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学(第二版)期末知识归纳整理

金融学(第二版)期末知识归纳整理

金融学(第二版)期末知识归纳整理
金融学(第二版)期末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形态的演变

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段—电子货币阶段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应用于赊销预付)、货币贮藏、世界货币

3.按流动性划分货币层次,如下:

M0=通货(流通中的货币)

M1=M0+银行活期存款

M2=M1+银行定期存款(企业)和储蓄存款(居民)

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金属(币材)、货币单位(价格标准)、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规定准备制度。

本位币: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而成的铸币。

无限法偿:国家国定本位币拥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

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交易与找零之用。

有限法偿:法律规定辅币在一次支付中的最高限额,超出最高限额,出卖者和债权人有权拒收。

5.货币制度的类型与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跛行本位制:国家规定已发行的银币照旧流通,但停止自由铸造,金币准许自由铸造。

6.劣币驱逐良币:又称“格雷欣法则”。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值固定的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会被人们熔化和收藏,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即劣币,则会充斥市场,最终导致劣币将良币完全驱逐出流通领域。

第二章信用

1.信用的本质:

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商品赊销或预付贷款等方式所提供的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商业信用特点:①是一种商品资本信用;②是一种直接信用;③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

3.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特点:货币信用;中介信用;创造和扩张信用。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1.年利率(1年)、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日)换算。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实际利率R E=名义利率R B-通货膨胀率R P

3.货币的时间价值

单利终值与现值、复利终值与现值(普通年金、先付年金、永续年金)

第四章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分类:

①按金融交易的期限分类:短期金融市场与长期金融市场

②按金融交易的层次分类:一级市场(发行市场)与二级市场(流通市场)

③按金融交易的时间分类:现货市场、期货市场

④按金融交易的空间分类:有形市场、无形市场

⑤按金融交易的对象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金融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

⑥按金融交易的范围分类: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

2.货币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国库券市场。

特点:短期性、安全性、流动性、利率趋同性

3.资本市场工具:债券、股票、基金。

特点:长期性、风险性、收益性、利率差异性

付息债券:按期付息到期按面额还本的债券。

到期收益率:投资者购买债券后,到债券期满为止的收益率。

第五章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性质:

①具有一般企业基本特征,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和以利润为目标;

②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以货币和货币资本为商品,进行货币收付、借贷等与货币运动有关的金融服务;

③业务综合、功能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和“批发”业务,为顾客提供所有金融服务。

2.商业银行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

3.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赢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4.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负债业务(自有资本、吸收存款、银行借款);资产业务(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票据贴现)

5.缺口管理法:是一种利率风险管理方法。资金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正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在利率上升时,资产收益率因利率上升而增加较多,而负债成本增加较少,银行正收益增加。

负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

第六章其他金融机构

1.专业性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质押银行、合作银行。

2.政策性银行:开发银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进出口政策性银行。

3.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租赁公司、基金公司、典当行。

第七章金融创新

1.金融创新:指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及政府对金融业务监管方式的创新的综合。

2.金融工具创新: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信贷资产证券化(质押贷款证券是最普通的形式)、金融市场建构模块类金融衍生产品。

第八章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领导和管理金融的特殊金融机构,也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国家

行政管理机关。

(1)不以赢利为目的,不经营商业性业务,只与特定对象(商业银行、政府财政机构)发生关系。具有特定权利和业务,如垄断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代理国库,管理黄金外汇储备;

(2)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

(3)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管理和控制金融市场,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2.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3.中央银行的业务原则:

①不经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

②不以盈利为目的

③资产流动性较好

④业务活动公开化

⑤业务活动合法化

4.中央银行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货币发行业务、代理国库业务、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资产业务(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对政府的贷款业务、金银和外汇贮备业务、证券买卖业务)。

第九章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

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财政机构、企业及社会公众共同决定的。

2.影响货币创造的经济主体:

(1)信贷收支状况,银行对企业、团体及个人的贷款和投资增减净额(A-L),若为正数则表示信用扩张,这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

(2)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支出与收入增减净额(A-L)若为正数,则表示财政净赤字,那么货币供应量增加;

(3)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增减净额(A-L)若为正数则货币供应量增加;

(4)银行资本的变化及其余额(-L)。

3.货币乘数m=(1+c’)/(rd+e+c’)

c’=现金漏损率rd=准款准备金率e=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4.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国际收支、汇率政策、政府财政收支、货币政策。

