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的诊断方法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的诊断方法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的诊断方法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的诊断方法

【概述】

先天性内斜视(congenital esotropia)一般在生后或生后数日内发生内斜,因患儿父母很少在新生儿时期就诊,故临床上很少见到先天性内斜视,多见的是生后早期发现有斜视。因为患儿父母对婴儿一岁以内的双眼眼位情况,常常不能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有可能把双眼视轴平等的不稳定性,误认为是先天性内斜。此外在婴儿时期,由于鼻部尚未发育完善,多有内眦赘皮及假性斜视,也容易造成混淆。有些后天性调节性斜视,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发生,以上这些,都可引起诊断上的混乱。

【诊断】

1.大多数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第一眼位有交替注视(alternate fixation),双眼视力相等,向两侧看时有交叉注视(图1),即向右看时,左眼注视,向左看时,右眼注视。少数患者无交替性注视,斜视眼可发生弱视(amblyopia),弱视发生率约占40%,并且弱视程度很深,伴有旁中心注视。

图1 交叉注视

⑴向右看时,左眼注视⑵向左看时,右眼注视

2.斜视角大;一般大于30△,约有50%患者超过50△,远近距离斜视角相等,且稳定,不受调节影响,偶见斜角在几个月内有明显改变。应该注意的,患儿两眼常常不能外展,但这不是双眼外展神经麻痹,而是继发于交叉注视的结果。另一种情况是,先天性内斜视患儿偏斜度较大,且有弱视,但无交叉注视,此容易将有旁中心注视眼误认为是一侧外展神经麻痹。事实上,先天性单侧或双侧外展神经麻痹是很少见的。

先天性内斜也应与眼球后退综合征、Mobius综合征、外展神经麻痹来鉴别,其鉴别方法如下:①将患儿头部固定于直立位,使患儿头部轻微地水平快速及缓慢转动,给迷路以刺激,尤其是水平半规管,瞬间可出现近视眼激光手术一细微的外展运动,发能密切观察,可以发现;②将有交叉性注视的先天性内斜患儿,包括一眼数日,则另一眼可产生外展运动;③牵引试验,在全身麻醉下,有交叉注视的先天性内斜患儿,牵引试验正常,外展时被动性阻力。如麻醉加深时,内斜视可以消失,并且可呈现外斜。

3.常合并垂直性斜视:先天性内斜视患儿至2~3岁时,可出现分离性垂直性斜视(dissociated vertival deviation,DVD),表现为非注视眼上转、外旋,注视眼下转、内旋;78%患者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还可见眼球震颤,为旋转性或水平性,震颤有时是隐性的,仅仅在遮盖一眼后出现,或在内收时眼震减轻,外展时眼震增加。

4.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证明轻度、中度远视占90%,双眼屈光相近似,散光或近视也可

存在。

5.AC/A正常。

6.①测量斜视角,由于婴幼儿不易做三棱镜遮盖试验,常用Hirschberg和Krimsky方法测量,令患儿注视灯光,用基底向外三棱镜看用多大度数能将角膜反光点映在角膜中央即为斜角。②散瞳验光。③较大儿童做知觉试验。

急性共同性斜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急性共同性斜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急性共同性斜视为发病较突然的双眼视轴不平行,眼位偏斜,伴有复视,斜视角在各方向都相等,无眼外肌麻痹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恒定性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好发于5岁以后或年长儿童,突然发生间歇性内斜视或恒定性内斜视,伴有复视,复视为同侧水平性,复像距离在各方面相等,眼球运动正常。有一定的双眼视。急性共同性外斜视比较罕见,多发生于幼年,成年人较少见,常继发于脑部疾患。 二病因可能与融合功能失调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三临床表现1.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1)发病突然,先有复视,后发生内斜,或二者同时发生。 (2)复视为同侧水平性,各方向距离相等。复像距离看远大、看近小,有的至眼前一定距离复像消失,复视在主觉上多能耐受。 (3)斜视可表现为内隐斜、间歇性内斜视或恒定性内斜视,内斜视度10~45△。 (4)眼球运动各方向均好,无眼外肌麻痹体征。 (5)具有一定的双眼视功能,大部分有同时视及一定范围的融合力,约有一半病人有立体视,最好者可达30″。 (6)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2.急性共同性外斜视 急性共同性外斜视比较罕见,多发生于幼年。常继发于脑部疾患,其特征包括以下内容: (1)突然感觉复视和外斜视斜视度在15~40△,呈恒定性。 (2)辐辏功能不足但双眼水平同向运动正常。 (3)双眼视功能正常有明显交叉复视。 (4)眼电图(EOG)检查显示平衡跟踪冲动化。 (5)有时可有双眼上下同向运动障碍可出现瞳孔异常和眼球震颤。 (6)可有脑肿瘤切除术史外伤施行的开颅术史,蝮蛇咬伤,糖尿病引起的脑病及脑血管障碍等病史。 四检查无特殊实验室检查。应进行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脑部疾患,明确病因。

