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6-30章)】【圣才出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6-30章)】【圣才出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6-30章)】【圣才出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6-30章)】【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1.如何理解韦伯社会学同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联系?

答: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是现象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1)韦伯深受德国历史主义的影响,认为人与动物不同,社会与自然不同,没有客观的规律,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用于研究社会,要正确认识社会,就必须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通过研究个体行动者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来研究社会。他认为,所谓社会行动,就是指行动者主观上有目的,并且其行动指向他人,意义为他人所理解的行动。他从社会行动出发,研究社会关系、群体组织、制度与权力等等。他的社会学坚持一种方法论个体主义,把理解与解释结合起来了,注重对主观因素的研究。因此,韦伯的解释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

(2)舒茨认为,韦伯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是舒茨同时又认为,韦伯关于行动意义的概念充满矛盾,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存在很多不深入与模糊之处,舒茨对韦伯的理想类型的“极端历史主义”运用也不能接受。因此,舒茨想为解释社会学建立一个意义理论的基础,并由此生发开来;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

(3)由此可见,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发端于对韦伯的批判性发展。终其一生,韦伯的解释社会学都是舒茨社会学思考的出发点,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就是对韦伯社会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2.舒茨在哪些方面深化了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答:(1)舒茨指出韦伯观点的不足:

①韦伯认为社会行动的关键是行动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根据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的强度程度不同,区分出从完全不考虑他人,到以对他人的行动意义的理解为基础而

产生的行为,因而行动的意义就有多种含义。因此,韦伯没有充分考虑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行动的意义产生的复杂影响。

②韦伯在分析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时,只是把它们看成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的意义,而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真正区别。

③韦伯关于观察式理解与动机式理解的区分是无意义的,并不能真正理解行动的意义。

④韦伯对行动动机的论述,没有认识到,动机有两种含义,可以指一个人努力实现的目标,也可以指行动的原因,因此动机有目的动机与原因动机之分。

⑤韦伯没有指出行动的核心特征。舒茨认为行动的核心特征是筹划(project),正是通过筹划,行动者将其行动的意义指向他人,对他人产生影响。而韦伯所说的以他人为指向的行动,并不一定会影响到他人,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以他人为取向”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行动。

(2)舒茨的深化:

①对行动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行动的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涉及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

a.主观意义是“我”(行动者)如何确定意义的问题。主要涉及的是时间问题,也就是行动者自己的意识流问题。

b.客观意义是“我”与他人如何建立主体间性的意义问题。主要涉及的是观察者与行动者之间的符号与沟通问题。

②区分了行动与行为

a.行动是一种正在进行的、发生的过程,也是一个意识过程,具有时间性。

b.行为则是已经完成的、空间化了的行事状态,是已经完成的行动。

③解释图式

意识关注会从绵延的时间流中挑选出若干经验,并进一步构成一个综合体,这种综合体实际上就是意义结构。这种意义结构不断积累,就组成了我的“手头库存知识”,有了这些知识,处于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者可以把过去的经验进行有序安排,形成一种经验图式,并凭着这些经验图式而赋予行动以意义,这种经验图式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者的解释图式

④区分了行动的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观察式理解与动机性理解

在此基础上,舒茨区分了行动的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观察式理解与动机性理解。行动者的行动的意义,是行动者主观内部的意义,与作为解释者赋予行动者的行动的意义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行动者的行动的意义相对于解释者来说,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意义。

⑤主体间性

自我的意义确立过程,与对他人的经验的理解涉及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验与解释图式。我对他人的行动的理解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主体间的交流、沟通才能实现。他认为,只有在主体间性的关系中才能理解他人行动的意义。

舒茨关于主体间性的研究,是通过描述分析常识世界的各种类型化进行的。如果我的身体是处于一种此在,而同伴的身体则是一种彼在,而我改变我的位置,从此在移动到彼在,彼在也就成为一种此在,我就可以从彼在观察到我从此在出发所察觉的同样的事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我们就可能理解他人的行动的意义。

3.分析从主体间性同从主客关系观察社会生活的区别与联系。

答:(1)主体间性

①主体间性。即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和判定。主体间性有不同的级别,一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个人的意图的判断和推测。二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个人关于其他人意图的判断和推测。

②不同层次的主体间性

在理解主观意义时,我们是与他人处于一个直接的经验的世界中,而在理解客观意义时,我们则是在一个匿名世界中,不与行动者直接接触。舒茨据此将生活世界描绘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主体间性世界。

一是直接经验的同伴世界。直接经验的世界其核心是面对面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空间与时间本质具有直接性,参与互动的人会有意识地考虑面对他的人。如果在这种直接面对面的关系中,每个参与者彼此相互察觉,并抱着同情态度参与他人的生活,就会形成“我们的关系”。“我们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原型,直接经验是其他层次的世界的基础。

二是间接经验的同辈人世界。一旦我们从直接经验过渡到间接的社会经验,他人的鲜活性就会降低。与直接经验的世界的时空直接性相对,这种情况下时空是间接的,形成的是“他们的关系”,“他们”与“我们”形成的是一种非直接接触的同辈人世界。

三是间接经验的前人世界。前人世界存在于我出生之前,是一个已经结束并成为过去的世界。前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是一种固定了的关系,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过去,在理解他们的行动的意义的时候,我不可能影响前人,只有前人可能影响我。前人与我的社会关系,最后是我自己的单向的“他人取向”。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以外,还有间接经验的后人世界等。总之,舒茨对生活世界的划分,是以主体间的匿名性程度与理想类型的具体性程度,以及主体间有空间横向与时间纵向的关系为标准的。从中我们可能看到,生活世界是一个从时空直接性逐渐过渡到不具备这种直接性的世界。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世界中行动,并理解他人行动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又形成和影响这样的社会结构的。

