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能实验——消化系统实验习题

机能实验——消化系统实验习题

机能实验——消化系统实验习题
机能实验——消化系统实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

参考答案为:各种损肝因素使肝细胞发生广泛严重损害,使肝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出现黄疸、出血、肾和脑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2.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参考答案为:肝性脑病是继发于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和严重慢性实质性肝病的一种神经精神综合征,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终出现肝性昏迷。

3.神经毒质(neurotoxin)

参考答案为:在肝性脑病的发病中,对神经组织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包括氨、硫醇、脂肪酸和酚类,它们在肝性脑病发生中起协同的作用。

4.假性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

参考答案为:在肝功能严重障碍时,体内形成的芳香族氨基酸产物苯乙烯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在化学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为相似,但生理效能远较真性神经递质为弱,故称它们为假性神经递质。

5.氨基酸失衡(imbalance of amino-acids)

参考答案为:正常人血浆内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为3-3.5。肝功能严重障碍时,由于支链氨基酸减少和芳香族氨基酸增多,使两者比值小于3,此称为氨基酸失衡,它能促进肝性脑病发生。

6.γ-氨基丁酸学说(GABA theory)

参考答案为:肝功能衰竭时,肝脏不能清除肠源性GABA,使血中浓度升高,通过通透性增强的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与突触后膜GABA受体结合,使细胞外Cl-内流入突触神经元而成超极化状态,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

7.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参考答案为:肝肾综合症是指严重肝病患者在失代偿期所发生的功能性肾衰竭。

二、填空题

1.引起肝性脑病的三大肝脏疾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肝炎肝硬化肝癌

2.肝功能障碍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代谢障碍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凝血障碍免疫功能障碍生物转化功能障碍

3.肝病使门脉高压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压迫门静脉分支而回流受阻肝内出现吻合支使肝动脉血入门静脉

4.肝功能不全时血中乙酰乙酸/β-羟丁酸的比值呈______________变化

参考答案为:降低

5.假性神经递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

6.抑制性神经递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氨酰胺γ-氨基丁酸

7.兴奋性神经递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谷氨酸乙酰胆碱

8.假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系统中如下部位: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网状结构

9.血浆主要的支链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10.血浆芳香族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11.肝性脑病时血浆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小于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 3

12.肝性脑病中γ-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促进____________离子内流使神经元呈超极化状

态。

参考答案为:氯

13.可引起肝性脑病的神经毒质很多,大多为_________的代谢产物,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的神经毒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为:蛋白质氨

14.诱发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过度的氮负荷脑缺血缺氧镇静剂和麻醉剂使用15.真性肝肾综合征实质上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肝性肾衰竭

三、选择题:

1、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一功能?

A 消化和吸收

B 内分泌

C 水平衡

D 免疫

参考答案为:C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错误叙述是:____

A 有自动节律性

B 对电刺激敏感

C 富有伸展性

D 兴奋性较低

参考答案为:B

3、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错误叙述是:____

A 在胃肠安静状态下可记录到

B 起源于纵行肌

C 胞膜生电性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D 在消化道各段平滑肌的发生频率一致

参考答案为:D

4、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正确叙述是___

A 是一种超极化波

B 其后一定伴随动作电位

C 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D 在切断交配胃肠的神经后消失

参考答案为:C

5、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是____

A Na+大量内流

B K+大量内流

C Ca2+大量内流

D Cl-大量外流

参考答案为:C

6、消化腺所分泌的大量消化液不具备下列哪—项功能?

A 稀释食物

B 保护消化道粘膜

C 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

D 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和盐

参考答案为:D

7、支配胃肠道的交感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____

A 乙酰胆碱

B 多巴胺

C 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为:D

8、选走神经兴奋时____

A 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 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加

C 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

D 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参考答案为:C

9、位于消化道平滑肌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神经丛称为____

A 外在神经丛

B 麦氏神经丛

C 欧氏神经丛

D 运动神经丛

参考答案为:C

10、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____

A 消化道

B 下丘脑

C 腺垂体

D 心脏

参考答案为:A

11、促胃液素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起作用?

A 内分泌

B 旁分泌

C 腔内分泌

D 神经分泌

参考答案为:A

12、关于胃肠激素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____

A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

B 调节其它胃肠激素的释放

C 营养消化道组织

D 调节小肠内营养物的吸收量

参考答案为:D

13、关于唾液分泌调节的正确叙述是____

A 完全是非条件反射调节

B 完全是条件反射调节

C 完全是神经调节

D 完全是体液调节

参考答案为:C

14、下列哪种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A 胃腺的主细胞

B 胃腺的壁细胞

C 胃腺的粘液细胞

D 胃粘膜内的G细胞

参考答案为:D

15、关于胃酸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____

A 激活胃蛋白酶原

B 杀死入胃的细菌

C 促进小肠对VitB12的吸收

D 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参考答案为:C

16、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

A 甲氰咪呱

B 阿托品

C 组织胺

D 前列腺素

参考答案为:C

17、临床上治疗胃酸过少的胃病可用极稀的____

A H2SO4

B HCl

C HNO3

D H2CO3

参考答案为:B

18、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是____

A 纯条件反射性的

B 纯神经调节性的

C 纯体液调节性的

D 神经—体液调节性的

参考答案为:D

19、胃液中胃蛋白酶含量最高的时期是____

A 非消化期

B 消化期的头期

C 消化期的胃期

D 消化期的肠期

参考答案为:B

20、下列哪类食物成分是促胃液素释放的强刺激物?

A 糖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参考答案为:B

21、胃肠道内下列哪种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

A 盐酸

B 脂肪及消化产物

C 蛋白质消化产物

D 高张溶液

参考答案为:C

22、关于胃容受性舒张的正确叙述是___

A 反射性地胃窦部肌肉舒张

B 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仍出现

C 使胃容量大增

D 阿托品可抑制它的出现

参考答案为:C

23、关于胃排空的正确叙述是____

A 脂肪类食物比糖排空快

B 胃排空的速率与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C 促胃液素抑制胃排空

D 十二指肠内的酸和脂肪促进胃排空

参考答案为:B

24、关于胰液中碳酸氢盐的错误叙述是____

A 由胰腺内小导管细胞分泌

B 是胰液无机物成分中含量最低者

C 中和进入十二脂肠的胃酸

D 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最适PH环境

参考答案为:B

25、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是____

A 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 小肠液

参考答案为:C

26、下列哪项不是胰液中的消化酶?

A 胰淀粉酶

B 胰脂肪酶

C 胰蛋白酶

D 胰岛素

参考答案为:D

27、胰蛋白酶原的激活物是____

A 糜蛋白酶

B 胰淀粉酶

C 肠致活酶

D 胰脂肪酶

参考答案为:C

28、胰液中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的酶是____

A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B 胰淀粉酶

C 胰脂肪酶

D 胆固醇酯酶

参考答案为:A

29、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____

A 酶多

B HCO3-多

C H20多

D 酶、H20和HCO3-均多

参考答案为:A

30、促胰液素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特点是____

A 酶多

B 酶和HCO3-多

C 酶和H20多

D HCO3-和H20多

参考答案为:D

31、下列哪一激素又名促胰酶素?

