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摘要: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内容选择上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贯彻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是按照学生的具体需要制定的。因此,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不论是内容还是结构的编排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都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也充分考虑了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但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还存在内容多、部分主题图的信息容量太大等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教学对策:数学教师要“吃透”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要认真备课;要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充分利用实验教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新特点;对策

一、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几大突破和优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不论在内容编排上还是结构设计上都有了新突破,它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教学与学生的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教材的内容更丰富,更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立足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上出现了主题图板块,主题图多是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的。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二册“位置”教学的实验设计中,这一单元的实验教材插入了一个小朋友排队上车的情景,学生有排队上车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图画有比较直观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业4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业4 04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80 分。) 1. 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 A. 抽象性 B. 严谨性 C. 客观性 D. 应用广泛性 满分:4 分 2. 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A. 注重问题解决 B. 注重数学应用 C. 注重解题能力 D. 注重数学交流 满分:4 分 3. 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等四个纬度。 A. 数与代数 B. 统计与概率 C. 空间观念 D. 情感与态度 满分:4 分 4. 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 A. 语言表述阶段 B. 理解结构阶段 C. 学会解题阶段 D. 符号运算阶段

满分:4 分 5. 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 A. 问题的起始状态 B. 问题空间 C. 问题的目标状态 D. 问题的中间状态 满分:4 分 6. 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价值的是()。 A. 导向价值 B. 甄别价值 C. 反馈价值 D. 诊断价值 满分:4 分 7. 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等一些内容。 A. 数的认识 B. 运算方法 C. 简便运算 D. 理解算理 满分:4 分 8. 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空间识别障碍”和()等两个方面。 A. 空间想象障碍 B. 性质理解障碍 C. 视觉知觉障碍 D. 空间描述障碍 满分:4 分 9. 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和“评价结果” 。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探索“为21世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为此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先后进行了教育改革,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运动。2001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等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开始走进 学校。 我校作为县首批课改实验基地,自九六年起,就把实践活动课程纳入了小学课程体系,确立了活动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校根据《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校“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把实践活动课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规定每周有两节课作为“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时间,学生按各自的爱好选修一门活动课。学校根据学段不同规定了不同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建立了活动课内容体系。活动教师根据每个年级学生情况确定活动课题,设计活动方案,写出活动总结,学生写出数学日记。学期结束时教师写出阶段性活动课题论文,学校进行评选。学生写出学期性的活动收获。通过活动课程教改实验的研究,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由于本校的实践活动课缺乏专家指导,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途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操作模式。作为一门课程,不便于操作。虽教无定法,但空洞、无章可循的教学是不能发挥课程优势的。因此,必须构建一套与研究相适应的操作模式,使之有章可循,防止盲目性。还有很多教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存在很多盲点。如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如何实施?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如何评价学生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何建立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还有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甚至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当成了纯粹的数学课,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缺乏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作为我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群中的一个。 (二)研究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数学、学数学,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我国现有的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应结合实际生活所需的数学知识,来改造数学教材。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然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培养的。教师不再按教材内容去讲解,而是着创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改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更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

