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_陈德素

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_陈德素

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_陈德素
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_陈德素

— 12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4卷第1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0 Jan.,Vol.24 No.1

青蒿Artemisia annual ,学名黄花蒿,为菊科艾属

的一年短日照草本植物,药用地上部分。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之功效。20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从青蒿中分离出抗疟单体青蒿素,青蒿素不仅抗疟有效,而且对血吸虫病、艾滋病并发症等也有较好疗效,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界上目前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随着市场对青蒿素的需求量的增加,单靠野生青蒿资源,无法满足国内外的需求,只有开展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加工企业所需的原料才有保障。

1 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对青蒿种植中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作了规范化研究,并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广西地区青蒿种植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4258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YB-T-1-2003 药用植物绿色出口生产基地行业标准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规程。

农药残留量:植物体内有机氯化合物(包括六六六、滴滴涕、五氯硝基苯、艾氏剂)的积累量。

重金属:指汞Hg 、镉Cd 、砷As 、铅Pb 、铬Cr 、铜Cu 。

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施肥到作物收获时

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陈德素1,韦健谋1,苏世东1, 夏良方2

(1.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融安545400;2.广西融安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西 融安545400)

关键词: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27(2010)01-0012-02 允许的间隔d 数。

4 一般要求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5010、YB-1-2003的规定。4.2 肥料使用准则

4.2.1 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4.2.2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

4.2.3 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和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及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4.3 农药使用准则

4.3.1 应符合GB4258、GB/T8321的规定。

4.3.2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及其混配农药。

4.4 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植保方针,从基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用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riemisia annua L.具有高产、青蒿素含量高、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栽培的品种。5.2 育苗

5.2.1 育苗地的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透水性好、排水条件好、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稻田、菜园地为最佳。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的田地,不宜选作育苗地。每667 m 2大田需30~40 m 2,育苗地与大田比例1:20。

5.2.2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选晴天把育苗地犁翻耙碎,同时要把前桩作物秸秆、杂草和石块捡出,667 m 2施腐熟农家肥500 kg 或商品鸡粪肥250 kg ,然后再犁翻耙地,使肥料施入0~15 cm 土层中,土肥均匀混合。

收稿日期:2009-04-02

— 13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4卷第1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0 Jan.,Vol.24 No.1

5.2.3 起畦 起畦时要求畦面宽1.1~1.2 m ,沟宽0.4~0.5 m ,沟深0.15~0.20 m ,畦长15~20 m ,畦沟要平直。在播种前松土1次,达到畦面土细碎平整。5.2.4 播种

5.2.4.1 播种期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8 ℃以上时,即可播种。

5.2.4.2 播种量 苗龄长的应播种少些,苗龄短的,播种量可大些。一般60 d 苗龄的每667 m 2苗床播纯青蒿种20~25 g ,45 d 苗龄播30~40 g 。

5.2.4.3 播种方法 播种前先将苗床土浇透水份,使5 cm 深的床土湿透,畦边有水流出时即可播种。由于青蒿种子细小,播种前按种子︰草木灰(细泥或细砂)1:1 000倍的比例充分拌匀后,分畦定量、重复、均匀播种期。5.2.5 苗期管理

5.2.5.1 盖遮盖物 播种后,用竹片作低拱覆盖地膜,膜的四周用土压紧压实。

5.2.5.2 管理 温度超过25 ℃时,应打开膜的两头降温,待苗长出3~3.5叶时揭除地膜。盖茅草或稻草的,遇干旱、早晚淋水,保持土壤湿润。如果苗细、苗弱,可追1~2次沼液肥或0.2%尿素液。

5.2.5.3 间苗定苗 当苗长出3~4张真叶时,进行间苗,使每株青蒿幼苗占地5~10 cm 2。5.3 大田栽培管理

5.3.1 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旱地、旱田或缓坡地,不宜选用瘠薄地、石砾地、洼田涝地、陡坡地等种植青蒿。选好地块后,要精耕细整地,做到二犁二耙。一般在移栽前,要深耕23~27 cm ,耙碎后,667 m 2施腐熟的粪肥或沼肥1 000~1 500 kg 。然后再进行1次犁耙,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土肥混合均匀。

5.3.2 起畦 起畦规格为畦宽0.8 m ,沟宽0.4 m~0.5 m ,沟深0.3~0.4 m 。畦起好后,疏通沟中的泥土,使沟达到深而畅,以利排除渍水。5.3.3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5.3.3.1 适龄苗 苗龄50 d ,叶龄10~15叶,带有2个以上分枝时移栽为最佳。

5.3.3.2 移栽期 适宜的移栽期为4月上旬至中旬,最迟不超过5月上旬。选择雨后阴d 或晴d 下午移栽,栽后淋足定根水。

5.3.3.3 合理密植 施肥水平高的,2 000~2 500株/667 m 2;施肥水平中等的,3 000~3 500株/667 m 2。

在起好畦的两旁,实行品字型种植。5.3.4 追肥

5.3.4.1 追肥总量与N 、P 、K 比例 总的追肥量为667 m 2施尿素25.8 kg ,过磷酸钙198.4 kg ,硫酸钾47.6 kg 。N 、P 、K 比例为1:2:2。

5.3.4.2 追肥时间与方法 移栽后7 d ,每667 m 2施尿素3.9 kg ,过磷酸钙29.8 kg ,硫酸钾7.1 kg ,在两株青蒿之间挖穴,把肥料放入穴中,施肥后盖上泥土。移栽后1个月第二次追肥,先除草,后施肥,方法与第一次追肥相同,追肥量667 m 2施尿素12.9 kg ,过磷酸钙99.2 kg ,硫酸钾23.8 kg 。移栽后2个月,667 m 2施尿素9.1 kg ,过磷酸钙69.4 kg ,硫酸钾1

6.7 kg 。5.3.5 打顶 当青蒿苗高0.3~0.5 m ,把主芽摘除(称打顶),以促进侧枝萌发,提高叶片等营养体的产量。5.3.6 病虫害防治

5.3.

