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神经电生理

神经电生理

神经电生理
神经电生理

第十章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 范围包含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检查,其方法包括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神经传导测定、特殊检查、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检查,还包括低频电诊断(low frequency electrodiagnosis):即直流-感应电诊断(Galvanic-Faradic electrodiagnosis)和强度-时间曲线(intensity-time curve)检查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及评估神经和肌肉病变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

第一节概述

从神经电生理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各种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来实现的。对于运动神经来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刺激了运动神经纤维,冲动又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到达肌肉,从而产生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对于感觉神经来说,电位是通过刺激感觉神经产生,并且沿着神经干传导;而肌电图分析的是静息状态或随意收缩时骨骼肌的电特征。

一、神经肌肉电生理特性

(一)静息跨膜电位

细胞膜将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隔离开,细胞内液钾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氯离子和钠离子浓度,胞内液较胞外液含有更多的负电荷,造成膜内外存在一定的电位差,而且细胞内相对细胞外更负,这种电位差即为静息跨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人类骨骼肌的静息跨膜电位是-90mV。在正常情况下,离子流人和流出量基本相等,维持一种电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维持,需要有钠钾泵存在,所以静息电位,又称为钾离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神经系统的各种信息,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在静息期,钾离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钠离子则不能。当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就进行一次去极化,此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通透性明显提高,钠离子大量流入细胞内使细胞进一步去极化,当钠离子去极化达到临界水平即阈值时,就会产生一个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随后,钾离子通透性增加,而钠离子通透性则逐渐降低,使动作电位突然下降到静息水平,使膜超极化,随后再缓慢回到静息电位水平,完成一个复极化周期,这就形成了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基础。轴索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着轴索向两端扩散,在有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只在郎飞结之间跳跃式传播,而在无髓神经纤维上,则是持续缓慢向外扩散。

(三)容积传导

不论神经传导或针电极肌电图,其记录电极所记录到的电位都是细胞内电位经过细胞外体液和周围组织传导而来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容积传导(volume conduction),容积传导又根据其电位发生源和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远近分为近场电位(near-field potential)和远场电位(far-field potential),神经传导和肌电图记录的都是近场电位,诱发电位记录的是远场电位。在神经电生理检查中,凡是向上的波均被称为负相波;向下的波均被称为正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接近,通过并且离开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产生一个典型的三相波(图10-1A),多数感觉神经或混合神经电位都具有这种典型三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位于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出现一个典型的双相波,负相在先,正相在后,这也是常规运动神经传导中记录到的典型波形(图10-1B)。

二、仪器与设备

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极、放大器、显示器、扬声器、记录器、刺激器以及存储各种数据的部件。肌电图电极是收集电信号的部分,分为针电极和表面电极两类。针电极是传统的常规电极,有同心圆针电极、双极同心圆针电极、单极针电极或单纤维针电极,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同心圆针电极,它主要记录电极周围有限范围内的运动单位电位的总和;表面电极记录到电极下较大范围内电活动的总和,常用于神经传导测定、诱发电位的检查、表面肌电图等。放大器是一台仪器最关键部分,前置放大器应当噪声低,阻抗高,共模抑制比高。噪声低则易于检出纤颤电位和诱发电位,阻抗高则波形失真小,共模抑制比高则抗干扰能力强,放大器要求频带宽(20~5000Hz),高低截止频率均可调。显示器中阴极射线管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可以无限制地反映频率的变化,以便分析运动单位时限、波幅和波形。肌肉动作电位的音调有特异性,因此在进行肌电图测定时,应用扬声器辨别各种自发电位和肌电活动的声音特点,对分析诊断很有帮助。

三、电生理检查的基本要求

通常在进行检查以前,肌电图医生必须充分了解病人病史,进行有针对性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以便对病人诊断有一个大概估计。然后计划病人应作哪些项目的检查,查哪些神经和肌肉,在检查时,要注重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整检查内容,而不能对所有的病人都遵循某一特定模式,也就是说对病人检查一定要个体化,以期达到最后的目的。电生理检查是一项实践性很强、技术要求很严格、并且和临床结合非常紧密的检查,其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诊断,而要保证结果准确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严格、规范化的操作。

神经电生理检查实验室要求噪声低,光线柔和,安静舒适,不要让病人产生恐惧感。房间要远离电源,肌电图机器电源插头最好用单一的,不和其它机器插在一起。检查之前要向病人解释该检查的过程、目的,有无疼痛,需要病人作哪些配合。检查时,要求病人要充分放松,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所要查的肢体。另外,检查室的室温最好保持在28℃~30℃,而患者的肢体温度最好保持在32℃以上,这是检查结果准确的一个首要前提。

第二节 神经肌电图检查

神经肌电图简称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它可以对肌细胞在各种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活动进行检测分析,判断脊髓前角细胞、轴索、神经肌肉接头、肌纤维的各种功能状态,还可以通过对躯体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激发电位及视觉与听觉激发电位的检查分析,了解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通路及病变部位,对神经肌肉作出定性、定位的诊断和功能评定。

一、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是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电位变化的一种电生理检查。通过观察肌肉的电活动了解下运动神经元,即脊髓前角细胞、周围神经(根、丛、干、支)、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肌肉放松时,针电极所记录到的电位叫自发电位(spontaneous activity)。插入或移动针极时所记录到的电位叫插入电位(insertional activity)。当肌肉随意收缩时所记录到的电位叫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s ,MUAPs)。运动单位是由一个运动神经元与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共同组成的,是肌肉随意收缩时的最小功能单位。

正常肌肉放

松时不能检测到电活动,但在随意收缩时就会出现运动单位电位。在运动单位受累时,静息的肌肉可出现多种电活动,运动单位电位可出现异常波形和电活动模式,我们可根据这些肌电图的表现推测病变的性质、部位、程度,但肌电图检查毕竟是临床辅助检查,应将肌电图结果和神经传导速度以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共同分析。在进行针电极肌电图检查时,检查者对每块所检查肌肉的体表定位、激活方式和神经支配都要了如指掌。为此,这里先介绍一些常用肌肉解剖定位和进针部位。

(一)常用肌肉解剖定位和进针部位

1

1)神经支配:尺神经,内侧束,下干和C8~T1

神经根。

(2)进针部位:手呈中立位置,腕横纹与第二掌指关节中点倾斜进针。

3)激活方式:示指外展。

(4)注意事项:进针不宜过深,可能进入拇收肌。

(5)临床意义:尺神经深支运动传导检测时,可于该肌记录。尺神经在腕部、肘部及C8~T1神经根有损害时,可出现此肌肉异常。

2.小指展肌(图

(1)神经支配:尺神经,内侧束,下干和C8~T1神经根。

(2)进针部位:在小指掌指关节尺侧和腕横纹的中点进针。

(3)激活方式:外展小指。

(4)注意事项:进针过深可能进入小指对掌肌或蚓状肌。

(5)临床意义:在尺神经运动传导检测中,常以该肌作为记录肌肉。尺神经在腕部、肘部及C8~T1神经根有损害时,可出现此肌肉异常。

3.拇短展肌(图

(1)神经支配:正中神经(内侧头),内侧束,下干和C8~T1神经根。

(2)进针部位:掌心向上,第一掌指关节掌侧和腕掌关节之间连线的中点进针。

(3)激活方式:拇指外展。

(4)注意事项:进针过深可能进入拇对掌肌,过于偏内侧会进入拇短屈肌。

(5)临床意义:在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检测中,常以该肌作为记录肌肉。在腕管综合征、臂丛内侧束、下干及C8~T1神经根损害时,此肌可出现异常。

4.指总伸肌(图

(1)神经支配:后骨间神经,桡神经,后束,中干,下干和C7、C8神经根。

(2)进针部位:掌心向下,前臂背侧中、上1/3处,尺、桡骨之间进针。

(3)激活方式:背伸掌指关节。

(4)注意事项:进针太靠桡侧可能进入桡侧腕伸肌,太靠尺侧可能进入尺侧腕伸肌。

(5)临床意义:在桡神经运动传导检测时,常于该肌记录。在桡神经任何部位损害如腋部、桡神经沟处和后骨间神经处,均可出现此肌肉异常。

5

(1)神经支配:正中神经,外侧束,上干,中干和C6~C7

神经根。

(2)进针部位:前臂旋前,掌心向上,肱骨内上髁与肱二头肌腱连线以远约两指宽处进针。

(3)激活方式:前臂旋前。

(4)注意事项:进针太靠桡侧可能扎到肱桡肌,太靠尺侧可能扎到桡侧腕屈肌上。

(5)临床意义:在臂丛外侧束、C6~C7神经根损害时,此肌可出现异常。

6

(1)神经支配:肌皮神经,外侧束,上干,和C5~C6神经根。

(2)进针部位:上臂中1/2处肌肉最丰满处进针。

(3)激活方式:前臂旋后时屈曲肘关节。

(4)注意事项:进针太靠远端可能扎到肱肌。

(5)临床意义: C6神经根代表肌,在肌皮神经、外侧束和C5~C6神经根损害时,此肌肉可有异常。

7.三角肌(图10-8)

(1神经根。

(2)进针部位:肩峰与三角肌粗隆连线中点处进针。

(3)激活方式:上臂外展。

(4)注意事项:进针太靠远端可能扎到肱肌。

(5)临床意义:腋神经及C5~C6神经根损害时,此肌肉可有异常。

8.

