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演化分析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演化分析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演化分析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演化分析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演化

(范文示例)

摘要: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西部的环境变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隆起可根据对柴达木、吐鲁番、哈密、塔里木盆地的演化及其与青藏高原隆起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仅限于冈底斯山一带古近纪期间的隆起。第二阶段为发生在中新世早中期(23~11.7Ma)的初次隆起。第三阶段为发生在09~08Ma。这次隆起形成现今的高原面貌。这次隆起不仅使高原本身的环境骤变,出现第四纪以来最大的冰川,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高寒草原,而且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促使北极圈冰盖的形成。本文将从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对环境的演化作用方面进行阐述,对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与环境演化的耦合关系作出初步的探索与论证。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起环境演化

Abstract: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western China can be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ts uplift can be studied based on the Qaidam, Turpan, Hami evolution, the Tarim Basi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rising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The first stage was limited to uplift Kailash area Paleogene period. The second stage was the first place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Miocene (23 ~ 11.7 Ma)

uplift.The third stage was the last rapid uplift. It occurred in 0 9 ~ 0 8 Ma. The uplift of the plateau generated nowadays appearance.The uplift not only led to profound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plateau, which resulted in the most extensive glaciation and the widest cold prairie grassland in the Quaternary, but also to a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at may have influenced the glacial cover in the Arctic Circle1 Meanwhile.This article will Elaborate the process of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evolution in 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It will mak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coupling between tectonic a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since the Cenozoic.

Key words:Qinghai-Tibet Plateau;uplift;Environmental Evolution

1青藏高原的隆起

1.1青藏高原早期的构造

我们能够从青藏高原不同的地块发育不同的时间段的海相沉积的记录看出,特提斯洋在不断地向南进行退缩,大陆地壳在不断地向南增生。古生代海相沉积分布于整个青藏地区,也包括祁连、昆仑在内。晚古生代三叠纪是沿可可西里金沙江的构造带发生的古特提斯洋板块迅速北向俯冲的事件,形成了可可西里金沙江板块的俯冲带及其北侧岛的弧带,直至晚三叠纪形成的可可西里金沙江板块的缝合带,导致了特提斯洋逐步退到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的以南地区;而可可西里金沙江的缝合带以北地区的逐步隆起成了陆地。侏罗纪时期的羌塘地块,普遍发育成浅海相沉积,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却为陆相沉积环境;大约自晚侏罗世的开始,特提斯洋板块沿班公错怒江的构造带发生快速北向俯冲的事件,形成班公错怒江的缝合带,导致羌塘的地块逐步褶皱而隆起;至早白垩世,羌塘的地块整体转变成了陆相环境,特提斯洋就退缩到了班公错-怒江以南的地区。白垩纪时期的青藏北部地区是处于陆相环境,冈底斯-拉萨的地块处于海相的环境;约自晚白垩纪开始,特提斯洋板块沿雅鲁藏布江发生快速北向俯冲事件,沿冈底斯构造-岩浆带发生强烈构造运动事件,导致冈底斯)拉萨地块逐步的褶皱隆起成大陆,形成雅鲁藏布江的缝合带[1]。到老第三纪,特提斯洋已经退缩到喜马拉雅以南的地区;至始新世早中期,约为45~50Ma,特提斯洋在青藏几乎全境消亡。从此青藏高原几乎完全进入了陆地的演化阶段,随着印度与欧亚大陆的互相碰撞,高原地壳开始缩短、增厚和快速地隆起,才逐步形成当今的地貌格局。

1.2青藏高原的雏形阶段

相关研究表明,印度与亚洲大陆的碰撞不是单纯的南北向规则的正向碰撞,反而是自西向东的斜向穿时性的碰撞。初始的碰撞时间约为60~65Ma,而以陆陆为主体的碰撞高峰期很可能发生在55~45Ma。在东喜马拉雅的构造结高压麻粒岩形成的年龄和逆冲走滑断裂的变形年龄都在65~55Ma范围内。高原东侧腾冲的梁河花岗岩带,同位素的年龄在51.1~59.8Ma,它们应是印亚大陆强烈碰撞背景下的壳熔产物。60Ma前后拉萨地体发生了SN向地壳缩短大约180km,并导致了羌

塘地体的地壳缩短,形成囊谦)风火山逆冲带和第三系沉积盆地。所以陆陆碰撞的时间在古新世而非始新世。白垩纪的晚期和第三纪的早期,我国长期处于地壳的稳定阶段,广泛的发育准平原[2]。由于地形的起伏小,大气层的厚度均匀,加上周围的海洋对大陆气候调节作用,令我国在早第三纪的初期大气环流属于行星风系的系统。其气候带按纬度的分布,自北而南大致可分为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古新世的气候带则大致呈东西走向的,北部和最南端的相对湿润,有煤层、动物化石及古植被指示物的分布;在大约18~35bN之间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宽广的干旱带分布了大量的盐类和石膏的沉积。始新世时期,气候格局与古新世大致一样,不过最南部局部的地区出现含煤的盆地,表明气候带整体上向北推移。这充分说明当时整个青藏地区的海拔高度较低,基本上不存在垂直的气候分异,行星风系还居主导地位。

1.3青藏高原的形成发育期

印度板块在37Ma前后沿雅鲁藏布江的缝合线俯冲下插,导致了冈底斯山脉的崛起,特提斯海从藏南已经全部撤出。在冈底斯山的南缘磨拉石带堆积了2000~4000m沉积,而在喜马拉雅的西南麓,老第三纪的穆里组物质主要来源于印度的地盾,说明此时喜马拉雅山还没隆起。印度板块挤压应力是通过青藏各构造单元向北传递的。造成可可西里盆地在早第三系的地层风火山群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祁连山的北麓火烧沟的组结束年代为33.4Ma,与其上覆地呈现出不整合的接触。这期的运动在滇西地区表现为较强烈的挤压褶皱和逆冲的性质,发育为飞来峰构造,形成北西-北西西向的构造线。24Ma前后,欧亚板块很难再变形缩短从而消化印度板块的俯冲应力,却转变成造山运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的首次崛起,淡色的花岗岩沿主中央断层的侵位,其南麓已经开始沉积厚达6000m的西瓦利克群堆积[3]。

青藏运动是从3.6Ma开始的。这次运动是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最大规模的隆起,对高原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时的喜马拉雅山的南麓主边界的断层以小角度向南在逆冲,推覆的距离达20~30km;唐古拉山口地区的下沉接受曲果组的沉积;昆仑山垭口地区开始拉张下陷从而形成盆地,在红土风化壳上已经沉积了厚达200m的山麓冲积扇的砾岩层;在青藏高原的东部(主要指川西、滇西),下更新统基本不整合于上更新统之上,横断的山地强烈的隆起;青藏高原山间和

