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能源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能源问题现状及趋势分析

Reflections on Energy Issues in China

关键词:能源;能源发展;能源安全;能源战略;能源政策;能源的利用效率

引言: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4月3日电:“已卸任将近5年的中国前最

高领导人江泽民在其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透露了一个宏大目标,以“满足十几亿人民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 此篇题为《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Reflection on Energy Issues in China)的论文长约15页,低调地在最新出版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月号上发表。文内诸多提法,显示这位退休高级官员的思考和判断。文章较严谨地遵照学术论文格式,引用不少权威统计数据和图标、表格。离职已久的江泽民的此篇论文,瞄准的是中国现实问题和未来隐患,思考根源和对策在何方?”

中国退休元首,撰文讨论能源问题,似乎传达了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个增长最迅速、人口最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饥饿性需求,业已成为全球焦点。曾影响西方经济的石油危机的阴影,如今则对高速增长的中国亮起了预警信号……

我们小组此次的论文课题是《中国能源问题的现状及趋势分析》,意在通过查阅资料,搜索网站,咨询老师等途径结合自身的专业及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当前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以及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得出结论和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使大家能从中得到些许思考和收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我们的结论的确不能得到什么根本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我相信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大学生的最起码的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定能得到优化和提高!

针对问题我们并没有采取什么问卷调查的方法,因为我们的课题比较偏重于科技性质的调查实在没有什么必要。我们小组的同学主要求助于图书馆.网络老师等方式且我校以石化专业为特色在能源问题的研究方面亦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及研究资料。

本文主要从能源现状及安全方面的基本常识,以及我国社会当今发展所面临的迫切的环境与能源问题,并指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了未来能源的发展前景,阐述了节约优先的长期战略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引子

近年来能源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成为全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热点,各国都在从自己本国的国情出发来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对我国来说,由于人均能源资源短缺(尤其是油、气、水),环境容量(亦是资源)有限,西部生态脆弱,这个问题尤为严重,它将极大的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为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生生息息留有生存空间。近年来,我国GDP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能源消耗急骤增加,环境、生态日益恶化。这种对自然无序的、掠夺性索取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际上已造成当前十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后果,大自然的惩罚已经不断地凸现出来,并还要继续加重。

一.中国能源问题的现状及趋势

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许多的能源。我们中国号称“全世界的工厂”,工厂需要动力、需要能源。所以事实上,我们替各国承造了很多产品,

花费了很多的能源,我们有一半的能源是替国外的工厂、国外的厂商来间接做的。所以,在发掘我们所需要的能源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无名英雄,在海上、在陆地上,在各个地方去找油、找天然气。以前我们形容祖国经常会用到“地大物博”一词,但事实表明我们的能源和资源总量并不丰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能源的占有量从世界整体水平看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严峻的形势让人触目惊心。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

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2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4%;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2.2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可采储量总量的1.2%;煤炭剩余可采储量1145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2.6%等。就可采储量而言,有关专家估计,若按目前的开采水平,我国石油资源和东部的煤炭资源将在2030年耗尽,水力资源的开发也将达到极致。就质量而言,我国能源资源以煤

炭为主,按各种燃料的热值计算,在目前的探明储量下,世界能源资源中,固体燃料和液体、气体燃料的比例为4:1,而我国则远远落后于这一比值。目前,

在世界能源产量中,高质量的液、气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8%,而我国仅为19.1%。

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9.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煤炭消费量18.7亿吨,原油2.9亿吨,天然气415亿立方米。从人均水平来看,2004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1.08吨油当量,为世界平均水平1.63

吨油当量的66%,是美国人均8.02吨油当量的13.4%,日本人均3.82吨油当量的28.1%。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这些只是部分能源消费情况,其形势不容乐观。

单位: %

表 1 中国能源在世界的地位

表二中国能耗在世界中的比重排名

以下是列举我国能源局势面临的五个严峻的挑战:

1.总量需求的巨大压力

从2000到2020年,国家规划全国GDP增长四倍,而能源消耗增长一倍,这意味着能源弹性系数应为0.5。但是最近三年,这个系数为1.3以上,即能源需求将远远大于规划。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工业已进入重化阶段,按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能耗迅速增长阶段似不可逾越。问题是这么大的一次能源需求我们是否能够供应,其所引起的污染是否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怎么解决?

2.液体燃料短缺

我国石油对进口的依赖度将从40%增加为50%和60%,能源安全如何考虑?如何加速石油的替代?我国的汽车工业、石化工业如何用创新的发展模式来适应这个形势?在车用替代燃料方面我国应以此为契机走出自主创新的道路。

3.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质

主要是SO2、NOx、PM2.5-10、Hg和CO2,这些污染物的80%是由于化石能源的应用,尤其是煤的直接燃烧所引起。目前我国有30%—40%的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出现酸雨现象,呼吸系统疾病不断增加。

4.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全球每年排放250多亿吨CO2,空气中的CO2浓度,从工业化150

多年以来,已从280ppm增至380ppm,目前以3ppm/年的速度增长。温室气体对地球将形成的灾难性后果,在经历了长期的争论后,全世界的学者已有共识。所以,全世界都在采取多种措施减排CO2,我国已于2002年成为“京都议定书”的第37个签约国。总的来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不远的将来必然要承担一定量、甚至大幅度温室气体的减排任务。因而,从战略高度、从现在开始就应该认真考虑我国CO2如何分阶段减排的有关战略技术和政策问题,否则的话,在今后几十年我国将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

