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一)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一)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一)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一)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一)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

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

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

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枣工会枣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枣德育处主任椖昙都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枣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枣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枣公安局、派出所枣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

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

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发挥学校育人功能----彰显校园文化特色

发挥学校育人功能彰显校园文化特色 ——平海上店小学创建市级“校园文化建设合格学校”工作总结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对师生起着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有利于师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暂行标准(试行)的通知》(闽委教宣[2012]40号)、市委教工委、市教育局《转发关于印发福建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暂行标准(试行)的通知》(莆委教[2012]宣15号)、《转发关于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项目验收的通知》(莆委教〔2012〕宣28号)和秀屿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全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莆秀委教[2012] 1号)等文件精神,我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基本思路是: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工作思路,既重视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建设,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实现了我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面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是: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整合校园时代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校园师生生活内涵,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反映,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师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价值观念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这些理论概括说明了优质教育和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优质教育是指质量优良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一流的教育。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活动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大张楼镇第一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上午好! 非常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非常感谢县教育体育局领导多年来对我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必要的,文化可以育人,文化可以兴校,文化可以加强凝聚力,提高创造力。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各职能部门、各班级都制定了详尽的、切实可行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计划。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推进了学校教育内涵的深层发展,使学校在文化建设高品味、办学质量高水平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自从2008年“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以来至今,我校始终重视文化建设,极大提高了我校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下面,我把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汇报如下:

一、人人参与,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个全员工程 学校领导班子对活动开展高度重视,学校主要领导在把握全局的同时经常过问,还亲自参与拟订活动方案和指导活动,其他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在上下共同努力配合下,全校师生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热潮中。并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具体方案,通过召开校长办公会、教师会、校会、班会,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常规课堂、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大力宣传,组织师生收集素材,交流学习活动心得,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了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校从2008年起就专门成立了有学校校长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教务处、政教处、办公室、总务处、团总支负责组织、实施、检查考核。大到学校的整体绿化,小到一条标语;从校风、校训的制定到每个班级各自的特色,都认真推敲,广泛征求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为了便于管理和更新,我们将校园文化分成若干方面,明确了责任人。2010年,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打造靓丽校园,搞好文化建设”的口号,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个系统工程,避免了“上面提一提、下 面抓一抓”的局面。 二、突出特色、使校园文化显得无处不在 校园文化范围广,包括校园规划及环境、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等。

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是指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由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形态的校园设备设施,文化设施、活动形态的校园活动,以及由此作用于师生内心的心理形态的积淀。通常反映在学生课堂以外的情景设施以及课余时间组织。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进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总称。它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中最浅层的是环境文化,它包括各种校园环境产品;中间层是制度文化,它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组织机构;最高层是精神文化,它包括学校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及其指导下形成的行为规范、学校人际关系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导着校园文化的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方面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已掀起一股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潮,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景观堆砌、无核心理念。 校园环境文化先精神文化而行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其结果往往是校园环境文化缺乏主题,缺乏核心理念和主题文化的提挈,只是一些景观的堆砌,无法表现学校特色和学校校园文化主旨。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重管理,对教师、学生的发展关注不够。 大家较多的关注了学校的发展,注重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个性需求,对教师、学生的发展关注不够,缺少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不够。 (三)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2006年4月25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教基[2006]5号),该《通知》对于引导各级教育部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进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文明、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民发展和健康成长。笔者在深入学习《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的基础上,联系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时所讲授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读与思考。在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就“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有了一些自己思考与认识。 对于什么是校园文化,人们的观点不一,可谓见仁见智。这一方面反映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 我认为,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

