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类文明的演进

人类文明的演进

人类文明的演进
人类文明的演进

【人类文明的演进】

1.(本题共32分)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但文明史又不同于世界史,它所研究的单位是各个文明,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类型的文明。

主题一 人类文明的转型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1)根据材料一,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1分)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1分)

主题二 中国传统的经济文明

材料二 《康熙御制耕织图》

材料三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古代中国从

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

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

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

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

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材料二表明中国在当时实行怎样的农业

文明?(1分)这一农业文明在中国封建经济

中有什么地位?(1分)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

有什么关系?(1分)

(3)材料三中所说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指什么?(1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2分)。明清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1分)

主题三——“蒸汽”的力量

工业革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材料四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我只能推断,英国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动荡后,在斯图亚特王朝的末期无意间开启通向现代发展旧的秘密之门,这一切纯属碰巧,而非刻意”。正如历史学家所言,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也是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以至于拿破仑将英国称为“小店主的国家”。-一《 大国崛起 》解说词

(4)英国“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的“钥匙”是什么?(2分)为什么英国被称为“小店主的国家”?(3分)

材料五 新兴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5)结合材料五,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2分)及其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1分) 材料六 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 ——[英国]A ·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6)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城市人口的变化,对英国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主题四 中国近代的经济文明

(7)根据材料七的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分)

主题五:民主政治的源头与发展

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材料八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九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百度网

(8)依据材料八、九指出,西方现代民主和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有什么不同?(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分)

(9)依据材料九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2分) 试举例说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怎样的不同(只举例不分析)? (2分)

材料十 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个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临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

(10)美国宪法在制度上是如何保证联邦政府没能成为怪物的?(1分)它体现了什么政治原则?(1分)“为人民效力”最根本的含义是什么?(1分)

材料十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2分)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江南制造总局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

【人类文明的演进】参考答案

31.(1)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

两大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农业文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

地位: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

关系: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3)新型经济:商品经济;

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夜市、早市、交子、市坊界限打破等;(任两项给分)

突破: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钥匙”: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通过“商业革命”和“奴隶贸易”等多种手段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金);资产阶级革命后又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大量产品(货源);然后以商品为媒介,以武力为后盾打开世界市场(销售)。所以,英国被称为“小店主的国家”。

(5)核心内容:生产工具和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即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社会关系的变化: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6)促进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出现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8)古希腊民主特点直接民主,现代民主特点是间接民主。成因:古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公民人数少,奴隶、外邦移民、妇女没有公民权,只有少数成年男子才有公民权。现代国家领土范围扩大,人口增多,公民权扩大,只能实行代议制。

(9)确立:通过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斗争,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的方式确立代议制的民主政治。不同:英国、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法国的总统共和制等。

(10)规定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并相互制约。

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含义是避免专制独裁,保证人民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11)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及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

高中历史课本-(华夏文明的诞生)

华夏文明的诞生 第一节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思想领域的开拓 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多元与注重人文的特性。在临水高地独特的生活环境下,发展出以小米与稻米为主的农业生活,形成黄河与长江流域多元的文明型态。以夏商为核心的青铜文化,反映出政治与宗教文化的神秘华丽。周代则是逐渐淡褪宗教色彩,朝向以人文理性为主导的文明型态迈进。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面对接踵而来的生存挑战,逐渐形成华夏意识与诸子百家思想,成为中国学术思想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透过汉字的传播,华夏文明也成为东亚文化发展的基点。 ▼周人制礼作乐,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

第一节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学习领航 ◆分析华夏文明在世界古文明中的独特性 ◆认识以三代为主体而融合多元因素的华夏文明◆思考汉字对中国与东亚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一、文明的多元起源 (一)古文明的孕育 人类能适应并改造自然环境,创作工具器物,驯化动植物而发展出农牧业,以维持稳定的食物来源,这是孕育文明最重要的基础。种植人畜食用的作物,需要沃土的助长与水源的灌溉。中国、西亚、埃及与印度四大古文明的诞生,都与大河关系密切,因此被认为是“大河文明”的典型。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約公元前8000年氾濫沖積平原 種植小麥、大麥畜養牛、羊 中國文明 約公元前8000年臨水高地 種植稻米、小米畜養豬、羊 埃及文明 約公元前7000年氾濫沖積平原 種植小麥、大麥畜養牛、羊 印度文明 約公元前5000年氾濫沖積平原 種植小麥、大麥畜養牛、羊 ?图1-1四大古文明比较。

