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物理总结11

建筑物理总结11

建筑物理总结11
建筑物理总结11

传热系数

空调工程上的K值计算

对于空调工程上常采用的换热器而言,如果不考虑其他附加热阻,传热系数K值可以按照如下计算:

K=1/(1/Aw+δ/λ+1/An)W/(㎡·°C)

其中,An,Aw——内、外表面热交换系数,W/(㎡·°C)

δ——管壁厚度,m

λ——管壁导热系数,W/(m·°C)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计算公式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m2.K/w)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w/(m2.k))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导热系数

定义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特点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瓦/米摄氏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传热系数与导热系数的定义以及区别

核心提示: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为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瓦/米?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建筑保温

什么是建筑保温

动物和植物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是最能适应寒冷地带的环境条件的。它们有一个不透水的外表层(树是树皮,企鹅是它那象浸过油似的羽毛)。在外表层下面有一层很轻的保温层(树是象软木塞子一样的内皮,冰熊是它的毛发,企鹅是它的羽毛)。

生物的外表层是一个能为自身提供保温的复杂的复合体系。生物的身体热量来自于食物。外保温层的任务是把身体的内部温度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而尽量减少能量损失,即散热。

人类身不由已地被大自然置于并不适合于生存的地球的寒冷地带,但是可以运用聪明的才智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

穿一件“呼吸自如”(透气)的防风外衣作为不透水的外表层以及穿一件保温的鸭绒夹克。

建筑物的保温

人类最初的住宅是一些原始的洞穴,只是用岩石、泥块来做一些必要的保温,后来人类开始使用木头、砖和混凝土来建造房屋。外保温体系是人类改善居住条件的又一个伟大进步。

节能与环保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象燃木、煤、天然气和石油这些天然能源是取之不尽的。直至1973年第一次能源危机以前,人们对建筑物需要“保温外套”这一概念还是相当模糊的。

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发展自60年代开始,那时“保温”、“节能”、“环保对人们还是个陌生的词汇。随着能源的不断开采和利用,新的经济源泉尚未发现,能源必将越来越贵。这时人们认识到:节能是秘须的。当人们考虑到取暖成本占了居室整个能源成本的80%左右时,理所当然的想要节省它。

同时,取暖所造成的废气CO2在空气中不断增多,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会使气候发生变化甚至恶化。在德国约有30%的能源被用来取暖,如果给建筑物穿上”保温外套“,能源奖被大量节省——尤其对于老房改造。

国家政策:节能

我国法律对新建筑规定了保温节能措施。198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建筑节能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85)。1996年7月1日起,我国又实施在原有基础上再节能50%的新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对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建筑热工设计等作出了新的规定。我国第一个节能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也于1998年1月1日颁布实施,节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

据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煤炭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40%,石油消费仅次法国,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达50%以上。在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建筑用实心粘土砖每年要毁田12万亩。目前,能源的紧张形势在我国已十分严峻,可能会威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在资源如此紧张的形势下,住宅建筑能耗却占了全国能耗的32%。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的建筑基本上是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的总和,但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预测在未来的15年即到2020年,我国还将建成约200亿平方米建筑。如果再不采取节能措施、不推行建筑节能材料,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建筑所消耗能源的三倍。

据专家测算,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狠抓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和应用,并对已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性改造,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时(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能源紧张状况和污染压力必将大为缓解。但如果继续放任自流,错过当前这段大好机遇,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则将长期大大加重国家能源负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对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威胁。严峻的现实表明,国家要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建筑节能的工作研究,以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的法规,推而广之。

建筑保温材料的发展和种类

建筑保温材料的发展和种类最近,有关专家重新定义了绿色材料———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材料,亦称之为“环境协调材料”。在建筑和工业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矿物棉及制品矿物棉是一种优质的保温材料,国际上矿物棉制品的产量处于比较平稳的阶段,主要原因是其它保温材料如玻璃棉、泡沫塑料发展加快,加之发达国家发展速度放慢,近年来世界矿物棉制品年产量约800万吨左右,矿物棉在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硅酸铝纤维硅酸铝纤维也叫耐火纤维,主要用作窑炉保温材料,1971年我国研制成功,目前生产企业200家左右,总生产能力超过4万吨/年,年产量近2万吨。品种较多,国内主要有普通硅酸铝纤维、高纯硅酸铝纤维、高铝纤维和含铝纤维及少量制品,均为中、低档产品;多晶莫来石纤维、多晶氧化铝纤维和多晶氧化锆纤维等高档产品。

泡沫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制成的,内部具有无数小孔的塑料制品,它具有导热系数低,加工成型等优点,在建筑上刚开始使用。主要用于包装行业(如冰箱)、地下直埋管道保温、冷库保冷。主要产品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聚氨酯泡沫塑料,但建筑领域应用存在问题。近年来用于钢

本课程的目的是探讨外部热环境的特性,室内热环境的形成原因与特性,以及人对环境的要求,是一门反映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通过学习这门科学,我们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热环境;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形成特征和影响因素;掌握改变或控制这些室内,外热环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围护结构传热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合理地解决房屋的保温,防热,防潮及节能设计等问题,理解并掌握建筑热工,建筑节能及室内热环境设计所必需的技术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建筑热环境设计

本讲主要内容

建筑保温设计:

建筑保温综合处理原则,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设计,外窗,外门和地面保温设计,特殊部位保温设计,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设计初步

建筑隔热设计:

建筑防热综合途径,建筑防热控制指标,屋顶和外墙的隔热设计,自然通风,窗口遮阳建筑隔热设计,建筑日照设计,日照基本原理,棒影图的应用.

回顾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第一章绪论

建筑热环境分类

建筑热工学的任务

建筑热工学基本内容

第二章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建筑中的几中传热现象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基本方式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室内热环境及其评价

室外热环境因素

回顾第二部分建筑传热,传湿原理

第三章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

稳定传热

一维稳定传热特征

平壁内的导热过程

平壁的稳定传热过程

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

平壁内部温度的计算

周期性不稳定传热

谐波热作用

谐波热作用下的传热特征

谐波热作用下材料和围护结构的热特性指标谐波热作用下平壁的传热计算

温度波在平壁内的衰减和延迟计算

回顾第二部分建筑传热,传湿原理

第五章外围护结构的湿状况

材料的吸湿

外围护结构中的水分转移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

内部冷凝的检验

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

防止和控制表面冷凝

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

建筑热环境在建筑学教学计划中的定位分析

参考资料

建筑保温设计

建筑保温设计综合处理的基本原则

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设计

外窗,外门和地面的保温设计

特殊部位保温设计

被动式利用太阳能设计初步

保温设计综合处理的基本原则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

选择合理的建筑体形与平面形式

使房间具有良好的热特性与合理的供热系统

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设计

外墙和屋顶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部分,对其保温能力的要求,取决于房间的使用性质及技术经济条件.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

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即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

对于大量的民用建筑,不仅要保证内表面不结露,还需满足一定的热舒适条件,限制内表面温度,以免产生过强的冷辐射效应;

从节能要求考虑,热损失应尽可能的小;

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最小传热阻

按我国现行设计规范,保温设计是取阴寒天气作为设计计算基准条件.以下是我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设计方法---最小热阻法.