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文化。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现象。 校园文化是间接地、潜移默化地对教育者--校园文化的主体产生影响的,这对学校进行校园文化整体设计和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就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谈一些本人的浅见。 1、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般情况下,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其效率都比较高,这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情比较愉快,精神比较轻松,做事的积极性就高。学校要想方设法把校园环境建设好,并加以美化。校园或大或小,其建筑物要求做到大的雄伟,小的玲珑,布置整洁、优美、品位高雅、错落有致。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滋生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使学生在爱美、审美、创造美的过程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7篇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7篇) 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是催生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是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校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结合我校文化建设的现状,现汇报如下: 一、成立机构,加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和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师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对师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做好我校的文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以校长和党支部书记为核心,工会少先队领导和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的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且认真组织实施。 二、明确任务,确定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环境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以“12543” 发 展战略为指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确定了“渲染创业文化,打造活力校园”的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总体思路,明确了“培养知书达理、健康向上儿童。”的文化培养目标。遵循“总体规划,分项

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基本为主,重点先行”的工作方针,完成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教风、学风的重新定位。 由于任务明确,思路清晰,加速了我们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进程。 三、群策群力,精心提炼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为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价值追求,达到导向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教育作用,学校首先向全体教师广泛征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校徽、校歌等内容,并为教师提供了“创业文化”和“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的相关资料。充分调动了全体师生参与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小组成员通过多次征求教师意见及建议,反复进行修改,逐渐形成了“以铁人精神塑校,办人民满意教育” 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彰显了创业文化“自立、自强”的核心内容。我们秉承培养创新型学生、训练科研型教师、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完善了“崇德敬业、勤奋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求新”的教风和“自信、合作、勤奋、创新”的学风。设计了内涵丰富的校徽,谱写了催人奋进的校歌。并将校风、教风、学风等上墙悬挂在学校醒目的位置,让师生朝夕相对,耳濡目染,从而逐步成为全校师生的一种普遍共识和价值观,形成了一种无形的人文精神。 四、美化环境,努力营造整洁、绿色宜人的育人环境。

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可见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尤为重要。作为绝大数青少年长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校园对青少年的正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良的校园文化可能会导致在在校青少年素质极差,沉迷于网吧,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盲目的追求虚荣,模仿明星,无视学业且自私自利,谎话脏话连篇,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应注重精神文化建设谈点看法。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法律意识的强化。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传播场地,又是文化创造的诞生地。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具体表现为: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校与校之间仍存

浅谈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浅谈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续和补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后代的主力军,只有让学生学习了文化,他们才有机会对文化进行传承与积淀。本文就校园文化的含义、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及怎样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谈点看法。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指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可分为:“精神层面”和“环境层面”,它的最主要表现是校园的特殊性、多元性。校园文化的完善,就是充分发挥了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为育人营造了最优化的环境,从而实现教育目标。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它所包括的容广泛地播散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形成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现象。 二、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 . .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山阳县小河口镇初级中学校长张存才 [文章摘要]深刻认识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正确处理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关系;加强学校领导管理育人能力和优化德育工作;合理布局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加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力度;构建和谐民主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育人水平;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德育空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多渠道开辟德育工作新局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关键词] 德育为首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民主科学和谐发展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文化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们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真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摄取精神营养,增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增长才干。 校园文化氛围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 1、物质表现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优雅的校园、宁静的教室、整洁的宿舍这些校园环境中的硬件,是学校各类活动的载体。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它是校园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物质依托,对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陶冶情操,享受美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形态,不仅能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而且使学校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协调同步。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最基础、最形象、最直接的促进作用。 2、精神文化 搞好校园文化不仅是育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它除了具有培养学生的功能外,还担负着创造先进的科技文化的重任。它主要体现为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种创建活动,涉及到学生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行为自律、心理优化、纪律约束等各个方面,从而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精神文化与其他几种文化是相互依赖、互为作用的,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主导地位,是衡量校园文化氛围优劣的主要指标。 3、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属于校园环境中的软件,它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特征,通过社会政治活动、学术活动、知识活动、健身活动、娱乐活动、服务活动进行表现。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们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以自主活动为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由参加。形式灵活多样。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增强自信,勇于竞争,经受挫折磨练,努力追求成功,从而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弥补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综合发展,全面提高。 4、媒体文化 它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画廊、板报、以及校歌、校训等。这些媒体的内容,往往也带有该学校所特有的的文化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又深远的。它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与这些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思维震荡,而且还包括学生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或者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因素,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文化范畴。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播先进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凝炼优良校风,创设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应遵循整体性、正确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全员性等原则。只有理念先行,培育践行校园文化之魂;构建合力,健全大学校园文化的微观基础,并且重在理念、机制和内容创新,才能创建与时俱进的大学校园文化。【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征;现状;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国家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私人投资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开拓创新,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提供保证。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物质条件。这无疑加速了校园文化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课堂教学以外,以校园为活动背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学风等文化环境和校园内举办的各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系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广大师生共同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内交往的人际关系等。所谓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学校领导者有意识的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因素、克服不良的校