注1 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在浙江河姆渡与湖南玉蟾岩等遗址,陆续发现约七千年至一万年前的稻谷遗存,后者是目前最早人工栽培稻米的遗迹,显示长江中下游可能为世界稻米培植的起源地。 注2 印纹陶。陶器表面的纹状,是利用绳子等印压而成,故称为印纹陶。台湾大坌坑文化(约4000B.C.E.~2200B.C.E.)所使用之粗绳纹陶器,即属印纹陶文化。(二)华夏文明的诞生 1. 华夏文明起源的特殊性 相对于利用大河泛滥来克服干旱环境的西亚与北非,中国所发现的农业遗址,多是分布于支流的河阶台地,或是湖泊旁的小丘上。这些临水高地既靠近水源,又可免于泛滥之害,使中国古文明的诞生,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大河文明的特色。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造就出不同的作物与农耕型态。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气候干冷,粟、黍就成为主要栽种作物。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湿热,适合栽种稻米●。不同于其他古文明以小麦、大麦的作物为主,稻米与小米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 2. 多元的文明起源 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王朝为夏、商、周三代,三代都城均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传统观点认为中原地区所形成的华夏文明,是中国文明的源头。但这种一元的文明起源论,在黄河流域以外大量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后,现已被修正,多元文明起源论已成为共识。 例如:红山文化(约4000B.C.E.~3000B.C.E.)玉制动物形祭器的形制,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约2300B.C.E.~1600B.C.E.)陶器的彩绘纹饰,都不同于中原地区。而东南沿海分布甚广的印纹陶●,表面的几何纹饰也迥异于中原陶器。 博学堂大河与古文明的关联 人类古文明的出现,过去认为大河提供水源与泛滥沃土而发展出农业,是古文明出现的必然要素。但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古文明遗迹后,发现事实并非都是如此,如中美洲的马雅文明就不是大河所孕育。

人类文明史

人类文明史

论题:论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摘要: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其清除了思想障碍,它在当时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前提。文艺复兴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兴起了一股思想解放大潮流。 关键词:文艺复兴,思想,资本主义,封建宗教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当时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对经院哲学和僧侣主义的否定;艺术风格的更新,方言文学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比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史上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①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

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在初中阶段就接触到了文艺复兴,当时就对期间出现的各领域的大师的作品产生了好奇。除了众所周知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外,我最为感兴趣的就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大卫》是一座立像,高5.5公尺,是在一块被人损坏过,而没有雕刻家再敢于动手的,闲置了近半个世纪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开朗基罗刀下的大卫是一个充满着旺盛生命力,有着必胜信念的健与美的英雄形象。在米开朗基罗以前,不少雕塑家曾塑造过大卫的形象,往往是表现战斗胜利后的大卫形象。如多那太罗的青铜雕像《大卫》,显出喜悦和悠然自得的神情。而米开朗基罗却是精心刻画了大卫临战前的一刹那头部微微转向左方,双目紧紧地凝视着敌人,左手握着肩上的投石器,右手自然的下垂,略握拳头,外表的平静,使塑像更具内在的紧张和运动感,更加显示出大卫的沉着、勇敢和必胜的信念。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获得了盛大的成功,雕像的勃勃雄姿成了当时佛罗伦萨市民心目中抵御外敌、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的化身。它被西方美术史称为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对于文艺复兴,我认为有以下七个重要影响: 1、人的价值观的转变。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了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

