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白银豆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白银豆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白银豆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白银豆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白银豆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一、春季栽培

1、育苗:为了延长白银豆的适宜生长期,提高产量,在选好种子的同时,常于断霜前一个月左右(即3月初),利用保护地进行护根育苗。具体做法:

(1)、选好种子:一般都选用农家种,留上年秋季饱满无病的籽粒做种。亩用种量为4公斤。

(2)、小拱棚育苗:苗床宜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前茬非豆科作物的田块,精细整地,施足基肥,覆上火泥灰,再播种。也可用直径6-10cm的营养钵培育壮秧大秧,以火泥灰做培养土,每钵内放种3-4粒。播后适当浇水,保持床土湿润,最后搭塑料小拱棚覆盖。

(3)苗床管理:播种约5-6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在晴好温暖的白天,揭膜让幼苗多接受阳光;当真叶长出后要预防幼苗徒长;定植前2-3天的夜间不盖塑料膜,以锻炼幼苗。

苗期一般不施肥,浇水则根据床土的干湿度而定,如发现床土“发白”,则在晴天中午用喷壶把床土浇透。

2、整地:土地要选择排水条件良好的田块,及时翻耕。在定植前5-7天,选晴天,翻耕晒白,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翻耕时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栏肥800-1000公斤、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如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肥要适当减少。在定植前抢晴天整地作畦(或覆盖地膜),畦高30厘米以上。

3、定植:定植期在3月下旬-4月上旬的终霜期过后,先开穴,在穴底亩施20-25公斤过磷酸钙或30-50公斤钙镁磷肥,盖上火泥灰作穴肥。定植时苗要带土移栽,栽植时用火泥灰封定植穴,一般亩用火泥灰500公斤左右。定植后遇晴天,用淡粪水或0.3-1%尿素点根,促苗早发。白银豆不能种得过密,一般以45-50×100-130厘米的株行距,亩定植1400-1600穴,每穴3-4株为宜。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不采用地膜覆盖的,当定植活棵后要除草、松土2-3次,搭架前一次的松土要结合培土进行。

(2)引蔓上架:当豆蔓抽长50厘米左右,顶端出现弯曲扭转时,就要搭架引蔓,架高2米以上,以人字架或篱壁架,搭架时在距根6-10厘米处插下30厘米以上。

(3)适当追肥,保花促果:由于白银豆的根瘤不发达,应在幼苗期、孕蕾期和盛花期酌情适施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植后,每隔7-8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用1.5-2%尿素与同样浓度的过磷酸钙混合液300-500公斤,共施2-3次。结荚初期每亩增施尿素5-10公斤。在白银豆开花初期采用根外追肥,一般以“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喷施,可防止落花,提高结荚率,促进籽粒饱满等的作用。

(4)抵抗高温:白银豆耐旱,但在高温情况下会引起落花现象,要引水灌溉抗高温。

(5)及时打顶:当豆蔓伸出架顶时,要及时打顶,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养分向果荚输送,提高结荚率和种子饱满度。

5、病虫害防治:白银豆主要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豆野螟、根腐病、病毒病等。发现植株受危害时要及时防治。

(1)蚜虫:用10%一遍净3000倍液喷治。

(2)豆野螟: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花蕾、花和嫩荚。在6月上旬(芒种前后)用600倍敌百虫和1000倍乐果混合液喷1-2次,可防治豆野螟兼治蚜虫,效果甚好。

(3)红蜘蛛:在高温干旱严重的7月份,可用73%克螨特1500倍防治。

(4)根腐病:可用70%托布津、50%多菌灵、75%百菌清等农药500-600倍或70%敌克松700-800倍液浇根。

(5)病毒病:选用无病毒的种子,及时消灭蚜虫,以达到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6、适时采收:白银豆定植后70天(约6月中下旬)即可采收第一批果。采收鲜豆的,当豆荚已充分肥大,荚壳微黄时带荚采下。盛果期每隔1-2天采摘一次,其它时期看荚而定,陆续采收,至7月中下旬为止,约40来天的采摘期,收干豆的,须待种子完全成熟后采收。夏季采收嫩荚约500-600公斤/亩。

二、再生栽培

白银豆的整个生育期需要235天的无霜期,在温州地区,从3月下旬-12月上旬都能适宜它的生长。但在8月份的高温季节,往往发生落花现象,并结小荚,降低了产量。当7月中下旬,夏季豆荚采摘期基本结束后,考虑到白银豆的茎叶在高温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的特点,利用春季栽培后所具有的膨大的吸收根系和较强的抗旱性,增加秋季豆的产量,通常采用割蔓的方法,促使植株再生。技术要点如下:

1、适时割蔓:夏季豆荚采摘基本结束后,视植株生长势,割去植株上部茎蔓,留下0.3-0.5米的基茎部,并把它压低,适当培土。植株生长势好的留低些,反之留高些。

2、追施促蔓肥:追施尿素10-13公斤/亩、硫酸钾5公斤/亩,还要施2-3次开花结荚肥,每次每亩用尿素5-8公斤或人粪尿500-700公斤。

3、加强管理:做好中耕除草和搭架引蔓工作,及时防治病虫的危害。在9月上旬(白露前后)用600倍敌百虫和1000倍乐果混合液喷1-2次,预防豆野螟和蚜虫的发生。

4、及时采收,提高商品率:再生豆的始收期为9月上中旬,11月下旬基本结束,持续时间约80多天,秋季嫩荚产量约500公斤/亩。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为确保生产出绿色食品优质大米,特制定此技术规程。对水稻生产基地的规管理和技术指导,严格控制各种污染。 一、水稻栽培管理 (一)育秧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不带病菌、虫源、无破粒、无秕粒、优质高产新品种。 经两年实验示,选出绥粳4,龙洋16,180,旱香74,旱香52等优质品种。这些品种抗病性强、生产性好、米质优良(一级米)、适口性好。 2、种子处理 晒种 3月25日——3月30日,室外晒种1—2天,增加种子活力。 盐水浸种,浸种4—5天后捞出控干进行催芽,有50%种子露白后方可播种。

