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强夯工程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

强夯工程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

强夯工程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
强夯工程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

地基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专家论证后修改版)

岩土工程公司

二○一六年一月十八日

地基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批准:

岩土工程公司

二○一六年一月十八日

目录

1.施工编制依据 (3)

2.施工准备 (8)

3.施工部署 (14)

4.主要施工工艺 (14)

5.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20)

6.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2)

7.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23)

8.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25)

9.降低工程成本的技术措施 (26)

1.施工编制依据

1.1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以下文件编制:

1.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0—2013;

1.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1.7《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1.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某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2015年6月)

1.1.10《基础平面图等设计图纸》·某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年10月)

1.1.12 《地基基

础方案专家论证意

见》2016年1月10

1.2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地处开发区,位于某路以北,某路以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该工程总规划用地10.561hm2,根据场区地形及地质情况,规划划分为3个区(A区、B区及C区)。现场场地高低不平,操场部位有一深沟。操场、篮球场及实验楼部分区域因回填深度较深,超过7m。

本工程±0.000所对应的绝对标高为2102.15m。中学部室外坪-0.450m,承台梁顶面标高-0.700m,架空板顶面标高-0.700m,板厚100mm,板底标高-0.800m(相当于绝对标高2101.35m),预计强夯夯沉量400-500mm,夯后要留置200-300mm厚扰动层人工挖除,故起夯面标高为2102.05m。强夯施工前用挖土机将场地分区整平,整平标高允许误差为±100mm,多余土方可向北侧需要回填区域挖运。

本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主要针对中学部场区回填土区域地基处理进行编制,其余部位根据建设单位及总包单位要求,如需要地基处理,可参考本方案执行,或另行编制施工方案。

依据《中学部场区回填土地基处理意见》,至2016年1月5日,中学部场区回填工程已基本完毕,原场地标高在2097.67-2099.17米之间,现回填至2102.15-2103.87米,经现场实地测量回填厚度在3.0-6.0米之间(施工单位实测)。经勘察、设计部门协商一致同意采用强夯法对中学部场区回填土地段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具体要求如下:

1、有效加固深度的确定:

根据现场实测回填厚度在3.0-6.0米之间,经查阅地质报告,原地基存在杂填土,故有效加固深度确定为5.0-7.0米。

2、根据现行规范及当地地区经验确定单击夯击能2000kN.m-3000 kN.m左右。

3、强夯后的地基土最小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不小于120kPa,压缩模量不小于Es=4MPa,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足尺载荷试验确定,强夯后地基均匀性应采用动力触探或其他原位测试手段进

行测定并出具场地地基处理检验评价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的部门出具检测报告)。

1.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3.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自然气候条件

勘察场地地处某开发区,该地气候属于北温带半大陆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容易旱涝、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常年风向以西南风为主,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1-3月风力最大,平均4-5级左右。年平均气温13℃,6-8月平均气温26℃,12、1、2月平均气温-5℃左右,历年绝对最高温度42.1℃,绝对最低温度-23.0℃,年平均降雨量553毫升左右,年最大降水量789毫升左右,全年降水有50%集中在7、8月份。气温变化冬、夏两季较小,春秋两季较大,最大冻土深度Z o=0.5m。自然地理条件对建筑物没有不利影响,但夏、冬季节对建筑施工有一定的影响,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2. 区域构造及地形地貌

向斜盆地位于某省马蹄形旋卷构造体系的外环东部边缘。全市构造特征是,褶皱平缓舒展而不甚发育,除较高一级的某向斜外,其它系与某向斜相伴生的次级小型褶皱;该处位于某向斜东翼,区内断层构造较为发育,受某向斜构造的影响,构造以张性正断层为主,经调查及查阅有关资料,该构造已基本稳定,对该工程不存在影响,在勘察场区附近无全新构造活动迹象。由于场区构造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故可以不考虑地质构造对场地的稳定影响。

场区地形起伏较大,钻孔地面标高最大值2101.22m,最小值2097.67m,地表相对高差3.55m。场地所处地貌类型属山前冲洪积微地貌单元。

1.3.2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及埋深

本次勘察在钻探控制深度范围内,揭露到一层地下水,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见表1:

中,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变化趋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最高水位一般在7-10月份。水源主要由场区附近招村水库及大气降水、地表水渗漏补给。根据临近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近年(3-5年)来最高水位埋深标高在2097.00米左右。现中学部回填至2102.15-2103.87米,地下水位对强夯工程影响不大。

该工程在采用换填处理时应考虑其地下水对该工程的影响,做好必备的排降水措施,降水方法可采用集水明排。

1.3.3地层条件

在本场区勘察控制深度范围内,揭露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细砂夹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强风化闪长岩、中风化闪长岩、强风化粉砂岩、中风化粉砂岩共十层。中学部原场地标高在2097.67-2099.17米之间,现回填至2102.15-2103.87米,经现场实地测量回填厚度在3.0-6.0米之间(金城公司实测)。以下勘察报告所提厚度及层底埋深参数皆为回填以前参数,现将上层土层分述如下:

①层杂填土(Q4ml): 褐色,松散,湿,粘性土含少量砖渣、灰屑、植物根系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40-4.10m,平均 1.68m;层底标高:2095.43-2099.82m,平均2097.87m;层底埋深:0.40-4.10m,平均

1.68m。

②层淤泥(Q4al+pl): 黄褐色-黑褐色,流塑,土质较均匀,无腥臭味,含有机质,有机质含量在5%-10%之间,土体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很低,该层为附近村水库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的拦水坝所形成,该层主要分布在A区(中学部)及小学部的西南角32#孔附近,厚度:1.50-3.80m,平均2.31m;层底标高:2092.89-2096.37m,平均2094.21m;层底埋深:2.80-5.60m,平均4.29m。

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pl):

灰褐色,流塑,土质较均匀,内含少量有机质,有机质含量小于5%,土体摇震轻微,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较低。该层为附近村水库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的拦水坝所形成,该层主要分布在A区(中学部)及小学部的西南角32#孔附近,厚度:0.70-2.60m,平均1.40m;

层底标高:2090.75-2095.66m,平均2092.96m;层底埋深:3.10-8.20m,平

均5.47m。

③-1层细砂(Q4al+pl):

黄褐色,稍密,湿,砂的成分为长石、石英,颗粒较均匀、纯净,局部夹薄层粉土。场区局部揭露,厚度:0.60-1.40m,平均0.98m;层底标高:2091.69-2093.31m,平均2092.77m;层底埋深:5.20-6.70m,平均