(2)主客关系

主客关系。即主体人与客体物间的关系。

(3)区别

①观察社会生活的角度不同。从主客关系观察社会生活属于从主体性角度出发观察社会生活;而从主体间性观察社会生活则属于从主体间的匿名性程度与理想类型的具体性程度出发的。

②观察社会生活的时间跨度不同。从主客关系观察社会生活并不涉及时间因素,而从主体间性观察社会生活则有空间横向和时间纵向的关系的标准。

③对他人行动的意义的理解程度不同。主客关系没有认识到每个人的意识流、每个人的行动的主观意义,决定了通过主客关系观察社会生活时,通过观察与移情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人行动的意义的。而主体间性在观察社会生活时,融入了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断和判定,融入了观察的同时加入了移情,这就加深了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程度。也就是说,我们也不可能通过客观意义对行动达到真正的理解,只有触及他人的主体经验的意义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

(4)联系

①主客关系是主体间性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主体间性与主客关系相比,出现的较晚。主体间性的产生借鉴了主客关系的相关内容。

②主体间关系是主客关系的升级和补充。主体间性是在主客关系不能很好的解释社会生活的背景下产生的,弥补了主客关系的不足。

③同时,应该看到主体间性不是反主客关系,也不是对主客关系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客关系的扬弃。

4.如何理解和评价舒茨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理论及其意义。

答:(1)舒茨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理论

①舒茨明确指出,生活世界不仅包括日常实在,也包括许多其他世界,如幻想世界、梦的世界等,这些有限的意义域都延伸到日常生活世界,但与日常生活世界有区别。

②日常生活世界是经验实在的原型,其他有限的意义域都是它的变体。在不同的意义域中,有着不同的认知风格,我们不能从一个有限的意义域顺利地跳到另一个意义域,只能通过“跃迁”的方式才有可能实现。

③这些不同的意义域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其中日常生活世界的实在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最高实在”或“至尊实在”,是生活世界的中心,其他意义域都是一种准实在,都可以看作是这个基本实在的变样。日常生活的实在感首先体现在日常生活这个至尊实在中,直接可以触及的那部分生活区域。

④在我所在的生活世界中,我的身体位置始终是各种行动的坐标系统之原点,此时此刻是总是所有时间的源头,在可以触及的时空区域中,我可以通过直接行动来影响、改变的部分,就是我的操作区域,它构成了全部实在的核心部分,只有对这个区域的物体的经验,才给予了我最确实的实在感。从这个核心区域向外推,就是我可以潜在触及的区域和不能直接触及但可以通过行动间接影响的区域。

⑤在我可以潜在接触的区域,有一部分是我以往接触的,只是我现在走开了,暂时不再接触,但我可以回过头来在任何时候接触这个区域,世界的很多区域并不因为我的不在场而就不存在,生活世界的这种时间结构正是普通人超验感的基础。

⑥日常生活的实在感与超验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体现了生活的两面性,一方面,生活世界是我们生活的、经历的或者说是承受的实在,另一方面,它又是我们借助行动来控制或未能控制的实在。

(2)评价

①舒茨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研究使现象学社会学更加系统、全面、精致和完善。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题库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 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 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危重症护士资格认证: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是对急诊和危重正护士的从业资格进行的认证制度,即要求注册护士在经过专门培训获得证书后方可成为急危重症专科护士。 二、选择题 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C) 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 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A) A.人工呼吸机 B.血液透析机 C.心电监护仪 D.除颤仪 E.输液泵 3.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 年 年 年 年 年 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多少个学科(D) 年,哪个学科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的学科(D) A.急诊医学 B.院前急救医学 C.灾害医学 D.危重症医学 E.急求医学

6.在我国,急症医学何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B) 年 年 年 年 年 7.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何年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D) 年 年 年 年 年 8.我国第一张ICU病床建立于(B) A.上海中山医院 B.北京协和医院 C.广州珠江医院 D.北京304医院 E.四川华西医院 9.美国的急诊和危重症护士执照有效期通常为(C) 年 年 年 年 E.终身 10.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认证工作始于(E) 年 年 年 年 年 三、简答题 1.简述在急危重症护理学起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主要经历了急救护理的建立,危重症护理的建立以及急危重症狐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等几个重要阶段,相对应的标志性事件有: (1)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前线的英国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使死亡率下降到2%。随着战场救护的成功实施,急救护理得以建立。 (2)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伤员救护过程中,南丁格尔还首次阐述了在医院手术室旁设立术后病人恢复病房的优点。从此,192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建立了神经外科术后病房。1927年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在芝加哥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建立了休克病房,以救护在战争中受伤或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战士。这些都标志这危重症护理的雏形建立了。(3)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铁肺被用于救治脊髓灰质炎病人,堪称是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建立。伺候,各大医院开始建立类似的监护单元。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危急重症护理学逐步建立和成熟。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八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 答:“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做整体研究的社会科学。它横跨经济、政治、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它的意义在于寻找混合了人类知识及哲学的源头。“社会学”一词是由孔德首创的,他试图使用一种物理学的方法来统一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历史、心理和经济学,从而建立经得起科学规则考验的学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社会学使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以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会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由微观层次的社会行动或人际活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分放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或是当代社会如何形成演进以至今日的过程,不但注重描述现况,也不忽略社会变迁。家庭、各式各样的组织、企业工厂等都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这些研究对象的共通点是一些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事实。 2.工业革命 答:工业革命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来的,是指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发生在英国的从手工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的技术、经济变革,后来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

