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位错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沈寅忠

位错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沈寅忠

位错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沈寅忠
位错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沈寅忠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二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二 单项选择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D) A.提高人的积极性 B.提高管理水平 C提高企业盈利率D提高劳动生产率 2.科学管理中能体现权利下放分权尝试的原理是(C) A差别计件工资制B职能原理 C例外原理D工时研究 3.泰勒认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B) A合适的操作流程B第一流的人员 C严格的规章制度D适当的管理人员 4.霍桑试验的证明企业中存在着(B)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 C自主管理的员工D社会人 5.霍桑试验标志着(A)的产生 A人际关系学说B管理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D运筹学 6.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即(B) A生产经营安全销售核算管理B技术商业财务安全核算管理 C技术经济安全财务核算管理D生产商业财务安全组织管理 7.法约尔提出的原则有(B) A5项B14项C10项D6项 8.组织理论之父是(D) A梅奥B法约尔C泰勒D韦伯 9.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C) A复杂人B自我实现人C经济人 D 社会人 10.科学管理之父是(C) A韦伯B法约尔C泰勒C梅奥 11.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A) A法约尔B韦伯C泰勒D巴纳德 12.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其作为基础的某种形式的(D) A职责 B 制度C管理D权力 13.提出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的是(B) A切削金属试验B霍桑试验C铁揪试验D搬运生铁试验 14.提出“管理的十四条原则”的是(D) A泰勒B巴纳德C韦伯D法约尔 15.法约尔的(A)强调在组织中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A等级链原则B分工原则C程序原则D集中化原则 16.(B )是法约尔的代表作。 A《科学管理原理》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D《车间管理》 17.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D)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问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关系的现象。 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炼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这些现象、问题,揭示教育背后所存在的客观规律,以作为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依据和指南。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前者如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德育、管理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后者如学校与社区、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改革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念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二、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的成熟水平,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三大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点 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只表现为许多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的总结。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到的论述之中。 2.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末期。据郭沫若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要掌握的问题: 一、行为科学理论 二、现代管理理论 一、历史背景 在经济学的课程中经常提到亚当·斯密的名字,这是因时古典经济学说作出了主要贡献。在他1776年发表的[论]一书中,他作出了对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巨大经济利益的光辉论断。所谓劳动分工,即将工作分一些单一的和重复性的作业。他以制针行业为例,得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斯密认为,劳动分工之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因为它提高了每个工人的技熟练程度,节约了由于变换工作浪费的时间,以及有利器的发明和应用。今天广泛普及的工作专业化,无疑是斯密在200多年前就提出的劳动分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而20世纪前对管理最重要的影响还是产业革命,它开18世纪的英国,在美国内战结束后又传到了美国。在革命中,机械力迅速取代了人力,并且使在工厂中制造商品更加经济。以纺织业来说,在有100个人的毛毯厂中,有些工人专门纺线,有些专门染色,这样工厂就能制造大量的毛毯,而成本比原来低得多。但是,在这种工厂之中需要管理技能:管理者需要预测需求,保证手头有足够的羊毛用于纺线,向每个工人分派任务,指挥每天的生产活动,协调各种活动等。当在每个家庭中制作毛毯时,人们很少关心效?率,但有100个人时,如何使工人满负荷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于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就成为必不可少了。 机械力的出现,大规模生产,随着迅速扩展的铁路系统。而带来的运输成本的降低,以及几乎没有任何政府法令的限制,这一切促进了大公司的发展。像标准石油公司这样的大 企业建立起来了。这些大企业需要规范化的管理。因此,规范化的管理理论在20世纪初叶也逐渐建立起来了。 二、古典管理理论 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1856~1915)简介:美国人,普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床前的工人” 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度》(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2)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四条原则和三大实验