6.1 农业防治 ① 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② 清洁园地,降低病虫源数量。③培育无病虫害壮苗。5.3.6.2 物理防治 ① 设置黄板诱杀蚜虫,按照30块~40块/667 m 2的密度,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诱杀蚜虫,一般7~10 d 重涂一次机油。② 安装频振式诱虫灯诱杀害虫。

5.3.

6.3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

5.3.

6.4 药剂防治 ① 根腐病: 发病初期,用3%绿亨4号水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每隔7 d 灌1次,连灌2~3次。② 白粉病: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百奋微乳剂1 000倍喷雾防治,要求所有的叶片全部喷有药液,每隔7 d 喷1次,连喷2~3次。③ 地老虎 用8%天地双叉乳油2500倍灌根防治。④ 蚜虫和象甲虫 象甲虫用12%路路通乳油1 000倍、蚜虫用70%艾美乐水分散剂1 000倍喷雾防治。5.3.7 收获

5.3.7.1 采收期 青蒿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底至8月中旬。

5.3.7.2 采收方法 选择晴天,先将青蒿砍倒晒1 d ,第2 d 搬到晒场晒干,用树枝打落叶子,也可用石滚或手扶拖拉机碾落青蒿叶,除去茎干,将叶晒干至符合收购要求即可销售。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翻晒、脱叶。

5.3.8 包装与运输 包装袋与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运输工具应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装、混运。

青蒿的种植技术

青蒿的种植技术 青蒿是一种草本药材,为菊科艾属植物,植株高度15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50天左右。喜湿润、忌干旱、怕渍水,光照要求充足。 一、育苗 (一)播种时间。3月初-3月下旬,农历2月初-2月中下旬。 (二)苗床准备。选背风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阳(朝南)、地势平、土地肥沃又疏松的土壤,在晴天进行翻土,移栽1亩青蒿需要4.8平方米面积的苗床(以下苗床和苗期的施肥量均以此面积计算),翻土后即可施农家肥100斤,并按宽1.2m×长4m左右开沟成厢。 (三)苗床整理。将苗床表层土耙平整细(越碎越好),面施人畜粪水1挑、磷肥1斤,再覆盖筛过的火粪或肥沃细土1公分厚左右,以表层都是细土为准。 (四)播种。将2克青蒿种子用细泥沙3-4斤充分拌匀,在整好的苗床上均匀撒播,再平铺地膜,以保温保湿,上盖拱膜,保持土壤湿润,温度控制在18-25℃。 (五)苗期管理 1.覆膜管理。待种子萌动发芽后揭去平铺地膜,以防烧芽。苗长出2片叶左右时及时炼苗,方法是每天上午9点钟揭开两端农膜,下午4点钟覆好。头1-2天揭开小,逐渐变大,5天左右两端全部揭开,

但是阴雨天气不揭开。待苗长到4片叶左右时,上午9点钟全部揭掉,下午4点钟覆好,2-3天后全部揭棚。 2.间苗、匀苗。揭膜后视苗大小即可第一次间苗,先将生长特别密的苗间出,每寸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方留苗2-3株,同时拔除杂草。在揭膜后5-7天进行第二次匀苗,留苗数量每寸见方1株,总数量2000-2500株(满足每亩移栽1500株左右即可)。匀苗要点:去小留大、去杂留纯、去病留健、去弱留强、疏密均可。 3.施肥。匀苗结束时即施清、淡人畜粪水半挑,采用浇施,切忌过浓和泼施致使土壤板结,用手指或削尖竹块轻轻地松表面结板的土。 4.送嫁肥。移栽前7天施一次送嫁肥,清淡人畜粪水半挑左右。 二、移栽 (一)移栽时间。4月下旬-5月中旬,农历3月下旬-4月底。 (二)基肥。翻耕前每亩施农家肥3000斤左右,磷肥50斤,翻入土中。 (三)开厢。平地厢宽1.2米,坡地厢宽0.8米,厢沟距离20公分,长可以地形而定;厢土要细、要平。四周理好排水沟。 (四)每厢栽两行,以平地70×80公分(株距×行距)、坡地50×60公分密度标准栽植(不可太密或太稀)。苗尽量带土移栽,确保成活。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为确保生产出绿色食品优质大米,特制定此技术规程。对水稻生产基地的规管理和技术指导,严格控制各种污染。 一、水稻栽培管理 (一)育秧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不带病菌、虫源、无破粒、无秕粒、优质高产新品种。 经两年实验示,选出绥粳4,龙洋16,180,旱香74,旱香52等优质品种。这些品种抗病性强、生产性好、米质优良(一级米)、适口性好。 2、种子处理 晒种 3月25日——3月30日,室外晒种1—2天,增加种子活力。 盐水浸种,浸种4—5天后捞出控干进行催芽,有50%种子露白后方可播种。

3、营养床土配制 根据当地条件选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偏酸、无草籽的腐殖土或旱田土,风干过筛,最好加15-20%草碳土,按照每平方米苗床需要20kg原土,加入适量75%浓硫酸使PH值达到5-6.0,制成营养土。 4、秧床整理 选取无盐碱、土地肥沃、平坦的壤土为育秧地块, 田要泡透使土质松软。秧床设置宽1.5米、长15米,秧沟宽30厘米,将秧床精细整理,达到平整一致,无作物根茬、杂草。 5、播种 4月5日——4月12日,首先在浇透水的置床上铺有孔地膜或软盘,然后铺撒3cm厚的营养土,刮平,浇透水,盘育苗每盘播70克左右,合理密植,稀播育壮秧。 6、秧田管理 温度管理 出苗前密封保温,棚温控制在30℃左右,苗出齐后及时撤去地膜。2叶1心时,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低温大床苗,严防高温烧苗和徒长。降温主要靠通风大小来调节。 水分管理