华夏文明的历程

华夏文明的历程 我们都知道,中华这个文明古国经历了漫漫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不知孕育了多少智慧的结晶,回首往昔,璀璨的华夏文明在岁月是积淀中不断成长,五千年的时间,从未间断。 先秦时期 华夏文明的起源要从先秦文明史说起,先秦文明史指的是从人类开始使用文字和金属工具到秦朝建立前的这段历史。中国出现的最早文字,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看,是商朝的甲骨文,但从黄帝时期仓颉造字的传说来看,文字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因此夏朝人使用文字的可能性很大,只是目前还没有发现而已。青铜文明萌芽于夏、发展于商、衰落于周,绵延近两千年,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孔子的思想便源于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对周礼的认知和总结,凝聚、发展成儒家以“仁”、“礼”为核心的思想精髓,成为秦汉以来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和方略,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还掀起了百家争鸣的文化运动高峰,各个学派争相发表,除了儒家学派之外,还有如道家,墨家,法家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学派,外后世华夏文明的传承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与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科学技术交流。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成就最大的是农学、天文学、数学和汉医学。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相对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科学技术来说比较独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更注重实用性和经验性,缺乏西方科学的思辨性,因此有些人对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否自成体系而表示怀疑。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同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隋书·经籍志》在《大戴礼记》之外,另有《夏小正》一卷,可知当时已有《夏小正》的单行本流传。《夏小正》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包括都江堰、郑国渠等;创造十进位制;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做出表示与计算。 秦汉时期 思想文化的统一是秦汉时期统治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秦王朝统治者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策略, 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政体格局,以法家思想独尊.秦朝的灭亡,实际上是法家思想作为统治策略的失败,汉代统治者与思想家经历了从黄老道家思想的实践到儒家思想的认同的过程,最终确立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根据现实政治的需要,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原始儒家进行改造,并使儒家经学阴阳五行化,加快了秦汉思想文化统一的步伐.汉代儒学大讲阴阳灾异,加速了儒学的世俗化,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特别是两汉,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高峰期,一方面,由于科技本身经过了春秋战国的长期酝酿、积累和实践,到这时达到了量变足以引起质变的地步;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政治上的统一与安定,经济的恢复与持续发展,为科技活动和科技新高潮的到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它呈现出科技人才辈出,科技着作大批问世,科技成果辉煌,科技对生产的渗透与协调日益显着等诸多特点。这一时期,农、医、天、算四学科已经形成,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手工业生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高中历史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农业起源的时间,中国培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中国早期农业的特点,中华文明出现的神话人物、时间与特点。 理解:(1)农业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对早期历史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了解原始农耕产生的时间,概况,找到有用信息。 (2)分析考古材料,明确距今1万年前后,原始农耕出现,早期农耕聚落-姜寨遗址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早期中华大地的文明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等等,体会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考古和神话传说的认识,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定程度上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对大量考古材料的认识,学生感悟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难点 原始农耕的意义,中华早期文明起源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中华文明的起源 已知祖国境内距今17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最初的人类生存方式与动物几乎没有区别,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处于一种野蛮状态。人只能完全凭自然的支配。然而,人类在数百万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累积生活中的经验,一点一滴地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财富——文化。最初文化的诞生,其外在的表现形式首先是简单而粗糙的生产生活用具(展示旧石器时代的相关图片,学生形成一定感性认识),表明人类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原始农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基础。 【讲授】原始农耕 原始农耕(板书) 大家迅速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原始农耕产生的时间,使用工具和生产内容(板书)

提问:我们何以知道一万年前我们出现了原始农耕的? 引入相关考古材料1,半坡;2,磁山;3,河姆渡;4,玉蟾岩 除了粟和稻之外,根据考古发现黍、稷、大豆也起源于中国。(板书) 根据上述考古发现,同学们还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中国原始农耕的特点: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板书) 原始农耕的出现产生什么影响呢? 1,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2,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板书)早期的农耕聚落中的生产和生活是什么面貌呢? 姜寨一致反映的历史信息: 1,小家庭已经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 2,聚落由家庭—家族—氏族三级组成。 3,聚落内部共同耕作,平均分配(考古发现,大房子内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拥有大型连通灶和可供20-30人同时睡觉的土床,并非为某个人或某个家庭所居住),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幻灯片展示和板书相结合)这也是生产的组织形式。 【讲授】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板书) 谈到中华文明,很多人首先会想起这样一些人物:盘古、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展示图片),这些叫做神话传说(板书) 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作为集体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先民创世的几个阶段,从中可以探索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风貌,因此也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我们还不能不提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黄帝,叙述黄帝(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相互融合,成为我们华夏民族的主干,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板书)正如这个称呼本身所揭示的那样,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我们可以自称为炎黄子孙而自豪和骄傲。 展示陶寺城址的图片的同时加以叙述。展示牛河梁遗址并加以叙述,请问同学们,刚才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什么史料——考古发现(板书,)这两则考古材料说明了什么,请大家讨论(视