(1)神经支配:腓深神经,腓总神经,坐骨神经,骶丛和L5、S1神经根。

(2)进针部位:外踝远端三横指处。

(3)激活方式:背伸足趾。

(4)注意事项:此肌肉表浅,宜浅进针。

(5)临床意义:在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检测中,常以该肌作为记录肌肉。

9.胫前肌(图

(1)神经支配:腓深神经,腓总神经,坐骨神经,骶丛和L4、L5神经根。

(2)进针部位:胫骨结节下四横指,胫骨嵴外侧一指宽处进针。

(3)激活方式:踝背伸。

(4)注意事项:此肌肉表浅,进针太深会扎到趾长伸肌。

(5)临床意义:在腓深神经、腓总神经、坐骨神经、骶丛和L4、L5神经根损害时,此肌肉出现异常。

10.腓肠肌内侧头(图10-11)

(1

S2

神经根。

(2)进针部位:在小腿内侧,腘窝皱褶下约一手宽处进针。

(3)激活方式:踝跖屈。

(4)注意事项:进针太深会扎到趾长屈肌或比目鱼肌。

(5)临床意义::胫神经、坐骨神经、骶丛和S1、、S2神经根损害时,此肌肉出现异常。

11

(1神经根。

(2)进针部位:在大腿前面,膑骨内上角上方4指宽处进针。

(3)激活方式:伸膝、屈髋上抬下肢。

(4)注意事项:进针太靠后会扎到缝匠肌,进针太靠前会扎到股直肌。

(5)临床意义::股神经、腰丛和L2、L3、L4神经根损害时,此肌肉出现异常。

(二)正常肌电图

做针极肌电图检查时,对于每一块需要检查的肌肉,通常分四个步骤来观察:①插入电活动:将记录针插入肌肉时所引起的电位变化;②放松时:观察肌肉在完全放松时是否有异常自发电活动;③轻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波幅、位相和发放频率;④大力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电位募集类型。

1.插入电活动

(1)插入电位:在针电极插入肌肉或在肌肉内移动时,因针的机械刺激,导致的肌纤维去极化,而产生的短促电活动,即为插入电位。正常的插入电位持续短暂,多在针停止移动后持续时间不超过300ms (图10-13A )。

(2)终板噪声:针极插到肌肉运动终板附近时,可出现不规则电位,波幅10~40μV ,发放频率为每秒20~40Hz ,并听到海啸样声音,为终极噪声,病人诉说进针处疼痛,将针稍退出疼痛即消失(图10-13B)。

2.电静息

3.轻收缩时肌电图 肌肉轻收缩时可记录到运动单位电位。由于运动单位本身结构、空间排列和兴奋程序不同,可记录到不同形状、时限、及不同波幅的电位。运动单位的分析主要有3个参数:时限、波幅、位相,此外还有稳定性和发放频率。

(1)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测量:指运动单位变化的总时间,即自第一个相偏离基线开始,至最后一个相回归基线止。它反应了一个运动单位里不同肌纤维同步兴奋的程度。不同部位肌肉和不同年龄的运动单位时限差别很大,一般为4~13ms ,不超过15ms (图10-14A )。

(2)运动单位电位波幅测量:波幅代表肌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幅

度的总和。一般取峰-峰电压值计算波幅,即最大负峰和最大正峰之间的电位差,单位为mV。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幅变异甚大,主要取决于电极与运动单位的距离及活动纤维的密度,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超过4mV(图10-14B)。

(3)运动单位电位位相测量:是检测运动单位不同肌纤维放电的同步性,测量运动单位的位相时,一般是由电位跨越基线次数再加1而得到。正常的运动单位电位为双相或三相, 4相及以上称多相电位,正常约占5%~10%,但不同的肌肉差异较大(图

4.运动单位电位募集和发放类型(图10-15)

(1)单纯相:轻度用力时,只有几个运动单位参加收缩,肌电图上表现为孤立的单个电位。

(2)混合相:中度用力收缩时,募集的运动单位增多,有些运动单位电位互相密集不可区分,有些区域仍可见到单个运动单位电位。

(3)干扰相:最大用力收缩时,肌纤维募集更多,放电频率增高,致使运

(三)异常肌电图

肌电图异常包括:插入电位延长或消失;静息时肌肉出现的自发电活动如纤颤电位、正锐波、复杂重复放电等;主动轻度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波幅、位相和发放频率有异常;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有异常的募集。

1.插入电位改变常见的有插入电位延长,即针电极插入时电活动持续时间超过300ms,则为插入延长。其延长的电活动可以以正锐波、肌强直电位、复杂重复放电等形式出现,插入电位延长多见于神经源性疾病,在多发性肌炎也可见到。但肌肉纤维化后,插入电位可减少或消失。

2.纤颤电位(fibrillation potentials) 为肌肉放松时肌纤维自发收缩产生的电位,是一种起始为正相波而后为负相波的双相波,时程为1~5ms,波幅为20~200μV,发放频率比较规则,多为每秒0.5~10Hz,有时高达30Hz(图10-16A)。在肌电图检查时,除了在显视器上可以看到起始为正相而后负相的双相波外,还可以同时听到像雨点落到屋顶瓦片上的声音。一块肌肉上出现两处以上的纤颤电位,就应该考虑是病理性的。出现纤颤电位通常多代表是神经源性损害,但也可见于肌炎、肌纤维破坏,低钾或高钾血症等。

3.正锐波(正尖波)(positive sharp waves) 正锐波是一个起始部为正相,继之伴随出现一个时限较宽、波幅较低的负相波。它可以伴随插入电位出现,也可以自发发放,其波幅变化范围较大,从10~100μV,有时可达3mV,同纤颤电位一样,它的发放频率比较规则,介于每秒0. 5~10Hz,有时达30Hz(图10-16B)。在肌电图检查时,可发出比较钝的爆米花声。正锐波出现的意义与纤颤电位相同。

4.复杂重复放电(complex repetitive discharges,CRD) 又叫肌强直样放电或怪样电位,是一组失神经肌纤维的循环放电,在肌电图检查时,它表现为突发突止,频率为20—150Hz,波幅为50~500μV,规律出现,每次发放的形态基本一致(图10-16C),并且会出现持续的像机关枪样的声音。它可以在神经源性损害或肌源性损害中出现,但通常它的出现多提示病变进入慢性过程。

5.肌强直电位(myotonic discharges) 肌强直电位指针电极插入或移动时

瞬间激发的高频放电,可以是正锐波样或纤颤电位样放电,波幅和频率变化较大,波幅可时大时小,电位可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称为肌强直样电位(图10-16D )。检查时,可以听到典型的飞机俯冲样声音,多见于肌强直性疾病和少数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病变。

6.束颤电位(fasciculation potential) 束颤电位是指一个运动单位里全部或部分肌纤维的不随意自发放电,频率低,常为2~3Hz ,节律不规则 (图10-16E)。束颤电位的出现常见于前角细胞病变,但10%的正常人可出现良性束颤电位,所以束颤电位要与纤颤电位、正锐波同时存在时才有病理意义。

7

(1)运动单位的时限和波幅改变:①时限延长、波幅增高又称巨大电位,

见于前角细胞病变和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提示神经再生时新生轴突分枝增加致所支配的肌纤维增多(图10-17A );②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又称小电位,见于肌源性损害的病变

(图10-17B)。

(2)多相电位数量增多:按波形特点可分①短棘波多相电位,时限短(<3ms),波幅不等(<300~500μV),见于肌源性损害的病变及神经再生早期,又称新生电位(图10-17C );②群多相,位相多,波幅高,时限可达30ms ,又称复合电位,意义与巨大电位相同(图10-17D)。