3、营养床土配制 根据当地条件选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偏酸、无草籽的腐殖土或旱田土,风干过筛,最好加15-20%草碳土,按照每平方米苗床需要20kg原土,加入适量75%浓硫酸使PH值达到5-6.0,制成营养土。 4、秧床整理 选取无盐碱、土地肥沃、平坦的壤土为育秧地块, 田要泡透使土质松软。秧床设置宽1.5米、长15米,秧沟宽30厘米,将秧床精细整理,达到平整一致,无作物根茬、杂草。 5、播种 4月5日——4月12日,首先在浇透水的置床上铺有孔地膜或软盘,然后铺撒3cm厚的营养土,刮平,浇透水,盘育苗每盘播70克左右,合理密植,稀播育壮秧。 6、秧田管理 温度管理 出苗前密封保温,棚温控制在30℃左右,苗出齐后及时撤去地膜。2叶1心时,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低温大床苗,严防高温烧苗和徒长。降温主要靠通风大小来调节。 水分管理

6、整地 11月上旬,水稻机收后,秸秆全部还田深翻,亩秸秆还田量在600公斤以上。 按照绿色食品优质米要求,四月下旬在耙地时施用em 菌发酵好的农家肥2吨/亩,施底肥磷酸二胺5公斤/亩,农家肥要施均匀,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进土壤理化性状。 一次性深施,这样不仅节省施肥次数,而且有利于提高有效分蘖率和有效穗数及穗大粒饱,减少垩白率,提高稻米品质。 4月25日——5月1日泡田。 耙地 春季耙地以旱耙为主,泡田后水耙找平为辅,水耙地以寸水不露泥为准。 (二)插秧 5月9日——5月28日,当气温稳定在13℃时,就可开始插秧,插前3—5天整好地耙细耙平,寸水不露泥,沉淀适宜时,就可以插秧,插秧时要保证插秧质量,浅插,插秧

橘子的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橘子生产技术规程 1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抗逆性好且品质优良的橘子品种树苗。 2栽培方式 采取保护地栽培方式。在使用塑料薄膜时,只允许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产品,并且使用后应从土壤中及时清除,禁止焚烧,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 3植株管理 有机橘子树的管理同常规橘子生产,如根据品种特性、树龄、产量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及更新方式,进行合理的修剪;在橘子生长季节,采用抹芽、定枝、新梢摘心、副梢处理等夏季修剪措施对树体进行整形控制,增强通风透光,以减轻病害发生。 4花果管理 采用疏花、疏果等常规方式对橘子进行处理,以控制产量、提高果实的品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绝不使用任何激素如赤霉素、CPPU等对果穗进行拉长或膨大处理。 5土、肥、水管理 5.1土壤管理 5.1.1中耕与深翻橘子生长季节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松土深度10cm ~20cm;每年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全园深翻,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cm~40cm。 5.1.2生草与覆草有机橘子应提倡生草覆草技术,这样既有利于保墒

和保持土壤肥力,减轻日灼、气灼等生理病害的发生,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有机橘子园区进行生草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橘子园区的草资源,对高杆杂草加强管理,使其不影响橘子的生长,另一方面可以在4月份前后,在橘子行间种植不含转基因的白三叶草。覆草时间一般在7月份前后,将其刈割后覆盖在树根周围。 5.2施肥管理 5.2.1肥料要求生产前期可购买认证过的有机肥;持续有机橘子生产区应制定土壤有机培肥计划,如在自身橘子种植园区,结合“园区生草-养殖业”等进行绿肥或堆肥。绝对不能使用化学肥料、不能使用含有转基因的物质如转基因豆粕或经任何化学处理过的物质作为肥料,使用菜籽饼、大豆,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补充钾肥可用草木灰,补充磷肥可使用高细度、未经化学处理的磷矿粉。在施用磷矿粉时应与农家肥经充分混合堆制后使用。 5.2.2施肥在生长季节培肥的基础上,以施基肥为主,秋季施入,每66 6.7m2施入1000kg~1500kg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采用沟施,在行间挖条状沟; 5.3水分管理 5.3.1补水时期一是萌芽到开花期,当土壤湿度过低时,定期补水。 5.3.2补水方法以采用滴灌法为宜。水质在符合GB5084规定的基础上,应加强有机橘子生产周边水质的监控,以免由于水质受污染而影响有机橘子生产。