人类的进化历程有哪些详细过程

人类的进化历程有哪些详细过程? 在地球生物圈中,物质和意识组成我们这一现实世界,组成了地球生物进化文明的序幕,使得我们这一现实世界五彩缤粉。 在当代人类的眼里,科学与文明是一盏不可分割的神灯,它带给人类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试爆成功,爆炸力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同年8月6日和9日两颗原子弹分别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使两个城市瞬间化为废墟,举世震惊。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宣告了航天时代的到来。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将两名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第一次实现了数千年来月亮旅行之梦。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现晶体管后,电子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每5年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和成本降低10倍,把人类带入了电脑化时代。 20世纪的科技的发展造就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巨大生产力,创造出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的伟大奇迹。在物质领域,高分子化学材料、生物技术、遗传工程、新型建筑材料、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等;在意识领域,科学文化、教育、艺术均步入电脑时代,都在点缀着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面对这异彩纷呈的物质、意识文明,人类不禁会产生这一个信念,科学文明简直是万能的,它会有什么做不了的事情呢?如果它现在无能为力,那肯定是因为它还不发达,只要继续发展科学文明,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人类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 然而,在科学文明成功的背后,人类已经看到一个无比强大的潜在危险正在显露出来,1987年7月11日,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市的一名叫特伊.加斯帕尔的男婴降生了,这事引起全世界的特别关注,连当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德奎利亚尔先生也专程赶到医院探望。事情的关键并非由于这个男婴自身有什么独特之处,而是因为,他是地球上的第50亿位居民。50亿,也许算不得什么惊人的天文数字,但对地球来说,不啻于足球场上亮出一枚黄牌,50亿人口,对地球生物圈环境而言,的确是一声洪钟般的警告。到了1997年,人类的人口已近60亿;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预测今后50 年内,世界人口可能翻一翻,大大突破百亿人口大关,这意味着人类将面临生存与毁灭的严峻挑战。 人口的增长也意味着物质、意识领域的同步均衡增长,人类通过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地球自然,掌握更高的能量,支配自然,从而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但地球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物圈,既无法承受人类掠夺性的野蛮破坏,同时,最终也破坏人类自身生存的根基。 现代工业和现代生活所需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这是地球在演变过程中花了近30亿年积攒下的非再生能源,以目前的开采速度,在一个不远的将来,也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将被彻底耗光。到那时候没有新能源供应,氧化文明社会就会土崩瓦解。可是环境呢?地球是否会回到30亿年前的原始荒芜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呢?空气中缺乏氧气, 二氧化碳可能成为超过氧气的主要气体,碳氢、碳氧、氧化氮、氧化硫等化合物的有毒气体会窒息地充满在大气层内。由于工业、农业的污染,大量含氯类的工业及消费品的排放,将彻底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紫外线将长驱直入地杀伤地球生命。同时大气在失去臭氧层的情况下, 会失去保温层的作用,昼夜的温差变化极大,狂风暴雨,炎热干旱酷暑严寒将扫荡

人类服饰的演化史

人类服饰的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表征和成果,也具有精神文化的深刻意义——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慢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出了这个物质文化;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religion believes,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 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涵 具体对一个民族而言,从服饰的变迁上可以看出民族某些方面的文化精神的变化发展,这也是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演化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

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对此主题研究的一个目的吧~~商周服饰(约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 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中华文化历程笔记.

中华文化历程 第一章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第一节“人猿相揖别” 一、盘古与女娲的传说 二、中国人起源 第二节草莽开辟 一、“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中华文化的曙光从旧石器时代升起,中华先民以石器的研磨敲打,演出中华文化史诗的前奏。 二、生命之火 三、艰难创物 第三节质朴的精神之花 一、原始艺术 1.原始艺术品 主要有陶塑、陶绘和木雕、骨雕、石雕。 原始雕刻艺术以平面线为多。 2.原始歌舞 先民用形象的语言、富于韵律的曲调,配合节奏感强烈的动作来表达劳动的愉快,丰收的喜悦,祈祷的虔诚和不幸的忧伤,这便是原 始歌舞的诞生 具有较强的模拟特征 二、原始宗教 “万物有灵论是宗教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 梦幻诱发了先民的“灵魂”观念。这种观念扩而大之,他们便认为举凡世上不受人的身体直接控制、不受人的意愿随意支配万事万物,都是受某种神灵 驱使。原始宗教由此发端。 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 1.自然崇拜 中华先民最先感受到的是自然的存在及其巨大威力,自然物、自然力因而成为最古老的崇拜对象。 如:太阳、土地 2.生殖——祖先崇拜 先民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为了人口的繁殖,氏族的兴旺,先 民虔诚的奉行女阴崇拜。 与此相连,将祖先作为崇拜对象。 母系氏族:供奉女性祖先。父系氏族,男性祖先取而代之。 3.图腾崇拜 “图腾”:新石器时代的中华先民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