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马蹄镇茶堰小学2013年秋 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一、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主要任务 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重在建设,和谐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建设快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办学目标,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查相结合,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功能为重点,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质,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任务是:(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中学生守则为基础,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育人功能彰显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强化办学理念 强化“以人为本,用教育创造智慧,让智慧引领未来,给师生一个成功的天地”的办学理念,弘扬“建一流环境,创一流校风,出一流质量,育一流人才”的办学宗旨,树立“质量强校、教科研兴校,发展促校、特色立校、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思想,结合“建设快乐校园,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学校”的发展目标,积极培养和弘扬学校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励师生爱校兴校,敬业乐学,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 2、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要加强校风建设充分挖掘学校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根据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团结务实,开拓奋进,善于创新,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校风应体现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上,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 校风——努力营造“快乐读书、诚实做人”的校风。 教风——积极建设“教书育人,勤于钻研,面向全体,敬业奉献”的优良教风,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完善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怀着美好的理想走向人生的路。接下来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站在xx县xx寄宿小学的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校园主干道,两旁绿树成荫,楠竹青翠,亮丽的办公大楼,宏伟的学生公寓,青青的草坪,七彩的花坛,加上那憨态可掬的熊猫、回首翘望的梅花鹿雕塑,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校园内处处显示出浓厚的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 五年来,xx县xx寄宿小学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大厦,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让校园每一处都说话 在学生公寓前,刚建起来的30米长的文化长廊吸引了众多的学生。学生不管是早上起床、课间休息,还是晚上睡觉时都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这是xx寄宿小学校园文化的追求。学校正门挂着"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请勿吸烟"、"让孩子安全回家"的温馨提示牌,综合楼上张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校训,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学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走进校门,左侧的墙上贴着"祖国在我心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五爱、五心、五自、教育三个面

向等瓷砖画,这些画掩映在绿树丛中,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浓烈的人文气息;学校每一处都是宣传的阵地,从校园的橱窗、广播站、提示牌,到走廊的名人画像,到班级的黑板报、国旗、班训、《八荣八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到图书阅览室的书刊、报纸,无处不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可以说,文化教育的图、文、声、像已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 xx寄宿小学是咸宁市"绿色学校",今年,学校又开展了争创省级绿色学校活动。为了全面绿化、美化了校园,学校将校园卫生区责任到班,严格执行每日两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厕所、食堂、餐厅、寝室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保证校园的每个角落每天都是干干净净的。同时,学校开展了"护绿保洁使者"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承包校园绿地及树苗的养护工作,让孩子们亲自来管理,体会其中的艰辛和喜悦,更加懂得爱护这份难得的美丽。学生们纷纷在自己的绿地写上"小草在睡觉,请别吵醒它!"、"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我们呵护"等富有诗意和人情味的护绿口号标语牌。整个校园桂花飘香,翠竹青青,绿草茵茵,鲜花竞放,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馨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学子,学生从当初的8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400余人,连邻省江西、邻县崇阳也有80多人慕名前来就读。 让每一次活动使学生思想得到升华 xx寄宿小学善于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生动、活泼、健康、和谐"的环境大课堂,使学生思想不断得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蒲场镇大溪小学徐茂林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集合体,而且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和谐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甚至是空白,这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小学工作的经历,对于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谈点显浅的认识,以当抛砖引玉。 一、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面临着实力雄厚的城里学校和异军突起的民办学校的夹击,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若不发展,随时会面临生源枯竭而“破产”的境地,走向没落。在这种局面下,农村学校自然非常重视发展教学质量,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殊不知,校园文化建设的落后,将会制约自身的发展,制约自身的竞争力。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较差,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 1、认识误区。 对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偏于硬件设施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忽略了自身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从而导致设施豪华而“精神缺钙”的现象。有的甚至认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限,教育与教学是课堂上的事,就是重中之重。只要抓住教育质量这个纲,茅屋陋室也出人才、出好人才。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无关,只要抓好

