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节_荷马史诗

第二节_荷马史诗

第二节_荷马史诗
第二节_荷马史诗

第二节荷马史诗

一、史诗的定义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史诗主要歌颂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战胜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克服自然灾害、抵御外辱的斗争及其英雄业绩。

流传至今的比较著名的外国史诗有:古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摩珂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古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芬兰的《卡勒瓦拉》(《英雄国》),亚美尼亚的《萨逊的大卫》,法国的《罗兰之歌》等。

史诗产生于氏族社会解体时期,在内容方面与神话有密切联系。史诗中描写的是人间事件,但人间与神界往往相通,诗中英雄既有一般勇士的特征,又具有超人的能力。他们往往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同时借助神力,克服各种险阻和磨难。

史诗一般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的多是对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口皆碑,世代相传,因而具有很深的民族根源。包含有对当时生活、风俗的广泛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这个民族在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的生活面貌。由于其反映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往往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史诗在产生的初期,一般以口头创作形式在民间流传、吟咏,随着时间的进展,不断吸收各种成分,丰富内容,增添情节,然后由专人整理、加工,经过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不少史诗至今仍保留有民间即兴创作的痕迹。史诗描写的通常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受到普遍尊敬的英雄,所以风格一般庄严、崇高。

到了资本主义时期,史诗被黑格尔称之为"资本主义史诗"的长篇小说所代替。由于史诗的广泛叙事性质和它所包含的深刻社会意义,现在人们常常把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的结构复杂、画面广阔、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称作史诗或史诗式的作品。

别林斯基指出:"长篇史诗的人物应该是民族精神充分的代表。但主人公应该以自己的个性表现民族力量的丰沛、民族的根本精神的全部诗意。荷马的阿喀琉斯就是这样。"

2、奥德赛

如果说,《伊利亚特》是部集体英雄主义的交响曲,《奥德赛》则是人征服自然的凯歌。如果说,《伊利亚特》展现了战争的恢弘场景,《奥德赛》则是以个人命运为主线的创作。如果说,《伊利亚特》金戈铁马,富于慷慨悲壮、激昂急促的阳刚之风,《奥德赛》则一波三折,满蕴浪漫猗旎、徐缓肃穆的阴柔之美。

"奥德赛"意为"奥德修斯的故事",与《伊利亚特》一样,《奥德赛》所跨越的时间也是十年,同样巧妙的是,诗人用倒叙的手法,只选取了最后的四十天。故事开始时,特洛亚战争已经结束十年了,而希腊联军中最足智多谋的英雄奥德修斯还没有返回家乡,原来他曾冒犯了海神波塞冬,因此被迫四处飘流。而在他的家乡,很多贵族觊觎他的王权和财产,有一百多个求婚者包围了他的妻子珀涅罗珀,他们占据他的家,整日饮酒作乐、恣意妄为,忠贞的珀涅罗珀苦苦地期待着丈夫归来。这一天,宙斯终于传谕,要让奥德修斯返回家乡伊大卡与妻儿团聚,

同情奥德修斯的雅典娜飞到伊大卡,授意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马克斯外出寻父,年轻的忒勒马克斯为此走遍希腊。奥德修斯在女神卡吕索普的岛上已被软禁了七年之久,风流多情的女王向他求爱,许诺他长生不老,但他仍执着于回乡的愿望,每天望洋兴叹。到现在,神使向女神传达了宙斯的旨意,奥德修斯终于得以乘上木筏开始返乡之旅。但是他的宿敌波塞冬掀起巨浪打翻了木筏,多亏雅典娜的帮助,他漂到斯刻里亚岛,受到国王的热情接待。在国王盛大的宴会上,行吟歌手咏唱了特洛伊英雄的故事,奥德修斯闻此伤情,禁不住泪如雨下,应国王的要求,他终于讲述了自己浪迹天涯的经历。那是十年前,离开特洛亚后,他们到了忘忧果之乡,谁吃了这里的忘忧果就会忘记家乡和亲人,奥德修斯好不容易才使手下人逃离那宴安鸠毒的生活。他们又到了放牧巨羊的独眼巨人的地盘,奥德修斯和部下被一个巨人擒获,聪明的奥德修斯设计刺瞎了巨人的独眼,逃脱危险。但是从此后海神就与他结冤,因为那巨人是海神之子。他们到达风神之岛,和蔼可亲的风神送了他们一只大口袋,里面装着所有与他们的航向相反的风,然而部下以为口袋中是财宝,好奇地打开了,于是他们被狂风吹往远方。在喀耳刻岛上,魔女施魔法把他的同伴们变为猪,奥德修斯用神使给他的魔草制服了魔女,使同伴们恢复人形。魔女又指点他去冥界旅行,在那里,他见到了母亲和希腊英雄的鬼魂,得知了关于以后路上多磨难的预言。以后,他们还经过了塞壬妖女盘踞的礁石,塞壬人首鸟身,歌声迷人,人听了就会向海中跳,奥德修斯用蜡封住部下的耳朵,让他们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幸免于难。接着他们驶过卡律布狄斯大旋涡,又丧失了六个部下。再后来,他们来到太阳神的海岛,饥肠辘辘的部下不听奥德修斯的劝告,宰杀了太阳神的神牛。愤怒的宙斯用雷电击沉他们的船只,除了奥德修斯外,所有的人都葬身海底。最后,他只身漂流到女神卡吕索普的岛上。--听完奥德修斯的叙述,国王赠送给他许多礼物,还派船送他回到家乡。在雅典娜的安排下,奥德修斯与忒勒马克斯相见,父子抱头痛哭。然后,奥德修斯化装成乞丐出现在家中的众多求婚者面前,以试验妻子是否忠贞。第二天,珀涅罗珀举行射箭比赛,宣布谁能拉开她丈夫的弓,她就嫁给谁,而求婚者没有一个人能拉开这张硬弓,此时,奥德修斯上场,他弯弓搭箭,一矢中的,随后撕下伪装,将求婚者全部杀死,与妻子团圆。求婚者的亲属声言要来复仇,在雅典娜的调解下,双方订立条约,恢复了和平。

