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案新版苏科版

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案新版苏科版

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案新版苏科版
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案新版苏科版

7.2 平行线的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2、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并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计算。

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线性质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平行的性质

【学习难点】应用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

【情境创设】

在练习本上画两条平行线AB、CD,再画直线EF,使EF与AB、CD相交。

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课堂导学】

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那么∠2和∠3相等吗?为什么?

2、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那么∠2和∠3互补吗?为什么?

3、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

(3)两直线平行,。

1

3

2

a

b

c

3

4

2

1

b

a

c

如右图:∵a∥b(已知)

∴ = ()如右图:∵a∥b(已知)

∴ = ()如右图:∵a∥b(已知)

∴ + =1800()

【例题讲解】

例1.如右图,BD平分∠ABC,ED∥BC,∠1=25°。求∠2、∠3的度数.

例2.如图,AD∥BC,∠A=∠C试说明AB∥DC

A D E

F B C

初中科学学科集体备课的优效性实践研究

初中科学学科集体备课的优效性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1-05-25T14:16:37.53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盛峰 [导读] 集体备课已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教研摸式,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一出重头戏和一个亮点。 盛峰(富阳市环山中学,浙江杭州311400) 集体备课已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教研摸式,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一出重头戏和一个亮点。它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同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集体备课最突出的功能是会聚集体智慧,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因单个思考的缺陷,是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把集体备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集体备课实现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容易忽视的教学细节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解决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一、集体备课中的伪现象及原因分析 集体备课成果是大家智慧的结晶,对课堂教学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如果不考虑实际教学情况,完全照搬,对教师的成长也是不利的。比如集体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十分详尽,包括教学环节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甚至连板书和课堂检测、课后作业都安排妥当。有些教师拿来就用,照本宣科,不把心思放在教学研究上,养成了惰性。 1.集体备课中的伪现象 (1)无“备”而来。集体备课时间到了,在备课组长的催促下,教师们陆续回到办公室,备课组长先讲学校和教研组的通知,之后大家随意聊着其他话题,眼看时间过半,备课组长才说:今天备什么内容?有说学习新课标感悟的,有说课堂教学的,有说单元测验的。最后,备课组长确定一个话题让大家讨论发言,时间一到,老师们各自散去。 (2)集体备课等于集体备案。某备课组集体备课,教师们纷纷拿出教案簿,按照惯例,由事先安排的老师分别说下周教案内容设计,然后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大家讨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练习反馈、板书设计等内容。剩余时间,大家一起写教案。备课结束后,备课组长又安排下一次集体备课教案准备内容和人选。 (3)集体备课就是“大一统”。严格集体备课制度,规定集体备课的终极就是形成集体意见,要求同年级同科教师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作业、统一检测。让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对课堂教学及结构的研究,拿出统一的方法并按照实施,学校领导随机听课,检查执行情况。 (4)集体备课一人唱“独角戏”。某备课组组长是学科带头人,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每到集体备课,基本上都是该组长一个人在讲,其他教师认真记录,有时虽然指定了中心发言人,但随着备课的深入进行,往往又是该组长接过话题,一讲到底,其他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很少主动参与。 2.原因分析 第一,学校和上级领导的态度决定着集体备课是否有效或高效。如果学校乃至上级教育部门对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地重视,检查集体备课也是走过场,数人数、看记录,那么这样的集体备课就是形式主义,谈不上有效。如果学校能够对集体备课非常重视,明确提出要求,制定制度,并按照要求认真检查、督促、反馈,相信教师不会出现连时间都不能保证的现象。 第二,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理解窄化。千篇一律,缺少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许多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形式存在认识误区,一味追求形式,忽略备课的实质。教师备课绝大多数抄袭现成的教案,过度地依赖教参,备课缺少源头活水。他们往往依据教师用书确定教学目标、定位教学重点、构思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不敢越雷池一步,因循守旧,导致集体备课千篇一律,缺乏创意。在以往学校的教案检查中,我们见到的教案总是似曾相识,缺少鲜明的特色,更没有个性的张扬,因此就难以真正涉及教育教学的深层次问题。集体备课没有成为教师间研讨、交流、碰撞、共享的平台。 第三,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功能理解偏失。相当多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包办代替或简单分工。集体备课首先强调的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可是在基层学校,我们却发现集体备课好像只是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事情,其他教师没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大包大揽,安排置教师某某写教案,某某查资料,某某说课,某某打印材料等,把集体备课变成简单的工作分工。集体备课变成了分工备课,变成了“偷懒”备课,这显然不符合集体备课的初衷。 第四,教师缺乏合作意识。长期以来教师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缺少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的平台。再加上考试成绩一直以来是评价学生和教师的手段,出于多方面考虑,教师对集体备课持保守态度,不愿意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共享,所以集体备课的效果不是很好。 二、集体备课的优效性研究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要有效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状况,促进专业成长,必须借助集体备课组互助合作的工作平台,分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 1.集体备课常态化 新课程强调依据课标而不是依据教材组织教学,教材成了学生的“学本”,教师教学往往要依据课标,开发本地、本校教学资源,重组教材内容。同时,新课程还强调教学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组织多样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体验与经历。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但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因此集体备课需要常态化。 2.集体备课个性化 每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是不同的,备课组每位教师在教学上各有所长,个人研究上各有特色。相同的教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应注重教师个性化的解读,进行个性化的加工,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结合自己所授班级的学生实际,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将个人思维的火花与集体智慧融合起来,自成一家,这样的备课,不是拿来主义,而是教师自我提升、完善,具实效性。在《探索酸的性质》一课时,向盛有一枚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盐酸,振荡,观察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学生根据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结论: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学生问:除了铁锈消失外,还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产生气泡现象?让学生思考,针对该问题建立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最后交流实验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酸可以和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酸的性质教学设计说明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一、备课标 (一)课程标准:课标分析: 本节课涉及第一、第二和第四两个一级主题。 “一、科学探究”之(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之(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年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之(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1. 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⑥实验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二)化学具体目标: 1.认识氧气、二氧化碳、铁、酸、碱、盐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 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观、变化观。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 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6.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 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进行加工。