课堂教学。 2、形式单调。 农村学校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日常手段有黑板报、班会、晨会,较好一点的有升国旗活动、校园广播站,偶尔举行一两次校园文化活动。总之,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调,没有完全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没能够给教师、学生提供充足的才艺展示平台和精力渲泄的机会。 3、内容陈旧。 比如,我们在农村学校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花圃前:“不准乱摘花草”;校园角“严禁乱倒垃圾”;厕所边:“厕所公约十不准”等。而我们在城里学校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情形。如:校门口:“如果你遵守校纪,行为文明,你将受到全校师生的尊敬”、花圃前:“一花一草一世界”、厕所边:“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无人监督的时候便是检验自己道德水平的时候”;教室门:“入室即静,怕静莫入;进来时肃然无声,三年后一鸣惊人”等。从中我们发现,农村学校标语使用的多是“不准”、“严禁”,这种强硬化,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而城里学校温馨化标语体现了“人本位”的教育观。可想而知,走进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建设校园里,读到这两种不同的标语,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 4、时断时续。 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时断时续,说明农村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黑板报可能还是几星期前甚至是一两个月前的“陈年老醋”。没有定期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一个学年也未举行几次,尤其是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各种校园活动都终止。校园文化建设时而有、时而无、时而断、时而续,不贯彻始终。 二、制约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

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辅导员培训班专题报告提纲) 史华楠 (2006年8月25日下午3:00) 这次党校、党委学工部利用暑期专门组织辅导员培训班,是一件很有眼光、意义深远的事。培训班对讲座内容进行精心策划,其中安排了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充分说明了校部领导的真知灼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是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年,教育部、团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和创新,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需要硬件和软件,需要载体和队伍,尤其需要处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辛勤劳动。 前几年本人对校园文化有过一些兴趣和研究,曾主编过我国第一本《校园文化学》、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这几年因研究方向和重点发生转移,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关心得不是很及时和充分。感谢学工部和党校领导给了一次让我继续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本讲座,既是我学习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和教育部、团中央16号文件的心得体会,也是我接受任务后利用这一机会,学习思考有关校园文化问题的不成熟成果,现把它抛出来与大家作一交流。 校园文化涉及问题很多,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如何全面理解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育人功能;如何正确认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何积极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精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精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以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快速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能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我校在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内精神文明建设和创设优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以我校校训“修德明理、乐学立志”为校园文化的灵魂~以“让每一位教师都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的办学理念为校园文化的骨架~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学校的整体建设~使学校在高层次、高质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的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合作篇-----干群合作、师生合力,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1(机构健全~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网络。 1 学校开办以来~就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建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健全了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整体联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学校建立有以校长XX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了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并保证了经费开支。主管德育、办公室的副校长晏建保全面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督促和指导~建立了办公室统筹校内各项文化环境建设的管理格局~通过教务处、后勤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提升学校的声誉,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此,本文阐述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基本内涵、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建设意见及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学生的思想修养、行为规范、做人原则、敬业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他们将来竞争上岗的基本要求。因此,职业学校应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修养、涵养、教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按章办事、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好本职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外延极为广泛的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校园文化热”,到90年代关于校园文化的学术休眠期,已经形成了对校园文化五彩纷呈的界说。从占主导地位的学术观点来看,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与精神氛围。广义的校园文化则是指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有三个层次,即外层——校园环境文化(亦即校园物质文化)、介层——校园制度文化以及内层——校园精神文化,它们是由外到里的三层结构的同心圆。我们探讨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从广义的校园文化角度出发。 二、深刻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育人环境,努力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丰富校园生活,激励人的斗志,规范人的行为,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所培养的人才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必将对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雹泉小学校园环境文化育人实施方案