A 促胃液素

B 促胰液素

C 胆囊收缩素

D 胰高血糖素

参考答案为:C

32、下列哪类物质可能不引起缩胆囊素的释放?

A 蛋白质分解产物

B 脂肪

C 盐酸

D 糖

参考答案为:D

33、下列哪种消化液中没有消化酶?

A 唾液

B 胃液

C 胆汁

D 胰液

参考答案为:C

34、关于回盲括约肌的错误论述是____

A 对盲肠粘膜的机械刺激可引起括约肌收缩

B 促胃液素可引起括约肌内压力升高

C 防止回肠内容物过快地进入大肠

D 阻止大肠内容物向回肠倒流

参考答案为:B

35、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____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脂肪酸

D 水

参考答案为:D

36、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

A大脑皮层

B 脑桥

C 延髓

D 脊髓腰骶部

参考答案为:D

37、水在小肠内的主要吸收机制是____

A 渗透

B 单纯扩散

C 易化扩散

D 主动转运

参考答案为:A

38、关于铁吸收的错误叙述是___

A 只能以Fe2+形式吸收

B 肠粘膜吸收铁的量取决于粘膜细胞内铁的含量

C 维生素C可抑制铁的吸收

D 胃大部切除的病人常伴发缺铁性贫血

参考答案为:C

39、关于钙吸收的正确叙述是___

A 食物中的钙大部分被吸收

B 肠内容物酸度对钙吸收无影响

C 脂肪食物对钙吸收有促进作用

D 维生素D可抑制钙吸收

参考答案为:C

40、盐酸可促进小肠吸收____

A NaCl

B 铁和钙

C 维生素B12

D 葡萄糖

参考答案为:B

41、糖、蛋白质和脂肪消化产物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在____

A 胃

B 十二指肠、空肠

C 回肠

D 结肠

参考答案为:B

42、淀粉在小肠内被吸收的主要形式是____

A 麦芽糖

B 果糖

C 葡萄糖

D 蔗糖

参考答案为:C

43、下列哪种物质的吸收不需钠泵参与?

A NaCl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水溶性维生素

参考答案为:D

44、肠粘膜上皮细胞不具备下列哪一功能?

A 分泌消化液

B 转运物质

C 分泌免疫球蛋白

D 吞饮大分子抗原

参考答案为:C

45、胃肠道局部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____

A IgA

B IgD

C IgE

D IgG

参考答案为:A

四、简答题

1.急性和慢性肝功能不全有何区别?

答题参考要点为:急性肝功能不全发生主要原因为暴发性肝炎,起病急,病情凶险,常出现黄疸、出血及昏迷等症状;慢性肝功能不全发生常见病因为肝硬化、肝癌,病情进展缓慢,病程较长,常在某些诱因作用下病情加剧,发生昏迷。

2.肝功能障碍的物质代谢方面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题参考要点为:肝功能障碍时,在物质代谢方面会产生低糖血症、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等。

3.肝功能不全患者体内血糖变化如何?试述其产生机制?

答题参考要点为:常见为低血糖,其机制为肝内糖原储备锐减,肝糖原不能酶解为葡萄糖及胰岛素因灭活少而升高。部分患者因体内胰高血糖素比胰岛素更多而出现高血糖。

4.肝功能不全患者体内血浆蛋白变化如何?试述其产生机制?

答题参考要点为:因有效肝细胞数减少和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5.肝功能不全患者血钾和血钠变化如何?试述其产生机制?

答题参考要点为:肝功能不全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因肝细胞对醛固酮灭活功能减弱及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使钾随尿排出增多;肝功能不全患者出现低钠血症,因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而增多,造成水潴留而稀释血钠,加上细胞外液钠进入细胞内。

6.肝功能不全时高胆红素血症对机体有何危害?

答题参考要点为: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由于能抑制氧化磷酸化而使神经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易发生变性、坏死;非结合胆红素过高能使II型肺泡上皮细胞受损,使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与分泌减少,不利肺泡扩张。

7.肝功能不全患者体内胆汁淤积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

答题参考要点为:肝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胆汁分泌障碍,胆汁淤积于肝内和血液内,可引起肝细胞变性与坏死,胆小管增生及纤维化而发生肝硬化;胆汁不能入肠,使维生素K吸收减少和内毒素吸收增多;胆盐滞留在血内引起动脉血压降低与心动过缓:胆汁酸还能引起神经系

统抑制。

8.肝功能障碍患者为什么容易出血?

答题参考要点为:肝脏是多种凝血物质和抗凝物质的生成和清除的场所,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多种凝血因子生成减少,加上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因而易出血。

9.为什么肝功能障碍患者容易感染?

答题参考要点为:肝脏是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主要产地,能扣留从肠道来的有害抗原性物质。库普佛细胞有很强的吞噬能力,能吞噬血中异物、细菌和细菌毒素等,是肝脏抵御细菌、病毒感染的主要屏障。当肝脏因大量肝实质细胞损害或坏死而发生肝功能障碍时,以上抗感染作用减弱或消失而患者易感染。

10.肝功能障碍患者为什么容易产生黄疸?

答题参考要点为: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运转、结合、排泄与肝外的胆红素排泄(包括肝外胆管排泄、肝肠循环和肾的排泄)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如果其中一个或数个环节发生障碍,就会导致高胆红素血症,临床上表现为黄疸。

11.为什么严重肝病患者在碱中毒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肝性脑病?

答题参考要点为:在生理pH情况下,动脉血中的NH4+占99%而NH3仅为1%,但在血pH值增高时,NH4+变为NH3增多,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而入脑,参与肝性脑病发生。

12.肝硬化患者伴上消化道出血时为什么容易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

答题参考要点为:上消化道出血时,大量血液进入消化道,血中蛋白质经肠道细菌作用生成大量氨、硫醇等;出血还引起低血容量和低血压,进一步损伤肝脏和脑,增强脑对毒性物质的敏感性。

13.临床上为什么应用左旋多巴治疗肝性脑病有效?

答题参考要点为:肝性脑病时,体内假性神经递质增多,左旋多巴是真性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且易透过血脑屏障,而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输入左旋多巴后,在脑内神经元处脱羧形成多巴胺,进而转变成去甲肾上腺素,使真性神经递质增加,与假性神经递质相竞争,恢复神经冲动传导。

14.为何口服乳果糖治疗肝性昏迷具有一定效果?

答题参考要点为:乳果糖可使肠道内pH值下降,还可吸引血中氨向肠道扩散,降低血氨。

15.肝性肾衰竭有几类?它们的基本区别在哪里?