山前的盆地中堆积巨厚的山麓的砾石层;统一主夷的平面大规模解体。而夷平面发育的停止作为构造抬升终止地貌侵蚀旋回的结果,指示了地面的隆起。青藏高原的最近一期的强烈隆起的开始主要是看主夷平面的解体。这说明形成现代高原的强烈地面的隆起应在3.6Ma前后。2.5Ma青藏运动B幕的发生,强烈的构造活动令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抬升到了2000m以上。在此高度之上,由于地形的阻挡作用的气流由爬坡为主转变成绕流为主。在高原强大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的双重作用下,亚洲季风环流已经接近了现代的格局,为我国广泛堆积的黄土地层提供有力的佐证。1.2~0.6Ma期间昆黄运动令青藏高原抬升至了3000m以上,山地整体进入冰冻圈,发育了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的最大规模冰川。0.15Ma左右共和运动令青藏高原已接近现代高原的高度,冬季风的进一步强化,马兰黄土分布范围变得更广,甚至南亚波特瓦尔的高原也逐渐地开始晚更新世的黄土堆积。亚洲中部变得干旱更甚,柴达木古湖大约在25ka消失了,开始一个新的成盐期。雪线因气候的变干而上升,冰川性质由海洋性的冰川大多变为大陆性冷冰川,多年的冻土则有着更广分布[4]。

2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化

2.1古近纪期间的沉积构造面貌与气候、生态环境

科瑞斯坦拉萨微板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末的碰撞拼贴,令古亚洲大陆西南隅的洋陆边界进一步扩展到冈底斯山以南地区。当时,洋壳板块的俯冲令尼泊尔和冈底斯成为古亚洲大陆西南隅的安第斯型山弧。始新世早期(60~50Ma)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东、西构造结发生印度板块向古亚洲大陆板块A型陆内俯冲,当时的缝合带古纬度还在赤道到北纬15b之间,根据李吉均等的研究,古近纪期间高原隆起只是限于藏南冈底斯的一带,而且海拔高度应该在2000m以下,冈底斯花岗岩、钙碱性火山岩带南部的偏基性,中部偏酸性的分带性,以及斑岩铜矿的形成,标志着当时冈底斯山刚好处在从新特提斯洋壳俯冲的安第斯型的山弧向碰撞的山弧转化的构造环境之中。在冈底斯山弧的后缘出现了藏中和藏北的盆地群,在古新世和始新世时期,藏南、塔里木尚存有海盆和柴达木盆地、吐鲁番哈密、准噶尔盆地等,基本上是在近似同一高度上的,从古近纪的上述盆地岩石的地层的相近,始新渐新皆以一套细碎的屑砂泥质岩为主的沉积特征来分析,至少柴达木、塔里木、吐鲁番哈密和准噶尔当时很可能是一个水域相通、近似统一的

泛盆地[5]。

古孢粉和介形虫等研究表明,古近纪期间的上述盆地的海拔不超过1000m,甚至和中国东部鄂尔多斯、江汉、苏北之类的盆地成为同纬度泛盆地群。青藏高原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成果说明古近纪期间在日土、改则、班戈和丁青以南的藏南地区为潮湿的热带雨林,当时应该是准平原地区,以北地区为干旱的副热带高压气候而形成的山麓剥蚀平原。青藏高原的山顶面在未解体前是一个由古近纪的准平原和山麓剥蚀平原构成联合夷的平面,其高度应该在500m以下,因此当时作为整体的青藏高原是不存在的。在吐鲁番、准噶尔、哈密盆地、蒙古、西伯利亚以南的地区,始新世和渐新世发现了大量的哺乳类如吐鲁番犀、新疆巨犀化石的存在,以及在宁夏同心、甘肃临夏、贵德、广和一带也发现大量的犀牛和乌龟等的化石,都说明了当时没有高原的阻隔。从南来的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以长驱进入到中亚北部地区,广袤的中国西北大地当时正处于行星纬向气候带的控制下的干旱亚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环境之中。古新世和渐新世期间,多条穿越柴达木盆地和东昆仑山的地震剖面表面,柴达木盆地的沉降中心一直在盆地的中部的一里坪地区。在此期间的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吐鲁番和哈密盆地、河西走廊当时都是碟形的坳陷的泛盆地,盆地的碟形的坳陷的特征和低沉积速率表明当时中国的西部山岳夷平,处于准平原化的状态。上述也从反面说明了古近纪期间,我国的西南部陆缘带与印度大陆板块之间的陆陆碰撞造山还仅限于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山一带[6]。而它的后缘,中国西部到哈萨克斯坦广袤的地域,大面积准平原化、泛盆地化,处于现今亚洲大陆东部相似薄壳伸展的构造环境之中。

2.2初次隆起的环境演化

藏南海退于30Ma左右。冈底斯山的隆起并伴随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其山前出现在早中新世的磨拉石刚仁波齐砾岩;沿着主中央断裂带的有20~10Ma的大规模淡色的花岗岩的侵位,喜马拉雅山首次崛起,孟加拉湾的海扇接受来自喜马拉雅山沉积;可可西里盆地的古近纪地层强烈的褶皱,藏北的羌塘盆地前中新世(30~23Ma)自北往南推覆构造的出现;青藏高原西部出现了20Ma以来的钾质熔岩,标志了印度与欧亚大陆板块的又一次脉冲式的陆陆碰撞的发生。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厚达6000m的锡瓦里克群底界年代为1813Ma;河西走廊的400m厚的疏勒河组底的部砾岩出现在21Ma前后;临夏盆地的不整合在古近纪地层上的中庄组

的砾岩也出现在21Ma前后。以上标志着21~18Ma以来,青藏高原与其周围的盆地出现了比较大的地形高度差,推算其海拔的高度不超过2000~3000m,这应该就是青藏高原的整体初次隆起。柴达木盆地早在中新世早期的下油砂山组(2416~1117Ma)的盆地西南部沉积范围比渐新世明显的缩小,对昆仑山前的盆地内新生代的沉积岩40Ar/39Ar年龄的测试,发现盆地内中的新统(下油砂山组)到下更新统(七个泉组)的地层中所获得碎屑云母年龄主要出现在350~450Ma,而较老渐新统(上干柴沟组)、始新统(下干柴沟组)和古新统(路乐河组)的地层中所得到的碎屑云母的年龄却是200~280Ma和100~140Ma两组的年龄值,以上恰好说明了古昆仑山山体的剥蚀与盆地的沉积反序的过程,它们说明了古昆仑山加里东和早海西期的深成岩体,在中新世时期才被剥露到地表成为盆地的沉积物来源,这是古昆仑山中新世隆起的一个有力证据[7]。