5.75m。

④层粉质粘土(Q4al+pl):

褐色,可塑,土质较均匀,孔隙较发育,局部含粉粒,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场区的局部有揭露,厚度:0.70-2.10m,平均1.46m;层底标高:2090.17-2092.53m,平均2091.19m;层底埋深:6.50-7.60m,平均

7.18m。

2.施工准备

2.1设计及现行规范要求

2.1.1.设计要求

1、强夯处理后的地基土最小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不小于120kPa,压缩模量不小于Es=4MPa。

2、强夯有效加固深度5.0-7.0m。

3、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0m。考虑到地面沉降均匀,整个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回填区域需全部进行强夯处理。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强夯处理面积约10674㎡。

2.1.2强夯施工参数及工艺确定

强夯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夯,根据试夯结果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作为正式施工的依据。试夯数据必须做到真实、细致。

1、强夯处理厚度的确定及分区

第5页已提到,起夯面标高确定为12.05m,再根据勘察报告各个勘探点的杂填土层层底标高,计算出各个点的填土厚度,如下图所示:

依据各个点的回填厚度,将整个中学部回填区域划分为两个强夯区域,中学部B区、C区、办公区填土厚度4.09-5.5m,采用强夯能量为2000kN.m,中学部A区及小学部西南角填土厚度5.37-6.63m,采用强夯能量3000 kN.m,分区界限在中学部A区向北外扩4.0m处,具体强夯范围分区图详见下图所示:

2、强夯施工参数

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设计要求、参照施工规范,考虑到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存在第②层淤泥及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降低强夯对软弱下卧层的影响,防止软弱下卧层地下水位上升,造成下部填土承载力下降,达不到预期效果,故点夯能量不宜过高,本工程中学部B区、C区、办公区填土厚度4.09-5.5m,采用强夯能量为2000kN.m,中学部A区及小学部西南角填土厚度5.37-6.63m,采用强夯能量3000 kN.m,满夯1000kN.m。其余回填较深部位如操场、篮球场、实验楼区域,可采用2000kN.m夯击能量分层强夯进行地基处理,尽量控制每层填土厚度不超过 5.0m。本工程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部位强夯施工的夯点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本工程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部位强夯施工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

强夯施工参数表表2

夯别

夯能

(kN

.m)

锤重/落

(kN/m

布点

方式

间距

(m

夯击数

工程

中学部B区C 区办公区

夯2000165/12.2

正方

5.0

×5.0

8

~10416

点点

夯2000165/12.2

正方

5.0

×5.0

8

~10满

夯1000100/10

搭接

接1/4锤

1

~2

5176

中学A

夯3000165/18.2

正方

5.0

×5.0

8

~10

441

①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0mm。②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隆起。③不因夯坑过深发生起锤困难。

针对两种强夯能量,选取2块试夯区,2000kN.m试夯区位于回填场地西北角,面积约30m×30m,3000kN.m试夯区位于回填场地西南角,面积约30m×30m。

2块试夯区位置及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强夯夯点平面布置图如下页所示:

2、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1)点夯施工

点夯采用夯击能为2000/3000kN.m,点夯两遍,主夯点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5.0m×5.0m,次夯点插于主夯点之间,每点8-10击左右,夯击数以最后2击的贯入度控制为主,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0mm。

(2)最后进行满夯施工,满夯一至两遍,满夯采用1000kN.m夯击能,每点1-2击,锤印搭接。

2.2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1、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的内容。

2、审查工程的坐标、标高位置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熟悉地质资料。

3、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熟悉有关本工程的技术规范与标准。

4、了解建设单位可以提供的各项施工条件。

5、向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6、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

2.3物资准备

材料、构(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本工程主要的物资为柴油及钢丝绳等,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2.4劳动组织准备

2.4.1管理人员配置

根据工程管理需要,本工程拟投入管理人员9名,根据施工准备和进展情况,全体人员将于施工前全部进驻现场。

2.4.2 主要劳动力计划表4

2.4.3主要机械设备

对进场的设备机具及时进行安装和调试,开工之前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表5

关测量放线依据为准。

2、所用测量仪器,应定期检验确保精度。对测量基准点需定期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进行核对,签认后方可使用。

3、预先设置场地施工用测量坐标点(控制桩)和水准点。应对所有测量标志进行妥善保护,设明显标志和专人保管,直至竣工验收后。

4、桩位及夯点的测量定位按三级管理模式进行;由专业测量人员施放,复核无误后交项目经理部质量负责人核查,签字批准后交施工机组。施工前再由施工机组进行复核。

2.5.2安装、调试施工机具于固定的机具要进行就位、搭棚、接电源、保养和调试等工作。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开工之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3.施工部署

3.1工程施工目标

⑴质量目标: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施工质量确保合格。

⑵安全目标:严格进行安全管理,确保伤亡零事故。

⑶工期目标:在建设单位和总包单位要求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考虑到遍间歇时间,强夯施工工期40个有效工作日。强夯施工完毕2周开始做夯后测试。

3.2、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

⑴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及施工进度安排

强夯施工内容为中学部及小学部A区

A

因回填土30%位建筑垃圾,70%为粘性土,须考虑遍间歇时间不少于2~3周,年月日强夯施工完毕,年月日- 日做强夯地基静载荷试验及动探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试验,年月底出检测报告,2016年月上旬报质监站验收。

⑵空间组织(整体施工顺序)

根据中学部回填区域图纸,包括小学部西南角强夯面积约10674 平方米,拟投入1台50吨强夯机施工,施工时应首先在场区西部地

A 区3000kN.m区域。强夯由东向西,

3000kN.m区域后,再施工北部2000kN.m区域,最后进行满夯。以上皆采用先点夯施工两遍,再满夯施工一至两遍的工序。

4.主要施工工艺

4.1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强夯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4.2主要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

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我公司对场区的强夯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严格执行试夯方案确定的强夯施工参数,强夯点夯夯击能采用2000/3000kN·m,满夯夯击能量1000kN·m。

单击夯击能为2000/3000kN.m,施工工艺采用两遍点夯一至两遍普夯,夯击点布置采用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点间距为 5.0m,正方形布置;第二遍夯点在第一遍四个相邻夯点的中间插点,间距也为5.0m,正方形布置;两遍夯击点整体呈梅花型布置,每点8-10击,且满足最后2击平均贯入度不超过5cm。普夯夯能1000 kN.m,单点夯击次数1-2击,按1/4锤印搭接。