以上参数的确定原则和选用方法为: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i

ti值因房间使用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值.

对于一般居住建筑取18℃;对于高级居住建筑,医疗和福利建筑,托幼建筑等,取20 ℃ .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

te值的选取较为复杂一些,它的取值大小与所设计的外墙或屋顶的热惰性指标值大小有关.一般说来,热惰性指标值大, te取值较高,相反亦然.

我国规范对te的选取作了具体规定,见表3--1

室内空气与外墙(或屋顶)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Δt]允许温差[Δt],根据房间性质及结构,按表3-2取值.

温差修正系数n

内表面换热阻Ri,按第二章表2-2取值.

按上述步骤,在取得各参数值后,便可求得Ro.min .

应当注意,求得这个最小传热组,并不意味着外围护结构的实有热阻一定要刚好等于最小传热阻,它只是起码的标准.

实际热阻应高于或等于它,但不得低于它.

Ro ≥ Ro.min

此外,在实际设计当中,当居住建筑,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和门诊部等建筑物的外墙为轻质材料时,外墙的最小传热阻应在前述计算求得Ro.min的基础上进行附加,其附加值应按表3-4的规定采用.

绝热材料

所谓绝热材料是指那些绝热性能比较高,也就是导热系数比较小的材料.

通常把导热系数λ<0.25,并能用于绝热工程的称为绝热材料

把用于控制室内热量外流的叫保温材料.

防止热量进入室内的叫隔热材料.

影响材料导热系数λ的因素:1.密度;2.湿度;3.温度

绝热材料的选择(按热物理性能,强度,耐久性,耐火性及耐侵蚀性等,满足要求) 三,选择保温构造方案

(一)保温构造的种类

1.单设保温层(见图3-6)

2.封闭空气间层保温(一般空气间层厚4-5cm)

3.保温与承重相结合(见图3-7)

4.混合型构造(见图3-8)

选择保温构造方案

保温构造的种类

单设保温层(见图3-6)

(一般空气间层厚4-5cm)

D保温与承重相结合(见图3-7)

d混合型构造(见图3-8)

单设保温层复合结构的形式及持点

内保温和外保温

外保温的优点主要有:

保护墙或屋顶,降低温度应

力起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有利于房间热稳定性;

防止内部产生水蒸汽凝结;

消除热桥;

有利于旧房节能改造;

节约使用空间.

防水层不设在保温层上边,而是倒过来设在保温层底下,这种方法,在国外叫作"Upsidedown"构造方法;简称USD构法.

外窗,外门和地面的保温设计

对一栋建筑物来说,外窗户,外门和地面在外围护结构总面积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一般在30-60%之间.从冬季失热量来看,外窗,外门及地面的失热量要大于外墙和屋顶的失热丘,表3-5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栋住宅楼外围护结构各部分耗热量分布.

窗户的保温设计

控制窗墙面积比(表3-6)

按我国设计规范,窗墙面积比=窗户洞口面积/外墙面积(开间*层高)

提高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

我国的有关标准规定,在窗两侧空气压差为10Pa的条件.单位时间内每米缝长的空气渗透量q1的允许标准如下:

在低层和多层建筑中应不大于4.0m3/(m.h)

在中,高层建筑中应不大于2.5m3/(m.h)

窗缝的处理

提高窗户的保温能力

改善窗框保温性能

改善窗玻璃部分的保温能力

合理选择窗户类型

外门保温设计

这里的外门包括户门(不采暖楼梯间),单元门(采暖楼梯间)

阳台门下部以及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其他各式各样的门.

门的热阻一般比窗户的热阻大,而比外墙和屋顶的热阻小,因而也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的薄弱环节,见表3-8

地板的保温设计

人体足部与地板直接接

触传热地板面层材料的密

度,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值

的大小是决定地面的热工

指标吸热指数的重要参数.

B是与传热阻R不同的另一

个热工指标.B越大,则从人脚吸取的热量越多越快.

根据B值,我国将地面划分为三类(表3-9).

试验研究证明,地面对人体热舒适及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厚度约3---4mm的面层材料.

沿底层外墙周边局部的保温处理

我国规范规定,对于严寒地区采暖建筑的底层地面,当建筑物周边无采暖管沟时,在外墙内侧0.5—1.0m范围内应铺设保温层,其热阻不应小于外墙的热阻. 特殊部位保温设计

围护结构交角处的保温设计

围护结构的交角,包括外墙转角,内外墙交角,楼板或屋顶与外墙的交角等.

第五节被动式利用太阳能设计初步

太阳能建筑

主动式运行中需要机械动力

被动式不需要机械动力

直接受益式

间接受益式

集热墙

水墙

附加日光间

第五节被动式利用太阳能设计初步

英国伦敦连排住宅原型

第五节被动式利用太阳能设计初步

第五节被动式利用太阳能设计初步

第五节被动式利用太阳能设计初步

第一讲建筑与气候(转)

1.1室外热环境

●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物理量的总称;是室外气候的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要功能即在于抵御或利用室外热环境的作用。

●因此,要做好建筑热环境设计,必须掌握室外气候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建筑与气候的关系。

1.1.1地区性气候及其特征对建筑的影响

●气候因素(日照、降水、温度、湿度等)直接影响建筑的功能、形式、围护结构。决定了建筑的形式是紧凑的还是疏松的?是封闭的还是开敞的?是厚重的还是轻盈的?是平屋顶还是坡屋顶……所有这些构成了乡土建筑的最基本特征。

●气候与其它相关因素共同影响建筑。例如气候条件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水源、植被状况,对地质土壤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大体上限定了该地区的建筑材料。

●气候还会影响人、社会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性,最终间接而又鲜明的影响到建筑本身。

1.1.2气候与地方特征的技术策略:

①.建筑本身适应地域气候;

②.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的就地取材;

③.利用本地廉价劳动力,采取一种手工式、劳动密集型的作业方式;

④.建筑形式多采取低层高密度的模式;

⑤.采用一种可逐渐增长的模式,便于改建和扩建;

⑥.注重地方文化和民俗习惯,体现人文建筑。

1.2 建筑气候分区及对建筑热工设计的基本要求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房屋建筑提出不同的要求。炎热地区需要通风、遮阳、隔热,以防止室内过热。寒冷地区需要采暖、防寒和保温。为了明确建筑和气候两者的科学联系,使建筑可以充分地利用和适应气候条件,做到因地制宜,我国和世界分别进行了气候分区。