2016远程培训学习笔记: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的轨迹与启示

2016远程培训学习笔记: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的轨迹与启示 6 远程培训学习笔记: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的轨迹与启示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1-3-2)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泰勒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起里程碑作用。他所提出的泰勒原理被当作课程研究的范式。由于泰勒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1934年,泰勒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确立其评价原理;1949年,又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确立其“课程基本原理”。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 ⒈ 八年研究和泰勒原理【链接内容(二)】的产生 以博比特、查斯特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建立了专门的课程研究领域并且提出了若干编制模式后,也显示出了自身的局限性,特别是他们视学生为原料。视学校为工厂的倾向,受到人们的批判。另外,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他的教育和课程实验及其思想理论成果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看法。这为泰勒研究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经验背景,使泰勒又可能比较全面冷静地思考和借鉴这些完全不同的改革和理论成果。 泰勒理论产生的更直接的原因使“八年实验”。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萧条,许多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又返回学校,可他们不打算升入大学,对中学课程不感兴趣。面对此种情况,中学的校长和教师认为应当重新制定普通中学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八年研究”正是为此而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编制一套更统一、更连贯的课程。泰勒本人担任实验的测量评价小组负责人。 ⒉ 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之后被称为泰勒原理。在世界范围内课程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这四个著名的基本问题是: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 泰勒首先论证了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泰勒认为课程设计和编制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然而,许多计划都没有清楚地界定教育目标。泰勒认为教育目标应当来源于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为明智而又全面地选择学校目标提供基础。” 其次,确立了教育目标的筛选原则。必须对依据上述三个目标来源得到的目标其进行筛选,以剔除不重要的和相互矛盾的目标。其筛选原则有二,其一是“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学的哲学”,即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第二个是“学习心理学所提示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即指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是根据学习心理学可能达到的。 第二,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泰勒所指的学习经验不仅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也不仅是教师所从事的活动,更不仅是知识,而且包括了学习者与学习对象及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泰勒为学习经验的提出和选择制定了五条原则,并提出了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必备的四个特征。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如下。 ⑴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⑵学习经验必须是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⑶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爱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⑷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选择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 A.幼儿之家 B.幼儿学校 C.湖北幼稚园 D.南京鼓楼幼稚园 2、下列不属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是() A.主张“教学做”合一 B.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C.提出“活教育”理论 D.要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和嘴 3、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主要任务是() A.保证幼儿存活 B.增强幼儿体质 C.开发幼儿智力 D.培养幼儿处理事情的能力 4、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A.1840 B.1903 C.1904 D.1947 5、近现代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课堂教学 6、第一个阐述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陶行知 D.陈鹤琴 7、狭义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8、幼儿园在我国属于()体系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9、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前期 D.学龄期 10、幼儿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1、幼儿受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2、教育没有阶级性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3、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的产物 A.物质基础 B.上层建筑 C.大工业生产 D.经济发展 14、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在()诞生 A.美国 B.欧洲 C.中国 D.印度 15、()创办了为平民子女服务的幼儿园“乡村儿童团”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晏阳初 16、“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谁的教育理论()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陶行知 D.陈鹤琴 17、()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一所幼儿之家,用于实践自己的教育理论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陶行知 D.陈鹤琴 18、()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梁漱溟 19、()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A.陈鹤琴 B.陶行知 C.张雪门 D.福禄贝尔 20、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C.湖北武昌幼稚园 D.北平香山慈幼院 21、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是()

金属位错理论

金属位错理论 位错的概念最早是在研究晶体滑移过程时提出来的。当金属晶体受力发生塑性变形时,一般是通过滑移过程进行的,即晶体中相邻两部分在切应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晶面晶向相对滑动,滑移的结果在晶体表面上出现明显的滑移痕迹——滑移线。为了解释此现象,根据刚性相对滑动模型,对晶体的理论抗剪强度进行了理论计算,所估算出的使完整晶体产生塑性变形所需的临界切应力约等于G/30,其中G为切变模量。但是,由实验测得的实际晶体的屈服强度要比这个理论值低3~4数量级。为解释这个差异,1934年,Taylor,Orowan和Polanyi 几乎同时提出了晶体中位错的概念,他们认为:晶体实际滑移过程并不是滑移面两边的所有原子都同时做刚性滑动,而是通过在晶体存在着的称为位错的线缺陷来进行的,位错再较低应力的作用下就能开始移动,使滑移区逐渐扩大,直至整个滑移面上的原子都先后发生相对滑移。按照这一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其理论屈服强度比较接近于实验值。在此基础上,位错理论也有了很大发展,直至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的发展,位错模型才为实验所证实,位错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位错理论不仅成为研究晶体力学性能的基础理论,而且还广泛地被用来研究固态相变,晶体的光、电、声、磁和热学性,以及催化和表面性质等。 一、位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位错指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若干列原子有规律的错排,是晶体原子排列的一种特殊组态。从位错的几何结构来看,可将他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1、刃型位错 刃型位错的结构如图1.1所示。设含位错的晶体为简单立方晶体,晶体在大于屈服值的切应力 作用下,以ABCD面为滑移面发生滑移。多余的半排原子面EFGH犹如一把刀的刀刃插入晶体中,使ABCD 面上下两部分晶体之间产生了原子错排,故称“刃型位错”。晶体已滑移部分和未滑移部分的交线EF就称作刃型位错线。