满夯应在解冻后进行,并考虑冻土层夯入地层深度的影响。

专家组建议满夯后地面整平标高以下采用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作为隔水找平层,拟建场地周边做好截水、排水设计。

4.3 施工方法及技术控制措施

4.3.1施工准备

①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

②施工前用推土机将场地分区整平,整平标高允许误差为±

100mm。整平时进行初步压实,以便施工机械行走。

③强夯施工前应对原状土进行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与强夯

处理后的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处理效果。

④强夯施工现场设置配电箱,一个为维护用电,一个为照明用电。

⑤由于每遍点夯后根据地层条件及设计要求应有一定的间歇时间,为保证吊车连续施工,施工时以每台吊车一周可完成的工作量为基准划分施工区域,以便完成一个区域后直接进入下一区域进行施

工,这样既能保证间歇时间,又能形成流水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4.3.2强夯施工的基本要求

①施工机械采用带有自动脱钩的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配备无缝钢管或角钢门架,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②强夯施工应严格按规定的强夯施工设计参数和工艺进行,并控制或做好以下工作:

1)起夯面整平标高允许误差为±100mm。

2)夯点位置允许偏差为200mm。当夯锤落入坑内倾斜较大时,应将夯坑底填平后再夯。

3)夯点施工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为:每个夯点达到要求的夯击数;要求达到的夯坑深度;最后两击的夯沉量小于试夯试验确定的值。

4.3.3施工参数

4.3.3.1 夯锤

夯锤选用重10~18t、直径2.0~2.5m、锤底静压力25~40kPa、锤底带有4个对称排列圆形气孔的钢锤,气孔直径宜为250mm~

300mm。

4.3.3.2夯击遍数及夯击能

强夯工艺采用二遍点夯,完成后进行一至两遍满夯。主夯、次夯的夯击能为2000/3000 kN·m,满夯的夯击能为1000 kN·m,施工前要通过钢尺检查提升高度,以保证夯击能。

4.3.3.3夯点间距

强夯夯点布置按梅花形布置,夯点间距第一遍夯击点间距5.0m,正方形布置;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间。满夯要求夯印搭接,搭接部分不应小于锤底直径的1/4。

4.3.3.4单点夯击次数及收锤标准

根据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每遍点夯的单点夯击次数8-10击,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夯坑的压缩量(夯沉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最小为原则;

(2)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2000/3000 kN.m不宜大于5cm;

(3)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隆起量不超过10cm);

(4)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4.3.3.5遍间间歇时间

为保证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充分消散,每遍点夯完成后,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间歇再进行第二遍点夯的施工,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和饱和度较大的软土地基应不少于2周,对于渗透性较好且饱和度较小的地基,可以连续夯击施工。本工程场地为回填土,30%为建筑垃圾,70%为粘性土,渗透性较差,宜考虑不少于2周的遍间歇时间。

4.3.4强夯施工

本次强夯采用多遍夯击,次序为:主夯-次夯-满夯,能级依次减小.每遍夯完后应将地面推平。

4.3.4.1夯机拼装

强夯机采用履带吊车,夯锤脱钩采用自动脱钩器。

4.3.4.2夯击步骤

①清理并平整施工现场;

②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③吊车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

④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⑤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段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⑥重复步骤⑤,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并做好夯击记录;

⑦重复步骤③至⑥,完成第一工作区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然后进入第二工作区施工第一遍点夯;

⑧用推土机平整场地,并测量场地高程;

⑨在间隔时间后,由第二工作区返回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第二遍夯击,最后进行低能量普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4.3.4.3施工监测

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4)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4.3.5强夯施工质量与验收

①检查施工过程中设专人检查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②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试验,应在施工结束后14d 方能进行。

③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的数量,应由设计单位明确。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强夯地基承载力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地基载荷试验检验点不应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

④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通过载荷试验确定。

⑤强夯地基均匀性检验,可采用动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以及室内土工试验。检验点的数量,可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按每400m2不少于1个检测点,且不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每300 m2不少于1个检测点,且不少于3点。本工程属于重要建筑,应按后者确定检测点数量。

⑥应采用两种以上的原位测试手段对填土地基进行夯前夯后质量检测。

⑦强夯地基经检测后,当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达不到原定设计要求时,应采取补夯等其它措施。

4.4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4.4.1控制点布置与保护

对建设方提供的建筑施工控制方格网、控制点、高程基准点等关键部位应重点保护,并列详细文字资料备案。同时对建设方提供的测量标志、图纸资料进行复核和复测,结果一周内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施工控制点应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用40×40×40㎝现浇混凝土柱放置。为方便施工,在施工区内部加密布置临时控制点。所有临时控制点也应严格保护,

防止机械或人员扰动,并且应不定期进行复检,发现异常或偏差超出规范要求之后要立即进行纠正。

施工过程中对建设方提供的测量标志必须妥善保护,施工过程中

覆盖的测量标志应妥善移出,施工完成后准确将原标志恢复。

4.4.2桩位(夯点)测放

桩位(夯点)测放及标高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和塔尺。 桩位(夯点)测放前,应根据施工图和厂区坐标系计算出各控制点和桩位(夯点)的坐标,经复核无误后,填写《施工桩位(夯点)坐标一览表》,以备测放桩位(夯点)时使用。向全站仪内输入坐标时应两人进行复核,防止出错。

桩位(夯点)可根据施工进展用极坐标法分批测放。桩位(夯点)采用白灰做标识,夯点测放误差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4.3测量放线的检查、验收与保护 ①测量放线采用三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即先由现场技术员进行复测检查,再由质检员检查确认无误,然后由项目总工审定,并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签字。

②检查验收可分阶段进行,即在每批夯点测放完成经自检合格后,填写《测量放线报验单》和《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并提交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进行施工。不经验收的桩点严禁使用。

③技术人员负责将已验收的夯点向施工机台进行交接,交接后的夯点由施工机台负责保护,发现桩点被破坏时应及时上报现场技术人员处理。

测量放线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5.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5.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本项工程质量目为一次性验收合格,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1、所用测量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合格,确保精度。对测量基准点需定期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进行核对,签证后方可使用。

2、为便于强夯施工放线,应预先设置施工用测量座标点(控制桩)和水准点。

3、施工前应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内容包括:施工参数、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步骤方法、有关设计图纸、测量依据、施工规程规范等。