《奥德赛》首先是一曲人的颂歌。奥德修斯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他聪明、勇敢、坚毅并足智多谋,无论是惊涛骇浪,还是妖魔鬼怪;无论是身临绝境,还是面对诱惑,他都能依靠自己的机智和勇气化险为夷。值得注意的是,奥德修斯的12件历险,件件与海相关,而在古希腊,海被视为自然力的主要象征和代表,所以作品反映的,其实是经过幻想加工的古代人类和自然界的斗争,歌颂的是人类智慧的伟大力量,歌颂的是征服自然的英雄主义精神。

同时,《奥德赛》又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在史诗中,有争夺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也有对忠贞爱情的歌颂,这些都是当时奴隶制度下,新的道德规范--保护私有财产和一夫一妻制--的体现。奥德修斯热爱故土,忠实于自己的妻子,关爱自己的儿子,对奴隶仁慈为怀,勇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他又是理财好手、生产专家,从这些方面来看,可以说,奥德修斯不仅是英雄,还是奴隶制萌芽时期理想化的奴隶主的典型。

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精选3篇

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精选3篇 《荷马史诗》读后感1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

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8 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 唱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亚 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杀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 整篇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断、勇敢、坚强,展现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呵琉斯的愤

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可琉斯拒绝参战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传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军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军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可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可琉斯参战,战局立即扭转,杀死赫克托耳,那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最高的英勇。 《奥得修斯》突出了希腊印象奥得修斯的智慧,并通过他讲述的惊心动魄的漂流经历,展现了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其中包含了许多远古时候的神话。《奥的修斯》前半部分写海上遭遇,富有浪漫色彩;后半部分写家庭生活,富有现实色彩。如误入巨人岛,用智慧杀死独眼巨人――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将他的大勇大智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当他回宫后并不是毫无防备的扑入妻儿的怀抱,而是仔细拟订了向求婚的贵族子弟们复仇的计划。

西方文化史 (2)