教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教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1)教学理论的形成 我国古代儒家思孟学派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它以精练的语言,较为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时期官学和私学的经验,对教学的作用、目的、制度与组织形式、内容、方法等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学记》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教学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水平。 在西方,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Ratde)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他们用的词是“didactica”,并把它解释为“教学的艺术”。夸美纽斯以此为书名,写了本《大教学论》。赫尔巴特在1806 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2)教学理论发展的线索 后来赫尔巴特的理论体系为其弟子席勒和莱因所补充与修改,其中最重要的是把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改造成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系统与方法。这样就形成了曾经对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影响的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 当代主要的教学理论取向有: 第一,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美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

此便演绎出一种以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到手段全面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第二,行为主义教学取向 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很大。他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因此,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认为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第三,认知教学取向 认知心理学批判行为主义是在研究“空洞的有机体”,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上,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 第四,情感教学取向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崛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力陈认知心理学的不足在于把人当作“冷血动物”,即没有感情的人,主张心理学要真正成为人的科学,应该探讨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格,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教学的本质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我国教学论的发展及趋势

我国教学论的发展及趋势 摘要:我国教学论的发展除了受到各个时代的社会影响之外,还受到各个时期的教育实践经验发展的影响,以及各门科学自身发展的影响。为此,回顾教学论发展的历史,我国教学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定型发展、成熟衰微、过渡转化、重新构建、综合创建等阶段。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教学;教学论;教学论思想;发展经历 1我国教学论的发展过程 从《学记》问世到至今的二千三百多年中,我国教学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定型发展、成熟衰微、过渡转化、重新构建、综合创建等阶段。 1.1我国教学论萌芽形成期 我国教学论思想是伴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的产生、发展和人们理性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到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儒墨道法各家纷纷创办私学,为教学论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教育实践基础;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和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思潮为教学论思想的产生准备了学术和思维的深厚土壤。随着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对教学问题的理论思考不断深入,便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论思想并逐步系统化,这就导致了教学论的萌芽和产生。各家对教学目的、教学作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学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展开争鸣,共同构建了我国教学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后世教学论发展的基础。《学记》是我国传统教学论形成的显著标志。 1.2 我国教学论定型发展期 从秦到隋唐的一干多年,是我国传统教学论体系定型发展阶段。在此期间,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巩固,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发展和日臻完善,儒学逐渐取得了独尊