4、开夯前应标定夯锤的重量,检查夯锤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力度,应随时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沉降量,发现偏差和漏夯应及时纠正。施夯若发现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施工中如发现地质异常或遇地下障碍物等问题时,不允许擅自处理,应及时报告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研究解决,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施工工艺参数(夯击能量、夯点间距、夯击遍数等)的调整,须征得建设单位技术部门同意或由技术部门下发变更通知后才能实施。

7、施工记录内容包括:夯坑沉降观测(逐个夯点进行)。每遍夯击

路基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路基强夯专项施工 方案

小枧沟镇城镇化建设项目 (道路及桥梁工程一期) 路基强夯处理 专项施工方案 (13#路) 编制: 审核: 审批: 四川嘉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小枧沟镇城镇化建设项目(道路及桥梁工程一期)项目经理部 03月03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地勘建议及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强夯法的原理和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施工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前期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备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劳动力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技术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施工技术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施工方案及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施工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机具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二、编制依据 0 三、施工进度计划 (1) 四、施工参数和技术指标 (1) 五、施工准备 (2) 1、设备准备 (2) 2、劳动力准备 (3) 3、技术准备 (3) 六、施工方案 (4) 1、高速液压夯实施工方法 (4) 2、履带式夯机施工方法 (6) 七、施工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9) 1、施工质量控制 (9) 2、质量保证措施 (9) 八、安全保证措施 (11) 九、安全注意事项 (12) 十、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及雨期施工措施 (14) 1、环境保护措施 (14) 2、文明施工措施 (15) 3、雨期强夯施工措施 (15)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铁力至科右中旗联络线榆树至松原段起于吉林省榆树市与黑龙江省五常市交界处,经榆树市、扶余市、止于松原市解放村项目全程183.377km。由我公司承建的A02合同段位于榆树市境内,路线起点桩号K36+000,终点桩号K55+400,全长19.4km。 鉴于榆松项目路基施工工期较短,填方路基自然沉降时间不充裕,为确保路基施工质量,杜绝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病害发生,路基报验前采用履带式夯实机对路基填挖交界处进行强夯处理, 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路基竣工通车后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确保项目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避免以后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确保工程质量,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设计文件要求及参考其它项目的成功经验,在原有的路基压实的基础上,采用高速液压夯实机及履带式夯实机进行桥涵台背两侧路基强夯加固处理,对台背及路基填挖交界处增加夯实工序。 二、编制依据 1、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铁力至科右中旗联络线榆树至松原段A合同段招标文件、合同文件。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1、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编制依据 (1) 2.地基处理概述 (1) 2.1强夯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 (1) 2.2强夯法设计参数 (2) 2.3强夯块石墩设计参数 (3) 2.4场地网格高程 (4) 2.5满夯施工工艺及要求 (4) 2.6强夯法施工流程及要点 (5) 2.7强夯置换法施工流程及要点 (6) 2.8施工流程 (7) 2.9施工机械及进场计划 (7) 2.10人员安排 (8) 3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10) 3.1场地排水 (10)

3.2局部软弱地基 (10) 3.3各区域因高程不同形成的边坡区域 (11) 3.4避震措施 (11) 3.5其他措施 (11) 4地基检测 (12) 4.1静载荷试验检测 (12) 4.2重型动力触探检测 (13) 4.3强夯置换法地基检测 (13) 4.4静载荷试验检测 (13) 5安全文明施工 (13) 5.1安全组织管理 (13) 5.2安全管理目标 (13) 5.3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14) 6工期保证措施 (16) 7质量保证与承诺 (16) 8附件 (18) 附件1 (19) 附件2 (20)

1、概况 1.1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xxxxxxxx,建筑物总占地面积约为156000m2,拟开发建设商业住宅、酒店、办公楼等。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交汇处,呈西高东低趋势,地面标高18.93~72.96m,高差54.03m,目前场地尚未挖填整平;场地东面主要为丘间谷地,因地势较低积水形成沼泽地,水深约0.30~1.00m。场地交通便利,东侧紧邻新河杨公路。 1.2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方案参照执行主要文件、规范有: 《xxxxxxxx项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广东省惠州地质工程勘察院,2013年9月; 《xxxxxxxx项目地基处理(施工图)》2013年9月;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国家行业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国家标准。 2.地基处理概述 2.1强夯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 根据本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场地谷地需回填后进行地基处理,本场地拟选用强夯法及强夯置换法(强夯块石墩)进行加固。 2.1.1区域一为22m高程强夯块石墩地基处理范围,面积约20211.3m2,采用4000kN·m的强夯块石墩进行加固,夯点间距

强夯工程施工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冀衡路全长10.080km, 全线建筑红线宽50m,路面宽度30.5m,两侧各设3.5m人行道,6.25m绿化带,设计速度60km/h。 路基标准横断面采用双向八车道断面(含非机动车道),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路基宽度为30.8m,路面宽30.5m。中央分隔带0.5m,两侧行车道宽度各3*3.75m,非机动车道2*3.75m;两侧各3.5m人行道(含0.15m路缘石)。 二、强夯主要工程量及工期安排 (1)主要工程量 K3+044~K3+150,;K7+550~K7+765。 (2)工期计划安排 路基自2010年6月15日至2010年9月15日。 三、强夯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⑴、清除表层土30cm后,平整场地,进行表层松散土碾压,修筑施工便道。 ⑵、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及管线的位置,确保安全距离及高程,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破坏。 ⑶、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施工场地边线,并在不受强

夯影响的地点,设置水准基点。 (2)试验段夯点间距、夯击遍数、夯击能等参数的确定 依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段施工,对夯前、夯后的地基土采用压实度检测、静力触探、湿陷性系数检测等方法进行检测,验证设计夯击能、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是否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路基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有效加固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处理提供施工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方法。 (3)施工步骤 ⑴、清表并平整施工现场,当现场地基土软弱时,预先铺设砂砾石垫层50cm。 ⑵、夯锤进场后必须标定夯锤重量,根据以下公式来确定落距: 锤重(KN)×落距(m)=600KN?m 锤重(KN)×落距(m)=1000KN?m ⑶、根据设计图纸用白灰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夯点按正方形布置,间距为4m,在夯区2m外布置护桩,确保第二遍夯点放样准确,并测量夯前原地表高程。 ⑷、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⑸、测量夯前锤顶高程,按由外向内、间隔跳打的原则进行夯击。 ⑹、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倾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重新进行夯击。 ⑺、重复⑹步骤,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第一遍12击、第二