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社会问题 答:社会问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也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二、简答题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背景。 答:(1)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民主意识的觉醒,但也伴随着社会规范的混乱。十九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也是其弊端开始暴露的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例如市民社会的危机表现为三次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罢工和德国纺织工人起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 ②科学条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论等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当

《急危重症护理》习题集附答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习题集附答案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A1型题 1.急诊医学发展最快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芬兰 E.加拿大 2.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972年B.1982年 C.1979年 D.1980年 E.1986年 X型题 3.以下哪些可以作为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A.急性心肌梗塞B.胃穿孔 C.病毒性肝炎 D.鼻出血 E.上消化道大出血 4.急诊医疗体系包括 A.医院前的救护 B.到达急诊室后的处理 C.普通病房的护理 D.重症监护病房的加强护理 E.转运途中的监护 5.学习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习要求可有 A.抢救病人后及时总结救护经验 B.常去急诊室见习 C.在学习和生活中强化急救意识

D.只要肯花时间一定能练好急救技术 E.对朋友宣传急救号码 6.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现状是 A.急诊医疗体系基本建成 B.整体护理理念已逐步渗透入急危重症护理中C.急救护理技术尚需规范化 D.已意识到急救护理范围社会化的重要性 E.已经培养了大批急诊急救的专科护士 名词解释 1.急危重症护理学 2.急诊医疗体系 简答题 1.简述学习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方法。 2.谈谈你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认识。 【答案】 1.C 2.C 3.ABDE 4.ABDE 5.ABCE 6.ABCD 名词解释 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对各类急性病、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症病人实施抢救和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和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的新兴综合性学科。 2.急诊医疗体系:急诊医疗体系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和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在抢救急危重病人中发挥重要作用。 简答题(略) 第二章院外急救 【练习题】 A1型题 1.院前急救是指 A.急危重病人的现场救护 B.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的抢救 C.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D.途中救护 E.现场自救、互救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家庭和教育背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市,父亲是一位地方

行政官员,母亲是一位加尔文教信徒,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在18岁那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服军役后来又来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业,博士后毕业后留在柏林大学任教。1889年以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891年,韦伯又写了博士后论文《罗马农业史》,获得了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资格,被聘请为柏林大学的法学讲师,1892年提升为副教授。 2.学术生涯 1895年,韦伯发表了就职演说《论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受到了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896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弗赖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这期间,韦伯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他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论文,而且还热情地同各界学者开展广泛的交往,并且还在基督教团体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韦伯逐渐成为德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位很有影响的青年学者。 1903年,韦伯同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作编辑德国主要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文献》。1904年,韦伯应邀到美国讲学,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认为同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有关。 3.主要著作 《用作文化科学逻辑性的批判性研究》、《新教各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导言》、《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代犹太教》、《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中立性的意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城市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社会》、《音乐理性及社会的基础》、《经济通史》、《国家社会学》等。 4.思想来源 对韦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

重症护理学试卷及答案3答案

急重症组练习题题三 A1型题 1、CVP的高低,主要反映( C ) A、左心室前负荷 B、左心室后负荷 C、右心室前负荷 D、右心室后负荷 E、胸腔内压力 2、ARDS并发左心衰竭时,最佳的诊断方法是测定( D ) A、动脉压 B、中心静脉压 C、周围静脉压 D、肺动脉楔压 E、心排出量 3、诊断心肌梗死最实用的方法是( C ) A、临床特征 B、胸片 C、心电图 D、心脏超声 E、冠状动脉造影 4、当PO2少于多少时,SpO2的下降比PO2的降低更为迅速( E ) A、100mmHg B、90mmHg C、80mmHg D、70mmHg E、60mmHg 5、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多少,提示肾功能重度损害( E ) A、80ml/min以下 B、60ml/min以下 C、50ml/min D、40ml/min以下

E、30ml/min以下 6、无意识的病人,造成呼吸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D) A、会厌部痉挛 B、异物吸入 C、气道狭窄 D、舌根后坠 E、痰液壅塞 7、用于心肺复苏的药物中,目前首选的仍然是( A ) A、肾上腺素 B、利多卡因 C、阿托品 D、碳酸氢钠 E、苯妥因钠 8、实施电击除颤时,成人首次单相波除颤能量为( B ) A、160J B、200J C、260J D、300J E、360J 9、脑复苏的治疗措施中,头部降温要求头部温度在( D ) A、B、C、D、E、 0、脑复苏时,利用呼吸机过度通气,其目的是( D ) A、维持呼吸 B、纠正缺氧 C、促进排痰 D、减轻脑水肿 E、防止肺部感染 1、当尿量维持在多少以上时,一般说明休克已经纠正( C ) A、10ml/h B、20ml/h C、30ml/h D、40ml/h E、50ml/h 2、改善组织灌注的根本措施是( A )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霍曼斯的人际交换论)【圣才出品】

第九章霍曼斯的人际交换论 9.1 复习笔记 一、学术背景 1.学术生涯 霍曼斯(George C.Homans)1910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l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美国海军服役四年后,到哈佛大学任教,在那里渡过了他的大部分学术生涯。在一次关于帕累托社会学理论的研讨会上,霍曼斯对社会学产生了学术兴趣,从此开始了社会学研究活动。1964年曾当选为美国社会学会会长。 2.主要著作 《帕累托学说入门》、《人类群体》、《婚姻、权力及最终原因:对单系交表婚姻的研究》、《社会行为的基本形式》、《社会科学的本质》。 3.思想来源 霍曼斯的人际交换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英国古典经济学、马林诺夫斯基和列维一施特劳斯为代表的人类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1)同米德和库利等人一样,霍曼斯也从华生和斯金纳等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接受了很大影响。他认为,确实应当像行为主义者所坚持的那样,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们的外显行为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交换行动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否则又将陷入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中。 霍曼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那里接受的基本命题主要有7个:

①在任何既定的情境中,有机体都能开展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②有机体能够重复开展那些过去已证明能够获得报酬的行为。 ③有机体能够在与过去曾获得报酬相似的情境中重复过去的行为。 ④现在发生的刺激如果在过去发生过、并且曾使行为者获得了报酬,那么当下的刺激将使有机体重复过去的行为。 ⑤行为的重复只有在继续获得报酬时才能发生。 ⑥如果在相同情境中发生了与过去相同的行为,但是没有获得报酬,这时有机体将会出现情境冲动。 ⑦有机体从某一行为得到的报酬越多,越有可能发出替代行为,以便谋取其他方面的报酬。 (2)马林诺斯基通过对太平洋的美拉尼亚群岛中土著人的实地考查,阐述了原始群体以互惠为基本特征的生活方式,认为互惠性的交换活动是原始人结成社会群体、维持交往关系的基本条件。马林诺斯基关于原始人社会交往的互惠原则为基础的观点,不仅使霍曼斯确立互利的社会交换理论获得了思想来源,而且也为他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3)英国古典经济学比人类学更重视人际关系中的利益因素。亚当·斯密认为应当从个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出发看待一切社会现象,任何复杂的社会生活都可以从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中找到根源。霍曼斯的的社会交换理论中,许多解释都沿用了经济学的术语,尤其是代价和报酬两个概念,已经成为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范畴。 二、小群体的结构与功能 1.活动、互动、情感 活动、互动、情感,这三个概念是霍曼斯分析小群体行为结构的基本概念。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

单选题 1、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时的疼痛宜用( D )。 A.休息 B.硝酸甘油 C.消心痛 D.吗啡 E.安定 2、动脉穿刺部位首选( A ) A.左手橈动脉 B.右手橈动脉 C.腹股沟处股动脉 D.右手肱动脉 E.左手肱动脉 3、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 D ) A.胸骨中、上1/3交界 B.胸骨角 C.胸骨 D.胸骨中、下1/3交界 E.以上都不是 4、以下哪种心电图表现在心搏骤停中最常见( B ) A.心—电机械分离 B.室颤 C.房颤 D.心室停顿 E.室速 5、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是(B )。 A.5:1 B.30:2 C.15:1 D.5:2 E.15:2 6、急性强酸强碱中毒应给予(B )以保护胃黏膜。 A.牛奶或蛋清水 B.液体石蜡 C.清水或生理盐水 D.10%活性炭悬液 E.1:5000高锰酸钾液 7、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典型的临床表现为( B )。 A.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B.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 C.低血压、呼吸困难、心律失常 D.头痛、恶心、呕吐 E.发热、黄疸、腹痛 8、机械通气时的吸氧浓度一般不宜超过(E )。

A.21% B.30% C.40% D.50% E.50%~60% 9、需要较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最好行( D ) A.经口明视插管术 B.经鼻明视插管术 C.环甲膜切开 D.气管切开置管术 10、人工呼吸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 A.胃扩张 B.肺炎 C.误吸 D.返流 11、心肺复苏时的给药途径目前不常用的是( D ) A.周围静脉 B.中央静脉 C.气管插管 D.心包穿刺 12、患者血乙醇浓度达到( A ),进入兴奋期,即感头痛、欣快、兴奋。 A.11mmol/L(50mg/dl) B.43mmol/L(200mg/dl) C.87mmol/L(400mg/dl) D.33mmol/L(150mg/dl) E.54mmol/L(250mg/dl) 13、以下哪一种休克不属于根据病理生理学方法进行的分类( C ) A.低血容量性 B.心源性 C.过敏性 D.阻塞性 14、下列对ICU设备管理中错误的是( D ) A.专人负责仪器的清洁、消毒、定期检查和维修 B.搬动仪器时应先关机 C.ICU抢救器械和药品应做到专人负责,定位置、定数量、定品种 D.ICU仪器可短时外借或挪用 15、进行心电监护,安装电极时,选择的导联应明显显示(A ) A.P 波 B.QRS 波 C.T 波 D.均应明显显示 16、代谢性酸中毒时最突出的表现是(A ) A.呼吸深快 B.心跳加快 C.嗜睡 D.恶心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 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六章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方法论整体主义 答: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是指以整体作为研究的基点,通过群体行动的分析来说明学科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内容的方法体系。西方社会学理论以功能主义为代表,坚持方法论的整体主义。他们以宏观社会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社会系统层次的问题的分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学术环境的变迁,整体主义方法论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 2.社会组织 答: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3.社会资本(科尔曼) 答: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所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义务与期望;②信息网络;③社会规范;④权威关系;⑤社会组织。 4.法人行动者