教育教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A.)P22 A.《课程》B.《课程建设》 C.《课程与与基本原理》D.《教育过程》 2.教育心理家(B.)认为教学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规范性的.处方性的理论。P25 A.奥苏伯尔B.布鲁纳 C.加涅D.史密斯 3.下列中不属于教学过程的认知结果类型的是(B.)p109 A.领会.运用B.反应.接受 C.评价.知识D.分析.综合 4.现代发现学习的公认的倡导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B.)p127 A.杜威B.布鲁纳C.赫尔巴特D.席勒 5.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C.)p126 A.接受学习B.程序性知识C.发现学习D.陈述性知识 6.“采纳学生的想法”这种方式属于课堂强化的哪一种类型(D.)P260 A.替代强化B.延迟强化C.局部强化D.言语强化 7.选择教学行为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是(C.)P151 A.丰富性B.全面性C.灵活性D.情感性 8.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的教学组织式是(A.)P154 A.个别组织形式B.小组组织形式C.个别辅导D.复式教学组织形式 9.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P266 A.是有关对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B.即教师的期望效应 C.课堂强化的作用 D.皮格马立翁效应 10.对于“课堂强化”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P259 A.惩罚是一种消极强化 B.强化对象要具体 C.要避免强化手段的单一 D.不能过于急切和频繁 11.美国威克曼将课堂问题行为“不守纪律”归纳为:(A.)291 A.扰乱性问题行为B.心理问题行为 C.人格型问题行为D.行为型问题行为 12.在西方学者中,为教学时间与教学成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是:(C.)319 A.维利B.布卢姆C.卡罗尔D.伯利纳 13.教学评价的类型大致可分为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B.)335 A.准备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结果性评价D.教育评价

浅论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浅论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摘要: 自有学校、有教学活动开始就已存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为教学论中的重大课题。从大量文献资料的研读中可以看出,教学过程大体经历了过程程序、过程优化和过程互动生成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互动生成理论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认识并努力实践教学过程,对于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浅谈教学过程形成和发展 教学过程的研究,自从有了学校教育,有教学活动开始就已存在,就引起人们的重视。“教学过程”是什么或如何实践的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学过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从大量的文献资料的研读中可以看出,教学过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大体经历了过程程序、过程优化和过程互动生成三个发展阶段。教学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凸现出不同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本文仅就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进行粗浅的分析,以资抛砖引玉。 一、过程程序理论。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一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在教师的循序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和道德的统一过程。儒家从学习中

的认识因素出发,主张学而知之。孔子提出“学、思、习、行”四者相结合。孟轲在孔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得、自求(内心反省)”的主张,荀况发展了孔子的主张,从朴素唯物论的认识出发把学习过程看作是“闻、见、知、行”的统一过程。《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主张。明清之际的教育家王夫之,发展了古代关于“学与思”、知与行”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提出”学思相资”,以“心思”为主和“行统知”,以“行”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理论。上述古代的教学过程理论是侧重于学生学习的,着重强调的是知识,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的过程不是很全面系统。 《课程与教学论》一书的作者钟启泉、张华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是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强调教学认识过程是特殊的认识活动,且具有不可逆转性,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儿童的认识规律及特点);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近代以来教学过程的研究更加得到重视。依据学习理论中联结理论发展而成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S〃L普雷西设计出自动教学机器,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艺术》一书提出并阐述了程序教学理论。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考核要求 1.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②:孔子:“内圣外王”、追求中庸之道(儒家) 老子:“无为而治”(道家) 韩非子:“法治天下”(法家) 孙子:“兵法经营”(兵家)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和经纪人观点 《国富论》,该观点后来成为西方科 学管理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马塞诸赛:车祸事件与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 意义:横向管理分工出现,提高管 理效率,为企业组织形式进 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 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 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 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欧文:人事管理 开创了重视人的先河,被称为“人事管理 之父”。其管理思想包括:工人是“活机 器”;环境塑人性;柔性的管理方法。 人事管理思想后来发展成行为管理理论。 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②:查尔斯·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两方面:对工作方法的研究: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 究工作方法。 对报酬制度的研究: 按照对生产效率贡献法人大 小来确定工作的报酬。工人 的收入有三部分组成:按照 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 资;按照对生产所做出的贡 献分得的利润;为增进生产 率提出建议而赢得的奖金。 发现计算机基础原理;发明手摇台式计算机, 被称“计算机之父” 丹尼尔·麦卡勒姆:管理制度 亨利·汤:收益分享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为科学管理方法日后应用创造氛围 和条件

