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台八教大意 (1卷)〖隋 灌顶撰〗

天台八教大意 (1卷)〖隋 灌顶撰〗

No.1929

四教義卷第一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夫眾生機緣不一。是以教門種種不同。經云。自從得道夜乃至泥洹夜。所說之法皆實不虛。仰尋斯旨。彌有攸致。所以言之。夫道絕二途。畢竟者常樂。法唯一味。寂滅者歸真。然鹿野鶴林之文。七處八會之教。豈非無頓漸之異。不定祕密之殊。是以近代諸師各為理釋。今所立義意異前規。故略撰四教門用通。大師漸頓不定祕密之蹤。若能達斯旨者。則如來權實信矣。無方至人本跡淵哉難究。況復此漸頓不定祕密之跡。皆無滯也。今明此義略開七重。

第一釋四教名。第二辨所詮。第三明四門入理。第四明判位不同。第五明權實。第六約觀心。第七通諸經論也。第一釋四教名。四教者。一三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此四通言教者。教以詮理化物為義。大聖於四不可說用四悉檀。赴緣而有四說。說能詮理化轉物心。故言教也。化轉有三義。一轉惡為善。二轉迷成悟。三轉凡為聖。故教以詮理化物為義也。略為五意。一正釋四教名。二覈定四教。三引證。四料簡。五明經論用教多少不同。第一正釋四教名。即為四。一釋三藏教名。二釋通教名。三釋別教名。四釋圓教名。第一釋三藏教名者。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聖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所言三藏教者。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一修多羅藏者。修多羅。此或言有翻。或言無翻言有翻。亦有多家不同。然多用法本。出世善法言教之本。故云法本。即是四阿含經也。二毘尼藏者。毘尼此翻為滅。佛說作無作戒。能滅身口之惡。是故云滅。則是八十誦律也。三阿毘曇藏者。阿毘曇。此翻云無比法。聖人智慧分別法義世所無比。故云無比法。若佛自分別法義。若佛弟子分別法義。皆名阿毘曇也。然此三法通名藏者。藏以含藏為義。但解者不同。有言。文能含理故名為藏。又言。理能含文故名為藏。今言三法之名各是一句。三名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也。阿含即是定藏。四阿含多明修行法也。毘尼即是戒藏。正明因事制戒防止身口之惡法也。阿毘曇即是慧藏。分別無漏慧法不可比也。此之三藏教的屬小乘。故法華經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問曰。如此對當義理可然。而何名乖詮次耶。答曰。說時非行時。教起之次四阿含為先。修行之初木叉為首。又如八正道。正見正思惟為先。次復正語等六法皆名為正。如人行法。眼前瞻路然後發足。故大智度論云。目足備故入清涼池。問曰。佛於三藏。初開三乘大乘最勝。何不以大乘為正小乘為傍耶。答曰。鹿苑初說四諦法輪。俱鄰等五人見諦成道。八萬諸天得法眼淨。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之益。故以小乘為正也。大智度論云。佛於阿含中。雖別為彌勒授記。亦不說種種菩薩行。故大乘為傍也。問曰。外人亦說戒定慧此有何異耶。答曰。外人所說戒定慧。即是舊醫。如彼蠱道舊醫。戒有二。一邪二正。一邪者。即是雞狗等戒也。二正者。即是十善道也。舊定有二。一邪二正。一邪定者。即是九十六種外道經所說鬼神邪定之法。或能知世吉凶現神變相也。二正定者。即是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及發五神通也。舊慧有二。一邪二正。一邪者。即是因身邊二見心。發諸邪智撥無因果。食糞裸形等也。二正者。即是因身邊二見心。發諸世智。說有因果修諸善法也。今佛說三藏教。所明客醫戒定慧即是。新醫從遠方來曉八種術。初說四枯正術。即是三藏教門所明戒定慧也。一戒者。即是十種得戒。發一切律儀無作。如是五部毘尼所明。身口諸善法也。二定者。即是依八背捨。入九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三昧願智頂禪六通四辨等也。三慧者。即是生滅四諦。破身邊二見六十二見。發真無漏。成十一智三無漏根也。此戒定慧。外人尚不聞

其名。況有少分。譬如驢乳牛乳。乳之色雖同若停驢乳則成臭糞。若停牛乳便成酪蘇醍醐也。二釋通教名者。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名為通。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也。正為菩薩傍通二乘。故大品經云。欲學聲聞乘者當學般若。欲學緣覺乘者當學般若。欲學菩薩乘者當學般若。三乘同稟此教見第一義。故云通教也。所言通教者。義乃多途略出八義。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斷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也。教通者。三乘通同稟因緣即空之教。理通者。同見偏真之理。智通者。同得巧度一切智。斷通者。界內惑斷同也。行通者。見思無漏行同也。位通者。從乾慧地乃至辟支佛地位皆同也。因通者九無礙因同也。果通者。九解脫有餘無餘二種涅槃之果同也。通義有八而但名通教者。若不因通教。即不知通理。乃至得成通果也。故諸大乘方等。及諸般若。有二乘得道者。為同稟此教也。問曰何故不名共教。答曰共名但得二乘近邊不得遠邊。若立通名近遠俱便。言遠便者通別通圓也。三釋別教名者。別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說。故名別教。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故聲聞在座如聾如啞。法華經明。迦葉領解自述。往昔聞方等大品。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即其義也。所言別者。義乃多途略明有八。一教別。二理別。三智別。四斷別。五行別。六位別。七因別。八果別也。故名別教也。教別者。佛說恒沙佛法。別為菩薩不通二乘。理別者。藏識有恒沙俗諦之理別也。智別者。道種智也。斷別者。塵沙無知界外見思無明斷也。行別者。歷塵沙劫修。行諸波羅蜜自行化他之行別也。位別者。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斷無明。是聖位之別也。因別者。無礙金剛之因也。果別者。解脫涅槃四德異二乘也。別義有八。種但名別教者。若不因別教。則不知別理乃至得成別果也。問曰何故不說為不共教。而作別教之名。答曰智論明不共般若。即是不共二乘人說之。如不思議經。今明別教如說方等大品。二乘共聞而別教菩薩。故用別名也。兼欲簡非圓教。亦別雖異通猶是未圓之名也。四釋圓教名者。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圓教也。華嚴經云。顯現自在力為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悉授菩提記。此經云。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復滅也。大品經具足品云。諸法雖空一心具足萬行。法華經云。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涅槃經云。金剛寶藏無所減缺。故名圓教也。所言圓者。義乃多途。略說有八。一教圓。二理圓。三智圓。四斷圓。五行圓。六位圓。七因圓。八果圓。教圓者。正說中道故言不偏也。理圓者。中道即一切法理不偏也。智圓者。一切種智圓也。斷圓者。不斷而斷無明惑也。行圓者。一行一切行也。大乘圓因涅槃圓果。即因果而具足無缺。是為一行一切行。位圓者。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也。因圓者。雙照二諦自然流入也。果圓者。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不縱不橫也。圓義有八。但名圓教者。若不因圓教。則不知圓理乃至得成圓果也。問曰教理若圓。何得更有行位因果之殊。答曰只依教理圓。故便有智斷行位因果殊。如世間法書極能之本。修學之者得有階差。雖復初修劣於後修。本未曾異也。第二覈定者。明此四教通而為語。於一教中各有四教。雖有四教覈定其實三義不成。故各從一義以受其教名也。即為四意。一覈定三藏教。二覈定通教。三覈定別教。四覈定圓教。一覈定三藏教者。問曰。如三藏教說無常。三乘同稟入道。即是通教。別為菩薩說弘誓六度。此即別教。若為說一切種智令求佛果。豈非圓教。答曰今覈定此教三義。若言說無常通教三乘是通教者。二乘聞無常發真斷結。一世便入涅槃。可是稟教見無常理。菩薩雖稟無常之教。三阿僧祇劫。不發真斷結。豈見無常之理。故知無常理通教之義不成。雖說願行化物別教義不成者。本論別教詮別理斷別惑。初三藏教所明願行。猶約生滅四諦而起。見生滅四諦不及二乘。豈是別教。雖說一切種智勸菩薩慕果。行因不名為圓者。菩薩因中不得即具一切種智。豈得論圓。又此種智只照二諦不照中道。豈得圓也。是則雖有三教覈義不成。但名三藏教也。二覈定通教者。問曰通教說戒定智慧。豈非三藏教說道種智。豈非別教說一切種智。豈非圓教耶。答曰雖有此三教覈義不成。所以然者。通教說無生戒定智慧一相無相。不同三藏戒定慧別異相也。復次一得不失從勝受名。故不設三藏之名。受通教名也。雖說道種智只是照界內俗諦。非是說如來藏恒沙佛法之

道種智。故別教義不成。雖復說一切種智。止是照界內二諦。明一切種智。非照中道不思議二諦之一切種智。故圓教義不成。是則三教義不成但名通教也。三覈定別教者。問曰別教亦說戒定智慧。何故不名三藏教。亦說無生空理。何故不名通教。亦說中道一切種智。何故不名圓教也。答曰別教說恒沙佛法。無量戒定智慧。異前生滅戒定智慧。故非三藏也。雖說空理是不可得空。非是但空。不與二乘同見。故非通教也。雖說中道一切種智。非初住發心即具一切種智。故非圓也。是則三義不成。但名別教也。四覈定圓教者。問曰圓教亦有戒定智慧。何故不名三藏。亦有真空之理。何故非通。亦有歷別階級法門。何故非別。答曰圓教所說戒定智慧。皆約真如實相佛性涅槃而辨。豈同三藏偏淺戒定慧乎。佛性真空平等之理。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何況得入故非通也。種種法門位行階級。無不與實相相應。攝一切法。從初一地無不具足一切諸地。是故非別。三義不成但名圓教也。是則四教四名。雖復互通而研其理實。當教立名不可混濫。若圓教攝三。即是又多僕從而侍衛之也第三引證者。夫欲申通佛法事。須經論明文。但佛教浩漫玄旨難尋。若不立名辨義。何以得知旨趣也。今明此義略為三意。一明無文立名作義以通經教。二別引經論證。三總引經論證。一無文立名作義以通經教者。問曰立四教名義。若無經論明文。豈可承用。答曰古來諸師講說。何必盡有經論明文。如開善光宅五時明義。莊嚴四時判教。地論四宗五宗六宗。攝山單複中假。興皇四假並無明文。皆是隨情所立助揚佛化。其有緣者莫不承習。信解弘宣。問曰何意不依半滿五味幸出經論文。答曰佛教具有漸頓不定半滿五味。各據一邊。豈得通釋此諸教也。但使義符經論。無文何足致疑。大智度論云。法施者。依附經法廣作義理。為立名字皆名法施。今一家解釋佛法。處處約名作義。隨義立名。或有文證或無文證。若有文證故不應疑。無文證者亦須得意。譬如神農編鵲華他皆古之聖醫。所造藥對治世撰集諸經方。當時所治無往不差。今人依用未必皆愈。而即末代凡醫。雖約古方出意增損。隨病授藥少有不差。若深解此喻通經說法。睹時事所宜作義。立名亦有何失。今釋此經一部前後作義立名。此非一條。若不體此意者。何但四教之名而生疑也。經論正是趣前人機緣。末代學問。執見千端行道障起非一。寧可守株待□。必貽斯責。且佛教無窮恒沙非譬。東流之者萬不一。達智人君子希更詳焉。二別引經論證四教者。前釋名中以已具引經文。今更略出。如戒心云。應學修多羅毘尼阿毘曇。佛在世時豈無三藏之教故成實論云。我今正欲論三藏中實義。次證通教者。此經淨名為迦旃延解說五義。二百比丘心得解脫。大品經三慧品。明薩婆若智三乘同得。中論云。諸法實相三人共入。次證別教者。此經明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應滅心受而取證也。無量義經云。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即是別教文。涅槃經明五行。正是別教意也。大智論云。結使有二種。一者共二乘斷。二者不共斷。不共斷者。不共般若斷於別惑。次證圓教者。華嚴經云。為說圓滿修多羅。此經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之中求。大品經云。欲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當學般若。法華經明多寶如來歎言。善哉釋迦牟尼佛。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為大眾說。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涅槃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智度論云。三智其實一心中得。如是尋討大乘經論。四教義文處處有之也。三總引經論證者。今影傍大乘經論立四教名義者。如大涅槃經。明四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四種之說以此化前緣。即是四教意。又涅槃經云四種轉四諦法輪。即是四教意。又法華經明三草二木稟澤不同。譬方便說即三教也。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譬說最實事即圓教也。中論破諸異執既訖復說因緣四句通佛四說。即是四教之意。如此等四說法隨機化物即四教義。四說即是四教之異名也。第四料簡者。問曰法華經云。佛平等說如一味雨。何曾有四說之殊。答曰上來處處引四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者。尚未曾定有一說。何曾定有四教耶故。此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隨類異解者。即是四教不同之相也。且諸經明義不同。自有說異解異說。一解一說。異解一說。一解異說無說無解此。此經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若達此意四教點定立義。何所疑哉。問曰四教從何而起。答曰今明四教。還從前所明三觀而起。為成三觀。初從假入空觀。具有折體拙巧二種入空不同。

