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病理科免疫组化常用抗体

病理科免疫组化常用抗体

病理科免疫组化常用抗体
病理科免疫组化常用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抗体标记谱系

第一节上皮细胞标志

1. 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CK)

CK是一种中间丝蛋白,是上皮细胞及其肿瘤较特异标志物。CK分子量为40? 60KD 根据其分子量不同分为20余种,并粗略划分为高分子 CK(HCK和低分子 CK(LCK)。2. 广谱细胞角蛋白 PCK

PCK 标记所有单层上皮、复层上皮、移行上皮细胞,各种上皮细胞来源的良恶性肿瘤、滑膜瘤和间皮瘤等少部分间叶源性肿瘤亦可阳性。

3. 高分子角蛋白 HCK

HCK主要标记复层鳞状上皮及鳞状细胞癌,HCK( 34 B E12)常用于标记前列

腺基底细胞,观察基底细胞存在与否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4. 低分子细胞角蛋白 LCK

LCK 主要存在于单层上皮及腺上皮细胞,因此,LCK主要用于内脏腺上皮肿

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 细胞角蛋白 7 CK 7

CK7 分子量为54KD主要标记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卵巢、肺和乳腺上皮为CK7阳性,而结肠、前列腺和胃肠道上皮为CD7阴性,因此可用于卵巢癌(CD7 + )和结肠癌(CK7—)的鉴别。

6. 细胞角蛋白 8 CK8

CDK8分子量为52.5KD,主要标记非鳞状上皮,因此主要用于腺癌和导管癌的诊断,鳞癌一般不表达 CK8有报道肝细胞癌主要表达 CK8和CK18

7. 细胞角蛋白 10 CK10

CK10分子量为56.5KD。主要标记上皮的基底上层和颗粒细胞层,同时 CK10 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呈正比,高分化者常阳性,主要用于鳞癌的诊断。

8. 细胞角蛋白 13 CK13

CK13分子量为53KD标记所有的复层上皮,包括角化和非角化上皮。主要用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9. 细胞角蛋白 18 CK18

CK18分子量为45KD属低分子量A型细胞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为阴性。主要用于腺癌的诊断。

10. 细胞角蛋白 19 CK19

CK19分子量为40KD分布于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主要用于腺癌的诊断。肝细胞不表达CK19因此可用于肝癌和转移性腺癌的鉴别。

11. 细胞角蛋白 20 CK20

细胞角蛋白20 (CK20分子量为46KD,主要标记胃肠道上皮、尿道上皮和Merkel 细胞。主要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粘液性肿瘤和 Merkel 细胞癌的诊断。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非粘液性肿瘤均不表达 CK20。

12. 上皮膜抗原 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EMA

EMA 是一组糖蛋白,广泛分布在各种正常上皮细胞膜及其肿瘤细胞中,分布范围与细胞角蛋白相似,但对内脏腺上皮的表达优于细胞角蛋白。对上皮源性肿瘤,尤其

是低分化腺癌,最好与细胞角蛋白联合应用,可提高阳性率。

13. 上皮特异性抗原 Epithelial Specific Antigen , ESA,

ESA 为分子量40KD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属较广谱的上皮细胞标志,大多数

上皮细胞为阳性反应,在肿瘤细胞中,腺癌细胞表达强于鳞癌细胞。ESA标记谱系似 EMA。

14. 前列腺特异抗原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 PSA

PSA 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目前认为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之一。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诊断,但不能作为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因为绝大多数的前列腺增生上皮均呈阳性反应。

15.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rostate acide phosphatase , PSAP

PSAP 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磷酸酶。正常前列腺组织,增生的前

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均表达有PSAP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诊断,但不能作为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16. 甲状腺球蛋白 Thyroglobuli , TG

TG 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甲状腺上皮性肿瘤具有较高特异性,常用于各种甲状腺癌和转移性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7. 肝细胞抗原 HPC

HPC 是肝细胞较特异标记物,阳性颗粒定位于肝细胞浆。主要标记肝细胞及肝细胞发生和良恶性肿瘤、非肝细胞无交叉反应。

18. HCG- B

HCG 是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主要用于胎盘滋养细胞和生殖细胞肿瘤如葡萄胎、绒癌的诊断以及某些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

第二节

软组织标记

2. 波形蛋白 Vimentin

波形蛋白主要分布于间叶细胞及其起源的肿瘤组织、上皮细胞及其肿瘤一般不含此蛋白。常用于间叶来源的恶性肿瘤如间皮瘤、滑膜肉瘤、脑膜瘤等诊断,对癌与肉瘤、恶黑与癌、胸腺瘤与淋巴瘤、未分化癌与小细胞间叶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3. 结蛋白 Desmin

Desmin 为肌细胞的中间丝蛋白,正常分布于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上述细胞来源的良恶性肿瘤 desmin 阳性反应。主要用于子宫、皮肤和胃肠道平滑肌肿瘤,横纹肌肿瘤和肌上皮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 肌动蛋白(广谱) Actin

MSA是一种具有收缩能力的微丝蛋白,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肌型细胞中。

5. Actin (HHF35是一种广谱的肌动蛋白,主要表达于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和肌上皮细胞,肌源性肿瘤包括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以及肌上皮

肿瘤等均可呈阳性反应。

6. 肌动蛋白(横纹肌)Sarcomeric Actin

横纹肌肌动蛋白是一种具有收缩能力的微丝蛋白,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中。用于各种类型的横纹肌肿瘤的诊断,亦可标记具有横纹肌细胞分化肿瘤。

7. 肌调节蛋白 MyoD1

MyoD1 是横纹肌肿瘤的一种标记。主要用于横纹肌肉瘤的诊断,阳性颗粒位于细胞核。少数非肌源性组织包括腺上皮、神经母细胞瘤、尤文氏肉瘤、腺胞状软组织肉瘤可见胞浆阳性。

8. 肌红蛋白 Myoglobin

Myoglobin 是骨骼肌肌浆中的一种肌红蛋白,有较高的组织特异性。但对肿瘤的敏感性较差。主要用于横纹肌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少数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睾丸畸胎瘤、肾母细胞瘤中肌母细胞亦可见阳性表达。

9. 肌球蛋白(骨骼肌) Myosin(Skeletal)

骨骼肌肌球蛋白可分为 I 型肌纤维(慢收缩肌纤维)和 II 型肌纤维(快收缩肌纤维),主要用于横纹肌肿瘤或含有横纹肌成分的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0. Myogenin

Myogenin 为肌细胞生成素,是横纹肌及其肿瘤较特异标记物,与 MyoD1 有一定互补作用。 Myogenin 对某些去分化的横纹肌肉瘤标记较理想,免疫表型为胞核型。11. 肌动蛋白(平滑肌)Smooth muscle Actin