8(1)募集减少:在大力收缩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每个单个运动单位电位,即募集相减少或称单纯相(图10-18A ),这是由于发放电位的运动单位数量减少,而仅有很少一部分具有功能的运动单位参与发放电位,多见于神经源性损害的病变。

(2)早期募集现象:轻收缩即可出现由短时限、低波幅运动单位电位组成的相互重叠的募集现象叫早期募集现象或病理干扰相(图10-18B )。这是由于运动单位肌纤维数量减少,参与放电的运动单位数量增多所致,多见于肌源性损害的病变。

(四)常见病变异常肌电图类型

在肌电图检查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发电位出现的情况、运动单位电位形态、发放频率和募集形式来判断病变性质、程度和预后。以下是一些常见病变异常肌电图类型。

1.周围神经病变及损伤

(1)急性轴索损害:2~3周后,插入电位延长,肌肉放松时,可见大量正尖纤颤电位,轻收缩时,可见运动单位电位形态保持正常,当大力收缩时,出现运动单位电位募集相减少。当损害后1周内作肌电图检查,未见自发电位,仅出现正常运动单位电位募集相减少,所以急性周围神经病变时,过早作肌电图检查,意义不大。

(2)慢性轴索损害:插入电位延长,正尖纤颤电位明显减少或消失,有的患者出现复杂重复放电,主动轻用力时出现时限增宽、波幅高的运动单位电位,

即大电位,重用力时募集相减少。一旦出现复杂重复放电或大电位,就标志着病程已经几个月或几年,进入慢性期。

(3)以脱髓鞘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变:插入电位不延长,无自发电位,运动单位形态正常,但募集相减少。主要靠神经传导检查来确定。

2.脊髓前角细胞病变可有插入电位延长,有正尖纤颤电位电位,常见束颤电位,轻收缩时,可见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高,常有巨大电位,多相波多,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数量减少,呈高频发放的单纯相。

3.肌源性损害病变

(1) 急性肌源性损害:可有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减小,多相电位增多,大力收缩时,可出现早期募集现象。

(2)慢性肌源性损害:可有小的纤颤电位,有长时限、高波幅多相运动单位电位与短时限、低波幅多相运动单位电位同时存在,大力收缩时,可出现早期募集现象。

总之,神经源性损害的肌电图表现为宽大电位及单纯相,而肌源性损害的肌电图表现为矮小电位及早期募集现象。

二、神经传导的测定

神经传导的测定是一种客观的定量检查。神经受电刺激后能产生兴奋性及传导性,而这种传导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运动神经纤维将兴奋冲动传向远端肌肉,即离心传导;感觉神经纤维将冲动传向中枢,即向心传导。利用此特征我们应用脉冲电流刺激运动或感觉神经,来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判定神经传导机能,借以协助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存在及发生部位。

(一)运动神经传导的测定

运动神经传导研究的是运动单位的功能和整合性。通过对运动传导的研究可以评估运动神经轴索、神经和肌肉接头以及肌肉的功能状态,并为进一步作针电极肌电图检查提供准确的信息。

1.测定和计算方法:通过对神经干上远、近两点超强刺激后,在该神经所支配的远端肌肉上可以记录到诱发出的混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又通过对此动作电位波幅、潜伏时和时限分析,来判断运动神经的传导功能。

两刺激点间距离(mm)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s) =

该段神经传导时间(ms)

以正中神经为例:记录电极为拇短展肌,在正中神经腕部刺激,CMAP潜伏时为3.5ms,肘部刺激,CMAP潜伏时为7.6ms,测出两刺激点距离为230mm,则正中神经腕-肘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230/(7.6-3.5)=56.1m/s(图10-19)。

2.技术要求

(1)刺激电流强度:刺激电流强度随测定神经的部位、病损程度而异。一般均需超强刺激。但有神经病变时,应注意电流增强时有无容积传导及神经侧支生长致神经异常支配的可能。

(2)刺激电极:使用双极表面电极,两极间距2~3 cm。刺激神经时,应将两极置于神经干上并使阴极朝向记录电极。

(3)记录电极:一般使用表面电极放在肌腹上纪录,能获取电极下较大范围的电活动,对于肌肉萎缩严重者,要使用针电极记录。

(4)记录技术:肌电图仪放大器上的电压放大要合适,电压放大倍数过高,波形常不完整,过低则将起始的低电压部分消除,人为地延长了潜伏时。

(5)刺激伪迹: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距离过近或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距离过大,都会造成刺激伪迹过大;皮肤表面有汗或不干净可导致阻抗过大,产生比较大的刺激伪迹,所以,参考电极一般放在离记录电极3~4cm 处;在放电极以前,应该用酒精或电极膏擦干净刺激部位的皮肤。

(6)距离测量:不同刺激点间距离测量的正确程度对传导速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检查时应避免牵拉皮肤,保持肢体位置前后的一致。

(7)温度:检查室的室温要恒定,最好保持在28℃~30℃,肢体温度保持在30℃~32℃。

(二)感觉神经传导的测定

感觉神经传导是反映冲动在神经干上的传导过程,它研究的是后根神经节和其后周围神经的功能状态。

1.测定和计算方法 对于感觉神经来说,电位是通过刺激一端感觉神经,冲动经神经干传导,在感觉神经的另一端记录这种冲动,此种形式产生的电位叫做感觉神经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 ,SNAP)。通常用环状电极来测定。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不同,由于没有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所以,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可以直接由刺激点到记录点之间的距离和潜伏时来计算。 刺激与记录点间的距离(mm )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s) =

诱发电位的潜伏时(ms)

以正中神经为例:食指刺激,腕部正中神经记录的SNAP 潜伏时为2.6ms ,测量刺激点与记录点间的距离为130 mm ,则正中神经食指一腕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130/2.6=50 m /s (图10-20)。

感觉神经传导的测定方法有两种,即顺向法及逆向法。顺向法是在神经远端刺激,在近端记录神经的感觉电位;逆向法是在近端刺激神经干,在远端记录神经的感觉电位。逆向法记录的波形大而清晰,临床上比较常用。

2.技术要求

(1)感觉神经检查很敏感,患者不能完全放松或局部皮肤不干净,都可导致基线不稳,很难测到波形,所以患者要放松四肢肌肉,并用细砂纸轻擦皮肤,使阻抗减少到最低程度。记录电极和参电极应放在神经干的走行上,两点间距离为2~3cm ,记录电极靠近刺激器,地线放在记录电极和刺激电极之间。

(2)感觉电位一般很小,所以要求仪器有较高增益及较低噪声性能,并采用平均叠加技术,通常灵敏度应为10~20μV /每格。

(3)通常刺激量不要太大,以防止出现肌肉收缩,从而产生肌电干扰。

(三)影响神经传导测定因素

1.技术因素 影响神经传导测定的技术因素,如肌电图仪的放大倍数、扫描速度的选择、刺激电极的极性位置、测量距离的准确性等均对其有影响。

2.温度 温度对传导速度有明显的影响,皮肤温度降低时,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时延长。一般认为,温度下降1℃,运动传导速度减慢2~2.4 m /s

,感觉

传导速度减慢2 m /s 。故测定前需测量皮肤温度,低于30~32℃时,应采用室内调温设备或热水袋提高皮肤温度,但须防止皮肤烫伤。

3.年龄 新生儿的传导速度仅为成人的一半。2~5岁期间有明显增快,接近于成人值,而超过60岁传导速度又呈快速下降、波幅降低,尤其是感觉神经更为显著。此外,不同神经及同一神经不同部位的传导速度不同。上肢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下肢快,近端神经传导速度比远端快、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运动神经快,这与神经纤维直经及神经类型有关。

(四)常见神经传导检查

1.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比较表浅,运动神经传导测定时,多在肘部和腕部刺激,在拇短展肌记录,腕部刺激点阴极距记录电极约5cm ,地线置于腕背上(见图10-19)。逆向法感觉神经传导测定时,将环状电极作为记录电极放在中指或食指上,刺激电极在腕部正中神经上距离记录电极约13cm ,阴极朝向记录电极(见图10-20)。

2.尺神经 尺神经干也比较表浅,尤其肘段明显,一般在尺神经运动传导测定时,肘关节应屈曲90度检查较准确。常用的刺激点有肘上、肘下和腕部,在小指展肌记录,腕部刺激点阴极距记录电极约5cm ,地线置于腕背上(图10-21)。逆向法感觉神经传导测定时,将环状电极作为记录电极放在小指上,刺激电极在腕部尺神经上距离记录电极约11cm ,阴极朝向记录电极(图10-22)。