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

我国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 一、隐斜视 二、内斜视 (一)先天性(婴儿型)内斜视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斜视度数大;多数患者双眼视力相近,呈交替注视,多为轻度远视眼,戴镜无法矫正眼位;可有假性外展神经麻痹症状;可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和眼球震颤等症状。 (二)共同性内斜视 1.调节性内斜视 (1)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正常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commodation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AC /A)型]多在2~3岁发病;发病早期可呈间歇性;多为中高度远视眼,戴镜矫正后眼位正,可伴 有弱视,AC/A值正常。 (2)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高AC/A型)多在1~4岁发病;多为轻度远视眼;看近斜视度 数明显大于看远,AC/A值高。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戴镜后斜视度数减小,但不能完全矫正眼位。 2.非调节性内斜视 (1)基本型:看近与看远斜视度数相近。 (2)集合过强型:看近斜视度数大于看远,AC/A值正常。 (3)分开不足型:看远斜视度数大于看近。 3.微小内斜视 4.周期性内斜视 5.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三)继发性内斜视 1.外斜视手术后 2.知觉性内斜视 (四)非共同性内斜视 1.麻痹性内斜视:展神经麻痹 2.限制性内斜视:高度近视性限制性内斜视、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Moebius综合征、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爆裂性骨折等。 (五)伴有眼球震颤的内斜视 三、外斜视 (一)先天性外斜视1岁内发病;斜视度数大且恒定。 (二)共同性外斜视 1.间歇性外斜视:幼年发病,外隐斜和外显斜交替出现,精神不集中或遮盖1只眼时可诱发显性外斜视。 (1)基本型:视远与视近的斜视度数相近。 (2)分开过强型:看远斜视度数大于看近(≥15△)。遮盖1只眼30~60 min后,看远斜视度数 仍大于看近。 (3)集合不足型:看近斜视度数大于看远(≥15△)。 (4)类似分开过强型:与基本型相似,但遮盖1只眼30~60 min后,看近斜视度数增大,与看远 相近或更大。 2.恒定性外斜视 (三)继发性外斜视 1.内斜视矫正手术后以及内斜视自发转变为外斜视 2.知觉性外斜视 (四)非共同性外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词:斜视调节性内斜视属于共同性斜视的内斜视之一,调节性内斜视又称屈光性内斜视,原因是由于远视性屈光不正的过度调节激起辐辏过强所形成的内斜视。多见于远视眼的幼儿,完全调节性者多在2~3岁时发生,80%伴有中度远视(+3.00~+7.00D),因为中度远视经加强调节即能看清,而高度远视由于程度太深,即使加强调节,也很难达到看清的目的,故多不发生内斜。但远视并不是引起调节性内斜视的唯一因素,因为远视患者中92%没有内斜而4%的内斜又为近视患者。因幼儿时的融合机制发育尚未完善和巩固,有视物过近的习惯或有散光、眼屈光间质混浊或照明不足,双眼视力不等(屈光参差)都能发生内斜,AC/A比率正常。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如能及时和坚持戴镜,采取综合性训练,不仅内斜可获得控制,而且弱视也可治疗,发病早期矫正屈光重视训练者可以治愈[1~2]。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同性内斜视患儿有屈光异常者记录较完整的有22例44眼。年龄为2~16岁。 1.2检查与治疗方法(1)先教视力,争取合作,反复查3遍取平均数。(2)遮盖试验,检查辐辏功能及眼球运动。(3)查眼底,观察固视类型——中心固视、偏心固视和稳定性。(4)测量远近斜视度,计算AC/A。(5)电脑验光:初步了解患者的屈光状态,小瞳检影与验光,戴镜试验,并做好记录。(6)1%阿托品眼膏散瞳3天,再检影确定屈光度后戴小孔镜查视力。(7)2~3周后确定镜片:视力较差眼充分矫正,达最好视力,视力较好眼给过矫+1.0~+1.5D 根据眼位改善情况,定期用阿托品眼膏散瞳、充分使差眼放松调节及辐辏,如戴镜不能配合者,给予健眼阿托品眼膏散瞳每月2~3次。(8)根据弱视情况:①视力较好的(4.8~4.9者)应坚持戴镜、适当遮盖,精细目力作业[3]。②视力差的(4.7以下者)采用综合性训练,对旁中心注视、重度弱视患儿给予后像+红光闪烁训练。(9)定期复查:根据视力决定调整镜片度数及药物的应用(健眼散瞳)。(10)对不能坚持戴镜,眼位纠正不良者最后给予手术治疗——调正眼位,并继续治疗。2结果随访复查0.5~8年之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见表1。表1调节性内斜视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治疗前视力多分布在0.2~0.6之间,治疗后多在0.4~1.0之间,平均提高2~3行,经统计学分析t=4.26,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随着戴镜矫正、散瞳药的应用及年龄的增长两眼视的发育6~8岁趋于完善,屈光度逐渐降低,见表2。表2调节性内斜视治疗前后屈光度变化治疗后屈光度平均降低0.47D,统计学分析t=1.47,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有的学生远注视时可以脱掉眼镜仍能保持两眼正位。远注视0°平时不用戴镜,检查遮盖微动,近注视有时戴镜维持两眼正位,视力良好。调节性内斜视治疗前后斜视度纠正极为明显,见表3。表3调节性内斜视治疗前后斜视度变化治疗前后远注视平均差18.63°,t=10.43,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近注视平均差21.36°,t=10.07,P<0.001,疗效极为明显,戴镜前+30°,戴镜后远、近注视均为正位。3讨论 [!--empirenews.page--] 良好的视力是正常视网膜对应和两眼共同固视的基础,不同视也可引起斜视或弱视,所以屈光异常、斜视和弱视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远视是内斜视的常见原因,根据近反射原理,调节与辐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度的调节必产生过度的辐辏。矫正屈光异常的目的是:(1)提高视力,强化固视反射和融像能力,建立并巩固双眼单视。(2)纠正眼位异常,矫正远视,消除调节性内斜视,须知彻底麻痹睫状肌,选择完全矫正的镜片,才能调整眼位平衡。不能遵循单纯远视眼的最好矫正视力,最高度数镜片的原则,待效果巩固后再减低矫正镜片的度数,随访其自觉症状的改善和客观的检查,才能获得科学的规律性[4],矫正斜视和弱视更是主要的目的。(3)防止和治疗弱视,在视觉发育的早期,弱视如未能得到合理的治疗,患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参军、就业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治疗弱视是一个漫长又艰苦的过程,医患之间都要有耐心和信心,应在学龄前得到治愈,这是医生与家长的共同期盼。(4)关于眼镜的选择:①合适的镜架,应坚固而轻。②选优质的镜片尽量选用树脂片,其优点是安全不易破碎,可防止眼外伤,重量轻,镀膜防辐射、防紫外线,性能好。部分病例疗效差的原因:(1)有些人受习惯的影响,而未坚持戴镜及弱视的各种治疗。(2)未能做到按时复查,错过了治疗时机。(3)可能有部分性调节内斜视成分。