柴达木盆地的地震反射界面所代表的中新世上油砂山组(1117~511Ma)与下伏地层之间超覆的不整合接触而广泛分布于柴达木盆地的边缘和内部,表明中新世中期(23~1117Ma)的柴达木全盆地不仅发生了第一期的构造变形,同时发生了区域性的隆起,遭受了剥蚀夷平。盆地在23~1117Ma的这次挤压隆起和沉积的间断,实际上就是青藏高原整体初次隆起影响的结果[8]。由于高原整体的初次隆起引起了中晚中新世中国西部广袤地域古沉积构造面貌变化。柴达木盆地的沉积速率在25Ma的时候,突然变大,说明了进入了高能的沉积期,而塔里木盆地的沉积速率比柴达木盆地大了快一倍,再次说明此时作为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的阿尔金断裂从高程度上的分隔了两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得到了来自高原对盆地的沉积的快速补给,也间接地说明中新世以后,柴达木盆地才成为了真正的高原盆地。这次隆起是穿时的,其影响范围逐渐开始扩大,不仅导致柴达木盆地在中新世中期隆起的剥蚀,而且以不同形式影响了中国的西北所有的盆地。高原整体的初次隆起也引起古气候的环境和生物面貌的变化,中新世青藏高原南缘仍为热带、亚热带潮湿的气候,发育为阔叶植物,而北缘则为干旱的荒漠草原的环境,发育三趾马动物群。22Ma古黄土的出现,恰恰是由于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的隆起的阻隔使古近纪纬向气候带开始转变为中亚的季候风,才可能在风速减弱的甘陕地区形成了古黄土。而黄土作为大气环流产物,从此记录着青藏高原隆起以来的给中亚和全球气候带来的所有变化。青藏高原整体初次隆起后又经历了一段剥蚀的夷

平,到710~316Ma最终形成了高原的主夷平面。

2.3末次快速隆起的环境演化

现今的青藏高原面貌的行程时间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争议的又一科学问题。按施雅风、李吉均(1998)的意见主要可归纳为三种观点。1.认为青藏高原在14Ma 前就已经达到了最大的平均高度,以后因为东西向拉张的塌陷,高度有所降低;

2.认为8Ma以前已经达到或接近现今高原高度;

3.认为36Ma以来青藏地区经历了多次的抬升,但均被地貌的夷平作用所削平了,青藏高原最近一次强烈的隆起开始于314~210Ma前,现今的平均海拔在4500m以上的高原的地形主要是在第四纪才形成的。近年潘保田等强调青藏高原主夷平面大规模的解体,高原强烈隆起发生在316Ma以后,并依据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波特瓦尔高原的大部分锡瓦里克沉积结束的褶皱成山;黄河中游切穿的三门峡等指出112~018Ma青藏高原发生的强烈抬升[9]。

青藏高原现今的高度提升于何时需要考虑两个基本的地质事实。第一,20世纪60到80年代时期,在施雅风和刘东生领导下分别对希夏的邦马峰(1964)、珠穆朗玛峰(1966-1968)、南迦巴瓦峰(1984-1985)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其中1964年张康富在希夏邦马峰上发现了高山栎化石,经徐仁教授的鉴定,根据刘东生建议,其地层时代当时定为上新世的晚期或早更新世。这意味着现今海拔7900m的希夏邦马峰在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时仅有海拔2000m左右;第二,现今的海拔5000m的昆仑山口和北羌塘的盆地大面积出露的下更新统的羌塘群,是一套湖相地层,其中发现了三趾马化石、古人类的遗迹、阔叶植物(灌木和乔木)孢粉和介形虫、淡水双壳类等,其生物及生态组合特征代表了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推断出当时的海拔高度只在700~1000m左右,与柴达木、共和盆地早更新世沉积相似度极高,因此当时三者很可能是近于同一高度的巨型盆地。基于上述的两点,如果高原在314~210Ma,已经隆起到海拔3000~4000m的高度,经历了快速的剥蚀,至少早更新世时青藏高原的高原面还在海拔1000~2000m的区间。早更新世晚期之后出现了青藏高原的第四纪以来最大的冰川。因此推断,高原的末次快速强烈隆起仅能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与中更新世之间的019~018Ma[10]。

高原内部和周边由于这次隆起出现了强烈的挤压构造的变形,说明了青藏高原的这次末次快速隆起属于脉冲式的挤压隆起。青藏高原的这次快速隆起事件无

疑是早更新世晚期由于印度洋中脊的快速扩张使印度板块沿锡瓦利克带向中亚大陆板块脉冲式(A型)陆内俯冲的结果。青藏高原的这次快速隆起不仅使高原本身的环境骤变,出现第四纪以来最大的冰川,带来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寒草原,而且引发了全球气候比较大的变化,促使了北极圈冰盖的不断扩展。由于青藏高原阻隔了印度洋的暖湿的气流,在强劲的西风带和中亚季候风的双重影响下,高原以北广袤地域已经开始从草原化向荒漠化进行转变,同时也引起了古人类的迁徙,原来在低海拔的羌塘盆地生活的古人类,由于高原的隆起,一部分适应了高寒的缺氧环境成为高原人,而大部分则沿着河西的走廊向西、向东迁徙成为黄河人等。古黄河在三门峡的贯通和长江在三峡的贯通都是发生在早更新世末。因此可以说,青藏高原的这次快速的隆起对于我国地形地貌和莫霍面的起伏的形成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现今的随着青藏高原的持续性隆起,高寒草原也开始出现退化,藏南的垫状植被的高寒草原到藏北羌塘和昆仑山一带逐渐向高寒的荒漠化演变,造成我国西北地区的广大面积的荒漠化,成为制约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3青藏高原隆起与其环境演化的耦合关系

中国第四纪呈日益变干和变冷的趋势与青藏高原的隆起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缘于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由上新世末的100米到中更新世时已达300米,晚更新世更达400米以上,原弱高压的中心先被推移到40° N 的塔里木盆地的东南,再被推到50°N 附近,大体与现今的蒙古高压相当。随高原隆起与气压系统的变化已基本完成。即东南半壁夏暖湿而冬干冷,由古季风气候而演变成的现代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则更趋于干旱,荒漠的大面积出现;青藏高原区也因海拔的升高,也形成了独特高原气候和高寒的半荒漠与荒漠景观。新生代的基本特征是全球性的气候开始变冷、第四纪冰期的来临以及强烈的构造运动。这些都已经被来自海洋和陆地上的众多的地质记录证实了的。其中深海沉积物的连续性更加是令它完整地记录了新生代的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所在。古新世和始新世时期全球气温较高,两极地区的无冰盖发育。最显著的是大约距今55~50Ma的始新世早期出现的新生代气候最温暖的阶段,被称为始新世大暖期。新生代的第1次快速隆起的降温发生在大约36Ma前的渐新世早期,被称为早渐新世冰盖的增大事件。它表现为南极冰川开始了大规

模增长,其周围的海区广泛出现了冰筏沉积,其中ODP748孔的冰筏层厚达了40cm。新生代第2次大规模的降温事件发生时间约为15Ma前[11]。大西洋底栖的有孔虫D18 O的值由小于1.5j升高到大于2j,它记录了南极冰盖的进一步扩大,被称为中新世降温事件。此后,全球的气候再未恢复到以前的温暖水平。而在距今约6.7~5.0Ma的中新世末,全球气候也存在着一次较明显的降温即为中新世末事件。该事件使得西南极的冰盖形成并延伸至南美洲的南部,全球海平面下降50m左右,极地与赤道之间温度梯度开始增高,风速开始加大,大洋环流及上升流开始增强,气候倾向于干旱。