從折假入空故有藏教起。從體假入空故有通教起。若約第二從空入假之中。即有別教起。約第三一心中道正觀。即有圓教起。問曰三觀復因何而起。答曰三觀還因四教而起。問曰觀教復因何而起。答曰觀教皆從因緣所生四句而起。問曰因緣所生四句因何而起。答曰因緣所生四句即是心。心即是諸佛不思議解脫。諸佛不思議解脫畢竟無所有。即是不可說。故淨名杜口默然無說也。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者。即是用四悉檀。說心因緣所生之四句。赴四種根性十二因緣法所成眾生而說也。四種根性者。一者下根。二者中根。三者上根。四者上上根。赴此四種根性故因此教觀無礙而起。普利益眾生得成信法兩行之益。此即若聖說法。若聖默然之義也。問曰。大涅槃經云。根有三種。一者下根二者中根三者上根。為中根人於波羅奈三轉小法輪。為上根人於拘尸那城轉大法輪。若為下根人如來終不為轉法輪。今何得言有四種根性。為下根人說三藏教耶。答曰諸佛教門隨緣不定。或說一根。或說二根。或說三根。或說四根。或言為下根者說。或言不為下根者說。言為下根者說者。如法華經三草。二木稟澤皆得增長。言不為下根者。說即如引涅槃經文也。問曰提謂經。說五戒明人天善。何意不開為五教義耶。答曰人天教舊醫所說。世之常道不離生死。法王出世欲化眾生令出火宅。是以鹿苑三轉法輪。人天得道以此為實。故有三藏教。此經大品法華涅槃諸大乘經。皆云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又大智度論。明結集法藏。亦從鹿苑而起。不取提謂經為初也。問曰若不開人天善。何得法華經明三草二木稟澤也。答曰三藏教明世間布施持戒禪定。即是人天之教。並是正因緣所生善法。此已為三藏教所攝。故不須為五也。問曰四教義。與地論人四宗義同不。答曰若人問言。四諦即是四大不此為非問。今不依四宗立四教者。意乃多途略出三妨。一四宗明義言方似滯。二細尋研覈。立名作義似如不便。三四宗雖言富博一家往望。攝佛法意猶有所闕。一四宗明義言方似滯者。彼不約四不可說。用四悉檀趣緣。而說即成滯也。二細尋研覈立名作義似如不便者。彼之四宗毘曇見有得道。可許因緣為宗。三假品是世諦何得為宗。成論見空得道何不以空為宗。且智度論明三藏教。有三門入道。一是有門。二是空門。三是假名門也。又智度論彈方廣義云。取十喻直說一切法不生不滅。失般若意。豈得用夢幻為不真宗也。今諮曰。不真宗即是通教。真宗即是通宗者。宗則通真不真。不真何意沒宗而用教。真宗何意無教而立宗。宗若無教何得知真。真宗若沒宗。有教則同名通教。若俱沒教留宗則同名通宗。若俱安教則同名通宗教。若留真不真則名通不。真宗教通真宗教通不真宗。可為三乘通修通真宗亦應三乘通修也。若言此通是融通之通者。通教亦是通真之通也。此則兩名混同。義無別也。答曰楞伽經云。說通教童朦宗通教菩薩。故以真宗為通宗也。又諮曰。若爾是則前因緣假名不真。宗皆是教童朦。不應悉立宗名也。覈卻並決意邪謂立四宗名義不甚便也。今言四教者。佛從初得道至大涅槃。顯示一切法門。無非言教也。三設巧救四宗名義得立。若比古今雖為富博。一家往望攝佛法意猶大有所闕。今採諸經論立四教義。一教各有四門。合十六門。彼因緣假名兩宗。似與此所明三藏教。有空二門相參。猶闕昆勒門及非有非空兩門也。彼不真宗明諸法如幻如化。似與此通教有門相參。餘三門彼所不明。彼真宗似與此別教有門相參。餘三門彼所不明。此則四宗明義。但得與此三教四門相參。此圓教四門彼所不明。四教猶有十二門明義。彼四宗之所不明也。又護身法師用五宗明義。彼四宗如前長立法界宗。似與此圓教有門相參四教猶有十一門。彼所不明也。耆闇法師用六宗明義。三宗似與此三門相參。如上分別。彼真宗似與此通教空門相參。彼常宗似與此別教有門相參。彼圓宗似與此圓教有門相參。四教猶有十門。彼六宗之所不明也。故知四宗五宗六宗。雖言古今以來明義當博。今一家往望攝佛法意。猶大有所闕也。所以前明四悉檀義者。正是述一家通經說法。與古今所說通用不同也。故前明三觀豎破諸法。略為數十番。其尋覽者則知。與諸禪師及三論師所說意有殊也。今明四教一教各有四門。四教即有十六門。又開三藏教四門。如五百阿羅漢各說身因。即是五百門也。故經說泥洹真法寶。眾生從種種門入。道但三藏教四門尚開無量門入道。何況通教別教圓教。各有四門而不得各明開無量門也。故華嚴經明善財童子見四十二善知識。各言我唯知此一法門。如是見一百二十善知識。乃至無量善知

識。皆各云我唯能知此一法門。是則大乘法門無量無邊也。此經三十二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乃至八千菩薩。皆說入不二法門。故法華經云。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如此法藏於不可說。用四悉檀而起教門。令一切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若留此意。此決四宗五宗六宗。自知殊別也。第五明經論用四教多少不同。若華嚴頓教用別圓兩教。若漸教之初。小乘經但用三藏教。若大乘方等則具有四教。若摩訶般若用通別圓三教。妙法蓮華經但用圓教。大涅槃名諸佛法界。四教皆入佛性涅槃。諸論隨經用教多少義類可解。問曰四教遍通眾經。何故偏於此經文前廣辯。答曰一切漸頓諸經未必皆明四教。唯方等大集及此經。典具有四教之文。故約此經意略明四教義也。但每嗟末代弘經之人。採眾經義用通一論。遂致使後生皆謂論富經貧輕經重論。今採眾經論立四教義。以通諸大小乘經者。意望後賢敬重佛言棄其枝末。若能專心大乘方等。聽說受持讀誦書寫如說修行。非但功不唐捐。亦能契理之要也。

四教義卷第一

四教義卷第二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大門第二辨所詮者。夫教是能詮理是所詮。故因理設教籍教顯理。即理非教即教非理離理無教離教無理。故思益經云。菩提之中無文字。文字之中亦無菩提。離菩提無文字。離文字無菩提。以離菩提無文字。故約理而施教。以離文字無菩提。故施教即能顯理。是則教為能詮理為所詮。意在於此。所言理者。即是所詮諦也。今約諦明理理能起教。教能詮理。教是能詮理是所詮。今明所詮義略為四意。一約四諦之理以明所詮。二約三諦之理以明所詮。三約二諦之理以明所詮。四約一諦之理以明所詮也。一約四諦明所詮者。即為三意一明所詮四諦之理。二明能詮之教。三明約經論。一明所詮四諦之理者。有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二無生四諦。三無量四諦。四無作四諦也。問曰何處經論出此四種四諦。答曰若散說諸經論趣緣處處有此文義。但不聚在一處耳。大涅槃經明慧聖行。欲為五味譬本。是以次第分別。明此四種四諦。勝鬘亦有四種四諦之文。所謂有作四諦。有量四諦。無作四諦。無量四諦。但涅槃勝鬘明無量四諦。詮次不同義意少異。問曰前明生滅四諦。是三藏教半字之義。此事可然。次明無量無作云何分別。答曰若作滿字明義。三種四諦同是滿教。不須分別。若五味明義。三種四諦義即不同。無生四諦。此雖大乘猶通二乘。無量四諦但是菩薩之所行之道。無作四實諦乃是佛之境界。此為異也。初約生滅四諦之理。明所詮者。即是因緣生滅以明諦理。故法華經云。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生滅即是起作。故勝鬘經明有作四聖諦也。所言四諦。者一苦諦二集諦三滅諦四道諦也所言苦者。逼切為義。無常三相逼切色心。故名為苦。審實不虛名之為諦。所言集者。招聚為義。煩惱業合。能招聚生死苦果。故名為集。審實不虛名之為諦。所言滅者。滅無為義。無有子果二縛。故名為滅。審實不虛名之為諦。所言道者。能通為義。戒定智慧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審實不虛名之為諦。此是生滅四諦。故涅槃經云。聲聞有苦有苦諦。有集有集諦。有滅有滅諦。有道有道諦也。問曰道滅聖人行因得果。可言審實。苦集虛妄何名審實。答曰凡夫虛妄因果。實是虛妄非不虛妄。是則有漏無漏因果。皆悉審實不可混監。故遺教經云。日可令冷月可令熱。而佛說四諦不可令異釋。此生滅四諦義。備如數人成論分別。今不具明。二明無生四諦者。如思益經云。知苦無生名苦聖諦。知集無和合相名集聖諦。以不二相觀名道聖諦。法本不生今

即無滅。是名滅聖諦。即苦集滅道四法。名字事相是同而諦義有異。前以生滅之理為諦。今明不生不滅真空之理為諦。亦名四真諦也。故涅槃經云。菩薩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真諦。解集無集。是故無集而有真諦。有滅有真有道有真故名四真諦也。三乘共觀得第一義。證二種涅槃。亦是勝鬘經明有量四諦也。問曰若是三乘通學涅槃。何故解滅諦明常樂我淨耶。答曰若方等般若所明。無生真諦三乘共見。而二乘通教菩薩。不見佛性。不明滅諦是常住也。至大涅槃。為三乘人同說佛性。故無生四真諦通別通圓。故明滅諦四德。異於方等大品。意在此也。三明無量四聖諦者。如大涅槃經說。知諸陰苦名為苦諦。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悉是諸苦。是名無量苦諦。無量集滅道。至下自當具出經文。如是四諦之理。涅槃經云悉非聲聞緣覺所知。故知皆是別教所詮之理也。問曰此無量四聖諦。是何等四諦無量耶。答曰今明四教所詮。菩薩學道種智。並得無量四諦。但此無量四諦的屬別教也。問曰若爾涅槃經明四諦無量相。何得定知是別教所詮無量四諦。答曰若不明佛性而說無量。即是前二教所詮之無量也。若明佛性說無量相者。即任運自成後兩教所明無量也。若圓教亦名無量四聖諦者。即是無作四實諦之異名也。四明無作四諦者。如涅槃經明。約一實諦而辨四諦。即是無作四實。諦明四實不作四故名無作。觀四即得實故名四實諦也。涅槃經云。所言苦者為無常相。是可斷相。是為實諦如來之性。非苦非無常非可斷相。是故為實。虛空佛性亦復如是。無作集滅道諦在下當具引涅槃經此文即無作四實諦之明說也。若能依經。解此四諦即一實諦。是為圓教所詮之理。勝鬘經明無作四諦。無一實結成。涅槃經不云無作。皆用一實結成四諦。義既相關。今合兩經立名。故言無作四實諦也。問曰勝鬘經。明無量四聖諦無作四聖諦。涅槃經亦有是說。二處經文為同為異耶。答曰有無量四聖諦。雖依藏識非無作。有無量四聖諦。亦依藏識即是無作。所以者何。若約無明恒沙四諦法事數論無量。即是別教所詮無量非無作。若約法性明四諦無量。即是圓教所詮無量。無量即無作也大涅槃經答迦葉。明無量四諦。正約事數無量。此別教所詮也。若答文殊明四諦。即是明無作四實諦也。勝鬘經明二種四諦。一異未可定判。問曰勝鬘明無量四諦。何故在無作四諦後。答曰勝鬘經云。依無作說無量。但依義有三種。一依果說因。因無量即是無作因也。二明依理說義。無作之理不可思量即是無量也。三依體說用。無量即是無作之數量也。若解此三義。次無作後說無量四諦。不足致疑也。問曰無生無作何異。真之與實何異。答曰若覈名論義。一往難者。恒強取意通釋佛意。不無名有所主。二明能詮之教者。即是四教能詮四種四諦之理。即為四意。一初三藏教。詮生滅四諦之理。但生滅四諦之理。即是涅槃經明生生之義。生生既不可說。云何說三藏教能詮此理。又涅槃經云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即是四悉檀善巧故能詮也。若是世界對治為人。用此三悉檀說生滅四諦。此約隨情辨能詮。用第一義悉檀。說生滅四諦。即是約隨智辨能詮也。若無隨情智之機則不可說。此二機發。則可以方便赴機善巧說生滅四諦。故法華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也。二次明通教詮無生四真諦之理。無生四真諦即是大涅槃經。明不生生義。不生生既不可說。云何說通教能詮此理。又涅槃經云。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即是用四悉檀因緣說也。若世界為人對治三悉檀。故說無生四諦。此約隨情辨能詮也。若用第一義悉檀說無生四諦。即是約隨智辨能詮也。若無情智之機則不可說。此機若發則以方便赴機善巧。而說三乘。向道之人聞說。即入第一義諦無言說道。斷見思煩惱也。三明別教能詮無量四諦之理。無量四諦之理即是涅槃經明生不生義。生不生既不可說。云何說別教能詮此理。又涅槃經云。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即用四悉檀因緣說也。若用世界為人對治。三悉壇。故善巧方便而說無量四諦。即是約隨情辨能詮也。若用第一義悉檀說。即是約隨智辨能詮。若無情智二機。發則不可說。若此二機發則可以方便赴機。而說別教。菩薩聞說即入十住十行十迴向登初地也。四次明用圓教。詮無作四實諦理。無作四實諦理。即是大涅槃經。明不生不生義。不生不生既不可說。云何說圓教能詮此理。又涅槃經明。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即是用四悉檀因緣說也。若用世界為人對治三悉檀。說無作四實諦此乃約隨情辨能詮耳。若用第一義悉檀。說無作四實諦。即是約隨智辨能