强夯地基专项施工方案

强夯地基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1、《强夯地基技术规程》(YSJ209-92)(YBJ25-92) 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50025-2004) 4、《工程测量成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9008-98)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山西中汾酒业1#~4#包装物料库,建设地点位于山西中汾酒业集中发展区内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达9万m2.该工程由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建设单位未山西中汾酒业投资有限公司。各号地基处理强夯设计要求具体如下: 1#地基:建筑尺寸为96.7米*60米,预定起夯面标高为图纸设计±0.00以下-0.9米,绝对高程为758.80米,处理深度为基础底面下7.6米,单击夯能为4000KN*M,夯点间距为6米,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6.5米. 2#地基:建筑尺寸为96.7米*60米,预定起夯面标高为图纸设计±0.00以下-0.9米,绝对高程为759.10米,处理深度为基础底面下11.4米,单击夯能为8000KN*M,夯点间距为8米,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8.5米. 3#地基:建筑尺寸为96.7米*60米,预定起夯面标高为图纸设计±0.00以下-0.9米,绝对高程为757.60米,处理深度为基础底面下8.2米,单击夯能为6000KN*M,夯点间距为7米,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7米. 4#地基:建筑尺寸为96.7米*60米,预定起夯面标高为图纸设计±0.00以下-0.9米,绝对高程为757.90米,处理深度为基础底面下9.8米,单击夯能为8000KN*M,夯点间距为8米,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7.5米.

强夯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强夯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 施工准备 1.1 主要施工机具 1.1.1 夯锤 强夯锤锤重可取10~40t ,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夯锤的材质最好为铸钢,如条件所限,则可用钢板壳内填混凝土。夯锤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φ250~300mm 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以利于夯锤着地时坑底空气迅速排出和起锤时减小坑底的吸力。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对于砂质土和碎石填土,采用底面积为2~4m 2 较为合适;对于一般第四纪粘性土建议用3~4m 2 ;对于淤泥质土建议采用4~6m 2 为宜。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 ,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 1.1.2 起重机具 宜选用15t 以上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的起重设备。当起重机吨位不够时,亦可采取加钢支腿的方法,起重能力应大于夯锤重量的1.5倍。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用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1.1.3 脱钩器: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同时挂钩方便、迅速。 1.1.4 推土机:用T3-100型,用作回填、整平夯坑。 1.1.5 检测设备:有标准贯入、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或轻便触探等设备以及土工常规试验仪器。 1.2 作业条件 1.2.1 应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强夯场地平面图及设计对强夯的效果要求等技术资料。 1.2.2 强夯范围内的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已经拆除或拆迁,对不能拆除的已采取防护措施。 1.2.3 场地已整平,并修筑了机械设备进出道路,表面松散土层已经预压。雨期施工周边已挖好排水沟,防止场地表面积水。 1.2.4 已选定检验区做强夯试验,通过试夯和测试,确定强夯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制定强夯施工方案。 1.2.5 当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对周围邻近建(构)筑物有影响时,应在靠建(构)筑物一侧挖减振沟或采取适当加固防振措施,并设观测点。 1.2.6 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钉木桩或点白灰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的处所,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 2 施工工艺 2.1 工艺流程

路基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技术指标及参数 (2) 四、施工准备 (3) (一)设备准备 (3) (二)劳动力准备 (4) (三)技术准备 (4) 五、施工方案 (4) (一)工艺流程 (4) (二)施工参数确定 (5) (三)施工方法 (5) (四)雨期强夯施工措施 (6) (五)质量控制流程 (6) (六)注意事项 (8) (七)质量验收标准 (10) 六、施工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0) (一)施工质量控制 (10) (二)质量保证措施 (10) 七、安全保证措施 (12) 八、文明施工 (13)

路基强夯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范围: 新建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北联络线站前工程施工I标段第一项目部施工范围为新建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北联络线白云站(含)DI2K0+000~马夫田隧道出口DIK7+029,起讫里程为:DI2K0+000~DIK7+029,正线长度7.024km。主要工程量有:东北环线路基总长为1.65Km,站场路基1.6km,成贵左右线及联络线路基5.055km;其中路基挖方328.3万方,填方63.8万方。 (二)主要技术标准: 本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单线。 3)、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公里/小时。 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4000米,困难2200米。 5)、限制坡度:25‰,困难30‰。 6)、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 7)、机车类型:动车组。 8)、牵引种类:电力。 9)、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三)强夯工程数量:

二、编制依据 1、《新建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北铁路工程站前I标段路基设计图》 2、《高速铁路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97) 6、《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三、技术指标及参数 1、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 2、强夯应分层进行。首先清除表土,第一层宜选用弱风化砂岩(如开山石)进行回填,回填6m后进行第一层强夯;之后每回填6m进行一次强夯,至基床顶为止。 3、强夯区域的一次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均确定为6m,每一次得单击夯击能为3000KN.m,夯击间距5m35m梅花型布置,共夯三遍,每一遍每一夯点夯十次。第十次检验贯入度是否与第九次贯入度之差小于5cm,且土体隆起高度≤10cm,若差别较大需加夯次数,直到二者贯入度及隆起高度满足要求。检验质量以压实度控制,5米深度范围内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2%。对所有强夯区域,第一遍夯完后,用新土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最后一遍连续夯击得能量500KN.m,采用满夯,锤印彼此搭接。 4、单点夯击时,夯锤直径2.0m,圆形异形锤,夯击次数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以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超过5cm控制;满夯夯击时,夯锤直径2.5m,圆形异形锤,夯点间距1.8m,每点夯两击,两夯点之间搭接70cm。夯锤设置300mm直径的排气孔4个。 5、强夯最佳含水量须根据试验报告取值。 6、每遍强夯的时间间隔不小于一周至两周的时间。