爱琴文化的发现:P5 爱琴海区域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从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至公元前12世纪,在这一地区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并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文化,人们称之为爱琴文化。后又被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爱琴文化是在19世纪晚期才为人们所知晓的 米诺斯王朝P6 公元前2000年,在克里特岛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小国,其中以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最为强大。公元前1700—前1450年是米诺斯王朝称霸爱琴海的鼎盛时期,也是克里特文化的辉煌时代。 米诺斯王宫: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王宫房间的墙壁上装饰着具有独特风格的绘画,其最大的特点是有许多动感的海洋动物形象,反映了克里特人的海洋生活。王宫的底层有许多储藏室,用来保存各地进贡来的农产品和工艺品。 线形文字A:大概在米诺斯王朝的黄金时代,克里特人的书写形式已从图形符号发展为线形音节文字,这些文字主要刻在泥板和陶器上,考古学家把它称为线形文字A。 迈锡尼文化:P7 古希腊作家称迈锡尼文化的创造者为阿该亚人。 阿该亚人与克里特人属不同语系的民族,但他们在与克里特人的长期交往中,吸收和借鉴了克里特人的书写艺术,创造了另一种泥板文书,考古学家称之为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里出现了许多有关奴隶的字样,这表明迈锡尼社会已进入到奴隶制阶段,且文字也用于记录经济账目,说明文字已应用于日常生活。 迈锡尼社会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迈锡尼文化深受克里特文化的影响,从中摄取了许多先进的文化成果。到公元前15世纪左右,迈锡尼文化发展到了全盛时期。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P11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是以苏美尔文化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开始使用楔形文字。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学作品以史诗为主,其中又以《吉尔伽美什史诗》为著名。另一方面,史诗也放映了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宗教观念:多神信仰,神的人格化及灵魂不死观。 宗教与神话在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在建筑和科技方面也取得了较高成就。建筑中最杰出的代表有“空中花园”和“七级大庙塔”。 《旧约圣经》:P25 《旧约圣经》是犹太教的经典。(它是由宗教信徒编撰的宗教经典,但它反映了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希伯来人的历史,是研究古代近东不可缺少的历史资料。同时,旧约中的传说和诗歌,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往往成为西方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 荷马史诗:P29 《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由盲人荷马整理编撰成著名的“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迈锡尼时代晚期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荷马史诗”反映了公元前11-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是研究希腊“黑暗时代”的珍贵史料,而且还可以从中窥见迈锡尼时代的某些痕迹。 “荷马史诗”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成为欧洲文学的渊源,在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神话传说是“荷马史诗”的重要题材,反过来,史诗又对早期希腊神话的整理和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早期希腊宗教向更高阶段发展,为奥林波斯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荷马史诗”反映了希腊宗教此时正处于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氏族崇拜向人格神崇拜的过渡阶段。 “荷马史诗”的编撰,对于希腊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荷马史诗赏析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赏析 ----浅谈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文学巨著,它集中反映了古希腊史前时代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千百年来,它那独特精湛的艺术特色,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前一部主要是讲述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的故事,最后以特洛伊王子伟大英雄赫克托耳的死结束。后一部讲的是攻占特洛伊之后希腊国王归国路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最后以国王回国为结束。 荷马史诗中,英雄人物追求卓越和荣誉,肯定自我和个性以及勇于承担等等英雄化了整个希腊民族,号称希腊史上的圣经。在这部圣经中,又以伊利亚特中宣扬的希腊英雄主义最气势磅礴和凛然正气。贯穿伊利亚特的主要思想无疑是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以及战争的残酷性,这三点中又以英雄主义最为让人热血沸腾,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膜拜之心去阅读伊利亚特,用心去感受那远古时代英雄们的热血和伟大! 一.追求卓越,渴望荣誉的英雄主义 在伊利亚特的开篇中,直接就写到了“女神啊,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咯琉斯致命的愤怒吧”点明了全诗的描写重点和基本主题。史诗中的阿咯琉斯选择了追求卓越,是不惧死亡,渴望荣誉的典范。在阿咯琉斯诞生之初,他的母亲就对他预言了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或是过和平的生活,尽管医生碌碌无为但是可以获得长寿,亦或是投身战争成为卓越的人而英年早逝,无法安享天年。阿咯琉斯违背了母亲的旨意毅然选择了后者,这一点上集中展现了英雄追求卓越,不甘平庸的英雄本色。在整个史诗中都贯穿了这一英雄的思想,在后续的奥德赛中,阿咯琉斯的父亲阿基琉斯在天国唯一关心的他的儿子是不是很卓越,所以说,贯穿全诗的就是英雄主义。 尊严和荣誉如此值得英雄们珍视以至于在追求荣誉的大路上英雄们都奋不顾身。获得荣誉的途径无外乎两种,冲锋在前或是冒险主义。在面临危险和困难的时候,史诗中的英雄无疑都选择了冲锋在前,对此, 英雄萨尔佩冬在鼓励格劳科斯勇敢作战时有明确的阐述“:格劳科斯啊, 为什么吕底亚人那样用荣誉席位、头等肉肴和满斟的美酒敬重我们? 为什么人们视我们如神明? ……我们现在理应站在吕底亚人的最前列, 坚定地投身于激烈的战斗毫不畏惧, 好让披甲的吕底亚人这样评论我们:…虽然我们的首领享用肥腴的羊肉, 咂饮上乘美酒, 但他们不无荣耀地统治着吕底亚国家: 他们作战勇敢, 战斗时冲杀在吕底亚人的最前列。战斗时冲锋在最前面最危险地地方是荷马史诗中最为英雄的体现!相比之前者,冒险主义更体现英雄的胆量,希腊联军老将涅斯托尔在两军形成僵持局面时曾经说, 如果有人胆敢冒险, 去探得敌人行动的一些消息并且能平安地回来, 那么他的声明将会在天底下的世人中播扬。在英雄的心目中,任务越危险越艰巨,随之而来的荣誉和尊严就越有分量。在英雄的心目中, 任务越危险, 越艰巨, 需要的勇敢精神就越强, 获得的荣誉和尊严当然也就越大。最后, 荣誉和尊严的对立面是耻辱, 因此要获得荣誉和尊严还必须要有知耻之心。知耻往往能生勇, 也正以为如此,知耻教育常常成为英雄们教育部下的有效手段。如当面对特洛亚人的强大力量和攻势时, 阿伽门农不断地在队伍中间穿行发令:“朋友们, 要做男子汉, 心中要有勇气, 在激烈的战斗中每个人要有羞耻之心, 有羞耻之心的人得保安全

《荷马史诗》简析

荷马史诗 一、英雄史诗的定义: 英雄史诗(Heroic Epic)在严格意义上是指起码符合以下标准的作品:长篇叙述体诗歌;主题崇高庄重,风格典雅;集中描写以自身行动决定整个部落、民族或人类命运的英雄,或近似神明的人物。 一种古老的、源远流长的韵文体叙事文学样式。与神话具有互为依存的关系。 史诗的分类: 1、传统史诗(又称“原始史诗”或“民间史诗”)——由作者根据民族扩张和战争时期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与传说加工整理而成。 2、文学史诗(又称“非原始史诗”)——由善于创作的文人以“传统史诗”为蓝本创作而成。 3、模拟史诗——模拟史诗宏大精细的形式和庄重高雅的风格,却用来表现平庸琐碎的主题。(神话的历史化和历史的神话化) 二、荷马传说 七城(?)争荷马 传说中的河神之子、俄耳甫斯的传人 顾名思义:跟随者、人质、盲人 三、史诗体系 古风时期有关特洛伊战争的史诗就已形成体系。 该体系由如下八部史诗构成: 1.《库普利亚》(Cypria),又译《塞浦路亚》 2.《伊利亚特》(Iliad) 3.《埃塞俄比斯》(Aethiopis),又名《阿玛宗尼亚》(Amazonia) 4.《小伊利昂》(Little Iliad) 5.《伊利昂的毁灭》(Iliu Persis) 6.《返乡》(Nostoi) 7.《奥德赛》(Odyssey) 8.《特勒哥尼亚》(Telegonia) 主题(The Epic Circle) 《库普里亚》:不和的金苹果;帕里斯的裁判;劫海伦;奥里斯港的集结(献祭伊菲革涅亚);战争前九年的进程。 《埃塞俄比斯》,或名《阿玛宗尼亚》:赫克托耳死后的战况,阿喀琉斯之死。 《小伊里昂》:争夺战盔;盗圣像;木马计。 《伊里昂的毁灭》:众人与木马(拉奥孔);破城。 《返乡》:阿伽门农之死;墨涅拉奥斯经埃及返乡。 《特勒哥尼亚》:奥德修斯及其子的奇怪结局;佩琉斯与忒提斯帕里斯的决断 四、《伊利亚特》 (一)情节 第一次愤怒