答题参考要点为:肝性肾衰竭分为肝性功能性肾衰竭和肝性器质性肾衰竭,其基本区别是前者肾小管无坏死而后者肾小管发生坏死。

16.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新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题参考要点为: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有:降低血氨,应用谷氨酸、乳果糖等;补充真性神经递质前体,如左旋多巴;补充支链氨基酸;新的治疗方法有建立人工肝和实施肝移植。

五、论述题

1.肝病时有哪些因素参与肝性腹水形成?

答题参考要点为:局部因素有门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淋巴循环障碍,使液体积聚以腹腔内;全身因素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醛固酮过多及排钠激素活力减低,引起全身大量水钠潴留。

2.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如何促成肝性脑病发生?

答题参考要点为:诱发因素有:氮的过度负荷,由于摄入过量蛋白质、消化道出血和输血等,升高血氨,导致氨中毒;镇静、麻醉剂使用不当,在毒性物质作用下,脑对这些药物敏感性增高而易诱发脑病;碱中毒、缺氧、感染、饮酒等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使神经毒质易入脑而诱发脑病;低血容量和低血糖症也可诱发肝性脑病。

3.肝性脑病患者为什么会有高氨血症?

答题参考要点为:血氨超过1mg/L即为高氨血症。产生原因是:氨产生过多,因胆汁分泌减少,肠菌丛生,分解产物产氨;高蛋白饮食和上消化道大出血时蛋白质在肠菌作用下大量产氨;氨清除不足,肝严重受损时,肝内酶系统遭破坏及底物缺失,使将氨合成尿素的鸟氨酸循环难以正常进行而有血氨增加。

4.氨对脑组织有哪些毒性作用?

答题参考要点为: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有: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氨与脑内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使α-酮戊二酸减少,同时又消耗大量NADH,妨碍呼吸链中递氢过程,

以致ATP产生不足,不能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活动;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脑内氨增多可使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乙酰胆碱)减少和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谷氨酰胺)增多,致使神经递质间作用失去平衡,导致脑功能紊。

5.假性神经递质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促进肝性脑病发生?

答题参考要点为: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分解产生的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转变为苯乙胺和酪胺,经门静脉输送到肝脏,正常时经单胺氧化酶作用而被分解清除。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或有门-体侧支循环时,这些胺由体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细胞内β-羟化酶作用下分别形成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为相似,但生理效能却远较真性神经递质为弱,它们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神经冲动传递产生严重障碍。

6.什么是肝性脑病发生的综合学说?

答题参考要点为:综合学说将氨中毒学说、氨基酸失衡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和GABA学说综合起来,其内容是高血氨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后者使芳香族氨基酸增多而使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下降;高血氨在脑内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它促进芳香族氨基酸入脑,产生假性神经递质;高血氨对γ-氨基丁酸转氨酶有抑制作用,使GABA不能转变为琥珀酸半醛而蓄积于脑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加深。

7.为什么严重肝病患者常出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答题参考要点为:其原因是:枯否细胞功能受抑制,不能有效地吞噬内毒素;由于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和门脉高压形成,出现肝内外血液短路,部分血液可不接触枯否细胞进入体循环;因门脉高压,肠壁发生水肿,屏障功能受损,肠道内毒素吸收入血液增多。

8.认为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偿期发生的少尿是功能性少尿,有何根据?

答题参考要点为:根据是:死于肾衰竭的肝硬化患者其肾经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死于肾衰竭的肝硬化患者的肾脏移植给尿毒症患者,被移植的肾发挥正常泌尿功能;将功能正常的肝脏移植给发生肾衰竭的肝硬化患者,其肾脏功能可恢复正常。

9.试述肝性肾衰竭的发生机制

答题参考要点为肝性:肾衰竭发生的关键是肾血管收缩,造成肾血管收缩有如下原因:①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此系腹水形成和消化道淤血而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所致。此可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②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活性降低,严重肝病时血浆激肽释放酶原和缓激肽减少,使其舒张肾血管作用减弱;③内毒素血症,内毒素使血管发生收缩;④假性神经递质增多,假性神经递质使平时阻力高的皮肤、肌肉、内脏血管舒张,而有较多的血液进入这些部位血管内,与此同时,肾、心、脑的部位血液灌流减少,造成肾缺血而发生肝性肾衰竭。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病例1食欲不振、呕咖啡样物、意识错乱 病例2上腹部疼痛,反酸 病例3腹痛,恶心、呕吐 病例4黏液脓血便伴腹痛 病例5黄疸、柏油样便、谵妄 病例6上腹部疼痛,黑便,呕血 病例7腹胀,黑便,呕血 病例1 食欲不振、呕咖啡样物、意识错乱 赵××,男性,56岁。 主诉食欲不振5年,呕咖啡样物1天,意识错乱5小时。 现病史近5年来常有食欲不振、厌油食。1天前患者呕咖啡样物2次,呈喷射状,含有血凝块,总量约800ml,未排黑便。5小时前烦躁不安,衣冠不整,乱扔东西,随地便溺。1小时前患者处于熟睡状态,可以唤醒,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既往史15年前患有乙型肝炎,经治疗后痊愈。6年前复查肝功和肝炎病毒标志,除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及e抗体阳性外,其余结果均正常。5年前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硬化。2年前行胃镜检查提示食道静脉曲张。无长期大量饮酒史。

体格检查T 37.0℃,P 90次/分,R 18次/分,Bp 100/60mmHg。嗜睡状态,压眶反射存在。面色灰暗黝黑,巩膜黄染。可见肝掌,颈部及前胸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查体正常。腹部膨隆,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腱反射亢进及肌张力增强,扑翼样震颤(+)。 问题1该患者临床诊断有哪些疾病? 解说①上消化道出血;②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③肝性脑病三期。 问题2该患者的病史有何特点?是怎样演变的?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 解说根据疾病发展的时间顺序,该患者的病史有如下特点:①有明确的肝病病史:15年前患有乙型肝炎,6年前仍有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及e抗体阳性。②5年来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厌油食等消化道症状。 ③上消化道出血:呕咖啡样物约800ml,呈喷射状,含有血凝块。④5小时前有精神错乱和行为异常:烦躁不安,衣冠不整,乱扔东西,随地便溺。⑤目前处于嗜睡状态。 从以上病史特点和既往腹部彩超及胃镜结果,该患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其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问题3以上体格检查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 解说①该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正常,但处于嗜睡状态,说明目前有神经系统异常。②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腹水等,说明患者已经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③腱反射亢进及肌张力增强,可能是有