5.八亿农民及城镇化所需能源的供应

到目前为止,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得到良好的能源服务,他们仍依赖当地的农业废弃物(秸秆、柴草等)作为主要能源,有些地方甚至仍在砍伐森林和破坏生态。此外,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在增长,每年有将近一千万人口进入新的城镇。据统计,每个城镇居民人均所消耗的能源是农村人均的3.5倍。这部分份额巨大的能源应来自何处?怎样才能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给广大农村和新建中、小城镇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能源服务,以减少生态破坏,减少室内污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是整体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这五点是我国能源面临的严峻的挑战,能源战略、能源科技、能源政策都应以解决以上五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国际能源危机的背景现状及趋势

21世纪之初,国际环境对能源安全的影响更为突出。能源安全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关系更加密切,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之一,是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和平稳定的占率问题。

在新的世纪里,总体而言,大国之间仍以合作和协调对话为主流,处于良性互动中。但由于占率利益不尽相同,彼此关系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在国际政治领域,美国坚持其主导的“单极领导世界”。与此同时,各个主要国家仍在复杂的矛盾和分歧中寻找利益契合点,并促使多极化加速发展,积极构筑对自己有利的21世纪新型国际战略关系,世界正在朝相互依存的时代大步迈进。这依然是新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流。

从经济层面上看,“9.11”事件对美国和全球的经济造成了重要影响。就能源领域而言,油价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连锁反应往往是敏感而又迅速的。“9.11”事件之前,国际油价比较平稳,但事件发生之后,形式急转直下,石油价格暴涨暴跌,成为海湾战争之后最为动荡的一次。国际石油市场呈现动荡的局面。专家认为,全球经济速度放缓是导致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未来一段时间里,世界石油工业依然对“9.11”事件的后续影响以及美国的后续行动十分敏感。从总体上看,在相当的一段之间内世界石油的消费仍然不会很了乐观!全球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的经济恢复状况。世界石油供求关系依然能维持平衡。但各

国围绕石油资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石油消费大国之间,消费国和资源国之间以及资源国和资源国之间的矛盾会更加复杂。由此,引发的政治,经济,军事矛盾和冲突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具体而言,国际能源领域将出现以下发展大趋势:

1. 能源领域的全球化程度大大加深,能源供应国和消费国之间相互依存度增加,合作和竞争并存。一方面,全球化将各国经济捆绑在一起,产油国和消费国的利益更加密切。如果油价过高,可能影响到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另一方面,竞争甚至对抗的一面也在加剧。欧佩克国家企图控制石油供应和油价的努力与主要石油消费国要求确保石油以平稳的价格无障碍地流入国际市场之间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下去,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冲突。

2. 欧佩克对国际能源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所下降。如今,欧佩克虽然仍是最有竞争力的生产者,但其在国际能源市场作用明显下降,对世界石油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所削弱,要想单独左右市场几乎不可能。(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西方主要石油公司投资转向欧佩克产油国。(2)随着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发展,几个国家或几个公司联合起来对市场实行垄断和控制的卡特尔形式正在逐渐削弱。

二:中外能源管理体制对比

(1)中国能源的管理体制的现状

近日全国的重要报纸和多家媒体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5位院士,“不约而同”地为我国能源问题“把脉”,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的看法。

习裕平在演讲中提到的首个重要问题。他说,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像法国那样真正意义上的能源规划,没有持续的中长期能源需求预测,以及为满足这些要求所应采取的措施或必要的准备,因此我国能源政策在短期内都会有很大的变动。而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制定结合本国特色、科学的能源规划及稳定的能源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霍裕平强调,建立一个独立的能源部或能源委员会,统一、长期稳定地规划和领导我国能源系统的建立,在当前是绝对必要的。

杜祥琬院士特别提到,有一种“巨大、廉价、优质的绿色能源”,这就是“节约能源”的行动本身。他说,从1990—2005年,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降低了50%,但在高能耗产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仍高出40%,利用效率比国际水平低一倍。因此,一定要纠正“GDP就是硬道理”的片面发展观念,确立“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避免粗放的能源开采和利用。此外,节能还要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体系

不难看出我国的石油管理体制相对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际有不小的差距!这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2)国际(西方先进国家)的能源管理体制

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其石油战略时,都要依据一定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其能源安全观。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的“主导”力量,其能源安全观代表了世界发展的某种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应当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目前,发达国家的能源安全观具有以下共性:

1. 建立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

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消费国应付石油危机最重要的手段,所以发达国家都把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作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的首要战略。美国早在195年,国会就通过了《能源政策与储备法(EPCA)》。并正式授权简历战略石油储备。美国的石油储备分为商业储备和战略储备两类。商业储备主要是为了增强对国内原油供应的调节能力,降低国际油价波动给国内企业带来的风险,稳定国内油品市场。而战略石油储备(也称应急石油储备)则是为对付政治对抗、军事对抗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石油危机。目前美国石油储备相当于150天的进口量。法国的能源(石油、航空煤油、柴油、家庭用燃油及照明油等)战略体系由非官方储备、国家储备和机构储备三个部分组成。目前,日、英、德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南非、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简历了自己的比较了自己的比较成熟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尤其是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是一种强制性体质,它要求成员国必须储备至少相当于一自然年度90天原油或成品油的“净进口量”。

2. 保存国内能源资源。

美国为了其供给的长期性,采取了先不开发本国能源而向国外能源扩张的战略。美国早在1923年就把阿拉斯加北冰洋沿岸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海军油储,在这些地区,只探不采,仅在紧急情况下供海军之用。1972年,将划出来的储备地区更名为阿拉斯加国家油储,并由海军部交由内政部负责管理,依然只探不采。国家油储区内的石油储量情况一直未予正式公开,但据美国地调所报导,仅其东北角1/4的地区(约460万英亩),就蕴藏有21亿桶石油;而内政部矿产管理局则称石油可采储量微30亿桶,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对于在其他地区新勘探出的国内石油资源,美国也因战略储备而暂不开发,及时开发成油井也将其封存,以备若干年后想用。仅在1998年美国就封闭了13万口国内油井。目前主要以抢占、开发和购买国外石油资源为主。伊拉克战争也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延续,是美国多年蓄谋已久的拟从军事上和政治上控制原油产量占世界60%以上的中东地区的总体战略的一个步骤。