科学管理理论③:注重如何提高单个个人的生产效率。代 表人物: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 甘特 泰罗:(被称:科学管理之父)管理方法:胡萝卜加大棒2.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奠定科学管理的理理论 基础,标志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 核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工作定额: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 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就必须进行时间和动作 研究。 标准化: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 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 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工人是指能 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而且也愿意去 做这种工作的人。 差别计件工资制:含义: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 而上下浮动。内容:通过时间和动作 研究来制定有科 学依据的工作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工 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 作定额;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 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 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 作方法。主张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 分开,有专门的计划部门承担计划职 能,由所有的工人和部分工长承担执 行职能。计划部门的工作:进行时间 和动作的研究;制定科学的工作定额 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选用标准化的 工具;拟定计划,发布指示和命令; 对照标准,对实际的执行情况进行控 制。 夫妇:通过拍摄相片来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分析哪些动作 是合理的、应该保留的,哪些动作是 多余的,可以省略的,哪些动作需要 加快速度,哪些动作应该改变次序; 制定标准的操作程序。 甘特:“甘特图”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这些图用来编制进 度计划。甘特的另一贡献是提出了 “计划奖励工资制”,即对于超额完 成的工人,除了祝福给他日工资,超 额部分以计件方式给他奖金;对于完

位错理论

铝合金生产中的冷热变形微观组织 绪论:铝及铝合金在实际生产中,主要以挤压形式进行生产,随着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人们对铝及铝合金轧板的要求日益增多。对于变形铝合金来说,由于所含的合金元素不同,需要不同的变形方式:冷变形和热变形。这里简单介绍在这两种变形的微观组织。 关键词:铝及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冷变形和热变性。

目录 铝合金生产中的冷热变形微观组织 (1) 绪论 (1) 一、冷变形中铝合金微观组织 (3) 1.1亚结构 (3) 1 .2变形织构 (3) 二、热变形中的纤维组织 (5) 2.1铝合金热变形中的动态回复 (5) 2.2铝合金热变形中的再结晶 (6) 三、铝合金变形微结构的分类 (6) 参考文献 (8)

一、冷变形中铝合金微观组织 铝材冷加工后,随着外形的改变.晶粒皆沿最大主变形发展方向被拉长、拉细或压扁。冷变形程度越大,品粒形状变化也越大。在晶粒被拉长的同时,晶间的夹杂物也跟着拉长,使冷变形后的金属出现纤维组织。 1.1亚结构 亚结构包括两种类型:较低温度下产生的胞状结构以及变形后因回复形成的亚晶[1]。金属晶体经过较大的冷塑性变形后,由于位错密度增大和发生交互作用,大量的位错堆积在局部区域,并相互缠结形成不均匀的分布,在晶粒内部出现了许多取向不同、大小约为10-3~10-6cm 的小晶块,这些小晶块(或小晶粒间)的取向差不大(小于1°),所以它们仍然维持在同一个大晶粒范围内,这些小晶块称为亚晶[2],这种组织称为亚结构。在冷轧变形中,随着应变量的增加,晶粒发生分裂,内部就生成亚结构[3]。亚晶的大小、完整程度、取向差与材料的纯度及形量和变形温度有关。当材料中含有杂质和第二相时,在变形量大和变形温度低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亚晶小,亚晶间的取向差大,亚晶的完整性差(即亚晶内晶格的畸变大)。冷变形过程中,亚晶结构对金属的加工硬化起重要作用,由于各晶块的方位个同,其边界又为大量位错缠结,对晶内的进一步滑移起阻碍作用。因此,亚结构可提高铝及铝合金材料的强度。 1.2变形织构 铝及铝合金在冷变形过程中,内部各晶粒间的相互作用及变形发展方向因受外力作用的影响,晶粒要相对于外力轴产生转动,而使其动作的滑移系有朝着作用力轴的方向(或最大主变形方向作定向旋转的趋势。在较大冷变形程度下,晶粒位向由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的情况,称为择优取向。由此所形成的纤维状组织,因其具有严格的位向关系,所以被称为变形织构。变形织构一般分为两种[2]:一是拉拔时形成的织构,称为丝织构,其主要特征是各个晶粒的某一晶向大致与拉拔方向平行,如图1(a)所示;二是轧制时形成的织构,称为板织构,其主要特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精品文档 .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面向全体;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课外校外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4)指导学法,教人会学(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全班同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团结一致的领导核心(3)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集体舆论。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主体 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学校管理的主要方法有:思想教育的方法、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现代技术的方法。坚持科学态度,遵守科学道德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热爱真理、客观诚实;勇于创新、严肃认真;不畏艰辛、合作竞争 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做好哪些工作?(1)选择科研课题(2)提出理论假设(3)确定科研对象(4)制定科研计划(5)选用科研方法(6)搜集科研资料(7)进行整理研究工作 班集体形成过程: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 学校管理改革的趋势有:(1)学校管理自主化(2)学校管理开放化(3)学校管理民主化(4)学校管理 技术手段现代化(5)学校管理的精致化。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实验法。 怎样备课?做好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有哪些?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辅导—自学式、情境—陶冶式 如何开展课堂研究?(1)确定班组抽样的具体方法(2)提出相应的课堂研究假设;(3)弄请该课堂研究中的三类变量;(4)搞好课堂研究设计 老师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进行哪几方面的工作?(1)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重点: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知道古典管理理论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论点,了解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知识管理、学习性组织的主要内涵,了解中国现代的管理思想。 3、理解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章线索 (19世纪末以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20世纪20至60年代) 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泰罗:科学管理人际关系学说 法约尔:一般管理行为科学 韦伯:行政管理 (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创新 管理过程学派企业战略 经验学派企业文化 系统管理学派学习型组织 决策理论学派企业再造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第一节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1、关于管理的职能:①关于管理人员的职能 ②人事管理(罗伯特·欧文) ③关于组织职能 2、关于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素质 3、关于动作和工时研究:亚当·斯密关于“制针厂”的例子 4、关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亚当·斯密和查尔斯·巴贝奇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复杂化 产业革命要求新的管理理论 (大机器体系、