第十七章斜视与弱视题库-阴主任

第二十章斜视与弱视 一、选择题: A1型:(25道) 1.关于眼外肌的数目,正确的是(B) 1.11 A,共有4条 B.共有6条 C.共有8条 D.共有5条 E.共有7条 2.上斜肌的主要作用是(D) 1.11 A.上转 B.下转 C.外转 D.内旋 E.外旋 3.动眼神经支配(E) 1.11 A.外直肌 B.内直肌 C.内斜肌 D.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 E.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 4.先天性内斜视一般发生在生后(C) 3.12 A.1岁以内 B.2岁以内 C.6个月以内 D.1,3岁 E.3岁 5.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特点是(B) 3.22 A.见于轻度远视眼 B.当远视矫正后眼位可正位或内隐斜 C.斜视角大 D.看远与看近斜视角不等 E.治疗以手术为主 6.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表现(E) 3.22 A.多数有甲亢病史 B.CT示眼外肌梭型肥大 C.视力减退 D.如不伴有甲亢,称为眼型Graves病 E.常以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 7.下列哪项不符合眶下壁骨折的表现(B) 3.33 A.下斜肌可嵌入骨折处 B.患眼上睑下垂 C.被动牵拉试验阳性 D.眼球上转受限

8.用角膜映光(Hirschberg)法检查眼位,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时,其偏斜度大约是(B) 3.11 A.25° B.15° C.20° D.5° E.以上均不是 9.下列哪种眼病不出现代偿头位(D) 3.33 A.上斜肌麻痹 B.散光眼 C.下直肌麻痹 D.共同性外斜视 E.内直肌麻痹 10.诊断内斜A征,眼球向上、下各转25°时的斜度差应是(A) 5.11 A.≥10Δ B.≥15Δ C.25° D.15° E.10° 11.下列那条肌肉不受第Ⅲ颅神经支配(E) 1.22 A.上直肌 B.下直肌 C.下斜肌 D.内直肌 E.上斜肌 12.在判断A、V型斜视时,需检查眼球向上、下各转多少度时的斜视角(C) 5.11 A.20° B.30° C.25° D.15° E.10° 13.鉴别眼性斜颈与外科斜颈的简便方法是(B) 5.23 A.同视机检查 B.遮盖一眼 C.散瞳检查 D.斜视角检查 E.胸锁乳突肌检查 14.在眼外肌手术中,为避免眼前节缺血,同一眼行直肌手术,一次不能超过几条肌肉(C) 6.11 A.3条 B.4条 C.2条 D.1条 E.无限制 15.在眼外肌中,哪条肌肉的起始点不在Zinn总腱环(D) 1.11 A.内直肌 B.L直肌