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生活时间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研究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将数学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生活中具体的问题,让广大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完善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转变的过程,也能够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 1.在课程进行之前,要培养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简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对于教案、教学设计我们都不会有陌生感,他和我们的教学生活密不可分,我们上课前都要写教案、做教学设计,充分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而教学案例我们听得则不是很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案例才被越来越多的提及。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案例对于反思教学,指导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说说有关案例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案例,也就是案例的概念。 一、案例的概念 案例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的事例,一般比较具有代表性或有重大意义,它比较详细的记叙了一个教学片断或是整堂课的具体的教学情节,向人们提供教学的过程,引发大家的思索,然后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从中体现先进的理论和思想。 比如:“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分数乘整数》这个案例记录的就是《分数乘整数》这节课中的一个片断,首先作者说明了这个案例产生的背景:即在给同轨教学班中的一个班上这节课时,教师按照通常的做法,先复习了乘法的意义,然后引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通过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引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师步步铺垫,学生学起来可以说没什么困难,但课堂上却气氛沉闷,课下教师问原因,学生们说:“老师,我们早就会了,听着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作者

在给另一个班上课时作了调整,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案例。 介绍完背景后,作者把教学片断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实录的形式,师如何说的,学生如何回答的,甚至某处学生的表情与动作都记录上了,片断后面是反思,反思中作者分析了改进后的设计成功的原因:一是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二是实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反思中作者抓住了这个教学片断的特点,分析得很透彻。(老师们可以细致的读一读这个案例,它是很有代表性的教学片断的案例,来自小学教学设计理科版),我们再看“发展语言不是语文课的专责”——《1——5的认识》案例,这是一节课的案例,是对整堂课的教学情节进行了记录,同样,在后面是反思,它以评析的形式,分析了这节课的突出特点:在数学课中,同样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 刚才,我们明确了案例的概念,接下来我们把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作一下比较: 二、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课前设想的教学思路。案例则是对已经进行完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实现是的过程和结果。 那么同是写在教之后,案例与教学实录又有哪些区别呢? 1、案例要有对本教学问题的反思,对好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要进行分析,分析它体现了哪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对存在问题的教学行为要分析出症结所在,对教学有指导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业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 业答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01任务 1.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指小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具有自然性、生成性、发展性等特点。自然性是指学生生活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都会毫无阻拦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经验”。当然这种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甚至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但却是十分难得和可贵的。生成性是指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对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调用、调整、提升或者重新确立的过程,也存在着对活动中新的认识不断接受、理解和内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实质上就是新的经验建立和生成的过程。发展性是指经验的建立和运用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积累、丰富发展的过程,这也是人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提高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先前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又会导致经验系统的变化,在这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习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小学数学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要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将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再让他们自己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儿童的数学学习的组织,应源于他们的数学先生,即数学学习活动存在于儿童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数学学习应当成为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一种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去仔细地观察,粗略地发现和简单地证明。 在本例中,教师设计了实际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观察、辨析并实验、操作,使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变为在问题情境的尝试操作下的思考和分析过程,这种融生活化策略和操作性策略为一体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体现了现实数学观和生活数学观。但是,数学概念的学习和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学习上不同的。“平均数”作为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指的是一种词汇的认识;“平均数”作为一个数学概念,是对一组数的集中和离散程度的本质认识。掌握了单个词汇并不一定就是理解了概念。本例中,在采用“常规方法”来组织学习“平均数”知识的班级中,虽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设计了生活化情境,可在跟进活动中学生仍然不能将问题与习得知识建立联系甚至不能理解真实情境问题本身的意义,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作为数学概念的“平均数”的本质意义。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是,用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有关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儿童的生活经验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进而成为我们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开发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庞大资源库。