SMA 是一种标记平滑肌的肌动蛋白,主用于检测血管平滑肌,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肌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瘤等。在判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时,根据肌上皮细胞阳性与否和分布,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12. 肌球蛋白(平滑肌)Myosin(Smooth muscle)平滑肌肌球蛋白主要用于标记血管和内脏平滑肌细胞以及肌上皮细胞,被认为是平滑肌较为特异和可靠的标记,有助于间叶肿瘤的诊断和分类,亦可用于乳腺肌上皮细胞的检测,有助于原位癌和浸润癌的区别。

13. Caldesmon

它是一种与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结合的钙结蛋白,具有调节平滑肌收缩的功能,将其作为平滑肌标志,用于良恶性平滑肌肿瘤的诊断与研究。

14. Calponin 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收缩功能,主要分布于平滑肌细胞和肌上皮,对平滑肌肿瘤、肌上皮肿瘤诊断有意义,亦可用于乳腺肌上皮显示,判断乳腺良恶性。

15. 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Factor Vffl -related An tig ne(F Vffl -RAg)

F Vffl -RAg是一种糖蛋白,广泛存在于血管内皮、肝窦、脾窦内皮以及淋巴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内皮及其内皮源性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记。主要用于血管源性良性肿瘤和血管肉瘤的诊断。少数附睾、子宫和输卵管的腺癌样瘤亦可表达。良性血管内皮肿瘤阳性表达强于恶性血管内皮肿瘤。血管外皮及其肿瘤细胞不表达F毗。16. 内皮细胞标记 CD31

CD31 是一种重要的血管内皮细胞标志。主要用于良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亦可用于各种肿瘤间质中血管生成的研究。血管外皮细胞及其肿瘤细胞不表达。

17. 内皮细胞标记 CD34

CD34 主要标记骨髓干细胞和内皮细胞。常用于良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亦可用于各种肿瘤间质中血管生成的研究。目前CD34也是胃肠间

质瘤较理想的标志物。

18. 溶菌酶 Lysozyme(Muramidase)

Lysozyme 与AACT均为组织细胞及其肿瘤的标记物。主要用于组织细胞瘤、恶纤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和组织细胞恶性淋巴瘤等诊断,由于其特异性不强,应与AACT CD68等联合应用,以提高其准确性。

19. a 1抗糜蛋白酶A1ACT

A1ACT 是一种蛋白酶,为巨噬细胞,组织细胞的标记,肝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阳性表达,由于该抗体缺乏特异性,目前主要用于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 间皮细胞 Mesothelial cell (MCA)

MCA 为间皮细胞标记,正常间皮细胞和间皮瘤阳性表达,阳性颗粒定位于细胞膜,多为薄膜型,某些腺癌亦可胞浆阳性,MCA主要用于间皮瘤的诊断。

21. 钙结合蛋白 Calretinin(CR)

CR 是一种钙结合蛋白,是间皮细胞及其肿瘤较理想的标志,在上皮性间皮瘤的诊断中,敏感性可达 100%,特异性约为 50%,也可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第三节

神经组织标志

1.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

GFAP 为中间丝蛋白之一,主要用于星形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瘤、星形母细胞瘤、混合性胶质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数室管膜瘤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唾液腺肌上皮细胞及其肌上皮细胞瘤亦可阳性反应。

2. 神经纤维细丝蛋白 Neurofilament (NF)

NF 是神经元特异性中间丝蛋白,由三个不同分子量( 68、160和 200KD) 的亚单位构成的多聚体,以不同的比例分布于中枢外周神经元以及肿瘤中,其阳性见于节细胞神经瘤,副节瘤、小脑或外周神经母细胞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亦有助于某些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3. Nestin

Nestin 是一种新的中间丝蛋白,在神经上皮干细胞中极为丰富,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星形胶质细胞瘤常呈阳性反应,故在这些肿瘤的诊断及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4.S-100 Protein

S-100 是一种可溶性酸性蛋白。有 3 种亚型,即 S- 1 00a、S- 1 00r 、 S-100 B。S-100主要存在神经组织、垂体、颈动脉体、肾上腺髓质、唾液腺、少数间叶组织。主要用于神经鞘瘤、恶黑、脂肪肉瘤及软骨肿瘤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亦可用于乳腺肌上皮标记,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

5. 嗜铬素 A Chromogranin A(CgA)

CgA 是人类肾上腺髓质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可溶性酸性蛋白,广泛存在于神经元及其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肿瘤细胞中。主要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垂体肿瘤、

胰岛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类癌等的诊断。

6. 突触素 Synaptophysin(SY)

SY 是一种糖蛋白,存在于神经元突触前囊泡膜上,肾上腺髓质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胞浆内,主要用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副节瘤以及APUD系统

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7.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 endolase(NSE)

NSE 是 r-r 型烯醇化同工酶,主要分布于神经元和一些神经内分泌细胞中。主要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辅助诊断。但由于NSE的特异性差,因此一些正常

平滑肌细胞、肌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均有阳性表达。在诊断免疫组化工作中, NSE 不能作为单独的诊断性标记,应与其它相应的标记物联合应用,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8. 髓磷脂碱性蛋白 Myelin basic protein(MBP)

MBP 是髓鞘结构蛋白的主要成分。主要用于少突胶质细胞、施万细胞等脑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相应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细胞标志

1. 神经垂体蛋白 Neurophysin (Nph)

Nph 是垂体后叶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用于垂体肿瘤的功能性分类和燕麦细胞瘤的诊断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2. 催乳素 Prolactin (PRL)

PRL 是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用于垂体腺瘤的功能性分类和少数具有异位分泌的内分泌肿瘤的研究。

3. 生长激素 Growth hormone(hGH)

hGH 是一种垂体前叶合成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主要用于垂体肿瘤的分类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iticotropin ( ACTH)

ACTH 是由垂体前叶细胞分泌一种多肽激素,主要用于垂体肿瘤的功能性分类以及原发性和转移性垂体肿瘤的鉴别诊断。亦可用于检测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嗜铬细胞瘤和类癌等的激素细胞分布。

5. 甲状腺刺激激素 Thyroid simulating hormone (TSH)

TSH 是垂体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能刺激甲状腺生长和甲状腺素的分泌。主要用于垂体肿瘤的功能性分类。

6. 滤泡刺激激素 FSH

FSH 是垂体分泌一种激素,能促使卵泡的成熟和雌激素分泌,主要用于垂体腺瘤的功能性分类。

7. 促黄体生成激素 Luteinizing hormone ( LH)

LH 是一种垂体前叶合成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主要用于垂体肿瘤的分类和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

8. 胰多肽 Pancreatic polypeptide (PP)

PP 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用于胰岛细胞瘤的功能性分类和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的辅助诊断。

9. 胰岛素 Insulin

In sulin 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用于胰岛细胞瘤的功能性分

类和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的辅助诊断。

10. 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

生长抑素是胰岛D细胞的一种多肽激素,主要用于胰岛细胞瘤的功能分类和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其及肿瘤的研究。