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纪永民(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 大豆子粒中含有40%以上的蛋白质和20%的脂肪,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芝麻之一),也是很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大豆又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大豆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我县地处黄淮海流域南缘,日照、温度、水分、土壤类型、轮作制度都较适宜大豆的生长发育,栽培措施得当能够获得高产,夏大豆生产和发展在我县有着广阔的前途和巨大潜力。目前,我县夏大豆的种植面积一百多万亩,是夏季作物中的第一大作物。因此,夏大豆生产与我县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至关重要。发展大豆生产、提高大豆产量首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还要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本人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以下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供参考。 一、选好优良品种 品种选用的几个原则:A、选用中熟品种。B、选用喜肥抗倒品种。C、选用透光性好的品种。D、选用适于机械化栽培的品种。尽可能的选用近期国家及本省或邻近地区审定的适宜于本地种植的高产大豆新品种。如中黄13、濉科928、濉科998、皖豆28、阜9765、合豆3号、蒙91—413、皖豆24、徐豆16、中豆20、豫豆22、徐豆12、徐豆九号、周豆12、淮豆8号、驻豆9715等。示范冀豆17、鲁96150、菏豆12、郑97196等。 1、中黄13(中作975):中国农科院选育,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5天,白花、棕毛、卵圆叶,椭圆叶形,株高50—70厘米,单株荚数41.6个,百粒重24—26克,抗病、不抗倒,蛋白质含量42.36%,脂肪含量21.86%。紫斑粒率和虫蚀率低,中抗孢囊线虫,落叶性能好,病虫害较轻,抗倒伏。 2、濉科928: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选育,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6天,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株高75厘米,底荚高度17厘米,主茎14.4节,有效分枝3个,单株荚数44.2个,单株粒数83.1个,单株粒重13.9克,百粒重17.5克,籽粒圆形、黄色、浅黄脐,蛋白质含量45.73%,脂肪含量18.59%。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较好。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直播油菜) 一、目标单产: 平均单产125公斤,高产田块150公斤以上,其产量结构是:每亩密度13000—15000株,单株角果数230—240个,角粒数16.5—17粒,千粒重 2.8— 3.0克。 二、品种选择: 选择“双低”产量潜力大的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三、播期安排: 直播油菜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每亩播量0.25公斤,水田比旱地适当加大播量。 四、平衡施肥: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的要求科学平衡施肥。一般每亩底施30%复合肥50公斤或40%复合肥40公斤加优质硼肥1—2公斤或“油菜伴侣”2包。 五、间苗定苗: 三叶前及时间苗定苗,直播杂交油菜每亩留苗1.3万株左右,间苗时留大苗留壮苗,间小苗间弱苗。 六、化学调控: 为防止冬前旺长、早苔,三叶期对播种较早、长势较旺的田块实施化学调控,每亩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培育矮化壮苗。 七、早施追肥: 定苗后及时追施提苗肥,一类田块亩施尿素7.5—10公斤,二、三类田块适当加大用量,每亩施用尿素10—12.5公斤,促进平衡生长。 八、重施腊肥: 腊肥要早施、重施,在元旦前后每亩施用40%或45%复合肥15—20kg,培育壮苗越冬。越冬壮苗标准是:苗高35cm左右,绿叶数12片以上,根颈粗1.5cm以上,开盘直径40cm以上。

九、加强春管: 开春后雨水较多,应及时清理三沟,减轻渍害和冻害。进入初花期,选用40%菌核净或70%百菌清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2次以上。同时,开展叶面施肥2—3次,每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优质硼肥100克,防止“花而不实”,促进籽粒饱满。 十、适时收脱: 在油菜达到八.九成熟时适时收割。采取人工收割加机械脱粒的方式,既可提高工效,又可减少损失。 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本规程适合于湖北省郧县二熟制地区育苗移栽油菜。 2、产品目标及品种选择 2.1 产量目标:每667m2(亩)产量125-175kg。 2.2 品质目标:芥酸≤5%,硫苷≤40μmol/g(饼)。 2.3 品种选择优质高产双低油菜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华油杂62 。 3、技术措施 3.1 育苗 3.1.1 苗床条件:土质松软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 3.1.2 苗床面积::按苗床与大田按1:5备足。 3.1.3 苗床耕整与投肥:播种前一周内耕整2-3次。结合耕整每667m2(亩)除施腐熟有机肥100kg外,另施纯氮1.3-2.6kg,五氧化二磷4kg,硼砂0.5kg。 3.1.4 播种期:一般在9月15日左右。 3.1.5 播种量:亩播0.4-0.5kg,均匀撒播,并薄盖一层细土。 3.1.6

农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农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送审稿 、尸■、亠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据对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谷进行的同位素示踪分析,我国水稻栽培至今已经有六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汉代,就盛行用直辕犁耕田,文献中已开始记载插秧。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提到排水晒田技术,《沈氏农书》中已论述了看苗施肥技术。 新的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和科技工作者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稻作栽培技术,如总结、推广“南陈北崔”的经验,既促进了水稻生产,又丰富和发展了农业科学。另一方面,围绕水稻生产上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实验,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指导稻作实践,使血多科研成果在水稻生产中发挥了作用。除普及矮秆良种和杂交水稻外,在栽培方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稀少栽培、湖南省连源地区的水稻规范化栽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氮调法施肥技术、辽宁省的水稻高产、高效益栽培、江苏省的叶龄模式栽培、黑龙江等地的旱育稀植栽培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江西农业大学的“水稻生长日历模型”(RICMA等的 研究和应用,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稻作技术的改革。因此,我国稻区有所扩展。全国水稻栽培面积由 1949 年的 3.8 亿亩发展到现在的将近 5亿亩地。各稻区还出现了许多高产单位和小面积的高产典型。然而,不同