5.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通货比率、活期存款与存款总额的比例。

第十章货币需求

1.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交易方程式

M=PT/V 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价格水平

缺陷:(1)忽略了商品赊销和抵消交易不需要货币;

(2)只考虑微观主体持币交易动机;

(3)忽略了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存在;

(4)中间交易环节极难剂量统计;

(5)错误认为货币运动先于商品运动。

2.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剑桥学派对方程的解释)

M=Kpy K=以货币形势占优的财富占总收入的比例

解释:(1)y由经济资源数量、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供给决定,短期不变,y稳定;

(2)K由持币便利性和风险规避性、其他资产收益率、消费效用决定,短期不变,K 稳定。

(3)货币供给量影响价格水平;

(4)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把持有非货币资产的收益看成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把货币需求看成是资产选择的结果。

3.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

货币需求行为由三种动机决定: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4.弗里德曼货币需求模型(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Md/P=f(Yp,r b-r m,r e-r m,πe-r m)

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1)恒久收入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原因,货币需求与恒久收入正相关(恒久收入在短期内波动非常小,货币需求很大程度上不随经济周期波动而波动);(2)资产形式有四类:货币、债券、股票、商品。非货币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越高,人们以这三种资产形式持有的财富就越多,因而货币需求越少。

第十一章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和地区范围内,一般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2.通货膨胀的测度(4个):测定通货膨胀率的指标主要有生产物价指数(WPI)、消费物价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GDP deflator)、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我国使用后三者。

(1)生产物价指数(WPI):反映不同时期商品出厂价格变动幅度的指数。

通货膨胀率=(报告期生产物价指数-基期生产物价指数)/基期生产物价指数*100%

(2)消费物价指数(CPI):反映不同时期消费品零售价格水平变动幅度和趋势的指数。通货膨胀率=(报告期消费物价指数-基期消费物价指数)/基期生产物价指数*100%

(3)GDP折算价格指数=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GDP/按基期价格计算的GDP*100%

通货膨胀率= GDP折算价格指数-1

(4)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

3.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

4.通货膨胀的治理:紧缩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收入政策(限制工资增长)、供应政策(增加商品和劳务供应量、改善商品和劳务的供应结构)。

5.通货紧缩:一定时期和地区范围内,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6.通货紧缩的治理:扩大消费需求、刺激投资增长、扩张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十二章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模式:多重目标、双重目标和单一目标。

2.多重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3.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和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证券交易信用控制、消费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

直接信用控制工具:信用分配、利率最高限制、流动性比率。

间接信用控制工具:道义劝告、金融检查、公开宣传。

论述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一般性政策工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法律上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所吸收的各类存款必须保证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一定比例。

机理: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会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超额准备金,从而扩大他们贷款和投资,导致派生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优点:一是有较强的告示效应;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具有法律效力,这种调整有强制性;三是准备金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调整会使货币供应量产生很大变化。

缺点:主要是不能频繁运用,正因为该政策工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和影响效果,所以其有强大的冲击力,不能作为日常调节的工具。只有当中央银行打算大规模地调整货币供给,并且尽可能减少对证券市场的干扰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才是较为理想的办法。(2)再贴现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票据转让,被称为再贴现;再贴现融资方式的利率称为再贴现率。

机理: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以影响商业银行可用资金规模,达到控制贷款规模以调节货币供应量;提高再贴现率一般是中央银行抽紧银根的告示,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预期未来利率上升而减少放贷,反之亦然。

优点:一是能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央行借款的成本来达到调整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再贴现率上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上升,从而社会对借款的需求减少,达到了收缩信贷规模的目的;二是能产生一种“告示效应”,即贴现率的变动,可以作为向银行和公众宣布中央银行政策意向的有效办法,可以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号与它的方向,从而达到心理宣传效果。

缺点:再贴现率调整的局限表现在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再贴现政策只能影响来贴现的银行,对其他银行只是间接地发生作用,政策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另外,再贴现率工具的灵活性比较小,缺乏弹性,若央行经常调整

再贴现率,会使市场利率经常波动而使企业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3、公开市场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机理: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即相当于向社会投入基础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反之亦然。

优点:一是精确性,对基础货币进行有力而准确地控制;二是灵活性,对公众的公示效应不是很明显,中央银行可以经常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大量的政府债券,买卖比较简单,灵活性强;三是主动性,对公开市场业务掌握主动权。

缺点:公开市场业务须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证券市场和灵敏的市场利率来作为中央银行的操作平台。

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

5.货币政策的效应:数量效应(货币乘数、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真实资产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时间效应(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反应时滞、行为时滞、市场时滞)