3.桡神经 由于桡神经的解剖特点所致,桡神经不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容易刺激。常用的刺激点有Erb 氏点、桡神经沟处及肘部,通常在指总伸肌或食指固有伸肌记录(图10-23)。逆向法感觉神经传导测定时,记录电极放在手背拇指和食指形成的V 字型底部上,刺激电极在手背距离记录电极约10cm ,阴极朝向记录电极(图10-24

4.腓总神经 常用的刺激点在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下及踝背,在趾短伸肌记

5.胫神经 点阴极通常距离记录点约9cm (图10-26),腘窝处刺激强度要大。

6.腓肠神经 10-27)。

(五)神经传导测定的正常值范围

神经传导测定时观察的成分有混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潜伏时、传导速度、波幅、时程、面积,其中潜伏时、传导速度、波幅是最主要的。由于神经传导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各实验室应该建立自己的正常值范围,下面是海南省人民医院肌电图室部分神经传导测定的正常值范围,供参考。

海南省人民医院肌电图室部分神经传导测定正常值范围见下表。

1.运动神经传导正常值(成人)见表10-1。

表10-1 运动神经传导正常值(成人)

神经记录部位末端潜伏

(ms)

传导速

( m/s)

波幅

mV

正中神经拇短展肌≤4.0 >50 >4.5 尺神经小指展肌≤3.0 >50 >4 桡神经食指固有伸肌≤2.2 >50 >2.5 腓总神经趾短伸肌≤4.5 >40 >2.0 胫神经短展肌≤5.0 >40 >4.5

2.感觉神经传导正常值(成人)(表10-2)

表10-2 感觉神经传导正常值(成人)

神经记录部位潜伏时

(ms)

传导速

( m/s)

波幅

mV

正中神经食指≤3.0 >50 >15

尺神经小指≤2.5 >50 >10

桡浅神经手背桡侧≤2.5 >50 >10

腓肠神经外踝下≤4.5 >45 >5

(六)常见的异常神经传导类型

1.轴索损害混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明显下降,神经传导速度和末端潜伏时正常或轻度异常。

2.髓鞘脱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形离散或传导阻滞,末端潜伏时明显延长,但混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不明显。

3.传导阻滞运动神经近端刺激时引出的混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和面积较远端下降大于50%时,并且近端刺激出现波形离散,此种现象被称为传导阻滞。

三、特殊检查

由于常规的神经传导主要是研究相对远端的神经节段,对于神经近端的功能,需要特殊的检查。特殊检查包括F波、H反射(又叫迟发反应,late response)、瞬目反射(blink reflex)等,主要研究的是近端神经节段,它们对于了解周围神经近端神经的功能状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弥补了远端运动传导测定的不足,目前已成为各种周围神经病中广泛应用并且被认为是较有价值的测定方法。

(一)F波

F波(F response)是神经干在超强刺激下,在肌肉动作电位M波后出现的一个小的动作电位,它是经过运动纤维近端的传导又由前角细胞兴奋后返回的电位。当刺激点向近端移动时,M波的潜伏时逐渐延长,而F波的潜伏时却逐渐

缩短,这就提示了F 波的兴奋是先离开肌肉记录电极而朝向脊髓,然后再由前角细胞回返到远端记录电极(图10-28A )。F 波几乎可以在所有的运动神经上引出。

1.检查方法 刺激电极置于神经某一端点,阴极朝向纪录电极,用表面电极在相应支配肌肉处记录,超强刺激10~20次。

2.F 波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测定F 波,通常观察最短潜伏时、平均潜伏时、波幅及出现率和传导速度(图10-28B ),正常情况F 波出现率平均为79%,波幅为M 波的5~10%,近端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公式为:

F-wCV= =2D /(F ﹣M ﹣1)

D 为刺激点到棘突的距离,F 为F 波潜伏时,M 为M 波潜伏时,1ms 是冲动在脊髓前角细胞传导的时间。1

3. F 波的临床应用

①测定F 波的潜伏时及传导速度可了解该神经近髓段神经传导状况,对于神经根或神经丛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②观察F 波的波幅及出现率,可以了解神经元池的兴奋性,用于评估痉挛程度。

(二)H 反射

H 反射(Hoffman reflex,HR)是用电刺激胫神经,由Ia 类感觉神经传入,经过突触,再由胫神经运动纤维传出,从而导致它所支配的腓肠肌收缩,它是一个真正的反射。H 反射在成人仅能在胫神经上引出,和F 波一样,它也是反映周围神经近髓段的功能状态。

1.检查方法 让患者俯卧位,两腿伸直,使小腿充分放松,记录电极放在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之间,参考电极放在距记录电极远端3~4cm , 地线放在记录电极和刺激电极之间。在腘窝处刺激胫神经,阴极朝向近端,从较小的刺激强度开始,逐渐增加刺激量(图10-29A )。

2.H 反射的观察 在一定刺激强度时H 反射能恒定引出,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H 反射波幅开始渐增而后渐减,最强或超强刺激时H 反射反而消失,而M 波波幅不断增高以至最大(图10-29B )。其实,H 反射最佳刺激强度是既最大限度兴奋了Ia 类感觉传人纤维,又不同时兴奋运动纤维。H 反射的正常值和身高有关,但潜伏时一般不超过35ms ,通常要两侧对比,而且两侧刺激点到记录点的距离要相等,如果两侧潜伏时差超过1.5ms 即为异常; 波幅在2.4mV 左右,但波动较大,H /M 比值在64%以下,两侧之间的波幅差<50%。

3.H 反射的临床应用骶1神经根病变时,都可以出现H 反射潜伏时延长或消失。②观察H /M 比值,可以了解神经元池兴奋性,用于评估痉挛程度。③感觉神经有损害时,H 反射消失,可用于评估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特别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三)瞬目反射

临床上瞬目反射(blink reflex)主要是用来评估面神经、三叉神经以及脑干的功能。此反射的传入神经是三叉神经,传出神经是面神经。瞬目反射包含两个成分,即早发反应R1和迟发反应R2。当刺激同侧三叉神经眶上支时,仅在刺激眼可以记录到R1波,而R2波在两眼都可记录到(图10-30A)。R1波通常比较稳定,而且重复性比较好,R2波通常为多相波,并且波型多变。早发反应R1波被认为是三叉神经感觉和同侧面神经核之间的一个单突触反射。而迟发反应R2则

被认为是脑干内三叉神经脊束核和面神经核之间的多个中间神经元多突触反射。

1.检查方法患者仰卧,眼睛睁开或轻微关闭,电极记录放在双侧眼轮匝肌下缘瞳孔下方,参考电极置于外眦,地线放前额中央,刺激一侧眶上神经,用超强刺激,但要注意刺激强度不要太大,以免引起刺激伪迹。一般重复刺激几次,选择波形稳定,重复性好的波形来测量R1、R2最短潜伏时。

2.瞬目反射的观察主要观察R1波及R2波的波幅和潜伏时,正常值R1在13ms以内,左右侧间差为1.2~1ms; R2 在40ms以内,两侧间差不超过5ms。

3.瞬目反射的临床应用三叉神经损害时病侧诱发的所有成分潜伏时均延长或消失;面神经损害时,任一侧刺激时损伤侧R1波及R2波均延长或消失(图10-30B),中枢损害时则可出现多种情况。

四、表面肌电图

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也称动态肌电图或运动肌电图,是用表面电极采集肌肉活动产生的电活动的图形。或者说是,肌肉兴奋时所产生的电变化,利用表面电极加以引导、放大、记录后所得到的图形,经计算机处理为具有对肌肉功能状态特异和敏感的客观量化指标,用于评价神经肌肉功能。它的特点是将电极置于皮肤表面,使用方便,可用于测试较大范围内的肌电信号,并很好地反映运动过程中肌肉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改变;同时,它不须刺入皮肤就可以获得肌肉活动的电信息,提供了安全、简便、无创、无痛的客观量化指标;它不仅可以在静止状态下测定肌肉活动,而且可以在运动过程中持续观察肌肉活动的变化;另外,它既是一种对运动功能有用的诊断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较好的生物反馈治疗技术。