詮也。若無情智之機。即是不可說。此機若發則可說也。利根大士聞說。即開佛智見。見佛性理住大涅槃也。三明對諸經論者。即為二意。一對經二對論。一對經者。若華嚴教用別圓兩教詮無量四諦無作四諦之理。小乘三藏漸教之初。但詮生滅四諦之理。大集方等及此經。用四教詮四種四諦之理。摩訶般若用三教。詮三種四諦之理。法華但用圓教詮無作四實諦理。大涅槃通用四教詮四種四諦之理。事如前引涅槃經文。即其義也。二明對論者。別通經論類經可知。若通申經論。如中論破一切內外顛倒執諍。競論外人問曰。若一切世間皆空無所有者。即應無生無滅。以無生無滅故即無四諦四沙門果三寶。若受空法有如此等過。論主答曰。汝今實不知空因緣。諸佛常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若不知二諦則不知真法。以有空不空義故則一切法得成。若無空不空義一切法則不成。一切法成者。有四諦四沙門果三寶也。今釋此語論主破執見既盡。明有四諦四沙門果三寶者。即是申摩訶衍中三種四諦。三種四沙門果。三種三寶也。問曰云何得知。答曰論主說偈故知有也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偈申通教大乘詮無生四諦四沙門果三寶也。偈云。亦名為假名。即是申別教大乘。詮無量四聖諦四沙門果三寶也。偈云。亦是中道義。即是申圓教大乘。詮無作四實諦四沙門果三寶也。破申之意。大乘三教亦用一偈。作論之巧妙在於斯。次後說兩品。初品云。問曰已知摩訶衍入第一義。今欲聞聲聞法入第一義。答曰論主具明生滅十二因緣。破六十二見入第一義。即是為鈍根聲聞弟子。說因緣生滅。因緣即是生滅四諦四沙門果三寶也。中論前申摩訶衍通別圓三教。三種四諦四沙門果三寶。後兩品申三藏生滅四諦四沙門果三寶者。以後世人根轉鈍應須還用此教。是則中論文略而義富。申佛四教既明。於四諦之理已顯。故言有四諦也乃是如意珠論。非唾水精論也。若不解此義。單複織假恐虛棄功夫。四假通佛大小乘經。意終難見也。第二約三諦明四教所詮之理者。即為三意。一明三諦所詮之理。二明能詮四教。三約經論。一明三諦所詮理者。三諦名義具出瓔珞仁王二經。一者有諦。二者無諦。三者中道第一義諦。所言有諦者。二十五有世間眾生。妄性所見名之為有。如彼情見審實不虛名之為諦。故言有諦。亦名俗諦亦名世諦。如涅槃經云。如世人心所見者名為世諦。二無諦者。三乘出世之人所見真空。無名無相故名為無。審實不虛目之為諦。故言無諦。亦名真諦亦名第一義諦。故涅槃經云。如出世人心所見。故名為第一義諦。三中道第一義諦者。遮二邊故說名中道。言遮二邊者。遮凡夫愛見有邊。遮二乘所見無名無相空邊。遮俗諦真諦之二邊。遮世諦第一義諦之二邊。遮如此等之二邊。名為不二。不二之理目之為中。此理虛通無擁名之為道。最上無過故稱第一義。深有所以目之為義。諸佛菩薩之所證見。審實不虛。謂之為諦。故言中道第一義諦。亦名一實諦也。亦名虛空佛性法界如如如來藏也。故涅槃經云。凡夫者著有。二乘者著無。菩薩之法不有不無。即是三諦之理不同之義。此理並為四教所詮。故約三諦之理明所詮也。問曰所言三諦之理為是隨情。理為是隨智之理。答曰今約一家明義所辨諦理。有三種不同。一者隨情。二者隨情智。三者隨智。此義別當料簡。今且用一途。依涅槃判三諦之理也。是則一是隨情之理。二是隨情智之理。三是隨智之理也。又云二是隨情智之理。三是隨智之理也。又云。二是隨情之理。一是隨智之理。情智合說以為三諦之理也。二明能詮之四教詮三諦之理者。即為四。意一三藏教。但詮二諦之理。所以稟教之流。不聞佛性常住涅槃。三乘猶存灰斷之果也。二通教亦但詮二諦之理。所以稟教之流。亦不聞佛性常住涅槃。三乘猶存灰斷之果也。三別教別詮三諦之理。所以稟教之流。三十心但成二觀智之方便道。登地方乃見佛性入法流也。四圓教圓詮三諦之理。是故稟教之流。初心即開佛知見。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也。三明對經論。華嚴但詮假名俗諦中道。或云。華嚴教詮別相三諦一心三諦。三藏漸教詮真俗二諦。方等大乘之教詮三諦。一往同華嚴。摩訶般若亦具詮三諦。一往同華嚴。法華但詮一心三諦。涅槃備詮三諦。一往亦同華嚴也。諸論隨經類之可知。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即詮真諦。亦名為假名。即詮俗諦也。亦是中道義。即詮中道第一義也。此偈即是申摩訶衍詮三諦之理。若下兩品明聲聞。經入第一義。此即是別申三藏教。詮二諦之理。第三約二諦明所詮之理者。亦為三意。一正明所詮之理。二明能詮之

教。三約經論。一明所詮之理者。即是二諦之理也。二諦有二種。一者理外二諦。二者理內二諦。若真諦非佛性。即是理外之二諦。真諦即是佛性即是理內之二諦也。一理外二諦有二種。一者不相即之二諦。生滅二諦也。二者相即之二諦。無生二諦也。故大品經云。即色是空非色滅空。色滅方空是不即之二諦。即色是空相即之二諦也。二明理內二諦。亦有二種。一不即之二諦。二相即之二諦。一不即之二諦。是無量二諦也。故涅槃經云。分別世諦。有無量相。第一義諦亦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之所知也。二相即之二諦。無作之二諦也。無作苦集滅道名為世諦。即一實諦故名第一義諦。二明能詮之四教者。若三藏教。詮於理外不即之二諦。若通教詮於理外相即之二諦。別教詮於理內不即之二諦。圓教詮於理內相即之二諦也。三對經論者。華嚴經詮理內二種二諦。三藏教詮理外不相即之二諦。方等大乘詮理外四種二諦。摩訶般若詮理外相即二諦。理內二種二諦。法華經但詮理內相即之二諦。涅槃經通詮理內理外四種二諦。諸論通經類之可解。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申理外相即之二諦。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此申理內相即不相即之二諦。後兩品明聲聞入第一義。即是申三藏教理外不相即之二諦也。第四明一諦之理辨所詮者。亦為三意。一者正明所詮之理。二明能詮之教。三約經論。一明所詮之理者。即是一諦之理也。何等名為一諦。諦名審實。審實之法即是不二。豈有三諦二諦。皆名審實。今明真俗說為諦者。但是方便非諦也。故涅槃經云。所言二諦者。其實是一。且如來方便為化眾生。故說為二。譬如日月不轉醉人見轉。當知唯有不轉之日。不醉之人同見。豈別有迴轉之日。若實有轉日者。不醉之人亦應並見也。一諦如真日。二諦如轉日。真日審實可名一諦。轉日不實何有二諦。方便說二。實義不成故非諦也。今此以一實諦為所詮之理也。二明能詮之教者。若三藏教通教。正是煩惱惡酒未吐。唯詮轉日說有二諦。不能詮一實諦也。若別教詮一實諦。如離轉日。圓教詮一實諦。轉日即不轉日也。三對經論者。若華嚴教詮一實諦。帶理內世諦不即之方便。若三藏教一向不詮一實諦也。若方等教。詮一實諦同華嚴。有偏真會一實諦之方便。摩訶般若教詮一實諦亦同華嚴。亦帶偏真會一實諦之方便。故無量義經云。佛成道已來。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今謂何有不說實諦。但或時赴緣。開二諦三諦不即一諦之方便所覆。法華教詮一實諦。無覆不即之方便。但詮一切即一實諦也。故法華經說。二萬日月燈明佛。皆云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若涅槃經同方等。通釋入佛性為異。諸論隨經類之可解。如中論偈云。亦是中道義。此即是申一實諦之教也。故青目釋云。遮二邊故名為中道。即是遮因緣空邊假邊。非此二邊。則非遮真俗二諦名一實諦也。故涅槃經云。一實諦者則無二也。又云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也。無二之性即是入不二法門。又一實諦者。即是不生不生。不生不生不可說故。是故淨名居士默然杜口。文殊稱歎意在於此也。

四教義卷第二

四教義卷第三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大門第三明四門入理者。尋真性實相之理。幽微妙絕。一切世間。莫不能契。但以大聖明鑒通理之門。乃於無言之理赴緣以教為門。是以稟教之徒因門契理。故法華經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又云。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淨名經明。諸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即其意也。今

略以五意解釋。一略辨四門相。二正明四門入理。三明四悉檀起四門教。四約十法成四門義。五明信法兩行四門不同。第一略辨四門相者。門者以能通為義。佛教所詮正因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實相之理。故名為門。若外人邪因緣無因緣法四句。因此四句各見四種邪法之理。因此生十四難六十二見。起諸結業沈輪生死。此是邪道四門。今所不述。若佛法四門。即是正因緣四句法。能能行人同入第一義涅槃也。故大智論云。四門入清涼池。又般若如大火炎四邊不可觸。又云。般若波羅密有四種相。即四門別義。仰尋佛法既有四教不同。今約四教明門各有四門別。一三藏教四門。二通教四門。三別教四門。四圓教四門。一明三藏教四門即為四。一有門。二空門。三亦有亦空門。四非有非空門。一有門者。即三藏教明正因緣生滅之有。若稟此教能破十六知見。見陰界入一切有為諸法。悉皆觀無常苦空無我。得世第一法發真無漏。因有見真有即第一義諦之門也。故大集經云。甚深之理不可說。第一義諦無聲字。陳如比丘。於諸法獲得真實之知見。此即諸阿毘曇論之所申也。二明空門者。即是三藏教明。折正因緣假實法生滅入空。若稟此教能破假實之惑。見假實空發真無漏。因空見真空即第一義之門也。故須菩提在石室觀生滅無常。入空因空得道。名見佛法身。恐此是成實論之所申也。三明有空門者。即三藏教明。正因緣生滅之有空。若稟此教能破偏執有無之惑。見因緣有空發真無漏。因有空見真有空。即第一義之門也。此是迦旃延。因此入道故作昆勒論。還申此門也。四非有非無門者。即三藏教明。正緣生滅非有非空之理。若稟此教。能破有無邊邪執見因緣。非有非無發真無漏。因非有非無。見真非有非無。即第一義之門也。惡口車匿因此入道。未見論度。有人言。犢子阿毘曇申此意也。彼論明。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中。我非三世即非見有非無為法。即是非見空也。此恐未可定用。二明通教四門者。即是智度論明。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佛於此四句。廣說第一義悉檀。中論明此四句。皆名諸法之實相。即通教明。正因緣法如夢幻響化水月鏡像體法即空之句也。若三乘共稟此教。而根緣不同。各於一句入第一義。故四句皆名門也。此具如青目注解。又注云。諸法實相有三種。故知。此四句門即是三乘同入此四門。得見第三義也。三明別教四門者。若用中論亦名為假名。而辨四門者。即別教之四門。大智度論四句亦得也。此別教四門意。正出大涅槃經。但多散說。約乳明四句譬。即是別教四門也。若明佛性如乳有酪性石有金性。力士額珠。即是有門。若明石無金性乳無酪性。眾生佛性猶如虛空。大涅槃空迦毘羅城空。即是空門也。涅槃經又云。佛性亦有亦無者。即云何為有。一切眾生悉皆有心故。云何為無。從善巧方便而得見故。又譬如乳中亦有酪性亦無酪性。即是亦有亦無門也。若明佛性即是中道。百非雙遣故。經譬云。乳中非有酪性非無酪性。即是非空非有門也。別教菩薩。別稟此四門之教。因見佛性住大涅槃。故此四句之教。即是別教之四門也。今一往約涅槃經文分別別教四門之相。但此經文。或可是圓教四門。至下圓教四門。自當料簡同異也。問曰。若別教四門。但出涅槃經。若爾前諸摩訶衍經。何意無別教四門也。答曰。大涅槃經。是解釋前教之經。此前諸摩訶衍豈無別教四門。具出經文事盛繁也。四明圓教四門者。四門明入佛性第一義。一往與別教四門。入第一義諦。見佛性得常樂涅槃。名義是同。細尋意趣有異。問曰。以何相知異耶。答曰。分別有異意乃多途。今略約圓教七義分別。即知別教四門。與圓教四門有殊也。七義者。一若明一切法即真性實相。佛性涅槃不可復滅。而明四門者。即是圓教四門也。二若初心即開佛知見圓照而辨四門者。即圓教四門也。三若明不思議不斷煩惱圓入涅槃而辨四門者。即是圓教四門也。四若明圓行而辨四門者。即是圓教四門也。五若明圓位而辨四門者。即是圓教四門也。六若明圓體而辨四門者。即圓教四門也。七若明圓用而辨四門者。即是圓教四門也。第二正明四門入理者。若外人四門心行理外諸顛倒相與顛倒理相應。不得入真性理。所以者何。隨心異故見理亦異。是故各說。謂得一究竟道因起諍論也。今明佛法四門。皆得入一理。但有二種不同。一者三藏通教兩種四門同入偏真之理。二者別圓兩教四門。同入圓真之理。一明三藏四門通教四門。同入偏真之理者。各因四門同入偏真第一義。得二種涅槃是同也。理雖是一而門有異者。既有巧拙兩度之殊。故有兩種四門能通

