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及其博弈分析

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及其博弈分析

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及其博弈分析
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及其博弈分析

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及其博弈分析

摘要羊群效应是证券市场的一种异象,它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在国外的研究中,信息不对称、经理人之间名声与报酬的竞争是羊群行为的主要原因,文章对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羊群行为进行了理论、博弈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揭示这一异象的原因与影响。

关键词行为金融羊群效应投资者行为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 be?鄄haviors)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

关注。

1 羊群效应的原因研究

关于羊群行为的形成有以下几种解释。哲学家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学家认为是人类的从众心理,社会学家认为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经济学家则从信息不完全、委托代理等角度来解释羊群行为,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1.1由于信息相似性产生的类羊群效应

Froot,Scharfstein和Stein(1992)指出,机构投资者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他们通常关注同样的市场信息,采用相似的经济模型、信息处理技术、组合及对冲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可能对盈利预警或证券分析师的建议等相同外部信息作出相似反应,在交易活动中则表现为羊群行为。

1.2由于信息不完全产生的羊群效应

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投资者获得准确、及时和有效的信息就意味着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或者避免重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在现实市场中,信息的获得需要支付经济成本,不同投资者获得信息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机构投资者拥有资金、技术、人才的规模优势,个体投资者在信息成本的支付上远远不能同机构投资者相比

。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机构投资者比个体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个体投资者在获取有效信息和获得投资收益时处于不利地位。个体投资者为了趋利避险、获得更多的真实经济信号,将可能四处打探庄家的“内幕消息”,或是津津乐道于“莫须有”的空穴来风,在更大程度

上助长了市场的追风倾向。

而实际上即便是机构投资者,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假设每个投资者都拥有某个股票的私有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投资者自己研究的结果或是通过私下渠道所获得;另一方面,即使与该股票有关的公开信息已经完全披露,投资者还是不能确定这些信息的质量。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无法直接获得别人的私有信息,但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买卖行为来推测其私有信息时,就容易产生羊群行为。尽管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处于信息强势,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相互之间更多地了解同行的买卖情况,并且具有较高的信息推断能力,他们反倒比个人投资者更容易

发生羊群行为。

1.3 基于委托代理产生的羊群效应

1.3.1 基于委托代理人名誉的羊群效应

Scharfstein(1992)等提供了基金经理和分析师基于名誉的羊群效应理论。由于投资经理的能力是不确定的,对名誉的担忧就产生了。

代理人1在得到“收入为高”的信号后进行投资。由于代理人2关心的是他的名声,不论信号如何,都会采取和代理人1一样的投资策略。因为如果决策正确,他的名声就得到增加;如果错误,则表明要么两人都是愚蠢的,要么两个人都是聪明的,但得到了同样的错误的信号,这并不损害其名声。如果采取不同的决策,委托人就认为至少有一个人是愚蠢的。因此代理人2会一直运用羊群策略,而不管他和代理人1之间的信号差异。

如果几个投资经理相继做出投资决策,每个人都模仿第一个进行选择的投资经理的决策。最终,如果投资是有利可图的,好的信号将占优。私人信息最终将不会体现

在投资决策中,因为所有投资经理都会跟随第一个投资经理做出决策。于是,这种羊群效应是无效的。而且,它是脆弱的,因为,后面的投资经理的投资行为会因为第一个投资经理所收到的一点信息而改变。1.3.2 基于代理人报酬的羊群效应

如果投资经理的报酬依赖于他们相对于别的投资经理的投资绩效,这将扭曲投资经理的激励机制,并导致投资经理所选择的投资组合无效(Brennan,1993)。

Maug(1996)等考察了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其报酬随着投资者的相对业绩而增加,随着投资者的相对业绩而减少。代理人和他的基准投资经理人都有着关于股票回报的不完全信息。基准投资人先进行投资,代理人观察基准投资人的选择后选择投资组合。基于前面的信息不充分的羊群效应模型,投资经理的投资组合选择将倾向于选择和基准投资人相近的投资组合。而且,报酬制度也鼓励投资经理模仿基准投资人的选择,因为,如果他的投资绩效低于市场的平均投资绩效,他的报酬将受到影响。

2 羊群效应中的博弈分析

羊群效应的产生源于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其个人利益的考虑,因此,用博弈论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刻的了解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

2.1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之间的博弈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博弈实际上可以看做智猪博弈的一种变形,我们假设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投资于股市,机构投资者由于资本较大,如果依据正确的信息投资,可以得到100的利益,而个人投资者依据正确的信息投资只可以得到5的利益,双方都可以选择收集并分析信息,由此而产生的费用为20,也可以简单的只收集对方的行动信息而跟随,这样产生的费用为1,双方都放弃收集信息,产生效用为零。如果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采取收集信息并分析的行为,那么机构投资者将得到利益为(100-20=80),个人投资者则可以得到(5-20=-15),若机构投资者收集信息,个人投资者跟随,产生的利益为,机构投资者(100-20=80),个人投资者(5-1=4),如反之,则利益分别为-15,99,由此产生以下利益矩阵:

在这个博弈模型里,个人投资者等同于智猪博弈里的小猪,他具有严优策略———不收集信息而坐享其成,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若不去收集与分析信息,那最后的结果是大家的利益都是零。而机构投资者去收集并分析信息,虽然会让个人投资者占到了便宜,但是毕竟有所得,因此这个博弈的累次严优解是,机构投资者收集并分析信息,个人投资者分析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并跟随。因此也产生了个人投资者对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