荷马史诗包括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公元前8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整理而成,故名荷马史诗。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希腊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它大都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反专制、反压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耳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在荷马、赫西俄德等人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反映。希腊神话的内容是一个广阔浩繁的系统,支脉庞杂,传说故事众多,并不完全一致。但它具有明显的家族色彩,包孕着一条血缘的纽带,存在着一个基本脉络,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神的故事包括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活动、神的创造等。希腊神话丰富美丽,影响深远,反映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永久性的艺术魅力。 简称《新约》。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基督教的正典。《新约》共27卷,形成于公元2世纪,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和“启示录”4类,主要记述的是耶稣的救世言行以及门徒的事迹。 中世纪的教会文学是适应封建主和基督教会而创作的文学。由教师们用拉丁文写成。其内容主要是宣传基督教义,宣扬神的权威、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目的在于欺骗人民,使人民成为统治者的驯服奴隶,以维护封建统治。教会文学的题材主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宗教叙事诗、赞美诗、祈祷文、宗教剧等。艺术表现上多采用象征、寓意、梦幻等手法。这种文学一般都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虽然在中世纪的欧洲占统治地位,但是缺乏载入文学史的艺术价值。不过。它的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对后世欧洲文学有较大影响 骑士文学——中古欧洲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鲜明地反映了封建主阶级的意识,繁盛在12-13世纪。骑士文学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大类,前者以南法普罗旺斯为中心,主要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以《破晓歌》最为著名;后者以北法为中心,主要写骑士为获得荣誉和爱情所进行的各种冒险活动,流传最广的是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的故事,如《特里斯丹和绮瑟》。骑士叙事诗有一定的反封建、反禁欲主义的意义,在艺术手法上也为近代 中世纪英雄史诗原先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由教会神职人员用文字写定。早期英雄史诗大多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生活,歌颂部落英雄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事迹,如盎格鲁?撒克逊族的《贝奥武甫》和芬兰的《卡列瓦拉》(又译《英雄国》)。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国家形成时期的产物。史诗的主人公都是体现忠君、爱国、护教思想的英雄形象,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 城市文学又名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反映新兴市民阶级思想情趣的文学。它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讽刺封建贵族和宗教僧侣的专横、贪婪、愚蠢和伪善,表现市民的聪明才智和进取精神,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艺术风格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城市文学体裁众多,有韵文故事、市民抒情诗、市民戏剧和长篇叙事诗等。法国的长篇叙事诗《列那狐传奇》的成就最为突出,长诗《玫瑰传奇》也颇有声誉。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初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下,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资产阶级从被排斥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发掘积极因素: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抨击教会的唯心主义经院哲学;以现实主义精神强烈、生活气息浓郁的古代文学反对神秘的、奇迹色彩浓厚的封建文学;用古代形象生动、体态优美的雕刻、绘画否定形象呆板、缺乏生气的宗教艺术;用维护私有财产的罗马法来论证积累财富的合理性。其目的在于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

荷马史诗 (2)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西方学者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和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总述 《荷马史诗》并非一人所作,是当时古希腊游吟诗人的集体成果。《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王国,与皇后珀涅罗团聚的故事。 《荷马史诗》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伊萨卡岛上的王国,与皇后珀涅罗珀团聚的故事。《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及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展现了自由主义的自由情景,并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其次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剥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荷马史诗》于是成了“希腊的圣经”。[1]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在古希腊各地广为传诵。许许多多游荡于希腊世界的说唱艺人、吟游诗人都乐此不疲,从而使之代代相传,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两部光辉诗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便取材于此。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谨,是西方第一部重要文学作品,荷马也被称为欧洲四大史诗诗人之一或之首(另外三人为维吉尔、但丁、米尔顿),维克多·雨果在《莎士比亚》一文中写道:“世界诞生,荷马高歌。他是迎来这曙光的鸟。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也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唯一文字史料,反映了迈锡尼文明,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分述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也作《奥德修记》或《奥德修纪》)两部分。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杰作。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叙述阿开亚人的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故事,因特洛伊城又名伊利昂(Ilium),故名《伊利亚特》。史诗以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楔入点,集中地描写了战争最后几十天发生的事件。联军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一直未能攻克,军中的矛盾逐渐激化,阿喀琉斯愤恨统帅阿伽门农夺其女俘,拒绝再为联军出战,后来他的好友兼爱人战死,为了替他报仇才重新出战。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与阿喀琉斯决斗,英勇战死。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哀求讨回赫克托尔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的故事至此结束。