之別也。真理無二故所通至理是一也。譬如州城開四門使君是一而從四門入者。門雖有殊而所見使君只是一也。三藏教四門。如從州城四邊偏門。而入通教四門如從四正門而入。偏正雖殊入見偏真第一義諦。得二種涅槃是一也。二明別教四門圓教四門。同入中道實相真性理者。各因四門而入見實相佛性。得常樂涅槃是一也。理雖是同而門有異。教門既有偏圓之殊。故有兩種四門能通之異也。佛性真理不二故。所通之真性理是一也。譬如臺城有四門。門雖不同所見天子是一也。別教四門。如從臺城四邊偏門而入。圓教四門如從四正門而入。偏正雖殊入見真性解脫實相之理是一也。第三明用四悉檀起四門之教者。若外道四門皆不見根緣。執心取相定說。如舊醫常用乳藥治一切病。此不因四悉檀而起四門也。今佛法四門。皆因四悉檀而起也。一明悉檀起三藏教四門。二明悉檀起通教四門。三明悉檀起別教四門。四明悉檀起圓教四門。一明四悉檀起三藏教四門者。即是生生不可說。有四悉檀因緣。亦可得說。一明用四悉檀起有門者。若眾生心樂有法。即用世界悉檀。說毘曇有門。若宜聞生善。即用各各為人悉檀。說於有門。若執無因緣邪因緣。或執空取著起諸結業。即用對治悉檀為說有門。若聞即是悟見第一義。即用第一義悉檀為說有門。如拘鄰等五人。聞說四諦即見第一義諦。得須陀洹果。若不能用四悉檀赴緣而說法者。即是差機說法是眾生怨。天魔外道一手作諸牢侶。涅槃經云。說法者諸佛之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也。二明用四悉檀起空門者。類前有門用四悉檀起空門義即成也。而諸成論師云。毘曇有門。但是調心不能得道。成實見空乃得道耳。諸數論師云。我用小乘明義見有得道。汝採用大乘明義。故說見空得道今謂此並不得三藏教意。大集經云。常見之人說異念斷。斷見之人說一念斷。二見雖殊得道無異。大智論云。聲聞經中處處明法空義。豈得言見空得道明大乘。今約此四悉檀意作成壞義。數人四義成。成論四義壞。成論四義成。數人四義壞。是則成壞敵等。何者是成論成。何者是數人壞。若解三藏教巧拙度。則成論空門義成。數人有門義壞。三明用悉檀起有無門者。類前有門用悉檀意。則有空門得道。故為毘曇論之所通也。四明用悉檀起非有非無門者。亦類前有門。用四悉檀意可見也。二明用悉檀起通教四門者。通教四門。雖如幻化但有名字。即是生不生不可說。而眾生四種根緣不同。若用四悉檀赴緣。即得起四門也。用四悉檀起通教類前可知也。三明用四悉檀起別教四門者。不生生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故。得赴緣起教說四門也。但地論師明。阿梨耶識是如來藏。即是用別教有門。入道三論人云。汝是不見真空亦是唼水義。三論師明諸法畢竟無所有。此是別教空門。地論師云。汝是外人冥初生覺義。亦是黃蜂黃^2□義。執諍不穆何可融會也。今謂此是不得別教四門之意。不知四悉檀。說此有空兩門義也。四明悉檀起圓教四門者。不生不生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起圓教說四門也。第四明約十法成四門義者。外人亦說。四門但不為十法所成。故諸顛倒流轉生死不得解脫。今佛法四門。皆為十法所成必得涅槃。故不同外人也。就此即為四。一十法成三藏教四門。二十法成通教四門。三十法成別教四門。四十法成圓教四門。一明十法成三藏教四門者。四門即為四。一明用十法成毘曇有門見有得道者。十法名目具如前出。但知正因緣法成見有得道者。知無明因緣生一切法。破一切外人計無因緣邪。因緣生一切法也。二真正發心成見有得道者。知無明因緣。有三界一切生死苦。覺悟心生欲斷無明結業正求涅槃。此心真正過一切天魔外道之心也。三止觀進行成見有得道者。因止觀能發無漏定慧。不同外人不知。攢搖乳酪猶難得。況復生蘇。四破法遍成見有得道者。用生滅無常破身邊二見。單四見複四見。具足四見六十二見無量諸見。皆知從無明因緣生。心不愛著。涅槃經云。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從緣生法悉皆無常。云何外道有常樂我淨。如此諸見四顛倒悉能遍破不同外道也。五善知通塞成見有得道者。知無量諸見皆有道滅故為通。悉有苦集故為塞。不同外道如彼蟲道。不知是字非字也。六善修三十七品成見有得道者。三十七品調適行。對涅槃開三脫門。不同外人。如佛為須跋陀羅。經中作獅子吼八正道。外人尚無一分決定。不得四沙門果也。七對治助開成見有得道者。五停心觀發諸禪定背捨勝處。不同外人。根本味禪定起愛見慢之三病也。八善知次位成見有得道者。知七賢七聖之位。心不叨濫起增上慢。不同外人。戒取

見取計生死法為涅槃也。九安忍強軟兩賊成見有得道者。能忍八風內外三障四魔。心不退轉。不同外人不能安忍微細遮道法也。十順道法愛不生成見有得道者。四善根人發得善有漏五陰。大涅槃經說。我弟子有外道則無。若不生法愛。則不頂墮進入忍法成世第一法。發苦忍真明十六剎那證須陀洹果。若入超果即成羅漢。故知十法成見有得道。聲聞乘辟支佛乘乃至大乘。故知毘曇見有得道。此非虛說也。二明十法成空門。三明十法成有空門。四明十法成非空非有門。悉得見第一義。證二種涅槃類。有門有十法所成意可知也。今佛法中義學坐禪。若不深得此意。但言見有見空得道。與外人有何殊也。故大智論云。若無方便入阿毘曇。則墮有中。入空門即墮無中。入昆勒門即墮有無中。中論云。若非有非無即是愚癡論也。二明十法成通教四門。三明十法成別教四門。四明十法成圓教四門。皆得入道類前可知。若偏取四門執諍戲論。不得十法入道意者。為邪見之火所燒也。故大智論云。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焰四邊不可取。邪見火燒故。是事前於四教中已處處分別也。第五明信法兩種四門不同者。外人不信三寶。不學佛法。邪信邪行雖有四門非佛弟子。豈成信法兩行。今明佛弟子深信佛教修集佛法能發無漏。故成信法兩行。若信行人即是四種教門。若法行人即是四種觀門。是則信行人。以佛教門出三界苦。約四教各有四種教門。一往則有十六種教門。十六種信行人。約四教各有四種觀門。一往即有十六種觀門。十六種法行人。若細分別四教。則有能所信法兩行教門無量無邊。信行亦無量無邊。觀門無量無邊。法行亦無量無邊。宜論三藏四門。五百羅漢各說身因。即是五百觀門。況復此經諸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善財入法界見無量善知識。各各說所得法門。皆從四教三十二門顯出也。若四不可說故。文殊師利說一切法。無言無說。盡諸戲論。名入不二法門。淨名杜口默然無說。文殊稱歎是真入不二法門。當知一切法門皆不可說也。

四教義卷第三

四教義卷第四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大門第四約四教位。分別淨無垢稱義者。即為六意。一約三藏教位。明淨無垢稱義。二約通教位。明淨無垢稱義。三約別教位。明淨無垢稱義。四約圓教位。明淨無垢稱義。五約五味以結成。六明約經論辨位多少。第一約三藏教位明。釋淨無垢稱義者。尋佛三藏夫趣緣多種。最尋其正要不出四門入道。其四門者。一者有門。二者空門。三亦有亦空門。四非有非空門。但四教各明四門。雖俱得入道隨教立義。必須遂便。若是三藏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有門。通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空門。別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亦有亦空門。圓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非有非空門也。今明三藏教四門入道。正用毘曇有門。以判位也。若論逗機化物。赴緣而說四門。豈可偏用明義。隨便事須如此四門義。至下辨體中當略解釋。今就三藏教有門。明入道階位。即是毘曇論主之所申也。約此有門明位。釋淨無垢稱義。即為三意。一略開三乘。二明三藏教。三乘位不同。三釋淨無垢稱義。一略開三乘者。佛於生生不可說非三之理用四悉檀。約苦集滅道。開三乘教門。赴三種行人之根緣。令同得滅諦涅槃也。故法華經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蜜法。令得三菩提成一切種智。若聲聞小乘教門。苦諦為初。觀四諦入道發真無漏。斷正使盡位證羅漢。具足

三明及八解脫。既無慈悲而不能度物現身而入涅槃。故大智論云。如獐在獵圍驚怖跳出都不顧群。今約此判淨名位也。若緣覺中乘教門。集諦為初。觀十二因緣發真無漏。斷三界結盡侵除習氣。具足三明及八解脫。雖有小慈悲不能度物。亦於一世即入涅槃。故大智論云。如鹿在獵圍驚跳自出。雖顧盻群怖不停待。今亦就此判淨名位。若菩薩大乘慈悲弘誓。不捨眾生。為物心大。教門以道諦為初。修行六度化一切眾生。共出三界至成佛果。利益功圓方入涅槃。故大智論云。如大香象在獵圍。雖遭刀箭擁待群共出。此是大士位懷物故。須約此判淨名位也。問曰。此說不思議大乘瞻蔔之教。何須說小乘除糞器乎。答曰。今欲明小乘法。遠因以明除糞之器者。不無諸所為。今略出十意。一為用故。如維摩大士為諸國王長者。說無常不淨苦空之法。二為破故。如彼十大弟子五百羅漢。如先有砧方可用鎚。三為攝受故。如室內所明說身有苦。而不樂求涅槃。又云。亦不可與聲聞支佛。而相違背。四為會通故。如大品經廣乘品會宗品所明。五為開密故。法華經云。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涅槃經云。為諸聲聞開發慧眼。故六為末代世聽學小乘經論觀行之人。未善通達。若為外人邪見人內邪見人所破即便退沒。七為破末世僻說。小乘大乘教人。壞亂佛半滿正教。所以者何。如有人言。毘曇見有得道。成實見空入道。道非有無何得言見有見空得道也。是則兩論申佛小乘有空教門。便成無用。中論何故。言欲聞聲聞入第一義也。是則翳佛四枯之教。八為破末世坐禪。內證豁虛解慧開發。或同尼揵破戒行惡。食糞裸形。謂是大乘。或復持戒坐禪。同彼鬱頭藍弗。是且空修梵行也。九為令今一家義學。善別內外猛浪之說。明識大聖枯榮教門。十為令一家坐禪學。別識一切內外邪非。精通大小乘觀。取捨得真正入佛道也。二明三藏教三乘位不同者。即為三意。一明聲聞乘位。二明緣覺乘位。三明菩薩乘位。一明三藏教聲聞乘位者。但三藏教具有四門。今正約毘曇有門解釋。次下別略明空門辨位。就有門明位即為二意。一明七賢位。二明七聖位。一明七賢位者。一者五停心觀。二別想四念處。三總想四念處。四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是為七賢位也。通言賢者。鄰聖曰賢。此七位者。皆是非學非無學等智似解。能伏見惑。因此似解能發苦忍真明。故云鄰聖曰賢。今解賢者名直善也。一切天魔眷屬及諸凡夫。皆以愛著之心修善。一切外道皆以邪見心修善。此等雖復修善。虛偽邪曲不名為直。今佛弟子七種行人。皆明識生滅四諦理。知愛論見論皆邪曲。伏此愛見邪曲之心。用正信直心修諸善法。故名直善也。復次一切愛論所詮。皆有生滅之理。天魔眷屬及諸凡夫。所不能見。是故流轉生死猶若輪環。又一切見論所詮。皆有生滅四諦之理。六師外道悉不能見。是故流轉生死猶若輪環。故涅槃經云。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今佛法七種行人。從聞生解解明識此二種生滅四諦。故得信心正直。以此直心修諸善法。即是直善故通名賢也。問曰。云何名為屬愛生滅四諦之理。答曰。行人一期果報。即是屬愛之果。具有三苦故名為苦。苦理審實不虛名之為諦。若於此苦果。無明不了愛著此果。起諸惡業。能招聚三途劇苦之報。又愛著此果起諸善業。能招聚修羅人天生死之報。此二結業。能招六道二十五有生死苦報。通名為集。集理審實不虛名之為諦。若能觀此報身。修戒定慧四念處三十七品。通至涅槃名之為道。道理審實名之為諦。屬愛煩惱善不善業。三界二十五有因滅名子縛滅。捨此報身。永更不受三界二十五有苦果。名果縛滅。此二種滅名之為滅。滅之理審實名之為諦。問曰。云何名為屬見生滅四諦之理。答曰。眾生一期報身。具有三苦名之為苦。苦理審實不虛名之為諦。迷此報身。起身邊二見四見六十二見。即是無明愛取。因此若起惡業。則能招聚三途苦報。又因此若起善業。則能招聚修羅人天生死報果。此二種結業。能招聚六道三界二十五有生死苦果。故通名集。集理審實不虛名之為諦。若能觀此諸見污穢。善不善五陰。修戒定慧四念處三十七品。則能通至涅槃名之為道。道理審實不虛名之為諦。若身邊二見滅。則一切八十八使煩惱業滅。得須陀洹果。超過之人三界思惟十使滅。則九十八使業煩惱滅。是則三界二十五有因滅名子縛滅。捨此等業報。畢竟不生三界二十五有名果縛滅。此二種滅名之為滅。滅理審實名之為諦。今明此諸見四諦。並長爪所迷末代講說。橫釋四諦名義審實為委悉。豎而明之未必深見此意。故以邪為正。以