11. 胰高血糖素 Glucagon

胰高血糖素是胰岛a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用于胰岛细胞瘤的功能性分类和胰高血糖素瘤的诊断。

12. 甲状腺激素降钙素 Calcitonin(CT)

CT 是由甲状腺细胞分泌,主要用于 C细胞增生和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亦可用于其它类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

13. 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yroid Hormone(PH)

PH 是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正常甲状旁腺细胞阳性表达,甲状腺滤泡上皮阴性表达,常用于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4. 胎盘催乳素 Placental lactogen(hPL)

hPL 是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的一种多肽激素。主要用于绒癌、睾丸癌、乳腺癌和卵巢癌及恶性畸胎瘤的诊断,少数具有异位性激素分泌的肿瘤如肺癌的研究。15. 血清素 Serotonin

Serotonin 亦称5-羟色胺(5-HT),主要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 APUD肿瘤的诊断与研究。

16. 促胃液素 Gastrin

促胃液素是一种多肽激素,主要用于胃泌素瘤和G细胞增生症的诊断以及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测。

第五节

淋巴细胞标记

1. CD3 T 细胞

CD3对早期T细胞有较高特异性,但敏感性偏低,对 B细胞不表达。主要用于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CD3为全T细胞,鉴于其特异性较高,而敏感性较低,故在应用时应与其它T细胞标记联合应用。

2. CD4 T 细胞

主要分布在辅助T细胞/诱导细胞。正常淋巴组织中,CD4的表达数量明显多于CD8,其比例约为4:1。主要用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和菌样霉菌病以及对T 细胞亚群的检测。

3. CD5 套细胞淋巴瘤标记( Mantle cell lymphoma marker )

CD5 主要分布在胸腺细胞( 95%)和外周血的淋巴细胞( 72%)。正常淋巴结中,CD5主要分布在T细胞区。主要用于T细胞白血病,T细胞淋巴瘤的辅助诊断。Mantle细胞淋巴瘤常常为CD5阳性表达,而滤泡中心性淋巴瘤常为阴性。

4. CD8 T 细胞

CD8主要分布在抑制T细胞/莓性T细胞。正常淋巴组织中,CD8的表达率明显少于CD4主要作为T细胞亚型的研究,和某些 T细胞淋巴瘤的亚型分类。

5. CD1 5粒细胞相关抗原

CD15主要分布在粒细胞(95%),包括中性和嗜酸性白细胞。CD15常表达于霍奇金氏病中R-S细胞。部分腺上皮细胞癌亦可表达CD15主要用于霍奇金淋巴瘤和少数大细胞性淋巴瘤的诊断。

6. CD20 B 细胞

CD20 主要分布在B细胞、前B细胞后期和浆细胞之前的B细胞,一般不与T细胞呈交叉反应。对B细胞淋巴瘤和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有较好的细胞特异性,因此在恶性淋巴瘤尤其是 T或B细胞淋巴瘤的分类上,CD20是最常用的B 细胞标记。

7. CD30/Ki-1 Antigen

CD30主要标记活化T和B淋巴细胞,R-S细胞和部分淋巴滤泡间区细胞。主要用于检测霍奇金淋巴瘤中的 R-S细胞和不典型R-S细胞,故认为是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异性标记。目前认为CD30亦是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性标记。

8. CD43 T 细胞

CD43主要标记T细胞,颗粒细胞,部分单核细胞和B细胞。该标记物虽然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不强,应与其它 T细胞标记如CD3或 CD45.RO联合检测,用于T细胞淋巴瘤的辅助诊断。

9. CD45 白细胞共同抗原 LCA

LCA为白细胞共同抗原,是造血细胞的特异性标记,主要分布在 T、B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和前体细胞表面。一般不存在于非造血组织中,因此是区别淋巴瘤,白血病与非造血组织肿瘤的一个良好的标记物。

10. CD45RB B 细胞

CD45RB主要标记B细胞(80%)和少数T细胞(10%)。常与其它B细胞标记如CD20或 CD45RA联合检测,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辅助诊断。

11. CD45RO T 细胞

CD45RO主要标记T细胞(80%)和少数B细胞(10%)。常与其它T细胞标记如CD3或 CD43联合检测,用于T细胞淋巴瘤的辅助诊断。

12. CD56

CD56 为神经细胞粘附分子,主要分布于大多数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细胞和组织中,这些细胞来源的肿瘤可呈阳性表达,常用于星形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研究,NK细胞淋巴瘤呈阳性。

13. CD57

CD57 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标记,或称Leu-7, NK细胞淋巴瘤常阳性反应,某些神经内分泌细胞瘤亦呈阳性表达, CD57主要用于NK细胞肿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研究。

14. CD68

CD68 为骨髓和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包括肝脏的枯否氏细胞,常用于粒细胞性白血病、各种单核组织细胞来源的肿瘤,包括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

15. B 细胞 CDw75

CDw75 主要标记生发中心B细胞(75%)和少数T细胞(5?10%)。常与其它B细胞标记如CD20或 CD45RA联合检测,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辅助诊断。

16. B 细胞 CD79x

CD79 a主要标记B细胞,T细胞不表达,主要用于B细胞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和部分骨髓瘤的辅助诊断。

第六节

肿瘤相关抗原

1. 甲胎蛋白 AFP

AFP 是由胚胎卵黄囊细胞,胚胎肝细胞和胎儿肠道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用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细胞癌、肝样胃癌和性腺或性腺外某些生殖细胞肿瘤(如内胚窦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 癌胚抗原 CEA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精编版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多数腺癌表达CEA 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野生型半衰期很短 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E-Ca,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PS2(雌激素调节蛋白),其表达和ER表达有关,可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而胆管为阳性反应 Hep par 1,肝细胞抗原,正常肝细胞和高分化肝细胞癌阳性,低分化肝细胞癌多弱阳性或阴性。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 卵巢、肺和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 Villin 绒毛蛋白,正常组织中,villin通常只表达于有刷状缘的细胞上,如胃肠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Villin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 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