论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十三章汇率

1.外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

2.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若干单位本国货币。

3.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到若干单位外国货币。

4.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起源 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1)货币产生于交换(P2)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要说清楚货币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必须追溯到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分工与私有制。(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P3)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及其特征(P 3) 2)扩大的价值形式(P3-P4) 3)一般价值形式(P4) 4)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 1)货币的理想条件及各种形态(P6) (1)货币的理想条件(P5) (2)货币形态:指货币的存在形式,指货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6 ①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形态 特征: 作为货币和作为商品的价值相等。 ②金属货币 特征:普遍可接受、价值稳定、价大量小,携带方便、耐久性、均质可分 ③信用货币(P6)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目前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采用信用货币的形态。 ④电子货币——最新的货币形态(P8) 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⑤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其特点是可与所代替的贵金属自由兑换。 代用货币,其本身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的价值;通常是政府或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可自由兑换金条、银条或金币、银币。 (3)货币形态的演变 从黄金到黄金为基础的代用币再到完全的信用货币,这是货币进化史上的第一次飞跃;电子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形态的第二次飞跃。 货币形式演变历程中的这两次飞跃体现了货币从有形到无形、从国家信用到社会信用的发展。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P10)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6页)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6页)

国际金融学(选修)期末复习资料 知识点 1.外汇概念 a. 狭义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它具有自由兑换性。包括外币现钞、外币票据、外币有价证券等; b. 广义外汇:指一切能用于国际结算的对外债权。它可以以本币来表示,这是其与狭义外汇的根本区别; c. 国际汇兑的简称:指国与国之间的货币兑换。它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动态外汇包括“兑”和“汇”两种金融活动。人们习惯所说外汇多指静态的外汇而言。 2.汇率概念 外汇汇率是两种货币进行兑换的比价,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它又称为外汇行市、外汇牌价、汇价或外汇兑换率。 3.汇率的种类 (一)按确定汇率的方法划分—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二)按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划分—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三)按使用汇率种类多少划分—单一汇率和复汇率 (四)按银行买卖外汇的价格划分—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 (五)按外汇交易的交割期限划分—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六)按国际货币体系或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划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4.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表面因素,引起汇率变动的直接因素是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经济因素 1.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供给>需求→本币升值 2. 通货膨胀: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币贬值 3. 资本流动:资本流入增加→本币升值 (三)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政策因素 1. 利率政策:一国为了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动,往往利用利率政策加以调节。例如: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物价下降,资本流入→本币升值 2. 汇率政策:指国家通过明文规定或改变汇率制度使本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动,即进行汇率调整。 3. 外汇干预政策:指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通过利用外汇平准基金介入外汇市场,直接进行外汇买卖来调节外汇供求,从而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动。西方国家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对短期汇率调整产生一定影响。 (四)影响汇率变动的其他因素,政治因素心理因素投机因素偶然因素 5.汇率变动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一)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1. 对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产生影响本币升值→进口品国内价格下降→进口增加本币贬值→进口品国内价格上升→进口减少 2. 对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产生影响本币升值→出口品国内价格下降→出口减少本币贬值→出口品国内价格上升→出口增加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 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 要小于除数。 9。运算顺序 (1)小数、分数、整数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 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 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 (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辅币具有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直接信用:借贷双方不需要金融中介而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如商业票据 间接信用: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 特征(1)以商品买卖为基础; (2)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3)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商业信用的形式:(1)商业票据(2)赊销(3)背书(4)票据贴现: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作用——对生产流通过程起着润滑剂作用 局限性——规模的局限性:方向的局限性;期限上的局限(短期资金融通) 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货币形式对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特点(1)以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2)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方向的局限; (3)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4)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5)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国家信用;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 国家信用的形式:内债和外债;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国库券、公债)。 国家信用的作用(1)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2)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