正為邪。以淺為深。以深為淺。世出世法混濫無分別。聽講坐禪。若明識此意。即於佛法得正信分明。歸依三寶。道心自然而發。專求離苦涅槃。終不染著文字語言無益諍論。貪世名利眷屬果報也。此之七賢。三是外凡名乾慧地。四是內凡則是性地。若外凡已前未必能歸心三寶。豈識愛見四諦修五停心耶。皆名為邪定聚眾生也。若乾慧地名不定聚眾生。若性地名正定聚眾生也。一明初賢五停心觀者。一阿那般那觀。二不淨觀。三慈心觀。四因緣觀。五界方便觀。此五通言停心者。停以停止為義。亦名五度門觀。若人歸依三寶受佛戒法。名佛四眾弟子。若聞生滅四諦之教。因此發聲聞心。欲觀四諦離生死苦求涅槃樂。但此以五種煩惱散動不定如風中燈。當修五種觀法。五種觀法者。一數息觀。二不淨觀。三慈心觀。四因緣觀。五界方便觀。問曰。何不依數人說不淨觀為先。答曰。今依禪門辨次第也。以病增先後隨人。不須定執前後次第也。問曰。此五種觀法。為對五人為對一人。答曰。橫對五人豎對一人。一人隨病多少對不定也。此五種觀法。對治五不善。即有五意。一對治二轉治。三不不轉治。四兼治。五亦對亦轉。亦不轉亦兼治。一對治者。若覺觀多者。對治數息。二貪欲多者。對治不淨。三瞋恚多者。對治修慈。四愚癡多者。對治修因緣觀。五者著我多者。對治修界方便觀。若行者覺觀等分煩惱偏重攀緣不住。當修數息。隨息觀息對治。相應則三種覺觀煩惱止息。心不動散發諸禪定。定法持定心入出安穩。故名停心也。所以者何。修安般念定有三種。一名始習行。二名已習行。三名思惟已度。一數即是始習。行二隨即已習行。三觀即已度。復次數隨觀皆名始習。行得三種欲界未到地定。名已習行。發諸初禪定名已度。餘不淨觀等四停心法。亦當如是分別。心既調停乃可習觀。猶如密室之燈。入道根本無過此五法也。若心不住。或須轉治不轉治等及發諸禪功德。具如次第禪門界方便明也。行人隨成一觀心得停住。即入初賢位也。問曰。此處何故。不說念佛三昧為五種耶。答曰。開因緣觀。生界方便代也。界方便與小乘念諸佛相同。亦破境界逼迫障也。有人言。若作五度門無念佛名。若作六度門。即明念佛度。治等分障道也。問曰。若以數息不淨等心得停住。為初賢者。今世人修數息不淨等觀。非但心住。乃發種種禪門境界。是初賢位否。答曰。若以愛見之心修初禪。乃至非想。尚非初賢。何況數息不淨等心不得停住。乃發淺近諸禪而名賢也。所以者何。如經所說。多修福德禪定不修智慧。名之為愚。多修智慧不修福德禪定。名之為狂。豈可說狂愚人為初賢也。今明賢者本是直善人耳。問曰。何等名直善人相。答曰。此應四義簡別。一者若人隨愛見破戒。此非直非善故非賢人。如無目無足之人。不能到清涼池也。二者持戒禪定而生邪見。此善而不直亦此不名賢。如有足而無目。亦不能到清涼池也。三者生信心正見而破戒心亂。此直不善。亦不名賢。如有目而無足。亦不能到清涼池。四者若人信解直正得佛教意。持戒清淨修阿那般那不淨觀等。得心停住。乃名直善初賢之位。如人目足備。故入清涼池。問曰。云何名為信解直正。得佛教意分別之相。答曰。如中論說。佛去世後後五百歲。像法之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今謂不知佛意者。佛知生生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也。佛說生因緣生滅教門。赴緣化物者。意欲令眾生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也。若著文字分別諍競。則為三界火宅所燒。此不得佛意也。今明欲知佛意者。若知三藏教門十意分明。必定出生死苦。得涅槃樂也。十意者。即是十法。名目具如前三觀中辨。今略就此三藏教門解釋。一信解正因緣法者。即是知不可說說無明因緣。出生一切法。破外人說無因緣生一切法。破外人說邪因緣生一切法。種種顛倒妄計邪僻也。二真正發心者。驚覺無常之火燒諸世間。一心樂求涅槃。不念世間名聞利養。如獐在獵圍欲跳出也。三巧修止觀。出世之行者。如人乘馬亦愛策也。四破諸法遍者。觀因緣生滅。破一切愛見戲論諸法遍也。五善知通塞者。知一切愛見之法。皆有道滅之理名之為通。悉有苦集名之為塞也。六善修三十七品調適者。於諸愛見不動。而修性念處及八正道也。七善修助道法者。即是修五信。入十二門禪九想八背捨。深入共念處緣念處等諸善對治助道觀法也。八善知次位者。善識七賢之位心不混濫。破增上慢成慚愧有羞僧也。九安忍成就者。能忍內外強軟二賊三障四魔也。十順道法愛不生者發外凡內凡種種之順道善法。

心不愛著也。末代求聲聞乘行人。知此十法信解分明。不著一切文字戲論。為求實慧修五停心。入初賢位。即是善知佛教意。二明別想四念處位者。即為七意。一明念處。是佛法入道要門。二略釋四念處名。三分別三種念處不同。四明為破三種六師。五明為成三種羅漢。六明念處觀法。七正明念處位。一明念處是佛法入道要門者。如佛在雙樹將般涅槃。阿難請問。佛去世後諸比丘。依何而住依何修道。佛答阿難。若我在世及滅度後。諸比丘依波羅提木叉。住念處修道。當知五停心觀成得入初賢。即是依尸羅清淨。名攝根之戒也。是故數人說欲界定。為十善相應心。若依未到地。發初禪即是定共戒也。佛法雖有種種法門。而佛遺言。但屬依念處以修道也。若離念處。觀雖復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誦經行道頭陀坐禪。聽讀多聞講說教化。皆不得入正道。故佛勸令依念處修道也。二略釋四念處名者。四念處亦名如意止。即是觀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諸法中。各觀身受心法真實智慧。真實智慧者。破四法四倒四食四識四住四魔之智慧也。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一身念處者。一切內外色陰名之為身。觀身智慧名之為念。明見不淨破淨顛倒。名之為處。是為身念處。二受念處者。一切內外受陰名之為受。觀受智慧名之為念。知受悉苦破樂顛倒。名之為處。是名受念處。者。一切內外識陰名之為心。觀心智慧名之為念。見一切心無常破常顛倒。名之為處。是名心念處。四法念處者。一切內外想行二陰。及有為法名之為法。智慧名之為念。見法無我破我顛倒名之為處。是為法念處。是四念處。有十二種觀。所謂內四外四內外四也。問曰。四念處是慧。云何返從念受名。答曰。為初學用念持慧。不妄受異緣念為之增上。從念受名也。三明分別三種念處不同者。一性念處。二共念處。三緣念處。所言自性念處者。說諸不顛倒慧也如佛說修身觀身觀者是慧。念處者。所作事不妄受緣。故除自性過。故說念處。南嶽師云。亦名慧行。亦名實觀。緣理斷結之正要也。所言共念處者。定與慧相共法。如佛說比丘善法積聚。謂四念處是為正說。南嶽師云。亦名行行。亦名得解觀。是對治事中善法。共正道斷結色及諸數也。又能發諸神通也。所言緣念處者。一切諸法。如佛所說比丘一切法四念處。是為正攝受具足故。乃略緣故。南嶽師云。還是性共二種念處。能觀之智所觀之境。合辨具一切法義也。若能分別觀察。即發四無礙辨也。問曰。如雜心說。共念處斷煩惱。非餘自性念處。雖有略境界。彼不具足不能斷結也。答曰。眾生根有利鈍。鈍根結厚彼不具足不能斷結。利根結薄雖彼不具足助道。性念處慧即能斷結。復次如雜心明四念處。法念處斷結。非前三念處。今明如禪經說。摩訶迦絺那修身念處。觀成即得初果。何必定至法念處也。問曰性念處。但說慧數羸弱。云何能斷結。答曰慧數不獨起。豈不能斷結也。問曰。若諸數隨起。即是共義也。答曰。諸數隨起有二種。一但是之緣理慧。諸數任運隨起。此說性念處。二修諸數作助道善法。故說共念處斷結。故佛說善法積聚。屬共念處。助正道共斷結使故。雜心偏說共念處斷結。然利根人用性念處非不斷結也。四明為破三種六師故。佛說四念處者此念處教出過三種六師之說。故能破一切外道也。若三乘行人。修三種念處得成就者。亦能破一切外人也。何等名為三種六師外道。一者一切智六師。二者神通六師。三韋陀六師。一切智六師者。邪心見理發於邪智辨財無礙也。神通六師者。得世間禪定發五神通。亦有慈悲忍力。刀割香塗心無憎愛。皆是根本十二門禪定力用也。韋陀六師者。即是博學多聞。通四韋陀十八大經。世間吉凶天文地理醫方卜相無所不知。故名韋陀六師也。若此六師。內有邪一切智慧。外能神通轉變。知世間吉凶通四韋陀。及十八大經無不知曉。是則各有智慧神通解。十六大國敬之如佛。為欲破此三種六師。故說此三種四念處也。一性念處。即破一切智六師。所以者何。外人皆依身邊二見發一切智。謂得涅槃常樂我淨。此即蟲食木偶得成字。蟲亦不知是字非字也。今佛說性念處觀。即破此身邊二見。不生四見六十二見顛倒。是故破一切智六師也。次明共念處。破神通六師者。外人但於根本四禪。發五神通。禪定既淺兼無理事觀。故神力轉變蓋不足言。今佛說共念處。即能發背捨勝處一切處九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三昧發諸神通禪定。既深行力大所發神通無礙自在。變化無方摧諸外道。事如指掌。是以身子降伏勞度。差目連化河溺諸外道。皆是共念處觀所成神通也。次明緣念處觀。

破韋陀外道者。四韋陀十八大經。皆明世間人天愛論見論淺近之事。佛說出世三藏。若名若義而彼經書所不記載。佛說緣念處觀。緣佛所說三藏教門。出世名義法門道理。若相對比並豈外人之所見聞。故緣念處觀破韋陀外道也。

四教義卷第四

四教義卷第五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五明三種念處成三種羅漢者。一若單修性念處。成慧解脫羅漢。二共念處。成俱解脫羅漢。三緣念處。成無疑解脫羅漢。所以者何。性念處即是緣理之智慧。念處相應發真無漏。即成慧解脫羅漢也。共念處共善五陰。成就背捨乃至超越三昧願智頂禪。如此助道共正道令發真無漏。即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成俱解脫阿羅漢也。若緣念處。即是緣佛言教所詮一切陰入界。性共二種念處。能觀所觀名義。若在禪定觀此名義。即發四無礙辨。名為無礙解脫大阿羅漢也。問曰。慧俱之名。乃是曇無德部非數家所用也。答曰。三藏教同俱用無咎。復次雜心偈云。慧解脫當知不得滅盡定。若得滅盡定。當知俱解脫。此偈明時不時有慧俱不同也。問曰。不應別說無礙解脫。九種羅漢無此名目。答曰。此出智度論。明欲結集法藏集千羅漢。皆得共解脫無礙解脫也。如辟支佛出無佛世。雖得緣覺道具三明八解脫六通變化。以不聞佛說法。故不得四無礙辨。若欲報信施之恩。但現十八變化。何況羅漢不聞佛說三藏教。而能自發四辨無礙。解釋佛法無礙滯也。六明念處觀法者。念處觀法有三種。一性念處者。大智度論云。性念處是智慧性。觀身智慧是身念處。受心法亦如是。解者不同。有但取慧數為智慧性。即是性念處。若南嶽師解。觀五陰理性名性念處。故雜心偈云。是身不淨相。真實性常空。諸受及心法亦復如是說。觀別想性念處。破四顛倒有二種。一破愛。二破見。一破愛性念處者。夫有生之類。無不愛著果報五陰。及外依報也。一身念處觀者。觀此內身有五種不淨。一生處不淨。二種子不淨。三自相不淨。四自性不淨。五究竟不淨。一觀生處不淨者。女人胎內生熟二臟之間十月住也。二種子不淨者。攬他精血合為種子也。三自相不淨者。身諸垢膩九孔流溢也。四自性不淨者。觀身不淨。如明眼人開倉見穀粟觀。三十六物不淨充滿也。五究竟不淨者。此身若死。□脹爛壞蟲膿血露甚可厭患。若見五種不淨破淨顛倒。名內身念處。觀外身內外身亦如是。二受念處觀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合故生六識。六識生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苦受是苦苦相。觀樂受是壞苦相。觀不苦不樂受是行苦相。若意根生三受同皆苦。即破樂顛倒名內受念處。外受內外受亦如是。三心念處。觀此意識是有為屬因緣故無常。先無今有今有後無。剎那念念生滅故無常。即破常顛倒。名內心念處。外心內外心亦復如是。四法念處。觀內想行二陰因緣和合無有自性。起唯法起滅唯法滅。無人無我眾生壽命。十六知見皆不可得。破我顛倒名內法念處。外法內外法亦復如是。此如成實大智度論明。是為性念處之初門也。二破見性念處者。即是觀身邊二見污穢無記五陰。即陰我離陰我。陰中有我我中有陰。撿我不可得。破二十種身見名之聖行。次別觀邊見五陰。所言性身念處者。即是色性也。色若粗若細悉是不淨。粗色即是人身世界。細色極於鄰虛。細塵若是粗細色常。是見悉依色。若見粗細色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是見悉依色常即有見。無常即無見。亦常亦無常。即亦有亦無見。非常非無常。即是非有非無見。如是等四見。悉依色即是四邊見色陰。若不知是邊見色陰。生解執著戲論。諍競從見起諸煩惱結

使。亦因結使作起諸惡業。或因結使起諸善業。結業流轉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無際也。云何名為不知邊見色陰之相。若是外人盲冥故。自不識邊見污穢之色。各云是事實餘妄語。計為涅槃常樂我淨。此不足及言。但末代佛法學問坐禪之人。亦多迷此邊見色。所以者何。如阿毘曇師言。毘曇是見有得道。折色至鄰虛細塵。不可破盡。見此細塵有理即得道也。今謂此猶是邊見有見污穢之色。若因有見生解。起諸結業流轉生死。事同前說何關道也。故智度論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毘曇即墮有中。又諸成實論師皆云。見鄰虛細色有者。此是調心之觀。不能得道。若折此鄰虛細塵空。得實法空。以見空故即能得道也。今云若見鄰虛色空。只是空見邊見污穢色陰。若見此生解起諸結業。流輪生死事同前說。何關道也。故智度論云。不得般若方便。若入空門即墮無中。昆勒說。見鄰虛塵色亦有亦無入道。過同前說。論既不來此土。無論可弘。無繁具出。但智度論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即墮有無中也。但脫諸三論師。或云。道非有非無。何必毘曇見鄰虛細色有得道也。成論復那忽云。見鄰虛細色空得道也。今問若爾。見非空非有是得道不。若言得道。中論何故云。若言非有非無此名愚癡論。此是非有非無邊見污穢之色。何關道也。答曰。用非有非無。破有無有無既破。豈有非有非無之可存。正道畢竟清淨無說無示也。問曰。爾。與長爪及老子。明不可說何殊。今一家明性身念處不爾。若不見非有非無污穢之色陰。四諦之理名愚癡論。若知此是污穢之色。名性身念處。即開三念處門四念處門。開三十七品門。因三十七品。門見生滅四諦得寂滅涅槃。即是見有得道。是名於諸見而不動。而修三十七品。若知非有非無污穢之色。如幻如化畢竟不可得。本自不生。即是摩訶衍明身念處。具足一切佛法。如大智度論說也。此經云。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復何須捨非有非無。以盡淨不可說為得道也。故思益經云。譬如有人欲捨虛空終不離空。欲又遠覓虛空終不得空。若不得見非有非無中半滿之道。亦不知盡淨不可說中半滿之道。雖復解慧分明。終是世智辨聰。不免結業流轉生死。同前所說。若知身邊二見四見六十二見。皆是污穢色陰。即是觀色不淨破淨顛倒。名身念處也。二受念處。若觀受是常。是見依受。受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是四見悉依受。即是四邊見受陰。一受各有三受。三受皆苦破樂顛倒。是名受念處。觀三心念處。若觀心是常。是見依識。心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是見悉依識。即是四邊見識陰。四種見識陰四種見皆是無常破常顛倒。是名心念處。四法念處。若觀想行二陰。常是見依想行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是見悉依想行。即是四邊見。想行二陰。四種見。想行二陰皆無我。破我顛倒。是名法念處觀。此性四念處觀。果報五陰身邊二見單複具足。乃至不可說污穢無記五陰。若破四顛倒。即破十四難。伏六十二見八十八使。及因見所起一切善不善。二十五有生死之業。又此諸見未必悉是外人所起。若佛法中學問坐禪。發種種知見是非諍論。皆是身邊二見污穢五陰。起如是等諸見戲論。破於慧眼不見真實。若不覺不知。不能用性念處觀。觀此五陰破四顛倒。則起見便作諸。惡業。或用見心修善。即是外道。此意難見佛法。學問坐禪定人當好思之。若能覺知用性念處。如前觀察破四顛倒能生暖法。故智度論云。若有為法中不得正憶念。能生暖法無有是處。有為法中得正憶念。不生暖法無有是處。諸長爪梵志聰明博學。謂一切法可轉。一切論可破。無一法可得。自言得諸法實相。尚迷此念處。是故如來用別想性念處往問。即破其愛慢得法眼淨。當知別想性念處。入道之要門。若利根人修此性念處。觀解分明即能發真無漏。故佛勸諸比丘。依念處修道。若末世坐禪講說學此義。即毘曇見。有得道其意申也。若其迷此者。設言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皆是愚癡論。事同上說。長爪之過意在此也。問曰。若性念處如此玄絕經論。何意不作是說也。答曰。佛在世時人根猛利。去世之後。正像法中猶有得道之人。經論何須言。取其耳冥諸其掌也。復次西土經論悉度來耶。