6、整地 11月上旬,水稻机收后,秸秆全部还田深翻,亩秸秆还田量在600公斤以上。 按照绿色食品优质米要求,四月下旬在耙地时施用em 菌发酵好的农家肥2吨/亩,施底肥磷酸二胺5公斤/亩,农家肥要施均匀,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进土壤理化性状。 一次性深施,这样不仅节省施肥次数,而且有利于提高有效分蘖率和有效穗数及穗大粒饱,减少垩白率,提高稻米品质。 4月25日——5月1日泡田。 耙地 春季耙地以旱耙为主,泡田后水耙找平为辅,水耙地以寸水不露泥为准。 (二)插秧 5月9日——5月28日,当气温稳定在13℃时,就可开始插秧,插前3—5天整好地耙细耙平,寸水不露泥,沉淀适宜时,就可以插秧,插秧时要保证插秧质量,浅插,插秧

青蒿栽培技术

青蒿栽培技术 一、概述 青蒿,学名黄花蒿,别名臭蒿、香蒿、苦蒿。菊科,艾属。一年生草本,以地上部分叶片、未开放的花蕾供提取生产青蒿素等系列产品。青蒿中提取的有效生理活性成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高效、速效、安全的抗疟新药,其衍生物蒿甲醚治疗恶性疟与间日疟,其治愈率高达99%,双氢青蒿素开发生产的抗疟活性,为青蒿素的10倍,青蒿琥酯的38倍。苯勿醇还是治疗白血病的特效药品,美国已与中国合作研究开发生产苯勿醇等系列产品。因此,已引起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特别以美国为首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其独特的疗效和用途。青蒿素也是我国惟一进入美国药典(USP)重要天然药品,同时也是被世界WHO推荐的首选基本目录的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产品畅销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赤道附近及东南亚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青蒿的形态

直立,具纵条纹,多分枝,光滑无毛。基生叶平铺地面,开花时凋萎;茎生叶互生,幼时绿色,老时变为黄褐色,无毛,有短柄,向上渐无柄;叶片通常为一回羽状全裂,裂叶短细,有极小粉末状短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具细小的毛或粉末状腺状斑点;叶轴两侧具窄翅;茎上部的叶向上逐渐细小呈条形。晚秋开小黄花,头状花序细小,球形,径约3.6毫米。具细软短梗,多数组成圆锥状;总苞小球形,花全为管状花,黄色,外围为雌花,中央为两性花,瘦果,椭圆形。花期在7-8月份,果期在9-10月份。 另有本属植物黄花蒿及其变种大头黄花蒿。两者与青蒿的区别是:叶为三回羽状全裂,中轴不呈栉齿状,末回小裂片短尖,易折断,断面髓部较大。头状花序球形较密,直径1.5毫米为黄花蒿;头状花序球形较密,直径3毫米为大头黄花蒿。 三、青蒿的生长习性 1、生物学特性 (1)种子千粒重 0.02-0.048毫克,每克种子4500-5000粒。种子萌发要求光照或变温。在光照下,15℃

橘子的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橘子生产技术规程 1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抗逆性好且品质优良的橘子品种树苗。 2栽培方式 采取保护地栽培方式。在使用塑料薄膜时,只允许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产品,并且使用后应从土壤中及时清除,禁止焚烧,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 3植株管理 有机橘子树的管理同常规橘子生产,如根据品种特性、树龄、产量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及更新方式,进行合理的修剪;在橘子生长季节,采用抹芽、定枝、新梢摘心、副梢处理等夏季修剪措施对树体进行整形控制,增强通风透光,以减轻病害发生。 4花果管理 采用疏花、疏果等常规方式对橘子进行处理,以控制产量、提高果实的品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绝不使用任何激素如赤霉素、CPPU等对果穗进行拉长或膨大处理。 5土、肥、水管理 5.1土壤管理 5.1.1中耕与深翻橘子生长季节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松土深度10cm ~20cm;每年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全园深翻,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cm~40cm。 5.1.2生草与覆草有机橘子应提倡生草覆草技术,这样既有利于保墒

和保持土壤肥力,减轻日灼、气灼等生理病害的发生,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有机橘子园区进行生草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橘子园区的草资源,对高杆杂草加强管理,使其不影响橘子的生长,另一方面可以在4月份前后,在橘子行间种植不含转基因的白三叶草。覆草时间一般在7月份前后,将其刈割后覆盖在树根周围。 5.2施肥管理 5.2.1肥料要求生产前期可购买认证过的有机肥;持续有机橘子生产区应制定土壤有机培肥计划,如在自身橘子种植园区,结合“园区生草-养殖业”等进行绿肥或堆肥。绝对不能使用化学肥料、不能使用含有转基因的物质如转基因豆粕或经任何化学处理过的物质作为肥料,使用菜籽饼、大豆,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补充钾肥可用草木灰,补充磷肥可使用高细度、未经化学处理的磷矿粉。在施用磷矿粉时应与农家肥经充分混合堆制后使用。 5.2.2施肥在生长季节培肥的基础上,以施基肥为主,秋季施入,每66 6.7m2施入1000kg~1500kg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采用沟施,在行间挖条状沟; 5.3水分管理 5.3.1补水时期一是萌芽到开花期,当土壤湿度过低时,定期补水。 5.3.2补水方法以采用滴灌法为宜。水质在符合GB5084规定的基础上,应加强有机橘子生产周边水质的监控,以免由于水质受污染而影响有机橘子生产。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直播油菜) 一、目标单产: 平均单产125公斤,高产田块150公斤以上,其产量结构是:每亩密度13000—15000株,单株角果数230—240个,角粒数16.5—17粒,千粒重 2.8— 3.0克。 二、品种选择: 选择“双低”产量潜力大的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三、播期安排: 直播油菜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每亩播量0.25公斤,水田比旱地适当加大播量。 四、平衡施肥: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的要求科学平衡施肥。一般每亩底施30%复合肥50公斤或40%复合肥40公斤加优质硼肥1—2公斤或“油菜伴侣”2包。 五、间苗定苗: 三叶前及时间苗定苗,直播杂交油菜每亩留苗1.3万株左右,间苗时留大苗留壮苗,间小苗间弱苗。 六、化学调控: 为防止冬前旺长、早苔,三叶期对播种较早、长势较旺的田块实施化学调控,每亩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培育矮化壮苗。 七、早施追肥: 定苗后及时追施提苗肥,一类田块亩施尿素7.5—10公斤,二、三类田块适当加大用量,每亩施用尿素10—12.5公斤,促进平衡生长。 八、重施腊肥: 腊肥要早施、重施,在元旦前后每亩施用40%或45%复合肥15—20kg,培育壮苗越冬。越冬壮苗标准是:苗高35cm左右,绿叶数12片以上,根颈粗1.5cm以上,开盘直径40cm以上。