免疫组化抗体手册

免疫组织化学 抗体手册 目录 中间丝 细胞角蛋白 AE1/AE3 Cam5.2 MNF-116 34βE12 CK5/6 常见肿瘤中的特殊角蛋白 CK1 CK7 CK8 CK13 CK14 CK18 CK19 CK20 TTF-1,CK7和CK20的表达有助于诊断原发性肺腺癌还是转移性腺癌Vimentin(波形蛋白) Desmin(结蛋白) 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Neurofilament proteins(神经细丝蛋白) Acid phosphatase(酸性磷酸酶) Actins(肌动蛋白) Muscle-specific actin(HHF35)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MSA) Smooth muscle actin(SMA)平滑肌肌动蛋白 α-actinin(α-肌动蛋白) NPM/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AT、AACT (α1-抗胰蛋白酶、α1-抗糜蛋白酶) AFP (甲胎蛋白) α-lactalbumin (α-乳清蛋白)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nti- Mullerian hormone(AMH),Mullerian-抑制因子 Cyclin D1(PRAD-1,bcl-1,CCND1)细胞周期蛋白D1 bcl-2 Bcl-6 Ber-EP4 Ca15.3 B72.3 (BRST-3) BCA-225 CA125 CA19.9 CEA(CD66e) Cadherins Calcitonin h-Caldesmon S-100 Calponin Calretinin CD1 CD2 CD3 CD4 CD5 CD7 CD8 CD9(运动相关蛋白,MRP-1) CD10(CALLA,NEP) CD11 CD13 CD14 CD15(LeuM1) CD16 CD19 CD20 CD21

免疫组化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抗体标记物 (一)上皮源性标记物 1、一般性标记物 (1)CK(角蛋白) CK亚型:CK5/6、CK7、CK8、CK10/13、CK18、CK19、CK20 (2)EMA(上皮膜抗原) 2、特异性和(或)相对特异性上皮标记物 (1)CEA(癌胚抗原,标记胃肠道癌、肺腺癌等) (2)CA242(肿瘤相关粘液抗原、标记胰腺癌、结、直肠癌等) (3)TG(甲状腺球蛋白,标记甲状腺癌) (4)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诊断) (5)PSAP(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诊断)(6)34βE12(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 (7)AFP(甲胎蛋白,标记肝癌、内胚窦癌等) (8)Hepatocyte(标记肝细胞癌) (9)β-HCG(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标记胎盘滋养叶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10)CA125(卵巢癌抗原) (二)间叶源性标记物 肌源性标记物 1、Desmin(Des,结蛋白) 2、Actin(肌动蛋白) 3、SMA(平滑肌肌动蛋白) 4、MS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 5、Myosin(肌球蛋白) 6、Myoglobin(MG,肌红蛋白) 7、Myogen(肌浆蛋白) 8、MyoD1(肌调节蛋白) (三)血管源性标记物 1、FVⅧRAg(第8因子相关抗原) 2、CD31

4、UEA-1 5、BNH9 (四)组织细胞源性标记物 1、CD68/KP-1 2、Lysozyme(溶菌酶) 3、α-AT(α1-抗胰蛋白酶) 4、α1-ACT(α1-抗胰糜蛋白酶) 5、Mac387 (五)淋巴造血组织源性标记物 1、全淋巴细胞 (1)CD45/LCA(白细胞共同抗原)(2)TdT(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3)CD30/ki-1 2、全B细胞 (1)Igκ (2)Igλ (3)CD20/L26 (4)CD79α (5)BLA36(B淋巴细胞抗原) (6)Pax-5(B细胞系特异性激活蛋白)3、B细胞亚型 (1)CD10 (2)CD21(标记滤泡性树突状细胞)(3)CD23 (4)CD35(标记滤泡性树突状细胞)(5)CD38 4、全T细胞 (1)CD3 (2)CD5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一、常用标志物 1. 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χ,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 2.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癌胚抗原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是内胚层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和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和良性肿瘤亦可表达。CEA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是腺上皮来源的腺癌。 3.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嗜铬素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的酸性糖蛋白家族,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 20 kDa,分布广泛。含量最丰富的是嗜铬素A,另两个是嗜铬素B和嗜铬素C。几乎所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嗜铬素。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的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此抗体可以识别嗜铬素A抗原羧基末端的片段,而不与氨基末端的片段反应,主要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对小细胞癌进行抗原修复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pan,广谱CK)--- AE1/ AE3(阳性部位:细胞浆)。此抗体可以识别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Ⅰ型/低分子量)和碱性细胞角蛋白(Ⅱ型/高分子量)。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的肿瘤,特别是对鉴别和判断转移性肿瘤是否为上皮源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阳性部位:细胞浆)。在正常组织中,鳞状上皮和导管上皮的基底细胞以及部分的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因此,可用于鳞癌和腺癌、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支气管上皮基底细胞、间皮;鳞癌、大细胞癌、移行细胞癌、间皮瘤阳性。大多数腺癌为阴性。 6. 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阳性部位:细胞浆)。CK7是分子量为54 kDa的一种碱性细胞角蛋白,存在于大多数正常组织的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中,一般非上皮来源的细胞无表达。在卵巢、乳腺和肺的腺癌呈阳性反应,而胃肠道的腺癌阴性。 7. 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 20,CK20)---(阳性部位:细胞浆)。CK20(46kDa)存在于正常的胃肠道上皮、移行上皮、Merkel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而乳腺癌、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不表达。CK7positive CK7 negative CK20 positive uninformative colorectum CK20 negative lunguninformative 8. 细胞角蛋白(高分子量)(cytokeratin,HMW)---(阳性部位:细胞浆)。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抗体(34βE12)可以识别68kDa、58kDa、56.5kDa和50kD a的细胞角蛋白。 9.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MUC1)---(阳性部位:细胞浆)。上皮膜抗原是一种高分子量(400 kDa)跨膜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各