雹泉小学校园环境文化育人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文化育人的精神,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执行教育方针,响应教育局文化育人号召,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丰富校园生活,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学校环境文化育人工作顺利实施,学校成立文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王华志 副组长:都本厚 成员:政教处少先队部后勤部全体师生 三、目标任务 环境改变人,环境培育人。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达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一)校园文化主题 常规先行、教学中心、环境育人。 (二)文化环境 1、美化文化长廊,让墙壁来宣传,让墙壁来说话。 ①教师办公室:张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名言警句》、“教风”及岗位人员职责。 ②功能室:张贴《管理制度》、《名言警句》,责任管理到人。 ③教室: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名言警句》,教室黑板上方有学风主题词及国旗,后墙有黑板报或文化园地。创建班级图书角。 ④楼道走廊:楼道张贴警示标语、走廊悬挂学生的书画作品。教室门口挂班级管理人、口号、荣誉。 ⑤学校教学楼栏:书写学校三风、办学目标等标语牌。

⑥围墙文化长廊:绘制相关标语、壁画。 2、绿化净化校园。结合学校实际,坚持经济美观原则,给每一棵树挂上“身份证”。 3、抓好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学校网站、班级黑板报的阵地作用。学校文化长廊及班级黑板报坚持逢节更新。 4、加强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室、功能室等设施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提供条件。 5、广播室、心理咨询室,做好课间广播宣传,弘扬好人好事;关心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对特殊生的诱导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制订实施方案,提出任务和目标。 2、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对照落实。 3、领导小组对实施情况进行第一次考核。 4、进行校园、楼道、教室、办公室布置。 5、各班主任自查,逐一完善。 6、领导小组对实施情况进行第二次考核。 7、召开经验交流会。 8、自查完善,巩固提高。 9、领导小组对实施情况进行第三次考核。 10、召开总结表彰会。 五、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由总务处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帮助在开展活动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制定好年度实施计划,科学安排重点工作和重要活动。 3、保障经费投入,按计划逐一进行。 4、把活动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 5、每学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寻找差距,探索路子。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摘要]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已成为人才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现状表现为主流意识教育弱化、道德教育虚化、主体社会化面临问题三方面,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多元价值观激荡、校园文化感染力不足、教育理念存在问题等,为此,文章提出了强化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功能的三条对策:增强校园文化的内化功能、运用大学精神育人和完善制度育人。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现状 1.主流意识教育弱化。我国自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格局也由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一枝独秀的局面演变为现在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经济在这种背景下变得尤为活跃,利益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格局的变化也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多元化的趋势在我国思想领域已成为主要趋势和特点。实践决定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然会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还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长远地看待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主流意识势必会受到冲击,面对困惑和迷茫的他们亟须教育的引导。例如在市场经济中产生的拜金主义严重吞噬着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们动摇了自己的价值观,认为人生的奋斗目标除了赚钱之外,再无其他。笔者针对此种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对上海金融学院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139份,回收率93.5%,有效率为100%。其中关于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问题回答情况统计如下,50%的学生认为人生理想就是拥有财富,29.2%的学生希望能够自由自在,11.5%的学生将万人景仰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只有9.2%的学生认为学富五车是自己的人生理想。 理想信念在金钱、物质面前受到严重冲击,主流价值观也变得脆弱不堪,而此时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当代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信仰、积极健康的大学生,实现这一目标校园文化的内化功能尤为重要,但是目前这种功能正在弱化。 2.道德教育虚化。大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大学生正处于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型,他们现在接受的思想一旦在大脑中生根发芽,将会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因此这一时期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当抓住时机,先入为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在大学校园这一方面的教育却不尽如人意。首先,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面临着重建适应当下生产状况的道德体系的任务,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该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传统的道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但是新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在这一混乱的状态下,西方社会各种价值观迅速进入我国思想领域,享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