7.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9.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10.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二、备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常见的酸;二、酸的化学性质。按照教学要求计划用一课时完成。 在第一部分,通过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记住它们的主要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在第二部分,通过探究实验比较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理解酸的一般性质,认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材重点确定为: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学会稀释溶液,理解并掌握酸的通性 重点知识:酸的主要性质,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学会稀释溶液,。 教材难点确定为:学习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重点过程与方法:从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变化,采用比较和对比的方法,依据酸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运用演绎的思维方式,根据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得出硫酸也具有与盐酸相似的性质与变化。 重点情感类目标:1.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2. 通过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备学情 (一)分析学生的起点知识和能力,思维障碍;学生对酸并不陌生,经常能接触到酸雨、醋酸、柠檬酸、乳酸、酸奶等名词,也知道许多物质有酸味。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有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称作碳酸。但是,酸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特点,这些学生并不清楚,也急于了解更多有关酸的知识,这既是本节知识的线索,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起点。 (二)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估计有90%的学生能够通过醋酸、柠檬酸、乳酸、酸奶等名词入手,通过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变化,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轴对称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 称图形 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的应用 等腰梯形 设计轴对称图案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 =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读作“正、负根号a ”。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0≥a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a ≥0 3、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3a 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实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 (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设a 、b 是实数, ,0b a b a >?>- ,0b a b a =?=- b a b a

“酸的性质”的教学设计-最新文档

“酸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通过演示实验了解两种浓酸的物理性质,学生自学两种酸的用途;通过实验得出浓硫酸的特性,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酸的化学性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指示剂与酸的作用,自己完成用酸除去铁锈的实验,激起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特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 ②认识酸的通性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③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酸的性质的梳理,学习归纳的方法;感悟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②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 ②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③提高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三、实验准备及要求 学生分组实验,每张实验桌上摆放试管若干、滴管、试管夹、酒精灯、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严重的铁钉。