人员多、素质不同) 经验管理科学管理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 (三)科学管理论的主要内容 “搬运铁块试验”、“铲掘试验”、“金属切削试验”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一)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 (二)法约尔管理理论的内容 1、关于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经营包括:技术、商业、财务、会计、安全、管理六项活动,其中管理处于核心地位。 2、关于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关于管理的14条原则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二)内容:1、权力的三种形态:理性-合法、传统、超凡 2、关于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摩登时代 (经济人假设) 一般管理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性经济人 工人对抗雇主 经济的发展行为科学理论 经济危机 (社会人假设) 科学技术发展 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的关系一、梅奥及霍桑实验 (一)梅奥——人际关系学说创始人 (二)霍桑实验:工厂照明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察试验 二、人际关系学说 三、行为科学理论

位错理论的提出

材料史话(2)-位错理论的提出精选 已有 3009 次阅读2013-6-13 23:58|个人分类:材料史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位错 如果金属晶体受外加载荷或力的作用,位错运动并穿过晶体,那么将引起一个永久性的形状变化,即:塑性变形。其结果是在晶体表面出现了明显的滑移痕迹-我们称之为滑移线。 图 1 金属拉伸变形后产生的滑移线(图片来自网络) 1907年,沃尔特拉(Volterra)解决了一类弹性体中的内应力不连续的弹性问题,把它称为位错。 1926年,弗兰克尔发现理论晶体模型刚性切变强度与与实测临界切应力的巨大差异。理论计算值为G/30;而实际屈服强度比理论值低3~4个数量级。 1934年,波朗依(Michael Polanyi, 1891-1976)、泰勒(Geoffrey Taylor, 1886-1975)、奥罗万(Egon Orowan, 1902-1989)几乎在同时获得了相同的结果,这