13第十三章 斜视的手术治疗

第十三章斜视的手术治疗 第一节斜视的术前检查 手术前应明确诊断,对于共同性斜视应明确其种类和类型,非共同性斜视,尤其是麻痹性斜视应明确麻痹的肌肉、是否完全麻痹、拮抗肌和配偶肌的功能。除了运动方面,知觉状态、视力和屈光状态也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 一般检查 病史:包括发病的年龄、发病的过程、既往的治疗(戴镜、手术和弱视治疗)出生史、个人发育史和家族遗传室。 体征:斜视的方向、代偿头位等。 视力: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和近视力等。 屈光状态:对于不能主觉验光、或远视度数较高的婴幼儿应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充分麻痹睫状肌,检影验光。 二、运动方面的检查 遮盖法:包括遮盖试法、去遮盖试法和交替遮盖试法。了解斜视的性质、优势眼等。 角膜照影法(Hirschberg’s test):初步了解斜视的性质和度数、有无旁中心注视。 眼球运动:包括单眼运动和双眼运动。诊断眼位、Parks 三步法和倾头试法(Bielchowsky’s test)了解各条眼外肌的功能。 1、单眼运动:内转、外转、上转、下转 2、双眼运动:诊断眼位 正常眼肌活动野 内直肌:上下泪小点连线通过瞳孔内缘 外直肌:外眦与角膜外缘平齐 垂直直肌:内外眦连线通过角膜上缘 斜肌:内外眦连线通过角膜下缘 异常双眼眼球运动的记录: 内、外直肌:不足、过强,以mm数记录 垂直直肌和斜肌:分级见第十一章。 157

3.Parks 三步法和倾头试法(Bielchowsky’s test) Hess屏和Lacaster屏检查:帮助确定麻痹的肌肉、拮抗肌和配偶肌的功能 牵拉试验:了解肌肉是否有挛缩、被动运动受限和矛盾性复视。 三.知觉方面的检查 了解有无抑制、视网膜对应状况和有无旁中心注视等。 同视机检查:三级视功能 Maddox杆 Baggolinni线状镜检查 Worth四点灯 四、斜视度的测量 包括33cm 和6 m ,右眼注视和左眼注视、裸眼(SC)和戴镜(CC)。对于非共同性斜视应行六方位的斜视角检查,向上注视25?和向下注视25?的斜视角是诊断A V 综合症的依据。 1.视野计法: 2 .三棱镜检查法 (1)三棱镜加遮盖试法--客观斜视角; (2)三棱镜加Maddox杆--主观斜视角 3. 同视机检查 (1)主观斜视角:使用一级画片,病人推动镜筒重合画片的位置即为主观斜视角。 (2)客观斜视角:使用光源或一级画片,交替闪烁两侧镜筒的光源,直到病人两眼不再出现注视复位运动 AC/A比值 三棱镜度与偏向角的换算: PD(Δ)=100 *tg D (°) D(°) = tg-1( PD/100 ) 第二节手术原则和方式 一、眼肌手术的一般原则 158