第二节 叙事聚焦

叙事聚焦概念 英美新批评的代表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与罗伯特﹒潘﹒沃伦在《理解小说》一书中提出了小说中“谁说”的问题,由此引出了类似于叙述视角的“叙述聚点”这一重要概念。 叙述聚焦( focalization,又译聚焦)为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于1969年率先提出的。在《修辞格2》一文中,热奈特在参照前人关于叙事视角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叙述聚焦这一概念, 一方面他是想力图避免使用过于具体化的视觉性术语,如“视野”、“视角”、“视点”等,另一方面,他是受到了布鲁克斯与沃伦关于“叙述聚点”这一概念的启发,因此提出了略微抽象的术语——叙述聚焦,力图澄清叙事学界在“谁说”与“谁看”这一问题上长期存有的混乱。继而,在《叙述话语》一书中,热氏又对叙述聚焦作了更为详细的论述和阐释。(需要注意的是热奈特没有定义聚焦,或者说只是给予了聚焦一个含混的定义,这是导致聚焦研究一片混乱的根源。) 1、根据《卢特利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的解释,叙述聚焦是指与某个人(通常是某个人物)的感知、想象、知识或视点相关的叙述信息起源与视角限制。叙述聚焦实际上涵盖了对叙述信息的规范、选择以及传输等各种方式,尤其是从某个人物的视点来观察事件,不论这一视点是多么的主观化与不可靠. 2、荷兰叙事学家米克·巴尔:“我将把所呈现出来的诸成分与视觉(通过这一视觉这些成分被呈现出来)之间的关系称为聚焦。这样,聚焦是“视觉”(即观察的人)和被看、被感知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注:[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177、18—19页。) 3、罗刚《叙述学导论》:根据普林斯在《叙事学辞典》中所下的定义,所谓聚焦是指“描绘叙述情境和事件的特定角度,反应这些情境的事件的感性和观念立场。” 在叙事作品中,必定有一个或多个叙述者,将故事讲述出来。而在叙述过程中,都一定会经由一个特定的“视点”(point of view),也就是一个观察点。通过这一特定的观察点,叙述者将所看到的一切呈现出来。在这里,叙述者的“说”,与其所置身的某一观察点的“看”,既可统一,也可加以区分。原则上,一个人既可说出他所看到的东西,也就是说,同时做两件事:看与说;但是,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即一个人可以说出某一个特定的人物所看到的东西,以另一个特定人物的“视点”来进行讲述。热奈特据此区分了叙述(说)与聚焦(看)之间的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到视点的“看”或“聚焦”,并不仅属于一个单纯的技巧或形式层面的视觉问题。“看”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视觉的眼光,而这只是就强调观看的角度而言。“视点”所展现的是“感知或观念上的位置,按照这一位置,叙述的状况与事件被表现出来”(普林斯:《叙事学词典》)。因而,它并不只含有纯粹视觉的意义。与此同时,它也意味着感知、思考、体味、看或可能看到的东西,而这当中自然包含着思想、意识、价值判断、观念形态等更深层次的含义。换句话说,在它所涉及到的视觉的意义之外,视点还包含着思想的意义,或者说具有思想的功能。这种思想的功能,在视点及其对象之间能动地表现出来。“视点”或“聚焦”所涉及到的这种“看”与“思”之间的关系,不仅在叙事作品中存在,在其他艺术种类,诸如绘画、摄影、电影中也同样存在。

第二节 荷马史诗

第二节荷马史诗: 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奏 一、荷马时代与英雄史诗 1、荷马时代(11BC-9BC),荷马两大史诗所反映的时代,亦称?°英雄时代?±,荷马史诗又称?°英雄史诗?±。 2、史诗,希腊文(epos),英文(epic),本义为?°话?±?°歌?±,尤指口耳相传的原始叙事诗,一重大事件为题材,形式庄严,篇幅宏大,富于神话和传奇色彩,以堂皇叙事为特征,歌颂超凡英雄及业绩,实为杂糅文学与历史的神奇综合体。 荷马像 二、荷马史诗分析 (一)《伊利昂记》 1、《伊利昂记》(Iliad),一译《伊利亚特》,古希腊将特洛伊(Tyoy)称为?°伊利昂?±,而?°Iliad?±意为?°lium 之歌?±。这是西方文学中第一部战争叙事文学。 2、战争起因:?°一个不和的金苹果?± 战争形势图

特洛伊木马 3、情节线索(“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愤怒——息怒(再愤怒)——决斗——还尸——特洛伊木马 4、人物形象 (1)阿伽门农:从聪敏多谋之君到刚愎自用之徒 (2)阿基琉斯:史诗中心人物,古代英雄形象 ?a?a勇猛、坦率、正直、重荣誉、讲义气、光明磊落、爱憎分明 ?a?a暴烈、专横任性、心胸狭窄、报复性强 (矛盾性:既英勇任性又富于友情、既残忍暴烈又不失同情心。) (3)赫克托尔:成熟、以群体利益为重,具悲剧色彩的古代民族英雄形象 5、战争观和主题 毫不偏袒地歌颂战争和战争中英勇的英雄,也偶尔表现出厌战情绪,流露出人性的情感。 (二)《奥德修记》 1、《奥德修记》(Odyssey)希腊文原意为?°奥德修斯历险

记?±,音译《奥德赛》。 2、人物形象奥德修斯 古代出色政治家、谋略家和军事领袖,足智多谋、勇敢坚毅的英雄,也表现出早期奴隶主的特点。 3、?°奥德修斯?±在文学中的意义 西方文学中第一个自我异化与回归的英雄,?°伪装?±与?°回家?±(nostos)最著名的?°回家?±故事,哲学意义上的经典范本和文学母题。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Joyce?ˉs Ulysses)间的文本间性与反讽张力:客观冷漠的?°零度写作?±(zero degree narrative)创造出的平庸人物,叙写的生活琐事,取代了雄浑古朴的?°堂皇叙事?±(grand narrative). 女性角色:红颜祸水的海伦与坚贞聪慧的裴奈罗佩(佩涅洛佩)千古惊艳名句(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Was this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 And burnt the topless Towers of Ilium? (这岂非当年激千帆竞渡 焚云霄古城的绝世红颜么?) (三)两部史诗之比较 1、主题 歌颂战争和战争中的英雄,同时展现出人文主义因素。 歌颂人的智慧与和平重建。

第二节货币(第一课时)