与此同时,地中海发生了盐度危机,形成厚达2000~3000m海域蒸发岩。新生代在第3次快速大幅度的降温出现在距今3~2.5Ma。其间,北半球大规模发育了冰川,真正的北半球冰期时代正式开始降临。当我们将新生代期间发生的重大气候的变化事件、全球重大的构造事件与青藏高原隆起历史的年代进行对比时候,可以发现它们具有很好的时间对应的关系。而这种良好的耦合性不会是偶然的巧合,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即山地的隆起尤其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可能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所在。Kutzbach等曾假设高原隆起的过程中无山、半山和全山3种不同的状态,用数值模型研究,表明了高原隆起造成了西风带分支、北半球的高纬地区变冷以及现代的干旱区变干等结论。另外Raymo 等认为,高原的隆起还会加速地表的化学风化的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全球的变冷。同时综合的青藏高原各地区火山岩的年代资料可以发现,新生代大规模火山的喷发主要有3期。第1期主要发生在30Ma以前,主要火山喷发是集中在冈底斯构造一带,并伴随着大规模的岩浆的侵入;第2期发生在20~10Ma之间,北羌塘的碱性火山岩带强烈的喷发,形成许多面积达到数百平方千米的熔岩台地,喜马拉雅的构造带则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岩浆侵入;第3期发生在最近的2Ma以来[12]。其以昆仑山的钙碱质至钾玄质火山带活动表现最为强烈。这3期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事件基本代表了强烈的构造活动时期。同时它们本身对环境气候具有巨大的影响,是造成全球降温的重要因子。

4结论

综上所述,关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机制,大部分学者认为印度洋脊的扩张,印度板块的陆内俯冲是高原隆升的最主要的动力来源。青藏高原的整体初次隆起的时

限是在中新世早中期。其所带来的最大环境演化便是中亚季候风的初步形成。而颇具争议的是形成现今高原面貌的末次快速隆起。它与环境演化存在着微妙的耦合关系,不仅牵涉到了全球气候的变迁、中国西部的干旱气候与大规模沙漠化形成的时间, 引起了古人类迁徙, 还牵涉到中国西部的新生界构造变形与盆-山地貌的形成。然而,对于新生代以来全球环境的变化原因,目前已经提出众多的假说,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张克信,王国灿等.洪汉烈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研究现状[J].地质

通报,2013,32(1):3~20.

2.冯伟民,叶法丞等.化石见证青藏高原的隆起[J].生物进化,2014,

第2期:22~59.

3.王德朝.吉隆盆地构造、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D].北京大

学,2008,5:57~59.

4.葛肖虹,刘俊来等.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

变迁与古人类迁徙的影响[J].中国地质,2014,41(3):28~44.

5.葛肖虹,任收麦等.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J].地学前

缘,2006,13(6):124~136.

6.刘晓东,DONG BuWen.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影

响[J].科学通报,2013,58(28~29):2906~2919.

7.黎敦朋,肖爱芳等.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J].陕西地

质,2004,22(1):2~11.

8.郑度,姚檀栋.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J].地球科学进展,

2006,21(5):15~22.

9.李吉均.青藏高原隆升与晚新生代环境变化[J].兰州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13,49(2):14~19.

10.李祥根.中国新构造运动概论[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39.

11.莫申国,张百平等.青藏高原的主要环境效应[J].地理科学进

展,2004,23(2):89~97.

12.叶晗.青藏高原与中国气候[J].陇东学院学报,2013,24(3):61~

71.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东亚大气环流及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体积巨大,平均海拔4000m以上,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高原气候区域。这里,气压低,大风多,日照长,年辐射强,年均温低,气候温凉,常年无夏,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多对流性降水,降雪日多,具有与周围环境不同的气候特征。青藏高原不仅本身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而且对加强东亚季风环流起着重要作用,对我国气候有着极大影响。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东亚季风产生很大的动力扰动和热力影响,对东亚季风起着维持和加强作用。 青藏高原的作用主要通过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1.青藏高原地形对对流层低层风场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高原附近西风气流的绕流分支现象和对南北气流的屏障作用。 ①迫使西风气流分流。 由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高大突起的大陆块,对于500mb以下东西风环流有显著的分支、绕流、和汇合作用。分支和汇合作用在高原迎风面形成“死水区”,绕流形成北脊、南槽的环流形势,对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天气气候都有重要影响。冬季,当西风带南移控制中国广大地区上空时,青藏高原使4000m以下的西风环流在高原西端分成南北两支。北支在高原西北部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以后转为西北气流,流线呈反气旋性弯曲;南支在高原西南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转为西南气流,流线呈气旋性弯曲,在孟加拉湾附近曲率最大,并形成低槽。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汇合向东流去。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分支现象从10月份开始一直可以继续到次年6月,不仅在对流层下部常有这种现象存在,而且可以影响到9公里的高度或者更高些,从平均风速场来看,冬季南支西风要强于北支。在高原地形的规定下,西风带分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使西风带的范围向南扩展了,其南界可达北纬15°~20°。这导致了冬季风可以向南扩散得更远。同时,南支西风气流的消长,又是冬夏季风交替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高原的屏障作用。 青藏高原动力作用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东亚大气环流起一种屏障作用。它不仅阻滞西来天气系统的东移,而且还直接阻挡我国西部对流层低层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流,冬季,它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侵,使西北内陆冷空气积聚更快,冷高压势力更强,从而使得该地区冬季更加干冷。而且在高原的制约下,冷空气南下途径偏东,使东部地区冬季风更为猛烈。同时,正是这种阻挡作用使得高原南侧印、缅一带冬季极少受到寒潮影响。夏季,西南季风在高原的阻挡下,不能深入北上,迫使印度的西南季风限制在高原南部。或者使西南季风只能绕过高原,在它的东南边缘,进入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加强了这些地区的降水过程,形成湿润的气候环境。而我国西北地区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潮湿的空气不能深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故水汽少、湿度小、云雨稀少,形成夏季干旱少雨的干旱荒漠气候。此外,高原还使来自孟加拉湾的热带风暴或台风,也被阻留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由于青藏高原对于对流层低空的空气流动起着屏障作用,形成了高原南侧印度地区一带的冬干暖、夏温湿的气候特色,而在高原北侧南疆和河西一带冬季干冷,夏季干热。同时,由于高原的屏障作用,使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冬季少受暖平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出现了强大的蒙古高压。夏季印度半岛北部很少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有利于热低压的维持。 ③迫使迎风气流爬坡,使高原四周边坡上出现多雨带。 冬季多偏西北气流,高原北坡、西坡出现多雨带;夏季多偏南偏东风,高原南坡和东坡出现多雨带。一定强度的气流可以爬越高原。兰州高原大气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对冬夏环流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夏季,高原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气流的绕流作用上,而在冬季,高原的作用在绕流和爬破两方面都很重要。这说明夏季弱气流过高原时,以绕为主。而冬季气流较强,除绕以外,还可以爬过高原。 ④“暗礁作用”。 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一些主要山系可达5000~6000m以上,这块大台地像水底的暗礁一样,虽然不能直接阻挡平流层到对流层上部的气流,但可以通过气流上下之间的垂直切变,间接地影响到100mb高空的流场。 2.青藏高原通过热力作用深刻影响东亚大气环流。 首先在于高原是一个高大突起的大陆面,对于四周的自由大气来说,在冬夏起着明显的冷热源作用。 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这样,高原比周围自由大气冷,一方面与南侧自由大气之间就形成了显著的温度梯度,高原有向外的空气质量输送,高空等压面向高原倾斜。结果,使西风南支气流得到进一步加强。而南支气流的维持和加强,如前所述,是东亚季风环流得到加强的标志。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也更加增大了冬季风的势力。 夏季,青藏高原上空的温度比四周同高度的自由大气高,高原上的气流上升运动比东部强,使得在高原低层形成热低压,使低空有空气向高原输送,大大增强了印度低压的强度,从而加强了夏季风的势力。 冷热源作用使高原西部在10~4月形成冷高压,6~8月出现热低压,5月和9月为冷高压和热低压的转变时期。高原上冷高压和热低压的形成,使高原地区产生了特殊而复杂的气压场和流场结构。在冷高压的南侧印、缅上空产生一个低压带,热低压北侧有一高压带,这些高低压的出现,对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形成,以及冬季喜马拉雅多雨带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其次,青藏高原夏季加热作用,对东亚大气环流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加热作用,使中、下层产生巨大辐合,高空产生巨大辐散,形成特殊的副热带高压,即青藏高压。其势力的消长,位置的移动,对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的影响。如青藏高压位置偏西,则长江中、下游,川东及贵州多雨,而川西与华北少雨;高压位置偏北,则对应着长江流域大范围严重干旱;偏南则对应长江流域多雨偏涝。 总之,青藏高原通过上述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的综合影响,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化,同时也加大了我国季风气候的强度及其空间范围。对东亚大气环流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 N ,北止40° N ,纵跨纬度13° ;总面积约23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 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作一肤浅的阐述。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