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

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多数腺癌表达CEA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野生型半衰期很短 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E-Ca,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PS2(雌激素调节蛋白),其表达和ER表达有关,可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而胆管为阳性反应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 卵巢、肺和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 Villin 绒毛蛋白,正常组织中,villin通常只表达于有刷状缘的细胞上,如胃肠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Villin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 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不可能为乳腺来源。其他villin 免疫组化染色通常为阴性表达的肿瘤还有:如卵巢浆液性癌、尿道移行细胞癌和前列腺癌。间皮瘤也经常为villin阴性表达,因此在一些情况下Villin还可以作为鉴别间皮瘤和腺癌使用抗体的一种。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一、常用标志物 1. 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χ,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 2.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癌胚抗原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是内胚层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和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和良性肿瘤亦可表达。CEA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是腺上皮来源的腺癌。 3.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嗜铬素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的酸性糖蛋白家族,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20 kDa,分布广泛。含量最丰富的是嗜铬素A,另两个是嗜铬素B和嗜铬素C。几乎所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嗜铬素。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的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此抗体可以识别嗜铬素A抗原羧基末端的片段,而不与氨基末端的片段反应,主要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对小细胞癌进行抗原修复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pan,广谱 CK)--- AE1/ AE3(阳性部位:细胞浆)。此抗体可以识别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Ⅰ型/低分子量)和碱性细胞角蛋白(Ⅱ型/高分子量)。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的肿瘤,特别是对鉴别和判断转移性肿瘤是否为上皮源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阳性部位:细胞浆)。在正常组织中,鳞状上皮和导管上皮的基底细胞以及部分的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因此,可用于鳞癌和腺癌、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支气管上皮基底细胞、间皮;鳞癌、大细胞癌、移行细胞癌、间皮瘤阳性。大多数腺癌为阴性。 6. 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阳性部位:细胞浆)。CK7是分子量为54 kDa的一种碱性细胞角蛋白,存在于大多数正常组织的腺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中,一般非上皮来源的细胞无表达。在卵巢、乳腺和肺的腺癌呈阳性反应,而胃肠道的腺癌阴性。 7. 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 20,CK20)---(阳性部位:细胞浆)。CK20(46kDa)存在于正常的胃肠道上皮、移行上皮、Merkel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而乳腺癌、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不表达。 CK7 positive CK7 negative CK20 positive uninformative colorectum CK20 negative lung uninformative 8. 细胞角蛋白(高分子量)(cytokeratin,HMW)---(阳性部位:细胞浆)。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抗体(34βE12)可以识别68kDa、58kDa、56.5kDa和50kDa的细胞角蛋白。 9.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MUC1)---(阳性部位:细胞浆)。上皮膜抗原是一种高分子量(400 kDa)跨膜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上皮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癌细胞过表达MUC1与肿瘤侵袭有关,有意义的免疫反应性为膜阳性,如为纯粹的胞浆着色则为假阳性。此抗体可以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源性肿瘤,EMA阳性表达的肿瘤包括大多数的癌、间皮瘤、滑膜肉瘤和上皮样肉瘤等,淋巴瘤、黑色素瘤和软组织肿瘤阴性表达。 10.HBME1---(阳性部位:细胞膜)。该抗体与间皮细胞表面的抗原反应,染色方式呈现一种特殊的“厚膜”方式,在鉴别间皮瘤与腺癌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间皮瘤为厚膜型,腺癌为薄膜型或胞浆着色。 11.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阳性部位:细胞浆)。突触素是分子量为38kDa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突触前囊泡膜,是神经性和上皮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异性标志之一,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肿瘤。 12.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阳性部位:细胞核)。TTF-1表达于甲状腺腺上皮和肺的上皮细胞中。大多数肺的小细胞癌、腺癌、少部分大细胞癌、大多数非典型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TF-1阳性,而肺鳞癌及绝大多数典型类癌TTF-1阴性。

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的区别

免疫组化 是融合了免疫学原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组织学技术(组织的取材、固定、包埋、切片、脱蜡、水化等),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对组织(细胞)内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主要是定位)。样本是细胞或组织,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可能出现膜阳性、质阳性和核阳性。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用到了免疫学原理和化学反应显色,待测的样品多是血清、血浆、尿液、细胞或组织培养上清液,因而没有用到组织包埋、切片等技术,这是与免疫组化的主要区别,操作上开始需要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从而使后来形成的抗原-抗体-酶-底物复合物粘附在载体上,这就是“吸附”的含义。 免疫组化和elisa所用到的原理大致相同,只是因为所检测的样品不同,从而在操作方法上有所不同。Elisa多用于定量分析,其灵敏度非常高。 western bolt 先要进行SDS-PAGE,然后将分离开的蛋白质样品用电转仪转移到固相载体上,而后利用抗原-抗体-标记物显色来检测样品,可以用于定性和半定量。 免疫学三大工具,免疫组化、Western、ELISA,分别用于定位,定性和定量。 以下western和Elisa的区别不是原创,是找的资料。 western blotting 可以看到特异性的条带,但是定量比较烦 elisa可以直接读出浓度,但是如果抗体有非特异性结合,那得到的数值就不可信。 WB只能半定量,但是可以检测细胞膜蛋白,这点ELISA做不到 ELISA可用定量方法检测蛋白,也就是说可以观察不同浓度刺激物对目的蛋白的影响 WB所检测的一般是抗原,而Elisa抗原抗体都可以检测。 WB所检测的抗原可以知道其分子量的大小,或是否是多聚体、降解产物等,一句话,WB可以确定所用抗体是与那种蛋白起作用的;而Elisa无能为力,一锅端了。 WB所适用的一抗一般是线性位点的,ELISA线性或构象型抗体都可以使用。从另一个意义上讲,WB可以做抗体是线性位点还是构象型位点的补充判定,而Elisa不行。 WB一次处理量就是一块胶版,10-20个样品最多了。Elisa一块96孔板一次可以处理96个样本,可以设置多个复孔、对照、梯度样等来提高检测的可信度。 WB操作常见的非特异性条带,膜本底差,显色不好等等缺点在Elisa上表现得要好得多。 页脚内容1

临床免疫组化实用大全

免疫组化 定义: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 临床病理工作中,我们常用到“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但是许多单位只写阳性结果,不写临床意义,其结果对临床帮助不大,因为许多医生不懂得这些结果的意义,因此建议大家在出此类报告时,把“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的意义打印在报告中,以增加病理报告的使用价值。 1、恶性肿瘤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全套4项:P—gP,GSTπ,TOPOⅡ,Ki—67。 2、乳癌免疫组化耐药预后标记,全套7项:P—gp,GSTπ,TOPOⅡ,Ki—67,ER,PR,C-erbB—2。 3、意义:标记物—-作用-—阳性部位——临床意义 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药泵作用—-胞膜/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紫彬醇、泰素帝。 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 π)--解毒作用-—胞浆—-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耐药性越强:阿霉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瘤可宁。 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靶点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对下列药物越有效:蒽环类抗生素和鬼臼毒素类,如VP16、替尼泊苷、玫瑰树碱、新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阿霉素、VM26。阳性率高者对VP16尤其有效. 雌激素受体(ER)—-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治疗越有效,预后越好. 孕激素受体(PR) -—性激素作用—-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治疗越有效,预后越好。 C—erbB-2——癌基因产物-—胞浆—-阳性率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ER、PR 阳性而C-erbB—2也阳性者,用三苯氧胺治疗效果不好。 Ki-67-—细胞增殖标志—-胞核——阳性率越高,肿瘤增殖越快,恶性程度越高.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