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产量波动较大,同世界最先进水平比,存在一定差距,就是同我国自然条件下的水稻潜在生产力及高产典型所达到的现实生产力相比,差距也很大;优质稻比重较小,稻米加工档次低,稻米品质急需提高;水稻生产结构单一,劳动生产效率较低。 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水稻生产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体分析,是机遇大于挑战。即入世以后,市场开放,减少贸易壁垒,利于大米净出口;公平竞争,国内外加个接轨,利于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贸易和交流增多,容易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稻作产业化。根据市场需求和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实现均衡增产的同时,生产安全优质稻米,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并扩大出口,是我国水稻栽培的努力方向。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广大农村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要求日益迫切,机械插秧、抛秧面积迅速增加。新设计的水稻工厂化育秧成套设备可为解决水稻机械化问题提供可靠的保证。工厂化育秧,即在室内采用机械化的方法,将种子经催芽、播种、适温避光催苗及大棚育秧等过程 , 成批生产出适于机插、机抛、手抛和机摆使用的水稻秧苗。特制定操作规程,以期望水稻产前与产后达到四个化(机械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第一章总述 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均已达到 97% 以上,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提高了水稻产量,而且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吉林省九台市文章来源:吉林省九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点击数:11565 更新时间:2010/10/28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大豆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凡是有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大豆的栽培。大豆平均单产最高的国家是意大利,平均每公顷是3.45吨以上,阿根廷每公顷在2.55吨以上,美国每公顷2.25吨以上,而中国每公顷不足1.7吨,说明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与其它大豆主产国有很大差距。所以如何提高大豆的单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已成为我国入世后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促进我国大豆的发展,增强竞争力,农业部从2002年就已开始将大豆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期通过5年的时间使我国大豆品质差、产量低的状况有较大转变。现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大豆产量、品质已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东北乃至吉林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是大豆的最佳生产区,所以在我省推广配套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我国大豆总产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大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介绍给大家: 一、选用良种 多年实践证明,大豆原种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多,种子的可种性逐年降低,致使大豆株高变矮,分枝能力差,单株粒数减少,抗病性降低,品质下降,大豆产量逐年递减。据试验,一个品种连续种植5年,其减产幅度达13%以上。因此,在高产大豆生产上,应该杜绝使用自留种,更不要盲目引种,要应用种子部门新繁育的良种。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所以选用品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应注意生育期问题。一般来说,生育期长的品种产量高,生育期短的品种产量低。选用品种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既能充分利用生育季节,又能保证高产、稳产为原则。应选择在本地无霜期日数最少的年份也能达到黄荚期的品种。我省应选择生育115-125天左右的大豆品种。 第二应注意倒伏性问题。茎秆弱的大豆品种容易倒伏造成减产,茎秆强的品种肥水过多、密度过大,也会出现倒伏现象。高产栽培水平下的品种应选用茎秆强度大的半矮秆、产量潜力大的品种,配方施肥,合理密植。 第三应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应针对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品种。我省病毒病、霜霉病发生严重,所以应从各地实际出发,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综合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在选用大豆品种时,应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吉林省应选用的优质高产品种有:吉林21、吉林35、吉林39、吉林47、吉育57、吉育58、长农13、长农15、长农22、吉科豆1号、黑农35、黑农38等品种。 二、合理轮作 大豆是用地、养地的作物。它作为禾谷类的前茬,能使后茬有不同程度增产效果。据省科院调查,玉米以大豆为前茬比禾本科作物为前茬增产16%。为什么以大豆为前茬增产效果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近年来大豆生产水平稳定,产量持续提高。为了保持发展大豆生产中的良好势头,按大豆亩产250公斤水平,提出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规程,供全场职工在实践中参考、运用。 一、产量目标: 1、产量指标:本标准规定了大豆产量为250㎏/亩。 2、产量结构:理论株数1.5-2万株/亩,平均角果粒数3粒,平均百粒重22克以上。 二、栽培技术 1、种子与选茬 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择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经审定的品种。目前我地区推荐大豆品种为中黄13、皖豆24、皖豆28、中豆26等等。 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要做到精选,种子达到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选茬: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 2、整地与施肥 耕翻整地:及时旋播,保住墒情。整地质量达到“平、松、碎、墒”标准。 施肥: ①施肥原则: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要求施足基肥、根部追肥、叶面喷肥;施肥量可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科学施肥; ②施肥方法: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基施为主,48%三元复合肥每亩30公斤,初花追施46%尿素10公斤。根外追肥:叶面喷肥在大豆开花期喷施钼肥和磷酸二氢钾,增产效果好。 3、播种 播种期:前茬小麦,在收获后5月25-6月15日播种为宜。 播种方法:30-35cm等行距条播,。 播种深度:播深5厘米左右。

播量:大豆籽粒大的品种播量要多,籽粒小的品种播量要少的原则,使大豆的田间密度控制在1.5—2万株/亩。一般每亩播量在6-8公斤。 播种质量:播行直、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密、无浮子、无漏播重播等。 4、田间管理 化学除草: ①播后苗前处理:每亩用50%乙草胺100-120毫升进行土壤封闭。 ②茎叶期处理:在大豆1-3片复叶期,杂草2-4叶期,每亩用25%氟磺胺草谜50-60毫升(虎威)加15精稳杀得7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5、合理排灌: 本地区主要在苗期和鼓粒期灌溉,其它时期注意排涝防渍害。做到“三沟”配套。 6、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注意苗期蚜虫、小地老虎、豆杆蝇、二条叶甲、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等的为害。大豆病害主要防治紫斑病、大豆根结线虫病、大豆霜霉病等的为害。 7、收获时期有10%叶片尚未脱落,豆粒归圆时进行收获;要求选择晴天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一般留茬8-10厘米,收割时间宜在豆荚和豆秆含露水未干时,以减少收获损失。

绿色食品-西红柿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西红柿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二0一四年四月一十日

西红柿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本栽培技术规程是根据绿色食品--西红柿的种植要求制定的,请各基地村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西红柿的种植和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北地区绿色食品西红柿栽培的产地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采收、包装、贮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5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3 要求 3.1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3.2 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 3.2.1 茬口安排 根据西红柿生长期及对温度的要求,露地西红柿分为春秋两大季栽培。春西红柿2月在保护地育苗,晚霜结束后定植于露地,秋西红柿夏季5~6月育苗,结果期正处于8、6月气温比较适宜的时期。本标准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 3.2.2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一代非转基因品种。保护地栽培宜选择早熟、叶片稀疏所、叶量较少一代杂种,如中杂11、硬粉2号、津粉2号等。露地栽培宜选择中晚熟、叶量多、长势强一代杂种,如中杂9号、津粉3号、冀番3号等。 3.3 西红柿春季早熟栽培 3.3.1 育苗 3.3.1.1 育苗场所:塑料薄膜拱棚、温室作为育苗场所。 3.3.1.2 播种床的准备