2.2 经理人之间的博弈

经理人之间的博弈行为比较复杂

,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对它进行大致的分析,假设有两位互相竞争的经理人,对于目前市场上已经产生的某一经理人投资行为,都有两种选择,跟随与不跟随,我们假设此投资策略成功率P=0.5,若成功的话将得到10的收益,若失败,则产生10的损失,他们也可以选择不跟随这一投资行为,利用

自己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这样成功率P2=0.7,收益状况不变。这样我们可以计算各个策略的收益期望值跟随的收益期望I1=10*0.5+-10*0.5=0

不跟随的收益期望为:I2=10*0.7+-10*0.3=4

最后博弈得到一个最优解,这同时也是一个有效解,就是不跟随-不跟随,而这实际上基于一个相当理想化的假设,即对于经理人而言,效用=收益。上述收益期望矩阵并没有反映上文所述的对经理人名誉及报酬的考虑,而我们可以断定对于经理人来说,与其他投资者一起决策失误跟单独决策失误,其损失是不一样的,不跟随行为产生的决策错误,除了基金金钱上的损失,还有名誉上的风险,被认为是愚蠢的投

资经理,则有失去工作的可能。而职业经理人对于名誉及工作机会的担忧,无疑会对其决策立场产生影响,因此必须用经理人效用矩阵来代替收益期望矩阵,对于经理人,由于不跟随而产生的决策失误,其损失为:帐面损失+经理人个人名誉及报酬损失=10+20=3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跟随的效用期望为u1=10*0.5+-10*0.5=0

不跟随的效用期望为u2=10*0.7+-30*0.3=-2

在这种情况下,跟随-跟随是博弈的均衡解,这也证明了羊群效应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在很多情况下,职业经理人会舍弃自己相对正确的信息与投资策略,而去跟随一个未知的投资策略,以达到他本人职业的稳定与名誉的提高。

3 羊群行为的影响

(1)由于“羊群行为”者往往抛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随别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但这一情况有两面的影响:第一,“羊群行为”由于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从而削弱了市场基本面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作用。当投资基金存在“羊群行为”时,许多

基金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股票的超额需求对股价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当基金净卖出股票时,将使这些股票的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跃;当基金净买入股票时,则使这些股票在当季度出现大幅上涨。从而导致股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变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运行。第二,如果“羊群行为”是因为投资者对相同的基础信息作出了迅速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加快了股价对信息的吸收速度,促使市场更为有效。

(2)如果“羊群行为”超过某一限度,将诱发另一个重要的市场现象一一过度反应的出现。在上升的市场中(如牛市),盲目的追涨越过价值的限度,只能是制造泡沫;在下降的市场中(如熊市),盲目的杀跌,只能是危机的加深。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造成了股价的较大波动,使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下降。

(3)所有“羊群行为”的发生基础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

市场的信息状态发生变化,如新信息的到来,“羊群行为”就会瓦解。这时由“羊群行为”造成的股价过度上涨或过度下跌,就会停止,甚至还会向相反的方向过度回归。这意味着“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文献综述

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文献综述 一理论说明 羊群行为本义指动物成群移动、觅食。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以后,这个概念被经济学家借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 目前,关于羊群行为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学者的定义如下: Banerjee(1992)定义:在自己私人信息和其他人决策的基础上,个人决策者模仿 或追随其他人的决定而不管自身的私人信息。 Bikhchandani(2000)定义: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和模仿现象,从而导致 他们在某段时间内买入和卖出相同的股票。 IMFWorkingPaper (2000) 定义:当个人决策者在了解其他人的决策后,改变自己 的决策,采取与其他人一致的决策。 二国外股市羊群行为实证研究 由于羊群行为对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各国学者、投资部门和政府监管部门纷纷围绕本国金融市场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当前国外股市羊群行为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类是以特定类型的投 资基金为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交易情况来检验其交易行为中是否存在羊群行为,由于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受到监管而必须定期公开持仓和交易信息,因此研究人员经常是以这类机构投资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另一类就是根据公开的市场数据,例如个股和市场收益率等,研究股市价格波动时股市整体是否存在羊群行为。 2.1 特定类型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 这里的特定类型投资者主要指的是以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通过分析他们的投资组合变动和交易情况来检验其是,Lakonishok是型模 验检证实的性表代有较比中。其为行群羊在存否. Shieifer和Vishny (1992)提出的LSV模型和Wermers(1995)提出的PCM模型。 (1)LSV模型 Lakonishok,Shieifer和Vishny (1992)(以下简称LSV)在研究美国免税权 益基金时提出LSV方法,他们使用一组基金经理同时买(卖)特定股票的一般倾向来测度羊群行为。 Lakonishoketal(1992)研究发现基金羊群行为不明显,但是他们同时发现在小公司股票中的羊群行为要比大公司股票更加明显,原因可能是小公司股票信息披露相对较少,因而基金经理在进行决策时特别留意其他机构的投资行为。 Grinblatt,Titman和Wermers(1995)运用LSV模型检验了1974年末至1984年末274家共同基金组成的投资组合数据,同样没有发现明显的羊群行为,但是发现基金经理在买入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时的羊群行为倾向要比卖出过去表现 不佳的股票时更加明显。该结论与其他研究成果一致,即基金一般都是动量交易投资者。 在此基础上,Wermers( 1994) 在研究美国股市共同基金交易方式的规律性时,