3. 积极开拓新的石油供应基地。

发达国家一直都在全球内不断勘测、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加紧对世界石油资源的争夺和控制。1998年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的油气勘探和开发费占全球的40%。对任何国家来说,多渠道的能源来源都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条件。近年来,美饿在里海地区的角逐激烈。尽管里海地区的石油储量无法与蕴藏着2/3原油的海湾油库相提并论,但作为20实际90年代起步开发的新型能源产地,它对21世纪全球能源安全的意义却非同小可。

4.大量应用替代石油能源。

各个主要工业国早在25年前便开始了向新能源经济的过渡,并为抑制石油需求而对石油消费采取征收高额税等措施。如今这些国家在不断开发和推行石油的多种替代能源(如核能、太阳能、电源、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等)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替代能源因对环境危害较小,故而又被叫做“绿色能源”。目前,“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达到15%~20%,今后由石油,煤炭,天然气“老三样”能源唱主角的局面将得到改善。风能是成本最低,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风能利用率最高的地方是北欧,那里20%的能源来自风能,相当于10万兆瓦的电能,可供100座大型工厂使用。在90年代处到20年代末,全世界风力发电每年增长24%,地热能每年增长4%,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量每年增长17%。除了开发“再生能源”之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把寻找新能源的目光落在了我们身边的垃圾和淤泥等废料上。日本的1900个家庭生活垃圾焚烧厂中,已有123个实现了垃圾发电。每套系统的发电能力可达1000千瓦,平均每天使用垃圾50吨。日本政府已经订出计划,到2010年时制造出发电能力400万千瓦的新垃圾发电系统。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耗增长率已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英国的石油消耗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三:关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若干意见及实用方案

(A)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

我国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针对节能生产企业,可以采取减免税收和节能贷款贴息等政策,切实减少节能企业负担,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用能单位,可以通过节能贷款贴息、自筹资金实施节能项目,给以补贴,通过改拉闸限电为用电负荷控制等政策引导用能单位积极参与节能技术改造。要提高节能率,就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将利益与节能直接挂钩,让个人、单位、国家都能从节能事业中获得应得利益。实际上,在这些利益中,国家受益最大,其次是单位,最后才是个人。如实施一个节能项目,部门或单位每年可节省电费100 万元,该项目在10 年内可节省1000 万元,除去成本200 万元(按两年回收率)余8 00 万元,应奖励该部门或个人8 万元(1% )。而国家至少减排了1000 万千克二氧化碳和9 万千克二氧化硫。但由于目前国家没有出台相关规定,大部分节能项目还要给“回扣”(这也是导致伪劣产品泛滥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种节能改造并没有广泛推动起来。国家对实施节能项目进行公开奖励,不但能提高项目质量,还能调动相关人员节能积极性,推动节能工作迅速开展

(B)国家鼓励新能源的使用以及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要转变观念,健全节能机制,政府机构首先要带好头。2002-2003 年,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深圳市节能协会参与了对南山区政府部门的能耗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吃惊——政府机构每年电能消耗为全国总电量的5% ,相当于8 亿农民一年的电量能耗!

节能对企业来说,就是要使其意识到节能可带来切实的效益,但要从生产流动资金拿出钱出来搞节能项目,难度极大。一般要先向银行贷款,这首先需要房

产抵押或担保。但珠三角有些中小企业是无房产的(租厂房),所以政府应用政策引导市场建立合理的节能商业模式。

再举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近20 年来我国建设的房屋有9 5% 不符合我国建筑的节能标准。对设计者来说,使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的结构、老产品是保险的,因为节能产品手册上没有的东西,谁用了,出了问题就要负责,而节能没有成为一个强制性规定,这些设计者认为不必去冒险。对于房产开发商来说,盖房子要是为了卖出去,使用节能产品成本高,经济上不合算。而对于政府审批部门来说,节能不在管理审批范围之内。算下来,这么多建筑50 年要浪费多少能源?

这就是20 年来9 5% 的建筑不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的原因,其根源还是机制。因此,没有市场激励手段,没有政策法规约束,节能工作很难开展。在引导企业和个人节能方面,可以借鉴德国做法。德国政府规定,使用燃油和电都必须按比例缴纳五态税,刺激购买者选择能耗低的汽车和效益高的电器。而汽车和电器等生产企业不得不对产品不断改进,以提高其能源效益,这样生产商和消费者在审视产品时首先考虑其节能性能,只有节能产品才有市场,因此德国用政策法规手段引导了节能产品的市场推广。

总之,对于节能产品必须加以宣传、引导和鼓励,完全用市场手段去推动,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政策的鼓励非常必要。

(C)私营企业民间团体及公民个人在能源问题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节能潜力巨大。深圳市节能协会曾对深圳工厂、商场、写字楼、酒店、机关、医院等数百家单位作过能耗调查,据统计,深圳节能潜力约在总能耗的25% 以上。有100 多家单位委托协会为其能耗评估,并提供节能方案,并委托协助监理工程实施,方案完成后的实测结果也证实平均可节省能源费用25% 以上,而投资在两年内就可收回,也就是说,节能投资的回报率在50% 以上。