(一)sEMG仪及肌电测量

sEMG信号形成于众多运动单位的生物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总和,主要是浅层肌肉的肌电信号和神经干上电活动的综合效应,需经计算机处理才能用来定量分析。表面肌电图仪由表面电极、传输导线、放大器、数据记忆卡、2~16通道肌电信号处理器、电脑及专门的分析软件等组成。sEMG系统中具有先进的肌电信号分析处理软件,可对采集的肌电信号进行自动分析。肌电测量有两种方式,即联机的即时测量方式和采用记忆卡的无线摇控的脱机方式。前者肌电信号采集与信号处理及屏幕显示同步进行、便于调节肌肉收缩强度、运动方式及标记等;后者可在各种姿势、体位及运动中测量,不受环境限制,先用肌电测试仪采集肌电信号储存到记忆卡中后,再转移到计算机进行肌电信号的处理加工。

(二)影响sEMG测量的因素

影响sEMG信号测试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技术水平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电磁场)和设备的技术规范(电极、电极-皮肤的界面特性、放大器、滤波器、数据采集卡)。

2.试验水平测量程序(皮肤准备、电极配置、电极定位和方向)和收缩条件(所用测力计、收缩类型、肌肉长度、收缩水平、运动持续时间)。

3.描述水平信号处理(数字化、信号特征、所选参数、所用参数估计),统计学数据分析。

4.生理水平神经肌肉系统的生理学特性,包括结构的(活动纤维的直径、运动单位中肌纤维的结构和组织的滤波特性等)和功能的(肌肉类型、运动单位募集、疲劳、肌肉协调性等)特性。

(三)sEMG的分析及有关指标

sEMG的肌电信号有四种表现形式:原始sEMG、处理过的sEMG、频率谱分析和概率波幅直方图。表面肌电图常用的分析指标有:时域分析及频域分析。

1.时域分析的主要指标有肌电图积分值(IEMG)、肌电图波幅平均值(AEMG)、肌电图波幅均方根值(RMS)等。应用时域分析可间接推断肌肉力量的大小。有关EMG和肌肉力量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两者之间有直接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因此,SEMG可间接反映肌力的大小,但应考虑肌肉的长度、收缩的形式等因素。时域分析的变异较大,可信度较低。

2.频域分析的主要指标有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 MF)、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 MPF)、过零率(zero cross rate ZCR)、波幅等。分析技术有:频谱与功率谱、频谱斜率、高低谱比。目前主要是应用于募集和疲劳研究。在募集时,若频率与波幅同时增加,则需要增加运单位个数及增加放电频率;若频率减少而波幅增加,说明运动单位同步化增加;若频率减少与波幅同时减少,是肌肉疲劳的表现。

(四)表面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在运动医学方面用于观察不同肌肉收缩时的生理变化、间接评定肌力、客观的评定肌肉的疲劳程度;在康复医学方面用于康复评定如肌力、肌张力、平衡、步态等,同时也用于指导或评价康复训练。

1.神经肌肉功能评估及指导康复训练因表面电极测定的肌电图积分值与肌力及肌张力呈正相关,故检测肌电图积分值已成为研究神经肌肉功能的理想指标。所以通过测定肌电图积分值的改变,了解颈肩腰腿痛及其他肌肉功能障碍的患者的肌肉功能障碍、疼痛等严重程度;了解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或减退的情况。针对某种康复治疗手段,特别是康复运动训练手段,可通过测定肌电图积分值可作为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及随访的评估方法。

2.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sEMG测试系统可用于康复治疗,将肌电信号引出放大,可采用显示器及喇叭分别将图像信号及声音信号反馈给受试者,实现双信号的反馈治疗,增强训练效果,可用于肌肉松弛性反馈训练,治疗偏头痛、失眠症、肌痉挛等;也可用于肌肉兴奋性反馈训练,对于提高肌力有很大帮助,治疗各种肌肉萎缩和瘫痪等;也可用特殊电极,检测训练盆底肌肉,用于预防和治疗尿失禁、子宫脱垂及痔疮等。

3.疲劳的评定临床上常用肌力等来评价疲劳,但疲劳与许多主观因素有关。表面肌电图从肌肉做功的频率入手,分析肌肉的中位频率、平均功率频率等,较肌力更加科学、客观。肌肉疲劳时,中位频率、平均功率频率均降低。

4.sEMG与其他先进的康复测试和训练仪器结合可用于步态分析及平衡功能的评定。

(五)表面肌电图的优缺点

sEMG的优点是记录大面积范围的肌电信号,无痛,不侵入皮肤,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简单、无创的肌肉功能状态的检查手段。它可以对所查肌肉进行工作情况、工作效率的量化,指导患者进行神经、肌肉功能训练;缺点是不能够纪录10-12mm以下的深部肌肉的电活动,不能够保证所记录的仅仅是电极下肌肉的电活动,不能观察单个运动单位电位,故对形态较小的肌肉无法准确分析,同时sEMG测定的并不是肌肉的肌力,而是运动过程中肌肉的电活动,也就是说sEMG 无法直接量化肌肉收缩所长生的力量大小。

第三节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内在或外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诱发电位的出现与刺激之间有确定的和严格的时间和位相关系,即所谓“锁时”特性,具体表现为有较固定的潜伏时。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叠加平均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幅度很小的诱发电位在头皮外记录成为可能。临床上常用的诱发电位有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视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各种诱发电位都有特定的神经解剖传输通路,并有一定的反应形式。

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也称为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短潜伏时体感诱发电位,简称SLSEP,特点是波形稳定、无适应性和不受睡眠和麻醉药的影响。

1.检查方法将表面电极置于周围神经干,在感觉传人通路的不同水平及头皮相应的投射部位记录其诱发电反应。常用的刺激部位是上肢正中神经及下肢的胫后神经等。上肢记录部位是Erb点、C7棘突及头部相应的感觉区(图10-31A);下肢的记录部位是腘窝点、Th12、及头部相应的感觉区(图10-31B)。刺激量以拇指或小趾肌初见收缩为宜,通常为感觉阈值的3~4倍,刺激频率1~5Hz,叠加次数50—200次,直至波形稳定光滑为止。每侧测定2次,观察重复性及可信性。波形命名为极性+潜伏时(波峰向下为P,向上为N)。

2.波形及正常值上肢正中神经刺激,诱发SLSEP,记录的主要电位有N9、N13、N20(图10-32A);下肢胫神经刺激,记录的主要电位有N17、N21、P40(图10-32B)。正常值范围通常在均值+2.5~3SD以内。异常的判断标准为波形消失

3.电位起源 SLSEP解剖神经通路是后索-内侧丘系通路,传入神经属直径粗大、有髓鞘的I a类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主要由后索(楔束或薄束)上传,在延髓后索核换元,途经脑干的内侧丘系和丘脑腹后核到达大脑皮质主感觉区。上肢Erb点的电位是N9,是臂丛神经动作电位,C7棘突记录的是下颈段脊髓后角电位,上肢头部感觉区记录的N20-P25复合波是感觉传入冲动到达大脑主感觉皮质后的最早原发反应(S1PR),较少受意识水平和睡眠的影响。下肢腘窝点的电位是N7,是胫后神经动作电位,作为周围“监护”电位,用以了解周围神经传导功能,Th12处记录的N21电位是腰脊髓后角节段性电位,下肢头部感觉区记录到的较稳定的波为P40,也是属于大脑主感觉皮质的最早原发反应(S1PR)。

4.SLSEP的临床应用

(1)周围神经病:①臂丛神经损伤的鉴别诊断,协助判断损伤部位是在节前或节后。②协助颈或腰骶神经根病的诊断。③间接测算病损周围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

(2)脊髓病变:对脊髓外伤有辅助诊断意义,可判断损伤程度、范围和预后。

(3)脑干、丘脑和大脑半球病变:取决于病损部位及是否累及SLSEP通路。

(4)中枢脱髓鞘病(MS):SLSEP的异常率为71.7%,下肢体感通路异常率较上肢的高。

(5)昏迷预后的评估及脑死亡诊断。

(6)脊柱和脊髓部位手术中监护、颅后窝手术监护。

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是利用短声刺激双耳,在头颅表面记录到听神经至脑干的电活动。

1.检查方法通常采用短声(click)刺激,刺激强度为短声阈上50~60dBSL(分贝,感觉级),刺激频率10~15Hz,单侧耳给声,对侧耳白噪音(30~40dB)掩盖,双耳分别测试,分析时间10ms,叠加1000~2000次。记录电极通常置于颅顶的Cz,参考电极置于耳垂或乳突,接地电极置于FPz。一般使用盘形表面电极,电极间阻抗<5k,每侧重复测试2次,检验重复性和可靠性,两次所测的峰间潜伏时差应小于0.1~0.2ms。BAEP不易受麻醉剂、镇静剂、意识状态及睡眠等影响,但要求受试者要安静,全身放松,儿童或不能合作者,检查前可口服适量的10%水合氯醛。