復次上所引經論文。之非佛菩薩意也。次明共念處觀。大智度論若觀身為苦因緣生道。若有漏若無漏。受心法念處亦如是。解者不同。有師解云。共善五陰諸善心數法。合明心念處。若南嶽師解。即是九相背捨勝處。諸對治觀門助正道。開三解脫故名為共念處。故經云。

當念空法修心觀不淨。是名諸如來甘露灌頂藥服者。心無憂惱得至涅槃岸。此即是共念處之明文也。空法者。毘曇有門。止觀生空名為空。修心觀不淨者。即是初背捨。不壞內外色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是名初背捨。從初背捨習不淨觀。不淨觀有二種。一小不淨觀。二大不淨觀。破淨顛倒。內無色相入二背捨。乃至成就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獅子奮迅超越三昧。觀欲界入初禪。皆是見不淨破淨顛倒。是名共身念處觀。受心法念處亦如是。次明緣念處觀者。智度論云。一切色法名之為身。十八及一入少分名之為身。六種受為受。六識為心。想行二陰及三無為名法。解者不同。有師解。通一切所觀境界。皆名緣念處觀。有言。十二因緣境界。有言。慈悲所緣境界。若南嶽師解。緣佛說教所詮。一切陰入界。四諦事理名義。言語音詞因果體用。觀達無礙能生四辨。於一切色法心無所礙。成無礙解脫。是緣念處觀二明別想四念處位者。有三種根性不同。若慧解脫根性別想四念處。但修性念處觀若俱解脫根性。修性念處亦修共念處。若無礙解脫根性。俱修三種念處。成別想念處。若能於別想念處中。生四種精進名四正勤。修四種定名四如意定。五種善法生名之為根。善法增長遮諸煩惱。名之為力。分別道用名七覺分。安穩道中行名八正道。若入八正道。即能觀四諦成別想四念處也。三明總想四念處位者。有人言。共念處即是總想念處。今謂不爾。應作四句分別。一者境別觀亦別。二者境別而觀總。三者境總而觀別。四者觀總境亦總。初境別觀亦別。正是別想性四念處位。次境別觀總境總觀別。此二即是總想四念處之方便。四境總。觀總此觀若成即是總想四念處之位。今明境總觀總。即是總上所明性念處所觀五陰。作一身念處。觀此身污穢不淨及苦無常無我。破淨顛倒及三顛倒也。是名總想性身念處。觀總身念處觀。或總二陰。或總三陰。或總四陰。或總五陰。具解釋受心法念處亦如是。總想共念處。總想緣念處。亦如是類之可解。是名總想四念處位。此位亦有三種根性。類別想念處可知。若有方便。即入總想念處位。若無方便即非總想位也。如何有方便。若於總想念處之中。具足修總想。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皆如性四念處中說。但以總想善法深細為異耳。若安穩八正道中行。即能觀四諦是時得性法念處。故能生於暖法。故智度論云。八正道中行。初得善有漏五陰。名為暖法。當知有方便者。已得三十七品也。問曰。八正見道七覺修道。今何得念處位中說耶。答曰。毘婆沙論云。若八正在前七覺在後。決定是無漏。若七覺在前八正在後。通有漏無漏也。此三賢人位並名乾慧地。未得善有漏五陰相似理定水。定水未霑故名為乾。而悉有觀行能伏諸見。故名為慧。住持能生善法。名之為地。故名乾慧地。亦名外凡人。四明暖法者。是善五陰是智慧性。生聖智火故名懦法行者。因有善方便總想四念處。性共緣法念處依六地定。瞿婆娑說。暖法亦依七地。初發善有漏五陰等知似解。得十六智火之氣分。名之為暖。亦四正勤也譬如攢火煖氣若發即有煙相。用念處觀攢五陰境發智慧煖煙起正勤煖故名暖法也。又如冬冰。春陽氣動則有消融之相。暖法解發。身邊六十二見冰執漸覺消融也。故涅槃經云。得暖法觀人七十三人。我弟子有外道則無。以佛法有別想總想四念處觀。能破一切諸見顛倒。故得暖法。十八種六師。雖各稱一切智人。戲論破慧眼。不見於真實相。故法華經云。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是故舍利弗。我為設方便。說諸盡苦道。當知外人。如此執見罪障深重。豈得生暖法也。末法多有學問坐禪之人。不能如是修習念處。執著諍競者。亦同外人之過。尚不能生暖法之善。大乘功德終不發也。略說暖法位竟。五明頂法位者。亦是善五陰。亦智慧性在暖法之上名之為頂。證暖法已用正方便正憶念。勤修增進暖法善根。依六地定亦依七地。若暖法增長。次生善根名為頂法。緣四諦十六行得四如意足定。見四諦分明。如登山頂觀膽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頂法。若生法愛即頂墮也。六明忍法位者。亦是善五陰亦智慧性。於四諦堪忍欲樂。名忍法位。於頂法位用正方便。勤修增進頂法善。依六地定。若頂法善根增進。即生柔順忍。亦緣四諦十六行。爾時信等五種善法。並得成根。以慧根故於四聖諦。堪忍欲樂故名忍法。忍法有三品。下忍於十六行依法諦觀。比諦觀中忍十番縮觀。上忍但觀欲界苦下四行。隨觀緣一行。若下中二品忍。雖起煩惱惡業而不受三塗報。

由受人天百千生報。若上品忍成。但有人天七生業在。增上一剎那。即入世第一法也。問曰。暖頂亦堪忍。何故不名堪忍。答曰。若通論四善根。亦名四忍但忍法不退別受忍名。若暖法遇惡因緣退。通造五逆謗方等經。作一闡提墮無間地獄。若頂法退遇惡因緣退。雖不斷善根猶作五逆等罪也。今此忍法智慧強惑弱。諸惡所不能動。以忍力大故。一切惡心非數緣滅。如獅子王群獸遠避。問曰。若暖頂退者。云何名性地。答曰。此人雖造惡墮地獄。一入受罪竟終不重入。有性地善根故能得聖果。是故經云。寧為調達。不為鬱頭藍子調達造於三逆罪墮於地獄。出生於人中辟支佛。諸根猛利過舍利弗。七明世第一法位者。於凡夫所得最勝善根。名為世間第一法也。亦是善有漏五陰。亦智慧性。上忍一剎那依六地定。以生一剎那最勝善根。名為世間第一法。此一剎那具足五力。苦下四行隨緣一行一剎那不住。故似見道。所以者何。行人有二種。一愛行。二見行。愛行有二種。我慢行。懈怠增。見行亦二種。謂我及我所。著我慢者。修無常行入世第一法。懈怠增者修苦行入。著我者修無我行入。著我所者修空行入。彼修總想念處次第生決定心。世間善有九品。下下下中下上名暖法。中下中中名頂法。中上上下上中名忍法。上上名世間第一法。若觀五陰無常等善根名暖法。觀三寶功德名頂法。觀察聖諦名忍法。觀苦聖諦次第聖道。名世間第一法。暖法若退法捨若命終捨。若度界地捨。頂法亦如是。忍法無退法捨。餘二捨同上。世第一法一剎那無捨。復次是四善根人。皆用性共緣法念處。修道亦是四念處之異名也。即一得不失。更受勝名之義也。毘婆沙解釋世第一法。遂有數十家異釋不同。七賢名義無量。豈凡夫所知也。問曰。七賢之位。前淺後深。何故偏釋乾慧地。不委分別性地。答曰。乾慧地最淺。如上分別。已自難知非世能測。正是初心所學邪正分派。一切佛法行人。即自匆用一切學問坐禪之人所迷沒處。須略分別也。若入性地解慧目生。非凡能所測。多言妄說何可承信。所以一家講讀說法。必須委釋初心。若賢聖深位但點章而已。其坐禪者。略知佛法大意。即須覺悟無常懺悔行道。豈可馳逐不急之言。其欲稱說利物。得此正意分明名相。有所不達更自尋訪。略說七賢位竟。

四教義卷第五

四教義卷第六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二明七聖位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羅漢。七不時解脫羅漢。此七位通名聖者。以正為義。即練道懸鏡也。苦忍真明捨凡夫性。得入聖人性。真智見理斷於同類之礙。故名為聖。此七聖人復有二種不同。謂學無學。前五種聖人悉是學人。後二種聖人是無學位也。言學人者。始從苦法忍發得真智。自爾方有聖人也。有聖諦具有漏無漏二種五陰。見聖跡故名為學人。於諦不推求故名無學人也。又無學人者。真智見理既極三界。正使已盡無惑可治。不須更學四真智也。復就七聖之位。分為三道。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一見道者。即是八正道。見理斷見諦惑。至十五心。如破石方便也。二修道者。即是七覺分隨觀一諦所斷思惟。如斷藕根絲方便也。三無學道者。如前分別也。一明隨信行位者。即是鈍根人入見道之名也所言鈍根者。非自智薰憑他生解名為鈍也。是人在方便道。先雖有信已未發真不名為行。行以進趣為義。從得苦忍真明十五剎那。進趣見真名隨信行。故說但有近行人無遠行人。又若在十五心中。命終無有是處。苦法忍者。欲界見斷十使對治。是法是則初無漏無礙道也。復次世間第一法。次第不作不向不行。已能捨邪業耶趣邪見也。

又復世間第一法分別苦法忍。作五種定。謂地定行定緣定剎那定次第緣定。次第緣定者。世間第一法後即入苦忍也。雜心偈云。謂色無色苦集滅道亦然。此法無間等是說十六心。十五心成屬見道。第十六心即屬修道也。若謂不應然者。如盡智成。亦應屬無學道也。是信行人見道十五心。亦名八人地。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即是須陀洹向。向亦名行中須陀洹也。二明隨法行位者。即是利根人入見道之名也。言利根者。自以智薰見理斷結。故云利也。本在方便道中。能自用觀智觀四真諦法。但未發真不名為行。因世間第一法發苦忍真明。十五剎那進趣見真。故名法行也。分別法行類前信行。解釋可知。但鈍根憑他生解自智少觀察。利根自智多觀察為異耳。三明信解位者。即是信行人。入修道轉名信解人也。鈍根憑他信進發真解。故名信解。此信解人證果有三。一證須陀洹果。二證斯陀含果。三證阿那含果。一明信解證須陀洹果者。第十六道比智相應。即證須陀洹果也。須陀洹天竺之言。此翻修習無漏。若成論明猶是見道。若數人明義。證果即入修道。即用此一往釋修習無漏義便也。若見所斷略說三結盡。廣說八十八使盡須陀洹。受生生死七返終不至八生。二明信解證斯陀含果。有二種。一向二果。一向者從初果心後。更修十六諦觀。七菩提行現前。即此世無漏斷煩惱一品。無礙斷欲界煩惱一品二品。無礙斷二品乃至五品。皆是斯陀含向。亦名勝進須陀洹。約此說家家也。二果者若斷六品盡。證欲界第六品解脫。即是斯陀含果也。斯陀含天竺之言。此翻云薄。欲界煩惱分為九品。前六品盡餘三品在。前斷已多所。未斷少。故名為薄。三明信解人證阿那含。亦有二種。一向二果。一向者若斷欲界七品乃至八品。皆是阿那含向。亦名勝進斯陀含。約此說一種子也。二明果者。九無礙斷欲界結。證第九解脫。即名阿那含果也阿那含者天竺之言。此翻云不還。此人欲界五下分結盡。更不還生欲界。故言不還也。復次須陀洹有三種。一行中須陀洹。即是須陀洹向。二住果正是須陀洹果也。三勝進勝進須陀洹。亦名家家。即是斯陀含向也。斯陀含但有二種。一住果。二勝進。勝進斯陀含亦名一種子。即阿那含向也。阿那含亦有二種。一住果。二勝進。勝進阿那含。進斷五上分結。所謂色染無色染等結。即阿羅漢向也。阿羅漢但有一住果問曰。此說次第得果。毘曇明超越得果。云何分別。答曰。若凡夫時。斷欲界結六品乃至八品盡。未入見諦道。後發苦忍真明。十五心中是斯陀含向。十六心即證斯陀含果也若凡夫時。先斷欲界第九品乃至無所有處盡後入見諦十五心。名阿那含向。第十六心即證阿那含果。此是超越人不證前二果也雖是信解是鈍根。而有五種根性不同。所謂退思護住勝進也。若證阿那含果。復有五種般及七種般八種般。五種般者。一中般。二生般。三行般。四不行般。五上流般也。七種般者。開中般為三種也。八種般者。五種如前。具足現般無色般不定般也。四明見得次位者。法行人轉入修道。名為見得。是利根人。自以慧薰見法得理。故名見得。是見得人在思惟道。次第證三果。超越得二果。亦如信解中分別。但以利根。不藉聞法不假眾緣具。自能見法得理為異也。見得利根。但是不動根性。若證阿那含果。亦有五種般及七種八種不同也。五明身證位者。還是信解見得二人。入思惟道。用無漏智斷五下分結。五上分結故發四禪四無色定。即用共念處。修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入九次第定三空事。性兩障先已斷盡。又斷非想事障滅緣理。諸心心數法入滅盡定。得此定。故名身證阿那含所以者何。入滅盡定似涅槃法。安置身內息三界一切勞務。身證想受滅。故名身證也。若約初果解身證者。但以先於凡夫。用等智斷結。得四禪四無色定。後得見諦第十六心證阿那含果。即修共念處。還從欲界修背捨勝處一切處入九次第定。成身證也。是阿那含有二種。一者住果但是阿那含也。二者帶果行向。即是勝進阿那含也。猶名阿那含行向故。即是阿羅漢向攝。故智度論云。那含有十一種。五種阿那含正是阿那含。六種阿那含阿羅漢向攝。當知此身證阿那含。即是勝進阿那含。阿羅漢向攝。五種般那含。七種般那含。皆但有上流般。八種般那含但有現般無色般也。如是阿毘曇。約信解見得。分別數。那含乃有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廣說大事豈煩分別也。六明時解脫羅漢者。即是信行鈍根。待時及眾緣具方得解脫。故名時解脫。所言阿羅漢者。是天竺語。此土無翻名。含三義。一殺賊。二不生。三應供也。具此三義位居無學。阿羅漢有五種。謂隨信行生