四、探究方法 复习――实验探究――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2实验10-2:出示浓盐酸和浓硫酸,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状态;演示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指导学生闻两酸的气味,观察、思考、回答问题、演示;总结记录,填写第50页表格。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透过现象寻找本质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2页盐酸和硫酸的用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指导学生做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实验10-3:在纸条、布条和小木条上分别涂上浓硫酸,观察变化,记录现象,归纳总结,填写第51页表格。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意识。 5演示浓硫酸的稀释。实验10-5:强调操作规程,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回答问题,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强化严格的实验操作规程和严谨的科学态度。6引导学生活动与探究。严格按照活动要求,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填写第53页表格,总结探究结论并在黑板上板演。适当引申内容,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从生动的实践上升到抽象的思维,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酸的性质。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复习本节内容。 7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完成练习,使学生学会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的目的。 六、活动反思 1课堂的效率取决于教师的准备 我们老师经常说课堂效率不高,上课老师讲得越精彩,学生学得越累,效率越差。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每一节课的备课上多下工夫,多琢磨学生的学法和课堂的设计,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满意。

酸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 我是永兴中学杨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常见的酸和碱》的第二课时《酸的化学性质》,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流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酸碱指示剂区分酸和碱,酸的一些物理性质之后安排的一节认识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的一节常规课。目的是通过对酸的有关化学性质知识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体会化学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新课程改革要求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必须改变理念,将被动的探究方式改为学生主动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合作探究,达到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境界。 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1:知道并认识酸的一些化学性质2: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提高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重点】:酸的相似的化学性质 【难点】: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实验准备】: 仪器:烧杯、胶头滴管、点滴板、镊子、玻璃片、短玻璃管等。 药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生锈的铁钉、铜铁镁锌、变黑的铜丝、蒸馏水等。 有了教学目标做纲领,就不难确立教学方法,下面我将从说教学方法上谈谈我是怎样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的。 二:说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一节课成功的必然因素,为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的理性之路,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1慧眼识酸2猜它是谁? 3除锈专家? 4盘点收获 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三个活动层次逐步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最佳兴奋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采用自主的主动的参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酸及其性质教案

密封线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记住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2、掌握盐酸化学性质; 3会熟练书写酸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 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2、盐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 重、难点突破:通过演示、观察、对比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盐酸性质,对于化学性质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采用找规 律、多写、多练的方法来记忆。 三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试管

药品:一瓶浓盐酸、一瓶浓硫酸、稀盐酸、稀硫酸、镁条、 生锈铁钉、碳酸钠、、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 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多媒体课件 四教法设计:实验探究,比较,概括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诱人的水果,引导学生说出看到它们的即时感觉--酸 【设问】:水果为什么酸→什么是酸→酸有哪些性质→课题酸及其性质 【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酸,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什么是酸引出酸的概念。 【活动天地】: 【过渡】:酸是广泛存在而又非常重要的物质,今天我们来认识两种在化学世界里常见的酸---盐酸硫酸。 【展示】:多媒体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得到的信息。 【学生活动】:1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颜色状态, 2打开瓶塞观察现象 3 闻气味,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 沿数轴向右直爬行2个单位到达点B ,点A 表示-2,设点B 所表示的数为m ,则1m -+(m+6)的值为 ( ) A .3 B .5 C .7 D .9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位于第二象限,点A 的坐标是(﹣2,3),先把△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再作与△A 1B 1C 1关于x 轴对称的△A 2B 2C 2,则点A 的对应点A 2的坐标是( ) A .(-3,2) B .(2,-3) C .(1,-2) D .(-1,2) 3.已知一次函数y=kx +3(k≠0)的图象经过点A ,且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点A 的坐标可能是( ) A .(﹣2,﹣4) B .(1,2) C .(﹣2,4) D .(2,﹣1) 4.“漏壶”是一种这个古代计时器,在它内部盛一定量的水,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水从壶底小孔均匀漏出,壶内壁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t 表示漏水时间,y 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列图象适合表示y 与x 的对应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无理数中,在﹣1与2之间的是( ) A .3 B .2 C 2 D 56.如图,D 为ABC ?边BC 上一点,AB AC =,56BAC ∠=?,且BF DC =,EC BD =,则EDF ∠等于( )

A .62? B .56? C .34? D .124?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的周长为( ) A .10 B .11 C .10或11 D .7 8.如图,将△ABC 折叠,使点A 与BC 边中点D 重合,折痕为MN ,若AB=9,BC=6,则△DNB 的周长为( ) A .12 B .13 C .14 D .15 9.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10.如图,在ABC ?中,90C ∠=?,2AC =,点D 在BC 上,5AD =,ADC 2B ∠=∠,则BC 的长为( ) A 51 B 51 C 31 D 31 11.估计(130246的值应在( ) A .1和2之间 B .2和3之间 C .3和4之间 D .4和5之间 1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与34y x =-的图像交于点P ,则点P 的坐标为( ) A .(1,1)- B .(1,1)- C .(2,2)- D .(2,2)- 13.某种鲸鱼的体重约为1.36×105kg ,关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谷风教育)