第二节货币第一框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从容说课 众所周知,在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交换都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只有懂得货币,才算真正懂得商品,懂得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本节前两框题就是讲货币的有关内容的,包括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其中第一框货币的产生既不是本课的重点,也不是难点,加上学生对货币已具有较多感性认识,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采取学生自学,教师适当指导、点拨,最后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说,导读环节,借助录像形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进入到认真自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引用故事,设置情景,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很好地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第二框讲货币的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个基本职能是重难点,应在教学中进行重点分析,其余三种职能让学生一般了解即可。为突破重点,特采取了以下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比如出示阅读提纲,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质疑,引导学生思考、释疑等,在是由生的双向探究中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空洞乏味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材料相结合,并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理论具体论、形象化;另外,首尾呼应,课前设情景、提出问题,课后问题再现,总结练习,检验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含义,比较商品、货币和一般等价物的异同,从而理解货币的本质。 能力方面: 从分析货币的起源,到概括总结货币的本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归纳能力;结合学生对货币本质的模糊认识,培养他们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通过对我国货币的简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端正学生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使学生明确对待货币应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的影响。 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 教学难点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教学方法 读、讲、议、练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直观教学与抽象概括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一:播放电影《欧也妮·葛朗台》的录像片断,再现葛朗台吝啬、贪婪面目。他每天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把藏着的金币拿出来看一看。在他临死前还要求女儿把金币放在眼前,念叨着:“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当他快要咽气时,神父把镀金的十字架放到他嘴边的时候,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神话与英雄 荷马:把西方文学比作一条长河,荷马站在长河的源头两部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奥德赛》 为西方文学树立了不朽的丰碑,确立了不朽的范式,生平知之甚少,大多学者认为出生在小亚细亚半岛的沿海一带,现在土耳其境内,,古希腊时代它的沿海建有不少希腊的移民区,希腊离开本岛去殖民,在小亚细亚半岛沿海一带建立了移民很多区,荷马可能出生在这些移民区当中,一个叫基俄斯的地方,公园前8世纪,荷马是盲人,是一位游吟诗人,走街串巷的说书艺人,吟诵韵文故事为生,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由跨越时空的庞大色作者群创作的,荷马是作者群的代表, 第二节: 《伊利亚特》24卷 15693行,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特洛伊战争公园前12世纪末一场部落战争,:两个版本:1历史,2神话版,不一样, 希腊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度时期,部落战争频繁,特洛伊是小亚细亚西岸的一个城邦,现在土耳其内,地处:欧亚海陆要冲 繁荣富庶,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力曼,艰苦卓绝考古,发现特洛伊城遗址,证实荷马史诗的特洛伊之战的真实性,希腊人夺取财富发动战争,希腊人取胜告终 神话版:英雄阿基琉斯塔父母在举行婚礼时没有要请不和女神厄里斯,不和女神不高兴了,在婚姻上丢下了一个金苹果,写着给最美的女神,三位出席这场婚姻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落狄忒,都认为自己是最美女神,都来争夺金苹果,结果官司大的不可开交,告到了宙斯那里,宙斯把官司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判,三位女神对帕里斯有许诺:赫拉让帕里斯成为亚细亚伟大的国王,雅典娜许诺其成为最勇敢的战士和英雄,阿芙洛狄忒许诺让帕里斯娶到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芙洛狄忒,阿芙洛狄忒帮助帕里斯拐走斯巴达王的妻子海伦,希腊人愤怒了,推举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作为统帅,组织十万大军来征讨特洛伊,夺回海伦,持续了十年之久,希腊英雄奥德修斯用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抢回海伦, 《伊利亚特》采取神话版本,没有描写特洛伊战争的全过程,没有原原本本的写十年的战争,选取战争第十年51天的战事极其相关活动,史诗开场的时候由于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强行夺走了主将阿基琉斯的女浮,阿基琉斯愤怒之下退出战斗,阿伽门农受奥林匹斯山的主神:宙斯,阿伽门农受宙托梦的鼓舞,率大军与特洛伊展开决战,在战场上,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提出与海伦的前夫墨涅拉奥斯决斗,胜者赢得海伦希腊人与特洛伊人握手言和,结果帕里斯战败了,按说到这里应该有结果了,但是由于女神雅典娜耿耿于怀,不愿意看到双方握手言和,施计让特洛伊一方破坏约定,结果又重新开战,因为阿基琉斯拒绝参战,希腊联军连吃败仗,阿基琉斯的战友帕特罗克洛斯借去了阿基琉斯的铠甲,冒充阿基琉斯投入战斗,被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杀死了,悲愤的阿基琉斯因为战友的死,他与阿伽门农和好,穿上他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请神匠赫淮斯拖斯为他打造的新的盾甲投入战斗,你转败局,他在特洛伊城外与赫克托耳两位主将对决把赫克托耳杀死,希腊联军为帕特罗克斯举行了葬礼并用经济比赛庆祝胜利,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在深夜独自来到阿基琉斯的营帐,哀求他把他儿子的赫克托耳的尸体交还