五種。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勝進也。彼得二智。盡智無學智等見也。若用金剛三昧。於非想九品惑斷盡次一剎那。證非想第九解脫盡智。次一剎那得無學等見也。彼或時退故。不說得無生智。此五種阿羅漢。是信行種性根鈍。因中修道。必假衣食床具處所說法及人。隨順善根增進不能一切時隨所欲進也。是五種羅漢各有二種。不得滅盡定。但是慧解脫。若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若不得滅盡定。是人因中偏修性念處觀。不修共念處觀也。若得滅盡定者是人因中。修性念觀。亦修共念處。若證果時。三明八解脫一時俱得。故名俱解脫也。七明不時解脫阿羅漢者。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動法阿羅漢也。所言不時解脫者。不動法人。一向利根因中用道。能一切時中隨所欲。進修善業不待眾具。故名不時解脫也。是人能不為煩惱所動。故名不動。是不退義成就三智。謂盡智無生智無學智等見。能用重空三昧。擊聖善法以空捨空。空定故言能擊。是不動法阿羅漢。亦有二種不同。一不得滅盡定。但名慧解脫。二若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若聞佛說三藏教門。修緣念處。即發四辨名無礙解脫。是名波羅蜜聲聞。能究竟具足一切阿羅漢功德也。問曰。是時不時二人。利鈍不同。云何並得俱解脫也。答曰。此簡鈍利明有難易之殊。何關簡得與不得也。此之七聖名真沙門。沙門有二種。一者直言沙門。沙門即因也。二者沙門那。沙門那者果也。或沙門有八十九。所謂見諦八忍。思惟八十一無礙也。就沙門那。亦有八十九。所謂見諦八智。思惟八十一解脫也。就沙門那復有二種。一有為果。八十九有為果也。二無為果。八十九無為果也。此約智斷明約智德。明八十九有為果。約斷德明八十九無為果也。略說三藏教毘曇有門。明七賢七聖位大意竟。但賢聖義多有所關。毘曇有門雖有多義無復是過。若欲分別究其支流。必須讀毘婆沙也。問曰。前說乾慧位。實與舊解殊途。次明性地。見思無學。此與常途解釋。未覺有異。答曰。若乾慧有異。即性地見思無學皆悉異也。譬如生人死人。若一身分是生。一切身分皆悉是生。若一身分是死。一切身分俱死。死生之殊豈非一切俱異。今明乾慧。若如生人。則性地見思無學皆如生人。他明乾慧若如死人。則性地見思無學皆如死人也。復次今明乾慧若如死人。則性地見思無學皆如死人也。他明乾慧若如生人。性地見思無學皆如生人。當用智斷合譬。始終名相如身分。何曾不同。始終智斷如生死之異何得不異。其得此意者。如人有目。日月光明照見種種色。其迷此意者如為盲人設炬。何益無目者乎。此應次明三藏教空門入道二十七賢聖位者。信法二行即是兩賢。在方便道空門發真無漏斷見惑未盡。無行即須陀洹近向見惑盡名須陀洹果。空解增明斷欲界思惟一品乃至五品。名斯陀含向。斷六品盡即是斯陀含果。斷七品八品盡名阿那含向。欲界九品五下分盡即是阿那含果。阿那含有十一種。帶果行向即是阿羅漢向。進斷上二界思惟也。非想九品盡即是阿羅漢果。是阿羅漢有九種。賢人有二聖有二十五。合有二十七賢聖。具出成論。但事相繁多。廣說摩訶衍義昆勒門非有非空門。經不委出論不來此。豈可謬有所判。問曰。兩門不度不可懸判。空門明位勝阿毘曇。何故捨勝用劣。答曰。毘曇雖劣而是佛法根本。是故佛去世後流傳利物。且又大乘經論破小乘用小多取毘曇有門。少用空門故須略出毘曇有門。佛法根本賢聖之次位也。第二明三藏教辟支佛乘位者。三藏教詮生滅十二因緣之理。明辟支佛義。亦應具有四門。今但約薩婆多宗。明辟支佛乘位。即為五意。一翻譯。二分別大小。三明宿緣。四明觀法。五料簡。一翻譯者即為二意。一翻名。二解釋。一翻名者。辟支迦羅。是天竺之言。此土翻為緣覺。此人宿世福德神根勝利。學十二因緣以悟道也。二解釋者。大智論云。緣覺有二種。一獨覺。二因緣覺。一明獨覺辟支佛迦羅者。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是人先世因緣。能獨出智慧不從他聞。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獨覺。如大智度論明。有一國王出園遊戲。清旦見樹林華果。鬱茂甚可愛樂。時王食已即便偃臥。王諸婇女。皆競採華毀折樹林。時王覺已見樹林壞。內心覺悟。一切世間無常變壞。皆亦如是。且思惟是已。無漏道心朗然開發。斷諸結使。成辟支迦羅。具六神通即飛到閑靜處。山林清且曠入深禪定。受無為樂。二明因緣覺者。是人道根淳熟。藉小因緣而能覺悟。如見林壞。因此覺悟成辟支佛。大智度論意。似用此為因緣覺也。今明因緣覺者。因聞十二因緣。覺悟成辟支佛也。十二因緣有三種不同。一者三世十二因緣。二者二世十二

天台宗资料

【新闻导入】2014年5月27日,创建于1400多年前的天台宗首次在它的发祥地——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矗立起了“象牙塔”,在庄严的礼仪活动后,浙江佛学院(筹)天台宗佛学院揭牌宣告成立,中国有了首个天台宗高等学府。 天台宗佛学院置于天台县万年禅寺之内。万年禅寺发端于东晋,始建于唐,号称“佛国明珠”,南宋时曾列入“五山十刹”,兴极一时。该寺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日僧荣西、道元曾先后来此求师学法,回去后分别创日本“临济宗”和“曹洞宗”。学院两涧襟带、山阜拱卫,处于山抱水环之中。院内殿宇宏敞,层楼叠阁,深山古寺,环境清幽。【创始人】天台宗学统自称有九祖: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章安大师)、智威、慧威、玄朗、湛然。另有以慧文禅师为初祖,或以智顗大师为初祖。 智者大师(公元538年~公元597年)为中国天台宗祖师(三祖,即以慧文、慧思为初祖、二祖)。隋代荆州华容(湖北潜江西南)人,俗姓陈。字德安。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七岁即好往伽蓝,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诵持之。年十八,投果愿寺法绪出家。未久,随慧旷学律藏,兼通方等,后入太贤山,诵法华、无量义、普贤观诸经,二旬通达其义。陈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苏山,参谒慧思,慧思为示普贤道场,讲说四安乐行,师遂居止之。一日,诵法华经药王品,豁然开悟。既而代慧思开讲筵,更受其付嘱入金陵弘传禅法。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从而树立新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 智顗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他成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因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故亦称法华宗。自智顗以来,代代相传。十一世纪初,因争论智顗《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分为山家和山外两派。山外不久衰微,今所传者都是山家派。因隋炀帝授予他智者之号,故世称『智者大师』。著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二十卷及四教义等著作,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以灌顶、智越等最著名。 【教义观点】 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天台宗的宗旨是《妙法莲华经》,指南是《大智度论》、《法华玄义》和《法华文句》,扶疏是《大般涅盘经》,观法是《大般若经》。 “天台三大部”:《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 《法华经》认为人人都具有佛的本性,这是与生俱来的。如果通过修行,克服各种贪欲,转迷为悟,人人都可以觉悟成佛。这是大乘佛教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把小乘佛教所追求的修行到阿罗汉的最高理想提升到成佛的境界。 一念三千,出自佛教天台宗《摩诃止观》卷五上,指的是三千性相都具足于一念之中。所谓一念,天台宗指的是心足具一念,即称一念。与作为时间单位的一念不同。所谓三千,指的是三千性相,与三千世界的三千不同。:一念三千中的“一念”既不在三千之后,也不在三千之前,“三千”也不在一念之前或一念之后。如果认为一心而能生三千,便堕于纵过;如果认为三千某一时具于一心,又堕于横过。一念三千的真正含义是一念即三千,三千即一念。 谓空假中三谛,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十法界中,任何事物,其体其相,悉具三谛,如是作观,名三谛圆融观。智者又说:“实相之体只

第五讲 一乘圆教

第五讲一乘圆教 禅道网高僧大德书籍著作达照法师-> 达照法师书籍-> 《永嘉禅》讲座高级书籍第五讲一乘圆教《法华经》前半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佛陀所说的三乘教法归为一佛乘,开权显实,阐述了诸法实相十如是。我们接下来学习一乘圆教。一、一乘圆教 我们要学习的一乘圆教是从《法华经》中得到的一佛乘思想。《华严经》也讲一乘教,华严宗所讲的一乘圆教是指一真法界的大圆满教法。天台宗的一乘圆教和华严的圆教思想角度不同,义理也有一定的差别。 我们在这里要讲的一乘圆教,就是天台宗智者大师判别佛陀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中的圆教。这八教又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化法四教就是藏教、通教、别教和圆教。圆教是最圆满、最究竟的教法,佛陀出现在世间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讲圆教的教法。 一乘思想是标榜成佛为唯一究极果位。三乘正法中有三贤十圣位,菩萨修行的位次,如果算上凡夫的位置,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但是最终的真正目的是要大家成就妙觉极果。我们妙果寺就是指佛的果位,叫妙觉极果,简称为妙果。 一佛乘思想主张三乘都可以成佛,还不只是三乘,而是一切

众生都能成佛。过去也有人把众生分为五种根性,比如二乘种性的人只能成就罗汉,菩萨种性的人只能永远做菩萨,一阐提种性断善根的人就永远都只能在恶道里,成佛的种性就只能成佛,还有不定种性,就是不确定你到底会成就什么果位,根据你努力的情况,努力到最后能成佛那就成佛,也可以先成罗汉,再成菩萨,再成佛。 但是天台宗根据佛所说的《法华经》思想,认为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所以主张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正法都能成佛,《法华经》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乘圆教的思想。1。三种修行方式 依据《法华经》所说,我们实践佛法的修行方式有三种,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声闻乘是修四谛法,就是观察苦、集、灭、道,知道人生是苦,找到苦的原因,把苦的原因——我执我见断除了,就能够证入涅槃,然后通过修习八正道、四念处这种种法就能够得到解脱。现在的南传佛教基本上都是这样修行,这叫声闻乘。 缘觉乘通过观察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都是缘起而无自性、都是空的而悟道;也有听佛讲十二因缘而悟道的。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忧悲苦恼。通过顺观十二因缘和逆观十二因缘,就能找到我们的爱恨苦乐等一切情绪的源头在哪里,找到了整

五时

[编辑本段] 词语·五时 【拼音】:wǔ shí 【注音】:ㄨˇ ㄕㄧˊ [词语解释] (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 《吕氏春秋·任地》:“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获死。” 高诱注:“五时,五行生杀之时也。” 陈奇猷校释:“五时者,春、夏、秋、冬、季夏也。本书《十二纪》,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而於《季夏》之末别出中央土一节,是以木、火、金、水、土五行配属春、夏、秋、冬四季,即所谓五时也。”《隋书·王劭传》:“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 (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盘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盘时。 南朝梁刘孝标《<昭明太子集>序》:“五时密教,月犹镜象;一乘妙旨,观若掌珠。” 清龚自珍《总正历代所译一切经》:“ 释迦既没,阿难结集释迦 一代五时之教。” [编辑本段] 医学·五时 即春、夏、长夏、秋、冬。《灵枢·五阅五使》:“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 【五时】 判教用语。依大小乘经典之说法时期,判定释尊一生之说法为五个阶段。又称五时教。此五时之说,始于刘宋时代的慧观,其后萧齐时代的刘、隋代的天台智顗、唐代的法宝也各立五时说,但分法不同。由于彼等皆视大小乘经典为佛说(实则大乘经