强夯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瑞安市塘下中心区F-3-4地块总建筑面积约80116.11平方米。本工程位于西侧紧邻瑞安大道,新中路以北。 工程名称:瑞安市塘下中心区F-3-4地块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瑞安市中梁瑞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质监单位:瑞安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安监单位:瑞安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施工单位:浙江立鹏建设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浙江省工程物捍勘察院 监理单位:浙江华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第二节、场地地质条件 本工程拟建场地土层划分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混碎石、全风化砂 岩、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全风化凝灰岩、强风化凝灰岩、中风化凝灰岩等;各土层空间分布特征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场地属剥蚀低山前缘地貌。场地山体原始地貌呈北高南低走向,地面起伏相对较大,山体坡度20~40度,自然地面高程约523.440~528.910m,高差5.0 m。局部回填,开挖至强夯高程。 第三节、编制依据 1、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出据的地质勘察报告; 2、塘下中心区F-3-4地块地基处理(强夯)工程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会议记录; 3、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临时设施的搭设 现场的临时设施主要包括工人宿舍、生活宿舍、办公设施等。根据现场情况,具体布置按总包单位要求执行。实际情况可根据现场以下原则择地布置。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1、概况 (1) 工程概况 (1) 编制依据 (1) 2.地基处理概述 (1) 强夯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 (1) 强夯法设计参数 (2) 强夯块石墩设计参数 (3) 场地网格高程 (4) 满夯施工工艺及要求 (4) 强夯法施工流程及要点 (4) 强夯置换法施工流程及要点 (6) 施工流程 (7) 施工机械及进场计划 (7) 人员安排 (7) 3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10) 场地排水 (10) 局部软弱地基 (10) 各区域因高程不同形成的边坡区域 (11) 避震措施 (11) 其他措施 (11) 4地基检测 (12) 静载荷试验检测 (13) 重型动力触探检测 (13) 强夯置换法地基检测 (13) 静载荷试验检测 (13) 5安全文明施工 (13) 安全组织管理 (13) 安全管理目标 (13)

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14) 6工期保证措施 (16) 7质量保证与承诺 (16) 8附件 (18)

1、概况 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xxxxxxxx,建筑物总占地面积约为156000m2,拟开发建设商业住宅、酒店、办公楼等。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交汇处,呈西高东低趋势,地面标高~,高差,目前场地尚未挖填整平;场地东面主要为丘间谷地,因地势较低积水形成沼泽地,水深约~。场地交通便利,东侧紧邻新河杨公路。 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方案参照执行主要文件、规范有: 《xxxxxxxx项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广东省惠州地质工程勘察院,2013年9月; 《xxxxxxxx项目地基处理(施工图)》2013年9月;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国家行业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国家标准。 2.地基处理概述 强夯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 根据本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场地谷地需回填后进行地基处理,本场地拟选用强夯法及强夯置换法(强夯块石墩)进行加固。 2.1.1区域一为22m高程强夯块石墩地基处理范围,面积约,采用4000kN·m的强夯块石墩进行加固,夯点间距*,有效处理深度约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瑞安市塘下中心区F-3-4地块总建筑面积约80116.11平方米。本工程位于西侧紧邻瑞安大道,新中路以北。 工程名称:瑞安市塘下中心区F-3-4地块建设项目 建设单 位: 瑞安市中梁瑞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 位: 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质监单 位: 瑞安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安监单 位: 瑞安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施工单 位: 浙江立鹏建设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浙江省工程物捍勘察院 监理单 位: 浙江华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第二节、场地地质条件 本工程拟建场地土层划分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混碎石、全风化砂岩、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全风化凝灰岩、强风化凝灰岩、中风

化凝灰岩等;各土层空间分布特征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场地属剥蚀低 山前缘地貌。场地山体原始地貌呈北高南低走向,地面起伏相对较 大,山体坡度20?40度,自然地面高程约523.440?528.910m,高 差5.0 m。局部回填,开挖至强夯高程。 第三节、编制依据 1、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出据的地质勘察报告; 2、塘下中心区F-3-4地块地基处理(强夯)工程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会议 记录; 3、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20;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临时设施的搭设 现场的临时设施主要包括工人宿舍、生活宿舍、办公设施等。根据 现场情况,具体布置按总包单位要求执行。实际情况可根据现场以下原则择地布置。 1、避免不同施工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 2、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施工控制点建立 场地测量控制基准点:设置在场地内和周边,为施工期间半永久性测量固定基准点,做为施工放点、放线和监测之用。施工测量控制基准点,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和方案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和方案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7 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和方案 一、编制说明:为预防施工 现场基坑土方坍塌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筑 法》、《安全生产法》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要求,特编制此专项方案,以指导现场安全作业。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三、概述闻喜东镇至临猗孙吉高速公路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三纵十 一横十一环”第十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西省西南部西通陕西省渭南、西安两市,达陕、甘、宁等地,东经闻喜至垣曲高速公路至河南省济源市,抵豫、鄂、皖等地的重要运输通道。本项目起于闻喜县东镇镇北,路线经闻喜县、稷山县、万荣县,终点位于临猗县孙吉镇,路线全长76.2km。我部施工地段位于稷山县和闻喜县交界处,途经4个村庄,路线走向东西布设。本标段起讫桩号为路基K26+450~K29+700,全长3.25km;路面K17+000-K34+415.595,全长17.416km.工程项目包括路基土石方、路面(含护栏、隔离栅)、桥梁、涵洞及路基排水、防护等工程。主要工程量见下表:闻合高速LA6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路基工程灰土桩39994m特殊路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强夯63.08km2高填土强夯10.47km2高填土重夯56.09km2填方712909.93M3 挖方697675.94M3 排水防护工程17700.4M3 2桥涵工程特大桥1208.4m 涵洞/通道171/0m 分离式立交78.16座汽车天桥3路面工程路面底基层17.416/402.931km/km2 基层 17.416/569.015km/km2 面层17.416/493.773km/km2 4交通工程隔离 第 2 页共 7 页

强夯地基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 编制依据 1)《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智慧仓储物流园工程降水、地基及桩基工 程专业分包招标文件》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曹妃甸综合保 税区智慧仓储物流园工程项目经理部/2016.5.15; 2)《强夯地基处理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 3)《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智慧仓储物流园工程地基处理说明》; 4)《曹妃甸综合保税区项目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2016-SZ16;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9)《建筑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0)《河北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3(J)/T 145-2012; 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2编制原则 1)满足业主对工程工期、质量、投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 境保护等要求的原则; 2)服从业主、服从设计、服从监理,团结协作,一切为工程服务; 3)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做到连续均衡生产; 4)根据工程特点,结合我们公司在地基处理工程方面多年的施工 经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提高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降低工程成本。 1.3编制指导思想 本企业立足于: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信誉求发展的战略目标。恪守顾客至上,维护和保证业主对工程工期、质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最理想的需求为目标和期望。 精心组织:我公司将组织最强最精干的人员、设备投入本工程的施工,采用先进施工工艺,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确保环境符合业主要求。 科学管理: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控制工序和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路基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路基强夯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技术指标及参数 (1) 四、施工准备 (3) (一)设备准备 (3) (二)劳动力准备 (3) (三)技术准备 (3) 五、施工方案 (4) (一)工艺流程 (4) (二)施工参数确定 (4) (三)施工方法 (5) (四)雨期强夯施工措施 (5) (五)质量控制流程 (6) (六)注意事项 (8) (七)质量验收标准 (10) 六、施工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0) (一)施工质量控制 (10) (二)质量保证措施 (11) 七、安全保证措施 (12) 八、文明施工 (13)