金融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单选题 数字符号 ?(支付结算服务)是金融机构的传统功能,其对商品交易的顺利实现?货币支付与清算和社会交易成本的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契约规定还本息而使债权人受损的风险。 ?(支付结算服务)是金融机构最基本的功能。 ?1995年我国组建的首家民营商业银行是(民生银行)。 ?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的资本标准规定,核心资本占整个风险资产的比重最低为(8%)o B ?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实物货币)。 ?保障类金融机构运作的最大特点是(一人有难,众人分担)。 C ?除了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规模以外,还可作为中介指标的是(汇率)。 ?存款类金融机构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支付中介)。 D ?典型的金本位制是(金币本位制)。 F ?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非金融企业负债的主要形式是(贷款)。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二PT)强调货币的(交易职能)。 G ?各经济部门的金融活动及其彼此间的平衡关系一般通过(资金流量表)来反映。 ?国际储备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规模管理,一个是(结构管理)。 ?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政府和四大家族运用手中的权力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一库)为核心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 ?各国货币体层次划分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H ?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关系的是(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货币层次划分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货币在(商品买卖)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的特点。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是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应具有如下两个特点(直接性和灵敏性)。 ?宏观审慎监管主要强调(对单个金融机构的监管)。 ?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利率机制和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可选择的操作指标主要包括(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J ?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金融市场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基本步骤推进利率市场化。 ?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贸易一体化)。 ?金融市场要充分发挥功能需要一定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下列属于外部条件的选项是(充分的信息披露)。 ?经济金融化的早期表现形式是(经济货币化)。 ?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支付结算服务)。 ?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贸易一体化)。 ?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支付结算服务)。 ?经济发展对金融起(推动)作用。 ?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成(正比)。 ?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将基金分为成长型投资基金?收益型投资基金?平衡性投资基金的划分依据是(依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 L ?“劣币驱逐良币”发生在(金银复本位制)货币制度。 ?利率与资金需求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高利率增加了企业和个人借入资金的成本,会(抑制)资金需求。 ?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职能的体现。 M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

最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必考知识点重点总结 精品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是微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微型计算机的一种。 它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 接口,串并通信等接口电路的功能集成与一块电路芯片的微型计算机。 字长:在计算机中有一组二进制编码表示一个信息,这组编码称为计算机的字,组成字的位数称为“字长”,字长标志着精度,MCS-51是8位的微型计算机。 89c51 是8位(字长)单片机(51系列为8位) 单片机硬件系统仍然依照体系结构:包括CPU(进行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器)、ROM(程序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内部总线等。 由于一块尺寸有限的电路芯片实现多种功能,所以制作上要求单片机的高性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 单片机软件系统包括监控程序,中断、控制、初始化等用户程序。 一般编程语言有汇编语言和C语言,都是通过编译以后得到机器语言(二进制代码)。 1.1单片机的半导体工艺 一种是HMOS工艺,高密度短沟道MOS工艺具有高速度、高密度的特点; 另一种是CHMOS工艺,互补金属氧化物的HMOS工艺,它兼有HMOS工艺的特点还具有CMOS的低功耗的特点。例如:8181的功耗是630mW,80C51的功耗只有110mW左右。1.2开发步5骤: 1.设计单片机系统的电路 2.利用软件开发工具(如:Keil c51)编辑程序,通过编译得到.hex的机器语言。 3.利用单片机仿真系统(例如:Protus)对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设计的外围电路,进行模拟的硬软件联合调试。 4.借助单片机开发工具软件(如:STC_ISP下载软件)读写设备将仿真中调试好的.hex程序拷到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里面。 5.根据设计实物搭建单片机系统。 2.1MCS-51单片机的组成:(有两个定时器) CPU(进行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器)、ROM(程序存储器)、I/O口(串口、并口)、内部总线和中断系统等。 工作过程框图如下:

(完整版)金融市场学难点知识点.

金融市场学难点知识点 1、分析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容易造成自然垄断。这种高垄断很有可能导致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付出额外的代价,因此,政府从金融产品的定价和金融业的利润水平方面对金融业实施监管应该是有理由的。 另外,由于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信息特性,使得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交易双方之间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效率。因此,上市公司或者金融产品发行者的信息披露制度就成为证券监管和金融监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证券监管制度的核心,世界上任何一一个国家的证券法规都赋予上市公司某种持续性信息披露的义务,即上市后的股份有限公司负有公开、公平、及时地向全体股东披露一切有关其公司重要信息的持续性责任。 最后,虽然个别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消费效用为购买该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个别消费者所享用,是一种私人产品。但是,由全部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集合所构成的综合效用,却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会影响到每一个金融产品或证券产品消费者(即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可以把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综合效用看成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对这种带有公共产品特性的金融产品实施必要的政府监管是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的。 2、股票的发行方式一般可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公募是指向市场上大量的非特定的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 其优点是:可以扩大股票的发行量,筹资潜力大;无需提供特殊优厚的条件,使发行人具有较大的经营管理独立性;股票可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从而提高发行人的知名度和股票的流动性。其缺点有:工作量大,难度也大,通常需要承销商的协助;发行人必须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注册手续;必须在招股说明书中如实公布有关情况以供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 私募是指只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其对象主要有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如内部职工、大的金融机构或与发行人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公司.私募具有节省发行费、通常不必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注册手续、有确定的投资者而不必担心发行失败等优点,但存在须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市场平均条件的特殊优厚条件、发行者的经营管理易受干预、股票难以转让等缺点。 3、金融市场主体之一——企业: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也是金融交易的主体。需要了解以下要点: 1).企业的运营是与资金的运营紧密结合的; 2).从总体讲企业是金融市场上最大的资金需求者,从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来保证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但在特殊时空,企业的短期闲置资金也用于金融市场的投资。 4、金融市场主体之二——政府: 1).政府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需求者,一般通过一级市场发行筹措; 2).政府既是交易者也是监管者的双重身分。 5、金融市场主体之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具有特殊地位。它既是市场上的中介机构,也是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同时还是政府货币政策的传递和承担者。 6、金融市场主体之四——机构投资者: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