典系佛灭后数百年始告陆续出现),因此所作的教判,并不合历史事实。兹分述如次︰ (一)刘宋·慧观所立︰首先分判一代圣教为顿渐二教,渐教又分五时教︰ (1)三乘别教,又名有相教。 (2)三乘通教,又名无相教。 (3)抑扬教,又名褒贬抑扬教。 (4)同归教,又名万善同归教。 (5)常住教,又名双林常住教。 《三论玄义》云(大正45·5b)︰‘言五时者,昔涅盘初度江左,宋道场寺沙门慧观仍制经序,略判佛教凡有二科。一者顿教,即华严之流,但为菩萨具足显理。二者从鹿苑终竟鹄林,自浅至深,谓之渐教。于渐教内开为五时。一者三乘别教,为声闻人说于四谛,为辟支佛演说十二因缘,为大乘人明于六度,行因各别,得果不同,谓三乘别教。二者般若,通化三机,谓三乘通教。三者净名,思益赞扬菩萨而抑挫声闻,谓抑扬教。四者法华会,彼三乘同归一极,谓同归教。五者涅盘,名常住教。’《大品经游意》亦云(卍续38·11下)︰‘慧观法师云︰阿含为初,波若为第二,维摩、思益等为第三,法华为第四,涅盘为第五。’此中,第一时阿含,即三乘别教。第二时般若,即三乘通教。第三时维摩、思益等,即褒贬抑扬教。第四时法华会,即万善同归教。第五时涅盘,即双林常住教。 慧观此说,为我国判教之嚆矢,一时流行于江南之地,刘、僧柔、慧次、智藏、法云等诸师均争相承袭,僧宗、宝亮等,又以之配于《涅盘经》所说的五味之譬喻,使此说益加彰显,至天台智顗而集其大成。 又,《法华玄论》卷三云(大正34·382b)︰‘爰至北土,还影五教制于四宗。’北地慧光所立之四宗判教,即以此五时教为本。 (二)萧齐·刘所立︰亦判一代圣教为顿、渐二教。渐教中更立五时之别︰ (1)人天教, (2)有相教, (3)无相教, (4)同归教, (5)常住教。 《大乘义章》卷一云(大正44·465a)︰‘刘说言︰如来一代所说,无出顿渐,华严等经是其顿教,余名为渐,渐中有其五时七阶。言五时者,(一)佛初成道,为提谓等,说五戒十善人天教门。(二)佛成道已,十二年中,宣说三乘差别教门。求声闻者,为说四谛。求缘觉者,为说因缘。求大乘者,为说六度。及制戒律,未说空理。(三)佛成道已,三十年中,宣说大品空宗般若维摩思益,三乘同观,未说一乘、破三归一,又未宣说众生有佛性。(四)佛成道已,四十年后,于八年中,说法华经,辨明一乘,破三归一,未说众生同有佛性,但彰如来前过恒沙未来倍数,不明佛常,是不了教。 (五)佛临灭度,一日一夜,说大涅盘,明诸众生悉有佛性,法身常住,是其了义。此是五时。言七阶者,第二时中,三乘之别,通余说七。’

天台宗的寺庙

天台宗的寺庙 天台宗的寺庙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国清寺 国清寺简介 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山南麓。相传,公元575年,智者大师率弟子到天台,结茅为庵。陈宣帝为大师敕建修禅寺。后寺荒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建天台山寺。大业元年(605)赐额国清寺。唐会昌灭法时毁。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权题“大中国清寺”额。宋景德二年(1005),改名“景德国清寺”。元至正元年(1341)扩建。明洪武十七年(1384),寺院大部被风雨摧毁。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湛山寺

青岛湛山寺简介 湛山寺位于青岛市东部湛山西南、太平山东麓,为市区唯一的佛寺。1933年筹建,1945年落成。面积23亩。山门有两石狮,传为明代遗物。寺前石砌莲花池,为放生处。院内有大雄宝殿、三圣殿、天王殿及客舍,殿后为藏经楼,旧藏佛经6000余册及古代佛像。寺后东侧小山有八角七级砖塔,耸立云表。寺院南对黄海,东、西、北三面,浮山、湛山、太平山屏列,烟岚变幻,海阔天空。“青岛十景”之一“湛山清梵”即此。简介湛山寺筹建于1931年夏,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东铁路稽查局长陈飞青和佛学家周叔迦等倡议,得到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沈鸿烈及胶济铁路委员长葛光庭、青岛市佛学会会长王湘汀的支持和赞助,委托时任哈尔滨极乐寺住持=虚法师于1932年来青岛主持兴建的。第一期工程1934年4月开工,兴建了三圣殿、僧寮及围墙、放生池,同年9月落成,12月8日举行了开光仪式。1935年续建了讲经堂、方丈寮、执事寮、厨房、库房、茶房、浴室等。所需资金全部是募捐所得。第二期工程1937年动工,兴建了大雄宝殿和旧东院(后改为男居士念佛堂),1938年竣工。所需资金全部由王湘汀捐赠。第三期工程1937年动工,兴建了藏经楼及药师

浙江天台国清讲寺

浙江省天台县国清讲寺 天台山国清讲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距天台县3公里。天台山国清讲寺系中国佛教天台宗发祥地,是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国清讲寺自创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国清讲寺饱经沧桑,迭遭劫难,有受政府重视、教观宏开而兴盛,也有因战乱兵焚而衰落。国清讲寺创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系佛教天台宗的根本道场。高僧智者大师(智顗)于南朝陈太建七年(575年)入天台山,结茅为庵。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遵其师智者大师的遗愿派遣司马王弘修建。隋炀帝因有“寺若成,国则清”之说,赐名国清寺。唐会昌灭法时毁。大中五年重建,柳公权题“大中国清讲寺”额。宋景德二年,改名“景德国清讲寺”。国清讲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年修建,形成了五条建筑轴线。国清讲寺是一座拥有19600平方米面积,600多间屋宇的大型建筑群,它以五条纵轴为主体,其中包括四殿(弥勒佛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五楼(钟楼、鼓楼、方丈楼、迎塔楼、藏经楼),四堂(妙法堂、安养堂、斋堂、客堂),二亭(梅亭、清心亭),一室(文物室),正中轴线为山门弥勒殿、钟鼓楼、雨花殿(四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西轴线为安养堂、三圣殿、止观堂、妙法堂(楼上为藏

经阁)。东一轴线为聚贤堂、方丈楼、迎塔楼。东二轴线为慈云楼、禅堂和修竹轩。寺内有传为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郁郁葱葱。纪念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的“三贤堂”,重13吨的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罗汉,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的摩崖石刻,寺外有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至国清讲寺求算学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禅师之塔”。 1972年国清讲寺在周总理的关心和直接过问下,国务院外交部和宗教局都派员(其中有赵朴老)来寺作调研。1973年3月20日,国务院发出【1973】34号文件,批转《外交部宗教局关于整修天台山国清寺等问题的请示报告》,务使在1975年如期完成,开始接待日本信徒,并拨款30万元。同时浙江省革委会【73】58号文件《要求调运北京部分佛像的报告》。呈报国务院,铁道部遵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安排两个专列车皮,将北京划拨的佛像、法器等直接运到杭州。1973年9月1日再运到国清寺,供日本佛教徒朝拜。1975年10月,在赵朴老的陪同下,由日本天台宗座主山田惠谛为团长的日本天台友好访华团一行13人,到国清寺朝拜。 天台宗是隋唐时期最早成立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因实际创立者智者大师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因该宗奉《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故也称法华宗。据天台宗系谱记载,初祖为印度龙树,二祖为北齐慧文,三祖为慧思,而实际创始人则是陈

天台宗的代表人物

天台宗的代表人物 天台宗的代表人物 慧文大师慧文禅师,世称“北齐大师”,约生于五、六世纪间。渤海(山东)人,俗姓高,年寿不详。在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西元五三五年),至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西元五五七年),二十二年间十分活跃。根据《佛祖统记》卷六载:“师在齐高之世,聚徒千百,专业大乘,独步河淮,时无竞化。所入法门,非世可知,学者仰之,以为履地戴天,莫知高厚。”从可查资料综合而知:慧文禅师,幼年出家,天资独悟。一日,阅读《大智度论》至卷二十七所引“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恍然大悟,证得“一心三智”的妙旨。又读《中论》,至卷四《观四谛品》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顿悟空有不二的中道义,因而成立了空、假、中三谛一心,也就是“一心三观”的观法。二祖慧文传法给三祖慧思之后,慧思在“一心三观”的基础上,以“十如是”为“诸法实相”。四祖智者大师据此,发展为“一念三千”与“三谛圆融”。慧思大师慧思禅师(公元515-577年),南北朝时代的高僧,武津(今河南上蔡)人,俗姓李。少年即归崇

佛法,尤其喜欢《法华经》,曾持经到冢间读诵,深受佛陀讲说此经,方便度化众生的慈悲感动,而涕泣不已,当天晚上即梦见普贤菩萨为其摩顶而去。自此智慧大开,不认识的字句经文都能懂得。十五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跟随慧文禅师学习禅法。他白天为众讲说、统理僧事,夜间则坐禅修定。持续十年的时间,每日诵持《法华经》,七年修持“方等忏法”及“常行三昧”,因此奠定深厚的禅定功夫。 有一年,坐夏经三七日,获宿智通,倍加勇猛,遂动八触,发根本初禅。就在这紧要关头,忽然四肢软弱,不能行步,乃自念作观:“病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心源,业非可得,身如云影,相有体空。”如是观已,颠倒想灭,心生清净,所苦消除,夏安居圆满,慨叹尚无所证,自伤昏沈,空过此生,深怀惭愧,就在放身倚向墙壁的一刹那间,竟豁然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在这一念顷,明达融通。慧思禅师有感于学道要解行并重,但是当时的佛教界,北方僧众重视坐禅,不重义理;南方僧众则重义理,而不喜坐禅。因此,努力提倡“定慧双修,禅教一致”。 在《天台九祖传》里记载,慧思禅师一生灵异感应的事迹很多,例如:他在光州大苏山的十四年当中,为大众讲经说法,声名远播,不分远近,前来归仰的学徒日益增多,因而遭到恶人的妒忌诽谤,并且多次于食物中下毒加害,但是由于禅师的禅定功夫深厚,均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陈代

天台宗智顗的佛性论思想

天台宗智顗的佛性论思想 [日期:2004-03-23]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佛性论问题是中国佛教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这是有关中国佛教哲学发展的重要问题。它也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从南北朝至隋唐,从般若学到槃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明确、建立起来的价值观。智yǐ@①的佛性论思想,又是他的独具特色的天台宗判教的价值标准。智yǐ@①的天台宗判教,是其建立宗派教理体系过程中作为认识形式和判断规范的思想结构。这个判教结构,实际上也成为以后隋唐佛教各宗派判教的一种难以超越的模式。智yǐ@①以其佛性论为判教标准,建立判教结构,缔造独具特色的天台教理体系,同时又反过来进一步论证和确定这个标准。本文主要讨论其作为判教标准的佛性论思想,并简述其意义。智yǐ@①的佛性论思想可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把握,即:三因佛性——无住本——妙有佛性——一念无明法性心。 第一,三因佛性。 天台宗教理体系鲜明特色之一,是“性具”思想。对此一问题的探讨虽各说极多,但多认为通过其三因佛性之说才较易把握。三因佛性即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三因佛性之说本出《槃@③经》,经中说正因佛性是中道第一义空,了因佛性是智德,缘因佛性是断德;又说三因佛性相当于法身、般若、解脱(正因佛性满显为法身,了因佛性满显为般若,缘因佛性满显为解脱)。此三因佛性即成佛的三种因,换句话说,即构成佛性范畴的三个基本方面。智顗各种著作中对三因佛性有大量发挥,他说:“故知法性实相即是正因佛性,般若观照即是了因佛性,五度功德资发般若即是缘因佛性。”(注:《法华玄义》卷10上。)“若通观十二缘真如实理,是正因佛性,观十二因缘智慧,是了因佛性,观十二因缘心具足诸行,是缘因佛性。”(注:《摩诃止观》卷9下) 检智顗《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观音玄义》《金光明玄义》等著作中说法,基本一致,惟有时角度略不同,如《法华文句》卷10上说:“读诵经典,即了因佛性,皆行菩萨道,即缘因佛性,不敢轻慢而深敬者,即正因佛性。”又如《法华玄义》卷5上说:“真性轨即是正因性,观应轨即是了因性,资成轨即是缘因性。” 比较《@②pán@③经》的说法,智顗的表述实际上已经不一样,他是在肯定正因佛性为法性实相、真如实理同时,强调了因佛性乃智慧之“观照”,缘因佛性乃诸行之“具足”。也就是说,《槃@③经》中三因佛性的静态的概念,到他这里一变而为动态的概念了。智顗常引《槃@③经》说法身四德“常乐我净”,但又强调,“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

天台《教观纲宗》讲记

2

1 天台《教观纲宗》讲记002 目录 【07】为什么从弘法的角度,教法很重要? (1) 【08】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所以心法最扼要! (5) 【09】发菩提心的人,都应有一种弘法的使命感! (10) 【10】心不打妄想,魔就会自己消失! (15) 【11】为什么研究天台教观,是我们了解佛陀教法最简单的方式? (19) 【12】蕅益大师为什么要删繁取要,编著《教观纲宗》? (22) 【13】天台宗的教法主要是依据哪部经建立的? (24) 【14】佛陀说法为什么要先施设方便? (25)

2 【15】佛法的力量不会消失掉,它会不断引导你! (32) 【16】什么是最快速成佛的方法? (34) 【17】爲什麽法身常住对净土宗非常重要? (39)

卷二 1 2.天台《教观纲宗》002 甲一、法脉传承 【07】为什么从弘法的角度,教法很重要? 讲义第三页。 这一科讲到天台宗的法脉师承。对整个天台教观的建立影响最为深远的,主要有三位祖师: 第一位是北齐的慧文禅师。他建立了一心三观,奠立了整个天台教观根本的核心思想,就是我们应该怎样用中道的角度,不偏空也不偏有地看待人生。人生充满了喜怒哀乐,但是怎么看待它最圆满,就是我们用什么

天台教观纲宗 2 角度来面对人生,对来生是最有利益、最能够创造佛陀功德的,简单讲就是一心三观。所以这种思想建立了整个天台修证的核心观法。慧文禅师一心三观的水平,后世天台家给他的判教,认为他所成就的是圆教的分证位,就是破无明证法身,他是法身菩萨。 第二位就是南岳的慧思禅师。他把一心三观跟《法华经》的思想结合起来,成就了法华三昧。他的观法的判教,是圆教的相似位,就是六根清净位,了分段生死。 这两位祖师在天台教观的贡献,偏重在观的部分,观多教少。这个有缺点,因为观法强,没办法流通后世。在同一个时代,可以口授这个道法是怎么修来的,但是几百年后,后世根本没办法修这个道法。也就是说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