营养土的配置:以马粪30%,猪粪20%,园田土50%的比例配制营养土,每1000kg营养土中再掺过磷酸钙5kg,硫酸钾2.5kg,营养土掺匀后平铺畦面,厚度10cm。 容器准备: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在直径8cm、高10cm的营养钵中,上留2cm不装土。也可将营养土装入穴盘(50穴),紧密码放在苗床中。 3.3.1.3 浸种催芽 药剂浸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min,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在常温水中浸泡6h-8h。 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5℃~60℃温水中,随之搅拌至水温降至30℃止,再浸泡6h-8h。 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用干净的纱布和湿麻袋片包好,放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当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3.1.4播种 选晴天中午播种,播前先在播种床上浇水,水量浸透10cm厚床土,水渗后在畦面撒0.5cm厚的过筛细潮土,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覆1cm-1.3cm厚的细潮土。容器育苗播前要充分浇水,水渗后撒一层过筛细潮土,然后点播。每亩约需种子50g。 3.3.1.5 播后至分苗前管理

优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绿色水稻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分为AA级和A级。本方案以A级标准生产,生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按特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证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水稻。 1品种选择 选择熟期适宜,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品种,经国审或贵州审定,达到水稻二级或以上良种标准,发芽率95%以上,纯度98%以上。 2培育壮秧 2.1种子处理:备种、晒种、选种,消毒催芽。 2.2育秧。 2.2.1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技术。 2.2.2苗床地及床土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菜园地,床土地用无污染的肥沃土壤。 2.2.3拌种:用旱育保姆1kg拌种子3kg,使每粒种都用旱育保姆包住为止。

2.2.4播种:旱育秧每平方米播用旱育保姆包衣种100g。 2.2.5覆土及盖膜:播种后床面要求平整,浇透水后覆土0.5-1cm。覆盖塑料薄膜。 2.3秧田管理 2.3.1温度管理播种后密闭保温,秧苗立针见绿后及时撤掉地膜,一叶一心期开始小通风炼苗,温度控制在25-28℃;二叶一心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温度控制在20℃左右,插秧前5-7天进行全面通风炼苗。 2.3.2水肥管理:出苗前达保温不缺水程度,出苗后如发现早晨叶尖不吐水珠,及时浇透水;追肥:秧苗1.5叶期和移栽前,用氨基酸复合肥每100m2苗床用量50ml兑水500倍液各喷施一次。 2.3.3防病:将多抗素原液稀释500倍后,于1.5叶期,每平方米苗床喷洒2.5kg防立枯病。 3移栽及本田管理 3.1插秧 3.1.1适时插秧:一般5月20日左右,中苗30-35天秧龄,叶龄3.4-4叶、根数9-11条;大苗40-45天秧苗?g,叶龄 4.5-5叶、根数15-16条。 3.1.2合理稀植:根据土壤肥力,插秧规格以行距30cm,窝距20-26cm为宜,每窝3-4株,亩栽10000窝左右。 3.1.3插秧质量:要求耙地拉平泥浆沉淀后,土壤松软时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无公害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叶菜类蔬菜主要有:菜心、小白菜、大白菜、椰菜(甘蓝)、芥蓝、芥菜等。 1病虫防治规程 1.1 主要病虫害:常见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炭疽病、霜霉病、丝核菌腐烂病等。主要虫害有小菜蛾(吊丝虫)、菜青虫、黄曲条跳甲、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 1.2 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 1.2.1 l一3月,气温低,潮湿,霜霉病容易流行,吹南风回暖时出现软腐病。广州地区小菜蛾大发生,特别是西洋菜、椰菜、大白菜、芥蓝等被害严重。 1.2.2 4—6月,天气转暖,湿度大,有利病虫发生,特别是叶菜类连片种植的地区,下雨季节易发生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跳甲(尤其深圳菜区,包括东莞、惠州一带供港菜场),6月高温时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开始大发生。 1.2.3 7—9月,高温多雨季节,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继续危害。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猖獗危害。9月深圳菜区小菜蛾第二个高峰开始。 1.2.4 10—12月,干旱天气较多,蚜虫大发生,病毒病会流行危害。小菜蛾、菜青虫继续发生危害。黄曲条跳甲危害逐步加重。1.3 防治策略

1.3.1防治病毒病以抗病或耐病品种为基础,以栽培防治为重点,结合控制蚜虫危害防止传播病毒病。 1.3.2 防治软腐病和其他病害,在搞好栽培技术防病的基础上,选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综合防治。 1.3.3 防治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等主要害虫,掌握其发生规律以及其对杀虫剂的抗性程度,实行在栽培技术品种搭配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以生物和生化制剂为首选用药,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的综合技术。防治菜心的小菜蛾,在5—6叶期(抽苔前),虫口控制在10—20头/100株以下;夜蛾,每50平方米发现1—2块卵就要注意观察,掌握初孵期防治在3龄期前施药。 1.4 防治方法 1.4.1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菜心耐病毒病的品种有早优l 号、早优2号、青梗中心、60天特青、70天特青、青柳叶中心、迟心2号、迟心29号、8722等,耐霜霉病、菌核病的有四九-19、四九-20号菜心等。小白菜抗病毒病及抗耐霜霉病品种有17号、D94、上海四月慢,抗霜霉病品种有迟黑叶白菜,耐霜霉病及软腐病的品种有春水白菜。大白菜抗或耐霜霉病、软腐病的品种有小杂56、早皇杂、高脚大青、中熟白麻叶等。较抗霜霉病的芥蓝品种有中花芥蓝。 1.4.2 栽培防治。尽量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前一茬蔬菜收获后及时翻耕晒畦,清除残株旧叶,保持田园清洁,减少残留病菌及虫、卵。夏秋季推广遮阳网(凉爽纱)覆盖栽培技术,有利于早生快长,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限制病虫害的蔓延和扩散,如大面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操作规程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达到绿色食品番茄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技术措施等项管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朝阳天宁现代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绿色食品番茄的生产、栽培及田间管理。 二、规范性应用文件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655-2012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055 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三、要求 3.1 产地环境 选择空气清新、地下水质纯净、土壤肥沃未受污染,并远离工业区,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 3.2 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 茬口安排:一年一茬,每年7月下旬育苗,9月中旬定植,下一年1月中旬开始采收,下一年6月拉秧。 品种选择:番茄选择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常见的品种有优抗98、瑞特粉娜、奥菲、贝利、新百利等。 3.3培育壮苗 采用基质工厂化育苗,苗龄30-35天左右。