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 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西风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使我国东部南北温差增大。夏季,青藏高原上为一热低压。这个热低压又强烈吸引着来自南亚地区的西南暧湿气流,使西南季风的势力加强,给江南北部、江淮地区送去大量的降水。特殊年份也能影响到川西、陇东地区。同时,在高原的高空,又常形成一个暖性高压。这个暖性高压在东移时,常给川、陕、云、贵各省带来干旱天气,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转为伏旱。这个暖性高压,如果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与保护

青藏高原是我国开发成度较低的区域,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原始的天然状态。是一块唯一的净土和处女地。西藏拉萨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但是随着交通运输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不合理的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合理的开荒种地和超值的放牧是高原资源和土地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50-60年代青海牧区盲目开荒600多万亩草场,毁草种粮,结果是草粮无收。使原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失去了草被的保护,土壤被大风刮走,剩下沙硕一片。 高原草场过渡放牧,长期以来草场建设较差不恰当的追求牲畜存栏数,严重超载放牧草场明显的退化。草场的早害、鼠害严重,破坏了地表的完整性,影响了草被恢复。 对森林,灌丛的乱砍滥伐造成环境的恶化。在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地区,近年来大批拓荒淘沙金者大量涌进太阳湖一带,淘金发财,把一块完整美丽的净土,破坏的千疮百孔,便地伤痕。疯狂的盗猎者于国家法律而不顾,多次偷进可可西里地区大量猎杀藏羚羊、藏野驴、藏牦牛。 在高原的东南部林区,采伐森林大量增长,加剧了现有森林资源的过分消耗。在峡谷森林区向高原面过渡的地段,处于临界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是难以恢复的。 全球瞩目的世界屋脊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减缓和制止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下很大决心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对高原这样地块有250万平方公里的贵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加强草场管理,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抓紧农田的基本建设,注重森林的合理采伐和抚育更新。对独特的天然生态系统,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和神奇的自然风景合理安排,认真保护,这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的紧急任务。 在高原范围内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濒危稀有的野生动植物。 目前以建成的保护区有: 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环境保护区,保护生态平衡和野骆驼等大型有蹄类动物的生存条件。 卧龙大熊猫保护区。 九寨沟自然环境保护区。保护九寨沟的天然风景和生态环境。 白河金丝猴为主的动物保护区。 铁布梅花鹿为主的动物保护区。 青海湖鸟岛以水禽和候鸟为主的保护区。 黄龙寺生态环境保护区。 贡嘎山海螺沟国家森林环境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著名的长江、古老的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的发源地,故有“三江源”之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山的王国,高山峻岭携手遥望,银龙雪岭盘怀山中。有誉为“亚洲脊柱”的昆仑山,有雪库之称的唐古拉山,有尊为“中华水塔”的巴颜喀拉山,这是一个水的世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东南亚的澜沧江、湄公河等著名河流的发源于此。有冰川之交的慕孜塔格山。这里雪山相连,冰川纵横,多年冻土广布,河网密布,水资源特别丰富。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高原湖泊的海洋,湖泊星罗棋布,大小湖泊有1653个,其中最有名的扎陵湖、鄂陵湖,库赛湖、乌兰多拉湖等。参于形成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学院:资源与坏境学院 班级:10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2010084023 姓名:石继龙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8000米的山峰。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 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跨15个纬度。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公里以上,是全球最高最大且具有复杂地形的巨大台地,其主体呈椭圆形。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一、对气温的影响 1.机械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40°N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

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 2.热力作用 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月份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论,青藏高原地-气系统是一个热源。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高原的西部。夏