《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完整版(含答案)

《金融学》课程复习题 一、判断并改错 1.纸币之所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Χ )P9 纸币——货币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纸币只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货币符号,货币才有价值。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P10 3.商业票据不能(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Χ)百度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信用货币包括了商业票据、银行存款、电子货币、本币、辅币、支票 4.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被称为存款货币P7,定期存款不能签发支票,因而不是货币。(Χ,无因果关系)P171 5.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Χ)P9 价值尺度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货币 6.判断民间借贷是不是高利贷的一个关键界限是:是否显著超出现代信用关系中的利率水平。√P33 7.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而会取代商业信用。( Χ)P35 不是相互独立不会取代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各自都有其优缺点,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的 8.消费信用是与住房和耐用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见书P38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Χ)P42 不属于 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基准利率和长期利率属于不同的分法,没有隶属关系(from百度) 10.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发布的利率就是无风险利率。(F )P42 在市场经济国家,国债利率就是无风险利率。 11.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T )P43 12.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T )P47 13.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T) 14.在我国,经纪类证券公司可从事证券承销、经纪、自营业务。(F) 经纪类证券公司在我国是指只能从事单一的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它是我国依据分类管理的原则划分的证券公司的一种形式。 15.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吸收存款。(F)P6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16.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大经济集团组建并主要从事股票和债券的发行。(F)P69 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大经济集团组建并主要从事集团内部融资 17.我国1994年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P72 我国1994年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18.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F)百度 不是商业银行之间,而是证券人与商业银行的短期资金拆借 通知放款盛行于证券市场,借款人大多是交易所经纪人或证券购买人。通知放款的利率较低,但须以证券或其他财产作为担保,如借款人无力偿还,银行有权处理担保品。通知放款的性质属于短期拆借,对于银行来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但不利于借款人有计划地使用资金 19.商业银行的最基本职能是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F,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P84) 20.我国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确立了混业经营的原则。(F,确立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原则)P87 21.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就是吸收外来的资金。(F,包括外来资金与自有资金,而吸收未来资金只是外来资金的大部分来源。P94) 22.信用证、信用卡和证券投资都是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F,证券投资属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P97-99 )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概述 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 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 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 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 重点题目: 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 3.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学习金融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学习金融总结 篇一: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 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 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

1973年崩溃 (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 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内在价值。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辅币具有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

金融学期末复习(1)

金融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货币作为资产成为持有者的财富时,货币是在执行(D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2、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 A )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A.美元B.英镑C.马克D.日元 3、只有(B )才能设立活期存款账户。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保险公司D、信托投资公司 4、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D )。 A、合理地分配和引导资金 B、灵活地调度和转化资金 C、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D、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 5、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D )。 A、货币市场 B、证券发行市场 C、资本市场 D、证券转让市场 6、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B )。 A、支付中介 B、信用中介 C、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D、将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和积蓄转化为资本 7、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B )。 A、外生性 B、内生性 C、可控性 D、可测性 8、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同( A )的比例。 A、基础货币 B、原始存款 C、派生存款 9、下列不属于“准货币”范畴的是( D )。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外币存款 10、费雪方程式MV=PT中假定( B )是由制度性因素决定的,可视为常数。 A.M B.V C.P D.T 11、基础货币是指(A )。 A.存款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之和 B.中央银行发行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之和 C.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存款准备金之和 D.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之和 12、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的制度是(B ) A.单一银行制B.总分行制C.持股公司制D.连锁银行制 13、流通中的货币大部分是通过(B)进行收付的。 A、现金流通 B、转账结算 14、根据货币流通规律,货币必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B ) A、正比 B、反比 15、中央银行以(C )方式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A、信用贷款 B、抵押贷款 C、再贷款 16、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通常称为(B)。 A、实际利率 B、基准利率 C、固定利率 D、市场利率 17、从进出口商品看,本币汇率下降有利于(B )。