育苗前,先用室温水预浸种子2~3小时后换水反复搓洗把种皮粘液洗净为止,然后将种子装入纱布袋放入100℃水中浸5-10秒钟,并不断搅动,然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反复3-5次。由于不同品种的耐热力不同,事先要进行试验,以免影响发芽率。处理完后用干净湿毛巾包起至恒温箱催芽,每隔12小时翻动并用30℃温水淋湿毛巾一次,使之受热均匀,以利发芽齐壮,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壮苗标准:子叶完整、茎杆粗壮、叶片深绿、无病斑、无虫害、节间短、株高在16-18cm、5-6片叶、根系布满基质,可以移栽。 3.4移栽:移栽前,将棚内作物彻底清除,并施腐熟农家肥5000kg,磷酸二铵15kg。深翻土壤,高温闷棚10-15天后,按大行距80cm、小行距50cm起垄,垄高15-20cm,株距40cm,行距40-45cm,密度为每棚3000-3200株。下午3点后开始定植,定植后浇足定植水,覆膜,采用遮阳网遮荫,遮盖时间长短以当时光照强弱而定,促进快速发生新根。保证每日8小时光照,白天温度28-30℃,不宜太高,空气相对湿度60%-70%。 3.5田间管理 缓苗后至开花前,日温24-26℃,夜温15℃左右。结果期,日温25-28℃,夜温13-15℃。冬季30℃以上开始放风,20℃时彻底关闭风口。 在浇水过程中,要掌握阴天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的原则,苗期要控水,连阴天要控水,低温期要控水,冬季10天左右一水,春秋季7天左右一水,夏季4-5天一水。一般8-9点左右浇水,浇水后闭棚增湿2个小时左右,当温度升到35℃左右时,再由小到大逐渐通风排湿,以减少夜间结露。

试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216713489.html, 试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郭佳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3期 大豆在我国的种植广泛,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较高,栽培大豆是获得良好收益的渠道之一。进行大豆栽培应在播种前对大豆种子进行适当处理,播种后要及时中耕松土,并合理浇水施肥,同时采取除草、防治病虫等技术措施。本文阐述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希望为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1、选地整地 大豆的适应性比较强,对栽培地的要求不是很高,但从高产栽培的角度出发,应选择优质的栽培地。栽培地应具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偏上、排水良好等条件,以玉米和小麦茬为最佳。地选好后在秋季进行深翻深松整地,使土壤呈现疏松状态,有利于蓄水保墒。垄作栽培的地块,应在整地的同时起好垄,平作地块要将土壤整平并耙细,具备播种条件。如果秋季未来得及整地,翌年春季雪化后先进行机械灭茬,然后进行深度为15厘米左右的耙地,将地耙平耙细后进行一遍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2、主要栽培方式 一是垄三栽培方式。即两垄间的距离为70厘米左右,在垄上进行双行播种,行距为18厘米左右。二是密植栽培方式。有3种模式,分别为大垄密植、小垄密植和30厘米平作窄行密植。大垄密植栽培的技术标准为,两垄间的距离为120厘米,垄上栽培4行。小垄密植栽培的技术标准为,两垄间的距离为50厘米,垄上栽培2行。30厘米平作窄行密植栽培的技术标准为,株行距为30厘米左右,开沟平播。 3、选择品种 根据积温带的不同,选择适宜在当地气候条件下正常生长,并通过农业管理部门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品种。 4、种子质量标准及处理方法 购置的大豆种子必须满足纯度和净度要求,纯度和净度均应在98%以上,发芽率应在85%以上,含水量低于13%。如果达不到以上标准,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并晾晒,并做发芽试验,使种子质量达到国家种子标准的二级以上。然后用35%的多克福种衣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包衣,比例为1:60。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2011年第0l期 (总第251期) 吉林农业 JILINAGRICULTURAL NO.01.20l1 (CumulativetyNO.251)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辛红, (公主岭市植检植保站, 张颖慧 吉林公主岭136100) 摘要:随着国民膳食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人们渴望 食 用无污染,无残害的安全绿色食品,因此,发 展绿色优质稻米生产,用优质名牌占领市场,通过提高品质增加效益,是发展我 省 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水稻产业化生产, 解决稻谷大量积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绿色水稻;种植;规程 中图分类号:$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一01—0061一l 1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经过两年实验示范,共选出吉粳88,丰优307,吉粳93,富裕一

号,五优A,吉优3号等优质品种.根据订单农业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优质米品种种植. 2适时翻耙 2.1土壤类型的选择 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质等各种养分含量不同,对稻米的外观品 质及食味影响很大.在优质绿色稻米生产中应选择有机质含量中上等,速效养 分含量较低的土壤最为理想,黑土和黑壤土最利于优质米生产. 2.2秋翻地 秋翻地深度在15cm以上,经过冬春两季的冻融交替,可以促进土壤内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透性,使之形成一个有利于优质绿色稻米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 2.3春季整地施农肥 春季化冻后可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lO-12cm.在旋耕前要增施农家肥2t/亩,农肥要施均匀,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进土壤理化性状. 2.4耙地 春季耙地以旱耙为主,泡田后水耙找平为辅.水耙地以寸水不露泥为准. 3合理密植.稀播育壮秧 3.1种子处理 卜3日室外晒种2—3天,增加种子活力. 3.1.1晒种4月 3.1.2浸种与消毒浸种与消毒可以同时进行.4月5—10口用咪酰胺3g/亩,在 室内常温下浸种消毒5—7天. 3.1.3催茅4月8一l5曰,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放入5O一6O?温水中预热后立即捞出,将种子装入袋中,放在铺有30cm厚的稻草炕上,用塑料布或麻袋盖好,插入温度计在30—32?下催芽48h左右,待种子80%露白时,将种子袋拿到室内地上摊开降温,催芽时注意每天播动2—3次,防止高温烧芽.