九 年 级 科 学 上 册 教 案浙教版

第一章 第1节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 重点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药品器材: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引入: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结合课本第2页图说明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一、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举例: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绿叶的变化、钢铁的熔化、铁丝的形变、水的电解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观察形状、颜色 2、晶体的溶解 3、和氢氧化钠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4、晶体受热分解(写出化学方程式) 5、硫酸铜粉末逐滴加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实验中,哪些实验有颜色变化?有沉淀产生?有状态的改变?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2、演示实验: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课堂练习:课本第5页练习1-3题 作业:作业本 反思:在实验除了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外,更应该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实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教案设计

常见酸的性质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写常见的酸的化学式并了解酸的定义。 (2)知道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稀盐酸、稀硫酸 的化学性质。 (3)知道酸的通性以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4)会用酸的性质解决相关的中考试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复习常见酸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中考试题加深对酸的性质的掌握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逐步认识中考题型,把握中考方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知道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和掌握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2、归纳酸的通性及原因。 教学难点:1、正确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2、酸的化学性质在中考中的应用。 【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对比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法,学法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说到酸,初中阶段最常见的两种酸是盐酸和硫酸,那这两种酸又有什么性质呢?在复习它们的性质前,我们先来听听化学版的“青花瓷”,看看歌词中都描述来了他们的什么性质?(播放化学版的“青花瓷”)。 活动元一:听歌曲,归纳整理酸的性质 学生:听歌曲,感受化学的美妙。 教师:看来大家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一展歌喉了,那下面就请大家把涉及到酸的性质的歌词迅速用笔勾出出来,并试着哼唱一下,哼唱的时候想一想歌词都描述了盐酸和硫酸的什么性质。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试卷

盐城景山中学八年级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8题,共24分) 1.下列表情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2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D.± 3.在实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4.如图,AB、CD相交于点E.若△AEC≌△BE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C=BD B.AC∥BD C.E为CD中点D.∠A=∠D 5.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 A.32,42,52 B.1.5,2,2.5 C.6,8,10 D.,,6.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一腰上的高为6,则以底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40 B.80 C.40或360 D.80或360 8.如图,在△ABC中,AC=BC,∠ACB=90°,点D、E在AB上,将△ACD、△BCE分别沿CD、CE翻折,点A、B分别落在点A′、B′的位置,再将△A′CD、△B′CE分别沿A′C、B′C翻折,点D与点E恰好重合于点O,则∠A ′OB′的度数是()

A .90° B .120° C .135° D .15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9.9的平方根是 ,计算:= . 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 度. 11.已知三角形ABC 中∠C=90°,AC=3,BC=4,则斜边AB 上的高为 . 12.若的值在两个整数a 与a+1之间,则a= . 13.在镜子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实际时间是 . 14.已知|x ﹣12|+|z ﹣13|与y 2﹣10y+25互为相反数,则以x 、y 、z 为三边 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15.如图,已知∠BAC=∠DAC ,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ABC ≌△ADC (写出一个即可). 16.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 ,使点D 落在边BC 的点F 处,已知AB=8cm ,BC=10cm ,则EC 的长为 cm . 17.如图,在△ABC 中,∠B 与∠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点O 作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若AB=9,AC=7,则△ADE 的周长是______. 18.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120°,∠B=∠D=90°,在BC 、CD 上分别找一点M 、N ,使△AMN 周长最小,此时∠MAN 的度数为______°. 第15 题 第16 题 第17 题 第18 题 三、解答题(共66分) 19.(4分)()()22316338- +--

九年级科学备课组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3584-47 九年级科学备课组工作计 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九年级科学备课组工作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工作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在科学教学中,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科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加强备课组建设,学习其他组的工作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备课组在原有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工作要点

1、备课组各成员将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有关课改精神,了解教研信息,更新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 2、确保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且做好记录,在活动中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再学习,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发挥备课组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的管理。 3、确保集体电子备课的正常开展。集体电子备课活动做到“目的、进度、内容、重点、难点、基本例题、基本作业”的统一,课件和教案的统一配套,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4、教师要加强相互听课、评课。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相互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等进行反思。 5、做足、做好科学实验,体现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动手实验的能力。