斜视的分类

斜视的分类,(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通过) 一、隐斜视 二、共同性斜视 1.眼球运动无障碍。 2.在任何注视方向上斜视角无变化。 3.左、右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相等或相差<5°(8.5△),但应注意,旁中心注视者在双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不相等。 4.向上、下方注视时的斜视角相差<10△。 (一)共同性内斜视 1.先天性(婴儿性)内斜视 出生时或生后6月内(含6月)发病,斜度大,多数病人双眼视力相等而呈交替性,少数为单眼性,屈光状态为轻度远视,戴眼镜不能矫正眼位,可能有家族史。 2.调节性内斜视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为2-3岁发病,发病时多呈间歇性,中高度远视,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后能够矫正眼位,可伴有单眼或双眼弱视,AC/A值正常。 (2)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在1-4岁发病,轻度远视,看近时斜视角明显大于看远时,AC/A值高。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4.非调节性内斜视 大幼儿早期发病,无明显远视,亦可能有近视,戴镜不能矫正眼位,单眼性者多伴有弱视。(1)集合过强型:看近时斜视角大于看远时,AC/A高,有远视性屈光不正者,戴眼镜后看远时可能接近正位,但看近时仍有明显内斜视。 (2)分开不足型:看远时斜视角大于看近时。 (3)基本型:看近与看远进斜视角相似,AC/A值正常。 5.继发性内斜视 (1)外斜视手术过矫。 (2)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发生的视力障碍可能引起内斜视,又称知觉性内斜视。 (二)共同性外斜视 1.先天性外斜视 出生时或1岁以内发病,斜视角大、恒定。 2.间歇性外斜视 幼年发病,外隐斜和显斜交替出,现精神不集中或遮盖后可诱发明显外斜。 (1)分开过强型:看远时斜视角比看近大(>15△)。遮盖一眼30min后,看远时斜视角仍大于看近时,AC/A值高。 (2)集合不足型:看近时斜视角比看远时大(>15△),AC/A低 (3)看远与看近时的斜视角基本相等,AC/A值正常。 (4)类似分开过强型:与(1)相似,但遮盖一眼30-45min 后,看近时的斜视角加大,与看远时相等或更大。 3.恒定性外斜视 双眼交替性单眼性,斜视角恒定。 4.继发性外斜视 (1)内斜视手术过矫 (2)知觉性外斜视 (三)其他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观察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0-13T09:58:39.010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作者:代书英孙卫锋(通讯作者) [导读] 河北省眼科医院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眼病治疗中心这种类型的斜视多伴有中、高度远视,但戴全矫眼镜后仍伴有部分内斜。 代书英孙卫锋(通讯作者) (河北省眼科医院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眼病治疗中心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目的:探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对76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术后影响立体视恢复的因素。结果:76例中,恢复正位者65例,正位率85.53%;建立立体视功能者51例,占67.11%。其中我们认为发病的年龄、手术时机及术后眼位正位与否是影响立体视重建的重要因素。结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戴全度数矫正眼镜半年后,眼位仍未完全矫正的,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有利于双眼视功能发育。同时我们认为根据戴镜矫正后视近的斜视度设计手术量,可减小欠矫的发生,术后应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有利于稳定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恢复。 【关键词】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双眼视功能 【中图分类号】R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172-02 Observation of the surgical effects of partial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DAI Shu-Ying, SUN Wei-Feng The Ophthalmology of Hebei Eye Hospital,Xingtai,054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urgical effect of partial accommodative esotropic. Methods:The position of eye and visual function of 7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artial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after surgery were observe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stereoscopic vision were analysed. Results:Among 76 patients, 65 cases were obtained orthotropia(85.33%), 51 cases obtained stereo visual function(67.11%). Onset age, operative timing and the orthotropia of eye position is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reconstruction of stereoscopic vision. Conclusions:The eye position is not corrected after six months of wearing full lens power eyeglass to correct partial accommodative esotropic, surgery should be performed earlier,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eyes. We consider that to design the operative amount according the degree of strabismus after corrected with wearing glasses can minimize the undercorrection. To adjust the lens degree after operation promptly is help to stabilize the eye position and recover the visual function. 【Key words】partial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surgery,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共同性内斜视的主要类型之一。这种类型的斜视多伴有中、高度远视,但戴全矫眼镜后仍伴有部分内斜。目前对于这类斜视的手术定量及时机选择,还有手术方式仍存在争论。现将我们针对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所观察到的术后恢复情况。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并行手术矫正,资料完整的患者共76例。男性37例,女性39例,年龄3-14岁,平均9.3岁,患者手术前均行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配戴全矫眼镜6个月以上,残留斜视角仍≥15△,双眼视力平衡,均>0.5。 1.2 术前检查⑴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查视力。⑵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AC/A值及各诊断眼位斜视角。⑶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查双眼交替注视分别视远及视近斜视角。⑷用Titmus检查近立体视。 1.3 手术方式选择及手术量设定根据AC/A值的高低及戴镜后视近斜视角大小设定手术方案。如高AC/A值,则行单眼内直肌后徙或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如低或正常AC/A值,则行单眼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或单眼内直肌后徙术。 1.4 随诊时间 6个月-24个月。 2 结果 2.1 术后眼位评定标准(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正位:视远和视近斜视角均<8△。非正位:视远及视近斜视角均≥8△。76例患者中正位者65例,其中9例患者术后减小远视镜度数。非正位者11例,其中内斜视7例,外斜视4例。 2.2 术后双眼视功能 76例患者中,具有III级视功能者51例(67.11%),II级视功能者10例(1 3.15%),I级视功能者3例(3.95%),无双眼视者12例(15.79%)。 2.3 手术前后双视功能比较如下图所示 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例(%) III级 II级 I级 无双眼视总计 术前 7(9.21) 12(15.79) 8(10.53) 49(64.47) 76 术后 51(67.11) 10(13.15) 3(3.95) 12(15.79) 76 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明显好于术前,二者差异显著(P<0.05)。 2.4 手术时机与立体视重建的关系本组病例中,病程<1年的15例,有14例恢复立体视,占9 3.33%;1-3年者38例,有27例恢复立体视,占71.05%;3年以上者23例,恢复立体视者10例,占43.48。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5 发病年龄与术后立体视恢复的关系发病年龄<1岁者29例,有13例恢复立体视,占44.83%;1-3岁27例,有20例恢复立体视,占74.07%;3岁以上者20例,有18例恢复立体视,占90%。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6 眼位正位与立体视恢复的关系正位者65例,有51例恢复立体视,占67.11%;非正位者无一例恢复立体视。 3 讨论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也称之为混合型内斜,是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加上非调节因素[1]。目前大家对此类斜视的治疗是先行配戴全矫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同时治疗弱视,坚持戴镜6个月后对仍存在的内斜视行手术矫正。本组病例76人,经手术矫正后