消化系统病人的问诊及查体汇总

实训十消化系统病人的问诊及查体 [实习目的] 1、通过胃肠道病人的问诊及查体了解这类病人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2、根据病史、查体、化验的结果初步认识胃肠道疾病。 [实习方法] 1、同学分组到病房,由一人作主要问诊及查体,一人作补充问诊及查体,其余 同学作记录。 2、老师小结。 [实习时间安排] 3学时 胃肠道病人的检查 [实习内容] 包括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疾病,在全面询问病史及查体基础上,特别注意以下内容。 一、问诊: (一)主诉: (二)有关现病史的询问: 1.食欲情况。 2.疼痛:包括部位、性质、特点、时间、放射部位,疼痛增加与减轻因素,与饮食关系,体位关系及其伴随症状,如发烧、血便、呕吐、腹泻、血尿、黄疸、休克。 3.恶心、呕吐情况、呕吐时间、呕吐量,吐出物颜色、有无特殊气味。 4.反酸、烧心、嗳气。 5.大便情况:便秘、腹泻、大便性状。 6.有无吞咽因难,是间歇性还是进行性等。 (三)有关既往史应重点询问,有无胃肠道疾病的历史,有无胆囊炎、膜腺炎等历史,女病人应询问有无妇科病及停经史等。 (四)有关个人史应询问: 1.饮食种类及饮食习惯。

2.有何不良嗜好,如烟、酒。 3.劳动条件。是否经常接触铅、汞等。 二、体格检查: (一)一般情况尤其是发育营养状况。 (二)淋巴结检查:应特别注意左锁骨上淋巴结是否长大,变硬。 (三)腹部检查:应特别注意局部膨隆,蠕动波(部位及方向)压痛点,振水声,移动性浊音,肠蠕动波之变化。 肝脏、胆道疾患病人的检查 [实习目的] 1、通过肝脏、胆道病人的询问及检查,了解这类病人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2、根据病史、查体、化验结果,初步认识肝脏,胆道疾病。 [实习内容] 常见疾病有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症及胰腺炎,全面询问病史及查体基础上,特别注意以下内容。 一、问诊: (一)主诉: (二)有关现病史应询问。 1.食欲的变化。 2.恶心、呕吐、呕血。 3.疼痛部位、性质及放射性等。 4.排便情况(腹泻、便秘)及大便性状(柏油样、陶土样)。 5.黄疸、皮肤搔痒、发热、腹胀、小便颜色。 (三)有关既往史应重点询问: 1.是否患过伤寒病,患过急性传染性肝炎。 2.是否患过消化道疾病,过去是否患过肝、胆、胰腺方面的疾病。 (四)有关个人史应询问: 1.饮食习惯,营养情况,是否常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常饮酒否。 2.劳动情况,系体力劳动或伏案工作。

消化系统疾病科室介绍汇总

消化病学介绍 我国消化病学是由张孝骞、江绍基、陈敏章等著名的消化病学家创始并发展起来的。国内一大批消化病学专家活跃在科研、临床第一线,如北大第三医院的林三仁,协和医院的钱家鸣,上海长海医院的许国铭,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樊代明院士,301医院的杨云生,北京友谊医院的张澍田,上海瑞金医院的袁耀宗,广州中山第一医院的陈旻湖,上海仁济医院的萧树东等。连同他们所在的医院,为我国消化病学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都是消化内科领域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和带头人。 上海仁济医院的消化内科是首批国家博士学位授予点。由江绍基教授和萧树东教授创建的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是国家教委内科消化重点学科, 1991年被确立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人事部/教育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上海市“领军人才”等一批专家教授。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主任姜泊教授,周殿元教授是国内著名胃肠内镜专家,其消化内科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西京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家计委“211工程”最早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学科。目前与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5 所大学的相关实验室联合建成的国际分子医学研究中心1100平方米,中日国际消化内镜中心(1000平方米,总面积约6400 平方米,设备总值1300万元.是享誉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名牌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198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1年成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2年被命名为国家重点学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50年代,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是河北省第一个临床医学博士点,2 000年获“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姚希贤教授、姜慧卿教授、白文元教授都是国内知名专家。

蟾蜍的消化系统生物技术实验报告

蟾蜍的消化系统生物技术实验报告 蟾蜍的消化系统生物技术实验报告1,观察蟾蜍肠系膜毛细血管 2,观察蟾蜍的消化系统 1,蟾蜍的正确握拿方法,动物探针的正确使用 2,蟾蜍的“双毁髓”手术技术 3,两栖类动物的解剖技术及手术剪的使用 实验动物:雄性蟾蜍一只 实验器械:显微镜,手术剪,骨剪,镊子,吸水纸,大头针,解剖针,解剖盘,有孔的蜡板。 1,左手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分别夹着前肢、后肢,握住蟾蜍,拇指按住吻端使头部上下活动,两耳后腺间出现一道褶线,此线中点或用金属毁髓针沿头背中线向后移动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拇指下压使头前俯与脊柱相连处凸起,同时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1mm,再将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平行刺入颅腔并在颅腔内搅动捣毁脑,然后再将毁髓针撤回至枕骨大孔,反向插入脊椎管破坏脊髓,检查蟾蜍四肢肌肉完全松驰后处死成功 2,将蟾蜍置于有孔的蛙板上,腹部朝上,四肢伸展后用大头针固定。左手用镊子提起腹部皮肤,用手术剪前端1/3处剪开一小口,并从小口处向前将腹部皮肤剪开至下颚前端。向后剪至两后肢基部之间,泄殖孔稍前方再将皮肤向两

侧拉开。 3,用镊子提起腹部肌肉,用剪刀沿腹部中线剪开腹壁,拉出一段小肠,用大头针将肠系膜展开并固定在有孔的蜡板上。将肠系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找到毛细血管,观察血液的流动并拍摄照片。 4,向两侧拉开蟾蜍的腹部肌肉找到蟾蜍的消化系统,小心地用剪刀和手术剪将其分离,置于解剖盘上并拍摄图片。 5,处理掉蟾蜍,洗净解剖盘和实验器械,将显微镜收好放入柜中。 1, 2, 1,毛细血管是体内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口径最小的血管,仅能容纳1个红细胞通过。其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在内皮外面有一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血流很慢,通透性大。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2,蟾蜍的肝脏在体腔的前部,呈红棕色,不完全地环绕着心包,一般蛙类至少有中,右,左三叶。在中叶的腹面靠近右叶的一边有一颗黄绿色或墨绿色椭圆形的胆囊,具有导管引入胆总管而与小肠相通。 3,消化道的各个部分,在外形和构造上,都有很多变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 【病史采集】 1.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 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 1.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缓解,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 (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4)保护粘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枸橼酸钕盐(德诺)。 3.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食管瘢痕狭窄及难以控制反复出血者,采用外科手术或食管扩张术。 【疗效标准】 1.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2)内镜或(及)X线检查粘膜恢复正常。 2. 好转标准 (1)症状减轻。 (2)内镜或(及)X线检查粘膜病变有所改善。 【出院标准】

机能学实验设计

机能学实验设计 ——探究纳豆激酶是否有降血压作用 专业:医学检验与技术 年级及班级:14级本科一班 学号:1415030104 姓名:李天佑 组数:1班2组 日期:2015年12月12日