1.2.1我国的气候分为五大区: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

▲温和地区

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从建筑热工设计的角度,对我国各地气候作区域划分,具体分区及设计要求见下表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表1-1)

1.2.2世界气候分区:

●英国人斯欧克莱(Szokoay)在《建筑环境科学手册》中根据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项因素,将世界各地划分为4个气候区:▲湿热气候区

▲干热气候区

▲温和气候区

▲寒冷气候区

气候分区及建筑气候策略(表1-2)

●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气候分为五个气候区:

▲赤道潮热性气候区(A)

▲干热性气候区(B)

▲湿润性温和性气候区(C)

▲湿润性冷温型气候区(D)

▲极地气候(E)

▲山地气候(H)

其中A、C、D、E为湿润气候,B为干旱气候

1.3 多姿多彩的全球气候

全球气候分区图

圆顶雪屋——爱斯基摩小屋

安纳沙兹人的“悬崖宫殿”

中国传统民居形式——陕西窑洞

1.4 、影响建筑设计的气候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区气候差异悬殊,北方的大陆性气候、沿海的海洋性气侯、南方的湿热气候、云南的高原气候、四川的盆地气候、吐鲁番的沙漠性气候等。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风、降水、积雪、日照以及冻土等都是气候的要素。

●结合气候设计的五大要素:

①.太阳辐射②.空气温度③.气压与风④.大气湿度

⑤.凝结与降水

A)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来自太阳的电磁波辐射

▲在地球表面上,太阳光谱的波长范围约在0.28~3.0微米之间。太阳光谱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区段:紫外线、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0.38至 0.76微米)、红外线。

①太阳常数

▲在地球大气层外,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线相垂直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里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值约为1367W/

②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

▲凡是起源于太阳的辐射,包括地球上水面、玻璃和混凝土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以及天空和云层的散射均属短波辐射。

▲建筑物这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通常传递的辐射能以及最后辐射输出的能都是长波辐射。

③直射辐射与散射辐射

▲太阳辐射在透过大气层到地面的过程中又受到大气层中臭氧、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的吸收和反射而减弱。其中一部分穿过大气层直接辐射到地面的称为直射辐射;被大气层吸收后,再辐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

B)室外温度

●室外空气温度取决于地球表面温度

▲室外气温通常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影响室外气温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照度、气流状况、地面覆盖情况以及地形

等等。

▲空气温度取决于地球表面温度

▲温度的年变化和日变化

●室外气温与城市热岛现象

▲在建筑物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地面覆盖物吸收的辐射热多,发热体也多,形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即“城市热岛”现象。

▲热岛现象的存在,使市中心温度较高的空气由于质量轻而向上升,郊区地面的较冷空气则从四面八方流向城市。市区热空气携带的一部分烟尘滞留在城市上空,一部分较重的在郊区沉降,污染地面,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减弱或避免产生热岛现象。

▲热岛现象也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一般冬季强夏季弱,夜晚强白天弱。

●避免或减弱热岛现象的措施:

▲在城市中增加水面设置、扩大绿化面积。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并且可以通过蒸发吸收热量。绿化则除蒸发吸热外,对日辐射还有一定的反射作用,尤其在夏季日辐射照度很大时,可以显著降低周围的空气温度-------绿化可以改善建筑周围小气候。

▲避免方形、圆形城市面积的设计,多采用带形城市设计。

C)气压与风

●三个全球性的风带:信风、西风和极风。

▲季风系,是由于海、陆加热量的年差所造成的。

▲海陆风,发生于山谷之处;沿海一带又有日风和夜风

▲城市高楼风和街道风

●海陆风

▲在白天,陆上的空气温度较同一纬度海上的空气温度为高,热气上升,海上的冷气流即吹向内陆。在夜间,此过程相反。

●山谷风

▲在山区,局部的温差会造成局部地风型。

●风向和风速

▲风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接受的日辐射不均匀所引起的空气流动造成的,同时受到地形、地势、地表覆盖、水陆分布等局部分布的影响,对一个地区来说风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地区的风向频率图(又称风玫瑰图)表示当地的风向规律。

▲表示风的强弱用风速。气象学上将风分为十二级。(表1-3)

D)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湿度的表示可以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以及大气中水蒸气分压力来表示。

▲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影响空气湿度如下图

▲水蒸气压力主要随季节而变,通常夏季高于冬季。

▲水蒸气压力在竖向高度上的递减量较气压的递减更快,因此,水蒸气的浓度随着海拔高度而降低。水蒸气压力最大的年变化发生在季风影响的区域内;这些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了热的湿空气,又从内陆带来了干燥的空气。

E)凝结与降水

●当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冷却时,容湿能力就降低,相对湿度渐渐增值饱和。对应于饱和状态时的空气温度称为露点。当空气因受冷而温度低于露点时,水蒸气含量就超过了空气的湿容量,过剩的水蒸气即发生凝结。

第二讲:建筑热环境基础知识(转)

2009-01-23 11:01

2.1 建筑中的传热现象

2.1.1 传热:热量的传递

●在自然界中,只要存在温差就会有传热现象,热能由高温部位传至低温部位。

2.1.2传热方式

●有三种:辐射、对流和导热。建筑物的传热大多是三种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

▲辐射:把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个物体传向另一个物体的现象。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同时也可以接受热辐射。

▲导热:同一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处向低温转移的现象。

2.1.3 人的热传递

●为了保持体温,人体不间断的向周围环境散发热量。

●人体与室内环境的换热也是同时以辐射、对流、导热三种方式进行。

●人体的散热量决定于:室内空气温度、风速、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

2.2围护结构传热方式

2.2.1 建筑中的热平衡

●建筑的得热和失热主要包括十个方面

●得热部分有五个方面:

1)通过墙和屋顶的太阳辐射得热2)通过窗的太阳辐射得热3)居住者的人体散热4)电灯和其他设备散热5)采暖设备散热

●失热部分有五个方面:6)通过外围护结构的传热和对流辐射向室外散热7)空气渗透和通风带走热量8)地面传热9)室内水分蒸发,水蒸汽排出室外所带走的热量10)

制冷设备吸热

▲为取得建筑中的热平衡,让室内处于稳定的适宜温度中,在室内达到热舒适环境后应以上各项得热总和等于失热总和。即:1+2+3+4+5=6+7+8+9+10

2.2.2 导热

●导热:直接接触的物体由于有温度差时,质点作热运动而引起的热能传递过程。

●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存在导热现象。其各自的导热机理不同。气体:分子作无规则运动时相互碰撞而导热。液体:通过平衡位置间歇移