答:科尔曼所说的“法人行动者”是指,自然人行动者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与其他行动者在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新的行动单位,它同自然人行动者一样具有自己的资源、利益、权利、义务和责任,其行动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科尔曼认为,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原始的社会组织正逐渐被人工创建的、有目的的各种社会组织所代替。这些新的社会组织已经和自然人一起构成社会的基本行动单位,科尔曼称之为“法人行动者”。在现代社会,企业、学校、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等等社会组织都是科尔曼所说的“法人行动者”。 5.形式理性 答:形式理性是指理性选择中的意识活动形式应当是计算的。计算有几个最基本的特点或内容:量化、符号化、逻辑推论和效益预测。 6.实质理性 答:实质理性是就理性选择行为的内容而言,是理性选择的目标和结果的实现程度。同形式理性相比,实质理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因为它并未表现出清晰的形式。 7.过程理性 答:过程理性是由西蒙提出来的。西蒙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过程理性”概念,他指出,行为是过程理性的,是指它是适当的深思熟虑的结果。其过程的理性取决于成生他的过程。当心理学家使用‘理性’一词时,通常他们头脑中想到的是过程理性。西蒙在论述过程理性时,不仅仅注意选择中的计算和推理形式,而是要在选择的过程中揭示意识活动形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019年急危重症护理学习题库

急危重症护理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患者进入医院前的救护。 2.急救绿色通道:为了确保危重患者和急诊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进行,医院应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 3.M O D 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 4.急诊分诊:是根据病人的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以便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的技术。 5.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肾功能急剧、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6.E M S S(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综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7.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8.急性中毒: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和有毒动植物,毒物的毒性较剧烈或短时间内大量、突然地进入人体内,迅速引起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9.血氧饱和度(S a O2):S a O2系指动脉血单位血红蛋白和O2的百分比。 10心搏骤停:是指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心脏,在严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突然停止跳动而不能排出足够的血液,引起全身缺血、缺氧。 11.中暑: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或烈日暴晒下,是以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 12.重症监护病房(I C U):是医院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检测、强化治疗,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的医疗场所。 13.H e i m l i c h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抢救事物、异物卡喉所窒息的抢救方法。通过给膈肌下突然向上的压力,驱使肺内残留的空气气流快速进入气管,达到驱出堵在气管口的食物或异物的目的。 二、填空题 1.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包括接诊、分诊、急诊护理和转诊四个环节。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9~12章)【圣才出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霍曼斯的人际交换论 9.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学术生涯 霍曼斯(George C.Homans)1910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美国海军服役四年后,到哈佛大学任教,在那里渡过了他的大部分学术生涯。在一次关于帕累托社会学理论的研讨会上,霍曼斯对社会学产生了学术兴趣,从此开始了社会学研究活动。1964年曾当选为美国社会学会会长。

2.主要著作 《帕累托学说入门》、《人类群体》、《婚姻、权力及最终原因:对单系交表婚姻的研究》、《社会行为的基本形式》、《社会科学的本质》。 3.思想来源 霍曼斯的人际交换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英国古典经济学、马林诺夫斯基和列维一施特劳斯为代表的人类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1)同米德和库利等人一样,霍曼斯也从华生和斯金纳等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接受了很大影响。他认为,确实应当像行为主义者所坚持的那样,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们的外显行为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交换行动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否则又将陷入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中。 霍曼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那里接受的基本命题主要有7个: ①在任何既定的情境中,有机体都能开展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②有机体能够重复开展那些过去已证明能够获得报酬的行为。 ③有机体能够在与过去曾获得报酬相似的情境中重复过去的行为。 ④现在发生的刺激如果在过去发生过、并且曾使行为者获得了报酬,那么当下的刺激将使有机体重复过去的行为。 ⑤行为的重复只有在继续获得报酬时才能发生。 ⑥如果在相同情境中发生了与过去相同的行为,但是没有获得报酬,这时有机体将会出现情境冲动。 ⑦有机体从某一行为得到的报酬越多,越有可能发出替代行为,以便谋取其他方面的报酬。 (2)马林诺斯基通过对太平洋的美拉尼亚群岛中土著人的实地考查,阐述了原始群体

最新急危重症护理学题库(精品收藏)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 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 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危重症护士资格认证: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是对急诊和危重正护士的从业资格进行的认证制度,即要求注册护士在经过专门培训获得证书后方可成为急危重症专科护士.二、选择题 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C) 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 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A) A。人工呼吸机 B。血液透析机 C。心电监护仪 D.除颤仪 E。输液泵 3.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E.1974年 4.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多少个学科(D) A.20 B。21 C.22 D.23 E。24 5.1983年,哪个学科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的学科(D) A.急诊医学 B.院前急救医学 C。灾害医学 D。危重症医学 E.急求医学 6。在我国,急症医学何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B)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E.1986年 7.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何年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D)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5-30章)【圣才出品】

第二十五章社会信任理论 25.1 复习笔记 一、西方社会信任研究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家对信任的研究 (1)多伊奇 多伊奇(Deutsch)是研究信任问题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多伊奇对囚徒困境中的人际信任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人际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两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会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人际信任被看作是一个由外界刺激决定的因变量。多伊奇有关囚徒困境中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信任研究的先河。 多伊奇将信任理解为对情景刺激的反应,而情景刺激决定了个体心理与行为。他又将信任理解为一种心理预期或期望,一种非理性的风险行为,这一思想影响了以后学者对于信任的界定。在多伊奇之后,众多的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将信任界定为一种心理期望或期待。 (2)罗特尔与赖兹曼 罗特尔(Rotter)与赖兹曼(Wrightsman)把信任看成是存在于个人内部的性格特质,或一种经过社会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罗特尔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之可靠性的一般性的期望。赖兹曼认为,信任是个体特有的对他人的诚意、善良及可信性的普遍可靠性的信念。信任是对他人的动机、人格方面的信任。罗特尔与赖兹曼对于信任的看法不像多伊奇那样,认为信任是外在情景刺激的结果,而是内