常见肿瘤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抗体选择

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1.前列腺癌:CK、P63、34?E12、PSA、P504S(9AMAC)、AR 2.前列腺增生/腺瘤:CK、P63、34BE12、P504S 3.肾癌:CK、EMA、Inhibin、Melan-A、CK7、Vimentin、PAX2、CD10 4.肾母细胞瘤:WT-1、CK、P53、Ki-67 5.膀胱尿路上皮癌:CK7、CK20、P53、Ki-67、P63 6.精原细胞瘤:CK、PLAP、CD117、LCA、OCT3/4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7.胸腺肿瘤:CK、CD3、CD5、CD20、TdT、EBV* 8.霍奇金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PAX-5 9.非霍奇金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TdT、CD43 10.间变大细胞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 1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43、CD30、Ki-67 12.小B细胞淋巴瘤:CD3、CD5、CD10、CD20、CD23、CD79α、CyclinD1、TdT 13.T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3、CD45RO、CD79α、TdT、TiA-1、Perforin 14.套细胞淋巴瘤:CD3、CD5、CD20、CD79α、CyclinD1、TdT、Bcl-2、Ki-67 15.T/NK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56、TiA-1、Perforin、粒酶B 16.淋巴上皮病变/癌:CK、EMA、S-100、Ki-67、P53、EBV*、P63、CD30、CD20 17.Burkitt淋巴瘤:CD3、CD20、CD79α、CD10、Bcl-2、Bcl-6、Ki-67、EBV*、TdT 18滤泡性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10、Bcl-2、Bcl-6、Ki67 19.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CD2、CD3、CD7、CD20、CD43、Perforin、TiA-1、EBV* 20.浆细胞瘤:CD3、CD20、CD38、CD138、CD79α、EMA、κ*、λ* 21.坏死性淋巴结炎:CD3、CD20、CD45RO、CD79α、CD43、CD68、Mac387、CD163 22.粘膜相关淋巴瘤:CK、CD3、CD5、CD10、CD20、CD23、CD43、CD79a、CyclinD1 23.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CD3、CD20、CD45RO、CD43、CD79α 24.组织细胞肉瘤:S100、CD10、CD21、CD35、CD68、Lysozyme、MPO、CD33、CD34、CD11c、CD14、CD45R O 25.朗格罕氏细胞增生症/肉瘤:S100、CD1α、CD68、CD35、HMB45、CK、EMA、Ki67、CD45 26.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S100、CD1α、CD68、CD21、CD35、CD3、CD20、CD30、CK、EMA、Ki67、C D45 27.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肿瘤:CD21、CD35、S100、CD1α、CD68、CD3、CD23、EMA、VIM、MPO、CD34、CD7 9α、CK、HMB45 28.肥大细胞肿瘤:CD117、CD45、CD33、CD68、CD15、CD3、CD20 消化系统肿瘤 29.胃癌:CK7、CK20、Villin、CEA、P53、Ki-67、CDX-2、GST-π、AB/PAS** 30.肠癌:CK7、CK20、Villin、CEA、P53、Ki-67、CDX-2、GST-π、AB/PAS** 31.肝细胞癌:AFP、CD34、CEA、CK8/18、CK19、Ki-67、P53、HbsAg、Hepatocyte 32.肝胆管细胞癌:CK7、CK20、Villin、AFP、CD34、CEA、CK8/18、CK19、Ki-67、Hepatocyte、HbsAg 33.食道癌:P53、Ki-67、CDX-2、GST-π、P63 34.胰腺癌:CEA、P53、Ki-67、CDX-2、GST-π、Villin、CK7、CK20、 35.胰岛细胞瘤:CD56、Syn、CgA、Ki-67、Insulin、CK8/18、CK19 39.肝炎病毒:HbsAg、HbcAg、HCV 涎腺肿瘤 37.涎腺粘液性囊腺癌:CK、P63、SMA、Vimentin、Myosin-heavy chain

免疫组化常用方法介绍及个人经验总结

免疫组化常用方法介绍及个人经验总结 1 、定义 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这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技术。 2 、原理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 3 、分类 1)按标记物质的种类,如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酶(主要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铁蛋白、胶体金等,可分为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免疫酶标法和免疫金银法等。2)按染色步骤可分为直接法(又称一步法)和间接法(二步、三步或多步法)。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的灵敏度提高了许多。 3)按结合方式可分为抗原-抗体结合,如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亲和连接,如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等,其中SP 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聚合物链接,如即用型二步法,此方法尤其适合于内源性生物素含量高的组织抗原检测。 4 、目前几种常用免疫组化方法简单介绍 1)免疫荧光方法 是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即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确定组织中某种抗原的定位,进而还可进行定量分析。由于免疫荧光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所以在临床病理诊断、检验中应用较广。 2)免疫酶标方法 免疫酶标方法是继免疫荧光后,于60 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各种抗原成分进行定位研究。免疫酶标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 本方法与免疫荧光技术相比的主要优点是:定位准确,对比度好,染色标本可长期保存,适合于光、电镜研究等。 免疫酶标方法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衍生出了多种标记方法,且随着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都在不断提高,使用也越来越方便。目前在病理诊断中广为使用的有ABC 法、SP 三步法、即用型二步法检测系统等。

免疫组化常见问题的处理

免疫组化常见问题的处理 当免疫组化染色没有出现预期结果时,应系统地查找原因,而每一次只能排除一种可能的原因。 对照/标本无染色 ①确认是否忽略了应该加的某种试剂,包括一抗、二抗、三抗及底物等。 ②确认所有的试剂是否按正确的顺序加入,是否孵育了足够的时间。 ③对照抗体的标签确认是否使用了正确的抗体,以及所用的检测系统是否和一抗匹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如果一抗是兔来源的抗体,二抗一定要用抗兔的二抗来匹配;或一抗是小鼠的IgM一抗,二抗必须是山羊/兔抗小鼠的IgM(不是IgG)二抗。 ④检查抗体所使用的稀释度及稀释溶液。 ⑤检查抗体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尤其是标记了酶或荧光素的抗体,现在大多数试剂公司的抗体均要求在4~8℃条件下保存,应避免反复冻融,试剂保存时一定要避免与挥发性有机溶剂同放一室,以免降低抗体的效价。 ⑥检查标本的储存条件,最好用已知阳性的标本来同时做阳性对照。 ⑦检查色原/底物溶液,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是将一滴标记有酶的抗体加入到制备好的底物溶液中,如果底物发生预期的颜色变化,则可排除底物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底物在制成工作液后应在一定时间内用完,否则会失效。 ⑧检查冲洗液是否和反应试剂匹配,溶液的pH值很重要,与过氧化物酶底物匹配的溶液中不应含有叠氮钠。 ⑨检查复染剂和封片剂是否和所使用的色原匹配。 弱阳性 如果阴性对照没有染色而阳性对照标本弱阳性,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 ①标本的固定方式,不当的固定方式或固定时温度过高,都会影响到所检测的抗原的数量和质量。 ②不适当的抗原修复方式,由于石蜡切片在制作的过程中固定剂对抗原的封闭作用,必须用抗原热修复或酶消化或两种同时使用的抗原双暴露法,至于使用哪一种方法,应参照生产厂家的说明,同时结合标本的具体情况而定。 ③抗体的稀释度是否过高或者孵育的温度/时间是否正确。一般试剂生产厂家都会对试剂给出一定的使用范围,但是由于使用者的标本来自各种组织,处理过程也不尽相同,所以应参照使用范围,对所使用的一抗进行梯度测试,找出最佳的使用浓度。 ④切片上遗留了过多的冲洗液,当抗体加至切片上时,等于人为地对抗体进行了进一步的稀释。 ⑤孵育时切片是否放置水平,否则会导致抗体流失。 如果阴性对照没有反应,阳性对照反应良好,而标本弱阳性,则可能是由于阳性对照不是同一种组织、或固定方式不同等原因所致。 非特异性染色 ①是否有效地去除了内源性酶和生物素。应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组织均需要进行此步骤,但对于内源性酶或生物素丰富的组织,如肝脏、肾脏等,需考虑此原因。处理的方法为:

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及其意义(2)

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及其意义 30 [ 标签:指标 ] 请问病理学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及其意义尽量全面些。 Run灬K丨流云回答:1 人气:91 解决时间:2010-01-26 18:44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 多数腺癌表达CEA 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野生型半衰期很短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其阳性表达和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E-Ca,E钙粘附蛋白,介导细胞间粘连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丧失引起细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PS2(雌激素调节蛋白),其表达和ER表达有关,可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CK19,分布于单层上皮和间皮,常用于腺癌诊断,肝细胞不表达,而胆管为阳性反应 Hep par 1,肝细胞抗原,正常肝细胞和高分化肝细胞癌阳性,低分化肝细胞癌多弱阳性或阴性。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 卵巢、肺和乳腺上皮常阳性,结肠、前列腺、胃肠道上皮阴性。 Villin 绒毛蛋白,正常组织中,villin通常只表达于有刷状缘的细胞上,如胃肠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Villin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 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不可能为乳腺来源。其他villin免疫组化染色通常为阴性表达的肿瘤还有:如卵巢浆液性癌、尿道移行细胞癌和前列腺癌。间皮瘤也经常为villin阴性表达,因此在一些情况下Villin还可以作为鉴别间皮瘤和腺癌使用抗体的一种。 但是也有一些非胃肠道来源的肿瘤可表达villin,如子宫内膜样腺癌、卵巢粘液性癌、肾细胞癌和小部分肺癌。也有一些专家报道Villin在部分宫颈内膜腺癌病例中表达。

病理科免疫组化常用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抗体标记谱系 第一节 上皮细胞标志 1.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 CK就是一种中间丝蛋白,就是上皮细胞及其肿瘤较特异标志物。CK分子量为40~60KD,根据其分子量不同分为20余种,并粗略划分为高分子CK(HCK)与低分子CK(LCK)。 2.广谱细胞角蛋白PCK PCK标记所有单层上皮、复层上皮、移行上皮细胞,各种上皮细胞来源得良恶性肿瘤、滑膜瘤与间皮瘤等少部分间叶源性肿瘤亦可阳性、 3。高分子角蛋白HCK HCK主要标记复层鳞状上皮及鳞状细胞癌,HCK(34βE12)常用于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观察基底细胞存在与否有助于前列腺癌得诊断。 4、低分子细胞角蛋白LCK LCK主要存在于单层上皮及腺上皮细胞,因此,LCK主要用于内脏腺上皮肿瘤得诊断与鉴别诊断。 5。细胞角蛋白7 CK 7 CK7分子量为54KD。主要标记腺上皮与移行上皮细胞,卵巢、肺与乳腺上皮为CK7阳性,而结肠、前列腺与胃肠道上皮为CD7阴性,因此可用于卵巢癌(CD7+)与结肠癌(CK7—)得鉴别。 6。细胞角蛋白8 CK8 CDK8分子量为52、5KD,主要标记非鳞状上皮,因此主要用于腺癌与导管癌得诊断,鳞癌一般不表达CK8。有报道肝细胞癌主要表达CK8与CK18、7、细胞角蛋白10 CK10 CK10分子量为56。5KD、主要标记上皮得基底上层与颗粒细胞层,同时CK10表达与细胞得分化程度呈正比,高分化者常阳性,主要用于鳞癌得诊断。 8。细胞角蛋白13 CK13 CK13分子量为53KD。标记所有得复层上皮,包括角化与非角化上皮。主要用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得诊断、 9、细胞角蛋白18 CK18 CK18分子量为45KD,属低分子量A型细胞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为阴性。主要用于腺癌得诊断。 10、细胞角蛋白19 CK19 CK19分子量为40KD,分布于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主要用于腺癌得诊断。肝细胞不表达CK19,因此可用于肝癌与转移性腺癌得鉴别。 11。细胞角蛋白20 CK20 细胞角蛋白20(CK20)分子量为46KD,主要标记胃肠道上皮、尿道上皮与Merkel细胞、主要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粘液性肿瘤与Merkel细胞癌得诊断。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非粘液性肿瘤均不表达CK20。 12。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EMA EMA就是一组糖蛋白,广泛分布在各种正常上皮细胞膜及其肿瘤细胞中,分布范围与细胞角蛋白相似,但对内脏腺上皮得表达优于细胞角蛋白。对上皮源性肿瘤,尤其就是低分化腺癌,最好与细胞角蛋白联合应用,可提高阳性率、

常用免疫组化试剂(类别)介绍

常用免疫组化试剂(类别)介绍 一、用于鉴别诊断(一)上皮源性: 1、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CK: 目前,商品化得细胞角蛋白有20多种,不同得分子量代表不同类型得上皮标志。通常将CK分为两大类型:Ⅰ型(低分子量);Ⅱ型(高分子量).理论上讲,大多数单层上皮表达低分子量得CK;复层上皮多表达高分子量得CK;移形上皮(膀胱)与假复层上皮(呼吸道得被覆上皮)既表达低分子量得CK,也表达高分子量得CK。在癌组织中,低分子量得CK多在腺癌中表达,高分子量得CK多在鳞癌中表达.目前为止,未发现任何一种上皮只含有一种CK,某些上皮可含2-10种不同分子量得CK。因此,目前试图应用单一得CK免疫表型来确定某种特定得上皮性肿瘤就是不可能得。同样,应用CK来区别腺癌、类癌与间皮瘤也就是困难得。因此,CK得免疫组化结果判断就是一个较为复杂得问题,在应用这类标记物作为腺癌与鳞癌得鉴别应特别注意。有必要时,应联合用多种CK加以综合判断。CK得阳性表达还包括有间变癌、双向分化得滑膜肉瘤、脊索瘤、胚胎癌、间皮瘤、上皮样肉瘤、胸腺瘤等. CK得阴性表达有:副节瘤单向分化得滑膜肉瘤、软骨(肉)瘤、精原细胞瘤、淋巴瘤、脑膜瘤、恶黑、恶纤组、软组织肉瘤(除特殊类型外).在判断CK免疫组化结果时应注意几点:(1)CK得单克隆抗体优于多克隆抗体;(2)CK常出现斑点状得假阳性反