《荷马史诗》鉴赏

《荷马史诗》鉴赏 摘要:荷马史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它的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两部史诗都是题材重大,主题崇高的英雄史诗。史诗是一条古代英雄形象的画廊,在一系列英雄形像中表现了希腊民族精神。 史诗人类童年时期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文学发展史上独特的概念。荷马史诗以叙事为主,通过叙述的表达庄严崇高的思想内容。史诗的篇幅长,规模大,结构宏伟全面地反映了古希腊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生活,为希腊民族谱写了一页光荣的开国历史。 荷马史诗是一部纯粹的英雄主义和神话主义的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它的两部曲。伊利亚特把笔墨集中于众英雄齐心协力冲破万难攻下特洛伊城的经过,众英雄形象鲜明、气质各异,其叙事结构宏大,气势浩荡。奥德赛则集中叙述了主人公奥德赛回家的经过与他的儿子帖雷马科的寻找父亲以及二人报仇的经过。史诗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身上大部分既洋溢着氏族英雄的气概又显现着早期奴隶主的意识。 阿基琉斯勇猛过人,锐不可挡;他能够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毅然出战;他爱憎分明,因好友的阵亡而悲痛欲绝,杀死对手后又将其拖于战车后以泄愤。这些都体现了他英雄主义的本色。可是他因为个人利益蒙受了损失就拒绝参战,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地位而不愿和解,最终导致了希腊军队的重大伤亡,这种易怒与任性正显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氏族贵族的个人意识。 相比之下,赫克托尔更具有英雄主义气概和集体主义精神。他预感到城邦将被摧毁,自己将要阵亡,妻子将沦为奴隶。可是他毅然代父上阵, 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中奴隶主特征最明显的一个人物。他是伊大卡王,又是希腊军中智勇双全的将领。他具有作为奴隶主的各种品质和才干。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他具有百折不挠的勇毅,虽历尽磨难仍一心要返回家乡;他对爱情专一,抵制住了女神们的种种诱惑最终回到了妻子身 由此可以看出,史诗在竭力渲染各个英雄人物高贵品质的同时,并没有回避他们的缺点,有时甚至还是严厉的批评。所以,一直以来,人们 应该说,作为一部古希腊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形成的作品,史诗中的贵族化倾向是难以避免的。在当时,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贵族与平民日益分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个人财富不容侵犯逐渐被当作一种社会准则。贵族们为集团既得利益而奋勇作战更被看作是一种至高无尚的高德。史诗所着力刻画的一个个英雄形象也正是这些部落贵族的代表。他们的思想不仅代表着一种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更代表着 比较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形象。前者着重体现了氏族社会的集体意识,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虽然他负气退出了战斗,看重个人荣誉,但当希腊人节节败退,众将领集体向他赔罪,请他出战,他又重新参战,集体荣誉占了上风,个体意识没有超越集体意识。 奥德修斯着重体现了个体意识,集体意识已不存在。他的海上漂泊表现了个人与自然对抗的力量,他与求婚人的斗争表现了维护个人利益的强烈意愿。两部史诗两个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出人类意识由集体意识向个体意识发展的趋向。 另外, 荷马两大史诗的艺术特色亦各有千秋。《伊利亚特》写战争刀光剑影, 有阳刚之美; 《奥德修纪》写家庭, 感情细腻, 有阴柔之美。《伊利亚特》写重大事件, 场面宏伟, 成为后来"史诗体"小说的源头, 《奥德修纪》有不少篇幅写主人公漂泊经历, 成为后来“史体诗”小说的发端。在创作手法上, 尽管两部史诗都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佳作, 但相对而言, 《伊利亚特》中现实主义的成份多了一点,而《奥德修纪》中的浪漫主义成分多了一些。即《伊利亚特》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 而《奥德修纪》的主要倾向是浪漫主义: 这说明从第一部欧洲文学作品开始, 就产生了两种倾向创作方法的基本因素。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作为两部互相关联的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各有所侧重。 《伊利亚特》重在写氏族之间的战争,以英雄业绩为中心,用大量篇幅描写英雄们的战斗,歌颂他们的勇敢忠诚,充满英雄主义气息。阿基琉斯作为一个将领,他的情感充满了人性的弱点,他的愤怒、不忍、悲恸、忠诚以及无畏等推动了故事的发展,造成了战争格局的变化。人性的一面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英雄,反而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他是西方的第一位传奇英雄。 《奥德赛》则着重描写人的苦难,表现人生的艰厄,人生活在对立面的包围之中。奥德修斯面对神的刁难、敌人的阻挠以及自然的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在苦难中残喘,在夹缝中求生,最终赢得了自己的幸福。奥德修斯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着重描述的在孤身一人的境况下坚持抗争的第一人。 然而,无论是《伊利亚特》还是《奥德赛》,史诗的全体都带着强烈的宿命论色彩。英雄们对于命运的认同体现了希腊人的宗教情感,那就是他们认为掌握着人的命运的是神的意志的肆意性与不可抵抗性。其实,希腊人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就是来自于诸神的预谋;奥德修斯的十年归途与艰难也是因为触怒了海神而致,而他的每一个难关的突破也都离不开神的庇护。所以,诗中英雄们的生与死、磨难与脱险等等,全部取决于诸神的意志。英雄们虽然知道自己的命运,然而却没有抵抗也无法抵抗,他们的服从表现出对于神的意志的畏惧和认同。希腊人的宗教观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荷马史诗里并没有关于诸神的起源和谱系的详细内容,主要是侧重描述神与人的关系、以及神的意志对于人类社会的

荷马史诗的特点

荷马史诗的特点 (1)规模宏大,构思精巧是史诗结构的一大特色。两部史诗都以空前宏伟的规模全面展现了处于过渡期的古希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情况,前后共涉及了二十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但是史诗并没有平铺直叙、记流水帐似地记述其全过程,而是使用了高度集中、高度概括的创作手法,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了全局。 (2)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使用了大量口头艺术的表现技巧,如夸张、烘托、比喻、固定修饰语和套语等。这些艺术手法的使用,是与其关照全局、突出重点的结构特征分不开的。夸张、烘托、比喻手法的运用贯穿始终,使全诗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洋溢着浓厚的英雄主义气息;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又极富表现力。 (3)诗歌本身独特的韵律和源于神话传说的丰富的想象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史诗采用六音步长短短格的诗体,不押韵尾,使全诗节奏鲜明又灵活多变。古希腊神话本身就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想象,把它们纳入到具有独特表现力的诗歌当中,使得全诗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浪漫主义色彩。 (4)在人物刻画上荷马着力塑造主要人物,同时又不忽略次要人物史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浓重的诗句,具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他的性格。一直以来人们还把荷马史诗看作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躯。在对次要人物的刻画上,荷马通常只用很少的笔墨和为数不多的话语来勾画他们的形象。 (5)关于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最出彩引人注目的便是对其英雄主义、神话主义的描绘。它可以说是一部纯粹的英雄主义和神话主义的史诗。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史诗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身上大部分既洋溢着氏族英雄的气概又显现着早期奴隶主的意识。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PPT)