九、加强春管: 开春后雨水较多,应及时清理三沟,减轻渍害和冻害。进入初花期,选用40%菌核净或70%百菌清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2次以上。同时,开展叶面施肥2—3次,每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优质硼肥100克,防止“花而不实”,促进籽粒饱满。 十、适时收脱: 在油菜达到八.九成熟时适时收割。采取人工收割加机械脱粒的方式,既可提高工效,又可减少损失。 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本规程适合于湖北省郧县二熟制地区育苗移栽油菜。 2、产品目标及品种选择 2.1 产量目标:每667m2(亩)产量125-175kg。 2.2 品质目标:芥酸≤5%,硫苷≤40μmol/g(饼)。 2.3 品种选择优质高产双低油菜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华油杂62 。 3、技术措施 3.1 育苗 3.1.1 苗床条件:土质松软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 3.1.2 苗床面积::按苗床与大田按1:5备足。 3.1.3 苗床耕整与投肥:播种前一周内耕整2-3次。结合耕整每667m2(亩)除施腐熟有机肥100kg外,另施纯氮1.3-2.6kg,五氧化二磷4kg,硼砂0.5kg。 3.1.4 播种期:一般在9月15日左右。 3.1.5 播种量:亩播0.4-0.5kg,均匀撒播,并薄盖一层细土。 3.1.6

荔枝地方标准

荔枝地方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Guiwei)鲜果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贮运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荔枝鲜果的生产和销售。 2引用标准 GB5009.38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127 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允许残留量标准 3术语 3.1成熟度 果实成熟的程度。采摘时荔枝成熟应达到一定的程度,以适应处理、包装和运输的时间要求。 3.2机械伤 果实受到机械力作用,而造成的伤害。包括擦伤、刺伤、碰伤、压伤等。 3.3病虫害 果实由于病菌或害虫影响等造成的伤害 4 外观要求 果实新鲜;具有该品种成熟时固有的色泽,正常的风味及质地;果的形状为扁心脏形;龟裂片隆起,呈狭长形,纵向排列,裂片峰平滑,缝合线明显; 果较大,果肩一边隆起,果顶浑圆;果皮鲜红,软而较薄;鲜果表面无残留药物、煤烟、尘土,无机械伤,无病虫斑、水渍斑,无裂果、腐烂,无异味和滋味。

5 质量要求 5.1 等级规格 荔枝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三个等级,各等级的规格指标应符合表1。在上述总体要求范围内,按表1规格,质量分为优等、一等、二等共三个等级,其中二等果所允许的缺陷,总共不超过三项 表1荔枝果实质量分等规格

5.2 鲜果规格指标 5.3 卫生指标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剧毒和高毒农药不得在水果生产中使用。 6 试验方法 6.1 等级规格 6.1.1 感官检验 将样品铺放在检验台上,在正常光线下采用感官检测方法对鲜果新鲜度、成熟度、均匀度、洁净度、缺陷果、异品种和品质风味等项目进行评定,并作记录。要求参与检验的人感官正常和具有相当的鉴评经验,参与品味的人数应不少于三人,其中至少一人为专业人员。 6.1.2 鲜果规格 在样品中随机抽样鲜果2 kg~3 kg,称量,数粒计算鲜果千克数。 6.1.3 理化指标检验

(整理)《特用经济植物栽培技术》复习纲要.

《特用经济植物栽培技术》复习纲要 《特用经济植物生产技术》是为农学、林学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学生所设置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研究特用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有效成分积累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关关系,从而找出特用经济植物生长发育的理想环境条件,制定出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 复习的重中之重的章节为:一、总论 :第二、第三、及第四、五、六章。总论点考试的70%。 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是指特用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有效成分积累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关关系的理论基础;其基本方法就是分析和解决所研究的特用经济植物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具体的技术方法。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试题共100分.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单选15*1,多选5*2)、名词解释(5*3)简答题(5*6)、论述题(2*15)共33个小题。教材为李彦生、袁继超等编著的《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一书 一、特用经济作物的特点 1、什么叫特用植物? 2、其主要特点: (1)、复杂多样性:种类、栽培品种的特性(旱生、湿生、阴生、阳生、不同海拨高度的要求、蔓生、产品的不同部位,、、、、、、)、繁殖方法的多样性(有性、无性);而分为不同区域。 (2)、是一门年轻的边缘交叉学科 涉及的基础学科有: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栽培学等(能说出2~3个即可);历史长,但人工栽培品少,技术落后,不深入。 (3)、对产品品质性状要求严格 在种植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开拓新的栽培品种(品种选育、生物和农业新技术的应用、、、、、、) (2)解决紧俏、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栽培问题 (3)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 (4)加强无公害、规范化栽培的研究(GAP) (5)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荔枝 知识