(D)国家从立法和政策导向上给予新能源开发应用以鼓励

国家鼓励公民应用制宜,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近年来,由于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价格不断攀升,其资源逐步枯竭的“前景”也略显端倪,由化石能源使用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亦日益严重,因而人们都把眼光投向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根本特点是能量密度低、随机性大、不可控因素多,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资源分布、人口分布、人均占有量、用能形式、技术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等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适用的技术和所起的作用必然是各不相同。所以,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一定要从国情,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千万不能套用国外的模式。对我国来说,虽然都在谈论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发展,但从各种能源(煤、水、油、气、核)的配合,可再生能源应该有的地位并不清楚,没有一个和其他能源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的战略布局,而是各提指标,“各打各的仗”,“各吹各的号”。一个国家的能源系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各种不同能源的转换,各种不同能源的输送,以各种不同形式(交流电、直流电、高温热、低温热、机械能等)服务于不同的终端用户的庞大复杂系统。若把可再生能源当做一种有份额的一次能源“插入”到整个能源系统中,必须对整个能源系统作相应的调整,使之各得其所,发挥各自的长处。这是需要我们深入研

究的。不然的话,费了很大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可再生能源,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但从国家能源系统的整体来看,却收益不大。所以说,因地制宜,因不同的需求制宜是一个原则,或者说,从国家高度一定要把“合适的能源放在合适的地方”。可再生能源种类繁多,从其所能提供的能量,在总的能源平衡可以起相当份额作用的角度看,一般是指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E)大学生在国家能源问题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在国家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能源危机的观念势在必行。我国素质教育向来教育学生泱泱华夏,地大物博。其实现在看来只是自欺欺人之说,根本站不住脚。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自然资源少,是不争的事实。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一个很大的数除以13亿将是一个很小的数,而一个很小的问题再乘以一个很大的数那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校素以石化专业为特色,秉承“责任”理念,我认为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教授学生专业文化知识以外,更应向学生灌输珍惜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资源的理念。在学生心目中尽早培养起实业报国的认识。在以后从事工作后,每每想到我国能源稀缺的现状就将在自己的领域内时时刻刻为国家着想,积极寻求最优的能源利用方案。

四:个人心得及总结

毋庸臵疑,不论你是否愿意,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支崛起的力量。而正如《蜘蛛侠》中所言:“一个人的能量越大,他所担负的责任也就越大!”因此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自己的能源问题报以关切是自身的本能需要也是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坦白说,文章中的好多术语在我正式接触之前未所有闻,通过我们的学习调查和研究,可谓愈深入,愈痛切。中国的能源问题不止一朝一夕之事,更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责任,处理好了,泽披千古。处理不当,不但民族的复兴从此破灭,更有甚者,国家社稷的安危不保!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从今日我奥运火炬传递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的态度即昭然若揭!西方国家喜欢的是一个听话的中国,是一个脆弱的中国,是一个任人凌辱的中国!可惜他们错了,中国已不再是“东亚病夫”,而今,他正以骄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附件一:相关名词解释

【1】天然气水合物: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是一种水和甲烷气的晶状混合物,是类冰固体,为超分子结构,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具有特定高压低温条件下的陆坡地区,部分陆地上

的永久冻土带也有分布。由于天然气水合物中通常含有大量甲烷或其他碳氢气体,故极易燃烧,亦被称为“可燃冰”。

【2】油砂油:是指从油砂中分离出来的原油。这里的油砂是指一种由沙粒、水和沥青组成的混合物,沥青含量一般在6%-20%。油砂沥青是烃类和非烃类有机物质。

【3】 BP(British Petroleum,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回顾是目前定期发布并相对完整的世界商品能源统计之一。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various editions 1979-2007.

【4】石油交易金融化主要指石油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金融投资和投机品种的现象。汇率变化对油价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国际石油交易大多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美元贬值和汇率变化影响国际油价变动。

【5】节能实例:节能1 千瓦电力平均只需投资1 千元人民币,而建一千瓦的发电系统需1 万元人民币;一般电厂建设周期约在1 年以上,节能改造工程则只需数天或几个月。因此,节能是利国、利民、利后代的好事。【6】COREX炼铁系统:由于一些单项技术的水平已经接近于“极限”,譬如说大流量、高性能轴流压气机的效率已达92%,先进燃气轮机的燃气初温已达1400—1500℃,热效率再要提高1—2个百分点虽还有可能,但已是十分艰难了。但化工、石化、发电、钢铁集成一体化,却可以带来能源、环境、经济(3E)的最大效益,文中提到的以煤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系

统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用这个思路还可以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新的系统。

近年来出现的COREX炼铁系统也是一个把钢铁工业与能源、化工工业结合在一起的先进系统。

【7】高效煤炭发电技术:提高SO2和NOχ排放控制的技术装备水平。采用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可以把发电的燃料利用效率分别提高到41%-43%、45%-47%。更高温度和压力参数的机组也在开发研制之中,应用整体煤气

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1e,IGCC)技术,发电的燃料利用效率可能达到50%以上,而且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并为CO2碳封存提供技术基础。天然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ombined Cycle Gas Turbine, CCGT)技术,可以将发电的燃料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到58%-65%。分布式热电联供技术的燃料利用效率可达80%以上。

【8】石油交易金融化主要指石油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金融投资和投机品种的现象。汇率变化对油价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国际石油交易大多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美元贬值和汇率变化影响国际油价变动。

【9】电折算成一次能源的数据,是设定现代火电站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38%,按照热当量进行折算得出的

【1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ECEC)反映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其定义是能源消费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之比。计算公为: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

附件二:背景资料及相关图片

图10: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

氢能利用原理图

中国电能组成结构示意图

附件三:部分关于能源问题的重要文件

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节选)

摘要:本文阐明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指出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从资源、生产、消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关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文中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主要涵义是: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努力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生态环境影响小、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文章阐述了节约优先的长期战略、一次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先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等内容,展望了未来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提出实施好能源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宏观管理,更好地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简介:

文章从资源、生产、消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回答了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大背景下,中国如何认识能源发展趋势,选择什么样的能源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问题文章由四大部分组成,重点论述了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文中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主要涵义是: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努力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生态环境影响小、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

文章还阐述了节约优先的长期战略、一次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先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等内容,展望了未来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提出实施好能源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宏观管理,更好地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英国《金融时报》关于江泽民论文的评论:

中国将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建成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和供应体系,已卸任将近5年的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在其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透露了一个宏大目标,以“满足十几亿人民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

此篇题为《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Reflection on Energy Issues in China)的论文长约15页,低调地在最新出版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月号上发表。文内诸多提法,显示这位退休高级官员的思考和判断。文章较严谨地遵照学术论文格式,引用不少权威统计数据和图标、表格。

新华社等中国重要媒体未对江泽民的论文发表消息或评论,与之前李鹏等高级退休官员的高调写作活动有所不同。而和退休后通常的回忆、日记相异的是,离职

已久的江泽民的此篇论文,瞄准的却是中国现实问题和未来隐患,思考根源和对策在何方?

江的论文提醒要把能源战略臵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臵,并且“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即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生态环境影响小、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

论文分析中国能源发展现状和问题时认为中国能源资源品种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少;能源建设不断加强,能源效率仍然较低;能源生产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明显;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需要优化;能源需求持续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据此论文披露的数字,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受需求拉动,已翻了一番,并在刚过去的2007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其中,原煤产量达25.4亿吨,约占全球产量40%。

“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安全。”江的论文强调,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江泽民认为,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开发,一方面要扩大石油进口,才能满足液体燃料的增长需求。

这位老人希望通过国际合作,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比如,拓宽能源领域对外开放的渠道,通过“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开发能源资源,增加石油天然气供应能力” ;“开展能源对外交往,加强战略和政策对话与协调,促进全球能源安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这不仅有利于增加中国能源供应,也有利于改善世界能源供给。”

同时,江也相信,中国不能照搬发达国家依靠大量消耗世界资源、实行能源高消费的传统发展模式,而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子,“节能优先”。文章还特地提到日本东京都发达的公交模式以及油电混合型汽车的省油数据,从相对微观的角度为中国能源饥饿寻找药方。

江泽民展望中国未来的能源格局是:煤炭尽管仍举足轻重,但份额会下降,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再生能源的份额会有提高。

中国退休元首,撰文讨论能源问题,似乎传达了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个增长最迅速、人口最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饥饿性需求,业已成为全球焦点。曾影响西方经济的石油危机的阴影,如今则对高速增长的中国亮起了预警信号。

附件四:参考书目及相关文献

【1】邬国英杨基和:《石油化工概论》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7。

【3】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院报 2008 【4】刘一江:《油田开采专家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5】马栩泉:核能开发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李俊峰:风力应用在中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唐韵:《大搏杀(世纪石油之争)》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8】《南方周末》“前国家主席的能源情结” 2008.4.17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地1501 朱楷2015212504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分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传统能源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经济与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和开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新能源已是当务之急,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展望。引言:本篇文献综述是为了探讨中国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的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新能源的开发问题已早早引起中国和国际上的关注,关于此类主题的文献在国内外已有较多发表,在未来仍将呈现上升的趋势。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国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和产业化计划等,使先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的产业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电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不匹配,上游的生产能力和在世界上的研究和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下游的风电建设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1] 主体部分 1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1 新能源的发展背景 20 世纪先后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不断上涨,人们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供应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以伦敦雾事件为代表的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也引发了对化石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担心。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由此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双重压力凸显了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促成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2] 1.2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2.1 日本 自身能源缺乏的日本是最早重视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就实施“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也被称为“阳光计划” ), 其核心是大力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1993年,日本政府将“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阳光计划)、“节能技术开发计划” (月光计划)和“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合并成规模庞大的“新阳光计划”,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 根据2008 年 3 月修订的《京都目标实现计划》,日本新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为7 %,水电之外的新能源占比为 4 .3%;到2030 年, 日本的可再 生能源占比大约为11%, 其中, 新能源为7 %, 大约为 3 200 万千升原油当量。[3] 1.2.2 欧美 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先开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美国《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所有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中要有15%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4] 欧盟于2007年通过“能源和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承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5] 到2010年,风电已经满足了欧盟 5.3%的电力消费,其中在丹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6] 2 国内新能源发展现状 2.1 国内新能源发展条件及方向 2.1.1 非常规油气资源 (1)油页岩资源丰富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探明资源量315 X 10 8 t ,预测资源量4520 X 10 8 t , 其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学号;作者: [ 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本文从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四大主要能源现状作了初步考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同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对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对策分析。 [ 关键词] 能源;现状;挑战;发展前景;中国 一直以来, 能源问题都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因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 世纪中,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种, 就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 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 不加节制, 那么,地球上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 分别只有40 年、60 年和220 年了。进入21 世纪,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 确切地说, 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 整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现状 我国既是能源的消费大国, 也是能源的生产大国。虽然1990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前茅, 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 但在另一方面, 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 为印度的2.2 倍, 为发达国家的4-6 倍; 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 又造成能源的浪费,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1]再者,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煤炭资源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然而, 煤炭利用严重污染环境, 据统计, 每燃烧1 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 公斤, 排放二氧化硫约24 公斤、排放氮氧化物约7 公斤。[2] 这不仅影响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还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石油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中国目前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但勘查难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20 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 亿t, 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甚至称, 到2030 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激增至80%以上。[3] (三)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和使用方便的能源, 我国是开发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储藏量达380000 亿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储量仅占5%,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占2.1%,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目前, 国家已开始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序幕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 为天然气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电力资源 过去十多年, 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2003 年发电量为1990年的3 倍。2003 年, 发电装机容量391 40GW。到2004 年5 月, 发电装机容量达400GW。2004 年9 月, 水电装机容量达100GW, 居世界首位。全国1GW以上电站共有107 个, 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已装机5 9GW; 最大火电站是山东德州电站, 2 4GW; 最大核电站是广东岭澳核电站, 1 98GW。[4] 但是, 中国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大范围缺电。造成严重缺电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体制问题, 包括: 高耗电产业过度发展, 电力预测和规划失误, 以及电力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垄断经营格局等。