安慰剂效应的科学性分析与应用

安慰剂效应的科学性分析与应用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一班甘霁耀 所谓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在获得无效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时,病症得到缓解的现象。事实上,在很早以前就有医生发现并利用这一现象为病人治病,但一直到1955年这一概念才正式由毕阙博士提出并开始对其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时至今日,人们对安慰剂效应的看法依然分歧较大:一部分人质疑安慰剂效应的科学性,并认为不应将安慰剂引入临床应用当中;另一部分人则持相反的观点。虽然人们对安慰剂效应的争论一直在继续但它已然被运用到了药物研究以及临床治疗领域。相信随着对安慰剂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将不断加深,并能在实践中合理应用。 在多数情况下安慰剂效应由患者服用安慰剂引发,而充当安慰剂的通常是蒸馏水,淀粉片,或空胶囊等本身不含药物的伪药品。而有时产生安慰剂效应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引发,医生的几句话或一个积极的暗示,甚至仅仅当病人走进诊室见到医生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病症。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27年的行医生涯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病人走进诊室后便声称自己的牙痛缓解了许多。这只是安慰剂效应的一个例子。而在更多的案例中,由安慰剂引发的安慰剂效应则更为普遍。在这里我要着重讨论的也是后一种与安慰剂相

关联的情形。 一直以来,人们对安慰剂都抱以模棱两可的态度。一方面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发现安慰剂有时确实能缓解病症,减轻病人的病痛;另一方面因为其受主观因素影响巨大,人们也对其效力及科学存在性抱有疑问。 为了弄清安慰剂是否真能客观减轻病人的病症,起到治疗效果,Asbj?rn Hróbjartsson 及Peter C. G?tzsche对安慰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分别于2001年及2004年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对156个试验进行了系统地整合分析,比较安慰剂群组及不接受治疗的群组的病情进展。在对试验数据进行整合后,156个试验中有38个得到二元结果(病情有/没有改善),118个试验得到连续结果。得出二元结果的试验群组显示:与不接受治疗的群组相比较,不论结果是主观的或是客观的,安慰剂都没有重大的影响力。而在得出连续结果的试验群组中,他们发现安慰剂有正面影响,但影响力随着试验群组增大而下降。由此他们提出安慰剂效应只是偏见造成的。因此,综上所述,他们研究结果的结论是:只有少数证据显示安慰剂有强烈的临床影响力。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安慰剂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由病人主观精神因素引起而无真正临床治疗效果。 Asbj?rn Hróbjartsson 及Peter C. G?tzsche的研究结论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很大争议。有研究人员指出很多其他相关研究发现安慰剂的作用效果非常显著,有时甚至和真实药物无显著差别。除此之外有试验表明虽然主观因素对安慰剂效应产生十分重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一、情绪 (一)情绪启动 近年来,当启动刺激与探测刺激具有相同的情绪色彩时,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反应会有明显的不同,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情绪启动。这种情绪研究的发现为情绪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现代心理学产生不久以后,Williian James于1884年提出了被后人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但是由于情绪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困难,在其后的时间里情绪研究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情绪研究才出现了快速发展,早期情绪研究主要涉及情绪的生理唤醒、情绪脑机能定位、情绪的生理伴随模式、情绪发生序列、情绪与体内平衡、情绪与环境、条件性情绪反应、情绪与人格发展等课题。 情绪启动(affective priming)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有相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一致时(如: 阳光母爱蟑螂死亡),与具有不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不一致时(如:蟑螂母爱阳光死亡)相比,在前一种情况下,对目标刺激(母爱死亡)的加工会更快和更准确,这通常就被称为情绪启动效应。 [1] (二)内隐情绪 为我们所熟知,弗洛伊德是无意识研究的先驱之一,在他的《性学与爱情心理学》中第三章就是对无意识情绪的阐述。他认为,本能是要寻求一种与观念或情感状态的结合。原始的本能与观念的结合之后就产生认知,而原始的本能与情绪情感状态结合后,就成为外显的情绪情感,两种结合过程之中都会伴随压抑影响作用,往往就把这种原始的观念和情感称为无意识观念和无意识情绪。而且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无)意识,并且指出无意识对人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就像上文所提到的,在20世纪60年代后,现在心理学开始蓬勃发展,认知革命开始,而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也快速发展,因此内隐研究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也相对开始成熟。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表明内隐社会认知揭示了无意识认知成分参与有意识的社会认知过程。这些都为内隐情绪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什么是内隐情绪,当今研究中尚未有一致的可被所有人认可的界定,在1999 年,Kihlstrom在《无意识心理》中明确提出“implicit emotion”这个概念,表明 内隐情绪是指某种情绪状态所导致的经验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这种情绪状态独 立于他/她对这种情绪状态的有意识的觉知。也就是说相对于个体意识到情绪、 情感及情绪状态知觉的外显情绪,内隐情绪则是归于一个人情绪状态引发的体 验、思想或行为的改变,而这种情绪状态的引发是阈下即无意识的。 [2] 二、内隐情绪的相关研究 目前内隐情绪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可以觉察到的,即被试可以意识到自身的情绪反应;第二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的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不能察觉到的,即被试的内隐情绪变化是被试没有意识到的。 (一)阈下引发的内隐情绪并且有外显反应