2.波形及正常值正常的BAEP通常由5~7个波组成,依次以罗马数字命名为Ⅰ、Ⅱ、Ⅲ、Ⅳ、Ⅴ、Ⅵ、Ⅶ(图10-33),前5个波潜伏时稳定,波形清晰,在脑干听觉系统中有特定的神经发生源,因此有肯定的临床意义,特别是Ⅰ波、Ⅲ波和Ⅴ波是最稳定可靠的三个主要反应波,出现率为100%,价值更大,Ⅱ波、Ⅵ波和Ⅶ波有时可缺如,因此用途不大。各波潜伏时的正常范围在均值+3SD 以内,V波波幅最高,V/I波波幅比值不能<0.5。BAEP异常的判断标准主要依据各波分化程度及重复性、各波绝对潜伏时(PL)、峰间潜伏时(IPL)、双耳各波潜伏时差(IDL)及波幅等。BAEP的主要异常表现是:①波形异常:Ⅰ波、Ⅲ波和Ⅴ波缺失或波形分化差难以辨认;②PL及IPL超过正常均值+3SD;③两耳潜伏时之差(PL和IPL)即侧间差(ILD)超过0.4ms;④波幅V/I值<0.5。

3.BAEP

于听神经颅内段,另一部分起源于耳蜗核;Ⅲ波起源于脑桥下部的上橄榄核;Ⅳ波可能起源于脑桥上部的外侧丘系及其核团;V波的发生源部分与Ⅳ波的起源重叠,主要位于外侧丘系上方或下丘脑的中央核团区(脑桥上段或中脑下段);Ⅵ和Ⅶ波可能起源于内侧膝状体和皮层听辐射。

4.BAEP的临床应用

(1)脑桥小脑角肿瘤:特别是听神经瘤的BAEP异常率可高达75%~92%,是除CT及MRI神经影像技术之外诊断该病最重要的辅助手段,脑干内肿瘤BAEP 的异常率可达90%。肿瘤较小时BAEP的早期表现为Ⅰ-Ⅲ峰间期延长;当肿瘤较大时,推移脑干,肿瘤对侧的电位亦有异常改变,表现为对侧Ⅲ-Ⅴ峰间期延长,或Ⅲ、Ⅳ及Ⅴ波消失,伴同侧Ⅴ波的波幅明显下降。

(2)中枢脱髓鞘病:BAEP有助于多发性硬化的早期诊断,特别是亚临床病灶的检出率可达40%以上。

(3)脑干血管病:BAEP可动态观察脑干受累情况,有助于判断疗效及预后。

(4)BAEP作为客观电反应测听方法,应用于临床听力学,客观评价听觉检查不合作者、婴幼儿和癔病病人的听觉功能的检查。

(5)颅脑外伤时BAEP的动态观察有助于预后的推断,BAEP对判断意识障碍病人的转归、对脑死亡的诊断都有重要意义,BAEP还可用于颅后窝手术的监护。

三、视觉诱发电位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 )也称皮质视觉诱发电位,是视觉刺激在头皮枕部记录的视觉冲动,经外侧膝状体投射到枕叶距状裂后部与枕后极的电活动。根据刺激方式不同,临床上常用的VEP 有棋盘格模式翻转VEP (PRVEP )及闪光刺激VEP (FVEP )。PRVEP 波形简单,阳性率高和重复性好,易于分析,视力在0.3以上者常用;FVEP 波形及潜伏时变化大且阳性率低,但适用于视力较差者或婴幼儿、昏迷患者及其他不能合作者。这里仅介绍PRVEP 。

1.检查方法 通常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检测,刺激形式为黑白棋盘格模式翻转刺激,刺激要求受检者眼与屏幕距离70~100cm ,一只眼用眼罩严密遮盖,另一眼注视屏幕中心标记,两眼分别测试,每侧重复测定2次。刺激模式采用全视野、半视野、1/4视野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频率为2Hz ,分析时间300ms ,叠加200次。记录电极置于枕骨粗隆上5cm 的中线OZ 和此点向左右旁开5cm 分别为 O1、O2,参考电极置于前额Fz 。

2.波形分析和测量 PRVEP 主要波形成分有N75、P100和N145,简称NPN 复合波,正常情况下部分N75难以辨认,N145潜伏时及波幅变异大,P100潜伏时最稳定而且波幅最高,是PRVEP 唯一可靠的成分。所以重点测量P100波(图10-34),测量项目有峰潜伏时,左、右眼侧间差值和波幅。P100潜伏时的正常值范围通常为均值+3SD 以内。异常的判断标准为P100潜伏时延长>均值+3SD ,两眼潜伏时侧间差>lOms 以上,波幅<3μV 或波形消失等。

3.VEP 的临床应用 VEP 最有价值之处是发现视神经的潜在病灶,视神经病变常见于视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PRVEP 异常率可达89%; VEP 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也很有意义。

四、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 )主要用于检查运动系统,特别是中枢运动神经通路-锥体束的功能,是诊断中枢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直接和敏感的方法。常用的刺激有电刺激及磁刺激,因为磁刺激比较安全、无疼痛、可重复性,而且操作简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是经颅磁刺激大脑皮质运动细胞、脊髓及周围神经运动通路时,在相应的肌肉上记录的混合肌肉动作电位。

1.检查方法 上肢磁刺激部位通常是大脑皮质相应运动区、C7棘突、Erb 点,常用的记录部位为拇短展肌;下肢磁刺激部位为大脑皮质运动区及L4,常用的记录部位为胫前肌。采用磁刺激器为圆形刺激线圈,外径14 cm ,中心磁场

2.5Tesla 。皮质刺激强度为最大输出的80%~90%,神经根刺激强度为70%~80%。一般在肌肉放松状态下记录,靶肌轻微随意收缩可促使电位易化,表现刺激阈值降低,电位波幅增大,潜伏时缩短。某些患者松弛状态下引不出电位,可采用随意收缩激发出电位来检查。对癫痫及脑出血病人应慎用磁刺激。

2.波形分析和测量 混合肌肉动作电位的起始潜伏时和波幅是两项主要测量指标(图10-35)。刺激颈或腰部的电位潜伏时粗略反映上、下肢运动神经的周围传导功能。将刺激大脑皮质的反应潜伏时减去刺激颈或腰部的反应潜伏时,差值称为中枢运动传导时 (简称CMCT),代表上、下肢皮质脊髓束(锥体束)的传导时间,这是运动诱发电位检查的一个重要诊断参数。各段潜伏时及中枢运动传导时的正常值范围是均值+2.5SD 。混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变异较大,临床意义远不如潜伏时,通常进行双侧波幅比较。MEP

异常主要表现为:①反应波缺失,或

反应阈值增高,如肌肉在安静状态下不能记录到动作电位、易化后才有反应;②各波潜伏时明显延长,伴有或不伴有波形离散;③中枢运动传导时( CMCT)延

3.MEP的临床应用利用MEP主要是测量近端段神经传导,特别是测量锥体束的传导功能,所以临床常用于:

(1)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

(2)协助诊断多发性硬化及运动神经元病。

(3)可客观评价脊髓型颈椎病的运动功能和锥体束损害程度。

第四节低频电诊断

用低频电流刺激神经肌肉组织,根据肌肉对电流的反应特点来判断神经或肌肉的功能状态,以诊断疾病的方法称低频电诊断(low frequency electrodiagnosis)。低频电诊断的方法很多,本节所述主要是直流-感应电诊断(Galvanic-Faradic electrodiagnosis)和强度-时间曲线(intensity-time curve)检查。

1.电生理基础正常神经肌肉都有兴奋性,运动神经受电刺激时可以产生兴奋,兴奋向远端传导而引起肌肉收缩。要引起神经肌肉组织的兴奋,刺激参数要有一定的强度、时间和强度的变化率及刺激的频率,这是刺激的四个主要条件。神经肌肉的任一点都有兴奋性,但在运动点刺激时兴奋性最高,神经的运动点在神经的最表浅处,肌肉的运动点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即运动终板处。正常时神经兴奋性高于肌肉兴奋性,故刺激肌肉时获得的仍然是神经兴奋阈。当神经受损而兴奋性减退时,肌肉的兴奋性方有可能显示,神经损伤持久不恢复时,肌肉本身的兴奋性也下降而兴奋阈上升,最终兴奋性消失。