广东荔枝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在我国又以广东较早。在古文献中,荔枝最先名为“离支”,见于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司马。..除广东外,广西、四川、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在古代早亦有荔枝栽培。 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属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大名果之一。它原产我国南部,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中“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果王荔枝,特别是俗称“糯米糍”的品种,核尖小,肉芳洌清甜,完全可以想象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真情流露的满足样子。 荔枝属常绿乔木,野生树高可达30m,胸径1m。树皮灰褐色,不裂。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4对,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12cm。花小,无花瓣,成顶生圆锥花序。果球形或卵形,熟时红色,果皮有显著突起小瘤体,种子棕红色,花期3~4月,果5~8月成熟。喜光,喜暖热湿润气候及富含腐殖质之深厚、酸性土壤,怕霜冻。目前我国荔枝品种有100多个,广州就有60多个,盛产于广州从化、增城二市和市内几个城郊结合区。 荔枝以果形别致、颜色悦目、果肉状如凝脂,甘软滑脆、清甜浓香、色味具佳而著称,优良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挂绿等,而以淮枝数量最多,大约占总产量的七八成。 荔枝品质则以桂味和糯米糍最佳。桂味以肉脆清甜诱人,而糯米糍则以核小肉厚汁多味浓著称。旧以"笔村糯米糍"、"罗岗桂味"、"增城挂绿"号称"荔枝三杰"。三杰中以"增城挂绿"至为珍贵,历来被朝廷列为贡品。"增城挂绿"外壳红中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绕有一圈绿线,果肉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现存活在增城荔城镇挂绿园的那株挂绿树是挂绿荔枝品种的老祖宗,有400多年树龄,高5米多,已由它成功培育了好几代的挂绿子孙树种,共100多株,在增城几个乡种植。 荔枝营养丰富,果肉中含糖量高达20%,在每百毫升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达70毫克,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磷、钙、铁等成分。荔枝不仅是鲜食佳果,还可烘制成荔枝干、罐头,浓缩成为果汁、酿酒、煮荔枝胶等。 增城挂绿为增城独有特优珍稀品种。清初《广东西语》称“挂绿者,红中有绿或在于肩或在于腹”,“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又崔弼《珍帚编》载“挂绿出增城沙贝,荔枝中第一品也,蒂旁一边突起稍高谓之龙头,一边突起稍低谓之龙尾,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故名”。其正宗为西园挂绿,自清康熙起列为贡品,宣统《增城县志》称“挂绿一种,近以县城西门外西园一株最为名贵,价值桓十余倍于其他”。该西园古荔树龄已300余年,并以其枝条繁育出第二、三代新树620株,广栽于增城各地。今存者为1979年古树枯死时由技术人员抢救由树基部发芽更生出的新树,经培养至今已成为挂果6年的大树。其果实龟列片近于平坦,裂片峰毛尖或稀疏的细而尖的突起,裂纹与缝全线均明显;果肉乳白色,晶莹光鲜,所含水分较少,质地爽脆,有冰糖味,清甜带微香。挂绿肉质特别爽脆,清甜有微香,品质极优,是荔枝最佳品种之一,果实较耐贮藏。但产量较低,核稍大。

农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农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送审稿 、尸■、亠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据对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谷进行的同位素示踪分析,我国水稻栽培至今已经有六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汉代,就盛行用直辕犁耕田,文献中已开始记载插秧。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提到排水晒田技术,《沈氏农书》中已论述了看苗施肥技术。 新的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和科技工作者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稻作栽培技术,如总结、推广“南陈北崔”的经验,既促进了水稻生产,又丰富和发展了农业科学。另一方面,围绕水稻生产上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实验,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指导稻作实践,使血多科研成果在水稻生产中发挥了作用。除普及矮秆良种和杂交水稻外,在栽培方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稀少栽培、湖南省连源地区的水稻规范化栽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氮调法施肥技术、辽宁省的水稻高产、高效益栽培、江苏省的叶龄模式栽培、黑龙江等地的旱育稀植栽培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江西农业大学的“水稻生长日历模型”(RICMA等的 研究和应用,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稻作技术的改革。因此,我国稻区有所扩展。全国水稻栽培面积由 1949 年的 3.8 亿亩发展到现在的将近 5亿亩地。各稻区还出现了许多高产单位和小面积的高产典型。然而,不同

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产量波动较大,同世界最先进水平比,存在一定差距,就是同我国自然条件下的水稻潜在生产力及高产典型所达到的现实生产力相比,差距也很大;优质稻比重较小,稻米加工档次低,稻米品质急需提高;水稻生产结构单一,劳动生产效率较低。 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水稻生产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体分析,是机遇大于挑战。即入世以后,市场开放,减少贸易壁垒,利于大米净出口;公平竞争,国内外加个接轨,利于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贸易和交流增多,容易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稻作产业化。根据市场需求和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实现均衡增产的同时,生产安全优质稻米,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并扩大出口,是我国水稻栽培的努力方向。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广大农村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要求日益迫切,机械插秧、抛秧面积迅速增加。新设计的水稻工厂化育秧成套设备可为解决水稻机械化问题提供可靠的保证。工厂化育秧,即在室内采用机械化的方法,将种子经催芽、播种、适温避光催苗及大棚育秧等过程 , 成批生产出适于机插、机抛、手抛和机摆使用的水稻秧苗。特制定操作规程,以期望水稻产前与产后达到四个化(机械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第一章总述 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均已达到 97% 以上,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提高了水稻产量,而且