第二节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 一、关于作者荷马(Homer) 1、关于荷马的记载 2、荷马问题 3、《荷马史诗》的流传及版本 二、《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 1、释名:“关于伊利昂的诗记”。“伊利昂”(Ilion)即特洛伊(Troy)的希 腊名。 2、历史上的特洛伊战争 3、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金苹果,海伦被拐,战争始末 三、神的作用 1、神是整个战事的肇事者、决定者、主导者。 2、神的立场和派别。 3、宙斯的角色和态度 四、英雄和英雄观 《伊利亚特》被称为“英雄史诗”,它歌颂英雄的英勇行为和他们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所以,了解什么是荷马史诗中的英雄,评价英雄的标准是什么?以及英雄形象的塑造等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英雄的一些共同的特征: 1、英雄的出身、相貌与力量都非同一般。 2、英雄都嗜战如命,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他们有极强的个人荣誉感,也有对故土的热爱,对自己部族的责任感。 3、英雄们不仅擅长刀枪,还能言善辨。 五、神与人的关系、英雄能力的限度、人的地位 史诗始终贯穿着人和神两条线索。神的意志似乎干预和决定了战争的进程与结局。但在神面前,人并不是绝对被动的,人有自由意志。正因为人有了自由意志,人与神的关系,就不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人有决定自己命运的强大力量。 1、金苹果的裁决权属于人。 2、阿喀琉斯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 3、在战场上,人的自由意志体现在敢与神战斗,甚至能够刺伤神。 4、人类还拥有比诸神更多的尊严,因为他们能在死亡面前作出自己的选择。 5、《伊利亚特》对诸神的拟人化描写,很容易令人们对神的敬畏心理有所消退,从而突出人的自由意志。 6、命运的作用。 六、《伊利亚特》的伦理价值观 1、史诗中的正义原则缺失,伦理情感的软弱、松懈、淡化、摇摆现象。

荷马史诗艺术特点

1、荷马史诗在情节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一种严密而奇特的“环形结构”(ring composition)。所谓“环形结构”即是在荷马史诗大到整体、小到每一卷,甚至数行诗歌中都似乎存在着某种环形、对称的结构。譬如C.H.Whitman设计的图表(上半部分为第一卷的内容,下半部分为第二十四卷的内容,虚线表示插曲): 瘟疫与葬礼 争吵与俘获 忒提斯与阿克琉斯—祈求宙斯 克律塞伊斯之旅 忒提斯与宙斯:接受英雄的请求 俄林波斯山上的争吵 俄林波斯山上的争吵 忒提斯与阿克琉斯:修正英雄的请求 忒提斯与阿克琉斯—来自宙斯的消息 普里阿摩斯的赎子之旅 和解并归还赫克托尔的尸体 赫克托尔的葬礼 环形结构对于史诗的演唱者和作者来说,由于符合认知心理学原理而具有助忆、论证等功能,并表达着古典观念中对理性精神的追求。此外,荷马史诗无论是《伊利亚特》还是《奥德赛》都采取“从中间写起”的叙述方式,把大量事件作为背景加以追述。亚里士多德认为,史诗诗人中唯有荷马摆脱了历史的局限,着意于摹仿一个完整的行动,避免了“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摒弃了“散沙一盘”式的整体布局。 2、荷马史诗在细节描写上非常出色,如第二卷中对双方军容的描写。作者仔细提到希腊军 的船只、士兵数目,对带队将领及其身世等都一一加以介绍。 3、荷马史诗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所称道。荷马善用比喻,也喜欢采用“程式化”的短语或 饰词来凸显被修饰事物特征,并借以增强凝重、肃穆的诗品特征。此外,在荷马作品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手法交相辉映,有时他也采用烘云托月手法来加强他的主题。 附: ?一、《坎特伯雷故事集》特色: ?1、巧妙地运用一个大框架把许多故事组织到一起,乔叟挑选朝圣者为故事的人物,让故事发生在朝圣途中,描述朝圣活动使诗人得以把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物汇集在一起,他们相互碰撞造成戏剧性的场面,而他们的不同形象、经历和要求,讲述的不同故事组成了中世纪社会的全景画面。 ?2、在“总序”中展示了众香客的一张张绝妙的肖像,这些肖像既是中世纪讽刺文学中的一些固定的典型形象,又具有明确的个性和呼之欲出的真实感。 ?3、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中世纪文学中几乎所有重要的体裁:典雅爱情传奇、粗俗的滑稽故事、圣徒传、道德训诫故事、动物寓言、布道等。 ?4、故事的重复或新编是中世纪文学典型的文学创作形式,《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这种创作的范例。 ?二、但丁《神曲》体现了近代意识与中世纪意识的矛盾。

荷马史诗读书笔记范文(通用3篇)

荷马史诗读书笔记范文(通用3篇) 荷马史诗读书笔记范文(通用3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马史诗读书笔记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荷马史诗读书笔记1《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

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杀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 整篇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断、勇敢、坚强,展现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呵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可琉斯拒绝参战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传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军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军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可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可琉斯参战,战局立即扭转,杀死赫克托耳,那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最高的英勇。 《荷马史诗》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古希腊文学中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是一部深受人们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