高等数学上册必背的知识点期末考试备考的重点知识

高等数学上册必背的知识点期末考试备考的重 点知识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高等数学上册,必背的知识点,期末考试备考的重点知识 东西不多,但都是经典,多了也记不住,是吧。 (14)C x dx x +-=?csc cot csc (15)C x xdx x +=?sec tan sec (16)C x xdx +-=?|cos |ln tan (17)C x xdx +=?|sin |ln cot (18)C x x xdx ++=?|tan sec |ln sec (19)C x x xdx +-=?|cot csc |ln csc (20)C a x a dx x a +=+?arctan 1122 (21)C a x a x a dx a x ++-=-?||ln 21122 (22)C a x dx x a +=-?arcsin 12 2 (23)C a x x a x dx +++=+? )ln(222 2 (24)C a x x a x dx +-+=-? ||ln 222 2 用于三角函数有理式积分的变换: 把sin x 、cos x 表成2 tan x 的函数 然后作变换2 tan x u = 2 22122tan 12tan 22sec 2tan 22cos 2sin 2sin u u x x x x x x x +=+== = 2 22222112 sec 2tan 12sin 2cos cos u u x x x x x +-=-= -= 变换后原积分变成了有理函数的积分 二 泰勒多项式 若)(x f 在点x 0处N 阶可导,称 ) ()()(! 1....)(! 21))(()()(0) (2 0// 0/ 0x x x f x x x f x x f x p o n o x f x n n o n --+ ++ -+=的 多项式 ) (x p n 为函数)(x f 在点x 0的(n 次)泰勒多项式。 的麦克劳林公式

最新《金融学》的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一、货币产生的原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价值形式 结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一)货币形态演变的原因 货币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形态也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三、货币的本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1、货币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2、货币具有 和一切商品交换的能力) 货币体现社会经济关系 四、货币的职能 (一) 价值尺度 (二) 流通手段 (三) 储藏手段 (四) 支付手段 (五) 世界货币 五、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的程序及建立金准备制度等。 六、货币制度的内容 规定币材 规定货币单位(一是规定货币名称二是规定单位货币价值) 规定货币的种类及支付清偿能力(主币:即本位币,一国计价结算的合法的标准货币. 辅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 无限法偿: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 不能拒收。) 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的程序 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七、货币制度的演变及种类 银本位制 1、概念: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2、内容: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的名义价值和所含银的价值相等,属于足值货币; 银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具有无限法偿的效力;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电大本科金融学期末复习

本科工商管理、会计专业《金融学》期末复习说明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每小题1分,共10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六、论述题:(1题,15分) 注: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判断、单选、多选可参考网上教学平台“期末复习”栏目下的判断、单选、多选练习题(点击本栏目右下方的“MORE”,“单选、多选、判断”三个文件夹里有相关练习和答案);名词及简答、论述可在系统进行复习的基础上,参看下面的内容。 重要名词 1、格雷欣法则 2、直接融资 3、企业信用 4、泡沫经济 5、基准利率 6、商业银行 7、票据贴现 8、金融风险 9、出口信贷 10、资本市场11、国际资本流动 12、货币乘数 13、派生存款14、通货膨胀 15、货币政策16、经济货币化17、金融结构 重要问题——简答题 1、何谓货币制度?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同业拆借市场有哪些特点? 3、简述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对象和特点。 4、简单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5、简述国际储备的含义和作用。 6、长期国际资本流动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什么区别? 7、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有哪些? 8、简述基础货币及其主要投放渠道。 9、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0、什么是通货膨胀?判定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11、通货膨胀主要有哪些类型? 12、简述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优点与不足。 13、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14、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它有哪些分类? 15、何为金融监管?其必要性何在? 16、简述金融监管目标、原则和内容。 17、简述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 18、简述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的意义和不足之处。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本文是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从小就把这就挂在嘴边,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从现在开始也不迟。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向大家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日积月累 轻诺必寡信《老子》民无信不立。《论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2.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读来引人入胜,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许多文学作品都动情地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例如,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 《只有一个地球》 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

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少年闰土》作者鲁迅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