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_陈德素

— 12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4卷第1期Chin Med J Res Prac,2010 Jan.,Vol.24 No.1 青蒿Artemisia annual ,学名黄花蒿,为菊科艾属 的一年短日照草本植物,药用地上部分。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之功效。20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从青蒿中分离出抗疟单体青蒿素,青蒿素不仅抗疟有效,而且对血吸虫病、艾滋病并发症等也有较好疗效,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界上目前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随着市场对青蒿素的需求量的增加,单靠野生青蒿资源,无法满足国内外的需求,只有开展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加工企业所需的原料才有保障。 1 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对青蒿种植中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作了规范化研究,并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广西地区青蒿种植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4258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YB-T-1-2003 药用植物绿色出口生产基地行业标准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规程。 农药残留量:植物体内有机氯化合物(包括六六六、滴滴涕、五氯硝基苯、艾氏剂)的积累量。 重金属:指汞Hg 、镉Cd 、砷As 、铅Pb 、铬Cr 、铜Cu 。 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施肥到作物收获时 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陈德素1,韦健谋1,苏世东1, 夏良方2 (1.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融安545400;2.广西融安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西 融安545400) 关键词:青蒿;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27(2010)01-0012-02 允许的间隔d 数。 4 一般要求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5010、YB-1-2003的规定。4.2 肥料使用准则 4.2.1 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4.2.2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 4.2.3 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和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及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4.3 农药使用准则 4.3.1 应符合GB4258、GB/T8321的规定。 4.3.2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及其混配农药。 4.4 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植保方针,从基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用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riemisia annua L.具有高产、青蒿素含量高、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栽培的品种。5.2 育苗 5.2.1 育苗地的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透水性好、排水条件好、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稻田、菜园地为最佳。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的田地,不宜选作育苗地。每667 m 2大田需30~40 m 2,育苗地与大田比例1:20。 5.2.2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选晴天把育苗地犁翻耙碎,同时要把前桩作物秸秆、杂草和石块捡出,667 m 2施腐熟农家肥500 kg 或商品鸡粪肥250 kg ,然后再犁翻耙地,使肥料施入0~15 cm 土层中,土肥均匀混合。 收稿日期:2009-04-02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概述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概述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概述 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 ),又名离枝,具有通神益智,填精充液,辟臭止 痛等多种功能,荔枝原产于中国,是中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 果王" 之称。荔枝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园锥花序,花小,无花瓣,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 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属无患子科植物。 中文学名:荔枝 拉丁学名:L itchi chinensis 二名法: Litchi chinensis 界: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门 双子叶植物纲纲: Magnoliopsida 目:无患子目 Sapindales 科:无患子科Sapindaceae 属:荔枝属 Litchi 荔枝简介 【荔枝】“妃子笑”是荔枝的一个品种,“妃子笑”是精选的荔枝,荔枝看上去个大、饱满、颜色对比特别明显,经常是一颗荔枝上红一块绿一块的,别看整体颜色发绿, 其实很甜,核很小。 常绿乔木,高8-20米。茎上多分枝,灰色;小枝圆柱形,有白色小斑点和微柔毛。 双数羽状复叶互生,连叶柄长10-25cm ;小叶2-4对,对生,具柄,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6~15cm ,宽2-4cm ,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稍偏斜,全缘、上面深绿色, 有光泽,下面粉绿。春季开绿白色或淡黄色小花,圆锥花 序,花杂性。核果球形或卵形,果皮暗红色,有小瘤状突起。种子外被白色、肉质、 多汁、甘甜的假种皮,易与核分离。种子矩圆形,褐色至黑红色,有光泽。 地理分布原产于我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台湾、云南等地栽培最多。目前全世界80%的荔枝在中国,中国60%的荔枝在广东,广东60%在茂名,高州则以种植面积达72万亩,成为广东荔枝的最大主产区,是名副其实的荔枝之乡。 广东省、汕尾市【金鸡山村荔枝主产地之一】 金鸡山村位于广东省汕尾陆丰市的东部、东邻惠来县、南连华桥管理区、西接内湖镇、北靠彼洋镇。金鸡山村是陆丰市最大的荔枝生产区。良好的地理位置、交通方便。汕尾市

绿色食品-西红柿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西红柿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二0一四年四月一十日

西红柿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本栽培技术规程是根据绿色食品--西红柿的种植要求制定的,请各基地村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西红柿的种植和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北地区绿色食品西红柿栽培的产地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采收、包装、贮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5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3 要求 3.1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3.2 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 3.2.1 茬口安排 根据西红柿生长期及对温度的要求,露地西红柿分为春秋两大季栽培。春西红柿2月在保护地育苗,晚霜结束后定植于露地,秋西红柿夏季5~6月育苗,结果期正处于8、6月气温比较适宜的时期。本标准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 3.2.2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一代非转基因品种。保护地栽培宜选择早熟、叶片稀疏所、叶量较少一代杂种,如中杂11、硬粉2号、津粉2号等。露地栽培宜选择中晚熟、叶量多、长势强一代杂种,如中杂9号、津粉3号、冀番3号等。 3.3 西红柿春季早熟栽培 3.3.1 育苗 3.3.1.1 育苗场所:塑料薄膜拱棚、温室作为育苗场所。 3.3.1.2 播种床的准备

营养土的配置:以马粪30%,猪粪20%,园田土50%的比例配制营养土,每1000kg营养土中再掺过磷酸钙5kg,硫酸钾2.5kg,营养土掺匀后平铺畦面,厚度10cm。 容器准备: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在直径8cm、高10cm的营养钵中,上留2cm不装土。也可将营养土装入穴盘(50穴),紧密码放在苗床中。 3.3.1.3 浸种催芽 药剂浸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min,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在常温水中浸泡6h-8h。 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5℃~60℃温水中,随之搅拌至水温降至30℃止,再浸泡6h-8h。 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用干净的纱布和湿麻袋片包好,放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当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3.1.4播种 选晴天中午播种,播前先在播种床上浇水,水量浸透10cm厚床土,水渗后在畦面撒0.5cm厚的过筛细潮土,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覆1cm-1.3cm厚的细潮土。容器育苗播前要充分浇水,水渗后撒一层过筛细潮土,然后点播。每亩约需种子50g。 3.3.1.5 播后至分苗前管理

黑叶荔枝栽培技术

黑叶荔枝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叶荔枝生产园地选择和规划,苗木选择和定植、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生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汕头辖区内黑叶荔枝栽培,也可作为糯米糍、桂味、怀枝等中迟熟品种的技术参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颈曜即锍尚?榈母鞣窖芯渴欠窨墒褂谜庑┪募?淖钚掳姹尽7彩遣蛔⑷掌诘囊?梦募??渥钚掳姹臼视糜诒颈曜肌? GB 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172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园地选择和规划 3.1园地选择 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土壤、水质、空气远离污染源、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开阔向阳、避风寒的地段建园。

3.2园地规划 要做好分小区、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规划。 4苗木选择和定植 4.1苗木选择 选择无病虫害、生势健?车娜χγ缁蚣藿用纭? 4.2定植 4.2.1定植季节 春植在2月~5月进行;秋植在9月~10月进行。 4.2.2定植方式和密度 定植方式可宽行窄株或近正方形。定植密度可依据园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株行距(4m~5m)×(5m~6m)。 4.2.3定植方法 要求植穴长、宽、高均为0.8m~1m,分层压绿,加入土什肥。种植时小心填土,忌大力踩踏造成断根,一般覆土高于根颈部10cm左右。然后淋足定根水,以后适当淋水保湿至成活。 5土壤管理 5.1扩穴深翻改土

