角,学生指出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初步感知了“实物中的角”是尖尖的、平平的、直直的特点,从而知道了“数学中的角”中的各部分名称。】

4、现实找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然后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找出了这么多的角,老师也从生活中找了一些角,一起来看看吧!(多媒体动态显示:从屋檐、电脑、自行车、铁轨……等物体表面抽象出角)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刚了解的角的特征从现实物体表面上找角,既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充分体验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体验画角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美丽的角,怎样才能把它们带回家呢?

注意看,(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用尺子画角的过程。)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角(边画边说画法),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画,可以找几个学生上黑板前画画看,鼓励学生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角。

你们觉得他画的怎样?有什么意见?

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画角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画顶点,再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

我们把画角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好不好?(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内容简单不简单?角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唱歌了,谁能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把它

唱处来。(学生创编)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采取先让学生自己跟着多媒体学习画角,锻炼了学生

的自学能力,学生初步掌握了画角的步骤和方法,通过评价同学画的角也是自

己学习的再提高,这种学习方式既强化了角的画法,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角

的画法,学生感觉很轻松民主,注意力高,留下的印象也深刻。】

6、认识直角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认识了角也会画出角,可是刚才同学们中间有画这

样的角。学生观察特点,老师提示。

师:像这样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有它自己的名字叫直角。它也是角,是角

当中特殊的角。用直角符号表示出你找到的这个直角。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中见到这样的角,请你找找看。

师:同学们,我们的三角板上就有这样一个标准的角,我们可以利用它来

帮忙检查某些角是不是直角?

老师先给大家画一个直角请你看。先画顶点再沿尺子一边画一条边,把三角板对准这些给定的条件,然后画出另外一条直角边。最后做出直角符号标记,老师画好了,下面请同学们也来画一个直角。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来玩个闯关游戏轻松一下吧。

第一关:慧眼识角

1、师:小朋友们聪明好学,把小动物们都引来了,他们都说自己拿的图形是角。小朋友们用你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来辨一辨,看哪些是假冒的角,并说一说为什么?

2、师:在这些真的角中哪些是直角?

师:你们的辨别能力真强!

3、找找看,“我”的身体上藏着几个角?

第二关:巧手摆角

1、摆一个角至少要几根小棒?

2、用三根小棒能摆3个角吗?

第三关:动脑剪角

一张长方形纸,用小刀裁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先让学生猜测,还有几个角,再动手试着裁一裁。)

看来剪的方法不同,剩下的角的个数就不同,你看,数学知识的奇妙!

【设计意图:练习题设计新颖,有层次,有梯度,目的性,针对性强,同时还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手脑并用,协调发展,使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这样既深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谁?你还知道关于它的什么知识?师:你也能用角画出更美丽的图案吗?那就赶快设计吧!课堂总结

(五)欣赏角的美丽世界。(作业设计)

(课件演示用角画出的各种各样的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设计了富有开放性的题目,旨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将本课所知识溶于一张美丽的画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将生活的空间点缀的更加美丽,在孩子的画中还寄托着孩子们的思想和心愿。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胆创新,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顶点 (尖尖的

边 (直直的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儿歌编制5的乘法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学会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拿着2块红方巾。先让学生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

编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学生独立观察。 全班交流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 1.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2.5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和5。 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一个因数都是5。 (三)知识应用 师:应用2和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2.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 …… 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第一关:算得数写口诀。 1×5=()口诀:() 3×5=()口诀:() 2×5=()口诀:() 5×4=()口诀:() 5×5=()口诀:() 第二关:你会算吗? 第三关:你行我也行。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乘法口诀编一道应用题,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四)课堂检测 1.完成下面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二十五;三五() 四五();()一十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8.8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共有名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握所学知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学生差距较大,肯定会有部分后进生理解分析能力比较差。因此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常抓不懈,会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上课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能自觉地完成课内作业,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教材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三个领域来进行设计教学的。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七单元(表内除法)都属于数与代数的范围。 第三单元的角的初步认识和第六单元的认识方向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和两个智慧广场。 教材把乘法的初步认识分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单元,更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感悟,从体验生活中连加现象到体验同数连加现象,逐步引导学生体验,加大了学生的体验过程,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教材的选取具有广泛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选取新颖有趣的素材,通过实际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内容富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乘法的认识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表内乘法(二)更是从学生身边的缝沙包、叠纸啪和做中国结这些学生熟悉的制作引入学习的。本册教材空间较大,其中的两个创新点很有特色,把同数连加的写法,写成乘法算式;用加法算乘法,改用口诀计算乘法这样计算起来就很简便,让孩子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实际的生活情景图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辨别方向,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6、通过对本册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之一。教材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变魔术、杂技等内容为素材,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利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乘法口诀,形式新颖有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先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记住乘法口诀,为以后的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混合运算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强调:在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