【立题依据】 1、研究背景: 纳豆源于中国。纳豆类似中国的发酵豆、怪味豆。古书(和汉三才图会)记载有:“纳豆自中国秦汉以来开始制作。”纳豆初始于中国的豆豉。据《食品文化·新鲜市场》(石毛直道著,第101页)一书介绍,两种纳豆都与中国有缘。特别是咸纳豆,大约在奈良、平安时代由禅僧传入日本。日本也曾称纳豆为“豉”,平城京出土的木简中也有“豉”宇。与现代中国人食用的豆豉相同。由于豆豉在僧家寺院的纳所制造后放入瓮或桶中贮藏,所以日本人称其为“唐纳豆”或“咸纳豆”。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lnatto)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近年来,关于纳豆降血压的相关广告在国内十分盛行,但真正的有科学依据关于报道还未出现,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与韩国首尔延世大学研究院心脑血管疾病中心共同研究关于纳豆激酶对高血压的效果。该研究报告的结论是:“总之,纳豆激酶会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这个结果表明增加纳豆激酶的摄入,可能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高血压病人的增多,有相关报道中国高血压患者达2亿人,每年新增加1000万人!市面上的降血压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因此寻找一种食物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控制血压及有益于健康是广大人民普遍的需求。 2、研究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讨纳豆激酶是否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如果有,那对于病情不同程度的病人效果又是否有不同。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方法:本实验将先从小鼠入手,观察是否有降血压作用,如有作用再推广及人类,探究其对对于病情不同患者的作用效果。即实验二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的。 研究内容: 实验一: 1、实验对象与分组: 大鼠9只、体重100克左右、雄性、健康状况良好。 按血压、体重随机分成3组,设正常组(A组),高血压组(B组),高血压纳豆激酶组(C组)。 2、实验器材和药品: 大鼠、台秤、音频震荡器、扬声器、血压换能器、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 3、高血压大鼠造模: 采用大鼠,4月龄,放入隔音室内笼养,噪音刺激可由电铃或扬声器发出,发音器是一个音频振荡器,连接一个20W高音扬声器。噪音刺激应经常在700~1000周/秒中变换,噪音刺激每30秒一次,亦可每隔1分钟刺激30秒。可随时变换毋须恒定,但噪音干扰须日夜不止,连续数月。噪音刺激连续3个月后血压普遍升高,大灰鼠正常平均收缩压为113±8mmHg,此时可升高到130~140mmHg,有40%动物收缩压可高达160mmHg。 4、实验步骤: 大鼠进入实验室先喂养1-2天,然后选血压在130—140的小鼠进行实验,AB组

医学机能学实验学生创新性实验设计题目汇编

医学机能学实验-学生创新性实验设计题目汇编 饮食控制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Nm23-H1基因对宫颈癌转移的影响雄性素对大鼠心肌却血型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不同血管生成抑制剂对抗肿瘤效果一氧化氮对肿瘤的作用芹菜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盐是天然的抗抑郁剂(探究实验)绿茶对家兔急性心力衰竭模型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咖啡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氨基比林咖啡因片(脑清片)致死性研究及对其有效成分进行配比优化芦荟与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性探究银杏叶对高血压左心肥厚逆转作用氨茶碱对小鼠心肺复苏的作用注射用碟脉酮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血红素加氧酶 1 对哮喘的抗炎作用新型利尿药托拉塞米的利尿作用探究阿司匹林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大蒜素对小鼠结肠癌抗肿瘤作用茶多酚对心律失常的作用口服异丙酚与部分常用麻醉药效果比较的研究高盐饮食对家兔血压和心肝肾组织中自由基的影响实验

u型高血压时交感神经活性及其相应受体敏感性的变化 艾叶油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影响白术对在体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不同比例的高渗盐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的抢救效果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大蒜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的对比实验毒蕈碱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急性右心衰竭与ANP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决明子对家兔的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促进作用的定性研究 硫化氢和胃肠道疾病硫化氢对胃肠道的扩张及其机制的简单探讨 迷迭香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纳洛酮对家兔失血性休克血压的影响生姜汁的降血糖作用生姜油对病毒性肝炎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生姜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研究酸樱桃提取物软膏剂镇痛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探究腺苷在大鼠心肌缺血后适应中的保护作用桃仁对未孕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小鼠中毒性休克模型及其救治药物 血管紧张素n对不同年龄大鼠心脏al肾上腺素受体介导正性变力效应的影响 乙醇联合安定对血压、心率和微循环的影响 丹参、川芎、穿山甲的活血性气作用比较应激性因素致大鼠胃溃疡作用及药物预防不同的送服溶液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天麻素对血压影响途径的研究抗生素联合用药的优势褪黑素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花椒毒酚不同给药途径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白萝卜提取物(MIGB对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绿豆球蛋白对血浆胆固醇的影响苦瓜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阿嗪米特对血铅浓度的影响1, 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HPO对铅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多巴胺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疗效评价甘油溶血实验鸡蛋对大鼠胃溃疡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探讨失血性休克腹腔复苏最佳给药浓度的研究甜菊苷的降压作用 实验性铅中毒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山莨菪碱及IL-13 预处理对肾脏缺血/ 再灌注的影响硝酸异山梨酯对急性右心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缩宫素对离体子宫平滑肌的兴奋作用主、被动吸烟的危害有机磷及解毒剂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肌标本的作用失血性休克的生理指标观察利尿药对家兔尿量的影响布鲁卡因、利多卡因对BaCI2 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的比较理化因素对红细胞脆性的影响精神性灼口综合征的临床心理治疗海水浸泡对创伤性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缺铁对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新斯的明对箭毒和琥珀胆碱肌松作用的影响清开灵注射液防治酒精中毒性肝损伤碘化钾预防孢子丝菌病的实验研究冷热环境中蟾蜍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速度改变兔肾内是否存在乙酰胆碱能舒血管纤维灭滴灵、乙醇对甲醇中毒的解救对比一种联合药膏治疗烧伤的疗效判断巧克力的镇咳作用烟碱对家兔血

第二章 消化系统实验室检查(4)

第二章消化系统实验室检查(4)消化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肝脏生化指标、胰腺外分泌酶、肝炎病毒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筛查、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第五节病毒性肝炎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治要点病毒性肝炎是指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理学上以急性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为特征,根据病因可将病毒性肝炎分为甲(HAV)、乙(HBV)、丙(HCV)、丁(HEV)、戊(HEV)等型;根据病程又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实验诊断应首先检查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以确定为何种病毒性肝炎。感染肝炎病毒并非一定发病,只有出现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异常,并结合临床表现才能确诊肝炎。由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病毒性肝炎,故而本节在介绍各种病毒性肝炎实验诊断后,重点论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治要点。 1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可由多种肝炎病毒感染所致,患者常出现厌食、恶心、 呕吐、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由发热、肝肿大并有触痛或黄疸等体征。 (一)分类诊断:主要依据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标志物和核酸分析结果分类,四种常见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标准是: 1. 急性甲肝:抗-HAV IgM是急性甲肝的确诊指标,抗-HAVIgG是既 往感染的标志。