一年发表的论文提出位错了的模型。特别是泰勒明确地把沃尔特拉位错引入晶体。 图2 (a)Orowan描绘的刃位错(b)Taylor描绘的刃位错 位错理论认为,晶体实际滑移过程并不是滑移面两边的所有原子都同时做整体刚性滑动,而是通过在晶体存在的称为位错的线缺陷来进行,位错在较低应力作用下就开始移动,使滑移区逐渐扩大,直至整个滑移面上的原子都先后发生相对位移。 Taylor确定应变储存能储存于晶体缺陷处,以弹性畸变能的形式存在。 Orowan对他所观察到Zn晶体受到应力变形时,这种变形是不连续的,而是以不连续跳跃的方式进行。推定每一次形变“跳跃”必定来源于晶体缺陷的运动。 Polanyi的论文完成比Orowan 早几个月,但那时已与Orowan定期接触,了解他的想法,自愿等待一段时间,以便同时提交论文,并约定在同一期德文《物理杂志(Zeitschrift Fuer Physik)》并排发表。 Polanyi后来放弃了晶体塑性研究,成为哲学家; Taylor在单晶和多晶力学分析方面以及加工硬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Orowan坚持位错研究,在位错运动与其它位错的交互作用以及晶体内部粒子对运动位错阻碍的理论分析方面,提出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新思想。 1939年,柏格斯(J.M. Burgers)提出用伯氏矢量表征位错,同时引入了螺位错。 1940年,皮尔斯(Peierls)提出后来1947年由纳巴罗(Nabarro)修正的位错点阵模型,这个模型突破了一般弹性力学范围,提出了位错宽度的概念,估算了位错开动的应力。

管理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管理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管理先驱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和历史,这对每个学习管理学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等。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亚当?斯密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工种的变换,有利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1817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出版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W?Taylor,1856-1915)、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1841-1925)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为此,泰罗提出了任务管理法和配备“第一流”的工人。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阐述了管理职能的划分,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马克斯?韦伯在管理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官僚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 上述三位及其他一些先驱者创立的古典管理理论被以后的许多管理学者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是英国的厄威克(L?Urwick)与

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发展及变迁(全集)

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世纪以前,“前教育时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抽象概括的层次比较低,具有阶级局限性。) 西方中国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孔子:《论语》无名氏《中庸》、《大学》毕达哥拉斯:《金言》孟子:《孟子》朱熹:《四书集注》 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老子:《老子》王守仁:《传习录》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庄子:《庄子》乐正克:《学记》 朱熹《四书集注》韩愈:《师说》 乐正克《学记》:成书于战国末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不足:还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也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也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7世纪到19世纪末) 主客观条件:有三个——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密切关系;与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分不开。 创立标志:五个——对象;概念和范畴;方法;结果;组织机构。 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与其他学科并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开始独立探索的标志。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变成“机械”的东西。(“真知灼见”:明确真实的概念,一种理性的态度和知识) 德国——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1806)——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第一本有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还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实践哲学。赫尔巴特还创办了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最终使得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科学大家族中的一员。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画》:绅士教育理论 法国思想家——卢梭《爱弥尔》: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反封建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化” 德国——福禄培尔《人的教育》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 ※(3)、20世纪以来展教育学的发展(教育派别:实验、文化、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教育学)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pdf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一、赞科夫的教学理论: 赞科夫(1901-1977)是苏联的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他从1957年后,在小学进行了“教学与发展”的试验,“致力于探求新的途径”,“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所指的学生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的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而心理的发展,他认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来实现。 在教学理论方面,他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它介于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他认为教学应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它的现有发展水平。他认为“教学结构是学生一般发展的一定过程发生的原因”“教学的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是果。这种因果联系很重要,因为它能决定学生的发展进程”。 为此,赞科夫经过长期的教学实验和理论总结,提出五条教学原则: ①高难度进行教学 高难度含义之一是,加大教材难度,更新教学内容,体现近代科

学技术的进步,以充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和认识的可能性。因为“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即是说,教学要为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足够的食粮,不要使他营养不良。 高难度的另一含义是要学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把精神力量发动起来,促进一般发展。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儿童努力思考,经教师的指导,由现有水平而发展到“最近发展区”。 ②高速度进行教学 “以知识的广度达到知识的巩固性”,要求教学“不断地向前运动,不断的以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能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创造条件,因为这些知识被纳入到一个广泛开展的体系中。” 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理论知识是掌握自觉而牢固的技巧的基础。因此,掌握理论知识不仅不妨碍技巧的形成,而且恰恰相反,乃是形成技巧的重要条件”。 ④理解学习过程 注意学习过程本身,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教会学生怎样学习。⑤全体学生得到一般发展教学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二、布鲁纳的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