2.低频电诊断的优缺点

(1)优点:有下列几点①设备简单,价格低廉,易普及;②操作简单,易学习掌握;③环境要求不高;④定量诊断意义优于肌电图,虽然灵敏度欠佳,但更能反映肌肉的整体功能。

(2)缺点:是定性诊断价值差,灵敏度低,不能发现早期的轻微病变。

一、直流-感应电诊断

使用直流电和感应电刺激神经和肌肉,根据肌肉反应量和质以判定神经肌肉功能称为直流-感应电诊断(Galvanic-Faradic electrodiagnosis)。

1.设备要求直流-感应电诊断使用两种电流,一种是方波断续直流电,波宽为100~1000ms均可;另一种是感应电,波宽约1ms,方波或三角波均可。需要两个电极,一个为刺激电极或称主电极,直径1cm较为适宜,以盐水纱布包裹,另一个为参考电极或称辅助电极,直经lOOcm2。

2.准备工作询问病史及必要的体格检查,了解申请者的检查目的,确定需要检查的神经及肌肉。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待检肢体。

3.实施检查

(1)将参考电极置于躯干或待检肢体的无肌肉处。

(2)将刺激电极置于待查的神经干的表浅处。

(3)先用感应电刺激,电流强度由小到大,出现运动反应后,左右及上下移动刺激点,寻找最大反应点,即运动点。

(4)在运动点上降低刺激电流强度,直至引起刚刚可见的运动反应,此时

的电流强度即为阈电流强度,予以记录。

(5)在运动点上,改用断续直流电流电刺激,测出阈电流,并记录。一般先用阴极电刺激,再转换阳极刺激。

(6)对于该神经支配的可疑有异常的肌肉,将刺激电极置于肌肉的运动点上,重复(3)~(5)步骤的检查。

总之,直流-感应电诊断检查的规律是:先检查健侧后检查患侧;先检查神经后检查肌肉;先检查感应电流后检查直流电流。

4.观察指标直流-感应电检查的观察指标有四点:①兴奋阈的变化:神经肌肉部分变性时阈值上升,完全变性时阈值消失,完全丧失兴奋性。感应电刺激阈的上升总是早于直流电刺激阈的上升。神经的阈值上升早于肌肉。阈值变化的标准是与健侧比较的,阈值高于健侧50%~100%时为增高。两侧均为病侧时则与经验值对照。局部有疤痕、水肿、神经移位等可导致阈值升高。②极性法则的变化:以一定量的直流电刺激正常神经或肌肉时,阴极通电刺激产生的收缩反应大于阳极通电产生的反应,又大于阳极断电反应,再大于阴极断电反应,表示为CCC>ACC>AOC>COC。在神经肌肉变性时极反应倒转的几率明显增多。③肌肉收缩的性质:正常肌肉为闪电样快速收缩,变性肌肉表现为收缩缓慢,甚者是蠕动样收缩。④运动点的位置:神经损伤时,运动点远移,是神经损伤的明确标志。

5.结果判定直流-感应电诊断检查的结果分为绝对变性反应、完全变性反应、部分变性反应和无变性反应(正常)四类,它们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见表10-3。

表10-3 直流-感应电检查结果判断

结果分类神经肌肉

肌肉收缩速

感应电兴奋

直流电兴奋

感应电兴奋

直流电兴奋

绝对

变性

反应

消失消失消失消失无

完全

变性

反应

消失消失消失升高慢

部分

变性

反应

消失升高升高升高或正常慢

升高正常升高降低正常

无变

性反

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

注表:评定要点如下:①肌肉对直流电刺激无反应为绝对变性;②神经对直流电刺激无反应为完全变性反应;③神经对感应电刺激阈值升高为部分变性反应;不具备以上任何一条件者为正常反应或无变性反应。

(1)绝对变性反应:肌肉对直流电刺激无反应,神经也无反应。病理基础是神经完全变性、肌肉已完全纤维化。

(2)完全变性反应:神经对直流电刺激无反应,对感应电刺激也无反应。神经支配某一肌肉的全部轴索完全变性、断离,或严重受压。

(3)部分变性反应:神经对感应电刺激无反应或兴奋阈增高;但对直流电刺激有反应,不论其阈值高低。其病理基础是支配该肌的神经轴索受损,此多见于神经病变时;也可能是神经干的某一束支完全受损,这时对于神经干来说是部分变性反应,对于该束支来说是完全变性反应,此种情况常见于神经外伤,对于手术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4)无变性反应:诊断要点是神经肌肉对感应电和直流电刺激的反应正常而兴奋阈略有变化,但临床表现为瘫痪,这可能为:①没有周围神经损害;②周围神经损害很轻或及早期;③上运动神经元损害;④有肌源性损害或神经肌肉接头异常;⑤有癔病或诈病。

6.直流-感应电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损害程度的判定:直流-感应电诊断法用肉眼判定结果,灵敏度较差。在支配该肌的50%以上的神经纤维受损时,或者临床检查肌力在3级以下时,才有异常反应,故早期检出神经异常的灵敏度不如肌电图检查。

(2)神经恢复程度的判断:直流-感应电诊断反映神经恢复的时间较临床观察为早.而且对于判定整条肌肉的神经支配恢复的比率比较准确,有定量判断的价值。

(3)损害部位的判断:在下运动神经元的传导途径上任何部位的损害,均可造成其远端的变性反应。根据出现与不出现变性反应的肌肉分布,可以推测损害的节段。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和肌肉损害时,此项检查均无变性反应。

(4)预后的判断:①绝对变性反应没有恢复的可能,只能以手术或康复工程解决功能问题;②某些神经疾病致完全变性反应者可能得到满意的恢复,具体情况取决于病因和治疗。外伤所致完全变性反应者自发恢复的可能性很小,恢复程度也有限,故外伤、疤痕压迫、肿瘤所致完全变性反应者一般宜行手术治疗;

③部分变性反应者的预后原则上同完全变性反应,但自发恢复的可能性大些,恢复的程度好些,故仅在必要时施行手术治疗,一切由具体病因、病程、病况而定;

④神经失用者一般可以自行恢复。

二、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以不同强度的电流刺激组织,求取引起阈反应所必需的最短时间,将对应的强度和时间标记在直角坐标纸上,并将各点连成曲线,即为强度-时间曲线(intensity-time curve)。临床诊断只检查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

1.检查仪器强度-时间曲线检查仪应能输出频率0.5~1Hz,波宽0.01ms~1000ms的方波与三角波脉冲,以1、2、5或1、3的间隔分成10~15档脉冲宽度;恒压或恒流输出强度连续可调;强度峰值读出可靠。刺激电极直径约lOmm,参考电极100cm2左右。也可用相距20mm的两个直径10mm的电极,称为双极电极。