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联系,并以之作为氏族的崇 拜对象和标志。这就是图腾。 现成的自然图腾:鸟、鱼、熊 抽象、概括出的非实有图腾:龙、凤(这种图腾的诞生,是原始宗教走向成熟的起点) 随着氏族、部落之间的相互融合,作为氏族标志的各种图腾形象也产生了拼和,飞禽走兽游鱼,各取其外型特点鲜明的部位,拼和而 出一种综合性的,虚拟的动物,以之作为打破了血缘关系而按地域划 分人群的文明时代中华先民共同存在的全民族的保护神。 第四节“群之可聚,相与利之” 一、群:人的社会化特征 人聚成群,结成社会,方能以超出一般动物的水平顺应自然,利用自然,驾御自然,方能“裁万物、制禽兽、服蛟龙”。社会建构因此也成为上古时代 中华先民文化活动的一项核心内容。 二、从母系氏族到父系家庭 人的社会性,具体体现为规范化、制度化的人际关系及其组织形式。 食物的获取、分配方式和性要求的满足方式直接联系在一起,成为上古时代中华先民社会建构的互相依存的两大基石。 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晚期开始形成,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从原始杂交到血缘群婚、族外婚,由于性关系的紊乱,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 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男子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婚姻制度方面,不固定的男女结合的对偶婚逐渐过度为一男一女结为牢固的夫妻关系的单偶婚。这是人 类性关系史上的一次革命。最终改变了“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况。 以父系血缘计算世系成为可能。 三、私有制与国家起源 私有制开始了社会不公的进程。 私有制改变了社会权利的性质,使之成为令人垂涎的东西。即使是半人半神的氏族领袖也不免为此大动干戈。 禹的时代开始了今天已初显轮廓但尚存争议的“夏文化”的进程。 夏禹时代,血缘亲族因素在共同体内部依然顽强存在,单毕竟已不再是划分人群的首要依据。更重要的是,超越于氏族民主之上的公共权利已经出现。 部落首领领袖的温文尔雅分明被绝对君主的权势威严所取代。 第五节华文化的多元发生中 一、满天星斗:考古学依据 苏秉琦提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决非局限在黄河中游的狭小地区,而是散布在数百万公里的辽阔版图上,有如满天星斗。 二、混血的龙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氏族部落的不断迁移和相互交往的扩大,各个部落之间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形成了相反的利益,而在另一些时候 和另一些地方又形成了相同的利益,由此形成了各个部落的分化和组合、战争 和联盟,逐渐成为不同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人教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总结

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文明和文明的起源 1.文明 (1)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2)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3)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2.文明的起源 (1)文明起源最根本的标志是社会开始出现贵贱、贫富的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阶层。 (2)剩余产品的积累是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也是文明起源的历史前提。 ◎二.追溯文明起源的方法 1.信史时代:以传世文献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考古研究。 2.传说时代:以考古研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历史传说。 ◎三.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1.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1)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 (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3)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数百处 ①典型文化遗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 ②物质生产水平: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已经学会用火。 ③社会发展程度:过着群居生活;晚期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前期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从公元前1万年开始。 (2)所谓新石器革命,就是农业革命。 (3)新石器早期(距今1万年-7000年前)——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早期先民走向定 居。 ①全国文化遗存:1万多处,分布广泛 ②物质生产水平:石器打磨结合;大量使用陶器;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 ③社会发展程度:渔猎走向定居;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

人类物种进化与文明演进原理

人类物种进化与文明演进原理 先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少年,他发现他的脑中不在为何多了一个不太受控制运算线程,当然多了一个运算线程这种叫法是折腾了十多年后才给出的勉强合适的称呼,而十多年前他只是觉得脑中总存在某种未知的扰动,这让他的逻辑思维极易混乱,做什么事都需要更多的时间用以整理这种混乱,而且这种扰动让他注意力难以集中,他虽努力学习成绩却不见好,此后的工作也不顺利,他认为一切的原因都来自于这种未知的扰动,于是此后十多年,他一直尝试通过分析人大脑的工作方式来寻找消除这种扰动的方法。 1.人类大脑运算层的工作方式 我们都知道人类比其他动物更聪明,聪明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与其他动物的大脑有所不同。我们也知道人类物种是由猿类经物种进化而形成的,如果我们把猿类归类于其他不太聪明的动物之类,人类归类于更聪明的动物之类,那么聪明的人类实际是由不太聪明的猿类在物种进化中大脑神经系统发生某种改变而形成的。假如我们把除人类以外,没有人类那么聪明的所有动物的大脑神经系统命名为第一代神经系统,那么人类的大脑则属于由第一代神经系统迭代而产生的第二代神经系统。 第一代神经系统与第二代神经系统有什么不同呢?这需要从人大脑工作方式与猿类大脑工作方式上的不同去理解。人们普遍认可人类之所以更聪明是因为人类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更强的学习能力是人脑以什么方式产生的却没人说的清楚,接下来我们一起理解人的学

习在人脑工作中的实现方式。 从人脑对信息的处理角度来看,学习过程是获取事物在某种序列标识中的变化信息,比如时间序列标识、空间序列标识,对比信息变化分析变化规律,用变化规律预测事物未来的变化方向,以自身行为对事物施加影响,让事物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变化。这个过程既包含两部分:认知部分与控制部分。认知部分:获取事物过去在一定序列中的变化信息,通过对比信息变化来分析变化规律;控制部分:以事物变化规律预测事物未来的变化方向,用自身行为影响事物,让它向自己期望的方向改变。序列一词听着难以理解,其实很简单,比如你在听课过程中走了个神,回过神发现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这其实是你的逻辑运算序列与老师讲课这件事的运行序列因你走神失去同步所致,我们用逻辑运算在脑中模拟事物的运行,依赖相同的序列标识来关联同步,失去同步,运算就失去了对事物运行的掌控能力。在学习的认知过程中,唯有按照一定序列采集的信息才是有序的信息,唯有有序的信息才能用人脑逻辑运算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处理,才可能分析出某种变化规律。序列对比是认知事物的最关键的条件,假如无法采集事物在一定序列中的变化信息,或者无法通过对比信息变化来从中解析变化规律,那么我们就无法完成对该事物运行的认知;在控制过程中,人类是以事物过去的变化规律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来预测未来的变化,然后以自己的需求出发制定行动方案,过去现在未来这种行进方式是实现控制的主要特征,因人实现学习的过程是把序列对比和行进控制结合在一起,所以人类的学习方式也称之为序列行进式。在