动着的分子振动引起导热。固体:由平衡位置不变的质点振动引起导热。金属:通过自由电子的转移而导热。

●绝大多数的建筑材料(固体)中的热传递为导热过程

▲温度场温度梯度热流密度

A)温度场:在某一时刻物体内各点的温度分布。

▲热量传递与物体内部温度的分布密切相关。温度 t是空间坐标x y z和时间τ的函数即

▲不稳定温度场:温度分布随时间而变

▲稳定温度场:温度分布不随时间而变

▲一维温度场:温度只沿x一个坐标轴发生变化

B)温度梯度

▲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时刻有相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

▲温度梯度:温度差△t与沿法线方向两等温面之间距离△n的比值的极限。

C)热流密度(q)

▲导热不能沿等温面进行,必须穿过等温面。

▲热流密度(q):单位时间内,通过等温面上单位面积的热量。等温面上面积元dF(),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热量为dQ(w)

●导热基本方程--傅立叶定律:

●物体内导热的热流密度的分布与温度分布有密切关系。

●傅立叶定律内容:匀质材料内各点的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的大小成正比。或:描述成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传递的热量与在其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

q--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热量,又称热流密度或热流强度

--等温面温度在其法线方向上的变化率叫温度梯度

λ--表示材料导热能力的系数,称导热系数

负号是因为热流有方向性,是以从高温向低温方向流动为正值;温度也是一个向量,以从低到高为正,二者相反。

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知识汇总

采光窗种类、特性及使用范围 二、采光窗种类、特性及使用范围 (一)侧窗:侧窗构造简单,布置方便,造价低,光线的方向性好,有利于形成阴影,适于观看立体感强的物体,并可通过窗看到室外景观,扩大视野,在大量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侧窗的主要缺点是照度分布不均匀,近窗处照度高,往里走,水平照度下降速度很快,到内墙处,照度很低,离内墙lm处照度最低。侧窗采光房间进深不要超过窗口上沿高度的2倍,否则需要人工照明补充。 侧窗分单侧窗、双侧窗和高侧窗三种,高侧窗主要用于仓库和博览建筑。 (二)天窗:随着建筑物室内面积的增大,只用侧窗不能达到采光要求,需要设计天窗。天窗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矩形天窗:这种天窗的突出特点是采光比侧窗均匀,即工作面照度比较均匀,天窗位置较高,不易形成眩光,在大量的工业建筑,如需要通风的热加工车间和机加工车间应用普遍。为了避免直射阳光射入室内,天窗的玻璃最好朝向南北,这样阳光射人的时间少,也易于遮挡。天窗宽度一般为跨度的一半左右,天窗下沿至工作面的高度为跨度的0.35-0.7倍。 2.横向天窗(横向矩形天窗):这种天窗比避风天窗采光系数高,均匀性好,省去天窗架,造价低,能降低建筑高度。设计时,车间长轴应为南北向,即天窗玻璃朝向南北。 3.锯齿形天窗:这种天窗有倾斜的顶棚作反射面,增加了反射光分量,采光效率比矩形天窗高,窗口一般朝北,以防止直射阳光进入室内,而不影响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光线均匀,方向性强,在纺织厂大量使用这种天窗,轻工业厂房、超级市场、体育馆也常采用这种天窗。 4.平天窗:这种天窗的特点是采光效率高,是矩形天窗的2-3倍。从照度和亮度之间的关系式召E=L.Ω.cosa看出,对计算点处于相同位置的矩形天窗和平天窗,如果面积相等,平天窗对计算点形成的立体角大,所以其照度值就高。另外乎天窗采光均匀性好,布置灵活,不需要天窗架,能降低建筑高度,在大面积车间和中庭常使用平天窗。设计时应注意采取防止污染、防直射阳光影响和防止结露措施。 5.井式天窗:采光系数较小,这种窗主要用于通风兼采光,适用于热处理车间。 设计时,可用以上某一种采光窗,也可同时使用几种窗,即混合采光方式。 天然采光基本知识 二、采光窗种类、特性及使用范围 (一)侧窗:侧窗构造简单,布置方便,造价低,光线的方向性好,有利于形成阴影,适于观看立体感强的物体,并可通过窗看到室外景观,扩大视野,在大量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侧窗的主要缺点是照度分布不均匀,近窗处照度高,往里走,水平照度下降速度很快,到内墙处,照度很低,离内墙lm处照度最低。侧窗采光房间进深不要超过窗

房屋建筑学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0740 房屋建筑学实习报告总结Summary of practice report of housing architecture

房屋建筑学实习报告总结 【房屋建筑学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目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做毕业设计及大学毕业后从事工程时间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内容 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 三、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在徐东岳家嘴附近,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实习期间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实习目的。 四、工程名称 ****项目部

设计标准: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构建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 五、整个实习的情况和内容 1).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现场工地采用的是桩基础,这样可以减少土方量、节省降排水设施、改善施工条件,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施工方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通常的打桩顺序有: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自中间想两个方向对称进行;自中间向四周进行。打桩施工工艺桩机就位-吊桩-打桩-接桩-送桩-截桩。 基础工程是隐蔽工程,一旦发生事故,难于补救和挽回。影响基础工程的因素很多,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工程留下隐患,造成地基基础工程事故。这不仅是基础工程事故,它还使得上部建筑物发生破坏、倒塌。由此可见,基础工程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模板工程 模板是新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型板,模板系统由模板和支架两部分组成。模板的作用就是使混凝土构件按设计的形状和尺寸浇注成型;支架则是用来保持模板的空间设计位置。模板是混凝土构件成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模板工程的造价约占钢筋混凝土工程总造价的30%,其搭设和拆除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70%的周期,因此模板的选材和构造的合理性,以及模板制作和安装的质量,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工期及成本。 模板的基本要求: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人教版物理选修1-1:第一章全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

第一章电流 第一节电荷库仑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知道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3、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通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认识理想化是研究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认识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实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大气中冷暖气流上下急剧翻滚,相互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瞬间发生大规模的放电,就产生了雷电)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究并做出解答的。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解几种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电荷守恒定律 (二)新课教学 复习初中知识: 师:根据初中自然的学习,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请举例说明。

快题画图步骤经典总结+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1.速度的提高,主要是多练习. 2.画图步骤: a.先草图构思 b.铅笔上板 c.修改定稿 d.画正图。 我觉得在“铅笔上板,修改定稿,画正图”之间可节省时间,如你有把握,铅笔稿不用太详细,定轴线即可,上正图时也可用硫酸纸或拷贝纸,省得再刻一遍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 道 1. 在光亮环境中,辐射功率相等的单色光看起来(D )光最明亮。 A、700nm 红光 B、510nm 蓝绿光 C、580nm 黄光 D、555nm 黄绿光 2.关于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的说法,(B )是错误的? A、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都取决于光辐射的光谱组成 B、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尽管光谱组成不同,也会有完全相同显色性 C、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光谱组成不同,显色性有很大差异 D、色标有明显区别的两个光源,显色性不可能相等 3.下面关于光的阐述中,(C )是不正确的