生地种植栽培技术

生地种植栽培技术 原创:周小农种药材 2018-09-25 生地为玄参科植物怀庆地黄,以块茎入药。原主产于河南省温县、 孟县、武陵、博爱、沁阳等县,现全国各省、自治区几乎都有引种栽培。 植物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高 25-40 厘米,全植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和腺毛,根壮茎肥厚肉嫩,呈块状,圆柱形或组锤形,直径 2.5~5.5 厘米。生地对气候条件要求不太严,但要求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排、水良好、 上层深厚、肥沃而疏松的壤土和砂壤上。低洼或盐碱地采取轮作,忌连作。 一、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生地易感染病害,对前茬作物要求很严,忌豆科、茄科、 葫芦科、十字花科连作。前茬作物以禾本科为好。选光照充足。排水良 好的、肥沃疏松的、前茬禾本科和蔬菜、白薯等作物为好,前作收获后, 上冻前,深翻土地30 厘米左右。第二年春天种植前,施基肥(农家肥) 60000 千克/公顷,翻耕一次,耙平整细作畦,宽150 厘米左右,长根

据种子数量和地形而定,地势低,多雨地区,打高畦,20 厘米左右高,或起垄,垄面宽 45-60 厘米,沟宽 30 厘米,高 20 厘米左右,以利排水。 生地繁殖方法有两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大面积生产普遍采用根茎繁殖,种子繁 殖多半作为育种采用。 寒冷的地区,把地黄秋天收回,用窖藏,次春选粗细均匀手指粗无 病虫害的,取中部折成6~8 厘米小段,每段要求有2~ 3 个芽眼,稍风 干后,或用草木灰粘断口处,作为种栽用。在比较温暖的地方,地黄收 获时,选好的留在地里,作第二年的种栽用。春栽地黄,于 7 月末,挖出来,栽新的地块,切成 1 厘米长的小段,按株行距 12 厘米 *25 厘米栽、栽后注意灌水、排水、施肥、除草、田间管理等生长培育,越冬第 二年春天创出作种栽,最好随挖随种,此法比较好。生地生活力强,产量高、质量好, 并能防止品种退化。

荔枝高产栽培技术

荔枝高产栽培技术 一、荔枝的栽培意义 荔枝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特产果树。其果实色艳美观,肉质细嫩多汁,甜香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是水果中的珍品,有“果中之王”之美誉。深得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荔枝全身都是宝,荔枝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荔枝干、制罐头、制汁和用作酿酒、饮料的原料,荔枝花芳香多蜜,是理想的蜜源植物,荔枝果壳、树皮可以提取单宁,荔枝果核含淀粉37%,可用于酿制醋。荔枝是常绿树种,树形美观,是良好的绿化树,荔枝木材质地细密坚实,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优良材料。种植荔枝,发展荔枝生产,在不断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果农又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如北流市新丰镇永安村1995年人均荔枝收入就达1389元,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的五成多。对适宜种植荔枝的地区来讲,实是一条既开发了山区资源,发展了经济,增加了收入,又能使山川秀美,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荔枝的产地分布 荔枝原产我国南方,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其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因而,适宜荔枝栽培的地域要比其它亚热带水果品种狭窄得多,其适宜地带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北纬18—29O之间,尤其以北纬 20O—24O地带为最适宜区。目前世界上,我国是荔枝主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泰国、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南非、日本等国家只有局部地区有荔枝栽培,面积较小,栽培品种大多从我国引进。 我国荔枝栽培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为最多产区;云南、四川次之;浙江、贵州仅有少量栽培。 三、荔枝生长结果习性 1、根的生长发育。荔枝根系庞大,分布范围与土壤的性质、土层厚薄、地下水位高低及农业措施密切相关。地下水位较高时,根群的垂直分布多在土层1.2米以内;冲积土地下水位较低者,其根可入土达5.8米。根系水平分布通常比树冠大1—2倍,以距主干约1米至树冠外缘土层根量最多。一年中根系有三个生长高峰,分别是5—6月、7—8月、9—10月,第二次生长量最大。个别年份

优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绿色水稻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分为AA级和A级。本方案以A级标准生产,生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按特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证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水稻。 1品种选择 选择熟期适宜,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品种,经国审或贵州审定,达到水稻二级或以上良种标准,发芽率95%以上,纯度98%以上。 2培育壮秧 2.1种子处理:备种、晒种、选种,消毒催芽。 2.2育秧。 2.2.1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技术。 2.2.2苗床地及床土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菜园地,床土地用无污染的肥沃土壤。 2.2.3拌种:用旱育保姆1kg拌种子3kg,使每粒种都用旱育保姆包住为止。

2.2.4播种:旱育秧每平方米播用旱育保姆包衣种100g。 2.2.5覆土及盖膜:播种后床面要求平整,浇透水后覆土0.5-1cm。覆盖塑料薄膜。 2.3秧田管理 2.3.1温度管理播种后密闭保温,秧苗立针见绿后及时撤掉地膜,一叶一心期开始小通风炼苗,温度控制在25-28℃;二叶一心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温度控制在20℃左右,插秧前5-7天进行全面通风炼苗。 2.3.2水肥管理:出苗前达保温不缺水程度,出苗后如发现早晨叶尖不吐水珠,及时浇透水;追肥:秧苗1.5叶期和移栽前,用氨基酸复合肥每100m2苗床用量50ml兑水500倍液各喷施一次。 2.3.3防病:将多抗素原液稀释500倍后,于1.5叶期,每平方米苗床喷洒2.5kg防立枯病。 3移栽及本田管理 3.1插秧 3.1.1适时插秧:一般5月20日左右,中苗30-35天秧龄,叶龄3.4-4叶、根数9-11条;大苗40-45天秧苗?g,叶龄 4.5-5叶、根数15-16条。 3.1.2合理稀植:根据土壤肥力,插秧规格以行距30cm,窝距20-26cm为宜,每窝3-4株,亩栽10000窝左右。 3.1.3插秧质量:要求耙地拉平泥浆沉淀后,土壤松软时