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学校12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 2.在一次烹饪课上,一位同学把大米和小米做成的粥命名为“炎黄子孙”,表达了对我国古代的原始农耕成就的崇敬之情。“大米和小米”与下列哪两个原始居民有关系(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 A.已经会人工取火 B.过着群居生活 C.种植粟 D.会制造陶器 4.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 A.约三四百万年 B.约一百七十万年 C.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D.约七千年 5.热播美食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说道:“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你知道南方人能吃上米饭与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有关吗?(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6.下图是根据资料绘制的一幅北京人生活和劳动场景的想象图,看图描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主要形成了以下观点,这些观点正确的有( ) ○1北京人体型还带有猿的特征 ○2能用石器挖掘植物的根,表明已会使用磨制石器

中华文明的历史为什么不是5000年

【博客】郭老学徒:中华文明的历史为什么不是5000年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22291956.html,/article/32711979.html 中华文明的历史为什么不是5000年 郭老学徒 一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有5000年历史,而国际史学界却不认可这一说法,大都认为中华文明的历史大约是3500—3700年。 关于文明,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归纳了一些特征。 戈登·柴尔德对文明特征的归纳非常著名,他归纳得很详细,因为太详细了,也受到了不少批评。他列出了10项文明特征:(1)城市(即规模和密度大大增加的村落); (2)劳动的全时专业化; (3)剩余物管理向“首都”的社会性集中; (4)剩余物的不平等分配和“统治阶级”的出现; (5)国家组织建立在居留而不是亲属关系上; (6)奢侈品和必需品的长途贸易的发展; (7)巨型建筑物;

(8)标准化的自然主义的艺术风格; (9)书写; (10)还有数学和科学。 斯塔夫里阿诺斯归纳的文明特征包括: (1)城市中心; (2)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 (3)纳贡和税收; (4)文字; (5)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 (6)巨大的建筑物; (7)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迈克尔·曼效仿伦弗鲁的界定,挑选了3项文明特征,即:仪式中心;城市和书写。 戈登·柴尔德的归纳过于繁细,淹没了主要特征;而迈克尔·曼的归纳又过于简单,并少了最主要的特征——权力;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归纳比较适中。将他们归纳的特征再筛选归纳,文明最主要的特征应当包括以下5项: (1)城市或人口密集; (2)国家与权力; (3)宗教仪式中心; (4)文字;

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张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标签

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张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标签:19世纪是煤炭和蒸汽机,20世纪是内燃机、石油和电力。进入21世纪,由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所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加深刻地诠释着人类进步的征程。其中,最具时代标志性的标签非大数据莫属,它好比是21世纪的石油和金矿,是一个国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又一关键资源。 它能够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并进行关联性分析。大数据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和深度挖掘,发现规律、创造价值,进而建立起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和网络世界的无缝链接。大数据时代,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软件与硬件重叠交错、跨界融合,将重塑我们的认知和实践模式,开启一场新的产业突破与经济转型。 我们正处于大数据变革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新型传感器快速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人人有终端、物物可传感、处处可上网、时时在链接,数据增长速度用几何式增长甚至爆发式增长都很难形容得贴切。有机构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约44ZB(1ZB=10万亿亿字节),将涵盖经济社会发

展各个领域。由此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将重塑生产力发展模式,重构生产关系组织结构,提升产业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治理的精准性、高效性和预见性。毋庸置疑,大数据将创造下一代互联网生态、下一代创新体系、下一代制造业形态以及下一代社会治理结构。 大数据还将改变国家间的竞争模式。世界各国对数据的依赖快速上升,国际竞争焦点将从对资本、土地、资源的争夺转向对大数据的争夺,重点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活跃程度以及解析、处置、运用数据的能力,数字主权将成为继边防、海防、空防之后又一个大国博弈领域。各主要国家已认识到大数据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谁掌握数据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谁就能赢得未来。新一轮大国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数据增强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力和主导权。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具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完整的经济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而工业互联网将进一步激发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内容提要】 文明的起源实质上就是国家的起源。工具的使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原始农业的出现奠定了文明的基础。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发展、阶层分化(尤其是贫富分化)加剧,文明走向产生。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与夏朝,或许正是中华文明的产生时期。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得到初步发展。 【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文明和文明的起源 1.文明 (1)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2)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3)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2.文明的起源 (1)文明起源最根本的标志是社会开始出现贵贱、贫富的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阶层。 (2)剩余产品的积累是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也是文明起源的历史前提。 二.追溯文明起源的方法 1.信史时代:以传世文献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考古研究。 2.传说时代:以考古研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历史传说。 三.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1.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1)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