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还不如说是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现实”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现实”也许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一方面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有效的数学学习也能促进经验的应用、提炼和积累。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这种“在生活中学习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课题总结 大营盘小学李鹏 通过近几个月的科研工作来看,我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重视了思想、理念和方法的引领,收集了大量的原始的过程性材料,有了一点儿切身体验,这主要得益于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参与,得益于课题组成员的帮助。。为总结得失,明确经验教训,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现特将前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准。 理论学习是开展课题科研的先导,课题的研究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支撑,需要一支观念先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做到“三个一”:每人每学期精读一本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专著,每人每学期至少执教一节汇报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与本课题相关的课题论文。“三个一”的落实,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的提高,为课题顺利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分层研究,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设定了“实践活动”领域,第二学段设定了“综合应用”领域,第三学段设定了“课题学习”领域,可见新课标在实践活动方面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有着不同要求。为此,我们确立了分层研究的策略。即在低年级实践活动中,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意识;在中高级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数据,运用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和几何知识等数学知识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和信息,用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们把优化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来抓。第一要优化实践活动的环境,营造一个宽松的实践活动环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让全体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二要优化实践活动的材料,精选与学生生活有关并具有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材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探索数学规律;第三要优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第四优

小学数学教育实习总结

小学数学教育实习总结
总结一:小学五年级数学教育实习总结 紧张而又充实的教育实习结束了,留下的是满满的收获和不舍。在这 12 周的实习 时间里,我与指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小学五年级(1)班的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从老师们的教法中学到了如何备好课、授好课,从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学到了如何更好 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把我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提 升了自我。b5E2RGbCAP 2012 年 9 月 12 日,我们实习队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们的 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下面就来对本次实习做一个总结。p1EanqFDPw 一、教育工作方面 1、听课 实习期间,我担任的是 xx 的数学实习老师。教学工作最基础的方面是听课,实习 教学工作的第一件事也是听课。实习期间的听课不再是以前读书时那种专门听老师讲 课的内容,而是听指导老师讲课的教学方法,讲课思路等等;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经 验,和处理课堂的方法,与学生互动的技巧等等。我第一次听的课是数学组一位教学 多年、经验丰富的 xx 老师的课,这节课讲的是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此后,我尽可能地 去听本科组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并做好详细记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提高自身 水平。DXDiTa9E3d 2、备课 教学工作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备课。一般在实习的第一周以听课为主,但听课的同 时要准备好自己上课的内容,也就是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开始,备课不仅仅要联系书
1 / 12

本上的内容,还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还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 接受能力,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教学实际情景等方面的情况。首先,我是跟老师确认 自己要上哪一节课,然后跟老师要那节课的基本知识点,以免进度不同。我的教案里 面包括了每一个环节要怎么讲,需要多少分钟,还有作业内容等都写得清清楚楚,然 后把教案交给于老师看,指导老师看了教案后觉得没什么大碍,为了不影响我的思 路,他没给出任何的建议。RTCrpUDGiT 3、讲课 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上讲台讲课,这个步骤是把前面所有工作拿到实际环 境中去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教师的真正实力,教师是否在前面的过程 中认真对待,是否对实习学校、对学生负责。以前作为学生听课,目的是学习知识; 现在作为教师上课,是为了学生学习。讲课带给我们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 着的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教室训练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以前的试讲中,同学们 都是能够适时地回答出你想要的答案,配合着你的课堂的进行,但是在真正的课堂 中,学生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 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5PCzVD7HxA 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我第一节课 刚开始,倒是没有常见的紧张,但是在与老师上节课的衔接上不够自然,还有就是经 验不足导致常常忘记了一些细节。讲完课老师也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比如时间 控制上不够好,在课堂上分组讨论上要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jLBHrnAILg 实习期间,主要讲了一节新课。一节课短短的 40 分钟包括学懂和完成作业确实是 比较难的,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上得好,学生听得懂,学得快,又不能什