路基强夯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宁安高速公路路基A1标段全长18.9Km,里程为K0+000至K18+900,,为了保证强夯施工安全及质量,根据宁都至安远高速公路A1标段施工实际图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如下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 2、路基强夯处理施工图; 三、技术指标及参数 1、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 2、强夯应分层进行。首先清除表土,第一层宜选用弱风化砂岩(如开山石)进行回填,回填7m后进行第一层强夯;之后每回填7m进行一次强夯,至路床顶为止。 3、强夯区域的一次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均确定为7m,每一次得单击夯击能为3000KN.m,夯击间距5m×5m梅花型布臵,共夯三遍,每一遍每一夯点夯十次。第十次检验贯入度是否与第九次贯入度之差小于5cm,且土体隆起高度≤10cm,若差别较大需加夯次数,直到二者贯入度及隆起高度满足要求。检验质量以压实度控制,5米深度范围内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4%。对所有强夯区域,第一遍夯完后,用新土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最后一遍连续夯击得能量500KN.m,采用满夯,锤印彼此搭接。 4、单点夯击时,夯锤直径1.0m,圆形异形锤,夯击次数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以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超过5cm控制;满夯夯击时,夯锤直径2.5m,圆形异形锤,夯点间距1.8m,每点夯两击,两夯点之间搭接70cm。夯锤设臵200~300mm 直径的排气孔4个。

强夯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强夯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483-48 强夯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确保安全生产, 保证工程施工顺利施工,驻地办尤为重视安全,工程开工前进行了布局,开工后建立了安全施工组织,针对工程特点强化日常管理。 1、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驻地工程师为驻地办安全第一责任人。驻地办与项目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管理内容明确、考核明确。 (2)、加大安全措施费用的监督管理,做好对监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保质保量提拱劳动防护用品。 (3)、进入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必须先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学习各工种安全操作规,提高职工整体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在施工全过程中坚持日常安全教育,重点解决“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冒险蛮干”的侥幸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 、试验路段概述: 我项目部计划在ZK121+000-ZK121+080段作强夯试验段,段落长度 80m 原 地面强夯面积640吊。 二、人员、设备组合: 1、人员组成 试验段由路基施工队负责施工,主要人员组成: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路基工程师: 施工负责人: 测量工程师: 技 术 员 : 试 验 员 : 质 检 员 : 安 全 员 : 机械操作手:10名 工人:6名 2、机械配备 机械配置一览表 三、试验目的:

试验目的是确定夯锤质量、夯击次数、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沉降量、压实度的关系,选取合理的机械配备和质量控制方案 四、施工方案: 1、基面处理: 按照合同文件及规范要求进行清表,经自检、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冲击压实试验段施工。 2、强夯施工: a、试验段强夯施工机械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主夯采用 锤重18t,落距11.2m,夯击能量为2000kN.m;副夯采用锤重18t,落距11.2m, 夯击能量为2000 kN. m;满夯采用锤重18t,落距5.6 m,夯击能量为1000 kN. m。夯锤底面积4m2,并设通气孔。现场夯锤重量不符时,需按实际锤重和底面积计算落距,确保达到设计夯击能量。 b、恢复路基中线并用灰线撒出强夯范围,然后标出夯点的准确位置,并测 量地面高程,强夯处理宽度为路基两侧边坡坡脚外1m范围内,即:(B+2XHXn +6m),夯点布设为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为4 m,满夯时彼此搭接1/4 (祥见下图)。 路基强夯处理夯点布置示意图(单位:) 222222

C、在处理大致平整的地表处,按土质分段取样作标准重型击实、土的液塑限、颗粒分析、天然含水量试验。 d、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e、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定点位置的高程,如锤顶倾斜,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f、重复步骤e,按设计规定的夯实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夯实。单点夯击次数一般按最后两击沉降量差不大于5cm控制,一般采用3-5击。 g、重复d~f完成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h、主夯完成后,静置72h以上,用推土机将夯坑整平,测量夯后的地面高程。 i、重新放线定位,按主夯的施工步骤d —g进行第二遍(副夯)的夯击施工,副夯能量为2000kN. m。 j 副夯完成后,静置72 h 以上,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进行最后一遍满夯,满夯能量为1000kN. m,夯后测量场地标高。 4、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第一:开夯前检查锤重和落距,以确 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第二: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 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第三;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5、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有专人查看现场,监理派人旁站,设专人做好记录。在纵向每打完10 米左右,旁站监理应用水准仪检查一次锤击深度,以检查与记录是否相符,并根据每次的锤击变化,了解填土高度及地基强度,认真做好强夯记录。 6、施工注意事项 a桥涵台背15m范围内不得进行强夯,15m以外采用夯击能1000KN.m进行强夯, 25m以外按正常路段强夯,拱顶填高大于8m时可用夯击能1000KN.m 进行强夯。 b、应密切注意夯击中的异常变化,在构造物顶面强夯作业时,应加强观察, 一旦发现危及构造物安全时要立即停打,通知总监办、管理处、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C、强夯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造物和各种地下管线(尤其是

强夯作业安全措施

强夯作业安全措施 1.强夯前应清除场地上空和地下障碍物,严禁在高压输电线路下作。 2.夯机应按性能要求使用,施工前专职安全员与机组人员共同检查设备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专职安全员、维修工定期每班 进行设备运转检查,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中必须高度集中统一指挥,信号明确,夯机司机应按信号操作,夯 锤起吊后任何人不得由壁杆下经过或站立于壁杆转运半径之内。 4.非强夯施工操作人员,不得进入夯点 50 米范围内,工作期间严禁酗酒、 打架、戏闹、严禁酒后作业。 5.六级以上大风,雨雪天或视线不清时,不准进行强夯施工。 6.强夯作业面宜平整,履带着地保持水平。 7. 夯机在工作时,壁杆仰角一 般可调在 70°~75°。 7.确保自动脱钩器转运灵活,夯锤上升接近规定高度时,须加强观察。 8.防止因脱钩器失灵夯锤上升过高而发生事故。 9.夯锤落下时,在脱钩器下降至夯锤钩环顶时,挂钩工不得提前下坑挂钩,且严禁站在夯锤上随锤提升。 10.及时消除夯锤上粘土,严禁夯锤排气孔堵塞。 11.当坑内地基土因含水量过高或其它原因而吸锤时,应采取措施排除,不宜强行提锤。 12.转移夯锤时,起重机吊夯锤应缓慢均匀移运,移距不宜过大,龙 门架随起重机转移时,支脚底架离地面不宜超过 50cm。 13.建立符合标准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4.严格执行班前、班后、定期检查等检查制度。 15.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和安全教育方可上岗作业。 16.施工前,认真检查设备及配件情况,严防机械伤害事故。 17.夜间施工要保证充足照明。 18.禁止吊车提锤长距离行走。 19.起吊夯锤时,司机应注意观察,避免锤角和扒杆相撞。 20.每班前仔细检查吊车扒杆撑杆、自动脱钩、脱钩用滑轮、钢丝绳 接头等是否完好。