2.准备工作强度-时间曲线检查的准备工作同直流-感应电检查,不同的是强度-时间曲线检查只查肌肉,不查神经;只查患侧,不查健侧。

3.实施检查

(1)将刺激电极置于待查的肌肉估计的运动点上。

(2)用最小的波宽档逐渐增强刺激电流,直至产生可见的肌肉收缩反应。

神经电生理的发展简史

神经电生理的发展 电生理学主要研究组织和细胞的电学特性。通过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来探讨它们与各种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电活动的相互关系等。电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同电学和电化学研究的进步紧密相关。 对生物电的研究可追溯到公元前三百多年亚里士多德观察到电鳐在捕食时先对水中动物施加震击,使之麻痹。古希腊古罗马人曾用黑电鳐的震击来治疗风痛、头痛。而神经电生理的研究可追溯到1786年,意大利的科学家Luigi Gawani无意中发现,用金属导体连接蛙腿肌肉与神经,肌肉会发生颤抖。他根据这一现象认为,蛙体内存在神经电流体,肌肉内外带有不同性质的电荷。1794年他和他的侄子Aldini又把一条蛙肌直接与相连的神经接触,引起肌肉收缩。Gawani的工作开创了电生理学的新时代。1848年,德国人Du Bois Reyonond 用电流计测量神经传导时的电变化,电表的偏动表明了这种电流方向是正常部位向损伤部位传导。这种现象被称为“负电变化”,证明了神经本原与电的同一性。1850年Helmholtz测定了神经传导速度,他用很简单的实验就测出了蛙的神经传导速度仅为20~30m/s。1902年,德国bernstein采用细胞外记录法对蛙的从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作实验,提出的膜学说指出细胞膜两侧带电离子的分布和运动是产生生物电现象的致因,这一学说在1939年以前一直是电生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伴随着电学和电化学的发展,电生理学的研究也更加精确,1922年Ehanger 与Gasser 将阴极射线示波器应用于生理学研究,这标志着现代电生理学的开始。1939年Hodgkin和Huxley等应用微电极技术进行实验,提出了离子学说,证实了膜学说是关于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的假说,并对动作电位的产生提出解释和论证。同时,这种细胞膜内记录技术的建立使电生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电压钳技术得到发展。70年代,膜片钳技术的研究和诱发电位技术也获得广泛的应用,使研究者们在电生理学领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1976年Neher和Sakman率先使用的膜片钳技术将传统的电生理学方法提高到了可以对单个蛋白质进行研究的分子水平。 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不同的电生理技术都可用来进行离体研究和在体研究。离体研究根据实验材料不同,目前有对脑片的研究,也有对单个神经元的研究。离体脑片的电生理研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逐渐得到重视。神经细胞的分散培养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离体研究适于研究离子通道、细胞膜特性、简单神经回路的信息传递等,但要知道神经元在整体情况下对外界刺激的真实反应,必须直接进行在体记录,因此在体记录的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意义。 信息的传递和整合是神经系统发挥功能的基础,因此,运用神经电生理技术探索神经元的反应特性和神经元对信息传递的调节对神经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电生理学也有其局限性,要研究神经元接受信息后如何将信息向细胞内部传递,细胞又对信息发生哪些反应,必须将神经电生理技术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

神经电生理

第十章 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 范围包含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检查,其方法包括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神经传导测定、特殊检查、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 ,EP)检查,还包括低频电诊断(low frequency electrodiagnosis):即直流-感应电诊断(Galvanic-Faradic electrodiagnosis)和强度-时间曲线(intensity-time curve)检查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及评估神经和肌肉病变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 第一节 概述 从神经电生理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各种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来实现的。对于运动神经来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刺激了运动神经纤维,冲动又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到达肌肉,从而产生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对于感觉神经来说,电位是通过刺激感觉神经产生,并且沿着神经干传导;而肌电图分析的是静息状态或随意收缩时骨骼肌的电特征。 一、神经肌肉电生理特性 (一)静息跨膜电位 细胞膜将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隔离开,细胞内液钾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氯离子和钠离子浓度,胞内液较胞外液含有更多的负电荷,造成膜内外存在一定的电位差,而且细胞内相对细胞外更负,这种电位差即为静息跨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人类骨骼肌的静息跨膜电位是-90mV 。在正常情况下,离子流人和流出量基本相等,维持一种电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维持,需要有钠钾泵存在,所以静息电位,又称为钾离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神经系统的各种信息,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在静息期,钾离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钠离子则不能。当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就进行一次去极化,此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通透性明显提高,钠离子大量流入细胞内使细胞进一步去极化,当钠离子去极化达到临界水平即阈值时,就会产生一个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随后,钾离子通透性增加,而钠离子通透性则逐渐降低,使动作电位突然下降到静息水平,使膜超极化,随后再缓慢回到静息电位水平,完成一个复极化周期,这就形成了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基础。轴索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着轴索向两端扩散,在有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只在郎飞结之间跳跃式传播,而在无髓神经纤维上,则是持续缓慢向外扩散。 (三)容积传导 不论神经传导或针电极肌电图,其记录电极所记录到的电位都是细胞内电位经过细胞外体液和周围组织传导而来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容积传导(volume conduction),容积传导又根据其电位发生源和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远近分为近场电位(near-field potential)和远场电位(far-field potential),神经传导和肌电图记录的都是近场电位,诱发电位记录的是远场电位。在神经电生理检查中,凡是向上的波均被称为负相波;向下的波均被称为正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接近,通过并且离开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产生一个典型的三相波(图10-1A),多数感觉神经或混合神经电位都具有这种典型三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位于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出现一个典型的双相波,负相在先,正相在后,这也是常规运动神经传导中记录到的典型波形(图10-1B)。 二、仪器与设备 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极、放大器、显示器、扬声器、记录器、刺激器以及存储各种数据的部件。肌电图电极是收集电信号的部分,分为针电极和表面电极两类。 针电极是传统的常规电极,有同心圆针电极、双极同心圆针电极、单极针电极或单纤

电生理基础知识

病人需常规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必要时穿动脉,常规放置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最长的为高位右房(HR),HIS束,冠状窦CS,和右室心尖(RV)和射频导管熟称“大头”常规投照体位位左前斜位(LAO)

右前斜位(RAO)前后位(AP)和后前位(PA) LAO 下两个瓣环的大概位置注意CS 电极的形状

RAO下4个电极的位置 正位AP 注意一下脊柱的位置和电极弧度的变化 上两图为RAO、下为LAO 分别显示了环肺标测电极分别进入左上LSPV、右上RSPV、左下LIPV、右下RIPV肺静脉的情况

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已经从原来的二维观察过度到现在的三维重建,目前三维的的操作界面有两种,一种为圣犹达的Ensite 3000系统分NavX和Array ,NavX 系统为接触式标测,Array 为非接触式标测,就是熟称的“球囊”再有一种就是强生的“CARTO" 介绍一下Ensite 3000指导下的常见消融 这是该系统的电极贴片 Ensite系统采用的是贴片定位技术,分六块贴片,前后、左右、头颈后部,和左大腿内侧 中间的是一个计时模块,一旦激活计时模块,系统便倒计时18小时。

这是ensite系统的组成,想有些同道在导管室已经见过了,但还是给大家看一下 以房颤消融AF为例简要说明一下,第一步,导管进入心腔后由于AF需要穿房间隔,待穿刺后激活系统,系统可以显示导管在心腔内的位置,注意,图中一个长的是放在CS的冠状窦电极,一个是在心房4极电极

这是用导管在建立左心房模型,导管到过的位置就可以被记录下来,这样可以用导管在心腔内勾画一个模型,而且是立体的,图中是建的左房,因为房颤要打左房和肺静脉 也可以让患者先做一个心脏CT造影,然后将CT导入改系统,先用导管建模,建完后和CT的三维成像融

神经电生理

第十章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 范围包含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检查,其方法包括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神经传导测定、特殊检查、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检查,还包括低频电诊断(low frequency electrodiagnosis):即直流-感应电诊断(Galvanic-Faradic electrodiagnosis)和强度-时间曲线(intensity-time curve)检查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及评估神经和肌肉病变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 第一节概述 从神经电生理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各种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来实现的。对于运动神经来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刺激了运动神经纤维,冲动又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到达肌肉,从而产生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对于感觉神经来说,电位是通过刺激感觉神经产生,并且沿着神经干传导;而肌电图分析的是静息状态或随意收缩时骨骼肌的电特征。 一、神经肌肉电生理特性 (一)静息跨膜电位 细胞膜将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隔离开,细胞内液钾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氯离子和钠离子浓度,胞内液较胞外液含有更多的负电荷,造成膜内外存在一定的电位差,而且细胞内相对细胞外更负,这种电位差即为静息跨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人类骨骼肌的静息跨膜电位是-90mV。在正常情况下,离子流人和流出量基本相等,维持一种电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维持,需要有钠钾泵存在,所以静息电位,又称为钾离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神经系统的各种信息,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在静息期,钾离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钠离子则不能。当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就进行一次去极化,此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通透性明显提高,钠离子大量流入细胞内使细胞进一步去极化,当钠离子去极化达到临界水平即阈值时,就会产生一个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随后,钾离子通透性增加,而钠离子通透性则逐渐降低,使动作电位突然下降到静息水平,使膜超极化,随后再缓慢回到静息电位水平,完成一个复极化周期,这就形成了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基础。轴索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着轴索向两端扩散,在有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只在郎飞结之间跳跃式传播,而在无髓神经纤维上,则是持续缓慢向外扩散。 (三)容积传导 不论神经传导或针电极肌电图,其记录电极所记录到的电位都是细胞内电位经过细胞外体液和周围组织传导而来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容积传导(volume conduction),容积传导又根据其电位发生源和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远近分为近场电位(near-field potential)和远场电位(far-field potential),神经传导和肌电图记录的都是近场电位,诱发电位记录的是远场电位。在神经电生理检查中,凡是向上的波均被称为负相波;向下的波均被称为正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接近,通过并且离开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产生一个典型的三相波(图10-1A),多数感觉神经或混合神经电位都具有这种典型三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位于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出现一个典型的双相波,负相在先,正相在后,这也是常规运动神经传导中记录到的典型波形(图10-1B)。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