在的个人经历、个人对人性的看法等使他(她)形成了对一般性的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一般性期望。信任只是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 (3)萨贝尔 萨贝尔(Sabel)对于信任的研究较早地涉及社会信任。在他看来,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双方都不会利用对方之弱点的信心。萨贝尔对于信任的这一界定,说明他将信任理解为基于人际交往双方共有的信心或认识(如共有的概念、观念,道德或法律共识),并且这种信任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萨贝尔所理解的信任就是一种相互信任。 (4)莱维斯和维格尔特 莱维斯(Lewis)和维格尔特(Weigert)等人对于人际信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它基于人际交往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他们依据人际信任的基础是理性还是情感,将人际信任分为认知性的人际信任与情感性的人际信任两种类型。前者是基于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人际信任,后者是基于与他人的强烈的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人际信任。 2.社会学对信任的研究 社会学对于信任的研究基本上脱离了纯粹的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范畴,开始把信任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与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规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把信任本身看做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学家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是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的社会学家将这种意义上的信任理解为“社会信任”。 (1)卢曼 卢曼以新功能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信任,认为信任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信任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微观的个体信任或“私人信任”,而是宏观层面的“系统信任”。卢曼把行为者

急重症护理学试题

德宏职业学院 2014 年 6月 护理 专业 专 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期末试卷A 卷 本试卷共6页共三大题,考生在作答前应先检查是否有缺页、白页、以防漏答。查对无 误后,请先填写考生信息,再答卷。 一、单选题 (请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每题1分,共80分) 1.2 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患者救治 A 人工呼吸机 B 血液透析机 C 心电监护仪 D 除颤仪 E 输液泵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不包括 A 医院前的救护 B 到达急诊室后的处理 C 转运途中的监护 D 普通病房的护理 E 重症监护病房的加强护理 3.以下病例不需启动EMSS 的是 A 心肌梗死 B 窒息 C 休克、骨折 D 乙型肝炎 E 急腹症 4. 关于抢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哪项错误 A 定人管理 B 定品种数量 C 定期检查 D 定位放置 E 外借时一定要登记 5. 一位昏迷患者被家属送急诊科就诊,为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各种处置和治疗前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B 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识制度 C 让患者(或家属)讲述患者姓名 D 实行双人核对制度 E 核对床号、药名、治疗途径 6. 我国ICU 病房护士人数和床位数之比为 A 0.4:1 B 1:1 C 2:1 D 2.5~3:1以上 E 5:1以上 7. 分诊程序应及时而简洁,一般要求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A 1~2分钟 B 3~5分钟 C 5~8分钟 D 8~10分钟 E 10~15分钟 8. 一工厂突发火灾,数十名伤员转运到急诊科,此时分诊护士的首要任务是 A 迅速检伤,病情危重程度分类 B 做好常规来诊患者的解释工作 C 发现危重患者立即投入抢救中 D 配合治疗区护士共同参与抢救 E 准备与来诊家属沟通 9. 患者,女性,24岁,高热一天,最高体温39.2℃,到急诊科就诊。查体:神清,胸前、 耳后出现散在水痘,无鼻塞、咳嗽症状。分诊护士正确的处理是 A 按高热患者分诊 B 按急重患者分诊 C 安排到隔离室就诊 D 按正常轻症患者分诊 E 安排到皮肤科会诊 10.分诊问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测量生命体征 B 收取挂号费用 C 初步确定患者诊断 D 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E 了解患者的主诉 11.下列哪种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A 室颤 B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C 无脉性电活动 D 室速 E 停搏 12.下列哪项是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要目标 A 迅速准确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 B 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C 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 D 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 E 改善并维持心肺功能 13. 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将患者放置适当体位,下列正确的是 A 患者躺卧在软床上 B 头部位置高于心脏 C 双手放于胸前 D 仰卧位,头、颈部应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面上 E 可采取头高脚低位 14. 关于成人胸外按压的陈述,正确的是 A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B 胸骨下陷少于5cm C 停止胸外按压查看心电监护 D 胸骨下压时间长于放松时间 E 按压与通气之比为15∶2 15.判断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不包括 A 瞳孔由大变小 B 每次按压可触及颈动脉搏动 C 尿量增加 D 出现睫毛反射 E 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 16.终止室颤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 A.胸外心脏按压 B.除颤 C.气管插管 D.球囊-面罩通气法 E.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抢救药物 17. 脑复苏的主要措施 A.维持血压和体温 B.降低低温和血压 C.防治脑缺氧、提高颅内压 D.防治脑水肿、利尿、维持体温 E. 维持血压、防治脑缺氧、低温 18. 患者,男性,49岁,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为诊断,送入急诊抢救区,此时患者突发 室颤,在对患者进行CPR 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至61次/分,但呼吸仍需通过气管插管应用简易呼吸器进行支持,作为抢救配合护士,你应给予的人工呼吸频率是 A.每2~4秒一次 B.每4~6秒一次 C.每5~6秒一次 D.每6~8秒一次 E.每8~10秒一次 学年 学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考 生 答 题 不 得 超 过 此 线