A、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 B、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80 nm; C、红外线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D、紫外线不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4.下列(D )是亮度的单位 A、Ix B、Cd C 、Im D、Cd/m2 5.下列材料中(C )是漫反射材料 A、镜片 B、搪瓷 C、石膏 D、乳白玻璃 6. 关于漫反射材料特性叙述中,(D )是不正确的 A、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最大值在表面的法线方向 B、受光照射时,从各个角度看,其亮度完全相同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在各方向上相同 7 下列材料中,(C )是漫透射材料 A、透明平板玻璃 B、茶色平板玻璃

C、乳白玻璃 D、中空透明玻璃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将一个灯由桌面竖直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量是(A ) A、灯的光通量 B、灯落在桌面上的光通量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桌子表面亮 10、下列减少反射眩光措施的叙述中,(D )是错误的? A、尽量使视觉作业的表面为无光泽表面; B、使视觉作业避开照明光源同人眼形成的镜面反射区域; C、使用发光表面面积大、亮度低的光源; D、提高引起镜面反射的光源照度在总照度中的比例。 11、在照度为10lx 的房间里,增加1lx 的照度刚能察觉出变化;在另一个照度水平为500lx 的房间里,需要增加(D )lx 的照度才能刚刚察出有照度的变化。

房屋建筑学课程总结

房屋建筑学课程总结 园林学院城市规划09级曹传云 20090553015 1、建筑的内涵及功能: 屋建筑学是适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员了解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思路和过程、建筑物的构成和细部构造以及它们与其他相关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密切联系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建筑空间是供人使用的场所,它们的大小、形态、组合及流通关系与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往往还反映了一种精神上的需求。作为人类栖息活动的场所,建筑物还应满足许多其他方面的物质需求,例如防水、隔热、保温等。按不同的使用要求,分为居住、教育、交通、医疗等许多类型,但各种类型的建筑都应该满足以下基本的功能要求。 本书从常用的建筑类型与结构支支承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物的围护、分隔系统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细部构造等几个方面介绍对建筑物的实体进行研究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2、建筑物的分类: 2.1 根据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类: 生产性建筑根据生产内容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 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而居住建筑一般包括住宅和宿舍。 而公共建筑有生活服务性建筑、托幼建筑、文教建筑、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广播建筑、体育建筑、观演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等等。

按楼层高度区分有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超过100米的建筑一律统称为超高层。 2.2 根据结构分类: 可分为木结构建筑、砖石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简体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砖混结构、?钢混结构、?砖木结构)、其他结构。 2.3 根据规模分类: 可分为大量性建筑(住宅、学校等)、大型性建筑(火车站、航空港等)。 2.4 根据耐久性能划分: 可分为一级临时性建筑(5年)、二级易于替换性建筑(25年)、三级普通建筑(50年)、四级纪念性建筑和特别建筑(100年)。 2.5 按耐火性能区分: 可分为非燃烧体建筑、难燃烧体建筑、燃烧体建筑等。 3、建筑构造: 建筑的构造有楼地层、屋盖及阳台、雨篷,墙体,墙及楼地面面层,基础,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门和窗。 3.1楼层的基本形式 根据力的传递方式,建筑物楼层的形式可以分为板式、梁板式和无梁楼盖等几种类型。 3.2建筑屋盖系统 由于支承结构方式不同,可分为坡屋顶、平屋顶以及曲面屋顶等几种形式。 3.3阳台、雨篷等部件 阳台是有楼层的建筑物中,人可以直接到达的向室外开敞的平台。可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等几种形式。

建筑物理声学计算题汇总题库

声环境精选例题 【例1】例:某墙隔声量Rw=50dB,面积Sw=20m2 ,墙上一门,其隔声量Rd=20dB,面积2m2 ,求其组合墙隔声量。 【解】 组合墙平均透射系数为: τ c=(τw S w+τd S d)/(S w+S d) 其中:Rw=50dB àτw=10-5,Rd=20dB àτw=10-2 故,τ c=(20×10-5 + 20×10-2 )/(20+2)=9.2×10-4 故Rc=10lg(1/ τ c)=30.4d 【例2】某墙的隔声量,面积为。在墙上有一门,其隔声量,面积为。求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 【解】此时组合墙的平均透射系数为: 即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比单独墙体要降低20dB。 【例3】某长方形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米、6米、4米,在房间天花正中有一排风口,排风口内有一风机。已知装修情况如下表: 吸声系数a 500Hz 2000Hz 墙:抹灰实心砖墙0.02 0.03 地面:实心木地板0.03 0.03 天花:矿棉吸音板0.17 0.10 (1)求房间的混响时间:T60(500Hz);T60(2kHz)。 (2)计算稳态声压级计算:风机孔处W=500uW(1uw=0.000001W),计算距声源5m处的声压级。

(3)计算房间的混响半径。 【解】 【例4】某一剧场,大厅体积为6000 m3,共1200座,500Hz的空场混响时间为1.2秒,满场为0.9秒,求观众在500Hz的人均吸声量。 【解】 人均吸声量为由赛宾公式可得: 空场时, 满场时, 解上两式有:A=805m2

=0.22 m2 【例5】一面隔墙,尺寸为3×9m,其隔声量为50dB,如果在墙上开了一个尺寸为0.8×1.2m的窗,其隔声量为20dB,而窗的四周有10mm的缝隙,该组合墙体的隔声量将为多少dB? 【解】: 计算墙、窗、缝的隔声量--------1.5分 计算墙、窗、缝的面积 有等传声量设计原则: 得组合墙的透射量-------1.5分 组合墙的隔声量------2分 【例6】一房间尺寸为4×8×15米,关窗混响时间为1.2秒。侧墙上有8个1.5×2.0m 的窗,全部打开,混响时间为多少? 【解】利用赛宾公式求证: A=S 体积V=15×8×4=480m3 关窗时的内表面积S=424m2,求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 开窗时的室内表面积S=400m2 。窗的面积为24 m2

房屋建筑学的实习报告总结

房屋建筑学的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目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做毕业设计及大学毕业后从事工程时间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内容 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 三、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在徐东岳家嘴附近,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实习期间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实习目的。 四、工程名称 ****项目部 设计标准: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构建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 五、整个实习的情况和内容 1).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现场工地采用的是桩基础,这样可以减