羊群效应的初步研究

羊群效应的初步研究 08051045 投资一班徐天一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综合使用CSSD和CSAD两个个股收益率偏离度指标建模分别对沪、深股市的羊群效应进行了独立和联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沪、深股市及中国股市整体上都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且市场下降时的羊群效应比市场上升时强。股市系统风险较大是诱发羊群效应的重要因素。最后我们为消除非理性羊群效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羊群效应;行为金融学;规模效应;系统风险 引言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Herd effect; herd behavior; herding) 是近年来金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金融管理当局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最近20多年来,随着人们对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不断深入的认识,再加上蓬勃发展的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引发的对于投资者行为模式的深层次思考,使得对金融市场中羊群效应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我们把它定义为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 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羊群行为是在证券交易中极其普遍的行为,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不成熟的证券市场中更为多见。过度的羊群行为可能会导致巨大的股价泡沫, 使市场运行效率受损, 增大市场系统风险。本文基于此推断运用CCK模型对沪市股指进行回归分析。 一、文献综述 目前很多学者都对证券市场中羊群效应进行了研究。Scharfstein和Stein(1990),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提出了解释基金羊群行为的声誉羊群模型,指出两个风险中立的基金经理先后投资于两个相同的投资项目。聪明的基金经理有更高的概率得到正确的信号,判断项目的好坏。平庸的基金经理只能得到噪音信号,没能力判断投资项目的好坏。平庸的基金经理为了不被投资者发现就会跟随聪明的基金经理的决策,这就产生了羊群效应。蒋学雷、陈敏和吴国富(2003)利用沪深两市公开的价格数据建立ARCH模型,通过检验个股截面收益的绝对偏差(CSAD)与市场收益的非线性关系证明了沪深两市存在着羊群效应。梅国平和聂

我国股市羊群效应存在性的实证分析

我国股市羊群效应存在性的实证分析 ■梅国平,聂高辉 本文根据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构建了方差AR(p)和标准差AR(p)两个波动模型,同时,基于上证指数日收盘价的数据,采用Eviews软件对两模型做了估计和检验。结果成功地证明了我国股市存在羊群效应,进而说明了我国股票市场缺乏有效性。为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降低股市的主观风险,本文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羊群效应;存在性;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2009)9-0048-03 梅国平,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数学与经济计量;聂高辉,江西财经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数学与经济计量。(江西南昌330013) 一、引言 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增长与高度易变的投资有着重要的关联,而投资很大程度上又受到资本市场的约束。作为资本市场之一的股票市场,其波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冲击作用。因此,股票市场波动行为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问题。认识股票市场的波动和股市的风险客观性对投资双方以及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对国家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对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与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研究,已有不少文献,Nelson(1989)利用EGARCH模型分析了时间序列Standard90指数日收益率的波动性;刘金全等(2006)使用多种非对称性GARCH模型检验了沪市股票日收益率序列,发现条件波动性和波动中的条件非对称性;Fornari和Mele(1993)利用漂移GARCH模型对一些国家的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国家的股票市场存在条件异方差性,这种异方差的波动呈现非对称性。 股票市场存在很大的风险,但因其本身报酬结构的特点,收益也是颇丰的。正是源于此,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出现聚集现象,表现为上扬“慎追”,下跌“慌逃”的行为,即所谓的“羊群行为”(herding behavior),又称羊群效应。近年来,Wermers(1995);Christie和Huang(1995);Chang等(2000)等应用LSV、PCM、CH以及CSAD等方法对羊群效应进行了实证与检验;宋军、吴冲锋(2001)运用CASD模型得出我国股市存在羊群效应;孙培源、施东晖(2002)使用CAPM模型发现我国股市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效应。用ARCH模型做羊群效应检验的文献国内并不多,蒋学雷等(2003)借用截面收益偏差(CSAD)构建ARCH(3)模型发现中国股市存在羊群效应;杨洋、支晓津(2006)使用截面收益标准差构建ARCH模型对沪深两个股市做了计量经济分析,得出我国股市存在羊群效应,他们的研究都是基于资产收益率,并未针对上证指数日收盘价做出分析。 因此,本文用2004年2月2日至2008年10月10日上证指数日收盘价的数据进行描述并提出方差AR(p)和标准差AR(p)模型;利用数据对模型做出估计并检验其结果;最后对结论做些分析。 二、数据描述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描述 为了对股票市场中羊群效应是否存在做出检验,我们采用了2002年2月2日至2008年10月10日上证指数日收盘价的数据。这样做一是为了便利,二是上海股市不仅具有高市值的特征,而且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所具有的历史特性致使市场更敏于各种冲击的反映。现用{szp t}表示2002年2月2日至2008年10月10日上证 F INANCE AND ECONOMY 金融与经济2009.9 48 JRYJJ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2012010331 祁琪 一.焦虑 1、前言 焦虑是由D.Epstein和C.D.Spielberger提出的理论。罗洛.梅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剧烈变迁的时代,旧的生活观、伦理观、价值观逐渐崩溃,人们的独立性丧失了,对自我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因而增加了人们的焦虑。他认为只要主观上认为某个价值受到威胁,人就足以产生焦虑的体验。爱普斯坦的理论建立在对伞兵的研究上,他发现焦虑是在知觉到极度危险后所产生的无方向的唤醒状态。他把这种状态描绘为极端有害的,并往往导致直接的动机(恐惧),以致造成行动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适应性的作用,当情境(威胁)恶化时,直接行动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斯皮尔伯格详细论证、完善了由卡特尔(R.BCattell)提出的状态和特征焦虑的概念,把焦虑分为特征性焦虑和状态性焦虑,其理论不仅可以对焦虑作定性研究,而且可作定量探讨,从而结束了仅在理论上定性研究焦虑的历史,开拓了焦虑研究的新领域。 历史上存在过很多种关于焦虑的分类[1]。根据弗洛伊德的研究,焦虑产生于过分的、使自我无法控制的刺激。并将其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是从焦虑产生的根源出发的。这其中现实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焦虑产生由客观上对自尊的威胁引起,无论这种威胁是外界的危险还是内部的道德与自我行为之间的冲突。我们将这种由现实存在的威胁而引起的焦虑成为正常焦虑。而神经性焦虑则是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而产生的异常焦虑。 因此,从焦虑的性质上看,我们也可以将其分成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2]。但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正常焦虑的“正常”指的是焦虑的性质,并不是指焦虑的程度,即适当水平的焦虑,它同样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不同水平,这取决于客观情境对自尊心的威胁程度。而过敏性焦虑则是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 2、焦虑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现状 在心理学领域,各个学派从各自立场出发对焦虑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3]。 2.1雅各布森的焦虑理论 雅各布森是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她将本我、自我、超我这一心理结构视为一个能量系统,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可以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而情绪就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这种释放会伴随特定的体验,焦虑也是其中一种能量释放现象。雅各布森认为:无论选择性释放途径可得与否,自我都必须使多余的能量得到释放,使紧张水平回落到适中状态。因此,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选择性途径释放的,则个体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如果多余的能量是通过非选择性途径释放出去的,则个体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焦虑便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见,情绪的性质取决于选择性释放途径能否得到,而选择性途径又取决于自我的机能,因此自我是焦虑发展的根源。在雅各布森看来,焦虑是一种结构现象,它是由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即当自我被迫通过非选择性的释放途径释放多余能量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焦虑又起到信号的功能,它促进自我发展更多的释放途径,以

