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街旁绿地设计的理论研究

城市街旁绿地设计的理论研究

城市街旁绿地设计的理论研究

作者:孙孝琦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7期

摘要:道路是城市三大空间(交通空间、建筑空间、开放空间)之一,街旁绿地自然而然地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街旁绿地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讨论了绿地的特点,设计原则的设计形态。

关键词:街旁绿地原则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b)-0011-01

城市街旁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城市公园的补充。它联系了城市中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将各类绿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城市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绿色基础设施,同时它承载着川流不息的过往人群,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城市的途径和媒介,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文化背景和文明程度。城市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活动,绿色的生活环境,构成生态的步行空间,起到美化城市面貌的作用。在协调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使整个城市环境更有活力。

1 城市街旁绿地的定义和特点

1.1 城市街旁绿地的定义

狭义的讲,主要指沿街绿地G123,其定义为城市道路红线外,有一定宽度或面积的绿地。沿街带状绿地宽度应大于等于8m,沿街块状绿地面积宜大于等于500m2。广义的讲,主要指开敞型绿地G12,定义为沿道路、水系、城墙等,有一定游憩设施,供公众休闲,具有较好景观效果的绿化带或小型绿地。相似用名:街头绿地,街旁游园。目前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绿地分类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征求意见稿),从功能和用途上进行分类,并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1990)相协调的综合分类。顾名思义,可见城市街旁绿地就是在城市街道旁边的各种类型的城市绿地。它可以提供一系列相应的城市职能。目前普遍认为城市中,道路绿化带、街旁带状绿地、街旁小游园、街道广场绿地、建筑前庭绿地都是城市街旁绿地的范畴。

1.2 城市街旁绿地的特点

城市街旁绿地具备以下几个特点:①占地面积小。城市街旁绿地面积一般不大。这是与城市公园的区别之一。很多的街旁绿地只是一些条带状或斑块状的街头绿化。一些可进入式的街旁小游园面积也并不大,并且绿化比例达65%以上,活动场地空间面积更小。②可达性强。城市街旁绿地在城市街道旁,离城市居住区、商业区位置都较近。可以说,是在人们生活区域内的绿地。并且数量较多,分布广泛,人们日常生活都可以方便的利用。③使用率高。城市街旁绿地是

城市公园的补充。给居民提供了多方面的功能服务,广泛的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④量大面广城市街旁绿地广泛的建设在城市道路旁边。

2 城市街旁绿地设计的原则

2.1 生态设计原则

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生态是密不可分的,在规划设计中,应该把点线面的这种街旁绿地系统整理,进行整体的考虑。这样对于城市生态、街道峡谷环境改善才更有意义。在城市道路周围,应该合理进行规划设计街旁绿地,在绿地上空形成较为开敞的空间,有利于污染物随风排出,这样可以有效的净化空气。同时,街旁绿地也有利于雨水下渗入土地,防止过多的雨水从道路排水系统流失。城市街旁绿地也是城市绿色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街旁绿地设计中,应该充分重视其斑块状有机分布对于城市生态网络体系的作用,以及改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维护生态空间格局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城市街旁绿地的设计,也应该建立在对原有自然系统保护和恢复的基础上。尽量重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被破坏的自然景观,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同时,这种呈纵横交错分布与城市中的系统,由“线一块”形式构成的网络式空间,串联起了城市中各个绿地。

2.2 文化性原则

城市街旁绿地是展示城市文化内涵的最直接窗口,城市的特色是城市物质形态内外空间形象的表现,它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树立文化观念是塑造城市景观特色的前提。在城市街旁绿地的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形式美的一些要素,更要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地方传统文化和城市街旁绿地公园很好的结合,既是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的好思路,也是增加城市街旁绿地公园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通过景观元素,从形式上展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是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形式,在街道绿色设计中,一个精心设计的透着文化色彩的小品元素,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这个场地增色不少。

2.3 美学原则

①多样与统一。多样与统一是美学原则的基本规律,“多样”就是整体中的各部分的差异与区别,“统一”则是指各部分之间的共同特征使得整体上感觉相互联系。在城市街旁绿地设计中,尤其是那种条带狭长型的街旁绿地,要特别注意多样和统一的结合。狭长型的场地整体连贯,一般整体感较强,但条带状的绿地空间较为局促,道路曲折变化幅度不大,设计上有很多地形,缺少灵活变化,空间容易呆板而缺少趣味,所以设计上要注意个路段之间的变化。

②对比与和谐。对比是指体量大小、光线明暗、色彩冷暖、线条曲直、质感软硬。空间虚实等要素产生强烈对照的现象,是创造艺术美的重要手段,有明显的视觉冲击感。在城市街旁绿地设计中常常应用对比手法,如欲扬先抑的空间开合对比、隐中求显的空间虚实对比,桃红柳绿景观色彩对比和石山与植物的材质软硬对比等。这些对比手法的使用,能够使景观空间更为生

动,主体鲜明突出,增强了美的感受。朝阳公园旁的街旁绿地中,铺装大片运用了仿木纹形式,间以条带状的卵石铺装,石与木的对比,是一种刚与柔、力与美的对比然而对比手法需要适度,需要在对比中形成和谐感,若是对比过于强烈,无论从形态、体量、色彩、材质等均会形成突兀刺目,失去和谐的审美效果。

3 城市街旁绿地形态的设计

①点状。点状的街旁绿地主要是指一些尺度较小,功能较为单一,呈点状或块状分布在城市道路旁边的小体量的街旁绿地。可以说这类城市的街旁绿地是数量最多,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这类街旁绿地以街旁小游园的形式出现。

②带状。带状主要是指城市中心区一些选址灵活、面积较小,呈条带状分布的小型街旁绿地。一种是一些道路、建筑、城市内古迹旁边的绿化带、花坛等形式出现。主要起到美化城市环境,展现城市面貌的作用。比如北京,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每到比较大的节日的到来,都会在街旁绿地中设计建造一些规模较大的各种花坛,用以烘托节日喜庆的气氛。

③点带结合。城市街旁绿地或成点状、带状、块状分布,空间上表现的相对独立,但是他们同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在规划设计中,可以把这些零散的街旁绿色开敞空间整合考虑,进行系统规划,考虑街旁绿色开敞空间的整体性。因为,城市绿地对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美化等方面意义重大。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大量城市建设给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带来了污染和破坏,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合理、可持续的城市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创造出具有良好生态效应,具有丰富活动功能、具有场地历史文化特征,延续城市文脉的街旁绿地是城市街旁绿地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