少土方量、节省降排水设施、改善施工条件,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施工方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通常的打桩顺序有: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自中间想两个方向对称进行;自中间向四周进行。打桩施工工艺桩机就位-吊桩-打桩-接桩-送桩-截桩。 基础工程是隐蔽工程,一旦发生事故,难于补救和挽回。影响基础工程的因素很多,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工程留下隐患,造成地基基础工程事故。这不仅是基础工程事故,它还使得上部建筑物发生破坏、倒塌。由此可见,基础工程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模板工程 模板是新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型板,模板系统由模板和支架两部分组成。模板的作用就是使混凝土构件按设计的形状和尺寸浇注成型;支架则是用来保持模板的空间设计位置。模板是混凝土构件成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模板工程的造价约占钢筋混凝土工程总造价的30%,其搭设和拆除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70%的周期,因此模板的选材和构造的合理性,以及模板制作和安装的质量,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工期及成本。 模板的基本要求: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4)接缝应严密,不得露浆。 1.模板的类型

物理选修1-1第一章练习

★高二文科第一章复习★ - 1 - 一、 电荷、元电荷、电荷守恒、库仑定律 1.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C 、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D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只要距离满足一定条件也可以看成点电荷 2.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电荷就是电子 B .元电荷是表示1 C 电量 C .元电荷就是质子 D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3.将不带电的导体A 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 接触后,在导体A 中的电子数 (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4.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导体MN ,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使带负电的金属球A 靠近导体的M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只有M 端验电箔张开,且M 端带正电 B .只有N 端验电箔张开,且N 端带正电 C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 D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两端都带正电或负电 5.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那一个( ) A .6.2×10-19 C B .6.4×10-19 C C.6.6×10-19C D.6.8×10-19 C 6.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 ) A .真空中两个带电球体间的相互作用 B .真空中任意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C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D .两个带电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用库仑定律 7.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为F ,若电荷的带电量保持不变,并把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少一半,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 A .16F B . 8F C . 4F D .2F 8.真空中两个同性点电荷q 1、q 2,它们相距较近,保持静止状态。今释放q 2,且q 2只在q 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q 2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 ( ) A .不断减小 B .不断增大 C .始终保持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二、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 9.下列哪个是电场强度的单位( ) A .库 B .安 C .牛/库 D .伏 10.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a 、b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是( ) A .b a E E > B .b a E E = C .b a E E < D .无法确定 11.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右下图所示,则某点电荷在A 和B 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F A >F B B . F A

建筑物理天然采光重点总结

第八章天然采光 第一节光气候和采光标准 1、光气候:所谓光气候就是由太阳直射光、天空光和地面反射光形成的天然光平均状况。 2、天然光的组成和影响因素:太阳是天然光的光源。日光在通过地球大气层时被空气中的尘埃和气体分子扩散,结果,白天的天空呈现出一定的亮度,这就是天空光。天然光是直射日光与天空光的总合。 3、地面照度来源于日光和天空光,其比例随太阳高度与天气而变化。通常,按照天空中云的覆盖面积将天气分为三类:a晴天——云覆盖天空的面积占0~0.3;b多云天——云占0.3~0.7;c全阴天——云占0.8~1 4、晴天时,地面照度主要来自直射日光;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直射日光照度在总照度中占的比例也加大。全阴天则几乎完全是天空扩散光照明。多云天介于二者之间,太阳时隐时现,照度很不稳定。 5、晴天天空的亮度与太阳高度和方位两个因素有关。晴天同阴天相反,除去太阳附近的天空最亮以外,通常在地平线附近的天空要比天顶亮;与太阳相距约-90°高度角的对称位置上,天空亮度最低。 6、全云天:天空全部为云所遮盖,看不见太阳。室外天然光全部为扩散光,物体后面没有阴影。这时地面照度取决于:a太阳高度角;b云状;c地面反射能力;d气透明度。 7、全云天天空在同一高度的不同方位上亮度相等,但是从地平面到

天顶的不同高度上有以下的亮度变化规律: L θ:仰角为θ的天空的亮度(cd/m 2);L z :天顶亮度(cd/m 2); θ:计算天空亮度处的高度角(仰角)。 8、天顶亮度约为地平线附近天空亮度的3倍。由于阴天的亮度低,亮度分布相对稳定,而且朝向对室内照度影响小,因而使室内照度较低,照度分布也较稳定。这时,室外地面照度(以lx 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高度角为42o 处的天空亮度(以asb 为单位),即: E 地(lx)=L42(asb) 9、由立体角投影定律可以导出天顶亮度与地面照度在数量上的关系 为:同样方法还可导出阴天的室外垂直面照度为: E 垂=E 地×0.396 10、我国光气候概况:从日照率来看,由北、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减少,而以四川盆地为最低;从云量来看,大致是自北向南逐渐增多,新疆南部最少,华北、东北少,长江中下游较多,华南最多,四川盆地特多;从云状来看,南方以低云为主,向北逐渐以高、中云为主。 综上:天然光照度中,南方以天空扩散光照度较大,北方和西北以太阳直射光为主。 11、采光系数:采光系数(C )是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n )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w )之比。两个照度值均不包括直射日光的作用。即 12、用采光系数这一概念,就可根据室内要求的照度换算出需要的室外照度,或由室外照度值求出当时的室内照度,而不受照度变化的影) 3 sin 2 1 ( θ θ + = z L L ) )(972m cd πL (lx)E z =地%100?=w n E E C

东南大学建筑物理(声学复习)张志最强总结汇总

第10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1. 声音的基本性质 ①声波的绕射 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板时,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绕到障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它的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②声波的反射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③声波的散射(衍射) 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④声波的折射 像光通过棱镜会弯曲,介质条件发生某些改变时,虽不足以引起反射,但声速发生了变化,声波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由声速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称之为折射。 白天向下弯曲 夜晚向上弯曲 顺风向下弯曲 逆风向上弯曲 ⑤声波的透射与吸收 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顶棚,墙)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损耗(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 0E E E E γατ=++ 0E ——单位时间入射到建筑构件上总声能; E γ——构件反射的声能; E α——构件吸收的声能; E τ——透过构件的声能。 透射系数0/E E ττ =; 反射系数0/E E γγ=; 实际构件的吸收只是E α,但从入射波和反射波所在空间考虑问题,常常定义吸声系数为: 11E E E E E γατ αγ+=-=- = ⑥波的干涉和驻波 1.波的干涉: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互相削弱或抵消的现象。 2.驻波:两列同频率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可形成驻波。 2.声音的计量 ①声功率 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符号W 。