最新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2020年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计算有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1: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二、重点难点 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

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并回答: A. 你看到了什么?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 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提出问题) 2、探索新知: (一)千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学生说一说。 B、交流: 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10个一百是1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1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 一步感知10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页纸,1000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 从99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关注99-100、 101、110几个段 的拨珠) 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 法。 C、学生说一说125的组成。并说出为什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案 第一单元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在前面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中,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相加,对于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显得比较薄弱。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几个相同数连加,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学生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算式与实物、图形的对应。 课时分配: 变花……………………………….1课时 变葫芦…………………………… 1课时 大变鸽子………………………….1课时 综合练习………………………….1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第一课时: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备课时间:2011、8、26 上课时间:2011、8、29 序号:1 教学内容: 信息窗1“你问我说”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1课题变花---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变花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魔术师变花,变了3次每次2朵;有4个鱼缸,每个鱼缸4条鱼;空中挂着5串灯笼,每串3个;有4盏聚光灯,每盏有6个灯泡。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术表演吧。 (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画面。 师:多神奇的魔术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很多奇妙的数学知识,不信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

2、提问题。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多少朵花?一共有多少条鱼?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2+2+2=6(朵) 第二题:4+4+4+4=16(条) 第三题:3+3+3+3+3+3=15(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连加 生1:加数相同。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 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 生动手写:3+3+3+3…… 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 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 生:用乘法。 师:你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图:生说,师判断 2、出示图:师说题意,生填写,集体订正。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青岛版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学期——复习备课 第一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的意义,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2、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估计,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等知识点,感受大数的意义,建构起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重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及读写 复习难点:数感的培养 学具准备:投影等 课时:1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在这一单元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我们的家乡山东,看看同学们是否真正学会了这些知识。 二、创设情境,建构知识体系 (一)出示材料:资料:《青岛简介》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现有海岛69个,岸线总长132公里。青岛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5种,中国驰名商标6个,有4家企业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12家企业入选国家500强企业,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共168种。 从计数原理入手复习。 1、学生阅读思考:在这段话中你能找到哪些已经学到的计数单位? 学生可能答:个、十、百、千、万。 2、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可能答:十个一是一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3、共同小结:10个小单位合成一个大单位,我们学过的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从右到左)万千百十个,任何一个数都是由若干个计数单位组成的。(板书:计数单位) (二)针对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1、你能发现我们“青岛简介”中的数字吗?(学生读数) 2、你能把横线上的数字写出来吗?(学生写数) 3、你知道这些数有多大吗? 4、你能将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5、同学们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有什么好方法吗?(板书: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回顾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从位数多少、数的组成和近似数等方面考虑。) 6、你能从文中再发现几组数进行比较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学习,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7、小结: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这个数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小;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数大,最高位小的数小。 (三)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1、你能估一估这段资料有多少个字吗?(学生自由交流) 同学们的答案不同,那到底谁的更接近呢?首先让我们想想估计的方法。(板书:估计) 学生总结估计的方法:1、先估计一行有多少字,再数出有几行的方法。 2、先估计空白的格数,用整页纸写满的字数减去空白数的方法。 3、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分组讨论:这段话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时说出估计时所用的方法。) 4、同学们估计出了这段资料的字数,看来同学们在估计时很有策略。老师这儿有一段资料,你能很快估计出这段话有多少字吗? 5、小结:在刚才的估计中有的同学速度很快,看来我们还可以采用比较估计的方法,对比这两段资料的篇幅进行估计,是一种好方法。 (四)根据这些资料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解答时说出口算原理) 小结:同学们之所以算得这么快关键是掌握了算理,把整百的加减法和几千几百加减几百换成了一位数或两位数间的加减法。 (五)同学们再读这段资料你从这些数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思想)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部分) 1、选取了充满童趣的素材。本单元以儿童非常喜欢的“魔术”为背景,创设多种魔术表演的“情境串”,呈现了多彩的舞台场景。素材的选取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体现知识的形式与建构过程。本单元把同数连加单独编一个信息窗,在这个信息窗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同数连加计算,并体会同数连加算式的特点。这样处理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同数连加算式特点的认识,有助于体会加法的局限性,使学生充分的体验用加法计算解决这类问题的繁琐,充分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和简捷性。 3、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材通过三个不同的魔术表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的活动中积累丰富的表象,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本单元设有三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花的情境,通过“一共有多少朵花?”和“一共有多少个灯笼?”等问题,学习几个几连加,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葫芦的情境,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葫芦?”和“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等问题,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用乘法比较简便,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变鸽子的过程。通过解决“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和“现在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两个问题,学习有关1和0的乘法,让学生知道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儿歌编制5的乘法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学会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拿着2块红方巾。先让学生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你能根据儿歌或者