青藏高原的环境和灾害问题

青藏高原的环境和灾害问题 青藏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高原总面积的1/2,是我国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由于地势高亢和山脉阻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青藏高原是我国著名的“江河源”和“生态源”,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由于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原因,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 一、水土流失 青藏高原的土壤侵蚀主要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三种类型,此外,在一些地区重力侵蚀和泥石流也很发育。 水蚀区主要集中于藏东的“三江”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等降水较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80%以上。由于山高坡陡,表层岩石破碎,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层砾石含量高,一旦地表植被遭到扰动或破坏,极易造成大面积的侵蚀,甚至诱发滑坡、泥石流,引发严重灾害。 风蚀区主要集中在阿里地区、那曲地区的中西部及加查山以西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区。这些地区土质疏松,加之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少,大风作用常造成严重的风力侵蚀。 冻融侵蚀分为冰川侵蚀和冻土侵蚀,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的高海拔地区。西藏东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和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分布较多的海洋性冰川。冰雪经常崩落,冰川活力旺盛,由于其补给量和消融量很大,经常形成爆发性洪水泥石流。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青藏高原内部山地。大陆性冰川侵蚀作用较弱,但夏天会突然滑动,造成灾害。过渡性冰川主要分布于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其侵蚀作用介于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之间。多年冻土区和季节性冻土区主要分布在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以南至雅鲁藏布江北侧及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南侧海拔4200米~4780米的地带亦为季节性冻土区。其次是山坡上的草皮和表土在重复的冻融作用下,一旦被水饱和、稀释则形成融冻泥流,顺坡沿冻土层徐徐蠕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也越来越大,新增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同时陡坡地开垦逐年增多,草原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沙化、退化,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逐渐加剧。 二、草地退化 草地退化是当前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全区退化草原面积已达11万平方千米,占草原面积的13.93%,而且退化日趋严重。草地退化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地理课程作业一一一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概述 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它为“山原”。高原上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自北而南有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这些大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所以说“高”是青藏高原地形上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湖泊众多。高原上有两组不同走向的山岭相互交错,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宽谷和湖泊。这些湖泊主要靠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门户,独成“一家”。著名的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境内,为断层陷落湖,面积为4456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3175米,最大湖深达38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次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纳木湖,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4 6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这些湖泊大多是内陆咸水湖,盛产食盐、硼砂、芒硝等矿物,有不少湖还盛产鱼类。在湖泊周围、山间盆地和向阳缓坡地带分布着大片翠绿的草地,所以这里是仅次于内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区。 它包括中国西藏自治区全部、和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的部分,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一、青藏高原隆起对地貌的影响 我国现代地貌格局与特点的最终形成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内、外营力做共同做用的结果,燕山运动以前形成的山脉高原在进入第三纪时,已经长期侵蚀夷平。与现代地貌关系最密切的是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期间隆起的青藏高原,与高原巨大高度,广阔面积屹立在我国西南部构成第一级阶梯,最后奠定了我国现代地貌格局。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李吉均①② 方小敏① 潘保田① 赵志军② 宋友桂① (①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 730000;②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摘要 青藏高原主夷平面形成的上限年龄为3.6MaB.P.,临夏盆地新生代湖相沉积同时结束,青藏运动开始,分为A (3.6MaB.P.),B (2.6MaB.P.)和C (1.7MaB.P.)3幕,A 幕现代亚洲季风形成,B 幕黄土开始堆积,C 幕黄河出现;昆黄运动(1.2~0.6MaB.P.)使黄河干流切入青藏高原,大面积山地进入冰冻圈,可能导致中更新世之气候转型;共和运动造成黄河切穿龙羊峡,青海湖孤立,高原达到现代高度。中国三大自然区是高原隆升驱动大气环流改变而导致的中国最高层次的景观分异。本文讨论了8MaB.P.的有限高度隆升及亚洲干旱化的问题,亚洲夏季风22MaB.P.已经开始,是高原隆升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亚洲古季风阶段。3.6MaB.P.才是现代亚洲季风真正开始的时期,可能北半球进入冰期也与此有密切关系。 主题词 新生代晚期 青藏高原 构造隆升 环境变化 1 前言 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竺可桢先生领导的全国自然区划工作过程中就发现中国存在着3个大的自然区域,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任何区划都脱不了这一框架。但是,这种大的区域分异因何而来,则不甚明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基本清楚,在诸多原因中青藏高原的隆升是造成这种巨大分异的主要原因。但是,青藏高原何时隆起,高度变化历史,整体隆升中的区域差异以及相邻其它地区的彼此关系是必须明确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亦将阻碍对高原隆起及其环境影响的进一步认识,因而成为研究热点,意见分歧很大。例如,关于强烈隆起开始的时间,本文作者主张年代很新、最 强的隆升发生于3.6MaB.P.[1~3],多数西方学者则认为主要发生于8MaB.P.[4~6]。近来 的发展趋势有相互接近[7~11] 的苗头,关于季风形成时间虽然差异很大,但也有逐步趋 近[1,10,11]的表现。总之,随着资料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第一作者简介:李吉均 男 68岁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貌学与冰川学专业 E 2mail :li jj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4140484.html,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G 1998040809和G 199804081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731010)资助重点项目 2001-05-02收稿,2001-06-29收修改稿第21卷 第5期  2001年9月 第 四 纪 研 究QUA TERNAR Y SCIENCES Vol.21,No.5 September ,2001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是一片大海,后来大陆板块碰撞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而且还将继续增高。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新生代以来全球环境的重大变化具有明显联系。这些变化体现在亚洲季风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化,比如,由此导致中国南方广大湿润地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出现,黄河中游地区出现大面积黄土堆积而形成黄土高原,奠定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现代环境的宏观格局。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该区降基本上都在西北气流控制下,盛行风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属于副热带大陆气候,即干热类荒漠或沙漠气候;没有高原,也就没有了印度低压和蒙古高压,就不会形成现在的冬夏季风。当高原开始隆起,青藏地区干热气候就开始发生较明显的变化,降水增多,气温降低;当高度达到1000-2000m时,雨量增到最大,当高度达2000-3000m,高原季风形成,但较弱,气温继续降低;当高度达到3000-4000m时,夏季青藏热低压、冬季青藏冷高压更明显,高原季风也接近现在的情况,东亚季风也更明显,高原气温更低,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湖泊逐渐干涸,于是青藏高原的隆升,经历了一个较暖湿到凉干的过程。值得详细说明的是,夏半年,西南季风控制着高原东南部、南部,形成暖湿气候,高原内部则形成雨影区,十分干旱,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交替控制着青藏高原。 水分入不敷出:高原北部、西北部刮到海洋的空气却又能带走部分水汽,使得高原内陆水分更加缺乏。从北部蒸发上高原的水分,无法从高原北沿流回北部,反而顺着高原的南坡流入印度洋或向东流入太平洋。塔里木盆地的低热与其南边紧邻的青藏高原的高寒恰成鲜明对照。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热胀冷缩的空气而单向地漂移到高原。由于空气热胀冷缩以及盆地高温与高原低温,使得盆地相对于高原总是高压,造成常年的东北风将盆地的水汽吹往高原。水汽遇到高原低温冰川而凝聚。低海拔盆地中的水就这样被蒸发作用送到高原。这些从盆地吹往高原的水汽凝聚在高原广阔的地域,而不是限于高原北坡,这使得凝聚在高原上的水难以循环回盆地。空气中的水分近乎均匀地凝聚在高原群山的四周,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 9.1青藏地区的板块-地体演化史 9.2印度-古亚洲板块碰撞的定时 9.3高原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中间为陆壳块体,有称为地体,有的亲冈瓦那,有的亲扬子,后来由于板块分裂、漂移碰撞一起。 青藏地区原来大的板块都分裂成为小块,现在一般成为地体 地体原来就是某个板块的一部分,由于某种原因,从母体板块中裂离出来,开启独立演化史——独立 拼贴:两个地体的暂时连结(联合地体),总体仍处独立状态。 终极增生:独立的地体重新称为板块(母体或异体)的一部分,后期可以发生板内离散作用,但不再有独立演化史 泊位增生:独立的地体重新成为板块(或母体或异体)的一部分,后期可以发生板内离散作用,再次分离成独立的地体。 构造有争论:羌塘地区是整体还是要区分 西(南)羌塘地体: 冰筏 东(北)羌塘地体:(亲扬子板块) C1 日湾茶卡组:富含珊瑚、腕足(大长身贝等) C2 含蜓碳酸盐岩 P3 热觉茶卡组:双湖地区上部夹煤层,含华夏植物群(大羽羊齿、单网羊齿等) T1 康鲁组:飞仙关型红色地层(干旱气候带) 9.2印度-古亚洲板块碰撞的定时 9.3高原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不同学科学者不同观点 高原隆升争论焦点:青藏高原什么时间开始快速隆起以及青藏高原何时达到其最大高度 构造学者的主张: M.Coleman和K.Hodges(1955):青藏高原在晚中新世以前就达到了最大高度。在过去某一段时间达到了最大高度,然后开始坍塌;14Ma是青藏高原保持其最大高度的最小年龄 T.M.Harrison etal.(1992):青藏高原于8Ma达到最大高度 南北向裂谷 “高原隆升”反方观点 从珠峰升高看青藏高原隆升,18mm/年,南面22mm/年 实测5.8mm/年 垮塌的是中间区域 没有百年历史高程的记录,无从谈隆升还是下降 岩石学家、构造地质学家认为:青藏高原最高的时段已经过去,现在处在降低,垮塌的时期古生物学家、地理学家、气象学者认为:青藏高原总体上处于上升阶段 证明5Ma来强烈上升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对策