地基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

地基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专家论证后修改版) 岩土工程公司 二○一六年一月十八日

地基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批准: 岩土工程公司 二○一六年一月十八日

目录 1.施工编制依据 (4) 2.施工准备 (9) 3.施工部署 (15) 4.主要施工工艺 (16) 5.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17) 6.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7) 7.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28) 8.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30) 9.降低工程成本的技术措施 (31)

1.施工编制依据 1.1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以下文件编制: 1.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0—2013; 1.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1.7《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1.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某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2015年6月) 1.1.10《基础平面图等设计图纸》·某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年10月) 1.1.12 《地基基础方案专家论证意见》2016年1月10日 1.2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地处开发区,位于某路以北,某路以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该工程总规划用地10.561hm2,根据场区地形及地质情况,规划划分为3个区(A区、B区及C区)。现场场地高低不平,操场部位有一深沟。操场、篮球场及实验楼部分区域因回填深度较深,超过7m。 本工程±0.000所对应的绝对标高为2102.15m。中学部室外坪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强夯地基工程施工 方案

目录 1、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编制依据 (1) 2.地基处理概述 (1) 2.1强夯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 (1) 2.2强夯法设计参数 (2) 2.3强夯块石墩设计参数 (3) 2.4场地网格高程 (4) 2.5满夯施工工艺及要求 (4) 2.6强夯法施工流程及要点 (5) 2.7强夯置换法施工流程及要点 (6) 2.8施工流程 (7) 2.9施工机械及进场计划 (7) 2.10人员安排 (8) 3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10) 3.1场地排水 (10)

3.2局部软弱地基 (10) 3.3各区域因高程不同形成的边坡区域 (11) 3.4避震措施 (11) 3.5其它措施 (11) 4地基检测 (12) 4.1静载荷试验检测 (13) 4.2重型动力触探检测 (13) 4.3强夯置换法地基检测 (13) 4.4静载荷试验检测 (13) 5安全文明施工 (13) 5.1安全组织管理 (13) 5.2安全管理目标 (14) 5.3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14) 6工期保证措施 (16) 7质量保证与承诺 (17) 8附件 (18)

1、概况 1.1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xxxxxxxx,建筑物总占地面积约为156000m2,拟开发建设商业住宅、酒店、办公楼等。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交汇处,呈西高东低趋势,地面标高18.93~72.96m,高差54.03m,当前场地尚未挖填整平;场地东面主要为丘间谷地,因地势较低积水形成沼泽地,水深约0.30~1.00m。场地交通便利,东侧紧邻新河杨公路。 1.2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方案参照执行主要文件、规范有: 《xxxxxxxx项目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广东省惠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9月; 《xxxxxxxx项目地基处理(施工图)》 9月;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国家行业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国家标准。 2.地基处理概述 2.1强夯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 根据本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场地谷地需回填后进行地基处理,本场地拟选用强夯法及强夯置换法(强夯块石墩)进行加固。 2.1.1区域一为22m高程强夯块石墩地基处理范围,面积约

(完整版)强夯安全措施

达州市长田新区基础设施项目 长田大道一期工程强夯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批准/日期: 审查/日期: 校核/日期: 编制/日期: 中电建路桥集团达州长田新区总承包部一分部 二O一五年十二月六日

强夯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进行一步细化强夯施工措施,确 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特编制本强夯分项安全施工方案。 (一)安全目标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施工合同的实施过程中创造安全、高效的施工环境,切实做好本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目标为: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设备、坠落、打击事故的发生;员工因工死亡率控制为零;重伤率为零;负伤频率为零;交通事故发生率为零;安全措施费投入不低于施工产值的0.1%;《安全标准工地建设》达标率:100%。(二)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强夯前应清除场地上空和地下障碍物,严禁在高压输电线路下作。 2.夯机应按性能要求使用,施工前专职安全员与机组人员共同检查设备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专职安全员、维修工定期每班进行设备运转检查,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中必须高度集中统一指挥,信号明确,夯机司机应按信号操作,夯锤起吊后任何人不得由壁杆下经过或站立于壁杆转运半径之内。 4.非强夯施工操作人员,不得进入夯点50米范围内,工作期间严禁酗酒、打架、戏闹、严禁酒后作业。 5.六级以上大风,雨雪天或视线不清时,不准进行强夯施工。 6.强夯作业面宜平整,履带着地保持水平。 7.夯机在工作时,壁杆仰角一般可调在70°~75°。 8.确保自动脱钩器转运灵活,夯锤上升接近规定高度时,须加强观察。

强夯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

强夯置换深度分布图

强夯施工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成都市东南方向,龙泉山脉以东,距离成都市约50公里,距离资阳市约25公里,距离简阳市约15公里,近期工程总占地面积约2020万㎡,远期规划总占地面积达到4830万㎡,规划6条跑道。 本标段范围:A(4260~2760),B(7331~8146)。施工面积约92万平方米,主要的工作内容: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排水工程。其中地基处理中的强夯有:强夯置换㎡,;填挖交界:点夯70605㎡,填筑压实工法:满夯地基605133㎡。 二、编制依据 1、《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飞行区工程全场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图设计》 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13) 3、《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MH5014-2002) 4、《民用机场飞行区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MH5007-2000)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 7、《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13)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11、《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地基处理及土石方工程(01~11)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及第二版施工图纸》。 12、我公司拥有的施工能力、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多年积累的成熟技术、工法等。 三、施工范围及设计参数 本方案编制范围为新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A(4260~2760),B(7331~8146)段,本标段内存在下列强夯处理: 1、强夯置换 飞行区道面影响区和工作区道路软弱土厚度3~5m区域采用3000kN·m强夯置换,局部含有硬壳层或硬塑土夹层的区域相应提高1000kN·m能级,强夯置换设计参数见表3-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