2. 急性乙型肝炎:HBsAg和HBV DNA阳性,抗-HBc IgM阳性,但抗 HBcIgG阴性。 3. 急性丙型肝炎:HCV RNA阳性,抗-HCV阳性或阴性;或抗-HCV由 阴转阳。 急性戊型肝炎:抗-HEV IgM、IgG任一项阳性都可以诊断急性戊型肝炎。 图1. 四种常见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流程(此图源自Thomas临床诊 断学) (二)肝脏生化异常:早期血清转氨酶显著升高,但各型肝炎的血清ALT变化并非一致。 甲型肝炎时,ALT经常在感染2~3周开始升高;在8~12周内可降至参考范围。 乙型和丙型肝炎时,血清ALT缓慢上升、缓慢下降,降至100~200U/L 时常可迁延一段时间,需2~3个月或更长时间才恢复正常。如ALT活性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急性病变可能向慢性发展。血清ALT升高幅度多与肝细胞损害程度有一定关系,但两者也不一定成正比关系。急性重症肝炎(爆发性肝炎)病人肝细胞广泛坏死,不能合成转氨酶,以至血

课3、《机能实验学》教案--设计性实验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 集体备课教案(3)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一) 教学内容:1、实验设计概论 2、实验设计讲座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安排: 集中讲授,实验设计概论(约100分钟)→实验设计讲座(约100分钟)→学生讨论、提问、教师答疑(约25分钟)。 实验设计概论 §1 概述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什么课程?基础医学范畴? 机能实验学是融合传统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实验内容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是实验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 ﹡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 人体实验:有一定局限性 动物实验:主要是应用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正常机体机能代谢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药物作用和机制的主要手段。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基础性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综合性实验: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设计性实验:掌握基本的科研工作方法。 §2 设计性实验 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以学生为主,导师带教,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开题设计、实施实验、观察记录、论文答辩等,即创设“发现情景”,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未知世界。 ﹡实验设计目的 1、充分认识实验在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2、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实验设计三个基本要素 1、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 3、实验效应: 如:观察巯甲丙脯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疗效(动脉血压变化是实验效应)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可使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有一个科学对比。 空白对照标准对照处理对照自身对照

消化系统实验报告

消化系统实验报告 篇一:消化系统实验报告 篇一:蟾蜍的消化系统(生物技术实验报告) 光镜下显微观察蟾蜍肠系膜毛细血管,蟾蜍消化系统的解剖实习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蟾蜍肠系膜毛细血管 2,观察蟾蜍的消化系统 二,实验原理: 1,蟾蜍的正确握拿方法,动物探针的正确使用 2,蟾蜍的“双毁髓”手术技术 3,两栖类动物的解剖技术及手术剪的使用 三,动物与器材: 实验动物:雄性蟾蜍一只 实验器械:显微镜,手术剪,骨剪,镊子,吸水纸,大头针,解剖针,解剖盘,有孔的蜡板。四,实验步骤: 1,左手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分别夹着前肢、后肢,握住蟾蜍,拇指按住吻端使头部上下活动,两耳后腺间出现一道褶线,此线中点或用金属毁髓针沿头背中线向后移动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拇指下压使头前俯与脊柱相连处凸起,同时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0.5~1mm,再将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平行刺入颅腔并在颅腔内搅动捣毁脑,然后再将毁髓针撤回至枕骨大孔,反向插入脊椎管破坏脊髓,检查蟾蜍四肢肌肉完全松驰后处死成功

2,将蟾蜍置于有孔的蛙板上,腹部朝上,四肢伸展后用大头针固定。左手用镊子提起腹部皮肤,用手术剪前端1/3处剪开一小口,并从小口处向前将腹部皮肤剪开至下颚前端。向后剪至两后肢基部之间,泄殖孔稍前方再将皮肤向两侧拉开。 3,用镊子提起腹部肌肉,用剪刀沿腹部中线剪开腹壁,拉出一段小肠,用大头针将肠系膜展开并固定在有孔的蜡板上。将肠系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找到毛细血管,观察血液的流动并拍摄照片。 4,向两侧拉开蟾蜍的腹部肌肉找到蟾蜍的消化系统,小心地用剪刀和手术剪将其分离,置于解剖盘上并拍摄图片。 5,处理掉蟾蜍,洗净解剖盘和实验器械,将显微镜收好放入柜中。 五,实验结果: 1, 2, 六,实验结论: 1,毛细血管是体内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口径最小的血管,仅能容纳1个红细胞通过。其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在内皮外面有一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血流很慢,通透性大。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2,蟾蜍的肝脏在体腔的前部,呈红棕色,不完全地环绕着心包,一般蛙类至少有中,右,左三叶。在中叶的腹面靠近右叶的一边有一颗黄绿色或墨绿色椭圆形的胆囊,具有导管引入胆总管而与小肠相通。 3,消化道的各个部分,在外形和构造上,都有很多变化,肺的稍后,有一个j字形的胃。胃壁富含肌肉,前端称,在之前有一段很短的食管,直接向咽腔开

第二章 消化系统实验室检查(3)

第二章消化系统实验室检查(3) 消化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肝脏生化指标、胰腺外分泌酶、肝炎病毒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筛查、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第四节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查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常用的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主要包括:蛋白质类肿瘤标记物(如AFP、CEA等)和糖类抗原肿瘤标记物(CA19-9、CA72-4、CA242、CA50等),还有SCC等。然而,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的器官特异性不强,有很多检测影响因素,尚不能作为肿瘤特异性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临床应用存在较多的问题。为此,本节在介绍各种常见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后,专题讨论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希望提高对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的认识。 1、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记物 (一)甲胎蛋白(AFP)

在胎儿时期存在,出生后下降,正常人<5μg/L,肝细胞发生癌变后明显升高,是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常用指标。 【参考值】<25μg/L(25ng/mL) 【临床意义与评价】血清AFP增高主要见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相关状态的鉴别诊断。 1.原发性肝细胞癌: (1)一般认为,AFP大于400μg/L、且持续4周者,或AFP在200~400μg/L、持续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AFP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后,应该高度怀疑原发性肝癌;结合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发现明确占位者,可以明确诊断。 (2)鉴别诊断:①AFP不高者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如果影像学检测有明确占位,需要结合其他检测,包括肝脏穿刺活检等,明确肝脏占位病变性质。②肝转移癌患者AFP也可增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发性肝细胞癌那样高,AFP 一般低于350-400μg/L,结合AFP异质体和寻找原发性肿瘤病灶可以鉴别诊断。(3)动态观察:肝癌手术治疗后AFP水平,如果明显下降,是预后良好的一个标志。 2.生殖系统胚胎瘤:恶性畸胎瘤。 3.消化道癌有部分增高。 4.妊娠:妇女妊娠3个月后,开始升高,7-8个月达高峰,一般在400 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孕妇血清中异常增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 5.急、慢性肝炎有一过性AFP增高。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当转氨酶下降后AFP也随之下降,血清AFP浓度常与转氨酶呈平行关系。 6.肝硬化患者血清AFP浓度多在25~200ng/mL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多数不会超过2个月;如果AFP浓度在500ng/mL 以上,虽有转氨酶升高,但肝癌的可能性大,转氨酶下降或稳定,而AFP 上升,也应高度怀疑肝癌。 (二)癌胚抗原(CEA) CEA与甲胎蛋白一样,属于胚胎抗原,1965年由Gold和Freedmen首先从结肠腺癌和胚胎期结肠黏膜组织中分离而得,故称癌胚抗原。 【参考值】血清<5ug/L(不同实验室参考值不一) 【临床意义与评价】 1.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CEA>20ug/L时高度提示结肠癌。但也见 于胰腺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以及某些非癌患者,因此,CEA作为诊断意义并不大。 2.但作为已经明确诊断癌症并进行手术等治疗后,定期进行检测 (2~4周1次),可以帮助分析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复发已经是否转移有价值。 3.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和肺部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率较低。 4.吸烟者中约有3.9%的人CEA>5ug/L。