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学生独立观察。全班交流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1.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2.5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和5。 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一个因数都是5。 (三)知识应用师:应用2和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车轮?2.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发言。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第一关:算得数写口诀。 1×5=()口诀:() 2×5=()口诀:() 3×5=()口诀:() 5×4=()口诀:()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 信息窗1→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的所见所闻。情境图分别呈现了下火车的人数,停车场停放汽车的数量、住宅楼的户数及花坛中花盆的数量。借助“一千是多少?”及“怎样写一百二十五呢?”引入计数单位千的认识和千以内数的读写。教材内容选择联系城乡的现实性素材,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大数。学情分析:以现实情境为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增强对万以内数的感知,进而学习数的认 读。教学时除用好教材中的情境以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贴近本地学生实际的与万以内数 有关的情境,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有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明白各数位表示的意义。 教学构想: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并认识万以内的数;再利用学具摆一摆、拨一拨,使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教具准备:学具盒,计数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个星期天,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同学来到了青岛,你们看看,他们都参观了咱们城市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 请学生找出信息,并读出信息.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美版)

2020年最新?第一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儿歌编制5的乘法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学会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拿着2块红方巾。先让学生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你能根据儿歌或

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学生独立观察。全班交流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1.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2.5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和5。 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一个因数都是5。 (三)知识应用师:应用2和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车轮?2.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 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发言。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第一关:算得数写口诀。 1×5=()口诀: () 2×5=()口诀: () 3×5=()口诀: () 5×4=()口诀: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 全册教材内容 本册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如下:万以内数的认识;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图形与拼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混合运算;统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分、秒的认识;图形的周长;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⑴、千以内数的认识;⑵、万以内数的认识;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⑷、估算;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⑵、估算;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⑴、平面图形的认识: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全册教材内容分析 一、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认识了除法的意义,并掌握了表内除法,第一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 扩展。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是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应 二、用,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意义,同时也有利于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将认识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这不仅是大数的计算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把认数和用数表达、用数交流信息相结合,不断发现学生的数感。在教学数的组成、读法和写法时,教材提示我们要组织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加强思考和探究,结合已有经验自己感悟并总结出数的组成规律以及数数的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数感。 四、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长度单位“厘米”、“米”,本册教材中将要学习“毫米”、“千米”和“分 米”,这样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认识将会逐渐完整。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在编写上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把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五、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共分为两个单元,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的基础上进 行学习的,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相关计算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剑法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为基础知识,它既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的延续及发展,又是今后学习大数加减的基础。用舒适计算是本节的重点,教材以电脑娃娃的话提示我们对方法要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明确“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进1,以及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为上加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表内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认识;六、方向与位置; 七、表内除法;八、统计与可能性;九、混合运算;十、总复习。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5、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7、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之一。教材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变魔术、杂技等内容为素材,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利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乘法口诀,形式新颖有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先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记住乘法口诀,为以后的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混合运算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强调:在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在熟练的基础上正确计算。 四、班级情况分析 、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但是仍需进一步的强化训练。另外,班内的学习气氛尚不够浓厚,也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常抓不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二年级下册数学新青岛版教案

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数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形的周长公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统计与概率 1、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运用 1、加深对万以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 3、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的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完整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完整版) 课题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备课课型教案个数共6课时 主备人王斐斐主讲人王斐斐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以野营为素材,内容有趣,贴近实际。借助学生喜欢的野营活动,以平均分食品、搭帐篷等素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中,充分感受集体活动的魅力;在有趣的、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把枯燥的计算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2、练习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开放性强。本单元的练习方式有摆一摆、圈一圈、算一算、涂一涂等,还有综合性的题目——快乐星期天。这些练习都是通过有趣的、学生喜欢的、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题目呈现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有余数除法的作用,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建议: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进行教学。 本单元属于计算教学,相对比较枯燥,所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尤为重要。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有体验的情境中提出