桔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桔梗栽培技术规程 桔梗为桔梗科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包袱花,土人参,以根入药,有祛痰止咳,消肿排脓功能,主治外感咳嗽,咳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腹胀,支气管炎等症。 一、植物特征特性 本品茎直立高33—133cm,全株具有白色乳汁。枯梗喜阳光充足,凉爽湿润环境。耐寒,忌积水,怕风害,疏松肥沃的夹沙土,腐殖质泥沙土生长良好。黄土地、粗沙地、粗性黑土不宜种植,种植时不易发芽,叉根分枝多、质量差、产量低。海拔450—1500m的山区均可种植。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向阳、土层深厚的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地,深耕30—40 厘米,每亩施用农家粪3500公斤,复混肥50公斤,细碎土块,整平,作宽2米,高20厘米的厢,四周开好排水沟。 2、繁殖方法:主要用种子繁殖,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播种季节分秋播、春播及夏播均可,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秋播最好,播后当年出苗,生长期长,结果率与根粗明显高于春播,一般用直播,直播产量高,而且根质量好。 (1)直播:直播主要采用条播,播种前用50℃温水浸种24小时,或用0.3%的高锰酸钾浸种12小时,然后将浸好的种子掺10倍的火粪拌匀后播种。在开好的厢面上,按行距17—20厘米开沟,沟深2—3厘米,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盖土1—2厘米,土盖厚了则影响种子发芽,每亩用种0.5—0.75公斤。待苗高7厘米左右时,按10厘米株距定苗。 (2)育苗移栽:在开好的厢上条播,行距7—8厘米盖土1—2厘米,每亩用种0.5斤,种后如天旱,应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15天出苗,苗齐后,拔除过密的幼苗,并松土除草。冬季封冻前和春季解冻后均可移栽,但以冬季移栽为最好,移栽方法:在选好的厢面上,开20—13厘米深的沟,将桔梗苗平放过沟中(即平栽),然后盖土,平栽生长发育快,叉根分枝少,直栽产量低,叉根分枝多,但移栽的桔梗通常是头大身细,支根多,不如直播的好。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桔梗第一年除草4次,第一次在幼苗期间,由于根浅芽嫩,除草时只能用手拔草;第二次在立夏节后,苗有2—4片叶子时进行;第三次在夏至节苗生长4—6片叶子时,可在行距间锄草,株距间只能用手拔草;第四次在7月下旬,苗有8—10片叶子时进行,以后每年除草2—3次。 (2)间苗补苗:苗高2厘米时适当疏苗,苗高3—4厘米时定苗,以苗距8—10厘米留壮苗1株,补苗与间苗同时进行。 (3)追肥:每年2次,幼苗期第1次追肥,苗高3—5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每亩施清淡水粪1000公斤,在苗行中施入,第2次追肥在10月中旬进行,先割去梗苗,留下4厘米左右的桩子,每亩施农家粪50—60担或饼肥150公斤,促枝根茎生长,以后每年春、冬各施肥1次。 (4)打芽:为了促使桔梗主根生长,必须进行打芽,每株只留主芽1—2个,其余枝芽在每年春季全部摘除,否则叉根多,质量差,产量低。 四、病虫害防治 1、炭疽病:7—8月高温时发生,蔓延迅速,植株成片倒伏死亡,防治方法:幼苗出土前用7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亩用65%代森锌500倍液喷雾。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大全

荔枝种植管理技术大全 荔枝品种有哪些?荔枝如何种植?荔枝日常如何管理? 荔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同时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因此老师加油加油整理了荔枝的种植及管理方法,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荔枝的品种: 1、大红袍荔枝:该品种树势强健,干性较弱。树皮灰白色,适应性强,丰产、稳产。果实呈长心脏形或心脏形,果大,色深红,鳞刺突尖,纹线窄而明显。果实7 月中下旬成熟,为合江主栽品种。 2、糯米橄荔枝:该品种树势较强,生长势强,干性弱,较丰产稳产。果实呈心脏形或短心脏形,果皮紫红色或鲜红色,果实7 月中下旬成熟。

3、妃子笑荔枝:该品种树势强,干性强健,枝条粗长而直立,树冠稀疏参差不齐,发枝力弱。果实心脏形,7 月中下旬成熟。 4、绛纱囊荔枝: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冠紧凑。果实呈不正规心脏形或短心形,果面深红色,果实7 月下旬成熟。合江楠木叶荔枝该品种树势强健,丰产稳产,干性较强,枝条较直立。果实呈心脏形或卵形,果中等大,向阳面粉红色或浅红色,背阴面淡绿色或浅橙黄色,果实8 月上中旬成熟。 5、沱堤荔枝:该品种树势较强,干性较强,主、侧枝明显,棱沟尤为突出。果实呈不正圆锥形或椭圆形或卵圆形,向阳面红绿色,果皮浅红或深红,产量中等,果实7 月底8 月上旬成熟。 6、带绿荔枝:该品种树势中等,枝条纤细,干性较弱。果实短心形或圆球形,果面鲜红,龟裂纹明显少,缝合线明显深阔,呈一条黄绿色带状。产量中等,果实7 月底8 月上旬成熟。

二、荔枝苗的选择与繁育: 荔枝嫁接苗能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嫁接苗的砧木具有主根,在土壤中扎根深,根系发达,有更强的抗逆性,生长势旺盛,植后成活率高,缓苗期短,4 一5 年后开始结果,是今后荔枝育苗的主要方法。 1 、砧木苗的培育: 种子采集和处理:荔枝砧木苗全部用种子播种繁育,取本地荔枝或大红袍荔枝充分成熟的果实,将果肉剥离后的种子当天用清水洗净,摊放在荫凉处或沙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