栽植乔木施工作业指导书

栽植乔木施工作业指导书 栽植乔木绿化 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DK138+000,DK174+800段适于植物生长的路堤坡脚至用地界区域,挖穴栽植乔木。 二、作业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阅读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核查地质资料,根据设计参数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 三、施工工艺 施工工序:放线定点?挖种植穴?施基肥?苗木起运?修剪?栽植?浇水?养护。 施工方法: 1、人工清除坡面至平整、无砖头石块及其它杂物,放线定点确定种植穴的位置。根据设计图比例,将设计图纸中各种树木的位置布局,反映到工程实际场地的相应位置。如场地的一些具体情况或与设计图纸原立地条件有冲突时,应在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前提下,作适当的调整。 2、挖种植穴。种植穴的大小、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条款规范的规定,一般以适合所选乔木栽植为宜。 种植穴检验项目表 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检查方法 1 内壁高 (cm) ?5 尺量

2 底部长(cm) ?2 尺量 3 坑穴坡面尺寸(cm) ?5 尺量 4 回填种植土(cm) ? 5 尺量 3、施基肥。挖好种植穴后,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放适量的基肥,肥料以复合肥为主。基肥施于种植穴四周(或穴边),以保证苗木成活后正常生长的需要。 4、苗木的挖掘和起运。苗木由工地负责人在植穴挖掘工序完成以前,按设计规格要求 第 1 页共 18 页 选择并作标记确认。苗木根据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起苗、包装、栽植前的保护及运输的要求。起苗前1-3天应适当浇水,使泥土松软,常绿树或落叶树破季栽植,必须带土球移植,要有完整土球,落叶树在落叶期可采用裸根栽植,但也应多带宿土,少伤根系。 5、修剪。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6、栽植乔木。栽植的方式为:路堑选用1种乔木以5m间距栽距栽植成1排,路堤选用2种乔木以5m间距间植成1排,使其与自然相容,与周边协调。根据设计要求,乔木为黄花槐、夹竹桃、羊蹄甲。 7、如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待苗木栽植完毕、种植穴回填好种植土后,设防风支架避免大风将苗木吹倒或者连根拔起,支架应牢固。 8、浇水。栽植完成后灌一次足量的定根水。灌定根水时,水压不宜过大,避免直接冲刷土球造成根系外露,要求土球及土壤吸足水分,并适量喷洒树干及枝叶,一般隔1天浇第二次水,再隔2天浇第三次水。在栽植时,如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可以在种植穴周围砌筑围堰。围堰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主要作用为在种植穴

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_陈德素

— 12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4卷第1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0 Jan.,Vol.24 No.1 青蒿Artemisia annual ,学名黄花蒿,为菊科艾属 的一年短日照草本植物,药用地上部分。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之功效。20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从青蒿中分离出抗疟单体青蒿素,青蒿素不仅抗疟有效,而且对血吸虫病、艾滋病并发症等也有较好疗效,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界上目前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随着市场对青蒿素的需求量的增加,单靠野生青蒿资源,无法满足国内外的需求,只有开展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加工企业所需的原料才有保障。 1 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对青蒿种植中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作了规范化研究,并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广西地区青蒿种植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4258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YB-T-1-2003 药用植物绿色出口生产基地行业标准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规程。 农药残留量:植物体内有机氯化合物(包括六六六、滴滴涕、五氯硝基苯、艾氏剂)的积累量。 重金属:指汞Hg 、镉Cd 、砷As 、铅Pb 、铬Cr 、铜Cu 。 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施肥到作物收获时 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陈德素1,韦健谋1,苏世东1, 夏良方2 (1.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融安545400;2.广西融安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西 融安545400) 关键词: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27(2010)01-0012-02 允许的间隔d 数。 4 一般要求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5010、YB-1-2003的规定。4.2 肥料使用准则 4.2.1 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4.2.2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 4.2.3 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和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及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4.3 农药使用准则 4.3.1 应符合GB4258、GB/T8321的规定。 4.3.2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及其混配农药。 4.4 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植保方针,从基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用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riemisia annua L.具有高产、青蒿素含量高、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栽培的品种。5.2 育苗 5.2.1 育苗地的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透水性好、排水条件好、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稻田、菜园地为最佳。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的田地,不宜选作育苗地。每667 m 2大田需30~40 m 2,育苗地与大田比例1:20。 5.2.2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选晴天把育苗地犁翻耙碎,同时要把前桩作物秸秆、杂草和石块捡出,667 m 2施腐熟农家肥500 kg 或商品鸡粪肥250 kg ,然后再犁翻耙地,使肥料施入0~15 cm 土层中,土肥均匀混合。 收稿日期:2009-04-02