我国能源状况浅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崛起的动力。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刚性约束问题,如何正视我国能源消费现状,科学制定节能规划目标,构建起能支撑我国经济适度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以实现能源、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能源供应国际化所面临的地域政治控制威胁也在加剧。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一些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能源紧张局面。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的中期阶段,是世界第二位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应的保障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能源危机的认识和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一次能源的储量和生产量可以满足需要,但由于能源的生产分布并不均衡,能源价格正日益成为改变世界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资源控制导致的能源危机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我国能源资源可利用总量比较丰富,结构以煤炭为主,一次能源的生产能力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和支持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不同的人类文明时期拥有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使用的主导能源也不相同。主导能源从化学(矿物)能源向物理能源转换,是当前世界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从全球时代背景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我国现代化建设应确立由初级战略——传统能源发展战略和高级战略——新能源发展战略组成的复合型的能源发展战略。

近年来,资源的日益枯竭导致国际之间的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能源甚至成为发动现代战争的根本目的。而20世纪的两次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寻求和发展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其它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长期使用煤炭等污染的能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能源短缺、油价飙升,已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要靠能源技术的改进,更要靠正确的能源理论来支撑。就是说,树立科学的能源观,努力把握能源演进的历史及其规律,是深入认识能源问题的实质、切实把握能源问题的发展趋势、探寻能源问题解决方案的关键。而全球性的能源短缺乃至危机,恰好发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极其严重的瓶颈。 一、我国的能源结构现状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 。其中煤炭的消费已经占76% ,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同时石油和天然气所占能源的消费比例也开始慢慢上升,出现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步加大。虽然我国的水利资源丰富,但水电也只占到6%,炭、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能源枯竭,势必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运行。 二、我国能源结构出现的问题 我国供需出现很大的缺口,按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缺口将会越来越大。近几年,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大增,油价一直攀升,这即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需要,但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煤炭是主导能源,但据预测,如果按现在的开采速度,我国的煤炭的供

中国清洁能源现状分析及发展中存在问题

1 清洁能源概念 传统意义上,清洁能源指的是对环境友好的能源,意思为环保,排放少,污染程度小。但是这个概念不够准确,容易让人们误以为是对能源的分类,认为能源有清洁与不清洁之分,从而误解清洁能源的本意。 清洁能源的准确定义应是:对能源清洁、高效、系统化应用的技术体系。含义有三点:第一清洁能源不是对能源的简单分类,而是指能源利用的技术体系;第二清洁能源不但强调清洁性同时也强调经济性;第三清洁能源的清洁性指的是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 2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清洁能源在我国发展至今,主要有如下几种: 1.洁净煤技术 由于我国煤炭在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煤炭的清洁燃烧。目前比较成熟的的洁净煤技术主要包括:型煤、洗选煤、动力配煤、水煤浆、煤炭气化、煤炭液化、洁净燃烧和发电技术等。 2.核电 核能是清洁的能源。我国已经建有的核电站分别有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等,运行情况良好。目前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来源之一,地位仅次于煤炭和水电。根据新浪网消息,我国政府近期规划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将积极发展核电,重点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远期规划是到2020年,每年核发电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厂。 3.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得到较大范围的使用,主要体现为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使用。在山东等地,太阳能产业正得到快速发展,许多技术如太阳能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4.生物质能 是指由生命物质排泄和代谢出的有机物质所蕴含的能量,我国生物质能储量丰富,70%的储量在广大的农村,应用也是主要在农村地区。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地区正在推广和示范农村沼气技术,技术简单成熟,正在逐步得到推广。我国在生物柴油研究方面也得到快速发展,在福建、四川等地已经建有小规模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但是目前并未形成产业化。 5.水能 水能在我国早已得到大规模的使用,主要用途是发电。较早期的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水电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 6.风能 我国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能在我国的利用也较为成熟。据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指出,如果充分开发,中国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风电将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在我国甘肃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较大规模的应用。 7.地热能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温泉有3000多处。地热应用前景广阔,主要指的是有效利用地下蒸汽和地热水,用途可以发电、供暖等。受资源所限,地热发电站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在其他地区,地热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山东省商河县已经建成的温泉别墅就是利用地热供暖,效果良好。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 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

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南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社区,整个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采用的是联集式全玻璃真空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板和屋顶结合,与保温水箱分离,这种安装方式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建筑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太阳能热水器还设置了电辅助加热设施,即使在阴雨天也可正常使用,能提供适宜身体的水温。而集中利用则较少。 另一种主要的途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常规发电方式和核发电相比太贵了,经济性不强。 2.3 风能 中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300W/㎡以上,有的可达500 W/㎡,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h以上,有的可达7000h以上。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在7000h~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和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精)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40974.html,2011年12月12日09:52电源在线网 导读: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表1 2009年~2013年我国GDP的增长情况(数据来源:ICTresearch,2011.08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