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及其博弈分析

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及其博弈分析 摘要羊群效应是证券市场的一种异象,它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在国外的研究中,信息不对称、经理人之间名声与报酬的竞争是羊群行为的主要原因,文章对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羊群行为进行了理论、博弈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揭示这一异象的原因与影响。 关键词行为金融羊群效应投资者行为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 be?鄄haviors)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1 羊群效应的原因研究 关于羊群行为的形成有以下几种解释。哲学家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学家认为是人类的从众心理,社会学家认为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经济学家则从信息不完全、委托代理等角度来解释羊群行为,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1.1由于信息相似性产生的类羊群效应 Froot,Scharfstein和Stein(1992)指出,机构投资者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他们通常关注同样的市场信息,采用相似的经济模型、信息处理技术、组合及对冲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可能对盈

利预警或证券分析师的建议等相同外部信息作出相似反应,在交易活动中则表现为羊群行为。 1.2由于信息不完全产生的羊群效应 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投资者获得准确、及时和有效的信息就意味着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或者避免重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在现实市场中,信息的获得需要支付经济成本,不同投资者获得信息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机构投资者拥有资金、技术、人才的规模优势,个体投资者在信息成本的支付上远远不能同机构投资者相比。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机构投资者比个体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个体投资者在获取有效信息和获得投资收益时处于不利地位。个体投资者为了趋利避险、获得更多的真实经济信号,将可能四处打探庄家的“内幕消息”,或是津津乐道于“莫须有”的空穴来风,在更大程度上助长了市场的追风倾向。 而实际上即便是机构投资者,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假设每个投资者都拥有某个股票的私有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投资者自己研究的结果或是通过私下渠道所获得;另一方面,即使与该股票有关的公开信息已经完全披露,投资者还是不能确定这些信息的质量。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无法直接获得别人的私有信息,但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买卖行为来推测其私有信息时,就容易产生羊群行为。尽管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处于信息强势,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相互之间更多地了解同行的买卖情况,并且具有较高的信息推断能力,他们反倒比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发生羊群行