建筑物理声学小结

·液体和气体内只能传播横波 ·声音是人耳所感受到的“弹性”介质中振动或压力的迅速而微小的起伏变化。声音在在空气中传播的是振动能量。·声源的振动使密集和稀疏的气压状态依次扰动空气质点,就是所谓“行波”。 ·波阵面:随着压力波的扩展,声波的形态将变成球面,声波在同一时刻到达的球面,即波阵面。 ·点声源(球面波)·线声源(柱面波)火车,干道车辆·面声源(平面波)大海,强烈振动的墙壁,运动场的呐喊·波速与介质状态,温度,ρ有关。声影区是由于障碍物或折射关系,声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即几乎没有声音的区域。声学测量范围:63~8000HZ.·元音提供语言品质,辅音提供清晰度(低于500HZ不贡献清晰度)·100~1000HZ的声音波长与建筑内构件大小差不多,对处理扩散声场和布置声学材料有意义。 ·频谱:对声源特性的表述,声能在各组成频率范围内的分布,即声音各个频率的能量大小。它是以频率为横坐标,对应的声压级(能量高低)为纵坐标所组成的图形。 ·音乐只含基频和谐频,音乐的频谱是断续的线状谱。建筑声环境是连续的曲线。 ·频谱分析的意义:帮助了解声源的特性,为声学设计提供依据(音乐厅、歌剧院、会议厅等声学设计).噪声控制,了解噪声是由哪些频率组成的,其中哪些频率的能量较多,设法降低或消除这些突出的频率成分,以便有效降低噪声。通常使用带通滤波器测量或傅里叶分析得到频谱。 ·频带:不同频率的声音,声学特性各不相同。给出每个频率的信息,不仅工作量太大,显然也没必要。将声音的频率范围划分成若干区段,称为频带。最常用的是倍频带和1/3倍频带。 ·常用倍频带中心频率8个:63~8000.250以下是低频,500~1k是中频,2k以上是高频。1/3倍频带则是在倍频带中间再插入两个值,可以满足较高精度的要求。 ·500~4000HZ(2000~3000MAX):人耳感觉最敏锐。可听范围0~120Db.建筑声学测量范围125~4000?还是63~8000?100Hz 声学工程中一般低限3.4米440Hz 音乐中标准音(A4)0.77米 500Hz 混响时间标准参考频率0.68米1000Hz 声学工程中标准参考音0.34米 4000Hz 钢琴的最高音阶0.085米 ·声源指向性:与波长相比,声源尺度越大,其指向性就越强。(极坐标图上高频比中频的指向性高) ·为什么要引入级的概念:因为人耳对声音响应范围很大,又不成线性关系,而是接近于对数关系。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记作W,单位为瓦(w)声源所辐射的声功率属于声源本身的一种特性,一般不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声强:单位面积波阵面所通过的声功率,用I 表示,单位为w/m2 。基准声强10-12 W/m2 ·声强与声功率成正比,声功率越大,声强越大。但声强却与离声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声压:空气在声波作用下,会产生稠密和稀疏相间变化,压缩稠密层的压强P大于大气压强P0,反之,膨胀稀疏层的压强P就小于大气压强P0 ,由声波引起的压强改变量,就是声压单位(N/m2,Pa)。 ·声压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与波长无关。声压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强弱。 ·声功率级是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用L W 表示,单位为dB ·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值为零分贝时,并不是声源的声功率、声强和声压值为零,它们分别等于各自的基准值。·声功率提高一倍(2个相同声源),声压级提高3dB 声强提高一倍,声压级提高3dB 声压提高一倍,声压级提高6dB. 2个声源的声压级相差10dB ,忽略低声压级声源的影响 声波的折射:晚间和顺风,传播方向向下弯曲,穿的远,无声影区。白天和逆风反之。(利用:台阶式露天座椅升起坡度等于声波向上折射的角度。) 声波的衍射:声音绕过建筑物进入声影区的现象。(低频声波衍射作用大·使用反射板要考虑尺度,不能太小) 声音三要素:音调音色响度 声音的强弱(大小)可用响度级表示。它与声音的频率和声压级有关。 音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率(基频),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音乐中,频率提高一倍,即为所说的高“八度音”。基音:音乐声中往往包含有一系列的频率成分,其中的一个最低频率声音称为基音,人们据此来辨别音调,其频率称为基频。 另一些则称为谐音,它们的频率都是基频的整数倍,称为谐频。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就决定了音乐的音色。 音乐声(即乐音)只含有基频和谐频,所以音乐的频谱是不连续的,称为线状谱。而噪音大多是连续谱。(高速公路隧道内的交通噪声)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一节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主预习】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电荷和电荷. 2.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表现为电中性. 3.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核外电子的多少和运动情况也不同。在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所以金属导电时只有在移动.4.物体的带电方式:(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电,获得电子的带电.(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 5.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也不会,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6.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电荷量e 的.所以,电荷量e称为.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测得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 C.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D.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8.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互动交流】 思考问题 1、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两种电荷是怎样定义的?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2、电荷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 一.电荷 1.电荷的种类:自然界中有种电荷 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二.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问题一:思考a: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 思考b:什么是摩擦起电,为什么摩擦能够使物体带电呢?实质是什么呢?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______________;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______________电荷. 1. 摩擦起电 实质: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带;失去电子,带 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 问题二: 思考a: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呢? 思考b: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所带电量怎样分配呢?