中国能源现状与展望

中国能源现状与展望 从类别上来讲,能源分成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已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 用的一次能源。又称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是促进社会进步 和文明的主要能源。在讨论能源问题时,主要指的是常规能源。新能源是在新 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常 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以核裂变能为例,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把 它用来生产电力和作为动力使用时,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到80年代世界上不 少国家已把它列为常规能源。太阳能和风能被利用的历史比核裂变能要早许多 世纪,由于还需要通过系统研究和开发才能提高利用效率,扩大使用范围,所以 还是把它们列入新能源,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2016 年全部类型发电中,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占比分别为 74。4%、17.8%、4.1%、3.6%。火电同比增速由 2011 年 13。9%下降至 2016 年 2。6%,同比增速放缓。水电受天气因素影响波动较大。2012、2014 年来水较好,水 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超过 20%。2015、2016 年来水较少,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 同降 6.4%、同增 5.6%.2016 年风电、核电同比增速分别为 30.1%、24。4%且近几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由于国家鼓励清洁能源、限制火电发展,因此在四种发电类型中火电增速最为缓慢,火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呈下降趋势。 煤炭一直作为我们的主要利用资源,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丰富的煤炭资 源也正好提供了我们的开发利用,所以我们直到现在,无论多少新型能源的开发,也离不开煤炭对我们的帮助,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学技术的飞速 发展,煤炭仍旧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能源。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 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 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 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我国煤炭从储量相当丰富,仅次于俄罗斯、美国,所以在能源结构中以煤为主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也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 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我国比较成熟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 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不过光伏发电占中国发电量的占比并不高。 水力发电始终是中国的强项,其占总发电比也比较高。三峡大坝,葛洲 坝我想无人不知。在水电的开发,设备,施工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并 不算早,但巨大的开发市场与倾向性较强的招标模式,使得中国与水电相关的 企业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全世界前十五大水电站中,中国占了七个,前十大水电站中占了四个,如果算上即将开工投产的乌东德和

BP 2030世界能源展望(中文版)

庆祝BP世界能源统计问世六十年
BP 2030 世 界 能 源 展 望
2011年1月 伦敦

免责声明
本演示文件中包含前瞻性陈述,特别是关于全球经济增长、人口增长、能 源消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和能源供应类型等方面的陈述。前瞻性陈述涉 及风险和不确定性,因为它们会受到未来会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事件和局势之影 响。实际结果可能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而有所不同,这些因素包括产品供应、 需求和定价;政治稳定性;整体经济状况;法律和法规;新技术可用性;自然 灾害和恶劣天气条件;战争和恐怖活动或破坏活动;以及本演示文件其他篇幅 讨论到的其他要素。
Energy Outlook 2030Energy Outlook 2030 2 ? BP 2011

目录
页 导言 全球能源趋势 石油(及其他液体燃料) 天然气、电力和煤 哪些因素会改变趋势? 关键议题 数据来源 4 7 25 45 63 75 80
Energy Outlook 2030Energy Outlook 2030
3
? BP 2011

欢迎走进《BP2030世界能源展望》
全球能源展望不仅关系到能源企业,它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一 场活跃而重要的讨论正在展开,它的议题涉及到大家面临的选择-消费者、生产者、投 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我们希望通过共享这份《能源展望》,推动这场讨论。 我们参与这场辩论始于BP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工作,今年是《世界能源统计年 鉴》诞生60周年。这份记录能源生产和使用趋势的统计文件起初仅为BP内部文件,直到 1956年才首次公开发表。 与此类似,这份包含我们对未来能源趋势预测的《能源展望》,迄今为止只在内部 使用。然而我们感到,为公共辩论提供重要信息和分析是企业的责任所在。 更何况, 讨论的内容是对大家至关重要的能源问题,它一方面关系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影响 着气候变化。 在这份展望中,我们希望确定能源长期发展趋势,并提出对世界经济、政策和技术 演变的观点,从而形成对2030年世界能源市场的预测。这只是预测,而非提议,了解这 种区别很重要。
Energy Outlook 2030Energy Outlook 2030 4 ? BP 2011

学习《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感悟心得体会

学习《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感悟心得体会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引发广泛关注,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更加清晰。在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全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加快推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近代以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有效提高了各国生产效率,改善了人类生活方式,先后让数十个国家实现了现代化。然而,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随之也愈发突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年因大气污染死亡的人数高达700万人,呼吁世界各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1—2020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热的10年,而这其中最热的一年是2020年。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全球各地将不断出现极端天气,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12月12日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更是大声呼吁各国领导人宣布本国进入“气候紧急状态”,直到实现碳中和。 能源变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加快行动。从签署《巴黎协定》到全球各国纷纷宣布碳中和目标,从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到大力发展新能源,全球正在加快推动以清洁低碳为导向

的新一轮能源变革。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显示,在全球煤炭消费量持续下降的同时,全球可再生能源以创纪录的速度增长,占2019年一次能源增长的40%以上。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计,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将增长2/3,约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80%。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表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性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也是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国家。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全球性问题,中国通过贯彻能源消费革命、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推动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12年以来,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4.4%,相当于减少能源消费12.7亿吨标准煤。2012年至2019年,以能源消费年均2.8%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初步核算,2019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7.7%,比2012年降低10.8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3%,比2012年提高5.6个百分点,已提前完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国际能源署