2019年急重症护理学习题

2019年急重症护理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 1.有关EMSS的组成,以下哪项不包括 A、现场救护 B、转运及途中监护救治 C、院内急诊急救、重症监护 D、院内康复训练二、填空 1.急重症护理学包括、和。 三、名词解释 1.EMSS 四、问答题 1.学好急危重症护理学有何重要意义?选择题答案:D 第二章院外急救一、选择题 1. 在院外救护中,下列哪项做法不妥 A、急救与呼救并重 B、先施救后排险 C、先重伤后轻伤 D、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2.现场急救病人的体位合理放置,下列哪项错误A、呕吐者,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物入气管而窒息 B、被毒蛇咬伤下肢时,要使患肢放低,以减慢毒汁的扩散 C、腹痛者,屈双膝于腹前,以放松腹肌 D、咯血者,向健侧卧位,以利血块排除 3.当一个人突然晕倒在地,以下哪项做法不妥 A、必须快速判断现场是否安全 B、采取“轻拍重喊”判断病人是否有意识 C、病人的头部或颈部有明确外伤或有可疑外伤,决不能摇其头部 D、一旦病人神志不清,应尽快搬动病人并送至医院 4. 当人晕倒在地呈俯卧或侧卧时,应将其翻转成仰卧位,以下步骤哪项不对 A、救护者位于病人一侧,先将病人的双上肢放置于身体两侧 B、将病人远离救护者侧的小腿放在近端小腿上,两腿交叉 C、一手托住病人头后颈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远离救护者侧的腋下或胯部 D、使

病人头、颈、肩、躯干呈一整体向救护者翻转并将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5. 有关院外急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尽量少移动或不移动病人 B、注意倾听病人或目击者的主诉 C、要重点观察伤病员的生命体征 D、要立即转运所有病人病人6. 对急危重病进行现场快速评估判断,以下哪项不对 A、对婴儿轻拍面颊观察其有否出现哭泣等反应来判断意识 B、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方法来判断判断病人自主呼吸是否存在 C、触摸脉搏了解病人脉率及脉律及动脉搏动是否存在D、如神智清肢体不能活动要警惕脊髓损伤,注意制动保护 7.伤病员分流时,下列做法哪项错误 A、轻度损伤者经一般处理后可分流到住处或暂住点,或到社区卫生站点 B、中度损伤者经对症应急处理后可分流到附近有条件的医院 C、重度损伤者立即分流到附近有条件的医院 D、死亡者做好善后与遗体处理 8. 给伤员松解或去除衣、裤、鞋和头盔时,错误的做法是 A、脱上衣应先健侧后患侧 B、脱长裤均可抬高小腿,拉下长裤 C、脱鞋袜应托起并固定住踝部,解开鞋带,向下再向前顺脚型方向脱下鞋袜 D、脱除头盔应用力将头盔的边向外侧扳开,再将头盔向后上方托起 9. 有关“生命链”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A、早期通路是指从第一现场发出的呼救信号至急救系统,启动救援医疗服务系统 B、早期心肺复苏时指“第一目击者”对身边的患者做出第一反应,实施现场心肺复苏 C、早期除颤是指现场最初目击者可尽早使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课后习题(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一章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1.布迪厄怎样反对“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他在什么意义上超越了二者的对立? 答:(1)在传统的社会科学中,面对初级客观性和次级客观性形成了不同学科或不同思维方式,布迪厄称之为“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的对立。 ①社会物理学的代表是孔德和迪尔凯姆,他们把社会世界看成是外在于主观意识的,可以用外部观察、测量和统计的方法加以研究的物理现象,并自誉为采取了一种纯客观的、确实可信的科学原则。 ②社会现象学的代表是萨特和加芬克尔,他们强调社会世界的主观性,把个人的意志选择、价值理想和情感体验看成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像叔本华和尼采那样从个人的表象和意志出发来解释社会生活。 (2)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表现了学术界对社会生活的分裂性认识。 ①社会物理学方法所把握到的物质关系和社会现象学所把握到的精神关系,是从不同的原则分析出来的两种层面的客观关系,但二者在现实生活中是统一在一起的。 布迪厄认为,社会物理学关于社会生活客观性的理解是简单的,其重要失误在于它未能在形成过程中来理解社会客观性,而无论何种类别的社会客观性都不是离开主观性独立自生的,都是在各种主观因素的参与中才生成的,社会物理学方法否认了这一点,把具有客观性的物质关系或经济关系中的主观因素完全“物化”了。 ②社会现象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社会物理学的直观机械性。强调了社会生活中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它未能把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放到具体的社会条件中去考察,缺乏对主观性要受

到种种外在条件限制的理解,所以陷入了欧洲哲学史上目的论的旧辙。 (3)布迪厄从关系主义方法论超越主观和客观二元对立,要把主观和客观各种层面的研究都纳入自己的视野中,但是客观性研究应当优先于主观性研究,并且关于各种社会位置或社会条件的客观性分析是关于精神意识的主观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2.怎样理解和评价布迪厄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答:(1)布迪厄多次指出,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确立了研究社会问题的关系论原则。在他看来,社会学视野里展开的社会世界,其本质就是各种关系。 布迪厄的关系主义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布迪厄超越了古典社会学的实体主义方法论,而且也使他论述场域结构和实践逻辑等方面问题时展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2)布迪厄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体现 ①初级客观性和次级客观性 布迪厄认为,二元论的思维方式的现实基础是现实世界的两种方式:“初级的客观性”和“次级的客观性”。 初级客观性包括各种物质资源的分配,以及运用各种社会稀缺物品和价值观念的手段;而次级客观性则体现为各种分类体系,体现为身心两方面的图式,在社会行动者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如行为、思想、情感、判断中,这些分类系统和图式发挥着符号范式的作用。简言之,初级客观性实质就是社会世界中的物质构成或物质关系,次级客观性实质就是社会世界中的意识因素或意识关系。 ②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 在传统的社会科学中,面对初级客观性和次级客观性形成了不同学科或不同思维方式,布迪厄称之为“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的对立。