第21卷第5期2006年5月 地球科学进展 A DVANCE S I N E AR TH S C I ENC E V o l.21 N o.5 M a y.,2006 文章编号:1001-8166(2006)05-0459-06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及其适应对策 姚檀栋1,朱立平1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 100085;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具有敏感响应和强烈影响。青藏高原的现代环境与地表过程相互作用,引起包括冰冻圈和水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对高原本身以及周边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地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目前出现三个新的科学动向:关注关键地区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系统研究;关注以现代地表过程为核心的监测研究;关注全球变化影响下的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本项目的研究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的发展、国际科学前沿的贡献以及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项目的研究将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到现代地貌与环境格局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构造事件和环境事件; 重建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序列并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阐明青藏高原冰冻圈、湖泊和主要生态系统与土地覆被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特征;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点和高原热力与动力过程对不同气候系统变化的影响。本项目将在高原南北典型区域利用地貌学与沉积学手段,研究青藏高原现代地貌与环境格局的形成过程;利用湖芯、冰芯、树木年轮等手段,研究青藏高原过去环境变化的特征事件、区域分异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利用冰川、冻土、积雪的时空变化,结合对高原特殊大气边界层的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与能量水分循环过程;从冰川、湖泊、大气的监测入手,结合模式方法,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机制; 利用生态系统碳的源—汇变化,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综合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水资源变化所产生的区域效应和适应对策。 关 键 词: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全球变化;适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青藏高原的出现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气候格局[1];其地表过程变化不但会引起亚洲大气环流的重大变化,还会在北半球甚至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在现代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给青藏高原的社会及经济发展带来特殊问题,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青藏高原对周边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则举世关注[2]。因此,青藏高原研究既是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科学意义 在国家以及各部门的不断支持下,特别是通过已经完成的“973”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中国的青藏高原研究已经完成从面上考察、定性研究、静态研究和分散研究阶段到定点研究、定量研究、动态研究和集成研究阶段的转移。通过一系列专著和论文的发表,积累了大量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6-04-21;修回日期:2006-04-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编号:2005C B422000)资助. 作者简介:姚檀栋(1954-),男,甘肃通渭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冰川与环境研究. E-m a i l:t dya o @i t pca s. a c. c n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交通建设含解析高考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6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交通建设 【高考母题再现】 【2015?新课标全国1】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 (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8分) 【答案】 (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 (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4分)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发生大陆对撞的产物,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众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于6000~8000米的高峰。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跨15个纬度。 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形成是晚新生代亚洲地质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青藏高原隆起不仅改造了高原本身的自然环境,也对周围地区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更本性的,如亚洲东部和南部强大的季风就是高原隆起的结果。目前,亚洲季风区以全球约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养活这占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物种资源丰富、单位面积生产量高,都是季风的赐予。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对中国气候乃至亚洲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青藏高原隆起与亚洲季风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亚洲季风的形成无疑具有巨大的作用, 这是地质历史记录和模拟试验证明了的。老第三纪不存在亚洲季风已是不争的事实,广阔的干旱带(包括膏盐沉积)从西藏一直延伸到长江中下游。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高大的青藏高原,还在于亚洲西部古地中海还有很大海域,欧洲与亚洲隔着一个海峡而被孤立。亚洲东部和南部的边缘海尚未开裂,因此海陆对立不强,难以引发深入内陆的季风现象。渐新世中国东南部显著变湿润,东部季风已经出现,但其原因并非是青藏高原隆起,而更可能是亚洲中部地中海收缩、欧洲与亚洲连接形成超级大陆的结构。中新世的开始是和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同时发生的,人们有理由把西南季风的开始与高原隆起联系起来。 当代的亚洲季风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印度洋西南季风、东亚季风和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中的夏季风一支来自南中国海的越赤道气流,与南半球澳大利亚冬季的高气压有关,另一支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的偏南气流。前者为热带季风,后者为亚热带季风。东亚季风总所周知来自 亚洲北部,主要是冬季北半球最强的西伯利亚-蒙古高压。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巍然屹立于亚洲的中部,它的隆升对亚洲乃至世界环境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没有青藏高原的存在,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是一片亚热带沙漠,我国的新疆地区也不会如此干旱。青藏高原的存在,不仅加强了亚洲的季风环流,而且阻挡了源于印度洋的盟暖湿气流向亚洲内陆的输送,并在高原北侧形成下沉气流,对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夏季,青藏高原就像一个深入到大气层中的火炉,使得高原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同时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由此而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高原仿佛一个巨大的冷流,将其上方的空气冷却,从高原涌向印度洋,这就导致北方的冷空气频频南下,从而形成强大的冬季风。青藏高原现代地貌格局与季风效应是如何发生的呢?这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青藏高原对世界存在一定的影响。 近些年来,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从不同学科角度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作了大量的工作,认为青藏高原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开始隆升:在距今1000-800万年前或更近时期进一步隆升,并达到有意义的高度。然而,晚新生代以来(1000-800万年以来)高原隆升过程及其产生的气候和环境效应,至今还是一个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数学模拟表明以冬季风和夏季风组合为特征的东亚季风系统形成演变的良好地质记录。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既是对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的响应,又是北半球大冰期气候变化的反映.中国黄土高原多个风尘堆积序列的底界年龄均显示中国内陆风尘堆积自900-800万年前开始,标志着东亚环境系统分异为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干旱区。此外,印度洋北部ODP/722钻孔研究表明,在距今约900-800万年前阿拉伯海近岸上涌流持续加强,反映印度西南季风(夏季风)加强.而印度洋东北部的ODP/758钻孔的磁化率通量记录则表明,距今900万年前,印度恒河以及其他河流携带至孟加拉湾的陆源碎屑物明显增加。北太平洋ODP885/886钻孔沉积记录显示,距今800-700万年前,由西风携带至北太平洋的亚洲内陆粉尘的堆积速率显著增大。巴基斯坦土壤碳酸盐记录的氧同位素组分在800~700万年发生显著变化,碳同位素变化指示的植被从C3植被向C4植被变化。850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植被由针叶-阔叶混交林向草原植被转化,均指示了在800万年前左右,季节性的凸显和夏季降雨的增加。联系到同一时期北半球高纬和极地冰川的发育,均说明这些变化的出现决非偶然,应是北半球陆地-海洋-大气耦合过程的产物,可以被认为是青藏高原在900~800万年前一次重要隆升的环境响应。 在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中,磁化率和Rb/Sr比值可以作为夏季风强度代用指标;而粗颗粒含量和铝通量则可分别作为冬季风强度和风尘源区干燥度的代用指标。根据这些季风气候代用指标的时间变化序列,距今600~200万年以来东亚季风气候的演化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距今360万年以前,季风气候开始形成,但与后两个阶段相比,变化趋势还不明显。距今360~260万年,由磁化率、Rb/Sr 比值反映的夏季风和由粗颗粒含量以及铝通童所反映的冬季风同时持续加强,季风降雨增加,导致湖泊广泛分布。这也和北太平洋所记录的粉尘通量的持续加强相一致。由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反映这一时段大陆冰盖迅速增长,气候向冰期方向发展,而根据气候模型的数字模拟结果,在冰期气候条件下,夏季风将减弱,冬季风加强。因此,这一阶段东亚冬、夏季风的同时加强很难解释。鉴于此,青藏