安慰剂反应的机制

临床疼痛试验和临床实践中安慰剂反应的机制及其影响 1.前言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安慰剂反应的机制。大多数研究明确具体假设,如心理或神经生理学类型。有趣的是,很多对于安慰剂的研究发现它的反应是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整合并证实了大脑-身体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对于安慰剂反应的新研究,尤其是对安慰剂镇痛的研究,可以影响临床试验设计和临床实践,并最终增加临床实践的有效性,进一步揭示疼痛的复杂经历和大脑-身体相互作用。 2.研究安慰剂机制的研究回顾 尽管文献有其他假设,但大多数研究认为安慰剂镇痛的心理机制产生于心理条件作用和预期,条件机制是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就是通过非条件刺激(主动的药物)与先前的中立刺激(如病人周围的环境)配对,从而引起反应(条件反射)。很多使用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和其他训练方法的实验为条件反射机制提供依据,但是,最好的证据就是动物试验中条件反射起重要作用,如1962年的Herrnsrein的试验。 预期机制在给予病人治疗后的期望中发现。在最近的文献中很多研究和支持预期机制。研究通过给予安慰剂前的条件反射程序和简单的口头暗示来调节预期值。曾经认为条件反射和预期机制是两个独立的整体,现在认为两者均参与安慰剂的反应机制,条件反射在非意识层面(如激素分泌),预期机制作用在意识层面(如疼痛),尽管后来才实施的条件反射。 当Levine等人指出安慰剂镇痛作用可以被阿片拮抗剂纳络酮逆转,揭示了安慰剂反应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可能是因为产生了内生阿片。大多数对安慰剂镇痛的神经生理学机制的研究都针对内生阿片类因素,但是,其他非阿片机制(如血液复合胺和激素)也作用其中但并未广泛研究。很多试验支持内生阿片作用,如安慰剂诱导的呼吸抑制和预期以及阿片类条件反射诱导的安慰剂镇痛都可被纳络酮逆转。 最近的影像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内源性阿片在安慰剂镇痛中的作用。此研究作者

股市的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与惊慌心理 羊群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羊群行为也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股市中的羊群效应 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导致出现“羊群效应”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

息优势。“羊群效应”也可能由系统机制引发。例如,当资产价格突然下跌造成亏损时,为了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规则的限制,一些投资者不得不将其持有的资产割仓卖出。在目前投资股票积极性大增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能量迅速积聚,极易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追涨时信心百倍蜂拥而致,大盘跳水时,恐慌心理也开始连锁反应,纷纷恐慌出逃,这样跳水时量能放大也属正常。只是在这时容易将股票杀在地板价上。这就是为什么牛市中慢涨快跌,而杀跌又往往一次到位的根本原因。但,一般情况下急速杀跌不是出局的时候。 在股市中,有买就有卖,永远存在多空双方,有人看多就必然会有人看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有些投资者一到市场上就受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没有了主意,随大流而行。见别人纷纷买入,深恐自己落后,也不管是否是自己熟悉的股票,盲目跟着买入;反过来,见别人都在抛出某种股票时,也不问缘由,跟着出售。这种盲目从众、随大流的心理在广大散户中是最为普遍的。通过研究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我们发现,从众行为是深入到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行为。表现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上的从众行为,则是完全非理性的跟风,追涨杀跌或者无所适从。股价受社会心理,尤其是投资者潮流的广泛影响。投资者潮流不但影响到投机性强的市场狂热情形,也影响到相对正常、平缓的市场运行。这在中国股市中表现十分明显。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的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齐涨齐跌”特征,投资者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11976167.html,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作者:王龙祥刘扬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08期 【摘要】在我国关于产融结合的研究中,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现有相关实证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对效应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主要观点的回顾和评述,为未来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融结合企业绩效企业效率评价方法 一、引言 企业产融结合是产业和金融通过一定途径进行协同发展的模式[1]。在许多发达国家,产 融结合都得到实践,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得到肯定;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过度金融化也压垮了一些大型产业集团。这表明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我国产融结合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末,并于9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实施产融结合可降低交易费用,消除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通过构建内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带来积极作用。但随着德隆、农凯等企业集团相继发生严重危机,研究人员开始围绕产融结合的效应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现有相关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脉络梳理,提炼精要,论其优劣,以期为我国未来产融结合效应评价建立更广阔的视野。 二、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现阶段我国关于产融结合效应评价的文献中,学者们大都将焦点放在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上。傅艳(2004)认为,若企业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大于零,即为有效的产融结合[2]。这一观点成为学者们在研究产融结合效应时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若实施产融结合后企 业绩效或企业效率提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产融结合的正效应。 (一)企业绩效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林世协(2004)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绩效衡量指标,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3]。李革森(2004)考虑到证券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选用市盈率 和每股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回归模型[4]。张庆亮和孙景同(2007)首先以每股收益和净资 产收益率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产融结合前后的经营绩效;其次以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为被解释变量、金融参股比例为解释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研究[5]。徐赐豪(2009)从企业发 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六方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文献综述

前言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1]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任长顺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认识的转变,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2]。曾四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中提到“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3],而刘卫平、李平等认为体育教学恰恰在这方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文化课,由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为不宜表现,所以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说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参与水平仅处于较低的被动 认同活动阶段,故难以实施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来改善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故可以看成它是个社会活动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活动模拟游戏化,人们沉浸在体育实践课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也会体验到几乎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难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并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然后附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4]正因为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主题] 大学阶段是人们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人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离开了家长而独自生活和学习,其中有来自日常生活的苦恼、有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矛盾、有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即将毕业进入社会而产 生的就业压力,因此,高丹娜在《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本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5];同时还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从而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