机能学创新性实验设计报告书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报告 实验名称:人指甲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药用价值 实验设计人: 专业: 年级班级: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2017 年11 月15日 1

实验内容: 一、立题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理论依据:根据《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中所述,人指甲(煅存性),冰片少许,共研细粉。用时先将耳道洁净,后吹药粉。可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在某一偏方中也有说将人指甲烤干后磨粉,然后掺入一定比例的白矾。用时将耳道洁净,后吹药粉。 从以上依据可知,人指甲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科学性有待考察。 研究现状: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王冰和许珉在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表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细菌生物膜密切相关。他们认为低毒力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致病因素,而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发展包括调节膜的形成、细菌可逆性附着、细菌繁殖、细菌播散5个过程,可通过屏障作用、生物膜特殊的微环境、耐药表型的表达对抗机体免疫、密度感应系统等多种方式导致抗生素耐药,从而导致慢性感染迁延不愈或反复性发作。通过对患者的分泌液进行培养,发现最主要的致病菌为金葡萄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故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面提出假设:通过抑制细菌的黏附,破坏保护性基质、脂质体包裹抗生素穿透生物膜的目的,从而对慢性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突破。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过程。 1、实验对象、性别、规格、数量 健康豚鼠70只,雌雄不拘,体重250-300g。所选豚鼠均为耳廓反应灵敏,电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完整,光锥清晰,排除外耳道、鼓膜、中耳等感染。 2、仪器与药品 仪器:笼子、电耳镜、试管、注射器、生化培养箱、方形滤纸 试剂:铜绿假单胞菌落、3%戊巴比妥钠溶液、生理盐水、人指甲粉末、白矾粉末、冰片粉末、氧氟沙星洗耳液 3、实验步骤 (1)将豚鼠分为七组,分别进行编号(1-7)放置于鼠笼中。 (2)制备豚鼠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模型。取真空保藏铜绿假单胞菌菌种活化24h后,取一个单菌落于盛5mlMH肉汤培养液的试管中,35℃静止培养12h左

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一、血、尿、粪常规 1.血常规 (1)红细胞(RBC) (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X1012/L、成年女性:(3.5-5.0)X1012/L、新生儿:(6.0-7.0)X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 (2)病理性变化增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障),过度破坏(溶贫)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2,血红蛋白(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 3.血细胞比容(HCT) 参考值:男性:0.428-0.506L/L、女性:0.367-0.475L/L(医院正常值:0.350-0.510L/L) 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贫血患者。 4.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参考值:82-92fl(1L=1015fl);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参考值:27-3lpg(1克=1012pg)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参考值:320—360g/L (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 (2)白细胞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粒性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 (1)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生理性变化: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病理性变化: 增加: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2)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减 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可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 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9、血小板(PLT) (参考值) (100-300)×109/L 临床意义: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 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 10、血小板比积(PCT)参考值:0.1%-0.28%(医院正常值:0-9.98ml/L) 临床意义:增多:骨髓纤维化、慢粒、脾切除。减少: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1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参考值) 7-11fl 12.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参考值) 15%-17% 临床意义:PDW反应性血小板体积异质性(即大小不等性)的参数,增大时有临床意义,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 二、尿常规.· 1、酸碱度(pH) (参考值) 4.5-8.0 临床意义:pH增高:呼吸性碱中毒、胃酸丢失、服用重碳酸、尿路感染。pH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2.比重(SG) (参考值) 1.015-1.025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热和脱水等血浆浓缩情况、尿中含造影剂或葡萄糖。降低:临床意义明显,见于

体格检查病历书写模板

体格检查病历书写模板 篇一:体格检查的病历 体格检查 体温℃脉搏次/分呼吸次/分血压/mmHg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不正常),体型匀称(肥胖、瘦长),营养良好(中等、不良),无急慢性面容(或急性病容、慢性病容、其他),表情(痛苦、忧虑、恐惧、安静,一般病例可以不描述,精神疾病患者需描述),自主(被动、强迫)体位(异常体位如端坐位),步态正常(不正常)、神志清楚(嗜睡、模糊、昏睡、昏迷、谵妄),查体合作(不合作)。皮肤、粘膜色泽正常(颜面苍白、潮红、发绀、黄染、色素沉着、脱失),无皮疹及出血点(如有请描述类型及分布),皮肤干燥(湿润),弹性良好(差),无皮下结节,无蜘蛛痣、肝掌,无溃疡及瘢痕(如有请并明确记录大小和形态),毛

发分布正常(稀疏、脱落、多发,注明部位)。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肿大请注明部位、大小、数目、压痛、硬度、移动度、瘘管、瘢痕). 头部头颅无畸形,无压痛及包块,发黑浓密,有光泽,分布均匀。 眼:眉毛无脱落,无倒睫,眼睑无水肿,无下垂,双侧眼睑无闭合障碍。眼球无突出及凹陷,眼球运动自如,无眼球震颤。睑结膜无充血、苍白,未见出血及滤泡。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无云翳、白斑、软化、溃疡及血管增生)。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集合反射存在。 耳:耳廓无畸形,无触痛,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粗测双耳听力正常。鼻:鼻外形正常,无鼻翼煽动,鼻中隔无偏曲、穿孔,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额窦、筛窦、上颌窦无压痛。 口:口唇红润,无苍白、发绀、皲裂,口唇无疱疹、肿胀、肥厚,口角无糜烂。口腔粘膜光滑,无出血及溃疡。牙齿完好,牙齿排列整齐,无龋齿、残根、缺齿、义齿,牙龈无红肿、出血、溢脓。舌苔薄,伸舌居中,无震颤。咽部无充血、无分泌物。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及假膜。声音无嘶哑。 颈部颈软对称,无抵抗。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