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不断增长,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煤炭开采的安全、利用率、深加工的研发,石油对国外进口的依赖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煤层气等个别气体产业化建设问题等等都在制约着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发展在20年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GDP翻2 番,能源消费翻1 番,完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 一 对中国能源现状的认识 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资源储量的勘探也越来越清楚。中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据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全国主要能源的基础储量为:石油248972.1 万t、天然气28185.4亿m3、煤炭3326.4 亿t;但若以“人均拥有量”来衡量,中国却是资源贫瘠国,2006 年人均石油储量只有1.9t, 人均天然气储量2168m3,人均煤炭储量256t,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中国的人均资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二 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 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以煤占主导地位,偏离了世界能源结构以油气为发展趋势主流。落后的用煤方式、生产设备、管理方式产生了严重的污染。中国经济现代化正面临能源的严峻挑战:能源供需矛盾尖锐、转换方式落后、能耗高、效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1、 人均能源资源少,供需有差距 中国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21%,能源矿产人均探明储量相对较少,煤炭资源可以满足较长期需求,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需要以国外资源作为重要补充,才能满足当前和长远的需求。中国是世界能源大国, 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 2、 能耗强度高,效率低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与管理技术上的落后,尽管在能源消耗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产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大量使用高耗能的落后技术和产品,现有的近400 亿m2建筑中, 99%属于高能耗建筑。中国发电、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消耗全部一次能源的80%左右,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 ~30%。 3、结构不良,污染严重 能源资源决定了中国能源长期以来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不论是火力发电还是工业用煤, 都会造成大量污染排放。SO2和CO2排放量分别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摘要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体地位,同时,我国煤炭生产 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更加成为关注的热点。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告别了10年的发展旺盛期,进入了萧条时代,尤其是15年煤炭行业彻底地进入了“寒冷的冬季”,目前仍没有回暖的迹象,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未来趋势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础和工业原料,长期以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储量的12.8%,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仅占全球的1.1%和1.8%具 体情况如图表所示 2014年中国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 能源单位2014年占全球比例(%)储采比世界平均储采 比(%) 石油10亿桶18.5 1.1 11.9 52.5 天然气万亿立方 米 3.5 1.8 25.7 5 4.1 煤炭亿吨1145 12.8 30 110 注:储采比:用任何一年年底剩余的储量除以该年度产量,所得的计算结果即表明如果产量继续保持在该年度的水平,这些剩余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煤炭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从资源保证年限角度分析,煤炭仍是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在中国能源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 1.1 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的制约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国家对其加强了安全整顿,无论是从设备上还是从安全防护措施上都加大了监管力度,这样就增加了吨煤成本。其次煤炭污染严重,导致近几年来雾霾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至65%以下。不断强化的环境约束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动对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带来了较大冲击,再有新能源的出现与提倡,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出现大大地挤压了煤炭的产量,占有了煤炭一定的利润空间。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是对煤炭的直接代替。 如表1所示 年份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 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 风电 2010 296916 76.6 9.8 4.2 9.4 2011 317987 77.8 9.1 4.3 8.8 2012 333300 76.6 8.9 4.4 10.1 2013 356536 75.9 8.4 4.5 11.2 2014 357079 73.8 8.5 4.8 12.9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统计提要》《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 1.2受到国际煤炭市场的制约 我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在国际市场经济这个平台里,信息的流动性与资源的共享性发展迅速,国外的矿石、铁粉、煤炭以其品质好、价格低等优点打入我国煤炭市场。如下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 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2017版)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2017版)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ETRI)2017版《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发布会时间:2017年8月16日地址:北京报告指出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呈现清洁、低碳化特征,清洁能源(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是2030年前新增能源主体,2030年后逐步替代煤炭,2045年前后占比超过50%。2050年煤炭、油气和非化石能源将呈三分天下的局面。

世界能源展望篇 核心提示 1 世界一次能源需求持续增长,2050年达到175亿吨油当量,较2015年增加27%;能源消费强度持续下降。 2 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展望期内能源需求增量的91%为清洁能源(包括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5%,其中非化石能源占比28%。 3 世界石油需求增速逐步放缓,2050年达到48.2亿吨,需求增量全部来自非OECD 国家;OPEC国家是展望后半期供应增量的主要提供者。 4 2050年世界天然气需求约为5.1万亿立方米,增幅约48%,是增速最快的化石能源;非OECD国家占增量的85%。 5 世界煤炭需求已进入下降通道,2050年较2015年减少22%。其中非OECD国家煤炭需求在2030年前后达峰。 6 世界电力需求持续增长,2050年约为2015年的1.88倍,其中火电增长44%,非化石能源发电增长160%,届时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将升至45%。 基准情景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趋势。 ☆世界能源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多元、低碳、清洁、高效、安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世界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短期能源市场供需宽松的格局难以转变,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性不断提升,化石能源面临巨大挑战。 ☆美国能源独立和欧洲去核化给世界能源发展带来一定不确定性,政策、社会变化与能源的互联更为密切。 一次能源 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在2050年达到175亿吨油当量,增长约27%,期间年均增长0.65%;2016~2030年为0.95%,2031~2050年为0.45%,增速逐渐放缓。展望期内可再生能源年均增长6%,天然气年均增长1.3%,石油年均增长0.3%,煤炭年均下降0.8%。 世界能源结构向低碳、清洁、高效、安全方向发展。

2014中国新能源与电动汽车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

2014中国新能源与电动汽车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不断突显,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中央政府对其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然而,即使有诸多利好因素,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然步履蹒跚,与国外的差距较大。 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不仅给能源带来危机,同时传统汽车排放的尾气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去年及今年,全国大面积持续长时间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程度,如何控制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也是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迫在眉睫,近几年,我国政府也因此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给予支持和鼓励。从2013年新能源补贴新政来看,其补贴金额标准如表1所示,中央将对纯电动汽车最高补6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最高补3.5万元,新能源汽车还可以享用有地方补贴和其他优惠政策。 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图1 近几年中国汽车销量数据

图2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 明华有道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我国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报告主要基于终端上牌数和消费者调研数据。根据该报告,2014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呈以下特点: 1) 消费者属性:纯电动汽车市场仍然以单位客户消费为主,个人用户购买比例偏低,占市场的比重仅有约三分之一(32.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