急重症护理学试题

德宏职业学院 2014 年6月护理专业专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期末试卷A卷 本试卷共6页共三大题,考生在作答前应先检查是否有缺页、白页、以防漏答。查对无误后,请先填写考生信息,再答卷。 、单选题(请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每题1分,共80 分) 1. 2 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患者救治 A人工呼吸机B血液透析机 D除颤仪E输液泵 2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不包括 A医院前的救护 C转运途中的监护 E重症监护病房的加强护理 3.以下病例不需启动EMSS的是 D定位放置E外借时一定要登记 5. 一位昏迷患者被家属送急诊科就诊,为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各种处置和治疗前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B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识制度 C让患者(或家属)讲述患者姓名 D实行双人核对制度 E核对床号、药名、治疗途径 6. 我国ICU病房护士人数和床位数之比为 A 0.4:1 B 1:1 C 2:1 D 2.5~3:1以上 E 5:1以上 7. 分诊程序应及时而简洁,一般要求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A 1?2分钟 B 3?5分钟C5?8分钟 D 8?10分钟 E 10?15分钟 8. 一工厂突发火灾,数十名伤员转运到急诊科,此时分诊护士的首要任务是 A迅速检伤,病情危重程度分类B做好常规来诊患者的解释工作 C发现危重患者立即投入抢救中D配合治疗区护士共同参与抢救 E准备与来诊家属沟通 9. 患者,女性,24岁,高热一天,最高体温392C,至憶诊科就诊。查体:神清,胸前、耳后出现散 在水痘,无鼻塞、咳嗽症状。分诊护士正确的处理是 A按咼热患者分诊 D按正常轻症患者分诊 B按急重患者分诊 E安排到皮肤科会诊 C安排到隔离室就诊 10.分诊问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测量牛命体征B收取挂号费用C初步确定患者诊断 D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E 了解患者的主诉 11. 下列哪种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A室颤B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C无脉性电活动 D室速E停搏 12. 下列哪项是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要目标 A迅速准确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 B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C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 D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 E改善并维持心肺功能 13. 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将患者放置适当体位,下列正确的是 A患者躺卧在软床上B头部位置高于心脏 C双手放于胸前D仰卧位,头、颈部应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面上 E可采取头高脚低位 14. 关于成人胸外按压的陈述,正确的是 A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B胸骨下陷少于5cm C停止胸外按压查看心电监护D胸骨下压时间长于放松时间 E按压与通气之比为15 : 2 15. 判断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不包括 A瞳孔由大变小B每次按压可触及颈动脉搏动 C尿量增加D出现睫毛反射 E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 16. 终止室颤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 A. 胸外心脏按压 B.除颤 C.气管插管 D.球囊-面罩通气法 E.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抢救药物 17. 脑复苏的主要措施 A. 维持血压和体温 B.降低低温和血压 C.防治脑缺氧、提高颅内压 D.防治脑水肿、利尿、维持体温 E.维持血压、防治脑缺氧、低温 18. 患者,男性,49岁,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为诊断,送入急诊抢救区,此时患者突发室颤,在对患 者进行CPR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至61次/分,但呼吸仍需通过气管插管应用简易呼吸器进行支持,作为抢救配合护士,你应给予的人工呼吸频率是 A. 每2?4秒一次 B.每4?6秒一次 C.每5?6秒一次 …此 …过 …超封 C心电监护仪 B到达急诊室后的处理 D普通病房的护理 A心肌梗死B窒息 D乙型肝炎E急腹症 4.关于抢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哪项错误 A定人管理B定品种数量 C休克、骨折 C定期检查

国外社会学理论复习大纲

国外社会学理论(一)复习大纲 一、绪论 1 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有哪些历史传统?具体表现为哪些方面? 二、孔德 2 孔德把人类智力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3 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什么? 4 孔德在什么著作中阐述其社会学思想,其社会学思想的内容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三、涂尔干 5 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6 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是什么? 7 涂尔干在什么著作中阐述其社会学方法论思想? 8 社会事实具有哪些特点? 9 自杀论的作者是谁,他区分了哪些类型的自杀? 10 涂尔干如何分析自杀现象? 11 集体意识指什么? 四、西美尔 12 谁把离婚率上升和社会分化联系起来? 13 西美尔把社会学的问题领域分为哪几个层次? 14什么是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 五、韦伯 15 韦伯把社会行动分为哪些类型? 16 韦伯如何界定其理想类型概念? 17 韦伯的合法性统治有哪些类型? 18 什么叫价值合理性? 19 什么叫工具合理性? 25 科层制是什么?

六、帕森斯 20 帕森斯的AGIL分析模式中,其中各个字母代表什么意思。 21 结构功能主义创始人是谁? 22 功能分析学派崛起的标志是什么? 23 什么是模式变量? 24 什么是单元行动? 26谁是科学社会学之父? 27 行为有机体执行什么功能? 七、冲突论 28 达伦多夫用什么来表示冲突的程度? 29 科塞如何论述其冲突理论? 30 科塞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有哪些类型? 31 哪些因素影响冲突的强度? 32 社会安全阀制度是谁提出来的? 33 什么是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 34 谁提出了社会学想象力这一观点? 八、交换论 35 为什么布劳的交换论称为结构交换论? 36 布劳认为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有什么区别? 37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38用交换网说明交换关系的社会学家是哪位? 九、互动论 39 什么是印象管理,戈夫曼是如何论述印象管理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