内斜视诊疗指南

内斜视诊疗指南 一、先天性内斜视 【概述】 先天性内斜视为生后6个月内发病,一般不合并明显屈光异常,如双眼交替出现斜视则无弱视。单眼性斜视可合并弱视。由于双眼视野交叉。可以有假性外展限制。先天性内斜视可以合并下斜肌亢进、DVD、眼球震颤等。 【临床表现】 1.生后6个月内发病。 2.无明显屈光异常。 3.单眼性斜视可合并弱视。 4.斜视度数较大。 5.假性外展限制,娃娃头实验可以排除。 6.可以合并下斜肌亢进、DVD、眼球震颤等。 【诊断要点】 1.依据病史。 2.对婴幼儿视力的检查重在定性,确定是否有一单眼弱视及注视能力。 3.睫状肌麻痹下验光。 4.眼底检查排除先天性异常。 5.眼球运动检查确定是否合并下斜肌亢进、DVD、眼球

震颤等。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排除单眼弱视,如有单眼弱视,需先行治疗至双眼视力平衡。 2.先天性内斜视需手术治疗。 3.合并下斜肌亢进和DVD者,手术设计时应给予相应的考虑。 4.手木后应保留10°微小内斜,以利建立周边融合和粗立体视。 二、共同性内斜视 (一)调节性内斜视 【概述】 调节性内斜视分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和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屈光性调节因素出现在2岁半左右,个别也可以出现在1岁内。有些患者可由混合因素所引起。混合型调节性内斜视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与高AC/A型内斜视合并存在的病例。 【临床表现】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1)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 (2)去调节可以矫正眼位。去调节方法包括药物或光学两种方法,即睫状肌麻痹剂散瞳或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可以矫

正眼位。 (3)合并或不合并弱视。 (4)眼球运动无明显限制。 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1)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 (2)去调节可以部分矫正眼位,即散瞳或戴镜后内斜度数减少,但不能完全矫正。 (3)合并或不合并弱视。 (4)眼球运动无明显限制。 3.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 (1)看近时比看远时斜视度≥15°,看远时可以为正位。 (2)可以合并远视性屈光不正。 (3)少数患者在10岁后斜视有自愈趋势。 (4)眼球运动无明显限制。 4.混合型调节性内斜视 (1)有远视性屈光不正。 (2)戴镜后斜视度减少,看远减少明显,看近仍有较大度数的内斜视,看近时比看远时斜视度≥15°。 【诊断要点】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1)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半。 (2)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临床路径及表单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临床路径 一、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ICD-10:H50.001) 行斜视矫正术(ICD-9-CM-3:1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发病年龄、病程特点。 2.相关眼部检查:屈光状态检查;戴镜去调节之后,三棱镜遮盖法测量斜视度;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 2.屈光检查与矫正:强调须阿托品散瞳验光,有屈光不正者,需戴镜矫正视力;有弱视者观察眼位同时治疗弱视。 3.远视性屈光不正者全部矫正,戴镜观察6个月,斜视部分改善,残余斜视的斜度<15Δ,可配戴三棱镜矫正;如残余斜视的斜度≥15Δ实施斜视矫正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部分调节性内斜视(ICD-10:H50.00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X线胸片; (4)视力、眼前后节、眼位、眼球运动、眼压、泪道; (5)屈光检查:散瞳(显然)验光; (6)主导眼、三棱镜检查、同视机双眼视觉检查与眼底照相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选用局部抗菌药物滴眼液,预防性用药时间可1-2天。 2.斜视矫正术(手术日为入院后2-3天) (1)麻醉方式:局麻或全身麻醉。 (2)眼内植入物:无。