(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3)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数百处 ①典型文化遗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 ②物质生产水平: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已经学会用火。 ③社会发展程度:过着群居生活;晚期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前期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从公元前1万年开始。 (2)所谓新石器革命,就是农业革命。 (3)新石器早期(距今1万年-7000年前)——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早期先民走向定居。 ①全国文化遗存:1万多处,分布广泛 ②物质生产水平:石器打磨结合;大量使用陶器;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 ③社会发展程度:渔猎走向定居;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 (4)新石器中期(距今7000-5000年)——六大文明区系出现,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①六大文明区系出现: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 ②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如,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时期,粟是主要栽培作物;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3.中华文明的起源——新时期晚期的突破(距今5000年左右) (1)典型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取代了此前的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2)文化遗址分析: (以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为例) ①出土了精美的玉器——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积累。 ②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社会组织扩大,氏族组合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论述人类文明的起源

论述人类文明的起源 ——谈谈考古学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所起的作用 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教育技术学 班级:08级教本二班 姓名:巴晓萌 学号:080401041202

中国文明的起源从考古学的角度进行探索也已有70年的历史。通过各种视频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代表性的文物,有编钟,九鼎八壶,各种墓穴如曾侯乙墓还有古代人们生活的地区如河姆渡流域等等。 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大约可分为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广西柳州大龙潭、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青塘圩和江西万年仙人洞等洞穴遗址为代表,年代可能为公元前10000年至前7000年; 新石器时代中期:以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北辛文化和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等为代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前5000年之间; 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长江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前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前期、大汶口文化前期和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前期等为代表,年代大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 铜石并用时代早期:以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后期、大汶口文化后期、马家窑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后期和小河沿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后期、屈家岭文化、樊城堆文化、薛家岗文化等为代表,还包括良渚文化的早期,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至前2600年; 铜石并用时代晚期:大体相当于通常所称的龙山时代,包括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晚期和石家河文化等,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年至前2000年。 我们注意到无论从文化发展水平还是社会发展阶段来说,公元前3500年左右都是一个重要的分界。在此以前属新石器时代,从聚落遗址、房屋建筑或埋葬习俗来看,都比较强调统一和平等的原则;在此以后属铜石并用时代,考古遗迹清楚地表明这时已出现贫富分化和社会地位的分化,私有制、阶级乃至准国家的政治实体都是在这个时期相继形成的。 浙江余抗县良渚镇附近盛产玉器是人们早就知道的,但不敢相信那是史前遗物。直到近年来一系列良渚文化的墓葬中发现了同样类型的玉器,这才引起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一大批流散在国内外博物馆的良渚玉器也被识别出来。人们对那些玉器的形制、花纹及其所象征的意义,玉器制作技术乃至玉矿的产地等谈论甚多,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恰恰是在良渚文化的这个时候和这个地方出土那

人类文明进化史

选择 万物之始—— (2) 人之初—— (2) 进取: (2) 欲望: (2) 智慧: (2) 生活创造 (3) 财富?人生?价值?价格? (3) 我们的选择 (3) 努力?勤劳?刻苦?奋进? (4) 生活的选择_ (4) 工作是什么? (4)

万物之始—— 三维空间中,宇宙里一个孤零零的角落,这里还处在一片微弱的混沌当中,处在一万光年之后的地球便开始存在,之后随着温度、气候的不断演变,开始出现了生物有机体,慢慢的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生物。 人,大概经历了300万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猿人到原始人再到智人最后进化成现代人的过程,人类与猿类更重要和本质的区别是人类出现了文化,群体社会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文明进化史,从野蛮文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现在的工业文明乃至生态文明。 现在我们已经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新的人与人之间竞争的时代。 这个特殊的人群,为什么可以成为万物之灵? 这个特殊的人群,为什么能够主宰万物自然? 这个特殊的人群,为什么孜孜不倦挖掘力量? 人之初—— 进取:无论是登山的人,还是职场中的你,都需要有一颗进取的心,时刻保持充电的状态。 欲望:一直相信万物由欲望而生,或者也会因欲望而灭。那么何为欲望,欲望的分类又是什么?精神上的欲望和物质上的欲望的意义何在? 说实话,从人类诞生以来,除了原始社会没有太多的自相残杀以外,释问哪一个历史阶段没有战争?人类历史发展了几千年,却还要为同类之间的关系,矛盾而做着无谓的挣扎。 智慧:人类的文明就是人的智慧创造的,你有多少智慧你就有多少财富,你有多少智慧,你就有多少幸福与自豪。 古老的中华民族诞生了孔子,我们为世界奉献了儒学,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由于智慧,我们人类可以享受电的成果,火车、汽车、飞机、卫星的发明,可以感受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就连最简单的拉链、胸罩、方便面这样的智慧也无时无刻不在体现智慧的价值。 试想一下,一个无欲无求、没有进取、没有欲望也没有智慧的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什么?我们认为的低等生物例如猪它为了生存或者说是生活,它也是有它应有的欲望——吃。