2 / 12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内涵 一个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应该描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典型的、生动的交往状态与外在行为,刻画他们丰富的、细腻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1、素材真实性 案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典型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数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而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有趣。 4、时空广延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目标全面性 小学数学数学案例对行为等的叙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特性,涵盖教学目标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数学认知的思维活动,对教学的态度、情感,学习数学的动机、需要等。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业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 A. 抽象性)。 2. 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C. 注重解题能力)。 3. 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 D. 情感与态度)等四个纬度。 4. 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C. 学会解题阶段)。 5. 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B. 问题空间)。 6. 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价值的是(B. 甄别价值)。 7. 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 B. 运算方法)等一些内容。 8. 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空间识别障碍”和( C. 视觉知觉障碍)等两个方面。 9. 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 B. 执行方案)和“评价结果” 。 10. 一般地看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运用的策略有“算法化”、“顿悟”和( A. 探究启发式)等。 11.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为主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阶段,相对于布鲁纳的分类来说,就是( B. 动作式阶段)阶段。 12. 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C. 图形分解的思路)。 13.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和(C. 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等这样三个特征。 14. 儿童在数学能力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分析型、几何型和( C. 调和型)三种。 15. 属于以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形成认知冲突为起点,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并在集体质疑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为特征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的是(D. 以自学尝试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16. 下列不属于常见教学手段的是(C. 音像资料)。 17. 下列不属于在建立概念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的是(B. 生活化策略)。 18. 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规则的导入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情境导入”、“活动导入”和(B. 问题导入)等。 19. 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分析)阶段被认为是( C. 水平2 )。 20. 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也称作( A. 问题表征阶段)。 二、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文本论述:需要学生在学习完第十章至第十一章之后完成。选择以下两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第十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的运算规则学习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研究导引与案例解析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研究导引与案例解析 张奠宙1 唐彩斌2 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上海 200062 2. 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 浙江杭州310002 【摘要】综合与实践活动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四大领域之一它的涵义是一种学生人人参与的必修学习活动是具有可综合性、思考性、操作性、趣味性的数学活动。本文按照活动的内容将这一领域的活动分为综合应用型操作实践型数学欣赏型数学文化型数学素养型并结合22个案例具体解析。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涵义分类案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小学数学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与其他几个领域的内容和要求相比综合与实践活动领域的内容要求显得尚不明晰只有相应的框架性目标与个别案例从现实教学状况来看仅仅有理念层面的引导难以付诸于教学行为到底什么是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综合与实践活动有哪些基本的类型怎样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本文就是基于此而展开讨论并提供25个典型的案例。。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9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我们认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要符合以下的要求

1 问题情景的综合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综合与实践活动不能是其他学习领域的简单重复问题情景必须较为开阔能够为所有学生理解又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综合与实践活动不是难题而是人人都能参与起点低开放度大的问题现在目前技能难度系数高的问题比较多体验性与欣赏性的比较少。比如555555555□999999999中间填几能被7整除就太难了。常见的去居民区调查等并非小学生适合体验的实践活动。比如调查小区内每户人家的用水量难免给居民带来一定的不便而调查所得数据背后的社会问题也并非一个小学生所能理解的。 2 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活动性和可操作性。既然是实践活动并非只是做一道习题或考题那样的单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动”起来。不止动脑还要动手包括其他的活动。 3 数学活动应当体现数学本质有助于提高学习着的数学素养。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不是泛化的综合型活动即便是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联系也要突出数学学科的特点即便是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也必须呈现数学的本质。比如1000000颗黄豆有多重事实上百万颗黄豆的重量不重要重要的是百万这个数的构造。具体的实物1百万有多少这是人的生活体验不是数学的本质。每个居民向灾区捐款500元月多少居民能捐满到1百万13亿人中有多少个1百万这些素材不仅有现实背景而且还有数学意义。 二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类型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尝试把“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容分为以下5个主要类型综合应用型操作活动型数学欣赏型数学文化型数学素养型。并分别用案例加以说明。 1 综合应用型。这是指在实践活动中需要把数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灵活应用解决问题。可能是代数与几何内容的结合可能是统计与排列组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案例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2. 在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体会求几个几相加列乘法算式比列加法算式简便。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连加 1. 在分类中初步感知。 出示:4+4+4 2+3+6 5+5+5 9+1+2 2+2+2+2 谈话: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你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吗?