初中化学_酸及其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酸及其性质 第二课时(硫酸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3)掌握硫酸的化学性质及酸的共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浓硫酸,总结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硫酸的化学性质及酸的共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问题驱动。 四、实验用品 浓硫酸、稀硫酸、紫色石蕊、无色酚酞、镁、锌、铁、铜、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试管、镊子、药匙。 五、教学思路 首先展示浓硫酸,通过观察和阅读标签,熟识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继而引领学生进入探究酸化学性质的学习情境中来。趁热打铁,以实验探究为主导,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最后由学生小结、教师补充,全面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回顾。 【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硫酸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解读探究 我这里有一瓶浓硫酸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学生阅读标签上的内容,总结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1 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硫酸,分别向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结论1:稀硫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实验探究2 分别向盛有镁条、锌粒,铁条和铜片的试管加入2~3mL稀硫酸,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2:活泼金属+稀硫酸→盐+H2↑ 实验3、向盛有生锈的铁钉的试管加入2~3mL稀硫酸,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3: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H2O 实验探究4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1)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1) 一、选择题 1.摩托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4升,如果每小时耗油0.5升,那么油箱中余油量y (升)与它工作时间t(时)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 C.D. 2.已知点(,21) P a a-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的值为() A.1-B.0 C.1 D.2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A.B. C.D. 5.如图,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4),则关于x,y的方程组 111 222 , y k x b y k x b =+ ? ? =+ ? 的 解为()

A .2,4x y =??=? B .4,2x y =??=? C .4, 0x y =-??=? D .3, 0x y =??=? 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31,结果是( ) A .53.110-? B .63.110-? C .60.3110-? D .73110-? 7.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被正方形纸板遮住了一部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一个与该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AS D .ASA 8.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 ()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 经过第202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 ) A .()2020,1 B .()2020,0 C .()2020,2 D .()2019,0 9.小明体重为 48.96 kg ,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值为( ) A .48 kg B .48.9 kg C .49 kg D .49.0 kg 10.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为1.96cm ,用四舍五人法将1.96精确到0.1的近似值为( ) A .2 B .1.9 C .2.0 D .1.90 11.下列各点中,在第四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是( ) A .(﹣2,﹣3) B .(2,﹣3) C .(﹣4,3) D .(3,﹣4) 12.将直线y =1 2 x ﹣1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是( ) A .y = 12x +2 B .y = 1 2 x ﹣4 C .y = 1 2x ﹣52 D .y = 12x +1 2 13.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资料上传注意事项

21世纪教育网资料上传注意事项 教育网, 世纪, 注意事项 一、21世纪教育网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每份新增资料都由管理员严格把关。请不要随意从网上下载一些东西就上传,以前的旧资料如果没有了利用价值本站也一律不再收录。 二、上传之前一定要搜索是否和本站已有资料相重复。 搜索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419079750.html,/search.php?op=adsearch 搜索方法:教案、学案及试卷等文字类资料,请选取资料中前几行的某个句子,然后复制到网站搜索栏中搜索即可。查找重复课件,请把课件标题复制到搜索栏中搜索。 三、带有其他网站标志的资料,为避免版权问题,请一定要先处理再上传。如需帮助,请联系本站主页在线客服。 四、上传工具中各个栏目的选择: 1、资料来源:上传工具默认为别处引用,如果是原创资料,请选择修改。 2、类别及属性: 课件类:既有课件又有word文档或其它音视频的资料,选择课件类。同步上课课件就选“授课课件”;如果标题中有“说课”二字的课件才列入“说课课件”;资料中既包括上课课件又包括说课课件的选“授课课件”;如果是一轮复习的,就选“一轮复习课件”,一般资料标题中含有“一轮”或“总复习”等字样;如果是二轮的,就选“二轮复习课件”,一般资料中出现“某某专题”“专题一”“专题二”,便是说的二轮资料,英语语法复习应当完全归入二轮复习。“三轮课件”一般是在临近高考的时候使用的,因此一般不选此项,除非标题明确提到。 试卷类:首先从试卷标题判断归类。“同步练习/一课一练”是指内容小于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比如某一章当中的某一小节、某一单元中的某一课、英语科