小儿共同性内斜视治疗

小儿共同性内斜视发病早,是儿童最常见的斜视类型,对双眼视觉发育影响严重。其治疗的目的是使双眼视轴成为正位视,建立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达到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与再建。同时,也是美观的需要。1临床资料本组22例患者中,男13例,女9例。≤1岁者6例,1—4岁者13例,4岁以上者3例,所有患儿都是有共同性内斜视的明确诊断后来诊。2临床表现本病以小儿双眼注视目标时,一眼的视线偏离目标为其临床特点。共同性内斜视为逐渐发生发展,家长常不能确定发病时间。两眼平视前方时,眼球偏于跟裂的内侧,经常斜视的一眼其视力常显著减退,不复视,无眼球运动障碍,无头昏及代偿性倾斜头位。眼科检查可出现眼位偏斜,视力减退,屈光不正,三棱镜遮盖法和角膜映光法可测出患儿的斜视度>+10。。3治疗方法揉睛明穴200次,揉攒竹穴100次,揉鱼腰穴‘100次,揉瞳子髂穴’100次。揉球后穴100次,抹眼眶50次(两拇指分别沿患儿的眼眶自内向外抹动,上下眼眶各50次),拿合谷穴5次(用拇指与食、中指对称用力,拿捏患儿的合谷穴。)拿风池穴5次,揉肝俞100次。患儿每天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 斜视的推拿疗法 斜视俗称“斗鸡眼”、“斜白眼”,是指双眼在注视目标时,一眼的视线偏离目标,斜视有内斜、外斜、上斜、下斜等多种,分共转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类,以共转性内斜视最常见。 【概述】 斜视俗称“斗鸡眼”、“斜白眼”,是指双眼在注视目标时,一眼的视线偏离目标,斜视有内斜、外斜、上斜、下斜等多种,分共转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类,以共转性内斜视最常见。 共转性内斜视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由于某一对拮抗肌的力量不平衡引起,逐渐发生,眼球运动无影响。但两眼视力往往差别较大,经常斜视的一眼,其视力常显著减退,时间长久后出现弱视。 麻痹性斜视大多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有关,常骤然发生,复视和高度头昏是其主要的自觉症状。 按摩主要治疗共转性斜视,通过手法以解痉松肌,调节筋脉,明目祛风。对麻痹性斜视,按摩仅作辅助治疗。 【按摩疗法】 (1)取坐位,用拇指抹眼眶周围5分钟,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攒竹、睛明、承泣、 瞳子髎、鱼腰、球后(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丝竹空穴各1分钟。 (2)取坐位,按上法内斜延长按揉睛明穴达2分钟;外斜延长按揉瞳子髎穴达2分 钟;上斜延长球后穴按揉时间达2分钟;下斜延长鱼腰穴按揉时间达2分钟。 (3)取坐位,家人用拇指、示(食)指、中指拿风池、合谷穴各1分钟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的诊断方法

【概述】 先天性内斜视(congenital esotropia)一般在生后或生后数日内发生内斜,因患儿父母很少在新生儿时期就诊,故临床上很少见到先天性内斜视,多见的是生后早期发现有斜视。因为患儿父母对婴儿一岁以内的双眼眼位情况,常常不能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有可能把双眼视轴平等的不稳定性,误认为是先天性内斜。此外在婴儿时期,由于鼻部尚未发育完善,多有内眦赘皮及假性斜视,也容易造成混淆。有些后天性调节性斜视,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发生,以上这些,都可引起诊断上的混乱。 【诊断】 1.大多数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第一眼位有交替注视(alternate fixation),双眼视力相等,向两侧看时有交叉注视(图1),即向右看时,左眼注视,向左看时,右眼注视。少数患者无交替性注视,斜视眼可发生弱视(amblyopia),弱视发生率约占40%,并且弱视程度很深,伴有旁中心注视。 图1 交叉注视 ⑴向右看时,左眼注视⑵向左看时,右眼注视 2.斜视角大;一般大于30△,约有50%患者超过50△,远近距离斜视角相等,且稳定,不受调节影响,偶见斜角在几个月内有明显改变。应该注意的,患儿两眼常常不能外展,但这不是双眼外展神经麻痹,而是继发于交叉注视的结果。另一种情况是,先天性内斜视患儿偏斜度较大,且有弱视,但无交叉注视,此容易将有旁中心注视眼误认为是一侧外展神经麻痹。事实上,先天性单侧或双侧外展神经麻痹是很少见的。 先天性内斜也应与眼球后退综合征、Mobius综合征、外展神经麻痹来鉴别,其鉴别方法如下:①将患儿头部固定于直立位,使患儿头部轻微地水平快速及缓慢转动,给迷路以刺激,尤其是水平半规管,瞬间可出现近视眼激光手术一细微的外展运动,发能密切观察,可以发现;②将有交叉性注视的先天性内斜患儿,包括一眼数日,则另一眼可产生外展运动;③牵引试验,在全身麻醉下,有交叉注视的先天性内斜患儿,牵引试验正常,外展时被动性阻力。如麻醉加深时,内斜视可以消失,并且可呈现外斜。 3.常合并垂直性斜视:先天性内斜视患儿至2~3岁时,可出现分离性垂直性斜视(dissociated vertival deviation,DVD),表现为非注视眼上转、外旋,注视眼下转、内旋;78%患者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还可见眼球震颤,为旋转性或水平性,震颤有时是隐性的,仅仅在遮盖一眼后出现,或在内收时眼震减轻,外展时眼震增加。 4.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证明轻度、中度远视占90%,双眼屈光相近似,散光或近视也可