机能实验学考试试题整理

机能实验学考试试题整理

机能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6.急性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分离血管与神经时,应遵循下列哪个原则进行分离。( C ) A、先血管后神经,先细后粗 B、先血管后神经,先粗后细 C、先神经后血管,先细后粗 D、先神经后血管,先粗后细 7、剪肌肉时,禁用何器械___。( D ) A.弯剪B.直剪C.普通粗剪刀D.眼科剪 8.常用的止血方法不包括___。( D ) A.压迫止血法B.钳夹止血法C.结扎止血法D.降温止血法 9.在小鼠腹腔注射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注射时应从左下腹或右下腹进针,避开膀胱 B、进针时以45度角直接刺入腹腔 C、在给药前应回抽,判断有无血液或气泡 D、腹腔注射给药量一般为0.1-0.25ml/10g 10.关于机能学实验课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

A、观察并了解机体正常机能活动规律 B、观察并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C、认识药物的效能及其作用规律。 D、与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技能无关。 E、培养并训练动物实验的计能与分析问题能力。 11.机能学实验一般需要的配套仪器是:( B ) A、传感器+刺激器+生物电放大器+离心机。 B、刺激器+传感、换能器+生物电放大器+记录处理系统。 C、刺激器+传感器+生物电放大器+生理记录仪。 D、刺激器+传感器+换能器+示波器。 E、刺激电极+刺激器+传感器+生物电放大器。 12.下列关于刺激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连续刺激各脉冲主周期的倒数即刺激频率。 B、串间隔极主周期。 C、目前常用的为矩形波刺激器。 D、刺激强度一般以刺激脉冲的电压幅值表示。 E、“延迟”指刺激脉冲落后于同步输出的时差。

消化系统笔记归纳分享

消化系统笔记归纳分享 胃食管反流病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1食管抗反流屏障: 1.1.1LES和LES压:激素、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地西潘)、食物(高脂肪、巧克力)。 腹内压增高及胃内压增高 1.1.2一过性LES松弛 1.1.3裂孔疝 1.2食管酸清除 1.3食管粘膜防御 1.4胃排空延迟 2.病理 3.临床表现 3.1烧心和反酸:常在餐后一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 3.2吞咽困难和吞咽痛 3.3胸骨后痛:胸骨后或剑突下,严重时剧烈刺痛可放射至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 3.4其他:反流物刺激咽喉部可引起咽喉炎、声嘶。吸入气管和肺可反复发生肺炎,甚至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3.5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粘膜炎症、糜烂及溃疡所致 食管狭窄 Barrett食管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1内镜检查 4.224小时食管pH监测:正常食管内pH为5.5~7.0,当pH<4时被认为是酸反流所制4.3食管吞钡x线检查 4.4食管滴酸试验 4.5食管测压 5.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应基于:a有明显的反流症状b内镜下可能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c过多胃食管反流的客观证据 6.治疗 6.1一般治疗 6.2药物治疗:H2受体拮抗剂、促胃肠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抗酸药 6.3抗反流手术治疗 6.4并发症的治疗

慢性胃炎 一病理: 肠腺化生:胃腺转变成肠腺样假性幽门腺化生:胃体腺转变成胃窦幽门腺的形态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幽门螺杆菌感染 自身免疫 十二指肠液反流 三临床分类: (一)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 (二)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自身免疫反应引起 四临床表现: 上腹饱胀不适,以进餐后为甚,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在有典型恶性贫血时可出现舌炎、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 五试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胃液分析:A型均有胃酸缺乏;B型不影响胃酸分泌,有时反增多 (二)血清学检查:A型血清促胃液素水平常明显升高,血清中可测得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下。B型胃炎时血清促胃液素水平之下降,视G 细胞的破坏程度而定。 (三)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四)Hp检测 (五)X线检查 (六)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六诊断: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 七治疗: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特别在有活动性者,应予根除治疗。 对未能检出Hp的慢性胃炎,应分析其病因: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胆汁反流; 消化性溃疡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二)胃酸和胃蛋白酶 (三)非甾体抗炎药 (四)遗传因素 (五)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六)应激和心理因素 (七)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饮食,病毒感染 二病理: DU多发生在球部,前壁比较常见;GU多在胃角和胃窦小弯。 三临床表现: 共同特点:(1)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2)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发作有季节

大病历体格检查 系统回顾(精简版)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无胸痛及咯血,无发热、盗汗。 循环系统无胸闷、胸痛,无心悸、气促,无头晕、头痛、晕厥,无少尿、下肢浮肿。 消化系统无腹痛、腹胀、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呕血,无反酸嗳气,无黑便。 泌尿系统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无血尿,无腰痛,颜面无浮肿。 造血系统无头昏、乏力、晕厥,无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无胸骨压痛。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无畏寒、怕热,无多饮、多食、多尿,近期体重无变化,无视力障碍,无性格改变及第二性征改变。 神经精神系统肢体无乏力、抽搐、麻木,无间歇性跛行;无头痛、意识障碍,无记忆力下降、幻觉及定向力障碍。 肌肉骨骼系统无肌肉萎缩、肢体麻木、乏力。四肢无畸形,无骨摩擦感,运动正常,关节无红、肿、热、痛,脊柱无畸形,活动自如,无压痛、叩痛。 体格检查 T: ℃P: 次/分R: 次/分BP: mmHg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中等,神志清晰,自动体位,对答切题,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色素沉着及水肿。无皮疹、出血及溃疡。 淋巴结全身表浅淋巴结均未触及肿大。 头颅及其器官 头颅无畸形,大小正常,发茂色黑有光泽,分布均匀,无压痛、瘢痕及包块。 眼眼睑无下垂及水肿。眼球运动无障碍,无震颤及斜视。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调节反射均正常。

耳耳廓、外耳道无畸形,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粗测听力无下降。 鼻鼻无畸形,未见出血及异常分泌物,鼻中隔无偏移,各鼻窦均无压痛。 口腔唇无苍白、紫绀、疱疹、溃疡。伸舌居中,无震颤,运动如常。颊粘膜无出血及溃疡,咽无充血,悬雍垂居中,双扁桃体无肿大。咽反射存在。喉发音正常。 颈部两侧对称,无强直。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结节,甲状腺上下极未闻及血管杂音。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次/分,节律规则,呼吸平稳。无皮下气肿、压痛,胸骨无压痛。(男性:乳腺无增生,无触及包块,无压痛、分泌物。)(女性:两侧乳头对称,乳头居中,皮肤平整,无红肿,未触及硬结、包块,无异常分泌物,无压痛。) 肺脏 视诊呼吸运动两侧对称,不受限,腹式呼吸为主,肋间隙正常。 触诊胸廓活动度两侧均等。语音震颤两侧对称,无增强及减弱。 叩诊呈清音。两侧肺下界大致相同,平静呼吸时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上,肩胛线上左右肺下界移动度均为7cm 。 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膜摩擦音。语音共振两侧对称,无增强及减弱。 心脏 视诊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侧0.5 cm处,搏动范围直径约2.0cm。心前区其他部位无异常搏动。 触诊心尖搏动位置及范围同视诊,无增强及减弱,无抬举性;无震颤、心包摩擦感。 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如表所示: 右侧(cm)肋间左侧(cm)2~3 Ⅱ2~3 2~3 Ⅲ 3.5~4.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