跟同桌的小朋友一起商量。 根据学生回答把算式分为两类: 4+4+4 2+3+6 5+5+5 9+1+2 2+2+2+2 提问:你是怎样分的?(左边一组加数都相同,右边一组加数不相同。) 追问:我们来看左边的这组算式,每道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提问:你能再说一些这样的加法算式,并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吗? 2. 在观察中体会意义。 课件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你能很快地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只兔,多少只鸡吗?你是怎样数的? 再问: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板书:2+2+2=6 3+3+3+3=12) 启发:这两道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2相加4个3相加) 提问: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相同加数连加) 3. 在操作中加深认识。 (1)按要求摆方块。 要求1:每堆摆2个,摆4堆。 提问: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几个方块,用加法怎样列式?也就是几个几相加? 要求2:每堆摆4个,摆2堆。 提问:每堆摆了几个,摆了几堆?可以怎样列式?也就是几个几相加? (2)同桌互动。 要求: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小朋友说要求,另一个小朋友按要求摆方块。再互相说一说,你们摆了几个几。 4. 教学“试一试”。 出示花片图(每行5个,3行)。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花片?怎样列式?(学生自主列式) 交流:你是怎样看图的?是几个几相加?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5+5 3+3+3+3+3。 提问:两个算式的得数一样吗?为什么? 二、在问题解决中初步认识乘法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多给“学困生”一点爱 案例背景: 教师既应该专教书,又应该教人做人。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对于“学困生”的情感更应加倍关注。作为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应有的道德,也是老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作为教师,一定要全身心爱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爱是教师的灵魂。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的爱,用自己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心灵。 案例描述: 如: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情景:“优等生”学生拼命地看、拼命地讲;“学困生”嘴巴张张,等着下课,跟着“优等生”学生报的数,然后眼睛盯着老师,生怕教师会注意他,发现他的漏洞;有的“学困生”还干脆不理你坐在下面做起自己的小动作来了!看着几个“学困生”这样,我要么当场说表扬哪位同学,批评哪位同学,这时学生们顿时热情高涨,个个坐得工工整整,声音哄哄亮亮的,都想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要么走到他的跟前看着他制止他的小动作。每次课后我都留几个成绩差上课反映慢的学生,让他们对着黑板上的题目一个个讲下来,教师顾不上就让优等生来帮忙,遇到讲错的会让他们慢慢思考一下,或者举例来分析。考虑到“学困生”,要帮助“学困生”,给“学困生”机会,建立他们的信心,我从来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他们,而是耐心的教导,诸多“学困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欣喜,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们体现出的神情令我记忆犹新。于是我要求他们要更努力更认真,以勤补拙。如果他的表现还好,我则表扬他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案例反思: 反思一:《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备课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因为同一年龄段或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属于某个特定的“类”或“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组成这些“类”、“群”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一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以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7-12-11T10:42:12.1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8期作者:张莉 [导读]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 昌邑潍水学校山东潍坊261300 摘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它是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 一、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它是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活动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实践操作型。配合教材有关内容,进行实际测量与操作活动。例如:学习了比例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后,可组织学生到操场去实际测量并计算操场占地面积,解决实际问题;低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几何图形之后,安排“拼出美丽的图画”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折折、剪剪、拼拼、画画”拼出了多种图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2.知识拓宽型。结合教材中某些内容,适当加深和拓宽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它们解答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以后,在数学活动课上组织学生探讨多边形内角和的变化规律。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型。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活动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低年级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排队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男、女生两排中哪一排长,哪排的人数就多,生动地渗透了“统计”的概念;通过投掷硬币50次,记录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并算出占总投掷次数的几分之几,渗透“概率”思想。这种渗透既不出现什么深奥的概念,但却又灵活运用了生动的形式,使在课堂教学中不易做到的都能够充分反映出来,使数学思想得以体现。 4.社会调查型。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习百分数后,可设计一次“帮农民伯伯算算帐”的农户种植粮食和家庭经济收入的社会调查活动;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儿童从周围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 1.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抓住这一特征,充分让他们动手参与拼、摆、折、分、数、画等一系列活动,亲自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规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引入新课后,让学生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把它们加起来,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再让学生用纸做一个任意三角形,将三个内角剪下,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发现所拼成的角是一个平角,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发现或提出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可以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2.