某一单元下的如reading、writing等。“单元测试”是指以一章或一个单元为标题的测试,某一模块全册的单份套题也归入此类。凡是标题中含有“月考”或“周考”的试卷全部归入“月考试卷”;凡是标题中含有“期中、期末”的试卷均归入“期中、期末试卷”;如果是几个学校或几市的统一考试归入“地区联考”。标题中含有“一轮、二轮、三轮、学业、竞赛”等字样的归入相应的试卷类。 学案、教案类:与课件的选择大同小异。 素材类:一些有利用价值的音视频资料(视频网站免费转载的本站不再重复收录)、图片资料或其他资料均可归入素材类。 3、运行平台:课件选择PowerPoint;既有课件又有word文档或其它音频视频的资料,选择PowerPoint。Word文档类资料一定要把系统默认的powerpoint 更改为word;既不属PowerPoint又不属word的资料,可归入其他类别。 4、所属学科的选择: 有两个栏目需要注意,一是成套(跨科),再就是社会思品。前者主要是收录各学科打包在一起的成套试卷,方便学生及家长下载。而后者则是浙江省历史与社会和思想政治这两个学科合在一起考试的试卷,请不要把政治学科的资料归入社会思品。 5、试卷栏目的选择: 平时练习或单元测试请上传到所属章节,对于月考期中期末类试卷,我们有专门的月考专区期中专区以及期末专区,所以这类资料不能选择归入某一册的“本册综合”或“模块综合”或“单元综合”;中高考模拟试卷请先进入中考专区或高考专区,然后再选择模拟试卷。 6、资料版本的选择:如果是课件,请上传到所属版本年级章节即可,无需选择版本。如果是各类试卷,就要选择相应的版本;如果自己不清楚的话,就把上传工具中那个“请选择”三个字去掉即可。

初中化学71酸及其性质教案鲁教版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 ⑵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 2、过程与方法: ⑴从H+和OH-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⑵通过亲历探究实验,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 本节知识点: 1、酸碱指示剂 2、酸碱的共性 3、原子团 4、酸和碱与溶液的酸碱性 5、溶液酸碱性与pH 的关系 6、pH的测定 7、酸和碱与人的生理活动 8、酸碱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相关知识: ⑴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原因,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⑵生活中接触到一些有酸味的物质,如食醋、西红柿等,也接触到一些有涩味,滑腻感的物质,如肥皂水等。 方法技巧: ⑴采用类比法记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以及pH与酸碱性的关系,使溶液的酸碱性→指示剂→pH三者的关系理清。 ⑵总结归纳法学习酸碱的特点与共性,总结出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本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维误区: ⑴本节知识中酸与酸性,碱与碱性这两组概念容易混淆,酸溶液中都含有H+,溶液显酸性;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H+,但并不是只有酸的溶液中才有H+。碱与碱性的关系也是如此。 ⑵pH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本节的易错点,正确理解和掌握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考点分析: 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变化以及根据信息分析自制酸碱指示剂在实践中的应用,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 2、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常结合其他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综合题。 3、溶液的酸碱性与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的关系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言]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决定它们必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因酸根离子不同,必然又有各自的特性,即共性与个性的并存。我们分别学习几种常见的、重要的酸。 【提问】什么叫酸?写出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一、盐酸(HCl)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 【演示】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展示纯净浓盐酸和工业盐酸各一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其色、态、闻气味(注意煽风闻味)。待学生观察后,请一个学生回答浓盐酸的颜色、状态、气味。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师生互动、教师归纳: 1.瓶口的白雾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 2.如何保存浓盐酸?敞口放置后的浓盐酸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改变?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书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书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第 1 章全等三角形 一、全等三角形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夹边就是三角形中相邻两角的公共边,夹角就是三角形中有公共端点的两边所成的角。 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 ≌△ DEF ,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4、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

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 、“公共边”、“对顶角”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 SSS” ) 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AS” ) 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SA” ) 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AS” )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 HL)” 6、全等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全 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 ,°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 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一般来讲,应根据题设并结合图形,先确定两个三角形已知相等的边或角,然后按照判定公理或定理,寻找并证明还缺少的条件.其基本思路是: 1).有两边对应相等,找夹角对应相等,或第三边对应相等.前者利用SAS判定,后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