相应的数学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注重动手操作,丰富直观表象。 动手操作是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直观感受,很难形成清晰的概念,尤其对后续学习笔算除法造成困难。所以,注重动手操作、直观演示等活动在本单元就显得尤为重要。 3、引导学生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本单元中,从情境的创设到练习的设计,都非常注重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时,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些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必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同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因地制宜的组织和开展其他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4、尊重学生差异,逐步提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能力。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计算水平不能作统一要求。如有的学生能利用乘法口诀直接口算出有余数除法的商,而有的学生则需借助竖式计算出商,都应受到表扬。教学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允许他们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迎头赶上。 5、本单元的评价,要注重结合具体的活动进行。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先让学生分一分,再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在活动中,学生的分法可能多种多样,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同时注意考查学生活动的参与程度、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切忌为了计算而计算。 课题信息窗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2、明白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板贴、食品卡片、小棒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角的初步认识,方向与位置,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8—109页,过年——总复习 教学目标: 情境图的设计,选取具有时令特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使学生产生亲 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复习的愿望,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看,书上的最后一个单元留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过年”.你仔细思考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这幅图画中包含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所有知识,可以根据图画提出好多数学问题.怎么样,有兴趣吗? 二、新授. 1、出示“过年”挂图. 1)同学们喜欢这幅图画吗?它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让学生先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你们最喜欢图中的哪部分?(学生认真看图后回答) 3)引导学生看图中放鞭炮的. 同学们,你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4)能说给你的同位听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 5)左边有什么?认真观察(小朋友放鞭炮) 6)右面有什么?上面的一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分组讨论:小朋友在数鸭子) 2、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3、认真观察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按照顺序) 4、你们能按照顺序再说一说吗?(图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情境 你能根据图画讲一个故事吗?小组同学讨论后再互相交流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觉得数学有意思吗?这节你们学的都很棒,不但故事讲的精彩,还学会了回顾了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认真观察你周围的事物,你就会发现生活与数学是互相联系的. 作业设计: 和爸爸妈妈一起复习“过年情境图”. 板书设计: 过年——总复习 左边右面(按照顺序)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一: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 【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青岛版认识方向教案】 《认识方向》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6页的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 给定东西南北中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方向。 3. 认识平面图,在平面图上辨别方向。 重点: 1.认识辨认东西南北四方向。 2.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方向。 难点: 在生活中能辨认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 生1:因为我们的学校很漂亮。 生2:我们的学校还有很大的花坛,还有教学楼、实验室、餐厅?? 师:今天,我们就邀请热情的小导游——小军,带着我们一起去参观他美丽的学校。(教师板书课题:美丽的校园)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 (1)、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师:瞧,多美的校园呀!走进学校的大门,你们发现校园里都有什么建筑物呢? 生:有教学楼、实验楼、还有宽敞的操场。 师:同学们,那他们都在小军的什么方向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得问问大家,你们认识方向吗?生:认识。 师:谁能说说你们都认识哪些方向? 生:我认识东。 师:你能指指吗?(学生用手指指东方。) 师:你怎么断定那里是东? 生:那是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除了东方,你们还认识哪些方向? 生:我认识西方。 师:你能给大家指指哪是西方吗?(学生指西方。) 师:为什么那里是西方?

生:因为太阳从西方落下。 师:真是个有心的孩子。太阳落山的方向是西方。除了东、西两个 方向,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呢? 生:左边是北方。 师:你是怎么知道左边是北方呢? 生:因为晚上北极星在那个方向。 师:你还知道晚上北极星在北方,你的知识真渊博。 师:还知道哪个方向呢?生:这边是南方。(学生用手指着右边。)师:为什么?生:太阳中午就偏向南方,指南针也指向南方。 (2)儿歌帮助记忆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是太厉害了,在生活中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 大家都知道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为了让大家更快更好地 认识方向,老师给大家介绍一首儿歌,一起来看看:(投影出示) 方向歌 早上起床,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3)动作演示,巩固方向。 师:你们愿意加上动作再来一遍吗?生:愿意。 师:好,全体起立。 (师生同说“方向歌”,同时伸出右手,后面是西,用手指向西方。)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次你们自己边指边说一遍,开始。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