人类文明的斐波那契演进

人类文明的斐波那契演进: [淘股吧] 人类是一种将无知的经济学家整出的垃圾当科学,拿科学预测当巫术的愚蠢动物。(注:13世纪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 斐波那契及斐氏数列简介: 欧洲数学在希腊文明衰落之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2世纪才有复苏的迹象。这种复苏开始是受了翻译、传播希腊、阿拉伯著作的刺激。对希腊与东方古典数学成就的发掘、探讨,最终导致了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欧洲数学的高涨。文艺复兴的前哨意大利,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与贸易联系而成为东西方文化的熔炉。意大利学者早在12~13世纪就开始翻译、介绍希腊与阿拉伯的数学文献。欧洲,黑暗时代以后第一位有影响的数学家斐波那契(Fbonacc·约1170~1250),其拉丁文代表著作《算经》、《几何实践》等也是根据阿拉伯文与希腊文材料编译而成的,斐波那契,即比萨的列昂纳多(Leonardo of Pisa),早年随父在北非从师阿拉伯人习算,后又游历地中海沿岸诸国,回意大利后即写成《算经》(Liber Abac·1202,亦译作《算盘书》)。《算经》最大的功绩是系统介绍印度记数法,影响并改变了欧洲数学的面貌。现传《算经》是1228年的修订版,其中还引进了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几何实践》(Practica Geometriae,1220)则着重叙述希腊几何与三角术。斐波那契其他数学著作还有《平方数书VLiberQuadratorum,1225)、《花朵》(Flos,1225)等,前者专论二次丢番图方程,后者内容多为菲德里克(Frederick)二世宫廷数学竞赛问题,其中包含一个三次方程/十2x2十10x~-20求解,斐波那契论证其根不能用尺规作出(即不可能是欧几里得的无理量),他还未加说明地给出了该方程的近似解(J一1.785)。微积分的创立与解析几何的发明一起,标志着文艺复兴后欧洲近代数学的兴起。微积分的思想根源部分(尤其是积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中国和印度人的著作。在牛顿和莱布尼茨最终制定微积分以前,又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酝酿。在这个酝酿时期对微积分有直接贡献的先驱者包括开普勒、卡瓦列里、费马、笛卡)U、沃利斯和巴罗(1.Barrow,1630~1677)等一大批数学家。 这条神秘的螺线人类已研究了几百年,但至今仍远未研究透彻: 到目前为止对这条神秘螺线的研究取得最大成果的就是偶。因为偶运用这条神秘螺线成功计算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时空秩序,并且已经不断被事实所证实。古老的<马尔萨斯理论>已经显灵马尔萨斯认为:每当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人口快速增长,就会出现:战争、瘟疫、饥荒、自然灾害来削减人口。2000年科技泡沫达到繁荣的极限,到处都是财富神话!然后盛极而衰,全球经济急转直下转入衰退、长期萧条。于是:911、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SARS、印度洋海啸、飓风袭击美利坚、禽流感、寒流袭击欧罗巴。这一切集中在一起接二连三地发生!偶然吗?大的祸事还没轮到南美、澳洲、非洲,这几个洲要小心啦!2000年是自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后,一个长达约70年的经济增长周期的结束点,后面将是一个长期萧条周期。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导致了二次世界大战,被艾略特称之为:底部战争。现在又是一个与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同级别的经济萧条周期,个人认为2000年来的经济萧条将持续至2021年才会结束(预测附在下面)。目前才到2006年初,刚过去5年,后面还有16年,后面是否又会发生被艾略特称之为的:底部战争?至少有不良苗头:哈马斯执政、伊朗核问题纠缠,世界将走向何方? 是否还记得那个著名的: 1999年7月之上(误差了2年) 恐怖大王从天而降(911) 使安哥鲁摩阿大王为之复活(美国发动反恐战争) 这期间由马尔斯借幸福之名统治四方(唯一待验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