香菇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㈡香菇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栽培季节与生产周期 1、接种期最佳接种期为8月20日至9月30日。以最高气温不超过28℃接种为最宜。迟 至10月份接种,每推迟10天,出菇期将推迟1个月。最佳接种期的确定,是依据当地与香菇栽培有关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界限温度的平均日期。 2、菌丝生长期接种后9月至11月上旬是香菇菌丝生长最佳季节,需60~70天可长满袋。 只要外界条件适宜,当菌丝长满袋,出现瘤状物后,10~15天可完成转色。如果11月上中旬完不成转色,出菇要推迟,得不到好的产量和效益。 3、出菇期只要菌丝转色及时正常,11月下旬即可出菇,春节前可收2~3茬香菇,春节 后收1~2茬香菇及1~2茬厚菇或薄菇。11月至3月正是低温干燥天气,利于培育香菇。 小棚大袋立体培育香菇技术,从接种到采收完毕,整个生产周期约9个月左右。 培养料选择与配制培养料是香菇生长发育的基础,选料是否最优、配比是否合理、掺合是否均匀、干湿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香菇菌丝的生长和产量高低。在多种主料中,以栎树木屑为最佳,木屑粗细以米粒大小为适宜,要求无杂质、无霉变、干燥,桑枝条、苹果树枝条、棉秆等粉碎后也是较好的主料。棉籽壳也可搭配使用。常用配方是:木屑78千克,稻糠20千克,石膏粉、石灰粉各1千克,料水比1:1.6~2.0。注意水分切勿过量。拌料可用人工,也可用搅拌机,但不论什么方法,一定要拌匀。 装袋与灭菌常用宽24~25厘米、厚0.04~0.05毫米的低压聚乙烯筒料,截成55厘米长,筒料一端先用线扎紧,用火熔封,以不漏气为准。每千克可截100个左右,每个袋子可装干料2千克,每吨主料可装500个左右的袋子。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要立即装袋,配制好后放置时间过长会发酵变酸,影响菌丝生长。要求从开始配料到装袋结束尽量在4小时内完成。袋装的松紧要适当,以手指压稍有顶手感为适。装好后用线扎口,再折转扎1次,防止漏气。装袋过程要细心,不要刺破料袋。装好的袋约湿重4~4.5千克。袋装完后要立即装入常压灭菌灶灭菌。袋在灶内堆放要平稳,上下对直叠放,灶中间和四周要留一定的通气道。当灶内温度达100℃时维持20~24小时。注意严防烧干锅,要勤加水;防料灭不透夹生,要消灭灶内死角;防料变酸,要大火攻头,升到100℃后不能下降。灭菌完毕,当温度降至60~70℃时趁热出锅,将灭过菌的袋子移入接种室冷却。 菌丝培养期间管理 1、管理的任务菌丝培养期间的管理任务是使香菇菌种迅速萌发、定植、蔓延,在60~80天之内长满全袋,并完成转色,为出菇打下基础。 2、菌袋的堆放方式菌袋的堆放方式有顺码式和“井”字形两种。当室温低于20℃时,可堆成顺码式;室温达25℃以上时摆成“井”字形。 3、菌丝生长期环境条件的控制保持发菌室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调节室温在24±2℃,料温不超过28℃;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室内黑暗,不要光线为最佳。 4、及时翻堆接种后喷洒3%甲醛,一般要密闭发菌室门窗,保持暗光,2天后打开门窗进行通气半小时。7~10天翻堆1次,使菌袋上下、内外互调位置,以使发菌一致,并检查处理污染菌袋。以后每隔10天要进行1次翻堆。 5、适时刺孔增氧接种后15~20天,接种穴菌丝伸长8~12厘米,把枝条种摇动或抽去以增氧。25天左右当菌丝圈相连时,在菌丝生长前沿1厘米内用牙签刺孔10数个,以增加袋内氧气,利于气体交换。35~40天当菌丝逐渐长满袋时,可再刺孔10数个(用毛衣针刺)。注意刺孔要结合翻堆进行,刺孔后菌丝在袋内呼吸加速,生长加快,会使袋内温度升高,要勤检查,严防“烧堆”。有时袋温比室温高5~8℃,要采取措施,通风、散堆降温。 6、排去袋内积水 50天以后菌丝发满全袋后出现一些瘤状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随着国民膳食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人们渴望食用无污染、无残毒的安全绿色食品,因此,发展绿色优质稻米生产,用优质名牌去占领市场,通过提高品质米增加效益,是发展我省现代农业和种植业品种结构调整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村水稻产业化生产、解决稻谷大量积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1. 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经过两年实验示范,共选出几个优质品种(津稻263、圣稻17、越光),也是优质米品种,根据大中城市订单农业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优质米品种种植。创出市中区名牌大米,进入国内外市场。 2. 适时翻耙 2.1 土壤类型的选择 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质等各种养分含量不同,对稻米的外观品质及食味影响很大。在优质绿色稻米生产中应选择有机质含量中上等,速效养分含量较低的土壤最为理想,最利于优质米生产的黄泛冲积物中粘土。 2.2 夏翻地 夏翻地深度在25厘米以上,经过冬春两季冻融交替的小麦茬,可以促进土壤内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透性,使之形成一个有利于优质绿色稻米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 2.3 春季整地施农肥

小麦收获后可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深度20-25厘米。在旋耕前增施农家肥2吨/亩,农肥要施均匀,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进土壤理化性状。 2.4 耙地 耙地以旱耙为主,泡田后水耙找平为辅。水耙地以寸水不露泥为准。 3. 合理密植、稀播育壮秧 3.1 种子处理 3.1.1 晒种:5月1-3日室外晒种2-3天,增加种子活力。 3.1.2 浸种与消毒:浸种与消毒可以同时进行。5月5-10日用咪酰胺亩用量3克,在室内常温下浸种消毒5-7天。 3.1.3 催芽:5月8-15日,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放入50-60℃温水中预热后立即捞出,将种子装入袋中放在铺有30厘米厚稻草炕上,用塑料布或麻袋盖好,插入温度计在30-32℃下催芽48小时左右,待种子80%露白时,将种子袋拿到室内地上摊开降温,催芽时注意每天播动2-3次,防止高温烧芽。 3.2 扣棚作床 选择背风向阳园田地,高燥平坦,土壤肥沃,水电方便的地块作苗床,浅翻10厘米,每平方米施草碳土10公斤,作好置床,按大、中、小棚条件确定苗床的长宽度,洼地采用深沟高床,有利于排水。提前扣膜升温2-3天,在播种前一天将置床浇透底水。 3.3 营养床土配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