行为金融学下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分析

行为金融学下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分析 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形成羊群效应的主要原因,只有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的透明度,才能使投资者及时掌握真实有效并且全面的信息,市场才能够逐渐变得公平。那么,行为金融学下股票市场如何预防羊群效应呢? 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的研究进入金融领域,行为金融学理论在对一系列不同于有效市场假设的异常现象的研究中不断发 展壮大;其中羊群行为作为行为金融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备受学者关注。羊群行为是股票市场异象之一,它难以用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的传统金融理论进行合理解释。它的概念动物界,意指动物们群居生活、成群移动等行为;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思考、感官和行动,采取跟大多数人一致的策略,以期降低决策失败的风险,减少行动成本,尽可能地增加收益。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这一概念被进一步引人金融市场,用以表达在信息不确定下,投资者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出现“羊群效应”、“聚集效应”,导致股票价格就出现系统性的偏差。本文主要针对股票市场上的羊群效应进行研究探讨。 1羊群效应的概念及特征 羊群行为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金融市场上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有限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不完全信息的环境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的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

己得到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具有传染性,因此把存在于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羊群行为现象称为羊群效应,主要研究信息传递和行为主体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这种影响对信息传递速度和充分性的 作用。羊群行为的特征包括:(1)先做出决定的投资者的行为对后面 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常常会导致投资 者形成错误的投资决策;(3)当投资者发现决策错误之后,会根据更新的信息或已有的经验做出相反的决策,从而开始新一轮方向相反的从众。从羊群行为的特征可以看出,羊群行为的出现有两个条件:首先,别人的决策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否则无法模仿;其次,所有决策并 不是同时做出的,而是有先后次序发生的。行为金融学是通过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心理偏差的系统分析来描述羊群行为的。当证券市场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其心理因素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人类固有的行为模式会不知不觉地主宰着投资者的行为。每一个投资者开始总是试图进行理性投资,并希望规避风险。初始羊群效应使得偏差得以形成,而强化羊群效应使得偏差得以扩散和放大。 2羊群效应的形成原因 机构投资者的特点是既有个体的行为特征又有群体的行为特征。在股票市场中,一方面投资基金的投资决策主要由基金经理做出,因而基金的投资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基金经理个人的投资行为特征;另一 方面,投资基金由于是群体性的研究,其信息比一般个体投资者要广

MB管理类—安慰剂效应

MBA管理类015——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一、安慰剂效应的概述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2],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

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二、安慰剂对照研究 有报告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测试结果不单要证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群组作比较,证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由于医生对有关疗程实用性的观感会影响其表现,亦可影响病人对疗程的观感。因此,此药物测试必须以双盲(double-blind)方式进行:医生及病人都不会知道该药物是否安慰剂。

现代西方学者财政政策效应理论文献综述

第25卷第4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10月Vol.25,No.4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Oct.2004经济研究 现代西方学者财政政策效应理论文献综述 匡小平,龙 军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江西南昌 330013) 摘 要: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增长,是一个既具有重要理论意 义,更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自凯恩斯理论问世以来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财政政策效应的主 要指标是财政乘数,因而本综述主要讨论关于财政乘数问题的理论文献,其中主要涉及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 收对乘数的各种影响,目的在于判断财政扩张对经济产生刺激效应的条件。由于财政政策无非是通过作用于 供给、需求和制度而产生效应,故本综述分别从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供给效应和制度约束三方面阐明西方学 者的主要研究文献是如何解释财政乘数的决定因素的。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效应;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04)04-0076-06 作者简介:匡小平(1962-),男,湖南双峰人,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与财政政策; 龙军(1978-),男(侗族),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财政理论政策。 财政政策对于一国经济增长有无效应、有多大效应以及效应的产生过程和实现路径如何,历来是经济学家们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必须认真考虑和回答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亦是区分不同经济学流派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各大经济学流派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献,既有理论研究文献也有经验研究文献。对于浩如烟海的这些研究成果,即使要进行粗略浏览亦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巨大工程,为此,本综述将对近年来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的主要理论研究文献进行阐述,以明确这一领域财政政策理论的发展轨迹,把握其目前动态,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的财政政策效应(尤其是近年来实行的并将继续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提供一个国际参照平台。之所以要将文献综述限定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方面,除了有关文献数量过多这一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人们研究重点的转移和这方面研究成果对我国具有的更大实际参考价值。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西方学者对财政政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导致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差额的高额财政赤字、财政政策的经济稳定作用,以及如何精心设计税收制度和安排支出项目以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话,那么,随着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困境,印尼、韩国和泰国经济因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严重衰退,以及最近美国和欧洲经济萎靡不振,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主要转向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发挥的经济刺激作用方面了。 由于人们通常用财政乘数来说明财政政策的 收稿日期:2004-09-20