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

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共同性斜视(ICD-10:H50.0-H50.4) 行共同性斜视矫正术(ICD-9-CM-3:15.1-15.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发病年龄、病程特点。 2.相关眼部检查:屈光状态检查;戴镜去调节之后,三棱镜遮盖法测量斜视度;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 2.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 3.内斜视患者远视性屈光不正全部矫正、戴镜6-12个月。 4.共同性斜视的斜度≥15Δ。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50.0-H50.4)共同性斜

视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X线胸片; (4)检查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压、泪道; (5)屈光检查:散瞳(显然)验光; (6)主导眼、三棱镜检查、双眼视觉、眼外肌功能检查、Hess屏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预防性用药时间可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局麻或全身麻醉。 2.眼内植入物:无。 3.术中用耗品:缝线。 (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

52例III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术后视功能分析

Han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眼科学, 2020, 9(1), 1-6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11731493.html,/journal/hjo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11731493.html,/10.12677/hjo.2020.91001 Analysis of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in 52 Cases of Acute Acquired Concomitant Esotropia Type III Xiaojun Ren, Meihua Pan, Huan He Xiamen Eye Center Affiliated to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Received: Jan. 9th, 2020; accepted: Jan. 30th, 2020; published: Feb. 5th, 20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in acute acquired concomitant esotropia (ACCE) type III after surgery. Method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52 cases of AACE (III) aged 15 - 41 years (30 males and 22 females) were treated in the Strabismus and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Service of Xiamen eye center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The range of Diopter was from ?2.25 D to ?6.50 D.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as 0.8 - 1.0. The degree of strabismus in 33 cm and 6 m distance was +15 - +25 PD and +18 - +40 PD. The degree of distance strabismus and near strabismus was consistent in 10 cases, and the degree of distance strabismus was larger in 40 cases. The course of disease was between 6 months and 3 years (6 months to 1 year in 27 cases and over 1 year in 25 cases). The press-on prism was worn in 23 cases over 6 months before surgery. The biocular vision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was evaluated. Near stereoacuity and distance stereoacu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Titmus and synoptophore at post-operative 3 months. Results: 52 cases of ACCE were completely orthotopic after surgery and their diplopias disappeared. In group with course of 6 months to 1 year, 24 cases and 21 cases achieved distance stereoacuity and near stereoacuity. In group with course over 1 year, 15 cases and 13 cases achieved distance stereoacuity and near stereoacuity. The differences in data by synopto-phore between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 (p > 0.05), but data by Titmu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 < 0.05). The distance and near stereoacuity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In group with press-on prism, 23 cases and 21 cases achieved distance stereoa-cuity and near stereoacuity. In group without press-on prism, 18 cases and 15 cases achieved dis-tance stereoacuity and near stereoacuity. The differences in data by synoptophore between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 (p > 0.05), but data by Titmu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odds ratio of stereoacuity loss was increased with course over 1 year in ACCE type III. Prism may effectively preserve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Surgical therapy can eliminate diplo-pia, improve appearance and regain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Keywords Acute Acquired Concomitant Strabismus, Surgery,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共同性斜视(ICD-10:H50.0-H50.4) 行共同性斜视矫正术(ICD-9-CM-3:15.1-15.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发病年龄、病程特点。 2.相关眼部检查:屈光状态检查;戴镜去调节之后,三棱镜遮盖法测量斜视度;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 2.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 3.内斜视患者远视性屈光不正全部矫正、戴镜6-12个月。 4.共同性斜视的斜度≥15Δ。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50.0-H50.4)共同性斜视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X线胸片; (4)检查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压、泪道; (5)屈光检查:散瞳(显然)验光; (6)主导眼、三棱镜检查、双眼视觉、眼外肌功能检查、Hess屏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预防性用药时间可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局麻或全身麻醉。 2.眼内植入物:无。 3.术中用耗品:缝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