应,应注意识别; (3)虽然大多数CK多在胞浆表达,但CK17多在胞核表达;(4)绝大多数CK抗体需用胰酶消化,可增加阳性表达率与染色强度;(5)部分非上皮性肿瘤(平滑肌肉瘤)可见有CK表达,在诊断时应注意;(6)淋巴结、扁桃体与脾组织中得滤泡外得网织细胞含有CK8与18以及desmin,在判断淋巴结转移癌与肌源性肉瘤转移时应根据组织学综合判断. 2、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membraneantigen/EMA):EMA就是上皮细胞分泌得一种乳脂小球膜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上皮细胞中(也存在于间皮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与T细胞淋巴瘤中),其分布与角蛋白相似,但对内脏腺上皮优于细胞角蛋白,尤其就是分化差得癌EMA有时可呈强阳性表达。EMA可作为上皮源性肿瘤得常用标记物。EMA阳性表达得肿瘤有鳞癌、胃肠道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间皮瘤、滑膜肉瘤、甲状腺乳头状癌、上皮样肉瘤等. 在判断EMA免疫组化结果时应注意几点: (1)EMA虽然就是上皮细胞非常敏感得标记,但一些非上皮性肿瘤(如浆细胞、组织细胞与T细胞淋巴瘤)也可阳性表达。因此在癌与其她间叶性肿瘤鉴别时不能作为唯一得参考标记; (2)EMA对内脏上皮源性肿瘤得敏感性优于体表上皮源性肿瘤,因此在腺癌中得表达明显高于 鳞癌。3、桥粒蛋白:就是上皮细胞特有得结构,就是一种广谱得上皮性标记.鳞癌、腺癌、移形细胞癌、未分化癌与

免疫组化

常见肺肿瘤的免疫组化标志物 一、肺肿瘤的常用标志物 1. 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 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χ,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 2.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 癌胚抗原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是内胚层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和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和良性肿瘤亦可表达。CEA 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是腺上皮来源的腺癌。 3.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 嗜铬素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的酸性糖蛋白家族,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20 kDa,分布广泛。含量最丰富的是嗜铬素A,另两个是嗜铬素B和嗜铬素C。几乎所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嗜铬素。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的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此抗体可以识别嗜铬素A抗原羧基末端的片段,而不与氨基末端的片段反应,主要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对小细胞癌进行抗原修复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pan,广谱 CK)--- AE1/ AE3(阳性部位:细胞浆) 此抗体可以识别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Ⅰ型/低分子量)和碱性细胞角蛋白(Ⅱ型/高分子量)。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的肿瘤,特别是对鉴别和判断转移性肿瘤是否为上皮源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阳性部位:细胞浆) 在正常组织中,鳞状上皮和导管上皮的基底细胞以及部分的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因此,可用于鳞癌和腺癌、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支气管上皮基底细胞、间

常用免疫组化

一、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前列腺癌:CK、P63、34E12、PSA、P504S(9AMAC)、AR 前列腺增生/腺瘤:CK、P63、34BE12、P504S 肾癌:CK、EMA、Inhibin、Melan-A、CK7、Vimentin、PAX2、CD10 肾母细胞瘤:WT-1、CK、P53、Ki-67 膀胱尿路上皮癌:CK7、CK20、P53、Ki-67、P63 精原细胞瘤:CK、PLAP、CD117、LCA、OCT3/4 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胸腺肿瘤:CK、CD3、CD5、CD20、TdT、EBV* 霍奇金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PAX -5 非霍奇金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TdT、CD43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43、CD30、Ki-67 小B细胞淋巴瘤:CD3、CD5、CD10、CD20、CD23、CD79α、CyclinD1、TdT T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3、CD45RO、CD79α、TdT、TiA-1、Perforin 套细胞淋巴瘤:CD3、CD5、CD20、CD79α、CyclinD1、TdT、Bcl-2、Ki-67 T/NK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56、TiA-1、Perforin、粒酶B 淋巴上皮病变/癌:CK、EMA、S-100、Ki-67、P53、EBV*、P63、CD30、CD20

免疫组化技术常见问题及其解答集锦

免疫组化技术常见问题及其解答集锦 1、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比较? (1)要求做冰冻切片的不一定能做石蜡切片,这是今天我向一老师请教得出的结论。因为作石蜡切片时要高温烤片,可能会破坏组织的抗原性,如果组织的抗原性较稳定,则可作石蜡切片;但是要求做石蜡切片的,可作冰冻切片。 (2)冰冻切片的优点是能够较好的保存组织的抗原免疫活性,做免疫组化时不需抗原修复这一步。缺点是细胞内易形成冰晶而破坏细胞结构,可能会使抗原弥散;切片厚度较石蜡的厚,做的片子没石蜡的漂亮。当你买一抗时,目录上都写着做什么样的切片,如果它写着只能做冰冻,就不能做石蜡,如写着两者都可,那就都能做。 (3)石蜡切片的优点可以保持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且容易存放在室温,而冰冻切片比较麻烦,一定要存在-80度的低温冰箱中,尤其是用来做原位杂交的的切片,为了防止RNA降解,保存一贯很重要。由于石蜡切片可以切到4微米左右,所以原位杂交探针容易渗透到组织中去,容易成功,而且得到的颜色/形态都较冰冻切片好。 2、一抗的选择要点和技巧是什么? (1)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的选择。由一种克隆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叫做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能目标明确地与单一的特异抗原决定簇结合,就像导弹精确地命中目标一样。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个抗原决定簇,在机体内也可以由好几种克隆来产生抗体,形成好几种单克隆抗体混杂物,称为多克隆抗体。在抗原抗体反应中,一般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但亲和力相对小,检测抗原灵敏度相对就低;而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稍弱,但抗体的亲和力强,灵敏度高,但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可以通过封闭等避免)。 (2)应用范围的选择。有的一抗只能用于Western blotting,或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免疫沉淀等;甚至表明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 (3)种属反应性的选择(species reactivity)。这一点很重要,表明这种抗体可能存在种属差异,且这种抗体适合检测哪种种属动物体内的抗原。 (4)种属来源,一般兔来源的多是多克隆;而小鼠来源的多是单克隆,但也有另外。根据此来源来选择相应的二抗。 (5)生产厂家的选择。如santa Cruz公司抗体一般1ml,价格2100元左右;而BIOAY公司一抗一般100ul,价格1600元左右。这两个厂家的同一种抗体它的实际效价稳定是不同的,我一般用后者抗体做免疫组化效果较好,而前者做Western blotting效果还可以。 3、在什么情况下使用Triton-X100 (1)Triton X-100化学名称为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是一种去污剂。在免疫组织化学(>10um 厚切片)和免疫细胞化学中一般用Triton X-100 作为细胞通透剂,在膜上打孔。 (2)其作用原理:Triton X-100 可以溶解细胞膜、细胞核膜、细胞器膜上的脂质而使抗体及大分子结构的物质进入胞浆和胞核内,故在细胞免疫组化时尤为推荐使用,这样抗体就能顺利进入胞内与相应抗原结合。 (3)Triton X-100既是一种表面活性剂,也有抗氧化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