建筑物理期末总结

建筑物理 1,城市物理环境主要指的是哪些? (1)湿热环境(2)光环境(3)声环境(4)空气环境 2,物理环境的“优化目标”是什么? “优化目标”包括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人们长时期逗留的建筑空间,达到有助于增进身心健康,提高效率的环境舒适标准,也就是宜居标准;二是达到防止危害健康(包括累加的负面影响)的环境卫生标准。国家规范及国际的相关标准都是优化设计的依据。 3,城市发展中新建筑类型,新材料构造带来的物理环境问题有哪些?举例说明。 (1)公共建筑流行设计有数层高楼的中庭,一方面成为建筑的新特征,另一方面则需特别考虑物理环境品质(包括引入自然光,空气品质,语言私密等)和建筑节能设计。 (2)城市中心区域大型建筑为追求时尚,使用玻璃幕墙,反射的光热辐射和强光对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一些体型怪异(例如凹弧形立面或有大凹凸起伏的立面)的沿街建筑玻璃幕墙,反射呈现的景观杂乱, 驾驶人员难以准确判断景物和路况,甚至引起交通事故。 (3)教室课桌与黑板有很大一部分不能达到平均照度要求;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上升。 (4)高层住宅中,上下水管刚性连接,使用时水流引起的固体传声时常被放大到邻户难以容忍的程度。 (5)打印机制造的微尘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6)地下商场通风不佳,有害化学物质积聚;中央空调管道积尘量超标,送风中细菌超标。 4,论述人体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室内热环境主要是由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及壁面热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室内微气候。 热舒适是指人们对所处室内气候环境满意程度的感受。人体对周围环境的热舒适程度主要反映在人的冷热感觉上,室内气候,人体健康状况等都是其影响因素。人们在某一环境中感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是: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与向环境散发的热量相等,即保持人体的热平衡。由公式△q= 可以看出,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换热的余量即为人体热辐射△q。△q的值与人体的体温变化成正比,△q 不为零时,若差值不大,时间也不长,可以通过环境与机体本身的调节而逐渐消除,不致对人体产生有危害影响;但如果变动幅度大,持续时间长,人体将出现不适感,严重时出现病态征兆,甚至死亡。因此要维持人体体温恒定不变,必须使△q=0,即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量正好与人体所处环境的热交换量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知,人体的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公式△q= 5,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 (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 m。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工的效率。 (2)对流换热量q c,是当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见存在温度差时的热交换值,取决于着衣体表面和空气间的温差,气流速度以及衣着的热物理性质。 当人体平均皮肤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q c为负值,人体向周围空气散热,且气流速度越大,散热越多; 若空气温度高于人体平均皮肤温度,人体从空气中得热,成为人体对流附加热负荷,且气流速度越大, 得热越多。因此,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对流换热影响很大,至于人体是散热还是得热,取决于空气温度。 (3)辐射换热量q r 是在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间进行的,取决于两者的温度,辐射系数,相对位置以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 积。当人体温度高于周围表面温度时,辐射换热的结果,人体失热,q r为负值;反之,人体得热,qr 为正值。 (4)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 w 由无感蒸发散热量与有感的显汗蒸发散热量组成。有感的显汗蒸发散热量大小决定于排汗率,与空气流 速,从皮肤表面经衣服到周围空气的水蒸汽压力分布,衣服对蒸汽的渗阻率等因素有关。 6,影响人体热感的因素有? (1)空气温度t i(2)空气相对湿度(3)气流速度v i(4)环境平均辐射温度(5)人体新陈代谢率m(6)人体衣着状况

房屋建筑学问答题总结

房屋建筑学问答题总结 1.在确定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状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P18 (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要占用的安全尺度 (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 (3)方便各使用空间的联系 (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联系 2.建筑设计有哪些要求。P9 (1)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 (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 (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 3.说明门厅的作用和设计要求P20 作用: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设计要求: (1)导向性明确,是门厅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因为只有当使用者在门厅中能够很容易就发现其所希望到达的通道、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的选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门厅作为交通枢纽的集散作用才能很好发挥;(2)兼有其他用途的门厅仍应将供交通的部分明确区分出来,不要同其他功能部分相互干扰,同时有效的组织其交通的线路。特别是用作交通部分的面积和用作通行部分的宽度,都应根据该建筑物人流集中时所需要的尺度来进行设计,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疏散的安全。 4.如何确定门窗的位置? (1)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2)密闭性能和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3)使用和交通安全方面的要求(4)在建筑视觉效果方面的要求 5.简要说明建筑设计的程序及主要内容 (1)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分为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2)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6.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确定楼梯、电梯的数量和分布? (1)走道、门厅和过厅、楼梯和电梯;(2)数量和分布的确定: ①在一般情况下楼电梯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或物流的主要出入口配置,使其到达各使用部分端点的距离比较均匀,这样使用较为便捷; ②针对一些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情况,可以运用现代的数学方法优选电梯的台数及其停靠的层数和方式,以便获得使用的高效率。 ③楼电梯的数量和分布还需要综合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各层人数和消防分区等因素来确定。国家制定的防火规范和各类建筑的设计规范中对于楼梯间的设置及其构造要求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设计时应该严格参照执行。 7.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有哪些方面? ①满足相关建筑标准、规范的要求 ②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 ③需使用设备和家具所需占用空间 ④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面积 8.什么是建筑基地红线?建筑物和建筑红线之间存在什么哪些联系?

(整理)建筑物理、光学、声学部分复习参考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一、《建筑热工》部分 1.在围护结构保温设计时,按(D )值将围护结构分成四类。 A.传热阻R B.蓄热系数S C.导热系数λ D.热惰性指标D 2.钢筋混凝土的干密度ρ为2500kg/m3,导热系数λ为1.74w/m?k,比热容C为0.26w?h/kg?k,波动周期Z为24小时,求此种材料的蓄热系数S24为(C )。 公式S=A A.15w/(m2?K) B. 16w/(m2?K) C. 17w/(m2?K) D. 18w/(m2?K) 3.指出在下列单位中,(C )是错误的? A. 导热系数 [w/m?K] B. 比热容 [KJ/(kg?K)] C. 传热阻 [ m?K/w ] D. 传热系数 [w/m2?K] 4.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为(B )。 A. 小于0.4w/(M?K) B. 小于0.3w/(M?K) C. 小于0.2w/(M?K) D. 小于0.1w/(M?K) 5.把下列材料的导热系数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哪一组是正确的( B )? I.钢筋混凝土;II.水泥膨胀珍珠岩;III.平板玻璃;IV.重砂浆砌筑粘土砖砌体;V.胶合板 A. II、V、I、IV、III B. V、II、III、IV、I C. I、IV、III、II、V D. V、II、IV、III、I 6.下列围护结构,哪一种热惰性指标最小( D )? A.外墙; B.屋面; C.地面; D.外窗 7.冬季室内外墙内表面结露的原因(D )。 A. 室内温度低 B. 室内相对湿度大

C. 外墙的热阻小 D. 墙体内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 8.欲使房间内温度升高(或降低)得快,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或内侧),应采用( B )的材料。 A.导热系数小 B.蓄热系数小 C.热惰性大 D.蓄热系数大 9.围护结构在某一简谐波热作用下,若其热惰性指标D大,则离外表面某距离处的温度波动(),该围护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B )。 A. 大、弱 B.小、强 C.大、强 D.小、弱 10.白色物体表面与黑色物体表面对于长波热辐射的吸收能力(A )。 A.相差极小 B.相差极大 C. 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强 D.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强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弱 11.在热量的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不同部分相邻分子发生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C )。 A.辐射 B.对流 C.导热 D.传热 12.试问在下列有关热工性能的叙述中,( B )是正确的? A.墙体的热阻,随着吹向墙体的风速增大而增大 B.在同样的室内外气温条件下,总热阻R0越大,通过围护结构的热量越少,而内表面温度则越高 C.空气间层的隔热效果与它的密闭性无关 D.砖比混凝土容易传热 13.为增加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以下措施哪些是可取的( A )? A.在封闭空气间层壁面贴铝箔 B.将封闭空气间层置于围护结构的高温侧 C.大幅度增加空气间层的厚度 D.在封闭空气间层壁面涂贴反射系数小、辐射系数大的材料 14.为了消除或减弱围护结构内部的冷凝现象,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有( D )。 A.在保温层蒸汽流入的一侧设置隔汽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