投资基金羊群效应分析

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指众多投资基金相互模仿,对同种或同类证券采取相同的投资交易策略,即许多不同的投资基金在同时买人或卖出同种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如投资基金管理层对于自身利益和职业生涯的关注,基金经理具有相同的外部信息来源,以及投资基金自身的发展等。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对资本市场的稳定与投资者的利益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捐资本市场中投资基金相互模仿的一种群体行为及其效应,即投资基金在对投资对象的分析、选择、交易行为方面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和趋同性。例如同时买入或卖出同一证券。随着投资基金在资本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与地位越来越重要,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研究。 投资基金羊群效应产生的动因分析 投资基金经理在对投资对象的预测、分析、选择、交易策略方面表现出的趋同性是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的微观人性化基础。通过对投资基金经理的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产生动因。对于基金经理羊群效应的分析主要有两个角度:非理性分析与理性分析。非理性分析主要从人类的模仿本能与心理的视角来进行,而理性分析则是影响较大、更主要的一种分析方法。从理性分析的角度,基金经理羊群效应的产生原因主要有: 一、现代投资基金中委托代理机制的设计使得很多投资基金经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而在投资行为中产生羊群效应(judith chevalier&glenn ellison,1998)。 在现代投资机构中,存在种种委托代理机制的设计方式以对经理层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并提高基金的业绩。例如:有的基金采用benchmark标准(starks,1987),即设定一个关于基金业绩的固定标准,如果在考察期内业绩达到并超过该标准就给予经理层一定奖励,反之则给予惩罚。许多对冲基金所采用的bonus plan奖励方式(starks,1987),即是根据对冲基金的业绩来决定经理层的业绩提成。但是,随着基金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直接对基金经理进行评估存在许多困难,所以在对投资基金经理的评价过程中将经理互相比较以决定经理的收入的倾向有所增强。因此如果在一些投资前景不明显的情况下,追随其他投资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不追求基金最优回报以避免自身收人损失风险的增大将会成为许多投资基金经理的最优选择。 二、基金经理人对于职业生涯的关注与对自身信誉风险的规避是造成羊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david s.scharfstein&jeremy c.stein,1990)。 除了内部委托代理机制,发达的经理人市场中众多现实与潜在的替代者也从投资机构外部对投资基金的经理层产生外部约束。投资基金经理在经理人市场中的职业声誉是影响其职业生涯和从业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对较年轻的投资基金经理影响很明显。年轻的基金经理如果与其他名誉卓著的经理人采取差别明显的投资策略,可能给自身的职业声誉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阻碍职业生涯的发展。所以追随投资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将是年轻的经理们的明智选择。 除了年轻的基金经理,即将面临退休期的基金经理也会对职业声誉给予相对较高的关注。这是因为即将退休的基金经理一旦因为采取与其他经理人明显不同的投资策略并遭到失败,那么在较短的剩余职业生涯中挽回自身的声誉的可能性将相对较小。同时,长期的职业生涯中积累起的声誉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到基金经理们的退休金收入。因此对自身信誉风险的规避成为经理人模仿其他经理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相同的信息来源渠道是投资基金经理层中存在羊群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kenneth a.froot&david s.scharfsteln&jeremy c.stein 1992)。 投资基金经理在对投资对象进行选择调查分析时,需要一定的信息支持其决策。由于许多投资基金具有相同的信息来源,特别是在行业中有一些基金经理被认为具有较灵通的消息因而成为其他基金经理的信息来源,所以基金经理在依照相同的信息进行决策时不可避免地

“跟风”现象中的羊群效应探析

“跟风”现象中的“羊群效应”探析 摘要:“羊群效应”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一种从众心理,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羊群效应也被称为“从众效应”,而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盲从则往往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跟风”现象在本质上是与群体行动有关,在参照群体行动的基础上,个人丧失了自主判断的能力而选择服从群体行动和思想,容易遭遇失败和危险。如何规避“羊群效应”带来的风险,需要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从媒介因素、传统观念等方面来探讨,分析心理层面、社会学层面的原因,达到辩证看待“跟风”现象,从而正确的决定个人行为策略。本文列举了突发事件、日常行为、商业活动、消费行为中的“羊群效应”,并通过社会学层面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找到规避“羊群效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从众心理网络改编媒介宣传消费行为辩证 引言:当下“跟风”现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掀起的各种各样的抢购热潮;2015年的电视电影网络小说改编热,荧屏上相亲节目、真人秀节目、选秀节目席卷荧幕;此外还有买房热、股票基金、养生热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跟风”现象到底是理性的,还是盲从,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据某网站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时下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表明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跟风现象也有越演越烈之势。如何客观辩证的看待“跟风”现象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跟风现象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本文力求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学理论知识,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并找到正确看待处理现实生活中的跟风现象的方法。 突发事件中的“羊群效应” 面对突发事件时,人们往往容易三人成虎,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非典时抢购板蓝根,日本核危机时抢购食盐,甲流时期抢购大蒜等抢购风暴如出一辙,都是由从众心理而引发的消费行为,在思考这些行为的非理性下,我们看出的是大众媒介在这些突发事件发生时,舆论导向作用的缺位。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造成核泄漏,民间盛传含碘物品可以预防核辐射,大家盲目抢购囤积碘盐,而作为大众媒介却没有及时的引导,以致谣言滋生,群众只有通过小道消息来确保的自身利益。而事实上,食盐对防辐射根本没什么作用,而我们的食用盐90%是矿盐,每年出产的盐量远远大于国人需要的,担心食盐短缺也是毫无必要的,大众媒介没有第一时间来辟谣,是抢购热爆发的原因之一。人们抢购另一原因则是群体的示范效应,人数多无疑是一种说服力,相信很少有人还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如果大家都说日本核泄漏会污染中国近海的食盐,食盐可以防辐射,及时使是明白食盐不能防辐射的人也肯定会担心食盐短缺,而这些食盐的成本也不高,趋利避害是人本性,当然会为了规避风险去抢购。在抢购热的背后是人们面对现实不确定因素时,为了规避风险,而采取相对保险的做法。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人们就如无意识的羊一样一拥而上,因此闹了不少笑话,大众媒介此时应当肩负起舆论导向的职责,及时传播正确的信息,传播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对知识和科学处理的方法,才能有效避免“羊群效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