试论述青藏高原上气候特点以及它对我国和东亚气候的影响

气候特点; 一、、、、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藏东南地区小于5000MJ /m2,为低值区,藏北高原、阿里地区、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8000MJ/m2,为高值区。太阳总辐射力入射到水平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青藏高原直接辐射年总量在3000一6000MJ/m2之间,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较高出2000-3000MJ /m2其在高原分布趋势与年总辐射量一致,藏东南为低值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和阿里地区为高值区。尤为突出的是,在青藏高原多次观测1249.IW/m2、1259.5W/ m2等非常大的直接辐射强度值,这种现象在东部平原地区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大气干洁,水滴、气溶胶、火山尘埃等少,因此晴天条件下,散射辐射值较东部平原地区小,其年总散射辐射量1700-2900MJ/m2。散射辐射量的分布形式不同于年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这主要是因为散射辐射量大小除取决于纬度、高度外,与大气干洁状况、云量的多少等有关,所以散射辐射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戈壁荒漠多风沙的柴达木盆地和阴云天较多的那曲、玉树,而低值区出现在海拔高、干燥少雨的阿里地区和藏北高原。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尽管目前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冬小麦和青棵的单产能创全国最高纪录,可能与高原的橙红光、紫蓝光的辐射通量的百分比和辐射强度都高于其它地区有关。另外,通过计算表明,波长较短的波段,海拔越高时,其红外波段的能量越低。高原的紫外和可见波段的相对通量高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尤以紫外波段更甚,而红外波段的相对通量低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就各波段的绝对量而言,高原比东部平原要高得多,以紫外、可见、红外三个波段的能量为例,西藏高原分别是苏州的2.9、l.6和1.1倍。从太阳辐射资源来看,红外、可见光和紫外各波段太阳辐射4至9月的总量约占全年辐射总量的67%。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资源主要集中在春末至秋初,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同步,这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紫外到辐射虽然在太阳辐射的总通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藏北、阿里地区观测到紫外辐射及其与总辐射的比值,与其它地区相比,都是较大的,那曲(海拔4500米)观测到晴天正午紫外辐射瞬时值达70W/m2,神仙湾(海拔5300米)为99W/m2,表明晴天时高原地区大气对紫外辐射的消光能力很弱。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各波段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大,但各波段辐射强度占总辐射强度的百分比的变化则不一样,紫外波段将上升,可见光波段略下降,而红外波段将下降较多。二二二二、、、、气温低气温低气温低气温低、、、、日较差大日较差大日较差大日较差大、、、、年变化小年变化小年变化小年变化小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一4℃以下一等温线与等高线相重叠,自成一闭合的低温中心,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有一半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O℃,其它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河汉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日较差大表明这里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阿里地区、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即使日较差较小地区如班戈湖、申扎、三江河谷、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的大小与地形、植被、于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高,夜间云层低,地面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地理的环境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和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摘要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北半球大气定常行星波建立、区域和全球气候变迁及环境演化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季风形成气候变迁环境演化古气候模拟 1 引言 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隆起是地球演化史上一起重大的自然历史事件,高原隆起不仅对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与环境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气象学研究[1~3]表明,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地质时期东亚季风的变迁,必须考虑高原隆起的作用。多年来有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高原隆升的地质事实,但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同来源地质观测资料的局限性,使人们对于高原隆起的历史及过程至今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参见李吉均的介绍[4])。然而,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及环境演化具有重大影响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地学科学家的共识。鉴于青藏高原在亚洲季风、全球气候乃至整个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高原隆升再度成为地学界关注的热点。 2 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1 高原隆起与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亚洲季风区是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区[5]。季风区雨热同季,利于植物的生长,养育着众多的人口(中国和印度为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分析发现,亚洲季风系统中存在着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南亚季风[6]、东亚季风[7]和高原季风[8]。以下仅简单讨论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形成。东亚季风的形成则在5.1节中专门讨论。 2.1.1 南亚季风的形成 Flohn[9]最早指出青藏高原在大尺度南亚季风中的重要性。后来Manabe 等[10,11]利用大气环流模式(GCM)进行了有山、无山的对比试验才使得这一问题得到全面而深入的认识。青藏高原大地形不仅直接控制着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而且决定着夏季风的建立与发展。近年来又有一系列关于高原作用的数值试验[12~14],其中在对亚洲季风的影响方面与以前的结论没有大的区别。Prell等[15]通过一系列GCM敏感性试验的分析得出,高原地形对南亚季风的作用比地球轨道参数、大气CO2含量及冰期—间冰期下边界条件的影响都更为重要。虽然有人[16~20]根据南亚气候突变及阿拉伯海上升流加强的地质证据,提出印度洋地区的西南季风可能开始于中新世末和上新世初。但是,最近Ramstein等[21]的数值试验表明,由于从早渐新世到晚中新世,欧亚大陆的古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aratethys海的退缩导致欧亚大陆面积扩大,从而使亚洲季风及其降水(主要指30°N以南地区)显著增强,所以他们认为Paratethys海退缩引起的海陆分布变化在对亚洲季风的驱动方面与高原隆升的作用同等重要。综合各种GCM模拟及地质记录的分析结果来看,即使在高原强烈隆起之前、地形高度还很低的情况下,南亚季风就已经存在,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只是随着高原隆升加大了南亚地区由海陆分布所奠定的经向热力对比,从而使南亚季风进一步得到加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