实践活动有利于进行猜想的验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新大纲》将观察、操作、猜测纳入教学要求之中,数学猜想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一种带有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法,新颖独创的思路往往产生于猜想、假设、推测之中,教师必须尽量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假设、推测,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 3.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手与脑的这种联系,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时,以“动”促“思”,将操作与思维活动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我针对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往往不注意的情况,采取分组实验法,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结果,一个小组倒了三次还没灌满,另一小组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两个容器让学生再进行倒水实验,此次用圆锥体量水三次正好灌满圆柱体。此时,学生的疑问更大了,思维活动进入高潮。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概括,促使学生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总之,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主动探索,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初探 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中心小学刘秋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由此可见,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可以这么说,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鉴于此,我校参与了市《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也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的区别与联系 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老师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实践活动课的认识问题。如有的认为,数学实践活动就是以往学校开展的数学课外活动;有的认为,数学教学中的直观性教学活动,如实验、演示、操作、测量等就是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这实质是对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课,它与数学课及其它数学活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认识不清楚。 数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的联系与区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从课程设置地位看,数学课处于主导地位,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处于辅助地位。 2.从教学目标看,数学课有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其具体教学目标统一且稳定,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达标。而数学实践活动不对学生个体作统一的要求,一般不要求人人都懂,个个都会,只要求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因而,数学实践活动的考核评定不像数学课那样严密和定量化,主要是让学生的自我和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自己及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3.从教学内容看,学科课有较稳定的教学内容,教材有严密的、科学的编排体系。而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要求不很严密,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发展数学、掌握数学。 4.从活动的空间来看,数学课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实践活动一般不受课堂限制,可以灵活选择,既可以选择在课堂内或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社区或大自然中进行。 5.从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地位来看,实践活动表现为学生的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居于主体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思想,包含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设计活动,同时要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关于小组合作的思考 ——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被很多老师所接受。但怎样摒弃形式主义,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效应,仍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拟结合案例,谈点体会,以期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一、是主动,还是被动? [案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 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 (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 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 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二、是环节,还是方式? [案例5]《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电大在线作业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业3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作业3 03任务 作品题 一、作品题(共2 道试题,共100 分。) 1.①案例分析:教学活动中的巡视与评价。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 ②临床学习:临床评析。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1000字临床评析报告。 说明:以上案例分析和临床学习要求任选其一完成。 学生下载对应的附件完成作业,上传提交任务。 03任务案例分析.doc 03任务临床学习.doc 案例分析:教学活动中的巡视与评价 课题:小数乘法 课时:一教时 临床观察: 描?述 情境描述 ?这是一堂小学数学教学的公开展示课,教室里坐满前来听课教师。 ?这是一堂小数乘法新授课,教师已将知识点讲授完毕。 ?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将预先发下的练习纸拿出来,并要求当场做第一大题(共由四个小题目组成)。 ?学生开始按教师布置的要求做练习题,教师开始巡视。

?此时教室里的空间排列如下(图例:※为学生;⊙为听课教师;⊙为观察者所坐的位置;箭头所指为教师巡视方向;英文字母为学生的排号): ⊙⊙⊙⊙⊙⊙⊙⊙⊙⊙⊙⊙⊙⊙⊙ ⊙⊙⊙⊙⊙⊙⊙⊙⊙⊙⊙⊙⊙⊙⊙ ⊙※※⊙※※※※※※ ⊙※※⊙※※※※※※ ⊙※※⊙※※※※※※ ⊙※※⊙※※※※※※ ⊙※※⊙※※※※※※ A B C 讲台 教学描述 ?教师沿图所示第一排学生巡视时,速 度较快。 ?从观察者的视角看不到教师全部表情,?没有出现希望的创新? ?学生做的太慢?或者是学生的错误率太高? ?想发现正确的? ?已经发现了最优秀的? 只能看到其侧面,但能发现其在频频摇 头。

?学生的作业似乎较快,待教师转身看中 间合并的这一排学生时,已有2-3人举 手示意作业完成,但教师没有任何反应。 ?此时,观察者能看到教师的全部表情, 显然不是很高兴,但无法知道原因。 ?在看这排时,教师明显放慢了脚步。 ?转眼教师巡视到观察者所坐的这一列, 突然发现教师停住了脚步,并带有微笑 地微微点了点头,其视觉明显是停留在 观察者身边的学生作业上。 ?教师马上收住了巡视,一大步跨到讲台前,猛一转身,微笑地环视左右一遍。 观察说明 ?观察者发现身边学生一题做错了,该学生看了看教师,又看了看观察者,待教师转身时,他已经用橡皮在擦,并作了正确的订正。 观察及对话记录 (距教师站回讲台前约5秒钟) 师:做好的同学将手放好,人坐直,没有做好的同学请抓紧时间。 (距教师刚才的话约8-10秒钟) 师:好,现在都把笔放下,人都坐好,我们不再做了。 师:(教师环视四周约2秒钟)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将他刚才做的抄在黑板上,我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